上消化道出血内科护理

2024-07-05

上消化道出血内科护理(精选12篇)

上消化道出血内科护理 篇1

摘要:选择我院收治的84例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系统、科学的内科护理, 84例患者中76例痊愈, 7例好转, 1例转入外科手术。及时、有效的治疗与护理, 对于提高抢救的成功率与治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内科,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病情比较严重的疾病, 指十二指肠空肠屈氏韧带以上胃肠道出血, 及胆道、胰腺的急性出血, 主要临床表现为呕血与黑便, 病死率达8.0%~13.7%[1], 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消化道溃疡、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胃癌是上消化道出血的最常见病因[2]。我院通过及时、有效的抢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并给予细致、周到的内科护理, 成功帮助患者脱离危险,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共收治了84例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 其中男52例, 女32例, 均符合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标准。年龄22~84 (平均56.5) 岁。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呕血、黑便, 失血性休克, 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出血后疼痛及血象升高等。其中肝硬化33例, 消化性溃疡22例, 消化道肿瘤14例, 急性胃黏膜损害10例。

1.2 护理方法

1.2.1 急救护理

准备好急救药品与药物, 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 将患者的头偏向一侧, 防止呕吐时发生窒息[3]。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路, 一路用来补液输血, 一路用来微量泵入奥曲肽或者思他宁, 同时给予吸氧。密切监测患者的脉搏及血压, 准确的记录其24h的出入量, 防止再次出血。一旦患者出现反复恶心、烦躁、心慌等症状, 应警惕再次出血, 建立至少两路静脉通路, 严格的遵照医嘱补充血容量, 应用药物及止血剂。配合医生采取各种抢救措施, 做到忙而不乱, 动作迅速敏捷。

1.2.2 一般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呕吐物和大便的颜色、量及性质并记录, 注意患者的脉搏、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出血后会出现发热的症状, 不必使用抗生素, 几天后体温会自动下降至正常。保持病房安静、整洁, 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休息环境, 限制患者的活动, 在床上进行大小便, 防止因为活动而造成出血量增加。患者的病情发生变化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积极的配合医生抢救。

1.2.3 健康教育

护士应详细、耐心的向患者讲解相关疾病的知识及服药的注意事项, 并介绍诱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 教导患者减少活动, 保持乐观的情绪。指导患者纠正其不良生活习惯, 如饮酒、抽烟、服用损伤胃黏膜的药物及饮食习惯不正常均可导致上消化道出血[4], 叮嘱患者戒烟、戒酒, 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告诉患者按时服药, 切勿擅自停药, 避免诱发再次出血, 定期到医院复查。

1.2.4 心理护理

当患者出现呕血与黑便时, 常常会伴有恐惧、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 甚至失去治疗的信心。护士应当耐心、积极的与患者交流沟通, 给予鼓励与关心, 消除患者的焦虑与不安, 及时的清除血迹, 以避免刺激到患者, 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出血只是暂时的, 是可以治疗的。同时叮嘱患者家属多与患者沟通, 安慰患者, 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 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 从而积极的配合治疗。当患者严重呕血时, 护士应积极的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保持冷静, 以精湛的技术让患者感到安全感, 稳定患者的情绪, 同时减轻其心理压力。

1.2.5 生活护理

做好患者的口腔护理, 及时清理患者口腔内的呕吐物, 防止患者由于看到呕吐物或者闻到气味儿再次呕吐。每次患者呕吐后, 帮助患者清理口腔, 使用温水漱口, 保证其口腔清洁、无异味。

1.2.6 饮食护理

患者需禁食1~2d, 当患者的出血情况好转2~3d后可进食少量的温凉、流质饮食, 当其病情稳定后可进食半流质饮食或者软食。叮嘱患者少食多餐, 多进食新鲜蔬菜与水果, 禁食粗糙或者高纤维的食物, 进食时应细嚼慢咽, 防止损伤胃黏膜造成再次出血。鼓励患者多喝温水, 限制纳和蛋白质的摄入。

1.2.7 用药护理

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药物, 详细的了解各个药物的性质及使用条件, 同时注意配伍禁忌, 防止患者产生不良反应。如垂体后叶素具有升血压的作用, 因此高血压患者、心力衰竭及孕妇禁用。

2 结果

经过系统、科学的内科护理, 84例患者中76例痊愈, 7例好转, 1例转入外科手术。

3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突发性疾病, 病例多为急性出血, 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手段, 有针对性的为患者进行内科护理, 对于减轻患者的痛苦, 稳定患者的情绪, 增强其战胜疾病的自信心, 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5]。本研究表明, 及时识别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 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与护理措施, 可显著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促进患者的康复, 提高其生活质量。总之, 虽然上消化道出血发病急、病情严重, 但是及时就医, 密切的监测患者的病情, 给予精湛、周到的内科护理, 可大大的降低上消化道出血的死亡率, 减轻患者的痛苦, 提高临床抢救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Was sef W.Upper gast roint est inal bleeding[J].Current Opinion in Cast roent erology, 2009, 25 (1) :1-7.

[2]何惠琴.浅谈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及体会[J].中国中外医药咨询, 2010, 2 (30) :17-18.

[3]祝蓉.浅议对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J].健康必读, 2012, 11 (5) :445-446.

[4]朱晓惠.健康教育在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研究[J].当代医学, 2009, 15 (12) :8-10.

[6]任志卿.100例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 2011, 18 (13) :107-108.

上消化道出血内科护理 篇2

2012学年

消化内科

第4组

前言

饮食护理是护理常规中的重点,特别是对于消化道疾病的患者,饮食的要求也就愈加严格。研究发现,饮食不当、精神紧张是消化道出血反复发作的主要诱因。如何给予合理的饮食,是临床医务工作者、病人及其家属普遍关心的问题。消化道出血经积极抢救治疗止血后,病人会产生两种不同的心态,一种是由于长期禁食,造成进食欲望比较强,一旦止血,即迫不及待地想进食。另一种,胆小谨慎,不敢进食,害怕饮食造成再次出血,危及生命安全,要求单纯静脉高营养治疗。因此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反应,许多研究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而大抵采用实验对照的形式进行比较。同时结果显示,加强饮食干预有助于减少消化道再出血的发生。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进食原则 由于个体差异、禁食时间的长短不同,严格把握进食量和间隔时间。止血后第1天进流质饮食,首次量30~50ml,认真观察进食后的反应。无不适者,每隔2小时进食1次,每次增加5~10ml。第4天开始改半流质饮食,每次50~80ml。每7天从半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软食。至15天后进普食,严格观察病情变化,定期查大便潜血试验,一旦大便潜血试验阳性,立即禁食,给予止血治疗。

餐前准备

由于病人来自不同地区,饮食习惯不一样,在给病人进食前,向家属了解病人的饮食习惯,如就餐体位、喜欢的餐具、爱吃的食物及食物的烹调方法等。在不影响病情的情况下,尽量予以满足,努力营造良好的就餐环境。食物的选择 选择食物是最主要环节,不仅直接影响胃的消化功能,而且影响创面的愈合。因此,选择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新鲜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面条。止血早期尽量不食大米及其他粗纤维食物,避免对胃的刺激,造成再次出血。食用鱼类、蛋、乳作为主要食物补充蛋白质,配合果汁、蔬菜汁等补充维生素。静滴脂肪乳,每天500ml。烹调时少盐、少油、忌辛辣,避免油煎、烟熏等,尽量切碎、炖烂。少食豆类,避免引起腹胀。

少食多餐 每餐进食量要少,增加进餐次数以弥补食量不足,满足机本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改半流质饮食的病人,在两餐之间、早晨、睡前加食点心,点心以福医第一临床医学院16 牛奶、蒸蛋、鸡丝羹、藕粉冲鸡蛋为主。只要病人有食欲,食后无不适就鼓励其进食,以充分保障营养物质的供给。

食物的温度 由于血管破裂伤口刚刚愈合,对温度很敏感,过冷、过热都会影响止血。食物过热易烫伤口腔、食管、胃黏膜,更易影响愈合。食物过冷,易刺激肠蠕动,导致腹泻,使营养物质流失。所以,适宜温度非常重要,可根据每例病人对进食的习惯温度不同,采取不同的方式。对恐惧进食的病人可以在使用汤之前先给少量软食,慢慢咀嚼,既可享受进食的快乐,又可促进消化腺的分泌,有助于消化,消除其对进食的恐惧。【参考文献】

上消化道出血内科护理 篇3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75例,男57例,女18例;年龄33~75岁,平均54.4岁。临床表现:黑便27例,呕血伴黑便41例;慢性出血17例,急性出血58例;腹痛39例,头昏50例;合并两种及两种以上症状26例。经上消化道钡餐、电子胃镜、病理学检查,显示消化性溃疡16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24例,胃炎8例,肿瘤9例。通过精心护理,转外科手术治疗7例,死亡3例。治愈34例,好转10例,未愈自动出院3例。

护 理

心理护理:患者由于呕血或黑便,常有紧张、恐惧心理。护理人员应热情耐心地做其思想工作,并向患者说明精神紧张可使消化道黏膜充血,从而加重出血,护士在抢救时要做到镇定,动作迅速,忙而不乱,因此,保持情绪稳定十分重要。耐心听取并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疑问,以减轻其疑虑。

饮食护理:出血期恶心、呕吐或呕血时应禁食,少量出血无呕吐者可进温凉、清淡流质饮食,避免粗糙、坚硬、刺激性食物,且应细嚼慢咽,防止损伤曲张静脉再次出血。出血停止后渐改为营养丰富、无刺激的半流质饮食或软食,易消化。注意少量多餐。如为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患者,限制钠和蛋白质摄入,止血后1~2天渐进高热量、高维生素流质饮食。

一般护理:重者应绝对卧床休息,防止晕倒。病患轻者应卧床休息,以减轻因缺血所致的心脏负担,可下床上厕所。呕血时头侧向一边防止窒息。出血量大时,可采取平卧式或下肢抬高30°,以保证脑的供血而不增加腹内压力。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卧床应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必要时吸痰、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仔细观察呕血、便血先兆,一旦先兆症状出现应及时处理;对患者做好心电监护,每30分钟测量1次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并详细记录,及时发现休克、肝昏迷等并发症;检测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准确观察并记录呕吐物及大便的色状,及时了解有无继续出血[2,3],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三腔二囊管护理: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大出血时药物止血效果常不理想,需要采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患者配合不件时难免造成插管反应,如嗆咳、呕吐等。操作难度较大,并给患者带来一定程度上的痛苦。①操作前必须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让患者积极主动配合,帮助患者认识持续牵引的重要性。顺利完成插管。②插管前护理人员应检查气囊,观察气囊充盈是否充分,以保证压迫效果。操作时要轻柔,应尽量为患者减轻疼痛,缓解症状,使患者身心舒适。③要观察患者有无胸闷感,以免引起恶心、呕吐,有时患者三腔二囊管压迫的不适应而烦躁不安,导致窒息发生,一旦发生,应立即剪断三腔管行应急处理。④拔管前口服石蜡油50ml防止管壁与黏膜粘连。⑤配合医师,气囊压迫过久会导致黏膜糜烂,故持续压迫24小时,可放气一段时间后,重复充盈气囊恢复牵引。放松时需要做好生命体征的观察。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属内科常见危急重症,患者易产生紧张恐惧心理而加重出血。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以良好的医德,强烈的同情心,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努力赢得患者的信任,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临床护理过程中护士根据不同病因及各自的病情变化,灵活地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和途径;了解各类患者出血的诱因,勤观察,勤记录,及时发现生命体征变化,掌握患者各个时段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与医生密切配合,赢得抢救时间;确保治疗方案的顺利进行,同时对控制出血、提高护理质量及抢救成功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吉耀,刘文忠.现代消化科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89-90.

2 王志红,周兰妹.重症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

3 赖育清.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9):38.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内科护理 篇4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0例患者中男60例, 女性40例。年龄在29~68岁之间, 平均年龄 (38.9±6.8) 岁。消化性溃疡52例, 食道静脉曲张破裂15例, 急性胃黏膜损伤10例,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15例, 胃癌8例。所有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呕血、黑便、发热、血象升高、失血性休克症状。经治疗护理治愈60例, 好转34例, 转入外科手术5例, 死亡1例。本组1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由饮食不当引起出血55例, 占55%。

1.2 诊断标准

以屈氏韧带为界, 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为上消化道出血。本研究的10例患者均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2 护理体会

2.1 一般护理

准确观察并记录呕吐物及大便的色状, 注意尿量的变化。记录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 一般患者取平卧位卧床, 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 必要时吸痰、吸氧, 保暖, 保持安静, 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活动性出血的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且采用头低脚高位, 保证大脑的血液供应, 有利于避免呕血时吸入气管内引起吸入性肺炎及发生窒息。多数病人在出血后常有发热, 数天后体温会自动下降, 不用使用抗生素, 医护人员应向患者及家属讲明。

2.2 药物护理

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用合适的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 如垂体后叶素、甲氰咪胍、6-氨基已酸、安络血、善得定、维生素k1、洛赛克、云南白药、止血敏、止血芳酸、凝血酶等。并且根据这些药物的性质, 掌握好其适用条件, 避免患者产生药物不良反应, 如垂体后叶素可升高血压, 故有高血压、心脏病、心力衰竭、孕妇和浮肿患者忌用。

2.3 急救护理

当血红蛋白90g/L, 收缩压12k Pa时, 应立即输入足量全血, 血容量补足后, 血压恢复或接近正常, 仍尿少或无尿时, 给速尿20~40mg静注, 或20%甘露醇250~500m L快速静点。大量出血时给予胃内注入凝血酶、云南白药等止血药或反复注冰盐水加去甲肾上腺素。

2.4 饮食护理

向患者传授与疾病相关的饮食常识, 指导患者选择合理的食物种类, 如急性大量出血期患者禁食1~2d, 出血停止后先进食温凉的流质, 再逐步进食半流质、软食;患者应该少量多餐, 尽量不吃生拌菜、粗纤维饮食, 忌食辛辣, 忌烟、酒, 咖啡、饮料, 浓茶、肉汤, 避免胃窦部扩张;进食时应细嚼慢咽, 避免损伤食道及胃黏膜而引发再次出血;鼓励患者多饮温开水, 对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 应限制钠和蛋白质的摄入。

2.5 呕血护理

将患者头偏向一侧, 不要剧烈咳嗽, 将血性痰应轻轻咯出并及时漱口。意识障碍者给予口腔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湿润。呕血期间应减少会客, 尤其对应激性溃疡患者, 伤感或过于激动可致再次呕血。保持安静, 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呕血持续不止时, 要及时用药。

2.6 便血护理

有黑便排出者应及时拭净, 便血次数多时肛周涂红霉素软膏。

2.7 健康教育、心理护理

有些患者对疾病缺乏正确认识, 当看到自己呕血、便血时, 情绪一般非常恐惧和紧张而加重出血, 尤其反复出血者因反复住院会感到治疗前景消极暗淡, 对治疗失去信心。因此向患者讲解治疗进展及注意事项。告知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的诱因, 护士应关心体贴患者、安慰患者, 及时向患者解释出血是暂时的, 是可以治疗的, 同时及时清除血迹, 避免刺激患者, 应多巡视患者观察其病情变化, 并告诉家属不要远离, 使患者有安全感。当患者出现大呕血时, 护士要沉着冷静给予相应抢救, 平时要耐心向患者解释病情, 叮嘱患者配合治疗以及在日后的饮食中配合医务人员, 预防疾病复发。叮嘱患者注意保持生活规律, 戒烟、戒酒、戒用损伤胃黏膜的药物如, 阿司匹林、消炎痛、保泰松等。

3 讨论

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从脱离危险到疾病痊愈过程中, 临床护理观察是诊断治疗的科学根据。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征为呕血和便血等症状, 该病病情变化快, 应及时作出判断, 以免误诊误治。该病患者心理较脆弱, 医护人员对此类患者应有强烈的责任心, 加强预见性护理意识, 从各个方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总之, 除了要做好对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身体护理外, 对恢复期病人的心理护理也不可忽视。恢复期机体的器质性变化, 此时如护理不当容易造成疾病的复发和向严重的方向转归。因此必须重视这个阶段的护理, 结合患者的个性特征, 对症护理。

参考文献

[1]李玉芬, 张宝华.内科患者健康教育效果量化评价方法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4, 20 (4) :15~16.

[2]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260.

消化内科分级护理服务标准 篇5

Ι级A护理服务标准

分级指征:

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

2、重症监护患者;

3、病情复杂,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专科分级指征:

1.肝硬化失代偿期,肝性脑病或昏迷,肝肾综合征;2.重症肝炎;3.糖尿病合并严重心、肺、脑、肾等重要脏器损害,严重感染等病情不稳定者;

4.各种肾脏病合并严重并发症(心衰、高度水肿)生活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5.各种原因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血色素小于70d/L; 6.急性重症胰腺炎;

7.严重电解质紊乱,其他伴有心、肝、脑等脏器衰竭的消化系统疾病;

8.病情复杂,变化快,需要严密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和抢救的患者。

护理内容:

1、严密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记录重症护理记录。

2、根据医嘱,正确及时实施治疗,用药,及护理措施。

3、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尤其是尿量的变化。

4、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保证患者安全。

5、专科护理按护理常规执行。

6、正确实施基础护理,满足患者基本生活需要,保持患者清洁,舒适。(1)每日整理床单位2次,保持床位舒适;每日口腔护理2次;面部清洁和梳头,会阴护理,足部清洁各1次。(2)每周床上擦浴1--2次,洗头1次,根据情况修剪指(趾)甲。(3)协助患者使用便器及更衣,对两便失禁的患者进行护理。(4)每2--4小时协助患者进行一次翻身,扣背及有效咳嗽,必要时完成床上移动,压疮预防,血栓预防及护理等工作。

Ι级B护理服务标准

分级指征:

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如消化道大出血恢复期。

2、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4、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专科分级指征:

1、肝硬化腹水伴SBP或其他潜在并发症患者;

2、上消化消化道出血趋向稳定患者;

3、急性胰腺炎;

4、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者;或生活部分自理,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5、重症肝功能损伤病情趋于稳定着;

6、糖尿病合并酮症患者;

7、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患者;

8、身体条件差,患有其他危及生命的疾病,病情变化快的患者;

9、慢性肾衰及合并严重并发症的患者;

10、严重感染留置鼻胆管、胃肠减压者、鼻饲管等;

护理内容:

1、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按病情需要,配备急救用物以备必要时用。

5、按照护理常规落实护理措施,加强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防止并发症。

(1)保持床单位整洁,有污染及时更换。

(2)保持口腔清洁,需要时做口腔护理,日2/次。(3)保持皮肤清洁,需要时做好皮肤护理,协助患者翻身,2小时一次,观察、评估皮肤情况,并记录,做好交接班,预防发生压疮。

(4)做好大、小便护理,留置导尿管的病人保持尿道口清洁,每日会阴护理1—2次。

(5)做好生活护理,协助自理缺陷患者喂水,喂饭,送药到口。

6、认真做好心理护理,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二级护理服务标准

分级指征:

1、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

2、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专科分级指征:

1、肝硬化代偿期肝功能凝血化验指标逐渐恢复正常,活动无耐力患者。

2、上消化道出血停止观察24时无再出血仍需卧床患者。

3、急性胰腺炎血淀粉酶恢复正常,开始进食的患者。

4、生活部分自理,但病情稳定的患者,年老体弱不宜多活动者。

5、急性或慢性病人不宜下床,但能床上活动或需人扶助下床者。

6、病情稳定的糖尿病、甲亢、甲减等患者。

7、各种肾脏疾病趋向稳定,肾脏及腹膜透析术后患者。

护理内容:

1、每2-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用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5、依据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做好基础护理。

6、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三级护理服务标准

分级指征:

1、生活完全能够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

2、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

专科分级指征:

1、处于恢复期、稳定期的肝硬化、消化道溃疡、胰腺炎、溃疡性结肠炎、上消化道出血等患者。

2、处于恢复期的糖尿病、甲亢、甲减等患者。

3、处于康复期完全自理等待出院的患者。

护理内容:

1、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上消化道出血内科护理 篇6

【关键词】 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特点与因素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11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295-02

临床消化内科中,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临床急症,并发生在患者的各个年龄段,在出血的特点和原因上也复杂多样[1]。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没有得到及时确诊和有效治疗的基础上,不仅会延误病情,还会导致患者病情的恶化,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的发生,危机患者的生命。为了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发病特点和病因有个更加详细的了解,文章选取医院消化内科中的10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对其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在医院消化道内科与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102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男性62例,女性40例,年龄为20-80岁。根据患者的年龄进行分组统计,其中30例患者小于40岁,52例患者位于40-60岁之间,20例患者大于60岁。在10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因呕血就诊的有26例,黑便就诊的有36例,呕血合并黑便就诊的有40例。

1.2 方法 10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入院后先根据患者呕血和黑便的临床症状,结合患者的病史,对患者在来自呼吸道以及咽部出血所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的因素进行否定,以便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进行确诊;然后,在患者出血后的两天内采取胃镜检查的方法进行诊断,对于不能确诊的患者可进一步采取B超、肝功能检查、影像检查等方式进一步检查、确证[2]。

1.3 统计学分析 对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系统软件分析,分析过程中对计数资料采用X2进行检验,用t来对计量资料检验,发现其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102例患者经胃镜检查结果显示,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的发生是由急性胃黏膜疾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化道肿瘤、消化性溃疡等造成的,主要的病因为消化性溃疡,102例患者中消化性溃疡有76例。同时,患者的出血症状具有一定的年龄发病特点,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上的比例低于60岁以下的患者,在急性胃黏膜疾病、消化道肿瘤和复合型溃疡上的比例高于60岁以上的患者,差异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性别上,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总体一致,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消化道肿瘤、胃溃疡、急性胃黏膜、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为主。对男女患者的单独病因进行分析发现,男性患者在胃溃疡和消化道肿瘤上的比例高于女性患者,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上的比例低于女性患者,差异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102例患者中,患者因大量饮酒造成的上消化道出血有10例,因服用非甾体类药物造成的上消化道出血有36例,其他56例患者的发病诱因不明确。从明确的诱因中分析,患者因大量饮酒造成的上消化道出血明显的低于服用非甾体类药物,差异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加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中,饮酒不当、饮食无规律成为了疾病发生的主要诱因,而以非甾体类为主的刺激性药物在人们治疗关节炎、抗风湿上也对人体的粘膜产生着一定的刺激作用,导致人体上消化道出血症状的发生[3]。早期对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诊断,临床上采取内镜检查的方法是最为有效的,同时在内镜下还能进行止血治疗,受其优势的影响,内镜检查在临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检查中被广泛的应用着[4]。

根据本文的临床研究显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是上消化道出血的首要发病原因,而消化道肿瘤、胃溃疡、急性胃黏膜、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也是造成上消化道出现的常见因素。同时,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和患者的年龄与性别也有着一定的关系。本文研究显示,40-60岁中年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症状是比较明显的,这和此年龄段患者的工作压力、饮酒不当、吸烟、饮食无规律、心理焦虑等生活环境有着一定的关系,而这些因素也主要存在于男性患者中,促使中年男性患者成为上消化道出血发病的主要人群。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发病特点和相关因素分析,早期内镜检查作为诊断上消化道病因的主要而又有效的手段,根据患者的发病机理和特点,行急诊胃镜下止血治疗,对患者出血症状的缓解有着重要的作用,而这一方法还具有安全、经济、简单、有效的特点,在临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5]。

综上所述,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出血原因是由多方因素所造成的,根据患者出血的发病特点和相关因素,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以及治疗的有效性有着积极的作用,在临床消化内科中值得大力的推广和实施。

参考文献

[1] 祝旭清,王雪飞,高志荣,王国祥,王建文.上消化道出血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1,(06):49-50.

[2] 吴金,陈启,孙向东,陈策,陈程.重症监护病房内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9,(04):167-168.

[3] 陈曼彤,崔西玉,邱小蕾,劉韶辉.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及发病趋势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2009,(10):84-85.

[4] 张小玲.30例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临床分析[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0,(03):98-99.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内科护理 篇7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急诊抢救室收治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70例, 男54例, 女16例;年龄17岁~89岁 (58.13±3.83岁) ;主要临床表现有黑便、呕血、休克等;病人均经CT、B超、血常规、大便隐血试验、胃镜等检查确定上消化道出血诊断, 同时排除服用铁剂、呼吸道出血等其他原因导致的黑便与出血。

1.2 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

消化性溃疡20例,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38例, 急性胃黏膜病变7例, 胃恶性肿瘤5例。青年人群以消化性溃疡为主, 而中老年病人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及胃癌出血的绝大多数, 但也有老年病人因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导致胃黏膜损伤[2]。

1.3 结果

入院后经补液扩容、药物及内镜下止血, 加上积极、密切和持续的临床护理, 57例病人达到良好的止血效果, 1 2例病人转入外科手术, 1例病人死亡。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

病人入院后应绝对卧床, 取平卧位, 注意休息。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尤其是脉搏、心律和血压。必要时给予心电监护和吸氧。呕吐时将病人头偏向一侧并及时清理污物, 防止呕吐物及血块阻塞呼吸道导致窒息。呕吐后及时氧疗, 将氧气浓度控制在2L/min~3L/min。定时翻身, 按摩受压部位, 以防压疮发生。

2.2 饮食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急性发作期由于病人恶心呕吐较为严重, 需要禁食24h~48h。出血基本控制后可改为温凉流质饮食, 以后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软食和正常饮食。避免食用粗糙、坚硬及刺激性食物, 以免引起再出血。若为肝硬化病人, 上消化道出血后应采用低蛋白饮食, 以预防肝性脑病的发生[3]。

2.3预防、治疗休克

为及时补充血容量、防止休克发生, 病人入院后根据病情要建立2条以上有效的静脉通道, 并调节补液速度。既要确保短时间内补充足够液体, 又要防止肺水肿、心力衰竭的发生。急查血常规, 积极配血, 避免使用库存血。准备好抗休克药物。

2.4物理止血护理

在紧急情况下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仍然是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因此, 护理人员必须熟知插管的注意事项。在插管前检查各管腔有无漏气情况, 配合医生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生命体征, 插管后注意定期测试气囊压力, 将各腔压力保持在合适范围, 记录胃内引流液的颜色、性质以及引流量。气囊压迫12h~24h后适当放松牵引, 并观察止血效果。

2.5病情观察

病人入院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病

情变化, 详细记录病人呕血、黑便情况、24h出入量, 供医生综合分析。注意观察病人是否存在恶心、心悸、肠鸣音亢进、头晕等症状。肝硬化病人出血后注意观察是否出现行为异常、表情淡漠、意识不清、嗜睡、昏迷等肝性脑病症状。若病人出现脸色苍白、冷汗、脉搏细速、尿量减少等休克预兆时, 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2.6 心理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病人较容易出现焦躁、紧张、抑郁、恐惧等不安情绪, 护理人员应鼓励和安慰病人, 及早给予心理干预。在治疗过程中做到有条不紊、临危不惧, 有助于帮助病人树立信心, 克服紧张心理。另外, 良好信任关系的建立能够有效避免病人极端行为的发生。对于肝硬化病人, 由于病程较长, 加之反复的出血容易产生悲观、绝望的心理, 护理人员更应长期陪护并进行心理疏导。

2.7 出院护理

出院时进行健康教育, 向病人讲明出血的诱因及相关先兆, 告知病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饮食有节制, 忌暴饮暴食, 保持良好心态, 放松身心, 注意劳逸结合, 适当体育锻炼。出院后按照医嘱坚持服药, 如有不适及早就医。

3 讨论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突发性疾病, 本组病人中以消化性溃疡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最为常见。由于病人急性出血, 病情变化快, 若不能及时有效处理极易造成失血性休克, 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救治工作中, 要求护理人员业务娴熟, 积极配合医生采取及时有效的止血措施,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又要密切观察病人病情, 耐心做好病人的日常饮食及心理辅导。另外, 必须认识到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 在工作之余只有不断学习, 刻苦钻研, 才能不断适应临床护理工作带来的新挑战。

摘要:总结7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内科护理措施, 强调应加强一般护理、饮食护理、预防和治疗休克、物理止血护理、病情观察、心理护理等。

关键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溃疡,内科护理

参考文献

[1]赵国平.急诊上消化道出血病因构成及相关因素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 2013, 26 (10) :65-67.

[2]魏建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 2012, 18 (4) :72.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内科护理体会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期间选取在我院收治的12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男性患者66例, 女性患者54例;年龄在19~77岁之间, 平均年龄 (52.8±1.4) 岁。此组患者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呕血、发热、乏力、便血和休克等症状, 且伴有消化系肿瘤15例, 急性胃黏膜病变22例, 消化性溃疡35例, 肝硬化46例。

1.2 方法与结果

本组患者都给予整体护理干预和对症治疗, 通过精心的临床诊治与护理, 本组122例患者, 痊愈出院110例, 病情好转7例, 死亡3例。

2 临床护理

2.1 一般护理

仔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症变化情况。在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中, 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状况, 而且注意肢体温度、皮肤和甲床色泽的变化情况, 并且依据护理要求时刻记录有关测量结果。若患者表现出脉搏过快、口渴、恶心、血压降低、心悸、胃部灼热感等症状时, 护理人员需要警惕患者发生大出血, 而且要立即报告医生进行相对的处理[1]。

2.2 急救护理

将患者平卧, 把头偏向一侧, 以免误吸。备吸引器, 给予吸氧, 如有躁动的患者需加床档;建立两条大静脉输液通路, 及时补充血容量, 且要抽血交叉配血输血为输血做准备;急性大出血患者的首选治疗是输血, 肝病患者需要抽血交叉配血, 在没有血源的时候, 可以用代血浆、右旋糖酐等胶体液来代替。收缩压在50mmHg下时, 要适当加快补液速度, 甚至加压输血, 尽快把血压维持在80~90mmHg左右, 当血压稳定之后此时可以减缓输液速度, 在补充血容量的过程中, 需控制入量与速度, 在原则上输血量应与出血量接近;且要时刻备好急救药品和用物;认真观察患者出血情况, 随时监测生命体征。

2.3 健康教育护理

首先需要向患者讲述对病情进展产生影响的注意事项和护理常识, 密切观察患者自身的不良反应。告诉患者会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 特别是饮酒过度、吸烟过量会加重溃疡出血, 督促、叮嘱患者注意时刻保持生活规律, 戒烟、戒酒, 禁止服用会致使胃黏膜损伤的药物, 例如阿司匹林等。详细向患者讲解患者和家属在早期如何识别出血征象和应急措施, 识别出血且及时采取救治。

2.4 饮食护理

饮食护理对患者的病情有很大的影响, 不容忽视, 特别是在住院期间的饮食护理是减少二次出血的主要环节。对之前有出血史的患者更要加强注意, 让患者其充分认识到注意饮食的重要性。向患者讲解和疾病有关的饮食方法, 指导患者选择适当的食物种类;当出血停止后2~3d先进食温凉的流质食物, 等到病情稳定后, 再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软食, 尽可能避免食用质硬不容易消化的食物。禁止食辛辣, 忌烟、酒。当患者在进行胃镜检查之后, 进食不能过早, 避免因吞咽困而难引起呛咳。等到患者病情稳定, 出血停止且没有呕吐时, 此时方可进食, 进食时要细嚼慢咽, 少量多餐, 不能过饱。鼓励患者多饮水, 温度不可过热;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 应需限制钠和蛋白质的摄入。

2.5 双气囊三腔管压迫止血的护理

放置24h之后需放气数分钟后再加压;定时做测压检查;以避免腔管脱落与气囊破损;充气后不可进食, 叮嘱患者不能将唾液咽下;注意鼻黏膜的保护;定时抽胃部内容物, 这样可以方便检察有没有出血情况;口唇涂润滑剂, 防止干裂, 做好口腔护理, 预防真菌感染;拔管前口服液体石蜡20~30mL;昏迷患者可以把气囊内气体抽尽, 保留腔管, 给予鼻饲;置管时要保障呼吸道畅通;置管压迫期限是72h, 一旦出现血不止状况可以适当延长。

2.6 注意生活护理

在患者限制活动期间, 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者完成个人日常生活, 例如进食、口腔清洁、大小便、皮肤清洁等, 给患者提供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 保持患者心情放松, 消除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卧床患者特别是老年人和重症患者要注意翻身, 避免出现压疮。

2.7 加强院外护理

患者的院外护理也非常重要, 与患者的预后及再出血有很大的关系。向患者和家属讲解上消化道出血的有关知识, 注意除去各种诱因例如疲劳、进食粗糙食物、饮酒等, 避免使用对胃黏膜有损伤的药物。需教会患者学会自我护理, 出现上腹部不适、呕血、头晕、出冷汗、排黑便时要马上休息且需就诊, 出院之后定期到门诊复查。

2.8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患者在出血的48h之内的时候病情最不稳定, 很容易发生再次出血, 需密切观察和病情发展, 观察患者的神志, 嘱咐患者禁食、禁水。

3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以呕血、便血为主要判断, 其中临床症状包括:腹痛、乏力、发热、休克等, 病情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周围循环衰竭的症状。在诊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中, 各种护理措施的科学性、合理行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护理人员要密切配合医师展开有关的诊疗工作, 还要引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情绪, 来使患者的出血次数减少, 加强相关临床症状的好转。此外, 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中, 护理人员要根据医嘱指导患者服药和卧床休息, 及时记录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密切观察患者呕吐物和排泄物的性状等, 这样可以保障临床护理方法的全面性, 切实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摘要:目的 探讨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谜康教育意识, 实施健康教育的模式。方法 将6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7例和冶疗组31例, 对照组采取常规内科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结果 治疗组出血停止时间、无再次出血率, 住院时间都明显优干对照组。结论 健康教育能使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正确对待疾病。提高遵医嘱行为, 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体会

参考文献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体会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0例,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试验组男30例,女30例,年龄40~68岁,平均48.42±2.32岁,病程2~5周,平均3.5±0.5周;对照组男30例,女30例,年龄33~65岁,平均48.21±4.25岁,病程2~5周,平均3.8±0.3周。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如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师,饮食按照医嘱执行,向患者说明饮食在治疗中的作用,帮助患者选择可口食物,鼓励患者按需进食等。试验组则采取内科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等;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给予心理支持,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以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早日恢复健康;患者出血停止后容易出现过度紧张或盲目乐观的心理,护士要向过度紧张者说明合理进食能起到保护胃黏膜、增加营养的作用,向盲目乐观者讲清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饮食应注意的事项和每天食谱,还要做好陪人的工作,指导其为患者的每餐把好关[2]。

1.3 效果评定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护理后,对患者出血是否停止、生命体征是否稳定、是否还有呕血或黑便等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并拟定效果评定标准。显效:12小时内出血停止,生命体征基本稳定,不再出现呕血或黑便;有效:24小时内出血停止,生命体征基本稳定,不再出现呕血或黑便;无效:24小时内仍有出血,生命体征不稳定,还有呕血或黑便情况。

1.4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f)和率值或构成比(P)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Pearsonχ2检验,四格表资料改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均由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有序分类资料以频数(f)和平均Ridit值(R)表示,采用Ridit分析,由DPS 7.0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α=0.05。

2 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33%;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3体会

上消化道出血是屈氏韧带上部的消化道病变而引起的出血。很多患者有呕血和(或)黑便的特征性表现;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上者常有呕血和黑便,在幽门以下者可仅表现为黑便,还有一些患者有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的症状。出血量中等可引起贫血或进行性贫血、头晕及血压偏低等;大量出血有可能产生休克,表现为烦躁不安等,还有一些患者可有贫血和发热症状[3]。较大量的出血对任何患者均属急重症,对老年人就更加危险,防治也更困难。护理中要避免粗糙类的食物,加强护理,记录血压、脉搏、出血量及每小时尿量,保持静脉通路,必要时进行中心静脉压测定和心电图监护[3]。通过对120例患者的治疗、护理中体会到,内科护理对患者的康复有重要影响,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在抢救和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熟练的操作技术和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庆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70例急诊观察与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2010,3(20):109.

[2]赵春丽.浅谈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及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0,6(14):575-576.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研究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5年12月—2007年12月入住我院经临床诊断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46例患者, 男27例, 女19例, 年龄19岁~70岁, 平均年龄 (54.6±6.7) 岁。其中食管静脉曲张破裂12例, 消化性溃疡17例, 急性胃黏膜损伤11例, 胃癌6例。上述患者均出现了呕血、发热、黑便以及失血性休克等症状, 有60%为饮食不当以及不卫生而造成。

1.2 方法

1.2.1 常见护理

护理人员及时安排患者进行卧床休息, 取平卧位, 并将患者的下肢稍稍抬高,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能够促使患者脑部供血增加。同时, 也要考虑到患者的呼吸顺畅, 具体的做法可以将患者的头部侧向一边, 预防患者由于呕吐将血液吸入呼吸道导致窒息。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有时会出现低氧血症状, 而患者在缺氧的时候往往会诱发出血加重, 因此需要进行及时的输氧, 输入氧气的浓度一般为1.5 L/min[2].

及时建立起2条静脉通道, 对血容量加以补充, 在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抢救的前段时间, 输液速度可稍快, 但是要注意输注过快会引起肺部水肿或诱发上消化道再次出血。

大出血患者需要进行插管治疗, 在对其插管之前, 护理人员应该首先对插管是否存在气孔进行检查, 在实际护理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变化, 若发现患者出现异常, 应及时告知主管医师。插管后保持胃气囊压力50~70 mm Hg, 食管气囊压力为35~45 mm Hg.24 h后释放气囊中的气体, 预防因过久压迫而导致黏膜坏死[3]。

根据实际护理经验以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口腔护理是降低上消化道出血感染的一个极为有效的途径, 对于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 在其呕吐之后, 会使得某些残渣或是残存物遗留于口腔, 为细菌的生长创造条件, 使得口腔受到感染。因此, 口腔的清洁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1.2.2 输液护理

对患者进行输液以及输血护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患者机体的正常“运营”和“循环”, 为下一步治疗做好充分准备。在对患者进行输血输液时, 应该以“具体患者具体对待”的原则对输液或是输血速度及量进行控制[4], 即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液体输注过程中, 注意预防输液管道脱落, 及时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和体征情况, 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告知主管医生, 预防各种严重问题的发生。

1.2.3 心理护理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 一般会出现呕吐、黑便、血便, 使患者焦灼、慌张和不安, 对于那些反复呕血、便血的患者, 表现得更加明显, 很容易对治疗失去信心。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 给他们更多的鼓励, 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并说明疾病的主要特征以及为何会出血[5]。护理人员应该告诉患者, 这个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而且还应该及时地清理干净患者的血迹, 以减少对患者的刺激。并叮嘱患者的家属多给予患者一些关心和鼓励, 不断地增强安全感, 使其能够顺利地渡过难关。

2 结果

本组46例患者, 经过内科护理之后, 痊愈37例, 病情好转7例, 转入外科手术2例, 未出现死亡病例。

3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疾病, 也是突发性疾病, 患者多为急性出血。突如其来的痛苦让患者情绪紧张, 因此, 医护人员要及时采取各种护理手段, 对症护理, 减轻患者痛苦, 增强患者的信心, 让他们积极面对疾病, 全身心地投入治疗。加强医院内科护理工作, 对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早日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要:目的 总结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护理的最佳方法。方法 对2005年12月—2007年12月入住我院经临床诊断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6例患者中, 经内科护理后, 痊愈37例, 病情好转7例, 转入外科手术2例, 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 加强医院内科护理, 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早日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急性,内科护理,心理护理

参考文献

[1]孙晓飞.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 18 (20) :2468-2469.

[2]何惠琴.浅谈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及体会[J].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 2 (30) :17-18.

[3]闫芬.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J].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 2 (8) :132-133.

[4]赵春丽.浅谈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及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 2010, 14 (6) :574-575.

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 篇11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病变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的空肠病变出血。临床主要表现为呕血、便血,常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其病因较多,以消化道溃疡占首位,其次为急性胃粘膜病变,再次为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胃癌等。在临床上,护理人员积极配合医生,针对出血情况,及时抢救,细致护理,达到缓解病情和挽救生命,现将25例的护理体会报考如下。

1临床资料

25例中,男性20例,女性5例,年龄15~81岁,呕血15例,黑便25例,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10例,低热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贫血,使用双气囊三腔管2例。

2护理

2.1积极补充血容量。对大量呕血、便血、全身症状明显者,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立即配血用18号静脉留置针输液,按医嘱使用葡萄糖盐水、平衡液、右旋糖酐或其他血浆代用品,开始时快速输液,以补充有效循环血容量。尽快输入足量全血是改善急性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的关键,在输血时严格执行输血原则和输血查对制度,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出血者用新鲜血,避免诱发肝性脑病。注意观察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病人,因输血可增加门静脉压力而激发再出血的可能。老年患者和心脏病患者根据具体情况调节滴速,避免因输液、输血过多、过快而引起肺水肿或诱发再出血。

2.2止血措施。

2.2.1药物止血的护理。非静脉曲张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使用抑制胃酸分泌药和凝血酶等,遵医嘱按时按量,掌握注意事项,注意用药配伍,现配现用。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常使用血管加压素或生长抑素,静脉使用时,滴速不宜过快,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同时嘱病人及家属不能擅自调快滴速,以免发生意外,并要加强巡视,观察静脉输液是否通畅,防止液体外漏,影响药物疗效等。

2.2.2三腔管壓迫止血的护理。用于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熟练的操作和插管后的密切观察及细致护理是达到预期止血效果的关键。插管前仔细检查,确保食管引流管、胃管、食管囊管、胃囊管通畅并分别做好标识,检查双气囊无漏气后抽尽囊内气体,备用。擦管后抽出胃内积血,先向胃气囊注气150ml,压力约50mmHg,封闭管口,缓慢向外牵引管道,使胃气囊压迫胃底部曲张静脉;而后向食道囊注气100ml,压力约为40mmHg,并封管口,使其压迫食管下段曲张静脉,管外端以绷带连接0.5kg砂袋,经牵引架作持续牵引。插管后将胃管引流管连接负压吸引器或定时吸引。观察出血是否停止,并记录引流液的性状、颜色及量,评估出血是否停止;可用冰水或冰盐水等洗胃,消除积血,减少有毒物质的吸收,防止诱发肝性脑病。初次压迫可维持6~12h,以后每4~6h放气半小时后再注气,避免受压粘膜发生缺血和坏死。密切观察牵引装置,防止因胃囊充气不足或破裂致食管囊向上移位造成窒息等并发症,一旦发生,立即放松牵引物并抽出食管囊内气体。定时做鼻腔、口腔清洁护理,垫油纱布与鼻腔口管道压迫处,防止压疮发生,床边放置抢救物品以备用。

2.2.3外科手术治疗的护理。经内科积极治疗无效且有手术适应症者进行手术治疗,因此,应做好相应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

2.3基础护理。

2.3.1休息和体位。病情严重者绝对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取平卧位抬高下肢,以保证脑部供血;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呕吐时,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及时清除呕吐物,保持病人及床单位清洁。

2.3.2饮食护理。合理饮食能促进止血,饮食不当可加重出血,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急性大出血伴有恶心、呕吐者禁食,对少量出血无呕吐者,可进温凉、清淡无刺激性流质,尤其对消化性溃疡更重要,因进食可减少胃收缩运动并可中和胃酸,促进溃疡愈合。出血停止后改为营养丰富、易消化无刺激性半流质、软食,少量多餐,渐进过度正常饮食。门脉高压出血者,止血后1~2天渐进高热量、高维生素流质,限制钠和蛋白质的摄入,避免粗糙、坚硬、刺激性食物,嘱患者细嚼慢咽,防止再出血。

2.4观察病情。及时、准确地观察病情,有利于掌握疾病的进展和治疗情况,具体观察以下指标:神志变化;体温、心率、呼吸、血压;呕血与黑便情况,正确估计出血量;观察皮肤和甲床的色泽、肢体的温度,周围静脉及颈静脉的充盈情况;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症状等;准确记录每小时尿量;定期复查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尿素氮;必要时测中心静脉压,心电监护,尤其是老年人。

2.5心理护理。消化道出血病人易产生精神紧张、抑郁、恐惧心理等,及时进行疏导、解释和支持,提高病人的认知水平,保持冷静,尽快处理呕吐物或排泄物,如不小心让病人看见,应解释和安慰,告诉其中不全是血,有胃液、粘膜或粪便等,尽力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上消化道出血内科护理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到我市二院就诊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0例, 男68例, 女52例, 年龄在20~68岁, 并以随机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患者60例, 所有患者均有家人陪同。120例患者均通过胃镜检查, 并且确诊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通过对出血原因进行分析, 发现因食管静脉曲张15例, 因胃溃疡30例, 因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32例,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3例。首先, 我们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 通过观察我们得出, 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显效患者显效35例, 有效5例, 无效20例, 采用内科综合护理方法显效45例, 有效10例, 无效5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综合护理措施

1.2.1 做好密切的临床观察

密切的临床观察是做好内科护理的前提, 也是患者生命安全的保证。首先, 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生命特征。包括观察患者的血压情况、脉搏跳动情况、呼吸是否通畅、体温是否升高等, 一旦患者的这些生命指数由变化, 要及时地采取应急措施。比如患者体温持续偏低, 很有可能是失血性休克, 患者体温在38℃以上则有可能是出血后诱发了感染。其次, 要观察并详细记录患者的出血量,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一个突出的临床表现就是呕血、吐血, 如果不对患者的出血量进行密切观察, 很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因此, 护理人员必须认真观察患者的呕血情况, 患者的便血, 查看其便血是否有腥臭, 并以此来判断患者的出血部位。一般来说, 如果患者呕吐咖啡色液体或鲜血, 那么可以判定患者的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上, 如果患者大便呈黑色且有便血, 那么可判定患者的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下。如果患者反复呕血, 且黑便次数增多, 护理人员要勤加观察, 这有可能是患者消化道继续出血的征兆。

1.2.2 做好临床紧急护理

要想加快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恢复速度, 保证患者的安全, 必须要做好临床紧急护理处理。首先, 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临床不适症状的观察, 如果患者出现呕吐, 护理人员要及时叮嘱或帮助患者进行调整, 比如可以让患者将头部偏向一侧, 避免呕吐时患者呼吸不畅, 或吸入血液发生窒息。其次, 对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来说, 保证卧床休息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很多患者在休息时会出现姿势不对的情况, 护理人员要及时地引导患者进行调整, 要让患者保持平卧位休息, 以保证充足的脑部供血, 同时, 要让患者稍微抬高下肢。再次, 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止血护理和补充血容量护理。一般采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护理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在对患者进行插管之前, 要认真检查囊管是否存在漏气问题, 要认真观察患者是否存在神志不清状况, 避免患者出现意外症状。在插管之后要保证胃气囊压力和食管气囊压力维持在标准值之内。当然, 在插管完成之后, 护理人员还要持续观察患者的情况, 观察患者引流液的数量与颜色是否有异常。

1.2.3 做好患者饮食、不适症状的基础护理

除了做好临床紧急护理之外, 还要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工作。基础护理注意事项繁多, 需要护理人员认真仔细。比如要做好患者的饮食护理, 当患者出现呕血症状时, 一定要禁止患者饮食, 并持续观察患者在随后的24h内有没有继续呕血, 只有在患者停止呕血时, 才可以让其饮食少量流质食物。很多患者在病情稳定之后就开始大吃大喝, 这对于恢复是极为不利的, 护理人员要叮嘱患者进行定量饮食, 让患者保持少食多餐, 避免暴饮暴食。同时, 要严谨患者食用一些刺激性的食物, 要让患者忌烟酒。除了饮食护理之外, 还要对患者进行口腔卫生护理和清洁护理, 患者呕血后口腔中会充斥着血腥味, 要及时地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 避免患者因为血腥味太浓出现呕吐情况。

1.3 效果判定

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效果进行对比, 采用自拟的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 其中共包括满意、一般及不满三个选项;护理效果包括显效、有效、无效等。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采用χ2对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检验, 患者满意度对比采用秩和检验, 以P<0.05为统计学意义标准。

2 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 其中观察组患者的合作率为92.0%, 对照组患者的合作率为67%, 统计分析χ2为5.347, 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 其中观察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7.0%, 对照组总满意率为760%, 两组对比差异较大 (P<0.05) , 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2。

3 讨论

通过临床观察我们发现, 诱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因素较多, 且上消化道出血呈现出发病较急的特点, 患者在临床上容易出现呕血、吐血、便血, 上腹疼痛症状, 患者在出血的同时还有可能诱发其他并发症。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仔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 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细致观察, 并认真记录患者的临床反应, 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护理人员还要提高自身护理水平, 做好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紧急护理工作, 让患者在第一时间得到急救护理。同时, 护理人员还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很多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因对自己的病情认识不清, 他们认为出血就意味着病情加重, 认为自己已经患了不治之症, 因此, 往往会出现焦虑、精神不佳症状, 会产生严重的心理负担, 这种心理负担会影响患者的康复, 甚至会让患者的病情加重。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及时地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要让患者正确认识自己的病情, 认识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一些临床症状和恢复中可能出现的情况, 让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发现有严重心理负担的患者要及时地进行引导, 让他们积极地配合治疗, 早日康复。同时, 还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让患者掌握一些有利于自身康复的常识, 争取早日康复。总的来说, 内科护理对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效果明显,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通过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和病因分析, 探讨采用内科护理的效果和具体对策。方法 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到我市二院 (本人在市二院消化内科进修培训期间) 就诊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0例, 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采用内科综合护理方法, 包括采用紧急处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疗法。结果 采用内科综合护理措施后, 观察组60例患者显效45例, 有效10例, 无效5例, 总体有效55例, 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显效35例, 有效5例, 无效20例, 总体有效40例, 两组患者有效率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P<0.05) ;两组患者总体满意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内科综合护理措施后, 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得到明显提升, 出血症状得到了控制, 有效地避免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 患者的满意度也得到了明显提升。

关键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内科护理

参考文献

[1]谭仕秀, 吕艳.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J].健康必读 (中旬刊) , 2012, 11 (3) :225-226.

[2]位志卿.100例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 2011, 18 (13) :107-108.

上一篇:玉米高产创建下一篇:信息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