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高产

2024-09-30

绿色高产(精选8篇)

绿色高产 篇1

玉米俗称苞米, 是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玉米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其中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含量高于大米。玉米又是家畜、家禽优质的精饲料, 据分析, 玉米所含的饲料单位高达1.35, 故有“饲料王”之称。自我国实施“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和入世以来, 绿色食品, 特别是绿色食品肉、蛋、奶倍受国内外市场欢迎, 购销两旺。但绿色食品生产准则规定“绿色食品畜禽养殖的饲料必须来自绿色食品产地或经过检验测定符合绿色食品肉、蛋、奶生产地要求的地区。现将绿色食品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适用范围

该技术适合东北地区。要求生产环境条件优良, 四周环境特别是上风口没有工业污染源。灌溉水、大气、土壤质量均符合NY/T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的地区。

2 品种选择

生产绿色食品, 应选择抗逆性强、优质、高产、在当地早霜到来前5~7 d成熟、经专门机构审定推广的品种。如先玉335、辽单565、郑单958、东单80、东单90、东单335、丹科2151、创奇518、铁研27、嘉丰10、丹科2143等。

3 深翻整地

深耕对加厚耕层, 蓄水保墒, 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 加速有机质分解具有显著作用。深耕应在秋季前作收获后, 立即灭茬, 进行深耕。一般深度以20~25 cm为宜。熟土层薄的地块应逐年加深, 每次加深3~5 cm[1,2]。深翻后, 应立即耙压、镇压, 早春顶凌耙压塌垄, 以利蓄水保墒。

4 合理施肥

玉米植株高大, 生物产量高, 需肥量也大。绿色食品玉米施肥应以基肥为主, 追肥为辅, 重施有机肥, 轻施化肥, 基肥、磷肥、钾肥早施, 追肥分期施为原则。要严格按照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规定, AA级绿色食品禁止使用化学合成肥料。A级绿色食品限制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的肥料, 严禁使用硝态氮肥。有机肥料是生产绿色食品的优质肥料, 含有植物所需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以及氨基酸、糖、脂肪等营养, 有改善土壤水肥气热状况, 增强土壤养分供给的能力。有机肥包括农家肥、堆肥、沤肥、厩肥、沼气肥、绿肥、饼肥、秸秆肥等。有机肥须经无害化处理, 可高温 (50~55℃) 堆肥发酵18~20 d, 达到消灭病原菌和虫卵的目的。禁止生粪下池, 禁止施用生活、工业和医院垃圾等有害物质。

施肥数量应根据土壤肥力和产量来确定, 一般施腐熟优质有机肥75~90 t/hm2。如果土壤中缺磷和钾, A级绿色食品可施磷矿粉、钙镁磷肥300~450 kg/hm2、硫酸钾300~375kg/hm2、尿素75 kg/hm2。

5 种子处理

可采取筛选、粒选, 淘汰小粒和瘪粒发霉的种子。选出净度达到98%、成熟、饱满、发芽率在90%以上的种子;播种前进行晒种可以促进种子后熟和酶的活性, 增强种子活力, 提早出苗。晒种时, 选择晴天将种子在太阳下晒2~3 d, 要经常翻动, 使之受热均匀。浸种有多种方法, 若种子表面有病原孢子, 可采用温汤灭菌法, 用55~57℃温水浸泡4~5 h, 对种子进行消毒灭菌;用50%沼气液或腐熟的人粪尿液浸种4~6 h, 有肥育种子、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促进苗齐苗壮等作用。在土壤干旱的情况下不宜浸种, 以免芽干对出苗不利[3]。

6 播种

播种期应当根据温度、墒情、品种特性而定。一般情况下当地温稳定在10℃以上, 土壤墒情维持在田间持水量的60%~70%, 手攥成团, 松之散开, 即可播种。辽宁在4月中旬至下旬播种, 吉林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 黑龙江在5月上旬至中旬为宜;可采取条播、机播或点播。播种量为37.5~45.0 kg/hm2。播种深度4~6 cm, 覆土厚度要均匀一致, 并及时镇压;种植密度因土壤肥力、品种特性、管理水平而定。一般栽植4.50万~6.75万株/hm2。株型紧凑, 土壤肥力高, 播期晚, 打垄双行宜密。

7 田间管理

7.1 早间苗定苗、查田补苗

早间苗定苗可避免苗与苗之间拥挤, 出现争光、争肥、争水现象。正常情况下3叶时间苗, 5叶时定苗。结合间定苗, 进行查田补苗, 对缺苗严重的地块应进行补苗栽苗, 栽苗在3~4叶时最易成活。

7.2 中耕除草

中耕结合除草, 最好在幼苗期、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进行3次。AA级绿色食品禁止使用化学除草剂, A级绿色食品可在出苗前用50%扑草净750 g/hm2对水450 L/hm2进行土壤喷雾灭草。

7.3 追肥

玉米追肥要按照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科学合理的追肥。玉米追肥的次数、时间和数量应根据产量和苗情而定。原则上苗期不追肥, 但对弱苗、薄地、基肥少的地块, 在定苗后酌情施肥, 促3类苗升级, A级绿色食品追施尿素75~120kg/hm2。正常情况下, 土质好, 基肥、种肥充足, 植株生长健壮追肥数量不多时, 可集中在大喇叭口期作促穗肥一次施入。反之在拔节期和孕穗期分2次追肥, 拔节期轻施, 占追肥量的30%~40%, 追施尿素75~120 kg/hm2, 孕穗期重施, 占追肥量的60%~70%, 追尿素225~300 kg/hm2。AA级绿色食品可根据苗情和地力, 适当追施发酵好的沼气肥或腐熟的人粪尿、饼肥以及绿色食品专用肥。

7.4 灌溉与排水

玉米拔节至孕穗期需水最多, 旱时应及时灌溉。如遇洪涝积水, 应及时排水除涝, 必要时应进行浅中耕松土散墒。

8 病虫害防治

玉米病害主要有大斑病、小斑病、弯孢菌叶斑病、司黑穗病等[4]。通过选择抗病品种, 增施有机肥, 加强田间管理, 清除田间病株和地头杂草等措施防治。玉米害虫有地下害虫如地老虎、蛴螬、蝼蛄等。可通过耕翻、清除杂草上的虫卵和幼虫以及用灯光诱杀等措施防治。严重危害时, A级绿色食品可用50%辛硫磷乳油1 kg, 拌入20 kg细土制毒土施入土壤中防治。为害玉米生长发育的害虫有玉米螟、蝗虫、粘虫等。防治方法应按照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优先采取农艺措施、物理措施、生物技术防治。农艺措施如选择抗病虫品种、中耕除草、处理越冬寄主、秋季深翻晒土等;物理防治措施如灯光诱杀、色彩诱杀、机械和人工扑杀等;生物防治可释放赤眼蜂等天敌和使用生物农药防治。AA级绿色食品不允许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的农药。A级绿色食品允许限制使用限定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玉米螟可用50%辛硫磷乳油500 m L, 对砂子100~125 kg拌匀制成毒砂, 用毒砂150kg/hm2左右, 在玉米螟初发期, 即玉米大喇叭口期将毒砂撒入玉米叶芯中。粘虫和蝗虫可用80%敌敌畏乳油1 500~2 250 g/hm2稀释1 000倍喷雾。禁止使用甲胺磷、对硫磷、六六六、氧化乐果、呋喃丹等高毒高残留农药。

9 适时收获

当玉米生长发育到完熟期, 植株底部叶片变黄, 苞叶呈黄白色而松散, 籽粒变硬要及时收获。绿色食品生产应建立田间技术档案, 对生产全过程作详细记载, 已备查阅。

参考文献

[1]陈桂萍, 吴桐, 刘民.鲜食玉米栽培技术[J].现代化农业, 2010 (5) :22-23.

[2]沈方玉, 李辉, 滕繁波, 等.优质、高效、节能、安全玉米栽培技术[J].杂粮作物, 2010, 30 (2) :118-119.

[3]康忠华, 辛伯超, 张春梅.玉米栽培技术规程[J].种子世界, 2010 (4) :47.

[4]赵玉花, 宋健, 赵玉兰.中产田夏玉米栽培技术[J].农业知识:致富与农资, 2010 (5) :8-9.

A级绿色水稻高产集成栽培技术 篇2

关键词:蛟河市;A级绿色水稻;集成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09.005

1品种选择

适宜蛟河市种植的优质品种有:通育335(133天)、长白25(132天)、通育315(136天)、吉农大505(135天)。

2 种子处理

2.1晒种,选种

选择晴天将稻种平铺6~7厘米厚,晒2~3天,每天翻动2~3次。选择饱满种子。用盐水选种,选种时,稻种先倒入盐水中,边倒边搅拌,等到种子下沉后,先捞出上面的瘪种,然后捞出下沉的饱满种子,然后把捞出的饱满种子放入清水中洗2遍,以免影响稻种的发芽率。

2.2浸种消毒

选用901等高效低毒杀菌剂进行消毒,浸种时间随水温而定,一般每天平均水温15℃时浸种6~7天,水温10℃时浸种9~10天(即每天平均水温度加起来达到100℃)。

2.3催芽

将浸泡好的种子捞出进行催芽,种子堆积厚度不得超过50厘米,温度控制在28℃~30℃左右。发芽时每天要翻动3~4次,使种子内外温度均匀一致,保证出芽整齐。有80%种子露白破胸时,放到阴凉处以备播种。

3秧田管理技术

苗床地选择。苗床地应选择环境质量符合NY/T391-2000要求。

营养土配制。苗床土取土时间最好是在前一年的秋季。春季育苗前将备好的旱田土与草炭土按容积3∶1比例混合后过筛,每500公斤过筛土混拌5公斤水稻育苗调制剂,配制好营养土的pH值为4.5~5.5。

整地做床。应于3月底至4月初土壤化冻15厘米时进行。播种前育苗床应施腐熟优质农肥15公斤/平方米,浅翻10~15厘米,然后将床土和农肥混拌均匀,耙细整平,床高10厘米。

适时育苗。蛟河市一般可在4月10日左右育苗。采用盘育苗,装营养土3公斤/盘,浇透水,然后播种,播种量为催芽种200~250克/盘。覆土以不露种子为准。置盘前1天将苗床浇透水,盘与盘间不留缝隙,置盘后用细眼喷壶浇透水。用马歇特进行苗床封闭除草,用量为4克/平方米对水1.5公斤喷施。然后覆盖地膜。

苗期管理。播种至出苗期:大棚温度控制在28℃~30℃左右,出苗应及时揭去地膜。出苗至2.5叶期:温度控制在25℃左右, 白天适当通风炼苗,适当控制水分,苗床保持湿润,控制秧苗徒长。2.5叶至移栽期。每天早晚浇1次透水;加大通风,蹲苗、炼苗;插秧前4~5天,可以昼夜不盖膜,通风炼苗,追施送嫁肥,施硫酸铵30克/平方米,对水5公斤喷浇,然后用清水冲洗一遍。

4本田管理技术

4.1整地

有条件的地方推广秋翻地,耕翻深度以20厘米左右为宜;插秧前7~10天开始放水泡田,耙地前施足底肥,时间要根据地块实际而定,一般在插秧前1~2天内进行,耙平耙细,做到水不排出,高低不过寸,土壤含水量达到饱和,但水不露出地面为宜。

4.2插秧

水稻早插秧是保证丰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蛟河市最适宜插秧的时间是5月15日。插秧时要做到:插秧深度2厘米,苗数匀,秧苗不飘、不窝秧、不漏插;要合理密植,一般插秧密度30×20厘米或30×24厘米,每穴插2~3棵;杜绝插6月秧。

4.3科学施肥

以施腐熟的农家肥、有机肥为主,少施化肥。中等肥力稻田施肥原则一般为:每公顷施腐熟农家肥25立方米作底肥,纯N、P2O5和K2O的使用量分别为120~140公斤、45~60公斤和45~60公斤。其中60%氮肥和50%钾肥及全部磷肥做基肥,剩余氮肥的20%做蘖肥,在抽穗前将剩余氮肥的20%和钾肥的50%做穗肥一起施入。

4.4合理灌溉

生产优质水稻要科学管水,田间管理要做到浅—深—浅,干湿交替灌溉的原则。移栽至有效分蘖终止期:前期要浅水灌溉,水层保持1~2厘米左右,有利于插秧顺利进行,后期水层保持在3厘米左右,促进秧苗正常分蘖,增加有效分蘖数。有效分蘖末期至幼穗分化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要采用深水灌溉或排水晒田控制无效分蘖。深灌时间一般以7~10天为宜,长势旺的地块适度晒田7天左右,控制水稻的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幼穗分化期至乳熟期:此时期水稻由营养生长期转入生殖生长期,对水分的需要量大大增加,水层应保持在6~7厘米。若孕穗期遇到低温冷害天气,要深灌水,水深应保持在20厘米以上,护苗保胎,预防障碍性冷害,减少空瘪粒。抽穗开花期保持3厘米浅水层,灌浆后期“干湿交替,以湿为主”。 乳熟期至收获期:这一时期稻田应保持土壤湿润。蜡熟期“干湿交替,以干为主”即:灌一次浅水,自然落干时间比灌浆期适当延长3~5天,然后再灌下一次浅水。浅水间断湿润灌溉,能增加土壤通气性,提高根系的活力,促进干物质形成和积累。收获前7~10天断水。

5适期收获

水稻成熟后应及时收割,既不能早收,也不能迟收。依据籽粒变黄程度确定收获期,当稻粒的90%以上变黄成熟或穗轴有1/3变黄,为最适收获期。收获后的水稻及时晾晒、脱粒、仓储。

参考文献

[1]邓惠强.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要点初探[J].北京农业,2014,(12).

绿色南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篇3

1.1 土壤及田块的选择

南瓜比较适宜土层深厚、排灌水良好的沙壤土。地块要求地势开阔平整, 做到“旱时能浇、涝时能排”。

1.2 整地做畦

一般在上午作物收获后, 将种植南瓜的地块深翻起耙平, 开春后将栽培地深翻细耕1次~2次, 混施农家肥 (腐熟厩肥) 2000 kg/667m2~4000 kg/667m2。过磷酸钙50 kg加磷酸二铵20 kg/667 m2、硫酸钾30 kg, 混合均匀开沟深施 (深20 cm, 距播种带20 cm) , 用40%辛硫磷乳油500倍液喷在施肥沟内, 以防地下害虫为害。再按水沟中心距3.5 m的宽畦 (水沟宽为80 cm、深40 cm) 开沟起垄, 旱塘宽为2.2 m, 在播种前10 d浇水造墒, 待水沟可进入时按水平线铲平播种带, 用1.4 m的地膜单边覆盖垄沟和塘面。

1.3 播种

根据气候情况, 可在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露地开始播种 (保护地和半保护地可在3月下旬或4月上旬播种) 。采取大田干种子播或催芽育苗。播种时破膜按株距40 cm打穴, 穴深为2 cm左右, 每穴一粒播种后种子上覆盖1.0 cm土, 再覆盖1.0 cm细沙。保苗1000/667 m2~1100/667 m2株即可。

1.4 田间管理

南瓜苗期生长势较强, 根据种植密度, 采用双蔓整枝 (也有单蔓、三蔓整枝) , 留主枝和一条侧枝, 多余侧枝及时摘除。开花座果期需人工辅助授粉以提高座果率和座果整齐度, 见雌花即可留果。一般每株可结1~2果, 在植株伸蔓期追施一次速效氮肥, 在幼果长到鸡蛋大时, 需追施膨瓜肥和浇膨瓜水, 每次可于水沟中撒施硫酸钾10 kg/667 m2、尿素15 kg/667 m2, 水肥齐攻, 以后可视果实发育情况和植株结果数的增加, 每隔7~10 d浇一次水, 并于水沟中撒施尿素5 kg, 连续三次, 以利于瓜膨大和连续结果, 提高产量。在采收前10 d可停止浇水和追肥, 在后期翻1~2次瓜并用麦草垫瓜, 以防虫害, 要以拿轻放, 每次转动角度不大于15度左右, 防止扭断瓜柄。

2 病虫害防治

南瓜在栽培过程中, 主要有白粉病和病毒病及蚜虫, 应以防治为主。

2.1 白粉病

发病初期立即喷药, 可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或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 每隔7~10 d喷药1次, 连喷2次~3次。

2.2 病毒病

病毒类型有黄瓜花叶病毒和甜瓜花病毒等, 传病的主要媒介是蚜虫。防治方法:选用无病种子, 加强田间管理, 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 病、健株分开管理, 防治蚜虫为主, 用20%氰戊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 或用20%蚜虱净800~1000倍液, 喷药时叶背、叶面都要喷匀, 尤以叶背药量应大些, 主要是蚜虫多集中在叶背面。每隔7~10 d防治1次, 连续防治2~3次。在果实采收前10~15 d, 不得用药。

3 采收

南瓜有较长的贮藏期, 要求有足够的成熟度, 这与果实品质和贮运性关系极大。采收过早, 果实果皮过嫩, 贮藏期短、运输性差, 品质欠佳, 采收过晚, 植株衰老, 果实易日烧、烂瓜、降低商品性和产量。一般南瓜在9月上中旬成熟, 成熟瓜充分表现出果皮坚硬而有光泽, 果柄高度木栓化, 并产生纵裂。采收时带1~2 cm果柄以防在贮藏时从果柄基部腐烂, 影响品质。

摘要:基层农田的生产实践锻炼很多年, 我总结出南瓜主要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和采收技术。

太湖地区粳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 篇4

1 稻田筛选与建设

实现水稻绿色高产栽培, 水稻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产标准。水稻田要选择没有污染的土壤、肥沃土壤、水源干净且无污染、灌溉方便、交通便利、远离工业“三废”的区域[1], 环境条件符合绿色食品生产要求[2]。栽培之前, 对田埂加宽加固, 修建或维护灌溉设施, 修缮交通道路, 平整土地, 犁地翻土。

筛选好的田地, 主要施用有机肥, 施农家腐熟有机肥150~225 t/hm2;如果是水稻 —小麦 (油菜) 轮作田, 则将上年的水稻秸秆和上季的小麦秸秆等全部还田进行培肥地力;或将动物排泄物、残枝烂叶、动物加工废料等有机材料经过发酵制成的绿色水稻生产肥, 通过施用这些有机肥确保水稻生产绿色无公害。

2 粳稻品种引进筛选

选用品种时要选择优质粳稻品种, 特别是选用食味好的粳稻品质。人们已越来越注重大米的食味性, 食口性好的大米, 销售容易, 商品价值高, 米质达到国家优质米二级以上水稻品种才能选种;实施绿色生产, 要求尽量少用或不用化学农药, 宜选择抗病抗虫较强的粳稻品种[2];产量是生产效益的重要指标, 要达到高产目标, 必须选用高产粳稻品种, 太湖地区大田产量要达9 750 kg/hm2以上。太湖地区阳光充足, 是单季稻栽培制度, 为充分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宜选用晚熟的粳稻品种[3]。综合以上原则, 太湖地区可选用常优5 号、苏香粳1 号、南粳46、常优粳6 号等, 这些水稻都是近年来太湖地区选育的优质水稻新品种, 对稻瘟病等病害具有较强的抗性, 米质都在国家优质米二级以上, 在太湖地区推广面积较大。

3 培育壮苗

培育壮苗是水稻高产栽培的重要基础, 也是无公害栽培的重要技术方法之一。适时早播种, 延长营养生长时间, 尽可能积累更多的营养物质[3]。太湖地区一般在5 月15 日左右育秧, 6 月10 日左右移栽到大田。播种前种子要晒2~3 d, 然后用药水浸种灭菌, 如用恶苗灵浸种48~72 min, 或25%咪酰胺浸种48 h, 或10%浸种灵浸种60 h, 或者1%高锰酸钾浸种20 min, 浸种后用水洗净 (3~5 遍) , 可防止水稻苗期常见病。

太湖地区大多已实施集中育秧, 秧苗板要平整结实, 播种量为杂交稻105~150 kg/hm2, 常规稻150~180 kg/hm2。如果不是集中育秧, 播种前要先施足基肥再耕地, 施腐熟有机肥75~120 t/hm2和复合肥150~225 kg/hm2;施后犁地将肥和土壤混匀, 同时将大块土壤耙平耙烂;挖沟垒畦, 畦长10 m左右、宽1.5 m左右, 种植密度低, 除杂草, 这样可保证秧苗长得健壮, 移栽后恢复快, 早分蘖, 抗病虫能力强, 耐低温, 为后续高产奠定了基础。

4 适时移栽

太湖地区大多实行稻—麦 (油菜) 轮作, 在小麦或油菜收割后, 及时整地、灌水, 施足底肥, 争取早日移栽, 这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太湖地区一般在6 月10左右移栽到大田。水稻植株的栽培密度要依据插秧时间、土壤供肥能力、水源条件等确定, 插秧日期早、土壤肥沃、水源好则应当适度稀插, 反之则要适度密植[4]。太湖地区一般杂交粳稻栽培25.5 万~28.5 万穴/hm2, 每穴2~3 株, 至少达到60 万株/hm2;常规粳稻栽18 万~30 万穴/hm2, 每穴2~3 株, 达到67.5 万株/hm2以上。插秧的深度不宜过深, 一般为3 cm以内。

5 田间管理

5.1 科学水分管理

水稻栽培过程中, 水的调节至关重要。可以通过调节水的量来调节稻田的温度, 从而使土壤温度提高, 促使水稻生长代谢加速, 生长加快[1];水还可以调节水稻田里的气, 提高稻田氧气含量, 促使根系发达;而且水还可以调节水稻对养分的吸收。水稻绿色栽培中, 水分管理主要有2 个方面:一是要求灌溉水体清洁无污染[4], 只有安全干净的水灌溉出来的水稻大米才有可能是安全的。因此, 水源要选远离化工基地的河水、井水、湖水等。二是水层厚度的控制。水层的厚度要根据水稻的生育特性和发育阶段进行控制, 总体实施节水灌溉, 插秧的时候, 水层适度降低, 有利于移苗成活并快速返青。水稻分蘖期同样保持浅水层 (5 cm左右) , 有利于水稻根系生长, 根系发达, 营养吸收能力增强, 促进分蘖并形成穗, 同时还可防止无效分蘖, 防止病虫害发生。从孕穗至开花, 也要保持浅水层。如果遇到降雨, 需要排水。其他时间都要保持土壤干干湿湿状态, 适时灌溉, 维持田间湿润[5], 但切不可让田干旱, 到收割前7 d左右放水, 以利于水稻成熟和土壤干实, 便于收割。

5.2 科学合理施肥

营养是植物生长的根本。营养充足, 水稻植株生长快, 植株健壮, 群体合理[4]。然而, 如果施肥过量, 不但引起植物的徒长, 肥料浪费, 成本增加, 而且还会引起环境污染。在实施水稻绿色高效栽培过程中, 全面实施稻草还田技术和科学配方施肥技术。稻草直接还田不但可以改善土壤结构, 增加土壤透气性, 还可增加土壤有机质, 促进植物健康快速生长。在施肥方面, 施肥主要以基肥为主, 有机肥与复合肥搭配施用, 如果只施有机肥, 产量不高, 而如果只施复合肥, 大米品质差;N、P、K三要素也要合理搭配, 以改善品质、提高产量、增强抗性, 氮、磷、钾通常施用比例为1∶0.5∶0.8[1]。一般基肥施优质有机农家肥225 t/hm2左右、高浓度复合肥300 kg/hm2, 尿素300 kg/hm2。 追肥中, 分蘖肥施用255 kg/hm2, 钾肥135kg/hm2。太湖地区基本为晚稻品种, 基本都是施足基肥和分蘖肥, 不施穗肥。

6 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病虫害防治是水稻绿色栽培最重要的环节, 主要采取生物防治措施, 适度实施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治模式。

6.1 病害防治

(1) 纹枯病。纹枯病是太湖地区水稻栽培过程中主要防治的病害之一。在分蘖末期至拔节期一般有15%左右的植株感病, 在孕穗期有高达20%左右的植株染病。这2 个时期都是防治纹枯病的关键时期, 一般用20%井冈霉素粉剂825 g/hm2左右溶于750 L/hm2水里进行喷洒;也可用40%纹枯净粉剂450 g/hm2左右溶于450 L/hm2水里进行喷洒2~3 次;或者用30%苯甲丙环唑 (爱苗) 300 m L/hm2左右对水450 L/hm2进行喷洒。喷洒应在晴天进行, 如果喷后下雨, 要补施。

(2) 稻瘟病。一般用药剂对水稻种子进行处理, 用三氯已氰尿酸5 g溶于2.5 L水里浸种10~12 h, 洗净后再催芽。如果是大田防治, 一般施用40%富士一号乳剂1 050 m L/hm2左右, 稀释1 000 倍喷雾, 或者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375 g/hm2左右对水750 L/hm2进行喷雾。

(3) 稻曲病。该病在各地均普遍发生。一般用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溶于1 050 L/hm2水里进行喷雾防治, 或用14%络氨酮4.5 kg/hm2对水1 125 L/hm2进行喷雾防治。

6.2 虫害防治

随着气温升高, 害虫繁殖越来越活跃, 每年5—9 月是大多数害虫繁育的高峰期, 可采用振式杀虫灯诱杀集螟虫、稻纵卷叶螟、稻叶蝉、稻飞虱等成虫。也可采用化学试剂防治。水稻用750 L/hm2混合药剂水进行喷雾, 包括48%毒死蜱1.5 kg/hm2、吡蚜酮300 g/hm2和5%井冈霉素3 750 m L/hm2。

6.3 杂草综合防治

水稻田历来都有很多杂草, 杂草与水稻竞争水、肥、光和空间, 影响水稻的生长和光合作用, 导致水稻产量下降, 影响大米质量, 还可增加病虫害危害的几率。除草也是水稻绿色栽培的关键技术之一。人工除杂草尽管是最环保的方法, 但人员成本太高, 现在主要使用化学除杂草。除杂草关键有2 个节点:一是插秧前, 二是插秧后。插秧前除草一般用12%恶草灵乳油4.5 L/hm2对水750 L/hm2喷洒土壤, 或者用50%排草净乳油1.5 L/hm2对水300 L/hm2喷洒土壤。插秧后除草, 一般用60%丁草胺1.5 m L/hm2+12%农得时225 g/hm2, 拌匀后撒施, 或者用60%灭草特乳油1.5 L/hm2和12%农思它乳油750 m L/hm2对水300 L/hm2喷洒;或者96%禾大壮乳液3 L/hm2对水300 L/hm2喷洒[6,7]。

7 收获

优质稻米生产的关键还要求适时收割, 过早或过晚收割都对米质有影响, 降低大米的商品价值和食味性。如果过早收割, 由于营养成分累积不够, 出现较多不饱满粒和青粒, 整精米率比较低, 口感差;如果过晚收割, 由于营养物质倒流, 容易引起裂纹米, 增加碎米率, 整精米同样也比较低。因此, 水稻栽培要求适时收割水稻。

参考文献

[1]卜培孙, 徐瑞平.浦城县水稻无公害栽培技术探讨[J].福建稻麦科技, 2013, 31 (2) :17-19.

[2]申建华, 郑敏军.优质水稻无公害栽培技术[J].陕西农业科学, 2009 (2) :220-221.

[3]袁志章, 范正辉, 陈俊才, 等.养殖田水稻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初探[J].中国稻米, 2001 (4) :36.

[4]刘建武.优质水稻无公害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2 (2) :72, 75.

[5]张杰, 张伟.北方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管理技术[J].垦殖与稻作, 2006 (6) :37-38.

[6]徐文洁.淮安市直播粳稻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4) :87.

绿色高产 篇5

1 选择适宜品种

可因地制宜的选用以下高产优质品种,如德油6号、绵油15、蜀杂10号、蓉油12、德油8号等。绿色“双低”油菜有早、中、晚熟品种之分,从秋发高产角度出发,以选用中、晚熟品种为好,如德油6号、蓉油12等;因茬口、套种、直播栽培、避灾等需要,可选用中、早熟品种,如德油早一号。

2 合理规划布局,集中连片种植

选择无污染油菜主产区,作为绿色“双低”油菜生产基地,根据品种和熟期划片种植,防止因插花种植熟期不一致而造成的损失。合理轮作倒茬,减轻病害发生。

3 因地制宜,适期播种

播栽期是影响“双低”油菜产量最主要的因素之一,适宜的播栽期一定要根据当地的温光条件、品种特性、栽培方法和生产条件等综合考虑,统筹安排,达到适播、适栽、秋发、冬壮、春稳的目的。一般来讲,中迟熟品种可适当早播;春性较强的早熟品种,年前早播易抽薹受冻,做应迟播。肥地宜早播,薄地可稍推迟。一般播期在9月中旬后期至9月底为宜,直播一般在10月底。此外,确定具体播期还要考虑当时的天气状况、土壤墒情等。

4 培育壮苗

4.1 选好地块,留足苗床

油菜苗床应选择没有种过十字花科作物、土壤肥沃、质地带砂性、地势较高、排灌方便的地块。苗床与大田比例一般为1∶4~5,即1hm2苗床地苗可栽4~5hm2大田。

4.2 精细整地,施足底肥

油菜苗床整地的要求:翻地不必过深,土壤必须细碎,厢面必须平整。开厢作畦,一般厢面宽1.5m左右,厢沟深15cm,四周应开好低于厢沟的围沟。开好厢后,施6.0~7.5t/hm2猪粪或30.0~37.5kg/hm2土杂肥、30%油菜专用肥750kg/hm2,均匀地撒在厢面上,并用铁齿耙等将其与土拌匀。

4.3 控制播量,匀播浅盖

油菜种子细小,播种量在7.5kg/hm2以内,播种力求均匀,播后应及时撒1层薄细土、渣肥,使种土密切接触,促进早出苗、出齐苗。

4.4 加强苗床管理

油菜苗床管理应抓好以下3点:一是早间苗早定苗。间苗时要求做到“五去五留”,即去弱苗留壮苗,去小苗留大苗,去杂苗留纯苗,去病苗留健苗,去密苗留匀苗。一般苗床间苗2~3次,第1次在齐苗时进行,间除丛苗,不使幼苗密集丛生;第2次在出现第1片真叶时进行,要求不搭叶,苗不靠苗。苗距约3~5cm;第3次在出现3片真叶时进行定苗,留稀留匀,苗间距以6.66~8.33cm为宜。二是适时浇水抗旱。油菜播种后常遇干旱,种子发芽出苗困难,要及时浇水抗旱。抗旱的方法一般是挑水泼浇,注意不要造成烂根死苗。三是早施肥早治虫,追肥次数用量应根据幼苗生长情况而定,一般2~3叶时追施腐熟人粪尿7.5~15.0t/hm2或尿素75kg/hm2对水泼施。油菜生长到5片真叶时,喷施1次硼肥,控制氮肥和田间湿度。油菜苗期虫害主要有蚜虫、菜青虫、黄条跳甲、菜蛾幼虫等,治虫要治早、治小,力争把害虫消灭在发生初期和部分地块。

通过科学管理育成苗龄30~35d、叶龄6~7片、苗高20~23cm、根茎粗0.6~0.7cm、叶柄短、无高脚苗、整齐一致、清秀无病虫的适龄壮苗。

5 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5.1 适时移栽

油菜移栽期一般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栽培制度、土壤条件、油菜品种特性而确定。一般在10月中下旬开始移栽,11月上旬栽完。移栽苗龄一般为35~45d。

5.2 保证移栽质量

移栽油菜要做到“三要三边”和“四栽四不栽”。“三要”,即行要栽直,根要栽稳,棵要栽正。“三边”,即边起苗、边移栽、边浇定根肥(稀粪水和少量化肥)和定根水。“四栽四不栽”,即大小苗分栽不混栽;栽新鲜苗不栽隔夜苗;栽直根苗不栽钩根苗;栽紧根苗不栽吊根苗。高脚苗要深栽,以利早成活。还要运用多(烯)效唑,这样有利于形成壮苗。绿色“双低”油菜生长势强,移栽不及时容易形成高脚苗,直接影响油菜的早发。多(烯)效唑能有效抑制高脚苗生成,修饰株型,提高抗逆性,从而有助于产量的提高。在3叶时喷施150 mg/kg多效唑或30mg/kg烯效唑,喷洒要均匀,水量要充足。

5.3 合理密植

本着晚熟品种宜稀、早熟品种宜密,肥地宜稀、瘦地宜密,早播早栽宜稀、反之宜密的原则合理密植,适宜移栽密度为9~12万株/hm2。

6 平衡施肥

针对油菜生长发育对肥料的需求特点和目前油菜生产上普遍存在的重氮、轻磷、不施钾硼肥的施肥现状,采取控氮(施纯氮180~195kg/hm2)、增磷(施P2O590kg/hm2)、补钾(施氧化钾120~150kg/hm2)、配微(硼砂15kg/hm2)的平衡配方措施,做到有机无机结合,N、P、K、B配合。移栽前施有机肥15.0~22.5t/hm2、30%油菜专用肥750kg/hm2(或碳铵450kg/hm2、过磷酸钙600kg/hm2、氯化钾120kg/hm2)、硼砂15kg/hm2。在移栽成活返青后泼浇1次淡尿水提苗,11月下旬追施尿素75kg/hm2,促进营养体生长,12月底至翌年1月初结合冬灌追施尿素120kg/hm2作腊肥。油菜蕾苔期用磷酸二氢钾、硼砂各1.5kg/hm2、尿素3kg/hm2对水750kg/hm2进行叶面喷施。

7 加强大田管理,及时培土壅行

苗期田间管理的主攻目标是早生根长叶,促进冬前生长。大田移栽后及时浇施定根水,促其早活棵,提高成苗率。栽后15d结合追肥进行1次浅中耕,疏松土层,清除杂草。12 月中下旬土壤封冻之前再进行1次深中耕,改善土壤水肥气热状况,促进根系下扎。翌年1月初结合冬灌追施腊肥。

油菜蕾苔期要重点做好培土壅行以防止后期倒伏;初花期选用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防治菌核病;重病田于盛花期再喷1次;终花期及时打拾“三叶”减少病源;结角期蚜虫发生较重时可选用低互高效杀虫剂吡虫啉进行防治,安全间隔期在20d以上。

8及时收获,防止混杂霉变

油菜终花后30d左右,当全株2/3角果呈现黄绿色、主花序基部角果转现枇杷黄色、种皮变成黑褐色时,可抢晴收获。收获后在院场垛4~5d,堆顶加盖防雨层,抢晴摊晒、脱粒、晒干风净后入仓,脱粒、晾晒过程中注意防止混杂霉变。

摘要:介绍了绿色“双低”油菜优质高产栽培的主要技术环节, 包括品种选择、合理布局、适时播种、培育壮苗、移栽密植、平衡施肥、田间管理、及时收获等内容, 为提高油菜产量, 增加菜农经济效益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绿色“双低”油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1]刘秀清.优质高产双低油菜新品种[J].农村百事通, 2001 (15) :22-23.

[2]潘海云.双低油菜秦优10号生育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24) :208.

[3]王燕, 王国槐.薹油两用油菜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 36 (26) :11287-11288.

绿色高产 篇6

中农赛博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董红建介绍说, “山西地处世界三大玉米黄金生产带, 种植面积164.7万hm2, 超过全省粮食总播种面积的50%, 如果我们能增产50 kg/667 m2, 全省年增产可达12.3亿kg。中农赛博种业玉米高产之路的目标是增产100 kg/667 m2, 高产区域有望增产150 kg/667 m2以上, 这也算是我们为突破山西玉米生产瓶颈作的一点贡献吧。”

在山西玉米行业低迷、生产能力弱、大田产量低的大形势下, 中农赛博种业却保持着不错的销量、固定的客户群体和稳定的价格, 有什么秘诀?董红建表示, 虽然当前山西玉米种业整体形势向好, 看似迎来春天, 实际上在经历了玉米种业近3年的低迷之后, 现在才迎来了冲出重围的机遇期。“要想迎来玉米种业的春天, 需要企业沉下心来苦练‘内功’, 调整品种结构, 强化内部管理;当种业受到外界的冲击和影响时, 应不断加强企业品牌个性化、产品差异化、营销模式创新化、市场营销精准化及服务标准化等软实力建设。”

“‘中农赛博, 博丰天下’是我们公司的口号, 公司在前进的过程中不断地修身、创新、完善和沉淀, 在拼搏的过程中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公司总经理赵恒毅向记者阐明了公司的经营理念。在他看来, 公司自2006年创建以来, 通过创新创业、跨越发展, 把“信义、敬业、拼搏、创新”的企业文化融入经营实践中, 争当民营种业先锋, 不断开创玉米高产新纪元。

不断完善优化品种结构

公司总经理赵恒毅向记者介绍, 公司自成立以来, 一直重视品种研发, 成立了自己的玉米研究所———山西中农赛博玉米研究所, 以白琪林博士为首的育种团队一直在不懈努力, 目前公司在太原、海南建有种子科研基地20 hm2, 每年组配玉米品种组合8 000余个。

公司设置了6个试验站 (黄淮海试验站2个、东华北试验站2个、西北试验站、西南试验站) 进行品种定位及参试前的测试。现有数个表现优异的不同类型品种, 已进入山西、陕西、河南、山东、河北、宁夏等省级玉米区试、预试或生产试验, 即将通过审定或引种, 为公司做大做强奠定了坚实基础。

“公司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品种结构, 有特早熟 (并单6号) 、早熟 (三元灯392) 、中早熟 (并单669、运单668) 、中熟 (太玉339、晋单86) 、中晚熟 (太玉511) 品种, 以适应各个生态区的种植需求, 为全面开发省外市场提供了保障”, 赵恒毅说。

由于公司上下一心、执着追求, 中农赛博种业研发的太玉339在玉米高产攻关上刷新了山西春播玉米高产纪录:2012年在忻州市忻府区董村种植实现产量1 448 kg/667 m2;2014年, 以山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杨军等专家组成的玉米测产组在原平市、忻府区进行测产, 高产达1 281.5 kg/667 m2, 平均产量1 190.5 kg/667 m2, 确立了玉米产量的新标准, 开创了玉米产量的新时代。

随着品种结构不断优化, 公司品种逐渐形成市场影响力, 其中太玉339科技含量较高, 居国内同类型品种先进水平, 该品种现已申请品种保护, 且连续3年在黄淮海、东华北种植表现突出, 正在成为一个具有影响力的品种, 被种植户称为“中国人的骄傲”;最新通过审定的玉米新品种并单669、晋单86是继太玉339之后公司推出的又一批表现优异的玉米新品种。2016年, 太玉811、赛博159、赛德1号即将通过审定, 同时参加了6个省的区域试验, 目前仅在展示、示范田的卓越表现已经引起大量关注, 它们的出现将会在种业市场掀起新的波澜。

科技创新绘就玉米高产蓝图

“好儿要好娘, 好种多打粮;种地不选种, 累死落个空。”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 一项技术能够创造奇迹, 中农赛博一直向最高水平农业科技、最具竞争力现代育种公司的方向上挺进, 在玉米高产攻关领域扬起了一面大旗。

“公司不仅仅是在销售种子, 更是在销售一套种植方案 (即玉米高产解决方案) , 在传播一种资源、经济、高产、高效的生产理念”, 赵恒毅表示。

近5年来, 公司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玉米高产探索, 先后在山西运城、忻州、榆次、临汾、文水, 河北邯郸, 山东莱州, 河南, 宁夏等地进行高产示范创建, 应用两增一减技术、一穴双株、种肥同穴、种肥同播等栽培措施, 使玉米种植从4 000株/667 m2提高到5 000株/667 m2, 最高密度达6 230株/667 m2, 平均增产超过100 kg/667 m2, 最高可达310 kg/667 m2, 基本形成了“玉米高产集成技术体系”。太玉339历时多年选育, 通过国审、省审, 具有高产稳产、抗病虫害、高商品率等优异特性。太玉339的优势表现, 不仅引起强烈的市场反响, 更是开始大面积推广, 辐射河南、河北、山东、宁夏、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

公司一方面绘制玉米高产图景, 欲把玉米种业组装到高科技的战车上, 全速前进, 在高科技攻关和玉米种业广度、深度上探索。另一方面, 加强人才储备, 搞科企合作, 不断研究玉米发展新方向。据了解, 为了实现玉米生产的重大突破, 公司同山西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所长刘滇生的科研团队一起, 解决了玉米高产的关键性农业技术问题。通过不懈努力, 研究出新型玉米播种机, 并申请多项专利, 在全国首次提出“种肥同穴、精准施肥、精量播种、环保种植”的新理念, 结合太玉339进行大田实践取得了重大突破, 榆次、长治、忻州等地播种面积超过1.33万hm2, 增产幅度为10%~38%。

“绿色名片”抢滩种业市场

赵恒毅告诉记者, 今后广大农户想要购买种子, 只需要使用手机在种子的包装袋上扫一下微信二维码, 就可以直接支付, 同时能马上查询到该种的整个生产、加工及质量状况, 以及各种气候、土壤条件下的配套种植技术。通过微信商城平台, 可以实现提前预定、种植定制服务 (针对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 , 让农户买得明白、种得放心。

条形码技术系统集种子质量追溯体系、辨别真假货和窜货查询于一体, 具有唯一性。一旦发生种子质量问题或安全事件, 能够快速、高效地追踪溯源, 及时处置。

“种子就是承诺, 我们将以服务、质量和信誉站稳脚跟。如今种子有了‘身份证’, 不但农户购买种子放心了, 而且证明了我们的产品具有好品质。”赵恒毅提醒农户, 在购买种子的时候, 要多留意包装袋上的条形码和二维码。

如今, 这项技术不仅给种子配置了身份证, 更为企业品牌亮出了“绿色名片”。这张“绿色名片”, 让消费者体验到了农产品的生命历程, 建立了对产品的信任度, 品牌价值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不断攀登玉米高产梦

“如果不是当天亲眼所见, 还真不敢相信, 太玉339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 真是好种种好粮”, 赵恒毅笑着告诉记者, “‘太玉339’在大田测产的时候, 我们特意邀请了山西省农业种子总站的专家及领导亲临现场, 宣布测产结果为1 250 kg/667 m2的时候, 大家都有点吃惊。”太玉339取得高产主要因其在3个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变:改变了玉米品种审定密度对产量的限制;改变了高密度条件下光照不足的问题;让栽培方式和生产工具产生了最大效用, 引发了一场新的“种植革命”。

赵恒毅回忆, 有一次一个客户打电话到公司, 说当时自己没选太玉339, 种别的品种没出好苗, 急需补种, 跑遍了几个市场就是没找到太玉339, 这次一定要购买到。“我们告诉他, 种子从太原到当地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 让他考虑一下, 没想到对方脱口而出, 无论如何我们都要等。”赵恒毅表示, 农户们对产品的忠实信赖, 让他们感动, 更是对他们的一种鞭策和激励。

“未来, 我们依旧专注于玉米的发展, 将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做大做强, 一方面向着高产梦不断攀登, 一方面涉猎土壤改良、粮食储藏等重点项目, 延伸企业发展链条, 解决种植户的后顾之忧。”赵恒毅觉得, 创新是一个永远没有终点的事情, 每天都有一个新的开始。在通过科技创高产的创业途中, 需要怀揣一颗勇敢的、坚定的心。“只有怀有这种痴心, 公司才能一步步向着种业的高峰攀登。只有依靠这种万丈雄心和坚定意志, 才能在‘育种的三百六十五里路上’不断前进”, 赵恒毅坚定地说。

绿色高产 篇7

常见茬口为越冬茬和秋冬茬。越冬茬一般在10月上中旬至11月上旬定植,6—7月拉秧;秋冬茬一般6月中旬至7月上中旬定植,翌年1月拉秧。

2品种选择

应选择符合市场需求、耐低温弱光、抗病、植株长势强、产量高、品质好,且在10叶节前后发生雌花的苦瓜品种。

3育苗

3.1种子处理

播种前,苦瓜种子应采用天然物质消毒和温汤浸种技术,进行种子筛选和消毒处理。常见的天然物质消毒包括木醋液、石灰水等。可将种子用木醋液300倍液浸泡4 h,或用石灰水200倍液浸泡2 h。

3.2苗床管理

播种后,白天温度保持在25~30℃、夜间18~20℃,空气相对湿度80%~90%。幼苗出齐后,适当降低温度,开始通风,白天22~25℃、夜间13~14℃。苗期缺水时,可选择晴天上午补水。秧苗出圃前喷施一遍寡糖植物免疫诱导剂或S-诱抗素,以提高秧苗免疫力。

3.3壮苗指标

具有两片绿色子叶,苗株高12~13 cm、茎粗0.3 cm以上,3叶1心,真叶叶色浓绿、心叶颜色稍淡、根系白色、根条分布均匀,并将基质紧紧缠绕形成完整根坨,整株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

4定植前准备

4.1高温闷棚

用于苦瓜生产的日光温室在每年的6月下旬至8月上旬利用太阳能进行1次高温闷棚。具体操作方法为:清除上茬作物后,每667 m2均匀撒施鲜鸡粪1 000~2 000 kg、作物秸秆2 500~3 000 kg,深翻土层25~40 cm,整平做畦;浇水使土壤相对湿度达85%~100%;地膜覆盖,封闭棚膜25~30 d。

4.2棚室消毒

不宜利用太阳能进行高温闷棚的种植茬口,定植前应进行棚室消毒,优先选用物理的或天然物质进行土壤消毒。

土壤消毒物质可采用高锰酸钾100倍液或木醋液50倍液。也可选用福尔马林500倍液按1~1.5 kg/m2喷雾,闭棚一昼夜,放风7~10 d后定植。

4.3整地

土壤应疏松,土壤颗粒小而均匀。起垄或小高畦,结合整地施入基肥。

5定植

5.1定植时期

越冬茬10月上中旬至11月上旬定植,秋冬茬6月中旬至7月上中旬定植。

5.2定植方法

采用大小行栽培,覆盖地膜。根据品种特性、气候条件及栽培习惯,定植密度为1 600~1 800株/667 m2。

6田间管理

6.1环境调控

6.1.1温度

根据苦瓜生长发育对环境要求适当调整和控制温度。一般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夜间15~18℃,最低不宜低于12℃。

6.1.2光照

选择透光性好的棚膜,冬春低温季节保持膜面清洁,白天揭开保温覆盖物;夏秋高温季节应覆盖遮阳网降温。

6.1.3空气湿度

采用行间铺草、滴灌或膜下浇水、放风、温度调控等措施,调控温室空气相对湿度。白天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不大于75%,夜间不大于85%。

6.2灌水

应采用合理的灌溉方式,如滴灌、渗灌、微喷灌等,一般不提倡大水漫灌。

定植后及时浇水,3~5 d后浇缓苗水,之后一般不再浇水,坐瓜后再开始浇水。低温季节不浇明水,土壤相对湿度60%~70%,高温季节70%~80%。

6.3施肥

6.3.1施肥原则

根据苦瓜品种、养分需求和土壤肥力,调配营养元素。施肥应注重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基肥和追肥结合,在保证氮、磷、钾养分投入的同时,补充钙、镁、硼、锌等中微量元素肥,优先推荐使用缓释、缓效肥料以及沼渣、沼液。

6.3.2施肥方法

基肥:包括全部有机肥和钙、镁、硫、硼、铁、锌等中微量元素肥,氮肥为总施入量的50%,磷肥为总施入量的90%,钾肥为总施入量的50%。有机肥应与化学肥料混合均匀,撒施地面,结合整地,深翻25~30 cm。

追肥:氮肥为总施入量的50%,磷肥为总施入量的10%,钾肥为总施入量的50%。应穴施、随水冲施或叶面喷施。

6.3.3施肥数量

根据日光温室肥力水平、生育季节、生长状况和目标产量,确定施肥量。

6.3.3.1目标产量7 500 kg/667 m2以下

每667 m2施肥量:商品有机肥1 400~1 600 kg,或农家肥9~10 m3;氮肥20~25 kg、磷肥12~15 kg、钾肥28~35 kg;对微量元素缺乏的土壤,硫酸锌1~2 kg、硼砂0.5~1 kg。土壤肥力高的施肥量取下限,土壤肥力低的取上限,下同。

6.3.3.2目标产量7 500~10 000 kg/667 m2

每667 m2施肥量:商品有机肥1 600~1 800 kg,或农家肥10~12 m3;氮肥25~30 kg、磷肥15~18 kg、钾肥35~42 kg;对微量元素缺乏的土壤,硫酸锌1~2 kg、硼砂0.5~1 kg。

6.3.3.3目标产量10 000kg/667 m2以上

每667 m2施肥量:商品有机肥1 800~2 000 kg,或农家肥12~14 m3;氮肥30~35 kg、磷肥18~21 kg、钾肥42~50 kg;对微量元素缺乏的土壤,硫酸锌1~2 kg、硼砂0.5~1 kg。

6.3.4追肥时期

苦瓜第一条瓜膨大期开始追肥,结合灌溉将肥料施入,一般10~20 d追肥一次。

6.4植株调整

6.4.1吊架

当主蔓长至40~50 cm时用聚乙烯、聚丙烯或聚碳酸酯类材料的吊绳吊架。

6.4.2整枝

当主蔓出现第一朵雌花后,在其下相邻部位选留2~3个侧枝,与主蔓一起吊蔓上架,及时去掉其他下部侧枝。其后再发生的侧枝(包括多级多枝),有瓜即留枝,而且瓜后留1片叶打顶,无瓜则将整个分枝从基部剪掉。及时摘除老叶、病叶、黄叶。

6.4.3授粉、疏果

采取人工辅助授粉或蜜蜂授粉。必要时采用吡效隆5~10 mg/kg水溶液蘸花胎(幼果)。应适当疏瓜,并及时摘除畸形瓜。

7病虫害防治

7.1霜霉病

发病初期,可用18.7%的烯酰·吡唑酯WG 600~800倍液,或72%霜脲氰锰锌WP 600~800倍液,或69%烯酰吗啉锰锌WP 8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WP800~1000倍液,或60%吡唑醚菌酯WG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

7.2灰霉病

发病初期,可用2%氨基寡糖素AS 1 000倍液,或1%武夷菌素AS 150~200倍液,或50%嘧菌酯WP 3 000倍液,或40%嘧霉胺WP 800~1 200倍,或25%阿米西达SC 1 500~2 000倍液,喷雾防治。也可每667 m2采用10%腐霉利FU 250~275 g,关闭温室通风口,熏蒸防治。

7.3枯萎病

发病初期,可用43%戊唑醇SC 3 000倍液,或25%吡唑醚菌酯EC 3 000倍液,或50%多菌灵WP 5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WG 1 500倍液,喷雾防治。也可用70%甲基硫菌灵WP 1 000倍液,灌根防治。

7.4蔓枯病

发病初期,可用40%氟硅唑EC 8 000倍液,或30%甲霜恶霉灵WP 600倍液,或38%恶霜嘧铜菌酯WP800倍液,喷雾防治。

7.5细菌性角斑病

发病初期,可选用78%硝基腐殖酸铜WP 600倍液,或47%春雷·王铜WP 600~800倍液,喷雾防治。

7.6病毒病

发病初期,用2%氨基寡糖素AS 1 000倍液,或0.5%菇类蛋白多糖AS 250~300倍液,或0.5%香菇多糖AS 500~600倍液,或20%盐酸吗啉胍·铜WP 500倍液,或5%菌毒清AS 200~300倍液,喷雾防治。

7.7根结线虫病

定植时每667 m2穴施(施在根系附近)100亿(cfu)/g淡紫拟青霉可湿性粉剂0.5~1 kg;或定植前每667 m2撒施10%噻唑磷GR 4~5 kg,或穴施2~3 kg,定植后用1.8%阿维菌素EC 1 000~1 200倍液,或50%辛硫磷EC 600~800倍液灌根防治。

7.8蚜虫、粉虱

每667 m2悬挂30~40块黄板诱杀蚜虫、粉虱等害虫;发现粉虱成虫时,开始放丽蚜小蜂。一般每667 m2放蜂1万头;粉虱成虫超过6头/株时,可用化学农药喷雾,7 d后再悬挂蜂卡;用6%烟百素AS 500~750倍液,或10%吡虫啉WP 2 800倍液,或25%噻虫嗪WG 1 500~2 000倍液,或40%噻嗪酮WP 1 000倍液喷雾防治。在产卵盛期至幼虫孵化初期,可用50%灭蝇胺WP 2 500~3 500倍液,或10%吡虫啉WP 1 000倍液喷雾防治。

7.9蓟马

每667 m2悬挂30~40块蓝板诱杀蓟马等害虫;释放胡瓜钝绥螨(Amblyseiuscucumeris)防治蓟马,每株释放20~30头;选用25 g/kg多杀霉素SC 800~1 000倍液,或20%复方浏阳霉素EC 1 000倍液,或10%吡虫啉WP 1 500~2 000倍液喷雾防治。

7.10茶黄螨、红蜘蛛

可选用15%哒螨酮WP 3 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WP 2 000倍液,或73%炔螨特EC 1 000倍液,或25%灭螨猛WP 1 000~1 500倍液,喷雾防治。

8采收

一般青皮苦瓜由嫩绿色、沟纹紧密变成浅绿色且有光泽,白苦瓜由白绿色变为白色有光泽即可采收。

摘要:从茬口安排、品种选择、嫁接育苗、定植和田间管理等方面,归纳总结了日光温室苦瓜绿色生产主要技术措施,供栽培过程中参考。

绿色高产 篇8

一、种薯选择与处理

优良的品种不仅是保证马铃薯高产稳产的先决条件, 而且是保证马铃薯品质、提高抗病虫性的主要因素。在一季作区选择克新1号、克新4号;二季作区选择早大白、尤金、超白等品种。

为了早出苗, 并达到苗齐、苗壮, 种薯应在播前20天左右进行催芽:即将种薯放在5~10℃的环境中2~3天, 再把种薯放在向阳的房间内, 温度保持在15℃左右, 每隔3天左右翻动一次。切块时以芽长0.5~1厘米, 幼芽变为深绿色或紫色为宜。切块在播前2~3天进行, 切薯时应准备多把切刀, 并把切刀用沸水或高锰酸钾或酒精等进行严格消毒, 当切到病薯时应立即将切刀重新消毒, 以免病菌通过切刀传播, 切块的马铃薯最好用草木灰进行拌种后再播种。提倡小整薯播种, 小整薯具有生命力强, 抗旱性强, 易发芽, 幼苗健壮, 避免病菌交叉感染等特点, 生产上应提倡优先选用小整薯作种薯。

二、精细整地, 增施有机肥

及时深翻晒土, 杀虫灭菌, 为马铃薯生长提供一个较安全的土壤环境。早春压地, 增施有机肥, 可改良土壤, 提高马铃薯品质。一般亩施优质有机肥3000~4000千克。配合有机肥, 每亩施用测土配方硫酸钾复合肥 (12-10-18) 50千克, 施肥结合播种进行。马铃薯生育期短, 前、中期需肥量大, 宜采用一次性施肥及播前深施增产效果显著。

三、采取大垄深培土技术

行距采取55~60大垄, 株距25~30厘米, 每亩保苗4500株左右, 建平县一季作播种时间一般在5月5日~15日为宜。旱坡地宜适时晚播, 才能使温度、降水与马铃薯生长需要相吻合, 一般在5月15~25日播种为宜。遵循深栽、浅埋、多培土的原则。

四、加强田间管理

苗出50%时, 第一次耘地。幼苗15厘米高时趟地, 人工田间除草, 中耕培土, 提高地温, 并结合趟地追施尿素每亩15千克。遇旱及时灌溉, 应在7月15日左右灌溉一次。

五、病虫害防治

马铃薯病害主要有环腐病、早疫病、晚疫病、病毒病, 虫害主要有二十八星瓢虫、地老虎和蛴螬等地下害虫。

1. 环腐病主要通过带病种薯传播, 切刀消毒、剔除感病种薯是防止传染环腐病的有效途径。

2. 防治早疫病应在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或64%噁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间隔7~10天喷1次, 连续防治2~3次。

3. 晚疫病防治主要是选用抗病品种和无病种薯, 对发生晚疫病的地块, 要先拔除病株, 再用生石灰消毒, 并全面喷洒64%杀毒矾400倍液或25%瑞毒霉500~800倍液喷雾, 一周一次, 连喷3次。

4. 病毒病防治主要推广脱毒品种, 可于发病初期用1.5%植病灵2号乳油1000倍液, 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

5. 发生二十八星瓢虫时可人工捕捉成虫, 利用成虫假死习性, 用盆承接叩打植株使之坠落, 集中深埋或烧毁。药剂防治应抓住幼虫分散活动前的有利时机, 用10%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 或2.5%三氟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 或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防治。

6. 对地老虎、蛴螬等, 可在整地时、生育期间、培土时施敌敌畏毒土、毒饵或苗期用敌百虫灌根防治。

六、适时收获

上一篇:中华老字号品牌下一篇:粒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