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高产示范

2024-09-23

水稻高产示范(精选12篇)

水稻高产示范 篇1

摘要:杂交水稻新组合谷优5138高产示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谷优5138组合在定安县示范种植表现良好, 推荐在该县大面积推广。

关键词:水稻新组合,谷优5138,高产示范,性状,产量

2011年龙湖镇引进了2010年在海南省审定通过的杂交水稻新组合谷优5138, 安排在美果洋进行种植示范, 面积14.3 hm2, 成熟收割期, 经测产验收, 总产量110 596.2 kg, 平均产量7 734 kg/hm2, 比Ⅱ优128增产427.5 kg/hm2, 增产率5.9%, 增产效果显著, 对辐射带动龙湖镇杂交水稻新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水稻为谷优5138和Ⅱ优128。谷优5138系福建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利用谷丰A×福恢5138杂交育成的籼型感温迟熟三系杂交水稻组合, 2010年在海南省通过审定, 品种审定编号:琼审稻2010019。

1.2 试验方法

1.2.1 播种育秧。

根据龙湖镇自然条件和农民的栽培习惯, 于1月上旬播种, 播种前秧地施腐熟的农家肥7.5 t/hm2, 沤磷肥375 kg/hm2、尿素75 kg/hm2, 经过三犁三耙后, 开沟做畦, 整平秧床面, 均匀播种, 播种量150 kg/hm2, 在2叶1心时追施断奶肥, 施尿素90~105 kg/hm2, 在起秧前3~4 d, 施用尿素60~75 kg/hm2作送嫁肥, 以促进秧苗换新根易拔和移栽本田后新根的生长, 早返青、早分蘖[1,2]。同时在移栽前2~3 d喷施1次送嫁药, 可以选择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125~1.500 kg/hm2加20%三唑磷1.5 kg/hm2对水600~750 kg进行喷雾。

1.2.2 移栽及管理。

在培育多蘖壮秧和精整本田并施足基肥 (有机肥7.5 t/hm2) 的基础上, 采取单、双株插植及实行浅栽, 插植规格17 cm×23 cm, 插植基本苗72万根/hm2。在整个田间管理中, 坚持以“促前、稳中、保后”的原则进行, 前期做到浅水勤灌, 适时晾田与早追肥, 栽后7~10 d施尿素52.5~75.0 kg/hm2;分蘖盛期施复合肥225.0~262.5 kg/hm2、尿素112.5 kg/hm2、钾肥75 kg/hm2, 当分蘖数达到345万~375万个/hm2, 进行排水晒田, 控制无效分蘖。幼穗分化期, 施钾肥225 kg/hm2, 后期保持薄水层以满足抽穗扬花对水分的需要, 从灌浆至成熟保持稻田干干湿湿, 黄熟期以灌“跑马水”为主, 收割前5~7 d断水。

1.2.3 加强病虫防治。

分别在分蘖盛期和始穗期喷药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纵卷叶螟、三化螟等病虫害2次。其中:稻瘟病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或用40%富士一号乳剂1.125~1.500 kg/hm2对水600~750 kg进行喷雾;纹枯病用5%井冈霉素500倍液对水1 500 kg喷雾防治;三化螟和稻纵卷叶螟在幼虫孵化高峰期, 可用90%杀虫单600倍液或50%杀螟丹1 000倍液对水750 kg喷雾防治[3,4]。

2 结果与分析

新组合谷优5138属籼型感温迟熟品种, 2010年早造在龙湖镇的示范种植中表现为, 1月上旬播种, 2月上旬移栽, 4月下旬抽穗, 5月底成熟收割, 全生育期144 d, 与对照品种Ⅱ优128同熟。由表1可知, 平均产量7 734 kg/hm2, 比对照品种 (Ⅱ优128) 7 306.5 kg/hm2增产427.5 kg/hm2, 增产率5.9%, 增产显著;该品种株型集中, 穗大粒多, 叶色浓, 叶姿直, 抗病、抗寒、抗倒能力强, 后期熟色好, 其他性状见表1。

3 结论与讨论

新组合谷优5138于2011年早造在龙湖镇的示范种植中表现为株型结构好, 抗病、抗寒、抗倒能力强, 分蘖中等, 穗型大、粒数多, 叶色浓, 叶姿直, 后期熟色好, 产量高, 高产潜力大。示范实施14.3 hm2, 总产量110 596.2 kg, 平均产量7 734.0 kg/hm2, 比Ⅱ优128增产427.5 kg/hm2, 增产5.9%, 共增产稻谷6 113.3 kg, 按照当前稻谷价格2.5元/kg计, 示范创造直接经济效益27.65万元, 增加经济效益1.53万元。

通过示范, 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组合谷优5138的品种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为新品种在当地的大面积推广和夺取高产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5,6]。建议应加快其在龙湖镇早造的大面积推广。

参考文献

[1]王三红, 周遂怀.豫粳四号麦茬稻亩产500 kg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 1992 (4) :38.

[2]黄达彪.杂交稻新组合Ⅱ优673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 2009 (9) :31-32, 35.

[3]余小丽, 刘萍, 王健, 等.杂交水稻“金优987”引种试验小结[J].江西农业学报, 2006 (2) :50, 52.

[4]张建国, 周有炎, 张永江, 等.机插水稻高产示范及其配套技术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7) :151-152.

[5]方雷, 张涛, 高云, 等.淮北稻区水稻品种比较试验研究[J].耕作与栽培, 2011 (1) :38-40.

[6]周光华, 黄兴江.杂交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8) :79, 82.

水稻高产示范 篇2

我们浬浦镇根据县有关文件精神,为进一步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努力提高水稻生产高效种植技术到位率,紧紧围绕提高粮食单产水平为目标,在县农技部门关心帮助指导下,按照良种、良法、良制、良田、良机综合配套的技术要求集中推广适合本地各项适用技术,取得种植单季水稻较好成效,在本镇圩岙村建立单季水稻优质高产示范方,全方面积184.4亩,平均亩产528.6公斤,比上年增长10%,,成效显著。

一、统一思想认识,落实工作措施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把每年的粮食生产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今年按照县下达的粮食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的任务要求完成,将粮食种植面积任务下达到各行政村,由各行政村把粮食种植面积任务落实到户。特别是落实圩岙村示范方面积,镇领导非常重视,林训才常务副镇长、林建锁主任亲自到圩岙村落实示范方面积及种植情况,较好地完成了今年的示范方落实及粮食种植面积任务以及新品种的推广、新技术的应用,切实加强了今年水稻高产示范方和示范户的建设工作。

为统一农户对粮食生产重要性认识,圩岙村两委专门召开有方内各户长参加的座谈会议,重点协商种植单季水稻,提高种粮效益,分析年年种稻效益不高,主要存在品种多乱杂,播种迟早,差距多,秧苗素质差,病虫防治、施肥技术不合理等原因,导致产量不高、不稳、效益差。村两委会因势利导,确定全村有一定生产条件,路、渠,配套设施较好的该村长塘田块作为水稻高产示范方,并统一二只主要品种为甬优9号,甬优12号,基本统一播种时间,统一病虫害防治技术,统一按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施肥技术,统一水浆管理等各项技术。

二、主要工作方法及主要技术措施、实施

1、建立镇村两级优质高产示范方领导小组,镇里由林训才常务副镇长负责,村里由村委主任马加庆负责,协调处理方内的一切事务工作,镇农技员陈道全作为方内的主要技术指导及各项服务工作。

2、核定方内面积及户数,通知各村民小组长,核实全方面积184.4亩,农户107户,并摸清各农户良种准备情况。

3、基本统一各项技术

①、统一集中连片种植,基本统一播种时间,在5月22-25日播种,既对秧苗除草、施肥及病虫害防治,相对较有利,而且确定了示范方的统一种植,方内秧苗素质较好,到6月17日基本移栽完成。

②、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方内农户都有一卡在手,方内农户在施肥时,都按建议卡进行了施肥。今年也有不少农户反映,通过配方施肥建议后,亩施尿素比上年减少了8-10市斤,而稻谷亩产比去年要多。③、认真抓好各个生产环节,侧重做病虫害防治工作,认真做好二查二定,稳、准、狠防治工作,统一药剂,基本统一时间,使方内没有一块水稻有明显的病虫危害受到损失,并做好水浆管理工作。

三、存在不足及以后打算

1、办粮食丰产示范方思想认识有不少,农户不够到位,认为种粮是我们自己的事,多收少收无所谓,换句话就是没有真正认识粮食生产的重要性。

2、劳动力外出多,家中老少妇对新技术一时难接受,特对品种、施肥、病虫防治等技术要求难统一。

3、由于甬优系列种子比较紧俏,农户购买难以统一,给田间管理造成了一定的不便。

总之,我镇今年圩岙村的单季水稻优质高产示范方在镇党委政府的重视下,在县农业局的技术指导和帮助下,在圩岙村干部群众的支持下办得比较成功。该示范方单季水稻生长青杆黄熟,产量较高,抗倒伏能力较强,深受农户欢迎。镇村两级根据今年办方情况和效益,打算在总结今年经验的基础上,明年把该方继续办下去,以更扎实的工作推广,应用新的适用技术,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提高广大农户种粮水平,为种粮增效、农户增收而扎实工作。

水稻高产示范 篇3

关键词:水稻;钵苗机插;高产;示范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5-94-02

为探索机插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途径,肥西县于2014年引进一套水稻钵苗育栽生产流水线设备,在安徽省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课题专家组的指导下,组织开展了钵苗机插超高产攻关试验研究与示范。经2014-2015年试验示范,现已初步探明水稻钵苗机插超高产形成的特点及技术配套,本文现将2a来试验示范工作总结如下:

1 示范点及基本情况

1.1 示范地点 2a示范地点为同一地域田块,位于肥西县官亭镇王集村粮丰工程水稻示范区。示范田前茬为小麦,土种为马肝田,据肥西县土肥站2013年土壤抽样化验结果(所取样本平均值):肥力水平中等,全氮0.52g/kg,有效磷22mg/kg,速效钾70mg/kg,有机质11.34g/kg,pH值6.2。

1.2 示范面积及品种 建立超高产攻关示范田面积1 800hm2,实行统一育秧、统一管理。应用品种:2014年为甬优2640;2015年为甬优1109。

2 示范过程及主要技术措施

2.1 培育壮秧

2.1.1 播期 播种期按插秧期与秧龄逆向推算,确保秧苗适龄移栽,秧龄控制在25~30d,叶龄3.0~3.5。5月16~22日,用专用播种机和配置的营养土育秧。

2.1.2 播量 采用448孔育秧硬盘培育健壮钵苗,每孔播2~3粒种谷,每盘播量约为40g,每667m2育35盘。

2.1.3 肥水管理 秧苗期坚持旱育旱管,揭膜1~2d后(1叶1心期)及时施断奶肥,按每盘4g复合肥于傍晚洒施。施后用喷壶轻洒清水,防止烧苗。栽前2d每盘用复合肥5g作送嫁肥(复合肥氮、磷、钾总有效养分含量≥40%,比例分别为19%、7%、14%)。

2.2 精确栽插 6月18~25日机插,移栽采用钵苗插秧机RX-60M机械移栽,行株距33cm×16cm,实插1.2万穴/667m2,每穴2~3苗,基本苗3万苗/667m2。移栽期间由技术人员逐田监督,保证栽插密度和规格实施到位,同时确保薄水插秧,栽插深度2~3cm。

2.3 肥料运筹 示范田每667m2施纯氮25kg、五氧化二磷10kg、氧化钾25kg。基肥:667m2施45%复合肥35kg、尿素10kg、氯化钾7.5kg;栽后10d施用尿素10kg/667m2作分蘖肥;8月3日左右(倒4叶冒尖时)667m2施用尿素10kg、氯化钾7.5kg作促花肥;8月13日左右(倒2叶冒尖时)667m2再次施促花肥,用量为尿素10kg/667m2。基蘖肥∶穗肥=6∶4。

2.4 水浆管理 分蘖期浅水促蘖,期间露田2次。7月15日左右(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到倒3叶期),总茎蘖苗达16万/667m2,排水进行分次搁田;倒3叶期至抽穗期保持水层,间歇灌溉;抽穗期至成熟期干湿交替,至收割前7d止。

2.5 病虫草害防治 移栽前1~2d用50%丁草胺乳油对水喷雾封闭除草;7月25~30日防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和稻曲病;8月10日左右防治稻曲病、稻瘟病、纹枯病。

2.6 其他配套技术 (1)增施有机肥和微肥。示范田基施鸡粪100kg/667m2,增施2次美洲星。(2)精细整田,提高机插质量。麦子收割时,用联合收割机留低桩10cm左右收割,开动切碎装置,切碎麦草,使麦草长度在5~10cm,将麦草均匀分散于田面并施用尿素2.5kg/667m2,灌水浸泡3d后用中型拖拉机配套埋草旋耕机一次性旋耕,耕翻深度12cm左右;并将田面平整,高差不超过3cm,达到寸水不露泥、无残茬;田面整洁;待沉实2d后移栽。(3)及时查缺补匀,保证足够的大田基本苗。栽后3d内人工补苗,保证基本苗不低于3万/667m2。(4)开好围沟和丰产沟,确保灌排通畅。示范田开围沟沟宽20~30cm,沟深15~20cm;每隔15~20m挖丰产沟:沟宽20~30cm,沟深10cm以上。

3 示范结果与分析

3.1 产量水平 由表1可知:2014年示范片平均理论产量897.64kg/667m2,实收产量765kg/667m2;2015年示范片平均理论产量968.23kg/667m2,实收产量831kg/667m2。与目标产量指标800kg/667m2比较,2014年度示范片产量未达到目标产量。从产量结构看,有效穗不足和穗粒数不多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有效穗不足主要是秧苗素质未达到标准壮苗,分蘖少(单株待蘖0.3个);其次是因大田麦秸全量还田,土壤还原性物质含量较高,导致水稻前期发棵慢、生长不旺。穗粒数不高可能是受江淮7~8月持续低温阴雨寡照影响所致,结实率降低,未能充分发挥品种甬优2640穗大粒多的优势。2015年示范片产量达到并超出目标产量800kg/667m2指标。从产量结构看,有效穗和穗粒数都达到目标产量设计模型的要求,且结实率高。分析原因:一是得益于2015年水稻生产中后期持续晴天,光照强,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二是总结了2014年示范的成功经验与不足,进一步优化了实施方案,各项技术措施运用到位。

3.2 茎蘖动态及生育进程 由表2可知:甬优2640分蘖力较强,成穗粒较高,大田生长稳健,因2014年水稻生育中后期受持续低温阴雨寡照的不良气候影响,生育进程相对延缓,全生育期146d(较正常年份推迟5~6d)。甬优1109分蘖力中等,穗大粒多,根系发达,茎秆粗壮,叶鞘厚重,抗倒性好,全生育期145d,2015年示范该品种各种经济性状表现较佳,尤其是产量水平较往年增产近20%。通过2a钵苗机插示范结果表明:选择甬优2640和甬优1109进行钵苗机插超高产示范,其生育进程和生育期与近年当地主栽品种徽两优996基本一致,适宜作为江淮麦茬稻钵苗栽培。只要核心技术如培育标准壮苗、适时规范机插等落实到位,较易获得高产或超高产。

3.3 钵苗机插技术应用及存在问题 2a示范实践证明钵育有利于高产超高产的实现。肥西县地属江淮稻区,周年稻麦两熟,茬口季节紧张,采用钵育机插,秧龄可达25~30d,基本同生产上的人工育秧移栽,其育栽时间既符合稻农长期种植习惯,也有利于高产,其技术优势明显。存在问题主要为机具一次性投入高,现行钵育机械整套设备约30万元,一般农户无力承受。亟需降低钵育机插机械投入成本,尤其是降低育秧盘的成本,才能加快钵苗机插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同时,机具对不同种植制度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应用的适应性还亟待提高,特别是行距固定且较大(33cm),不能适应生育期较短的双季稻应用,亟需研发出适应不同类型品种的钵苗机具,满足钵苗机插方式高产栽培生产需求。

水稻高产示范 篇4

强强联合携手攻关水稻高产与丰收

我国超级杂交水稻攻关项目已实现新突破,百亩片平均亩产已超1000公斤,然而我国水稻在种植、栽培到收获、烘干等粮食生产环节受困于农机与农艺有效融合不足,水稻良种的效力得不到最大程度发挥,农民丰产又丰收水平尚未迈上新的台阶。

“农业生产是包括选种育种、耕种收作业、产品加工等环环相扣的有机作业过程,单单解决一个或几个环节,无法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视机械化辅助生产,有利于提高水稻生产水平和质量。”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家表示。

早在2013年,中联重科农业装备制造研发团队与袁隆平院士领军的杂交水稻科研团队实现强强联合,启动了“国家杂交水稻农机农艺融合项目”,并向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交付农机农艺融合项目首批用机。

记者了解到,双方合作期间,国家杂交水稻科研团队利用自己在水稻育种、栽培、种植等方面的技术经验,对中联重科如何生产出更适合高产水稻需求的农业装备提出技术指导和建议。而中联重科则从水稻种苗培育阶段就开始进行产品设计、开发,并持续不断进行验证、改进,全面提升农机装备产品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农机农艺融合是发展现代农业必经之路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广和应用农机农艺融合,农机农艺相互适应、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已成为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艺是农机的服务方向,而农机是农艺的实现载体,两者只有高度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和种植技术的潜力,实现农业增产增效的目的。

业内专家指出,培育适合机械化生产的作物品种十分重要,这也是实现农机农艺融合的基本点,需制定适合机械化生产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农学专家要考虑作物栽培的统一性,以避免为了适应农艺要求,机手手动调节机械的做法。

随着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目前涌现出很多先进的农艺技术。为实现农机与农艺的真正融合,农学专家和农机专家要主动合作,共同解决我国农业生产的农机农艺融合问题。其次,要充分发挥农业产业体系的作用,在农业产业体系的建设中加强农机农艺的融合。同时,在科研项目立项中要特别强调农机农艺的融合,选择若干典型作物和生产过程进行农机农艺生产示范,取得经验后全面推广。

联手打造超高产农机农艺融合新样本

中联重科此次携手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农机农艺专家组团队,并启动杂交水稻超高产农机农艺融合示范项目,对加快推进水稻生产农机与农艺的深度融合与发展、助力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袁隆平院士在启动仪式上声音洪亮地指出:“粮食丰产固然重要,但是让农民朋友能颗粒归仓、丰收粮食也一样重要。从这方面考虑,更需要双方精诚合作,做好农机农艺融合深度研究,全面改善机收效率。”他认为,袁院士认为,这项工程意义深远,利国利民,在确保早日完成“百千万”高产攻关示范工程最终目标的同时,双笔也将进一步推进农机农艺融合的发展,促成农机与农艺相适应的技术体系,切实帮助农民不断实现高产丰收。

湖南省农机局局长王罗方表示,“百千万”工程是一项总理工程、民生工程,是国家粮食增产科技工程,而农机农艺融合能为粮食丰收提供有力支持和坚实保障,二者有效结合,将会促进粮食高产丰收。杂交水稻超高产农机农艺融合示范项目以“百千万”工程为搭载平台,将为湖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和更为有力的支持,进而为国家现代农业建设实现新跨越、为湖南省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目前,中联重科已形成从育秧、土地耕整、种植、田间管理到收获以及后处理的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特别是其根据高产水稻农艺特点而设计、开发的拖拉机、插秧机、收获机以及烘干机等系列产品技术先进、性能可靠,充分满足了国家对高产水稻栽培、种植和收获的要求。

水稻高产创建实施方案 篇5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以水稻核心示范区为平台,以推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加大科技服务力度为支撑,集约项目,集中力量,集成技术,主攻单产,改善品质,提高效益,通过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促进全县单、双季稻均衡增产,全面提升粮食作物综合生产能力。

二、主要目标

在柏林乡集中连片建立一个农业部万亩优质单季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区,平均亩产700公斤;在百神庙镇集中连片建立一个农业部万亩优质双季稻(一早、一晚)高产创建示范区,平均亩产900公斤。所有示范片均较上年增产5%以上,以点带面,辐射全县均衡增产。

三、实施内容

在示范区内统筹规划,按照统一种植品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械收获的“五统一”要求,因地制宜,良种良法和农机农艺有机结合,重点抓好以下技术措施的落实:

1、示范推广优良品种。按照“品种合法,性状优良,生态适宜,农民接受”的原则,结合我县实际,根据水稻产业提升行动主推品种的多年表现,今年在万亩示范片上,重点展示:早稻“湘早籼7号”,一季稻“新两优6号”,双晚“安选晚1号”、“皖稻86” 等4个品种,确保良种覆盖率达到100%。

2、集成应用高产技术。根据“高产优质,节本增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原则,按照良种良法配套的要求,对现有先进实用技术进行组装配套,针对不同品种制定技术规程,形成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增强科技支撑作用。重点突出机械化育插秧、机械化直播稻、集成推广精量播栽、合理调控群体和科学肥水运筹等群体质量高产栽培技术。

3、加强病虫草防控。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贯彻“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在实施区域内全面应用“xx市农业有害生物预警系统”上报数据,加强示范片内病虫害的监测与预报,科学制定防控预案,组装应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技术,大力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成立植保服务队,统一开展病虫害的统防统治,提高专业化和社会化服务水平,努力提高对重大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4、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按照土壤养分构成和水稻需肥规律,开展肥料品种、施肥数量、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等技术服务,提高施肥效果和利用效率。重点推广专用配方肥料,全面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秸杆还田和种植绿肥三项地力培肥技术。

5、推进机械化生产。大力推广农机化作业,成立农机服务协会,促进农机农艺结合,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提高水稻生产的机械化综合水平。

四、重点工作

1、实施专业化服务。在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按照“五统一”技术服务要求,在切实做好示范片苗情、肥情、虫情、灾情等监测与预报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扶持万亩示范片规模化生产经营模式下的农机、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建设,开展代耕代种、代防代治。

2、开展专家技术指导。强化专家指导,实施专家包片、包点指导制度。在水稻生产关键时期,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分区域、分季节、分层次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建立县乡农技人员联系户制度,开展蹲点服务,确保技术进村入户到田,提高农民科技生产水平。建立高产创建档案,做好生产数据和工作记录。

3、加强技术服务。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县培训到乡和重点户,乡培训到所有核心示范区内农户。组建县级高产创建专家指导组,制定技术方案,加强协作攻关,深入开展巡回指导和服务,实现万亩片有技术专家、千亩点有技术骨干、百亩田有技术标兵的高产创建要求。

4、开展现场观摩。在水稻生长的.关键季节,组织农业部门、农技人员、粮油专业合作社、科技示范户和种植大户等相关人员,对高产创建示范片进行现场观摩,开展技术交流,总结先进组织方式和生产技术模式,检查评估阶段性工作,辐射带动周边农户。

5、搞好测产验收。按照农业部制定的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严格执行测产标准和程序,做好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预测产工作,并及时上报结果,迎接省、市专家测产验收。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县成立以杜世忠副县长为组长的水稻高产创建实施领导小组,协调各方力量,保证措施到位,确保高产创建项目顺利实施,具体工作由县农委牵头,财政等有关部门参与。同时,成立由县种子、栽培、植保、土肥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专家指导组,加强对高产创建工作的技术指导,设立县水稻高产创建工作办公室,负责高产创建活动日常工作和成效宣传。领导小组和专家组将有计划、分阶段对万亩高产创建阶段性工作开展督查指导。

2、落实指导人员。按照“定点定片,责任到人”的原则,逐片逐点选派技术指导人员,细化工作责任,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及各类技术培训,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实行目标考核,指导效果、个人年度业绩和职称晋升相挂钩,提高高产创建工作成效。

3、强化资金投入。为保障水稻高产创建示范活动的顺利开展,农综开发、土地整理、良种补贴、良种良法配套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科技入户、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项目重点向高产示范区倾斜,发挥资金投入的最大优势。同时要积极争取财政专项投入,重点支持良种示范、技术培训、协作攻关、专家指导、现场观摩、测产验收、组织宣传等工作。

水稻高产示范 篇6

【关键词】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是我国的第一大粮食作物,尤其在南方地区,水稻生产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有着重要意义,在国民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水稻的栽培也越来越受重视。

1 水稻种植环境要求

一般选择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沛、水质清洁、四周无工业“三废”污染、田块相对集中的地区作为水稻种植基地,以保证优质稻米的卫生品质,确保生产出符合国家标准的无公害优质稻米。

1.1 气候要求

优质稻生长期间,温湿度要适宜,光照要充足。优质稻的生产季节,昼夜平均温差在10~15℃,特别在抽穗后1个多月期间,一定要处在最佳光、温、湿时段,既要避高温又要防低温,还要躲避干热风或寒露风,通常以日平均温度21~26℃、相对湿度80%~84%、日照时间6h以上为好。适宜的气候条件有利灌浆结实,提高稻米品质。

1.2 土质要求

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在25.0mg/kg以上,氮磷钾含量中等以上,中、微量元素含量较丰富,不能含有重金属离子(如Hg,Pb,Cd,As),土层较深厚、偏酸的紫潮泥(早稻)、黄泥和红黄泥适合于优质稻栽培,有利于优质高产;而低洼田、冷浸田、漏水田、砂质土和黑钙土等土壤种稻产量低且米质差。

1.3 水源要求

灌溉对米质和产量的影响很大。稻田水分不足时,整精米率和千粒重显著下降,糊化温度有所下降,蛋白质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降低,米质严重下降,同时产量降低。因此,要选择灌溉条件较好的地区作为种植基地。

2 耕作整地技术实施

2.1 稻田建设标准化

加速老稻田的改造,实现格田平整规范的高标准稻田,单池控制面积0.3~0.7hm2;建立轮耕制度,以翻为主,深翻18~20cm,翻旋结合,创造良好的耕作体系;稻草还田,3年还田1次;示范推广水田打浆灭茬机和水稻高留茬还田整地机。

2.2 稻田整地

在旱整平的基础上进行水整地,水整地结束前,用搅浆平地机作业,使土壤达到泥浆细软、寸水不露泥、灌水棵棵到、排水处处干的效果,沉降时间要在15d以上,并且在最后1次水耙地前施入基肥。

2.3 插前封闭

老稻田或阔叶草基数大的地塊要在整好地后立即封闭,移栽前5~7d,使用30%莎稗磷900ml+24%乙氧氟草醚600~900ml封闭灭草;3年内稻田,杂草基数少的地块可在插前5~7d用丁草胺+吡嘧磺隆或莎稗磷或丙草胺+吡嘧磺隆封闭灭草;稻稗多的地块和苗弱、水层不稳定的地块要使用苯噻酰草胺,加大用量封闭灭草,提高封闭效果,减轻药害。

3 合理科学育苗

3.1 品种的选择

选择当地安全成熟、通过鉴定符合国家粳稻优质稻谷标准及市场需求的、抗逆性强且经过黑审的品种,目前推广的品种有:垦鉴稻6号、龙粳26、29、31和垦稻17。

3.2 旱育壮苗

(1)旱育秧田规范化,进一步加强育苗基地建设,确保旱育,坚持做好“两秋三常年”工作,搞好大棚综合利用。扣棚要在3月20日前扣完,提早扣棚,促进置床土壤早期解冻,提升地温。

(2)做好置床,配好床土。置床处理:整平压实,推广纱网衬底,防起苗带土,推广盆式盘育壮苗。置床不宜镇压过实,以免土壤板结影响水分下渗,紧实度高则孔隙度小而土壤升温慢,不利于根系发育和排水;床土配制:将3份土和1份腐熟有机肥混匀过筛,用硫酸调酸,使床土pH值达到4.5~5.5。混拌壮秧剂时,要根据每盘用土量计算,要混拌均匀。推广盆式盘育苗,增加苗盘内土量,有利于根系发育,利于起盘和减少植伤。

(3)种子处理:选种前晒种2d,提高酶的活性,坚持盐水选种法,用50kg水加12.5kg氯化钠配成比重为1.13的水溶液选种,然后再用清水洗2遍,控水,用护苗种衣剂进行包衣,每2kg护苗种衣剂包100kg种子,成膜固化2~3d后浸种,不搅拌,浸种需积温80~100℃,水温保持在11~12℃之间,大约7~9d。浸好的种子应用芽种生产线破胸、催芽、晾芽待播种。

3.3 秧田播种

播种时间为4月10~20日,推广使用苗床精播器播种,根据品种、秧苗类型、移栽方式确定播量,严格控制每盘播芽种在100~135g。

4 秧田管理

4.1 播后检查

播后要检查床面是否落干,水分不足时即时补浇透水;苗出土见绿即撤地膜并通风,排出有害气体,蒸发床面多余水分。

4.2 温度管理

出苗前密封保温,出土后见绿即通风,1叶期不超30℃,2叶期不超25℃,3叶期不超过20℃,插秧前3~5d同外界温度,遇到低温时要采取多层覆盖等保温措施。

4.3 水分管理

钵体育苗和隔离层育苗的秧苗较易缺水,其标志为秧苗早晚露水珠少,通风时秧苗叶片打卷。置床育苗在出苗前保床土水分,出苗至3叶期控制浇水,3叶期后按需要适时浇水,床土水分要求在80%~90%之间。

4.4 苗床灭草

苗床封闭用1.2%水稻苗床除草剂,每20~25㎡用1袋(2.5㎏)除草剂,将其均匀撒于床面(或按说明使用手头备有药剂)并进行封闭,而后即行覆膜盖布。未封闭的在秧田杂草1叶1心时,按说明使用20%敌稗乳油,均匀喷雾进行灭草处理。

4.5 防治立枯病

1叶1心期每平方米用50%噁霉灵1.5g,或2.5g敌磺钠1000倍液喷洒,或用噁毒。乙酸苯醚克枯星、病枯净等药品,按说明使用。

4.6 苗床追肥

旱育钵体及隔离层育苗的应酌情适时补肥。旱育苗床一般不追肥,缺肥时可用100倍液喷施,再用清水冲洗2遍。一般在秧苗2.5叶期发现脱肥,每1m2苗床用尿素1.5~2.0g,稀释100倍液喷洒,施肥后用清水冲洗叶面,以免烧伤叶片。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这说明肥料在作物的生长发育、甚至产量高低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合理施肥,足底早追。

4.7 科学管水和病虫害的防治

科学管水:移栽至返青时期保持浅水层,分蘖期间歇灌溉,陈水不干,新水不上。

综合防治病虫害: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5 结语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紧密结合当地的气候和资源等生态条件,以选用优质品种为前提,以旱育壮秧、合理密植栽培为基础,以科学的肥、水、植保管理为调控手段,实现水稻增值和高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秀菊.浅谈水稻高产栽培[J].民营科技,2009(5).

[2]钟兰军.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20).

水稻高产示范 篇7

传统的水育秧方式, 秧田占大田比例10%~15%, 占地多, 用水量大。90年代以来, 推广旱育秧技术, 取得了显著的节水、省工、省地的效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秧田培肥要求高, 冬春期间需多次培肥, 费时费力, 培肥不当, 常导致育秧失败;土壤调酸难, 在广大北方干旱与半干旱地区, 土壤偏碱, 很难达到调酸要求, 使得秧苗发生生理性病害而形成黄苗死苗;立枯病发生严重, 发病后防治, 效果不佳, 严重年份造成缺秧, 影响大田生产。因而不少原先推广旱育秧的地区, 又不得不重新回复到水育秧。

旱育秧黄苗、病苗、弱苗甚至死苗的原因主要有2条。营养问题, 旱育秧苗容易发生缺素症, 主要是缺铁, 导致叶绿素形成受阻。这在土壤p H值偏高, 也即土壤氧化还原电位高的地区尤为普遍;菌源性病害, 主要是立枯病、恶苗病。针对上述2个问题, 项目承担单位研制成了2个产品“旱秧绿1号” (微肥) 和“旱秧绿2号” (杀菌剂) 。在旱育秧发病后施用, 较好地解决了旱育秧的黄苗死苗问题。但原旱育秧操作程序仍过于繁杂, 农民难以掌握到位。此外, 农民往往等到秧苗发病时才用药, 连年都会有大量的弱苗发生。

水稻简化高效旱育秧技术, 有效地克服了现行旱育秧存在的问题, 变冬春期间空田培肥为落谷前1次施肥, 变土壤调酸为有效补素, 变发病后被动用药治病为落谷时主动预防, 简化了育秧程序, 提高了壮秧率, 使水稻旱育秧技术更加完善, 更适宜大面积推广应用。简化高效旱育秧技术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1 程序简化

旱育秧比水育秧具有省水、省肥、省工、省种子、省秧田和增产的优点。然而, 本省以往推广的水稻旱育秧技术有21道操作工序, 而简易育秧只需要8道工序, 大大地简化了操作程序。

1.2 更加省水, 比水育秧省水90%, 比原旱育秧省水40%

简易育秧, 仅需播种时浇1次透水, 农民用井水、塘水或沟水就可以解决问题, 秧苗生长期间, 土壤表层始终保持覆盖物, 保水效果好。而普通旱育秧地表裸露, 土壤蒸发量大, 常需多次补水。简化高效旱育秧的用水量是普通旱育秧的60%左右, 是水育秧的10%左右。

1.3 省工省田

本育秧方式与常规旱育秧相比, 全部育秧操作可在1~2d内完成, 可省4~5个工/66.7m2秧田;免去200d左右的秧田空田培肥期, 空田可种冬春蔬菜, 提高土地利用率, 增加收入。

1.4 防病壮苗效果好

秧苗恶苗病菌主要由种子传染, 生产上主要采取药剂浸种的方法来解决。水育秧的烂秧病和旱育秧的立枯病, 生产上防治药剂种类很多, 但农民习惯于见病后再用药, 往往因为用药不及时或药不对症而造成弱苗和死苗。旱育秧的生理缺素症, 农民也往往在见病后才施用“旱秧绿1号”等补铁制剂, 易形成弱苗。国内其他土壤调理剂、壮秧营养剂或专用肥, 都只适用于中性偏酸的土壤。“旱秧绿3号”苗床专用肥适用于偏酸、偏碱等各类土壤。“旱秧绿4号” (秧病灵) 拌种, 可一次性解决恶苗病、烂秧病、立枯病, 并可减轻胡麻斑病的发生。由于防病在前, 不但省事, 且出苗率与成苗率均大大提高, 秧苗健壮无病。

1.5 大田增产5%以上

由于采用本技术育秧, 基本上不出现病苗、弱苗, 秧苗素质好, 分蘖多, 白根多, 栽到大田发棵快, 有效分蘖增加, 成穗多, 大田增产5%以上, 效益显著。

2 机插秧大壮苗技术

2.1 壮苗移栽

该技术通过合理是株型调控技术, 使促进基部2张叶片有效生长, 叶片离地高度增加, 使下部通风透光条件好, 加之病害防治技术, 有效解决机插大苗下部叶片黄叶、烂叶等问题, 使大叶龄期基部绿叶率高, 为插后基部叶腋分蘖发生创造有利条件。同时, 通过合理调控技术, 30d秧苗不超高, 秧苗素质好, 壮苗比例高达80%以上。与常规技术相比, 单盘总苗少, 但壮苗总数多。同时根粗根白, 活力强, 抗植伤力强, 成活率高, 插后缓苗期极短, 分蘖快。

大壮苗机插时, 秧苗茎宽3~4mm, 百苗干重3~4g, 比常规中小移栽的对应指标度都高出1倍以上。叶绿苗壮杆粗, 机插后, 分蘖大, 穗大、穗足, 高产。

2.2 生育期增加, 大田生育期进程提早

大壮苗落谷期早, 使机插秧比常规中小苗可以提前10d播种, 比传统的人工栽插水稻生育期只晚10d左右。在稻麦两熟区, 可以有效的解决中小苗生育期缩短对机插秧高产的不利影响, 缩短机插秧与手插秧在生育期方面的差距, 有效利用温光资源, 增加机插水稻有效积温, 使水稻生育进程提前, 水稻抽穗开花, 灌浆结实在其最有利的气候条件下进行, 为水稻高产创造了有利条件。

2.3 适宜栽插期限延长

常规中小苗移栽, 适栽秧龄期弹性小, 时限紧, 过龄秧苗素质急剧下降。而大壮苗技术适宜栽插期15~30d均适宜栽插, 而且秧苗素质高。适宜栽插时间段超过15d。适栽期比小苗延长10d, 可有效缓解秧龄和插秧时间的矛盾。

2.4 增产显著

大壮苗秧龄长, 秧苗健壮, 移栽后缓苗期短, 分蘖起步早, 大分蘖比例高, 形成大穗多;据淮安市农科院试验, 在同等条件下, 6月18日移栽的机插秧淮稻九号, 5月中旬落谷的大壮苗与6月初落谷的小苗相比, 水稻齐穗期提前7d左右, 平均每穗实粒数多22粒, 每667m2增稻谷70~110kg, 增产幅度达10%以上。

其技术特点可以概括为:稀落谷匀播、长秧龄、旱育大壮苗。

本技术通过配套产品机插秧专用“旱秧绿”作为核心技术载体, 使技术集成实物产品中, 通过产品合理使用, 使技术措施得以落实。该产品由“拌种剂秧病灵+营养土调制剂+苗床底施肥”3部分配套组成。

3 水稻合理施肥与控水技术

3.1 壮秧

要做到足肥、稀播、适龄。湿润秧宜安排在5月上中旬播种, 秧龄30d左右, 播量每667m2净秧板20kg左右;旱育秧4月下旬至5月初播种, 秧龄40~45d, 每667m2净秧板播量30kg左右。秧田施用纯氮15~20kg (磷钾配合) 。湿润秧要施足基肥, 1叶1心早施断奶肥, 2叶1心重施长粗分蘖肥, 同时可喷施适量多效唑, 移栽前3~4d巧施起身肥, 争取秧苗单株平均带蘖2个左右。旱育秧要抓好苗订培肥, 药剂浸 (拌) 种, 保湿齐苗, 控水促根促蘖, 防治病虫草害等环节, 促使秧苗分蘖同步, 生长蹲实清秀。

3.2 扩行

6月15日前后移栽最为适宜。移栽行距一般26.7~30.0cm, 株距10.0~13.3cm, 每667m21.8万穴左右, 每穴3~4苗, 基本苗6~7万/667m2 (包括2叶1心以上大分蘖) 。这是增施穗肥攻取大穗的必要条件, 也是强杆抗倒、提高结实期光合效率之必需。肥力水平偏低田行株距可适当缩小至25.0cm×13.3cm, 保证每667m22.0万穴左右, 每穴4苗, 基本苗7~8万/667m2 (包括2叶1心以上大分蘖) 。

3.3 合理施肥

每667m2产650kg, 一般需纯氮20kg左右 (磷钾配合) 。根据争足穗, 攻大穗、保粒重的要求, 应采用平衡促进法, 基蘖肥与穗粒肥之比安排为6∶4为宜。基肥以复合肥加碳铵为好。穗粒肥要前后兼顾, 在余叶3.5、1.5时各施尿素8kg/667m2左右。在分蘖末期, 增施氯化钾8kg/667m2。

3.4 科学控水

在水浆管理上要坚持浅水促蘖, 在栽后18d左右, 总茎蘖数达20万/667m2上下时, 分次适度搁田, 烂田、肥田重搁, 漏水田、瘦田轻搁。至分蘖末期, 达到清水硬板, 叶片老健挺拔, 出现一黄。栽后28~30d, 达高峰苗28万/667m2左右, 成穗率75%~80%。孕穗及扬花阶段, 保持浅水层, 后期干干湿湿, 养根保叶。成熟前7天断水, 不宜过早。

3.5 防治病虫害

水稻高产示范 篇8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 工业化城市的加速推进, 如今江门镇农村的年轻劳动力大部分向城市流动, 导致从事农业生产的基本都是妇女和老人。同时, 因为对农业现代化知识的掌握较少, 不懂得科学种植, 他们对水稻产量的多少、质量的好坏全部归为水稻品种的原因, 在种植管理上表现为简单原始的粗糙种植, 不管是什么品种全都是相同的种植技术, 管理方法, 施以相同的水肥[1]。就算作为高产水稻的示范, 因为没有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 仍然按照传统的种植栽培方式, 其水稻的产量还是不容理想, 水稻的优良性状也不能突显出来。

2 江门镇水稻高产示范中存在的问题

2.1 水稻成苗率低

2.1.1 高温暴晒造成种芽存活率低

水稻秧苗通过谷种催芽后, 播种的时间比较迟, 种芽及芽苗的根过长。经过播种, 部分落在洼地上的芽苗就会经受不住太阳的暴晒而死亡。

2.1.2 低温危害

早季水稻在育苗的过程中, 因为时节过早, 种芽会因遭受低温危害, 不易出牙或造成烂秧。

2.1.3 雨水的冲淋

水稻秧苗因为乳突比较浅, 如果没有做好防护措施, 容易遭受大雨的冲淋出地面, 进而被暴晒至枯死。

2.1.4 鸟雀的危害

在播种期间如果未及时盖种, 会遭受鸟雀危害。近年来, 伴随着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推广使用, 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 鸟雀类特别是麻雀的数量不断增多。麻雀虽然是益鸟, 吃害虫, 但也会对谷类作物的生长造成危害[2]。它们喜欢在稻谷播种后, 把种子作为食物挖起来吃掉。经过鸟雀危害的秧苗的存活率普遍偏低, 造成在移植时秧苗缺乏。

2.2 水稻水肥管理比较粗放

因为缺乏年轻劳动力, 在对水稻施的到是化肥, 肥料也比较单一, 对稻田基本上不施农家肥;还有就是因为现在气候越来越反常, 旱灾和涝灾发生概率较往年高, 农民都只能看天气施肥而不是看水稻的周期施肥, 这就容易造成稻苗在某一周期缺肥或是肥料过剩的状况。单单对水稻施化肥会造成病虫危害, 不能及时放水搁田就会造成无效的稻苗分支过多, 单课秧苗体积过大, 后期容易倒伏。

2.3 病虫害、草害的防治效果不理想

因为气节气候的反常, 导致在水稻生长的每个关键的周期不能及时除草、灭虫或是除草灭虫的效果不理想[3]。或是因为干旱缺水导致使用除草剂后不能保持在保存水5~7 d的要求, 或是因为涝灾打下去的除草剂、灭虫药水发挥作用, 除草效果差, 对蝗虫的害虫的防治结果也不理想。

2.4 带糵状秧

水稻在育秧时, 所施的肥料都比较单一且普遍施的上化肥, 很少对的秧苗施农家肥。同时, 因为缺乏技术上的指导, 化学调控措施不能得到很好的应用;水稻在秧苗期间长期淹灌等原因, 导致不能形成带糵的较为强壮的秧苗, 秧苗的叶糵不能规律的体现出来[4], 导致在移植到大田之后, 整个水稻群体的穗部质量差, 有效穗和每棵穗的稻谷形成发展不均衡, 个体间的差异也比较大, 这样水稻也不能达到高产。

3 水稻高产栽培种的相关应对措施

3.1 提升水稻的成苗率

要想提高水稻的成苗率一般做法如下。第一, 正确播种, 且播种要均匀。在播种之后要用糠灰、塌谷或燃烧后的火土灰覆盖种子。这样不仅仅能够防晒、保温、防雀鸟、防雨, 还能促进种植生根。而直播大田则可以使用现耙现播的方式, 在耙平之后泥土还没沉淀之前就要马上播种。这样才能使种子充分被泥土覆盖。江门镇属于丘陵地区, 也有属于耕种面积比较小的口粮田, 可以使用大田的直播方式, 但之后要用细火土灰进行覆盖。第二, 适时播种。播种的时机也是非常关键, 在催芽时破胸直至种子发芽长到半粒谷的时候是播种期, 而其中最佳的播种期是破胸之后, 因此要紧抓这一时机进行播种[5]。

3.2 培养孕育壮秧苗

因为壮秧分蘖芽如果发育得好, 就更容易让穗数达到预期数, 壮秧的维管束如果能够发育良好, 比较容易得到大穗, 而壮秧的叶片得以发育良好, 其所制造出来的光合产物就会增多, 自然穗粒就会饱满, 穗实粒数也随之增加。秧苗的质量与穗数的产量、粒质量、粒数有着直接的关联, 所以, 培育壮秧的时候也是决定水稻高产的关键时机, 俗话说“秧好半熟稻”。笔者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 总结出以下几点:第一, 取用旱育秧或者湿润育秧这两种办法, 如分蘖在伸出后要有充足的水分、光照、养分等, 而旱育秧在停水晒田的不利条件下, 后面所长出来的分蘖因为缺少水分而抑制生长, 减轻了田间的郁闭状态, 通风透光的条件得以改善, 舒缓了水稻与水稻之前的相互竞争, 提升了其群体的质量;第二, 在秧苗1叶1心指导3叶1心的时期要喷洒多效唑溶液 (浓度为200 m/kg) , 控制其长高促进早蘖;第三, 直播大田或秧田在原来所施化肥的基础上, 可适当增施农家肥, 如沼渣沼液肥、人畜的粪尿等;第四, 大田所施用的化肥要注意磷、氮、钾肥的平衡。

3.3 注意保持水分的充足

水稻在生长的中后期, 既是产量的关键时期, 这一时期也是抽穗前的花粉母进行细胞间数分裂期的时期, 更是水稻需水的临界期, 若缺乏水分则会导致穗形变小, 穗粒数量减少。开花灌浆的时候若缺水, 会直接影响受精结实, 出现谷多粒但不饱满的现象, 影响稻米品质。所以, 在这一时期水分充足是必须的, 但也要有所区别, 在幼穗分化与抽穗扬花时期要保持浅水层, 而齐穗之后就要进行干湿交替, 经常放水储水, 从而达到水调气以根阔叶。因为水稻的灌浆期比较长, 因此在收割前的5 d就要撤水, 但注意不要过早断水。

4 结论

江门镇水稻高产种植示范之所以存在产量低等问题, 既有技术方面的原因也有管理方面上的原因。江门镇水稻高产水稻示范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对农民加强技术培训, 改变传统的水稻种植方式, 用科学的方法培植的同时, 在水稻的管理上也要遵循水稻种植的规律, 在水稻的每个生长周期都必须注意对症下药, 重点管理。此外, 水稻专业技术人员应该不定期的下乡对农民进行技术上的指导, 尽快实现水稻高产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罗琼, 王昆, 许靖波, 等.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作物研究, 2014 (1) .

[2]唐巧玲.双季稻全程化控与超高产栽培初步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 2013.

[3]米湘成, 邹应斌.水稻高产栽培专家决策系统的研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3) .

[4]袁敬国, 余辉, 袁晓.正阳县优质水稻高产栽培配套技术[J].河南农业, 2004 (9) .

水稻高产示范 篇9

关键词:水稻,机插,高产,栽培技术,江苏淮安,楚州区

机插稻优势显著, 省工省力、增效节本, 是现代稻作的发展方向。淮安市楚州区水稻轻简栽培方式已经取代了手栽稻, 2009年上河镇1 880 hm2水稻中手栽稻、机插稻、直播稻分别占12.1%、30.1%、57.8%。为了推动机插秧迅速推广, 上河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在谭庄村、岔溪村建立了2个机插稻丰产示范片 (总面积为14.2 hm2) , 实行“五统一”管理, 在拔节长穗期遭遇连阴雨的情况下平均实收产量达10 680kg/hm2, 高产田 (谭庄村毛小组—农户, 面积为1 800 m2) 达11 535 kg/hm2。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品种选择

丰产示范片内统一采用武育粳3号。该品种是楚州区当家水稻品种, 年种植3万hm2以上, 属于感光性较强的迟熟中粳稻品种, 机插时全生育期150 d左右, 一般于10月30日前成熟。前期叶色深绿, 分蘖性较强, 中后期生长清秀, 熟相佳。株高100 cm左右, 株型紧凑, 茎秆弹性好, 抗倒性强。一般有效穗数在375万~450万穗/hm2, 每穗颖花数90~110粒, 结实率90%以上, 千粒重27 g以上, 高感条纹叶枯病, 中抗稻瘟病和纹枯病。该品种米质市场认可度高, 米饭软硬适中, 口感好, 深受城乡居民喜爱。

2 适期播种

根据楚州区气象资料分析, 常规粳稻安全齐穗期晚限为9月10日, 安全成熟期晚限是10月25日, 结合常年前作腾茬时间, 确定楚州区机插武育粳3号适宜齐穗期为8月28日至9月5日, 适宜成熟期为10月25—30日。因此, 2个机插稻丰产示范片内播种期统一为5月28日, 齐穗期为9月1—5日。

3 培育壮秧

大面积生产上机插秧返青需要7~10 d时间, 很大程度上是播种量大、床土培肥不当、超秧龄栽插等因素所致。为了栽后迅速返青分蘖, 确保壮秧适龄栽插, 必须实施以下技术措施:一是备足过筛营养土, 确保秧块营养土厚度2.0~2.5cm;二是应用机插秧专用壮秧剂;三是降低播种量和大田用种量, 按375盘/hm2大田标准准备秧苗, 每个标准秧盘播芽谷140~150 g;四是严格旱育旱管, 控制秧龄 (18~20 d) , 培育适龄矮壮秧;五是普用“送嫁肥、药”[1]。移栽前2 d傍晚按15kg/m2标准淋施1%磷酸二铵溶液;移栽前一天喷药防治稻飞虱1次, 以吡蚜酮等长效药剂为佳。

4 及时移栽

为确保浅栽早发和高效除草, 丰产片内不仅要求整地质量达到田面高低差在4 cm以内, 而且要求机插前经过4 d以上带水沉实表土, 以保证栽插深度在2 cm之内。丰产示范片内栽插时间统一为6月18—20日, 栽插规格统一为30 cm×12 cm、每穴4~5株苗, 基本苗112.5万~127.5万根/hm2[2]。高产田调查结果为:栽插密度27万穴/hm2, 每穴4.6株, 基本苗124.2万根/hm2。

5 合理水肥

丰产示范片内统一水浆管理。薄水栽插, 1~2 d以后自然落干露田。分蘖期浅水勤灌, 自然落干后再上新水;当总茎蘖数达375万个/hm2以上, 开始分次轻度搁田, 要求把高峰苗控制在600万根/hm2以内, 拔节期叶片挺立、叶色褪淡、表土板实。倒3叶抽出至开花后20 d, 保持湿润灌溉, 以后干干湿湿, 成熟前5~7 d断水, 切忌断水过早[3]。丰产示范片内统一肥料运筹。根据全量麦秸还田以后稻田供肥特点, 大田施肥总量为纯氮343.5 kg/hm2、五氧化二磷67.5 kg/hm2、氧化钾67.5 kg/hm2, 即45%复合肥450 kg/hm2、尿素600kg/hm2, 具体施肥方法是:基肥施45%复合肥300 kg/hm2、尿素75 kg/hm2;分蘖肥于栽后5~7 d施尿素375 kg/hm2, 隔7 d左右再施尿素75 kg/hm2, 促平衡。促花肥于8月2日施45%复合肥150 kg/hm2、尿素75 kg/hm2。

6 病虫草害防治

丰产示范片内统一进行病虫防治。选用高效杀虫、杀菌剂, 如吡蚜酮、阿维菌素、满穗等, 根据病虫害预测预报及时做好“两虫” (稻纵卷叶螟、稻飞虱) 、“三病” (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 的防治工作。为防止干尖线虫等种传病害, 播种前统一采用浸丰2号浸种。除草剂在机插前4 d施入, 以30%扫茀特1.2~1.5 L/hm2加10%苄嘧磺隆450 g/hm2为佳[4]。

参考文献

[1]王兴龙, 石广跃, 李必忠, 等.连粳6号在苏北种植配套高产栽培技术[J].种子世界, 2009 (1) :46-47.

[2]蔡立森, 王建武, 刘娣.机插水稻产量形成规律及高产群体质量指标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5 (32) :10258-10259.

[3]胡本泉.机插水稻的生育特点及其大田管理技术[J].农技服务, 2008, 25 (4) :6, 10

水稻高产示范 篇10

关键词:水稻,高产创建,精确定量栽培,四川旺苍

旺苍县地处川东北米仓山南麓, 自然形成南部低山区、中部河谷走廊丘陵区和北部中高山区, 海拔高度380~2 281 m, 幅员2 976 km2, 耕地1.85万hm2, 农业人口36.7万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年平均气温16.2℃, 无霜期266 d, 年日照时数1 341.9 h, 空气湿度76%, 垂直气候明显, 四季分明, 雨量充沛, 适宜水稻种植。水稻是旺苍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年栽插面积7 400万hm2左右, 占粮食总面积的25%。2010年全县水稻种植面积达到7 700万hm2, 总产量6.18万t。

多年来全县水稻产量在8 250 kg/hm2左右徘徊, 境内地貌复杂, 海拔高度悬殊, 造成境内气候差异大, 日平均气温高低相差5~10℃, 致使水稻生育期相差15~20 d, 产量差异也大。目前全县水稻栽培模式主要存在傍田湾、稀大窝、定行栽植、机插秧等方式。绝大多数农户采取底追一道清、深水灌溉等简单的栽培管理方式方法。

根据旺苍县实际情况, 采取合理的栽培模式和科学的管理方法, 能够达到水稻高产创建的目标[1,2,3]。按照四川省农业厅《全省粮油高产创建工作方案的通知》的要求, 全县于2009年在三江镇、2010年在木门镇、普济镇和化龙乡开展了水稻高产创建试验示范工作, 在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任万军教授的指导下, 推广应用了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水稻品种为Ⅱ优498, 该品种来自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用引进的不育系Ⅱ-32A与自育恢复系蜀恢498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杂交稻组合, 全生育期148.1 d, 比对照汕优63长2.3 d。在川西平原的常规栽培产量8 346 kg/hm2, 比对照汕优63增产9.29%。

1.2 试验地点

试验地点选在旺苍县木门镇双凤村二社, 所有试验田处在同一区域, 海拔高度393~395 m, 属于棕紫泥田, 自流灌溉。根据稻田常年产量情况, 选择的田块肥力相当、产量一致。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置2个处理, 分别为:精确定量栽培 (A) , 常规栽培 (CK) 。其中处理A重复3次, 选在双凤村二社张子蓉、石国才和石发才3户水稻田进行, 面积分别为0.040、0.035、0.040 hm2, 重复试验号分别为1、2、3;CK在双凤村二社杨金华的0.037 hm2水稻田进行。

1.4 试验实施

在根据品种特性、目标产量、栽培方式确定适宜基本苗的基础上, 促进有效分蘖, 在有效分蘖临界的叶龄前够苗。实施双株栽植增加基本苗, 牵绳精确定量栽培, 浅水管理和施分蘖肥, 增加有效分蘖, 控制无效分蘖, 提高茎蘖成穗率。通过适时适量施用穗肥, 主攻大穗, 提高结实率, 增加千粒重[4,5,6]。栽培规格为株行距33 cm×20 cm, 精确定量栽培采用牵绳栽植双株, 底肥施水稻配方肥 (N≥26%、P2O5≥9%、K2O≥6%) 300 kg/hm2、过磷酸钙525 kg/hm2, 分蘖肥于栽秧5~7 d后施碳铵120 kg/hm2、硫酸钾150 kg/hm2, 拔节期施硫酸钾210 kg/hm2, 看苗施尿素112.5 kg/hm2, 15.5叶时施尿素112.5 kg/hm2;分蘖期浅水灌溉, 当全田达到240万株/hm2时, 开始晒田, 拔节期以浅水层和干湿交替为主, 抽穗25~30 d, 以湿润灌溉为主。常规栽培采用牵绳栽植单株, 底肥施水稻配方肥 (N≥26%、P2O5≥9%、K2O≥6%) 300 kg/hm2、过磷酸钙525 kg/hm2、硫酸钾360 kg/hm2、尿素225 kg/hm2、碳铵120 kg/hm2, 始终保持5~10 cm水层。做好水稻螟虫、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等病虫害的防治和大田化除工作。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稻生长状况

试验区水稻于3月26日育旱秧, 5月27日移栽, 6月4日开始返青, 6月10日进入分蘖期, 15日进入分蘖盛期。精确定量栽培的水稻于7月22日始穗, 29日齐穗, 9月12日收获。常规栽插的7月18日始穗, 7月25日齐穗, 9月8日收获, 较精确定量栽培早4 d。

2.2 水稻农艺性状

精确定量栽培试验田的植株群体整齐, 株型适中, 茎秆健壮, 剑叶挺直, 叶片狭、长、厚、挺, 叶角小, 后期功能叶寿命长, 转色好, 大多数根分布在0~9.6 cm土层 (表1) 。而常规栽培水稻植株群体参差不齐, 叶片披散, 水稻生长后期普遍出现脱肥早衰现象。

2.3 水稻经济性状

从表2可以看出, 精确定量栽培较常规栽培有效穗增加32.3万穗/hm2, 穗总粒数增加1粒, 结实率增加1.3个百分点, 产量增加1 584 kg/hm2, 产量增幅达20.02%。

2.4 效益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比常规栽培增产1 584 kg/hm2, 工本费增加2 100元/hm2, 产值增加3 801.6元/hm2, 纯收入增加1 701.6元/hm2。

注:水稻价格为2.4元/kg。

3 结论与讨论

经对试验结果分析, 精确定量栽培施肥科学,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比较平衡, 产量稳中有增。常规栽培施肥采取基肥一次清, 造成营养生长旺盛, 生殖生长较弱, 不能稳产高产。试验研究表明,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工本费用投入比常规栽培高, 但纯收入仍然高于常规栽培, 能够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可以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应用。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管理精细, 对育秧、栽插、施肥和管水等技术要求较高, 工本费用投入高, 而农村劳动力比较缺乏, 部分田块浇灌不方便。今后应在省工省力等方面加以改进, 使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在全县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从而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 确保粮食安全[4,5,6]。

参考文献

[1]李常英, 吕兰, 张明辉, 等.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在东川的实践应用初报[J].中国农技推广, 2011, 27 (4) :24-25.

[2]黄家林, 陈兴华.安县沿山冷凉地区水稻宽窄行栽插的农田小气候效应及其推广应用[J].绵阳农专学报, 1993, 10 (2) :17-19.

[3]任万军, 刘代银, 刘基敏, 等.水稻中大苗精确定量栽培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 2010 (7) :19.

[4]张远芬, 周素香, 张崇智.金湖县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应用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12 (6) :112-113.

[5]谢迅华.测土配方与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20) :106.

优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篇11

(1)平整耕地,三年翻耕一次,深度20-25厘米;每年秋天旋耕,深度10-12厘米减少池梗面积。每池子在2000-3000平方米。

2)每公顷施入优质农肥15-30立方米,低产田公顷产量由13000斤攻到公顷产量15000斤,施尿素450-500斤、二铵225-250斤、硫酸钾276-300斤, 总量951-1050斤。中产田公顷产量由15000斤攻到公顷产量17000斤,施尿素400-450斤、二铵238-250斤、硫酸钾288-300斤,总量926-1000斤。高产田公顷产量由17000斤攻到公顷产量20000斤,施尿素400-450斤、二铵262斤、硫酸钾312-384斤,总量974-1096斤。以上配方氮、磷、钾比例为(2.2-2.5):1:(0.7-1.3)。

施肥时期水耙前,施入尿素50%,二铵全量,50%的硫酸钾;西部碳酸盐土区pH值在7.5-8.8之间,要在泡田时洗一次盐,加入硫酸锌30公斤。均匀撒施,然后水耙到寸水不露泥。

2.选择品种

选择优质、高产、耐冷、抗病、生育期适当的品种,积温在2400℃-2500℃。主栽品种垦稻12号、绥粳4号、搭配品种东农428、苗香粳2号、垦稻10号等。

3.育壮秧

3.1做床

建永久性50cm高台苗床地,大棚钵体或秧盘育苗。

3.2床土配制

床土选用旱地土或者本田土堆积隔年用。用质量好的壮秧剂直接配制床土,有条件也可自制营养土。

配制好营养土装进秧盘(或钵体),装秧盘土层厚度2.5厘米。 机插秧的土层也要在1.5厘米以上。

3.3种子处理

在浸种之前选无风晴天晒种2-3天,然后风选,最后用比重1.13的盐水或黄泥水选种,选种后用清水冲洗。

3.4浸种消毒

目的是使种子充分吸水有利发芽,同时消毒防治恶苗病。目前生产上消毒药剂很多。恶苗净(多效灵)用的较为普遍。本品每袋100克,加水50公斤,搅拌后浸种40公斤,常温浸种5~7天,浸后不用清水洗可直接催芽播种。

3.5催芽

催芽在28~32℃温度条件下,芽整齐一致,有催芽器用催芽器最好,无催芽器的可在室内地上,火炕上或育苗大棚内催芽。具体操作,先把浸种好的种子捞出,放入40~50℃的温水中预热,待种子达到温热(28℃左右),立即捞山,装到种子袋中,放置到室内垫好的地上(地上垫30厘米稻草,铺上席子);或者火炕上,也要垫好,种子袋上盖上塑料布或麻袋、袋内插上温度计,随时看温度,使温度不低于28℃,也不高于32℃,同时保持种子湿度,每隔几个小时上下翻倒一次,使种子温度尽量上下、左右温度、湿度保持一致。特别注意的是,种子在发芽的过程中自己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使温度自然升高,稍不注意就会因高温烤坏种子,一般2天时间就能发芽,当破胸露白80%以上时就开始降温,适当凉一凉。芽长一毫米。

3.6播种

在气温稳定6℃以上,棚内温度达到10-12℃以上,提前7-10天扣棚提温,在4月15日-4月25日播种,黑土区平方米播芽种0.25-0.3公斤,碳酸盐土区平方米播芽种0.3-0.35公斤。机械插秧每平方米播芽种0.6公斤。然后覆0.7-1厘米细土。覆土一小时后没返上润的干土地方用细喷壶浇水接上底商。

3.7秧田管理

播种到出苗期为苗床封闭期。注意保温、防止苗床积水。发现虫道及时喷洒5%的锐劲特3000液防除。棚内温度超过33℃要通风降温。

出苗期到一叶一心期为保温时期,适宜温度为22-25℃,不超过28℃,棚内悬挂温度计。晴暖天在9点到15点开棚通风。此期严格控制温度,尽量不浇水。

一叶一心期到二叶一心期,温度在22-24℃,不超过25℃。要严格掌握温度,随时通风炼苗。出现早晨叶尖不吐水珠、中午叶片打卷、床土干裂等情况时浇水。否则尽量不浇水。此期如果发生立枯病,每平方米用25%甲霜灵0.5克对适量水浇苗床,同时用700-1000倍液浓硫酸水喷洒效果更好。

二叶一心到插秧前为炼苗期。温度控制在20℃,要加强水分管理,防止干旱。此时易发生青枯病和立枯病,如果发病严重要灌大水或抓紧移栽。在插秧前1-2天每平方米苗床喷40% 乐果1000倍液,带药下地防治潜叶蝇。

4.栽培管理

4.1追肥

插秧返青后每公顷追尿素35%,七月上旬水稻倒三叶露尖期追尿素15%加硫酸钾50%。

4.2灌溉

插秧后1-2天保持水层为苗高的三分之二,分蘖期3厘米浅水提温促分蘖,分蘖末期黑土区晒田控无效分蘖,碳酸盐土区10-13厘米深水控无效分蘖,剑叶生长期遇17℃以下低温灌深水护胎,抽穗扬花期灌3-5厘米浅水为宜,乳熟期干湿交替,黄熟中后期、9月初停水。

4.3防治病虫害

防治病虫害要贯彻"予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加强病虫田间检查和测报工作,做到及早发现及时防治。

4.3.1稻曲病

出穗前7-10天,每亩用6%多菌铜2.0-2.5公斤喷施;每亩用25%络氨铜粉剂350-400克,兑水250-300倍喷雾,每亩用50%DT粉剂50-100克,兑水50公斤,叶面喷雾防效最佳。

4.3.2纹枯病

当发病株率达15%以上时,在分蘖末期与抽穗期各喷药一次,每亩用5%井岗霉素100克,兑水50公斤喷雾;出穗前7-10天(7月下旬)每亩用200克稻丰灵,兑水50-60公斤喷雾,兼防稻曲病及二化螟等害虫。

4.3.3稻瘟病

在水稻始穗期和齐穗期各喷药一次,每亩用40%富士1 号0.15公斤,兑水50公斤喷雾,主要防治穗颈瘟。

4.3.4白叶枯病

此病是检疫对象,用25%敌枯松2000倍液喷雾,发病初期和出穗期各喷一次药。

4.3.5二化螟、粘虫和稻蝗

及时检查害虫消长动态,可用25%杀虫霜水剂每亩200~250克或速灭杀丁15-20克兑水50公斤喷雾。

4.3.6稻飞虱

用80%敌敌畏乳油,40%乐果乳油1000-2000倍液喷雾,亩用药液50~60公斤;选用扑虱粉防治效果更佳。

4.3.7化学除草

在水整地耙耢后水未澄清时,用12.5%的农思它乳油每公顷3公斤甩施,保持水层5-7厘米,缺水补水。或者用30%的阿罗津乳油混合草克星毒土法均匀撒施。

水稻栽培技术对水稻高产的影响 篇12

1 播种水稻前的基本准备工作

1.1选取优质稻种

种植水稻前, 需要尽可能选择与国家标准相符合的稻种。与此同时, 稻种的抗旱性需要达到一定的标准, 坚持选择多样化的稻种种类, 一般品种需达到5 ~ 6 类。除此之外, 在播种前还要特殊处理稻种, 要晾晒稻种, 提高稻种酶的活化速度, 促进稻种的新陈代谢, 使其吸水能力提高, 以便促进其尽快发芽;要选择适合的方法消毒稻种, 避免水稻受到病虫害侵袭;要快速催芽种子, 在此过程中, 需要使整个空间的温度尽可能保持稳定、适宜。成功完成水稻稻种催芽的标准就是稻种的种芽长至1mm。

1.2精心选择土地

在播种水稻前, 有关人员必须选择合适的土地。种植水稻以旱土地为最佳选择, 土壤肥沃, 且渗透性强;所选土地的土壤结构应该的合适的, 尽可能具备钾、磷、氮等各种元素与丰富的有机质;没有播种前, 应当将充足的水分灌溉至土地中, 并且充分了解土地的水文条件、气候条件等自然条件, 以当地的实际条件为依据, 因地制宜地进行水稻种植。

2 培育稻种过程中的育秧工作

2.1湿润育秧

所说的湿润育秧的条件是土地平坦、肥沃, 无任何杂草, 而且有充足的阳光照射。除此之外, 还需通过检查确定稻种未被病虫侵害。进行耕地时, 需要耕种土地的深度始终保持9cm, 均匀播撒种子。一般常规水稻插田约为54kg/hm2, 而杂交水稻播种则在247kg/hm2。通常情况下需要为稻种施加13% 的氮磷钾复合肥, 用量大约为720kg;或者也可以施加125kg的氮化钾与140kg尿素。经验证明, 成功完成湿润育秧的时间通常为27d, 通常有7 叶稻秧叶。

2.2塑料薄膜育秧

进行湿润育秧后, 可以据需开展塑料薄膜育秧, 一般该方式主要在春寒时实施, 需要采用塑料薄膜起到保持稻秧温度的作用, 以便实现正常生产水稻的目的。采用这种育秧方式进行稻秧的栽培可以生产出均匀的秧苗, 并且粗壮、结石, 需要注意的是, 进行移栽时需保持稻秧根白且多。

3 移栽插秧前实施的准备工作

3.1认真平整土地, 施加足够肥料

合理开耕土地需要在移栽插秧的前9d内进行, 通常要保持耕地深度在10 ~ 16cm之间。在耕地时, 应当尽量使土地松、平、软, 创设一个土壤肥沃、水温合适的环境供水稻生长。一般对水稻生长而言最合适的腐熟有机肥就是基肥, 与此同时还可以将少量硫酸钾渗入有机肥中。假如种植稻秧的稻田中无磷或少磷, 应当加入一定的磷酸钙, 接着再翻耕暴晒、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 需要向稻田施耕细肥, 确保水层表面和稻田中能够保持相同的肥力。

3.2把握移栽时机, 及时移栽水稻

栽培人员必须先仔细观察再移栽水稻。在开始移栽前, 需要找准中间水稻 (介于晚稻与早稻之间) , 使其量大约保持4 万穴, 并且具有大约3 万穴的基本苗, 并且以各区域稻田的具体情况为依据, 对肥料的数量进行合理调节, 如果栽种水稻的区域温度约为17℃, 就能够开始移栽水稻。

3.3保持水分合适, 保证寸水活苗

在栽培水稻时, 需要寻找浅水区域, 实施合理灌溉。通常灌水的时机是稻田自然干之后。在生长过程中, 若早期秧苗遇到了低温天气, 应当在晚上对稻田采取补水措施, 使稻田整体的温度保持适宜。栽培水稻若干天后需要先除草再开耕, 确保耕耘到每一棵秧苗, 促进水稻茁壮、健康生长。

3.4恰当把握时间, 科学施加肥力

栽培人员在进行水稻管理时, 必须合理把握时间, 找到准确的时机将肥力施加给水稻。通常需要先分开水稻秧苗, 再开始施肥, 早期水稻仅有较短的时间可进行分集肥施加, 因此一般在完成移栽后就能够施肥。在栽培水稻时, 应当将2kg左右的人畜粪肥施入每平方米稻田中, 另外也可以再施加0.5kg硫酸钾;但是通常对于中晚稻来说, 有较长的时间可以施肥, 所有在栽培9d后可以再开始施肥, 大约添加剂量为15kg/667 m2。

4 加强秧田管理

4.1适期早插, 合理栽插秧苗

栽培人员需要选取适合的时期早插秧苗。可以使稻苗尽快进入生长分集阶段, 使稻田返青的时间得到有效缩短。该环节主要有2 个基本要求:需要把握好时间, 合理栽插秧苗, 不可错失最适合的移栽时间, 与此同时, 还要以最适合农时栽培的季节为依据, 找到并利用好适期与早期插二者间的关系;要对适龄插秧进行深入、准确的理解。在合适的时间实施水稻早插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准确了解适龄插秧, 应当始终选择合适的秧苗进行插植, 预防出现空田等秧的现象。除此之外, 需要确保秧苗的栽插密度具有较高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通常秧苗的密度大约是26 万穴/ hm2, 秧苗间的穴距大约为18cm, 行距大约为32cm。谷歌稻田的肥力较差, 需要将稻秧之间的间距适当调宽。如果当地稻田的肥力较高, 可以对秧苗之间的间距进行适当调整, 使秧苗保持较高的密度。

4.2全面防治各种秧苗病虫害

细菌性褐条斑病、白叶枯病、条纹叶枯病、稻曲病、纹枯病以及稻瘟病是水稻生长过程中的几种主要病虫害类型。防治条纹叶枯病的措施是以防治秧田分蘖期的飞虱为主, 该方法可以有效切断病毒传播途径。采用科学的水稻栽培技术, 有助于在生产过程中提高水稻的抵抗力;防治稻瘟病则需要以水稻中产生的穗颈瘟为主。为解决该病害, 通常要在水稻齐穗扬花与破口期之后对其实施喷洒 (采用70% 三环哩) 。多年来的栽培经验证明, 纹枯病比较容易发生在氮肥施用量较高、秧苗密度较大的稻田里的秧苗上。所以, 如果稻田中较多秧苗发病, 应当及时采用粉诱宁加井岗毒素喷洒来起到防治作用, 并且要使用大浓度农药, 尽可能朝秧苗下部实施喷洒。

在长时间栽培水稻的过程中, 稻穗开始生长与水稻破口前8d内可能会发生稻曲病, 为实施有效防治, 最常采用的方法就是喷洒龙岗毒素与甲基托布津。近几年在种植水稻时, 胡麻叶斑病成为了一种常见的水稻病, 其防治方法就是使用喷洒川稻瘟灵加大于85% 的三环哩。现阶段, 叶婵、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螟蛤、三化螟等是水稻生长过程中主要的几种病虫害类型。一般可以采用异丙威、锐劲特、杀虫双、甲维盐等专门的农药来铲除, 起到防治病虫害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 应尽可能采用低毒高效的农药, 在水稻发生病虫害的短时间内及时发现并实施防御, 进而获取理想的防治效果。

5 结语

栽培高产水稻的工程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 必须与当地的生态条件, 如资源、气候等相结合, 在选择优质品种的基础上, 实施塑料膜育秧和湿润育秧, 适时给予肥力, 并保持水分合适, 通过恰当的栽培技术使水稻的群体质量及产量提高。制定并实施配套技术, 加强病虫草害防治, 进行节水灌溉, 使水稻品质得到改善, 有助于农民取得更高的生态效益及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梁成刚, 何加林, 许光利, 等.栽培技术对水稻单位面积产量的权重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 2013, (6) :142-147.

[2]王晓蔷, 董本春, 李晓光, 等.水稻高光效栽培技术对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13, (28) :11304.

上一篇:术后复苏下一篇:眼科白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