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白内障

2024-09-23

眼科白内障(共6篇)

眼科白内障 篇1

白内障是眼科疾病中致盲率最高的疾病,也是我国眼科疾病中最为常见和最危险的疾病。但只要掌握白内障的致病机理和诊疗的相应医学技术,白内障也可治愈。我国目前正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急剧增长,白内障患者也因此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约有400万白内障患者急需手术复明,且这一数字还在逐年递增。笔者通过分析本院639例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提高现代人的防盲意识,提高白内障的治疗率。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眼科2010年2月-2011年2月白内障患者639例,诊断均符合白内障手术治疗标准。其中男337例,女302例;年龄46~85岁,中位年龄63岁。临床诊断老年性白内障631例,外伤性白内障5例,因眼部炎症或退行性病变引起的白内障3例。所有患者视力临床均表现有渐进性视力下降至失明,失明7d~1.5年。639例患者手术前均行B型超声检查,均提示眼部晶状体混浊。

1.2 诊断方法

639例患者均采用飞利浦DH11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MHz。常规纵横轴位探查眼部,按标准测量晶体厚度、轴距、视神经宽度。测量方法及正常值标注:(1)眼球轴径:从角膜前表面中心至眼球壁外侧神经颞测缘。正常值(23.97±0.29)mm,极限23~24mm。(2)晶体厚度:从晶体前囊中央表面回声至晶体后囊内侧的垂直距离。正常值(4.02±0.23)mm,极限3~5mm。经诊断,639例患者眼部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晶体增厚,晶体平均厚度4.2~5.5mm,最厚可达6.0mm。晶体内呈点状光点、斑片状、短条索状强回声,其中593例患者表现为玻璃体内呈点状光点、光斑回声及长短不一条状回声光带。

1.3 手术方法

常规眼科术前消毒、铺单,球后阻滞及上方球结膜下浸润麻醉。术前行手压迫软化眼球动作,开睑器开眼睑,上直肌牵引缝线或镊子固定眼球上方眼球结膜沿角巩膜缘切开,进行灼烧止血,用2mm隧道刀在离角巩膜1.5~2.0mm处做横形或弧形巩膜隧道切口至透明角膜。开睑后,作上直肌牵引缝线,再作以9点至12点方向穹窿部为基底的结膜瓣,角膜缘后2mm巩膜作弧形(反眉形)切口,约1/2巩膜厚度,板层分离巩膜隧道至角膜缘内1~2mm透明角膜,穿刺入前房,2点方向透明角膜作辅助切口,前房注入黏弹剂后截囊针行开罐式截囊或连续环形撕囊,充分水分离,前房内及晶状体后注入足量的黏弹剂后使晶状体核上极部翘起并使核脱位浮于前房,再扩大切口至6~8mm,内切口略大于外切口,用晶状体圈匙伸入核的后方娩出,皮质注吸干净,黏弹剂充盈前房及使囊袋撑开,囊袋内或睫状沟固定直径5.5mm PMMA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置换黏弹剂后前房注入消毒空气,切口视闭合情况不缝或缝合1~2针,上方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2万U、地塞米松2mg使其肿胀覆盖切口。术后,全身及局部给予抗生素加糖皮质激素抗炎治疗,托吡卡胺活动瞳孔。2~3d后患者出院。

2 结 果

2.1 术后视力

术后首日患者视力超过0.6者71例(11.1%),视力恢复超过0.3者562例(87.9%),视力恢复超过0.05者587例(91.9%)。患者视力脱残率高达89.4%,91.4%的患者术后脱盲。

2.2 手术时间

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25~30min。

2.3 手术过程及术后主要并发症

术中主要并发症表现为囊膜破裂,未能植入人工晶体及眼角膜内皮水肿。而术后并发症主要有视网膜脱落、短暂性高眼压、前房积血和眼内炎症。眼角内皮水肿大多在1周内恢复,其余如高眼压及葡萄膜反应经对症外理疗后恢复良好。

3 讨 论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是目前公认治疗白内障的最佳方法,传统的白内障囊外摘除方法由于角膜切口较大,存在术后长时间角膜不可完全恢复的散光,术后视力较差,越来越不被广大眼科医务工作者及患者接受。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在传统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手术方法,具有组织损伤小、伤口愈合快、手术过程短及视力恢复快等优点[1],该方法无需超声乳化设备,成本低,操作简便易掌握,逐渐在基层医院普及。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中并发症以及术后视力、角膜内皮丢失率、前房蛋白定量和患者满意度在远期均无显著差异,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手术成本明显少于超声乳化摘除术,因而更适合中国国情[2]。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术后角膜切口较小,术后散光小,术后视力恢复较好。散光程度受角膜切口大小的影响,而且切口长度与散光成正比,切口愈靠近视轴部,手术性散光愈大[3]。巩膜隧道眉状倒弧形切口,总弦长6~7mm,其中央最前点离角膜缘1~2mm,对角膜曲率影响较小,弧形切口其两端离角膜缘较远,真正易引起散光的靠近角膜缘的部分不足6mm;且巩膜隧道扩大了切口两唇的黏着力和闭合力,增加了愈合面积,防止切口哆开,其内侧潜掘到透明角膜内1~2mm,在上唇的角膜内侧形成一小的瓣状组织,利用其活瓣作用使切口闭合良好,保持正常的前房深度。切口距角膜缘最多2mm,距离过小对角膜散光影响加大,过分靠后虽可减少对角膜散光的影响,但制作隧道难度加大,反而给手术本身带来诸多不便。9点方向处切口有以下优点[4]:(1)与该部位解剖位置的特点有关:切口位于上直肌与外(内)直肌之间,切口与直肌的作用力不在同一经线上,所以肌肉的牵拉对切口无影响,有利于切口的原位愈合,从而可能减少术后的散光;(2)9~12点方向处巩膜纤维走行方向与角膜缘成切线,而在正12点方向部位则与角膜缘垂直,因此在9~12点方向处切口对组织的损伤小,术后反应轻;(3)有利于右手操作,左手习惯则采取12~3点方向切口。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是当今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主要术式,随着手术技术日趋完美,其效果可与超声乳化相媲美,因而适宜于我国大规模复明行动及基层医院开展的以白内障为主的防盲治盲工作[5]。

参考文献

[1]姚克,姜节凯,陈佩卿,等.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J].中华眼科杂志,1996,32(2):85-91.

[2]张效房,吕勇,马静,等.介绍一种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0,22(5):501-502.

[3]何伟,徐玲,张欣.适合中国国情的非超声乳化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5,23(2):121-123.

[4]刘亚东,张黎.两种白内障摘出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疗效比较[J].眼科新进展,2005,25(1):68-69.

[5]梁元聪,董柏华,谢祥勇.非超声乳化小切口与现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临床比较[J].国际眼科杂志,2006,6(2):470-472.

眼科白内障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月—6月, 入住我科的择期手术患者 (住院时间不少于6 d) 150例, 其中男87例, 女63例;年龄42岁~83岁。合并原发性高血压80例, 糖尿病42例, 脑血栓12例, 陈旧性心肌梗死13例;学历大专以上15例, 高中18例, 初中20例, 小学77例, 文盲20例。均行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由家属陪同完成健康教育。

1.2 内容制定

根据主管医生诊疗计划及白内障手术患者不同阶段的健康需求, 由经验丰富的护士选取几个重要时间段, 从患者人院、手术前、手术、术后、出院各个阶段, 讨论确定各时间段的宣教内容, 制成本表, 保证了临床路径表的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包括常规和专科知识宣教两部分, 具体执行项目见表1。

1.3 实施方法

健康宣教路径在电子病历中, 责任护士根据路径表上的的时间, 如同执行长期医嘱一样, 有步骤地逐项执行并打钩, 最后签字。由于多数患者为老年人, 因此, 家属是我们的主要宣教对象。护士长查看电脑, 定期考核责任护士对健康宣教实施情况 (避免机械的说教式宣教, 与路径表的初衷背离) 。应用疾病相关知识认知问卷表和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效果评价。

1.4 效果评价

1.4.1 疾病相关知识认知问卷表

根据围术期各个阶段需要患者及家属掌握的疾病知识, 对照健康宣教路径表内容制成问卷, 在术前、出院前1 d对患者进行测试。>85%为掌握, 65%~75%为基本掌握, <65%为未掌握。

1.4.2 患者满意度调查表

采取我院护理部制订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 在出院前1 d对患者进行测试。满意度>90%为合格, 75%~89%为基本合格, <75%不合格。

2 结果

2012年1月—6月, 应用临床路径对眼科择期白内障手术患者实施健康宣教后, 共发放效果评价表150人次, 结果有120人掌握, 20人基本掌握, 仅有10人未掌握, 患者的满意度调查均合格。

3 讨论

3.1健康教育是指治疗过程中, 医护人员对患者实施的有针对性的医学知识教育, 是促进健康, 加强疾病预防、治疗、康复, 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1]。20世纪中期, 美国护士karen、Zander和她的助手们运用护理程序与路经的概念, 大胆尝试以护理为主的临床路径服务计划, 将路径应用于医院的急救护理, 缩短了患者的住院天数, 节约护理费用, 又可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2]。

3.2规范护理行为。过去健康宣教以叙述为主, 内容由责任护士现场发挥, 有可能出现遗漏和疏忽, 内容笼统, 缺乏重点, 患者掌握较少。不能预见疾病的先兆、并发症等各种意外情况[3], 很可能导致多种意外。应用临床路径表进行宣教可使护理措施有计划性、预见性、针对性、时效性和可操作性, 更重要的是其具有标准性和指导性, 是循证护理的要求, 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 克服了护理质量的不稳定。

3.3 促进护患和谐。健康教育提高了护理工作满意度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使患者主动参与到护理计划中来, 提高了患者自我保健和自我护理的能力。临床路径护理要求护士必须主动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有关内容和问题, 使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和主动意识得以加强, 从而促进护患沟通, 加深相互理解与信任, 保证患者在整个住院期间, 均得到热情的服务以及耐心周到的健康教育指导, 有效地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 减少了护患纠纷。

3.4 应用健康教育路径表, 可使健康教育工作程序化、具体化, 护士长可依据路径表执行护士签字及时间了解健康宣教落实情况, 保证了健康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金丽梅.制约健康教育发展的因素与对策[J].护理学杂志, 2007, 22 (9) :75.

[2]梅人朗, 陈刚, 杨益, 等.医学教育全球标准化[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456-457.

眼科白内障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0年5月~2011年5月在我院行白内障手术前被诊断为糖尿病患者32例 (32眼) 作为研究对象, 均行相关临床检查确诊。32例中, 男19例, 女13例;年龄28~80 (52.2±2.1) 岁;术前视力:光感为0.0525例, >0.05~0.17例。术前与术后所有患者均由内科医生治疗其糖尿病。

1.2 手术时机

所有患者均在血糖相对稳定且很难再降, 又无其他手术禁忌的前提下进行手术。其中, 9例选在空腹血糖<6.0mmol/L, 13例选在空腹血糖为6.0~8.9mmol/L时, 10例选在空腹血糖>9.0mmol/L时行白内障手术。

1.3 治疗方法

术前2d, 使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 (湖北康正药业有限公司) ) 滴眼, 1滴/次, 4次/d。手术前使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 (长春迪瑞制药有限公司) 滴眼散瞳。使用倍诺喜 (参天制药株式会社) 1~4滴行表面麻醉, 可根据患者年龄与体质适当增减。行小切口摘除白内障, 然后将人工晶状体植入囊袋或睫状沟内。检查切口是否出现渗漏现象, 并于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与地塞米松, 将术眼包盖住。术后每日取双氯芬钠滴眼液及典必殊滴眼液交替滴眼。如果患者前房反应过于严重, 可使用阿托品眼膏散瞳;每天于球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2.5mg, 连续3d。

1.4 观察指标

对治疗前后的视力变化进行观察, 并做好详细记录;观察术中与术后出现的并发症, 评价临床疗效。视力恢复判断标准[1,2]:视力在0.1以上则为恢复效果好。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用 (%) 表示, 组间比较用卡方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2 结果

2.1 手术前后视力对比

经过治疗, 患者术后的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与术前比较, 术后视力>0.1者明显多于术前,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体见表1。视力较差者大多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老年性黄斑变性, 说明术后视力和术前血糖值并无明显的相关性。见表1。

2.2 并发症

不同手术时机的情况下, 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所差异。选在空腹血糖>9.0mmol/L时行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要明显高于空腹血糖为6.0~8.9mmol/L时, 两者比较, 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 ;选在空腹血糖>9.0mmol/L与空腹血糖<6.0mmol/L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则无明显差异 (P>0.05) , 具体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主要包括两种情况: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而白内障与视网膜病变都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视力障碍的重要因素[4]。白内障需及时行手术治疗, 而术后视力的恢复则与视网膜病变程度密切相关。不少研究[5]表明,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患者糖尿病的病程有密切联系, 且病程越长, 则会增加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实际上, 许多患者对自身糖尿病的知晓率较低, 对相关并发症也缺乏足够的了解。在本次研究中, 32例患者治疗白内障时首诊糖尿病, 给血糖控制及术后视力的预测增加了较大难度。

关于糖尿病白内障患者术前控制血糖的要求有多种观点, 一些认为若血糖在8.88mmol/L以上则不适合行手术, 至少应控制在5.55~8.88mmol/L, 手术安全性才较高;一些则认为应在血糖低于7.22mmol/L时行手术, 最高不能高于8.33mmol/L[6]。本次所有患者均为眼科首诊, 病史及病程不明确。术前因为血糖不易控制, 极易导致应激血糖的增加, 但注意不可急于降血糖, 若短时间内降血糖, 则可能加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同时, 突击降糖也可能导致低血糖, 后果比高血糖更严重, 甚至会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 应认真做好解释工作, 以利于患者保持情绪及血糖的稳定, 尽快争取在最佳的时机行白内障手术。

在本次研究中, 我院对32例首诊眼科糖尿病患者在不同时机进行了白内障手术。从表1中可看出, 术后患者的视力普遍比术前有了提高, 术后视力恢复良好, 与术前比较存在较显著的差异。从表2可看出, 首诊眼科糖尿病患者在不同的时机下行白内障手术, 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会有所差异。其中, 选在空腹血糖为6.0~8.9mmol/L时行白内障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最低, 约为3.33%;在空腹血糖<6.0mmol/L时行白内障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21.88%, 在空腹血糖>9.0mmol/L时行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也高达25.00%。由此可见, 在空腹血糖值过低或过高时行白内障手术, 都可能引起较多的并发症, 应在血糖值相对稳定且适中的范围内进行手术。有研究[7]指出, 对于糖尿病者而言, 在血糖值过高的情况下行手术, 术后极易引发并发症, 包括前房纤维性渗出、色素播散、虹膜后粘连等。本次10例在空腹血糖>9.0mmol/L时行白内障手术, 共8例发生并发症。这与研究的观点基本吻合, 说明手术时机的选择与疗效密切相关, 同时要求术者应准确把握手术时机, 为患者争取最佳的抢救机会。为了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应于术前使用双氯芬钠滴眼液滴眼, 起到散瞳的作用。操作时应做到动作娴熟、到位, 尽可能降低创伤的发生率。术后还要严格控制患者的血糖, 以免血糖变化而引起或加重视网膜病变, 避免视力过度下降。

现阶段, 糖尿病已被认为是危害性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因此, 医院及相关医疗卫生机构应加强糖尿病的宣传与普查, 提高人们对糖尿病的认识, 尽早发现、及早治疗。首诊眼科的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手术时, 因为很难预料术后视力的恢复程度, 故应加强术前检查, 选在血糖值稳定且无其它手术禁忌时进行手术, 以提高术后视力的复明机率。同时, 加强眼底病变的观察, 并及时阻止病变进一步发展, 保护患者的视力,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由上述可知, 首诊眼科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手术, 因为很难预测术后视力的恢复情况, 故术前进行全面评估, 选择合适的时机对术后预后至关重要。选在血糖值相对稳定且无下降可能时进行白内障手术, 并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执行无菌操作, 有利于患者术后视力的恢复, 且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提高手术成功率, 对患者术后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闫莉丽.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后视力恢复及相关因素分析[J].海南医学, 2011, 22 (20) :95-97.

[2]吴柳青.首诊眼科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时机及临床疗效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 (22) :141-142.

[3]赵琼.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230例临床分析[J].甘肃医药, 2014.33 (4) :285-288.

[4]陶雁亭, 张伟英.糖尿病患者白内障与老年性白内障手术疗效对比分析[J].临床眼科杂志, 2012, 20 (2) :162-164.

[5]刘丽, 赵宏.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并发症的分析及处理[J].医学与哲学, 2013, 34 (8B) :60-62.

[6]吴爱萍, 尹丽婷, 王良玉.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的临床研究及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4, 14 (35) :252.

眼科白内障 篇4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2008年8月~2009年10月收治的100例白内障病人,其中男40例,年龄35~75(平均52.5)岁,女60例,年龄在37~72(平均54.6)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为白内障。将100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所有患者都采用相同治疗方法。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的个人信息及治疗情况没有显著差异。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我院眼科在白内障护理方面的传统方法,白内障病人在治疗前后都应采取此法护理,观察组则根据医院相关标准,接受临床护理路径规定的护理模式,此组病人治疗前后都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规定进行护理。白内障患者入院以后要进行测量评估,身体各项指标要及时记录。

1.2.1 术前准备

在手术前,医护人员要探访患者,了解患者的具体病情,一切根据患者主治医生的嘱咐进行,把需要患者检查的手术前项目一一落实。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排解患者对于手术的恐惧,对不同性格和不同承受能力的患者进行个别辅导。检查手术需要的相关器械,以保证手术可以顺利进行。

1.2.2 术中护理

在手术进行期间,可能出现无法预料的情况,受到一些个别因素的干扰,可能使患者出现并发性疾病,这时要特别耐心的安抚患者,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小心护理患者,若在手术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迅速有针对性的实施抢救,确保患者生命。

1.2.3 术后监护

在患者接受完手术以后,及时对患者的身体及各项体征进行监护,及时记录评估患者状况。医生要告知患者身体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使患者做好心理准备应对突发问题。

1.2.4 住院教育

告知患者医院相关情况及病房的使用,自身物品的放置及饮食事项,没有医生允许不能离开,责任自负。

1.3 疗效标准

显效:患者手术顺利无不良反应,没有出现并发性疾病,观察组患者应用临床护理后患者恢复情况良好,大部分患者满意医院的护理质量,满意率在72%。有所好转:患者手术顺利出现轻微并发症,应用临床护理后恢复情况较好,10%的患者比较满意护理质量。无效:患者的手术过程失败,病情加重,18%患者不满意临床护理效果。

1.4 统计学分析

此次试验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试验得出的数据资料进行t检验,统计学检验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经过治疗、护理,患者病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对照组50例患者中,28例对本次医疗服务满意,9例比较满意,13例完全不满意,满意率为56%;观察组50例患者中,36例满意,5例比较满意,9例完全不满意,满意率为72%。

3 讨论

白内障在眼科疾病中比较常见,在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很大[2]。护理人员应该耐心对待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不同的白内障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积极性,降低患者对医院的反面情绪[3]。护理人员要及时与患者沟通,不断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这样护理工作就能更有效率的完成。这也可以帮助患者减少不必要的痛苦,降低传统的治疗费,减轻患者负担,患者对自身病情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对医院的医疗服务也将更加满意。

摘要:将100例白内障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随机分配病人50例。对两组白内障病人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而对照组依照原来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1]。观察并作好记录,收集两组白内障患者的不同体验,如护理时间满意度、护理期间的疗效、医院护理质量等。结果观察组病人更加满意自己在医院期间接受的护理,更了解自身病情以及有关白内障的健康知识,较之对照组对医院及临床护理接受度、认同度高。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在各个方面改善了传统的护理方法,弥补了过去容易出现的漏洞,并且有条不紊的分层列项,让白内障患者接受程序化的服务,较之原来更加贴心、细致,病人可以更清楚的了解护理进程,心理满意度大大提高,在临床护理中,这种方法无疑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眼科护理,白内障患者,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冯桂荣,宋悦,王彤,等.临床护理路径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08,15(2):101-102.

[2]陈君娥,刘艾平,唐德菊,等.临床护理路径在人工晶体植入术病人中的应用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77(1):77-78.

眼科白内障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9月-2015年5月收治的眼科白内障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50例。观察组男30例, 女20例, 年龄57~75岁, 平均 (66.87±6.98) 岁;对照组男31例, 女19例, 年龄58~75岁, 平均 (66.12±5.36) 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眼科白内障患者采用常规白内障护理方式进行护理, 而观察组眼科白内障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临床护理路径表, 通过临床护理路径方式进行护理, 具体内容如下。

1.2.1 术前护理

首先, 在护理之前的准备阶段, 需要针对医嘱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检查, 比如采集其血液样本及收集口服药物, 在对患者实施手术之前, 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身体各项指标情况进行检查, 从而对眼科白内障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进行科学评估。主要要对眼科白内障患者的呼吸情况以及血压情况和体温等相关的指标进行观测记录, 在入院后应该对患者的结膜囊进行冲洗, 并对患者不同时段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 从患者的体位以及手术室温度、湿度还有患者的生理方面积极做好相关的舒适性护理。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路径中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 护理人员应该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在患者入院之后及时向其介绍院内的相关情况, 使患者尽快适应新的住院环境, 从而消除患者的恐惧感。与此同时, 向患者介绍医院的基础设施使用方法, 同时还要对患者的开饭时间进行说明。通过与不同患者进行积极的交流, 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 并对患者的疑问及时解答, 帮助患者尽快融入医院环境, 消除其陌生感。

1.2.2 术中护理

在患者手术进行期间, 护理人员应该向其进行心理护理, 通过为不同患者讲解白内障手术治疗的重要性以及手术的具体优势、手术医师的实际情况及手术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等, 使患者能够充分做好心理准备, 以便更好地配合护理人员实施临床护理路径, 同时向患者说明具体的手术方式以及麻醉方式。并对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情况进行说明。

1.2.3 术后指导护理

完成手术之后要将患者及时送回病房休息, 并及时加强对患者的随访, 通过询问以及观察、了解患者的疼痛以及渗血情况, 从而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肌肉放松训练方式以及深呼吸方法等, 帮助患者排解其不良的心理情绪, 并为患者讲解正确的点眼方式。在患者出院的当天, 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科学评估, 包括患者的身体病情恢复情况以及患者对眼科白内障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等, 同时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 向患者讲解日常生活中相关注意事项等。

1.3 护理满意度评价标准

针对心理护理、护理态度、护理质量等进行评定, 每项20分, 总分100分, 60分以下为不满意, 60分以上为满意、8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总满意=满意+非常满意[2]。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字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患者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例 (%)

3 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护理模式, 这种科学的护理路径是经过许多具备专业技能知识的科研小组成员共同讨论之下制定出来的, 因此它是针对某一种疾病的医疗护理程序, 与我国一般的护理过程相比, 这种临床护理路径更加专业和科学,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防范医护人员因专业技能不足或者操作疏忽大意, 从而引起的技术差错以及医疗事故的出现。这种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严格按照一定的护理标准实施护理, 并按照相关的操作注意事项以及操作流程展开一系列的临床护理, 从而使眼科白内障患者接受一种程序化的护理服务[3]。因此, 不论是在护理前还是护理中以及护理后, 都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按照这一特殊的护理要求进行操作。随着临床护理路径的不断应用与发展, 在我国医学中已经成功将其引入到临床护理实践中, 而且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成效。通过实践可以发现, 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到眼科白内障患者的护理过程中, 一方面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护理时间, 进而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 通过临床护理路径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总体而言, 临床护理路径在临床护理中应用优势突出, 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 临床护理路径可以减少护理中不必要的浪费, 从而使护理人员提高其护理的安全职责;其二, 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科学护理, 能够显著提高眼科白内障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其三, 临床护理路径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护理的有效性, 从而为患者节省了大量的经济成本[4]。通过制定和实施科学的临床护理路径, 从而使医疗单位的医疗人员形成了治疗的共识, 因此有效规范了医护人员在治疗过程中的相关操作行为, 从而使患者缩短治疗的时间, 在一定程度上而言, 降低了患者的住院成本, 与此同时, 也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因此, 在我国现阶段的临床护理过程中, 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科学护理, 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5]。

经过研究发现, 医务人员的满意度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只有提高整个医疗服务水平, 才能提高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由此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不断提高, 而临床护理路径能够使护理人员的工作更加标准化和严格化, 从而有利于临床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经过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9月-2015年5月收治的眼科白内障患者100例进行护理对比分析, 对照组50例患者中, 非常满意32例, 较满意3例, 不满意15例;而观察组50例患者中非常满意39例, 较满意9例, 不满意2例,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0%,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7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临床护理路径在眼科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值得进行推广。

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眼科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9月-2015年5月收治的眼科白内障患者100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5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眼科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值得进行推广。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眼科白内障,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苏敏, 刁源.临床护理路径在眼科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工企医刊, 2014, 31 (5) :1041-1042.

[2]吴丹.临床护理路径在眼科白内障手术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大家健康 (学术版) , 2015, 31 (14) :242.

[3]刘秀华.临床护理路径在眼科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3, 24 (15) :3585-3586.

[4]刘晓燕.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 2011, 9 (14) :86-87.

眼科白内障 篇6

目前,欧洲、日本、美国及中国均无染色剂中化学残留助剂的标准检验方法。由于蓝域染色剂组成复杂,分析时往往干扰测定,样品前处理既要保证残留助剂从样品基体中分离出来,又要防止其他干扰成分过度析出造成干扰。本次试验研究目的是预测溶出的水平,对从染色剂中可能溶出的残留助剂进行详细的分析,选择适当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和仪器检测条件,使样品中被检测成分的分离效果更佳、灵敏度更高、受干扰的程度更小。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和试剂。

Agilent 6890N气相色谱仪、7694E顶空进样装置、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和色谱工作站(Agilent公司,美国),顶空瓶(体积10mL);丙酮、异丙醇均为色谱纯,购自美国TEDIA“天地”试剂公司;氯化钠(NaC1)为优级纯,购自德国默克公司,用前于450℃烘3~4h(去除吸附的有机物);Milli-Q超纯水。

1.2 标准溶液的配制。

取10 mL容量瓶两个,加超纯水数毫升,准确称重。各滴加2滴丙酮和异丙醇,再称重。增加的量即为丙酮或异丙醇的量,加超纯水至刻度。计算含量后, 取适量以上溶液用超纯水配置成2种化学助剂的混合标准溶液。此标准溶液浓度为:丙酮9.05mg/mL,异丙醇10.62 mg/mL。准确移取一定体积的混合标准中间工作液,根据检测器的灵敏度及线性要求,用水稀释成适用浓度的混合标准系列溶液,待测。

1.3 仪器条件。

1.3.1 Agilent 7694E/Headspace Sample

炉温:80℃,进样环温度:90℃,传输管温度:100℃;GC 循环时间:5 min,样本预热时间:30 min,加压时间:0.2 min,进样时间:1 min。

1.3.2 Agilent 6890N/ALS Chemstation

进样口:温度200℃,分流比6:1; 色谱柱:毛细管柱DB-WAX 30m*0.32mm 膜厚0.5μm,流速1.5mL/min; 炉箱:温度90℃,程序时间3min; 检测器:温度200℃,H2 流速30.0 mL/min,压缩空气流速350mL/min, 氮气补气流速20mL/min。

1.4 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1.0 mL混合标准溶液, 置10mL顶空瓶中,准确加入超纯水1.0mL,同时加入0.76gNaCl,立即盖上瓶盖轻轻摇匀,在设定的顶空及色谱条件下进行分析。根据保留时间定性,以峰面积对浓度分别绘制丙酮和异丙醇的标准曲线。

1.5 样品处理。

称量样品1.0g(精确至1mg),置10mL顶空瓶中,准确加入超纯水1.0mL,同时加入0.76gNaCl,立即盖上瓶盖轻轻摇匀,在设定的顶空及色谱条件下进行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定性分析。

参考分析目标物(荷兰 Dutch Ophthalmic Research Center International B.V.公司生产的Vision Blue0.5mL瓶装染色剂,成分为0.1%台盼蓝磷酸盐缓冲溶液)的性质和安捷伦气相色谱柱应用说明。初选实验条件:顶空平衡温度100℃、平衡时间60min、进样温度105℃,传输线温度120℃、进样时间0.05min,毛细管柱DB-WAX 30m*0.32mm 膜厚0.5μm,初温50℃保持2 min、10 ℃/min升温至230 ℃保持5 min程序升温,柱流速1.5mL/min,气化室温度200℃、分流比6:1,检测器250℃。

样品在5min前完全出峰,参考相关有机溶剂的气相色谱图,用标准有机溶剂定性出样品中残留的是丙酮和异丙醇两种化学助剂。

2.2 定量分析。

2.2.1 顶空条件的选择。

平衡温度。依据测定物的沸点来选择顶空平衡温度。将20μg/mL丙酮、异丙醇对照液分别在60℃、70℃、80℃、100℃ 温度下平衡30 min后进行测定,得到峰面积与平衡温度间的关系(见图1)。试验中发现,在相同的平衡时间条件下, 随着样品平衡温度的升高,进入气相的丙酮和异丙醇的量增加,从而提高分析的灵敏度。但平衡温度过高时顶空瓶的气密性变差,影响方法的精密度,所以实际工作中一般在满足灵敏度的前提下尽量选择较低的平衡温度。本研究中,设定平衡温度为80℃。

1.CH3COCH3,2.CH3CHOHCH3

平衡时间。平衡时间取决于被测组分分子从样品基质到气相的扩散速度,即与分子大小、介质黏度及温度有关。设定平衡温度为80℃,分别测定平衡时间为20min,30min,40min,50min ,60min时上述对照液的峰面积,结果显示,平衡时间少于30 min时,随着时间的增加,峰面积明显增加;当平衡时间超过30 min时,峰面积增幅趋缓,顶空的气-液两相已基本达到平衡。故本研究中顶空平衡时间选择30 min。

基质效应的消除和减少的方法、顶空气体中各组分的含量除与其本身的挥发性有关,还与样品的基质有关,如丙酮和异丙醇易溶于水,与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因而富集效率低,较高的平衡温度还会造成大量的水蒸气。选择加入0.76g氯化钠具有提高溶液的离子强度、降低有机化合物在水中溶解度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消除样品的基质效应,从而准确进行定量分析。

2.2.2 色谱条件的选择。

根据丙酮和异丙醇的结构性质及相关资料,通过实验,我们选择毛细管柱DB-WAX 30m*0.32mm 膜厚0.5μm。在进样口温度200℃、FID检测器温度200℃的条件下选择炉箱恒温90℃,柱流速1.5mL/min,分流比6:1。丙酮 2.3 min出峰,异丙醇 2.5min出峰,各峰的分离度和理论塔板数见表1。

2.3 方法学验证。

2.3.1 校准曲线、线性范围及检出限。

在分析确认的色谱条件下测定丙酮和异丙醇混合标准系列的峰面积,绘制标准曲线。以信噪比S/N=3对应检出限,将5倍的检出限作为方法定量下限见表2。

2.3.2 精密度及准确度。

配制10μg/mL的丙酮和异丙醇标准溶液试样进行6次测定。丙酮含量平均值为9.314μg/mL,精密度(RSD)为3.507%,回收率96.5%;异丙醇含量平均值为10.376μg/mL,精密度(RSD)为2.926%,回收率98.8%,结果表明精密度准确度良好。

2.3.3 加标回收率试验。

取同一样品3份,分别加入3种不同浓度标准溶液,测定丙酮和异丙醇浓度。结果显示80%、100%、120%的样品回收率,分别为丙酮为90~95%,异丙醇为89~95%,(n=6)。表明回收率情况良好。

2.4 样品测定。

分别对2个不同批号蓝域染色剂中的丙酮、异丙醇残留量按照外标法进行测定,测定结果见表3。

3 结论

本实验曾采用对样品先进行蒸馏,收集馏出液直接进样法。该样品预处理回收率低,且长期直接进样,样品馏出液溶剂水会降低毛细管柱柱效。因此本实验采用顶空进样法,以水为溶剂,不仅可以延长柱子的寿命,而且空白对照液没有杂质峰。同时,该方法样品前处理操作简便、方法的线性范围宽、精密度好、准确度高、快速灵敏,适宜长期对染色剂进行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肖杨,向里南等.台盼兰囊膜染色辅助撕囊技术在超声乳化手术中应用[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2,20(5):359.

[2]胡辅华.台盼兰染色技术在内眼手术中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厂矿医学,2007,20(5):549-550.

[3]丛春霞,张金华.台盼兰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山洪的应用[J].2006,14(3):277-279.

[4]Werner L,Pandey SK,Escobar-Gomez M,et al.Dye-enhanced cataract surgery.Part 2:Iearning critical steps ofphacoemulsification[J].J Cataract Refract Surg,2000,26(7):1 060~1 065.

[5]Pandey SK,Werner L,Escobar-Gomez M,et al.Dye-enhanced catcract surgery,Part 1:Anterior capsule stai-ning for capsulorhexis in advanced/white cataract[J].JCatcract Refract Surg,2000,26:1 052-1 059.

[6]周慧瑶,皇甫晓,阎明.63例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3,21:加3-加4.

[7]ChaintreauA,Joulain D,Marin C,eta1.J Agnc FoodChem,2003,51(22):6398

[8]孙仕萍,李晖.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的丙烯醛和丁烯醛的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20(1):67-69.

[9]陈自力,王瑾,陈小珍,等.顶空2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食品包装复合膜中13种有机溶剂残留[J].理化检验-化学分析,2010,46(8):911-916.

[10]许瑛华,朱炳辉,钟秀华,等.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15种挥发有机溶剂残留[J].色谱,2010,28(1):73-77.

[11]薛希妹,丁玉龙,刘心同,等.水性涂料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J].分析测试学报,2010,29(3):267-271.

上一篇:水稻高产示范下一篇:传染病预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