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眼科

2024-09-20

门诊眼科(精选9篇)

门诊眼科 篇1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的寿命也在提高。我国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 随着年龄的增长, 与年龄相关的各种眼病的发病率也随之提高, 具备良好的视觉功能, 可使中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1]。因此在门诊眼科的护理工作中, 应加强对中老年人眼疾知识的健康教育。

1 定期到眼科做各项检查

随着年龄的增长, 中老年人眼的视力逐渐下降。如40~45岁发生老视, 又称老花眼;>50岁发生老年性白内障、糖尿病性白内障、开角型青光眼、急性闭角性青光眼、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脱离等。所以需要到医院眼科定期检查, 如视力、眼底、眼压、视野、眼AB超等, 及时发现眼病, 及时治疗。以防病情进一步发展, 影响眼的视力。

2 用通俗的语言解释疾病

眼科工作中, 患者大多是中老年人。如患者因视力下降, 在经过眼科各项检查排除了眼部器质性疾病后, 通过屈光检查确诊为屈光不正, 应向患者解释为近、远视或散光, 应尽可能使患者明白并理解。这时要求我们要用通俗的语言与专业化俗语有机的结合起来以提高患者的医学知识, 如老花眼看处远时清晰, 不需要戴眼镜, 看近处时需要佩戴眼镜。老花眼是调节功能下降, 不必担心眼睛的视力。

3 用示范的方法教会患者如何护理眼疾

如沙眼要告知患者此病与环境卫生、生活条件和个人卫生有密切的关系。沙眼, 1~2个月后进入慢性期, 慢性沙眼可因反复感染病程迁延数年至十数年, 造成并发症, 如倒睫、睑内翻、脸球黏连、慢性内囊炎、实质性结膜干燥症等。所以要正规治疗至痊愈。正确的点眼药水, 嘱患者滴眼药水前, 用肥皂洗净双手, 擦干。头后仰或仰卧床上, 以一只手的食指按上眼睑, 拇指按下眼睑, 另一只手对准眼球滴眼药水。瓶口离眼0.5cm最佳。滴后, 嘱患者转动眼球使眼药水充满眼内。要求沙眼患者一人, 一盆, 一巾, 毛巾要常煮沸消毒以防交叉感染。

4 做好心理护理, 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心理

眼科疾病所造成的痛苦和不便会使患者产生焦虑和恐惧心理。尤其是在不明白相关知识的情况下, 担心治疗效果。害怕眼睛失明。因此心理压力较大。此时我们要向患者解释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程及转归, 使患者及时了解治疗疾病的方法和预后, 减轻心理压力, 缓解紧张情绪, 有利于治疗和护理。如白内障患者告知可做人工晶体植入的手术使之复明。

5 做好眼科的健康教育

门诊眼科的健康教育是为了增强人们爱眼护眼意识, 使患者了解有关眼疾医学常识, 预防眼科常见病、多发病, 重视用眼卫生, 防止和避免有害因素对眼睛的影响, 提高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眼科,护理

参考文献

[1]韩兵, 王爱东.中老年人视觉保健及眼病知识调查[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 8 (1) :249.

眼科门诊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篇2

【中图分类号】R246.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9-0055-01

我院眼科门诊是集诊疗、屈光手术、眼底激光、眼科辅助检查等为一体的综合性门诊。担负着军地眼疾患者的诊治工作尤其是寒暑假及节假日门诊量较大。加之我院为教学医院、进修实习同学较多,均给护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为确保眼疾患者来我院就诊的安全及满意度,现将我院眼科门诊的护理风险防范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2011 年1 月—2012 年12 月门诊患者27 654 例,其中男15 323 例,女12 331 例,年龄12 d~86 岁。

2 护理体会

2.1 患者因素

2.1.1 表达不准 视力检查为眼科首要及重要的检查项目之一。少数患者对视力表图形认知能力差或心理因素等原因,故不能准确表达视力表图形的开口方向,从而可造成检查结果不准确,干扰医师的诊断。

护理对策:视力检查前,对认知能力差、文化程度低或反应慢者护士应耐心、热情地讲解视力检查的方法、目的、意义,直至教会患者能准确识别视力表图形后再进行检查。同时适时给予其鼓励,使其在心情放松的情况下进行检查,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

2.1.2 固视不能 眼科大部分检查均在暗室内行光学仪器检查,故患者的配合十分重要。特别是屈光手术、微机视野检查等对固视的要求极为严格。但在实际工作中,有部分患者由于生理或心理因素,眼球的固视能力较差,从而导致检查治疗中断,而影响检查的准确性,甚至给屈光手术带来一定的风险性而被迫放弃手术。

护理对策:对需行固视要求者,检查或手术前护士应耐心给予固视训练指导,使患者了解固视的重要性,以取得患者的主动积极配合。同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避免精神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反应,因为只有在心情放松的情况下,方能保证注意力的集中,以利于检查、治疗的顺利进行,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及患者的安全。

2.1.3 意外损伤 眼科门诊除行屈光手术者为年青人外,就诊患者多以老人、小儿和视力低下者居多。由于其对环境的陌生,加之老年人功能退化及小儿运动协调功能尚未发育,故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低,极易发生跌倒、滑倒、碰撞等意外损伤的发生。而且眼科检查多在暗室进行,增加了患者意外损伤的风险性。

护理对策:护士对前来就诊的患者应主动招呼,热情接待,对视力低下、行动不便的高危患者应给予搀扶引导,协助检查,适时给予指导,使之尽快熟悉周围环境及设施。地面保持干燥防滑,走廊、卫生间安装扶手或拉手,公共区灯光不宜太暗,以确保患者的就诊安全,严防意外发生,杜绝医疗纠纷。

2.1.4 突发事件 眼科门诊专科治疗操作较多,尤其是侵入性操作如球后注射、荧光素钠血管造影等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常见护理风险还有药物过敏反应、药物渗漏致皮下组织坏死等。患者对治疗极度紧张出现一过性晕厥,甚至来院就诊患者企图到我科门诊跳楼自杀等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对此,医务人员虽然没有责任,但可引起医疗纠纷。

护理对策:门诊护士要树立护理风险无处无时不在的风险防范意识,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对安全隐患不能掉以轻心。加强进行急救技术训练,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同时要熟练掌握专科检查的护理配合,要像打造精品一样认真对待每一项操作和治疗,熟悉急救技术及抢救物品器材的使用,急救药物器材定期检查维护,使之处于最佳状态。对潜在的风险因素有紧急处置预案。

2.1.5 遵医性差 少数患者对其自身疾病认识不足或工作繁忙等而不遵守医嘱,遵医行为差。如不坚持治疗或自行停药,致使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反复。尤其是青光眼、糖尿病性眼病等需长期甚至终生都要医疗保健以控制眼疾者。但由于患者没按医嘱治疗或自行停药或不定期来院复诊,从而导致病情发展。

护理对策:眼科护士应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及丰富的专科疾病防治知识,以及与患者的沟通技巧,能对患者进行个别或集体健康教育。我科针对眼科常见病、多发病采用墙报、宣传栏、卫生健康手册、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宣传眼病的防治知识,以提高患者自觉“爱眼护眼”意识。同时使前来就诊的患者来我科就诊后不仅能治好病,还学到相关疾病的自我保健知识。

2.2 护理因素

2.2.1 态度生硬 护士对患者缺乏同情心,特别是当就诊患者多,工作忙时,在语言、行为、举止方面,可表现出不耐烦,对患者态度生硬、冷淡,甚至使用不礼貌用语,对患者的问题不耐心解释,使其感觉受到冒犯,从而引发患者的不满,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

护理对策。加强护士的职业道德修养教育,培养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用爱心去尊重、关心护理患者。工作中普及“普通话”及“文明礼貌用语”,要求护士对就诊患者做到“来有迎声,走有送声”。教育护士认识到门诊是医院及科室的重要形象“窗口”,对医院的声誉至关重要。因此,服务态度的好坏不仅仅是患者评价医院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而且也是护理人员爱院爱科的具体体现。使护士学会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合理安排人员及工作,以确保就诊患者多时,工作做到忙而不乱,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2.2.2 业务不熟 当门诊护士轮换或新护士上岗时,可出现护士业务不熟,专科技术操作不到位等缺陷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致使其意见较大。

护理对策:门诊护士轮换时须先熟悉业务技术后,经考核确认能独立工作方可上岗。对新护士加强岗前培训及“传、帮、带”。对实习护士要做到“放手不放眼”要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工作。同时护理工作要紧跟医疗的发展,对科室开展的新业务新技术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既要会护理,又要能配合医生给其护理指导。

2.2.3 护理差错 工作粗心疏忽,规章制度不落实,查对不严格,如打错针、点错眼药或眼别,视力检查不准确或记录错误,消毒制度不严格,操作中不遵守无菌技术规程等。

护理对策:定期组织护士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及医疗规章制度,进行医德医风规范教育,提高护士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的自觉性,培养护士的“慎独”精神,用职业规范约束自己的护理行为。工作中严格“三查七对”,杜绝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护理文书记录及时规范准确,无涂改,技术操作严格操作规程,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及消毒制度,杜绝医源性感染。

2.2.4 管理不当 护士安排不合理,就诊秩序混乱,服务不到位,环境卫生差,患者满意率低,意见大。

护理对策:合理配备护理人员做到新老搭配。规范门诊就诊流程,使之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缩短患者就诊候诊时间,建立护士导医制。开展“病人在我心中”的活动及评选“服务明星”等优质服务活动。树“窗口”形象,定期进行护理风险分析,以提高护士护理风险防范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以做到防患于未然,加强护士专业技能训练,提高护士综合素质。加强规章制度的落实及监督作用。

3 小结

护理风险无处不在,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尤其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科学的发展,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因此,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提高护士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确保护理安全,无疑是对护理人员是个新的挑战,对此,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提高护理抗风险能力,尽量避免和减少风险产生的危害,才能确保护理安全质量。

参考文献:

[1] 陶寅.医院可持续发展应重视规范医学行为.中国医院,2003,7(12):38-40.

浅谈眼科门诊病人的心理护理 篇3

1 眼科门诊病人常用的心理护理的方法

(1) 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门诊服务护士是第一时间与病人接着的医务工作者, 美观整洁的仪表, 亲切的微笑与问候, 都能创造出宽松和谐的气氛, 对病人焦虑、恐惧心理起到安抚作用。护士在施治过程中要讲究语言的技巧, 针对不同患者, 不同病情, 不同心态使用不同语言表达方式。

(2) 语言沟通是护理人员与患者顺利交流的重要手段。对待患者的问题, 要做到有问必答, 并针对患者不同情况等采用不同方式。例如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的患者往往对我们寄以很大的希望, 信任医护人员, 这时, 我们态度应当非常温和, 语言亲切简洁。对一些文化程度较高敏感的患者, 护理人员可将疾病介绍给本人。但与其谈话过程中, 我们特别要注意因语气、态度和表情对患者产生不利暗示, 使患者产生灰心失望等不良情绪。

2 眼科门诊病人常见心理问题及护理

2.1 焦虑、忧郁心理:

门诊患者有一部分视力下降明显, 并且恢复正常视力有困难, 因病情、年龄、性格、经济等各种原因, 则易出现焦虑忧郁的表现, 老年患者常因经济条件不好及生活不能自理, 而产生了忧郁及焦虑的心理, 而青年人则担心视力障碍及形象受损。护理人员要以平静、缓慢的方式与患者进行简单直接沟通, 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感受, 并表示自己的理解, 鼓励患者与家属、朋友多交流, 把内心情感露出来, 缓解焦虑程度, 能够正确对待现状。

2.2 恐惧、害怕心理:

眼科各项检查较复杂, 有的要在局麻下操作, 且大多在较暗的环境下进行, 患者一般都有紧张感, 希望在最简单的检查下得到确切的诊疗, 针对以上特点, 护士应耐心介绍该检查的必要性及注意事项, 简单扼要介绍仪器的基本常识, 解除患者的心理负担。

2.3 情绪低落、缺乏信心:

部分慢性病患者由于长时间受疾病折磨, 情绪低落, 缺乏治疗信心, 针对这种病人用安慰性治疗语言, 增加病人的信心, 鼓励患者多与家人、亲友接触联系, 以减少孤独感, 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情绪低落。

3 体会

针对以上眼科门诊病人出现不同的心理问题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 使心理学在眼科门诊得到应用, 解决了患者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及预防了患者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 让患者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面对治疗与现实生活, 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同时也提高了我们护理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李丽.浅谈眼科门诊病人的心理护理[J].哈尔滨医药, 2004, 24 (6) :87.

眼科门诊手术室院感监测与管理 篇4

【关键词】手术室;医院感染; 管理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578-01

门诊手术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手术病人的预后及医疗效果。为此,我院眼科门诊手术室在医院高速发展过程中,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测与管理,创建洁净手术室环境、加强手术室的院感监测与管理,有效的降低手术感染率,保障病人的手术安全及感染的预防。现介绍如下:

1.手术室感染监测

1.1空气监测

我院眼科门诊于2005年改建利用一间层流洁净手术室,眼科门诊手术室是采用层流通风系统,采用垂直送风,外界空气通过高效过滤网和静压箱的均流、均压作用从顶棚把洁净空气送到手术间,污染空气平推由四周回风口出去.选择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疗活动之前进行采样,每季度一次。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80~150cm,布点方法:在手术间中心工作区域放置1-3个9cm直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培养皿,周边工作区域放置4-6个,打开培养皿在采样点暴露30min后关闭并及时送检培养。检验单上要注明培养基布放位置,层流洁净手术室空气培养的标准为≤10cfu/m3。

1.2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1.2.1使用中的消毒剂应每季度进行一次生物检测。消毒剂其细菌含量必须<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1.2.2压力蒸汽灭菌必须进行工艺检测。化学检测和生物检测。工艺检测应每锅进行,并详细记录。化学监测应每包进行,手术包需进行中心部位的化学检测。生物检测每周进行,合格才能使用。

1.3医护人员手细菌监测

手术人员手的细菌检测是控制医院感染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手术人员要严格执行有效的洗手制度,接触患者前后均要洗手或用消毒剂洗手,必要时戴一次性手套。每季度对医务人员手部进行细菌培养,并进行监测。应在接触病人,从事手术前进行,被检人,将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一支在双手指曲面从指根到指端来回涂擦个两次,一只手涂擦面积30cm2,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子,剪去手接触部位,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内送检标准为≤5cfu/cm2。

1.4物体表面细菌监测

选择消毒处理后4h内进行,被采面<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表面≥100cm2,取100cm2。用5*5cm2的标准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一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1~4个规格板面积,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内送检。门把手等小型物体则采用棉拭子直接涂抹物体表面的方法来完成,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标准为≤5cfu/cm2,每季度进行一次。

2.手术室管理

2.1医务人员的管理

2.1.1手术室内人员认真学习有关医院感染管理及各项规章制度(手术室一般制度、卫生制度、参观制度、消毒制度、洗手制度),根据卫生部制订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执行。

2.1.2训练与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与无菌观念,使其认识到手术室无菌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2.1.3医务人员的衣物上或多或少带有致病微生物,进入手术室的人越多室内的空气污染就越严重。且进入手术室的各类人员须严格更衣、更鞋,带口罩帽子,严格洗手制度及无菌操作,如患感染性疾病则暂不进入手术间。

2.1.4严格控制参观手术人数,参观人员进入手术间后,站到指定位置。开展特殊手术及教学观摩手术参观人数多时,可设录像转播,组織参观人员在指定地点。手术过程中尽量避免走动及开门,以减少空气流动污染,明确参观注意事项,接受手术间工作人员的监督管理。

2.2病人的管理 住院病人由病区做好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如手术部位的清洁消毒,术前准备,术前用药等,并换上干净的病号服,门诊病人应更换手术室的专用服并带上手术帽。如病人患非手术部位感染性疾患时,应先治疗痊愈后再手术。

2.3层流手术间的使用和管理

2.3.1层流手术室的空气净化原理是由压缩机将过滤无菌的空气由天花板送入并将污染的空气由四周的回风口推出,因此手术间的压力必须始终处于正压状态,否则有可能导致污染空气的进入,为此,需保持手术室相对密闭状态。另层流手术室一般采用局部净化的方式,故手术床应放置在层流天花网对应处,避免在回风口开启无菌包。严禁在手术间折叠各种布敷料,手术前半小时开启层流装置。手术进行时严禁打开通往污物走廊的通道.

2.3.2感染手术尽量避免在层流手术间进行,特殊情况时应在无菌手术结束后进行。

2.3.3每周定期清洗回风口的过滤网一次,防止其受到污染。每季度进行空气培养一次,高效过滤网的更换根据空气培养的结果,每半年更换一次。

2.4.手术器械的处理

2.4.1手术完毕后,一般手术器械和显微手术器械分别放入专用手术器械回收袋内,由医院消毒供应室统一回收,清洗并消毒。

2.4.2不能耐受高压消毒的仪器及各种导线低温消毒,其余物品按性能高压灭菌消毒。

2.5.一次性灭菌物品的管理

加强一次性灭菌物品使用检查,使用前查看一次性灭菌物品,核对产品名称、规格型号、制造厂名、产品商标、无菌有效期、生产批号等,包装密封性好才可使用;一次性灭菌医疗用品应专柜存放,离地面30cm,柜内清洁干燥,通风良好,室内空气含菌量≤200cfu/m3,温度与湿度要适中;定期进行空气消毒。

3.小结:

实践证明,通过以上环节的有效检测和管理,手术室的医疗设备、物资的除尘管理及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转运流程,感染手术的管理及终末消毒,控制了手术室院内感染的传播途径,有效的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及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石兰萍、张红、丁小容:《手术室医院感染的管理》,载《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年第3期。

[2]张国富、王向阳:《介入手术室的感染预防控制及管理》,载《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5年第4期。

[3]金福顺、赵翠兰等:《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探讨》,载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年第16卷第4期。

[4]董薪、宋烽等:《加强医院门诊手术室感染的预防与管理》载《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年第8期。

[5]张丽娟,胡淑娟,管桂兰:《手术室控制医院感染的管理》,载《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1期。

眼科门诊健康教育的护理体会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6月在我院就诊的患者, 就诊结束后请患者填写满意度调查表。每月发放调查表为100份, 收回100份。

1.2 健康教育的目的及重要性

眼科护理中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和主动性。眼科疾病所造成的痛苦和不便, 会使患者产生焦虑和恐惧心理, 尤其是在不了解相关知识的情况下, 担心治疗效果害怕失明, 因此心理压力很大。通过健康教育, 使患者减轻心理负担, 了解与疾病有关的健康知识, 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减少并发症, 促进康复[1]。

健康教育也是为了增强人们爱眼护眼意识, 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 提高自我护理保健能力。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 使患者了解有关眼科的医学常识, 眼部结构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预防眼科常见病、多发病, 重视用眼卫生, 防止和避免有害因素对眼睛的影响。

1.3 眼科门诊患者的特点

1.3.1 门诊患者以老年人居多, 而大多数老年患者同时会有两种或更多的慢性疾病, 有行动不便、视力差、听力差的特点。因病而产生的厌烦心理和自弃情绪。

1.3.2 门诊患者流动性大, 文化层次不一, 理解能力不同, 接受快慢不同, 对医疗的希望等需求各有差异。因患者停留的时间短, 护士没有时间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2]。

1.3.3 门诊患者的心理特点, 凡是来诊者最关心的问题是自己究竟患了什么病, 能否很快治愈, 有什么药最有效?希望明确诊断, 得到最佳治疗方案, 争取早看完早离开, 最不希望住院治疗[3]。

1.3.4 医护缺乏沟通, 护理工作缺乏主动性, 由于患者看完医生后, 都是自己直接拿处方取药或治疗, 往往造成护士给患者做完治疗不知患者的病痛, 整个护理过程十分被动, 有悖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不利于疾病的预防和康复[4]。

1.4 健康教育的方法

1.4.1 候诊教育:

患者在候诊, 为了突出个性化, 选取12种病种, 根据疾病不同的诊断, 不同病情对症下药, 针对性强, 而改变以往那种向在座所有人统一讲某种病, 而引起患者厌烦, 不感兴趣的现象[5]。可根据患者及家属的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也可向患者及家属传播一些卫生知识, 自我保健措施。

1.4.2 接诊教育:

接诊教育是门诊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以个别谈话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在整个接诊过程中面对面与患者交谈, 对患者最关心的问题及患者没意识到的重要问题, 不时地进行必要而简短的解释, 说明, 指导, 安慰。

1.4.3 治疗时的教育:

对常见眼科疾病, 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 护士应配合医生做好治疗及护理工作, 如患者治疗没有足够的认识, 情绪紧张, 不予配合, 治疗则无法顺利进行, 这时需要我们态度亲切, 举止自信, 语言轻松, 讲解治疗的必要性, 不治疗的后果, 术中如何配合, 术后注意事项等, 使患者在配合治疗的基础上, 才能起到预期的治疗效果[6]。

1.4.4 离诊时的教育:

患者诊治结束准备离院时, 护士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回家后的注意事项, 介绍眼药的用法, 急性期和慢性期如何用药。传染性的疾病患者如何不传染家人, 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解除患者的后顾之忧, 使患者满意离去。

1.5 健康教育的形式

1.5.1 健康教育宣传栏:

利用候诊厅设置宣传栏, 内容为眼科的常见病, 眼科检查的重要性, 视力的正常值, 眼压的正常值等, 形式力求美观大方, 字迹工整, 语言通俗易懂。

1.5.2 示范教育:

眼科患者用药主要是眼药水, 特别是儿童用药比较困难。向患者讲正确的点眼液的方法, 应是一手将下眼睑提起, 另一手将药液滴入下穹隆内, 放下眼睑, 轻轻闭合眼睛, 使药液布满全部结膜囊内。

1.5.3 口头教育:

根据患者所患疾病, 讲解疾病的病因、发展、治疗及护理, 使患者理解自己的疾病, 减轻心理压力, 对治疗充满信心[6]。并告知患者自我护理的常识, 饮食调节及注意事项。讲解用药知识, 以及按医嘱用药的重要性。对学习能力差的应反复强调, 提高其认识疾病的能力, 减少疾病复发和并发症,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5.4 健康处方:

健康处方是很方便的健康宣教。向患者及家属发放, 内容是健康小常识, 如:用电脑不伤眼睛的小方法;关于眼睛的休息, 配戴隐形眼镜的注意事项等。让患者及家属学会如何健康地用眼, 如何爱护眼睛。

1.5.5 经验指导:

选择健康教育效果显著的患者, 通过讲述自身经历以及心理体会, 并传授其所患疾病的治疗、护理、预防措施及注意事项, 以激发其他患者参与治疗与护理的积极性。

2 结果

满意度1月份为87%, 2月份为89%, 3月份为90%, 4月份为90%, 5月份为93%, 6月份为95%。可见, 通过健康教育的实施, 医患纠纷减少, 提高了门诊满意度。

3 讨论

总之, 通过健康教育的实施, 眼科门诊患者的健康教育将更加被患者及家属所接受, 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作用也越来越显著, 健康教育是建立健康行为的有效方法, 对临床各种治疗有增效的作用。通过教育使患者基本了解疾病的知识, 主动改变不利于健康的生活习惯, 减少疾病的发生, 从而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通过无偿的教育, 让患者体会到医务人员真正为他们着想, 增进医患之间的沟通理解与情感交流, 减少医患纠纷, 提高门诊满意度。

摘要:目的:通过对眼科门诊患者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 使患者了解眼科疾病的知识, 增强防病意识, 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促进健康。方法:采用候诊教育, 治疗教育, 离诊教育, 健康处方, 示范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结果:通过健康教育的实施, 医患纠纷减少, 提高了门诊满意度。结论: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自我保健能力, 增进医患之间的沟通理解与情感交流, 减少医患纠纷发生。

关键词:眼科门诊,健康教育,护理体会

参考文献

[1]孟涛, 赵健, 张群.浅谈我国健康教育的现况及对策[J].中国医疗前沿, 2009, 4 (1) :39.

[2]薛红霞, 丁献菊, 于胜芳.门诊患者健康教育探讨[J].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9, 15 (2) :93-94.

[3]李延萍.门诊健康教育浅谈[J].基层医学论坛, 2008, (S1) :76-78.

[4]海仙.健康教育在基层门诊的实施[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8, 11 (10) :149-150.

[5]彭立蓉.眼科门诊患者开展健康教育的体会[J].华西医学, 2004, 19 (1) :131.

心理护理在眼科门诊中的应用体会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9-10月笔者所在医院眼科门诊患者442例。纳入标准: (1) 笔者所在医院眼科门诊初诊患者; (2) 患者无交流和沟通障碍, 能够与护理人员进行有效交流和沟通; (3) 能独立完成问卷; (4) 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男287例, 女155例;平均年龄 (64.5±13.2) 岁;白内障142例, 曲光不正110例, 青光眼97例, 眼外伤87例, 其他6例;单眼发病354例 (80.09%) , 双眼发病88例 (19.91%)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n=220) 和试验组 (n=222) ,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病等方面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 进行健康宣教、疑难解答等常规护理和指导。内容包括: (1) 根据医嘱协助并引导进行相关专科检查; (2) 告知患者检查及治疗注意事项和用药方法; (3) 自觉营造环境舒适、规范整洁、安静的就诊环境; (4) 落实全程式、无缝式护理服务; (5) 规范、优化就诊流程。

1.2.2 试验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内容包括: (1) 在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前, 对眼科门诊护理人员进行心理护理知识培训; (2) 充分认识不良情绪对眼科门诊患者的不良影响; (3) 营造心理护理的有利环境[5]。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抑郁自评量表 (SDS) 评估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 分数越高表示不良情绪越严重[6]。通过自制问卷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护理满意度评价于患者出院时收集, 采用三分评价法, 依次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 2分及2分以上定义为满意[7]。总满意度= (满意例数+较满意例数)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良情绪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SAS评分、SDS评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治疗后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P<0.05) , 且试验组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 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6) , 详见表2。

3 讨论

眼科门诊是综合性医院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承担着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临床诊治、眼科健康知识的普及等工作。近年来, 随着我国眼科保健的普及和人们对眼部健康需求的增加, 眼科门诊工作日益受到重视。护理服务是眼科门诊服务重要的组成部分, 鉴于传统的护理服务模式已不能满足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日益增长需求的现实, 心理护理已成为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一环[8]。

眼科门诊患者较之内外科有不同的特性。眼科门诊患者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多见, 与多种因素有关[9]。笔者所在医院是梧州市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眼科门诊就诊人次较多, 患者需要较长时间候诊, 候诊时间延长导致焦虑情绪发生。眼科门诊患者大多视力受损甚至双眼失明, 本研究中, 双眼发病88例, 占总人数的19.91%, 往往存在行动不便等情况, 容易发生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眼科专科检查专业性强、耗时较长, 检查前后均需要一定的时间, 导致就诊时间明显长于其他专科。既往研究证实, 患者出现焦虑和抑郁情绪, 将影响疾病转归[10]。因此, 通过心理护理减少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发生, 有助于提升护理服务品质, 提高患者满意度。

常规护理是优质护理服务的基础[11]。笔者在护理实践中根据医嘱协助并引导进行相关专科检查, 告知患者检查及治疗注意事项和用药方法, 做好引导工作, 注意对不同文化层次患者的解释工作。自觉营造环境舒适、规范整洁、安静的就诊环境, 尽可能让患者在轻松的环境中接受检查和治疗。落实全程式、无缝式护理服务, 尤其是对于年老、双眼视力受损、无家属陪伴的患者, 在各个环节做好接诊、检查的引导。规范、优化就诊流程, 减少患者候诊时间。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课题开始前, 对眼科门诊护理人员进行心理护理知识培训, 内容包括眼科门诊患者的心理特征、常见不良情绪和应对、护理措施选择, 充分认识不良情绪对眼科门诊患者的不良影响[12,13,14]。按照循证护理的要求, 通过查找文献, 由课题组筛选出对控制眼科门诊患者不良情绪的关键因素。营造心理护理的有利环境, 除了环境以外, 嘘寒问暖、一句问候和关爱都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借助宣传栏, 介绍眼科专家、仪器、设备以及眼科诊疗情况及健康知识, 通过健康宣教、疑难解答等指导, 让患者充分认知病情和治疗的前景, 提高治疗的信心[15,16,17]。

本研究结果显示, 两组患者治疗后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P<0.05) , 治疗后试验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 (53.6±14.2) 分和 (52.0±11.8) 分,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55.1±13.2) 分和 (54.7±12.4) 分,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42, P=0.018) 。试验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9.55%, 显著优于对照组的95.45% (P=0.006) 。本研究结果提示对眼科门诊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不良情绪, 提高护理满意度。

眼科门诊是医院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和内涵的窗口, 本研究通过将心理护理应用于眼科门诊的护理实践, 提升了护理服务品质, 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眼科门诊的应用价值, 提升护理服务品质, 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将2015年9-10月笔者所在医院442例眼科门诊患者纳入研究,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n=220) 和试验组 (n=222)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 测评入组患者心理状态, 并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SAS评分、SDS评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治疗后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P<0.05) , 且试验组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试验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06) 。结论:对眼科门诊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有助于提升改善患者不良情绪, 提高护理满意度。

门诊眼科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6月在我院门诊眼科接受治疗的患者100例, 其中男48例, 女52例, 最大年龄80岁, 最小年龄7岁, 平均年龄30.7岁。视网膜病23例, 巩膜病17例, 视神经病18例, 眼创伤12例, 晶状体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 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情上无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以优质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一般眼科护理常规。对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满意率及生活质量进行调查, 以问卷形式获得相关数据。

1.3 护理方法

1.3.1 患者评估

对患者进行一般情况的评估, 包括症状、心理状态及生活自理能力等。患者由于文化程度不同, 对疾病的认识及接受程度有差异, 其情绪心理状态也呈现出不同的表现。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 有助于护士根据个体差异在临床护理过程中体现出个体化及针对性。

1.3.2 饮食护理

合理的膳食可提高患者免疫力, 补充营养需求。维生素与眼疾的发生及康复有密切关联, 合理补充维生素有助于防止视力损害, 提高视力[2]。视网膜病变患者适量补充含镁食物, 食物可选择麦片、小米、豆制品等;青光眼患者忌暴饮暴食及浓茶烟酒咖啡, 可选择绿豆、蜂蜜、丝瓜等促进眼内水分排出、避免眼压增高的食物;白内障患者保证每日饮水至少300 m L, 补充含抗氧化物 (维生素C、维生素E) 及含钙质食物摄入[3];眼创伤患者保证充足休息, 杜绝因咀嚼肌过度活动导致的眼部牵拉, 食物应选择软食。

1.3.3 生活护理

眼科患者常伴有视力障碍, 给生活带来了不便。护士对患者进行评估, 根据患者视力状况进行适当的生活护理协助。帮助视力障碍的患者适应环境, 指导患者改变生活习惯, 提高自理能力, 生活物品固定摆放, 减少障碍物。

1.3.4 心理护理

视力减退患者害怕致盲, 心理压力增大, 出现焦虑、紧张、抑郁、悲观等不良情绪, 给治疗方面带来阻力。护士应给予积极的心理支持, 了解患者心理状态, 耐心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治疗进展, 分享成功案例, 帮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绪, 树立信心, 调动其配合治疗的主动性。

1.3.5 用药指导

由于眼球的特殊解剖结构具有血眼屏障, 大多数眼科药物治疗是通过局部给药方式进行的, 常用的眼药剂型包括滴眼液、眼膏。局部用药时双手直接接触眼睛周围皮肤, 因此对手卫生要求严格。指导患者在进行眼部用药前, 清洁双手及眼部皮肤;检查药物是否在有效期;头部后仰, 一只手按住上眼睑, 一只手将眼药水放于眼球上方, 轻轻滴下, 禁止瓶口接触眼睛及睫毛, 用后立即盖好瓶盖。滴眼液每次1滴, 如需重复或使用其他药物, 间隔至少5 min;滴药后按压泪囊并闭眼休息, 可减少药物从泪道排出, 增加眼部吸收。

1.3.6 健康教育

门诊眼科护士对就诊的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专业的指导是其职责要求[4]:应增强患者爱眼意识, 了解相关疾病的基本知识及防护知识, 教会患者保持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 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 减少对眼睛有害的行为与习惯。

1.4 效果评价

采用生活质量指数评定量表对2组患者从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及社会功能和总体生活质量5个方面进行评分, 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5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优质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 在情绪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上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对社会功能的影响方面,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进行优质护理干预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提升, 不满意例数为0例, 总体满意率达100%, 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见表2。

3讨论

门诊眼科作为集诊查、治疗、保健、科研教学及宣传于一体的部门, 一方面协调着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同时也保证着正常医疗服务的进行。由于其特殊性, 作为门诊眼科的护士也面临繁琐、复杂且极具专业性的挑战:患者更替快, 眼科常规检查复杂, 疾病种类繁多, 治疗手段及使用的药物多样, 导致护士面临的问题也繁杂, 护理压力增加[5]。优质护理不仅帮助护士在护理流程上规范、有条理, 更重要的是在患者疾病恢复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 更好地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提升生活质量。优质护理模式的应用, 也对护士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提高责任心, 加强眼科理论学习, 重视安全教育, 掌握沟通技巧, 规范护理操作。专科护士是今后护理发展方向, 更多拥有专业基础知识, 丰富临床经验及具有同情心、责任心的医务人员将成为科室发展的中流砥柱[6]。

优质护理模式在我院门诊眼科的应用取得了成效, 从表1及表2可以看出, 进行干预后, 患者生活质量提升, 包括身体功能、情绪功能及角色功能方面均有明显改善, 这意味着患者能够力所能及地进行日常生活活动, 生活独立能力增加, 减少了对家属及医护人员的依赖, 使家庭及社会负担减轻;患者在情感及心理上得到支持与自信, 心理负担减轻, 进行社会活动顺利, 日常交往障碍减少。医患关系是一种相互信任依靠的人际关系, 护士的执业能力、从业形象及医疗护理行为均影响着患者对整个科室乃至医院的评价, 患者满意度作为医疗行为评价的重要指标, 能促进医疗行为改善。观察组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 充分证明优质护理在门诊工作的开展改善医患关系, 护士得到了相应尊重, 患者也得到更好的治疗。优质护理在门诊眼科护理中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门诊眼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意义。方法 将在我院门诊眼科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过程中进行优质护理干预, 对照组实施一般眼科常规护理, 采用问卷形式对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明显, 心理状态稳定, 能积极配合治疗, 患者满意率为100%;对照组患者满意率为88%,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 优质护理在门诊眼科中的应用, 有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保持心理状态稳定, 提高对医疗行为的满意度, 值得推广。

关键词:门诊眼科,优质护理,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惠延年.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23-25.

[2]范俊萍, 彭清.维生素C、维生素E对视网膜光损伤防护作用与研究[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1, 32 (2) :120-121.

[3]冯进.眼科病人的饮食指导[J].湖南中医杂志, 2004, 20 (5) :40-41.

[4]徐刚薇.健康教育在眼科护理中的实践与体会[J].新疆中医药, 2002, 20 (2) :46-48.

[5]卢静华.试论眼科护理质量的提高[J].中国卫生产业, 2012, 9 (29) :52-53.

门诊眼科 篇8

1 危险因素

1.1 科室管理中存在的危险因素

1.1.1 科室布局不合理

诊断室只有1间, 手术治疗检查台1张, 治疗、器械清洗、检查及小手术均在一间房间进行, 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1.2.1 科室人员配备不当

现有医生2名, 护士2名及卫生员1名, 护士休假及繁忙时段卫生员承担了部分护士工作, 造成打包不合理、消毒不合格, 存在隐患。另外眼科门诊护士还承担了配镜的工作, 工作量大, 且均为受照顾的年老护士, 眼科器械精细, 易造成清洗不彻底。

1.2.3 硬件设备投入不够

眼科器械种类繁多, 且均价格昂贵, 用量较大的医疗器械添置数量不够, 造成消毒不及时, 不达标, 易引起交叉感染。眼科器械均精细小巧, 没有专门的清洗设施和设备。医生诊疗使用后血液、分泌物易积聚于器械缝隙造成消毒不彻底, 成为医院感染源之一。基层医院在现有条件下, 科室器械还不能够完全集中供应室消毒灭菌, 也是眼科医院感染的重要原因。

1.2.4 消毒隔离制度不严

眼科医务人员手污染是造成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 工作人员操作时不戴手套, 接触病人前后不认真洗手, 成为病原体传播的工具。给病人操作前后仅靠戊二醛浸泡灭菌, 再用灭菌用水冲洗后使用, 与医院消毒灭菌技术规范中眼科器械的消毒灭菌方法要求有一定距离。

1.2.5 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

医生对抗菌药物认识不足, 认为预防性抗菌药物可以防止眼部感染。

1.2 眼部治疗中存在危险因素

眼科门诊存在几种高危传染病, 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眼部诊疗器械直接与病人黏膜接触, 易受血液等分泌物污染。眼科门诊器械采用戊二醛浸泡灭菌方式, 易致病原微生物消毒灭菌不彻底。

2 控制措施

2.1 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1) 争取医院领导对眼科门诊的重视, 加强对眼科设备器械的投入, 改造眼科门诊诊疗室与治疗室、小手术室, 分为独立小间。增加护士配置, 添加必需的清洗设备, 按实际诊疗人数添加眼科诊疗器械。 (2) 完善医院感染控制制度, 特别针对眼科门诊的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技术操作制度、器械清洗消毒制度及工作流程。 (3) 组织眼科门诊医务人员进行无菌操作、隔离知识、器械清洗消毒、标准预防等知识培训, 保证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 (4) 加强环境消毒, 治疗室、诊疗室、小手术间、工作人员休息室分开, 有独立的器械清洗及消毒室。操作台、眼压计、眼底镜等表面用后用95%乙醇擦拭消毒, 地面采用0.05%“84”湿式清洁。 (5) 做好监测, 医院感染科每个月对科室环境、器械物表、消毒液、医务人员手指、无菌物品进行检测, 对不达标者进行处罚, 并责令分析整改。 (6) 规范清洗消毒灭菌程序, 细化工作流程。眼科医疗器械由供应室集中消毒灭菌。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灭菌要求, 用后器械按照初消毒—清洁—消毒灭菌程序进行[1]。 (7) 医院对眼部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进行专项检查, 减少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 合理使用抗生素。

2.2 眼科感染控制措施

(1) 设器械清洗室和消毒室。 (2) 保持室内清洁, 每天操作结束后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3) 操作前后必须洗手, 操作时必须戴口罩、帽子, 必要时戴防护镜。 (4) 为防止附着在器械上的体液、血液等有机物干结, 使用后器械立即浸泡在放有多酶清洗剂的防污容器中保湿处理, 配制好的多酶清洗剂不得重复使用[2]。 (5) 凡接触病人眼部伤口和分泌物的器械 (如眼部刮匙、探针、开睑器、冲洗针、泪点扩张器等) 用后均应灭菌。 (6) 为眼科门诊配备1台快速压力蒸汽灭菌器, 如使用化学灭菌剂, 每日进行有效浓度的测定。 (7) 麻药应注明启用日期及时间, 启封后使用时间应小于24h, 尽量使用小包装。 (8) 用后的敷料等医用垃圾分类收集处理, 感染性废弃物置黄色塑料袋内密封运送, 无害化处理。

3 小结

眼部结构复杂而脆弱, 抵抗力差, 极易感染[3]。做好眼科门诊器械消毒及专科医院感染控制是杜绝医院交叉感染的重要环节, 找出眼科门诊医院感染存在的问题, 提出控制措施, 加强眼科门诊医院感染控制管理, 使眼科门诊走上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

摘要:分析基层医院眼科门诊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找出眼科门诊医院感染存在的问题, 提出控制措施, 加强眼科门诊医院感染控制管理, 使眼科门诊走上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

关键词:眼科门诊,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1]胡小燕, 胡燕芬.基层医院门诊口腔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 23 (1) :91.

[2]丁平连, 张学敏, 黄仙桃, 等.耳鼻喉科器械的消毒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 23 (4) :795.

门诊眼科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1年6月—2013年6月选取我院眼科门诊病人200 例, 其中男110 例, 女90 例;年龄42.3岁±3.4岁;疾病种类:干眼症28例,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48例, 沙眼52例, 青光眼72例。将2011年6月—2012年5 月治疗的100 例病人设为对照组, 将2012年6月—2013年6月治疗的100例病人设为观察组, 两组病人均为同一组医生、护士负责治疗与护理。两组病人性别、年龄、文化、疾病类型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均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包括对病人行视力、眼压、血糖、血压等常规性检查, 对病人行眼部护理、预防感染、用药指导、病情观察等。观察组实施顾问式全程护理, 具体内容如下。

1.2.1.1建立护理顾问团队顾问团成员主要由眼科门诊资深护士、眼科门诊护士长、眼科住院部专科护士组成, 护士学历均为大专以上, 眼科工作经历在3年以上, 具备眼科专科操作技能, 如裂隙灯的应用、眼压的观察及测量, 具备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及奉献精神。

1.2.1.2门诊服务病人首次就诊时由眼科中心护士热情接待, 向病人介绍医院相关专家优势及擅长内容, 根据病人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专家就诊。当病人在候诊区时由专科护士与病人进行交流, 了解病人心理需求, 向病人介绍疾病、健康饮食等相关情况。对病人不良生活方式进行干预, 向病人提供眼科疾病宣传资料, 指导病人进行早期疾病筛查。病人就诊后对其进行相关检查、用药知识、入院流程等方面指导。

1.2.1.3心理护理初诊病人对自身疾病缺乏了解, 在候诊过程中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的情绪, 容易引起医患矛盾。因此护理人员应针对病人提出的问题给予耐心细致的回答。护士应帮助病人参与诊疗, 对就诊病人进行心理疏导, 减轻病人心理不适感。

1.2.1.4 输液护理穿刺时护理顾问在旁应采取安慰性语言消除病人对穿刺的恐惧感。输液过程中对病人加强巡视, 密切留意病人输液过程中是否出现不适感, 对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人应立刻停止输液。

1.2.1.5 输液后护理由护理顾问向病人询问护理需求, 尽可能满足病人个人需求, 同时嘱病人输液结束后留在门诊观察20min后方能离开。

1.2.2评价指标 (1) 护理满意度:由病人采用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门诊护士应用顾问式全程护理前后门诊护理技术、健康指导、心理护理、热情服务、形象感觉、服务态度6个项目进行调查, 每个项目满分10分, 分数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 (2) 对两组护理意外事件、信息核查不到位、护理投诉、护患纠纷等情况进行比较。

1.2.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采用t检验、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例 (%)

3 讨论

眼睛作为人体视力器官, 当病人视力受损或出现障碍时, 对病人身心容易造成较大的打击, 病人容易产生负性情绪, 从而导致护患关系紧张, 容易引起护患纠纷[4]。传统的护理模式只能解除疾病对病人造成的影响, 并不能改善心理、精神等方面对病人造成的心理影响, 使病人对护士的需求与实际需求产生心理差距, 从而引发护患纠纷[5,6]。顾问式全程护理服务贯穿在病人整个康复及医疗护理过程中, 其核心是尊重病人生命价值, 并为病人营造高层次的人文关怀及服务理念, 充分体现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7,8]。同时顾问式全程护理服务作为新型的护理服务模式, 获得眼科门诊病人及其家属的支持及配合, 提高了眼科门诊护理服务质量及病人满意度, 从而提高了医院及社会经济效益, 有利于专科护士的培养及发展[9]。

本院为了验证顾问式全程护理的效果, 以眼科门诊作为试点, 经过1年多的实践表明, 顾问式全程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使门诊护理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及严谨化。本研究中观察组病人对护士主动服务意识、工作责任心、解决问题能力、与医生配合度、与病人沟通能力等方面评价均高于对照组, 表明顾问式全程护理能提高护士工作责任心及工作技能, 将被动的护理工作变得主动, 从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10]。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眼科门诊护理意外事件、信息核查不到位、护理投诉、护患纠纷差错发生率显著下降,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表明顾问式全程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减少工作差错发生, 从而促进门诊护理工作的开展。此外, 为提高顾问式全程护理工作质量, 在实施前应对护士进行相关知识培训, 提高护士对顾问式全程护理理念的了解, 使顾问式全程护理能更好地开展及实施, 提高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 顾问式全程护理服务能有效提高眼科门诊病人护理质量, 有利于降低门诊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 提高病人满意度。尽管顾问式全程护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眼科门诊的护理质量, 但由于实践时间尚短, 工作中仍呈现一定的不足, 对于如何更好地提高护士工作的积极性, 在日后护理工作中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及规范。

摘要:[目的]观察顾问式全程护理服务在眼科门诊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200例眼科门诊病人按就诊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 观察组实施顾问式全程护理, 比较两组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评价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对护士护理技术、健康指导、心理护理、热情服务、形象感觉、服务态度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提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观察组护理意外事件、信息核查不到位、护理投诉、护患纠纷差错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顾问式全程护理服务能有效提高眼科门诊病人护理质量, 减少门诊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 提高病人满意度。

关键词:眼科门诊,护理质量,顾问式全程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王菊珍, 谢秋菊.眼科门诊优质护理服务措施的实施[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 9 (21) :91-92.

[2]林丽萍, 黄玩英, 吴素虹, 等.眼科门诊治疗室精细化管理的成效[J].现代医院, 2012, 12 (9) :81-83.

[3]孙伍花, 胡玉龙.顾问式全程护理服务在青光眼病人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 2012, 10 (28) :2644-2645.

[4]林丽萍, 黄思建, 吴素虹, 等.眼科门诊优质护理模式探讨[J].现代医院, 2013, 13 (1) :107-109.

[5]杨君.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在眼科门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17 (6) :826-828.

[6]凡荣欢, 肖建华, 郭琼玲, 等.优质护理服务管理在眼科门诊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14, 20 (23) :109-110.

[7]王岩, 李俊莲.护理风险管理在眼科门诊就诊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2, 31 (11) :2089-2090.

[8]张静女.眼科门诊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 2012, 31 (16) :156-157.

[9]曲峰.眼科门诊健康教育的临床护理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30) :231-232.

上一篇:新课程下的新评价下一篇:超分子聚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