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战略的维度

2024-09-30

现代战略的维度(共10篇)

现代战略的维度 篇1

我国自1992年以来, 物流成本均占到整个GDP的20%以上, 相比而言, 目前我国的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大大超出其他国家和地区。若要降低物流成本, 首先要树立物流战略成本的意识, 掌握战略成本管理的方法, 严格实施战略成本控制措施, 以真正实现物流成本的节约, 提高物流综合效率。

美国将物流成本划分为库存成本、运输成本和物流管理费用。如果把物流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考虑在内的话, 物流成本还包括物流环境成本, 因此可从这四个角度分别谈谈物流战略成本控制的具体措施。

库存成本。

库存成本主要表现为:因资金用于存货而产生的机会成本;为保证存货的安全性所缴纳的保险费而产生服务成本;根据库存水平而计算的公共仓库费;因库存过多必须削价处理的过期成本和装卸、搬运过程中发生的非合理性损耗或移库等而产生的风险成本。

因库存成本与库存水平息息相关, 因此降低库存水平, 加速库存周转可降低库存成本。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通过提高仓库的利用率、通过ABC库存分类法、定量、定期订货法合理控制库存水平、借鉴日本模式采用JIT的管理模式等方法来控制库存成本。

运输成本。

运输成本是运输过程中产生的费用。运输成本的降低可通过效率化的配送、利用一贯制运输和物流的外委等方法来实现。

一贯制运输是利用各种运输工具的有机衔接来实现的。从制造商到最终消费者之间的商品搬运, 运用运输工具的标准化和运输管理的统一化来减少商品周转与转载过程中的费用和损失, 大大缩短商品的在途时间和减少在途成本。

物流外委即第三方物流。判断物流业务是否外委的原则是成本与效益原则。一般情况下, 物流外委可以使企业从规模经济、“门对门”的运输等方面实现运输费用的节约, 并体现出利用专业人员与技术的优势, 同时, 一些突发事件、额外费用如空运和租车等问题也会相应地减少, 增加了工作的有序性和供应链的可预测性。

物流管理费用。

物流管理费用一般是根据物流费用的一定比例来计算的。可是, 我国由于管理水平、信息技术落后造成管理费用居高不下, 因此, 我们一方面应尽快完善教育体系, 建立我国物流专业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机制, 造就一批具有现代知识的专业人才和综合性物流管理人才, 或通过培训提高现有物流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实现企业运营的网络化, 形成人力、设备、技术、信息共享的规模化格局, 将生产商和客户联系起来, 做到双向服务, 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国际、国内任何区域的物流业务, 从而大大优化物流企业的运营过程, 减少物流管理费用。

物流环境成本。

控制物流环境成本是“绿色物流”的目标。物流环境问题对企业财务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污染物对固定资产的影响:折旧的增加或价值的减损;对周围环境的损害而产生的费用:如罚款、责令停业损失、赔偿款以及环境管理费用、监测费用等。物流环境成本的控制一般从产生环境问题的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和物资回收等环节入手, 一方面物流企业应通过对现有设备的更新改造来达到清洁、节能;另一方面企业应大力发展轻轨和城市地铁、铁路运输等措施来减少能量的消耗, 降低对环境污染等;同时可适当增加环保投资、环境管理支出、员工培训费用来减少污染清理费用、恢复支出、停工损失、罚款等多项外部性损失, 间接减少环境费用。

现代战略的维度 篇2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的颁布实施,各大学面临的一个紧迫任务就是依此制定各自发展战略规划。科学的发展战略规划直接关系着一所大学在“十二五”期间和今后10年的科学发展态势问题。在我看来,制定适切的大学发展战略规划,应该在三个维度上下好功夫。

第一维度:大学历史—大学现实—大学未来维度。

在这个维度上,大学要分析的是自己的历史、现在和未来。即分析大学自身传统的学科优势、人才优势、技术设备优势等。在历史分析的基础上,对照现实,认真检查自己的学科优势图谱是否有变化,人才队伍、结构是否有变化,技术设备是否有优势。然后分析10年或20年后,自身学科的图谱变化。这个维度要解决的主要是大学对自身优势和劣势的认识问题,这是一个知己过程。这是大学发展战略规划制定的前提。

知己过程很重要,但它往往被忽视。我们很多大学基本不做院校研究,对大学自身的发展史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自身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也没有系统总结。经常是跟风发展,结果若干年后,自身的优势学科没有了,自己的特色没有了,最后自身立足之本也就没有了。科学的发展战略规划必须建立在对自身有准确认识的基础之上,有了这个认识,才能找到自身特色所在,自身发展的道路所在。

经常的情况是,很多大学在制定科学发展战略规划时,只是拷贝名牌大学的规划,然后稍作修改而完成。结果让人不知其所云,甚至出现让人贻笑大方的规划。如明明是一所地方学院,却提出建设“国内一流大学”目标规划;明明连博士授予权都没有,却提出建设“研究型大学”目标规划;明明是一个行业类大学,却提出建设“综合型大学”的目标规划。这样的规划,与其说是规划,不如说是“乱划”,最后只是纸上谈兵,对大学发展的实践没有任何指导意义。

第二维度:外国大学—中国大学—自身大学维度。

在这个维度上,大学要把自身放在整个中国大学图谱中去分析,对“211工程”大学,放在国内大学图谱的同时,还要放到世界大学图谱中去认识自身。这是一个比较的过程,是把自身与国内大学、国外大学横向比较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大学要解决的是在一个更大的大学体系中,对自身学科与其他大学学科的比较问题,这是一个知彼过程。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大学规划同样需要知己知彼。大学规划的制定者必须对国内外大学有一个基本了解,了解各个大学的基本情况、优势学科、拔尖人才等。不知彼,更会闹出笑话。比如有些学校把自己的某一学科定位在国内一流,甚至国际一流上,可如果简单看下其学科发展情况,就会发现他们所谓的优势最多是省内优势。不知彼,就不知差距,也不知努力方向,也就找不到自身“错位发展”的道路。

第三维度:国际环境—国内环境—学校优势维度。

在这个维度上,大学要把自身放在整个社会环境中去认识自身发展的问题。这个环境包括国内国际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技术环境、制度环境等。大学离不开其生存的环境,大学必须与其生存的环境进行科学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才能保持大学自身的科学平衡和持续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要解决的是大学与社会关系的问题。大学要把自身放在社会大环境中去思考发展的问题,这是一个知势的过程。

大学有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三大职能。三大职能最终的归属是服务社会,大学必须解决“服务面向”问题。即你培养的人才是为谁服务的,为哪类行业、企业服务的,你的人才是不是你所服务的社会所需要的等等。其他两项职能也有这个问题。可当下中国大学大部分在闭门办学,虽然其名曰“开门、开放办学”,但却忽视了对其所服务面向的研究,也不注意提供针对性的服务。我们经常看到的情况是,地方大学基本不能解决地方上的问题,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只是停留在学科层面,没有进入到社会服务层面。

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过程,也就是大学知己、知彼、知势的过程。只有真切地做到了知己、知彼、知势,发展战略规划才是有根基的规划,才是对大学今后发展有指导意义的规划,也才是可以落实的规划。

思杰四维度诠释移动企业战略 篇3

据Bob Schultz介绍,思杰移动企业战略有四大支柱。其中第一大支柱是对人的重视。“思杰移动企业战略的出发点是让人们能够在任何地方,与任何人、借助任何设备开展工作。为此,思杰推出了针对iPad设计的GoToMeeting HDFaces,它将视频会议、音频会议和屏幕共享等功能转化为单一的无缝集成体验呈现给移动工作者。”Bob Schultz介绍道。

第二大支柱便是对数据的重视。这一战略的核心是Citrix ShareFile,这是一个基于云的文件共享服务,它让人们可以简便地与他人共享文件,并确保这些信息无论最初是在哪里创建和保存的,最终都能够呈现在各类设备中。为此思杰推出了全新的ShareFile StorageZones技术,使企业用户能够自主选择用于存储企业数据的最佳地点。

思杰移动企业战略的第三个支柱是以应用为中心。“随着应用市场格局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商务应用将作为Web服务、云服务和移动应用交付给用户。”Bob Schultz说,基于这一需求,思杰推出了Citrix CloudGateway 2,它提供了广泛的移动应用管理功能,其中包括对本地HTML5、iOS和Android应用的完整支持。CloudGateway的全新版本还强化了与ShareFile的整合程度,为用户提供了覆盖企业范围内所有应用程序和数据的单个统一控制点。

现代战略的维度 篇4

(一) 财务维度

财务维度是从人力资源管理中平衡计分卡的四个层面之财务层面引申而得。只要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财务活动及其相关方面发生的财务关系。企业重组理论中的财务协同理论认为, 企业之所以重组的原因是财务具有协同效应, 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1、合理避税。2、预期价值。3、控制成本。

(二) 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主要是指企业在充分分析内部资源、外部环境和企业的增值能力的情况下, 使得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相匹配, 是企业在未来持续地实现价值增值。影响企业战略目标决策的关键因素有:1、决策的持续性。2、制定实施战略程序。3、保持竞争优势, 组织与环境的关联度。4、愿景展望。5、价值增值。

(三) 企业重组

企业重组主要是指企业在其生产经营过程为了创造更高的价值, 保持有利的竞争优势, 就需要对已有的业务进行重组, 必要时还需要联合另一企业进行重组。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成产成本、提高竞争力、增加市场占有率、保证企业持续发展以及获得更高的利润。

二、环节分析

在财务维度上, 企业在进行重组时, 主要涉及的环节有:改善成本结构, 资产利用率, 现金流转控制, 财务管理制度及相关体系的整合等等。

(一) 控制生产成本

企业进行战略重组, 最为突出的目的就是降低生产成本。主要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中心, 通过企业间的重组, 互补优势资源, 实现降低生产成本的战略目标。

(二) 资产利用率

整合资产环节主要就是企业在重组后对被重组企业范围内的资产进行鉴别、吸纳、分拆、剥离、流动和新的配置等进行优化组合。通过对双方资产的优化整合, 是企业组织结构更加完善、资本更加充实、负债比例更加合理、财务更健全, 最终使得生产成本降低, 提高企业资产利用率。

(三) 现金流转控制

控制现金流转环节直接影响企业资金运用及效益水平。由于不同企业对现金流转的控制程度不同, 所以企业重组后要对其进行合理地整合。以财务预算为控制标准 (财务预算是企业在计划期内反映有关预计现金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预算) , 由于企业生产经营要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 导致企业实际现金流转与预算存在差异, 这里就充分体现现金流转控制的查找差异的职能, 及时找出原因, 避免财务系统破坏和生产成本提高的风险。

(四) 财务管理制度及相关体系

财务管理目标直接影响企业财务体系的构建;而财务制度是保证重组企业有效、有序运行的关键。良好的绩效评价体系是企业进行重组后对财务运营指标体系的重新优化和组合。如果这一环节没有充分地整合, 那么将影响整个企业的发展。

三、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经验曲线来分析成本降低与积累产出之间的关系, 结合低成本结构模型分析在财务维度, 企业进行重组时财务环节与战略目标的关系。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 成本节约是企业选择重组的关键, 企业在制定其战略目标的初衷也正在于此。通过资产利用率、成本控制、现金流转控制和财务管理制度四个主要环节分析, 了解企业重组主要面临的财务问题, 并系统地分析了成本控制这一环节, 从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工作绩效评价等因素出发,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多方面加以思考, 形成企业重组后财务维度与战略目标的结构模型。可以看出企业在重组后对财务维度的整合是非常必要的。

经验曲线是在1960年由波士顿咨询公司的布鲁斯·亨德森首次提出。他认为生产成本与总累计产量之间存在一致的相关性, 这就是后来的经验曲线效应。

从上面两个图形可以看出, 两个企业进行重组, 随着累计产量的增加, 单位成本降低的。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两个企业进行重组, 将双方的优势环节进行互补。长久从事某项工作的工人劳动熟练程度高, 经验在生产过程中形成并积累, 在重组后可以直接分派到既定的岗位工作;专业化分工, 技术和工业的改进, 重组后资源进行优势互补最终使得企业在拥有丰富经验的同时, 在成本上也产生了优势。

四、结论

本文通过对企业重组后的财务维度与战略目标的分析, 结合结构模型, 得出企业通过重组, 获得新的技术, 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 降低成本和风险, 最终完成企业制定的战略目标, 实现利润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杨洁.企业并购整合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4

[2]李霞.企业重组财务分析[J].商业经济, 2008 (02)

[3]吴昊.浅谈企业重组中的财务问题[J].科技向导.2010 (06)

现代战略的维度 篇5

关键词:一直 一贯 语义 句法 语用

“一直”和“一贯”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颇高且意义较为相近的两个词。《现代汉语词典》将“一直”解释为“表示动作始终不间断或状态始终不变”,将“一贯”解释为“一向如此,从未改变”,可见两者在意义上均含有“持续、不变”的意思,在很多情况下用法也极为相似。例如:

(1)抗战前,他在家里结的婚,两人感情一直很好。

抗战前,他在家里结的婚,两人感情一贯很好。

在例(1)中,“一直”和“一贯”是可以互换的。但是由于两个词之间存在细微的差异,在某些情况下又是不可以互换的。例如:

(2)我对面的那个座位一直空着。

*我对面的那个座位一贯空着。

(3)*张老师一直勤俭。

张老师一贯勤俭。

例(2)中,只能用“一直”而不能用“一贯”,例(3)中只能用“一贯”而不可以用“一直”。那么,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是什么?“一直”和“一贯”之间的差异究竟又如何解释呢?从目前的文献来看,学者对“一直”的研究由来已久,如黄瓒辉(2001)、关键(2002)、任海波(2005)、刘靖(2008)、雷曦(2009)、夏群(2009)、潘优燕(2009)等将“一直”与 “从来”“总”“老”“始终”等词进行比较。但是,对“一贯”及其与其他词语的比较研究却鲜有涉及。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尚不足以对“一直”“一贯”之间的异同作出解释。笔者将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对“一直”“一贯”在句法、语义、语用方面体现出的相似和差异进行全面的描写和阐释。所选例句均来自“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

一、“一直”“一贯”的语义比较

《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虚词词典》等工具书对“一直”和“一贯”的定义基本相同,即“一直”是“表示动作始终不间断或状态持续不变”,“一贯”是“一向如此,从未改变”,均含有“持续”“不变”义。下面对“一直”“一贯”语义特性上的差异进行探讨。

(一)持续义与一致义(恒常义)

“一直”“一贯”虽然都含有“持续不变”义,但是前者侧重动作或状态在时间上的持续性,而后者侧重动作或是行为的前后一致性,也可以说是恒常性。例如:

(4)我参加工作就是在粮食局,一直干到现在,将近二十五年了吧。

(5)我们家从那会儿啊,就丢掉了,一直没念(经)。

(6)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

(7)中华人民共和国一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并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8)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是中国政府的一贯政策。

从例(4)、例(5)可以看到表示时间的词语“到现在”“从那会儿”与“一直”同时出现,表示动作或状态特征到说话人说话时为止未发生改变。例(4)强调从参加工作到现在,“一直在粮食局工作”这个状态持续到现在没有发生变化,将近25年。例(5)则强调从过去丢掉经书的那时候起,“不念经”这个状态持续到现在没有发生改变。因此,“一直”强调的是时间轴上两个时间点之间的历程未发生改变,即强调的是时间上的持续。

从例(6)、例(7)、例(8)句的句义可以得知,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等政策,是我国从过去、到现在、到将来都会主张和坚持的。因此“一贯”强调的是一个动作或行为的前后一致性。

(二)动态义与静态义

由于“一贯”所强调的是动作或是状态的“恒常性”、前后的“一致性”,因而侧重的是静态的语义,而“一直”所强调的是动作或状态持续的特点,所以“一直”所在句既可以表示静态义,也可以表示动态义。这一点,也可以从“一贯”和“一直”所修饰的动词或形容词的特点来解释。例如:

(9)我给妈妈打电话的时间一直/一贯很固定。(静态义)

(10)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找一股神奇的泉水。(动态义)

*多少年来,人们一贯在寻找一股神奇的泉水。

(三)时间义与空间义

“一直”和“一贯”都可以表示行为或状态在某段时间里的持续不变,具有时间上的语义特征。但除此之外,“一直”还具有空间上的语义特征,用于表示所指方向的持续不变,而“一贯”则不具有这样的空间上的语义特征。例如:

(11)您一直往东走,就到了。(空间义)

*您一贯往东走,就到了。

(四)长时义与短时义

“一直”和“一贯”虽然都具有时间上的语义特点,但在长时、短时上有些不同。“一贯”强调其所修饰词语的性质状态的长久性,而“一直”所修饰的词语所表示的行为或状态的持续不变,既可以是长时的,也可以是短时的。例如:

(12)蔡德惠的衣服倒是一直/一贯比较干净整齐。(长时义)

(13)在这5分种里,她一直半闭着眼睛,回忆小时候的美好时光,感受阳光的和煦温暖。(短时义)

*在这5分种里,她一贯半闭着眼睛,回忆小时候的美好时光,感受阳光的和煦温暖。

(五)习性义与非习性义

“一贯”通常修饰表示静态性质的词语,这些词语具有长时性、一贯性、恒常性的特点,如事物的性质、属性,以及人们的习性、风俗习惯、性格、喜好等,也可以说“一贯”修饰的词语具有习性义。而“一直”则无此用法。例如:

(14)谦虚、朴素是他一贯的作风。(习性义)

*谦虚、朴素是他一直的作风。

二、“一直”“一贯”的句法特征

(一)句法功能的比较

1.一直

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现代汉语八百词》《现代汉语虚词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等工具书中,均将“一直”标注为“副词”,各家意见基本一致。副词是“只能充任状语的虚词,不能作定语、谓语和补语”的词类(朱德熙,1982)。因此,“一直”的句法功能主要是作状语。例如:

(15)我一直住这儿五十年了。

(16)有一个落魄潦倒的穷画家,一直坚持着自己的理想,除了画画之外,不愿从事其他的工作。

2.一贯

1)“一贯”可以作定语

(17)在巴勒斯坦问题上“走单边”是沙龙执政3年多来的一贯政策。

(18)杜甫的思想主要受儒家的影响,“穷年忧黎民”“济时肯杀身”是他一贯的精神。

2)“一贯”可以作谓语

(19)中国政府在处理两岸关系、解决台湾问题上的主张和立场是坚定的、一贯的、清晰的,同时,也表现出极大的诚意和耐心。

(20)博学、审问、慎思、明辩为行,惟以求其至是也,若一贯之,则圣人之极致矣。

3)“一贯”可以作状语

(21)南模中学一贯提倡学生“学有所爱、学有所长、学有所成”。

(22)中国在人权问题上一贯主张对话,反对对抗。

“一贯”的词性在学界争议颇多。如《现代汉语词典》将其标注为形容词,但是在《现代汉语应用词典》《现代汉语虚词词典》等书中却标注为副词。通过上述语料可以看出,“一贯”在句中不仅可以作状语,还可以作定语和谓语,因此,我们认为,“一贯”作形容词的理解更为妥帖。

(二)句法特征的比较

1.“一直”“一贯”对VP、AP的选择

由“一直”和“一贯”的句法功能可知,“一直”和“一贯”均可作状语,对其后的动词短语(VP)或形容词短语(AP)起到修饰、限制的作用,表示行为或状态的持续不变。但是,“一直”和“一贯”对VP和AP的选择是不同的。

1)“一直”+VP

“一直”修饰的动词有普通动词(包括及物动词也包括不及物动词),也有趋向动词、能愿动词、判断动词。例如:

(23)这部“特牛×”的片子是姜文导演的《鬼子来了》,我一直想看但总是没机会。

(24)我一直纳闷,为什么他宁愿放弃高薪的工作,背井离乡去非洲当一名普通的志愿者。

(25)他对小月一见钟情,默默喜欢着她、暗恋着她,却一直不敢表露出来。

(26)难得公司组织旅游,面对一望无际的草原,大家兴奋极了,一下车就你追我赶地嬉笑着、打趣着、喧闹着,一直来到山脚下。

(27)大学四年,她一直是我们班的学习委员。

例(23)中,“想”是及物动词,例(24)中的“纳闷”是不及物动词,例(25)中的“敢”是能愿动词。例(26)中的“来”是趋向动词,例(27)中的“是”是判断动词。可见,受“一直”修饰的动词种类非常多,几乎所有种类的动词(短语)都可以受“一直”修饰。

此外,“一直”可以与汉语中典型的变化动词如有“变化”“减少”“增加”“缩小”“提高”“降低”“上升”“下降”等词共现,表示某一行为或状态在某段时间里的渐变,而“一贯”不可以。例如:

(28)欧洲人口在过去十年中一直在减少,每年平均负增长0.02%。

2)“一贯”+VP

受“一贯”修饰的动词性成分主要有心理动词、关系动词、存现动词等动作性非常弱的动词,没有发现动作性很强的受“一贯”修饰的成分,这也体现了“一贯”的语义侧重“静态义”“恒常义”的特点。例如:

(29)我一贯羡慕品学兼优的学生。

(30)老赵一贯能很好地掩饰自己的窘态。

(31)革命战士一贯具有这种英勇无畏的气概,随时准备奔赴一线。

通过分析语料发现,受“一贯”修饰的动词性成分主要有心理动词、关系动词、存现动词等动作性非常弱的动词,如例(29)中的“羡慕”属于心理动词,其他常受“一贯”修饰的还有“主张”“重视”“支持”“反对”“坚持”“同情”“奉行”等心理动词,强调心理态度的前后一致。例(30)和(31)中的“能”和“具有”分别是关系动词和存现动词。我们没有发现动作性很强的受“一贯”修饰的成分。这是“一贯”在句法上不同于“一直”的用法之一。

此外,“变化”“减少”“增加”“缩小”“提高”“降低”“上升”“下降”等变化动词是不可以被“一贯”修饰的,其原因是由于这些词的变化性特点与“一贯”的恒常义和静态义相违背。例如:

(32)*欧洲人口在过去十年中一贯在减少,每年平均负增长0.02%。

欧洲人口在过去十年中一直在减少,每年平均负增长0.02%。

3)“一直”+AP

“一直”可以修饰状态形容词,一般不可以直接修饰单音节或双音节的性质形容词。“一直”修饰性质形容词时,需要将单音节或双音节的性质形容词转化为某种复杂形式(ABB或AABB等);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前面往往有“很”“十分”等词修饰,或后面加“的”。例如:

(33)我昨天一直晕乎乎的。

(34)他出狱后一直勤勤恳恳。

(35)两人感情一直很好。

(36)可我那事是在大清国时办的,民国之后我一直老实巴交的。

我们发现,语料中受“一直”修饰的AP或者是状态形容词,或者是性质形容词的复杂形式。如例(33)、例(34)“晕乎乎”“勤勤恳恳”分别是性质形容词“晕”“勤恳”的复杂形式,例(35)“一直”不可以直接修饰性质形容词“好”,需要在“好”前面加上“很”。究其原因,性质形容词表示的多是人或事物的一种属性,一般不具有变化性,因此与“一直”的持续性语义特征发生重叠,产生语义冗余,所以“一直”一般不可以用来直接修饰性质形容词。但是,性质形容词的复杂形式或状态形容词除了表示人或事物的属性外,还有对人或事物的状态或情态的描述和表达,因此性质形容词的复杂形式或状态形容词受“一直”的修饰,即是对某段时间内不变的状态进行具体描写,具有合理性。

4)“一贯”+AP

与“一直”不同,“一贯”除了可以修饰状态形容词、具有形容词特征的短语之外,还能直接修饰性质形容词。例如:

(37)他一贯懒惰。

(38)我们关系一贯很好,直到今天还保持着友谊。

(39)显然,这一不负责任的诋毁使一贯清白的老李一怒冲天。

通过例句我们发现,与“一直”不同,“一贯”除了可以修饰状态形容词,如例(39)中的“清白”,也可以修饰具有形容词特征的短语,如例(38)的“很好”,还可以直接修饰性质形容词,如例(37)中“懒惰”是双音节的性质形容词,则在此例中不能用“一直”替代“一贯”。

2.“一直”“一贯”与时态及时间词共现情况

1)“一直”“一贯”都可以用在表示过去或现在时间的句子里。此外,“一直”还可以用在表示将来时间句子里,但是“一贯”则不可以。因此,“一贯”是不可以与表示“今后”“以后”“将来”等词语共现的。例如:

(40)从1948年到1990年,他一直把持南非政权,一贯鼓吹“白人至上”,推行反动的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政策,血腥镇压占人口大多数的黑人和有色人种。

(41)我相信今后将一直有人可怜我,减去我的焦虑,但我不相信能再碰上这运气。(*相信今后将一贯有人可怜我)

2)“一贯”一般不与短时确指时点词同现,但可以跟表规律性的循环出现的时点词同现,“一直”则不可以。但“一直”可与确指短时时点词或行为起点终点词同现。例如:

(42)小明一贯七点起床。(*一直七点起床)

(43)那天晚上,他一直从7点工作到凌晨2点。(*一贯从7点工作到凌晨2点)

3.“一直”“一贯”与助词共现的情况

1)“一直”“一贯”与“着”“了”“过”

“一直”“一贯”与时态助词“着”“了”“过”共现的情况不同。“一直”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持续时,所修饰的动词可以带上时态助词“着1”强调动作进行、带上“了1+时间段”强调动作完成,并在否定句中可以与“过”共现,而“一贯”不可以与时态助词“着”“了”“过”中的任意一个共现。“一直”修饰的形容词可以加“着”,但是受到“一贯”修饰的形容词不可以与“着”共现。如:

这个背包一直陪伴了她整整十个春夏秋冬。

(44)他一直暗暗关注着你,留意着你。(*一贯暗暗关注着你)

(45)我对面的那个座位一直空着。(*一贯空着)

(46)从入职的那天起,王利新每天上班很准时,一直没有迟到过。(*一贯没有迟到过)

以上例句均不可以换成将“一直”换成“一贯”。原因是“了”的完成义和“着”的进行义与“一贯”的 “恒常义”“静态义”相悖。

2)“一直”“一贯”与时间助词“下来”“下去”

(47)小云很喜欢打篮球,她说她要把这一爱好一直坚持下去。(*一贯坚持下去)

例(47)中,“下去”表示动作行为的继续,有动态性,跟“一贯”的“恒常义”“静态义”相冲突。

4.“一直”“一贯”与副词共现的情况

1)“一直”“一贯”与否定副词共现的情况

“一直”可以用在否定句中,后面加“不”或“没”“未”等,表示某种状态或行为动作始终没有发生,“一贯”则一般不用在否定句中。

(48)可我从小就有个理想,一直未能实现,而且恐怕越来越没指望实现了。

(*一贯未能实现)

(49)奶奶把黄油留下了,可是一直没有吃。(*一贯没有吃)

(50)他爸爸的工作一直不固定。(*一贯不固定)

2)“一直”“一贯”与语气副词的共现

(51)我的感觉没有错,他果然一直对我很好。(*他果然一贯对我很好)

诸如语气副词“果然”“居然”“碰巧”等表示意料之外、出乎规律性预想等义,与“一贯”的恒常义相悖,因此上述例句中的“一直”与“一贯”不可以互换。

3)“一直”“一贯”与表持续的“还”

(52)虽然毕业很多年了,但是同学们依依惜别的画面还一直留在我的脑海中。

(*还一贯留在我的脑海中)

“一直”是表示动作或状态在某段时间的持续,与表持续义的“还”语义上互补充,但是与表示“恒常义”的“一贯”语义重复,因此,“一贯”不可以与“还”共现。

三、“一直”“一贯”的语用量特征

祈峰《现代汉语焦点研究》(2012)一文中指出,“一直”和“一贯”属于汉语焦点敏感算子,并将其归为频率算子,但是并未对“一直”“一贯”的差异作更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笔者认为,“一直”和“一贯”在汉语里都可以作为焦点敏感算子,而且二者在语用量级上既有共性也存在着差异。语用量级是指语言中,焦点敏感算子所指向的焦点选项集中的成员构成一个语义场,有些选项集合中的成员在语义上除具有某种共同的特征外,还具有语义强度的差别,该集合的成员彼此之间构成一种量级关系。我们把能构成量级关系的焦点敏感算子的用法成为“量级用法”,否则称为“非量级用法”。“一直”和“一贯”语用量级使用的相同点,具体表现为“一直”和“一贯”都有非量级的用法,而区别在于“一直”有量级用法,而“一贯”没有量级的用法。

1.“一直”和“一贯”的非量级用法

(53)我一直住在北京。

(54)他一贯反对佛教。

上述例句是“一直”“一贯”非量级用法的体现,各例句的焦点激发的选项不能构成有序的量级序列。

根据 Horn 的“预设—断言二分理论”,例(53)和例(54)的语义可以通过以下形式表达为:(53)他一直住在北京。

预设:他住在北京。

断言:他从过去到现在都住在北京,而不是其他城市。

(54)他一贯反对佛教。

预设:他反对佛教。

断言:他从过去到现在都反对佛教,而不是其他教派。

焦点激发的选项在语义上能够和焦点聚合为一个语义场。在以“一直”为算子的句子中,如例(53),焦点“北京”所激发的选项可以有“上海”“广州”“香港”等与“北京”同属于“地名”这个语义场的词语。但是,这些由焦点激发的选项不能构成一个量级序列,即“北京”“上海”“广州”“香港”之间没有量级差异。同理,例(54)中焦点“佛教”激发的选项可以有“道教”“儒教”等与“佛教”同属于“教派”这个语义场的词语,但是,这些选项与焦点之间没有量级差异,也不能构成量级序列。上述例句均说明了“一直”“一贯”的非量级用法。

2.“一直”的量级用法

与“一贯”不同,“一直”除了具有非量级用法,还有量级用法,下列例句就是“一直”量级用法的具体体现。

(55)他们宿舍的人一直打牌到天亮。

(56)他一直住在北京五十多年了。

根据Horn的“预设—断言二分理论”,各例句的语义可以表达为:

(55)他们宿舍的人一直打牌到天亮。

预设:他们宿舍的人打牌到天亮。

断言:他们宿舍的人打牌的动作在天亮前没有停止。

(56)他一直住在北京五十多年了。

预设:他住在北京五十多年。

断言:他住在北京不少于五十年。

在例(55)中,焦点“打牌到天亮”所激发的选项可以有“打牌到凌晨”“打牌到深夜”等,与“打牌到天亮”在语义上构成一个时间上的量级序列。同理,例(56)中焦点所激发的选项,可以是住在北京20年、30年、40年了,与焦点“住在北京50年”构成量级序列。

可见,“一直”具有量级的用法,而“一贯”则没有量级的用法。因此在下面情况下,只能用“一直”而不能用“一贯”。如:

“一直+动词+表示时间的数量短语”(“一贯”无此用法)

(57)这场巨祸一直延续了两个多月,一直到12月中旬才终止。

(*一贯延续了两个多月,*一贯到12月中旬才终止)

(58)一直等到深夜12点小余回营房,他才去休息。

(*一贯等到深夜12点)

(59)两小时后硬度开始升高,一直持续4天,才达到最硬的铝。

(*一贯持续4天)

参考文献:

[1]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2]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3]侯学超.现代汉语虚词词典[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任海波.“一直”与“从来”的比较分析[J].广播电视大学学

报,2005,(1).

[5]殷何辉.焦点敏感算子“只”的量级用法和非量级用法[J].语言

教学与研究,2009,(1).

[6]张丹.时间副词“一直”“总是”“老是”的比较研究[D].延吉:

延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7]丁淑娟.现代汉语频率副词研究[D].延吉:延边大学硕士学位论

文,2004.

[8]祁峰.现代汉语焦点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2.

[9]黄瓒辉.时间副词“总”和“一直”的语义、句法、语用分析

[D].广州: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10]关键.“一直”“总”“老”的比较研究[J].汉语学习,

2002,(3).

[11]刘靖.时间副词“一直”与“总”的语义分析[J].广东海洋大

学学报,2008,(2).

[12]雷曦.副词“一直”与“从来”辨析[J].文学教育,2009,

(10).

[13]夏群.也论“一直”与“从来”的区别[J].宁夏大学学报(人

文社会科学版),2009,(6).

[14]潘优燕.“总”和“一直”的语义、句法对比分析[J].云南电

大学报,2009,(1).

现代文阅读教学中的三个维度 篇6

(一) 在语文教学设计中应充分体现三个维度的交融性

新课程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设计, 目标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在教学中, 要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 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充分体现在过程与方法中, 决不能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单列出来。在语文教学活动中, 任何知识和技能的获得, 都必须经历一定的学习过程, 在学习活动中去感受和理解这种知识的产生与发展, 并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学会学习, 发展智能;这些活动, 又同时使他们体验到积极的情感, 掌握正确的态度, 受到价值观的教育, 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因此, 语文教学应该全面关注三维目标并将他们融合于统一的教学活动过程中。

对于三个维度的交融, 在新课程所阐述的“语文课程总目标”中, 语文课程的总目标共有八条, 在每一条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 它的表述, 包含着三个维度的目标。如:第一条是: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持久的学习热情, 树立学习的信心,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里有“识字、写字”的知识与能力的要求的目标;又有对祖国的语言文字“正确”、“持久”、“良好习惯”等过程与方法的要求和目标;同时有“热爱”、“自信心”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和目标。因此, 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将三个维度融为一体, 语文素养才能共同形成并发展为一个血肉丰满的生命体。

(二) 在语文教学设计中应充分体现三个维度的渐进性

在语文教学中任何目标的实现都是有阶段性的。三个维度的目标的实现也不例外, 它的达成过程是解析几何中一个渐开的过程, 由原点出发, 成螺旋状逐渐展开, 以到达无穷大。由此观之, 在我们的平时教学中, 不仅要根据新课程中的总目标、阶段目标的三维要求, 还要根据自己所教学生的年级、班级的教材内容, 细化到年级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和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中的三维目标要贯穿在单元目标之中;单元目标中的三维目标要贯穿在学期目标和年级目标之中, 而学期和年级的目标又必须贯穿在新课标的阶段和总体目标之中, 这样,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活动中, 既可抓紧学生“即时”的学习成效, 又关注了学生终身持续的发展。

(三) 在语文教学设计中更应体现三个维度的侧重性

从一般意义上说, 教师的每一堂课、每一个单元的教学, 都应该而必须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因为这些目标是难以分割地融合于一体的。但是,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 对于三个维度的目标还是有所选择的、有所侧重的。一方面, 在这三个维度中, 知识与技能是基础, 是核心, 是最重要的一个维度, 同时它又是其它两个维度发展的依托。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 假如把语文素养比作一座大厦, 由三维目标构成, 知识与技能就是大厦的基座, 过程和方法是大厦的构造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是上层建筑, 基座稳固了, 语文教学就不会动摇。由此可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 是一个逐渐熏陶感染、润物细无声的过程, 它是黏附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过程中的。如果没有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失去了支撑物, 游离在空中, 目标的体现也成了一句空话。

现代战略的维度 篇7

一、国内外文献综述

“战略竞争力 (Strategic Competitiveness) ”正式出现于迈克尔A.希特 (Michael A.Hitt) 撰写的《美国公司在全球市场中的战略竞争力》 (The Strategic Competitiveness of U.S Firms in the Global Marketplace) , 1997年Michael A.Hitt&R.Duane Ireland、Robert E.Hoskisson合著出版的《战略管理:竞争力与全球化》 (Strategic Management:Competitiveness and Globalization) 提出了战略竞争力的定义:当一个公司成功地制定和执行了价值创造的战略时, 它就能获得战略竞争力, 并将获得战略竞争力作为战略管理过程的两大目标之一。何会文 (2006) 在《基于战略竞争力的服务补救管理体系》一书中, 通过深入研究Hitt等学者提出的“战略管理过程”后认为具有战略竞争力的企业, 即是在财务、顾客、内部经营过程、学习和成长等四个方面表现出色的企业;战略竞争力是指企业在财务、顾客、内部经营过程、学习和成长等领域的出色表现, 是企业成功制定与实施发展战略的结果, 是企业未来业绩的资源与能力保证。

魏春旗、朱枫 (2005) 将战略竞争力概括为:企业的高层决策者根据企业的特点和对内外环境的分析, 确定企业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 制定和实施企业发展总体谋划的能力。战略竞争力是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施战略管理是提升战略竞争力的关键, 包括银行总体战略和产品组合、竞争战略、技术创新, 以及企业文化、企业形象和人力、财务等战略, 基本涵盖了银行生产和发展的全过程。他们在研究过程中没有对战略竞争力的内涵, 及其相关理论作较为系统的阐释, 只是简单介绍了战略管理原理和工具, 在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战略后, 提出了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

综上所述, 对战略竞争力核心内涵等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并不多见, 多数学者和管理界人士只是提一些概念性的东西, 而对战略竞争力的内涵及其本质特征研究为数甚少;特别是对于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一系列维度问题研究得更是不深不透, 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系统地进行理论阐释与分析论证。

二、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内涵

本文认为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是一种系统能力, 是商业银行在市场竞争环境中相对于竞争对手所表现出来的, 极不容易被模仿替代和复制的, 由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等多种能力凝结而成的, 能够产生强大竞争能力并创造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战略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集合体, 是商业银行综合实力和市场价值的集中体现。由此可见, 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本质上是由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三个部分组成的竞争能力体系, 形成三个圆环。

(一) 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处于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模型的内环, 是战略竞争力的重要源泉, 决定着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和成长能力, 主要包括战略管理、文化管理、风险管控、金融创新、价值创造等核心能力。

1. 战略管理能力。

战略管理是商业银行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基业常青的重要手段。它是商业银行根据其内外部环境变化制定战略、实施战略, 并依据执行结果的评价和反馈来调整、制定新战略的动态过程, 分为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战略控制三个阶段。商业银行的战略管理能力也就体现在这三个方面, 这种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未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强弱。

2. 文化管理能力。

文化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 是以文化竞争力作为核心竞争力的系统的组织管理方式。对商业银行来说, 文化管理就是让广大员工共同参与到银行管理中来, 使全行上下对商业银行的使命、愿景和核心价值观达成共识, 并通过相应的行为准则, 贯穿于银行战略、公司治理、人力资源、金融创新等各方面, 从而系统地解决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问题。

3. 风险管控能力。

所谓商业银行风险管控是指商业银行通过风险识别、评估、分析、预测和处理等方法, 预防、回避、分散或转移经营管理中的各种风险, 减少或避免经济损失, 确保银行资金安全, 从而实现风险最小化、收益最大化的行为过程, 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必须把风险管控能力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中之重来抓。

4. 金融创新能力。

金融创新涵盖了商业银行体制、技术、管理、文化、服务创新等内容, 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创新过程。随着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在相当程度上表现为金融创新能力, 这种创新能力的高低将成为衡量商业银行市场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准。金融创新能力不仅是商业银行实现有效发展、资产质量提升和利润持续增长的先决条件, 而且也是商业银行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驱动。

5. 价值创造能力。

商业银行价值是银行资本与劳动融合、创新过程中而产生的价值, 以债务资本价值和权益资本价值为主, 可以用会计账面价值、内在价值、市场价值和经济增加值 (Economic Value Added, EVA) 来度量。所谓EVA, 其原型就是西方经济学中经济利润 (Economic Profit) , 是商业银行税后净营业利润扣除资本成本 (包括债务和权益成本) 后的剩余资本收益, 它要求银行资本获得的收益必须能抵补投资者承担的风险。商业银行价值创造能力, 也就是商业银行创造EVA的各种能力与潜力的总和。这种价值创造能力反映了商业银行资本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 也反映出经营管理者为投资者增值的能力, 是商业银行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二) 基础竞争力

基础竞争力处于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模型的中环, 是战略竞争力的重要基础, 影响着商业银行的基本运行和持续发展能力, 主要包括公司治理、人力资源管理、服务营销等基础能力。

1. 公司治理能力。

商业银行具有不同于一般企业的高杠杆、高风险、负外部性和行业管制与监管等特征, 由此决定了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 也正是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公司治理能力在商业银行长期发展战略中的基础地位。公司治理能力是指商业银行体现在公司治理结构、治理机制等方面的管理能力, 良好的公司治理能力是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基础和前提, 对于商业银行提升战略竞争力具有决定性作用。

2. 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是商业银行根据其发展战略, 有计划、有组织、有重点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与管理, 以满足银行当前乃至未来发展需要, 确保战略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最大化的过程, 包括人力资源规划与岗位设计、选聘与培训管理、劳动关系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等内容。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实质就是融人力资源占有能力、开发能力、配置能力与激活能力为一体的综合能力。商业银行应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 高度重视人才的“激活”状态, 充分发掘人才的潜力, 切实从研究和满足人才需求入手, 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能, 从而为提升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夯实基础。

3. 服务营销能力。

服务营销能力也就是商业银行管理其营销职能及金融服务的基础性能力, 主要涉及营销战略的决策与实施、市场研究与细分市场、营销渠道建设、客户关系管理及顾客服务等方面的能力。这种基础能力不仅是提升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重要砝码, 也是商业银行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制胜的法宝。服务营销能力的大小决定和影响着商业银行是否可持续成长与长远发展, 只有将“客户满意与客户忠诚”的服务营销理念内化为银行员工的实际行动, 才能真正提升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 从而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三) 环境竞争力

环境竞争力处于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模型的外环, 是战略竞争力的重要依托, 对于商业银行造就可持续竞争优势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主要包括政府管理、经济基础、金融发展与国际化程度等外在能力。商业银行环境竞争力是指构成和影响商业银行竞争力外部环境因素的综合, 是商业银行长期积累而形成并长期发生作用的、能够产生竞争优势的外在能力。影响和制约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外部环境因素可以归纳为政府管理、经济基础、金融发展与国际化程度等, 这些因素是否有利于商业银行环境竞争力的提升, 也会直接影响和制约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提升。

三、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维度构成

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内涵告诉人们, 它由制度、技术、管理和文化维度构成, 这四个维度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共融于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之中 (如图二所示) 。其中文化、制度维度是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重要部分, 文化、制度维度是技术、管理维度的原动力。文化、制度维度的创新推动着技术、管理维度的创新, 如果商业银行没有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先进的制度, 技术、管理创新就会失去文化、体制机制上的重要支撑, 而且文化维度的创新还统领着制度、技术、管理维度的创新, 是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提升的重中之重。

(一) 制度维度:银行制度规范

商业银行制度规范是指商业银行为有效实现目标, 制定的一系列显性规则、合法程序和标准体系等, 并用以约束追求主体福利和效用最大化的银行活动及其成员的行为规范 (诺斯, 1994) , 主要包括银行产权制度、管理制度、技术与业务规范以及银行成员的个人行为规范。商业银行制度规范、特别是产权制度和管理制度, 直接决定着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管理效率和战略竞争力。因此, 制度维度是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形成的基础和前提, 也是战略竞争力的动力激励之源, 如果银行制度提供的是低动力激励 (1) , 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就难以建立。

(二) 技术维度——知识、技能与技术系统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 技术维度既包含银行所有员工的知识与技能 (含服务) , 同时也包含由广大员工运用其知识与技能所创造的技术系统, 比如金融技术 (2) 、服务体系等。显然, 技术维度的竞争力不仅在人们的大脑中积累起来, 而且也在技术系统中积淀下来。在银行产品、银行服务中蕴藏的银行员工的知识和技能, 以及镶嵌在技术系统中的知识和技能, 是跟战略竞争力最紧密相联的维度。因为银行员工长期积累的知识和技能, 随着时间的推移, 不断得以完善、充实、更新, 并且有机地镶嵌于商业银行的技术系统——软件、硬件和工作程序中, 从而构成商业银行的技术维度。又由于银行内外部的协同、互补和乘数效应, 商业银行所拥有的技术维度会远远大于银行员工个体知识、技能的总和。所以, 技术维度是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必不可少的部分。

(三) 管理维度:组织管理系统

商业银行管理维度主要是涉及组织管理系统的相关维度, 组织管理系统由组织构架、控制系统、绩效管理系统、薪酬管理系统、培训教育系统等构成, 组织管理系统具有持续不断地引导和管理商业银行知识和技能的功能, 同时还具有协调配置、整合、引进和吸收外部知识与技能的功能。组织管理系统中的绩效、薪酬管理等激励系统, 形成了商业银行知识和技能交流积累、流动和创新的有效渠道, 使得组织管理系统对提升战略竞争力呈现出巨大的支撑作用。事实上, 战略竞争力是以核心价值观、制度规范、知识和技能以及资源等诸多形式, 存在于人、组织、环境、资产、产品和服务等不同的载体之中, 又以出类拔萃的知识、技能和技术系统的形态表现出来, 通过绩效管理、激励约束、教育培训、提升系统和程序等管理维度来进行商业银行的资源积累和优化配置, 以促进商业银行获取长期可持续竞争优势, 实现商业银行的可持续成长。

(四) 文化维度: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学和文化学的边缘学科, 涉及到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理念、惯例、习俗、道德伦理、社会责任及传统文化等, 企业文化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生存与发展的核心力量, 是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核心支撑 (刘光明, 2007) 。文化维度实质上就是企业文化的范畴, 文化维度是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核心维度。企业文化以隐性准则的效能, 决定着商业银行对知识和能力类别、形式的取舍, 对管理模式甚至是不同制度规范的选择等, 哪一类知识和能力将受到支持、接纳或提倡, 都是商业银行价值取向的结果。由于企业文化包括商业银行使命、愿景、经营理念、行为仪式、价值标准、感情信仰等——它们与不同的知识和能力相关。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产生的企业文化就是商业银行的价值观, 商业银行的价值观扮演的就是知识筛选、能力控制的角色。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对不同的知识进行筛选、鼓励、控制, 同时, 对商业银行各种能力进行整合, 最终形成战略竞争力。

一般来说, 商业银行的知识和技能存在着三种不同的状态, 即员工个人层面的知识和技能, 镶嵌在技术系统中的知识和技能, 融合在管理阶层观念、行为及组织的流程和惯例之中的知识和技能。但是, 无论哪种状态的知识和技能, 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它们都非常依赖于商业银行的核心价值观。价值观体现了一系列相关的假设, 价值取向引导着商业银行的经营决策, 制约着银行员工的行为。价值观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化惯例和标准等, 确保了银行能够发现其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并把它们积累起来。因此, 文化维度和制度、技术与管理维度相互作用, 将形成自我强化和提升的良性循环, 从而铸就强大的战略竞争力。

四、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本质特征

结合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内涵和维度构成, 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除了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异质性、价值性、稀缺性、难以模仿性、不可替代性、不可交易性等突出特征, 以及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特殊性外, 至少还具有以下五个本质特征:

1.战略性。

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战略性”, 主要体现在制造商业银行竞争中的取舍效应, 也就是选择何者可为、何者不可为的问题。如果商业银行没有取舍效应, 那么根本就不需要发展战略, 也就更不需要谈及战略竞争力。商业银行作为特殊的金融企业, 强调战略竞争力, 本质上讲就是要关注两点:一是商业银行如何去竞争以在市场上获取竞争优势;二是商业银行如何在市场上创造出一种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使之不仅独特有价值, 而且难以被模仿复制或替代。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对未来一个时期经营管理与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 积极做出应有的战略规划与决策, 同时加强战略管理, 实际上也充分体现出战略竞争力鲜明的战略性特征。

2.可持续性。

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可持续性”, 实质上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核心业务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以此确保商业银行具备持续不断提供金融服务的能力;二是促进商业银行周边产业链和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以确保其经营管理能够对社会产生持续的正面影响, 从而提升商业银行的环境竞争力。

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强调的是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必须进行战略性整合, 不仅将视野从优先考虑利益最大化延伸至社会和环境可持续性, 而且还把对生态影响、社会公正和经济公平的考虑纳入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的基本范畴, 把可持续发展目标与最大限度地提高股东及相关利益者价值与客户满意度摆在同等位置。因此, 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可持续性是其最本质的特征。

3.系统性。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 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不仅自身构成是一个多维度的系统, 而且还包含若干个子系统。系统性强调的是战略竞争力各要素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追求系统整体功能的最优化和持久性。它既要求商业银行特别注重其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的提升, 更强调决策层和银行家的全局意识、系统战略思维。如果一家商业银行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最重要的就是要持续不断地适应环境的变化来进行持续变革与持续创新, 形成商业银行的战略竞争力, 发挥其协同效应与系统作用, 从而促进商业银行可持续成长。

4.资产专有性。

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是由多种能力体系构成的集合体, 由于各个能力体系的结构不同, 商业银行的资产存量在现有领域就会形成沉没成本, 使得商业银行对战略竞争力的投资成为不可还原性投资。因此, 战略竞争力也可以看成是商业银行的一种专用性资产, 具有资产专有性特征。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专有性还表现在长期积累的自然属性上, 因为战略竞争力具有历史依存性, 是需要银行长时间积累、学习而形成的。竞争对手模仿一套环环相扣的能力体系, 远比仿制某一特定的营销方案、一项制造技术或者一个特色产品要难得多, 这就使得竞争对手处于时间劣势, 自然形成进入的资产壁垒而无法参与竞争, 从而保护了商业银行垄断利润的获得, 同时也对商业银行自身构成一种推出壁垒, 使其本身的资产和能力在原有基础上持续提升。

5.知识性。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认为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 而核心竞争力又是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最核心的能力, 可见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蕴含着丰富的知识, 具有明显的知识性特征。从战略竞争力维度构成看, 因为制度维度是银行家实施战略构想、完成资源配置、追求战略目标的一系列行为规则的公开性知识, 技术维度是科学知识或其他知识在实践中的系统应用, 是解决实际问题的相关知识与使用的知识工具的总和, 也是商业银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创造出来具有银行特殊性的知识, 并与外部获取知识相结合的经营化了的知识体系。管理维度是关于协调、控制、整合银行内外部资源的知识, 文化维度则可以被视为有关说明企业应该做什么, 如何做的一种非公开的知识 (休·考格特等, 2000) 。所以, 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具有难以仿制的知识性特征。

摘要:近年来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都十分重视提升核心竞争力, 纷纷提出了战略转型的要求, 但对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内涵、维度构成、本质特征等方面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甚少。本文提出了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概念, 合理界定了其内涵、维度构成及本质特征, 并进行了理论阐释与分析论证。

现代战略的维度 篇8

关键词:竞争,逍遥,大众文化

现代社会是极其复杂的, 这种复杂性不仅体现在我们的生活每天面对的种种疑难问题, 更隐含在支配社会的一些框架里面。现代社会的市民, 可以说是一群深思熟虑的被蒙蔽者, 他们有着极其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圆熟老道的社会应变能力, 但他们是否能真正找到自己的位置, 是否能撇开社会层面的种种帷幕和障壁看到自己的处境呢?我们身处的境况同十九、二十世纪远远不同, 这种不同并不是反差意义上的对抗, 而是发展了的意义上的纵深。在我们的脑中, 纠缠着作为统治力量的大众文化以及作为传统信念的个人自由之间的矛盾, 而这种矛盾的无处不在, 令人痛心的随着时代往前走。我们这个社会有着两个基本信条, 也许这不是很久远的事, 恰恰是当今所理所应当坚守的阵地, 似乎是生存的双重慰藉。我们默默地认为:一, 人有自己的自由, 可以通过一种逍遥寻求自己的快乐以暂时逃避社会压力;二, 竞争与淘汰是当今社会每一人的核心存在方式, 我们应该仰慕成功者, 追随他们成功的步伐, 而同时作为一群有良心的人必须给予失败者以同情和安慰。

以上的两个基本信条并不是独立的, 而是相互构成基础, 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表述:我们的社会存在着两种大众文化, 一者宣扬竞争, 一者必须照顾作为社会大多数人——未取得成功者的心理感受和情绪和非竞争状态下的个人需求。这两个信条表面看起来无疑是极其合理并且充斥着历史的进步感和人类的关怀感。但是, 我们所要指出的是, 这并不是历史博物馆中封藏的两个永恒珍品, 可以让我们赏心悦目, 品味赏玩。相反的, 它们却是变质的奶酪, 被当今社会甜美地品尝着, 忘却了其中隐含着的毒素。

睿智的读者自然从两种基本的宣泄方式看出相应的选择人群, 但是潜在的威胁告诉我们, 我们迷茫在竞争中的心灵已经看不到真正的逍遥与安慰。首先, 逍遥已经变异了。作为逍遥的典范, 无疑首推魏晋玄士, 但如竹林七贤。他们面对现实的黑暗与挫折, 在玄学之中抒发己志, 通过注疏《老子》、《庄子》、《周易》等书表达一种摆脱名教的自我逍遥, 把自我志向寄托于老庄思想从而获得超越现实的追求。这种逍遥首先表现为万物与我平等, 体会到万物之间的自生自为关系, 不僭越不妄为, 守份内之事而达到共生的和谐状态。在消解了个人的欲利之心以后, 真正体会到为人的本质与地位。现代人在生活与工作的压力下被迫下转向自然的怀抱, 只不过是在一种消除现象的意义上利用自然, 好比闭上双眼就可以忘掉眼前烦恼一样, 恰恰所有的困扰在离开自然的那一分钟又接踵而来。这样一来, 无论多美丽的自然都会越发显得苍白无力, 因为它从未在一种真正的积极的意义上被我们感受过, 而只是作为“不见泰山的一片障目之叶”。一个哲学家说过, 在街边听汽车鸣笛和在剧院听音乐会的根本差别乃是在于, 声音不是作为一种表现汽车奔驰过来的工具, 而是表达它自身的旋律。所以如果我们像阅读办公桌上的文件一样阅读风景, 任它像幻灯片一样刷刷跳过, 或者在照片里面张张切换, 那么我们就会像忘却生活琐屑一样遗忘风景, 这也就是为什么现代社会的旅游如此之繁盛, 而又如此之同质化。旅游的一般模式就是车上睡觉, 下车拍照, 最后购买纪念品。无论多么美丽的风景, 在很多人看来关键是要用相机或摄影机去把它们占有, 在它们的面前刻上自己的伟岸或窈窕身影。通过这种形式的占有似乎我们已经完成了旅游, 已经到了天涯海角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作为消除我们内心紧张与忧虑的手段, 自然作为一种可见的现象无疑褪色很多, 可被亲眼看到的与从相片视频中感受到的并没有太大区别, 而就解放的意义来看, 我们最多只是在镜子面前观察着穿着不同衣服的我们, 幻想着与平时不同的衣着色彩, 而并没有在心中获得丰富的色彩, 从而通过生活表现出来自己的丰富。

也许我们一直都在关心的是我们与那些在某时某刻呈现的风景有什么样的关系, 却没有思考过那些作为整体且拥有自己历史的风景到底希望在和我们的邂逅中给予什么样的东西。现代的我们相信眼见为实, 相信摆在眼前实实在在的东西, 而这样一种想法的最大危险就是我们只能看到作为一个整体东西的一面, 而看不到整体之中贯穿着的那种精神与特质, 就很容易失去或误解那纷繁刹那所意欲表达的东西。我们与自然的交往, 并不能理解为去看到某一个风景如画的画面, 而是要把人生与自然之道相结合。人与自然本来就是共存在这个世界中, 古人会通过自然现象讲述人生道理, 会通过山水画传达人生意境, 也会借助河山表达自己的志向与情感。一句话概括之, 我们与自然的联系关键在于:自然活在我们心中, 我们活在自然之内, 而使得这种相互理解得以可能就是“自然”之精神。自然之为自然, 乃在于万物懂得守在其位, 不僭越不妄为, 这样就能与它者保持和谐。自然的规定性并不来自于外界, 而是自己, 是自己充分表达自己、完善自己, 不侵扰它者, 而可以顺本性而为的境界。我们经常消极的谈论“自然”与“逍遥”, 乃是由于它们完全外在于我们, 我们心中并没有去契合、体悟这种精神, 而这种精神却又是一个人真正发现自己、展现自己的必要。也许你觉得自己成功, 但自己的心情不轻松;也许你觉得你辛苦, 并且辛苦得不值得;也许你觉得你努力成为的那种人并不是自己敬佩与喜欢的人。一切的问题就是, 我们如何恢复身旁的这位挚友——自然的角色。所以且让我们从这一刻, 打开自己的心境, 把自己的眼光望回自己, 而不是紧盯社会为自己谋划的一个个事业里程碑与角色定位牌。当然我们并不是要远离社会生活, 从而过着闲云野鹤的日子, 而是在社会生活之外, 一旦回到自己的空间之中, 也要有一种方法描绘真实的自己, 享受自己真实的空间, 而这种自我定位与自我品味, 需要“自然”之精神作为保障, 否则我们只用竞争的态度, 只用社会的评判尺度, 丝毫感受不到自己有什么独特的地方, 有什么值得欣赏的东西。

第二个信条以一种大众文化方式广泛的出现在社会中。人们坚信不移竞争所带来的社会效益, 更热衷于这种竞争作为一种娱乐供人赏玩。选秀节目就是这种将血泪的辛酸当做娱乐笑料的最好写照, 更进一步的, 在那里已经没有艰苦的竞争, 只有娱乐。在商业运作下, 眼泪似乎只是博取安慰的手段, 安慰又更显得是和眼泪在唱双簧。整个社会懂得必须让这种竞争看起来不是那么残酷又能引人发笑, 失败者更懂得必须让眼泪处在不是那么虚假却又能显示自己徘徊在大度与嫉妒之间。一唱一和, 人们已经误把残酷的竞争还原为娱乐的莞尔与哭泣, 更忘却了一种情感被操控下的悲哀。收视率成为一切指标, 合理性已经不算什么。在第一个信条中人们已经错误的绘画出自己的希望, 而在第二个信条中社会又为个人构架了一个真实的谎言集。看上去我们仿佛刚刚有那么一点逼近悬崖, 但事实上我们已经毫无警惕的陷入深渊。我们甚至连找一个真实的自己都不能找到, 因为社会没有一种让我们找到自己或者表达自己的空间与工具, 在这两个信条中我们被蒙蔽, 被迷惑, 渴望着出路却走错了道路。

也许还能说的更多, 但也许上面所说的并不能有任何触动。当马克思曾经为报纸审查条令奋笔疾书时, 我们又何尝不能再度呐喊, “社会赞美鲜花的芬芳, 赞美美酒的醇香, 赞美少女的婀娜多姿, 但是为什么偏偏在他们的赞美下, 只允许太阳发出一种色彩, 那就是集体的色彩”?

一个人在忙碌的社会生活之间, 需要自己的空间, 需要在一个人的时候保持一些距离, 只有距离才能产生角度, 只有角度才能产生批判, 而批判使得自我与他人能真正有意义地区分开来。作为个人的空间, 与作为社会人的空间, 在生活中是应该有区别的可能的, 而这种区别也许凭借社会倡导的各种方法都不能给予, 只有自己亲手才能创造, 只有自己用心才能开辟, 也许我们应该时常回想克尔凯郭尔墓志铭上的话, “我, 一个个人”。

参考文献

[1]复旦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中国古代哲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

现代战略的维度 篇9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产业边界日渐模糊, 传统商业模式不断被颠覆, 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 战略转型成为摆在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主动和深层次的转型已经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然而, 企业战略转型的具体含义仍没有一个统一的解释, 转型要素和过程机理仍没有学者进行系统探讨。战略转型的深刻内涵仍有待挖掘, 需要形成系统的、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 以指导企业转型实践。

战略转型是企业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或经营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经营管理面临关键转折的情况下, 对自身战略进行方向性的调整并保证战略有效执行, 使企业能够适应环境变化或克服经营危机的过程。本文在战略转型相关文献研究基础上, 构建了三力作用下的战略转型“五维度整合模型”, 拓展战略转型相关研究, 并通过中国电信转型案例验证整合模型。

二、文献综述

(一) 基于动因角度的研究

Levy&Merry (1986) 认为, 战略转型是因为企业经营出现问题, 为了求生存, 包括组织的使命目标、结构、企业文化等方面要做出重大改变。Kotter&Heskett (1992) 提到, 包括广泛而有利的科技变革、国际性的经济整合、发达国家的国内市场饱和等因素, 成为市场与竞争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Boyle&Desai (1991) 考察了1972年至1989年间的30篇相关文献, 找出了24个组织内外促使转型的因素, 将其归纳为4类:内部行政因素、外部战略因素、内部战略因素和外部行政因素, 并指出组织内部环境的改变相对外部环境对绩效的影响更大, 而内部环境问题的产生主要归于管理控制不到位。

在国内, 唐健雄 (2008) 认为企业战略转型外部动因主要是外部环境, 内部动因则多而复杂, 主要包括企业生命周期阶段、企业资源和能力、企业绩效、企业高管层等方面, 它们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企业战略转型的内生变量。

(二) 基于管理角度的研究

基于动因角度的研究对战略转型的解释力不足, 且无法解释转型中相关因素的影响。因此, 一些学者将研究视角放在管理领域, 从转型要素、组织环境等管理领域来解读。

在要素内容方面, Bound&Dobbiens (1995) 认为, 企业转型 (变革) 包含以下内容: (1) 战略企业定位 (包括产品类型、客户特征及其产销活动所涉及的地理区域等) 与核心专长 (组织建立其竞争优势所需要的资源与能力) 的改变; (2) 技术:企业的技术、生产流程设备、作业方法及相关规章制度与政策的改变与改变; (3) 结构:结构变革主要包括组织结构的改变, 个别职务内容的重新设计, 以及这两者间的权利结构变化; (4) 人员:人员的理念、技能、知识水平等的改变; (5) 文化变革:组织成员共同价值观与行为规范的改变。

在组织环境方面, Gioia等 (1994) 认为, 战略转型是对组织使命和任务的重新定义, 或是对总体目标实质性的改变以反映新的要求。转型通常会伴随资源配置模式的改变, 有时还会根据环境变化的程度决定是否要实施组织结构转型。George&Sue (2001) 指出, 随着环境变化不断加快, 企业必须加强自身的环境扫描系统建设, 以增强对环境变化的感知能力, 进而依据环境的变化伺机转型, 实现持续成长。

三、战略转型整合模型构建及分析

(一) 三力作用下的战略转型五维度整合模型构建

基于动因角度的研究认为, 内外部环境、绩效压力、竞争格局是转型驱动因素。同时, 将转型过程的系列活动视为无差异“黑箱”。我们可以导出, 转型动因通过驱动这个黑箱, 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基于管理角度的研究认为, 转型包含环境感知、组织使命和任务、业务与服务、组织与人力资源、文化与理念、变革领导力、管理模式、制度与政策等因素的改变。综合以往的研究成果和逻辑推导, 可以勾勒出一个初步的战略转型整合模型, 由动因驱动力、变革领导力、环境洞察力、规划与设计、理念与文化、业务与服务、组织与人力、支撑与保障八个要素构成。

(二) 整合模型各维度之间的关系

模型强调业务与服务、组织与人力、支撑与保障三个维度, 这在企业中相当普遍;变革领导力作为重要维度, 在企业实际转型活动中得到体现;环境洞察力主要体现对经营环境的洞察和适应能力;最后, 把规划与设计和理念与文化引入到战略转型整合模型中, 认识到规划与设计和理念与文化转变在战略转型活动中的引领作用。

整合模型强调各维度之间的关联性, 这些关联是实现转型的重要保障。第一, 动因驱动力通过转型过程的传导影响, 产生驱动性作用, 驱动力越强, 转型的动力越大, 有效性越强。环境洞察力通过对企业面临的机遇、挑战和政策的认知, 使公司的资源、能力和环境高度匹配, 对转型产生关键性作用。第二, 规划与设计是转型方向。通过拟定转型目标、实施路径、资源配置、行动计划, 形成转型总体方向。第三, 理念与文化是转型基础。没有理念与文化的改变, 转型往往缺乏彻底性, 组织固有的理念文化也是转型中最大的阻力之一。第四, 业务与服务是转型的核心。转型意味着要突破原有的业务与服务模式, 不断丰富与创新商业模式, 向新领域进军。第五, 组织与人力、支撑与保障是转型能否成功的保证。转型必然会带来组织变革及资源配置的变革。没有组织人力、管理运营、资源配置等支撑与保障, 转型必然失败。第六, 变革领导力是战略转型的助推器, 贯穿于转型的整个过程。变革领导力通过规划设计、转型实施和转型整合的传导影响, 对转型产生推动性作用。所以, 只有通过维度间的关联与相互作用, 战略转型才能真正实现。

四、三力作用下的战略转型五维度整合模型的例证

(一) 案例选择

本文选择中国电信战略转型案例, 主要出于以下考虑:首先, 中国电信启动转型较早, 早在2004年就提出从传统基础网络运营商向现代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的战略转型思路, 一直至今仍在探索, 在研究上具有典型性。其次, 从数据可获得角度来说, 作者参与中国电信相关公司的滚动规划研究, 有档案记录、深度访谈、会议研讨、直接观察三个方面优势。

(二) 案例分析与发现

1. 动因驱动力识别

由于移动业务对固话的替代日益显现, 中国电信增长乏力, 可持续发展堪忧。动因驱动力传导影响到企业领导层, 中国电信在2004年提出了从传统基础网络运营商向现代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变。转型动因驱动力进一步传导影响到战略转型的措施制定和实施过程中, 例如在行业内首推号码百事通、商务领航、我的e家等业务, 积极拓展信息服务新领域。

2. 环境洞察力洞察

环境洞察力在于感知经营环境的变化, 确定转型的方向与时机。转型之初, 经济形势稳定、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行业方面, 互联网发展日趋成熟, 用户和移动互联网业务将迅猛增长, 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新业务加快应用, 为行业转型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政策方面, 国家信息高速公路建设, 带动电信产业的发展。中国电信的转型, 与面临的经济、行业、政策环境高度契合。

环境洞察力也对转型调整、实施产生影响。环境洞察力是转型的一种机制, 在转型实施过程中, 需要应对挑战、抓住机遇, 有效整合, 使转型能够在一种符合发展趋势中完成。

3. 变革领导力塑造

变革领导力通过转型准备、实施推动和转型整合的传导影响, 对战略转型产生主导性作用。主要体现在转型团队的决策力、推动力和整合力三个方面。

决策是否科学, 是关系转型成败的大事。中国电信在没取得移动业务牌照前, 就决定在2004年实施转型, 并设计了业务与服务、网络与技术、组织与人力的转型方案, 通过企业收入、投资、成本和人力资源的结构性调整, 实现企业价值增长方式由投资成本拉动型向规模效益型转变。

推动力主要体现在计划、执行及过程管控。如:在转型实施过程中, 中国电信设定参考路标, 规定近期、中期、远期的具体目标、重点任务、时间节点、执行标准等, 集团公司和省公司上下联动制定三年综合滚动规划, 以此来推动转型。

整合力主要体现在以转型目标为中心的文化、组织、人力资源的整合。例如聚焦客户需求的组织资源整合, 按政企、家庭、和个人三大客户群开展营销、产品开发和客户服务, 内部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绩效考核及各项资源配置均按客户群设置。

4. 转型规划与设计

明确做世界级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的企业愿景, 在固网话音和宽带接入优势的基础上, 拓展互联网应用、视频内容、移动通信等业务, 成为电信全业务的提供者、互联网应用的聚合者、中小企业ICT服务的领先者。同时, 从业务与服务、网络与技术、组织与人力资源三方面形成重点举措, 在行业内首推号码百事通、商务领航、我的e家等业务, 拓展信息服务新领域;以业务为中心部署网络, 建立面向客户、面向产品、面向网络的运行维护体系;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管控体系, 理顺前后端关系, 实现从生产管理流程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流程转变。

5. 理念与文化转变

明确转型愿景, 树立人才观、服务观、执行观、绩效观、创新观、团队观, 和谐观。同时, 建立宣传、绩效考核、标杆打造、评估激励宣贯体系, 推进文化理念落地, 通过内刊、研讨、会议等进行转型理念宣贯工作, 使转型愿景、内涵、目标、路径等在公司上下取得一致;制定了适合转型系列制度, 涉及人员管理、岗位责任、服务承诺、业务流程等;坚持以人为本, 建立职业、成长、健康关爱体系, 把对员工的关怀融入到管细节之中。

6. 业务与服务变革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到来, 用户结构、偏好正在发生改变, 以往客户语音、短信需求, 演变为目前的学习、娱乐、情感、生活等综合类信息需求, 中国电信提出以客户为中心, 通过价值链合作, 提供话音、宽带、视频、高附加值应用等融合服务的业务模式。使宽带接入、互联网增值业务、移动通信、ICT业务、号码百事通、数字家庭等成为拉动收入的主要增长点。同时, 打造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服务模式, 强化手机终端对服务的承载, 构建一点投诉, 全网响应的服务体系。

7. 组织与人力资源调整

组织调整主要是组织管控、前后端联动、流程、制度。优化省市级公司的纵向管控流程和组织配置, 不断消除体制和制度性缺陷;理顺前后端关系, 实现从生产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跟组织管控、前后端联动匹配, 流程和制度同步改变。

人力资源调整主要是机制建设、队伍建设、培训提升。建立人员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收入能增能减的市场化用工机制;加强领导人员后备队伍储备, 管理人员进行横纵向交流和轮岗;引入胜任素质模型, 提高各级领导人员和员工的职业化、专业化水平。

8. 转型支撑与保障设计

规划、预算、考核统一协同。集团制定五年规划, 省公司制定三年规划, 细化落实战略举措, 年度预算制定和绩效考核以规划为准绳, 按照转型要求配置资源, 实现业务、成本、投资、人力资源、产品与客户群匹配。

建立量化管理体系, 以信息化为支撑, 做到精细运营, 优化资源配置和数据管理;缩小预算单元和考核周期, 缩短数据管理周期;建立省市县三级管理体系, 明确省市县管理职能和联动机制。

五、结语

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 构建了三力作用下的战略转型“五维度整合模型”, 并对模型中各要素的关系及作用路径做了阐述, 发展了战略转型理论模型;同时通过中国电信转型案例论证了整合模型, 希望为企业战略转型提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Levy, A.andUri Merry.Organizationaltransformation:Approaches, strategies, theories[M], Praeyer Publisher, 1986。

[2]Kotter, J.P.&Heskett, L.J.Corporate culture and performance[M], Don Mills:Maxwell Macmillan Inc, 1992。

[3]Boyle R.D.and H.B.Desai.Turnaroundstrategies for small firms[J], Journal of SmallBusiness Management, 1991, 29 (3) :33-43。

[4]唐健雄, 王国顺, 周勇.动态环境下的企业战略转型动因与阻力研究[J]矿冶工程, 2008 (2) :101-104。

[5]Bounds G.M., Dobbin O.S., Management:A total quality perspective[M], Ohio:International Thomson Publishing, 1995。

[6]Gioia, D.A., Thomas, J.B., Clark, S.M.andChittipeddi, K.Symbolism and strategic change in academia:The dynamics of sensemaking and influence.Organizational Science[J], 1994 (5) :363-383。

现代战略的维度 篇10

理想女性,舒展而绽放

MING:两位都是各自领域里的女性榜样,谈谈你们认为什么样的女性才是理想女性?

苏:我不想特别定义“理想女性”,感觉那是一个贴女性标签的“陷阱”。但我心目中有种在任何时代都能活得很自在的女性形态,我的小说《沉默之岛》里有个角色叫晨安,小说中她在真实世界出现的性别是女性,但在虚构的世界中她成为一个男性。这恰好能够反应出我对理想女性的看法。女性主义先驱英国作家维吉尼亚·伍尔芙(Virginia Woolf)曾举英国诗人柯瑞芝(Coleridge)的话“伟大的头脑是半阴半阳的”引喻她认为最完满的性别是阳性和阴性的结合。亦即我在小说中对性别的想象,“伟大的角色是雌雄同体的”,既理性又感性。

刘:我同意苏老师的看法。就个人而言,我没有把自己是女人特别当回事儿。当你问我理想中的女性是什么样的,我立刻想到的是理想中的人是什么样的,不会对男性有一套标准,对于女性有另外一套标准,至少首先想到的是那些共同的标准:就是一个人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有理想,要有为这个理想奋斗的的激情。当一个女性专心致志、有激情地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她是最美丽的。这个标准也适用于男性。

苏:刚才谈到的“奋斗”两个字时,这两个字似乎带着一种惨烈的痕迹,我很怕人要一直追求奋斗的状态,可能在大陆语言体系当中,“奋斗”这个词给我一种很强烈的色彩。

刘:我的理解是奋斗并不是一定要为一个目标所左右,更多的是被你所做的这件事本身所吸引,然后你投入进去,不被自己的性别意识所羁绊,我觉得这种状态是美的。

苏:其实好看的女人往往流露一股英气,像林青霞,她的美不是那么的纯粹的女性化;而好看的男子常带着妩媚,像张国荣。美不仅投射内在也投射外在的形象。当然这种说法很笼统,不科学,说来我们对很多事物的概念说来确实是模糊的,对美、性别也一样,这层意识,很接近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的坎普(Camp)思考,很难说清,也随时光流变。但就近代的女性形象,我很喜欢葛兰,60年代的香港女星,长相大方、体态优雅,唱歌跳舞都擅长,我特别喜欢她明亮温和的神情,看上去很从容、开朗。不像同时代女明星那样看上去总在忧郁着,有点儿庸人自扰的成分。

刘:从女性的长相来说,伊莎贝尔·阿佳妮的样子很好看,因为她身上有性感和孩子气这两种冲突的气质,结合起来很迷人。男人如果有种柔和的气质,也有杀伤力。记得以前有朋友形容王小波,用的词是“柔情似水”,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高的评价,因为有力量、有自信的人才会非常坦荡地温柔。

苏:所以王小波可以写《黄金时代》。我和王小波有点交集,当年他写《黄金时代》是通过何倬云教授介绍给台湾联合报副刊的,我当年正在联副工作。我阅读书里的女主角,感觉真是惊艳。她是被人视为破鞋的一个女人,大家都鄙视她、唾弃她,甚至殴打她,但是她还是那么勇敢和女性化,忠于自己的情欲和逆时代价值而行,她没有失去爱人的能力也不讳言喜欢性爱,既勇敢又性感,真正可穿越时代。就像维吉尼亚·伍尔芙作品《奥兰多》(Orlando),这小说也改编成电影《美丽佳人奥兰多》(台译),Orlando忽男忽女,基本上他(她)用一个女性的角度反观这世界给出性别定义,是雌雄同体最好的注解,最后角色穿越时代来到现代成为一个独立女性,还生了一个孩子。

刘:无论男女,追求卓越都是令我欣赏的,尽可能做到最好,成为一个舒展、绽放的人。

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选择

MING:但好像现在大环境对女性的自我成长塑造,大都还是处于美容、时装、心灵鸡汤一类,少有真正关注女性生存状态的例子。这种对现代女性与旧式女性的“需求”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

刘:前两天在机场,我随手翻他们卖的书,其中一长串都是“女性指南”这个类别的,就是教你如何举手投足、保鲜爱情、打扮自己等等,主题都是如何去取悦男性,我觉得这是件很可怕的事儿;因为在那些书里,一个女人和这个世界的关系都是通过男人发生的,她的审美、行为标准都是对男性偏好的诠释。

苏:她们永远都是男性声音的一个响应。有一部好莱坞的片子《蒙娜莉莎的微笑》(Mona Lisa Smile),讲上世纪美国韦斯利(Wellesley College)女子学院,女学生学习的课程就是烹饪、家政、如何辅佐丈夫等等。

刘:对,这让我想起另外一部电影《完美妻子》。在美国中产阶级的郊区当中,这些妻子们都是完美的贤妻良母,会打扮自己、做好家务,等等等等,但完全是一套从男人的标准设计出来的模式,最后发现是机器人。

苏:在《蒙娜莉莎的微笑》中的状态是,茱莉亚·罗伯茨一直不断地告诉她的学生说,你要活出自我,其实,她自己也受困于情感。这部片子几乎是被视为一部女性意识的教育片——“女性要觉醒”。在大学当中也常常播映。但是我看得很不舒服,它落入了一个窠臼:我们不该光要爱情。这个部分是值得商榷的,难道说一个女性要成长就一定要有某种模式吗?如果一个女孩子喜欢做家庭主妇有什么不可以?而且影片中是毫无例外地告诉每一个学生接受同样的训练,真正的觉醒是,不要光强调精神的觉醒,有种女性可能就是喜欢家庭生活,那也很完美。定义“完美”和“觉醒”这件事情是有一个陷阱在那里,用一种模式替代了另一种模式,你的模式和想法是大家所有人的想法吗?

刘:一个女孩在面对很多种可能性的时候,选择了当一个主妇,愿意做贤妻良母,当然也无可厚非,但是我觉得,一个女性的意识是怎么形成的,也往往是一个文化霸权作用的结果。如果这个社会的现实是,“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你通过取悦男人得到的东西远比积极努力的女孩儿得到的多,这时你所谓的选择,是真正独立意识的结果,还是文化霸权或者意识形态引导的结果?很多时候表面上看起来的自主选择,其实是一个权力机制的后果。

苏:你提到的选择,有时候看上去“选择”成了一生最重要的词汇,选择是很累的。(笑)

刘:选择其实是预设你是一个强大的人。现在的人有一个比较多样化的选择空间,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有时候想,如果我生在100年前,多么恐怖呀,包办婚姻,裹小脚,没学上,那是很吓人的。可能有很多女孩子非常有才华,但是永远没有机会去发展潜能。当然不仅女性被湮没,当时男性也好不了多少。比如说足球这项运动在普及之前,有多少足球天才被湮没?以前的八股科举制度,都是文科的范畴,多少理工科的天才没有机会被赏识?现在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充满了各种可能性的,这是很大的进步。当然以后的人可能也会这样可怜我们。

苏:眼前真是一个到处都充满“主动”选择的时代。你走进咖啡店要喝什么咖啡是选择,杯子型号是选择,冷热要选择,到处都遇到这样的事情。小至这些日常生活,大至人生道路,难道我不能不选择吗?不能光怡然自得的状态就好了吗?人生是参差的,不该那么绝对对立,人不是活在一个平面词汇里,生命本身是复杂的,有着无数周折,面对一切,我不是那么爱预设立场,主要我认为人生不该活得太刻意,这样很累。如果“女性自我成长塑造”成为这个时代女性的主要课题,我要强调的是女性不要太容易掉进这种进步课题,首要是“自我”,之后才是其他。

刘:如果是出于真正的“爱好”而选择做一个家庭主妇,能在全职料理一个家庭中发现美感和喜悦,那当然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我怀疑有多少人是出于这样的爱好去当家庭主妇?做全职的家庭主妇,经济上依赖男方,感情上依赖孩子和丈夫,这种状态容易被对方操控。如果你足够幸运,丈夫是好人,孩子对你很好,也许就这样过一辈子。但当你为他们放弃很多,对方又不够珍惜你的时候,那就是一种值得推敲的状态。

苏:所以我强调“自我”。当一条路摆在你面前,你失去了自我,同样没有办法走出去。自我系于独立个性能力。有些女性很强大的,就像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一样,把她们放在屋子里会使她们窒息而死。

MING:因为在传统教育当中很少鼓励女性去反思、独立思考。那么对于女性而言,什么样的素质是当下女性最需要具备的?

刘:我还是认可独立。这其中首先是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一点对男人和女人是一样的。如果没有反思能力,只是一味顺应主流标准,再成功的女性也未必值得欣赏。比如一个女性高官,如果从不反思自己所处的制度优劣,没有改进这个制度的愿望,即使做到政治局委员,也未必是一个成功的女性,不过是说明你足够圆滑而已。说得极端点,比如说,在一个奴隶社会里,你“成功地”晋升为奴隶主,这是成功吗?在我看来不是。成功不是你在一个体系中的位置有多高,而是你对支撑这个体系的价值观有没有独立的判断。你不去问奴隶制度本身对不对,只是一味地往上爬,爬得再高在我看来也不是成功。所以独立思考的能力,对环境的反思,是很重要的。“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度过”。

苏:台湾女性的工作也不是那么公平,主要是男女天性的关注点和位置不一样,不能简化为女性没问题意识或缺乏学习意愿。前阵子我在大陆工作多年的男性朋友异口同声说,婚姻里如果男生长年不在家,他的婚姻不出问题的可能比较大,但如果太太总不在家,婚姻肯定出问题。我觉得与其一味鼓动女性反思、独立,作为现代女性素质,可不可以有另一种角度,把追求“和谐”当成一种人生素质?

MING:我们的上一代女性也是被这样塑造出来的。但处于现在这个时期,大陆的女性要付出的可能更多。

刘:中国大陆女性的进取心,相比欧美女性,甚至可能都更强烈,但问题就是我前面说的,这种进取心往往是一种不具反思能力的进取心,对主流价值观不假思索的迎合。在欧美,女性活得很多样化,事业型也好,或者家庭型也好,选择多样化。在我读博士的时候,很多西方女同学,读了一半就不读了,可能跑去生孩子或者做其他什么事儿。我看到很多多样化的生态。而我们的教育方式只有一个模式,套到所有人身上。很多女性在成长过程中没有被鼓励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儿,没有发现自我的过程,表面上看起来你很成功,但实际上是丧失自我的,是一种流水线产品,你的个性、追求、爱好都是一种标准化的产品。

MING:但现在也有了“剩女”这个词,也许是一种选择或者捍卫?

刘:“剩女”是个好现象。一个女性敢于把自己“剩”下来,说明她对生活和爱情有原则,不为了结婚而结婚的。这个词听起来是贬义,实际上我觉得剩女很光荣。

苏:别太在乎别人的看法,不在乎,这些眼光就不存在,别老用词语糟蹋女生。

成就多维度的自我

苏:台湾女性的生存状态,以我的观察,主要以都市为主,一般比较重视生活面。台湾小,所以成长历史比较容易建立,信任感强,熟悉的生活圈、生活方式、目标,让人不是那么紧张或者陷入疏离,压力是有的,但多半是放心的。吃美食、旅行、爱美是生活态度,正经上班也是。两岸差别可能就在这里,以我浅薄的观察,大陆女孩子很多离乡背井,养成了什么都自己来,不喜欢显出自己柔软的一面,于是搬重东西、由早到晚工作、出差、租房子,像男人一般建立人脉……失去了放慢脚步享受生活可以耍点赖的女性的“权利”。但我要强调,这是我很表面的经验。

刘:这个的确是。大陆比台湾脱贫得晚一点儿,生存的压力大一些。大学生找工作的压力是很大的,都有一种不进则退的恐慌感,怕被社会淘汰。可能在各种福利体系、保障体系等不够健全的情况下,生活的压力使你必须往前冲。

苏:在大陆上一代的文学作品中看到的五四时期那些女性,包括苏雪林、凌叔华、林徽因……她们都很不同,很有示范力量。

刘:在一定程度上,她们都是养尊处优的女性,有条件去过悠哉游哉的生活。

苏:她们也可做出一种典型,比如林海音应该是一个女性主体的示范。她是很传统的女性,但现代女性那种做人处事面面俱到也一样不落,真是“文武”兼修,“武”的部分,担任联合报副刊主编长达十年,主持“纯文学”杂志和出版社,是很成功的出版人,开创了一番局面;“文”的部分,烧菜可以是自得其乐一点不觉得委屈,麻将当娱乐,喜欢摄影,小说写得可以传世。她说自己不当“受害者”,这风格真值得体会。

刘:我同意,很多时候人们以为,一个女人必须在女强人和贤妻良母两种角色当中二选一,我的个人体会不一样。优秀的一种习性是,如果一个人在职业上很优秀的话,她可能会把这种态度带回家,回到家中也能做好家务、烧好菜、带好孩子什么的。重要的不是你做什么,而是一种态度。二选一的命题是个伪命题。

苏:女性其实是一种多面体,智慧这种素质是很重要的。够智慧,自然而然知道思考多么重要,思考的能力接近“性感”。

MING:如何获得那样的能力?女性从哪些方面去学习培养?

刘:比如小的方面,善于管理自己的时间、处理人际关系等,大的层面就是关注国家的制度、公共生活的环境等,这些对于塑造一个“全面的人”都很重要。比如我在国外的时候,在咖啡馆坐着,旁桌有两个六七十岁的老大妈,在那唧唧喳喳,仔细一听,发现她们在讨论伊朗局势,或者美国大选什么的。在中国,这是很难想象的。因为那种社会环境会鼓励人们参与公共话题,在这样的环境,女性就有一定的公民意识。其实女性与男性是一样的,身上有着无限的可能性的。什么样的可能性被发掘出来,往往不仅仅是个人的能力问题,而是和整个社会有关联的,大环境的影响会不断渗透到个人。

苏:我所知道有种典型,林海音有几位好友,齐邦媛、殷张兰熙、林文月,不时交换知识、看法,要说时代女性,我觉得这就是了。在她们生命里,把孩子拉扯大,开口不是吃什么穿什么、谁又怎么了,她们各自的工作有声有色各擅胜场,殷张兰熙是台湾笔会的负责人,家境优渥美满,她有个有名的女儿殷琪;齐邦媛、林文月都是台湾大学的教授,文章也好,她们聚在一起,谈论好书、国际文坛、工作、时事,很知性、理性的话题,但也很感性。

刘:昨天和一个男性朋友聊天,他说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他常常和自己的朋友在专业领域里淋漓尽致地聊个通宵什么的。我说我很遗憾,我没有这个体验,而且这和我的性别紧密相关。因为我的专业是政治学,如果想聊专业话题,我发现找不到恰当的对话者。女人一般不愿聊这个,和大部分的女孩只能聊聊吃什么、穿什么、恋爱、八卦的话题。但如果我加入男性之间交流的话,他们会觉得我是一个异类,“你一个女孩,关心这些干嘛”,或者他们的谈话会因为一个女孩的存在,更具有表演性质,变得不够真诚。所以我思想的成长过程,完全是个孤独的摸索,只能是自己读书思考。这是性别给我带来的障碍。

苏:有些话永远没有可能和男性谈,只能和女性去谈,女性才能够安慰我,有些幽微的事情是没有办法和男性谈的。回到林海音、齐邦媛、林文月,她们三人在台湾都被尊称为“先生”,这个称谓现在很少用,先生,是古称,也就是说,她们存在于现代社会里是连男性都得靠边儿的,而且她们的婚姻状况、家庭都完满。我认为在她们身上最值得羡慕的是,她们的阳性面得以释放出来。

刘:(笑)但我总希望一个人是个全面的人。上午我们可能谈论衣食住行,而下午可能谈国家大事,在大陆女性身上很少看到那种全面的兴趣。

MING:可能和性别对学科的关注比例不同有关。像刘瑜研究的社会学,这门学科男性偏多。比如心理学、文学类的还是女性比较多。现在的我们可能缺少一种圈子,比如新月社的那些人,他们是跨越多个圈子的。

苏:我刚在大陆出版的《时光队伍》里描写了一群逆时光而存在的人,书里提到有些时代被创造出来,通常是为了安顿一群人的命运。譬如摩西从西乃山上携回刻有十诫的石板,为的是安顿流浪异域的犹太人和他们疲惫的心灵。

MING:但现在我们只能欣赏、品评前辈,或者是出现(刘瑜)这样孤独的人。

刘:造就多维度的人,一定要有社会环境。比如前些日子有记者问我,为什么外国元首来华访问的时候,中国学生总是问傻问题?我说,一定要有活跃的公共生活和充分和讨论空间,学生才能学会问恰当的问题。如果说学生在宿舍里、食堂里、教室里都不讨论这些议题,报纸上或是电视上也缺乏正常的公共讨论,大学生怎么可能突然在大礼堂中提出恰当的问题呢?这种能力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要有土壤和培育。有些人常常抱怨市场经济,觉得现在的人都钻到钱眼儿里去了,所以没有了公共意识。我觉得市场经济本身未必会导致这个社会的单调,因为市场天然是多样性的,它在培养A的时候可能也会培养负A;市场经济加上一个权威的政治体系,这才是问题。它在鼓励你去挣钱的同时,又让你不要去追问其它问题,这样的组合会产生单维度的人。而在中国,比较可悲的一点是在基层单位,比如学校、单位、家庭,它们往往会复制这个“国家声音”和“国家形象”,让那种权威体制在微观层面上被无限复制。前段时间有个女学生烫了头发,学校勒令剪掉,结果把人给逼死了。法律并没有要求一定要管理孩子的发型,但是我们可以看到,那些基层的社会单位,比如学校,在自觉地复制国家的形象,这就加剧了权威体系的延伸。

苏:就像其它城市复制首都的规模。我总觉得大陆的语言是很特别的,男女都使用同一种语言,譬如一件事结束了要离开,每个人都说“我们撤吧”!男性、女性该有自己的语言,那代表一种自己的发声方式。

如果我有一个女儿

MING:台湾女孩子看起来会更温柔、女性化一些,大陆的女孩子在学校期间被教育要好好学习,在成绩上和男性一争高下。到了社会才发现对现实太陌生了,不大懂得怎样处理自己的女性身份和特质。

苏:现在的人没有独特性,太多零碎的东西把元气损耗了。在台湾的女性是比较女性化,比较天真,那是长期发展出来的,是内在的需求也客观的条件培养出来的,“我”是主体,要(她们)吸引男性,得先吸引、取悦自己。最近的舞台剧《柔软》,里头有个男角色想变性,变成女性,其中有一个角色是女医生,她问想要变性的男人:你确定要变成女人吗?他说很确定。女医生为了确定这事就描述男女身体差异,男人听得“性”起和女医生发生了关系,女医生再问男人要不要变性,答案还是要。这个话题有个隐喻,女性的身份得靠争取来的,对性别其实大家都在摸索。

刘:大陆的变化是从一极到另一极。以前是强调男女都一样,选领导如果选不出一个女的来,怎么着也得拔一个出来,给个无关紧要的副职,点缀一下。在市场经济的变化下,文化急转弯儿,女孩子的一切都要通过强调女性的特质来获得。在市场规律中,如果说男性是消费者,女性是消费品的话,生产者会按照消费者的意愿去设计产品的样子和功能。我觉得我们需要找到一个中间的位置。既不依靠国家的强制力,也不屈从于市场化的标准。我是比较主张女性要独立和强大的,但我的意思不是说女人要和男人一样。在你自己的潜能范围内,在你的各种可能性范围内,去探索就是好的,做到什么程度是次要的。

MING:如果有个女儿,你会怎么培养她?

刘:我会鼓励她去发现、发展自己。不管是哪些方面,可能是建筑、音乐、食物、或者设计等等,我会努力把这些方面美好的东西尽量展示给她,让她去欣赏、去体会、去选择。这样她的成长过程当中可能会少走一些弯路。不一定要送到国外去。国外教育不是没有缺陷,很早就鼓励孩子捍卫自己的权利什么的,但是孩子没有被积极引导去认识自己的义务和责任。而且中国孩子在国外成长的话,种族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法律上是人人平等,但文化上还是有歧视。

苏:我刚听到这问题的时候立刻有种游戏的心态,这是个伪问题,当不得真的。所以我就妄想,如果真可以有个女儿,那我要玛丽莲·梦露或者邓丽君,当然那是被物化的形象啦!回到生存本能或者基因论,父母一般都有复制和弥补心态,希望生一个像自己的小孩,我并不喜欢和我一样的人。有人认为双胞胎好可爱,我觉得那还蛮无趣的,长得越像越糟;还有特别强调双胞胎的心电感应,要这种心电感应干嘛,如果有心电感应我宁愿和爱因斯坦有心电感应好不好?(笑)所以可以用排除法来表述这个问题:我会朝不希望“我女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来勾勒。首先,她不是一个神经质的、无趣的、愚昧的、古怪的、自以为是的、不懂感情的、自私的、不乱发噪音的……女孩儿。听来像是不能学音乐、唱歌之类的,但重点是“噪音”。任何形式的噪音我都受不了。

刘:和我正好相反,我自己没有唱歌的天赋,所以就希望自己的孩子会唱歌。

上一篇:高产高效养殖下一篇:语境与委婉语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