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用大豆繁种栽培技术

2024-07-17

菜用大豆繁种栽培技术(精选3篇)

菜用大豆繁种栽培技术 篇1

菜用大豆是指在豆荚鼓粒饱满, 荚色、籽粒呈翠绿色时采青剥仁做菜用的大豆, 属大豆的专用型品种, 又名毛豆或青毛豆, 日本称之为“枝豆”或“啤酒豆”, 原产我国, 为豆科蝶形花亚科大豆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由于菜用大豆具有营养丰富、肉质脆嫩、风味清香、口感好等优点, 已成为城乡人民十分喜爱的无公害蔬菜品种。现将菜用大豆的高效栽培总结如下。

1 品质标准

1.1 外观品质

外观是菜用大豆最重要的商品品质之一。亚洲蔬菜研究与发展中心 (AVRDC) 认为菜用大豆外观应具有以下特点:粒大, 百粒重不小于30g;荚大, 500g鲜荚不超过175个荚;粒多, 商品荚每荚粒数应在2粒以上;荚和籽粒颜色浅绿, 荚上茸毛稀少且为白色或灰色;脐色较淡。武天龙等对菜用大豆研究认为:百粒重29.72~34.58g, 鲜百粒重60.79~70.55g, 鲜荚皮重135.89~161.05g, 鲜荚皮宽1.45~1.62cm, 鲜荚皮长5.24~5.98 cm。

1.2 食味品质

食味品质表现在甜度、鲜度、口感、风味、质地和糯性等方面。一般认为, 甜度高的菜用大豆口感好, 而糖的含量是影响甜度的重要因素, 其次为游离氨基酸的含量。Ryoici Masda研究认为, 菜用大豆籽粒中蔗糖、谷氨酸、丙氨酸和葡萄糖含量与食味口感呈正相关。菜用大豆的质地受影响的因素相对复杂得多, 但普遍认为硬度低的菜用大豆易蒸煮, 品质相对较好。另外, 菜用大豆在加工时产生的挥发性物质也会影响其食味品质, 如顺-茉莉硐、芳樟醇等具有花香味, 而1-辛烯-3-醇、乙酮、乙醛等则具有豆腥味。

1.3 营养品质

菜用大豆的营养品质是决定其利用价值的重要因素。大豆籽粒中含有40%以上的蛋白质和20%左右的脂肪, 因而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从营养角度看, 氨基酸可分为2类, 即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氨基酸, 只能从食物中摄取。天然氨基酸目前已知的有24种, 大豆籽粒中至少含有17种;因此, 大豆蛋白质由于氨基酸种类齐全, 并且包含了赖氨酸、谷氨酸、亮氨酸、精氨酸等10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故而称“完全蛋白质”。

菜用大豆中含有丰富的禾谷类作物所缺乏的赖氨酸, 其籽粒中游离氨基酸含量比粒用大豆高出近1倍。此外, 其还含有Ca、Fe、Mg等矿物质和维生素, 以及粒用大豆所缺乏的VC (27mg/100g) 。Mohamed等对菜用大豆的油分进行分析, 其油分中不饱和脂肪酸高达84.43%, 表明菜用大豆所含脂肪是一种高品质油。因此, 菜用大豆是一种营养价值高的天然绿色产品。

2 栽培技术

2.1 选用良种

优良品种是高产高效的前提。目前, 我国尚处于菜用大豆生产初始阶段, 生产上应用的主要品种大多是由亚蔬中心 (AVRDC) 和日本引进, 如台292、台75、台74、日本矮脚等。国内已育成萧垦8901、泉豆8473、楚秀、安豆三号、黔豆2号等新品种, 这些品种都具备了早熟、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例如浙江萧山市近年来通过优化品种布局, 重点推广台75、萧垦8901等优质品种, 全市年产鲜豆荚达6万吨, 销往上海、南京、苏州、杭州等城市, 并出口日本等国, 年产值上亿元,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2 适期早播

菜用大豆适宜在20~30℃气温和短于14h光照的短日照条件下生长。一般以土壤5cm, 日平均地温稳定通过8℃时为适宜。播种过早, 地温低于7℃, 容易烂种, 造成缺苗断垄;播期过晚, 不利前期间断积温的利用, 易拖迟生育期, 不能正常成熟, 也会造成缺苗或出苗不齐现象。为避免过早过晚播种, 适宜播种期, 北部地区一般在5月5~15日;中、南部一般在5月1~10日。

大面积规模种植宜采用露地直播;小面积栽种宜采用育苗移栽。长江以南地区可于3月初在大棚加地膜覆盖或用小棚加地膜覆盖苗床育苗, 1对真叶完全展开后可移栽入大田。

2.3 合理密植

对不同的菜用大豆品种, 其最适的种植密度不同, 但一般随着密度的上升, 有利于单株荚数的提高, 且百粒重有所减少。一般播种12~15万穴/hm2, 每穴播种3~4粒。出苗后第1片复叶出现时进行间苗和补苗, 每穴留苗2株。

2.4 科学施肥

大豆生育期中对氮的吸收一般是“两头少中间多”, 而对磷的吸收则是“两头多中间少”。因此, 菜用大豆栽培时应重施底肥, 一般施腐熟有机肥15.0~22.5t/hm2 (其中:磷肥不少于750kg/hm2) ;追肥赶早, 2片子叶平展时即追施尿素75~150kg/hm2, 促进幼苗生长;4片3出复叶时再追施尿素75~150kg/hm2, 促进植株分枝;终花期用0.5%磷酸二氢钾、0.05%钼酸氨叶面喷施补肥, 促进结荚和鼓粒。对未种过大豆的土地, 接种根瘤菌增产效果显著。方法是:菌粉20g加水500mL拌种5kg, 接种时避免阳光直射, 接种后种子微干即可播种。

2.5 精耕细作

菜用大豆栽培宜选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土壤, 翻耕晒白后整畦浅播, 切忌连作。结合追肥进行中耕除草, 特别要注意苗期锄草和松土。苗期浅锄, 不但可以及早消灭杂草危害, 而且可以疏松土壤, 增加土壤通透性, 提高土温, 促使根瘤尽早形成, 有利于大豆根系生长和对养分的吸收, 增强抗逆性。另外, 开花鼓粒阶段若遇干旱要及时灌溉。

2.6 综合防治病虫害

大田直播田块, 在大豆播种后出苗前用乙草胺对水均匀喷施, 封杀田间杂草。四叶期时用12.5%盖草能750mL/hm2+48%苯达松2 250mL/hm2对水喷雾。主要病害有豆疫病、锈病和白粉病, 可用25%粉锈宁2 0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1~3次。主要虫害为豆荚螟和蚜虫, 可用菊乐全酯2 000倍液防治蚜虫, 用21%增效氰马乳油500倍液防治豆荚螟。严禁使用剧毒、高残留或长效化学药剂, 以确保大豆食用安全。

3 适时采收

由于采收时间与菜用大豆口感、荚色、鼓粒程度紧密相关, 故采收时期对大豆的品质影响极大, 并且影响豆荚的产量。如果采收不及时, 不但产量得不到增加, 而且导致品质下降。菜用大豆的青荚采摘以豆荚饱满、色泽翠绿时较为适宜, 一般在傍晚或早晨进行, 此时鲜荚品质佳, 产量高, 外观好。采摘过迟, 荚粒黄老, 鲜味下降, 品质差, 商品价值不高;采摘过早, 豆荚不饱满, 产量低。

参考文献

[1]吴早贵, 鲁长根, 夏国绵, 等.菜用秋大豆萧农越秀的试种表现[J].浙江农业科学, 2003 (5) :231-233.

[2]韩天富.中国菜用大豆的种植制度和品种类型[J].大豆科学, 2002, 21 (2) :83-87.

[3]孙丽霞, 毛伟海, 龚亚明, 等.菜用春大豆品种比较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 2002 (3) :112-113.

[4]汪惠芳, 刘慧琴, 李朝森.菜用大豆早熟栽培技术[J].江西农业科技, 2003 (2) :28-29.

[5]李小红, 赵政文, 马继凤, 等.菜用大豆品种筛选与最佳播种期的研究[J].大豆科学, 2004, 23 (2) :118-123.

天长市菜用大豆早熟栽培技术 篇2

1 品种选择

毛豆品种繁多, 优良的品种应有较多的主茎节数、分枝数、每节结荚数以及间距短等优点。毛豆早熟栽培宜选用早熟、结荚有限型、大荚品种, 如天长市汊涧镇种植的辽鲜1号、台选1号、春早、早丰、台湾292等。这些品种一般株型较矮、紧凑, 株高40cm左右, 分枝2~3个, 圆叶白花, 有限结荚, 口感甜糯, 单株结荚55个左右, 荚长6~7cm, 适合早熟高密度栽培。

2 选地整地

豆类是深根系作物, 天长市种植一般选择易排防涝的砂壤土, 土质以疏松、肥沃的地块为主。整地要深耕细整, 确保菜地上松下实, 蓄水保肥, 以保证播种质量和出苗率。整墒规格:岗区墒宽1.8m, 圩区墒宽1.0m, 三沟配套, 能灌能排。基肥投入以有机肥为主, 基肥的数量视土壤肥力而定, 一般施质量较好的腐熟土粪37.5t/hm2、优质高效45%复合肥375~450kg/hm2、尿素225kg/hm2。

3 适期播种

播期由品种、茬口和上市早晚确定, 当土壤温度升至12℃以上时, 即可播种。毛豆属喜温性短日照作物, 种子发芽始温为10~11℃、适温为20~22℃, 植株生长和开花结实的适温是20~25℃。温度低于14℃, 植株不能开花[3,4]。有限生长类型和南方种植的早熟品种, 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格, 春、夏、秋季种植均能开花结荚。一般天长市地膜覆盖设施栽培的早熟毛豆, 播期在3月中下旬, 露地栽培的可在清明前5~7d较为适宜。株行距25cm×25cm, 每穴播3~4粒种子, 用种量150~180kg/hm2。一般保苗30万株/hm2左右, 出苗后及时查苗、补播。采取保护地栽培, 可缩短生育期, 提早上市, 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地膜覆盖种植毛豆, 以墒宽80cm起垄, 播种后适当盖1m宽微膜, 膜的四周覆土盖严、盖实, 确保增温、保墒、早出苗。

4 田间管理

在生长期间可视生长情况适时追肥。幼苗期根瘤菌尚未形成, 可施0.1%的人粪尿1次, 开花前如生长不良, 可追施0.1%~0.2%的人粪尿2~3次, 也可追施0.3%~0.5%尿素液。适时追肥, 可以增加产量, 提高品质。毛豆生育期一生的需水规律是“少、多、少”, 即苗期需水少, 花芽分化和开花结荚期需肥水多, 后期需水少。因此, 早毛豆播种覆膜后, 由于追肥补水难度大, 要求在花荚期进行1~2次的根外施肥。可采用1%的尿素液和0.2%的磷酸二氢钾液, 叶面喷雾1~2次。摘心是控制毛豆徒长的一项措施, 特别是无限结荚型植株长势较繁茂时, 早期摘心, 可增加分枝或更多的结荚部位, 还有提早成熟、防止倒伏、增加荚重的效果。

5 病虫兔害防治

菜用毛豆病害主要是大豆锈病和花叶病毒病, 常见的害虫有豆荚螟、大豆食心虫、黄曲条跳甲和蚜虫等;选用抗病品种, 精选无病种子或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实行轮作, 避免重茬。防治锈病在发病初期用6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 苗期喷药2次, 结荚期喷药3次, 每次相隔7d。大豆花叶病毒病应从防治蚜虫入手, 切断病毒病菌的传播途径, 以预防为主。防治豆荚螟, 在毛豆开花结荚期灌水1~2次, 可杀死入土蛹幼虫;入荚前用40%乐果乳剂1 000倍液, 或20%杜邦康宽悬浮剂 (20%氯虫苯甲酰胺) 180m L/hm2, 或15%安打悬浮剂 (15%茚虫威) 180m L/hm2, 对水450kg喷雾。黄曲条跳甲可用敌敌畏1 000倍液喷施。蚜虫是毛豆前期的主要害虫, 可诱发大豆花叶病毒病, 可用75%艾美乐水分散粒剂 (75%吡虫啉) 1 500倍液喷雾。野兔一般喜食大豆幼嫩叶片, 苗期特别要加强防治, 发现野兔危害时, 在傍晚时用兔闻一驱净300倍液喷雾即可驱赶, 保苗7d不受危害。

6 适时采摘

当豆荚中豆粒膨胀饱满、豆荚颜色转淡绿色时为最佳采摘时期。早熟品种一般抢早上市, 进入鼓粒期即可陆续采收, 但不可过早, 否则豆粒瘪小, 商品性差, 产量低, 反而会降低经济效益。可分2~3次采收, 这样可以提高产量, 增加效益。采收后应放在阴凉处, 以保持新鲜, 一般可采摘鲜嫩毛豆11.25~12.00t/hm2。

参考文献

[1]李季春.优质菜用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12) :28-29.

[2]伍祥来, 徐志福, 李笑, 等.菜用大豆高效栽培技术的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 2006 (6) :621-623.

[3]王凤英.菜用大豆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与技术, 2005, 25 (4) :137, 145.

中卫市沙坡头区菜用大豆栽培技术 篇3

1 选地整地

菜用大豆怕旱怕涝, 适宜在富含有机质的壤土或砂壤土上种植, 要求土层深厚、透气性好、排灌方便, 不宜在排水不良的河滩地、低洼盐碱地种植[3,4,5]。菜用大豆忌连作、重茬, 需轮作倒茬种植。若前茬作物为蔬菜或瓜类, 秋季施用有机无机肥1 800 kg/hm2, 深翻耕后灌冬水。来年春季将3%辛硫磷颗粒剂30 kg/hm2与土75 kg/hm2混匀撒于地表, 立即耙耱。耙地深度应在12 cm以内。条施45%氮磷钾复混肥600 kg/hm2, 做到耙、耱、施肥、播种、镇压连续作业[3]。

2 品种选择及处理

菜用大豆可在春、夏播种生产, 与南方相比, 中卫市沙坡头区春播时间为4月, 夏播5月。针对不同环境条件, 选择适宜品种[3,4]。本次试种引进了台湾毛豆3号 (即毛豆75-3) , 中熟, 春播出苗至采青日数85~90 d, 产量高、稳定性好, 清煮口感甜糯, 感炭疽病。卫宁灌区4月6日至6月15日适时播种, 墒情差的地块播种迟, 且先灌水后播种。

播种品种纯度应高于98%, 发芽率高于85%, 含水量低于13%。播前通过筛选种子, 旨在去除菌核和菟丝子的种子, 淘汰小粒、秕粒、有病斑、虫蛀或机械损伤的种子。然后晒种1~2 d,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均匀拌种, 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 增强抗病性[3,4,5]。

3 播种与间苗

采用人工精量点播和机器精量播种方法。播种时种与肥相距5 cm左右, 播种深度3~5 cm, 行距70 cm, 株距30 cm, 每穴2~3株, 4.5万穴/hm2, 用种量45~60 kg/hm2。出苗后保证4.5万穴/hm2以上有效苗或9万株/hm2以上有效苗。菜用大豆出苗后 (第1片复叶展开前) , 本着去小留大、去弱留强的间苗原则, 每穴留2株健壮苗, 同时剔除苗眼杂草, 并松土强根, 以改善幼苗的通风透光条件[3,4,5]。

4 田间管理

4.1 除草

选用低毒、残留期短的化学药剂除草。使用金都尔 (96%精异丙甲草胺) 1 500 m L/hm2对水675 kg/hm2混匀, 喷施于地表后用圆盘耙地, 以封闭杂草。或采取人工中耕除草的方式, 在苗期至开花期每月中耕1次, 消灭杂草, 减轻土壤板结情况, 并培土防旱、保墒, 以达到抗倒伏防秋涝的目的。

4.2 灌水施肥与生长调节剂的使用

本着“攻头、保尾、控中”的原则, 适当增施磷钾肥, 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播种时水分充足, 发芽快, 出苗快而齐, 幼苗生长健壮。苗期根瘤菌尚未形成, 固氮晚、数量少, 可在出苗40 d (8~10叶, 始花期) 时结合灌水撒施尿素75~150kg/hm2。生育前期和开花结荚期, 过干过湿的土壤环境会影响花芽分化, 导致开花减少、花荚脱落, 可在出苗55 d (12叶, 开花末期) 时结合灌水撒施尿素225~300 kg/hm2。鼓粒中后期 (出苗70 d) 保持水分, 并喷施叶面肥, 以延缓根系早衰对籽粒灌浆的影响, 增加粒数, 提高粒重, 延长叶片功能期。若开花前期长势过旺, 可用矮壮素 (2-氯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1 875~3 750 mg/hm2加水15 kg/hm2喷雾, 于花期喷施, 可抑制徒长[3,4]。

4.3 病虫害防治

4.3.1 病害。

因当地气候干燥, 毛豆生长期易发生病毒病。除选用无病种子或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外, 可在病毒病发病初期, 用1.5%植病灵800倍液喷雾防治。

4.3.2 虫害。

出苗30 d (幼苗期至开花前期) , 可用4.5%氯氰菊酯300~525 m L/hm2对水225 kg/hm2喷雾, 防治地老虎、青虫、蚜虫。出苗45 d (始花期) , 用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75~150 m L/hm2和除虫脲60~120 m L/hm2对水225kg/hm2, 隔10 d进行二次防治, 可预防豆荚螟、夜蛾、食心虫。鼓粒期可用0.6%苦参碱300~375 m L/hm2对水225 kg/hm2喷雾, 防治青虫、豆荚螟;用3%啶虫脒150~300 m L/hm2对水225 kg/hm2喷雾, 防治蚜虫。在毛豆鼓粒期, 由于根系的早衰导致光合能力的下降, 可追施叶面肥有助于籽粒灌浆和产量的提高, 结合病虫害防治时加红动力、大肥葆、速护等叶面肥喷雾。

5 采收

当全田荚果鼓粒达85%以上、荚色翠绿时即可采收。若采收过早, 豆粒瘦小、产量低;若过迟采收, 豆粒坚硬、降低品质、影响价格, 建议采收时全株一次收完。采收后立即杀青冷冻, 以确保菜用大豆品质与营养[3,4,5]。

参考文献

[1]邢邯.菜用大豆研究进展[EB/OL].[2015-03-02].http://www.docin.com/p-280116792.html.

[2]陈学珍, 谢皓, 李婷婷, 等.我国菜用大豆研究进展与生产利用现状[J].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3 (4) :311-315.

[3]曹明洪.菜用大豆高产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 2012, 29 (1) :18-19.

[4]纵玉华, 王前.南方菜用大豆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 2008, 25 (12) :36-37.

上一篇:结核菌培养下一篇:利润分配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