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灰斑病

2024-08-01

大豆灰斑病(共8篇)

大豆灰斑病 篇1

近年来富锦市大豆灰斑病发生较为普遍, 但不同地区发病程度不同, 尤以2009年发生较重, 发生在大豆封垄后, 尤其田间湿度大极易发生。该病除危害叶片、降低光合作用, 致使提前落叶, 发生早衰, 造成产量损失, 一般损失率在5%~15%之间, 严重时达30%~50%, 同时还严重影响大豆的品质, 灰斑病不仅使受害子粒变小, 影响产量, 其病斑还影响大豆外观, 造成大豆发芽率降低, 蛋白质含量降低、含油量降低, 致使商品率下降, 影响其销售。

大豆灰斑病对大豆叶、茎、荚、籽实均能造成危害, 以叶片和籽实最重。子叶上病斑圆形、半圆形或椭圆形, 深褐色, 略凹陷。叶片上病斑多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 病斑中央灰白色, 周围红褐色, 与健部分界清晰, 这是区分灰斑病与其它叶部病害的主要特征。气候潮湿时病斑背面有密集的灰色霉层, 严重时一叶片上可生几十个病斑, 使叶片提早脱落。茎、枝和叶柄上结荚后产生椭圆形或纺锤形病斑, 中央褐色, 边缘红褐色, 后期中央灰色, 边缘黑褐色, 其上布满微小黑点。荚上病斑圆形或椭圆形, 形状颜色同叶上病斑。种粒上病斑圆形至不规则形, 中央灰色, 边缘红褐色, 形成蛙眼。大豆灰斑病初次侵染来源是病株残体和带菌种子。因此要认真清除菌源, 合理轮作, 种植抗病品种及搞好预测预报。

1.清除田间菌源, 秋收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 及时翻地, 把遗留在田间的病残体翻入地下, 使其腐烂, 可减少越冬菌源。

2.及时中耕除草, 排除田间积水, 对减轻病害作用很大。

3.选种和种子处理。可用种子重量0.3%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 能达到防病保苗的效果,

4.药剂防治。经多年的多点试验, 在多种药剂筛选中仍以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效果较好。药剂防治要抓住防治时机, 田间一次施药的关键时期是始荚期至盛荚期。

玉米灰斑病的诊断及防治 篇2

一、症状

灰斑病主要危害叶片,也侵染叶鞘和苞叶。发病初期病斑为淡褐色,具褪色晕圈,以后逐渐扩展为灰褐色、灰色至黄褐色的长条斑,宽2~4毫米、长1~6厘米。病斑与叶脉平行延伸成矩形,受叶脉限制,后期病斑变成灰白长条形,与叶脉平行。该病最典型的特征是成熟病斑具有明显的平行边缘,不透明,严重时病斑汇合连片可使叶片枯死。潮湿时叶片两面尤其叶背病部生出灰黑色霉层,即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菌最初侵染下部叶片引起发病,气候条件适宜可扩展到整个植株的叶片,最终导致茎秆破损和倒伏。

二、防治

1.消灭越冬菌原。病菌主要在病株残体上越冬,因此作物收获后应及时清除田间秸秆,焚烧或深翻压埋,减少来年初侵染菌原。

2.加强栽培管理。播种时施足底肥,及时追肥,防止后期脱肥。搞好轮作倒茬,实行间作套种,改善田间小气候。

大豆灰斑病的防治措施 篇3

一、危害症状

大豆灰斑病主要危害大豆叶片,也可侵染幼苗、茎、荚和种子,病粒生出的幼苗子叶上出现半圆形或圆形褐色病斑。病斑的边缘呈褐色,中央现灰色或灰褐色蛙眼状斑,潮湿时叶背病斑中央部分密生霉层。病重时,病斑合并,叶片枯死脱落。茎部染病后,产生纺锤形或椭圆形病斑,中央褐色,边缘红褐色或黑色,中部稍凹陷,后又变成淡灰色,从皮孔中又长出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使病斑处密布小黑点。

二、病原

病原菌为大豆尾孢菌(Cercospora sojina),屑半知菌亚门。

分生孢子梗5~12枝成束从寄主气孔伸出,淡褐色,不分枝,显膝状屈曲,孢痕显著。分生孢子倒棒状或圆柱形,无色近透明,萌发时从两端细胞长出芽管,有时也可从中部细胞长出芽管。

此菌寄主范围较窄.,除大豆外,只有野生大豆和黑豆。病菌有生理分化现象,据美国报道有4个生理小种。黑龙江省鉴定出5个生理小种。

三、侵染循环

病菌生长最适温度为25~28℃,病菌寄主范围窄,除大豆外,仅能侵染野生大豆。病菌有生理分化现象。我国黑龙江省用6个大豆品种作为鉴别寄主,鉴定出11个生理小种。其中1号、7号和10号小种出现频率最高,分别为50%、22%和9%。病菌以分生孢子或菌丝体在病种子或病株上越冬,病残体为主要的初侵染来源。表层土中的病残体越冬后遇适宜环境可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带菌种子发芽率稍低,长出的幼苗虽子叶上可产生病斑并产生分生孢子,但黑龙江省大豆苗期气候干旱,不易形成分生孢子,因而种子带菌对后期发病影响不大。分生孢子寿命较短,在干燥情况下,叶面上降落的分生孢子两天后侵染率降低26%,4天降低94%,6天后完全失去侵染力。病种子长出幼苗后,子叶上形成病斑,生产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重复传播危害成株各部分。在东北一般6月上中旬发病,7月中旬进入发病盛期,温度偏高、湿度偏大,多雨,此病发生严重。8、9月份雨水多的年份,种子带病率高。苗期遇低温多雨的天气,土壤潮湿,地温低,幼苗出土困难发病重。大豆开花结荚后如遇多雨天气,相对湿度大;病害会很快流行。

四、发病规律及条件

大豆灰斑病的流行受品种、气候、菌源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高感病品种在田间发病早,病斑扩展速度快,短期内病斑就可布满叶片;而抗病品种,即使在该病流行年份,叶部病斑也很少。

在田间越冬菌源量大的重迎茬和不耕翻豆田,大豆灰斑病发生早且重。

苗期低温多雨,发病则重,常可造成大量缺苗,而在多阴雨又高温的年份,豆荚上发病重。

过分密植、田间杂草多、造成植株郁闭,通风透光差或将大豆种在低洼易涝土壤水分饱和的地块上灰斑病发生严重。

五、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1)种子选择及处理

合理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大豆灰斑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高感病品种在田间发病早、蔓延快、病斑多,形成孢子量大。抗病品种则发病晚、病斑少、孢子量小;选用未感染田生产的大豆种子,采用无病种子;播种前挑选并进行种子消毒或药剂拌种。

(2)田间管理

根据品种特性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控制杂草;轮作种植能有效的控制灰斑病的发生;田间发病时及时清除病苗,铲除再侵染源,可有效地控制后期发病程度;科学选地、整地,避免低洼地种植。

2、化学防治

大豆灰斑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篇4

1 病害症状

大豆灰斑病病原菌主要危害成株期叶片, 也可侵染茎、荚和种子。带菌种子长出的幼苗和子叶片出现圆形或半圆形深褐色凹陷斑, 气候干燥时, 病斑扩展缓慢。当气候适宜、低温多雨时, 病斑可蔓延至生长点, 使幼苗枯死。成株叶片染病后, 初现褪绿小圆斑, 逐渐发展成为中间灰色至灰褐色, 四周褐色的蛙眼状斑, 大小1~6 mm, 病斑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湿度大时, 叶片背面病斑中央生出密集的灰色霉层, 为该病菌的分生孢子, 发病重时, 病斑布满整个叶片, 病斑融合, 导致叶片枯死脱落。茎部染病后产生椭圆形或纺锤形病斑, 中央褐色, 边缘红褐色或黑色, 中部稍凹陷, 后又变成淡灰色, 从皮孔中又长出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使病斑处密布小黑点。荚斑圆形或椭圆形, 边缘红褐色, 中央灰色, 因荚上多毛, 不易看到霉层。豆粒上病斑轻者仅产生褐色斑点, 重者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形, 灰褐色, 边缘暗褐色。

2 病原

大豆灰斑病为真菌性病害, 病原为大豆尾孢菌, 属半知菌亚门尾孢属真菌, 分生孢子为倒棍棒状或圆柱形, 具隔膜1~11个, 无色透明, 分生孢子梗5~12根成束从气孔伸出, 不分枝, 褐色, 具0~3个隔膜病菌的寄主范围窄, 只能侵染栽培大豆、野生和半野生大豆。该菌有生理分化现象, 美国已鉴定出11个生理小种, 巴西已鉴别出20多个, 目前我国生理小种有14个以上, 生理小种的改变易引起病害的大流行。

3 发病规律及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或种子上越冬, 成为翌年初侵染来源。带菌种子长出幼苗的子叶即见病斑, 大豆灰斑病受气候条件影响很大, 高温高湿条件下, 子叶上病斑处形成的分子孢子借风、雨传播, 进行再侵染。豆荚从嫩荚期开始发病, 鼓粒期为发病盛期, 遇高温多雨年份发病重。分生孢子2 d后侵染力下降26%, 6 d后失去生活力。生产上该病害的流行与品种抗病性关系密切, 如品种抗性不高, 又有大量初侵染菌源, 重茬或邻作、前作为大豆、前一季大豆发病普遍, 花后降雨多、湿气滞留或夜间结露持续时间长等很易

4 影响因素

4.1 环境因素

大豆灰斑病菌孢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12℃, 以21℃~26℃为最适, 超过35℃萌发率显著降低。在大豆生长季节, 我国北方大豆主产区最高温度很少超过35℃, 且7~8月平均温度都在20℃左右, 因此温度不会成为大豆灰斑病流行的限制条件。湿度是影响孢子萌发的关键因素。因此, 降雨量和降雨天数是该病在当年能否流行的关键因素。田间湿度越大, 孢子萌发率越高, 发病越严重。雨天多, 则导致相对湿度增大, 当相对湿度超过82%以上, 斑病发病重, 此期若干旱少雨, 则病害发生轻。

4.2 大豆品种抗性

品种对发病影响很大, 高感病品种在田间发病早、蔓延快、病斑多, 形成孢子量大。耐病品种即使在该病流行年份, 叶部病斑也很少。灰斑病生理小种容易变异, 使大豆品种抗性丧失。近年来, 分子生物学技术尤其是分子标记技术的不断发展, 为大豆灰斑病抗病育种开拓了新的思路。国内外已对部分灰斑病生理小种抗性基因进行了RAPD、AFLP和SSR等分子标记, 期望找到与抗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 进而应用于分子标记辅助抗病育种, 尽快培育出优良抗病品种, 减少灰斑病对大豆生产造成的经济损失。

4.3 栽培因素

大豆种植密度过大, 通风条件差, 导致局部温湿度大, 有利于病原菌的繁殖, 增大发病几率。在田间越冬菌源量大的重迎茬和不翻耕豆田, 大豆灰斑病发生早且重。前茬作物对大豆灰斑病的发生有很大影响, 因为大豆灰斑病病菌的寄主范围窄, 若连年种植大豆会使病原菌积累, 感病品种遇到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 会导致灰斑病的大发生。

5 防治方法

5.1 选用抗病品种

大豆灰斑病的抗原材料非常丰富, 合理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大豆灰斑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我县可选用合丰34、北豆35号、垦农18等抗病品种。但大豆品种对灰斑病抗性不稳定, 持续时间短, 要注意大豆产区生理小种组成的变化, 品种种植不要单一, 且经常更换。由于大豆灰斑病生理小种变化快, 易使大豆品种抗病性丧失, 应密切注意其抗病性的变化, 不断选育新的抗病品种, 对其抗病指标进行检测。

5.2 农业防治

选用未感染田块生产的大豆种子, 采用无病种子, 播种前挑选并进行种子消毒或药剂拌种。合理轮作避免重迎茬, 有条件可以进行2年以上轮作, 减少灰斑病危害, 如轮作有困难, 应在秋后翻耕豆田, 减少越冬菌量。田间发病时及时清除病苗, 铲除再侵染源, 可有效地控制后期发病程度。根据品种特性合理密植, 加强田间管理, 控制杂草。

5.3 化学防治

一般在大流行年, 可在叶部发病初期喷药1次, 花荚期再喷1次, 喷洒36%多菌灵悬浮剂500倍液或40%百菌清悬浮剂6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大豆灰斑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供大家参考。

大豆灰斑病 篇5

关键词:原生境,野生大豆,灰斑病,评价,发掘

大豆灰斑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严重危害大豆的叶片、茎、荚和籽粒等部位,影响大豆的品质,并造成产量的降低。马淑梅等研究表明[1],黑龙江省大豆灰斑病菌生理分化十分明显,有11个病菌生理小种,变化较快。生产上也曾出现抗病品种抗性丧失的问题[2],目前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大豆品种虽然对大豆灰斑病具有一定的抗性水平,但随着新的生理小种的出现和变化,加之品种抗性基因狭窄,品种广谱抗病性不强,抗性水平正逐年下降。因此,抗灰斑病育种仍然是黑龙江省大豆育种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年生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Sieb et zucc)是大豆[Glycine max(L.)Merril]的近缘野生种,具有高蛋白质、多花荚、抗逆性强、抗病虫和适应性广等突出优点[3],是多种抗性基因的重要来源。庄炳昌等研究表明,野生大豆具有较丰富的灰斑病抗源。因此,利用我国独有的丰富野生大豆资源,挖掘抗灰斑病野生资源,将是拓宽抗性基因,提高抗源水平、强化品种广谱抗性的重要手段。2008年农业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作物野生近缘植物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GEF项目)在中国确立了黑龙江、吉林和河南3个野生大豆原生境保护点,项目区内大面积生长繁衍了不同类型的野生大豆,人为干扰较少,蕴藏着亟待挖掘的重要抗病虫和抗逆等优异基因。因此,该研究旨在利用这些丰富的野生大豆资源,发掘鉴定出抗灰斑病优异野生资源,以期丰富大豆抗灰斑病育种的基因库。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鉴定材料来源于GEF项目确立的3个野生大豆原生境保护点的野生大豆。其中黑龙江省巴彦县100份,吉林省龙井市84份,河南省桐柏县96份,共计280份。

接种用灰斑病菌为混合菌种。其为灰斑病菌生理小种出现频率较高的7个生理小种的混合菌种[4](即1、2、3、4、7、9、10号),将混合菌种接种于含有PDA培养基的试管中,放在25℃恒温箱中培养10 d左右,转接到高粱培养基上扩大培养,在25℃恒温箱中培养20 d左右。接种前保湿培养,待孢子充分萌发后,清洗成孢子悬浮液,浓度为每10×10视野有孢子5~10个。

1.2 方法

将供试野生大豆盆栽种植,每个材料种一盆,人工点播,每盆种10粒。

于7月下旬对供试材料叶部进行2次接种,间隔7~10 d,利用人工直接喷雾法进行田间接种,待充分发病后分2~3次进行叶部发病情况调查。

1.3 抗性调查评价标准

叶部发病级别调查标准按0~5级划分[5],即0级:免疫,叶部无病斑;1级:高抗,病斑面积占叶面积1%以下;2级:抗病,病斑面积占叶面积1%~3%;3级:中抗,病斑面积占叶面积3%~6%;4级:感病,病斑面积占叶面积6%~12%;5级:高感,病斑面积占叶面积12%以上。

2 结果与分析

2.1 野生大豆灰斑病抗性鉴定

2.1.1 黑龙江巴彦野生大豆灰斑病抗性鉴定

在100份原生境野生大豆中,鉴定出免疫资源0份;高抗资源2份,占2.00%;抗病资源10份,占10.00%;中抗资源29份,占29.00%;感病资源46份,占46.00%;高感资源13份,占13.00%(见表1)。抗感比例约为1∶1.44。

2.1.2 吉林龙井野生大豆灰斑病抗性鉴定

在84份原生境野生大豆中,鉴定出免疫资源0份;高抗资源2份,占2.38%;抗病资源12份,占14.29%;中抗资源21份,占25.00%;感病资源40份,占47.62%;高感资源9份,占10.71%(见表1)。抗感比例约为1∶1.40。

2.1.3 河南桐柏野生大豆灰斑病抗性鉴定

在96份原生境野生大豆中,鉴定出免疫资源0份;高抗资源5份,占5.21%;抗病资源16份,占16.67%;中抗资源34份,占35.42%;感病资源39份,占40.63%;高感资源2份,占2.08%(见表1)。抗感比例约为1∶0.75。

2.1.4 三省份野生大豆保护点灰斑病抗性鉴定

试验共鉴定原生境野生大豆280份。其中免疫资源0份;高抗资源9份,占3.21%;抗病资源38份,占13.57%;中抗资源84份,占30.00%;感病资源125份,占44.64%;高感资源24份,占8.57%(见表1)。抗感比例约为1∶1.14。

综上所述,河南野生大豆抗病性较强,抗感比例明显高于黑龙江巴彦和吉林桐柏,而黑龙江巴彦和吉林桐柏抗感比例相当。河南桐柏野生大豆对黑龙江省主要生理小种的平均水平抗性要优于其它2个省份的野生大豆。在所有的280份原生境野生大豆中,抗感比例接近1∶1,说明原生境野生大豆的抗病性强,利用价值高。

2.2 优异资源鉴定

通过抗病性鉴定评价,筛选出2级以上抗病资源47份,约占总数的16.79%,其中黑龙江巴彦野生大豆资源12份(约占本省总数的12.00%),吉林龙井14份(约占本省总数的16.67%),河南桐柏21份(约占本省总数的21.88%)。这些优异的野生大豆将是抗灰斑病育种基因库的有力补充(见表2)。

3 结论与讨论

三省份野生大豆灰斑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在抗感比例方面,河南桐柏(1∶0.75)明显高于黑龙江巴彦(1∶1.44)和吉林龙井(1∶1.40);而吉林龙井略高于黑龙江巴彦,说明地理关系越远对黑龙江省主要灰斑病生理小种水平抗病性越好。但是否具有相关性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试验通过对三省份280份原生境野生大豆进行抗灰斑病性鉴定,筛选出抗灰斑病优异抗病资源38份,高抗灰斑病优异资源9份,占三省鉴定材料总数的16.79%。

野生大豆在育种利用上具有一定的难度,很难直接育成品种,但其优良的抗病抗逆基因是栽培大豆所无法比拟的。利用种间杂交技术手段可将野生大豆优良抗病基因转育到栽培大豆中去,这是提高育成品种抗病性的有效手段, 也是应对因小种变异导致大豆品种抗病性下降的必要措施。因此,野生大豆抗病资源的筛选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首次对不同省份原生境野生大豆的抗病鉴定,不但明确了不同省份之间的抗病差异,补充了抗病资源基因库,而且进一步明确了野生大豆的利用价值,为今后的大豆抗病育种拓宽了选择领域,开辟了黑龙江省乃至全国野生大豆利用新途径。

参考文献

[1]马淑梅,丁俊杰,郑天琪.黑龙江省大豆新品系抗灰斑病鉴定结果[J].大豆科学,2002,21(4):295-297.

[2]顾鑫,丁俊杰.大豆灰斑病的研究现状[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9):303-306.

[3]杨光宇.东北地区野生、半野生大豆在大豆育种中利用研究进展[J].大豆科学,1997,16(3):259-263.

[4]张俊华,刘洋大川,韩英鹏,等.黑龙江省大豆灰斑病菌生理小种鉴定[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9,31(4):537-539.

大豆灰斑病 篇6

在大豆抗灰斑病育种中,育种者希望所选育的品种,抗病兼具有优质、高产性,即具多个优良性状的品种,而产量性状的选育尤为重要,产量性状多为数量遗传且遗传力较低,给抗病育种带来困难,为了提高育种的选择效率,对各性状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典型相关分析就是分析两性状间相关问题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3,4],可构造多目标的综合选择指数[5,6],并确定紧密关联的性状。李海英等对大豆的农艺性状与大豆灰斑病抗性关系进行了分析[7],韩文革等对大豆灰斑病所致大豆产量与经济损失进行研究[8],张文慧对大豆灰斑病育种研究进展进行讨论[9],而对抗灰斑病的大豆品种各性状间的典型相关未见报道。本文通过典型相关分析对抗灰斑病大豆品种的产量性状、农艺性状、品质性状相关性进行研究,建立以农艺性状为主要指标的综合选择指数,以期为选育高产、优质的抗大豆灰斑病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方法

选用了黑龙江省近年育成的17个抗灰斑病的大豆品种:合丰49、北豆30、绥农19、合丰52、绥农25、垦农30、绥农18、北豆35、北丰16、垦丰16、垦丰15、垦农18、合丰45、绥农26、垦农22、合丰42、合丰43,其中合丰42、北丰16为早熟品种,生育日数105d,适于黑龙江省第三、四积温带种植,其余是中熟品种,生育期118d左右,适于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种植,田间试验于2011年在红兴隆农科所试验地进行,红兴隆农科所位于东经131°34′、北纬46°43′,年降雨量在460 mm-550mm,芏10℃有效积温2600℃左右,试验地为草甸黑土,速效N 2.83mg/100g,速效P 6.53mg/100g,速效K 25.65mg/100g。前茬大麦,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行长5m,四行区,行距70cm,每公顷施磷酸二铵180kg,尿素70kg,硫酸钾40kg,生育期管理同大田。

1.2 农艺性状和品质的测定

生育期间在田间记载出苗期、开花期、成熟期;计算出生育期(x1)。成熟时在田间取10株进行室内考种,对株高(x2)、底荚高(x3)、第一节间(x4)、单株有效节数(x5)、节间长度(x6)、庇荚数(x7)、1粒荚数(x8)、2粒荚数(x9)、3粒荚数(x10)、4粒荚数(x11)、单株荚数(x12)、单株粒数(x13)、单株产量(x17)测定,全田收获后称重测小区产量,百粒重(x14)。采用近红外9100型仪器测定脂肪含量(x15)、蛋白质含量(x16)。

1.3 田间分析方法

除单株产量外,将性状分为3组:农艺性状组(x1-x6)、产量性状组(x7-x14)、品质性状组(x15-x16),对各性状进行方差分析达到显著水平的基础上,用标准化的基因型值相关阵进行典型相关分析,数据处理用DPS统计分析软件中的典型相关分析进行。

2 结果与分析

2.1 性状的基因型值相关分析

性状间基因型相关分析见表1,从农艺性状组看,株高与生育日数、单株节数呈显著相关;株高与底荚高、第一节间、单株节数、节间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第一节间与节间长度呈显著相关。从产量性状组看,庇荚数与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第一节间、节间长度呈显著负相关,表明随着株高的增高庇荚数增多;1粒荚数与底荚高及第一节间长度呈显著负相关;3粒荚数与单株节数呈极显著正相关;4粒荚数与单株节数也呈极显著正相关,与3粒荚数呈显著正相关,与2粒荚数呈负相关;有效荚数与2粒荚数呈显著相关,与3粒荚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株粒数与单株节数、3粒荚数、4粒荚数及有效荚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只与农艺性状中的单株节数有关,且随着单株节数的增多,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增多,同时也表明目前的抗灰斑病品种单株结荚以2、3粒荚为主,4粒荚很少,百粒重与生育期、第一节间、单株节数呈正相关,与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庇荚数呈负相关;单株粒重与农艺性状组中的单株节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产量性状组中的3粒荚数、4粒荚数、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根据以上相关,在育种中应选育单株有效节数多、3、4粒荚充足、或单株有效荚数及粒数多的植株,从而提高产量。

品质性状中,蛋白质含量与底荚高呈显著相关,与2粒荚及脂肪含量呈负相关;脂肪含量与2粒荚呈正相关。蛋白质与农艺性状呈正相关,与产量性状中除百粒重、4粒荚呈正相关外其他均呈负相关,脂肪含量与之相反,与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以负相关为主,表明抗灰斑病育种中产量目标的选育同时可兼顾蛋白质含量提高的选育。

注:表中代号分别表示x1生育期(d);x2株高(cm);x3底荚高(cm);x4第一节间(cm);x5单株节数(个);x6节间长度(cm);x7庇荚数(个);x81粒荚数(个);x92粒荚数(个);x103粒荚数(个);x114粒荚数(个);x12单株荚数(个);x13单株粒数(粒);x14百粒重(g);x15脂肪含量(%);x16蛋白质含量(%);x17单株粒重(g)。*表示在0.05水平显著相关;**表示在0.01水平显著相关。

2.2 单株产量与性状组间的典型相关分析

由表2看出,3组性状中,农艺性状组、产量性状组与单株产量的典型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产量性状组引起的单株产量变异为97.44%,农艺性状组引起的单株产量变异为86.06%,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共同引起的单株产量变异为99.79%,说明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因子是影响产量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在产量形成过程中起决定作用。从农艺性状组看:W1=0.8101x1+0.7934x2+0.5805x3+0.7497x4+0.8626x5+0.7276x6,表明农艺性状中与单株产量关系最为密切的因子是单株节数(x5)、生育期(x1)和株高(x2),从产量性状组看:W1=-0.0750x7+0.4315x8+0.6526x9+0.9430x10+0.6415x11+0.9173x12+0.9668x13+0.8216x14,表明与单株产量关系最为密切的因子是单株粒数(x13)、3粒荚数(x10)、有效荚数(x12)。

2.3 产量性状因子与各性状组间的典型相关分析

对农艺性状组、品质性状组、产量性状组进行了典型相关分析,产量性状组仅与农艺性状组的典型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水平,第一个典型相关系数为λ1=0.9944,所包含的相关信息占78.7%,引起的产量变异为98.8%,典型变量V1=-0.9799X1-0.8995X2-0.6788X3-0.8647X4-0.9657X5-0.9009X6,W1=-0.2551X7-0.5922X8-0.7997X9-0.7509X10-0.3476X11-0.8707X12-0.8724X13-0.9641X14,V1中以生育日数(x1)的权重最大,W1中以百粒重(x14)的权重最大;第二个典型相关系数λ2=0.9504,所包含的相关信息占1.2%,引起的产量变异为90.3%,典型变量V2=0.1025X1+0.0290X2+0.1606X3+0.1156X4-0.0605X5+0.1338X6,W2=-0.0308X7-0.0963X8+0.1918X9-0.2012X10-0.2602X11-0.0825X12-0.1737X13+0.0776X14,在V2中以底荚高(X3)权重最大,W2中以4粒荚(X10)权重最大,表明产量性状与农艺性状中,生育日数与百粒重呈正相关,而底荚高与4粒荚数呈负相关。

2.4 品质性状组与农艺性状组的典型相关分析

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的典型相关系数中有一个达到极显著水平,且包含了总相关信息的79.4%,在典型相关变量构成中V1=0.9894X1+0.8014X2+0.4755X3+0.7279X4+0.9096X5+0.8677X6,W2=0.9800X15+0.9924X16,V1中以生育日数(X1)权重(系数是0.9894)最大,W1中蛋白质含量(X16)权重(系数是0.9924)最大,表明V1与W1之间主要是生育日数与蛋白质含量呈正相关。

综上所述,在典型相关性上起作用的性状主要有生育日数、百粒重、底荚高、4粒荚数、蛋白质含量、有效节数、单株粒数等,为选育出抗病、高产、优质的大豆品种应重视这些性状的选择。

2.5 利用典型相关构建高产品种选择指数

由上面的分析看出,单株产量与农艺性状、产量性状有关,而蛋白质含量主要与农艺性状有关,在大豆抗病育种中抗病的基础上应以产量为第一目标同时兼顾品质性状,因此,通过构建选择指数对大豆外观性状进行选择,有可能选育到既抗病又高产、优质的品种,本试验对7个外观性状与单株产量进行典型分析,显著性检测λ=0.9851,达到极显著水平,由此构建了抗灰斑病育种目标的选择指数为:I=0.4592X1+0.3459X2+0.1155X3+0.6109X5+0.9090X10+0.9264X13+0.3990X14,按此指数选育的抗病高产品种的特征是单株粒数多,以3粒荚为主,单株有效节数多,熟期中熟,株高中等,结荚部位低,百粒重适中。

3 结论与讨论

影响大豆产量及品质的性状很多,前人对大豆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对产量的影响多采用简单的相关分析、通径分析等,这些分析方法只能揭示2个性状间的相关性状和程度,容易极大或极小化某些性状的作用,采用典型相关分析,可综合的反映两组变量间相关的本质,指出各性状在组内的相对重要性,从而实现降维和简化分析过程,了解这些信息对于育种抓主要矛盾、协调各个性状的相互关系,提高育种效率有重要作用。

黑龙江省抗大豆灰斑病育种从80年代开始,对所有参试的大豆品系进行抗灰斑病鉴定,通常认为抗灰斑病的品种产量性状较高产品种差,而所选用的17个2000年后审定的抗灰斑病品种产量性状有很大提高,其中垦丰16、合丰45、垦农18、垦农22、合丰43等品种的种植面积超过百万亩,且绥农26为省对照品种,对其进行典型相关分析具有代表性,对今后的抗病育种有深远意义,分析表明: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对单株产量共同引起的变异为99.79%,农艺性状组的单株节数、生育期、株高,产量性状组的单株粒数、3粒荚数、有效荚数与单株产量关系最密切,品质性状与单株产量典型相关系数没达显著水平,是因为供试品种中没有优质的材料,各品种的品质性状差异小,农艺性状组与品质性状组及产量性状组典型相关系数均达显著水平。对各性状组间的各因子的典型分析表明:生育日数与百粒重、蛋白质含量呈正相关;底荚高与4粒荚数呈负相关。

鉴于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对单株产量影响最大,在田间目测选择时,株高不易太高,因为株高过高,节间长度增加,降低大豆植株的抗倒伏能力,降低大豆产量和稳定性;株高太矮,主茎节数受到限制,单株结荚数难以提高;大豆是节上结实,提高单株节数对提高单株结荚数是至关重要的,增加节数,分枝数和花序数就会相应增加,从而使单株荚数增加;百粒重、单株粒数是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密切相关,而百粒重与单株粒数又相互制约,在增加百粒重的同时,单株粒数下降[10],尽管多粒性状可导致其他产量构成因素的下降,但选育单株多的类型仍是提高大豆产量的有效途径。

大豆蛋白质和脂肪的形成是多个性状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结果,是一个互作互动的过程[11],本试验中脂肪含量与产量性状因子以负相关为主,与蛋白质含量也呈负相关,因此脂肪含量不宜过高,蛋白质含量的提高可通过生育日数及百粒重等性状间接达到。

参考文献

[1]于永梅,申宏波.大豆灰斑病的研究进展[J].杂粮作物,2003,23(4):235-236.

[2]丁俊杰.黑龙江省大豆主要病害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3,19(1):75-80.

[3]余家林.农业多元试验统计[M].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3.

[4]裴鑫德.多元统计分析及其应用[M].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1.

[5]李加纳.在作物品质育种中的典型相关分析的运用初探[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85(4):106-112.

[6]唐启义,冯光明.实用统计分析及其DPS数据处理系统[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2.

[7]李海英,冷艳华,倪宏涛,等.大豆的农艺性状与大豆灰斑病抗性关系的初步分析[J].植物遗传资源科学,2001,2(2):45-49.

[8]韩文革,郑莲枝,于裴枝,等.大豆灰斑病所致大豆产量与经济损失的研究[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6):28-29.

[9]张文慧,杜吉到,陈庆山,等.抗大豆灰斑病育种研究进展[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6,18(1):22-26.

[10]杜志强,田中艳,周长军,等.抗线大豆生育期结构与农艺性状及产量的相关性研究[J].大豆科学,2011,30(2):238-241.

大豆灰斑病 篇7

1育成经过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宝泉岭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0年以宝航96-68为母本, 以宝丰9号为父本, 经有性杂交, 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2001~2004年为F1~F4代, 2004年秋田间决选, 代号为宝交04-4036;2005、2006年进行所内鉴定试验, 2007年进行异地鉴定试验;2008、2009年参加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下限垦区东北部 (五区) 区域试验, 对照品种分别是北豆5号、黑河43号;2010、2011年参加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下限垦区东北部 (五区) 生产试验, 对照品种黑河43号;2年区试, 2年生试, 共21点次, 19点次增产, 2点次减产;繁育了育种家种子和原种, 已完成全部选育和试验程序, 报请审定推广。

2品种特征特性

北豆46号品种为亚有限结荚习性, 秆强, 抗倒伏, 有短分枝, 三四粒荚多, 株高77.4cm左右, 紫花, 尖叶, 子粒圆形, 种皮黄色, 有光泽, 种脐黄色, 百粒重18.8g左右, 蛋白质含量40.51%, 脂肪含量20.58%。生育期111d左右, 需≥10℃活动积温2188.6℃左右, 抗灰斑病, 较喜肥水。

3增产效果

2005、2006年所内鉴定试验, 公顷产量2678.3kg, 较对照品种九丰7号增产14.8%;2007年异地鉴定试验, 平均公顷产量2538kg, 较对照品种九丰7号增产12.5%。2008、2009年参加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下限垦区东北部 (五区) 区域试验, 10个试验点次平均公顷产量2587.8kg, 较对照品种北豆5号、黑河43号分别增产9.6%、13.2%。2010、2011年参加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下限垦区东北部 (五区) 生产试验, 11个点次平均公顷产量2972.2kg, 较对照品种黑河43号增产5.3%。

4适应区域及栽培技术

4.1适应区域

北豆46号大豆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下限垦区东北部地区种植。

4.2栽培技术

a.选地与整地 选择中等肥力或较好的正茬地, 伏翻或秋翻、秋起垄。达到良好的播种状态。

b.施肥 公顷施磷酸二铵150~200kg、尿素40~60kg、硫酸钾40~60kg, 生育期间根据长势情况施叶面肥2遍, 在第2遍施叶面肥时加施防治食心虫和防治灰斑病药剂。

c.种子处理 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

d.合理密植 适宜密度为每公顷保苗30~32万株, 播种要精量点播。

e.适时播种 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下限5月中旬播种。

f.田间管理 生育期间要求三铲三趟, 封闭除草。

玉米灰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篇8

1 发生症状

玉米灰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偶尔严重也会侵染叶鞘和苞叶,发生初期产生淡褐色病斑,后扩展成灰色、灰褐色长条形病斑,一般病斑与叶脉平行,病斑大小为(0.5~3.0)mm×(0.5~29.0)mm,有时发生严重,病斑汇合连片使叶片枯死,通常在叶片两面产生灰色霉层,以叶片背面产生最多。玉米灰斑病一般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生,逐渐向上扩展,发生条件适宜,可扩展到整株叶片。最后导致叶片干枯,严重降低光合作用,导致严重减产。该病发生初期与弯孢菌叶斑病较相似,但是到了后期两者就明显不同,弯孢菌叶斑病病斑为黄色圆形或者椭圆形,病斑较小,灰斑病则是长条形病斑,而且病斑较大。另外,在田间湿度较大时,灰斑病叶片背面能明显看到灰色霉层,而弯孢菌叶斑病看不到霉层。

2 发生规律

灰斑病以菌丝体在病株残体上越冬,成为翌年玉米田间初次侵染源。该菌在病残体上可存活7~8个月,如果病残体被埋在土里,则病菌很快失去生命力。因此,在耕作粗放的地块,灰斑病发生较重,这与田间遗留病残体多、越冬菌源数量大有关。该病主要是玉米抽雄后侵染植株叶片,一般在7—8月病株残体上越冬的病原菌萌发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植株叶片上进行侵染,在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下,6~12 d即可表现症状,湿度越大,温度越高,症状越明显[1]。

3 发生流行因素

一是品种的抗病性。如果连续多年一直持续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则造成病害严重流行。二是气候条件。病害的发生与气候条件关系密切,因为这种病害属于高温高湿病害,因此在每年7—8月间,如果一旦气温高且降雨多,此病害发生较快,如果持续高温降雨,病害发生就会很严重;另外,玉米生育后期遇到高温高湿不利于植株生长发育,因此自身抗病性下降,也是导致病害发生较快的一个重要因素。三是栽培管理。根据多年对此病害观察得出,春季播种过早,则病害发生较重,如果合理晚播,此病害发生就较轻;播种密度过大,植株通风透光不好,植株生长发育不良也会导致病害发生较严重,同样,合理密度,此病害发生就较轻[2]。四是地势与土壤条件。一般平地和洼地发生此病害较轻,岗地发生较重;黏土地发生较重,砂壤土地发生较轻。

4 防治措施

4.1 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良种是防治灰斑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目前鉴定出的较抗病自交系有黄早4、丹黄18、丹413、文黄31413、双741、丹933、丹408等。目前,生产上主栽抗病品种不多,所以必须加强抗病优质高产新品种的选育。

4.2 加强栽培管理

一是加强田间卫生及肥水分管理。针对玉米灰斑病的初侵染源来源特点,一定要搞好田间卫生,玉米收获后,及时清理秸秆,集中烧毁,并进行深翻,进一步减少初侵染源;另外,在播种时要施足底肥,增施有机肥,同时氮、磷、钾配合施用,及时适量追肥,防止后期脱肥,进一步搞好轮作倒茬,改善田间小气候,提高植株抗病力。二是适期适度播种。一定要在地温恒定后,适期晚播,以便培育壮苗,提高植株自身抗性;另外,也要注意播种密度,要求根据地力及品种自身特征特性,适度播种,以便使植株通风透光正常,生长良好,提高自身抗性[3]。三是加强排涝。一般在低洼冷凉地块,尤其7—8月阴雨连绵,气温较高,这样田间不能存留明水,一定要注意及时进行排涝[4],以防止植株倒伏,导致病害大发生。

4.3 药剂防治

目前,对玉米灰斑病的防治已经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一般在玉米灰斑病发生较严重的地块采用药剂防治,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用药灌心效果比喷雾效果好而且还省工省时,容易操作,一般在防治玉米螟同时结合防治灰斑病进行,收到异曲同工之效。如果采取喷雾法防治,要求掌握病株率在10%左右第1次喷药,相隔10 d再喷施1~2次。施用的药剂有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70%代森锰锌、50%退菌特、10%世高、80%炭疽福美等。

参考文献

[1]杨国仙.玉米灰斑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2(5):199-200.

[2]李润,龙永昌,唐文峰,等.玉米灰斑病的发生流行及综合治理[J].西昌农业科技,2012(1):11-14.

[3]孙丽楠,刘淑华,冯志茹,等.青贮玉米产量达150t/hm2丰产栽培技术[J].华北农学报,2006,21(S3):146-147.

上一篇:特殊技能下一篇:心理学效应路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