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品种筛选试验总结

2024-08-30

大豆品种筛选试验总结(共7篇)

大豆品种筛选试验总结 篇1

2010年台安县蔬菜综合服务站承担了县农村经济局下达的大豆主栽品种筛选试验, 收集的试验品种是审定的大豆新品种和当前市场销量较大的品种, 进行品种的再评价和主导品种的初步筛选。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供试品种:辽06-29、辽豆15号、辽豆17号、辽豆18号、辽豆19号、辽豆20号、辽豆21号、辽豆23号、辽豆24号、辽豆26号和铁丰29号等11个品种;对照品种为铁丰29号。

试验地点设在台安县桓洞镇桓洞村, 土壤质地为沙土。5月13日播种, 每公顷基施撒可富复合肥225kg, 播后当天用瑞泽乙草胺封闭除草, 7月9日用吡虫啉防治大豆蚜虫, 8月13日用敌敌畏熏蒸防治大豆食心虫。

试验采取随机区组设计, 3次重复, 行距55cm, 穴距16cm, 人工点播, 每穴2粒, 每个小区种植6行, 行长5m, 收中间4行计产。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抗虫性

辽豆26号、辽豆15号、辽豆23号、辽豆17号虫害轻;辽豆21号、辽豆19号虫害较轻;辽06-29、辽豆20号虫害较重;辽豆18号、对照铁丰29号、辽豆24号虫害重。

2.2 抗病性

对照铁丰29号抗病性3级, 辽06-29抗病性1级, 其余试验品种抗病。

2.3 抗倒伏性

辽豆15号、辽豆23号、辽豆24号、辽豆20号倒伏性表现1级, 对照铁丰29号倒伏性表现1级, 其余品种抗倒伏。

2.4 产量分析

由表1分析, 辽豆17号与其它10个品种均有5%水平上的显著性, 辽豆23号与辽豆26号、辽豆21号、辽06-29有5%水平上的显著性, 辽06-29与其它10个品种有5%水平上的显著性;辽豆17号与其它10个品种均有1%水平上的显著性, 辽豆23号与辽豆21号、辽06-29有1%水平上的显著性, 辽06-29与其它10个品种有1%水平上的显著性。从辽豆17号产量表现和其它性状表现看, 在台安县可以作为主栽品种扩大栽培面积。

大豆品种抗旱性筛选试验研究 篇2

由于大豆适应性较窄,通常仅有1~1.5个纬度,在广西其他地方表现抗旱的品种不一定适合百色市种植,为了筛选出适合百色市生产上推广应用的抗旱性品种有必要进行大豆抗旱性筛选试验研究。目前,大豆品种抗旱性筛选鉴定主要有田间自然干旱条件鉴定、温室人工控制水分条件鉴定、实验室鉴定和生理生化鉴定等。其中田间鉴定方法简便易行,鉴定结果在当地条件下可靠性较高。田间鉴定有两种方法,一种将鉴定品种直接种于田间,利用自然干旱条件造成水分胁迫,使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并利用人工灌溉作对照。另一种是将鉴定品种种植在不同生态条件下进行异地多点的田间试验。由于不同的自然降水量形成不同的土壤水分状况,主要根据产量来评价抗旱性。抗旱系数法、抗旱等,其中抗旱系数和叶片萎蔫系数法是简便有效的抗旱性鉴定方法。本研究采用田间自然干旱条件鉴定方法,通过抗旱系数法和叶片萎蔫系数法进行大豆抗旱性评价。

1 大豆抗旱品种试验

1.1 试验设计

(1)小区抗旱试验设计

试验地点:广西百色市玉米研究所

a、试验地情况:地势平坦,土块细碎,土壤肥力中等的地块。

b、试验方法:采用抗旱系数综合指标评定法。设水旱两种处理,选择子粒产量、单株粒数、单株荚数、分枝数和植株高度作为评定的指标性状,将5个指标性状的抗旱系数累加并求出品种的平均抗旱系数。计算公式:

式中n为指标性状数量,i为指标性状,依照抗旱系数的大小划分抗旱级别。

分1-5级,1级为抗旱性强,5级为抗旱性差。

c、参试品种:桂春1号、桂春2号、桂春3号、桂春5号、桂春6号、华春1号、华春2号、华春5号、桂春8号、桂春11号、桂春12号、华春6号、桂春豆1号等共36个。

(2)面上联合抗旱试验设计

试验地点:广西右江区、田阳县、田东县、右江区和靖西县。

a、试验地情况:地势平坦,土块细碎,土壤肥力中等。每个大豆品种种植面积0.0 067hm2,共0.1hm2(含保护行)。

b、试验方法:采用田间抗旱性鉴定。小区设计,不设重复,大豆生育中后期(开花后)干旱时,采用叶片萎蔫法田间观察各品种的叶片萎蔫程度,从而确定抗旱等级。分1-5级,1级为抗旱性强,5级为抗旱性差。成熟期各品种全区收获测产,根据产量结果并结合田间抗旱性鉴定确定抗旱等级。

c、参试品种:春大豆为桂春1号、桂春2号、桂春3号、桂春5号、桂春6号、桂春8号、桂春9号、桂春10号、桂春11号、华春2号、华春5号、华春6号、桂春豆1号,共13个。

夏大豆为桂夏一号、桂夏2号、桂夏3号、桂夏4号、华夏3号、华夏6号、桂319、桂345、南豆12、南311、贡秋豆5号、本地种共12个。

2 研究结果

2.1 小区抗旱试验结果

由表1可看出,同一品种不同年份间抗旱系数等级有一定差异,因此,需要通过两年以上的鉴定才能提高抗旱筛选的准确性.从两年鉴定结果看,达到一级抗旱等级的品种有:桂春8号、桂春11号和桂夏3号共3个。

2.2 面上抗旱联合试验结果

2.2.1 春大豆面上抗旱联合试验结果

从表2可知,13个大豆品种的抗旱等级分为1~4级,其中达1级抗旱的品种较少只有桂春8号和桂春11号2个,达2级抗旱的品种有桂春1号、桂春2号、桂春6号等3个,其他8个品种抗旱3~4级。667m2产量130kg以上的品种有:桂春11号(667m2产141.7kg)和桂春8号(667m2产135.8kg);667m2产120kg以上的品种:桂春1号、桂春2号和桂春6号,这些品种同时也具有较好的抗旱性,抗旱性达1-2级。

由表3看出,抗旱性达1级的品种有2个,分别为桂春8号和桂春11号;抗旱性达2级的品种有1个,即桂春2号;其余大豆品种抗旱性在3~4级间。各品种667m2产量在99.2~148.4kg之间,其中667m2产140kg以上的品种有桂春8号、桂春11号和桂春2号

2.2.2 夏大豆面上抗旱联合试验结果

从田东县品种筛选结果(表4)看出,12个参加抗旱筛选的夏大豆品种中,达1级抗旱标准的品种只有一个,即桂夏3号;达2级抗旱的品种有4个。各品种667m2产量123.3kg~153.4kg,产量最高为桂夏3号(667m2产153.4kg),最低为本地农家种(667m2产123.3kg)。

从平果县品种筛选结果(表5)看出,12个参加抗旱筛选的夏大豆品种中,达1级抗旱标准的品种只有一个,即桂夏3号;达2级抗旱的品种有2个。各品种667m2产量113.6~158.1kg,产量最高为桂夏3号(667m2产158.1kg),最低为本地农家种(667m2产113.6kg)。

从靖西县品种筛选结果(表6)看出,12个参加抗旱筛选的夏大豆品种中,达1级抗旱标准的品种只有一个,即桂夏3号;达2级抗旱的品种有3个。各品种667m2产量146.8~210.3kg,产量最高为桂夏3号(667m2产210.3kg),最低为南311(667m2产146.8kg)。

结束语

参加春大豆抗旱品种面上联合筛选的13个春大豆中,产量高、田间表现抗旱达一级的品种仅有桂春8号和桂春11号两个(表2、表3)。右江区和田东县鉴定的结果有一定差异,说明不同生态环境对品种抗旱性有较大影响。

在靖西县、平果县和田阳县大豆品种抗旱面上联合筛选试验中,桂夏3号不但产量高(排名第一)且达一级抗旱水平。其他大豆品种抗旱等级均在2级以下。

摘要:百色市春旱和秋旱经常发生,为了减轻大豆因干旱造成减产,筛选适合百色市种植的大豆抗旱品种,2011-2012年作者进行了大豆品种抗旱性试验和面上联合筛选试验。试验研究表明,不同的大豆品种抗旱性有很大差距。通过试验从36个大豆品种中,筛选出3个抗旱性强的大豆品种,即春大豆品种桂春8号、桂春11号和夏大豆品种桂夏3号,产量高、田间表现抗旱一级,适合百色市推广应用。

关键词:大豆,品种,抗旱,产量

参考文献

[1]刘学义,张小虎.黄淮海地区大豆种质资源抗旱性鉴定及其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1993,21(1):19-24.

[2]黎裕.作物抗旱鉴定方法与指标[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3,11(1):91-99.

大豆品种对比试验总结 篇3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供试大豆品种 (系) :①早熟组有黑河38号 (对照) 、丰收24号、建01-1018、北02-419、北02-51、北02-8463、北04-4834、北豆02-82;②中早熟组有垦鉴豆41号 (对照) 、建01-1071、垦农24号、北豆7号;③中熟组有合丰50号 (对照) 、垦鉴豆43号、合丰51号、垦农26号、垦农27号、垦农28号、合丰55号、合02-655、合02-553-1。

试验地为草甸白浆土, 黑土层15~20cm。前茬小麦, 浅翻深松, 重耙2遍, 秋起垄。人工精选豆种, 等距播种, 播深4~5cm, 覆土严密。每公顷施尿素60kg、磷酸二铵180kg、硫酸钾60kg。田间管理与大田生产相同。

采用随机区组排列, 3次重复, 4行区, 行长10m, 小区面积26.8m2。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个品种中合丰55号是无限结荚习性, 其它品种都是亚有限结荚习性。花色是白色的品种 (系) 有建01-1018、北豆7号、建01-1071、合02-655、垦鉴豆43号、垦农26号, 其余品种都开紫花。由于2008年7、8月份降雨充沛, 作物生长繁茂, 大豆平均株高比2007年增加30cm;底荚高在22.0~30.3cm, 比2007年增加了10cm以上。株高超过1m的豆43号、垦农26号和合丰50号, 而且都有倒伏现象, 倒伏比较严重的是北豆7号和垦农26号。早熟品种北04-4834、建01-1018增产显著, 比对照黑河38号分别增产11.5%、7.2%。中早熟品种北豆7号比对照垦鉴豆41号增产10.6%。中熟品种垦农28号、合02-655、垦鉴豆43号比对照合丰50号分别增产13.7%、9.7%、9.1%。数据分析详见表1。

3 小结

黏甜玉米品种筛选试验总结 篇4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试验地于2011年设在黑龙江省八五七农场科技示范园区, 土壤种类为潜育白浆土, 黑土层为20cm左右, 肥力中等。土壤中含碱解氮248.2mg/kg、速效磷25.5mg/kg、速效钾131.23mg/kg, 有机质含量3.69%, pH值为6.21。秋翻春整地起垄, 每公顷施尿素195kg、磷酸二铵150kg、钾肥120kg、农家肥30m3, 5月26日人工精量点播, 其他管理同大田。

试验采取随机区组排列, 行长6m, 4行区, 每小区面积15.6m2。密度设:45000株/hm2、52500株/hm2、60000株/hm2、67500株/hm2、75000株/hm2。试验共设6个处理, 供试黏甜玉米品种1~6分别为脆王、520、绿色超人、710、289、375。

气象条件对甜玉米生长的影响:与历年比5月气温高3.0℃, 10日、15日出现了低温霜冻, 降水少39.8mm, 对玉米出苗不利。6、7月份平均气温低1~1.6℃, 降水多, 涝情严重, 对玉米生长发育影响较大。总之, 2011年的气象因素, 对玉米生长不利, 出苗晚, 降低保苗, 生育期延后, 产量下降, 品质降低。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对玉米品种生育进程的影响

玉米生育期调查结果如下, 脆王品种播种期为5月26日, 出苗期为6月3日, 抽雄期为7月31日, 吐丝期为8月6日, 采收期为9月7日;520品种播种期为5月26日, 出苗期为6月5日, 抽雄期为8月3日, 吐丝期为8月8日, 采收期为9月11日;绿色超人品种播种期为5月26日, 出苗期为6月4日, 抽雄期为8月19日, 吐丝期为8月24日, 采收期为10月8日;710品种播种期为5月26日, 出苗期为6月2日, 抽雄期为8月2日, 吐丝期为8月9日, 采收期为9月7日;289品种播种期为5月26日, 出苗期为6月5日, 抽雄期为8月1日, 吐丝期为8月8日, 采收期为9月13日;375品种播种期为5月26日, 出苗期为6月3日, 抽雄期为8月4日, 吐丝期为8月12日, 采收期为9月13日。

玉米在玉米播种及生育阶段, 由于低温使幼苗生长缓慢, 生育期延长。从品种的植物学性质来看, 710、绿色超人和289品种长势整齐、秆强、病虫害较轻。

2.2 品种性状调查

a.脆王品种:出苗至鲜穗采收97d, 株高220cm, 穗位66~80cm, 果穗筒形, 子粒鲜黄色, 子粒行数14~20行, 行粒数23~30粒, 穗长16~19cm, 鲜果穗重0.26kg左右, 18行排列整齐、子粒长楔形11~12mm、完整粒率高, 粒色浅黄、无色差、不易氧化, 种皮薄脆、无残渣, 含糖高、持续长, 风味好, 丰产性好。

b.绿色超人品种:出苗至鲜穗采收85~90d, 株高280cm, 穗位90~100cm, 果穗筒形, 子粒鲜黄色, 子粒行数18~20行, 行粒数35~38粒, 穗长22~24cm, 鲜果穗重0.45kg左右。其外观品质、色泽、饱满度和柔嫩度好, 皮薄易化渣, 口感好, 活秆成熟, 保绿度好。高抗大、小斑、病毒、青枯、纹枯等多种病害, 高抗倒伏。

c.710品种:出苗至鲜穗采收98d, 株高220cm, 穗位60~70cm, 果穗筒形, 子粒鲜黄色, 子粒行数16~20行, 行粒数30~35粒, 穗长20~22cm, 鲜果穗重0.30kg左右, 抗病性比较突出, 16行排列整齐、子粒长圆形10~11mm, 粒色黄色、无色差, 种皮较薄、无残渣, 含糖高、持续长, 前期种植产量高。

d.520品种:出苗至鲜穗采收99d, 株高230cm, 穗位66~75cm, 果穗筒形, 子粒鲜黄色, 子粒行数16~20行, 行粒数30~35粒, 穗长20~21cm, 鲜果穗重0.33kg左右, 16~18行排列整齐、子粒长圆形10~11mm, 粒色浅黄、无色差, 种皮较薄、无残渣, 含糖高、持续长, 抗病性比较突出。

e.375品种:出苗至鲜穗采收103d, 株高210cm, 穗位50~65cm, 果穗筒形, 子粒鲜黄色, 子粒行数16~18行, 行粒数25~35粒, 穗长18~21cm, 鲜果穗重0.24kg左右, 黄色超甜玉米, 抗病性比710要好一些, 后期种植的丰产性比710要好。16~18行排列整齐、子粒黄色、有光泽, 粒深11~12mm, 品质较好, 田间长势整齐。

f.289品种:出苗至鲜穗采收101d, 株高210cm, 穗位65~73cm, 果穗筒形, 子粒鲜黄色, 子粒行数16~20行, 行粒数30~36粒, 穗长17~21cm, 鲜果穗重0.30kg左右, 黄色超甜玉米。

2.3 产量调查与分析

2.3.1 品种间比较

从参试的6个品种对比可以看出, 生物产量顺序依次为绿色超人、289、520、710、375、脆王品种, 即产量分别为21240.0、18655.5、18495.0、17122.5、15951.0、15240.0kg/hm2。绿色超人品种虽然产量第一, 但该品种植株高大, 生育期长, 采收期较晚, 不适宜在黑龙江省八五七农场种植。

2.3.2 不同密度处理间产量比较

通过田间调查及产量分析, 各处理间45000株/hm2虽然单株产量高, 但因密度低导致群体产量低, 75000株/hm2各处理因种植密度大, 单株产量降低, 群体产量也随之降低。因此脆王品种的种植密度在52500~60000株/hm2, 公顷产量分别为16800.0kg和15900.0kg。520品种种植密度在60000~67500株/hm2, 公顷产量分别为19800.0kg和20250.0kg, 绿色超人品种的种植密度在52500~60000株/hm2, 公顷产量分别为21525.0kg和22800.0kg。710品种种植密度在60000~67500株/hm2, 公顷产量分别为19200.0kg和20250.0kg。289品种的种植密度在52500~60000株/hm2, 公顷产量分别为19400.0kg和19687.5kg。375品种的种植密度在60000~67500株/hm2, 公顷产量分别为16200.0kg和16560.0kg。各品种间的适宜密度大都在52500~67500株/hm2。

3 小结

大豆品种筛选试验总结 篇5

1 试验概况

试验田选择在石羔镇中南村农户胡昌祥家的责任田内, 面积:1666.75m2。地理位置:东径109°46', 北纬29°15', 海拔480m。地势开阔、阳光充足、排灌方便、前作冬闲、田块方正, 年平均降雨量1400cm, 年平均气温15.8℃。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品种

热粳187、武运粳27、苏粳815、超粳28号、南粳49、南粳51、秀水09号、镇稻16、镇稻18、南粳45、T优272 (ck) 。

2.2 试验设计

采用随机区组排列, 3次重复, 小区长4.5m, 宽1.6m, 面积10m2 (包一边工作行) , 小区间设走道40cm, 区组间设走道50cm, 四周留保护行, 株行距20cm×26.6cm。

2.3 试验经过

4月24日播种, 采用简化旱育秧, 每667m2大田备苗床25m2, 每667m2施腐熟鸡粪250kg, 种谷用使百克浸种24h, 播种时, 每公斤稻种用旱育保姆400g进行包衣, 按旱育秧技术培育壮秧。试验田两犁两耙, 5月10日第1次翻耕。5月21日第2次翻耕, 结合第2次翻耕深施底肥:每667m2施腐熟鸡粪250kg, 每667m2施三元复合肥 (N∶P2O5∶K2O为15∶15∶15) 50kg, 过磷酸钙40kg, 氯化钾10kg。5月22日规划小区。5月23日移栽, 移栽规格:株行距:20cm×26.6cm。5月28日施分蘖肥, 每667m2施尿素5kg、氯化钾5kg并结合用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6月26日排水晒田, 7月10日复水。根据各品种生育进程按小区施穗肥:每667m2施三元复合肥 (N∶P2O5∶K2O为15∶15∶15) 7.5kg。综防病虫:根据田间病虫调查, 及时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等病虫害。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产量

10个参试品种, 平均单产在404.5~648.9kg之间, 经方差分析, 处理间达极显著差异。南粳51每667m2产648.9kg, 居第1位, 比对照T优272每667m2增产93.3kg, 增16.8%, 与对照达极显著差异;武运粳27每667m2产624.5kg, 居第2位, 比对照T优272每667m2增产68.9kg, 增12.4%, 与对照达极显著差异;南粳45每667m2产617.8kg, 居第3位, 比对照T优272每667m2增产62.2kg, 增11.2%, 与对照达极显著差异;镇稻18每667m2产613.4kg, 居第4位, 比对照T优272每667m2增产57.8kg, 增10.4%, 与对照达极显著差异;镇稻16每667m2产602.3kg, 居第5位, 比对照T优272每667m2增产46.7kg, 增8.4%, 与对照达极显著差异 (详见表1~表3) 。

3.2 生育期

10个参试品种生育期介于134~168d之间, 秀水09号生育期最长:168d, 热粳187生育期最短:134d。

3.3 抗性

叶稻瘟:镇稻16、镇稻18、热粳187未发生, 其它品种均轻微发生。

穗颈稻瘟:热粳187未发生, 其余品种均轻微发生。

白叶枯病:各品种均未发生。

纹枯病:各品种均未发生。

稻曲病:超粳28号、秀水09号轻微发生, 其余品种未发生。

3.4 主要经济性状

南粳45:株高116.1cm, 有效穗16.54万穗/667m2, 总粒数161粒/穗, 实粒数143.9粒/穗, 结实率89.4%, 千粒重28.5g。

镇稻16:株高109.6cm, 有效穗21.17万穗/667m2, 总粒数135.2粒/穗, 实粒数117.9粒/穗, 结实率87.2%, 千粒重26.3g。

南粳51:株高119.2m, 有效穗16.38万穗/667m2, 总粒数173.9粒/穗, 实粒数154.3粒/穗, 结实率88.7%, 千粒重27.9g。

苏粳815:株高102.7cm, 有效穗16.17万穗/667m2, 总粒数156粒/穗, 实粒数137.1粒/穗, 结实率87.9%, 千粒重27.2g。

镇稻18:株高110.4cm, 有效穗18.73万穗/667m2, 总粒数156.9粒/穗, 实粒数141.1粒/穗, 结实率89.9%, 千粒重25.1g。

超粳28号:株高131.5cm, 有效穗18.27万穗/667m2, 总粒数189.8粒/穗, 实粒数126.2粒/穗, 结实率66.5%, 千粒重25.2g。

南粳49:株高109.6cm, 有效穗16.42万穗/667m2, 总粒数180.9粒/穗, 实粒数152.6粒/穗, 结实率84.4%, 千粒重25.1g。

热粳187:株高106.3cm, 有效穗15.27万穗/667m2, 总粒数156.4粒/穗, 实粒数144.8粒/穗, 结实率92.6%, 千粒重21.4g。

秀水09号:株高114.9cm, 有效穗14.92万穗/667m2, 总粒数171.6粒/穗, 实粒数141.1粒/穗, 结实率82.2%, 千粒重26.2g。

武运粳27:株高101.6cm, 有效穗18.38万穗/667m2, 总粒数161.9粒/穗, 实粒数139.5粒/穗, 结实率86.2%, 千粒重27.2g。

4小结

大豆品种筛选试验总结 篇6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大豆生产基地,常年种植面积在300万hm2左右, 占全国种植面积30%以上,占东北地区的64%[6,7],碳酸盐草甸土大豆种植是黑龙江省大豆生产的一部分,然而,由于大豆胞囊线虫在pH 7.5~8.5的土壤中最为活跃[5],成为碳酸盐草甸土大豆单产提高的限制因素,因此,在此类土壤上种植抗线大豆品种是解决碳酸盐草甸土大豆胞囊线虫病发生和提高大豆单产的有效措施。为提高碳酸盐草甸土大豆产量,特进行此项试验,以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抗线大豆品种(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8个大豆抗线品种(系):03-0798、安02-447、丰豆1号、丰豆3号、F003-8、抗线6号、抗线8号、抗线9号。供试品种(系)的主要性状见表1。

1.2 方法

试验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集贤县腰屯乡小德祥村进行,≥10℃年有效积温2 718℃。供试土壤类型为碳酸盐草甸土,有机质27.0 g·kg-1、碱解氮292.7 mg·kg-1、速效磷16.5 mg·kg-1、速效钾422.4 mg·kg-1、pH 8.44。

人工精选豆种,等距播种,株距10 cm,双行单粒,每个大豆品种6行,行宽0.65 m,行长15 m,随机区组,3次重复,播种深度3~4 cm。采用常规施肥,施肥量为尿素(N 46%)40 kg·hm-2、磷酸二铵(N 18%,P2O5 46%)150 kg·hm-2、硫酸钾(K 50%)50 kg·hm-2。

大豆成熟后,选取各供试品种(系)1 m2植株进行测产,选取10株进行考种,对株高、荚数、粒数、10株粒重、百粒重、产量进行测定。

1.3 数据统计

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及方差分析。对差异显著数据进行0.05和0.01水平上的Duncan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豆农艺性状差异

各品种(系)的株高、节数、荚数、粒数、10株粒重、百粒重测定结果及方差分析见表2。经方差分析,其中,株高最高的品种是丰豆3号,其株高为(79.0±7.0) cm与其它各品种(系)差异均不显著;节数最多的品种(系)是03-0798,为18.0个,与丰豆3号、抗线9号差异不显著,与其它品种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荚数最多的是安02-447其荚数为(40.7±4.5)个与抗线8号差异不显著,与其它品种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粒数最多的是抗线8号,为(79.3±5.0)个与F003-8、安02-447、丰豆3号差异不显著,与其它供试品种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10株粒重最重的是抗线8号,为(129.11±6.34)g,除与F003-8差异不显著外,与其它各品种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百粒重最重的是抗线8号,为(18.21±0.96)g,与F003-8、抗线6号、丰豆1号差异不显著,与其它供试品种均达到显著水平。

2.2 大豆产量差异

供试8个抗线虫大豆品种,测产结果及方差分析见图1,分析表明,产量最高品种是丰豆3号,为(2 840±170) kg·hm-2,除与丰豆1号、抗线8号、F003-8差异不显著外,与其它各供试品种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

注:小写字母和大写字母分别表示5%和1%的显著水平,下同。

3 结论

综合农艺性状优良是一个大豆品种实现高产优质的基础。该研究中供试品种(系)从高产角度筛选应在丰豆3号、丰豆1号、抗线8号、F003-8几个品种中进行。生育期是大豆的主要农艺性状之一, 适宜的生育期能保证大豆对光热资源的充分利用。生育期延长有利于提高产量,由于丰豆1号生育期为117 d,其它品种生育期均为120 d左右,因此在产量差异不显著的条件下,4个品种中不选择丰豆1号;在田间调查时F003-8出现倒伏现象,因此予以排除;结合农艺性状调查结果及主要经济性状,8个供试品种(系)的筛选结果认为丰豆3号、抗线8号为适于供试地区碳酸盐草甸土生长的品种。

摘要:为探索适合碳酸盐草甸土种植的大豆品种,对8个抗线大豆品种(系)的株高、节数、荚数、粒数、10株粒重、百粒重及产量等因子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丰豆3号产量最高,为〔(2 839.73±170.44)kg.hm-2〕,与丰豆1号、抗线8号、F003-8差异不显著(P>0.05),与其它各供试品种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合供试品种农艺性状及主要经济性状的综合分析,认为丰豆3号和抗线8号为适于供试地区碳酸盐草甸土生长的品种。

关键词:碳酸盐草甸土,大豆,抗线品种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东北林业土壤研究所.中国东北土壤[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268.

[2]徐蒲生,贺志清,田桂山.黑龙江土壤[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216.

[3]刘维志.关于加速抗胞囊线虫病大豆品种选育问题的商榷[J].大豆科学,1986,5(1):77-82.

大豆品种筛选试验总结 篇7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试验地点在辽中县大黑乡, 供试土壤属风沙型, 地力均匀, 较瘠薄, 土壤速效钾含量46.8 mg/kg。

1.2 试验材料

选用辽宁省铁岭大豆科学研究所 (国家大豆改良中心辽宁铁岭分中心) 选育的铁丰25号、铁丰27号、铁丰29号、铁丰30号、铁丰31号、铁丰33号、铁丰35号等大豆品种 (系) 共计36个。

1.3 试验方法

试验地横向分为四个组, 第一、三组为低钾处理区, 第二、四组为对照区 (施钾肥区) 。将36个品种 (系) 分小区种植, 随机排列。每小区2行, 行长4 m, 行距0.6 m, 面积约5 m2。每处理重复两次, 共用地约0.1 hm2。试验地基施磷酸二铵150 kg/hm2, 未施有机肥;对照区基施硫酸钾150 kg/hm2。4月28日播种, 生长期间正常管理。在结荚期, 观察各大豆品种 (系) 缺钾症状, 其中低钾处理与对照间无明显变化的为轻;叶片轻微缺绿、无光泽、叶脉纹理明显的为一般;叶片边缘缺绿, 呈金黄色, 有轻微的焦枯斑, 植株明显变矮的为中;植株矮小, 上部叶片失绿, 边缘焦枯, 下部叶片变黄、脱落, 花期延迟, 结荚极少的为重;分别以“-”、“+”、“++”和“+++”表示。成熟时按品种 (系) 分别收获, 测两个重复的平均产量, 同时计算耐性系数 (耐性系数=缺钾区产量/对照区产量) 。对各品种 (系) 在对照条件下的产量进行比较, 划分出高产品种 (系) 和低产品种 (系) , 同时对每个品种 (系) 在低钾处理和对照两种条件下的产量进行比较, 根据不同品种 (系) 耐性系数的大小划分出敏感型品种 (系) 和不敏感型品种 (系) , 两者结合起来, 将供试各大豆品种 (系) 划分为高产敏感型、高产不敏感型、低产敏感型和低产不敏感型。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 (系) 缺钾症状描述

2.1.1 叶片边缘黄化、失绿:

植株叶片边缘 (包括叶脉) 首先失绿, 呈金黄色, 俗称“镶金边”。铁丰25号、铁97046-3、铁01088-4、铁02022-8等在开花期主要表现为这种症状。

2.1.2 叶脉间黄化、失绿:

叶片边缘的叶脉间首先黄化、失绿, 继而向内扩展, 使整个叶片呈“鱼骨状”。品种有铁丰29号、铁丰31号、铁丰35号等。

2.1.3 叶片“点状”失绿:

叶片边缘出现大小不一的黄化斑点, 继而向上蔓延, 分布不均匀。这种症状多同时伴有病毒病, 使叶片失绿, 严重时变褐色。代表品种有铁9846-3、铁99011-4、铁00046-1等。

2.1.4 叶片边缘焦枯:

严重缺钾叶片上常出现。叶片边缘首先变黄, 逐渐枯萎, 形成黄褐色的叶缘, 严重时整个叶片坏死。代表品种有铁丰28号、铁丰30号、铁01066-12等。

2.1.5 叶片皱缩:

整个植株均表现此症状。叶片凸凹不平, 下部较重, 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失绿现象。供试的多数品种 (系) 都有此种症状出现, 比较严重的叶片皱缩成团, 严重时焦枯脱落, 背部叶脉多呈红色。

2.1.6 植株早衰, 易感病:

低钾条件下多数品种 (系) 在成熟期出现不同程度的早衰现象, 植株不能正常成熟, 且在生育期间极易感病, 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2.2 低钾和对照条件下各品种 (系) 症状表现

从表1可以看出, 在缺钾条件下, 不同品种 (系) 大豆的缺钾症状表现差异明显。铁丰27号、铁96001-1、铁99008-3、铁010190-10等9个品种 (系) 几乎未出现症状;铁丰27号、铁丰32号、铁丰33号、铁01088-4、铁02020-6、铁01094-2等8个品种 (系) 出现轻度缺钾症状;铁丰34号、铁丰35号、铁95091-5、铁97075-2、铁97046-3、铁00046-1、铁02019-5等9个品种 (系) 表现出中度缺钾症状;铁丰29号、铁丰30号、铁丰31号、铁99011-4、铁01066-12等10个品种 (系) 表现出重度缺钾症状。

2.3 低钾和对照条件下各品种 (系) 产量比较及营养类型划分

从表1中选几个产量较高的品种 (系) , 如铁丰29号、铁丰33号、铁94078-8和铁02019-5等, 可以看出, 铁丰33号和铁94078-8在对照 (正常施钾) 条件下产量分别为3 887 kg/hm2和3 657 kg/hm2, 在低钾条件下产量分别为3 261 kg/hm2和3 379 kg/hm2, 耐性系数分别为0.8389和0.9237, 属于高产不敏感型;铁丰29号和铁02019-5在对照 (正常施钾) 条件下产量分别为3 468 kg/hm2和3 401 kg/hm2, 在低钾条件下产量分别为1 340 kg/hm2和1 455 kg/hm2, 耐性系数分别为0.3864和0.4278, 属于高产敏感型。

再从几个产量低的品种 (系) , 如铁00046-1、铁丰35号、铁丰25号和铁01094-2等, 可以看出, 铁丰25号和铁01094-2在对照 (正常施钾) 条件下产量分别为2 674 kg/hm2和2 489 kg/hm2, 在低钾条件下产量分别为2 388 kg/hm2和2 146 kg/hm2, 耐性系数分别为0.8929和0.8622, 属于低产不敏感型;铁00046-1、铁丰35号在对照 (正常施钾) 条件下产量分别为2546 kg/hm2和2 565 kg/hm2, 在低钾条件下产量分别只有1 219 kg/hm2和862 kg/hm2, 耐性系数分别为0.4754和0.3361, 属于低产敏感型。

大豆品种 (系) 可分为高产敏感型 (铁丰29号) 、高产不敏感型 (铁丰33号) 、低产敏感型 (铁丰35号) 和低产不敏感型 (铁丰25号) 四种类型。 (1) 高产敏感型:当土壤钾素供应量高时产量相对较高, 反之产量显著降低。 (2) 高产不敏感型:当土壤钾素供应量高时产量相对较高, 反之产量降低不明显。 (3) 低产敏感型:当土壤钾素供应量高时产量相对较低, 反之产量显著降低。 (4) 低产不敏感型:当土壤钾素供应量高时产量相对较低, 反之产量降低不明显。

3 小结

铁丰 (豆) 系列大豆品种 (系) 耐低钾性存在明显差异。不敏感型品种 (系) 基本无缺钾症状或症状较轻, 而敏感型品种缺钾症状明显, 达到中度或重度的级别。主要缺钾症状有植株矮化, 叶缘黄化、失绿, 叶片皱缩甚至坏死, 下部叶片脱落, 植株早衰易感病等。在生长期间, 缺钾症状表现较为明显的时期是从开花期到结荚期这段时间, 一些敏感型品种甚至在苗期就出现明显症状, 后来加重, 田间诊断主要在花期最适合。部分品种 (系) 缺钾症状和产量差异不明显, 有待于对株高、叶面积、根系等植株形态状况、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等各项指标进行测定后再结合产量性状进而综合判断其耐低钾能力。

上一篇:未来的新生活下一篇: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