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新品种展示试验(精选10篇)
小麦新品种展示试验 篇1
1 展示品种来源及名称
河南省偃师市种子管理站开展小麦新品种展示试验, 共参加展示品种20个, 其中14个半冬性品种 (洛麦28、怀川919、泛麦7030、濮麦053、平安11、泛麦803、百农418、泰禾882、泰禾麦1号、俊达104、周麦26、周麦28、丰德存麦5号和商麦156) , 6个弱春性品种 (众麦7号、亚麦1号、孟麦023、偃科048、金穗116和长义3号) , 种子均由洛阳市农业综合执法监察支队提供。
2 展示情况
2.1 展示田基本情况
展示地点设在偃师市首阳山镇石桥村。展示田均为黏质壤土, 肥力水平中等偏上, 示范区排灌方便, 交通便利, 无重大障碍物, 无影响试验结果客观性的因素。由邓志斌兼任技术负责人, 负责生产技术指导, 建立农事操作记录, 做好定期观测和数据分析。
2.2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排列法, 按种性分半冬性和弱春性两组试验, 不设重复, 一个品种安排一个种植小区, 每个小区面积600 m2 (60 m×10 m) , 小区间隔30 cm, 采用小机播楼人力播种, 深度5~6 cm。做到深浅一致, 覆土均匀, 播量基本控制在10 kg左右。
2.3 田间管理
展示田前茬为玉米, 玉米收获后, 秸秆直接还田, 大机械犁耙, 按照小区设计精细整地, 667 m2施心连心45%三元复合肥50 kg作为底肥, 10月16日播种。田间管理有专人负责, 保证技术措施落实, 展示田按技术方案实行统一管理, 整地、施肥、浇水、中耕和病虫害防治保持一致。
2.4 气象条件
小麦整个生育期间, 越冬前, 雾霾天多, 降温较早, 由于光照少、气温低、降雨少, 光和产物积累不足, 造成冬前分蘖少、群体小。20个展示品种, 基本苗平均20万左右, 冬前平均群体55.5万, 最低的36.2万, 最高为71.7万, 平均比常年减少10万以上。生长期雨水充足、光照适宜, 适合生长。
3 试验结果
3.1 产量结果
参加展示的20个小麦品种, 平均667 m2产量在601.8~463.7 kg, 品种间产量差异显著, 产量最低的品种是泛麦7030, 平均667 m2产量463.7 kg;产量最高品种是俊达104, 平均667 m2产量601.8 kg。
3.2 生育期
参加展示的20个小麦新品种生育期在226~234 d。由于6月初连续降雨, 天晴后高温暴晒, 展示田小麦几乎一致成熟, 生育期长短观察比较困难, 品种间差异不太显著。
3.3 抗逆性
参加展示的20个小麦新品种中, 偃科048出现大面积发生倒伏现象, 倒伏达80%, 商麦156有5%~6%的倒伏, 其他品种没有发生倒伏现象。商麦156、亚麦1号赤霉病、众麦7号白粉病发生较重, 其他品种病虫害发生程度较轻, 抗病虫特性表现不明显。
4 结论
4.1 俊达104
该品种属半冬性中晚熟品种, 全生育期232 d。幼苗半匍匐, 苗期叶片较窄、上举, 叶色浓绿, 冬季抗寒性较好;分蘖力中等, 成穗率较高, 春季起身、抽穗略晚;株型较松散, 旗叶短小上举, 穗下节间长, 茎秆及穗蜡质厚, 株高72 cm, 无倒伏;长方形穗, 穗层整齐, 长芒, 白壳, 白粒, 半角质, 落黄一般。产量构成三要素:667 m2穗数37.2万, 穗粒数34.2粒, 千粒重47.3 g。平均667 m2产量601.9 kg, 产量居20个参试品种第一位。
该品种长相清秀、产量构成三要素协调, 产量高、抗倒性较好, 病虫害发生轻, 建议在偃师市进一步试验示范后普及推广。
4.2 泛麦803
该品种属半冬性中熟品种, 全生育期233 d。幼苗半匍匐, 叶片宽短, 叶色深绿;冬季抗寒性好, 分蘖力一般, 成穗率高, 春季起身拔节早, 但两极分化慢, 抽穗偏晚;株型较紧凑, 旗叶上举, 干尖, 茎叶蜡质较重, 穗下节短, 穗层整齐, 株高71 cm, 茎秆弹性弱, 无倒伏;近长方形穗, 小穗排列较密, 长芒, 白壳, 白粒, 籽粒半角质;根系活力好, 熟相好。产量三要素:667 m2成穗数41.5万, 穗粒数35.3粒, 千粒重40.6 g。平均667 m2产量594.8 kg。居参展20个新品种的第二位。该品种株型紧凑, 抗逆性较好, 建议在偃师市进行较大面积示范后推广种植。
其他参展品种不再一一评述。
摘要:本着优化品种指导合理种植, 保护知识产权的目的, 河南省偃师市种子管理站开展小麦新品种展示试验, 鉴定小麦新品种的丰产性、抗逆性和适应性, 总结出生长规律和配套栽培技术措施, 为今后品种利用和布局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小麦,新品种,展示试验
小麦新品种展示试验 篇2
南乐县小麦品种比较试验总结初报
一、试验目的 通过试验,将当前引进的`一部分小麦新品种与生产上的主推品种进行比较,以便从中筛选出适合南乐县种植的优质、高产、抗病、抗倒、抗逆性强的小麦优良新品种,为搞好南乐县小麦新品种推广和品种的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作 者:秦京宪 吉振习 作者单位:南乐县农业局 刊 名:河南农业 英文刊名:HENAN NONGYE 年,卷(期):2009 “”(21) 分类号:S5 关键词:小麦新品种展示试验 篇3
关键词:玉米;新品种;推广应用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09.033
按照《铜仁市2015年杂交水稻杂交玉米新品种试验实施方案》,结合本县实际情况,在杨家坳乡实施了杂交玉米新品种同田展示试验及大面积示范。现总结如下:
1 同田展示试验
1.1 实施地点
实施地点选择在思南县杨家坳乡邵家渡村。该地距县城75公里,交通便利,海拔700米,地势较为平坦,水源保障,年均气温16.8 ℃,年降雨量1180毫米左右,酸性黄壤,肥力中等。
1.2 试验品种
试验品种共七个,分别是:新中玉801、义农玉188、煌单558、禾睦玉918、铜玉3号、金玉838、中单808(ck)。
1.3 实施过程
同田展示面积3亩。小区面积为202.3平方米(0.3亩)。试验地于3月12日旋耕翻犁一次。3月31日播种,采用直播方式。播种前亩用N∶P∶K=13∶6∶6农用复合肥25公斤条施后,再按70×30厘米的行株距播种,亩栽密度2800株。4月27日进行间、定、补苗。4月28日亩用复合肥15公斤混合尿素5公斤施做苗肥。6月15日,结合中耕除草,亩用尿素15公斤施做穗肥。每次田间管理于同天进行同天完成,并按照杂交玉米试验田间记载标准进行记载考种。试验地于8月22日收获。
1.4 结果分析(见表1,表2)
本次试验中,各品种折田间亩产量在466.6~543.4公斤。超过对照中单808的有两个品种,分别是金玉838,亩产量543.8公斤,超对照3.5%,居第一位;禾睦玉918,亩产量542.4公斤,超对照3.2%,居第二位。产量表现最低的是新中玉801,亩产量466.6公斤,低于对照11.25%。综合理论产量考查表看,本次试验中,禾睦玉918、金玉838两个品种的产量形成因素(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等方面综合表现较好,而获得高产。而新中玉801秃尖达4厘米,对产量形成影响较大。
2 大面积示范
大面积示范与喜耕田农机专业合作社合作实施,选择在杨家坳乡邵家渡村公路两旁的耕地内连片实施,示范品种为7个,分别是:新中玉801、义农玉188、煌单558、禾睦玉918、铜玉3号、金玉838、中单808(ck)。面积40亩。栽植密度为2800株/亩,采用直播方式,定向栽植,按高产栽培技术措施进行田间管理。并对每个品种插牌标识。起到示范一片,带动一片,达到观摩宣传的效果。
3 结论
小麦新品种展示试验 篇4
1 材料与方法
1.1 展示品种
百农207、周麦27、周麦22、中育9302、兰考198、良星66、豫教5号、豫农416、漯麦18、豫麦158等10个品种 (见表2, 不含对照) , 弱春性品种以偃展4110为对照, 半冬性品种以周麦18为对照。种子由河南省种子管理站统一提供。
1.2 田间设计
采用大区顺序排列, 不设重复, 每小区长32.2m、宽6.2m、面积200m2, 每小区4小畦种1个品种, 小区四周设保护行, 小区与四周设2m宽的走道。
1.3 土壤类型及肥力
粘质壤土, 中等肥力, 土壤化验有机质含量14.5g/kg, 有效磷5.1mg/kg, 速效钾140.1 mg/kg;地势平坦, 地力均匀, 周边无村庄和障碍物, 前茬为玉米。
1.4 田间管理
玉米收获后于10月10日机耕;耕前亩底施45% (25-15-5) 复合肥50kg、3%辛硫磷颗粒剂2.5kg;10月11日播种, 亩播种量9.5kg;2016年3月21日亩用20%氟吡.苯磺隆60m L加水40kg喷雾防麦田杂草;4月2日浇拔节水并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7.5kg;4月26日再浇水一次;4月28日亩用50%吡虫啉10g加25%烯唑醇15m L加水40kg防治后期病虫害, 6月10日收获。
1.5 田间调查
生育期间调查、记载相关性状、生长情况等, 成熟时逐小区收获、脱粒、晒干、称重、折算出亩产, 同时逐品种随机抽取500粒称重, 算出实际千粒重。
1.6 数据处理
2016年度分别求出参试品种比相应对照及各品种平均产量的增产率, 以比各品种平均产量增产3%以上者为表现优秀品种, 以比相应对照增产3%以上者为在嵩县适宜推广的品种;对连续多年参试的品种, 以各年度参试品种平均产量为对照, 利用高稳系数法进行综合评定。
1.7 气象要素
2015年9月份降雨量52.3mm较常年同期87.5mm少40%, 小麦生长期间总降雨量199.6mm较常年259mm少23%, 日照时数1 319h较常年1 389h少5%, 总积温2 619℃较常年2 298℃多14%。
冬前日均气温11.1℃较常年的11.9℃低1%, 降雨85.9mm较常年的78.9mm多9%, 日照时数214.8h较常年的324.1h少34%, 其中冬前分蘖盛期的11月份, 日均气温6.5℃较常年的8.5℃低23.5%, 降雨54.2mm明显较常年的28.3mm偏多92%, 日照时数63.1h较常年的161.4h少61%。
冬季日均气温2.73℃较常年的2.4℃高14%, 降雨9.2mm较常年的41.1少78%, 日照时数493.6h较常年的465.6h多6%。
2016年春季日均气温15.7℃较常年的15.2℃高3%, 降雨104.5mm较常年的139m少25%, 日照时数610.6h较常年的598.8h多2%。其中3月份日均气温10.7℃较常年的8.7℃高23%, 降雨7.8mm较常年的32.1mm少76%, 日照时数196.4h较常年的171.5h多15%;4月份日均气温15.6℃较常年的16℃低3%, 降雨30.8mm较常年的36.2mm少15%, 日照时数203.9h较常年的207.3h少2%;5月份日均气温20.9℃与常年的20.9℃相同, 降雨80.9mm较常年的70.1mm多15%, 日照时数210.3h较常年的220.1h少5%。
1.8 田间观摩
适时组织不同层次的观摩会, 在展示田设立明显的标识牌吸引路人主动观看。
2 结果与分析
2.1 影响品种表现的环境因素
2016年度展示田各品种平均亩产503.79kg, 与近五年的年平均数497.99kg接近, 是个平收年, 高于2012年、2013年, 低于2014年、2015年, 其产量三要素同常年相比呈一减一平一增即亩穗数减少、穗粒数持平、千粒重增加, 详见表1。
近五年展示田在同一块地, 管理措施基本相同, 因此年际间产量的差异主要是气候的差异。
今年3月份持续干旱、11月份低温寡照极不利于分孽成穗和较不利于幼穗发育, 致使小麦株高降底、亩穗数减少;4月份降雨虽少但4月初、4月底分别实施了灌溉, 土壤水分适宜、期间又无出现冻害和高温天气, 利于提高结实率, 与前期不利幼穗发育相抵, 穗粒数接近常年;5月份降雨较多加之4月份的灌溉, 灌浆期土壤水份充分、温度平稳、光照正常、病害很轻, 对灌浆十分有利, 加之亩穗数少, 千粒重大幅增加, 2016年成为近五年中千粒重最高的年份。
分孽盛期的低温寡照和拔节前的持续干旱抑制了品种的发挥, 但后期的环境条件则有利于其生长, 总之2015~2016年度气候条件对小麦生长有利有弊、利弊相当, 产量接近常年, 本年度可基本反映各品种在嵩县正常年份的产量水平。以上气候特点决定了“中前期耐旱性好、发育快以及千粒重潜力大的品种表现突出;中后期抗病性、抗寒性、抗高温和抗寡照能力强的品种, 优势未能显现”。
2.2 本年参试品种的表现
2.2.1 产量及其三要素 参试品种间在产量及其三要素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详见表2。
由表可知:亩产455.07~540.15kg, 最高比最低的亩增85.08kg、增产19%。2016年产量相对较高、产量比各品种平均产量增产3%以上的品种有百农207、周麦27、周麦22、中育9302、兰考198、良星66、豫教5号;产量相对较低、产量比各品种平均产量减产3%以上的品种有豫麦158。
亩穗数37.90~42.81万, 最多比最少的多4.91万。亩穗数较多的品种主要有周麦27、良星667、周麦187等;亩穗数较少的品种主要有豫麦158、豫教5号、兰考198等。
穗粒数31.20~36.20粒, 最多比最少的多5粒。穗粒数较多的品种主要有兰考198、良星66、百农207、漯麦18等;穗粒数较少的品种主要有豫教5号、豫农416、周麦18等。
千粒重41.91~48.93g, 最高比最低的重7.02g。千粒重较高的品种主要有新百农207、中育9302、豫农416;千粒重较低的品种主要有良星66。
2.2.2 品种的主要特性 参试的品种多为半冬性、中晚熟, 在分孽力、株高、生育期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最高分孽数90~113万/亩, 分孽力较强的品种有豫农416、中育9302;分孽力较弱的品种有兰考198、偃展4110、周麦18等;株高63~78cm, 植株较高的品种有良星66, 植株较矮的品种有兰考198;其它详见表3。
2.3 连续三年参加展示品种的表现
近年来我们在新品种展示品种安排方面, 采用的是推磨轮换的方法, 今年安排去年、前年的一部分品种, 再安排一部分去年、前年没有安排的一部分品种, 依次类推, 每个品种一般连续安排3年以上。
近三年连续参加嵩县展示的品种共有9个, 其中半冬性品种6个, 以周麦18作对照;弱春性品种3个, 以偃展4110作对照, 各年度产量及高产稳产性分析见表4。
高稳系数 (HSCi) =[1- (Xi-Si) /1.1Xck]×100%, Xi为第i个品种平均产量, Si为第i个品种标准差, Xck为对照品种平均产量。
由表4可知:高稳系数低于参试品种平均数的品种有百农207、周麦22、兰考198、豫农416、豫教5号, 其中百农207、周麦22的高稳系数则显著低于参试品种的平均数, 兰考198、豫农416、豫教5号略低或接近于参试品种的平均数。从高产、稳产的角度百农207、周麦22表现最佳, 其次为兰考198、豫农416、豫教5号, 以上品种应在嵩县重点推广。
2.4 展示宣传
一是在展示田显眼位置设立大型标识牌1块, 12个品种标识牌长期挂在田间, 观摩期间悬挂横幅;二是在作物生长关键时期, 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体进行了宣传, 扩大了影响, 吸引了市县农技人员、种子经营者和使用者前来参观;三是举办了各乡镇主抓农业副乡镇长、农业中心主任, 县内外知名种子企业、种子经销商及部分农民等参加的小麦新品种观摩会, 县新闻媒体进行了跟踪报道。
3 小结
1) 本年度展示田各品种平均亩产503.79kg, 与近五年的年平均数499.15kg接近, 是个平收年, 其产量构成要素呈一减一平一增即亩穗数减少、穗粒数持平、千粒重增加。
2) 生长期间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前期耐旱性好、发育快以及千粒重潜力大品种优势的发挥, 但不利于中后期抗病性、抗寒性、抗高温和抗寡照能力强的品种优势的显现, 整体上对品种表现的影响是有利有弊、利弊相当。
3) 今年参试的品种整体表现良好, 但各有特点。表现较优秀的品种主要有百农207、周麦27、周麦22、、中育9302、兰考198、良星66等;表现相对较差的品种主要有豫麦158、偃展4110等。
4) 通过对近三年连续参加展示的14个品种的高产兼稳产性的分析, 高产、稳产性表现最佳的是百农207、周麦22, 其次为兰考198、豫农416、豫教5号;结合前几年展示结果, 目前嵩县中高水肥地半冬性品种要优先选用百农207、周麦22、良星66、周麦26, 搭配豫农416、豫教5号、平安8号;弱春性品种要优先选用兰考198、周麦23, 搭配漯麦18。
5) 通过树立标识牌、召开观摩会, 起到宣传展示的作用, 达到加速品种推广的目地。
参考文献
[1]李安东.2010—2011年利辛县小麦品种展示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19) :116-117.
小麦新品种展示试验 篇5
【关键词】播期;春小麦品种;成熟期;产量
1 材料与方法
本项试验区设置在九三科研所科技园区,地处小兴安岭西南麓,嫩江河畔,位于松嫩平原过渡的漫岗丘陵地带,海拔213m,北纬48?52′,东经125?17′,属东北高寒纬度地带。地处全国闻名的黑土带,主要耕作土壤为黑土,棕色森林黑土,土层深度30cm~60cm。气候条件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0.2℃,降水量472mm左右,无霜期95天~115天。本地域有着优质春小麦生产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位于大兴安岭沿麓优质小麦产业化带西麓。
土壤质地为黑土,前茬大豆,20cm土层,有机质含量5.53%,碱解氮217㎎∕㎏、有效磷28.37㎎∕㎏、速效钾154.5㎎∕㎏、PH值5.31。各项试验均在大豆茬实行秋整地春耢地的土壤条件下实施,播种施肥前测定土壤养分含量。播种采用人工播种,行距15cm,播深5cm,采用8行区,行长5m。每小区面积6m2,播后镇压,田间管理及化学除草同大田。
试验设计:施肥比例N:P:K=1.2:1:0.4,施肥纯量NPK165kg/hm2,保苗株数600万∕hm2每个品种播期设10个处理,间距5天左右,自4月5日至5月25日,依据天气回暖情况及整地情况而动态设置。
本年度气候条件为对春小麦生长整个生育期气候条件较为不利,为平年,由于去年秋墒不足,今年又遇春旱,试验区在播前及播后进行灌溉,保证试验区出苗,保苗趋于均匀。生育期的降雨量为4、5月降水量,分别为18.7mm和40.5㎜,全生育期4月~7月降水量310.6mm超过历年,小麦扬花期前后6月份末至7月初又遇阶段性连阴雨,6月降水量为157.6mm,特别6月末仅十余天连阴雨且高温高湿使小麦赤霉病发生,7月份灌浆期至成熟期降水量93.8mm,试区春小麦试验区降水均处于小麦生育前期,后期水分分布较少阶段性干旱,小麦扬花期前后降雨量较大,生育后期至成熟和收获期为较正常的生长状态。
2 结果与分析
2.1 优质春小麦龙麦33、北麦9号不同播种试验产量结果分析
在平丰年份对优质春小麦龙麦33不同播种试验产量的结果分析,晚熟品种龙麦33的10个处理产量结果区域3446.2 kg/hm2~5335.9kg/hm2(见表1),最佳产量区域在5月5日~5月10日,产量水平均达到5058.1 kg/hm2~5335.9kg/hm2,由于这两个播期处理的扬花期在七月初,正好躲过小麦赤霉病的流行阶段,产量水平较佳。方差分析各处理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F=10.23>F0.01(9.29)=3.60。优质春小麦北麦9号也是晚熟品种,通过表2试验结果分析,产量区域在3835.3 kg/ hm2~5947.4kg/ hm2,也是以5月5日~5月10日两个播期处理产量为最佳,试区产量水平达到5669.5 kg/ hm2~5947.4 kg/ hm2,看来本区域育成晚熟品种应在经济播期内完成播种,正好在小麦扬花期赤霉病流行,各项处理没能取得高产水平,只有播期拖后的躲过赤霉病流行期的,产量水平才较佳。方差分析结果,处理间F值达极显著水平,F=10.12>F0.01(9.29)=3.60。
2.2 优质春小麦龙麦33、北麦9号不同播期对不同春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春小麦植株生长量除受品种特性、栽培条件制约外,与营养生长期长短关系也很大。播期过则迟营养生长期短、养分积累少、生长量明显不足,各品种处理随播期推迟,株高、有效小穗数、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均有变化。通过对优质春小麦龙麦33不同播种试验的产量构成因子分析(见表3),晚熟品种龙麦33的不同播期10个处理产量因子构成进行比较分析,优质春小麦龙麦33播期较早的处理区,就是第1处理及第2、3、4处理区的株高比晚播的试验处理区有差异,早播处理区株高在91cm,晚播处理区株高在93cm~100cm。有效小穗数各试验处理区在12.4个~18.2个之间,穗长各试验处理区在7.8cm~9.7cm间,而影响各试验处理产量主要因素千粒重及容重结果分析为,产量较高第8、7处理千粒重为42.6g~44.8g,而其它几个播期处理千粒重为32.6g~41.6g间,容重产量较高第8、7处理区容重755 g/L左右,而其它几个播期处理容重740g/L左右。结果分析优质春小麦龙麦33表明今年最佳经济播期在5月初期,其产量各项主要构成因子也是最高的。
进行对优质春小麦北麦9号不同播种试验的产量构成因子分析(见表4),晚熟品种北麦9号的不同播期10个处理产量因子构成进行比较分析,优质春小麦北麦9号播期较早的处理区,也是第1处理及第2、3、4处理区的株高比晚播的试验处理区有差异,早播处理区株高在97cm左右,晚播处理区株高在100cm左右。有效小穗数各试验处理区在14.4个~18.0个之间,穗长各试验处理区在8.3cm ~9.3cm间。而影响各试验处理产量主要因素千粒重及容重结果分析为,产量较高第8、7处理千粒重为35.8g~33.4g,而其它几个播期处理千粒重为26.0g~32.0g间,容重产量较高第8、7处理区容重740g/L左右,而其它几个播期处理容重730g/L左右,结果分析优质春小麦北麦9号表明今年最佳经济播期也在5月初期,其产量各项主要构成因子也是最高的。
2.3 优质春小麦龙麦33、北麦9号不同播期对春小麦生育进程影响
播期对不同生态类型春小麦生育进程的影响,由于春小麦的生长发育状况除受遗传因素决定外,还受外部生态环境因素的影响。在分期播种试验中,由于各处理所处的温度、光照等条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相应也引起生育进程的变化。表5中可以看出不同品种表现趋势基本一致,即随着播期延迟,各品种处理抽穗期生育期也相应顺延,但生育期进程明显加快。针对优质春小麦龙麦33、北麦9号分期播种试验的生育期及持续天数进一步分析(见表5),结果表明优质春小麦龙麦33播期在平年份优化播期,在对各试验处理区分析春小麦龙麦33、北麦9号在5月5日~5月10日播期产量水平达到5000kg/hm2。产量较高第8处理及第7处理区拔节期在6月8日~6月11日,抽穗期为7月1日~7月3日,成熟期在8月8日~月10日,而出苗分蘖天数为12~13天,分蘖抽穗天数是30天,抽穗至成熟天数为38天。
表1 优质春小麦龙麦33播期试验产量结果
3 小结
通过在本年度气候条件为平年的条件下,针对优质晚熟春小麦品种龙麦33、北麦9号的不同播期试验研究,初步探讨出不同播期与产量之间的关系。通过结果分析在黑龙江省西部雨养农业区晚熟春小麦品种龙麦33、北麦9号以5月5~10日为最佳经济播期,经过本项目的研究为黑龙江西部雨养农业区春小麦品种寻求最佳经济播期,为生态效益型小麦机械化高产高效模式形成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刘士海、郭彦泰、王婧.不同密度及施肥量级对北麦9号产量影响研究[J].科技与教育,2010(6):15-18
[2]王婧.黑龙江省垦区西部雨养农业区优质春小麦不同播期试验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1(27):412-414
[3]张安宏等.不同密度水平对垦啤麦8号产量影响研究初报[J].农业科技通讯,2009(2):54-56
[4]任丽杰等.氮素后移技术对春小麦产量及品质影响试验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10(10):54-56
南阳市小麦主推品种展示试验总结 篇6
1 展示试验基本情况
1.1 展示地点
小麦主推品种展示设在宛城、镇平、方城3个县区, 具体位置分别为宛城溧河乡袁老家村、镇平县彭营乡梁洼村、方城县独树镇棠树杨村。宛城点灌溉条件好, 土壤肥沃, 为平原高产区;镇平点地力一般, 平原中产区;方城点地势平坦, 黄褐土, 无水浇条件, 地力一般, 为风口旱作中产区。各点交通便利, 前作均为玉米[1]。
1.2 展示品种
各点展示弱春性品种4个:豫麦70、04中36、豫农949、郑麦9023;半冬性品种4个:矮抗58、豫麦70-36、西农979、衡观35。其中, 方城展示点增加4个品种, 分别为半冬性品种周麦22、中育12、豫农202、弱春性品种宛麦16 (南阳997) [2]。
1.3 展示设计
各县品种展示均连片种植, 每个品种占地666.67 m2。生育期间对各品种进行特征、特性观察, 成熟后调查各品种成产三要素, 并分别计算产量。
2 播种及田间管理
2.1 整地与播种
各展示点均为机械整地, 底肥施45%氮磷钾复合肥 (15-15-15) 600 kg/hm2。根据展示方案, 各展示点按照各自所属生态类型确定播期播量, 机械播种。分别是:镇平县8个品种为矮抗58、衡观35、西农979、豫麦70-36、豫农949、郑麦9023、豫麦70、04中36, 10月20日播种, 播量分别为131.25、161.25、157.50、108.75、150.00、131.25、160.50、157.50kg/hm2;宛城溧河8个品种为豫麦70、郑麦9023、豫农949、04中36、西农979、矮抗58、豫麦70-36、衡观35, 10月21日播种, 播量分别为198.75、150.00、161.25、142.50、142.50、180.00、206.25、206.25 kg/hm2;方城县除以上8个品种外, 新增加了4个品种:半冬性品种周麦22、中育12、豫农202和弱春性品种宛麦16 (南阳997) , 均为10月21日播种, 播量178.50 kg/hm2。
2.2 田间管理
各品种展示点根据实际情况, 在小麦生育期内采取了相应的管理措施。各点播后墒情充足, 出苗除方城点衡观35有缺苗断垄现象外, 其他各点诸品种均出苗整齐。冬前进行化学除草和中耕。春后进行中耕补施尿素150 kg/hm2, 小麦生育后期进行了一喷三防[3]。
2.3 收获
镇平、宛城、方城等试验点均于2012年5月27日取样测产, 测产后分别用联合收割机收获。
3 展示期间的气候状况及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2011年9月上中旬降水偏多, 土壤底墒充足。9月下旬至10月中旬降水偏少, 光照充足, 有利于散墒整地播种小麦;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气温偏高, 降水偏多, 小麦播种后出苗整齐、均匀;11—12月各旬平均气温除12月上旬气温偏低外, 气温一直持续偏高, 降水偏少, 有利于小麦增根生蘖, 培育壮苗;2012年1月上旬至2月中旬平均气温偏低, 但没有明显的低温骤变天气, 对小麦安全越冬较为有利。3月21—23日全市出现了大范围较强降水过程, 为小麦拔节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底墒, 对小麦拔节及孕穗生长较为有利;4月9、12、23—24日全市出现了强对流天气, 各点降水分布不均, 但大部分解除旱情, 对小麦后期灌浆、增加粒重极为有利[4,5]。
4 展示结果
4.1 小麦发育情况
整个小麦生育期降雨偏少, 早春气温回升慢, 小麦生育期较常年抽穗晚4~6 d, 整个生育期光照充足, 湿度较小, 麦蚜、红蜘蛛等虫害发生较重, 后期未遇干热风危害;冬季长时间无有效降雨, 加重了低温危害;生育后期仍然持续干旱, 对成穗灌浆有较大影响。
4.2 各点产量表现
(1) 方城。半冬性品种中位于产量前3位的是豫农202、中育12、矮抗58, 产量分别为6 188.55、6 115.20、5 804.85kg/hm2;其次是周麦22、衡观35、西农979, 产量分别为5 143.80、4 784.55、4 663.95 kg/hm2, 豫麦70-36产量最低, 仅为3 950.10 kg/hm2。弱春性品种中郑麦9023产量最高, 达7 564.8 kg/hm2, 其他品种产量宛麦16为5 902.35 kg/hm2, 04中36为5 887.35 kg/hm2, 豫麦70为5 844.3 kg/hm2, 豫农949最低, 为5 671.8 kg/hm2。
(2) 宛城。半冬性品种中矮抗58、衡观35、豫麦70-36产量位居前3位, 分别为7 872.30、6 885.00、6 840.45 kg/hm2, 西农979产量最低, 为6 063.45 kg/hm2;弱春性品种中豫农949产量最高, 为8 041.95 kg/hm2, 04中36和豫麦70的产量分别为7 539.75、7 268.25 kg/hm2, 郑麦9023产量最低, 为5 727.90 kg/hm2。
(3) 镇平。半冬性品种中西农979、衡观35、矮抗58产量居前3位, 分别为8 172.60、7 301.40、6 556.80 kg/hm2, 豫麦70-36产量最低, 为5 716.95 kg/hm2;4个弱春性品种中04中36、郑麦9023和豫农949产量居于前3位, 分别为8 631.3、6 984.75、5 425.35 kg/hm2, 豫麦70最低, 仅为4 437.45 kg/hm2。
5 小结
(1) 通过展示比较, 在2011—2012年的气象条件下, 各县区出现了一些表现较出色的品种, 方城县:半冬性品种为豫农202、中育12、矮抗58, 弱春性品种为郑麦9023、04中36、宛麦16;宛城:半冬性品种为矮抗58、衡观35, 弱春性品种为04中36、豫麦70、豫麦70-36、豫农949;镇平:半冬性品种为西农979、衡观35、矮抗58, 弱春性品种为04中36、豫农949、郑麦9023。
(2) 通过展示比较, 出现了一些抗逆性较强、适应性广的品种, 如豫农202、中育12、矮抗58、豫农949、04中36、宛麦16。
参考文献
[1]李梅娜.南阳市2008—2009年小麦新品种展示试验[J].种子世界, 2009 (10) :28-29.
[2]王宇.2008—2009年度南阳市小麦新品种展示试验[J].种业导刊, 2009 (9) :25-27, 31.
[3]何革命, 张磊, 宋舰.2007—2008年度南阳市小麦新品种展示试验[J].种业导刊, 2008 (9) :25-26.
[4]廖先梅, 王熙晴, 郭永生.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J].安徽农学通报, 2007, 13 (13) :131, 217.
小麦新品种展示试验 篇7
关键词:浅山地区,春小麦,新品种,试验
1材料和方法
参试品种:参试品种共17个, 分别是:高原448、高原412、高原437、青春38号、青春40号、青春41号、宁春47号、阿勃、互麦11号、源卓3号、互麦13号、互助红、通麦1号、通麦2号、12389、12387、12390, 对照为当地主栽品种阿勃。
试验点基本情况:试验地设在湟中县西堡镇葛二村, 海拔2635m, 试验田交通便利, 土壤肥力中等, 为栗钙土, 前作为蚕豆, 占地0.32hm2。
试验设计:参试品种顺序排列, 不设重复, 安排各小区面积为67~210m2。
试验管理:试验点栽培管理措施与当地普通大田相同。田间管理均匀一致, 以17.5 kg/667m2的播种量, 采用条播的方式播种.3月30日播种, 施小麦专用肥40 kg/667m2, 二铵10 kg/667m2, 尿素2.5kg/667m2。5月16~17日用除草剂2, 4D丁酯乳油40~50ml兑水40~50kg叶面喷雾来防除杂草1次, 6月8~9日及25~29日用农药防虫1~3次, 8月15~17日和8月28~29日提大草、去杂2次。
2气候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2013年气候较有利于小麦生长发育, 3月底播种4月份天气较干旱, 但气温正常, 各品种出苗较好。5~6月份雨水较多, 小麦生长发育较好, 灌浆期雷阵雨多造成部分小麦品种倒伏, 成熟期降雨也多, 同时虫害发生严重, 从而严重影响了小麦的产量。
3品种简述
高原448:该品种植株中等, 91.0cm, 生育期较短130天, 产量因子穗粒数较少33.0粒/株, 千粒重较高41.7g, 小区产量62.5kg, 折合667m2产210.3kg, 比对照阿勃增产15.2%, 位居第10, 更适合在川水地区推广种植。
高原412:该品种植株中等, 生育期132天, 产量因子穗粒数多43.0粒/个, 千粒重较大39.8g, 小区产量63.5kg, 折合667m2产213.7kg, 比对照阿勃增产17.3%, 位居第7。
高原437:该品种无论在湟中脑山还是在浅山地区都表现高产, 其株高, 穗型等性状理想, 生育期134天、穗长9.3cm, 粒少38.7粒, 千粒重39.3g, 小区产量68.0kg, 折合667m2产230.0kg, 比对照阿勃增产26.0%, 位居第5。
青春38号 (202) :该品种植株中等, 100cm, 生育期较长135天, 在浅山地区表现较好, 产量因子穗粒数多33.0粒/株, 千粒重32.3g, 小区产量83.0kg, 折合667m2产277kg, 比对照阿勃增产51.7%, 位居第二。因没有发生倒伏现象结果较稳产。
青春40号 (99-2) :该品种植株株高适中97.5cm, 生育期短126天, 早熟, 虫害严重, 产量因子穗粒数34.3粒/个, 千粒重大47.1g, 小区产量197kg, 折合667m2产303kg, 比对照阿勃增产6.31%, 位居第6。应在海拔更低的川水地区种植。
青春41号:该品种植株株高适中99.0cm, 生育期较长143天, 不抗倒伏, 8月20日已倒伏, 产量因子穗粒数31.9粒/个, 千粒重32.5g, 小区产量57kg, 折合667m2产191kg, 比对照阿勃增产4.6%, 位居第12。
宁春47号:该品种植株株高最低87.5cm, 生育期短133天, 有芒, 抗倒伏, 在今年的气候情况下产量表现好, 穗长较长为9.55cm, 产量因子穗粒数较少38.5粒/个, 千粒重较大44.3g, 小区产量83.5kg, 折合667m2产280.1kg, 比对照增产53.4%, 位居第一。值得推广种植。
阿勃 (CK) :该品种是我县的主栽品种, 植株较高, 在今年气候环境下表现一般, 产量因子表现穗粒数较多, 41.9粒/株, 千粒重较大45.7g, 但因虫害小区产量52kg, 折合667m2产182.6kg, 位居第13。
互麦11号:该品种植株较高, 生育期较长136天, 较抗倒伏, 产量因子穗粒数44.1粒/个, 千粒重因倒伏为36.5g, 小区产量78kg, 折合667m2产261kg, 比对照阿勃增产42.9%, 位居第3。
源卓3号:该品种在生长发育表现较晚熟, 生育期最长为137天, 株高较高, 试验结果穗长较长6.85cm, 穗粒数较多, 40.0粒/株;千粒重较高, 46.0g。小区产量70kg, 折合667m2产244.1kg, 比对照阿勃减产33.7%, 位居第4。
互麦13号:该品种在生长发育表现晚熟, 生育期长为150天, 株高最高129.8cm, 试验结果穗长长11.0cm, 穗粒数多, 51.1粒/株;千粒重较低, 35.1g。小区产量51kg, 折合667m2产180.0kg, 比对照阿勃减产1.4%, 位居10。在湟中浅山地区因部分倒伏和虫害造成产量表现减产。
互助红:该品种在生长发育中表现中晚熟, 株高较高, 较抗倒伏。试验结果穗长较长9.6cm, 穗粒数较多, 35.7粒/株;千粒重较大, 42.0g。小区产量61kg, 折合667m2产213.3kg, 与去年产量相近, 比对照阿勃增产16.8%, 位居第8。在湟中浅山地区产量表现稳定。
通麦1号:该品种在生长发育表现中晚熟, 穗长长为10.75cm。试验结果穗粒数多, 47.8粒, 千粒重35.8g, 产量61kg, 折合667m2产212.7kg, 比对照阿勃增产16.5%, 位居第9, 与去年产量位次相近, 在湟中浅山地区产量也表现稳定。
小麦新优品种展示推广经验之我谈 篇8
1 稳固建立小麦新优品种展示推广网络
围绕抓好各项示范推广项目的落实,我市建设了一批稳固的、较高标准的市、县级小麦新优品种展示示范基地,形成了以市展示区为中心、县(市)为补充的较为完善的新品种示范网络。2011年,市级小麦新优品种展示试验共安排三个展示基地,即鹿泉原种场、栾城原种场和辛集市马兰农场,为大田生产对比试验。参加展示品种19个,对照种为当地的主推品种石新828。试验设计采用简单对比排列,不设重复,每品种种植面积0.5亩。各县(市)在市级安排小麦新优品种展示基地的同时,都酌情建立了自己的小麦新优品种展示田。为得到准确、可靠的试验结果,展示工作由技术过硬、作风扎实的种子专家及科技人员具体负责,从展示标牌的设计制作、地块的选择、观察道要求、展区品种排布、播种质量等各个环节,都严格制定科学规范的实施意见并严格按展示方案运作。试点技术人员全力做好试验的观察记载和材料的分析工作,确保了高质量完成展示任务。
2 结合粮油高产创建活动推介小麦新优品种
结合粮油高产创建活动的开展,拓展全市小麦新品种展示和品种范围,扩大示范面积规模,规范田间配套栽培技术措施,把小麦新优品种示范、展示基地建成新优品种的展台,科研的舞台,种子企业良种推广与信息交流的平台。扎实推进良种推介进村入户工作,积极发展特色种子产业,做到新优品种示范推广工作与我市现代农业相结合,与区域特色产业相结合,与龙头企业发展相结合,与农民种植愿望相结合,实现由单纯抓传统小麦新品种向现代小麦新优品种的转变。小麦新优品种的示范展示是品种推广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展示给农业部门和广大群众提供一个了解、选择新品种的机会, 也给育种单位和种子企业宣传品种、推广品种提供了便利条件,提高了企业和农户选用良种的积极性。在农户自主选择小麦新优品种的同时,他们充分利用栾城、鹿泉和辛集三个不同地理位置的影响,实现不同类型新优品种加快推广步伐,即以辛集市马兰农场展示区为中心,扩大石麦18号、石麦19号等高产小麦新品种示范种植面积;以栾城原种场展示区为中心,辐射扩大藁优2018、石优17号、石优20号等优质品种在栾城、藁城、赵县等地的推广面积;以鹿泉原种场展示区为中心,辐射扩大济麦22号、山农17号、轮选987、河农9206等新品种在鹿泉、元氏、井陉、平山等地的推广面积。通过结合粮油高产创建活动推介小麦新优品种,较好地履行了种子管理部门的职能,有力地促进了农作物新优品种的推广应用,具有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为企业和农民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 针对当地特点对品种进行风险评估
石家庄市位于河北省中南部,西依太行山,气候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虽然光热资源比较丰富,但降雨量明显不足;小麦冻害发生频繁,穗发芽、白粉病、散黑穗病、赤霉病、锈病、蚜虫、吸浆虫等病虫灾害时有发生,所以在选推小麦品种时,不仅要求高产、优质,而且还必须有较强的抗逆性。因此,建立推广品种风险评估机制,加强对推广品种的风险评估和监控,重点加强品种的适应性和抗逆性的跟踪,把品种风险降到最低,才能最大限度减少生产损失。为此,市种子管理站成立了以品种管理人员为主的品种风险评估小组,结合品种示范展示结果,通过对产量低、抗性弱、品质不符合市场需求,或存在明显性状缺陷、有生产隐患的品种客观风险评估,正确推介主导品种,确保了农业生产用种安全。
4 积极组织观摩活动,科学评价展示品种
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 篇9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参试小麦品种 (系) 分别是97085、扬辐麦4号、扬1-9151、宁08-37、宁08-24、扬07-129、镇05185、扬06G-138、扬麦11。试验地前茬为水稻, 地势平坦, 肥力中等, 地力均匀。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9个处理, 即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 以扬麦11为对照 (CK) 。3次重复, 随机排列, 四周设保护行, 等行距人工条播, 小区面积为13.33 m2。
1.3 试验实施
播种前确定基本苗数为300万根/hm2。试验于2009年10月30日播种, 基肥施氮磷钾复合肥 (25%) 750 kg/hm2, 苗肥及拔节孕穗肥施尿素150 kg/hm2。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11月6—7日出苗, 翌年4月19—25日抽穗, 6月5—12日成熟, 全生育期为218~225 d (表1) 。
2.2 产量
对照扬麦11产量为6 129.03 kg/hm2, 97085产量为7 224.31 kg/hm2, 比CK增产17.9%, 列第1位, 增产极显著;扬06G-138产量为7 104.28 kg/hm2, 比CK增产15.9%, 列第2位, 增产极显著;宁08-37产量为6 976.74 kg/hm2, 比CK增产13.8%, 列第3位, 增产极显著;扬1-9151产量为6 729.18 kg/hm2, 比CK增产9.8%, 列第4位, 增产显著;扬辐麦4号、扬07-129、宁08-24产量分别为6 526.63、6 354.09、6 354.09 kg/hm2, 比CK分别增产6.5%、3.7%、3.7%, 分列第5~6位, 增产不显著;镇05185产量为5 851.46 kg/hm2, 比CK减产4.5%, 减产不显著 (表2) 。
2.3 产量构成
小麦穗数较往年偏高, 扬麦11 (CK) 有效穗数为480.0万穗/hm2, 扬辐麦4号最高为547.5万穗/hm2, 97085最低, 为417.0万穗/hm2, 扬1-9151、宁08-37、镇05185、扬06G-138等处于一个水平线上, 宁08-24、扬07-129与CK相仿。CK千粒重为37.4 g, 宁08-24最高, 为46.2 g, 扬06G-138、宁08-37、扬07-129、镇05185等处于一个水平线上, 在43.1~44.7 g, 97085、扬1-9151、扬辐麦4号比CK略高 (表3) 。
2.4 抗逆性
扬07-129、镇05185、扬06G-138赤霉病发病较重, 宁08-37、CK发病较轻, 其他品种发病中等。各品种未见白粉病发病和倒伏。条锈病大发生, 除扬辐麦4号发生较轻, 扬07-129、镇05185发生中等外, 其他品种均较重发生。纹枯病仅扬辐麦4号轻度发生, 其他品种未见发病。宁08-37冻害严重, 扬辐麦4号、宁08-24、扬06G-138冻害中等, 其他品种抗冻性较强。
3 优良品种评述
3.1 97085
97085产量7 224.31 kg/hm2, 居第1位, 增产极显著。该品种株高较矮, 抗倒性强。穗长9.6 cm, 穗型较大, 穗层较齐, 每穗粒数44.3粒, 为所有参试品种最高, 千粒重为38.1g。有效穗数为417.0万穗/hm2, 成穗率一般。6月上旬成熟, 全生育期223 d。该品种熟相好, 抗性高, 建议继续参试。
3.2扬06G-138
扬06G-138产量为7 104.28 kg/hm2, 列第2位, 增产极显著, 该品种株高97 cm, 穗型较大, 穗长9.7 cm, 每穗粒数36.5粒, 千粒重43.4 g, 分蘖性强, 成穗率高, 有效穗数529.5万穗/hm2, 穗层较齐, 熟相较好。6月上旬成熟, 全生育期224d。该品种为2008年参试品种, 2009年仍然表现良好, 建议示范性推广。
3.3宁08-37
宁08-37产量为6 976.74 kg/hm2, 居第3位, 增产极显著, 该品种株高97 cm。穗型较大, 穗长11.0 cm, 为所有参试品种最高。每穗粒数40.1粒, 千粒重43.6 g, 分蘖性较强, 成穗率较高, 有效穗数511.5万穗/hm2, 穗层较齐, 熟相较好。6月上旬成熟, 全生育期223 d。该品种各项指标均处于参试品种上游, 产量也较高, 建议继续参试。
3.4 扬辐麦4号
扬辐麦4号产量为6 526.63 kg/hm2, 居第5位, 该品种株高92 cm, 株高较矮。穗型较小, 穗长8.6 cm, 每穗粒数34.9粒, 千粒重38.3 g, 分蘖性强, 成穗率高, 有效穗数547.5万穗/hm2, 为参试品种最高, 穗层整齐度一般。6月上旬成熟, 全生育期223 d。该品种各项指标一般, 建议观望。
摘要: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 扬06G-138为2年参试品种, 综合性状表现良好, 建议示范性推广;97085、宁08-37各项指标均处于参试品种上游, 建议继续参试。
关键词:小麦,新品种,生育期,产量,抗逆性
参考文献
[1]张海燕, 陆桂清, 陈莉, 等.江苏沿江地区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J].种子世界, 2008 (12) :29-31.
[2]李志余, 陆秋生, 沈仁军, 等.小麦品种比较试验研究[J].上海农业科技, 2009 (5) :68, 66.
[3]秦京宪, 宋晓雷.南乐县2008年小麦品种比较试验初报[J].河南农业, 2008 (19) :34.
[4]贾金川, 徐士清, 孙妍, 等.优质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J].中国种业, 2003 (12) :35.
[5]杨萍, 秦焕荣, 李婷, 等.关中东部灌区优质专用小麦品种比较试验[J].陕西农业科学, 2004 (1) :14-15, 68.
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篇10
关键词:小麦,品种比较,产量,农艺性状,生育期,抗性
六安市裕安区小麦常年种植面积2万hm2左右, 总产9.75万t左右, 主推品种不明, 单产低而不稳。2013年秋引进部分小麦新品种, 以筛选适合裕安区乃至周边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
1 材料与方法
1.1 参试品种
参加此次试验选用的品种共8个, 分别为浩麦1号、花培5号、镇麦168、宁麦518、白农092、扬辐麦5号、丰庆518、扬麦158。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8个处理, 即每个品种为一个处理, 以扬麦158作对照 (CK) 。3次重复, 随机区组排列, 小区面积13.33 m2, 重复间预留走道40 cm, 称种到行, 按270.0万株/hm2基本苗计算播种量。
1.3 试验过程
试验地设在城南镇关王庙村某农户责任田, 前茬中籼稻, 土壤肥力中等偏上。基肥施用45%小麦专用肥 (15-15-15) 375 kg/hm2。10月29日播种, 播后芽前用丁草胺3.0kg/hm2对水750.0 kg/hm2喷施, 封闭除草。12月10日中耕培土1次。2月15日追施尿素75 kg/hm2, 2月17日用阔莠克0.9 kg/hm2对水750 kg/hm2喷施, 防治小麦阔叶杂草。3月上旬清沟1次。4月15日用80%多菌灵粉剂3.0 kg/hm2对水750 kg/hm2喷施, 预防小麦赤霉病[1,2,3]。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
参试品种产量变幅为4 703.7~5 401.4 kg/hm2, 经新复极差测验, 品种间产量存在差异。有4个品种比CK增产, 增幅为5.07%~7.46%, 浩麦1号增幅最大, 花培5号产量最低, 比CK减产6.42%。浩麦1号、扬辐麦5号、镇麦168、宁麦518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 白农092、丰庆518、花培5号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浩麦1号、扬辐麦5号、镇麦168、宁麦518、扬麦158的产量与白农092、丰庆518、花培5号之间产量差异极显著 (表1) 。
2.2 主要农艺性状
有效穗数:花培5号最多为528.0万穗/hm2;白农092最少, 为457.5万穗/hm2;其余品种为460.5万~504.0万穗/hm2。穗粒数:宁麦518最多, 为36.5粒;花培5号最少, 为25.6粒;其余品种为31.3~36.2粒。千粒重:扬麦158 (CK) 最重, 为40.6 g, 花培5号最轻, 为36.7 g;其余品种为38.4~40.5 g。株高:参试品种株高的变幅为80.9~86.4 cm, 其中, 白农092较矮, 为80.9 cm, 扬辐麦5号、扬麦158较高, 分别为86.0、86.4 cm (表1) 。
2.3 生育期
参试品种生育期受年度间气候影响, 较正常年份普遍缩短了3~5 d, 丰庆518、白农092表现迟熟, 其余表现中熟或中熟偏早熟 (表2) 。
2.4 综合抗性
2013—2014年度参试品种未发生倒伏;小麦生长未发生明显冻害;小麦病虫害属轻发年份, 发病率轻, 严重度低[4,5,6]。但品种间赤霉病、纹枯病发生存在一定差异, 浩麦1号、扬辐麦5号、镇麦168、宁麦518、扬麦158 (CK) 赤霉病表现轻发或零星发生;白农092、丰庆518、花培5号表现中等发生。
3 品种简介
(1) 浩麦1号。产量5 401.4 kg/hm2, 有效穗数490.5万穗/hm2, 穗粒数36.2粒, 千粒重40.5 g, 株高85.7 cm, 穗型长方型, 长芒, 红皮, 全生育期197 d, 属中熟偏早类型, 综合抗性好, 田间生长整齐, 熟相好。
(2) 扬辐麦5号。产量5 363.8 kg/hm2, 有效穗数487.5万穗/hm2, 穗粒数35.3粒, 千粒重40.5 g, 株高86.0 cm, 穗型长方型, 长芒, 红皮, 全生育期198 d, 属中熟偏早类型, 综合抗性好, 田间生长整齐, 熟相好。
(3) 镇麦168。产量5 296.36 kg/hm2, 有效穗数为504.0万穗/hm2, 穗粒数35.1粒, 千粒重40.4 g, 株高85.5 cm, 穗型纺锤型, 长芒, 红皮, 全生育期198 d, 属中熟偏早类型, 综合抗性好, 田间生长整齐, 熟相好。
(4) 宁麦518。产量5 281.3 kg/hm2, 有效穗数477.0万穗/hm2, 穗粒数36.5粒, 千粒重39.4 g, 株高84.8 cm, 穗型纺锤型, 长芒, 黄皮, 全生育期197 d, 属中熟偏早类型, 综合抗性好, 田间生长整齐, 熟相好。
4 结论
2013—2014年度通过部分新品种对比试验, 综合比较品种间产量、生育期、抗性等农艺性状, 建议浩麦1号、扬辐麦5号、镇麦168、宁麦518、扬麦158在六安市裕安区乃至周边地区扩大示范种植, 逐步加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马彬, 张文忠.2012—2013年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14 (6) :75-76.
[2]孙艳华, 何景新, 崔晓东, 等.河南省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J].中国种业, 2014 (4) :46-47.
[3]曲良梅, 牛封山.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研究[J].农技服务, 2014 (3) :68, 70.
[4]夏燕, 唐映军, 余娟.优质小麦新品种 (系) 比较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15) :86-87.
[5]张建成, 张汇娟, 赵春芝, 等.小麦新品种优化施肥试验研究[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3 (6) :136-138.
【小麦新品种展示试验】推荐阅读:
南阳市~小麦新品种展示试验09-24
优质小麦品种引种试验07-15
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10-18
小麦主推品种07-27
优质小麦品种08-18
玉米品种展示试验总结07-06
玉米新品种展示工作08-29
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05-20
大麦新品种比较试验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