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菌培养

2024-07-17

结核菌培养(精选8篇)

结核菌培养 篇1

摘要:目的 评价尘肺结核患者病原体——结核分枝杆菌对INH、SM、RFP、EMB、PAS、TH1321、AK药物的敏感性, 为临床治疗提供一些启示。方法 采用BACTEC MGIT960分枝杆菌快速自动培养系统, 比较尘肺结核患者分枝杆菌与单体肺结核患者分枝杆菌的药物敏感性。结果 尘肺结核患者的耐药情况比单纯结核的严重, 并出现耐多种药物的情况。结论 须进一步加强肺结核病控制规划的落实, 有效的控制传染源, 减少耐药结核菌的产生和传播。在临床治疗中, 对尘肺结核患者应定期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 不断优化化疗方案, 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尘肺,结核,结核分枝杆菌,耐药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已成为临床治疗中的一个难题, 文献多有报到, 但尘肺结核患者的耐药情况报道的较少。回顾性分析铁岭市结核医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的尘肺结核痰培养药敏结果病例64例, 将结果分析如下, 并与同期收集的单纯肺结核56例的痰培养药敏结果进行对比, 以对我市尘肺结核防治提供一些启示。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64例尘肺结核患者均为男性, 年龄40~75岁, 其中初治19例, 复治45例。56例单纯肺结核, 男43例, 女13例, 年龄范围38~76岁, 其中初治16例, 复治40例。两组初、复治病例无显著性差异。

1.2 方法

采用美国BD公司的BACTEC MGIT960快速自动培养系统, 痰标本阳性菌株用对硝苯甲酸和噻吩222羧肼鉴别培养基进行结核与非结核分枝杆菌的初步菌型鉴定。尘肺结核组获得结核分枝杆菌64株;单纯肺结核组获得结核分枝杆菌56株。用改良的罗氏培养基采用绝对浓度法进行异烟肼 (INH) 、链霉素 (SM) 、利福平 (RFP) 、乙胺丁醇 (EMB) 、对氨基水杨酸钠 (PAS) 、丙硫异烟胺 (TH1321) 、丁胺卡那霉素 (AK) 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测定。药品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临床防治中心国家参比实验室提供。每种药物分别用两种浓度测定, 低浓度耐药即判定为耐药。操作和结果判定均由有经验的专人负责。以上操作严格按照《结核病诊断实验室检验规程》[1]进行。

2 结果

两组药敏结果见表1。

尘肺组耐药46例 (72%) , 对照23例 (41%) , 两者耐药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1.6, P<0.01) ;尘肺组含耐多药40例 (62.5%) , 对照组20例 (35.7%) , 同样有统计学意义 (χ2=8.57, P<0.01) 。尘肺组64例中有耐药50株, 其中耐1种药5株, 耐2种药9株, 耐3种药13株, 耐4种药11株, 耐5种以上 (包括5种) 12株。两组对各种抗结核药物耐药率高低顺序相同, 依次为SM>RFP>INH>EMB>PAS>TH1321>AK。

3 讨论

经对我市结核病医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临床分离的64株结核分枝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 说明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是造成结核病难治疗的主要原因, 尘肺合并结核患者的耐药情况比单纯肺结核严重 (本组达72%) 。同时耐3种主要抗结核药物MS、RFP和INH的病例也高于单纯肺结核组。本组多耐药尘肺结核发生率高达62.5%, 这一数字高于2008年WHO发表的《第四次世界耐抗结核病药物报告》中我国20%~40%的总耐药率。说明尘肺合并结核患者耐药的严重性。须进一步加强肺结核病控制规划的落实, 有效控制传染源, 减少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产生和传播。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 对患者应定期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 不断优化化学治疗方案[2]。对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的患者, 应多使用丁胺卡那霉素, 丙硫异烟胺等二线抗结核药物, 采用早期、规律、适量、联合、全程的十字治疗方针, 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国防痨协会专业委员会.结核病诊断实验室检验规程[M].北京:中国教育文化出版社, 2006:55-57.

[2]肖和平.耐药结核化学治疗指南[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

肺结核和胃结核 篇2

胃及十二指肠结核在临床上并不多见,但一旦发生,往往常被误诊为“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等疾病,又由于胃结核与肺结核有一定的联系,因此,肺结核患者对此更应引起高度重视。

胃及十二指肠结核大多继发于肺结核,少数继发于身体其他部位的结核。据统计,胃结核患者中约50~60%同时有肺結核,但在肺结核病人中胃结核的发病率并不高,这是因为完整的胃粘膜及胃酸具有抵抗或杀灭结核菌的能力。但开放性肺结核患者如果同时存在胃、十二指肠溃疡,并且又有吞咽痰液的不良习惯,则患胃结核的可能性就很大。胃结核的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消瘦、乏力、低热、盗汗以及胃肠道症状。胃肠道受结核杆菌的侵犯,可表现为炎性增殖型、肿块型或溃疡型、弥散粟粒型。大多数患者有上腹部隐痛、胀痛、泛酸,少数患者还可能发生幽门梗阻,表现为饭后饱胀,继而呕吐,吐出当天或隔宿食物以及酸味液体,有时呈咖啡色,甚至有新鲜血液。症状在午后和夜间较重,可伴有便秘。胃结核的诊断可借助于化验、X光和胃镜检查而确诊。

本病的防治首先是积极控制原发病灶,肺结核患者应去除吞咽痰液的不良习惯,内科治疗要做到全程、足量、规则,发生幽门梗阻时可考虑外科手术,术后坚持使用抗痨药物,预后较好。

肺结核患者痰培养和药敏结果分析 篇3

关键词:肺结核,痰培养,药敏结果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的侵入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 是单因素所致感染性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疾病, 且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目前肺结核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严重威胁人们健康[1]。为了解肺结核患者初治和复治患者药敏结果, 给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对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确诊为肺结核的初治和复治患者进行常用抗结核药物 (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 的耐药性分析, 现将统计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经X线胸片、痰涂片及血PPD-IgG确诊为肺结核患者287例 (痰标本287份) , 同时伴有咳黄痰或者脓痰, 肺部可闻及湿性啰音, 其中男200例, 女87例;年龄18~78岁, 平均 (46.3±9.7) 岁。将287例患者分为初治组 (233例) 和复治组 (54例) , 两组患者性别比例、年龄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初治组患者的纳入标准为未接受过抗结核药物治疗或者治疗少于1个月的患者, 复治组患者纳入标准为接受抗结核药物治疗1个月或者1个月以上的患者。

1.2 方法

(1) 痰标本留取及培养留取:患者晨起后, 先用淡盐水漱口后, 用力咳出第一次痰液, 要求标本置于无菌瓶中进行留取标本。培养[2]:培养基在4℃密封避光保存, 在有效期内使用, 每份痰标本接种两管, 一管为酸性罗氏培养基, 另一管为液体培养基, 放入快速培养仪中。 (2) 药敏实验方法:采用WHO/IUATLD《结核病药物耐药性监测指南》推荐的比例法[3], 对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进行试验。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百分率表示,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肺结核对常用药物的耐药情况分析

复治组对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等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初治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果见表1。

注:与初治组比较, *P<0.05

2.2 肺结核的多耐药情况分析

复治组耐多药率明显高于初治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果见表2。

注:与初治组比较, *P<0.05

3 讨论

耐药病例较高是影响化疗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同时也影响着一个地区肺结核病的防治控制工作[4]。肺结核患者出现耐药现象的原因为部分患者在经历了好转、恶化反复交替, 长期不愈的诊疗过程后, 最终成为耐药或者耐多药结核病, 经过长年的治疗出现的耐药、耐多药现象, 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临床上肺结核的耐药性常用初始耐药率和获得性耐药率进行评价, 初始耐药率是指从未接受过抗结核化疗的患者感染了另一患者的耐药菌而产生的耐药性, 获得性耐药率是指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发生的对一种以上药物耐药, 且接受过超过1个月的抗结核药物治疗的患者的耐药情况, 是治疗肺结核失败的重要原因[5]。为此本文对确诊为肺结核的初治和复治患者进行常用抗结核药物 (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 的耐药性分析, 研究发现, 复治组对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等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初治组, 复治组耐多药率明显高于初治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说明复治患者多存在耐药性和多药耐药性。

综上所述, 肺结核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应用药物进行治疗, 减少耐药情况发生, 加快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马丽萍, 朱明琴, 郭新红.肺结核病人的心理特征及护理[J].医学信息, 2011, 24 (1) :175-176.

[2]朱义青, 孙春红.2008-2009丹阳市肺结核病人的耐药调研[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 19 (15) :116.

[3]钱明.老年肺结核患者痰结核菌耐药特点分析[J].广州医学, 2002, 23 (10) :1048-1049.

[4]黄亦文, 黎碧芳, 梁志全, 等.779例初、复治肺结核病人痰培养药敏试验结果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2, 8 (6) :92.

结核菌培养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周口市传染病医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临床诊断的肺结核患者402例, 其中涂阳144例, 涂阴258例。

1.2 设备与试剂

BD Bac TTM/MGITTM 960结核分枝杆菌快速培养系统, 所有试剂均由BD公司提供。

1.3 方法

结核菌快速培养参照《结核病实验室检验规程》与BD Bac TTM/MGITTM 960仪器操作说明书进行, 仪器报阳的样本经涂片抗酸染色确认为阳性后方判断为阳性, 否则为阴性。改良罗氏酸性培养基培养、抗酸染色参照《结核病实验室检验规程》操作。

1.4 质量控制

质控菌株为结核分枝杆菌标准菌株 (H37 Rv敏感株) 由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参比实验室提供。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分析该研究数据,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402例痰标本中, 二者同时为阳性121例, 若互为金标准, 则MGITTM 960的阳性预期值为95.28% (121/127) , L-J固体法的阳性预期值为80.87% (186/230) , 见表1。

3 讨论

结核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有效治疗均离不开结核分枝杆菌的培养鉴定[2], 与传统的抗酸染色相比, 其敏感性强, 特异性高, 在涂阴肺结核、结核病/艾滋病双重感染患者的诊断均起着重要作用;且所获得的菌株可用于药物敏感性试验, 以帮助患者制定合理的化疗方案, 提高治愈率, 减少耐药结核病的发生和传播。

结核分枝杆菌生长缓慢, 影响了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如何提供坚实技术支持的快速诊断方法日益受到广泛关注[3]。该研究表明, MGIT 960技术涂阳标本的阳性检出时间为 (8.75±1.53) d, 低于L-J法的阳性检出时间 (26.83±4.62) 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阳性检出时间的缩短源于BACTEC MGIT 960技术培养基中所含营养成分全面且配制合理, 且其采用BACTECTM连续荧光探测技术十分灵敏, 能直接测定分枝杆菌生长而消耗的O2浓度的变化, 进而早期监测到培养管内分枝杆菌的生长情况。

有研究报道, 当痰标本分枝杆菌浓度低于5×103/m L时, 痰涂片结果为阴性[4], 该研究显示, 对涂阴病例MGITTM 960培养阳性率为24.6%, 高于L-J固体法的14.7% (P<0.05) , 因此, BACTEC MGIT 960技术可以提高确诊肺结核的比例, 且可从涂阴患者中分离出结核分枝杆菌分离出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 使患者得到更合理的药物化疗方案。

摘要:目的 评价Bac TTM/MGITTM 960快速培养系统在确诊和治疗结核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MGITTM 960液体培养技术和L-J固体培养法分别对病例标本培养, 比较二者的检测效能。结果 MGITTM 960培养阳性率为57.2%, 高于L-J固体法的46.3%;BACTEC MGIT 960技术涂阳标本的MGITTM 960阳性检出时间为 (8.75±1.53) d, 低于L-J法的阳性检出时间 (26.83±4.62) d,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与传统改良罗氏固体培养法相比, MGITTM 960液体培养技术阳性检出时间明显缩短, 并能提高涂阴患者的阳性检出率。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BacTTM/MGIT960

参考文献

[1]珥凤玲, 王黎霞, 李亮.中国全球基金耐多药结核病项目阶段性实施结果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 2010, 32 (11) :700-704.

[2]熊礼宽.分支杆菌实验室诊断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防痨杂志, 2003, 25 (增刊) :34-35.

[3]石小俊, 张幼萍, 陈耀荣.97株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 2011, 23 (1) :47-48.

结核菌培养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涂阳肺结核患者90例, 男性51例, 女性39例, 年龄19~66岁, 平均年龄 (42.5±5.5) 岁, 病程0.5~2年, 平均病程 (1.25±0.75) 年。所有患者均无肝肾功能障碍、女性非妊娠及哺乳期、无癫痫、无精神病。其中耐药组48例, 男性29例, 女性19例, 年龄19~62岁, 平均年龄 (40.5±4.5) 岁, 病程0.5~1年, 平均病程 (0.75±0.25) 年。敏感组42例, 男性22例, 女性20例, 年龄21~66岁, 平均年龄 (43.5±6.5) 岁, 病程1~2年, 平均病程 (1.5±0.5) 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 (P>0.05) , 具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所有患者采取2HRZES/6HRE治疗方案, 对耐药患者据药敏结果及时调整, H:

异烟肼0.3克/ (次·天) ;R:利福平0.45克/ (次·天) ;Z:吡嗪酰胺0.5克/ (3次·天) ;E:乙胺丁醇0.75克/ (次·天) 。以上药物均为口服。S:链霉素0.75克/ (次·天) , 肌注。

1.2.2 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由本院实验室按“绝对浓度法”进行痰菌药物敏感试验。

其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及链霉素5种HRZES药物。对患者进行3个月、6个月及九个月3次痰结核菌检查并做好记录。

1.3 疗效评价:

参照1982年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会议修订的《肺结核化学疗法》中有关规定。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比较, 以率 (%) 表示, 若 (P<0.05) 则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比较病灶吸收情况:

敏感组显著优于耐药组 (P<0.05)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两组患者分别于3个月、6个月、9个月比较痰菌阴转情况:

敏感组显著优于耐药组 (P<0.05)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耐药组患者不同耐药痰菌阴转情况比较:

耐单药阴转显著优于耐多药 (P<0.05)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注:*与耐三药比较 (P<0.05) ;#与耐二药比较 (P<0.05)

2.4 患者停药后两组患者治愈率、复发率比较:

敏感组显著优于耐药组 (P<0.05)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

3 讨论

在我国肺结核病例在全球居首位且成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1,2]。复治涂阳肺结核本身就是耐药和耐多药产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且是重要传播源[3]。用药不规律及化疗方案不合理均是造成复治涂阳肺结核的主要因素[4,5]。本研究对我院复治的涂阳肺结核患者90例进行回顾分析, 病灶吸收情况、患者痰菌转阴情况比较, 敏感组显著优于耐药组 (P<0.05) , 敏感组患者痰菌阴转率高达95.24%, 停药后治愈率高达92.85%, 仅1例复发。耐药组, 耐单药患者显著优于耐多药, 经治疗后耐单药痰菌阴转率80.77%, 耐多药仅20%。

综上所述, 复治涂阳肺结核如患者出现耐药性, 尤其耐多药性其临床疗效较差。肺结核初次治疗须进行彻底治疗, 避免耐药性情况发生, 对肺结核临床诊治具重要意义。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痰培养阳性复治涂阳肺结核的耐药及化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复治的涂阳肺结核患者90例痰培养阳性同时做药物敏感试验, 采取2HRZES/6HRE治疗方案。在治疗期间至少行3次痰结核菌检查。耐药组48例, 敏感组42例, 分别于3个月、6个月、9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病灶吸收情况、患者痰菌转阴情况。比较耐药组耐单药及耐多药患者转归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病灶吸收情况、患者痰菌转阴情况比较, 敏感组显著优于耐药组 (P<0.05) 有统计学意义。耐药组耐单药及耐多药患者转归情况比较, 耐单药患者显著优于耐多药, (P<0.05) 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复治涂阳肺结核如患者出现耐药性, 尤其耐多药性其临床疗效较差。肺结核初次治疗须进行彻底治疗, 避免耐药性情况发生, 对肺结核临床诊治具重要意义。

关键词:痰培养,肺结核,耐药性,疗效

参考文献

[1]李鸿槟, 刘文君, 蔡泽璇, 等.93例复治涂阳肺结核化疗效果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 2007, 12 (11) :1197-1198.

[2]梁冰, 魏运金, 伍红, 等.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耐药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J].广东医学, 2013, 34 (2) :277-279.

[3]严舒俊, 黄景彬, 谢胜华, 等.8例涂阳肺结核转归的分析[J].医学信息, 2005, 18 (10) :1371-1372.

[4]梁冰, 何庆秋, 黄瑞霞, 等.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化疗后2个月末痰涂片阴转与未阴转情况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 2013, 35 (12) :965-968.

结核菌培养 篇6

关键词:盆腔结核,L型结核菌,利福平,耐药性

为探讨女性顽固性盆腔结核与L型结核菌的关系,本文对盆腔结核患者体内的L型结核菌分离培养,并进行药物敏感性的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菌株

结核分枝杆菌质控株:H37Rv,R#934,编号93009,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编号M0。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2株获自妇科住院患者腹水标本及干酪病灶,另5株获自妇科门诊盆腔结核患者的月经血标本,编号分别为M1、M2、M3、M4、M5、M6、M7,其中1例继发不孕4年,因“盆腔包块”行手术确诊,另6例盆腔结核患者均接受过正规抗结核治疗而多年未曾怀孕。

1.1.2 培养基苏通培养基。

1.1.3 抗菌药物

临床治疗用利福平胶囊、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罗红霉素片、盐酸环丙沙星片。用无菌蒸馏水稀释药物,经0.22μm孔径滤菌器过滤后加入苏通培养基,使药物在培养基的终浓度分别为利福平1μg/m L、2μg/m L、4μg/m L;阿米卡星2.5μg/m L、5μg/m L、10μg/m L;罗红霉素2μg/m L、4μg/m L、8μg/m L;环丙沙星0.5μg/m L、1μg/m L、2μg/m L。

1.1.4 结核分枝杆菌基因检测试剂盒

扩增靶序列选自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组保守的重复序列IS986序列,扩增片段为245bp,华美生物工程公司提供,批号20050501。

1.2 方法

1.2.1 结核分枝杆菌稳定L型的分离培养

取M1、M2、M3、M4、M5、M6、M7菌株分别接种于5 m L不含任何抗结核药物的苏通液体培养基的细胞培养瓶内,按文献[1]方法分离并获得稳定L型纯培养物。

1.2.2 结核分枝杆菌稳定L型的鉴定

按结核分枝杆菌基因检测试剂盒推荐的程序,分别提取结核分枝杆菌M0及M1-M7菌株L型染色体DNA做PCR扩增,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紫外检测仪观察。

1.2.3 L型结核菌的药物敏感性

将结核分枝杆菌M0细菌型、M1—M7菌株分离获得的稳定L型纯培养物分别接种于含不同浓度RFP、AKC、RXM、CPLX的苏通液体培养基内,每日在显微镜高倍镜观察L型生长情况,与不含药物的对照组比较判断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2 结果

2.1 结核分枝杆菌稳定L型

M1-M7菌株在苏通液体培养基内培养3~7 d后,显微镜下可见L型细胞(3~5个/HP),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菌型和L型细胞均逐渐增加。稳定L型的细胞呈圆球、卵圆或不规则形态,单个、成双、链状或堆聚排列。

2.2 结核分枝杆菌的PCR扩增产物

M1-M7菌株分离培养的L型结核菌染色体DNA经PCR扩增和电泳后,可见形成与阳性对照一致的245bp的条带。

2.3 L型结核菌的药物敏感性

培养14 d,M1-M7菌株稳定L型在含RFP的培基内均可形成明显生长现象,最多可见(5~30)个/HP型细胞,继续培养20天后,含RFP的培养物L型可形成密集生长;而在含有不同浓度的AKC、RXM及CPLX的培养基,L型细菌消失或不生长或生长不明显。

3 讨论

女性盆腔结核又称结核性盆腔炎,是指女性盆腔包括盆腔生殖器官及盆腔腹膜与子宫周围的结缔组织感染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的炎症。有文献报道生殖器结核的发病率占肺外结核的11.90%,占盆腔炎性疾病的3.7%,占所有妇产科疾病的0.45%,占不孕症患者的4.2%~15.0%[2]。

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结构及其合成代谢的特点,使之十分容易发生L型变异[3]。本组病例均为接受过正规抗结核治疗的女性盆腔结核患者,其月经血或盆腔干酪样病灶或腹水中结核分枝杆菌形成L型后,不但形态与生长特性发生改变,而且对于抗结核药物以及其他许多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也发生了改变。研究发现,细胞壁缺陷也是导致结核分枝杆菌形成耐药性的重要因素[3]。王和等[1]报道,利福平、异烟肼及乙胺丁醇可诱导结核分枝杆菌发生细胞壁缺陷变异,这些L型结核菌能够在含有高于其亲代细菌型MIC浓度的利福平、异烟肼等药物的培养基内生长和传代培养。

本文结果显示,接受过正规抗结核治疗的盆腔结核患者,体内存在细胞壁缺陷结核分支杆菌,这些L型结核菌都可表现出相似的形态、生长繁殖等生物学特性,证实结核分枝杆菌是属于容易发生细胞壁缺陷变异的细菌,此特性可能与临床上盆腔结核的病原学检查漏诊、盆腔结核的慢性过程与复发以及盆腔结核抗结核治疗困难等现象有关。

本文结果显示,存在于女性盆腔结核患者盆腔内的结核分枝杆菌L型都同样地形成了利福平耐药性,但其对普通的抗菌药物如罗红霉素、阿米卡星和环丙沙星的敏感性提高。提示细胞壁缺陷导致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敏感性也发生改变,可影响对顽固性盆腔结核的治疗效果。提示临床上治疗顽固性盆腔结核时,我们在正规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可综合考虑其他抗菌药物的使用。

参考文献

[1]王和,陈峥宏.抗结核药物诱导结核分支杆菌形成L型及其特性的观察[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24(1):52-55.

[2]苏莉.女性盆腔结核性包块鉴别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9):4858-4860.

结核菌痰涂片检验85例结果分析 篇7

1资料与方法

1.1 痰标本的采集

就诊的患者, 在就诊时收集当天即时痰, 当天晚上的夜间痰, 第2天起床后的第一次痰 (晨痰) , 痰量按规定取3~5 ml, 经采用4 cm×2 cm涂蜡纸密封盒, 贴上标签, 标明患者姓名与送检日期, 按要求对即时痰, 夜间痰, 晨痰标本进行涂片。

1.2 玻片选用

一律用磨砂边帆船牌载玻片, 规格25.4 mm×76.2 mm。

1.3 涂片

用竹签挑取痰标本的脓样、干酪样大约0.05~0.1 ml于玻片正面的右侧2/3处均匀涂抹成2.0 cm×2.5 cm卵圆形膜, 厚度用油镜观察可见2~3层为准。微火焰固定。

1.4 染色

火焰固定涂片, 滴加萎尼碱性复红液, 将痰膜盖满, 加热至出现蒸汽, 染3~5 min要注意保持痰膜被染色液覆盖, 必要时可继续加染色液。流水自玻片背面上端轻洗, 然后滴加脱色液 (5%盐酸乙醇液) , 脱2~3 min至痰膜无可视红色为止, 水洗后滴加亚甲蓝复染液染30 s, 再用水洗放干。痰膜染色效果看上去为淡蓝色。

1.5 镜检

用油镜连续观察300个不同视野, 载玻片用后用二甲苯去油后登记保存。

2结果

两年结核菌痰涂片检查共查痰85例, 阳性46例, 痰菌阳性率为54.12%。各年龄组的痰菌阳性率比较差别不大, 男性和女性各年龄组的痰菌阳性率比较无差别。男女比较痰菌阳性率相近。

在查痰的85例中, 即时痰、夜间痰、晨痰3种都查的有73例, 占85.88%;查2种痰的有6例, 占7.06%:查1种痰的有6例, 占7.06%。各类痰中以夜间痰的阳性率较高, 但无显著差别。将男女各类痰的阳性率相互进行比较, 均无差别。

3讨论

痰中查到结核菌是确诊肺结核的主要依据, 痰菌阳性者是结核病的主要传染病源, 也是防治工作的重点对象。

患者的标本采集是否合格直接关系到检验的结果, 关于患者采集痰液的时间目前多数仍强调以早晨留取痰为最佳。由于患者排菌情况不同以及所含菌之浓度不一, 微量排菌的患者, 并非是持续性排菌, 而是阳性、阴性交替出现, 所以坚持连续3次痰做常规检查是必要的。

同一份痰液其中含结核菌之多少不完全一致, 分布也不均匀, 常聚集成簇, 所以检验人员必须挑选病灶含菌多的部分进行涂片。且从不同部位选取痰液, 选取痰中灰绉色或黄色脂膏样小颗粒, 含脱落坏死干酪成分, 阳性机会较多。

涂片不应过厚也不应太薄, 否则由于不均匀而影响染色和镜检。一张被检涂片痰量应保持在0.05~0.1 ml, 并均匀涂成20 mm×25 mm大小, 每一张片子只可涂一份标本。涂片染色背景要清晰舒适;没有染色沉渣;阳性结果结核菌要鲜明。

痰菌检验是结核病控制中的重要内容, 是发现传染源消除结核病传播的主要措施之一。在工作中要加强责任心, 提高对痰检重要性的认识, 向患者讲清留痰的目的, 收集痰标本的注意事项, 提高痰菌涂片阳性率, 以利于患者的早发现, 早治疗和有效地控制传染源, 切断流行, 促进防治目标的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庄玉辉.结核病诊断细菌学检验规程.中国防疫协会, 1995:2-9.

结核菌培养 篇8

1 对象与方法

1. 1 对象选取2011 年1 月至2013 年12 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肺结核并颈部淋巴结患者120 例, 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异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 每组患者30 例。观察组男40 例、女20 例, 患者年龄为60~ 80 岁, 年龄 ( 75. 0 ± 2. 5 ) 岁; 对照组男38 例、女22 例, 患者年龄为60 ~ 79 岁, 年龄 ( 74. 3 ± 2. 4) 岁。两组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01 年制订的肺结核诊断标准, 又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对于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诊断标准。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无差异 ( P > 0. 05) ,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对照组患者以常规抗结核方案进行治疗, 具体如下: 治疗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及对氨基水杨酸。其中异烟肼300 mg/次, 1 次/d; 利福平450 mg / 次, 1 次/ d; 吡嗪酰胺, 口服, 与其他抗结核药联合, 15 ~ 30 mg/kg/d顿服, 或50 ~ 70 mg/kg, 每周2 ~3 次; 对氨基水杨酸1 000 mg / 次, 1 次/ d。连续3 个月。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结核丸进行治疗, 具体情况如下: 结核丸 ( 生产厂家: 甘肃天水岐黄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Z20025187) , 其主要成分包括龟甲 ( 醋制) 、百部 ( 蜜炙) 、鳖甲 ( 醋制) 、紫石英 ( 煅) 、地黄、熟地黄、天冬、北沙参、牡蛎、阿胶、龙骨、麦冬, 1 丸/次, 2 次/ d。

1. 3 疗效判定指标 ( 1) 肺结核疗效判定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痰菌转阴率进行对比。 ( 2) 颈部淋巴结结核判定指标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具体划分如下: 治愈: 颈部肿块消除, 临床不适消失; 好转: 颈部肿块减小体积≥1 /3, 临床症状改善; 无效: 颈部肿块无缩小趋势, 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治疗总有效率 ( % ) = 治愈率 ( % ) + 好转率 ( % ) 。

1. 4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以SPSS 17. 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 计量资料以 ( 均数 ± 标准差) 形式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以P <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痰菌转阴率对比我院对两组患者的痰菌转阴率进行观察比较, 由结果可知, 观察组患者的痰菌转阴率为96. 7 % , 对照组患者的痰菌转阴率为93. 3 % , 组间比较无差异 ( P > 0. 05) , 见表1。

2. 2 颈部淋巴结结核治疗效果由结果可知, 观察组患者颈部淋巴结结核治疗治愈40 例、好转16 例、无效4 例, 治疗有效率为93. 3 % ; 对照组患者颈部淋巴结结核治疗治愈18 例、好转22 例、无效20 例, 治疗有效率为66. 7 % ,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 P <0. 05) , 见表2。

a为与对照组比较χ2=5.42, P<0.05

3 讨论

肺结核发病率近年来逐渐回升, 老年人群因体质虚弱、免疫系统功能减弱而成为肺结核的易感人群[2]。同时因老年患者对于肺结核病症知识不了解, 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进而引发颈部淋巴结结核, 增加了治疗难度。从中医学角度看, 颈部淋巴结结核又称为“瘰疬”, 并以痰多、气虚为主要临床表现。在本次调查中我院重点分析了结核丸联合常规抗结核方案治疗老年肺结核合并颈部淋巴结结核的临床效果。

常规抗结核治疗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及对氨基水杨酸等, 上述药物可有效抑制或杀灭结核杆菌, 促进肺部病灶吸收, 加速痰菌转阴。结核丸是中药制剂, 其主要分为包括龟甲、百部、鳖甲、紫石英、生地黄、熟地黄、天冬、北沙参、牡蛎、阿胶、龙骨、麦冬等, 其中北沙参、生地黄、龟骨、百部、鳖甲等可滋阴润肺, 阿胶、熟地黄可提高免疫力, 天冬、龙骨、麦冬可止咳镇静。上述药物相配伍, 可止咳化痰、滋阴润肺, 并能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3]。由本次调查结果可知, 两组患者均取得较好的抗结核治疗效果, 其在痰菌转阴率上无差异, 但观察组患者颈部淋巴结结核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这一结果可有效说明, 结核丸联合常规抗结核方案治疗老年肺结核合并颈部淋巴结结核具有积极作用。

因此, 结核丸联合常规抗结核方案治疗老年肺结核并颈部淋巴结结核效果显著, 可有效改善病症, 促进患者康复。

摘要:目的:评价结核丸联合常规抗结核方案治疗老年肺结核并颈部淋巴结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肺结核并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120例, 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异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 每组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以常规抗结核方案进行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结核丸治疗,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痰菌转阴率为96.7%, 对照组患者的痰菌转阴率为93.3%, 组间比较无差异 (P>0.05) ;观察组患者颈部淋巴结结核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6.7%,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结核丸联合常规抗结核方案治疗老年肺结核并颈部淋巴结结核效果显著, 可有效改善病症, 预防恶化。

关键词:结核丸,常规抗结核方案,老年肺结核,颈部淋巴结结核,效果

参考文献

[1]魏兰, 李玉琢, 贾新转, 等.结核丸联合常规抗结核方案治疗老年肺结核合并颈部淋巴结结核的临床研究[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5, 37 (1) :16-20.

[2]何亚荣, 李凤秋.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护理探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 6 (1) :122.

上一篇:新时期教师如何备课下一篇:菜用大豆繁种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