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药物

2024-10-13

结核药物(精选10篇)

结核药物 篇1

结核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之一, 是各种传染病的第一杀手, 每年全世界约有1000万新发患者, 约300万人死于结核病。我国是世界上结核病负担最重的22个国家之一, 结核病人数居世界第二位, 仅次于印度。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显示, 目前我国有5亿以上人口受到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现有结核患者450万, 每年死亡25万, 结核病疫情十分严重。由此可见, 寻找肺结核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案更是我们临床医师的首要任务, 筛选出科学、有效、实用的最佳治疗方案。将36例肺结核患者, 给予胸腺五肽及抗结核药物联合应用及单纯性应用抗结核药物, 治疗12周后拍胸片, 对比治疗效果, 进行疗效对照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和治疗方案

研究对象为2001年~2010年在我院结核疗区住院治疗肺结核初治患者36例, 其中给予单纯性抗结核药物组18例患者, 给予胸腺五肽及抗结核药物联合用药组18例患者。对36例肺结核的患者 (均为初治患者) , 随机分成两组:A组和B组。A组给予异烟肼0.3 g每日1次口服, 利福平0.45 g每日1次静点, 乙胺丁醇0.6 g每日1次口服, 吡嗪酰胺0.45 g每日1次口服。B组给予胸腺五肽1 mg每日1次静点, 异烟肼0.3 g每日1次口服, 利福平0.45 g每日1次静点, 乙胺丁醇0.6 g每日1次口服, 吡嗪酰胺0.45 g每日1次口服。

1.2 治疗过程及检测方法

A组给予异烟肼0.3 g每日1次口服, 利福平0.45 g每日1次静点, 乙胺丁醇0.6 g每日1次口服, 吡嗪酰胺0.45 g每日1次口服。B组给予胸腺五肽1 mg每日1次静点, 异烟肼0.3 g每日1次口服, 利福平0.45 g每日1次静点, 乙胺丁醇0.6 g每日1次口服, 吡嗪酰胺0.45 g每日1次口服。抗结核治疗12周后, 拍胸片, 以胸片示病灶吸收程度作为疗效的评判指标, 分为好转、未愈、无效。

1.3 疗效参数

好转:胸片示条索状、结节状病灶经一定时间观察稳定不变;未愈:病灶有吸收, 不明显;无效:病变未吸收, 无改变。

1.4 统计学处理

进行描述性分析, 进行χ2检验, 观察结果相关性, 判断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 证实结论是否能够成立。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挑选我院36例肺结核患者, 女性患者17例, 男性患者19例, 年龄23~77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42.5岁, 体质量45.5~96 kg。36例均为初治患者, 给予单纯性抗结核组18例, 给予胸腺五肽合并抗结核组18例, 抗结核治疗疗程12周。其中21例好转, 7例未愈, 8例无效。给予单纯性抗结核药物组18例患者, 其中8例好转, 3例未愈, 7例无效;给予胸腺五肽及抗结核药物联合用药组18例患者, 其中13例好转, 4例未愈, 1例无效。

2.2 治疗结果

应用胸腺五肽合并抗结核药物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性应用抗结核药物组。进行一般χ2检验, χ2=6.12>χ20.05, 2=5.991, P<0.05, 按α=0.05, 拒绝H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证明二者有相关性。

3 讨论

胸腺五肽的作用之一是诱导T细胞分化。它可选择性地诱导Thy-1-的前胸腺细胞转化为Thy-1+的T细胞。其T细胞分化作用由胞内cAMP水平升高介导。胸腺五肽的另一基本作用是对成熟外周血T细胞的特异受体结合, 使胞内cAMP水平上升, 从而诱发一系列胞内反应, 这也是它免疫调节功能的基础。结核病患者由于长期慢性消耗, 自身免疫力下降, 应用胸腺五肽可以改变这种情况, 提高机体免疫力, 再联合应用抗结核药物, 以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 36例初治结核病患者完成了全程观察, 给予单纯性抗结核药物组18例患者, 其中8例好转, 3例未愈, 7例无效;给予胸腺五肽及抗结核药物联合用药组18例患者, 其中13例好转, 4例未愈, 1例无效。将结果进行一般χ2检验,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证明二者有相关性。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应用胸腺五肽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抗结核组。

摘要:目的 探讨肺结核的患者应用胸腺五肽及抗结核药物组与单纯应用抗结核药物组疗效对照分析。方法 对36例合并肺结核的患者 (均为初治患者) , 随机分成两组:A组和B组。A组给予异烟肼0.3 g每日1次口服, 利福平0.45 g每日1次静点, 乙胺丁醇0.6 g每日1次口服, 吡嗪酰胺0.45 g每日1次口服。B组给予胸腺五肽1 mg每日1次静点, 异烟肼0.3 g每日1次口服, 利福平0.45 g每日1次静点, 乙胺丁醇0.6 g每日1次口服, 吡嗪酰胺0.45 g每日1次口服。治疗12周后, 拍胸片, 以胸片示病灶吸收程度作为疗效的评判指标。根据资料不同采用χ2检验。结果 36例患者完成了全过程的观察, 其中21例好转, 7例未愈, 8例无效。给予单纯性抗结核药物组18例患者, 其中8例好转, 3例未愈, 7例无效;给予胸腺五肽及抗结核药物联合用药组18例患者, 其中13例好转, 4例未愈, 1例无效, 两组比较, χ2=6.12>χ20.05, 2=5.991,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者有相关性。结论 肺结核患者给予胸腺五肽及抗结核药物联合应用比单纯性应用抗结核药物, 有较高的好转率, 治疗效果好。

关键词:肺结核,胸腺五肽,治疗,疗效,分析

结核药物 篇2

长期大量口服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致药物性肝硬化1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52岁,已婚,农民,2010年因咳嗽、气喘、咯血就诊于上级胸科医院,诊断为“肺结核”,给予口服利福平0.6g1/日、异烟肼0.3g1/日、乙胺丁醇1g1/日,症状好转后出院继续口服药物治疗3年多时间,期间未去医院复查。于一年前感症状加重,自行加大药量,每日服用利福平0.9g、异烟肼1.2g、乙胺丁醇1g,一直服用至今。于20天前出现腹胀、纳差、乏力、双下肢水肿、小便颜色赤黄,逐来我院。查体:全身皮肤粘膜中度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眼睑无浮肿,巩膜轻度黄染,颈静脉怒张,右侧胸廓畸形,呼吸动度不等,气管左移,右侧呼吸音较弱,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脏听诊(—)。腹部膨隆,触软,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肝肋下4cm,质韧,轻度触痛,表面无结节,脾左肋下2cm,质韧,无触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活跃,双下肢水肿。肝功:ALT、AST均正常,IBIL107.7mmoI/L、DBIL48.1mmoI/L、TBIL159.6mmoI/L、ALB31.9g/l、A/G 0.8。生化:K 2.94mmol/L、GLU 3.73mmol/L。尿分析:胆红素2+、酮体2+。腹部彩超:大量腹水、脾大。胸部正侧片:右侧陈旧性肺结核伴胸膜钙化、右侧胸腔积液、右胸廓畸形、左肺代偿性肺气肿。电子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AFP、CEA均正常。诊为:药物性肝硬化、陈旧性肺结核。后给予保肝,消炎、防止电解质紊乱等对癥治疗,5月30日肝功为:ALT、AST均正常,AIB25.4g/L,GLO40.4g/L、TBIL61.10mmoi/L、DBIL24.30Mmol/L、IBIL36.8mmol/L、CHE1.6KU/L、CL92.0mmol/L、A/C0.6。因经济原因,要求出院。嘱其出院后继续口服保肝退黄药味,定期复查。

2 讨论

结核药物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曾经收治的100例重症结核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 年龄最大的患者有74岁, 年龄最小的患者有38岁, 平均年龄62.8岁。两组的身高、体重、年龄、性别、病史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 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标准的短程化疗方案, 与此同时, 观察组在其强化期阶段还要联合应用每天一次的雾化吸入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雾化吸入药物的配置需要根据本个人的情况将药液进行稀释后注入雾化器内, 患者可以在床上操作也可以下床在治疗室内使用, 初次使用时需要医护人员仔细教导其使用方法, 使用前需要先清洁口腔, 采取合适体位后进行操作。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全部100例重症结核病患者中, 观察组在治疗第1个月后咳嗽的症状有缓解的患者有43例, 占86%, 对照组则有28例, 占56%;在头两个月结核病患者痰菌转阴的观察组有46例, 占92%, 对照组则有37例, 占74%;在强化期结核病患者空洞闭合的观察组有38例, 占76%, 对照组有26例, 占52%。见表1。

3 讨论

结核病是呼吸系统中常见的一种慢性传染病, 近几年来, 结核病在全世界范围内发病几率都有回升迹象, 我国也属于结核病发病率较高的国家之一[1]。肺结核已经对于全球的公共卫生呢过工作产生了严重的挑战, 但目前来讲, 诊断结核病的方法尚有些不够规范, 影响了许多结核病患者的治疗进程, 使患者遭受到了极大的损伤以及巨大的医疗费用的损失[2]。重症的肺结核患者一般会出现肺外的扩散, 采用雾化吸入治疗结核药物的方法治疗实际上属于局部治疗为主要的部分, 这种方法可以迅速的促进结核病灶的吸收, 使患者的临床病症有所减轻, 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是一种非常理性的辅助治疗方式。其原理在于这种方法可以很好的提高病灶区域的药物浓度以达到杀菌的效果, 而普通的常规剂量化疗之下全身的药物浓度很难使病灶区域的药物浓度达到理想的程度, 这就是使用雾化吸入抗结核药物治疗重症结核病患之所以如此有效的原因。同时, 肺结核的防治工作也非常重要, 尤其是针对于高危人员的筛查工作[3]。我院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曾经收治的100例重症结核病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 两组患者均采用标准的短程化疗方案, 与此同时, 观察组在其强化期阶段还要联合应用每天一次的雾化吸入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重症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方法[4], 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并进行临床讨论分析, 发现全部100例重症结核病患者中, 观察组在治疗第一个月后咳嗽的症状有缓解的患者有43例, 占86%, 对照组则有28例, 占56%;在头两个月结核病患者痰菌转阴的观察组有46例, 占92%, 对照组则有37例, 占74%;在强化期结核病患者空洞闭合的观察组有38例, 占76%, 对照组有26例, 占52%。两组的比较具有差异性, 观察组的50例重者结核病患者在咳嗽的缓解、痰菌的转阴以及空洞的闭合上明显优于对照组的病患。综上所述, 采用雾化吸入抗结核药物治疗重症结核病患者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能够有效的减少痰菌阴转的时间, 加快空洞闭合的效率, 改善和缓解临床的系列症状, 值得在临床上推官与应用。

摘要:目的 观察并分析以雾化吸入抗结核药物治疗重症肺结核的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 探讨其在临床应用方面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曾经收治的100例重症结核病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 两组患者均采用标准的短程化疗方案, 与此同时, 观察组在其强化期阶段还要联合应用每天一次的雾化吸入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重症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方法, 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并进行临床讨论分析。结果 全部100例重症结核病患者中, 观察组在治疗第一个月后咳嗽的症状有缓解的患者有43例, 占86%, 对照组则有28例, 占56%;在头两个月结核病患者痰菌转阴的观察组有46例, 占92%, 对照组则有37例, 占74%;在强化期结核病患者空洞闭合的观察组有38例, 占76%, 对照组有26例, 占52%。两组的比较具有差异性, 观察组的50例重者结核病患者在咳嗽的缓解、痰菌的转阴以及空洞的闭合上明显优于对照组的病患。结论 采用雾化吸入抗结核药物治疗重症结核病患者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能够有效的减少痰菌阴转的时间, 加快空洞闭合的效率, 改善和缓解临床的系列症状, 值得在临床上推官与应用。

关键词:重症结核病,雾化吸入抗结核颗粒,痰菌阴转

参考文献

[1]宁国强, 朱湘南, 蒋珂.雾化吸入抗结核药物治疗重症肺结核的临床体会[J].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0, 30 (1) :73-74.

[2]岳建荣, 郑国琴, 顾美红, 等.涂阳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者结核感染状况调查与随访[J].当代医学, 2012, 18 (15) :11-12.

[3]Dye C, Floyd K, Gunneberg C, et a1.Global tuberculosis control report, 2007[M].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7:12-15.

莫忽视常用抗结核药物的副作用 篇4

异烟肼其副反应主要为周围神经炎、肝功能损害,偶尔可有癫痫发作,一般情况下注意观察即可。若有四肢远端麻木或烧灼感等神经症状出现,应加服维生素B6,每日30~60毫克,以改善症状。服异烟肼期间应定期查肝功能,至少三个月一次,以了解肝功能状况。若有转氨酶升高,要在护肝治疗的同时给予降酶中成药如五味子制剂等,单纯转氨酶升高无需停药。

利福平其副反应主要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及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遇此情况应认真分析:若为药物一般副作用可调整用药时间,避免空腹时用药;若为变态反应所致则应停药。少数患者可发生黄疸及转氨酶升高,常见于剂量过大或患有慢性肝炎者。因此,要严格控制用药剂量,有肝胆疾病史的患者禁用该药,在常规剂量下应用时亦应定期检查肝功能。

吡嗪酰胺其副反应以肝脏损害为主,可见于个别用药量偏大,每日剂量超过2克或疗程过长者,且以老年人为多。为预防该药的毒性反应,每日剂量应在2克以下,疗程应在3个月以内,不可用药时间过长,对老年人更应谨慎用药。少见的副反应还有血尿酸升高及诱发关节痛,故有痛风体质的人及痛风患者应禁用该药。另外,有极个别对目光敏感者,服药可使皮肤曝光部位呈鲜红棕色或古铜色,停药后可逐渐恢复。

乙胺丁醇其副反应很少,为安全系数高的抗结核药。据报道,该药长时间服用可偶发神经炎,与剂量有关。使用较小剂量很少发生,一旦出现肢端麻木可用维生素B6对抗,能使症状较快改善。还可偶见球后视神经炎,一般于大剂量应用时发生,对此要每月检查视敏度,包括视力、色觉、视野及眼底,若有异常应及时减量并对症处理。

对氨基水杨酸其最常见的副反应为胃肠道症状,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胃烧灼感、腹上区疼痛、腹胀及腹泻等,对此应于饭后服药,必要时可与氢氧化铝或碳酸氢钠同服,以减轻刺激性,若反应重时需要停药。个别患者服药时间较长(2个月以上),可发生单项转氨酶升高,可伴腹胀、纳差及恶心等,应定期复查肝功能,病情重者亦需及时停药。

卷曲霉素其作用似链霉素,副反应亦似链霉素,即对第8对颅神经有损害引起听力下降或前庭功能障碍。用药剂量不宜大,用药时间不可过长。大剂量应用时还可对肝、肾功能有一定损害,有短暂的蛋白尿、转氨酶升高,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目前该药使用频率较小。

氨硫脲其副反应与剂量大小有关,每日低于100毫克副反应较少,超过100毫克及长期应用则副反应较多。主要副反应为胃肠道症状及肝脏损害,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便秘以及转氨酶升高,偶见黄疸等症状。出现这些临床反应时要适当减量,如果症状仍未缓解应停药。另外,极少数患者用药后,还可能出现骨髓抑制及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发生进行性贫血、白细胞减少以及头痛、头昏、眩晕、共济失调及视力模糊等症状,遇到这些严重反应时均要立即停药。

乙硫异烟胺其副反应以胃肠道症状常见且较为普遍,宜将药物放在饭后服用,并适量加服碳酸氢钠,可以减轻反应。少见的副反应为肝、肾功能损害,故肝、肾功能不良病人需要慎用。目前乙硫异烟胺已很少使用,取代者为丙硫异烟胺。后者相对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大。

抗结核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 篇5

1 口服抗结核药

1.1 一线口服抗结核药

该类药物包括异烟肼 (H) 、利福平 (R) 、吡嗪酰胺 (Z) 和乙胺丁醇 (E) 。异烟肼适用于各种类型结核病, 对各型结核分枝杆菌都有高度选择性抗菌作用, 是目前抗结核病药物中具有最强杀菌作用的合成抗菌药物, 对其他细菌无作用。异烟肼对快速增殖期结核分枝杆菌的杀菌力最强, INH>RFP>PZA, 其最低抑菌浓度 (minima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 MIC) 为0.02~0.05μg/m L。在停药、细菌的生长环境发生改变或耐药细菌生长繁殖等情况下, 耐药的结核菌能恢复对异烟肼的敏感性;异烟肼和其他抗结核药物联合应用时, 能延缓耐药性, 彼此之间无交叉耐药性, 且能增强抗菌作用。所以, 不论是否对异烟肼耐药, 其化疗方案中均应用本药物, 但必须与其他抗结核病药联合应用。利福平对细胞内外快速增殖期和间断繁殖期结核分枝杆菌的杀菌能力最强, 其MIC为0.02~0.05μg/m L。利福喷丁是一种长效利福霉素, 其生物半衰期为14~18h, 单独给药、利福喷丁与INH、利福喷丁与莫西沙星合用的抗生素后效应分别可达104、136.5和59h。吡嗪酰胺对异烟肼耐药菌株仍有作用, 与其他抗结核病药联合用于各种类型的肺结核和肺外结核。在巨噬细胞内或结核空洞壁、酸性和乏氧环境中, 吡嗪酰胺对结核分枝杆菌杀菌能力较强。乙胺丁醇能抑制细菌生长, 对耐异烟肼、链霉素的结核分枝杆菌亦有抑制作用, 其耐药性产生缓慢, 与其他抗结核药物无交叉耐药性, 联合应用用于治疗结核分枝杆菌所致的各型肺结核和肺外结核。

这些药物具有早期杀菌活性、能杀灭快速增殖期和慢性繁殖期的分枝杆菌、对生物膜的渗透力大、生物半衰期长、不良反应较少和复发率低的优点。所以, WHO推荐的初治菌阳病例的治疗方案为2HRZE (S) /4HR或2HRZE (S) /4H3R3。

1.2 二线口服抗结核药

这类药物包括乙硫异烟胺、丙硫异烟胺、环丝氨酸、对氨水杨酸钠、特立齐酮。在其他有效抗结核药基础上, 本类药物主要起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作用。乙硫异烟胺和丙硫异烟胺是异烟肼的衍生物, 抗菌作用仅为异烟肼的10%~20%;由于这两种药物有胃肠道不良反应, 用药应从低剂量起, 每间隔3~5d增加一次直至全量。环丝氨酸常与乙硫异烟胺、丙硫异烟胺及对氨水杨酸钠联合应用, 可减少胃肠道的副作用。特立齐酮因含2分子的环丝氨酸, 临床上常用于替代环丝氨酸。

2 针剂抗结核药

这类药物均为氨基糖甙类, 包括链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卷曲霉素和紫霉素, 其作用机制为抑制结核分枝杆菌蛋白质的合成。在敏感的结核分枝杆菌中, 首选的抗菌药物时链霉素, 链霉素在碱性条件下对其有杀菌作用。其次可以选择阿米卡星和卡那霉素, 前者对结核分枝杆菌体外MIC为4~8mg/L, 已经被广泛用于MDR-TB和XDR-TB患者的临床治疗;后者的毒副作用为链霉素的2倍, 并且不适宜长期抗结核治疗, 已成为阿米卡星的替代品。卷曲霉素与阿米卡星呈单向耐药, 当阿米卡星耐药时, 应选择卷曲霉素。紫霉素的抗结核作用与卷曲霉素相似, 并与之交叉耐药, 能导致电解质紊乱和低钙血症。

此类药物的毒副作用较强, 在对特殊生理状态的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和妊娠期妇女以及肾功能异常的结核病患者进行抗结核治疗时应谨慎使用。

3 氟喹诺酮类药物

这类药物具有广谱抗菌活性,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被用于抗结核治疗。对结核分枝杆菌具有杀菌活性的药物主要有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莫西沙星和加替沙星, 杀菌活性排序为莫西沙星=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

氧氟沙星是第一种用于治疗结核病的氟喹诺酮类药物, 对结核分枝杆菌的MIC为0.5~2.0μg/m L。左氧氟沙星主要聚集在巨噬细胞内, MIC为0.5μg/m L, 抗结核分枝杆菌的活性是氧氟沙星的2倍左右。环丙沙星具有很好的抗菌活性, 对结核分枝杆菌的MIC与氧氟沙星基本相同, 但是胃肠道吸收差, 生物利用度在50%~70%左右, 体内抗结核活性低于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的DNA螺旋酶和拓扑异构酶的活性, 抑制细胞DNA复制、转录和修复过程;其杀菌活性与INH基本相同, 对结核分枝杆菌具有高度的杀菌活性, MIC为0.125~0.5μg/m L, 对耐药菌株的MIC为2~4μg/m L。莫西沙星对快速增殖期结核分枝杆菌的抗菌活性优于左氧氟沙星, 对静止期的抗菌活性低于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的抗菌活性与莫西沙星相似。

以上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 可作为治疗耐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二线用药。但是, 关于氟喹诺酮类药物长期应用的安全性问题, 尚有待于临床应用过程中进行进一步评价。

4 抗结核治疗的注意事项

痰菌阳性的肺结核病患者是治疗的主要对象, 痰菌阴性但病灶活动者也应进行治疗。治疗时, 要贯彻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的“十字方针”: (1) 早期, 应尽可能做到患者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 (2) 联合, 要联合应用多种抗结核药物, 提高杀菌力, 防止产生耐药性; (3) 适量, 剂量要适当, 减少不良反应和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4) 规则, 按照化疗方案, 按时、规范服药;屈全程, 必须教育患者要坚持完成全疗程治疗。

4.1 化疗方案的制定与药物的选择和调整

(1) 要按照患者的不同病变类型, 选用WHO/IUATLD或国内推荐的治疗方案。 (2) 要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和以往用药史选择用药。获得性MDR-TB和XDR-TB患者的化疗方案中应至少包含有2种或以上患者未用过或病原菌对之敏感的药物。 (3) 切忌中途单一换药或加药, 亦不可随意延长或缩短疗程, 掌握好停药或换药的原则。 (4) 治疗过程中偶尔出现暂时性耐药, 不必改变正在执行的化疗方案。 (5) 合并HIV感染或艾滋病患者, 不能使用利福平。 (6) MDR-TB和XDR-TB治疗效果不佳时, 要及时开展血药浓度检测, 及时调整用药量。

4.2 病原治疗时的注意问题

病原治疗一般分为强化治疗阶段 (强化期) 和巩固治疗阶段 (巩固期) , 标准短程化疗 (疗程6~9个月) 方案中强化阶段以3~4种药物联合应用8~12周, 巩固阶段以2~3种药物联合应用。

病原治疗方案中, 至少要包括4种以上疗效肯定或基本肯定的药物, 按照体质量确定给药量, 一般主张每天给药。强化期为6个月, 开始6个月每月查痰, 痰菌阴转后至少持续18个月, 总疗程要达到21~24个月。整个疗程要在DOTS指导下进行, 特别是在强化期, 可选择住院治疗。在推行DOTS困难的地区, 可考虑强化期全程督导, 巩固期全程管理。

关键词:结核病,抗结核药物,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结核药物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肺结核患者958例, 平均年龄 (50.2±21.7) 岁。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胸部X线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均符合肺结核诊断标准[3]。其中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345例 (36.01%) , 男186例 (53.91%) , 女159例 (46.09%) , 年龄13~84岁, 平均 (54.2±23.7) 岁;其中初治患者189例, 复治患者156例, 复治患者病程约0.5~4.0年, 平均 (2.5±0.9) 年;痰涂片检查196例为阳性, 149例为阴性。所有入选病例入院时均无血液病史、肝肾病史、皮肤疾病以及胃肠病史。上述病例均回访调查时间超过8个月。

1.2 抗结核治疗方法

1.2.1 初治方案

采用2HRZE+4HR, 强化期:利福平450 mg, 异烟肼300 mg, 乙胺丁醇750 mg, 吡嗪酰胺1250 mg, 1次/d, 治疗2个月;继续期:利福平450 mg, 异烟肼300 mg, 1次/d, 治疗4个月。

1.2.2 复治方案

采用2HRZES+6HRE, 强化期:利福平450 mg, 异烟肼300 mg, 吡嗪酰胺1250 mg, 乙胺丁醇750 mg, 链霉素750 mg (肌内注射) , 1次/d, 治疗2个月;继续期:利福平450 mg, 异烟肼300 mg, 乙胺丁醇750 mg, 1次/d, 治疗6个月。

1.3 不良反应的判断标准

有明确记录的相关用药记录, 存在相应临床表现及异常实验室检查结果, 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后, 再次使用同种药物又出现同样症状者, 视为“肯定”;停用后症状消失, 未在使用者视为“很可能”, 以此2项判定药物不良反应。

1.4 研究方法

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详细观察并记录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出现时间及表现形式, 至少随访8个月以上。出现并发症时应及时给予相应的保肝、保护胃肠道、营养神经、抗过敏等对症治疗。并根据实际情况减少抗结核药物剂量, 必要时停止使用所有抗结核药物。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输入数据库, 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345例抗结核ADR年龄分布情况

各个年龄组均有不良反应发生, 年龄段>60岁的比例最高, 达35.95%, 见表1。

2.2 345例抗结核ADR发生时间段分布情况

不良反应出现时间从用药开始到>46 d均有出现, 其中治疗16~30 d出现不良反应的比例最高, 88.11%的不良反应发生在治疗45 d内, 见表2。

2.3 345例抗结核ADR累及系统、临床表现及构成比

肝胆系统受损最多见, 临床表现为肝功异常、黄疸等;其次为胃肠道系统损害, 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再次为皮肤及附件损害, 表现为皮疹、剥脱性皮炎、水疱疹等。这三种器官系统损害构成比共计约66.67%, 详见表3。

3 讨论

随着人口老年化、人员流动的日益频繁, 部分地区发展工业不注意环保导致的大气污染十分严重, 导致我国结核病的流行趋势仍十分严峻。由于抗结核化学药物的广泛使用, 药物不良反应在临床工作中也越来越得到重视。在合理给药情况下, 发生ADR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伤害, 影响原发疾病的治疗, 甚至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所以通过对上报的不良反应的综合分析, 尽可能优化治疗方案以减少抗结核药物对患者身体的伤害是本文的目的所在。

本组调查中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约36.01%, 较以往文献[1]报道的12.6%明显增高。其中原因之一是笔者所在医院患者年龄偏大, 平均年龄 (50.2±21.7) 岁, 基础疾病多且病情重。根据表1结果, 60岁以上患者抗结核药物ADR的构成比最高, 达35.95% (124/345) 。其原因为年龄较大患者各脏器组织功能减退, 生理调节能力降低, 肝药酶活性降低, 使药代动力学发生某些变化, 如抗结核药物的半衰期延长、清除率降低, 易产生药物积蓄[4]。而且由于抗结核的疗程较长, 服用种类和剂量较多, 如伴随原发脏器的病理损害, 抗结核药物会在原有基础上加重脏器的损害程度[5]。因此在临床实践中, 应充分考虑年龄因素对ADR的影响, 对于年龄偏大和存在基础性疾病的患者, 抗结核药物的种类和剂量应进行个体化调整, 当出现ADR时, 应及时调整使用剂量, 积极采取措施处理不良反应。

本研究发现, 治疗用药的16~30 d和31~45 d两个时间段出现不良反应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时间段, 合计达到62.32%。本文中约88.11%的不良反应发生在治疗45 d内。杨进孙等[6,7]报道用药2~30 d出现的不良反应占全部不良反应的61.29%, 本研究结果与其相近。因此治疗最初的1个半月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非常重要, 应每半月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 此后可改为每月复查一次。对于检查结果异常或伴有危险因素者应缩短复查时间, 并及时根据检查结果及时调整抗结核药物剂量和治疗方案。

由于肝脏是所有抗结核药物进行代谢的主要器官, 因此大部分抗结核可导致肝功能损害[8,9]。其中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是导致肝细胞受损的主要药物, 其机制是药物代谢物引起的中毒现象。胃肠道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和腹泻。这是由于抗结核多种药物联合使用, 剂量大、疗程长, 容易刺激胃肠道黏膜, 进而出现明显的消化道症状。皮肤附件损害多为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过敏性反应, 临床表现为皮疹、接触性皮炎、皮肤瘙痒、剥脱性皮炎等[10,11]。由表3可见, 在本组资料中, 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肝功能损害比例最高, 其次是胃肠道反应、皮肤附件损害和过敏反应。其原因: (1) 肝功能损害较易通过实验室检查定量诊断;医师及患者本人对胃肠道反应较易认识和观察。 (2) 皮肤附件损害的临床表现易观察和诊断。 (3) 其他器官或系统造成的损害较为隐匿, 诊断过程复杂;受患者住院时间的限制, 某些不良反应不能在病历资料中体现。因此在主观及客观上造成肝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及皮肤附件损害等不良反应的上报率较高[12,13,14]。

结核药物 篇7

我国是乙型肝炎(乙肝)高发地区,乙型肝炎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常见病。根据我国1992~1995年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占我国人口的9.75%[1,1],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感染较常见。抗结核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是肝功能损害,尤其原有肝病基础的患者。为探讨抗结核药物对肺结核合并乙肝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我院对2003年1月~2006年1月收治的肺结核并乙型肝炎患者67例抗结核治疗过程中肝功能的变化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选择病例

所有病例均符合1998年中国结核病分类法的标准[2]观察组(1)初治涂阳。(2)HBs Ag(+),HBe Ag(-),HBc Ab(+),HBe Ab(+)者52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12例,年龄16~56岁,平均32.5岁。HBs Ag(+),HBe Ag(+),HBc Ab(+),HBe Ab(-)者15例,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14~63岁,平均29.8岁。(3)无心肾疾患,无精神病、糖尿病史,治疗前肝功能在正常范围。对照组70例,乙肝病毒标志物5项均为阴性,初治涂阳,其中男性46例,女性24例,年龄13~75岁,平均38.2岁,无心肾疾患,无精神病、糖尿病史。治疗前两组患者肝功能、转氨酶均在正常范围。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含异烟肼(INH)、利福平(RFP)、吡嗪酰胺(PZA)为主的化疗方案,即2-3HRZE(S)/4-6HR(E)(EB:乙胺丁醇,SM:链霉素)INH 0.3,口服,1次/d,RFP 0.45,口服(空腹)1次/d,PZA 0.75,口服,2次/d,EB 0.75,口服,1次/d,SM,0.75,肌肉注射,1次/d。治疗期间不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全部病例在治疗过程中口服肌苷0.4,一天3次治疗。

1.3 观察方法

肝功能主要观察指标为血清为血清总胆红素(TBL)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TBL>20 umol/L、ALT>40 u/L,为肝功能损害,化疗前及化疗初2个月内每2周查一次肝功能,以后每个月查一次肝功能。若患者有异常症状和体征,随时复查肝功能。

2 结果

从附表可以看出,观察组出现肝功能异常者37例(55.2%),对照组出现肝功能异常者11例(15.7%),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肝功能损害出现时间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在前2个月多见。肝功能损害程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肝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

3 讨论

肝脏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肝脏易受药物损害。肝脏的结构特点:肝为窦状结构,肝内膜为有孔内膜,此结构特点扩大了肝脏的表面面积,使药物与肝脏有充分的接触;肝脏血流特点:肝血流量约占心输出量的25%,静脉给药时肝血药浓度高,口服给药时,药物经过胃肠道吸收后必须经过肝的首过代谢才能进入体循环,此外药物进入体循环后可再次通过肝脏,故肝脏比其他器官更多地暴露于药物的高浓度下;药物进入肝脏后,很快与肝脏的转运蛋白结合,从而限制了药物向肝外的反向扩散而被转运至肝内质网代谢或经肝小管膜分泌入胆汁。因大多数药物为亲脂性,必须经过肝脏转变为亲水性物质才能经尿液和胆汁排泄,这种转变过程使药物对肝脏产生潜在的毒性作用。

抗结核药物的毒副作用的研究是临床结核科医师的工作重点。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因多种药物组合而相应增加,其中肝功能损害是抗结核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尤其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化疗方案中不可缺少的一线抗结核药物,对细胞内外、繁殖期和静止期状态的结核菌均有较强的杀灭作用,药物联合应用和持续治疗是结核病化疗的特点。随着结核病化疗疗程的推移,抗结核药物所造成的不良反应也相应增加,尤其以肝脏毒性反应最为显著,可导致药物性肝损害,甚至出现致命性的急性肝坏死和肝功能衰竭[3,3],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特别是“三阳”患者的肝脏容易发生损害[4,4,5],主要由于脂质过氧化作用引起。机体通过酶系统与非酶系统产生自由基,后者能攻击生物膜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引发脂质过氧化作用。脂质过氧化作用可引起细胞膜及线粒体膜的脂质过氧化、线粒体膜的Ca2+-ATP酶活性降低、细胞内及线粒体内钙离子过多,致使细胞变性进而坏死,导致肝脏毒性发生[6]。

药物性肝损害80%发生于开始治疗的头2个月[7]。美国疾病控制中心(胸部疾病学会)在2001年修改的美国治疗结核病的指南中指出[8],在采用2个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方案强化期治疗结核病时,不能与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同时应用,因此在治疗结核病前要检查肝功能,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第2、4、6周要复查肝功能。

在结核病治疗过程中,寻找增加药物性肝损害的危险因素,对减少结核病的死亡率及提高结核病的治愈率有着重大的意义。其中乙肝病毒感染者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发生率高于非感染者[9]必须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从以上两组的结果看,抗结核药物对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的影响,肝损害出现的时间早,在第1个月的强化治疗,患者出现的药物性肝损害比第2个月出现的多,需要恢复的时间长,易形成慢性化,延误肺结核的治疗。因此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对抗结核药物耐受性差,应尽可能选择无肝损害或对肝损害较轻的抗结核药物,以免诱发急性肝坏死。亦可以在肝功能化验未出现异常之前加用抗脂质过氧化反应的药物护肝治疗,避免肝损害的发生。一旦发生肝损害,经过护肝治疗后肝功能还是能够恢复正常的。在预防应用护肝药物的情况下,绝大多数患者能够耐受原方案抗结核治疗以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戴志澄,祁国明,主编.中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调查(上卷)(1992-1995)[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7:39-59.

[1]DAI ZC,QI GM,editor in chief.Virus Hepatitis in China:Sur-vey of Blood Serum Epidemic(supra-volume)[M].Beijing: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Documents Publishing House,1997:39-59.Chinese

[2]Phthisiology Branch of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Chinese tu-berculosis grouping[J].Chinese Journal of Tuberculosis and Res-piratory Diseases,1998,21(12):716-717.Chinese

[3]郭英江,崔德健.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J].中华结核与呼吸杂志,1998,21(5):308-309.

[3]GUO YJ,CUI DJ.Antituberculosis drugs result in hepatic lesion[J].Chinese Journal of Tuberculosis and Respiratory Diseases,1998,21(5):308-309.Chinese

[4]刘腊香,钟鸿剑.抗结核药物对HBVM阳性结核患者的肝功能影响及分析[J].临床荟萃,1999,14(17):796.

[4]LIU LX,ZHONG HJ.Analysis of effect of antituberculosis drugs on liver function in tuberculosis patient with HBVM masculine[J].Clinical Focus,1999,14(17):796.Chinese

[5]LI GY,LI ZP,ZHANG JF,et al.Clinical observe and analysis of antituberculotic medicines on liver function[J].China Medical Engineering,2006,14(1):53-57.Chinese

[6]ZHANG RL,WANG ZX,LI R,et al.Effect of Rifampicin on Pharmacokinetics of Isoniazid and its metabolin-acethydrazide in rat[J].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1992,13(6):493-496.Chi-nese

[7]TELEMAN MD,CHEE CBE,EARNEST A,et al.Hepatotoxicity of tuberculosis chemotherapy under general programme condition in Singapore[J].Int Tuberc Lung Dis,2002,6(8):699-705.

[8]Infection and Revisions in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CDC Rec-ommendations_United States,2001[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1,164(7):1319-1320.

结核药物 篇8

本研究旨在从耐药谱变化的角度对2次结核病耐药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深入阐述耐药结核病耐药谱变化特点,为完善相关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回顾分析宁波市1999年10月-2000年3月开展的耐药监测资料(设为Ⅰ组)及2009年7月-2009年12月开展的耐药监测资料(设为Ⅱ组)。

1.2 方法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结核病耐药监测指南》(WHO/IUATLD)的要求对上送市结核病参比实验室的所有初治肺结核病例的培养阳性菌株进行菌群鉴定及异烟肼(H),利福平(R),链霉素(S),乙胺丁醇(E)4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测定。

1.3 质量控制

本实验研究建立了严格的室内质控制度,并接受省结核病参比实验室的质控(QC)测试,以评价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1.4 统计学分析

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3.0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2 结果

2.1 初治病例总体耐药情况

Ⅰ组初治肺结核患者共235例,耐药42例,耐多药8例,初治病例耐药率为17.8%(42/235),耐多药率为3.4%(8/235);Ⅱ组初治肺结核患者共337例,耐药97例,耐多药14例,初治病例耐药率为28.7%(97/337),耐多药率为4.1%(14/337)。两组初治病例耐药率、耐多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6,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7,P>0.05)。

2.2 不同时期耐药监测初治病例耐药谱变化

Ⅰ组初治病例共出现耐药谱11种,其中耐多药谱4种;Ⅱ组初治病例共出现耐药谱13种,其中耐多药谱为4种。比较两组耐药监测初治病例资料,单耐异烟肼(H)的耐药谱10年期间由3.8%上升至8.6%(χ2=5.09,P<0.05),单耐链霉素(S)的耐药谱10年期间由3.4%上升至7.4%(χ2=4.104,P<0.05),其它耐药谱无明显变化(表1)。

2.3 初治病例耐药率顺位

Ⅰ组和Ⅱ组的初治病例耐药率顺位均相同,耐药率顺序由高到低依次为异烟肼、链霉素、利福平、乙胺丁醇。两组的初治病例均以耐异烟肼为最高。

Ⅰ组初治病例总的耐单药率为8.9%(21/235),Ⅱ组初治病例总的耐单药率为17.5%(59/3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55,P<0.05),提示10年间肺结核病的耐单药率有上升趋势。初治病例耐异烟肼(H)的总耐药率10年间由12.8%升至19.0%,呈上升趋势(χ2=3.907,P<0.05)。初治病例耐链霉素(S)的总耐药率10年间由10.2%升至16.0%,呈上升趋势(χ2=3.970,P<0.05)。详见表1。

3 讨论

随着结核病疫情的上升及抗结核药物的滥用,耐药结核病已成为结核病控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各省市的耐药监测结果显示,初治耐药病例已占所有耐药患者的多数[2,3]。尽管初治耐药患者中可能包括一部分化疗史不明的复治耐药患者,但是这些数据仍然表明,初治耐药已成为我国耐药结核病产生的重要原因[4]。本研究对宁波地区不同时期的耐药监测初治病例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反映了10年来宁波地区初治病例耐药谱变化情况,为完善现行的结核病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对比两次耐药监测资料数据,初治病例的耐药率由17.8%升至28.7%,呈上升趋势,但低于2007-2008年全国结核病耐药性基线调查结果[5]。初治患者耐药率增高可能原因是宁波地区流动人口较多,交通发达,人口流动频率较高,也可能是存在未被发现的耐药传染源。这一现象提示须高度关注现阶段宁波地区结核病疫情变化趋势和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在人群中的近期传播。有研究报道[6,7],初治耐药及耐多药患者仍接受标准的短化治疗将可能产生更广泛、更严重的耐药性扩增效应,这使得耐药结核病更加难以控制。这就要求临床医生针对初治患者也应进行结核菌的培养及药敏检查,及时发现初治耐药尤其是耐多药患者,选用敏感药物组成治疗方案,以尽早治愈患者,减少耐药株产生。

结合两次耐药监测资料,初治病例耐药率顺序均相同,均以耐异烟肼和链霉素为主。在分析耐药细菌传播的原因和结核病防治规划执行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时,除了看总耐药率及耐药顺序外,也要分析耐药谱的变化[8]。本次研究显示,单耐异烟肼(H)和单耐链霉素(S)两种耐药谱10年期间呈上升趋势,提示宁波地区耐药的发生更趋向于单一耐药,尤其链霉素居于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谱前列,且单一耐药率水平异常增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1)部分医疗单位采用单一药物进行试验性治疗;(2)链霉素作为普通抗生素被滥用于各种感染;(3)宁波地区经济发达,流动人口较多,结核病归口管理工作尚存在薄弱环节;(4)采取的化疗方案不合理,单一或不规则用药。

目前,全市耐药谱的建立尚存在一定局限性,如:缺乏连续性,部分抗结核药品尚未纳入耐药监测范围等,这也使通过2次抽样调查获得的结核病初治病例耐药谱及其特点变化难以动态反映疫情全貌。因此,努力实现宁波地区结核病耐药监测系统化、常规化,掌握更全面、更及时的耐药资料,才能为科学应对耐药结核病疫情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

摘要:目的:探讨近10年宁波地区初治结核病例抗结核药物耐药谱的发展变化特点,为有效防控结核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分析宁波市1999年10月-2000年3月开展的耐药监测资料(设为Ⅰ组)及2009年7月-2009年12月开展的耐药监测资料(设为Ⅱ组),对两次耐药监测资料的耐药谱变化进行分析。结果:两次耐药监测资料的初治病例耐药谱变化比较分析显示:初治病例的耐单一药物率由8.9%升至17.5%(χ2=6.455,P<0.05),初治病例异烟肼(H)的耐药率由12.8%升至19.0%(χ2=3.907,P<0.05),初治病例链霉素(S)的耐药率由10.2%升至16.0%(χ2=3.970,P<0.05)。结论:宁波市初治病例肺结核耐药形势依然严峻,且耐药的发生更趋向于耐单一药物,今后须进一步加强耐药结核病的防治工作。

关键词:结核,耐药,监测

参考文献

[1]张淑华,刘宇利.2001至2005年澳门地区耐药结核病的流行趋势分析[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6):411-414.

[2]沈鑫,沈梅,桂晓红,等.上海市流动人口的结核病耐药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6):407-410.

[3]繆梓萍,李群,何海波,等.浙江省耐药结核病现状及趋势研究[J].中国防痨杂志,2007,29(3):215-218.

[4]梅建,薛桢,沈鑫,等.原发性耐药是耐药结核病产生的重要原因[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29(2):75-78.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全国结核病耐药性基线调查报告(2007-2008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5-52.

[6]Yew WW,Leung CC.Management of 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update2007[J].Respirology,2008,13(1):21-46.

[7]Cohen T,Murray M.Incident tuberculosis among recent US immigrants and exogenous reinfection[J].Emerg Infect Dis,2005(11):725-728.

结核药物 篇9

【关键词】抗结核药;肝损害

【中图分类号】R9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263-02

目前的结核病治疗是采用以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联合应用为主的方案,这些药均具有肝脏毒性,联合长时间应用更加大了肝毒性,以至有少数患者因肝损害而不能顺利进行治疗,甚至有引起暴发性肝衰竭死亡的病例。所以,肝损害成为抗结核治疗中不可忽视的因素。现就本院2007年至2008年收治的595例继发性肺结核患者经抗结核治疗后出现肝损害64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4例发生药物性肝损害占治疗者的10.76%。其中男44例,女20例,初治50例,复治14例,<18岁2例,18岁~60岁60例,>60岁2例,成人体重<50 kg 1例,HBsAg阳性2例,化疗前肝功能异常9例(ALT<2倍正常上限)。化療开始后2周第1次复查肝功能,有肝功能减退症状随时检查。

1.2 化疗方案与药物剂量 2HRZE/4HRE方案治疗42例,2HL3EZ/4HL3E方案22例。药物剂量:INH 0.3 g/d,RFP 0.45 g/d,PZA 1.5 g/d,EMB 0.75 g/d,RFT0.45g/周二次

1.3 肝损害程度 间隔2周以上、连续2次检测谷丙转氨酶(ALT)>40U/L(正常上限);单次检测ATL>80U/L凡符合其中之一者均可定义为肝损害。40U/L40U/L,患者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为轻度对损害;120U/L200U/L,患者出现明显肝损害症状和体征,为重度肝损害。

1.4 诊断依据 应用抗结核药史,停药后肝损害可有显著改善;可有肝炎症状和体征;血清学检查显示肝功能异常达到以上标准;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病,特别是病毒性肝炎。

2 结果

2.1 疗效评价

治愈:症状缓解,肝功恢复正常。有效:症状减轻或消失,肝功能好转但未完全正常。无效:病情无好转或继续恶化死亡。

2.2 结果

64 例患者中,无症状35例,恶心、乏力、食欲不佳26例,黄疸1例,肝区肿大、不适者2例。治愈59 例,治愈率为92.19%;好转5 例,好转率为7.81%;总有效率为100%。ALT 明显升高,多发生在抗结核治疗第1-8 周,只有极少数出现黄疸、肝肿大。轻者未停用抗结核药而给予护肝片、维生素C、联苯双酯片、葡醛内酯保肝治疗。多在1~4 周后,症状、体征、ALT 恢复正常。重者停用异烟肼、利福平/利福贲汀、吡嗪酰胺酸等药,同时给予以上保肝治疗,并加用甘利欣,伴有黄疸者加用地塞米松。每周查肝功能1次,待肝功能正常后,再选择适当的抗结核治疗方案。结果59例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5例患者好转,ALT<80U/L,密切监测肝功能下完成抗结核治疗疗程,停用抗结核药物后,肝功能均恢复正常。

3 讨论

抗结核药物现在已成为药物性肝病的主要病因⑴,引起肝损害的主要抗结核药品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对氨基水杨酸、丙硫异烟胺,其次是乙胺丁醇和氟喹诺酮类,其中吡嗪酰胺肝毒性较大⑵,抗结核药物的联合应用,更加重了药物的肝毒性反应⑶,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多发生于老年、营养不良、嗜酒以及严重结核病患者。携带乙肝病毒或既往有肝病史也是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所致肝损害多发生在治疗的第1周至第8周,发生肝损害的患者大多无症状,只是在做肝功能检查时发现异常。少数患者可出现肝炎的典型表现,如恶心、厌油、乏力、黄疸、肝脏肿大、肝区痛等。治疗上:首先考虑停药,但抗结核药引起的肝功能损害并非都需停药,肝功异常和轻度肝损害的患者约为85%-90%,中等程度的肝损害约为9%~13%。停药可能增加结核杆菌的耐药性,故一般单纯转氨酶异常或轻度肝损害,无明显症状,无黄疸,可在密切观察下保肝治疗,如肝功能异常加重或出现明显症状应停用抗结核药物;中、重度肝损害,应立即停用抗结核药物,积极保肝治疗,严重肝损害应住院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有肝衰竭表现应积极采取抢救措施。

需指出的是转氨酶升高的程度与肝毒性反应的严重性之间尚无确切关系,轻微的肝损害有可能成为严重肝损害的初起表现。因此,是否停止抗结核治疗常常取决于医生的临床经验和患者的临床表现。如果确定引起肝损害的药物后,该药不应再使用,必要时需调整化疗方案,可换用肝毒性较小的二线抗结核药物如氟喹诺酮类、对氨基水杨酸钠和丁胺卡那霉素等。其次给予肝支持疗法,患者应卧床休息,补充葡萄糖、B族维生素、白蛋白、肌苷等,同时给予甘利欣治疗,口服联苯双酯,伴有黄疸者可加用地塞米松⑷治疗。预防同样重要,治疗前应详细询问患者有无肝炎病史及其他可能影响肝功能的情况。治疗中勤查肝功能,对高危患者可1周-2周复查肝功能,并尽可能选用肝毒性小的抗结核药物或适当减少药物的剂量。常规加用护肝药可降低高危患者肝损害的发生率,除此之外,合理的休息和积极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也很重要。总之,具有危险因素的患者要做好早期保肝治疗,警惕肝损害的发生。患者发生肝损害后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可以保证患者顺利完成抗结核疗程。

参考文献:

[1] 伍百贺,詹俊.药物性肝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国际消化病杂志,2008,28(5):413-415.

[2] 谢莉,高微微.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临床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06,28(S1):51-52.

[3] 谭永康,药物性肝病[J],中国防痨杂志,2002,24⑴:41.

现代抗结核药物的研究进展 篇10

1 开发新抗结核药物药实现的目标[2]

1.1 短疗程:

结核病史传染性疾病中治疗疗程较长的一个。标准化的化学治疗, 至少需要维持6-8个月, 不仅患者的依从性难以保证, 更是导致耐药性的发生。而在现有的抗结核药物基础上进行超短疗程研究, 难以达到满意的治愈率和复发率, 亟需能缩短疗程并减少服药次数, 数量的新型抗结核药物。

1.2 结合潜伏感染 (LTBI) 提供更有效的治疗:

全世界约有20亿万人在一生中发展成活动性结核病。虽然异烟肼是预防结核潜伏感染药物, 也是WHO推荐的结核病和HW双重感染人群的有效药物, 但却存在着严重的限制性, 因此还有待于新药的开发。

1.3 高多耐药结核病 (MDR-TB) [3]的疗效:

MDR-TB的发生率在全球呈上升趋势, 其治疗药物的选择受到极大的关注, 目前只能应用异烟肼, 利福平以外, 价格相对昂贵不良反应多的二代药物, 急需新的药物。

2 抗结核药物的研究进展

2.1 蛋白质组学的应用加速药物的筛选: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张立新实验室使用带有绿色荧光蛋白 (GFP) 表达载体的牛型结核分支杆菌Mycobacterium bovis减毒株bacillus Calmette-Guérin, 即BCG菌株作为测试菌株, 建立了BCG高通量筛选模型作为抗结核病活性成分的筛选, 本研究进一步通过细胞水平的实验验证了abyssomicin J在BCG细胞内会自发转变为atrop-abyssomicin C而发挥其抗结核活性的初步假设, 并揭示了该类化合物可以克服atrop-abyssomicin C不稳定的缺点, 本论文的发现这为将此类化合物开发成成为新一代稳定的抗结核前体药物提供了理论依据[4]。这些研究成果首次揭示了abyssomicin类化合物的硫醚迈克加成产物是更加稳定的且具有定高反应活性的Michael acceptor, 具有更高的生物利用率和药效潜力, 为研制新一类抗TB的临床药物奠定了基础。

2.2 结核分枝杆菌抗药机制:

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半衰期长、杀菌活性强、可与其他抗结核药联合使用等特点, 成为缩短疗程的候选药物, 同时还有杀伤持留菌的功效, 其通过抑制DNA促旋酶活性来抑制细菌生长。尽管如此, 临床大量应用也导致很多耐药菌的形成。最新研究发现, 结核分枝杆菌五肽重复蛋白Mfp A可以模拟DNA结构, 能直接与促旋酶互作从而阻断氟喹诺酮的结合。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米凯霞课题组研究解释了Mfp A体内和体外实验结果差异性的原因, 并首次表明了小GTP酶在结核分枝杆菌氟喹诺酮抗性调控中非常重要的功能, 为进一步了解氟喹诺酮抗性形成的机制和开发新的氟喹诺酮药物和药物靶标提供了理论基础。

2.3 阻断结核杆菌二氢叶酸还原酶:

在WTO的支持下, 中国、印度、肯尼亚、尼日利亚和美国的科研人员组成合作团队, 对结核分枝杆菌的二氢叶酸还原酶开展了高通量筛选和药效学评价[5], 结果发现了一个特异性抑制剂。该化合物能阻断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活性, 让结核分枝杆菌的DNA和RNA无法合成, 从而抑制这种病菌的生长。该成果为开发新型抗结核病药物提示了新的方向。

2.4 大环内酯双糖化合物:

加拿大一项研究显示, 常用作杀虫、杀螨剂的一类大环内酯双糖化合物———阿维菌素在实验中能有效地杀死结核杆菌, 研究人员表示, 阿维菌素的临床应用价值还需要更多验证, 目前正在使用动物模型来探索用药剂量。他们也将试验阿维菌素是否可与其他药物结合使用, 以形成新的有效疗法。

2.5 有效传递物质传递至靶部位的药物载体:

由哈尔达.斯瓦伊博士领导的纳米药物研究中心在抗结核病纳米药物输送方面取得的可喜成果[6]。他们开发出一种基于纳米技术的“靶药物输送系统”, 利用新型的多重乳液喷雾干燥技术, 将目前治疗肺结核病的4种药物包裹在聚合物中, 制成大小为250纳米左右的药物颗粒。这种药物可以使抗生素更容易寻找靶位, 进入被结核病菌感染的巨噬细胞, 持续并且长时间释放抗体, 促进细胞对抗体的吸收。由此可以降低抗结核药物的服用剂量和频率, 同时改善病人的服从性。如果使用该纳米药片, 每周只需服用2片, 周期只有2个月。因此, 纳米药物将为MDR-TB[]患者提供一种简单、快速、安全和可负担得起的治疗方案。

2.6 联合抗结核药物的免疫辅助治疗:

在已有的临床实验中证实, 1L-2, GM-CSF一定程度上对结核及MAC患者有效, 如ATP及类似物通过嘌呤类的P2X7, 受体增强巨噬细胞的抗菌活性, 吡啶甲酸增强巨噬细胞的活性。随着结核杆菌耐药性分子结构的进一步阐明, Th1细胞免疫低下, 是结核病免疫学的特征, 也是结核病慢性化的主要原因, 因此, 研究调节Th1细胞歧化方向, 维持Th1/Th2反应平衡的药物, 可能有益于治疗。

3 结语

以上罗列了6类药物在抗结核药物研究方面的进展, 但应意识到这些只不过是抗结核药物研究重新开始的序幕。由于目前伴有HIV感染的结核病发病率增加和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的出现, 急需迅速开发更有效的药物。但经过众多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 抗结核药物的发展已比几十年前大为开阔, 只要坚持艰苦努力, 人们在与结核杆菌的斗争中必将获胜。S

参考文献

[1]Medical Research Council.A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investigation:Treatment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with streptomycin and para-aminosalicylic acid[Z].Br Med J, 1950, 1073-1085.

[2]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Treatment of tuberculosis and tuberculosis infection in adults and children[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1994, 149:1359.

[3]Crowle AJ, Elkins N, May MH.Effectiveness of ofloxacin against M.tubercu-losis and M.Avium, and rifapin against M.tuberculosis in cultured human macrophages[J].Am Rev Respir Dis, 1990, 137:1141-1146.

[4]Geeta N.Activity of riminophenazine compounds against susceptible and drugs resistant M[J].tuberculosis.Tuberc Lung Dis, 1994, 75Suppl1:26.

[5]Parenti F.New experimental drugs for the treatment of tuberculosis[J].Rev in-fect Dis, 1989, 11Suppl2:S479-S483.

上一篇:可逆直流调速下一篇:机械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