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系统构建

2024-08-17

教育系统构建(通用12篇)

教育系统构建 篇1

创业教育课程是高校培养学生创业素质的主要形式,课程的大纲化、体系化、制度化是提高创业教育实效的现实要求。以系统的方法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推进创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

一创业教育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所谓创业教育,是通过一系列教学环节以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知识和技能、并将其内化成自身品质和能力的素质教育。当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劳动者具备多方位的职业转换和自主创业的双重能力,创业教育着眼于使大学毕业生首先成为就业岗位的创造者,而不仅仅是求职者,其主旨就是培育学生以创业素质为核心的全面素质,促进学生个体的自我发展和完善,让学生进入社会后能够顺利实现自主创业或岗位创业。创业教育并非单纯的应用性教育,在人才培养理念上,创业教育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培养了多少成功的创业者,还在于培育学生自主进取的精神与气质,塑造学生的人格品质。创业教育不以传授某一专业知识或技能为目的,而着眼于培养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有创新务实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创业教育的内容应全面化,教育手段则着力于全面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

创业素质,即创业者应具备的创业活动的必备知识、能力和素养的总和,主要包含了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等要素。

创业意识是对人的创业活动具有驱动和指导、规范作用的行为理念,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理想、信念、行为准则等。创业意识支配着创业者的态度和行为,在创业素质中居于核心和灵魂的地位。良好的创业意识是学生能动地掌握创业知识、创业技能并付诸实践的前提和基础。创业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把创业意识作为学生在大学教育中需要获取的精神和行为特性,让学生树立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奉献精神;积极探索、开拓创新的改革意识;锐意进取、勇于争先的竞争意识;诚实守信、依法遵规的经营意识和筚路蓝缕、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使学生不论是创业还是从业,都能在内心深处保持着不断发现和创造世界的驱动力和实践力,都能在良好的创业意识驱动下,在创业实践中不断成长,完善个体的社会化活动,形成完善的社会人格。

创业心理品质是指创业者在创业活动中能够随着环境条件变化调节自身心理和行为的个性心理特征,包括需要、动机、态度、兴趣等心理因素。创业是一个艰苦漫长的奋斗过程,需要创业者以良好的心理品质应对复杂多样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和创业过程中的得失成败。创业教育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坚强自立、坚忍不拔、悦他宽容品性,培养学生乐观豁达、奋发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勤于自省、勇于自制、善于适应等心理品质,使他们能够顺利地进入环境及社会生活,牢固树立创业的自觉自强自信。

创业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经营管理活动、专业技术活动和社会交往活动。与此相关,创业者需要具备谋划和决策创新能力、经营管理能力、专业技术能力与综合协调、资源整合能力。

创业即创新,创业竞争,就是创业者创新的竞争。成功的创业,都是创业者根据环境与自身条件进行谋划和决策,正确地确定创业发展方向、目标、路径、方法,制定出实施方案并付之实践的过程。创业者需要在前人活动结果的基础上,有所新发现、发明或提出新问题,采取新方法加以解决,从而创造出新的成果。创业涉及到人、财、物和时间空间的选择、分配、组合和优化,需要创业者具有一定的经营管理方法和工作本领,能够审时度势,发现和把握机会,创造机会,使机会转化为效益。创业总是在某一具体行业领域进行的的实践活动,需要创业者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与创业活动结合起来,合理有效地利用专业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创业活动千头万绪,需要处理好几个基本关系,即物与物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创业者需要以系统的思想高度,根据创业目标和任务,对资源进行分配、控制,激励和融合群体活动,及时发现并解决内外部矛盾,妥善协调创业过程所涉及的各种对象,使其恰如其分地发挥适当有效方向一致的作用,形成有利于创业发展的最佳合力。总之,适应变化和利用、驾驭变化,交往、公关,需要创业者具有良好的综合协调、资源整合能力。

大学生的创业活动应当带有理性启动,知识护航的特征,才可能建立起创业的自觉自信。创业能力是基于相应知识结构而建立和强化的能力,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培养创业能力的前提条件。大学生的创业知识结构,应包含有经济、管理、法律、财务、相关专业、交往与公关等内容。创业者知识面越广阔,越精深,结构越合理,创造力也就越大,创业的成功几率理所当然就越高。

二创业教育要着重抓好“两个结合”

创业教育应该以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活动、校园文化等的教育体系作为基础。如果没有这种体系化的支撑,创业教育必将支离零散,无法制度化,难以取得实效高效。

根据现代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创业教育的出发起点与目标选择,创业教育的价值意义在于通过知识和技能传授,培养具有良好创业素质的人才。创业教育价值目标的实现,需要有相应的教育内容、教学形式和课程结构支撑。所以,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和创业规律,组建合理的教育内容,选择合理的教学形式,构建合理的课程结构,把带有专属性的实体课程与渗透于各个专业教学活动中的分科性非实体课程有机结合,是贯彻落实创业教育主旨的首要举措。

独立实体课程是创业教育的核心成分。实体课程应主要解决“如何创业”的问题,围绕学生创业必需的主要能力,涵盖一般性的创业知识与技能,以传授创业规律、创业方法知识和经营管理、政策法规、会计、税务、保险、金融、沟通与交往、公共关系等常识为主要内容,让学生学习诸如规划、决策、生产、管理、阅读报表、评价与反馈等工作知识,为其将要进入的社会角色,掌握角色环境、了解角色规范,采取合理的创业活动做好准备。创业教育独立实体课程应当体现务实高效的风格,内容精炼、节奏明快、指向明确,杜绝学术性的繁文缛节,在高职院校中,一般安排60~80课时为宜。

非实体课程应以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品质为重点,主要解决“如何才能创业”的问题,贯穿渗透于各类基础课、专业课、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习、岗位实践等教学环节,使学生在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中,在校园文化活动、实习实践活动锻炼中,在氛围熏陶中逐渐形成和固化创业精神、创业品格,强化创造思维、创业能力。非实体课程因附着于其他教学课程和活动,有较丰富的时间和空间,就不必作出明确的课时限制。

创业教育本身带有超越专业教育界限的特征,其教学内容和教育要求与学科专业教学当然地存在着冲突。要解决这一矛盾,学校必须变革教育教学理念,注重拓宽基础性教育,建立大课程思维,打破学科专业间的人为壁垒,把具有创业教育性质的基础性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在不同学科专业的教学中都重视扩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启发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教育也要结合各学科专业实际,努力实现与各学科专业优势的双向融合,通过强化通识教育,全面拓展学生的创业能力。

德国理工科名校慕尼黑工业大学,自1995年起启动了“创业型大学”计划,旨在培养适应现代工业社会发展需求的创业和创新人才。“创业型大学”其核心要义是调动学校一切教育因素,着重培养学生的适应力、学习力和实践力。该校管理层认为,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学实践、跨学科研究、行政管理等方面,创业文化应渗透到教学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职业视野和方向感、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创业教育有持久漫长的周期,不能急功近利,试图通过运动式的、应景式的短期行为一蹴而就。与此相比较,目前国内部分高校的创业教育目标定位存在着短视和浮躁,创业教育理念还没有渗透到专业教学过程之中,创业教育仍未能融合于学校的整体教学体系。例如,在教学定位上,往往把创业教育局限于技能训练和方法实务层面,缺乏理念层次的指导和总结;在教学实践中,学科专业教育往往忽视创业意识的灌输渗透,明显形成学科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两张皮”格局。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应当把创业教育作为系统工程来抓,着重抓好“两个结合”。一以创业教育为抓手,构建创业教育与思政法律教育、公共基础教育、职业知识技能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交叉渗透、相互支撑的内容体系。二是以实体课程为抓手,构建以非实体课程为基础,专业课程与综合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实习实践课程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教学形式和结构体系。坚持并不断完善这“两个结合”,才能有效避免创业教育游离于其他教育、创业教育实体课程悬浮于非实体课程的现象。

三创业教育的形式要多样化、系统化

创业教育实体课程是以传授间接经验为主的教学环节,培育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开展学生创业活动,都需要升华为科学知识的间接经验的启迪和指导。因此,开设专门的创业教育课程,可以使学生在理性层次上把握创业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建立起较完整的创业知识系统,提高创业的自信和自觉,保障创业活动的质量和效益。目前一些高校采取开设创业指导讲座或请企业家、成功校友作创业报告的形式来取代相对完备严谨的课堂教学,是创业教育活动的误区。讲座和报告虽然也能对学生产生激励、启发和借鉴作用,但其课时零散,内容单薄且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学生接受教育的形式被动、单一,显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学效果也无法与实体课程相等同。

间接经验的传授,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创业知识,但这些知识要内化为学生的创业素质,还需要有学生在创业活动过程中获得的直接经验的催化。创业活动课程就是让学生通过直接参与创业模拟或创业实践活动,直接获取创业经验,感悟和体会创业规律,了解创业活动的程序和方法。创业活动课程形式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系统性、综合性和操作性的特征,如创办创业教育基地、举办创业计划大赛、创业项目开发竞赛、顶岗实习、社会实践等,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个人或组队选择参与。设置创业活动课程旨在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既符合人的认识规律,也符合教育学规律与创业发展规律。创业教育设计应当突出活动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促成创业教育活动蓬勃开展。

目前,不少高校创建了校内外创业教育基地,以推进创业教育活动常态化、规范化。在基地教育中,学生在专兼职教师的指导下,依托基地运行,可以较充分地认识企业与市场、创业与社会、职业与人生的关系,完善自身的创业知识和能力结构,强化进入社会的准备。创建基地要务实求真求效,必须有健全的组织机构,有稳定的专兼职结合的管理人员和指导教师;有与基地性质和学生专业特点相适应的教学计划以及明确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活动、教育评价等;还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活动制度、管理制度。

大学生创业大赛是开展创业教育活动的重要平台,在国内高校屡见不鲜,并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公司。但从现实情况看,高水平的创业大赛因要求较高,往往成为“精英赛”,致使大多数学生缺乏参与热情,对推进创业教育的示范效应并不明显。而一般的创业大赛虽然门槛较低较容易吸引学生参加,但很多学生的创业计划限于知识、经验不足,所设立的目标和应对措施、所采用的分析数据等往往是纸上谈兵,不能经受市场的考验而缺乏实用价值。这些问题应当引起重视和改变,否则大赛创业只开花不结果、其生命力将会逐渐萎落。

创办创业园或“孵化器”,是全球高校方兴未艾的创业教育活动平台和结晶。学生创业园以弘扬创新精神,培养创业人才,培育创新型企业为主旨,承担了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创业孵化基地的职能,为学生提供信息服务、中介服务、技术服务、资金支持等,使学生在经营管理、团队协作、风险竞争、法律契约精神等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成为创业教育的强大助推器和辉煌成果,其中具有典型和标杆意义的当属美国斯坦福大学。斯坦福大学通过产学研合作,其建立的的“硅谷”,孵化了高科技产业集群,成为世界最先进知识和技术的聚集地,孕育了享誉世界的现代科技文化。“硅谷”道路符合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校发展的规律,“斯坦福+硅谷”的模式成为各大高校竞相效仿的对象,其“硅谷效益”已扩展到世界各地,并带动了世界各地大学高科技园的建立与发展,对于我国高校推进创业教育,走自己的特色发展道路无疑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上世纪末国内高校开始探索创建创业园区,至今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高校创业园孵化器公司已达一千多家。但是十多年过去,从总体看大学创业园发展并不如人意,经济和社会效益不佳,不仅没有孵化出一个真正强大的明星公司,还有逐渐被边缘化的趋势。“斯坦福+硅谷”的模式在中国也许有些“水土不服”,但推进创业园建设的探索应当坚持不懈。即使暂时没有创建创业园区,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直接面向社会参与科研开发和技术服务,通过产学研互促共进,把创业活动的优秀成果直接推向市场。为促进创业型人才脱颖而出,学校应积极探索建设开放的弹性教学管理系统,既允许鼓励学生休学创业,也要允许学生返校接续学习,为开展创业教育活动营造灵动宽松的制度环境。

创业教育是全面素质的教育,是渗透于学校整个教育体系的系统工程。学校只有以系统思维、系统方法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才能推进创业教育健康发展,培养出越来越多的活跃于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创业者。

参考文献

[1]尹万呁,刘旭.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J].探索教育探索,2011(10).

[2]许小花,张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J].中国电子教育,2012(1).

[3]肖柳梅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探讨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2(18).

[4]彭志武.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重构及其实施模式[J].现代教育科学,2011(5).

[5]熊华军,岳芩.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的内涵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1(11).

[6]韩墨.德国幕尼黑工业大学:系统建设“创业型大学”[EB/OL].中国教育先锋网,2012-11-25.

教育系统构建 篇2

摘要:本文探讨了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背景下如何构造合理的大学生学习生态系统问题。合理的学习生态系统不仅能帮助学生实现对知识的系统学习,而且能促进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自由,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扩展学习和创新学习;可以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等教育;生态系统;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6-0191-02

一、引言

目前大多数高校课程的教学过程主要形式是教师在课堂上面对面地给学生传授知识。在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中,教师运用讲授、演示、提问等多种手段引导和激发学生进行知识的系统学习。但是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对所有学生的引导方式和教学内容都是统一的,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做不到个性化教学;同时,教学活动也受到时空上的约束。

在目前信息获取渠道非常丰富的社会背景下,学生可以通过网站、搜索引擎、软件、MOOC等多种方式形成的虚拟课堂进行主动的自主学习。这种开放的学习方式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提供多元的交互空间,能够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但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面对丰富的学习资源时容易迷失方向,缺少学习方向、目标上的引导。

如何充分发挥两种学习模式的优点,使它们优势互补、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是值得关注的课题。因此,有必要构建一个良好的大学生学习生态系统。

二、学习生态系统框架

虚拟课堂的优点是现实课堂无法比拟的,而现实课堂的优势也是虚拟课堂无法替代的。因此,需要找到一个结合方式,使两种教学模式能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最大化地发挥各自的优势。通过大量的实践教学和教改尝试,我们提出了一种大学生学习生态系统框架来达到上述目标。

在我们提出的学习生态系统框架中,需要教师面对面教学的现实课堂教学环节被分为三个层次:课程引导、专题讨论和高级专题,将虚拟课堂分为自主基础学习、指定专题自主学习和拓展学习三个层次,并在现实课堂和虚拟课堂的不同层次之间形成反馈系统,有效实现它们之间的充分结合,如图1所示。

当大学生开始学习一门新的课程时,如果采用我们提出的学习生态系统进行学习,那么整个学习过程如下所述。

环节1:教师通过课堂教学的模式对学生进行课程引导。

这个环节的主要目标是教师向学生介绍课程的相关背景知识,说明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方向,提纲式地给出课程的内容框架,并根据内容框架对课程内容进行简单介绍,指出哪些是重要知识点,给出对课程基础型自主学习的建议,给出每个知识点需要完成的自测题。此环节是课程引导的`第一个阶段,随后课程学习进入环节2。

环节2: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利用虚拟课堂完成课程基础内容的自主学习。

此环节的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自己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主要是根据教师在环节1给出的课程内容框架进行。学习过程中做自主学习笔记,记录需要教师进行解答的问题,并完成自测题。随后课程学习进入环节3。

环节3:学生带着自己完成的自测题、自学笔记和需要答疑的问题列表进入课程引导的第二个阶段,最后进入指定专题型自主学习。

学生将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反馈给教师,教师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答疑,讲解自测题,对课程的主要知识点进行串讲。最后根据重点知识点布置专题自主学习任务。此过程属于课程引导的第二个阶段,引导学生对重点知识点进行进一步地深入学习。同样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合理安排自己在虚拟课堂中的指定专题的自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做好自学笔记和记录通过自主学习后仍然感到困惑的问题。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所有指定专题的学习后,将进入环节4。

环节4:学生带着自己的自学笔记和问题列表进入由教师主导的课堂专题讨论环节。

在此环节中教师组织学生对大家反馈的问题展开讨论,随后教师对该专题涉及的知识点和主要问题进行总结和强调,并给出拓展学习方向的建议。随后学生将进入最后一个要求完成的自主学习环节。

环节5: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建议开展拓展型自主学习。

这个环节的自主学习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课程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应用,使学生能在课程内容的宽度上和深度上进行拓展。学生完成这个阶段的自主学习后,教师将对学生进行高级专题报告。

环节6:教师向学生作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高级专题报告。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通过专题报告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与本课程相关的最新技术和行业发展动向,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

对高级专题报告内容感兴趣的学生可以继续对相关内容进行拓展型自主学习。

通过上述对图1所示学习生态系统的详细讲解,我们不难看到该学习生态系统充分融合了现实课堂和虚拟课堂两种教学模式,两种模式在课程的整个学习过程中交替穿插着进行,充分利用和发挥了它们各自的优势,既能引导学生进行全面深入的系统学习,又能给予学生充分、主动学习的空间。

三、结语

各种站、MOOC技术、翻转课堂等的出现对传统课堂教学带来了不少挑战,如何将这些新技术融入高校的教学环节,找到它们与传统面对面教学模式的最佳融合方式,将传统教学模式和这些新技术的优势在高等教育中充分体现和运用,我们进行了思考和探索,提出了一种针对高等教育的学习生态系统。该系统由三个层次的现实课堂教学环节和三个层次的虚拟课堂自主学习环节构成。学习活动在这些环节中穿插进行,实现了传统教学模式与这些新技术的高度融合。

参考文献:

[1]沈华,文志诚,杨晓艳,张明武.数据结构及算法:C语言描述[M].第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2]沈华,杨晓艳,马驰,杨华.数据结构及应用――C语言描述[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3]蒋莉,梁荣华,黄鲜萍.数据结构课程教学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1,(9):97-99.

教育系统构建 篇3

一、资源的“共建”及“共享”

教育信息化的主战场在课堂,最终的信息化成果也是通过课堂的变化来体现,课堂教学是基础教育最核心的业务。信息化在这个环节中最为关键的两个因素即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和“共享”。

“共建”主要体现在优质数字教学资源的建设方面,这些资源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可以方便老师在数字教学环境下设计教学方案时调用,使资源的可用性大大加强,同时需要采用配套的信息化手段在教师考核及资源使用等层面推动机制的转变,这样才能够将应用效果落到实处。

在完成资源建设之后,就面临资源“共享”的问题了。资源共享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重点要素:(1)共享的资源存储在哪里?(2)共享的资源如何能够按照用户的需要随时随地被使用?(3)如何让共享资源由“被动被访”到“主动推送”?

针对第一个问题,需要区域的数据中心,或者借助省/市的数据中心平台来存储这些优质的资源。云数据中心的承载能力、稳定性及安全性是我们在数据中心建设中首要考虑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对应的就是“宽带网络校校通”和“优质资源班班通”的问题。

首先“连通”是“共享”的基础,所以要实现各结点的连通性建设,让每所学校都接入到教育网络中。而数字教学资源的特点是生动直观,表现形式是丰富多彩的,主要通过图片、视频、动画或者交互式程序来开展,这样的应用必然对网络管道的服务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建设更宽的管道来解决管道服务能力问题;另一方面可使用资源缓存技术来解决高并发使用过程中的管道瓶颈问题。这样双管齐下,使用户获得良好的使用体验。

在网络连通的基础上,就要考虑资源的使用环节了。 这正是第三个建设问题所要解决的,通过对资源的使用主体进行区分,根据使用者身份及习惯为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优质资源。这样就将通过搜索功能来实现资源定位的传统方式进行了改变,解决了用户必须要通过主动发起搜索行为来获取资源的被动方式。能够在网络层面即支持新资源的同步传递,用户将会在第一时间获取最新的资源,可以以学校为单位建设热点资源门户,通过信息同步分类机制将最新更新的资源同步到不同身份的用户,化被动为主动。但决定教师是否使用这些资源的因素在于资源是不是优质的(是不是好用)以及资源的使用是否便捷(易用),当然还需配套的激励机制共同作用,使优质资源“通”起来。

二、运维及安全

随着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以及信息网络的逐步完善,摆在信息化建设者面前的运维及安全问题开始凸显,由于业务与信息化的结合度越来越高,信息系统的服务能力不再是支撑几个管理业务系统、教学及资源平台,而是能够基于全体教育业务系统的应用对IT基础设施进行管理,不仅要及时发现信息系统中的故障点,而且要具备提前预防及后续改进的能力。在通过技术手段解决IT故障及问题的同时,又要通过流程的梳理和规范从根源上预防问题的发生。这两方面的工作缺一不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往往更加关注对网络及应用的监控及管理,容易忽视运维流程的建设和IT服务流程的改进,这也正是需要加强和引起重视的。

上面的内容分别从资源建设、使用及管理三个方面概括性地阐明了笔者对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一些认识,从教育资源的核心到使用教育资源的主体(师生)来看,似乎更应关注师生对教学资源的使用体验,特别是针对相对偏远落后地区的资源使用效果来衡量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建设过程中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数据中心、核心骨干网络及数字化校园就像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 优质、稳健、畅通、易用是这个系统的特性标签,根据自身所处的信息化阶段,在建设规划中充分考虑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确定建设内容是成功的关键要素。特别是从资源建设及应用所要达的阶段标目标及效果出发,真正使教育资源促进了教育均衡,实现了教育公平。

作为深耕教育14年的国内网络厂商领导品牌,锐捷网络将会持续深入研究教育行业的信息化特点,一如既往地为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优质的解决方案,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添砖加瓦。

教育系统构建 篇4

要改变传统的以面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而又达到和超过传统的教学效果,必须建立交互性强的远程支持系统。利用现代通讯技术的现代远程教育方式主要有利用卫星电视网、利用有线电视网、利用电信通讯网三种,这三种方式的共同特征是:通过中心教室与远程教室的单向通讯,对分散的学员进行定点定时的集中授课,有些以Internet非实时交互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因此党校系统干部教育远程教育网的通讯模式采用卫星电视网和Internet相互结合的模式。因特网方式代表了现代远程教育先进技术与实用技术的有机结合,但目前远程教育仍然具有师生分离、非面对面教学的本质特征,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在我们设计的党校系统干部教育远程教育网中还利用了以下技术手段。

1 多角度、全方位实现教学模式多样化

远程教育教学实施的一个主要方式是“广播”,通过“广播”可以将各种类型的教学课件提供给学员。党校系统干部教育远程教育网的教育模式采用卫星电视和因特网的有机结合。

因特网模式主要是指利用局域网、城域网或广域网甚至是有线电视网进行异地学习,学员通过因特网络浏览或下载课件,参与网上讨论、交流等进行学习,同时为学员提供脱机版的学习光盘。

卫星广播方式则是利用通信卫星高覆盖面、高传输率的优势,进行视频广播,学员通过卫星接收设备或由当地工作站统一接收收看或下载教学课件进行学习。当地工作站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可以利用集中学习,也可以用有线或无线电视广播方式让学员坐在家中利用电视机收看教学内容进行学习,同样可以将下载课件的拷贝让学员任选学习时间。目前党校系统已建立中央、省、市、区(县)四级卫星网络的联网。截止到2007年12月,全国党校系统共建立远程教学A级站62个,B级站217个,C级站2519个,共计2798个,覆盖了全国全部的市县和部分村镇。

两种模式的有机结合,是通过建立以卫星广播网为主干网络,以因特网络作为分支网络形成一个两级远程教育网络体系结构,来实现最大的覆盖面,最快捷的学习途径和最少的经费投入。当然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党校系统干部教育远程教育网将实现全覆盖、数字化、实时交互性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

2 制作内容丰富、形式生动的教学课件

课件是学习者开展远程学习的基本资料,课件可以是文字、音频、视频、CAI课件等,而课件编制的技术手段也有图文印刷、音像录制、数/模或模/数转换、静态/动态图像压缩编码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在党校系统干部教育远程教育网中课件分为交互式网络课件、单向式视频录像课件和模拟训练课件。

交互式网络课件是用于在因特网上传输和可进行远程交互教学的教学内容,以目前网络的传输速率来看,大量的音频、视频数据下载速度相对较慢,交互式网络课件又分为联机版和脱机版。联机版课件存放在终端服务器中,学员根据需要上网登录党校系统干部教育远程教育网后,在“网络教室”中根据个人情况来浏览相应课程的网络课件。而脱机版课件则存储在光盘中,学员可在自己的机器上使用IE浏览即可,这种课件无须上网,节省资源。

单向视频录像课件是为了体现党校系统干部教育部分课程操作性强的特点,而将教师的现场示范操作、课程现场讲解等资料,用录像带保存下来,同时制作成视频光盘发给学习,供学员学习时使用。

模拟训练课件是指为了完成党校系统干部学员的技能模拟训练而设计开发的操作型训练系统,它是三种课件中最复杂的一种。该系统既要保证界面的友好性、操作性的真实性、交互的实时性,又要保证训练环境的情景性,类似于大型的游戏软件,要求较强的视觉、听觉效果,因此课件系统以光盘形式提供,有的还需要配备相应的操作训练平台。

3 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师生在线交流和交互答疑

交互答疑是任何学习方式所必须的一个主要环节,党校系统干部教育远程教育网的答疑方式分为实时答疑和非实时答疑。实时答疑就是在线答疑,学员可以根据所选课程的答疑时间表(在网上发布),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向教师请教,教师及时回答,具体的实施方式有:QQ群、电子邮件、新闻组、网上论坛、留言板、公告栏以及最常用的电话方式。

非实时答疑一般采用邮件(包括普通邮件和电子邮件)方式与教师沟通,学员在任何时间,只要学习中遇到了问题,就可以立即发送邮件给教师,采用电子邮件方式教师应在一定的时限之内把所有问题的答案以电子邮件方式回复给学员,而对于那些用语言、静态图片以及简单动画无法回答清楚而需要用视频表现的问题,教师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将制作好的视频文件上传网络或刻制光盘发给学员,或以卫星广播传给学员。学员也可以首先在常见问题解答中搜索是否有相同的问题,若有则可直接从网上下载或浏览正确答案,进一步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在常见问题解答中设计教师代理来实现和学员的实时交互。

党校系统干部教育远程教育网的硬件结构建设技术已经成熟,党校系统干部教育远程教育网站建设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相信不久远程教育系统建成之后,一定会为我国的干部教育事业发挥重要作用,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既精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干部队伍。

参考文献

[1] 郭向勇主编.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教程.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 邱玉辉等.计算机与教育.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 沈润洲等.现代远程教育的技术应用研究.

教育系统构建 篇5

第一阶段研究总结

(2013年7—2014年2月)

吉林XXXXX中心校:XXX 按照课题研究计划,历时八个月的课题研究与实践,收获颇丰,现总结如下。

一、认识上的提升:

生命既是教育的逻辑起点,又是教育的最高目的,犹如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朱小蔓教授所言,“所有的学校应该从生命教育起始,将生命教育、生活教育和生态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三大基本模式。点化和润泽生命是教育之本。”我们从教的小学教育是人生的学龄第一阶段,具有最大的生命潜能和教育可塑性,对人的毕生发展意义重大,理应成为生命教育的关键时期。而现代教育在很多方面用制造物的方式在培养人,将人培养成适应市场竞争的工具,而忽视了人的生命性与内在的发展需求。正如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洛姆所说,“(现代)人具有关于物质的全部知识,但对于人的存在之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人是什么、人应该怎样生活、怎样才能创造性释放和运用人所具有的巨大能量——却茫然无知”(弗洛姆,1988)。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小学时期的教育也日益呈现“功利化”特征,比如:有研究显示,“随着时代发展,家庭教育中的‘知识性’功能越来越强,而‘道德性’功能越来越弱。‘千年一代’的家庭中,知识性教育显著高于以往家庭”(徐浙宁,2008)。

二、教育形式上的认识

如今的教育,其内容、形式都非常丰富,而且有很多新的拓展,比如:以“多元智能”为理念的多元课程、以“建构主义”为导向的建构学科课程等,却缺少与学生安全教育的整合。小学教育对学生给予过多的知识性灌输,家长也过分的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学生的安全成长的要素,忽略了儿童的生命本体,忽略了生命的主体性、整全性和发展性,这些恰恰是教育的“内核”。事实上,不论是“多元智能”、“建构主义”、“瑞吉欧”,还是“全人教育”等,这些先进理念或模式都强调儿童的主体性,强调教育应以满足儿童的内在发展需要为本,在教育过程中激发儿童潜能、促进儿童整全的生命发展。“盲目跟风”的教育,只看到教育表面的变化,却忽略了教育不变的“内核”;“碎片化”的教育,关注了儿童发展的多元需要,也关注了儿童的个体差异性,但却过于注重了各个“部分”,过于关注儿童所接受的教育内容和外在活动,忘记了儿童生命的整全性,使教育缺乏“整合”;“知识性”教育,过于强调教育的功能化,而忽视了儿童的发展规律。

三、实施安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体现。实施安全教育不仅是儿童全人发展的需要,也是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实际行动;不仅是对各种先进教育理念的实践探索,更是对其进行整合发展的建构过程;同时,也是儿童自身发展的需要,是改善儿童生命环境、构建生命型校本文化的需要。

四、构建学校生命与安全教育体系。

将学校生命教育的实施视为一个系统工程,包括生命教育目标的确定与细化;生命教育课程的开设与教材的编制;生命教育师资的培育等等。虽然我校生命安全教育的探索才刚刚起步,但有我们可以借鉴的成果。上海在2005年出台了《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表明“生命教育”理念开始进入我国中小学校园。就国内已有的研究来说,主要集中在三个视角:其一,现实角度,即主要从一些现实问题(诸如:青少年自杀、他杀、人类生态环境恶化等)出发的研究。这是绝大部分学者(尤其是我国港台地区的学者)的研究出发点。其二,理性的思辨,主要探讨生命教育的内涵、本质、理论依据等理性问题。比如,部分学者从哲学、教育学、传统文化等理论角度对生命教育进行的理性探讨,试图寻求生命教育的理论根源和依据。其三,两者的结合。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理性与现实的结合角度探讨生命教育,既确立生命教育存在的合理性和理论依据,也针对当今教育实践中的现状与误区,提出建构生命教育理念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我校生命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儿童(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明确了生命教育应包括三个层面:认知层面、实践层面和情感层面。

明确了我校实施生命安全教育的实施途径。大部分学者认为生命教育的实施,应该是学校、家庭、社会等多种力量的共同参与。而学校是学生成长的主要场所,所以对学生生命的发展负有主导作用。生命教育要从渗透在各学科的学科教学活动(包括现有的显性课程和一些隐性课程)、形式多样的专题教育、以实践体验为主的课外活动这三个途径来开展,要重视营造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和谐人际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如生命教育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保证体系等。

我们提出了一些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方法来帮助生命教育的实施,如随机教学法、亲身体验法、角色扮演法等。当然,生命教育的课程、教学及生命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也成为研究内容之一。

五、几个亟需在以后研究中解决的问题。

1、幼儿生命教育的理论建构。生命与安全教育的内涵、组成元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等理论问题。

2、儿童生命教育的内容构成。

3、幼儿生命教育的方法体系。

总之,我们对生命安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尚处在萌芽状态,不论是理论基础,还是内容与方法体系,都需要重新思考与原创性建构。

教育系统构建 篇6

摘要:创业教育是一个多主体、多要素协同育人的完整系統,协同育人理念对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以深圳大学为例,探讨多主体有效整合、多要素集成共振的创业教育系统的构建,并进一步提出从创业文化、创业课程、创业平台、创业资金、创业政策和创业信息等方面形成创业教育系统高效运行的支撑与保障。

关键词:创业教育、协同育人、系统

中图分类号:G4

创业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继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之后的"第三本护照"。随着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及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增加,国内高校对在校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日益重视。高校不再仅仅是产生理论家、思想家和科学家的摇篮,培养具有现代经营理念的优秀创业人才同样是重大历史使命。2010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2012年,教育部联合财政部共同发布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1】,对高校协同创新的机制体制改革提出了明确的规划,它为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赋予了新的内涵、创造了新的契机。创业教育是一个新兴的开放式、创新性的学科门类【2】,其主体涉及学校、学生、企业、社会和政府等,其要素包括人才、资本、信息、技术与文化等,因此,迫切需要将协同育人理念引入创业教育,构建基于协同育人理念的创业教育系统,实现大学生创业教育新机制与新模式的改革,全面优化高校创业教育的环境氛围,培养更多更优质的创业人才。

一、协同育人理念与创业教育系统的契合

协同育人基于协同论而提出,是指通过科教协同、校内协同、学校与行业、

地方有关部门、企业等协同,努力将优质科研资源和校外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共同承担育人的职责【3】,呈现出非线性、多角色、开放性的多元主体互动协同特征。将协同论运用于教学实践中不仅能提升教育的价值功效,并且能更好地实现教育全面育人的目的。创业教育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涉及学校和社会(校外)两大领域。学校的主体是学生和教师,资源要素是课程、经费、平台和文化;社会的主体是政府和企业,资源要素是政策、市场、资金和信息。由此,协同育人理念与创业教育多主体、开放性特征相契合。高校应以协同创新为引领,通过校内外各类创业教育资源的协同育人和创业要素的有效汇聚,突破各主体间壁垒,释放各创业教育要素活力,从而构建和改善创业人才培养的环境和平台,实现创业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

协同育人价值内涵对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通过校企共建创业课程,校企地共建创业平台、联合出资,学校地方政府共同出台创业扶持政策等协同育人机制,较好地解决创业人才培养机制问题,调动各方参与人才培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协同育人,解决创业教育课程、创业活动项目结构不合理问题,使人才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转型升级需要;通过协同育人,促进学校创业教育与政府、企业、市场的关联,解决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的问题。创业教育系统的有序运行依赖于协同育人的核心理念和协同机制的有效创新。

二、基于协同育人的创业教育系统构建

深圳大学地处改革开放前沿,深圳敢闯、务实、创新、创业、竞争、包容的城市文化深深根植于此。学校认真分析创业者素质能力的多元化要求以及创业教育本身的协同性,逐步厘清了"激发创业兴趣-储备创业知识-提升创业能力-整合创业资源-打造创业平台"的创业教育总体思路并积极实践。

1.创业教育完整系统

创业从本质上讲应是一个企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完整过程,创业活动本身的综合性决定了创业教育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创业教育应是一个多主体、多要素协同育人的完整系统。深圳大学以创业活动发展路径为主线,逐渐形成学生、学校、企业和政府多主体参与,创业文化、创业课程、创业平台、创业资金、创业信息和创业政策多要素共振的育人体系,充分实现协同育人、共同发展,有效提升学生创业能力。

多主体、多要素

图1基于协同育人的创业教育系统

协同育人系统的核心是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建立适用于不同需求、形式多样的协同育人模式,将学校资源、校友资源、企业资源、政府资源有效整合,促进学校内部各单位之间、校企之间、校地之间各种创业教育要素的流动、共享与融合。为确保创业教育的有序协同开展,打破校内壁垒,学校成立深圳大学创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深圳大学创业园管理委员会和创业教育工作组,统筹规划和协调学校创业教育。在工作机制方面,打破部门壁垒,将教务部门的创业课程、招生就业部门的创业园、团委的课外创业实践活动、学生部门的创业奖励等进行系统整合,协同推进,改变了过去创业教育大而不强、散而不精,政出多门、单兵突进的局面,做到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在课程开设方面,打破学院学科壁垒,整合各学院力量成立跨院系的创业课程组,针对创业素质能力要求做好顶层设计,建设高质量的创业系列课程。在培养模式方面,打破学生专业壁垒,组建多专业混合创业精英实验班,重视多学科交叉创业人才的培养。在平台建设方面,以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专项为依托,打破资金壁垒,统筹中央、地方和学校资源,共建共管。

开创学校与外部组织之间紧密合作的新局面。广泛开展企业合作,首先以校友企业为切入点,通过将人才培养与企业科研和人力资源储备相结合,带动其他更广泛的合作企业,使学校成为企业的成果源、智囊团和人才库,提升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动力。扎实推进企业实践基地建设,依托深圳产业集群和产业优势,建有校外专业实习基地294个,就业实践基地106个,就业创业见习基地7个。获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项,获广东省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8项。与企业合作的深入开展使学校的人才培养获得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和支持。中国校友会网最新发布的2014中国大学校友捐赠排行榜中,深圳大学以校友捐赠2.99亿位居全国第七。截至2013年末,来自腾讯、好日子、永亨银行、恒生银行、中粮集团、日本永旺、深圳特区报业集团等34家知名企业在学校冠名设立奖学金、奖教金和助学金。学校积极推动地方政府出台各类学生创业扶持政策,并帮助和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政策,为学生企业的顺利成长提供政策倾斜。endprint

以协同育人为引领的创业教育系统构建,汇聚了校园创业教育各类核心要素,激發了创业主体的动力、活力和凝聚力,充分体现了深圳大学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办学特色。

2.圈层结构培养模式

针对学生个体的不同需求和人人成才、多样化成才的教育理念,构建了"外层(大众化创业教育)--中间层(专业化创业教育)--核心层(精英化创业教育)"圈层结构培养模式。

外层面向全校学生普及性开设 "创业指导"系列课程、"创业兴趣引导"系列课程与"创业通识"系列课程,讲授创业概论、创业规划、创业通识、职业生涯与就业等相关知识,每年吸引自主选课学生近千名;同时辅以课外形式多样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大学生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课外科技文化创新创业活动、其他创业竞赛、创业讲座等,鼓励学生自主参与,激发学生创业兴趣,积累创业知识,每年吸引超过万人次学生自主参与各类创业活动。

中间层面向具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开设"创业专长"类课程和"创业拓展"类课程,讲授各专业领域创业所需的产业模式、业态特征、产业政策和行业规范等行业知识,专业教育中渗透创业元素,增长学生创业能力,深化学生创业知识,增长创业才干。

核心层面向具有创业志向并掌握创业基本知识的学生,组建多专业协同双学位创业精英实验班或资助项目进入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精英实验班个性化制定培养方案,精心设计课程体系,科学制定评价要素,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实行创业导师制、小班授课制、小组研讨制、案例教学等方式培养创业精英,已连续招收5届学生,成为学校创业型人才培养协同育人的示范区。学生创业园配备创业导师,选择和培育创业项目,开展企业孵化、创业辅导与创业训练为一体的创业实践。

三、创业教育系统高效运行的支撑与保障

1.构建创业课程体系,开展递进式创业教育

基于个性化成才的圈层结构培养模式,校企共建构建较为完整且富有特色的创业课程体系,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①低年级开设"创业兴趣引导课",激发学生创业兴趣、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如《创新与创业》、《创业学》、《创业主题研讨》、《职业素养训练》等;②中低年级开设"创业通识课",讲授创业所需财税、金融、法规、企业管理和项目运营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创业品质,如《创业公司治理》、《商业模式》、《创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业法律法规》、《应用税收实务基础》、《创业会计学》、《创业过程中的风险及管理》等;③高年级开设"创业专长课",讲授各专业领域创业所需的产业模式、业态特征、产业政策和行业规范等行业知识,增长学生创业能力,如《移动互联商业模式》、《生物技术创业导论》、《创业项目识别》、《互联网创新创业》等;④专业选修课中增加"创业拓展模块",在专业知识讲授中渗透创业元素,鼓励教师把专业知识与创业知识、创业技能相结合。上述创业课程体系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激发学生创业激情,提升创业能力,模拟创业过程,为学生成功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图2 创业课程与创业实践体系

2. 营造创业氛围,传承创业文化

深圳大学地处改革开放前沿,深圳敢闯、务实、创新、竞争、包容的城市文化深深根植于此。学校坚持"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的办学特色,一贯重视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建校初期,即着力构建学生"三大课堂"学习体系,正规严谨的专业知识教学是第一课堂;生动活泼的学生社团活动是第二课堂;大规模全方位的学生勤工俭学活动是第三课堂。对创业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体现在学校确立的人才培养三自精神--"自立、自律、自强",以及学生的三种能力--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竞争能力、应变能力。进入新时期,学校更加重视学生创业思维和能力的系统培养与训练,更加重视创业文化的营造,通过将创业教育融入学校育人体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广泛开展各类创业讲座、沙龙、训练、竞赛、项目、实战,通过对杰出校友如马化腾、史玉柱、周海江等的大力宣传,培养、激励、训练了一大批创业人才,创业氛围日趋高涨。

3. 构建创业平台,训练创业实践能力

创业平台作为创业教育主要载体,在培养学生创业意识、能力、灵感和实践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①项目竞赛平台。举办"创业者训练营项目",针对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开展包括创业教育、商业模式、风险投资等内容的集中训练;组织、参加国内各级政府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主办的各类大学生创业大赛,为学生创业模拟提供有效途径。②讲座交流平台。每年举办"创业荔园"系列讲座;邀请杰出校友、企业高管、技术专家、政府官员、风投经理定期举办创业沙龙和"专家会诊"。组织学生前往中小企业与创始人深度交流,了解企业与社会。成功校友的楷模作用、商界精英的创新思路,唤起学生创业激情,激发学生创业灵感。③社团活动平台。创业协会指引大学生了解最新的创业理念和商业发展模式,是一个集学术性、实践性为一体的校园社团组织。协会工作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创业理论学习与研讨,二是创业项目体验与实践。协会长期组织成员和干事开展集体学习和头脑风暴,策划并执行构思项目,积极与校外企业互动产生商业性项目和实习机会,自发成立创业公司。创业协会目前已发展成为深圳大学规模最大、最有活力的协会。④创业孵化平台。学校于2009年成立学生创业园,园区面积达2000平米,可同时容纳学生企业34个,每年投入约400万元创业基金,目前共有孵化企业32家。园区面向应届毕业生(研究生)自主研发的具备市场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项目或有新意的商业项目,给予无偿资金扶持和场地资助。每年举办创业计划大赛,为100个学生创业(实践)团队、300名学生提供演练机会。

4.加大创业资金投入,建立经费保障机制

学校加大创业教育经费投入,资助"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大学生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创业基金"资助学生创业项目、创业教育课程建设项目、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创新创业活动等。同时,学校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引导企业和政府资金投入。经多年实践,学校已建立了长效的创业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对学生创业活动、创业项目、创业平台的资金扶持从根本上保证了创业教育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5.制定创业扶持政策,提供政策支持与资源保障

学校制定了《深圳大学学生创造性成果奖励办法》,鼓励学生积极创业,并对获得各类创业竞赛、成功创办学生企业的学生给予学分奖励。制定了《深圳大学学生创业项目申报流程》、《深圳大学学生创业项目评审暂行办法》、《深圳大学学生创业园管理办法》、《深圳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深圳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方案》、《深圳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管理办法》、《深圳大学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管理办法》、《深圳大学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深圳大学专业创作室实施与管理办法》等数十个规章制度,为学生开展课外设计制作、发明创造和创办企业提供政策支持与资源保障。学校积极推动地方政府先后出台若干创业扶持政策,包括:《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意见》、《深圳市自主创业补贴办法》等,为学生创业提供政策支撑。

6. 建立创业信息服务平台,加强多方沟通交流

信息时代,交互与共享是永恒主题。无论是校园的创业文化营造、教师的创业课程讲授、业界专家的创业讲座交流,还是社团的创业实践活动,大量的创业信息、创业灵感汇聚于注重分享、渴望成功的深大学子,为他们实现创业梦想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学校努力构建了学校、学生、企业与社会沟通交流的平台,面向学生、企业提供信息资讯、创业培训、个性化预约咨询、创业园区企业产品推介、各类创业比赛等信息,同时提供学生创业园区企业管理、财务管理等服务。信息平台为创业信息的沟通、创业企业的联络提供了便捷的通道。

作者简介:陈晔(1978-),女,安徽铜陵人,深圳大学教务部副研究员,硕士,从事高等教育研究;孙忠梅(1962-),女,黑龙江林口人,深圳大学教务部副主任,研究员,从事高等教育研究;林铿(1985-),男,广东潮州人,深圳大学教务部助理研究员,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参考文献:

【1】徐小洲.中国高校创业教育[M].上海: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

【2】任泽中,陈文娟.引入协同创新理念优化高校创业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13(10).

关于高职院校绿色教育系统之构建 篇7

生态系统 (ecosystem) 这一概念是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 (A.G.Tansley) 于1935年首次提出的, 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生态系统有四个主要的组成成分, 即非生物环境 (气候因子、无机物质及有机物质) 、生产者 (主要是绿色植物) 、消费者 (人及其他异养生物) 和分解者 (主要是细菌和真菌) 。其中, 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彼此依存, 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绿色教育应是一种系统教育, 而这个系统必须如生态系统一般, 有自己主要的组成成分, 并且各种成分缺一不可。学校绿色教育系统作为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 其四个主要组成部分应该如此理解:非生物环境———绿色校园, 是学生、教师、管理者共同生活和面对的环境, 是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生产者———绿色教学, 包括教和学两个方面, 是学校的生命线;消费者———绿色服务, 使系统中其他组成部分处于最佳的生存状态;分解者———绿色管理, 是系统得以维持平衡、稳定的基础和保障。这四个方面既相互影响, 又彼此融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绿色校园方面

绿色校园应该遵循“充满绿色、充满活力、充满生机”和留有广阔的活动空间等原则。

重视绿化及养护管理, 创建优美的校园环境学校应该加大引进绿化植物的种类, 尤其是具有本地特色的植物种类, 如我校可引进扬州的市树银杏、垂柳以及市花琼花、芍药。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为构建园林、园艺相关专业的学生自主学习平台, 可以利用网页制作等现代信息技术集成图像、声音、视频等多媒体, 编写校园及校内实训中心植物名录并制作专题网页, 以增强学生对园林植物识别及应用的感性认识, 培养学生浓厚的专业兴趣。另外, 应增加绿化种植形式, 形成层次丰富、搭配合理的复合植物群落, 丰富花园式校园的内容。还应加强校园植物的养护管理。俗话说“三分种, 七分管”, 优美校园环境的保持是建立在精心养护管理基础上的。

校园绿化要注重体现中国传统花文化植物的美除了表现在形态、色彩方面外, 还体现在它所表现出的意境, 而后者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的理解和尊崇, 是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梅花之傲雪开放的不屈不挠精神;竹子“未出土时便有节, 及凌云处更虚心”的气概;“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的淡然。再如牡丹的“国色天香”、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桂花香胜、枫叶飘丹等等。这些对广大师生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树立绿色教育理念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绿色校园应该有学生的充分参与结合学校的专业设置, 应让广大学生积极参与绿色校园建设, 如环境保护标语的张贴、垃圾的分类处理、绿化苗木的种植、资源的节约与循环利用、健康知识的宣传等等, 这些都是绿色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对学生加深专业认识、提高专业素养有重要作用。

绿色校园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场所, 学生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是在大学里度过的, 因此, 校园环境建设对学生甚为重要。比如, 应多留一些绿色空间, 在绿地中设置一些供休憩用的设施;教学楼、宿舍楼应有尽可能多的绿化面积, 增加绿化总量。这些对于学生保持平静的学习心态非常重要。

绿色教学方面

绿色教学就是综合运用教学论、环境心理学、教育技术学、教育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的原理与方法, 来探讨每一学科的发展规律, 以人、自然和社会相统一、相协调的观点去思考、应对教学中的问题, 寻求人、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最终建立起符合生态规律的新型教学系统。

绿色教学对“教”的要求绿色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型教学系统中, 学习方式的转变尤为重要。现代学习方式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 由许多具体方式构成的、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开放系统, 强调主体性参与、重视直接经验, 强调活动、实践、考察、探究和经历。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 我们的重点应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使学生在毕业前, 就能适应企业对员工的要求。这就要求高职学生在学校有充分的动手活动空间, 如英语语音室、专业实训实验室应开放, 并切实上好实验课和实习实践课。另外, 教师的任何专业教育都不能是单纯的专业知识传授, 而必须将其置于整个社会系统中, 结合资源、环境、人口等多方面因素来思考。如有人提出, 德育课程应将善待自然、保护环境、爱护地球上其他生命列入教学内容, 培养学生对于生命与自然的宽容和博爱精神。绿色教学在方式上非常灵活, 这就要求创设一种自主学习氛围。我们应创造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学生之间交往的新型关系。教师要树立“教学要适合学生, 发展学生的各种潜能”的现代教学理念, 根据教学内容、知识类型、学生智能结构的不同, 选择适应多种教学需要的教学模式群, 做到因材施教, 因人施教。绿色教学还应包括教会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培养学生的经济意识和经济思维, 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踏实的工作作风等。

绿色教学对“学”的要求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需要人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精神状态。当今社会, 生活与工作节奏越来越快, 缺乏自我保健能力和保健意识是现代人的突出问题。大学生在重视专业技能学习的同时, 应重视生理和心理方面的保健知识, 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 具备健康的心理和强健的体魄, 从而适应社会和生活的快节奏,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力量。

从以上各方面可以看出, 绿色教学的根本是教师充分认可学生, 师生双方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开展教学活动。

绿色服务方面

绿色服务就是以人为本, 从人的发展目标出发为各层次的服务对象服务, 做到服务及时、满意、高效率、高质量, 确保服务对象的实际需要, 促进服务对象的快速健康发展。

绿色教育必须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服务, 学校领导必须积极主动为教职工素质的提高与发展服务, 教职工必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学校要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提高服务档次和质量, 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四有”建设者和接班人。

绿色管理方面

绿色管理应是以人的生命发展为本的, 尊重人性与人格的民主管理。绿色管理应重在诚信。绿色校园的建设、学校对教师和学生的管理, 一系列政策、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实施等, 都应从人的发展需要出发, 尊重人, 信任人, 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为出发点, 把学校的管理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发展放在学校发展的中心位置, 把学生的成长、成人, 教师的成才、成家, 学校的成功、成名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谋求三者协调、快速发展。

绿色教育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四个方面的内容不可或缺。绿色校园是大环境, 它能保证绿色教学健康稳定地发展, 绿色教学是学校办学的根本及核心, 绿色服务可以更好地实现绿色教学, 绿色管理是上述一切的根本保障。然而, 学校绿色教育系统又不同于一般的生态系统, 相对于非生物, 它更重视系统中所有人的生存状态。因此, 构建学校绿色教育系统的重点是充分考虑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俊, 黄金华.新时期高校绿色教育探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14) :73-76.

[2]杨叔子.绿色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J].教育研究, 2002, (11) :12-16.

[3]邵小明.《植物生物学》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 36 (33) :14765-14766, 14769.

[4]孟树标.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高职园艺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构建[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 19 (31) :161-163.

[5]刘振湘, 李友华.农业类高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 2007, (10) :39-42.

[6]孙江绪.园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3, (6) :27-28.

[7]蒋寿建.高职院校实践绿色教育理念解读[J].扬州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07, 11 (6) :9-11.

构建和谐的学校教育生态系统 篇8

一、教育生态系统的结构

教育生态系统包括三个层次:一是以教育为中心, 结合外部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 组成单个的或复合的教育生态系统;二是以某个学校、某一教育层次或类型为中轴所构成的教育系统, 它反映了教育体系内部的相互关系;三是以人的主体发展为主线, 研究外部环境, 包括教育在内的自然、社会和精神的因素组成的系统, 还要研究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等内在的环境因素。正是由于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促进了教育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发展。学校是一个微生态教育系统, 要使学校焕发生命活力, 就要以人的发展为主线, 研究各种环境要素, 协调各种关系, 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营造校园文化, 凸显学校特色

现代生态学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着眼点是解决环境、资源、发展问题, 目的在于通过生态环境的优化, 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实现最大的生态功能。从校园生态的角度来看, 学校应建立绿色人际关系, 即人与人相互关心、和谐合作、协同进步的生态环境。在学校内部全体成员的心目中建立起以“快乐健康生活、终身学习”为特征的“场”效应。这种效应, 如历久积淀的虽不见诸文字却弥漫于校园的舆论氛围和为多数人所认同的行为原则是和谐的、健康向上的, 那么生活在这一文化共同体中的个体, 将受益无穷。

学校文化建设要从外到内, 精心设计教育环境、营造教育氛围, 打造班级文化, 让学生在“精神文化的场”中, 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 学校应在“内秀”上做文章, 在保持校园整洁的前提下, 按照“生境 (自然美) 、画境 (艺术美) 、意境 (心灵美) 相统一”的原则, 营造和谐的、高雅的文化氛围, 温馨的人际环境, 师生在平等、友爱的氛围里, 承认差异性, 凸显个性, 完善自我, 师生共同和谐发展, 彰显学校特色。我市九门乡中的校园文化如下:

1. 让制度成为文化。

在管理上坚持“有法依、执法严;言必信、行必果;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保证制度的权威性, 逐步提高人们执行制度的自觉性, 从而达到“无为而治”的高境界。坚持“人本管理”, 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环境, 使每个教职工不是处于被管的被动状态, 而是处于自动运转的主动状态, 激发员工奋发向上、励精图治的精神。

2. 发扬国学光辉, 提升道德标尺。

选择《弟子规》、《论语》、《三字经》中有关内容, 编制《中国传统文化精粹读本》, 人手一本, 开展诵读、背诵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美化自己心灵深处的“内隐概念”, 在他们灵魂深处刻画一把符合社会利益的衡量自己行为的标尺。当学生的行为不符合社会道德标准时, 让他们反思, 让他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心灵规范, 从而提高学生心底深处的道德标尺。

3.“营造书香校园”。

在教师学生中广泛开展读书活动, 让他们“与人类高尚的精神对话”, 开展师生共读共写活动, 设立读书节, 制定读书规章制度和奖励激励体制。

4. 创建和谐统一的校园人文生态环境。

建设精品物质文化、墙壁文化等, 渲染校园、班级文化氛围。

5. 成立关注教师身心健康工作小组。

在给学生减负的同时, 研究怎样给教师减负, 让教师身心愉快, 避免职业倦怠情绪的出现。

6. 设立学校、班级文化墙。

精品共享:把自己好的文章 (情感故事、哲理小品、励志故事等) 打印后张贴在墙上, 与他人分享;师生互动:说说心里话心灵沟通, 畅谈人生理想师生互相勉励, 课堂建构提议共建理想课堂等;生活写真:鼓励反映校园或社会现实生活的积极向上的原创文章。

三、构建精神动力系统, 营造“健康心灵”的港湾

教育最重要的是人的灵魂的教育, 不是简单的知识和认识的堆集, 教育本身意味着:教育不是火把, 而是点燃!教育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真正的教育应重视对人的情感、意志、人格等精神动力系统的修炼, 发挥其激发、唤醒、维持和调节功能, 这是育人的根本。

根据生态学理论中的“多样性”、“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结合多元智能理论的启示, 实施“星光灿烂”表彰制度。用“星光灿烂”的表彰制度取代了过去取向相对狭窄和程式化的“优秀教师”、“三好学生”等评选办法。对教师中、班集体和学生中涌现出来的各种先进、积极、健康的特长和优势进行宣传和表彰, 让师生身上所有闪光的色彩共同汇成校园的灿烂银河。

许多学校开展经典诵读、建立了班级文化墙、实行“十星级学生”、“十星级班级”评比活动, 以学校誓词、班级誓词、学生个人誓言为载体, 构建学生精神动力系统, 从根本上调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内在学习动机一旦形成, 有利于达成“想学”、“会学”、“坚持学”、“好学和乐学”的理想境界, 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许多学校倡导“用人格塑造人格, 用情感激发情感, 用爱心呼唤爱心”, 人性化的管理与服务, 焕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达到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四、创新教学管理机制, 构建学校生态网

近几年来, 一个以学九门乡中、学杜郎口、安丘四中、洋思中学的教学管理机制改革, 在我市中小学扎扎实实、轰轰烈烈地开展。各学校在学习先进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自身实际, 创造了许多鲜活的、有效的经验, 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

藁城市九门乡中管理特色明显, 受到省教科所、省教育学会、石家庄市教科所的等上级部门以及一些专家学者、新闻媒体的高度重视, 被誉为“河北省农村教学改革的旗帜”。九门乡中采用并推行了“无边界扁平化管理”, 形成了良好的教学生态。其核心是权力非中心化, 把权力进一步下移, 促使管理由“外控型”向“内控型”转变。领导班子实现“大服务、中指导、小领导”的职能转变。整个学校实现以学生为核心、教师为外围、领导班子为更外围的扁平化结构, 学生的内层需求决定外层工作方向, 外层为内层服务, 形成一个良性的顺畅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通道。

打造“班级管理独立体”和“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在教师管理上, 通过首席班主任与学科教师双向选聘, 捆绑组合, 形成“班级管理独立体”和“学科教师专业发展团队”。通过外控, 使每个团队形成一个能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小群体。具体做法是:教师通过两次招聘形成班级管理独立体和学科组十字承包管理体制。第一次招聘学科岗位, 注重教师的学科业务素质和专业发展水平;第二次招聘班级岗位, 注重教师的合作能力、管理水平和敬业精神, 由首席班主任组合另一个班主任和其他任课教师。

例如, 九门乡中分四个学部, 中层领导每人承包一个学部。学部由初一、初二、初三各两个班组成。学部之间展开全方位竞争。

每两个班的主科老师组成一个管理团队 (独立体) , 负责两个班学生的教学、生活、德育等各方面工作。实行首席班主任负责制。同年级独立体之间展开全方位竞争。

同年级同学科的四位老师组成年级学科组 (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 , 负责一个学科的教学教研工作。学科组实行组长负责制。

班级学生管理依照上述方法, 分成4~5个学部, 分别由一名任课老师担任导师, 选出一名大组长, 由导师和大组长共同负责。每个学部划分3~4个小组, 由组长负责。学部之间、小组之间, 展开全方位竞争。小组发展情况要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挂钩。

构建“放射性管理”框架, 形成共生共荣、协同竞争的学校生态网, 让学校充满了生命活力。学校抓住12个首席班主任, 牵动班级管理、德育管理两张网;学校抓住14个年级学科组长牵动课堂教学、校本教研两张网;班主任、任课教师抓住班内十几个小组长牵动学生管理、学习管理两张网, 从而极大的提高了管理效能, 激发了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因此, 连续几年获得32所划片招生学校综合排名第一名。

五、运用“多元评价”和“发展性评价”, 为生态教育系统提供动力支持

评价要贯穿教学的始终, 评价是学校生态系统的重要的动力因素, 具有导向、激励和调控教学双方的功能, 为生态教育提供动力支持。

1. 评价内容。

主要以多元化的教学目标为依据。在认知领域内, 主要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 初步的探究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品质;在动作技能领域内, 着重评价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等实践能力;在情意领域内, 着重评价学生的创新精神、珍惜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 以及交流与合作的态度与能力。

2. 评价方法。

重视真实的过程性评价, 让学生真正处于挑战性的开放性的问题情境、生活情境以及各种实践性的情境中, 让学生充分利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采用语言、文字、图像、动作等方式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 展示自己的作品, 显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学生的意见和作品, 不立即作判断, 应在全部意见都提出后, 师生共同评价, 共同分享创造性成果。评价方法应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3. 评价观。

坚持非标准化的观念, 评价要因人而异, 促进个性充分发展, 不要把学生塑造成千人一面的标准件。坚持人才成长非同步化的观念, 即允许打破常规, 超越程序, 营造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和氛围, 帮助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六、选择运用网络环境, 丰富信息资源, 为学校生态教育系统注入活力

从教育生态学的观点看, 课堂是一个花盆式半人工半自然的小生态环境, 它具有相对的封闭性和狭隘性, 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教育生态功能的发挥, 但知识的网络分布无疑为人类创造了一个外化的大脑, 它的无限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 能极大地激发个体的学习动机,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因此, 在当前乃至未来的课堂教学中, 网络注定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网络时代自由、平等、民主、宽容的氛围也能通过各种渠道对课堂生态产生良好的影响, 使其呈现和谐、繁荣的态势。

总之, 构建学校教育生态系统, 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功能,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范国睿著.教育生态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2]李维典.试论生态学观点与现代教育[J].深圳教学研究, 2003, (1) .

教育系统构建 篇9

实时互动远程系统作为现代远程教育的手段正在飞速发展,未来支持手机终端、移动设备的实时互动的远程教育系统将成为远程教育的重要媒介。

二、实时互动远程教育系统设计

(一)系统架构设计

新时期的远程教育系统较以往的重要区别就在于其应用性强,强调实时性与互动性,因此在架构设计上应该充分考虑到用户的需求,当前越来越多的用户不再使用计算机进行远程课程学习,而更多依赖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在架构设计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系统在移动终端设备上的使用,应采用B/S与C/S相结合的模式。即远程教育系统的资料上传等操作可以通过计算机以B/S模式操作,而终端用户学习、课程管理人员可以通过B/S模式与C/S模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即用户安装客户端软件,通过软件链接系统进行学习。

(二)模块设计

1. 实时课堂教学系统

创建一个虚拟教室,在教室当中,学生可以实时听取教师的授课,看到教师的课件、视频,听到教师的声音。同时,在学习期间,学习者还可以随时举手,进行课堂提问,回答问题,实时交流等。在这样一个虚拟教室当中,师生可以相互看到、彼此得到信息。其中,涉及音频、视频、文字、图片等各方面数字资源的实时传输。

2. 远程考试系统

实时互动远程教育系统对于学习者成绩的评定需要通过远程考试系统来实现。远程考试系统既包括平时的习题又包括期中、期末等重大考试。远程考试系统能够实现题库上传、自动组卷、发放试卷、试卷回收、阅差、成绩发布、卷面分析等几大部分。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客观题与主观题两部分,从技术角度来说客观题难度小,而主观题难度较大,需要编写科学合理的算法来评定成绩。

3. 资源库管理系统

实时互动远程教育系统学习者需要通过管理系统获取学习资源,因此涉及资源库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学习资源包括: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而当前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推进,微课技术的不断成熟,微课在实时互动远程教育系统当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在系统开发时要充分考虑视频资源的上传、下载、时实播放问题。

4. 实时答疑系统

实时答疑系统需要向智能化发展。实时互动远程教育系统的答疑系统应当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系统答复,即系统当中设置了相应的问题,根据学习者的提问自动给出参考答案,或提示其进一步细化问题,从而给出思路。另一方面是教师在线实时答疑,并将答疑的关键问题整理存储在数据库当中,以应用到以后的答疑当中。总之,实时答疑系统是智能增长的知识库系统,而非人工为主。

5. 日常管理系统

实时互动远程教育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学习者首先要进行注册,然后按照要求进行学习,系统要能够记录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如,学生登陆平台的时间和登出平台的时间,进行平台后做了哪些操作,每一操作停留的时间等。

例如,某学习视频要求学习者进行观看,观看后完成相应习题,则系统会记录学习者学习的开始时间、终止时间和问题的回答情况等。系统还会记录学习者观看视频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从哪个结点开始,到哪个结点结束,回答某问题所用的时间等。

当下,由于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远程教育正迎来全新的未来,在这刚刚起步的阶段,需要我们教育人不断探索,从技术与教学两方面入手研究学生需求,使学习者可以通过远程教育平台实现实时的、互动的、身临其境式的学习,使远程教育可以规避以往单身信息流传输的弊端,使其成为学习者学习真实有用的互动工具。

参考文献

[1]李慧勇,郑艳明.国内外办公自动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17).

[2]吕延庆,乔俊玲.基于Web的网络答疑系统的设计和实现[J].科技广场,2006(7).

[3]马颖峰,肖晓飞.AI教育应用研究的回顾与反思:我国教育技术界十年AI应用研究回眸[J].现代教育技术,2006(4).

现代远程教育中作业系统的构建 篇10

参考文献

[1]谢幼如.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张震.智能远程作业系统模型探讨[J].远程教育,2006(3).

教育系统构建 篇11

[关键词] 工作过程系统化 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

一、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改革情况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突飞猛进,而对课程体系的改革一直是高职教育发展的主旋律,经历了几个主要阶段:(1)“三段式”学科本位的课程体系。以“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为主线的课程体系,虽然已经建立能力本位的概念,但仍沿用学科本位的形式。(2)“理论+实践”的课程体系。这种理论与实践分开实施的课程体系增加实践的份量,但依然没有对原来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构,只是简单的课程组合,依然有浓厚的学科体系味道。(3)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方法和教学方法是当前世上先进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之一。该教学体系以工作过程对传统课程进行重构,会让职业活动的各个元素渗透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在这种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学生浑生都会充满职业气息。但是在改革过程中,课程开发存在随意性,存在“点状”想象,一门课程代表一个小工作过程,但这些小工作过程之间缺乏系统性的分析,只是简单的叠加。(4)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生产复杂产品可能需要多个工作过程,从而构成了该产品的工作过程系统。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是根据产品的工作过程系统归纳出职业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后,在通过设计具体的“学习情境”来实施,具有整体性、合作性和个性化的特点。目前,该课程体系被广泛应用于国家级示范院校改革试点中,并取得一定的成果。在构建课程体系时,不同专业有不同的行业特点与地域背景,如何合理地构建不同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并有效实施,是当今研究的热点。本文从高职教育的本质入手,以“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为例,探索如何合理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

二、从教育的本质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1.教育的本质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倡导过:“教育是帮助受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责任。”教育的本质就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向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可见:(1)教育既要社会发展服务,也要为个人发展服务,要把学生作为“全人”来培养,而不能把学生作为“做事”的工具来训练。应唤醒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意识”,而不能把学生作为接收知识的口袋来灌输知识。(2)教育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其本质也是不断发展的,形成多质的、多层次的、多水平的本质属性。

2.高职教育的本质

人类智能的多元化,决定了教育类型、层次的多元化。不可否认,高职教育首先具有教育的本质,同时应该具备区别于其他教育类型和层次的显著特征。首先,要探讨职业教育与普通学科教育的区别。目前对职业教育特性比较认同的有“老三性”——职业性、社会性、人民性和新三性——适应性、中介性、产业性,然而,这些属性仍是其他教育类型所共有的,不能作为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职业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其目标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与普通学科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有研究者认为应该从工作体系出发来探求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认为工作体系是与学术体系相对应的概念,是进一步探求职业教育本质属性的逻辑基础。并认为工作体系中职业、工作、技术三要素是探究职业教育本质属性的逻辑起点。普通高等教育按学科设专业,以学科课程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强调知识的后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按岗位群设置专业,按岗位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设置课程进行教学和训练,一个职业岗位的知识可涉及几个学科,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所以,职业教育应贴近生产,其课程应以工作过程来设置。其次,要探讨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的区别。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层次的不同,岗位定位有所区别。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而技能是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按其熟练程度可分为初级技能和技巧性技能,按其性质和表现特点,可区分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两种。中职教育更侧重于初级技能和动作技能培养,而高职除掌握初级技能和动作技能培养之外,还应侧重于技巧性技能和智力技能的培养。所以,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不仅懂技术,而且能进行技术开发,能将工程设计转变为工艺流程,将原理理念转化为管理规划,学生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高职教育的本质要求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从以上对高职教育本质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职业教育决定了课程应根据工作过程设置,而教育本身的“全人”培养本质,以及高职教育应侧重于技巧性技能和智力技能培养的本质,要求应对工作过程进行系统化,以实现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4.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

(1)工作过程整体性原则

首先,要基于工作过程,淡化现有的学科界限,对一些相互之间有内在联系的若干学科进行有机整合,打破原有课程之间的壁垒与界限;其次,要注意工作过程系统是一个整体,不是各小工作过程的简单相加,而应该进行归纳与整合,要从整体上考虑能否实现岗位的培养目标,源于工作而高于工作。

(2)工作过程相关性原则

注意考虑各工作过程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避免课程间太多的重叠,各种技能可以在各工作过程中重复出现,但应该是递进、包含关系,而尽可能少出现同位关系。

(3)学生认知渐进原则

教育的对象是人,人的认知心理是由简单到逐步复杂,因此,在课程设置时应体现在课程之间前后承继性和连贯性,而且一种技能要重复训练,循序渐进。

(4)学生全面发展原则

学校教育的对象是一种特殊的“产品”,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复杂思想情感的人,人的存在,不仅是表现为能动手解决生产活动实际问题,同时也是处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中,为一定的社会发展服务。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时,不仅要围绕受教育者技能的培养,更要注重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文道德质索的培养,教育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充分体现对课程设置的全面发展要求。

(5)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原则

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是实现学生自身发展和企业发展需要的结合点,应使学生能获得与企业发展需要相一致的职业能力,课程设置应具有一定的拓展性,并为学生的终身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三、以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为例,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1.整体思路

在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专业定位;根据国家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与数控操作工的职业标准、数控行业规范以及企业生产过程,归纳提炼数控机床维修工、调试工、装配工、操作工的典型工作任务,确定数控机床维修高技能人才对能力、素质和知识的要求;根据工作任务的相关性及工作能力复杂程度对工作过程进行系统化,形成行动领域;依据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重构行动领域,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的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学习领域。

2.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1)专业需求分析与定位

教育的本质首先要为社会发展服务,高职教育要在具体的社会现实和需要的基础上,以服务区域经济为本,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终极目标。本专业着眼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将建成装备制造基地,以及广州数控产业化基地的建设,急需大量的数控设备装配、调试与维护高技能专才。同时,就广东省现有开设数控类专业的高职院校进行分析表明:大多数数控类专业主要是培养数控编程与操作人才,而数控设备维护型人才则很少,因此将本主要定位为:面向机械制造企业生产一线,培养能熟练应用和维护数控设备,从事数控设备装配、调试、维修等工作,具有向生产和技术管理岗位发展职业能力的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

(2)工作过程系统化与行动领域的确定

通过对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所对应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并对其系统化,归纳形成行动领域,如表1所示。在系统化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一种技能在多个工作过程中应用的相关性,尽量做到重复训练且循序渐进。

(3)学习领域设计

根据认知规律及职业成长规律,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的方式以及知识、技能的先后次序,以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将行动领域重构形成课程方案,如图1所示。

四、结束语

本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在08年试点后,取得不错的效果,学生学习积极性、知识与技能掌握与应用的熟练程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均有明显的提高。当然也需要有一支优良的师资队伍、设备齐全的实训条件以及一批优质的合作企业作为支撑。

参考文献:

[1]万荣泽,何春玫.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8,(36):118-120.

[2]谭必翰,杨玉华.从教育本质浅谈高职高专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J].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2):118-119.

[3]尹萌芽.通识教育的本质特征与实施路径[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7):33-36.

教育系统构建 篇12

本来可以坐在会议室进行的工作交接仪式, 变成了具有浓浓人情味和蕴含传承精神的互动活动;本来是枯燥的培训文件, 却被编排成“攻略式”的培训资料, 让大家通过生动的形式更好地掌握专业的业务知识, 成都市散装水泥系统为促进工作成效, 花心思、有创意地着力构建独有的文化教育体系。

没有生硬的工作汇报, 没有枯燥的任务传递, 取而代之的是具有浓浓人情味和蕴含传承精神的互动活动。日前, 成都市建委推出了“岁月鎏金看今朝、形散神聚展未来”的主题互动活动, 市建委相关负责人、市散办全体干部、各区 (市) 县散装水泥行政主管部门分管领导及散办负责人、9个将工作移交建设局的发改局分管领导及原散办负责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在活动中, 进行移交的发改局代表表达了对新加入散水工作战线的同志继续努力、再创散装水泥工作佳绩的希望;新加入散水工作的9个区 (市) 县建设局的代表表示将接过散水工作的接力棒, 奋力推动全市散装水泥工作更上一层楼。在活动中, 机构调整的区 (市) 县进行了集中的工作交接仪式, 标志着我市9个区 (市) 县散水管理职责由发改局到建设局的调整顺利完成;还通过“和谐共融, 硕果累累”、“闪亮的日子, 岁月典藏”、“继往开来, 锦绣前程”三个板块, 让我市散装人“形散神聚”散水精神得以传承, 散水系统的凝聚力得以强化, 为此后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上一篇:布尔哈通河下一篇:语文教学中的多重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