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系统作风自查报告

2024-08-01

教育系统作风自查报告(共9篇)

教育系统作风自查报告 篇1

纪律作风集中教育整顿活动

问题查摆报告

····小学

···

通过教育系统纪律作风整顿的学习,使我深刻地认识到纪律作风整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了使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切实改进思想、境界、纪律、作风、效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现就自己过去存在的问题查摆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1、理论学习不够。平时学习只是流于形式,掌握的也只是只言片语,学习缺乏深刻的思考,没有做到真正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事物,研究新情况、处理新问题。思想和工作存在有主观性、局限性和片面性,站的不高,想的不远。

2、作为一名校中层干部,对学校工作不够热心,态度消极,认为一切有校长顶着。

3、作为一名任课教师,教学方法不够新颖,课堂教学语言欠精炼。

4、忽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只注重知识的教学。有时学生中出现问题,与家长没有及时取得联系,家访较少。

5、不求上进,怕困难,没有勇挑重担。

6、没能经常对学生进行法制、安全教育,开展普法活动,制定落实有效的安全措施。

二、原因分析 一是思想觉悟不高,认识不够。一学期来,我认为作为一名校中层干部只要教好书,上好课,做好自己分管的工作,再管好学生不出问题,完成领导分配的工作就万事大吉了。国家大事与我无关,天踏下来有校长顶着,事情布置下来了,完成自己的工作就行。工作中,遇到难题,很伤脑筋,不想过多地操心,不能勇于主动承担重任。

二是缺乏积极进取精神。虽然看了不少教学业务方面的书籍,对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吸收较多,但在教学中没有真正很好地去实践。没有对树立更高更远的人生目标。存在着一种不着急的心里,得过且过,不求上进。备课欠深钻教材,懒于思考教学方法,疏于练习教学基本功,就连在教学中碰到模棱两可的知识点或难题,也懒的去查阅相关资料,而是寻求捷径——问同事。然而,某些问题同事也是模棱两可地回答。至使教学方法老化,语言表达欠精炼,普通话欠标准。

三是认为知识的教学见效快,明显,而学生的思想品德是要在长期的耐心教育和黔移默化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还需要家庭、社会的配合,甚至有的学生还可能是顽固不化的“刁民”,要让思想品德变好,难度大,工作又要细心,还要耐心。我没有那么大的耐心。

四是总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家访又麻烦,教学的事情本来就多,忙不了。学生在校只要不出什么大问题,没有必要给家长讲,有的事情既使与家长联系了,也解决不了多大问题,现在很多家长都不太关心自己的小孩,更谈不上辅导他的学习。因此家访也就少了。对学校的安全工作,也是重在校安综治工作,对全校性的安全教育大会 与活动,虽开展了一些,但还不够充分。

三、整改措施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争取坚持每天看半个小时的党报、党刊、或电视新闻,适当记录要点,以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把完成任务式的写学习笔记,变成自觉的行为。并积极创造条件向党组织靠拢。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务实创新,积极进取。

2、加强业务学习,自觉坚持每期学两本业务书籍,并作好要点笔录。吸取先进的教学经验、方法,树立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切实转变观念,增强紧迫感,提高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

3、自觉、积极、主动参予学校管理,根据本校实际,勇于承担工作,制定方案,认真进行研究,求真务实,力争一期解决一个的实际问题。做好校长的助手作用,开展好上级交待的各项任务。

4、坚持每周带领班主任走访学生家庭,与家长取得联系,适时向家长反馈学生情况,争取家长对学校教育的配合与支持。适时开好师生安全教育会议。

5、迎难而上,积极进取,为把我校建成一座上级满意,人民满意,教师满意,学生更满意的学校而不懈努力。

教育系统作风自查报告 篇2

由深圳大学肖海涛教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终身教育理念的中国高等教育学制系统改革研究” (课题批准号:DIA080102) , 日前通过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结题鉴定, 现将成果报告如下。

一、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内容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中国实施科教兴国的必由之路, 是一条前景辉煌、风光无限而又挑战不断、困难重重的道路。高等教育大众化要求高等教育的多样化, 必须结合中国实际, 构建合理的结构, 形成优化的体系。理论上合理的结构和优化的体系, 需要制度的保障。针对中国高等教育分类不清、定位不明、目标单一、盲目攀比、衔接混乱等情况, 构建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制度 (学制) , 以推动大众化进程, 迎接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到来, 应该成为当务之急。

学制, 亦称学校制度、学校制度系统、学校制度体系或学制系统。它是由各级各类学校组织而成的系统, 它包含“学校”和“制度”两个基本因素, 是一个国家为使整个教育系统有序运行而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上下衔接、左右连贯的相互关系等所做的规定。从发展来看, 还包括其他教育机构, 应称为教育机构系统。它是一国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 是一国教育状况的重要表征, 体现一国教育的基本体系、基本结构、基本性质, 体现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科技发展与教育自身规律等对整个学校系统的要求。高等教育学制, 属于学校教育制度的最高层次, 涉及高等教育阶段各层次、各类别高等学校和高等教育机构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它们之间衔接与沟通关系, 体现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科技发展与教育自身规律等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任务的要求。

中国近现代学制的建立与发展, 促进了中国教育近现代化的发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体系, 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现代学制体系。没有科学合理的现代学制体系, 谈不上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体系。当前由计划经济、精英时代制订的现行学制系统已经严重不适应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发展, 学制系统出现混乱, 尤其是在高等教育方面。问题主要表现为:单一化的高等教育发展方向与多样化的人才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高等教育结构严重不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多元化、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之间分类不清、定位不明、盲目攀比、无序竞争, 等等。

借鉴国际的经验, 各国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无不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 主动而适时地进行适合中国国情的高等教育学制改革, 并形成各自特色。“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国际经验可以为中国高等教育学制改革提供借鉴。

中国社会的转型、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到来等等, 使得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和结构发生了根本改变。面对现代化进程中的工业化和知识经济的双重压力, 中国高等教育任重道远。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加快中国现代化进程, 我们需要“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 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高等教育需要为着这一目标服务。因此, 改革已经滞后的高等教育学制, 建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制度系统是大势所趋。

改革现行高等教育学制, 需要理顺普通高等教育系统、高等职业教育系统、继续教育 (包括成人高等教育) 系统的关系。特别是普通高等教育系统和高等职业教育系统问题更为突出, 需要着重进行研究。例如, 普通高等教育系统是中国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主导部分, 其中本科层次又是最基本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 本科层次只有单一的理论型本科, 不利于多样化人才培养, 应该努力构建多样化的本科教育系统。高等职业教育系统不仅需要解决它与普通高中、中职、普通高等教育系统的衔接问题, 更需要让高等职业教育成为相对独立的系统, 以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大力发展。总之, 进行高等教育学制系统改革, 要致力于使我国高等教育呈现出一个类型多样、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环环相扣、相互贯通的学制系统, 从而有利于高等教育活动的有序运行, 有利于高等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有利于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制度架构。

该课题研究从问题出发, 研究历史, 比较国际, 立足现实, 面向未来, 对中国高等教育学制系统改革进行深入讨论。该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涵盖四大篇幅:历史篇、比较篇、理论篇、改革篇。由历史到比较, 由理论到实践, 脉络分明, 环环相扣, 层层深入, 最后落脚于现代中国高等教育学校制度系统改革, 使得研究具有厚实的基础、坚实的结构、真实可信的意义。归纳起来, 该研究分为以下六个部分, 按十三章论述。第一部分, 导论。提出问题, 辨析概念。第二部分, 历史篇。对中国近现代学制、特别是高等教育学制的发展、沿革和历史变迁进行系统梳理, 涵盖第二章我国近代学制的建立和发展, 第三章, 新中国高等教育学制的改革与发展。第三部分, 比较篇。涵盖第四章德、法、俄学制概要及高等教育学制特点, 第五章英、美学制概要及高等教育学制特点, 第六章日本和台湾学制概况及高等教育学制特点, 第七章国际高等教育学制改革动向及一般趋势。第四部分, 理论篇。涵盖第八章高等教育学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第九章高等教育学制改革的价值选择与一般原则。第五部分, 改革篇。涵盖第十章我国高等教育学制改革的现实背景分析, 第十一章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学制系统改革研究, 第十二章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制系统改革研究。第六部分, 结语。总结陈述整个研究报告观点, 绘制高等教育学制改革示意图。

(二) 研究方法

该课题研究属于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研究过程中, 将在历史研究、比较研究和理论研究的同时, 注重理论的规范性和实践的可操作性,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力求使研究工作落实到实处。研究采用以下方法:实证调查法、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理论分析法等。以上研究方法相互联系, 相互补充, 以使研究更加丰富, 更加饱满。

二、研究结论与对策

学制建设与教育现代化息息相关, 学制体系须与教育发展相适应, 当我们追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体系时, 必须认真建设科学合理的现代学制体系。

(一) 历史研究和比较研究为现实的改革提供线索

教育根植于历史, 体现为民族。历史篇和比较篇是本研究不可缺少的铺垫工作。学校是知识的摇篮, 教育是文明的酵母, 历史是意义的故乡。铺陈历史, 是为现实的改革提供线索。进行比较研究, 完全可以“闲逸的好奇心”, 观世界教育与文化之大观, 而其最真实的价值, 则深具实用主义的功利, 是为本土的改革寻找借鉴。

中国近代教育改革, 肇始于中国近代学制的建立。正是中国近代学制的建立与发展, 促进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转型。在历史篇中, 通过对我国近代学制的建立和发展、新中国高等教育学制的改革与发展展开讨论, 分析学制在教育近现代化进程中作用, 说明学制建设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举足轻重;学制建设的每一进步, 都推动了中国教育的进步与发展。为此, 随着时势的发展, 应该进行既创新而又慎重的学制改革, 既不可因循守旧, 亦不可朝令夕改。老子《道德经》所说“治大国若烹小鲜”的道理, 在这里很是适用。

进行高等教育学制改革, 不可忘了他山之石的借鉴。在比较篇中, 比较系统地梳理了德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学制概况及其高等教育学制特点, 进而进一步分析国际高等教育学制改革一般趋势。由此可以看出, 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和建立, 因不同国家 (地区) 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但基本上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做出合乎时宜的变革;而其中的一些共性, 则反映了教育对学校制度的内在逻辑要求。但需要注意的是, “比较是一种有用的工具, 但它是一种需要审慎思考与分析来使用的工具”“比较视角是一种批判性视角——它意味着审慎地对经验、模式和实践进行评价。外来经验在提供负面范例作用方面差不多与提供正面范例一样经常出现”。因此, 不能生搬硬套, 盲目照搬。

(二) 高等教育学制改革的价值选择

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 进行高等教育学制改革同样离不开一定的理论指导。在理论篇中, 首先分析影响高等教育学制改革的一般理论, 如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人力资本理论、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高等教育系统论等, 进而分析高等教育学制改革的价值选择及一般原则。因为高等教育学制改革与变迁, 离不开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变化。特别是, 高等教育学制总是一定历史阶段的学制, 要符合一定历史阶段、一定社会条件、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因此, 进行高等教育学制改革, 要顺应时代潮流, 好比钱塘大潮, 弄潮儿只可顺应, 不可阻挡, 因为历史存在总是特殊的存在。

这其中存在一个有趣的现象——单轨制与双轨制的变化在不同国家的体现、不同历史时期的体现——个中意蕴, 因时而变, 因地而变, 却又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并反映一定社会的价值选择。学制建设既要适应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 体现一定的阶段性;又要适应社会需求, 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要。这就必然产生了社会取向还是个体取向, 或者说, 是社会本位, 还是个人本位的教育价值取向;更深层次的, 则是理性主义与工具主义两种哲学的分野, 导致了不同的教育结构和功能体现。因此, 有关学制建设中单轨制与双轨制的问题, 体现了教育、高等教育学制改革的价值选择。

通常而言, 学制产生之初, 一般是带有“等级制”的双轨制, 贵族学校系统与平民学校系统分别发展。19世纪后半叶开始,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向民主化方向的发展, 具有等级观念的“双轨制”受到统一学校运动的冲击, 逐渐趋于统一和贯通, 学校逐渐向“单轨制”发展。这是就整个学制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体现, 或主要从基础教育阶段的角度而言。但是, 在高等教育阶段, 就不能简单地将民主化与单轨制对应, 因为高等教育中存在一种“民主化的双轨制”。或者说, 现代教育中整个学制上并不存在纯粹的单轨制, 也不存在纯粹的双轨制的概念, 而是非常复杂的, 通常表现为分支制。综合各国学制的特点, 可以看出, 在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单轨制, 义务教育以上阶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分轨, 并保留适当的贯通性, 构成类似“Y”型的学制。单独看这“Y”的上半部分, 就是双轨制, 在高等教育中, 姑且称为“民主化的双轨制”。

高等教育阶段民主化的双轨制, 在一定阶段特别有利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例如, 台湾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得益于此。而美国高等教育学制大体上是一种单轨制, 由于美国高等教育早就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其高等教育体系已经相当发达, 相当多元。美国没有独立的职业教育体系, 其职业教育的主要实施机构是社区学院及附设于大学的技术学院, 其中以社区学院为典型。社区学院一方面提供转学教育, 另一方面提供高职教育, 它属于高等教育初级阶段, 与普通高校并列, 但到大学三年级就通过课程学分互认的方式, 直接融入普通高等教育体系。

理论联系实际, 针对中国国情和高等教育发展现状,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关键。为了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 有必要将高等职业教育层次上移, 建立高等职业教育独立体系, 形成与普通高等教育平等、平行的另一轨道, 形成“民主化的双轨制”。

随着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 从长远发展趋势而言, 高等教育民主化的双轨制终究要向单轨制发展或收拢。一方面,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日臻完备, 逐渐取得与普通高等教育同等地位;另一方面, 随着人们接受高等教育年限的延长, 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特别是多元化到课程体系层面, 使得学生有多样化的选择自由, 双轨部分中的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专业教育逐渐“趋同”或“贯通”, 其双轨性将日益模糊, 直至丧失, 达到“普通教育职业化, 职业教育普通化”, 于是又成为单轨制。或者说, 教育的双轨性、单轨性已经模糊, 而旨在于满足人们多元化的价值取向, 教育也将更加平等, 并走向终身教育体系和全民学习化社会。

(三) 现阶段中国高等教育学制系统改革

基于上述历史的、比较的、理论的研究基础, 该研究落脚于现阶段中国高等教育学制系统改革, 主要分析普通高等教育系统和高等职业教育系统两大系列, 将其进行重点讨论, 并贯穿着终身教育的理念, 将高等教育融入终身教育体系, 构建终身教育平台上的高等教育学制体系。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 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形成了多种形式、多种层次、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庞大而复杂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民营化、高等教育地方化的发展, 使得我国高等教育无论是从高等教育系统内部, 还是高等教育系统外部, 都以势不可挡之势, 形成了强大的变革力量, 促进高等教育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 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态势。进行高等教育学制改革, 就应该顺应高等教育发展态势, 而不可阻挡历史洪流。

在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学制系统改革中, 建立多元化的高等教育系统是高等教育学制改革的大方向。其中, 本科教育多元化是高等教育系统多元化建设中的关键。只有建立多样化的本科教育体系, 才能使高等教育体系多样化。要建立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体系, 就要分类指导, 分类发展, 使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形式的高等教育机构, 培养不同规格的人才。每所学校都有各自的定位、各自的社会适应面和各自的发展方向, 各安其位, 各司其职, 和而不同。这样, 才能“走向职能分化”“走向多元化”“走向特色化”, 并满足社会不同层次的需要, 共同形成合理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

其中, 建立多元化的质量观至关重要。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 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 应包括高等教育的所有功能和活动:各种教学与学术计划、研究与学术成就、教学人员、学生、校舍、设施、设备、社区服务和学术环境等。高等教育质量的多层面性, 反映了高等教育对社会的多层面责任。多层面本身就是多样化的概念, 它既包括博士、硕士、本科、专科等纵向层次, 也包括研究型、理论型、应用型、技能型等横向层面。当前, 横向层面的不同质量标准, 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特别是在进行高等教育评估时, 不能用统一的质量标准, 来规范所有的学校。

因此, 为了建设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体系, 结合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需要, 可采取如下措施, 如:多元发展, 建立多元化的本科教育系统;分类指导, 尽快出台高等教育机构分类标准;优化结构, 建立合理的高等教育体系;畅通渠道, 建立学制系统转换的立交桥;层次上移, 逐渐上移普通高等教育系统的重心;优化布局, 面向社会, 切合地方等。

此外, 还需要大力发展地方应用性本科, 以及将高等教育融入终身教育体系。这既是有效的策略, 也是大势所趋。

(四) 建立多元化的高等职业教育系统

如何建立多元化的高等教育学制系统, 必然包括建立多元化的高等职业教育系统。进入大众化阶段, 单一的、学术取向的普通高等教育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让高等职业教育成为相对独立的体系, 使其真正成为适应市场、就业导向、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相对独立的高等教育体系, 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系统改革的关键因素。或者说, 高等教育系统内部要做到结构优化, 必须基于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两个体系协调发展, 实现双轨并行, 相互贯通。但是, 现阶段高职教育主要局限于专科层次, 而且中、高职教育衔接不力, 直接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为此, 需要转变观念, 端正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提升层次, 发展本科以上职业教育;合理架构, 让职业教育成为相对独立的体系;有效衔接, 加强中、高职学制衔接;校企合作, 加强高职院校与与企业合作等。

此外, 还需要进一步在一些具体政策上进行完善和落实, 如:设立专业学位, 建立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 特别是引入副学士制;双证并重, 学历文凭与职业资格并重;架设桥梁, 引入第四层级教育机构, 设立高中后、高等教育前教育机构;因地制宜, 建立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学制等。

这样, 适应现代高科技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逐渐成熟, 形成一个真正相对独立的完整体系, 形成相对完整的架构。

最后,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制度, 形成学习化社会, 就需要进行制度建设, 从制度上保障个人对教育选择的自主性和灵活性。这就对现代教育的学制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包括课程、时间、地点和形式等多样化的选择性。诸如, 通过建立学分制、学分保存、转移和认可制度, 可保障选择的自主性、灵活性和多样性。当然, 这是一个长期的历程, 也是现代终身教育体系逐渐形成并走向成熟之路。目前阶段, 应该充分考虑成人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在高等教育学制中的地位, 以及终身教育体系在学制中的体现, 等等。

(五) 构建开放多元的高等教育系统

这种多元开放的高等教育学制系统, “入口”和“出口”高度开放畅通, 为个人终身的发展和需要服务, 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为促进终身学习和学习化社会服务, 从而体现以下特色:第一, 现阶段幼儿园教育阶段仍不纳入义务教育阶段, 兼顾保育的特色。第二, 九年义务教育之后, 可以初步考虑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分流;学生既可以进普通高中, 也可以进职业高中、中职技校或五年一贯制专科。第三, 普通高中毕业生既可报考普通高校, 也可报考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第四, 职业高中和中职学生及社会同等学历人员既可以报考高等职业技术院校, 也可以报考普通高校。第五, 高职专科既可升入高职本科, 也可升入学术型本科。第六, 普通学术型本科的毕业生既可以攻读学术性硕士学位, 也可以结合一定职业能力培训或工作经验或攻读专业性硕士学位或技术性硕士学位。第七, 高职本科毕业生既可结合一定职业能力培训或工作经验攻读专业性硕士学位或技术性硕士学位, 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爱好攻读学术性硕士学位。第八, 学术性硕士学位既可攻读学术性博士学位, 也结合一定的工作经验攻读专业性博士学位。第九, 专业性硕士或高职硕士既可攻读专业性博士学位, 也可以攻读学术性博士学位。第十, 贯彻终身教育理念, 整个学制体系建设构建在终身教育体系的平台, 促进个人终身学习的灵活性和自主性。

教育系统作风自查报告 篇3

本刊讯(通讯员田光礼 汤俊)10月15日,举世瞩目的党的十七大在北京隆重开幕,胡锦涛总书记代表十六届中央委员会作报告。县教育系统工委、县教育局按照县里的统一要求,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认真收看了大会的开幕盛况和胡锦涛总书记所作的报告。各级各类学校也按照县教育局的统一部署,认真组织了收听收看。

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在全县教育系统引起热烈反响。县教育局局长王玺在收看报告后指出,报告强调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把“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放在首位,把实现教育公平作为基本国家政策。他表示,全县广大教育工作者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为竹溪教育奋力崛起作出积极贡献。

恩施送法进校园

本刊讯(通讯员邹兴平) 10月18日,恩施市公安局、市法院、市综治办、市教育局、市关工委、政府和恩施州监狱,共同组建的青少年法制教育报告团,到恩施市龙凤初中作法制教育报告,面对当前部分青少年法律和纪律观念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不强,青少年违法犯罪年龄呈低龄化、犯罪类型多元化、犯罪手段成人化、犯罪方式团伙化等特点,采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以案示法,寓教于乐,调动其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教育,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使他们养成自觉以法律来规范自身行为的习惯,学会自我保护和自我防患,使青少年懂得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同坏人坏事作斗争。

该法制教育报告团在10月中旬对恩施市15个乡镇的学校开展法制教育活动。

丹江口市中小学校务公开将纳入学校综合评估体系

本刊讯(通讯员李荣华秦桂林)日前,湖北省丹江口市教育局、教育工会联合下发了《丹江口市中小学校务公开实施意见》,要求全市中小学以校务公开的形式,进一步提高学校管理决策的透明度,增加师生与社会各界的参与度。

校务公开的内容包括学校的行政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学生管理等工作情况。其中包括学校的发展规划和总体目标,各项规章制度,招生、收费情况,对社会的承诺项目及办理情况,学校重大工作成果等。全市中小学校将通过教师会、家长会、学生会、告示和公示栏等形式将校务公开的内容进行公示,并纳入学校综合评估体系。

湖北省老研会领导参观枣阳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本刊讯(通讯员屈广才 李合胜) 10月17日,正在襄樊市召开的湖北省老区教育研究会2007年年会的与会领导来到枣阳参观该市黄火青故居和程克绳故居两个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与会领导兴致勃勃地相继参观了枣阳新市镇黄火青故居的石鼓山陵园、革命标语、橙刺园、火青图书室等景点,琚湾镇程克绳故居的程克绳革命事迹展、程克绳将军坊和程坡井等地。与会领导对枣阳市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做法予以充分肯定。

湖北民族学院体育学院获国家民委、体育总局联合表彰

本刊讯(通讯员何光 万江锋)日前,笔者从湖北民族学院体育学院获悉,该院被国家民委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授予本年度“全国民族体育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积极发展民族体育事业,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决定,对为发展民族体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并授予湖北民族学院体育学院等46个单位“全国民族体育先进集体”称号,同时授予丁秀华等35位同志全国民族体育先进个人称号。湖北省两个单位荣膺“先进集体”殊荣。湖北民族学院体育学院榜上有名。

太山庙小学博客成为教研活动“新宠”

本刊讯(通讯员李荣华陈永玲)这学期湖北省丹江口市太山庙小学的老师们尝试了一项新的教研方式—通过网络博客进行评课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太山庙小学重视校园数字化建设,积极开发校园博客资源,以教师博客、班级博客等为平台,提升学校的内涵发展水平。学校借博客之东风,引导教师全体参与,红红火火开展网络教研活动。打开该校的博客,可以查阅到大量来自一线教师的课程实践案例、教学反思、教学随笔等内容。很多授课老师在上了各种性质的研讨课后,把上课教案发到博客上,听课老师则积极参与,及时把所思所得发到博客上去跟帖,进行互动交流,此举还吸引了众多校外老师和家长的参与,既提高了教研活动的参与面,又促进了教师的反思提高。在学校师徒结对活动中,一些师傅还写下了质量高、意见诚恳,实事求是的评课稿,给其他老师以借鉴,充分发挥了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作用。

纪律作风整顿教育自查报告 篇4

一、存在的问题:

1、思想上存在懒惰心理,常常有重业务工作而轻理论学习的思想,主观上认为将自身岗位工作做好就是最大的对党忠诚,只有在单位组织的集中学习时学习党的政治理论和实践纲领,没有做到积极主动的学习。作为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对党忠诚始终排在第一,作为一名人民警察和共产党员,必须时刻保持先进性,而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的必经之路。

2、作风方面不够严谨,在工作作风上还是停留在完成任务阶段,没有充分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创新工作,力求更好,其次是偶尔因为工作量增大后容易产生急躁情绪,出现对同事对群众态度不好的情况。在生活作风上,还存在享乐主义,时常羡慕从事非公安工作的朋友同学工作轻松,休息时间充裕,从而产生厌倦情绪。

3、纪律方面存在侥幸心理。存在只要“大错不犯”,就可以“小错不断”的认识偏差,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认识到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道理,不重视细节小事的人,终将毁于细节小事。

4、管理方面有所欠缺。作为公安处新提拔的所队干部,由于自身管理经验不足,在协助派出所正职管理队伍的过程中存在不敢管、不知从何管的不足,没有完全发挥好承上启下的副职作用。

二、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1、抓住开展“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教育整顿活动的契机,深入系统学习党的理论和纲领,用理论来武装思想头脑,时刻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常态化学习新修法律知识和公安业务相关知识,努力适应新时代对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新要求和新期盼。

2、努力提升作风修养,时刻以人民警察和共产党员的双重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上追求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发挥青年民警的优势,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提升自己业务水平;生活上严以律己,与不良嗜好人员保持距离,营造积极向上的健康朋友圈。

3、切实提高纪律意识,贯彻落实郑海洋局长在全国铁路公安机关视频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做到个人绝对服从组织、下级绝对服从上级的纪律要求,以严格的纪律,促进个人的提升和单位的发展。

纪律作风集中教育整顿自查报告 篇5

————杨阳

在全系统开展的纪律作风集中教育整顿活动中,仔细对照检查本职工作,适时弥补工作作风、生活作风中的不足和欠缺,本人的政治纪律有了明显增强,工作作风有了明显改进,精神面貌有了明显改观,业务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一、认真学习,提高认识

学习市局 “整风肃纪、问责治庸、创优环境”会议精神及襄阳市局郭毅同志、聂骏同志在全市工商系统创先争优暨治庸问责推进会上的讲话,充分领会精神实质。认真学习国家工商总局“六项禁令”、省工商局“八条禁令”、襄阳市工商局“十个严禁”、枣阳市工商局《工商工作制度》等纪律规定,着力加强爱岗敬业教育、作风纪律教育、党风党纪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廉政警示教育,为活动的开展奠定思想基础。

二、对照准则,仔细剖析

为了把“正风肃纪、创优环境”的纪律作风集中教育整顿活动落到实处,本人紧密联系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仔细对照《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认认真真开展了党性分析和对照检查。

1、在业务实践中,自己努力做到《廉政准则》要求的“5个必须”:必须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在党员和人民群众中发挥表率作用,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必须模范遵守党纪国法,清正廉洁,忠于职守,正确行使权力,始终保持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必须弘扬党的优良作风,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

2、在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上,自己从没做过《廉政准则》规定的“8个禁止、52个不准”:没有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没有私自从事营利性活动;没有违反公共财物管理和使用的规定,假公济私、化公为私;没有违反规定选拔任用干部;没有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为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谋取利益;没有讲排场、比阔气、挥霍公款、铺张浪费;没有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谋取私利;没有脱离实际,弄虚作假,损害群众利益和党群干群关系。

三、切实整改,明确方向

虽说自己从没违反《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但在工作纪律、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仍有这样那样尚需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的地方。

1、工作纪律上:严格遵守上下班作息时间,外出采访时事先向分管副总编请示;上班时间绝不打牌、下棋、打麻将和玩电脑游戏等;上班时间绝不到茶社、歌厅、洗浴等休闲娱乐场所活动;绝不利用工作之便吃拿卡要;绝不参与赌博;绝不在工作日午间饮酒。

2、工作作风上:时刻强化宗旨意识,不断提升服务理念;工作上绝不浮飘,杜绝应付差事;心态上绝不浮躁,杜绝追名逐利;作风上绝不拖拉,杜绝效率低下;办事上绝不推诿,杜绝有诺不践。

3、廉洁自律上:绝不收送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绝不“跑官要官”;绝不放任、纵容配偶、子女利用领导干部职权和职务影响经商办企业或从事中介活动谋取非法利益;绝不利用婚丧嫁娶等事宜收敛钱财;绝不公款消费、公款旅游。

教育系统作风自查报告 篇6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学习动力不足,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学习的自觉性不强。没改变那种“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良好学习习惯。自己较注重单位安排的各种政治、业务学习,而对其他学习的主动性不够;另一方面,学习的钻劲不够。学习过程中,我认真做了笔记,但往往浅尝辄止,没有作深入消化,领会内涵,全面贯彻。

二是责任意识不够强。由于大局意识不够,往往只管自己职责以内的事,其它的事就少有过问。有时,自己明明看见其它同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因碍于面子或是认为不该自己管,也就没有主动提出来帮助改正,而是放之任之。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是平时疏于学习。在知识结构日新月异的今天,不学习,就要落伍。以往我总认为,只要能把本质工作干好,其他学习都无关紧要,殊不知,学习与工作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深入地、系统地、全面地学习,才能更好地胜任自己的工作。在日常工作中,我认为只要能干好本职工作就行了,而放松了对其他知识的学习。理论知识的学习上也只满足于看看党报党刊、听听时事新闻,读读书本,偏重于时事了解,而对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不够,致使理论基础薄弱。由于忽视了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和掌握,对于自己所学的东西,也没有认真去深入消化,吸收,也就不能很好地做到把自己所学贯彻到实践中去,落实到行动上来,致使在实际工作中政策水平较低。加之学习的主动性不够,对于学习制度坚持不够,这一不良习惯致使学习收效不大。二是群众观念弱化。我们的一切出发点应着眼于广大人民群众,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真正做到情为民系、权为民用、利为民谋。由于我们工作经常直接与社区居民接触的机会多,与他们之间的交流较多,看到群众的疾苦多,听到群众的呼声多,渐渐地麻木了、习以为常了,群众观念弱化,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弱化。

三、整改措施

随着干部作风整治活动的不断深入,通过对自身存在问题的排查,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也更加增强了我改正错误、提高自己思想素质的信心和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决心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质。全面认真系统地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认真学习党的有关政策和省委十届九次全会以发市委五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在工作和学习中牢记共产党员的六条基本要求,按照合格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时刻把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放在首位,把它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奋斗动力和行为坐标,立党为公,甘于奉献。

二是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努力做到善于克服消极思维、模糊认识所造成的各种束缚,破除急躁情绪,迎难而上,积极工作;善于对遇到的问题进行理性思考,深挖其中的规律性;善于从事物之间的种种联系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善于从政治、全局的高度认识事物;善于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和自身工作特点,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脚踏实地的投入到工作中去。三是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能力。通过学习,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紧跟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在强化服务意识上下功夫、献智献力;时刻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从思想上筑起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坚固防线,增强拒腐防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堂堂正正做人,真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时刻以树立机关干部良好形象为自己行动、处世的准则,在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敢于抵制各种不正

之风和腐败行为,努力做到勤政廉洁。

教育系统作风自查报告 篇7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该项目研究主要包括八个方面的内容:

1.地方本科院校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现状考察与分析

以河南省典型的高等工科院校为主要考察对象,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察:(1) 地方本科院校高等工程教育的特点。通过多校调研,主要从课程体系构成、学生所具备的能力、学年学分制等方面分析;(2)地方本科院校工程教育质量存在的问题分析。 着重从工程教育的目标定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等方面来分析; (3)影响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的因素分析。主要从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脱节、高校教育与企业疏于结合、教师缺乏工程实践背景、缺乏科学的工程教育质量标准和考核评价体系、政府保障和学校保障弱化等方面研究。

2.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保障的国际比较

对世界上代表性国家本科院校工程教育质量保障的做法进行比较,分析其借鉴意义 , 包括美国的专业认证和工程化、法国的多元协调化和国际化、德国的个性差异化与合作、俄罗斯的变革与多规格等。通过研究上述国家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保障的做法和经验,得出相应的启示。

3.高等工程教育质量及其保障的基本理论问题

着重研究以下几个方面:(1)界定工程教育的内涵与特征;(2)工程教育目标的制定。高等工程教育以培养“后备工程师”为目标,重点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3)高等工程教育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趋势;(4)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及其意义;(5)高等工程教育质量及其保障体系的构成。该部分的研究是该课题其他部分的理论基础和分析依据。

4.构建地方本科院校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其一,可行性。地方高等工程教育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基础,以河南为例,初步建立了适合省情的工程教育体系,工科类专业比较齐全,中央和地方政府不断加大投入, 培养了大批专门人才。其二,必要性。构建地方本科院校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客观要求,解决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数量与质量矛盾的需要, 解决高等工程教育“去工程化”的需要。其三,可能的困难。一是从高等工程教育的办学资源不足方面分析;二是从师资力量不足方面分析;三是从产学研合作存在体制性障碍与机制性瓶颈分析;四是从缺乏全国性统一的工程教育质量标准和专业认证体系分析。

5.地方本科院校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框架设计

该项研究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研究:(1)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保障系统的基本要素包括 : 质量保障目标、质量保障对象、质量保障主体、质量保障环境等;(2)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包括 : 目标机制、评价机制、管理机制、信息反馈机制等;(3)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保障系统的构成包括:组织指挥系统、 质量标准系统、质量评价与诊断系统、质量信息收集与反馈系统、质量保障监督系统、 质量保障辅助系统等。

6.地方本科院校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保障指标体系构建

主要研究三个方面内容:(1)指标体系的基本功能;(2)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 (3)地方本科院校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保障指标体系构成。指标体系由以下四个部分构成:一是输入指标,如学校物质设备、资金投入、学校领导与管理、师资、学生等; 二是过程指标,如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方法、产学研合作等;三是输出指标, 包括学生学习质量和社会输出质量等;四是系统效率指标,如师生比、生均培养费用、 综合效率等。

7.地方本科院校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的抽样评估

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对河南省以工科类专业为主的高校的工程教育质量进行抽样评估。评估内容分三个方面:(1)条件评估,对达到工程教育目标所需各种资源和条件的评估;(2)过程评估,对培养目标的确定、课程体系、教学大纲、人才培养模式、 产学研合作水平、课程教学质量进行评估;(3)成果评估,对在校大三、大四学生和毕业后工作数年的校友开展问卷调查。与此同时,采取教师观察、实践成果评价、能力竞赛等方式,对工程教育活动结果和质量进行评估。评估分三个层面:一是学生评估, 二是专业评估,三是学校评估。

8.地方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目标

研究地方高等学校工程教育改革与创新问题,包括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 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与质量标准、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以及教学基本建设问题。

(二)研究方法

1.文献法

现有的文献是该研究的理论支撑和研究基础。为了全面掌握研究情况及进展,以便于开展研究,课题组查阅并研读了大量关于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工程教育、工程教育发展历程以及工程教育质量保障等方面的文献,正是在对这些文献资料的研读、思考以及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才使本项研究得以实施。

2.调查法

为了了解地方本科院校工程教育质量状况以及政府、高校、企业、毕业生等利益相关者对工程教育的观点和看法,采用了问卷法、访谈法和专家座谈会等方法,获得大量的原始材料,在对这些材料分析的基础上,概括出地方本科院校工程教育质量状况、 存在的问题等,进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3.比较法

通过国际比较,发现我国工程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各是什么,我国工程教育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改善,有哪些因素影响我国工程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并通过各国工程教育的发展现状总结出国际工程教育发展的趋势,从而为提升我国工程教育发展水平以及国际竞争力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研究结论与对策

(一)主要结论

1.制定了地方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保障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案

该项研究设计的工科类专业质量保障评估指标体系设置了8个一级指标和一个特色项目,26个二级指标,73个主要观测点。该项目构建的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保障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案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重视先进工程教育理念的引领作用、注重对人才培养方案的评价、关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情况、重视对实践教学和与产学研合作情况的考察、强调对提高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措施和效果的考察。此外,还设计了地方高校工科专业质量保障评估的程序与方法。根据评估方案对部分高等学校工科专业的质量保障现状进行了评估。

2.对地方本科院校高等工程教育质量抽样评估发现的问题

根据该研究所设计的高等院校工科类专业质量保障评估指标体系,课题组对10所学校的30个工科专业进行了抽样评估。根据统计数据分析发现,地方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存在以下问题:

其一,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存在的问题。一些学校开始注重优化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 注重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但在这方面的工作力度和层次都有待提升。主要表现在: 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行业组织和企业参与不够,做的好的学校只是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中吸收了企业和用人单位的意见,课程设置与企业的需求没有做到对接。

其二,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了解到,高校教师总体上来源比较单一, 绝大多数专业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的,他们没有实践工作经历或实践工作年限少,尤其是青年教师大多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和必需的专业技能。从课题组对学生的调查结果来看,只有36.34% 的学生认为给自己授课的多数教师在生产和工程一线工作过,而54.77% 的学生认为只有少数教师有过生产或工程实践一线的工作经历。

其三,实习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学生普遍认为学校安排的实习实践时间较少。 实习基地虽然接受学生实习,但是多数时间只能让学生站在参观线外看,不能亲自动手,实习效果较差。通过座谈会的问卷调查,了解到目前高校学生实习面临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传统的实习教学内容单一且滞后于工程技术发展;实习经费紧张; 具有实践经验的实习指导教师紧缺;实习考核评价方式不科学;毕业设计 ( 论文 ) 的选题不能够结合生产实际;学生就业压力对毕业设计(论文)有影响;部分教师不愿花更多精力和时间投入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 ( 论文 ) 等教学工作。

其四,实习实训条件存在的问题。学生实习实训场所成为困扰高校的大问题。很多高校的实习由原来的集中实习变成了分散实习;由原来的由学校建设实习基地、组织教师带队的集中实习,变成了由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的分散性实习;学生在外实习只是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和指导教师进行沟通;一些学校采取“放羊式”的粗放管理,严重影响实习实训效果。

3.提出了地方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方向

地方高等院校的办学定位需要把握三个要点:一是专注性,即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二是务实性,即总体定位于教学型高校;三是本土性,即应努力创造自身优势与特色。该项目研究了地方高校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探讨了地方高等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质量标准,分析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解决的基本问题和实现途径,提出了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原则和重点,以及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问题,并从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基地建设、师资队伍等方面, 探讨了教学基本建设的途径。

4.“四维七元”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该研究以开放性的思维,设计了一个“高校自我保证、行业和企业积极参与、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多元监督”的“四维七元保障模型”,这一保障体系以高等学校为基础、以企业和行业组织为骨干,以政府作用的发挥为主导。保障的主体是四个维度的有机结合,这就是学校维度、产业维度、政府维度、社会维度,这四个维度是彼此相关又相对独立的主体。其中,学校是质量保障的主体,处于核心保障层;企业是质量保障的关键,处于协作保障层;行业协会是质量保障的桥梁,处于关联保障层;政府居于领导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在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工作中的主导作用;社会维度是指独立的中介评估机构,起着质量监控作用。而前三个维度都由两个层次组成,学校维度由校级层次和院(系)层次组成,产业维度由行业协会和企业组成,政府维度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组成。以上几个方面形成国家、地方和高等学校有机结合的全方位、立体化质量保障网络。项目研究还探索了地方高校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运行机制,深入分析地方高校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保障的重点与难点。

5.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

该课题建议国家应出台以下几个方面的政策:一是支持行业组织参与工程教育的政策;二是有关支持产学研结合的政策;三是支持发展独立或专业化评估机构的政策; 四是工程型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政策;五是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构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建立有效机制吸引企业界参与, 制定科学合理的认证规程及标准,不断完善高等工程教育评估体系。

(二)对策与建议

1.结合地方高等学校的实际制定工程师培养标准

在河南省,一些试点高校结合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参照国内外对工程师的基本要求和工程专业认证标准,制定了学校标准。但是,这样的学校和专业为数很少。由于受办学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地方高校的工科专业如果完全按照行业标准的要求制定专业培养标准,并将专业培养标准细化为知识能力大纲,通过重构课程体系将知识能力大纲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和教学环节,困难较多。因此,需要出台相应的政策,引导学校尽可能接近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使行业和企业参与培养过程,按照现代工程师的培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大工程”理念合理确定人文社会学科、自然学科和工程技术学科等不同学科课程的比例,压缩理论学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循序渐进地建立以提升工程能力为核心的培养体系。

2.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根据地方高等院校的实际,提出把“产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 “产学结合”模式培养高等工程人才的基本要求是: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 学生在校学习四年期间应保证不少于一年的企业工程实践经历;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探索课堂教学与实习实训的一体化;推广工学交替、任务驱动、 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引导建立企业接收高等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

3.推进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保障的体制机制创新

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创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运行机制的突破。这是因为地方高等院校工程教育质量保障涉及到高等院校、企业、行业组织、政府等许多方面,必须共同参与、互相合作,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才能使质量保障系统有效运行。 应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将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运行机制从校内扩展到校外, 构建开放的质量保障运行体系,形成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机制、产教融合发展机制、 高校自我约束与政府宏观管理的契合机制、政府部门与行业组织的有机结合机制等。

4.大力推进校企深度合作

教育系统作风自查报告 篇8

领导重视,把握作风教育整顿的关键环节。黔南州委离退局成立了机关作风教育整顿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机关作风教育整顿活动的实施意见》、《党支部开展作风教育整顿活动学习安排》、《中心组学习安排》,召开动员大会,向全体党员干部讲明活动的目的、意义,要求每位党员干部谈认识、表态度,以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参加这次教育整顿活动。

强化学习,为活动深入开展提供思想保证。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共贵州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领导工作作风建设的意见》和《中共黔南州委关于开展作风教育整顿的实施意见》,以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中共中央纪委书记吴官正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会上的讲话和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在省纪委第七次全会上的讲话精神,认真收看了理论文献电视片《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历史性跨越》。该局党支部还积极开展谈心活动,广泛征求意见,沟通思想。在民主生活会上,每个党员都认真检查对照自己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批评与自我批评。每个党员都能坦诚布公,正视自己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正确对待其他同志提出的批评意见,同时也表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学习,克服不足,努力为老同志提供更好的服务。

多办实事,架起党群干群连心桥。5月11日,在黔南州委离退局局长徐曼平、局机关党支部书记潘巨贺的带领下,全局党员干部来到龙里县湾寨乡长萌村扶贫联系点开展帮扶活动。在长萌村,徐曼平主持召开了以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为主题的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随后深入村寨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与群众一起收割香麦。得知该村还有20多名小学生家庭极度困难,全体党员干部当即纷纷解囊捐资助学,共捐资近3000元。

明确目标,推动作风教育持久深入发展。第一、二阶段机关作风教育整顿工作结束后,黔南州委离退局把下一步机关作风教育整顿工作与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相结合,紧密联系各项工作实际,坚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力争通过教育整顿活动,培养出一支纪律严、业务精、作风正,真正让老同志满意的工作队伍。

教育系统作风自查报告 篇9

大提升”主题教育自查报告

在“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服务大提升”主题教育 活动自查自纠阶段,我校按照县委主题活动实施方案的具体安 排,积极参与到这次查摆中去。通过近一段时间的理论学习和开展谈心活动,使此次主题教育精髓渗透深。回顾总结我校近年来在思想、工作和服务群众中的表现,切实感觉到与县委、县政府要求上还有一定的距离,在思想、作风、服务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为不断修正提高我校的整体工作效率,更好地服务于百姓,现针对我校存在的不足进行剖析根源。

一、存在的问题

1、政治学习不够,创新意识薄弱。平时只满足于读书、看报,参加单位集中组织的学习多,自学少,学习马克思主 义理论就更少,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缺乏系统的学习,特别是对“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没有深刻的领会和钻研,以及对领导的讲话精神领悟不够,联系实际不够,使自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实际脱钩,没有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甚至应付学习,使学习变得形式化、教条化,因而不能准确 把握形势。另一个就是开拓创新精神与新形势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反思中,我校认识到了在思想上还缺乏“闯”劲,开拓创新精神还不够,大多数时候还仅立足于传统的工作方式,面对工作当中出现的新情况,作为教育工作者,视野不够宽广,思维较为局限,还没有从较高的层面思考问题。

2、工作作风不够大胆,与求真务实的要求还有差距。从征求意见的反馈和谈心中分析,我校大部分教师工作比较投入,责任心比较强,进取心较强,但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在反思中,一是在教学工作中缺乏“钻”劲,有时候工作中存在循规蹈矩、墨守陈规的情绪;二是在行动上缺乏“韧”劲,工作中有时缺乏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不能用创创造性的思维和方式开创性的工作;三是在工作上缺乏“严”劲,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的意识还不强,工作忙不过来的时候,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三是在工作上缺乏“实” 劲,工作抓细、抓实、抓具体和“一竿子插到底”的实干精神还不够强。

3、无私奉献意识不够,服务观念有待增强。由于在教育教学工作中 经常接触的都是学生、家长,出现的情况和问题都很多,经常会产生畏难情绪,急躁心理。没有自觉主动地把师生、家长、社会各界对我们的满意程度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有些工作做的还是不令人满意,小成即满,没有把工作做深做细。

二、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

针对我校在工作中存在几个问题,将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反思,加强改进,时时开展自我批评,严格要求自己,坚持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动;行动上要增强奉献意识,不计得失,尽力尽心做好每一项工作,做到不抱怨、不计较、不拈轻怕重,待人宽,对己严,勇于奉献,正确对待领导交付的任务,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杜绝工作中出现的“庸、懒、散”“假、浮、蛮”“私、奢、贪”一个或几个现象,有条不紊地处理每一项工作,提高我校全体教职工的综合素质。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质。主题教育学习是终身的事情,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今后不仅要学习业务知识,更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科学理论,精读有关重点文章,即学习领会县委领导的讲话精神,用社会主义先进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修养,坚定自己的政治信念。要更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创新意识,以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以勤勤恳恳、扎扎实实的作风,以百折不饶、知难而进的勇气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各项任务。

2、积极开拓进取,转变工作作风。要不断提高对学习业务知识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自觉、刻苦地钻研业务,加强锻炼,夯实基础,努力提高自己工作的能力;要热爱本 质工作,干一行爱一行,虚心好学,深入钻研,遇到问题多 看多问多想,多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要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加强拼搏意识,灵活运用合理的方法和措施,开展工作,处理问题,努力把工作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3、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服务能力。通过学习,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紧跟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在强化服务意识上下功夫;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到教育事业的需要中,正确对待权利、名利,时刻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真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时刻以树立良好形象为自己行动、处事的准则,在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敢于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努力做到廉洁从教。

总之,今后在县委县政府的指导下,在主题教育中,继续查摆我校在各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解放思想,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教职工的服务意识,改进不足,真正使我校整体的思想得到进一步净化、工作得到进一步提高、作风得到进一步改进、服务得到进一步提升,努力把上级组织分配的各项工作做好,取得成效。

峡江县实验中学

上一篇:事业单位辞职报告参考下一篇:保持党员先进性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