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现状(精选12篇)
社会化现状 篇1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重要意义
高校后勤社会化是学校提高办学质量与效益的客观要求, 有利于高校实施素质教育。高等学校的后勤工作关系到整个高教事业的发展, 起到基础、保障和先行的作用, 同时高校后勤改革又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高校必须要认清大形势, 要有大局观, 要站在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 充分认识后勤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高校后勤工作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纳入市场经济的范畴, 才能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
2、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
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教育部在《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就提出:“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着重加速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程, 高等学校招生计划的扩大必须同学校后勤社会化的进度挂起钩来。”因此, 高校后勤改革势在必行, 要服从和服务于高教体制改革。
3、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适应高教事业发展的需要
推进科教兴国的战略, 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建设需要现代化的教育, 现代化的教育需要用现代化的后勤管理和服务去保障。
因此, 高校后勤实行社会化改革就是要在政府引导下, 运用社会的力量办后勤, 运用现代企业制度及科学管理的方法去管理后勤, 并创建一种新体制和新机制。高校后勤社会化要建立一种多元化支撑教育事业发展、全方位服务于师生员工的后勤保障体制和服务体系, 这样才能解除师生员工的后顾之忧, 使他们专心致志地抓教育, 搞教学和科研。同时, 这种新体制, 也能使后勤职工从旧体制中解脱出来, 进一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解放和发展后勤生产力。
二、高校后勤社会化现状分析
高校后勤要充分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加快步伐, 全方位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为了更好地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我们有必要对高校后勤的现状予以分析。
1、高校后勤服务工作的特殊性
高校后勤与社会企业相比, 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同时还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职责。高校后勤服务的对象是实施教育和接受教育的师生员工, 与社会消费群体相比, 这一群体有以下几大特点。
一是固定性。他们的流动和自主选择性不大, 主要在校园内生活与消费。二是单一性。主要为教职工和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服务。三是脆弱性。广大学生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 主要依靠父母家庭的供养, 经济承受能力较差。四是政治稳定性。高校在政治上历来是思想最活跃的领域, 是敏感地带, 在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就决定了高校后勤服务工作在市场转型中自身地位的特殊性。
2、高校后勤工作的属性
长期以来, 我们对高校后勤服务实体的经济属性认识不足, 用行政管理的方式管理后勤, 违背了经济规律, 造成了入不敷出, 难以为继的困境。然而事实上, 高校后勤工作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同时具有两大属性。
一是经济属性。这是它的一般属性, 是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来决定的。服务是一种商品, 要遵循经济规律和价值规律;师生员工是消费者, 也要为自己的消费支付相应的货币。这表明, 高校后勤经营服务实体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必须追求经济利益。
二是教育属性。这是它的特殊属性, 是由高等教育的行业特征来决定的。高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 所以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应同整个教育改革协调配套发展, 要遵循教育规律和经济规律, 而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 这样才能逐步建立起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又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后勤服务体系以及与之配套的科学管理制度、职业道德规范。
我们深化后勤改革, 发展后勤产业, 走企业化、社会化道路, 就是要把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引入后勤服务工作, 采取产业化的模式进行经营管理, 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后勤生产力, 充分发展后勤资源的配置效应;就是要把后勤服务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 引进社会资源, 调动社会力量为高校提供更好的后勤保障。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质就是将高校后勤通过改组、改制以及引进社会服务组织, 形成多元化办后勤的局面。为此,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一定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遵循经济规律与教育规律, 充分发挥高校后勤经营与服务职能, 积极培育高校后勤服务市场, 以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为手段, 通过解放和发展后勤生产力, 以达到确立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目标。高校后勤产业经营实体及其服务化市场的发育程度, 直接关系到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成败。
三、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的进展
面对我国高校后勤所处社会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 各地高校的后勤改革采用了不同的管理模式, 深化和改革高校后勤管理制度, 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技术及管理方法, 不断实现管理理念的创新, 以下是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现况。
1、“模拟法人型”
“模拟法人型”是依赖学校办后勤, 后勤仅仅是从事业性质的校办后勤转变为企业性质的校办后勤, 没有改变学校自己办后勤、管后勤、学校后勤“办社会”的格局, 其实质还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学校后勤规模较小, 实力不强, 仍然是“一校一户办后勤”。由于该模式主要是依托本学校市场, 从高校分离出来的实体, 多数没有注册法人资格, 只是校内“模拟法人型”的资格实体。
2、校际联办模式
校际联办模式是由若干所高校分离出来的后勤实体联合组建, 具有法人资格的后勤实体或称后勤集团。这种模式, 通过后勤资源的优化组合, 打破了学校“一校一户办后勤”的格局, 发挥了规模效益, 实现了资源共享, 开展了社会化服务, 在区域范围内统筹后勤服务。如北京邮电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联合组建北京第一行业联办后勤服务集团———北京恒通高校热力工程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发挥了高校人才技术优势, 降低了热力运行成本, 从而实现了高校供热资源的共享。
3、区域联办模式
区域联办模式是由省、市级区域内联合组建高校的后勤服务机构, 面向区域内的高校开展社会化的后勤服务。这种模式彻底打破了高校自办后勤的局面, 其经营规模大、竞争力强。如上海市于1999年成立了服务中心和高校后勤发展中心两个市级高校后勤中心, 发展高校连锁餐饮业、教育连锁超市43家, 建立了10个后勤主、副食品配货中心, 实行大宗商品的集中采购, 价格比原来学校单独采购明显降低。这种方式彻底打破了原来“一校一户办后勤、校校后勤办社会”的格局, 有利于提高规模效益, 及时发挥区域内协调指挥作用。
4、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模式是高校吸引社会资源办后勤, 通过市场竞标选择后勤服务, 后勤资产以租金形式租给后勤公司, 以市场竞争机制来保证后勤服务质量, 以协议合同形式保证后勤基本公益性。这种是学校与社会企业合作投资, 建立突破教育体系的社会化、市场化、企业化的后勤服务体系, 由社会直接经营, 服务对象在面向高校的同时也对社会开展经营服务, 形成引进社会力量办高校后勤的格局。它实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权责分离, 基础设施的运营管理完全融入了社会, 促进了高校后勤服务质量的提高。
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出路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是总体运行效率低, 服务质量难以提高, 保障能力有限, 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因此, 必须面对我国高校后勤现况, 从管理观念、管理体制、管理过程等方面进行创新性思考, 走出一条符合现代大学发展所需要的低成本、高效率、有质量保障的发展道路。
1、创新管理观念
新形势下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要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 以维护高校稳定为前提, 正确处理后勤社会化改革与高等教育改革的关系, 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经营与服务的关系以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增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从大局利益出发, 积极主动地把维护高校稳定工作视为己任, 常抓不懈。要加强与师生的沟通联系, 有利于减轻学校发展的压力和负担, 做好交流疏导工作, 重视与师生切身利益相关的不稳定因素。后勤服务既要有利于降低后勤服务成本和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 又要考虑到服务对象的特殊性, 消除因后勤服务不到位等问题而诱发的不稳定隐患, 有利于保证学校的稳定与发展, 构建和谐校园。
2、创新管理体制
如何解决好高校后勤管理的有效性是后勤管理体制创新的关键, 这主要是根据市场经济与社会化运营的要求, 理顺高校与高校后勤服务组织的关系, 实现高校后勤资源配置的社会化, 实行高校后勤服务组织的社会化管理。管理体制创新关键在于理顺学校与后勤的关系, 实现高校与后勤之间在职权方面的重新划分, 让后勤与学校的行政管理分开, 实现高校后勤资源配置的社会化。可以最大限度地引进和利用社会第三产业为高校提供后勤方面的服务, 解决后勤服务优质资源不足的问题, 后勤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才能从根本上理顺并规范与学校之间的关系, 从原来学校与后勤之间是上下级、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到后勤服务以社会承担为主的经济关系, 对传统产权关系的改造, 是实现后勤市场化的核心问题。
3、创新管理过程
管理过程的创新就是要整合服务流程, 实施数字化后勤。实施数字化后勤工程, 实现后勤全面的信息化管理是后勤发展的必由之路。后勤信息化管理就是建立后勤一站式服务平台, 将分散的、孤立的服务节点融为一个协调一致的整体, 形成信息管理链, 实现后勤服务流程的优化重组, 将资金使用情况、收益情况、资产情况、人员情况、绩效考核、监督情况以及其他资源进行互联、共通和协同操作, 达到降低整体运行成本的目地, 从而有效规避运营风险, 使服务资源得到重组, 创造效益最大化。后勤信息化平台使信息得到充分利用和共享, 在不同校区、不同部门间建立起高效信息互动, 使后勤管理真正成为统一体。
总之, 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是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根本出路。高校后勤只有建立了一个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机制, 才能有利于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和办学质量与效益这一中心任务的提高。
摘要:高校后勤社会化是学校提高办学质量与效益的客观要求, 如何搞好后勤社会化管理工作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管理工作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 要建立一个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机制, 各方面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重点、管理方法和手段要实现转变。高校后勤各部门还要积极探索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方法才能确保高校后勤社会化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高校后勤,改革,管理,市场经济,社会化出路
参考文献
[1]陈兴桂:高校多元化后勤管理模式的研究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06 (5) .
[2]张慧:国内外高校后勤管理模式比较与分析[J].江南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2 (2) .
[3]姬金良:高校后勤实体如何按现代企业制度运行的几点思考[J].浙江统计, 2006 (8) .
社会化现状 篇2
王燕
以社区为载体,建立和完善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将离退休人员纳入社会化管理,让离退休人员进入社区新的环境,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事业的必由之路。屯垦戍边的艰巨使命,更迫切需要我们去建立和完善兵团这个特殊体制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离退休人员的逐年增加伴随其出现的生存流动情况、养老金死亡冒领现象、关、停、并、转企业的人员安置、孤寡老人的赡养及医疗卫生服务等等一系列问题,当务之急地需要我们去解决。目前各团场社会化服务管理机构都已纷纷成立,“社区之家”的序幕刚刚拉开,如何才能充分应用社区能集各方力量于一身“开方式”世界的功能,发挥其强大的“优势”,真正把离退休人员这支大军管理起来、组织起来,使其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助、贫有所济,这必然要求我们去精心构筑和打造“社区”这个平台。不可回避地要我们去面对许多困难,去亟待解决这个“平台”中的许多问题,对此,本人对现阶段农牧团场离退休
人员的社会化管理现状浅析如下:
一、存在问题分析: 第一、社会化服务机制框架已建雏形,但实体构筑进展缓慢。目前,农牧团场的社区服务管理事务机构已基本建立,指定了负责部门,建立了规章制度,明确了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及服务的工作职责、工作标准、工作范围。总体来看已成框架,但缺乏实际内容,具体实施措施还没有落实到实处,有的机构虽然开始工作但职能单一,有的社区服务中心是依托团场城管部门设立,没有配备专职人员负责社区工作,没有核拨经费奠定社区基础,城管部门既要管理团场大量的物业管理工作,又要抽出人力与财力去管理社区服务中心这个“新生事物”。因此,对社区工作没有积极性,只是敷衍,没有重点,有的工作环境与活动场所还很简陋,有的机构只见挂牌,没见运营、只闻其名、不见其形。第一、社区服务中心工作平台虽已启动,但实际运行还没有深入。社会保险管理中心协同社区服务中心建立了团场离退休人员基本信息库,向退休人员发放了社会服务联系卡,基本养老金实行了社会化发放,成立活动组织,提供查询服务等等,这些劳动保障平台工作的“前奏”虽已正式启
动,但实际运行局面还没有完全展开,社区还没真正承担起对离退人员的管理责任,离退休人员还没有完全从单位中剥离出来,对离退休人员的生存流动情况、健康生活状况、医疗卫生服务等事务性工作仍由各单位进行管理、继续由社保中心“涛声依旧”,社区职能还没有发挥,功能还没有应用,“剥离”仍是有名无实。
第三、社区服务中心地位虽已确立,但发展目标仍是茫然,各农牧团场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积极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通知精神,建立了团场社会化管理服务机构,确立了社区服务中心的地位,成立了领导小组,指定了负责人员,但对怎样推进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开展,如何帮助社区搞好统筹规划和安排落实,团场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具体“化”到何种程度,怎样才能实现,还没有确立统一的思想和明确的目标,至使社区服务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层次不清、前景茫然。
二、影响因素分析:
本人认为导致存在问题的因素主要有:
第一、识不到位。
1、团场领导、各部门及社区工作
人员认识不到位,没有充分意识到建立社会化服务机构对团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内涵,没有充分理解此项工作所起的积极作用。
2、退休人员对进入社区组织认识不足,离退休人员对社区服务机构能否真正保障他们的晚年生活,能否真正为他们排忧解难,能否真正成为他们的贴心之人,还存在种种疑虑,因而有困难、有问题、有建议,找团场、找社保、找单位而不找社区,思想观念一时难以改变。第二、宣传不到位。社保中心对大力宣建立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还存在种种顾虑,顾虑:是否会出现衔接不顺、单位不管、社区不接,造成离退休人员成了散兵游勇,社保中心变成孤军奋战的悚然局面,因而宣传力度不够。第三、工作不到位。社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素质不高,责任意识不强。因社区工作人员未经过严格的业务培训,对社会保障有关政策理解还很肤浅,工作当中难免出现解释政策有误、操作没有思路,加之有的社区机构,工作人员不是专职人员,没有专项经费。因此,工作缺乏主动性、能动性,“等、靠、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观念态度,滞后了社会化管理工作的开展,职能无法充分发挥。第四、社会劳动保障部门指导和协助不到位。因社区工作人员未经过严格业务培训,因而社会保险管理部门对他们的工作能力信心不足。除协助社区做好离退休人员的文化、体育,帮困救助等活动之外,对其能否做好社会保障政策咨询、及时掌握离退休人员健康生存情况、领取养老金的资格认证及其人员档案管理等工作还缺乏足够的信任,因此在工作的移交上“主次分明,留有余地”。
第五、重视不到位。团场对社会化服务机构的建立重视不足,认为建立社区只是花钱,不能挣钱,是在铺张人力、物力和财力,社区管理工作的物质基础有赖于团场经济,人员不能到位,工作没有经费,办公缺乏设备,是困扰社区服务工作顺利开展的一大难题,没有形成责任分担机制、补助机制,特别是在团场财政还很困难的情况下,筹集资金来加强社会保障平台建设,更是难上加难,致使社区工作的实际与要求难以匹配。
三、解决现状的建议:
第一、从透视团场现状来看,随着团场离退休人员的逐年增加,流动频繁,居住地不稳定,特别是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基层单位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于发展经济,对离休人员的事务性管理相对薄弱,精力有限。另外,团场关、停、并、转的企业退休人员、孤寡老人没有具体的管理单位,社保中心对其生、老、病、死难以及时掌握,银行、邮局对养老金的发放缺乏监管等等这一系列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建立社会化管理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轻团场的社会负担,集中精力抓好团场经济建设。所以各级领导、各级部门要从根本上认识到建立农牧团场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机制的重大意义。第二、做好深入细致的宣传工作,使社会保障政策深入人心,重点宣传社会化管理服务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企业办社会问题的重要性。使各级领导、各级部门及社区服务中心管理人员从思想上意识到建立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机制的内涵,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同时要努力转变离退休人员思想观念,消除他们的思想顾虑,让他们理解社区才是最真实的依靠,是使他们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积极配合社区工作。第三、尽快落实社区服务中心经费到位、人员到位、设施到位、责任到位,培训到位,以及上级部门有关的“三家筹资”办法实施到位,将社区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配备有能力、素质高、责任心强的人员去管理社区,负责具体工作,逐步完善服务设施,工作人员要明确工作职责、工作任务、工作目标,消除“等、要、靠、看”的依赖思想,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开拓性开展社区工作。第四、社会保障部门要解放思想、大胆放手地去促进
社区做好各项基础管理工作,根据团场离退休人员分布情况及社区建设情况,因地制宜,把社会化管理由团场集中地区向边远连队有序推进,社保部门、财务、民政、工会各部门要密切配合,鼓励和支持社区工作,把社区的工作目标、工作信息、工作步骤、工作内容完全落实到实处,实施到具体,把团场各项事务性工作完全融入到社区工作中去,充分发挥社区的职能作用。
实现团场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才是关键中的关键,积极探索和推进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以逐步实现社会化管理的初级到高级是我们每一位社会保障工作人员的使命和职责。使社区服务工作为团场的繁荣和发展开拓一个崭新的局面,真正为我们的离退休人员撑起一片“蓝天”,营造一个充满生机与祥和的“家苑”。
社会化现状 篇3
关键词: 企业 退休人员 社会化管理 对策
中图分类号:C9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7)11-291-01
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是指职工退休后,其管理服务工作与原企业分离,移交 城市街道和社区实行属地管理,由社区服务组织提供相应的管理服务。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 管理服务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快建立和完善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而确 定的一项重大举措,是改革旧的退休管理体制,剥离企业社会负担,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建 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条件,也是切实保障广大退休人员晚年生活、保持社会稳定的有效措 施。
一、山西省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现状
从2000年国发42号文提出“推动社会保障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化”到现在已历时7年,期 间2000年中办发23号、2002 中发12号等多个文件提到加强这项工作,2003年,中办发16号 文件专门安排部署,就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内容、形式、条件、组织保证以及企业一定时 期承担的责任都作了明确规定。为认真贯彻落实好16号文件精神,同年10月,山西省印发了 《 关于积极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晋办发[2003]23号)。20 05年12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再次强调,要按照建 立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继续做好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 目前,全省已有8个市40多个县以政府或劳动保障局名义相继出台了实施方案。据统计,目 前全省已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的街道255个,乡镇377个,街道配备专职工作人员310人,已 挂牌企业退管机构323个。
截至2007年6月底,全省共有企业退休人员101.2万人,实行社会化管理人数为95.5万人 ,社会化管理服务率为94.3%。其中,纳入社区管理的人数为64.3万人(含企业社区28.3万 人),社保机构管理的人数为16万人,依托企业管理的人数为15.2万人,其他办法管理的人 数为901人。
分析目前三种管理办法,笔者认为,社保机构直接管理和依托企业管理只适用于退休人 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初期,社区组织自身建设和网点分布不能满足工作需要,退休人员人数较 少,社保机构管理跨度合理的情况,特别是在社区组织不熟悉社保业务、人手不足的情况下 ,可以发挥社保机构的优势,保证工作质量。但是由社保机构集中实施对退休人员的管理, 最大的弊端是管理服务的单一性,即主要围绕落实社保政策开展管理服务,同退休人员生活 、医疗、文化、组织活动等全方位的服务需要存在差距,而依托企业管理则没有从根本上减 轻企业负担,退休人员也没有规避企业经营风险。因此,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最终还应当通 过强化社区功能,建立街道社区服务网络,引导社会力量为企业退休人员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来实现。
二、当前我省推进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对社会化管理服务的认识问题。首先是企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自身对这项工 作的认识要到位。只有自身的认识到位了,才会真正重视这项工作。二是街道办事处和 社区居委会认为,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是劳动保障部门的事,因而对这项工作表现不积 极主动。三是退休人员对社会化管理服务思想上有矛盾,部分退休人员与企业几十年的感情 一时难以割舍,希望与企业“经济不断、感情不断”,特别是效益较好企业的退休人员不愿 进社区管理。
2.社区承担管理退休人员的条件尚不成熟。社区现有工作人员少、经费不足、 活动场所不健全。以太原市某街道为例,该街道管辖的5个社区是在原13个居委会基础上合 并组建的。5个社区共有住户13000户,大的社区住户约2500户,每个社区在编工作人员5名 ,每个工作人员要管住户400至500户。显然,实行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社区承担管理 退休人员工作难度不少。
3.退休人员档案整理移交的问题。退休人员档案从企业移交出来,对于退休人员 相对较少的市区和县一级单位一般应实行集中管理,而不是分散在社区居委会管理。企业将 档案移交出来后,今后若发现档案不全或遗失怎么办?这里涉及到档案移交前后的各自责任 的认定。
4.如何处理企业对退休人员发放的“非统筹项目”费用问题。有相当一些企业对退 休人员仍发放一定的“非统筹项目”费用,如洗理费、房贴等。“非统筹项目”费用是企业 行为,在社会化管理的起步阶段,劳动保障部门不宜干预,但必须作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来研 究,要与企业和退休人员共同协商,逐步妥善解决。
5.医疗保险方面的问题。退休人员特别是困难企业的退休人员的基本医疗保险问题 不解决,退休人员就不能真正与企业彻底脱钩。
三、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对策
1.落实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中存在的经费、机构、人员等问题,是能否顺利推动社会化管 理服务的关键。应进一步抓紧与财政协调,就经费、机构人员问题 专门制定全省统一的制度规范,将社会化管理服务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向企业适当收取管理 活动经费,为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2.依托社区组织建立社会保障服务机构,开展退休人员管理服务。要把强化社会保 障职能作为完善社区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每个社区街道都要建立社会保障服务机构,在县 、区社会保障机构的指导下,面向退休人员开展各项服务,形成省、市、县(区)和社区街 道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体系。
3.加快建立统一的信息化网络。一是要把统 一性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来抓,既要避免小范围区域分割的网络建设,又要避免 各个社会保险险种各自为政。要在全省范围内建立涵盖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险种在内 的信息网络。二是要利用现有的银行、邮局等网络基础,将社会保障信息网络同银行、邮局 深入社区的服务网点以及社区社保服务机构相联通,并合理调整社会保险管理方式,使退休 人员在社区领取养老金、结算医疗保险费等。
4.合理进行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的定位。总的原则是,以国 家优惠政策为导向,以社区组织为平台,围绕退休人员以及社区成员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 运营机制市场化,社会福利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的服务模式。
5.对现行社会保险政策进行必要调整。一是企业统筹外项目要抓紧清理,企事业单 位不能再出台新的统筹外项目,现有的统筹外项目应当在养老金调整中冲销。二是加快 社区建设和各项改革措施力度。
6.认真落实分类实施,先易后难的原则,逐步推进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首先,考虑将破产企业、改制企业以及“两停一亏”企业,作为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 突破口,新退休人员要直接进入社区。其次,利用大中型企业原有退管组织管理服务设施齐 全、管理经验丰富的优势,以大中型企业为核心,建立社会化的退管服务组织,打破企业界 限,吸纳当地退休人员接受管理,并在退休人员管理行为规范化的基础上,加快企业后勤保 障工作社会化步伐,随着社区硬件设施和功能的完善,实现同企业的彻底剥离。第三,针对 各县(市)退休人员少,城区较小,社区建设滞后,缺少先进的管理技术手段的特点,由社 保机构直接建立县(市)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中心,统一管理社会保险待遇发放、生存 认证、党员组织活动等,实现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
综上所述,实施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是社会转型时期在社会保障领域的重头戏, 做好这项工作机遇和困难并存。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推动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取得新的突破。
(作者单位:山西省企业养老保险服务中心 山西太原 030000)
传统武术社会化发展现状 篇4
关键词:传统武术,发展现状,社会化
1 前言
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它汲取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中国传统哲学、养生、兵法、中医等相关传统文化思想和理念,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随着时间的推移,建国后,为实现武术走向世界的发展战略,国家组织相关的武术专家和学者,编排了一系列的竞技武术套路。竞技武术套路融入了我国传统戏曲和杂技的许多成分,突出了“高、难、美、新”的发展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武术的国际化发展。然而,竞技武术追求“高、难、美、新”,限制了人们对武术的参与热情,对武术的推广和普及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利因素。同时随着舶来运动项目不断涌入中国,如跆拳道、瑜伽、空手道等项目。传统武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本文从传统武术社会化发展现状出发,沿着学校的开展和竞技武术对传统武术的影响这两条主线入手,对其进行概括和总结。为今后传统武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检索中国期刊网、优秀硕博论文数据库,输入“传统武术”、“现状”等词语,以体育13种核心期刊中检索到的11篇研究文章为主要参考资料,并查阅了有关传统武术发展的论文和相关书籍,为研究获得了可靠的信息资料。
2.2 逻辑分析法
运用分析、推理、判断等形式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对比、归纳与概括。
2.3 演绎论证法
据逻辑分析结果,通过文献资料验证,分析结果,形成科学理论。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传统武术在学校的开展情况
学校武术作为传统武术传播的主要渠道之一,1956年教育部把传统武术作为我国的国术,并列入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同时规定每学期武术课小学为6学时,中学为8学时,至此,武术教学成为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内容之一。在第二年,1957年体育院校也把武术列入六门必修课程之一,在学校的武术课教学中多数为竞技武术套路,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为传统武术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武术实用技法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只是对武术的动作进行教授,出现了武术套路的体操化和舞蹈化倾向,不能适应当前的教育形势。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常常会遇到动作复杂,无论是在徒手套路还是手持器械的套路中,每一套都有十几个或更多的动作,常常令学生在学习中十分头疼;每一个动作,学生都要注意好手、脚、身、眼的协调配合。使学生对武术套路动作的学习望而却步。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只是一味传授技艺,缺乏对武术文化内涵的解析,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很多中小学的武术课都是徒有虚名,甚至有一些学校的负责人表态武术课可以取消。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一旦武术课在中小学课程中被取消,在学校中充斥着西方运动,会让我们一代代炎黄子孙慢慢遗忘了维系着中华民族命脉的体育文化,传统武术的推广、普及以及发展正在面临十分严峻的局面。
在2004年,国家体育总局根据中宣部和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组织武术研究院的专家,并根据教育部中的有关要求,确立了《关于学校武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研究》课题的调研,同时启动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武术教材。调研主要内容主要有: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问卷进行了数理统计;组织校长及家长座谈会,就学校武术教学的提出意见,对在中小学推广武术运动的态度和建议等问题展开讨论。根据调研情况,反映出了学校开展武术一些不容忽视教学中问题。根据统计结果显示:中小学中开设武术课的学校为37.67%,大部分中小学没有开展武术课程;关于学生对武术课与其他体育课的兴趣问题,回答喜欢武术课的为18.83%,喜欢其他体育课为23.77%,都喜欢的为44.84%,可见武术课的吸引力亟待加强;关于武术课和其他体育课哪个课容易学的问题,回答武术课容易学的为26.46%,回答其他课容易学的为69.73%,这反映出武术课教学内容较难。在现代学生眼中,武术运动是一个表演性极强的运动项目,多数情况下武术课程只能依靠学校硬性设置的课程才能存在,只有少数学生是出于兴趣而选修武术课程。
3.2 竞技武术对传统武术的影响因素
在现代社会中,展示在人们眼中的是高、难、新、美的竞技武术,加之电影、电视剧中的神话般演绎,给人一种练好武术就能无所不能、飞檐走壁、上天钻地的感觉。在观看武术比赛时,观众会发现运动员越来越追求空翻、旋转等难度动作,而武术真正的“精华”和“内涵”越来越被忽视,由此,人们便产生了练习武术就是“花架子”的说法。建国后,为实现武术走向世界的发展战略,国家组织相关的武术专家和学者,编排了一系列的竞技武术套路。竞技武术套路融入了我国传统戏曲和杂技的许多成分,突出向着“高、难、美、新”的方向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武术的国际化发展。然而,竞技武术追求“高、难、美、新”限制了人们对武术的参与热情,对武术的推广和普及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利因素,同时其文化内涵也大大折扣,使得参与武术练习的人数急剧下降。曾有一位武学专家痛心疾首的说:“我们现在是以100%的精力去为不到武术10%的那一部分服务,而忘记了大于90%的武术母体。”失去技击的武术,无论怎样发展,武术就成了“舞术”,名存实亡。
传统武术却处于失传或正被失传的边缘。自从竞技武术的发展方向被确定以后,传统武术就被搁置在一边。而现在,我们多能见到的是竞技武术的套路比赛和表演,而能真正接触到传统武术的机会和场合越来越少,偶尔举办的传统武术比赛,也是民间自发组织的小范围交流和表演。在大型体育竞赛中多为表演性质的竞技武术项目。失去了传统武术作为基础的竞技武术正在逐渐脱离大众,成为空中楼阁。在竞技武术比赛套路成为武术发展主要方向的今天,传统武术的精华不仅在于其动作中的的劲力和技击韵味,更重要的是其传承了五千年的中华民族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武术的真正内涵正在被竞技武术套路一味追求动作的造型、难度和速度所取代,这一发展趋势会对传统武术产生一些不利影响因素。
3.3 传统武术自身存在的消极因素对传统武术社会化发展的影响
传统武术有数千年的历史文化,它经过了无数的武术名家不断实践。但受小农思想的影响,传授的方式单一,“大多为师徒制”,如父子、叔伯侄子、从不传外姓、不传外族等形式传授。导致传播途径狭窄,在历史长河中很多门派的真功夫早已灭绝,令很多武林前辈的心血白白浪费。这种情况的出现不能不令人深感遗憾。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到今天,传统武术的继承的方式依然靠的是业余爱好者自发组织进行传承习练传统武术的人大都有自己的职业,只有业余时间才有精力习练武术,这种传承方式给传统武术的继承带来不少的困难。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传统武术是我国的文化遗产,有其独特的运动方式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的我们有责任将传统武术发扬光大。在研究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影响传统武术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国家对传统武术发展上的政策缺失;大、中、小学校作为传统武术的主要传播渠道,学校对武术课的重视程度较低,教学内容的设置导致学生对传统武术的理解偏差;外来运动如瑜伽、跆拳道等项目对传统武术的冲击;传统武术自身的一些消极因素,如门户之见、宗派主义等。
4.2 建议
(1)国家的政策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传统武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2)政府应加大对传统武术的宣传力度。
(3)学校对传统武术的教学内容应有所改进,让学生真正懂得传统武术的文化内涵,并加强武术学校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周伟良.传统武术,你将何去何从[J].武林,2000(3).
[2]朱永光,蔡宝忠.对传统武术三个关联性问题的科学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3):102.
[3]高东清.新世纪中国传统武术发展方向的探讨[J].搏击.武术科学,2004(4):6.
人情社会的现状 篇5
某品牌发布会现场排队领“车马费”的媒体记者
去医院动手术之前,要给主刀医生递上一个红包,去驾校学车,要给教练递上一条香烟,去政府部门办事儿,要托熟人,小孩上学,要交择校费,去开家长会,要给班主任送点礼物,亲朋好友的红白喜事婚丧嫁娶,统统都要细心打理,怠慢不得,细细想来,中国人活得可真累啊!以下几类“人情世故”还是没有的好:
医生的“红包”
近日有记者在南京街头随机采访了10位市民。10人中有6人称给医生送过红包,4人称自己的亲戚朋友给医生送过红包。给医生送红包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不送心里不踏实。
记者的车马费
“给记者‘捐赠’车马费。”这几乎可以视为当下中国企业
进行媒体公关的要义。
随礼真不随便
某网友在百度知道上询问,“北京大兴的朋友要结婚,我该随多少合适呢?”随礼,渐成每个家庭不情愿的人情消费,演化成“钱尚往来”的送钱怪圈,让人反感又无可奈何。
驾校教练的烟
在驾校学车时,甚至有教练反复向学员暗示“潜规则”。有时,教练半开玩笑地说“你来这么久了也不买包烟?”有时教练拿出一个打火机来说“这个打火机好不好?我这个学员真好,送
我这么好的打火机„„”
怎样请客吃饭
事情放一边,吃饭为大,中国人对于吃饭向来很是讲究,事情大小决定了饭店的规格,是鲍鱼鱼翅,还是剁椒鱼头。
酒桌上的中国
酒精不燃烧,不算搞社交。酒是用来壮胆的,桌子是用来拍板的,酒和桌拼在一起,则无事不可为。
月饼成灾之后
有个在地方法院工作的朋友中秋前期跟我抱怨说,他们那座小城里月饼泛滥,送月饼就像发过节短信一样,像病毒一样传染到每个人,如果你的电话本里有100个人,那么你至少能收到
10盒以上的月饼。
应该怎样做人
我们评价一个人的好坏,往往看他“会不会做人”,假如一个人能把这种种“人情世故”都熟稔了,都做到了,在朋友们眼里,他就算是个很会做人的人了,可是这样做人该有多累?
不是前辈留下来的“人情世故”不行,而是我们歪曲了这些“人情世故”。本是表达感谢尊敬之意,却被人认为必须应当,而且发展到事事均得这样做实在荒唐。——杨淙文
从古至今,这条礼的规则就没有简单过,没有人敢去打破,也不能打破,它强大的生命力是几百代人“灌溉”出来的,根深蒂固了。面对它我们只有坦然面对,对自己的心说,看开点。但是仍有一点点的希望,希望它在现代社会的文明的熏陶下,有所
改善吧!——俞飞
“人情世故”在一定程度上讲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人之间沟通往来的重要媒介和方式,话题中的种种并不能代表中国“人情世故”的全部内涵。——孙巍
“人情世故”现已变得不堪入目,所谓的人情,一般体现在钱、权上,世故已变成好多人不正当行为的故事了。我看改为“故世情人”还差不多。——刘成亮
中国是一个以权力为基础,以人际关系维系的社会。这样的社会中,人情世故自然变成了比学识、能力更重要的“制胜因素”。这就是中国的创新能力不行的原因。中国要想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国家,就必须尊重才华胜于尊重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把聪明人的注意力从钻营吸引到创造上来。否则,中国将只能出口衬衫。
——王俊岭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决定了,中国人的文化形态!——徐
开安
过节,办事,请客送礼。这都已经成为多少年不成文的规矩了。就连外国人也都入乡随俗明白了这里面的人情世故,门门道道。这个好像也是我们五千年文化传承下来的一种传统。可是,到现在都变成了重口味。这个口味,真的其实可以没有。这不,把没实力,本身就带着压力的人更是搞的浑浑噩噩。这样的“人情世故”,真是难。——杨文
人情世故本是一种正常的交际与生活方式,但是发展到现在却已成了一种病态的社会现象。现在中国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就是面子和关系,这便是人情世故的根本。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中国人,永远也改变不了这种情况。自古以爱所承扬的真诚待人,当被赋予上利益的标签时,显得更加“真诚”了。再这样发展下去,只会造成社会交流的越来越严重的利益当先,连人际关系都开始由各种因素划分开来,这是社会的变相友好。——于瑶瑶
连学生都兴这套了,生日、各种名目的节日同学们都要送礼。虽说都是些小东西,可是这心思可没少花。女生的东西尤其如此,得先观察一阵看她都喜欢啥,缺啥。有人喜欢可爱风,你偏送了个犀利的,那就叫白送。还得惦记着以前谁给自己送了东西,送的是什么价位的,那等他过生日时,也得还礼回去。我还会专门把这些事记下来,以防止有做得不周的地方。真是辛苦。——贝
拉
每个中国人都会受这些“人情世故”所烦扰,也不知道这个送礼办事的“习俗”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如何开始的,现在要彻底消灭这种“习俗”似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即使你不去遵从这种“人情世故”,别人也照样去做。礼物对于中国人来讲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传递自己心意传达对他人祝福的意思,在一些场合,送礼给别人其实不如说是送礼给自己,送出去这点小礼物以求别人给予自己更大的利益,收别人的礼物本是一个件开心的事情,可是有时候收了礼物不就等于接受了一份任务,多了一份责任,事情办不好了还对不起这份人情。唉,总之做人难。——高欣婷
人情世故在中国就像张大网,铺的哪个角落都是,并且没有脉理,理不了逃不去。这是个锻炼情商的活,完全体现了机遇与危机。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大家都不是独立的个体都有相互存在的必要性,只是必要交往演变为了精神压力,并且持续膨胀。——程佳佳
入乡随俗呗,大家都一样的。谁让我们投胎的时候选择了“hard”模式呢?五千年来都如此,岂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唯一的希望在于,我们这些“后字辈”把正确的价值观持之不懈地传递给下一代人,同时身体力行。可是,如果不能团结起来,还是白搭。毕竟谁也不愿惹医生不高兴,那可是性命攸关的问题。而团结起来,在这个问题上,简直太难了。所以,我不抱希望。
——龙在天
且不说这些处于灰色地带的各式好处费,光是压岁钱和份子钱就已经让成年人的世界不堪重负而又无可奈何了。——杨菁
“礼”这个字在中国已经风行了数千年,我们是礼仪之邦,拜访朋友送点礼物、好友长时间不见一起吃顿饭、求人办事带点儿礼品等等等等,这些事情其实都是很平常的事情,根本不值得拿出来讨论。但是这些年,“礼”这个字发生了太大的变化,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它已经远离了“聊表心意”,而是与金钱越拉越近,现在的人情世故好像都与金钱有关系了,“礼”字现在就代表拼腰包了。这到底是“礼”这个字变了还是我们对它的理解变了?我想原因还是后者吧!假如我们不赋予它那么多的含义,恐怕它也不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了。所以说,人情世故并没有错,错的是我们正在或者是已经曲解了它本身的意义。——李
特
“人情世故”这几个字现在说起来都是很自然,理所当然的事,现在办个事只要有熟人那就好办多了,既然拖了熟人就免不了请客吃饭送礼,唉。记得前一段时间去医院,早早地去挂号排队,等了俩小时终于轮到我了,可是硬生生地被熟人医生插进去三个人,当时就在想:我要是在这医院有熟人该多好,也不用白白浪费这几个小时了,唉,人情哪,无奈~——雅婷
人情事故让人觉得累,主要是因为有目的性,拉关系是为了办事情,无时无刻不在计算投入产出成本收益,怎能不累。但如果走亲戚看朋友过节聚餐只是为了慰藉心里的思念,表达积蓄的感情,那就是一种享受。只是这世界上没有纯粹的人,也没有纯粹的情,理论上完美的状态在现实中不会存在。但是如果心里明白这一点,至少还是保留一点“纯感情”吧,因为不管愿不愿意承认,我们在内心里都是需要这样没有交换的“人情”的,不是
吗?——西铭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礼仪之邦,注重礼尚往来,但是现在人们曲解了咱们祖宗留下来的美德,还有一句叫“君子之交淡如水”,礼尚往来是没有多少利益驱使的情况,仅仅是为了交流感情,增进友谊。现在的人情世故已经不是那么单纯的了,掺入了很多杂质,拉关系扯关系都是有事相求,人情在现在的社会被无限的放大,作用愈加明显。——张欢
“正是人情世故,转面炎凉。”正是如此,才有“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如醲。“如今的人把人情世故用得更为直白,执行得更八面玲珑,反而弄巧成拙,被人情所累。目的性太狭隘了,情就变成债了。——杨云
中国人在这个潜规则的社会里已经被真规则了,我们身边是不是经常有这样的人,包括我们自己,一边大骂某腐败风气一边不得不为自己的工作学习向领导献媚讨好,我们看不惯学生干部整日围在老师身边,可自己还是为了入党的那个名额给老师送礼、发短信祝贺,我们一边谴责这个社会的制度一边向这个社会
妥协。——胡倩
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是受礼法约束数千年的社会,延续至今也是如此,我们现在经常说的“要做事,先做人”,何谓做人,懂得人情世故即是会做人,简单说就是会察言观色、会来事。究其原因,无非就是权力分配不均衡的问题,权力资源少的一方向权力资源多的一方示好,以寻求更多的权力,试想一下,你的同学结婚你随礼200,你上司结婚你会随礼多少?——陈晓龙
这是“人情”还是“潜规则”?因为中国是礼仪之邦,于是红包、香烟、择校费、礼物都变得理应如此。可,说是潜规则,又真不如说是“人情世故”,因为人人如此,处处如此,事事如此。人情很早以前就不是那么单纯的礼仪往来了。关系变得太重要,人情、面子都变成了这个社会立足的根本。——潘昕妙
人情„这是中国生产力和资源都匮乏的历史背景下的产物。所谓人情,其实就是提前贿赂,提前拉拢。
这就是各行各业贪腐成性造成的社会后遗症
其实不应该说是堕落
应该是民众适应了这个畸形的社会
没办法 由于官员集体腐败 老百姓当然跟着腐败 有神马样的政府 就有神马样的国民 全民腐败早就形成了 想改 太难了
说到底上行下效是根本方法。
本来人际交往是先由权贵在搞的。后来生产力发达了,商人也参与其中,他们就学权贵的那套处事哲学。之后老百姓跟着先富起来的学习他们的致富经验。
根本上是金字塔顶的统治阶级礼尚往来(原本是用周礼来相互问候(西周时期礼不下庶人,说明有身份的人才有交际),然后再料理正事,现在是买礼物了,买一般的东西还好,也跟周礼同效),上行下效罢了。
社会风气的形成就这么简单。你单纯的用教科书的高尚情节教育学生是没有用的。
不单是中国,任何国家都有人情,这是免不了的,这东西是和社会状况发展相关联的,社会低发展阶段,个人为了更好的生活,人情的功利化色彩很重,对于社会高发展阶段,个人的生存压力被极大缓解,所以人情的功利化色彩会被淡化!
现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把人情的功利化色彩淡化了,升华成为一种互助友爱的普遍公民素养,而我们中国的社会发展是落后于欧美的,我们的人情还太功利化,同时衍生出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但这不能怪人情本身,因为现在的中国,民众的生活压力决定没有功利色彩的人情是做不到的,成本是民众不能承受的。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现状浅析 篇6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监督
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除了要承担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外的第三种责任,即对企业的相关利益者(包括员工,社会,环境等)要承担的责任。事实情况是,我国大多数企业并没有真正的认识到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反而出现了诸如“三鹿毒奶粉事件”等一些影响恶劣的案例。因此,在正确分析企业社会责任的基础上,更需要有具体的措施来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也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 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表现
1.1 对消费者正当权益的损害
“三聚氰胺毒奶粉”、“地沟油”等事件都表明一些企业为了谋求自身利益,不顾消费者身心健康,严重损害消费者的权益。
1.2 对员工合法劳动权益的侵害
企业为了自己的效益,对公司员工的采取各种苛刻的措施,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肆意延长员工工作时间,拖欠员工工资的事件也屡见不鲜,更有甚者,在一些采矿企业,工人的生命健康都不能得到保障。
1.3 企业很少参与慈善事业
企业的利润取之于社会,而企业参加慈善捐助无疑是一种对社会的回馈,还能借此提高企业的声誉。但是遗憾的是,好多企业并没有主动加入到慈善的行列中来,由此可见,企业参与慈善事业的意识还有待提高。
1.4 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一些化工或工业型企业,只注重眼前的利益,将本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有害物质直接排入大气或河流中,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对人民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尽管国家已经在环境保护方面做出来很大努力,但结果并不令人十分满意。
二 企业社会责任缺乏的主要原因
2.1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淡薄
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要求企业注重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而对社会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不够重视,企业管理者只是认为承担了相应的经济和法律上的责任便可以了,至于社会责任,没有明确的规定,自然也就不用承担。
2.2 监督机制不够健全
首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虽然在《公司法》中提到“承担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但并没有就此项做进一步的深入解释,对于企业的约束力自然不够强大,而大部分企业认为只要不违法,便没有什么特殊要做的,自然不去承担社会责任了。
其次,社会舆论监督不够,对于那些严重缺乏社会责任的企业,相关媒体或机构没有及时彻底地进行披露、曝光,相应的企业也就不会有社会舆论压力,继续破坏环境,损害员工合法权益。
2.3 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不够健全
部分企业由于内部控制机制不够健全,导致会计秩序混乱,甚至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最终导致企业管理的失败,就更谈不上企业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了。
三 增强企业社会责任的对策
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既有企业自身管理方面的原因,又有外部环境的原因,因此,要想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行为,也需要从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两方面来思考。
从内部来看,企业应该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主要内容包括:
1.建立良好的企业内部文化,营造良好的控制环境。
通过对员工的思想道德的熏陶和教育,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也就增强了企业的战斗力,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奠定良好的基础。
2.保证信息的通畅。
保证企业信息通畅,可以帮助外部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内部控制信息,增强内外沟通,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
3.加强企业内部监管。
加强企业内部监管的含义既包括加强对普通员工的监管也包括对管理层的监管,对于员工的监管,可以通过各种奖惩机制实现,对于管理人员的监管,主要目的是防止他们做以权谋私或贪赃枉法的事。员工与管理层的互相监管,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及时发现问题并改正。有了强有力的内部监管,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步伐便又迈进了一步。
4.增强企业社会责任风险管理水平
企业的风险可能发生在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增强企业的应对风险的管理水平在当今显得尤为重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资产流出企业,对企业来说就是一种风险,但是从长远来看,这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有利的。所以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风险管理水平很有必要。
从外部来看,应该从多个角度来督促企业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1.从政府层面来讲,应该加强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奖惩制度。对于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来说,政府要进行表彰,也可以在税收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鼓励它们自觉的履行社会责任。对于不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来说,政府也应有所惩戒,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不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处以相应的惩罚,迫使它们履行应负的社会责任。
2.从社会层面来讲,要充分运用社会舆论监督的功能。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对于不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要进行彻底的披露,对它们施以舆论上的压力;对于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也要适时地进行宣扬鼓励,在社会范围内提倡一种履行社会责任的好风气。
四 结论
社会化现状 篇7
一、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目前的工作现状
我国出台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政策已经多年, 各地社区都已建立相关工作机制, 退休人员相关服务逐渐由企业管理过渡到社会化管理, 减轻了企业负担, 增强了企业活力, 同时丰富了退休人员生活。但是大部分地方社区由于不同的原因导致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开展不全面、不到位, 内容单一, 不能全面发挥作用, 工作效果受到影响。
二、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仍旧存在的问题
1. 资金来源单一
在目前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面临的诸多问题中, 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问题就是经费问题。工作场地、设备、人员、材料等都需要经费支撑, 经费一旦短缺, 就会导致很多工作无法开展。此外, 如果社区想为其所服务的退休人员组织一些活动来丰富退休人员的生活, 这些事没有资金也是不能实现的。目前, 资金来源主要依赖财政拨款, 没有其他来源, 导致资金不充足。
2. 专业服务人员配备不足, 工作服务内容开展不全面。
企业退休社会化服务涉及内容很广泛, 比如生存认证、医疗保健、日间照料、文体活动等, 需要具备专业水平高、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来开展。但是大部分社区目前工作人员配备不足, 专业水平不能适应更全面开展工作的需要, 只停留在开展日常工作上, 不能满足企业退休人员多样化服务需求。
3. 退休人员认知度不高
由于现阶段社会化管理工作不能全面满足退休人员需求, 且受到“养儿防老”“居家养老”等我国传统观念的影响, 很对人对社区服务工作的认识不足, 没有积极参与其中, 从而对社区服务体系产生抗拒, 不愿意纳入社会化管理服务, 使得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难以深入开展。
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完善措施及对策
1. 根据需要丰富服务内容
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就是要以人为本, 切实为企业退休人员服务, 满足退休人员的生活、健康、文化、娱乐等多方面需求。增加退休人员文体活动、医疗健康、日间照料等服务需要的各种设备, 例如健身设备、运动器材、社区医疗服务、互助服务体系等。社区相关服务人员要加强宣传, 增强与退休人员的沟通, 根据需要开展相应服务项目, 最大程度满足退休人员需求, 为退休人员多办好事多办实事。
2. 提高退休人员参与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服务退休人员, 社区服务中心需要建立更好更完善的管理模式和制度。首先要强化退休人员的归属感, 调动退休人员的参与积极性, 要让退休人员在社区中找到家的感觉。其次, 加强社区建设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逐步将社会化管理场地及其管理规范化、正规化, 逐步解决活动场所、活动设施不足的问题, 进而提高退休人员参与的积极性。
3.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着力解决企业退休社会化工作资金来源问题, 多渠道筹措资金, 开源节流, 满足开展工作需要。保证财政拨款, 建立其经费筹集的长效机制, 满足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需求。政府设立专项资金, 承担起社会化管理服务责任。从社保方面拓展资金来源, 补充工作开展资金差额。充分整合社区资源, 争取驻社区单位、社会志愿组织等方面的支持。
4. 增加专职服务人员
服务人员的配备数量和专业化程度直接决定了社区服务发展的水平和质量。保证社区专职服务人员工资来源, 增加专职服务人员配备, 加强服务人员的业务培训是提高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质量的保障。社区要加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机构设置, 增加工作人员数量, 提高人员业务水平, 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 加强工作业绩考核, 保障社会化管理工作深入开展。
四、结语
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虽已推行多年, 但仍处于探索期, 还有许多具体问题需要研究, 还有许多漏洞需要完善。在近几年的大力宣传和推行中, 此项政策越来越被退休人员熟悉、接受和认可, 并且社区各种文化休闲服务及设施也在逐步建设完成, 社区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专业素养也在逐步提高;但问题的改善不代表问题的解决, 在此项政策中仍有许多问题没有被根本解决, 所以, 这仍是一项需要政府、社会、社区服务人员、退休老人一起努力的事业。
摘要:当今, 我国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 再加上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传统的养老方式受到严峻挑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我国政府开始实施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政策, 将养老部分重心从家庭向社会转移。但是, 这项政策在实际实施过程中, 却遇到了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此探讨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现状及探索。
关键词: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1]宋秀杨.企业要着力经营好退休人员的“幸福生活”[J].办公室业务, 2014, (5) :218.
[2]张瑞玲.退休人员管理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J].人力资源管理, 2013, (7) :213.
[3]加强离岗与退休人员集中管理[J].金山企业管理, 2012, (3) :11-12.
休宁县农机社会化服务现状及对策 篇8
近年来, 随着国家惠民政策的落实, 特别是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大力实施, 安徽省休宁县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得到长足发展, 服务形式日益多样, 服务队伍不断壮大, 服务功能逐渐完善, 服务范围进一步拓展, 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但从总体发展趋势上看, 休宁县的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相对薄弱, 也存在亟待解决的诸多问题。
1 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现状
休宁县是山区县, 现有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21个, 服务人员630人。
拥有农机原值50万元以上的服务组织6个, 280人;农机专业合作社15个, 350人;农机户10 140个, 12 100人。
拥有农机原值在20~50万元的服务组织60个, 140人。
拥有50万元以下的服务组织22个, 53人;农机化作业服务专业户1 130个, 1 460人;农机化中介服务组织2个, 137人;农机维修厂及修理点40个, 77人;农机经销企业3个, 56人;农机经销点31个, 56人;农机供油站6个, 8人;拖拉机驾驶培训机构1个, 1人;乡村农机从业人员13 041人, 其中拖拉机驾驶员2 586人, 联合收割机驾驶员45人, 农用运输车驾驶员1 167个, 农机维修人员129人, 获得农机职业技能鉴定证书者453人。
2 农机作业规模及发展特点
休宁县拥有独特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 基本是以粮食种植为基础, 以茶叶生产为支柱, 其他为特色产业的发展模式。其中, 有水稻种植面积1.2×104 hm2, 茶叶种植面积11 030 hm2, 菊花种植面积1 800 hm2等。特殊的生态资源衍生出各种以产业为主导的服务组织来适应目前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求。
以往的各个产业都是以家庭为主体的小规模经营体制, 不仅造成土地、资源、技术等规模小, 发展空间受到限制, 而且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脆弱, 因此产业化经营模式成为当今农业生产中的现实需求。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逐步形成、建立和完善, 弥补了农村现行体制的缺陷。表现在: (1) 粮食种植上, 出现了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 以技术扶持、代耕代收、租赁承包、跨区作业等形式来开展服务, 如钗坑村农机专业合作社等。 (2) 在茶叶产业上, 出现了小规模进行茶园代管的农机户和携茶园入社作为基地的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 如规模较大的黄山市松萝茶叶合作社、黄山市荣山茶叶合作社等。 (3) 在特殊产业上, 出现了菊花、香笋、箬叶加工等农民合作社, 如庆元堂徽菊公司、黄山市徽顶箬叶农民专业合作社等, 对菊花、香笋、箬叶基本采用统一收购、统一加工和统一销售的方式。
3 农机社会化服务发挥的作用
3.1 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服务手段主要是机械作业, 它不仅是农业增产增收的载体, 也是传播先进农业生产力的载体。通过农机作业服务, 有效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缓解了季节性劳动力短缺的矛盾, 进一步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3.2 拓展了服务范围
随着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的日趋完善, 休宁县农机社会化服务已由传统简单的农机作业服务, 扩展到了信息、技术、作业、经营、维修等各服务领域。
3.2.1 信息服务
主要是由农机中介服务组织搭建跨区作业平台, 负责引进水稻和油菜收割机, 进行跨区作业, 并调解作业当中产生的纠纷和矛盾, 全县水稻90%以上实现了机械收割。
3.2.2 技术服务
与县乡农机推广机构合作, 组织开展农机化新技术和新机具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活动, 开展技术培训、技术咨询等业务。
3.2.3 作业服务
农机作业合作社、农机专业户和种粮大户纷纷开展承包作业、租赁作业和跨区作业等服务活动, 依法流转土地, 依靠机械化实现规模种植。
3.2.4 经营服务
农机经营户根据市场需求积极组织货源, 为农机户或服务组织供应质量可靠、经济适用的农机具和农机配件, 认真履行农机具“三包”服务, 开展燃油供应服务。
3.2.5 维修服务
农机维修网点遍布乡村, 负责农机维修保养工作, 开展机具维修和配件供应。
3.3 提高了农业生产抵抗自然风险的能力
农业机械具有作业质量好、作业效率高、省工省时等优势, 随着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开展, 组织化、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农机作业优势更加显著。特别在每年的水稻和油菜抢收抢种和抗旱保苗等工作中, 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彰显。
4 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和安徽省“农机富民工程”的实施, 使休宁县农机保有量随着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大幅、快速上升, 但农机作业的组织化、规模化、专业化程度依然不高, 农业机械缺乏科学有效的配置, 大部分农机服务组织处于小、少、散的独立经营状态, 经济效益普遍较低。农业专业化和商品化的发展, 使广大农民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的要求更为迫切, 需要产前、产中和产后专业化的服务产品, 其内容也更具广泛性和多层次性。对照农民的愿望和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 现有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还很不完备。
4.1 规模小
由于农机社会化服务基本是本村的农机户或是村里的大户牵头组成农机专业合作社来开展服务活动, 因自身的经济实力不够, 整合能力不强, 经营规模不大, 造成整体的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难以做大做强。
4.2 形式散
全县有10 140个农机户, 他们都是以“单打独斗”的形式存在, 分布在各个产业中。在作业中, 个体之间还存在联系少、合作意愿不强、缺少交流平台等问题, 所以发展空间小, 生存风险大。现有的一部分合作社是松散的联合体, 没有做到风险、投入、效益共担, 运行不规范, 只是为迎合政策需求而成立的。
4.3 资金短缺
限于地方财力弱, 政府扶持力度小, 开展的机械作业利润较低, 对于农机专业合作社来说, 前期的机具投入又较大, 一切活动经费都由自身承担, 所以严重制约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和壮大。
4.4 人才缺乏
由于外出务工的大部分是青壮年农民, 因此造成农村懂技术、会管理、市场开拓能力强的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缺乏。另外, 就农机专业合作社而言, 在技术和基本管理经营上, 也难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求, 单一的农机户就更难以生存, 更谈不上发展, 这些都制约了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健康发展。
5 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发展对策
5.1 整合资源
农机户的单打独斗, 没有组织性, 不仅导致财力的浪费, 还会使农机利用率低下, 配套比无法提高。如果能有效地将这些分散的适用农机具组织起来, 将农机户组织起来, 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组织, 进行资源整合, 有效发挥这些机械优质、高效、低耗运作的作用, 提高农机利用率, 建立健全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 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推动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5.2 加大扶持力度
对运行规范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 应从政策和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政府与涉农金融部门进行协调, 积极给予农机服务组织信贷支持, 帮助他们解决开展服务中的资金不足;进一步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培养一批实力强、带动力大、辐射面广、科技含量高的农机化服务组织。
5.3 强化素质培训
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培训, 将农村散乱的农机具操作者组织起来, 开展安全操作、维修保养等技术方面的培训, 切实提高他们的基本素质;对农村现有的农机专业合作社主要负责人, 利用创业培训的机会开展经营、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全面培训, 并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市场考察, 开拓他们的视野, 切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业技能。
5.4 加强领导
政府和农机主管部门要对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加强领导, 积极领导他们依法经营、规模运作、诚信服务、提高效益。
社会化现状 篇9
1. 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
本着“建龙头、壮龙身、带龙尾”的总体构想及多年来农机部门的不懈努力, 开化县已基本建成了体系完整、功能齐全的社会化农机推广服务网络。目前, 已建成1个县级农机服务中心, 18个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 131个村农机队, 1个省级农机安全示范镇, 13个农机安全示范村, 4个农机专业合作社, 1个县级农机手协会, 各级农机服务人员达2 541人 (其中县乡科技人员42人) 。
目前开化县农机服务已实现了多元化, 除常规的为四季农业生产和抗御旱、水、虫等自然灾害服务外, 还涉及到农机维修、农机培训、农村运输、村镇建设、设施农业、特色农产品加工 (开化龙顶名茶和食用菌) 等诸多领域, 服务面遍及全县各乡镇、村的各个领域。农机化服务已经跳出了主要为粮食种植业服务的框框, 向着设施农业及渔牧业、农产品加工业等科技含量更高、经济和社会效益更大的领域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推动农村科技进步, 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等做出了积极贡献。
到2008年, 全县农机总动力达15.48万kW。有纯农田耕作拖拉机2 107台, 大中型联合收获机45台, 乘坐式插秧机2台, 茶叶加工机械3 141台4 505 kW, 食用菌生产加工机械150台588 kW, 农机维修网点120多家。全县机耕面积1.188万hm2, 机收面积0.61万hm2, 特别是油菜机械化收获走在了衢州市的前列。现在, 开化县已形成较完整的农业机械化科技开发推广体系和农业机械经营、服务体系, 农业机械化已经进入重点突破, 朝着实现全程机械化, 向农、林、牧、渔及加工等农村各业全面推进的发展新阶段。
2、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存在的问题
开化县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 究其根源, 不外乎体制不顺的制约和资金投入的不足, 队伍素质较低和服务手段的落后, 具体有:
(1) 缺乏科学合理的推动规划, 扶持政策单一, 难以显现稳定性和长效性。农机服务体系中的公益性服务功能相对较弱, 缺少系统的资金、技术、人才培训、市场信息、销售服务和农业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支撑。
(2) 农机服务水平低。受资金、设备、信息、人员的文化层次及业务素质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开化县农机化服务工作总体水平较低、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低, 且多数经营手段单调, 效益不够显著, 在当前推广主体多元化的竞争面前, 常常处于劣势。
(3) 农机基层体系脆弱。一是从事农机工作的人员少, 力量单薄。2005年乡镇事业单位综合改革后, 全县18个乡镇仅有8个乡镇农机人员编制。现有的25个农机员当中, 专职从事农机工作的仅有5人。专人不专职, 专岗不专人, 工作精力不集中。二是年龄结构偏大, 创新意识不强。25个农机员中, 1959年前出生的有16人, 占总人数的64%, 他们长期工作在第一线, 虽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但知识老化, 观念陈旧, 并且即将面临退休, 工作缺少动力和闯劲, 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节奏。
(4) 一些基层政府及农民的农机化意识淡薄、重视不够。一是一些基层政府对农机化工作既无总体发展规划, 又无具体工作意见。分管领导对抓农机工作一片茫然, 主要领导对农机工作了解甚少。二是认为农机工作既无大的项目投入, 又无具体业务可为其财政增收, 更无政绩可图, 根本没想到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的重要措施, 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水平的重要保证, 是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坚强支撑, 导致农机化意识淡薄, 严重制约了全县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三是广大农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 农民整体科学文化素质又不高, 思想上受传统耕作方式的束缚, 对新机具、新技术缺乏了解和认识, 不敢或不愿大胆接受农机新机具、新技术。
(5) 农机技术培训严重滞后。一是基层农机人员工作精力不足, 知识更新不快, 无法在所辖区内开展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二是广大农机手缺乏技术培训指导。由于受经济等诸多因素制约, 目前培训的人员有限且效果不佳。
3. 加快建设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议
(1) 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 落实责任。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一环, 是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保障和手段, 是做好“三农”工作, 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 坚定信心, 切实加强对农机化工作的领导, 同时加大目标考核力度, 建立农机化工作乡镇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 真正把农机工作落到实处。
(2) 强化宣传, 加强引导。要充分利用国家对促进农机化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做好宣传引导工作。一是农机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推广, 多召开现场会、演示会等, 多深入乡镇田间地头宣传。二是各基层政府应配合加强宣传, 把各级政府的优惠政策宣传到千家万户。三是各基层政府要加强对农民购买农机的正确引导。
(3) 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农业机械作业环境。一是加强农村机耕道路建设, 密切与农业、农业综合开发等部门配合, 发挥各自优势, 将农村机耕道路和农田整治建设结合起来, 进一步改善农业机械作业环境。二是加强农村机电提灌设施建设, 提高农业防汛抗旱能力, 解决农业生产灌溉和农村人畜饮水问题。三是加大现代农业节水灌溉示范园区建设力度。
(4) 加快服务体系配套建设。一是大力培育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专业大户, 鼓励、扶持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专业大户的发展, 并给予一定的设备和资金扶持。二是着手开展农机销售、农机作业和农机维修三大网点的试点工作。三是加强农机操作人员的培训, 使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技巧。四是加强农机队伍建设。鉴于开化县农机员年龄偏大的状况, 随着现代科技、先进机具设备的普及, 一方面要加强现有在岗人员的科技培训, 以更新知识。更为重要的是, 要制定一些优惠政策, 鼓励和吸引大中专毕业生从事基层农机服务推广工作, 以提高队伍的总体素质。三是要切实增加对农机科技的投入。全县农机服务产业处于起步阶段, 大多数农机经营者文化素质偏低, 管理能力欠缺, 成为制约农机产业发展的障碍, 因此, 要加强对农机服务组织及人员的培训和指导, 打造“农机服务铁军”品牌。
社会化现状 篇10
一、研究假设
根据对以往自考生价值观社会化的研究经验, 课题组提出了研究假设:分属不同性别、院校、学科、年级、家庭等类别的自考生, 在学习、择业、恋爱、婚姻家庭、消费、人生价值等多个价值观方面上将会表现出明显差异;针对当前自考生价值观社会化出现问题, 依据教育生态学原理, 改变自考生所处的生态环境, 能够更好地帮助与引导自考生树立社会主导价值观。
二、被试选取
共发放调查问卷600份, 收回有效问卷592份, 有效回收率98.7%, 其中男生291份, 女生301份, 大一学生227人, 大二学生154人, 大三学生126人, 大四学生85人。全部资料经检查核实后, 在SPSS社会统计软件包中输入数据, 然后进行逻辑查错处理, 认真核实, 最后进行统计分析。
三、自考生价值观念社会化的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1. 自考生学习价值观的调查结果分析
学习观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对学习的看法和观点, 它主要回答学生为什么学习、学习什么和如何学习等方面的问题。
(1) 自考生学习目的调查结果分析
学习目的是引起、维持、推动学生学习活动以达到学习目标的内部动力。在被调查的自考生中, 选择比例由高到低的选项依次是“报答父母和亲人的期望” (57.8%) 、“提升自身素质, 出人头地” (51.9%) 、“拿到文凭, 找份好工作” (46.6%) 、“进一步学习深造” (42.4%) 、“学习知识, 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 (30.9%) 、“增加婚嫁的分量” (3.7%) 。
(2) 自考生学习态度调查结果分析
学习态度是指学生对学习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在被调查的自考生中, 自己对学习所持的态度的回答中, 表示“积极主动”的有66.5%, 表示“消极被动”的有16.5%, 表示“无所谓”的有17.0%。可见, 大多数学生都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研究者认为, 自考生的学习态度如此一致, 说明他们对学习的重要性有清醒的认识, 他们认识到只有积极学习, 才能在竞争中胜出。
从自考生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的调查结果分析来看, 当代自考生的学习价值观从总体上看是积极主动的。但是我们应当看到, 自考生在进行社会化过程中, 学习价值观是不稳定的, 同时可塑性较强, 如一位学生大一时很积极主动, 大二时可能很消极, 大三可能又变得很积极, 我们要找到影响因子, 最大限度地发挥影响因子的积极作用, 帮助自考生塑造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价值。
2. 自考生择业价值观的调查结果分析
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就是择业价值观, 是人对工作所能提供的各种有形和无形报酬的重视程度。
(1) 自考生择业动机调查结果分析
择业动机是驱动人们择业的内在动力。在被调查的自考生中, 自考生的择业动机依次为:“施展才能, 完善人格”、“自身得到社会承认”、“经济收主”、“充分发挥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建立家庭奠定基础”、“生计的需要”、“为社会发展作贡献”, 其中, “施展才能, 完善人格”、“自身得到社会承认”的人数最多, 分别为总人数的56.2%和53.1%。大部分自考生把施展才能和自身得到社会承认排在前两位, 享受生活、发挥自己的兴趣爱好的排位也靠前, 为社会发展作贡献排在最后, 自考生的择业价值观开始由重视社会价值的传统价值观转向实现自身价值、享受高物质生活, 开始呈现出一定的功利性。
(2) 自考生择业标准调查结果分析
择业标准反映了学生的就业期望, 是对自己未来职业的一种理想向往, 也是学生日常学习的目标所在。在被调查的自考生中, 对将来择业时位居前三位的考虑因素依次是:“经济收入高, 福利待遇好”、“发挥个人特长, 符合个人兴趣”、“实现个人抱负”。但是也折射出一个问题, 多数自考生把“收入高、福利待遇好”作为最重要的因素考虑, 自考生职业观从“社会价值型”转为“经济价值型”, 越来越追求经济利益、物质待遇。
3. 自考生恋爱价值观的调查结果分析
(1) 自考生恋爱态度调查结果分析
恋爱态度是自考生是否树立正确恋爱价值观的重要标准。被访的自考生中, 绝大多数表示赞成“在校期间谈恋爱”, 占到总人数的89.3%;只有6.5%的自考生表示不赞成, 并且年级越高, 表示赞同的比例随之升高。
(2) 自考生恋爱动机调查结果分析
大学生婚恋被称为当前高校管理的“三大难题”之一, 大学生恋爱动机的导致恋爱问题时有发生。被调查的在校期间谈过恋爱的自考生中, 谈恋爱最主要的原因是“寻找志同道合的人生伴侣” (52%) , 其次是“寻找感情的寄托” (29.1%) , 这两项在各个类别中的比例排序均有高度的一致性。但是在自考生恋爱动机当中, 仍然存在不良的恋爱动机, 不良的恋爱动机容易导致不良事件的产生, 如何使自考生树立正确的恋爱动机, 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4. 自考生消费价值观的调查结果分析
近年来, 关于大学生高消费的新闻时有报道, 这是将大学生消费价值观作为研究大学生价值观社会化内容的重要原因。被调查的自考生中, 有64.6%的自考生认可“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 有22.10%的自考生认可“勤俭节约”, 只有7.40%的自考生认可“高消费”。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消费意义逐渐发生变化, 消费的目的不仅是满足需要而且是充分表现自我、张扬个性, 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学校里流行的顺口溜“一年土, 两年洋, 三年不认爹和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自考生消费观的变化。
5. 自考生的社会主义道德观
道德观是人们根据自身需要对各种社会现象是否具有道德价值作出判断时所持的内在尺度, 是人们坚信不疑的各种道德规范构成的道德信念的综合。在调查中, 我们发现当代自考生有较强的社会道德意识和较高的道德素养。当问及“路上见到老师是否会主动问好”时, 91%的调查者回答是肯定的;当问及“在公交车上见到老弱病残”时, 有61.3%的被调查者会积极让座, 35.2%的人会视情况而定, 3.7%偶尔让座;当问及“如果你正处在十字路口, 前面出现红灯, 而路况又很好, 这时你会怎么做”时, 81.6%的学生会等绿灯亮了再过去。当问及“对当前社会道德现状的看法”时, 51.3%的自考生认为社会道德现状虽令人担忧, 但是还会好起来, 有32.8%自考生认为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当问及“看到一个抢匪正在殴打一名受害者, 你会怎么做”时, 82.7%的自考生表示尽自己所能帮助受害者;7.26%的学生会挺身而出;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当代自考生在道德意识主流上很大程度上保持与传统道德观和社会主导价值观的一致性。
参考文献
[1]鲁洁主编.德育社会学[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8.
[2]王俊成.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我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 2009.
[3]胡继华.后现代语境中伦理文化转向《M》.北京:京华出版社, 2005.
中职生社会适应心理现状及对策 篇11
关键词 中职生 社会适应现状 对策
一、问题提出
2010年深圳某公司“十一连跳”造成九死二伤的严重事件震惊全国,引起了我们警觉,有必要掌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以下简称中职生)的心理需求,了解其心理现状及社会适应能力状况,为今后根据中职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需要,有效开展学生心理干预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二、研究方法
调查对象:本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11级学生,共计人数375人,其中男生291人,女生84人,学生年龄在15-16岁间。
调查时间:2011年11月
调查方法:采用整群抽样问卷调查法,共发出问卷375份,收回问卷375份,问卷回收率及有效率均为100%。
调查内容:采用具有较高效度和信度、由我国著名心理学家王极盛教授编制的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和自编的中职生社会适应能力测试表。
可信度分析:得到调查初步结果后,由专业人员观察并询问学生,判断回答问卷的认真程度,以及对问卷问题的理解程度,从而提高统计测量结果的可信度。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 社会适应能力结果及分析
表一反映,被调查对象中,社会适应能力很差或较差的学生分别占41.27%和34.52%,合计为75.79%;能力良好和很强的学生分别占3.19%和3.15%,合计为6.34%。总平均分只有7.43分。表明大部分中职生社会适应能力较差或很差。
(二) 心理健康测试结果及分析
注:2分——2.99分:存在轻度心理健康问题。3分——3.99分:存在中度心理健康问题。4分——4.99分:存在较严重心理健康问题。如果5分:存在非常严重心理健康问题。
统计发现,被测试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存在轻度问题,其中强迫、偏执、人际、学习、适应、情绪6个因子比较明显,分值均在2~2.99之间;敌对、抑郁、焦虑、心理4个因子显示不明显。
四、中职生适应社会心理现状分析
(一)缺少职业生涯规划,人生目标模糊
许多中职生认为读中职是迫不得已,而非自己的明确目标追求。尽管入学后学校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老师也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但因学生年龄较小,多数学生家庭不太困难,国家又给予各种资助政策,由此并未感觉到工作压力和担负家庭的责任,进而普遍缺乏人生的理想信念,不少人没有明确的追求目标,没有制定中长期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学习目的不强,不思进取,随波逐流,得过且过,从未认真思考该怎样改变自己去适应社会需要。
(二)社会适应能力较差,社会化进程慢
据调查,75%强的中职生社会适应能力很差或较差,加之他们基本是从学校到学校,未真正走向社会,对社会、对企事业单位了解不多,一旦走向社会,即使较长时间,他们也很难适应新的环境。因此学生第三年到企业实习时,由于企业岗位要求与学生自身能力有一定的差距,学生由学校人到企业人会有一个心理断乳期,往往会有部分学生不能适应企业的管理方式而被迫中断实习。这既影响学生个人的社会化进程,对个人发展不利,又打乱企业的正常工作秩序,甚至对学校的声誉造成不良的影响。
(三)心理素质较差,心理调节能力不强
我市中职生绝大部分是中考落榜者,他们总有“三等公民”的自卑感;许多中职生缺少成功体验,经常的失败感使之产生不客观的自我归因,总认为自已什么都不如人,缺乏自信心;他们害怕集体活动,害怕失败,逐渐丧失自尊心,陷入自轻、自贱的忧郁情绪中;他们封闭心灵,内心孤独又不愿与人交流;他们总体心理素质水平较低下,遇到挫折不能自我排解,而是演变成痛苦、恐惧甚至绝望,这些情绪长期无法排解,会形成心理障碍,从而导致行为障碍。
(四)人际交往能力低,影响融入社会
与他人一起生活、学习、工作是社会的基本需要,这种需要引导我们与他人进行交往。许多中职生受自卑心强、文化素质低、性格内向、沉迷网络等因素影响,表现出较差的人际交往能力:不敢当众说话,不敢主动接触生人,不愿与人沟通,不爱参加集体活动,不懂人际交往的方式和礼节,在交往中总显得拘谨羞怯、手足无措。这样就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易产生心理疾病,从而影响心理和生理健康。
现行中职教育普遍采用2+1教育模式,即第三年到企业顶岗实习,此时学生年龄只有17-18岁,他们要感受复杂的职场风云,提前承受巨大的工作压力。如果心理素质不佳,一旦遇到工作环境不满意、或生活条件较艰苦、或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或被批评、或产生情感纠纷、或产生思乡之情,都会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容易产生郁闷情绪,持续的心理压力就会让之不堪重负,甚至产生极端想法。某公司的“十一连跳”就是新生代打工者极端心理问题的突出代表。
五、提高中职生适应社会能力的策略
中职毕业生是新生代打工主力军,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和中职生适应社会的现状,学校要联合社会、家庭对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改善学生的心理承受力,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帮助其顺利渡过从学校走向社会的“心理断乳期”。
(一)发挥学校心理干预教育主阵地作用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团体心理辅导。中职学校要按照国家教育部要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定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通过有组织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在自我了解、人际沟通、学习管理、情绪调节、心理问题解决等方面有所领悟,从而优化中职生心理素质,开发他们的心智潜能,增进其心理健康,培养健全人格和良好个性特征,进而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2)建立心理咨询室,加强个别心理辅导。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采用面对面咨询、开通心灵热线、设立心语邮箱、网上在线咨询等方式,安排专(兼)职心理咨询教师,开展一对一的心理咨询,给学生提供情绪表达的机会和场所,给予心理指导,排解心理困扰,诊断、矫治心理行为问题,让学生学会了解自己,合理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克服自卑,增强自信,逐步学会克服青春期烦恼,调控情绪,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增强抗挫折能力。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中职生心理素质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对中职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学校内少数几个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的工作,更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任务。良好师资是实施该项教育的关键,建议对教师进行三个层次的知识培训:
一是将专兼职心理辅导老师送专职机构培训,考取心理咨询师等证书,回校后起骨干示范作用。
二是培训班主任。轮流送班主任参加培训学习,提高其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作为对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和个别心理指导的主力。
三是对科任老师。特别是未经师范院校培养的专业课教师,要求参加心理学、教育学培训。学校要经常对全体教职员工开展心理知识讲座,让大家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转变教育观念,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将提高中职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渗透到各科的教学过程中,举全校之力共同做好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
2.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氛围
环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心理,优美校园环境,温馨的文化氛围,可净化学生的心灵,启迪其心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进学生间的友谊,构建其健康人格。充分利用宣传栏、班级板报、校园广播站、学校网站、校刊校报等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让学校一草一木都会说话;经常组织各种体育比赛、文艺活动、专业技能竞赛、专业实践操作、社团活动等,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快乐,发挥特长,增进友谊,增强自信,促进自身心理素质的提高。
(二)发挥社会共同育人作用
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在环境影响下成长和发展。由于就业竞争加剧,要求人们有积极向上、敢于面对现实并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因此我们要学生明白社会不同于学校,社会不会一再宽容错误,不会迁就每个人,要求你遵守规则而不会因你改变规则;社会期望你劳动、奉献;奉行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法则。
为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机会,学校可做好几方面工作:
一是请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企业委员来校、请优秀毕业生回校,让他们介绍本专业的发展状况、发展前景以及社会需要人才的规格,让学生对企业、对社会、对专业有所了解。
二是结合专业课,带领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使之亲临企业环境,了解企业的工作性质、企业文化、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等,给学生做好走向社会的心理准备。
三是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短期的见习活动,即在一、二年级时,让学生到企业进行为期二到四周的教学见习,使学生加深对所学职业的了解,适应企业要求,加强吃苦耐劳精神的磨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从而缩短学生将来顶岗实习或工作时的心理适应期。
四是在第三年组织学生完成顶岗实习。有了前几项工作做铺垫,学生逐步了解和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适应能力已大大提高,可以减少学生顶岗实习期的离岗现象,增强学生的工作独立性,利于其融入社会,顺利完成从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转变过程,尽早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三)开发家庭教育资源
家庭是学生第一个受教育场所,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中职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的有机结合。但是许多中职生家长认为学生教育是学校的事,把小孩送到学校就可不闻不问。面对家长对自身教育职责的漠视,学校应积极争取家长的大力配合,加强与家庭教育的有效结合,积极引导家长转变教育方式,使学生在民主、平等、宽松的家庭环境中健康成长,这样学校、家庭各自完成自己的教育任务和教育重点,形成既能发挥各自特长、又能相互补充的心理健康教育合力。
调查及综合分析得到的现代中职生存在的社会适应能力不良的现状,为今后根据中职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干预工作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1]蒙振兴.工学模式下中职生就业心理因素及对策[J].魅力中国,2009.
[2]李勤.中等职业学校艺术类学生学习状况及原因调查[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
作者简介:
郭向阳,男,广西南宁人,中学高级教师,从事教学管理和历史课教学工作。
马琳,女,广西南宁人,中学高级教师,从事教学管理工作。
社会化现状 篇12
一、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社会化模式现状分析
高校课余体育训练发展飞快, 在社会热情参与方面等都有了明显的提高。高校建立的体育场, 体育馆, 质量和档次逐渐提高, 其中很多都是社会资助和学校共建的。学校训练器材的添置也增加, 不少有远见的企业也在投资,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扩大, 从长远考虑, 重视对高校课余训练的过程管理, 并积极运作和实施, 加强社会企业集团对高校课余运动训练的介入, 会让学校的名气倍增, 增强对企业的吸引力, 学校同时也会因此得到许多企业资助。
我们改进高校体育课余训练的硬件, 就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高校课余业务训练, 引起学校的重视, 并加大软性投入, 提高运动队的成绩, 引入到社会参与到学校体育硬件设施的建设中来, 逐渐被社会所关注, 变成促进学校发展的力量。高校依靠社会力量丰富了社会化的体系, 提高了社会化的认识程度, 实现了学校和社会的结合面的开拓, 呈现出多形式、多途径、开放式的局面, 高校创造机会和社会融合, 充分运用学校力量来培养人才, 吸引社会企业的眼球。学校获得社会的赞助, 建立场馆, 聘请教练, 和企业共建运动队等方面, 实现了社会化。这样可以缓解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经费不足的烦恼, 也可以保证高校课余体育训练有序进行, 提升训练质量, 优化了训练走向良性发展的过程。
二、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社会化模式分析建议
(一) 组织与管理上实现教体结合, 校企合作。
高校一是应该发挥自身的教育优势, 教学优势, 管理优势和群体活动普及的优势, 重视系统选拔人才, 培养人才, 重视场馆训练、组织训练和组织竞赛的优势, 充分实现人才的运用, 实现效益的全面协调, 实现和体委共同办好课余体育训练, 提高社会效益。二是学校应该增加自己的知名度, 重视打好体育运动训练的基础, 吸引更多企业的眼球, 给企业冠名权, 满足群体活动的人才的需要, 输送人才到企业, 代表企业到社区活动, 让企业运用更多的方式和途径, 更多的资金来帮助高校进行课余体育训练。
(二) 高校课余体育训练带来观念的转变。
高校课余体育训练必须实现社会化, 实现社会体育训练的宏观管理, 重视体育后备人才队伍的建设, 重视提高高校体育课余训练的挑战性的措施和行动, 重视深化人们对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内容的理解, 帮助人们在内心保证社会化的高速运转和运行, 更新人们的观念, 将政府包办一切的观念扭转过来, 让高校和企业联合办课余体育训练的模式。
(三) 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社会化是多层次, 多序列的综合立体化的训练系统。
高校课余体育训练和高校体育的关系, 是全面和局部, 多数与少数, 普及和提升的关系。高校课余体育训练是我们国家经济体育系统的需要, 体育要多元化综合化立体化发展, 就要重视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教学目标的多样性, 教学功能的复杂性, 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教学策略的多元性。管理的时候, 要重视学生学习和练习的结合, 多序列的训练体系还成为一个综合的体系持续很长的时期, 我们应该重视创造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社会化进程, 重视构造多层次, 多序列并存的特殊的训练体系, 实现高校和企业的多元化立体式结合的训练体系。
(四) 抓住逐渐趋向社会化的进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 国家已经进行资源调整, 将国家对高校体育资源的投入, 和国家对社会其他行业的投入的差距逐渐拉大。原来政府管理体育的传统机制已经不再适应改革的要求。因此, 我们要发展学校课余训练体制, 发展动力, 重视训练保证生存, 逐渐全面走向社会化, 充分利用高校发展的优点, 更新观念, 重视导向, 落实发展, 实现跟随社会发展的步伐, 创新发展的历程, 建立完善发展的机制, 重视逐渐将社会化改变成为今后课余训练建设的重点, 发挥出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社会化的生机和活力。
(五) 实现危机和机会中共同发展。
高校的课余训练的体制改革已经到了重要的阶段, 需要社会力量的扶持, 此外, 社会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人们通过体育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观念的影响, 需要学校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的体育的人才。在高校和社会的共同发展的需要下, 高校和社会体育训练相互补充, 相得益彰, 逐渐发展成为默契中实现自己的模式, 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社会化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和潮流。因此, 我们应该实现危机和机遇并存中的发展。
(六) 重视加快建设的脚步。
我们构造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社会化的模式, 形成社会化的任务, 当前要做的事情就是实现教体结合, 让课余体育训练更加科学, 更加规范, 更加系统, 并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 和社会的供需相结合。我们需要对高校课余体育训练进行科学的总结、分析和猜测, 实现社会化的发展, 重视具体操作措施的实施。高校课余体育训练应该以学校为主体, 社会为根本, 重视实现面向社会市场, 对社会开放各种体育活动, 优化人们的体育素质, 增加体育训练的活力。我们应该通过多种方法, 突破地区的防碍, 重视按照社会发展的规律来促进社会机制的转变, 全面落实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社会化。
(七) 重视逐渐完善。
高校课余体育训练不仅要发挥高校的作用, 还要发挥社会的作用, 重视实现高校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协调, 全面结合。我们应该更新教学观念, 牢固树立人才发展的观念, 整合科学的发展观念, 牢固建立起教体结合的课余体育训练的社会化模式, 让社会化逐渐运用到课余体育训练中来, 逐渐丰富并完善措施, 提高学校和社会的整体性。我们应该运用商品经济的价值规律来管理高校课余体育训练, 积极创造机会, 实现社会市场下发展的飞跃, 全面推动社会的进步, 让高校课余体育训练形成科学有序、充满活力和张力, 积极创造社会经济效益动态的发展的社会体系。
(八) 依靠社会力量。
我们应该积极让高校和社会企业联姻, 相互扶持发展。高校的体育训练可以和企业的健身活动结合起来进行, 这样企业进步也快, 也逐渐完善高校课余体育训练, 能充分发挥高校人才的优势, 也教育学生走出学校, 走向社会, 依靠社会, 服务社会。好的高校还可以聘请企业成功人士, 社会名人担任名誉教练, 用企业的名字命名足球队和运动队等, 用企业的名字举办各种体育竞赛活动, 训练学生比赛的操作能力, 丰富比赛的形式, 筹措比赛的经费等, 并通过社会的力量实现学校的发展, 保证高校和社会的共同进步, 共同发展。
三、结语
高校课余体育训练应该社会化, 在社会发展中逐渐完善, 并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社会化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形成和完善的, 应该逐渐将高校课余体育训练引导走向社会发展的道路中来。广大高校还要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 更多地实现和社会的紧密联系, 争取得到社会企业更多的资助, 实现高校和企业相互支撑与帮助。此外, 高校课余训练社会化的模式的形成和发展需要社会更多力量的帮助, 顺应时代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争取办出高校的特色, 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体育人才。
参考文献
[1] .杨寿雨, 刘福军.普通高校课余体育社会化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5
【社会化现状】推荐阅读:
社会现状07-26
农村社会现状05-29
社会公德现状06-26
社会文艺培训现状05-12
社会保障立法现状09-26
当今社会的文化现状07-17
我国当今社会道德现状07-24
社会公德的现状和对策05-22
社会保险业务经办现状08-04
社会效益研究现状综述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