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社会公德建设的现状 原因及其对策研究(共4篇)
当前社会公德建设的现状 原因及其对策研究 篇1
当前社会公德建设的现状 原因及其对策研究 太行路学校 范富伟
*** 摘要:社会公德与私德相对应,是我国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守的准则。弘扬社会公德是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有道德的社会主义公民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同时,社会公德的建设更是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本文通过研究当前我国社会公德建设的现状,分析其原因,进而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环境。
关键字:社会公德,现状,原因,对策
一、绪论
社会公德是我国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守的准则,是社会普遍公认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大力弘扬社会公德、倡导文明新风,对培养公民的高尚品质,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创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促进精神文明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社会公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社会秩序、社会风气、社会凝聚力,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们相互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公德在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实践证明,抓好社会公德建设有利于建立和谐的社会秩序,净化不良的社会风气,提高全民族的凝聚力。弘扬社会公德是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有道德的社会主义公民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现阶段,社会公德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然而,附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外来不良文化的影响,我国社会公德建设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为此,要积极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广泛开展社会公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促进公民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
二、社会公德的基本内涵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这是关于社会公德基本内涵的准确概括。
文明礼貌。行为文明是社会公德的基础性内容,它集中反映了公民的文明教养程度,礼貌则是行为文明在人际交往中的外在表现形式。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在人际交往中,衣着整洁,举止文雅,说话和气,用语得当,守时守约;尊重他人、宽以待人、相互礼让;遵守公共场所的各种规定,不影响、不妨碍他人的正常活动,等等。助人为乐。助人为乐指公民在关心、爱护人的方面所应当表现出的文明水平,集中体现为公民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通俗地说,就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多为他人着想。具体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格,给予充分的尊重和维护。第二,公民之间要互相关心和互相爱护。第三,对那些遭到不幸和困难的人,要在道义上和物质上给予同情、支持和帮助;对一切病人都要一视同仁,实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对遭受灾难的别国、别地区的人民,给予道义支持与可能的物质支援等等。
爱护公物。爱护公共财物是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我国宪法明文规定:“公共财产不可侵犯”,“公民必须爱护和保卫公共财产”。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爱护公物还要求在全社会树立节约意识、建设节约文化、倡导节约文明,教育每个公民过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
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直接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中华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必须充分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大保护生态环境的力度,逐步改善生态环境,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遵纪守法。公民自觉遵守法规纪律,是维护公共秩序的基础性道德要求。在社会主义中国,法律与道德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必然促进遵守社会公德。弘扬法治精神,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形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自觉守法用法的社会道德氛围,使“守法”成为实践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
三、当前社会公德建设的取得的成果,存在问题,及问题成因分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以及社会整体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广大公民在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和遵纪守法等方面,已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一些违反社会公德的现象也频频出现,这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社会生活质量,败坏了社会风气,损害了国家和民族的形象,影响了区域投资环境的改善,乃至直接影响到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前社会公德领域取得的成果表现 第一 环保意识的觉醒。
2010年,有专家对试点小区的1200户居民家庭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评价调查,有98.3%的市民认同垃圾问题与大气污染、水体污染一样,是目前城市环境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有98.4%的市民认同为了给下一代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解决垃圾问题是我们当代人的责任;有86.1%的市民表示为了垃圾分类,耗费一定的时间精力与家庭空间是非常值得的。有市民说“垃圾是错放的资源,分类收集和分类处理是城市垃圾的最优处理方式,也是实现垃圾资源化的最佳选择。若不实行垃圾分类,日后解决垃圾围城难题的时间将远多于现在为了垃圾分类花费的时间”。垃圾分类试点调查还显示,有95.1%的市民会将报纸、杂志、可乐罐、塑料瓶等单独收集,卖掉或扔到可回收物桶内;86.0%的市民会将电池、灯管等物品单独收集,扔到有害垃圾桶内;77.5%的市民会将食品包装盒、塑料袋等与剩饭剩菜分开,单独收集扔到其他垃圾桶内,77.3%的市民会将废弃的玻璃制品单独收集,扔到可回收物桶内。此外,有61.4%的市民愿意参加或带家庭成员参加以垃圾分类知识为主题的科普游戏活动;有54.0%的市民愿意参加小区内组织的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引导小区内居民进行垃圾分类。
从垃圾分类试点调查数据看,我国公民的公共道德价值观和公德行为习惯已经呈现出令人欣喜的景象,一些市民对保护环境的价值认同度非常高,市民良好的生活习惯正在慢慢养成,市民自愿参与公德宣传活动的人数比例在一半以上。
第二 诚信意识的觉醒。
在网上,大家都在关注一件事,阿里巴巴针对淘宝部分卖家人为“刷钻”,虚假信用炒作的现象,调整搜索规则,封杀虚假信用炒作,遭到了部分卖家的抵制,阿里巴巴集团以“我们宁可关掉自己的公司也不会放弃自己的原则!”集体向不诚信卖家公开宣战。
从阿里巴巴集团调整搜索规则,封杀虚假信用炒作,勇敢地向不“诚信”现象说“不”来看,“独行侠”方舟子的十年打假路不再孤独,一些IT行业精英也已经自觉地加入到“诚信卫士”行列,从技术和运行机制上正在努力实践,推动社会诚信建设。第三 文明礼仪意识的觉醒。
上海世博会既是世界携手展示人类文明最新成果的盛大聚会,也是中国人向世界展示文明素质的窗口。对于许多国人在上海世博会上的不文明表现呈现出的“一片狼狈”现象,不仅各大媒体聚集痛批,众多网民更是口诛笔伐。有人总结了上海世博会上国人不文明观展的“七宗错”:第一宗,不排队,爱插队;第二宗,随手扔垃圾、随地小便;第三宗,进入展馆后大声喧哗;第四宗,假冒残疾人,走绿色通道;第五宗,找到任意空间,就能躺下睡觉;第六宗:为求留影,见缝插针;第七宗,踩踏草坪。同时指出,上海世博会的这“七宗错”,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十分普遍,很容易看到,有的人在公共场合毫无忌惮地吞云吐雾;有的人乱扔果皮纸屑成为习惯;公共汽车上年轻力壮的抢占老幼病残孕专座,这些现象多到让人见怪不怪的地步,通过世博会这个“窗户”,一切不文明现象以“密集型”的姿态呈现出来。更有人通过世博会的个人修养缺失,延伸提出了国人在公德上还存在社会公德观念比较淡薄;对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的规章、制度、公约等不能得到普遍遵守;对陌生人警惕,冷漠有余,关心、帮助不足;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上缺乏基本的诚信;在人与人交往中的礼仪规范受到明显的忽视等五大问题。
从网民高度统一地对国人在上海世博会上所表现的不文明陋习的痛揭看,许多人已经对公德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有的已经将遵守文明礼仪规范与爱祖国联系在了一起,已经意识到中国人已经能够漂亮地组织一次盛会,但还须学习如何以不同的个体优雅地参与一次盛会。当前社会公德领域存在的问题 第一 社会正义感的缺失
在现代化的转型时期,价值取向不断趋向多元化,新旧道德体系发生着激烈的碰撞和摩擦,个人主义倾向逐渐抬头,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日益突出,而传统的公共价值取向却受到抵制和歧视,人们社会交往中最珍贵的情感、友谊等因素被贴上了商业标识。
第二 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抛弃
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辉煌灿烂、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它们也是新时期进行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思想养分。但令人不安的是,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正越来越多地被遗弃。
第三 社会成员漠视“规则意识”
“规则意识”是人们对规则或规范的知悉以及对规则或规范的内在精神支持,是人们对规则价值合法性的内在认可。我国社会公德问题的频频出现,主要原因就是公众对“规则意识”的漠视。目前,最明显的是职业道德的丧失。有些人受世俗化和商业化的侵蚀,内在道德防线经受不住现实利益的诱惑而产生的不可自控行为,而究其深层次原因,则是社会环境和社会监督防范机制的缺失。
第四 网络对社会公德体系的冲击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便捷,也给不法分子危害社会秩序提供了便利。在网络普及化的今天,网络道德问题已日渐突出。首先,公共道德规范作用被削弱。由于网络的便捷性和虚幻性,网络越来越成为人们利益表达的途径,但同时,网络也逐渐成为少数人发泄对社会不满情绪的平台,这就为少数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其次,传统道德规范受到强有力冲击。网络为个人利益主义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和环境,有不少人在网络上随心所欲,忽视社会公德甚至走向犯罪。当前社会中公德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成因 第一 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
在传统文化中,社会公德未成为现代社会多数成员真正认同的道德规范,制约了社会公德机制的形成和发展。在传统社会,以狭隘的血缘、亲缘、地缘观念为基础的传统道德,缺乏体现“博爱”精神的人道主义精神。“仁者爱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本是我国传统道德文化中并不缺少的内容,但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传统的“仁爱”,主要是围绕着“亲亲”、“尊尊”原则,并以家族关系扩展而建立起来的人伦之爱。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推己及人,讲求次序和“爱有等差”,以报恩、孝道为前提,并不具有“博爱”的内涵。在这种传统道德观的影响下,大众对他人的爱是狭隘的、分等级的。在对他人提供帮助时,首先关注的多半是“亲缘”、“地缘”、“关系”;在对他人施以救难的行为时,首先要看是否为亲人、朋友、同乡、邻里等。
在传统社会,文化中所存在的消极社会心态制约着人们的公德行为。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一些人被动“等待”公正,祟信“善恶相报”的因果循环,以安分守己、少管闲事、避祸自保为处世原则。我们经常看到,在公共场所,经常可以遇到一些“加塞”不守公德的人。对于这些人,大部分人采取的是“忍”的办
法,认为一点小事,何必大动肝火,信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明哲保身的学。勇于站出来为维护社会公德的人不多,甚至在他站出来维护社会公德时,很少有人出来声援。一旦做出这样的选择,有可能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受到孤立,这种“孤立感”并不一定是外显的,多数的时候是一种无形的存在。实际上,从众的心态来自于传统文化中的中庸思想。中庸思想强调“过犹不及”,主张整体的一致性,要求做什么事最好不要太过,追求一种和谐。但是,一些人对中庸思想的理解存在偏差,把中庸思想中的“和谐”扩展至绝对的和谐,而不管这种和谐是否符合原则。
第二 社会公德教育弱化
社会公德是调节社会交往和社会公共生活的最基本、最一般的行为规范。社会公德的内容具有简单易行、一目了然等特点,看起来只涉及到人们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往往容易被人疏忽。正由于社会公德的这一特点,造成一些人将社会公德看作是可有可无的细枝末节,导致了对补会公德教育的不重视、不得力。这突出表现在学校教育中重视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培养,轻视学生的道德包括公德的培养。即使进行道德教育也是注重一些所谓的人的伦理原则的灌输,而忽视学生日常养成中的公德教育。这样的教育导致了学生知识技能和伦理素养的严重失调。这种倾向在大学生身上显得尤为突出,高知识技能和低公德水平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社会公德教育不得力,还表现在一些人试图用一些人的道德原则的教育来代替社会公德规范的教育,只乐意讲大道理,不屑于讲“小道理”,将公德教育形式化和简单化。造成了一些人只知道道大的道德原则,不知小的公德规范,将公德和我们自己的交往、生活隔离开来,不知在自已的公共生活中处处需要遵守社会公德。
第三 社会公德制度建设薄弱
搞好社会公德建设,需要“两于抓”,即一手抓扬善,一手抓惩恶。在现实社会中,我们注重宣扬先进,用以鼓励鞭策全体公民,这是必要的。然而,我们对于社会中损害公德的不良现象的监督、批判、惩罚却缺乏力度。我们重视了扬善的功能,但忽视了法纪等制度建设中惩恶的功能。当前,社会公德缺失与社会公德制度建设过于软弱有很大的关系。
在公民尚未将社会公德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品格、养成道德习惯时,提高公民的社会公德,主要是通过一种外在的强有力的约束,亦即他律,才能规范公民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的行为。并且,长期坚持,形成一种习惯,直到最终内化为公民自身的道德品格。道德“他律”有多种方式,社会舆论和制度规范是其中的重要形式,这两种方式,对公民的行为都具有约束力。
四、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的对策分析
当前,我国社会公德建设还面临着很多问题。而社会公德建设又是一项系统工程,一方面要通过社会的全面发展来提升人们的公德意识和规整人们的公德践履;另一方面,又要通过以下一些具体的措施推进社会公德的现代建设。制订和完善法律法规
道德约束不是万能的,它毕竟只是一种行为调节准则,更多的是依赖人们的内心反省和舆论进行约束。它的实施和任何制度一样,都需要法律、法规等强制力手段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维护道德的威信和尊严。
要使公德建设制度化,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订立各种规章和公约。社会公德是社会公共生活的规范体系。在社会公共生活中,人在不同的场合扮演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如在街上是行人,在公园是游客,在家里是居民,在学校是学生等等,这就要求制定各种文明公约,让每个人无论走到哪里,成为何种社会角,都可以做到行动有规则所遵循,社会可以监督。二是建立健全监督制度和赏罚制度。在建立完整、科学的规章公约的基础上要建立组织监督和社会监督机构。监督、检查制度是保证这些规章、公约实施有效性的关键所在。而搞好监督、检查的有效途径是加强责任制,层层抓落实。通过各地区、各级组织、各个部门的监督,随时发现好人好事和先进典型,随时揭露各种违背公德的行为。还要建立赏罚制度。对于那些模范遵守社会公德,直接维护社会公德的人和事,要给以相应的荣誉和奖励;对于破坏公共设施、公共卫生、公共交通、公共安全、公共秩序、生态环境等行为,要坚决给予处罚;对于见死不救,要运用法律的手段给予制裁。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良好的社会公德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社区作为公民生活的基本单位,加强其公德建设,对于优化社区环境,提升人们的道德境界,促进社区的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开展全民社会公德教育,进行典范引导和舆论扬抑是进行社会公德教育的基本方法。社会公德教育贵在坚持,同时也要重点分明。青少年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关系着未来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只有广大青少年的公德素养提高了,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才能提高。促进法律和道德功能的有机结合
道德和法律在规范人们行为方面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它们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法律有道德的支持才有实施的良好社会环境,而道德一旦有了法律作为其后盾,才能进一步促进良好道德氛围的形成,更好地发挥道德的教育和警
示功能。道德失范现象的出现,与相关法律、制度的缺失有密切关系。在立法工作中,我们要把一些社会公德缺失的问题纳入法律轨道的调整范围,利用国家的强制力量树立道德典型,制定道德规范。加强学校教育和自我教育
首先,重视学校教育,从小培养公民的社会公德意识。学校德育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公德意识和行为塑造的主阵地,通过一定的教育可以促使人们形成理性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其次,提倡自我道德教育,提高人们的道德觉悟水平。个体是道德教育的主体,加强自我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关键所在。通过自我教育,可以使受教育者个体自觉接受正确的思想教育,抵制不良诱惑的影响,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
当前社会公德建设的现状 原因及其对策研究 篇2
2010年4月份以来,丽水市开始了第二届道德模范标兵的评选活动,分为“助人为乐模范”、“见义勇为模范”、“诚实守信模范”、“敬业奉献模范”、“孝老爱亲模范”五个类别,对在各个道德领域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市民予以嘉奖。此次活动点燃了全市人民的热情,大家纷纷报名、踊跃参加,充分体现了丽水人民对于道德模范标兵的认可和敬仰,也说明了丽水市社会公德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5月24日,丽水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丽水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丽水市文明单位工作协会,联合下发了《关于举办公德与文明研讨会的通知》,并将于第四季度举办公德与文明研讨会,笔者认为,随着研讨会的举办,我市的公德建设又将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然而,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我市的社会公德建设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顶牛门事件、碧湖门事件、艳照门事件、跳楼门事件等,这些事件的发生表明丽水市的社会公德建设离党和人民的期待还有一定的差距,必须予以重视与解决,从而为丽水的经济、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道德支撑,才能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把丽水建设成一个生态文明优良、民风纯朴高尚、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宏伟目标。
1 当前丽水社会公德存在的问题
结合丽水实际,有以下比较突出的问题,需要我们去关注:
1.1 公共秩序的混乱
公共秩序(public order)也称“社会秩序”,是指为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需的秩序,是由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规章制度等所确定的秩序,主要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工作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遵守公共秩序是中国公民的基本义务之一。应该说,丽水市的总体秩序还是稳定的,平安丽水、法治丽水的打造还是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与我们的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社会秩序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混乱,具体表现有:黄包车在马路边无序停靠(尤其是超市门口停放堵塞交通),小车晚上城区开大灯、酒后驾车、斑马线上不知避让行人;商铺店前无序停放,挤占盲道;部分农贸市场卫生状况不佳,马路市场亟需加强管理;部分工厂排污现象严重、有些工厂没有很好执行劳动合同法存在侵犯职工权益的情况;有些执法人员随意执法、人情执法、胡乱执法;有些公务人员上班期间网上打牌、炒股、玩游戏、看电影等。
1.2 不文明甚至违反法规的行为
一是在公共场所表现出道德水平不高的行为,如乱扔杂物,随地小便,在公园绿地里嬉戏和聊天,在会场接听、拔打手机尤其是驾驶员接听电话危害尤其严重,学院门口、汽车西站、火车站出租车拼车、搭载现象严重;赌博现象比较普遍、吸毒和涉黄案件时有发生;公共场所吸烟现象没有根本改观等。二是市民(含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行为违规,不按信号灯行使,随意掉头、没有交警在场时闯红灯等;摩托车司机不带安全帽、赤膊开车、超载现象时有发生;行人在跨越没有中间栏杆的道路时随意穿越而不走斑马线,非机动车违法带人、不按车道行驶、横穿机动车道不下车推行、越线停车等现象比较严重。三是发生过一些不文明行为,如顶牛门事件,跳楼门事件、艳照门事件等。四是节约意识匮乏。虽然建设节约型社会已成共识,政府也出台了相关决定,但目前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市民节约意识不强,对水电及各类资源浪费比较严重。近期网友热议的有:白云山上路灯不能做到合理开关,城中道路路灯数量众多,但光线不好,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从而造成浪费等等。
1.3 公务道德的失序
公务道德是各级机关在执行公务活动、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必须具备的道德观念和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全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各级公务员及其机关所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公务道德在中国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公务道德的高低决定了权力是否会被合法行使;另一方面,公务道德的高低表明了社会公共道德的高低。同时,国家公务人员的道德素养对于公民来说具有示范作用,一个公务道德失范的社会是不可能引导公民培育较高道德水平的。因此,国家历来重视公务道德的培育,在中纪委发布《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规定: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馈赠,不登记交公,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然而,非常遗憾的是,官员违反规定接受宴请、接受礼金的案件频频见于报端,表明公务道德的重构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而经济领域的腐败案件更凸显丽水公务道德的教育迫在眉睫,丽水近几年查处的领导干部违法违纪案件(几乎涵盖丽水各个领域)也暴露了公务道德的一定程度的缺失。
2 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
早在民国初年,梁启超对中国社会道德状况进行过反思,他指出,“我国民所最缺者,公德其一端也”。“吾中国道德之发达,不可谓不早”,然而,“偏于私德,而公德阙如”。“无公德则不能团,虽有无量数束身自好、廉谨良愿之人,仍无以为国也”,由此可见,社会公德的缺失由来已久,只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今天,社会公德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反思。
2.1 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
中国人较低的社会公德水准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在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主流思想为儒家学说。儒家学说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是排在“国”和“天下”之先的。就公德与私德的关系而论,私德是本源,公德是派生,公德只有在不损害私德的前提下才有意义,才被推崇。如孟子对舜面对其父杀人的局面,“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訢然,乐而忘天下”(《孟子·尽心上》)的做法,赞不绝口,公然地为徇情枉法、任人惟亲的违反公德行为唱赞歌,把公正守法的社会公德抛诸脑后,这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消极影响。(1)
也许正是因为儒家的这种入世哲学思想的影响,见利忘义、损公肥私的行为才能获得内心的安慰,也许是因为法家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中没有占据主导地位,法治的理念才迟迟没有确立,假冒伪劣产品层出不穷、地方保护主义屡屡发生、贪污腐败久治不愈等等现象一直得不到严厉的制裁,从而对整个社会道德风气的净化起到极其恶劣的负面作用,丽水经济社会的发展很显然也是没有摆脱这种思想的影响,出现了许多违背道德要求的恶性事件。
2.2 体制转轨的影响
中国目前处在由传统体制向现代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在计划体制瓦解、市场经济的建立过程中,随着政策频繁变化和监督机制的不完善,一些人利用法律的漏洞迅速致富。先富起来的人群并没有象制度设计者所想的那样带领后富的人们致富而是运用资本迅速操纵股市、房事、生活用品市场,从而导致房价高企、通货膨胀。对于这些富人目前法律并没有过多地予以规制,由此而引发的是道德领域方向性迷失。这从这几年报道的世风日下便可识之。例如杭州就曾发生了七旬老太摔倒,一车乘客跑光的极其典型的道德案例。
我市的集资款事件颇能说明这一问题。在不劳而获心理的支配之下,丽水很多老百姓选择了将钱交给房产公司拿利息的资本运作方式,这在房产公司守信用的时候非常有利于财富增值。然而,在转轨时期,诚实守信还是总书记极力提倡的年代,要求丽水的房产公司守信显得多少有些滑稽。在金融危机的诱发下,某房产公司开始拒绝支付本息,在老百姓苦苦等待政府出面解决未果的情况下,几乎一夜之间,所有的房产公司都效仿这一举动,于是就演变成为集体行动。面对这种局面,市委市政府骑虎难下,一边是有理有据的普通民众,一边是处于破产边缘的房产企业,在此情况下不适当地保护哪一方都会使得社会处于不稳定之中,政府决策遭遇考验。几经思量,处于迫切发展经济阶段的丽水,选择了政府参与挽救企业的行动,于是政府成立工作组入驻问题企业帮助集资户尽可能挽回损失。其结果是,比别的市场主体得到更优厚待遇的房产公司获得了宝贵的喘息机会,终于挺了过来继续高价出售房产,而众多集资户基于对前途的不看好却只好打折甩卖集资款从而遭受损失,在此次博弈中,处于弱势一方的集资户利益受损,社会公德遇到了严峻的挑战。非常可喜的是,虽然市政府面临公益和私益的艰难抉择时曾挽救了房地产企业,但是最终还是公益、公德占据了主要地位,市政府果断作出决策,要求没有还清集资款的房产开发企业在丽水市区不得参与拍卖土地,从而起到对这种言而无信、损人利己行为的惩罚,有利于匡扶正气、重塑丽水的社会公德,实践证明,丽水的房地产事件平稳过渡,整个社会秩序井然,市委市政府的正确决策功不可没。
2.3 信仰的缺失
没有信仰的人是可怕的,因为没有了信仰的人便无所畏惧,同时也没有什么追求,什么事情都能做得出来。在当前市场经济下,金钱成为了衡量成功与否的标杆,加上房价高企、日用品飞涨使得人们更加崇拜金钱,于是一些人为了一己私利敢于藐视社会公德。
最典型的莫过于现在热搞的电视征婚了,许多红男绿女为了快速出名在电视上尽可能地抛出惊人之语以吸引眼球,客观上将物欲追求发挥到极致,有人居然说出:“宁愿坐在宝马车上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我是衣服、但绝对是你穿不起的品牌”的无耻之语,更有甚者,有些征婚对象在台上大谈自己的初次性行为,足见公德缺失到了什么程度,也难怪广电总局下令对该类节目予以整顿,由此也看出,有些青年的信仰迷失到了什么程度。
3 培育丽水社会公德的对策
结合丽水实际,笔者认为,必须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观,抵制媚俗、低俗、庸俗之风
针对某些演员和节目宣传庸俗、低俗、媚俗的论调误导大众的现状,胡锦涛总书记近日提出要“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作为主流媒体的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人民日报等纷纷发出号召,呼吁坚决抵制不良的社会风气,重塑社会主义道德观,有人将此称为“新道德运动”。本文认为,针对道德滑坡现象严重,社会公德日益缺失的今天,倡导“新道德运动”切中时弊,肯定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笔者欣喜的发现,一些地方已经行动起来,8月3日至9月4日,北京市将举行2010国家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这是近十年来国家艺术院团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集中展示。这次活动旨在发挥国家艺术院团的“导向性、代表性和示范性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这次活动的示范作用必将能够引领社会主义新道德建设,必将公德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笔者也呼吁丽水市委市政府应以丽水文化艺术中心建成为契机,举办弘扬社会主义道德观的优秀剧目,同时,丽水日报、处州晚报要多报道一些主旋律的事件、丽水电视台也要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的节目,多宣传符合时代要求的反映“新道德运动”的先进事迹。
3.2 开展社会公德的大讨论,培育先进道德理念
针对丽水的顶牛门、跳楼门事件,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展道德辩论的素材,我们可以利用丽水日报、处州晚报、丽水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开展讨论,邀请嘉宾来对这些事件展开深入的探讨,通过辩论让大家明白这些“小事”所彰显的大道理,继而明白社会公德对一个城市的积极意义。同时还可以在社区、机关、学校里面开展社会公德教育,利用顶牛门、跳楼门事件对老百姓、公务员、农民工进行春风化雨般的教育,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笔者希望有关部门要有敢于将这些“丑事”拿出来讨论、辩论的勇气,因为,只有敢于向不文明事件“开炮”才能真正减少、乃至杜绝这些“丑事”的发生。
3.3 完善奖惩机制,减少不道德事件发生
基于道德的教育都是表彰型的,都是属于正面引导和倡导型的,古代都是用树碑立传、载入县志和建立牌坊、官方褒奖等方式。进入新时期,我们认为有必要在发挥好传统道德教育途径的基础上创新教育方法,做到推陈出新、不断进取、取得实效的教育效果。
丽水市第二届全市道德模范评选表彰设“助人为乐模范”、“见义勇为模范”、“诚实守信模范”、“敬业奉献模范”、“孝老爱亲模范”五个类别。笔者认为根据时代的发展需要还可以增设其他类别,也引导社会各个领域都能提升道德水平,当然道德标兵类型的选择要根据时代需要,切忌凭空杜撰、闭门造车。
在加大对模范人物进行表彰的同时,更应该完善激励机制,鼓励公民作出道德行为。要对公民的道德行为作出物质上的回应,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例如:对于拾金不昧者要在进行表彰的同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最好能从法律上予以突破,规定一定期间内如果失物无人认领,则失物归拾得人所有,从而从制度上鼓励拾得人将拾得物归还失主。
正是由于道德本身的执行力(只有规定没有惩罚)不够,所以我们就必须想办法对那些违反公德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这就要求我们创新工作方法。可以试行对于违反公德严重的人,通告其单位,建议单位取消其年度评优资格,以增强教育惩戒效果。同时,最好将单位员工的的公德遵守情况与单位的“文明单位”复核、创先评优相挂钩,以督促单位重视员工的公德状况。
3.4 制定文明市民手册,塑造新型丽水公民
在生态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大背景下,丽水市政府必须制定出适合当前需要的市民文明手册,明确告诉人们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行为予以鼓励。通过文明手册倡导新型的生产、生活方式,努力形成丽水人民先进的生存理念和道德操守。必须将岗位要求、环境卫生、服务质量、文明言行、交通秩序纳入文明行为规范中去,尤其是要倡导符合新时期要求的文明举止,这对于我们构建国家级旅游城市、国家级生态城市、国家级卫生城市至关重要。我们还要建立体现公平、正义的市场秩序和良好公务道德要求的具体规范,将市民塑造成秩序井然、道德优良的新型公民。笔者深信,一个适合本地要求的文明市民手册,必将对丽水市民的公德提高具有示范作用,而提高了社会公德水平的丽水市民又有利于我们的社会和谐、健康、良性发展,从而形成良性互动的和谐局面。
摘要:社会公德是一个社会良性发展、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从丽水现实出发,在对丽水社会公德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分析成因,同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以期对丽水市公德与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作出些许贡献。
关键词:社会公德,公务道德,新道德运动
参考文献
[1]陈余芳.论社会公德[J].黑河学刊,载于2009年第九期.
[2]陈卓.当今中国社会公德缺失原因分析[J].载于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3]晁乐红.论提高国人的社会公德水准[J].载于前沿,2004年第2期.
[4]廖加林.我国社会公德的建构[J].载于西南政法大学学报,第7卷第五期.
当前社会公德建设的现状 原因及其对策研究 篇3
关键字:社会公德 缺失 原因 对策
一、公德概念的提出及特点
公德指“益群、利群”,即对群体有益处的道德,也是社会公共生活中的道德,与之相对的概念是私德,即私人生活中的道德。
传统意义上对公私的理解:“众所同共谓之公”、“己所独断谓之私”实际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公私;现代意义上的公德指必须由公众参与、决策实施并为公众服务的道德。其特点是共有、公开、透明,以分工为基础,以理性为纽带,以制度为载体。
二、我国社会公德意识缺失的原因
公共精神(社会公德)是指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对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规范的主观认可和客观行动上的遵守、执行。从历史和现实两方面来看:
1.历史原因。中国传统社会是以私为本位差序格局的社会,这就决定了公共意识很难产生。中国传统小农经济社会的基层结构是一种差序结构,人与人之间仅靠世俗人情建立关系。传统的以孝亲为本的仁爱道德本质上是亲疏狭隘的差等之爱,道德选择仅仅限于血缘的区域内。而且这还是传统中国社会集权专制的需要,权力过分集中,公私对立是集权专制的需要。
传统文化中公共精神的缺失。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个体”被弱化,封建国家制度和权力阶层的支配与制约,使人们自然形成崇拜权力的意识和仆从习惯。独立的人格精神建立在“个体”发达的基础上,强调“自我”在人格组成中占主体。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培育独立的人格精神方面有所不足,在人格组成里面包含着很大的他人成分,强调“做”一个人,而忽略“是”一个人。
所以,中国传统道德发达实质是“私德”发达而“公德”薄弱。中国人公共精神的缺乏,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孔子曾经在《论语》中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表达了人们对公共事物的态度。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深受“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影响。在这种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国民,缺乏公共精神也是不足为奇的。
2.现实原因。解放后实行的计划经济政策不利于公德的产生。加之多次的政治运动降低了社会信任度。社会治理理念影响公德的产生。首先,重视群体轻个体;其次,治善优先取代了正义优先,强调善不强调正义,重善轻正义;最后,等级逻辑取代了平等逻辑,只讲义务不讲权利。
经济转型过程中滋生的不良思想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市场经济的不良影响和渗透,一些人为了一己之利丧失了社会公德和社会的责任感。同时由于我国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在普及法律意识时,比较强调维权意识,对法律责任义务强调得少一些。总之,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导致公共意识缺失的原因之一。
三、培养社会公德的对策
道德教育是公民教育的基本内容和起点,根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从我国历史和现实的国情出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应当把这些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体公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作为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公德教育和道德实践教育。利用舆论宣传大力弘扬高尚文明行为,批评不道德、不文明行为,使公共精神培育对每个人都形成一种无形的约束力。此外,要重视道德实践教育。很多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道德实践教育。“使许多人体验到人间的困苦,同时也使他们体验到能够帮助他人的那种人间真情和乐趣”,“强化义务思想”,“唤起人们的责任意识”。现代化的市场经济实践要求有现代价值观念和伦理精神的支撑,需要与之相应的道德教育理念和运作体系。在向市场经济转变之后,强化了作为市场主体的不同社会成员的共同身份——“公民”的角色。要及时跟着转变思路,转变到公民教育上来。
提倡自主自律,加强公共精神的自我修养。公共精神提倡自主自律,对待公共事务不是看别人“脸色”,而是要看事情本身对错与否,即是以内省的方式审视是否违背自律的原则。培养人的公共精神意识,单靠外在的道德教育,是无法完成的。他律必须转化为自律,才会有内心永恒的精神法则。增强人格独立意识,树立正确的公共精神价值观。首先,每个人应该自觉培养独立的人格、良好的自我意识、独立的价值判断、明确的兴趣志向、较强的实践能力等心理品质。其次,应该树立正确的公共精神价值观。公共精神旨在使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成员适合于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与健全公共生活的需要。它既责成我们追求社会共同体普遍幸福的律条,又让我们善于感受随之而来的个人幸福的保障。
当前社会公德建设的现状 原因及其对策研究 篇4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同时各种利益冲突日益凸显,导致民间矛盾纠纷数量迅速增加,给社会稳定以及公安工作带来一定的压力和难度。笔者结合基层工作实践,就如何妥善解决当前社会矛盾纠纷问题浅谈几点认识。
一、当前五印乡社会矛盾纠纷现状和特点
(一)表现形式复杂多样。通过社会调查及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10年以来,卫辉市16个乡镇因邻里琐事纠葛、土地征用、宅基纠纷等原因产生的矛盾纠纷多达到10余种,其中宅基纠纷占25%、土地征用引起的经济纠纷占13%、工程施工引起的纠纷占25%、邻里纠纷占27%、婚姻家庭占6%、其他占4%,涉及到群众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牵涉范围涉及面广。目前,矛盾纠纷呈现出多层次性和普遍性,涉及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的各个环节,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个人与个人之间、村与村之间、个人与企事业单位之间,个人与政府之间或多或少均有矛盾纠纷存在,关系着两个甚至多个群体的共同利益,涉及范围广,解决难度大,致使依靠某一个部门很难彻底解决,必须依靠多个部门协同处置。
(三)矛盾隐患极易形成。邻里之间小摩擦、言语不和 等问题都可能引发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升级,而导致事态的进一步扩大,特别是当今信息社会的互动交流日趋便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模式发生根本改变,由此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也日趋突出,并形成一种潜在的矛盾隐患。
二、当前矛盾纠纷产生原因
(一)部分群众法律法规认识尚不到位。近年来,随着我国依法治国进程的不断深入,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以及注重民权、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使群众的人权意识、法治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对政府在社会管理、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率等方面要求随之提高。但由于受城乡分布不均,法律法规普及面及受众人群分布不平衡等问题的制约,使得部分群众对法律法规的了解只处于一知半解的水平,甚至存在“断章取义”的现象,导致部分群众在生产生活中一旦遇到自身权益被侵犯的情况,便会以自身所认知的“法律”说事,一旦问题解决得不到自身认可,极易出现聚众上访、无理闹访等现象,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二)传统道德约束功能呈现弱化趋势。随着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群众的思想意识也在快速发生着变化,特别是当前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个别留守人员伦理道德滑坡,因赡养、抚养、继承等问题产生的矛盾纠纷也大量涌现,以及目前社会出现人际关系淡漠、个体受利益驱动和婚 外情等因素引发矛盾的情况较为突出,甚至导致命案发生,造成邻里关系日益紧张。
(三)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尚未完善。因现行调解体制尚未形成“一盘棋”的总体格局,矛盾纠纷调解策出多门,村(居)委、乡镇政府、司法所、派出所、法庭、妇联、民政局等单位和部门,均有调解的职能与义务,极易造成各自为政,调解渠道“堵塞”的现象,导致部分矛盾纠纷久拖不决,初期并不明显、不太尖锐的矛盾纠纷,随着双方当事人之间的争执而不断升级,有的甚至转化为刑事案件,给社会治安大局平稳带来负面影响。
三、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对策
(一)建立规范有效的长效工作机制。一是建立健全涉诉信访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信访接待制度》、《信访申诉问责制》、《首问责任制》,对群众反映的涉法涉诉信访问题,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及时给予解决,提高信访案件的处结率和息诉息访率。同时,建立信访工作联动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与人大、政府、信访局、司法局等部门的横向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对涉及面广、当地影响大、情况复杂、矛盾易激化的案件,主动与各部门协调处理,及时化解不和谐因素。二是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严格按照“求实、务实、抓落实”的原则,强化责任追究,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列入对部门、对民警的 综合考核,把考核结果作为民警提拔的重要依据,与晋级、奖惩直接挂钩,增加民警化解矛盾纠纷的责任感,并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二)充分发挥基层民警主力军作用。充分发挥基层民警排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主力军作用,努力打造综合素质高,群众工作能力强的基层一线力量。一是加强理论政治学习,提高整体战斗力。加强基层民警思想、作风建设,切实提高基层民警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法制意识,使民警熟练掌握党和政府当前的方针、路线、政策,学会从群众的利益出发考虑问题,尽力为群众排忧解难,以良好的素质和形象,赢得广大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二是加强业务知识培训,提高调解能力。组织民警学习《刑法》、《行政法》、《婚姻法》、《信访条例》等与调解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聘请调解经验丰富的老民警、专业人士给基层民警授课。不定期组织召开调处工作例会,通过相互交流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法律政策水平。三是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执法水平。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对涉及法律法规的矛盾纠纷要严格依照法律程序依法办案、秉公办案,把群众引入法制轨道来解决矛盾纠纷,避免因矛盾纠纷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经常性地组织开展爱民实践活动,积极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
(三)提升群众法纪意识和化解自身矛盾纠纷的能力。一是 宣传面进一步“拓宽”。充分利用集镇等人口聚居的特点,广泛开展普法宣传,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引导群众通过法律手段解决邻里、土地以及经济纠纷;充分利用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假日对返乡务工人员进行法制宣传和教育。同时,加强对留守妇女、儿童的法制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法治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二是宣传渠道进一步“畅通”。创新宣传形式,在充分运用电视、报纸、互联网和墙报、宣传栏等宣传方式的基础上,积极会同相关部门采取送戏进社区、电影下乡等群众喜闻乐见文化娱乐方式,寓教于乐,既丰富了群众的政治、文化生活,又开展了普法教育。结合“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开展“民警送法进村进社区”活动。三是宣传效果进一步“务实”。紧紧围绕当前社会热点、群众关心的难点问题进行有效宣传,特别注重普及与群众生活、生产相关的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确保群众正确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切切实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根据不同时期的发案实际,就当前高发案件进行提前预警,提醒群众注意防范,强化多种形式的法制和安全宣传,确保取得实效。
【当前社会公德建设的现状 原因及其对策研究】推荐阅读:
社会公德的现状和对策05-22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和社会建设06-18
对中国当前法治现状及其前景的看法07-10
当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现状及其建议07-31
当前涉农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08-03
结合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形势论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义08-28
当前农村小学教学质量差原因分析与对策06-12
当前中学生主要心理问题原因及对策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