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德的现状和对策(精选8篇)
社会公德的现状和对策 篇1
社会公德主要是指人们在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活动中或与陌生的他者相处过程中所应当遵循的道德行为准则。社会公德作为公共生活准则, 是社会道德在人类社会公共生活中的特殊表现, 是全民性的道德, 为社会全体成员共同遵守。在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们交往日益频繁的现代社会, 社会公德具有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 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然而,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也呈多元化发展, 在推进社会公德的建设进程中, 还面临一些道德滑坡与公德失范等现象的制约和挑战, 也就是说我们现今的社会公德是存在很多问题的, 那么, 到底我们中国社会公德的现状是什么?存在什么问题?这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一、当今中国社会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政治、社会、民生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依然是落后于经济社会建设的发展步伐, 尤其体现在社会公德的建设上。环顾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会发现人们的幸福感和满意度的增长远远地落后于经济增长速度, 社会公德并没有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而提升,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帮助逐渐淡漠。
在日常生活中, 经常会听到一些老人谈论有关社会公德方面的问题, 他们会感慨当今社会公德确实问题很严重, 而我在社会中, 也是经常会遇到一些自己非常愤怒而又无法改变的这种现象, 而这种现象不在少数, 比如说坐公交车让座问题。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们每个人有义务社会公德发扬光大。无论是从社会的角度还是从我们自己的角度出发, 我们都没有理由在面对老年人乘车没有座位的时候表现出无动于衷与漠视的态度。
类似这样的个例还表现在, 一些老人在马路上摔倒无人去扶的现象。我在课堂上曾问过学生这个问题, 如果一位老人摔倒了, 你会不会去扶, 结果会扶老人的占少数, 不会扶老人的占多数。而在网上也做过这样的调查, 结果也是如我调查学生的结果相同。之前发生过扶起摔到老年人却被反咬一口的彭宇案及许云鹤案类似案件, 这两例案件涉及的都是人性中最普遍和最基本的善与恶, 触碰着人们对于“助人为乐”这一词语的情感底线。但我认为, 这种事件在社会中毕竟只是个别现象, 可这并不代表今后我们碰到类似的事情也可以堂而皇之地不去扶。
不管是给老人小孩让座也好, 还是老人摔倒我们扶一把也好, 不过是牺牲一点自己的小小利益。多站一会儿或者伸出你的双手, 就可以为别人提供一份帮助;不过是举手之劳, 却可以温暖周围人的心灵。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刚才我谈到的是公交车上让座的问题, 以及做好事被诬陷的问题, 而我接下来讲的一个案件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在网络上, 网友“1Mar小豪”在优酷网上传一则名为“某些人龌龊的心才是真正恶心的东西”的视频, 视频上传3天, 已经有超过35万人次看过了这段视频。在视频上我们看到, 上海的一辆公交车上, 一位辛苦捡纸板与塑料瓶的头发花白的老人, 带着捡来的几大包物品登上公交车后, 遭到了公交车司机的驱赶及一名男乘客的谩骂, 最终, 老人携带的塑料瓶、纸张多数都被扔下了车。
说实话, 对于公交车司机和那名男乘客, 我是很不能理解, 凭什么那么野蛮地对待一个老人。正常来讲, 他也是一名乘客, 老人刷卡乘车没有触及什么法律和违反什么规定, 凭什么责骂老人, 驱赶老人, 扔老人的物品?对于一个拾荒的老人来说, 他只是想坐一下公交车, 难道这样的权利老人也没有吗?也要被无情地剥夺吗?我们国家一直都在强调构建和谐社会, 驱赶谩骂老人的野蛮行为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里该出现的吗?在网上我看到有句话写得特别好, “你可以选择不去帮助别人, 但是不能选择用这种方式伤害别人”。
如今中国的社会在不断进步, 人们的眼界逐渐开阔, 于是问题也就逐渐凸现出来。再如公共场所中乱扔废弃物、随地吐痰、损坏公物现象、盗窃现象日益严重、人们保护环境意识淡薄等问题都反映出了中国当前社会公德的现状。
二、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的对策
培养社会公德最重要的是公民的内在的自觉性, 比如说树立道德信念, 培养公民公德观念的牢固性和履行公德的坚定性, 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下, 都能坚持自己的行为准则。还要善于运用社会当中, 我们身边的先进典型人物, 让人们从先进典型的人物事迹和优秀品质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 使先进典型的高尚情操成为社会的共同财富。
社会公德是现代社会公共生活的行为规范, 社会公德建设要从民主和法制建设的角度出发, 培养公民的公德意识和公德行为习惯, 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提高整个社会的公德水平。在社会公德水平不高的情况下, 要想全面提升公民的社会道德素质, 靠自律很难达到。我认为需要通过制度化的公德规范, 公德意识和遵守公德的习惯是需要依靠法律和公德的制度化来培养的。需要各种完善的法律和制度, 相关部门应该用立法的形式将公德要求固定下来, 使某些社会公德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条文, 成为可操作的规范。
要建立人人理解、支持和保护公德行为, 谴责和制止违反公德的行为的社会评价机制, 要发挥基层组织和群众团体的骨干作用、广大群众的主体作用, 从具体事情做起、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抓起, 使道德实践活动与各项业务工作紧密结合, 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 促进社会公德建设稳步向前发展。
道德建设是长期行为, 是一个艰巨的社会工程。道德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与反复性, 决定了道德建设的复杂性。没有坚定的道德信念, 没有强有力的措施, 没有永不松懈的努力, 没有全社会的协作, 就不可能收到如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华林.对构建社会公德新体系的思考[M].新视野, 2003 (2) .
[2]宣云凤.论主体社会公德意识的他律[J].江海学刊, 2007 (3) .
社会公德的现状和对策 篇2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加强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我国社会主义道德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还是远远落后于经济的发展。一些有悖于社会公德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冷漠歧视、破坏公物、破坏环境、破坏公共秩序等损害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行为,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提高公民的社会公德意识,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的全面发展。关键词:社会公德;缺失;原因;对策
一、当前社会公德缺失的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一些最基本、最起码的社会公德上却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社会公德缺失的现象时有发生,在不同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公众的生活质量,恶化了社会风气,损害了国家和民族的形象。因此,社会公德的现状不容乐观。当代中国社会公德缺失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不讲文明礼貌,不尊重他人,不诚实守信,不互帮互助。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一度被称为礼仪之邦。早在西周时期,就有周公提出了以礼治国,从而实现大治。后又有孔子将礼仪之道发扬光大,创立了影响深远的儒家思想,其核心便是仁义、礼让。可见,中华民族具有文明礼貌的优良传统。但是,现代的公民在文明礼貌方面却屡屡出丑,损害了我国国民的形象。2007年8月23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人民时评——“这样的提醒让人汗颜”,文章中谈到:“8月21日,外交部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中国领事保护和协助指南》,明确了驻外领事官员的职责,列举了19种寻求领事保护的常见问题。《指南》提醒我国公民出国时的注意事项,如在公共场合要表现平静,不要大声说话,避免突出自己;不要在公共场合参与他人的争吵等。文明礼仪本来是个人修养问题,现在却要由外交部门发文提醒,实在令人汗颜。近年来,诸如大声喧哗、不讲卫生、不守秩序、贪小便宜等陋习,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中国形象的问题。有些国家还将“请安静”、“请不要随地吐痰”等中文警示牌摆放在公共场所,深深的刺痛了国人的自尊心。外交部的提醒,毫不留情的展示着我们国民素质的残缺,惭愧之余更让人反思,来自礼仪之邦的“国人”为何给人以“不文明”、“粗鲁”的印象? ① 曾革楠:这样的提醒让人汗颜(人民时评).人民日报,2007-8-2
3①
(二)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公民损害公共利益的现象普遍,维护公共秩序的意识淡薄。在中国从古至今人们的公共意识非常淡薄,公德观念非常缺乏。一方面表现为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不爱护公共财物,另一方面表现为自觉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的意识淡薄。据北京社会心理研究所2002年对北京市民社会公德状况的调查,当问及对毁坏公物行为的反应时,只有23℅的被调查者表示会上前制止。另外,在公共场所不讲秩序、大声喧哗、高声谩骂、随地吐痰、乱闯红灯等现象不断在全社会蔓延开来,成为人们生活中时时难以避免、处处防不胜防的生活内容。如对北京市民公交秩序的调查中显示:“有43.3℅的市民总是或者经常看到乘坐公共交通时争抢、拥挤;有47.7℅的市民总是或者经常看到机动车抢道乱行;有42℅的市民总是或者经常看到行人、骑车人不遵守交通信号灯。”②
(三)在人与自然地关系上过分追求经济利益,肆意破坏自然环境。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有些地区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无限制的开采自然资源,致使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自然灾害严重泛滥。有的地区滥砍滥伐,导致水土严重流失,流沙横飞,洪水泛滥;有的地区小工厂林立,废水、废气到处乱排,导致当地水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致使人们没有干净的水饮用,严重疾病大量产生;有的地区小煤窖、小矿场随处可见,乱挖滥采,导致当地的地质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人们已看不到当日的青山绿水,看到的是满面疮痍的荒山秃岭。这些都是污染、恶化自然环境给我们带来的沉重代价。
二、社会公德为什么大面积缺失?
回顾我国社会公德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发现,造成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很多,既包括传统的,也包括现代的,同时还有社会公德建设自身因素的影响。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一)封建传统对社会公德的影响
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史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的宝藏,令后人回味无穷。但是,当我们深入研究中国传统社会时,就会发现,我国传统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对于公共领域的分化和发展起着巨大的阻碍作用,严重的影响了当代社会公德的发展。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使我国的广大民众只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活动,公共领域道德的发展缺乏发展的土壤。我国传统封建社会小农经济的基层是一种差序结构,人与人之间靠世俗人情建立关系,传统的仁爱道德本质上是亲疏的狭隘的差等之爱,道德选择仅限于血缘的区域内。传统道德② 吴来苏:“调查——北京人的公德现状”。光明日报(京),1998-11-28
发达的实质是“私德”发达而“公德”薄弱,导致人们只讲自己小圈子里得到的——遵守家庭、朋友、熟人的道德规范,而一旦脱离这种血缘或血缘的环境,到了陌生的公共环境中,就往往会对公共秩序中应该共同遵守的东西熟视无睹。
(二)现代社会对社会公德的冲击
“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对社会公德的建设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在“文化大革命”当中,许多人“争权夺利,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搞得一个单位、一个地区乌烟瘴气。正派的人不得安宁,人际关系十分紧张。人们慎言慎行,假话、大话、空话、套话不离嘴。”③可见,“十年**”给当代中国的社会公德建设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三)社会公德建设自身存在的弊端
从教育宣传角度分析,存在本末倒置的现象。学校在公德建设过程中担负着重要任务,但我国道德教育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上存在着失衡问题。从教育目的看,道德教育偏重于灌输抽象的道德原则,过于强调“高尚”道德培养,忽视“低层次”的社会公德教育、人格教育。从教育内容上看,道德教育的内容设置与学生的身心特点相脱离,出现了“小学讲共产主义理想,中学讲道德教育,大学讲社会公德”的倒置失衡状况。从教育形势来看,公德教育仍以课堂灌输为主,缺乏道德实践、道德行为训练。学生学习道德知识死记硬背,目的是顺利地通过考试,道德内容抽象、空洞,学生中普遍缺乏道德践履。因此,学生把道德当作知识的倾向非常严重,出现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相脱节的现象。
三、解决社会公德缺失的对策
社会公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社会秩序、社会风气、社会凝聚力,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解决社会公德缺失的问题是势在必行的。那么怎样才能改变社会公德缺失的现状呢?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三方面来考虑:
(一)培育公民意识,提高人们遵守社会公德自觉性。社会公德与公民素质有关,目前我国公民的公民素质还不成熟,这种不成熟首先体现在公民意识上面。而公民意识的缺乏又与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太长和现代社会的历史太短有关。当前,在进行社会公德建设的实践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培养公民意识:平等意识。平等的身份是每个公民的共性,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一般很难看到或意识到这种共性。人们往往看到的是角色差别和经济③ 李宗桂: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中国文化出路探讨。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158-159
实力的差别,从而导致民众根据不同的角色和地位来划分权利、义务,然后按照自己的地位来认领自己的一份。因此,培养平等意识是社会公德建设的基础。主人意识。人们对公共事务的参加与否,则取决于对此事务与本身利益的关切程度。缺乏主人意识,会导致民众消极地应付社会公共生活的要求,把自身置于社会之外,不受社会公共生活规范的约束。因此,培养主人意识是社会公德建设的根本。权利和义务意识。现阶段,在各种形式的教育中,存在只强调义务而忽视权利的倾向,受教育者往往被告知要怎么做,却没有被告知能怎么做,或者被告知了能怎么做,并且维护自己的权利,才能督促每个人都履行自己的义务,防止和减少不公正的事情发生。因此,培养权利和义务意识是社会公德建设的保障。
(二)加强法制化建设,促进社会公德建设良性运行机制的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的形成迫切需要严格的法律制定与执行来保障。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情况看,以法促德是一个基本的经验,社会公德的遵守需要严格的法律。例如在中国的香港地区,乱扔垃圾要被罚款1500港币,在电梯中吸烟要被罚款5000港币。这样严厉的处罚使乱扔垃圾和在电梯中吸烟的现象就几乎绝迹了。在新加坡也是采取严厉的法律来保障社会公德的遵守。因此,我们借鉴这些好的经验,充分利用法律的严谨性和严格性来确立社会公德的地位。
(三)进行耻感教育,促使公民努力践行道德准侧。耻感作为行为主体的自我心理体验,其独特性在于,它是行为主体对自我本性的一种自我感觉能力。只有耻感存在,人才会对自我行为进行谴责和拷问,也就是孔子所说的“自讼”和“观过”。任何道德规范底线原则的最终实现,都离不开行为主体耻感意识的确立。因此,在社会公共生活中,通过涵育耻感,让“耻”上升成为一种约束人们行为的坚定理念,成为公民力戒违反公德行为的坚强心理防线,以增强公民的公德意识,催生自觉的公德行为,实现社会公德的完善与发展,是新时期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①
②
③
④
社会公德的现状和对策 篇3
关键词:90后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031-01
90后大学生是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影响着民族、社会的未来与发展。社会公德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性基础工程。社会公德发展程度如何,在一定程度上衡量着一个国家的文明发展程度,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乃至社会建设及改革能否取得全面、持续进步的主观基础。
他们的社会公德意识的好坏直接体现着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水平。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现在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偏差,不良社会公德行为突出。因此,深入调查分析90后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现状,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90后”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分析
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部分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的水平有不断下滑的趋势,而且形势较为严峻。例如:自习室本来是一个供大家学习的地方,是一个安静的地方,但有些大学生在自习室中去不遵守自习室的规则,聊天,吃东西。在公共场合大声接打电话;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部分大学生不让座;还有比如考试作弊;食堂打饭不排队,乱插队等现象。
二、90后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原因分析
90后大学生自身具有独立自主,个性鲜明,自我评价较高的特点。他们自身有一套价值理念,对身边所发生的事物,往往不是按照社会公认的规范来看待,而是按照自己的价值观来行事,在对于自身行为的选择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家庭背景的不同,尤其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子女的成长和道德的培养都有重大的影响。学校教育的缺失也是大学生公德水平下滑的原因,虽然我们国家的教育正积极的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但仍然有部分学校以成绩论英雄。对于公德教育的投入也不大。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既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和文化,但不可避免的也使一些不好风气得以进入,再加上市场经济在国内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变得多元化,社会公德的标准也发生了改变。无论是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大学生自然也深受影响。
三、提高90后大学生社会公德对策分析
1.90后大学生自身要自觉强化社会公德意识。
90后大学生应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提高对自身的要求和标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规范和要求。多读一些传统文化的书籍,从中汲取养分,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文化道德修养。从身边的人学起,学习他们的优秀的品格和行为方式,以他们为榜样,不断地提高自己。我们不仅要在学校内积极参加学校公益活动,而且要也去校外去社会中磨练自己,多多参加公益活动或志愿者活动,不断强化大学生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让90后大学生真正地成为社会的榜样和社会的栋梁之才,为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家庭教育。
父母对孩子的社会公德的教育不可或缺的,相信对于每个人来说,家庭在于自己的性格成长和行为方式方面有着重大的影响。在对90后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上,家庭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也是不可或缺的。首先,父母必要要为人师表,要起到示范作用。父母在日常生活的种种言语行为都将对孩子的成长产生长远的影响,所以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在儿女面前,应该有一定规范而不是随意为之。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以身作则。再次,父母应该为儿女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最后,父母应该积极配合学校教育。经济上支持儿女的教育,精神上也要强力地支持他们,鼓励他们,正确的引导他们。
3.学校应加强公德教育。
一个学校的学习风气和道德风气必然影响着在学校学习的各位同学。良好的学风和道德风气也会对90后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起促进作用,所以完善和提高学校在这些方面的教育就显得刻不容缓。首先,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利用各种手段,产生一种良好的舆论取向,形成一种人人讲公德,抵制不道德不文明行为的风气。学校的社团应该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社团要开展各式各样的社团活动,寓教于乐,把社会公德教育融入在社团活动中,既可以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可以提高90后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水平。其次,学校必须要加强规章制度的建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90后大学生也少不了规章制度的制约,学校必须负起责任。一方面要教育学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也应赏罚分明。最后,学校应加强自身的建设,打铁还需自身硬。
4.社会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自媒体,报纸、电视等媒介积极地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树新风,扬正气,加强优秀先进典型的宣传,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其次,要加强法制建设和社会伦理道德建设。触犯法律的行为要严惩不贷。对于违反社会伦理道德的行为,用社会舆论给予相应的惩罚和谴责。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总之,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引导他们自觉践行社会公德规范,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大学生自身多方的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以促进90后大学生公德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高思.必须重视大学生的道德教育[ J].学校思想政治教育,2001( 4) : 1.
社会公德的现状和对策 篇4
随着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升, 企业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标准和需求不断增加, 只有过硬的技术和良好的素质才能适应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因此, 在掌握本领的同时, 抓好技校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培养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 是满足岗位需要、胜任一线工作的基础。
一、当代技校生思想道德基本现状
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后, 各技工院校对技校生的社会公德教育逐步重视并得以大力加强, 取得了明显成效, 整体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诚然, 大部分技校生能做到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现代公德的观念、意识、责任感等在一定程度上有较强的体现, 并以行动实践“爱国守法, 明礼诚信, 团结友善, 勤俭自强, 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但仍存在着相当一部分社会公德失范的技校生, 并表现出许多社会公德不认可的做法。包括: (1) 卫生习惯差:乱丢垃圾、乱涂乱画现象比较严重; (2) 漠视规章制度:早恋、随意插队、抽烟喝酒、小偷小摸; (3) 学习目的不明确:迟到、早退、旷课、作业抄袭、考试作弊成为习惯……这些行为不仅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学习, 而且对健康成长也产生重大的影响, 后果令人担忧。加强和改进技校生的社会公德教育因而显得重要而紧迫。
二、技校生社会公德失范原因探析
(一) 学校教育的缺陷
社会公德集中体现并反映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 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文明礼仪、品德修养的重要内涵, 重视和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理所当然地成为学校教育的头等大事。但实际上, 传统的学校教育重分数轻素质, 以分数的高低来定义学生的优劣, 以排名来评价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对思想教育、道德情操、政治觉悟等素质培养只停留于表面, 对社会公德的教育缺乏长远规划, 教育目标空泛化、理想化, 教育内容重理论轻实践, 教育过程抽象空乏, 道德愿望和道德行为相矛盾, 没有道德实践的道德行为怎能提升个人能力?
(二) 家庭教育功利化思想的制约
现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人们受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 社会责任感越来越强, 许多家庭都把教育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 对子女的教育投资尤为重视, 愿意花费时间和金钱在孩子的学习上, 片面地追求分数, 忽略了孩子社会公德方面的教育。加上现今的“90后”多为独生子女, 他们是家庭的“核心”人物, 父母往往因溺爱而对他们的各类要求无条件地满足, 对孩子的错误无原则地原谅, 更不说教育引导了, 长期下来, 养成了孩子娇气、蛮横、不讲道理、不善沟通等性格, 并伴随孩子进入社会, 演变成骄傲、冷漠、自私、孤僻等不良习气, 把个人利益凌驾于公德意识之上。此外, 父母自身的人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无时不在影响着孩子, 但由于他们很多时候不注重个人形象, 在孩子面前漠视社会公德, 甚至抱怨、指责, 不知不觉中给孩子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三) 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使学生社会公德认知出现偏差
青少年不断学习及不断适应各种社会规范, 为成为正式社会成员做准备。在这一过程中, 他们的道德价值观很容易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一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而产生的负面效应, 扭曲了助人为乐、遵纪守法、尊老爱亲、见义勇为、拾金不昧等良好道德品质, 良好社会风气受到污染, 弱化了人们在自我调节、自我约束方面的作用, 个别技校生自控力不强, 在社会上诸多不道德行为面前, 失去了判断力, 放弃了高尚精神的追求, 自我为中心、价值取向功利化、价值评价利己化逐步取代了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重利轻义、重个人轻集体、重眼前轻长远的情绪在滋长, 应有的社会责任感逐渐淡化。
(四) 技校生自身思想行为的弱化是其社会公德失范的内在原因
当代技校生朝气蓬勃、年轻活泼、思维活跃、积极上进、想象丰富、勇于创造, 但同时社会阅历浅、实践经验少、是非辨别弱、自控能力差,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未成熟, 活泼与沉默、单纯与复杂、坚强与脆弱、理性与盲目等矛盾在他们身上同时存在。一些学生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付出得不到肯定、生活不顺心等, 对社会某些现象和不良风气不能正确认识, 道德观念淡漠, 人生天平发生倾斜,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逐渐凸显, 消极不满、自暴自弃、冷漠自满、随波逐流等情绪也随之产生, 打牌、抽烟、逃课等不良恶习逐步显现, 更甚的部分学生由于家庭问题、生活挫折、贫困等出现了多种心理问题, 自卑、沉默、消极、仇恨, 甚至出现严重心理问题, 这些, 都对他们如何正确地处理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及正常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公德行为产生负面的影响。
三、做好技校生社会公德教育的对策思考
(一) 进一步优化校园环境, 切实强化对技校生的公德教育
环境对个人的成长起着重要的制约和影响作用, 良好的公德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无疑是积极的、促进的。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地方, 只有优化公德环境, 让学生在和谐积极的公德环境中成长, 才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因此, 我们一方面要重视人文环境的建设。首先, 教育者要提高自身道德素养, 真正做到言传身教, 为人师表, 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引导学生、带动学生;其次, 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健康向上的校园风貌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参与公德教育的积极性,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并以实际行动维护自身形象, 提高公德修养;第三, 积极发挥新媒体在学校公德建设中的导向作用, 通过学校公众号、学生电视台、校园广播台等宣扬正确的公德意识, 树立学习榜样, 宣传先进人物事迹, 摒弃不道德的现象和行为, 形成人人讲公德、处处讲文明的良好公德环境。另一方面要做好校园美化绿化工作, 以整洁、优美、舒适的物质环境熏陶人、感染人, 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二) 把社会公德教育纳入政治课程教学
课堂教学是社会公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要把社会公德教育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政治课的教学计划中去。一方面要教育学生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如尊师敬长、团结友爱、立志勤学、自强不息、谦虚礼貌、诚实守信等, 同时也要以体现社会主义新风尚的道德标准、价值观念和时代精神来教育学生, 以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引导学生。另一方面, 在教育方式上, 注重运用以较高的理论水平, 贴近学生实际的方法, 抑制不道德行为, 规范、强化社会公德, 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不断实践, 不断提升。
(三) 强化社会实践环节, 加强社会公德日常行为的训练
社会实践是技校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拓宽视野、克服盲目与无知的有效方法, 是培养技校生具有为人民服务和献身精神的重要环节, 也是最直观、最生动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学校通过组织学生正常有序地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公益行动、志愿服务等,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规范, 形成制度, 约束自我, 并在实践中增强道德需要, 形成人生价值, 塑造健康的道德人格。
(四) 加强技校生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是新形势下加强技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第一, 学校要有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 建立心理辅导中心, 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 释疑解惑, 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师设计的活动情境中去感知、体验, 通过解决心理问题及由此形成的社会公德认知和行为问题, 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态与良好公德行为习惯。第二, 定期进行心理测试, 通过情绪测试等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心理变化, 建立完善的学生心理档案, 为一些处于不良心态的特别是不良道德心态的学生建立跟进和回访制度, 分析其出现心理状态的原因, 正视自己, 摆脱矛盾、困扰和不良心态, 消除因心理精神疾病带来的不良因素和影响。第三, 每学期开展心理卫生知识讲座, 让学生在学习、交往、情绪等方面的主体心理辅导和课程中学会自我保健和自我调节, 保持身心健康发展。
(五) 优化社会大环境, 营造良好的社会公德氛围
人从一出生就受到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 并持续一生, 不同的社会氛围, 个人的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各不相同, 有利的社会氛围, 是建设良好社会公德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技校生社会公德水平的提高, 有赖于整个社会公德水准的提升。第一, 充分发挥新媒介的作用, 正面宣传, 以弘扬正气为主流, 为良好社会公德建设创造正面的舆论环境。第二, 要在全社会努力营造一个扬善惩恶的伦理机制, 利用道德的约束力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氛围是无形的, 但又是最有力量的, 在人人讲文明、讲道德的氛围中, 对个人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第三, 全社会大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创造良好法制环境, 促进和保障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和发展, 让知法、懂法、守法的观念深入民心。
参考文献
[1]俞国良.品德与社会性[J].教育科学研究, 2003 (5) .
社会公德现状调查报告 篇5
社会公德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群体,在历史长河中,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下来的道德准则,文化观念和思想传统。社会公德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约束着我们的行为,只有遵守社会公德的人,才会被人们所尊重;那些违反社会公德的人,将会被社会所不齿。社会公德的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历史的演变其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循的准则,是社会普遍公认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社会公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以及社会凝聚力,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外部标志。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大力弘扬社会公德,倡导文明新风,对于培养人的高尚品质,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创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如今世界各民族的竞争已经从军事、经济领域延伸到文化领域,所以民族文化中的公德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个民族性格中的修养、素质,足以彰显这个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内涵。所以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是中国屹立于民族之林的根本。
在本质上讲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观念和思想传统。良好的社会公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它不仅体现个人素质,而且对保持社会的健康和稳定都有重要意义。正是由于社会公德对社会、对民族有着如此重要的影响,所以我把“市民社会公德现状”作为假期实践课题,希望通过调查,改变破坏社会公德建设的行为、现象,引起人们对社会公德建设的关注和思考,构建和谐社会。
一、吉林市民存在的社会公德问题
1、环境与卫生问题
通过调查问卷,我们了解到卫生与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任凭宠物在公共场所随地便溺、在汽车站牌、广告招贴画、建筑物上乱涂乱画、随地吐痰、乱扔杂物、将咀嚼过的口香糖随处粘附等日常生活中的不讲究环境卫生的现象;垃圾分类投放、不使用超薄塑料袋和不环保的一次性餐具、不乱扔废旧电池、善待花草树木等每个市民都力所能及的环保行为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普及。由此可知,吉林市民本身是非常日常生活中的.环境卫生问题的(否则也不会反映这些问题),但从这里我发现了一种矛盾:吉林市民有很强的环境卫生意识,吉林市的环境卫生现状却值得我们忧虑。这是不是反应出了这一现实:大家都认识到了环境卫生的重要性、都在痛恨和指责不讲究环境卫生的现象和行为,但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却可能自己也有违背环境卫生公德的行为?
2、文明交通问题
文明交通问题也是吉林市民认为比较严重的社会公德问题,其中,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争抢、拥挤或行人闯红灯、行人斜穿马路或翻越交通护栏等是反应犹为严重的问题。
3、文明礼貌问题
调查数据表明,吉林市民在文明礼貌方面仍需继续努力,以减少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文明礼貌问题主要表现为:遇事围观、起哄,夏天在公共场所光膀子、脱鞋、抽烟,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在公共场所争吵、说脏话,在公共场所异性间过度亲密等。
二、吉林市民最讨厌的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排序
从总体上看,吉林市民最讨厌的违反社会公德的现象占第一位的仍然是随地吐痰。市民最讨厌的不良行为排在前二至五位的依次是:宠物在公共场所随地便溺后,主人不予清理;乱扔杂物;乘坐公共交通时争抢、拥挤;在公共场所异性间过度亲密。
三、公德实践与公德认识的比较
在进行调查时,我们发现许多群众自发地、积极地向我们反映他们所遇到的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但是当被问及“看到有人正在做出有违社会公德的行为时,您会怎样?”时,回答结果并不不尽如人意。有25.4%的市民表示会在不损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出面制止,若要牺牲一定的自身利益,则仅有5%的市民会出面制止;另外,26.6%的人表示会随大流,有人出面时也出面,没人出面就不出头;33%的人因为怕打击报复所以敢怒不敢言;10%的人认为制止有违社会公德的行为是有关部门的事,与自己不相干。
由此可知,大多数吉林人还是属于“理论上的长子,行动上的矮子”,光说不做。按照调查项目,可以把吉林市民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在保证自身利益情况下会出面制止;第二类是能够为了维护社会公德,牺牲一定的自身利益;第三类是不顾个人利益,同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做斗争。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大多数人属于第一类,因此,吉林市的公民道德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
四、违背社会公德现象产生的原因
违背社会公德现象时有产生的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管理
1、管理制度不完善或规则不合理。对于违法行为来讲,我们有明确的制度来管理、制裁违法分子,但对于违反公德行为,仅仅局限于舆论谴责,对于部分不文明行为并无规定认定那些行为不文明;还有一些有规定的行为,诸如禁止随地吐痰,但处罚力度远远不够,遂使这些不文明行为得不到根治;相反对于乱搭乱建这样的处罚措施过于严厉,使得这些不文明行为变得更加隐蔽,不利于有关部门地查处,问题仍得不到解决。
2、管理措施执行不力。对于有处罚措施的,一些职能部门并不积极履行职责,对于罚款低的违规行为视而不见,行政不作为,使管理措施成为空中楼阁。
3、公共生活设施不完备或设计时为使用者考虑的不周全。
(二)个人修养
1、公德意识不够。有的违背社会公德的人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文明的,比如我们经常看到很多膀爷在大街上随意走动,许多膀爷本来觉得光不光膀子是自己的事,与别人不相干,并没有意识到这一行为是不文明的。
2、对公对私标准不一样。“室内天堂室外垃圾场”就是这一点的典型写照。许多人将自己的家布置得富丽堂皇,犹如天堂;楼道里却被他们堆满杂物,犹如垃圾场。
3、公德行为不能自觉化。有人监管时能遵守公德,无人看守时就劣根暴露,缺乏自觉的、习惯性的公德行为。
(三)整个社会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有偏斜。社会的道德观不正确,金钱观过于严重,人们优点自私自利,使得社会公德淡化。
(四)舆论导向不正确、舆论压力不够。
(五)教育的失败。现在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都只限于书面口头教育,缺乏道德实践教育,所以现在在学校那样的场所,公德执行情况也不好,校园里也充满了不文明行为。甚至有些教师、家长本身就没有给孩子做好榜样,自身就有许多不道德行为。还有些家长把违反社会公德、占小便宜的错误思想当作人生哲理教给下一代。
五、提高公德水平的对策
大学生社会公德心的现状及建议 篇6
(一) 大学生的主流思想是健康的、积极的
大部分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是非常强的, 这是毋庸置疑的, 2008奥运会中年大学生志愿者所展现的风采令世界瞩目, 09年的湖北荆州长江大学的三名大学生为了救落水的孩子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2008年汶川地震中大学生的行为再次令我们看到了21世纪大学生的精神。这足以让我们见识到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和较高的素质修养。
(二) 大学生的社会公德存在的问题
首先, 少数大学生对社会公德认识不清, 并不能较为理智的约束自身的行为, 在公共领域出现一些不符合大学生面貌的失德行为。比如, 集体意识淡薄, 以个人利益凌驾于集体利益之上;无视公共场合秩序, 在公共领域出现失德行为, 保护环境意识薄弱。
其次, 大学生的知行不一行为。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人才, 大部分对于社会公德能够达到很好的理解, 但是存在一些不符合公共领域秩序和规范的行为, 其很大程度上是大学生知行不一的表现,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而大学生所生活的校园层出不穷的各种“门”事件, 以及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的不满和批判所以大学生的实践环节出现很大的问题。以致在社会公德方面出现大学生不如小学生的问题。
最后, 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薄弱。大学生缺乏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想法比比皆是, 因此现代存在许多大学生逃避责任的是的现象, 清华北大才子遁入空门北大硕士出家父母跟随修行的行为令人惊讶不已。
二、大学生社会公德心缺失的原因
(一) 家庭教育的缺失影响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成长
家庭是每个人成长的一个重要场所, 教育子女自古以来就是家庭的重要职责, 在父权制社会中有着“子不教, 父之过”的说法, 那么当今社会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缺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家庭的教育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在这个功利社会, 有的父母忙于生计而忽视了家庭教育, 物质上的满足并不能代表精神上的富足, 特别是现在令人担忧的高离婚率的速食社会, 大学生在这个成长的敏感时期, 其家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发育。一部分大学生社会公德心的缺失也就成为其严重后果。
(二) 教育体制的不完善, 学校教育存在失误
21世纪是一个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方面都高速发展的社会, 人才需求量急速增长, 那么自然而然教育在其中就成为不可替代的角色。但是从现实来看, 现代教育体制并不能满足高速的社会发展, 一味的追求高分的教育方式使得培养人才的初衷出现了偏差, 学生的社会公德心的培养及素质的提高都在一段时间内被忽视了, 这就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智商与情商的不合理发展, 当这个问题凸显时, 一些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已经出现严重的问题。总的来说, 教育存在一定的弊端, 学校的教育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是社会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一个失误。
(三) 传统社会思想的影响及现代社会的问题
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研究乡土中国时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 用于描述亲疏远近的人际格局, 如同水面上泛开的涟晕一边, 有自己延伸开去, 一圈一圈, 按离自己距离的远近来划分亲疏。在这种格局中, 自己总是这种关系的中心, 那么个人行动总是以跟人利益为出发点, 特别是在当今这个竞争及生活压力特别大的社会, 这种利己价值观很容易在一些意志不坚定的大学生中占据主要地位, 当个人利益与群体或社会利益相冲突时, 社会公德心就被束之高阁, 这也是社会公德心薄弱的一个重要的传统因素。
近些年来, 随着电脑网络的普及和应用, 人们随即进入网络时代, 网络时代的到来, 在提供各种便利的同时, 也导致许多不良信息的泛滥, 大学生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在接受不良信息就导致其在价值观方面出现偏差, 因此社会公德意识也会相应受到影响, 这几年网上层出不穷的各类“门”事件也印证了这一点。
(四) 法律制度不完善, 不能保证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法律在许多方面还有待完善, 致使许多人钻法律的空子, 在这种情况下, 人们从自身的社会公德出发而采取的行动反而为自己惹火烧身, 这就使得人们在采取行动时不得不慎重考虑, 这不仅是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薄弱的原因, 也是社会上社会公德意识缺乏的原因。尤其对于大学生来说, 在缺乏经济收入的条件下, 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属于弱势群体, 所以大学生社会公德心的缺失并不只是主观意识上的, 法律并不能保证有社会公德心的人的权益也是一定的客观因素。
三、提高大学生公德心的建议
(一) 在家庭教育, 提高家长素质, 注重全面发展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最初环节, 也是初级社会化的重要阶段, 是学生最早接受社会公德教育的场所。因此在家庭中家长应该以身作则, 提高自身素质, 同时注重子女自身的道德教育, 不能片面强调学习成绩的重要性。
(二) 完善法律政策, 健全监督机制
首先, 完善在社会公德方面的法律法规。用法律政策约束大学生的行为, 以强制手段使得大学生达到服从的阶段, 使大学生提高社会公德意识, 减少大学生的失德行为。同时在完善保障大学生权益方面的法律法规方面也应重视, 是大学生减少后顾之忧。
其次, 健全对大学生的监督机制, 完善奖惩措施。以激励大学生承担社会责任, 使大学生以更加积极健康的态度实践有益于社会的活动。
(三) 加强社会公德建设, 学校注重社会公德教育
加大在大学生中的社会公德宣传, 营造良好的气氛, 塑造有利于社会公德生长的环境。学校方面来说应该开设社会公德教育课程, 把社会公德纳入对学生的考核中, 同时开设一些实践课程以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 是大学生能够做到知行合一, 认同社会公德教育并积极实践。
参考文献
[1]陈继红.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理性思考[J].江苏高教, 2003, (1) .
社会公德的现状和对策 篇7
一、公德缺失的状况
寂静深夜,手机短信惊醒梦中人,打开一看,原来是“二手车优惠广告”;新手初上路,贴上“实习”标签,望求车友包涵照顾,哪料屡遭别车;超市里,有人站在“请勿品尝”标牌旁细品慢尝……相信以上状况几乎每个人都遇到过,当我们困扰于生活中这些问题时,应该都会想到两个字“公德”。
表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不讲文明礼貌,不诚实守信,比如梁丽“捡”黄金案。表现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不爱护公物、损害公共利益,维护公共秩序意识淡漠。比如,“醉驾”和“富二代飙车”成为了民众议论的热点。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过分追求经济利益,肆意破坏自然环境。中央二台2009年8月11日播出的节目—削峰行动:抚平宝宝的痛,让人触目惊心。“先天唇腭裂,先天性脑积液膨出,先天性脊柱裂,山西大量新生儿惊现先天残疾。环境恶化,水源污染,矿产非法开采威胁新生儿生命”。
二、社会公德的重要性
社会公德是公民在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守的最简单、最起码、最普通的行为准则,它处于道德规范体系中的最低层次,它是敬业、奉献等更高道德境界的基础,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任何昌盛发达之邦,所有文明繁荣之国,无不将社会公德培养教育放在治世重要位置。
良好的社会公德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纵观我国文明史,昔有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美好景观;横觑欧亚诸国,今有西方文明,日韩中兴,经济腾飞,文明发达的美好现实。然则无不以修德养德,恪守公德,遵行公德作为治世基础、为生产发展的促进和保障。公德的建设、培养、教化也是社会进步人类文明的一个显著标志。英、德等国不吝惜在社会公德教育上投巨资,使本国公德建设达到相当高水平。日本、新加坡等亚洲国家崇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注意培养国民公德意识。
公民的社会公德意识增强,则整个社会人与人关系就和谐美好,人人心情舒畅,有利于改革开放和发展生产。而且文明的行为方式、良好的公德意识对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人与环境关系,促进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尤其是对于实现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公德的培养和教育
第一,整个社会要大张旗鼓营造一种氛围,在意识形态领域里构筑起遵守社会公德的堤岸。政府要花力气在社会公德教育上投资,广开渠道兴办公德教育事业。大力加强社会公德教育,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淳化民风,净化社会风气,使广大市民树立良好的公德意识,形成遵章守纪为荣、违章违纪为耻的观念,把遵章守纪这个外在要求变成自己的自觉行为习惯。
第二,家长的公德教育势在必行。马克思曾经指出:“法官的行业是法律,传教士的行业是宗教,家长的行业是教育子女”。家长作为一种行业的从业者,自然应当像其它行业的从业者一样接受必要的职业训练。鲁迅先生就严厉批判过“当父母不须受教”的旧观念,提出应专门为家长开办师范性质的学堂:“殊不知中国现在,正需父范学堂。”可是这些教育理念在国人心中的普及程度太低了。太多的父母自身道德修养有限,更不知道怎样教育孩子;少数父母忽略言传身教的作用,我行我素,根本不顾及不良行为对孩子的影响。这样一个个儿童在家庭教育里边就没有养成遵守公德的习惯,长大以后坏习惯难以纠正。
第三,把教育者的教育提到议事日程。教育者的公德教育刻不容缓,全社会要有紧迫感和使命感,拉响公德教育的警钟,教育者绝不能坐等自己被别人教育,而要主动学习,主动修养。我们不能等待先有一批达到理想人格的教育者,再由他们去培养被教育者的人格。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教育者的身教的重要性要引起高度重视,一言一行可资效法,具有较高公德评论价值。教育者要与学校中的学生一道补上公德教育课,让每个社会成员都成为净化社会风气的“活性碳”,留给子孙后代一个没有污染的社会。
第四,教育要以育人为目标,强调道德教育。我们的教育目标是把学生培养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司马光说过:“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用“德”来统帅“才”,才能保证“才”的正当发挥;以“才”来支撑“德”,才能真正有益于国家和人民。但众所周知的事实是,从小学阶段至大学阶段,德育的地位一直很尴尬。因为现在中小学都是以高考为指挥棒,相对应的学科甚至在幼儿园都已经受到重视。德育不是必考,且无法考出真实成绩。于是学校阶段的德育教育成为鸡肋,地位重要,实际学生都无所谓。课程不受重视,行为自然也就不加约束。造成绝大多数学生思想政治可以考很高的分数,但行为散漫,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很低。
第五,加强公德的培养和建设除了需要“软”的道德教育外,还需要“硬”的强制手段:即由政府和法律所代表的硬性机制。在现代条件下,社会秩序主要靠法制来维护,正义也要靠法制来伸张。法规是人们遵守社会秩序的有效武器,只有法制才能真正做到治恶惩恶的作用,并使遵守和维护道德的行为不至于付出太大的代价。但需要指出的是,把解决道德问题完全交由法律来承担,将导致全社会对道德教育的放松。因此,只有将道德教育与法律结合起来,才能加强道德的“硬”度和威力。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社会公德的培养和教育必将使人们的公德意识水涨船高,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更加完美,从而真正实现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目标。
摘要:在我国飞速发展的时代,在物质文明昌而盛之的同时,我们必须正视一个事关重大的问题——社会公德的培养和教育的问题。本文由一些缺失公德的焦点事件开始,论述社会公德的重要性,最后对社会公德的培养和教育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社会公德,缺失,重要,培养,教育
参考文献
[1]刘颖.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生思想特点及德育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07(2):13-15.
[2]杨建国.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6(11):23-25.
社会公德的现状和对策 篇8
一、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
造成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有很多, 笔者认为, 除了大学生所特有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之外, 最为主要的原因是长期学校教育的缺陷以及时代和社会的不良影响。
(一) 学校教育存在诸多缺陷
长期的应试教育造成的精神缺陷是教育体制最大的问题。在中考和高考的指挥棒下, 当代的大学生在跨入高校之前基本上都经历了长达数年的应试教育。应试教育使得家长、老师、社会以及学生自己将所有的注意力都关注到文化课成绩上, 分数的高低成为了评价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唯一标准。而学生自身的天赋和才能往往被繁重的课业负担所消耗, 创新、交际等方面的能力以及乐观、向善等一些更为重要的品质则被忽视。一个将数年的精力和时间完全花费在试题上的学生, 几乎不可能在跨进大学之后表达出对社会、对他人的关心。
而高等教育中对学生道德素质的评价和考核体系并不完善, 使得由长期应试教育导致的精神缺陷得不到改善。目前的大学教育过多地立足于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学习成绩依然在奖学金评定、入党、保研等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大学生不仅是一个生活在课堂、学校的独立个体, 同时也是一个生活在家庭、社会中的独立个体。目前的评价和考核体系使得大学生仍然过度关注于绩点、分数, 无法形成一种关心他人、关注社会的良好情怀。
高校的另一大问题是公德教育的无力和无为。在近些年学生群体已经表现出时代性差异的背景下, 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却几乎毫无创新, 依然是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学生在公德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 表现为学生不愿被说教, 教师无力说教的局面。甚至在某些高校, 由于学生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交叉, 负责公德教育的老师已经放弃了教育职能而只履行学生评优、入党、就业指导等管理职责。此外, “两课”作为高校德育工作的主要渠道和平台, 在现实教育工作中, 更多的是承担着意识形态教育的职能。爱党爱国只能视作是社会公德的一个主要方面, 并不能代替社会公德教育。在学生已经对说教式的“两课”缺乏兴趣的情况下, 倘若还指望将之视作对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主要阵地, 只能是痴人说梦。
最后, 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对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扩招政策的实施使得众多不能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有了走进大学校园的机会, 这对整个国民素质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但是, 由此带来了大学生群体结构的巨大变化, 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对大学生个体更为重大的影响是, 短暂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的高校扩招政策给学生个体造成了更为严重的就业压力。毕业即失业的忧虑, 以及住房、婚姻、家庭等方面的压力, 使得当代大学生从进入大学校门那一刻起便背负起沉重的包袱。因而, 大学生个体往往无暇顾及学校枯燥的道德教育, 更多是囿于自己的圈子, 寻求个人需要的满足。
(二) 当代大学生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的特有缺陷
我国传统道德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建立在血缘人伦的基础上。尽管传统道德也讲究博爱, 但更讲究“亲亲”为本, 如“爱亲谓之仁” (《论语·学而》) , “亲亲, 仁也;敬长, 义也”, “仁之实, 事亲是也” (《孟子·离娄》) 。以血缘远近亲疏为准, 是很难衍生出公共交往的普遍准的, 也就是说我国的道德传统是一种私人之间的道德要素, 而非“公德”。相较于一般群体,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理解要更多, 因此这种“私德”传统对大学生的影响更甚。
新世纪以来, 转型期所特有的种种问题在我国社会各个层面越来越多地呈现。一方面,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整个社会的节奏加快, 学校教育和大学生的个人学习都表现出急功近利的不良倾向, 经济效益和物质需要的满足成为了社会和个人的主要奋斗目标。大学生受此价值观的影响, 往往忽视自身的精神修养, 放弃高尚的精神追求, “价值主体唯我化、价值取向功利化、价值评价利己化”[1]。对社会公德的认知出现了偏差, 助人为乐、尊老爱幼等良好的道德品质往往被束之高阁, 其约束、调节行为方式的作用被弱化。
在当下中国, 信仰的缺失是造成诸多社会问题的原因之一。信仰最初仅作为宗教的崇拜和基本教义的遵行, 但宗教的一些精神, 如“爱邻如己”“平等兼爱”“乐善好施”等都是社会公德的体现。此外, 信仰更是一种纯粹的精神超越, 是一种精神的独立。我们不能要求大学生遵行宗教精神, 但大学生应当具备一种精神的独立, 道德信仰的坚守。倘若学生无法树立对“真、善、美”的社会基本价值的信仰, 那么要求和约束大学生遵行社会公德无疑是一种奢望。
公民精神的缺失也是大学生社会公德水平下降的原因之一。“如果共同体的成员无视公共道德规范, 对公共福祉淡然于心, 那么共同生活的秩序面临瓦解, 共同福祉将面临危机, 个人福祉也无法实现。”[2]在改革开放之后, 虽然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公共生活的空间得以扩大, 民主法制得以建立, 但包括大学生在内的人们并没有形成基本的公民精神。体现在大学生身上, 那便是对时事政治既表现出高涨的热情, 但又往往容易受网络、传媒的舆论影响, 没有一个审慎节制的态度。在参与公共生活、表达公共意见的时候, 不能够充分听取对方的意见, 不能对他人的权利表示尊重并履行自身的义务。因此在转型社会中, 大学生在强调尊重个人权利、利益的同时, 尚未认同个人与社会利益的联系, 公德意识、公民意识仍十分匮乏。
此外, 社会对大学生公德教育的侧重点也是不适当的。目前的公德教育表达出对高层次的道德水平的偏爱, 过分地理想化, 很少关注实践行为。“根据柯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由于主客观原因, 并不是任何人都能达到道德的最高境界, 达到高水平道德境界的人毕竟是少数。”[3]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倘若仍将少数人才能达到的水平作为多数人的标准, 这明显是不适当的。更为重要的是, 社会公德的教育更应当注重实践行为, 而非道德法则的理想。
二、关于提高当代青年社会公德的思考
(一) 坚守德育的教育本质, 完善现有的学校教育体制
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学生独立地完善人格, 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 因此长期以来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以成绩作为评判学生的标准应该有所变更。基础教育要侧重学生基本道德理念的建立、学习能力的培养、性情的陶冶等方面, 这样将为未来的高等教育提供人格相对独立完善的大学生群体。基础教育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 父母和中小学的教师需要有长远的战略心态, 切忌任何急功近利的思想和行为。
而对于当下的大学而言, 高等教育的一些变革在所难免。首先是高等院校招生体制的变革。只要高考的指挥棒存在一天, 应试教育也就会存在一天。近些年来, 我国的教育主管部门和专家学者对此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并且形成了一些共识。在2010年7月29日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提出了“择优、自主、推荐、定向、破格”[4]等五类多元录取机制。这样的改革将进一步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降低考试成绩在招生录取中的影响力, 从而使得中小学教育的导向发生变更, 即由培养会考试的学生变为帮助学生建立和完善人格。
(二) 创新公德教育的方法, 改革公德教育模式
高等教育必须对改革传统公德教育的内容、模式和方法进行改革。首先是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公共课程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调整, 增加课程内容的时代感, 渗透知识经济时代所必须的道德素质, 使社会公德标准更具可行性。其次要变更照本宣科的教育模式, 加强道德实践, 可以更多地采用课堂讲座、实例教学、社会实践等教学方法。同时, 要调动教师对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研究的积极性, 使其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 增强公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 改变道德教育的错误思维, 建立大学生社会公德底线
“德育的改进并非是要改变既存的难题, 而是要调整德育的目标, 加强真实道德场景下的身体体验。”[5]道德理想可以是宏大的, 也可以是乌托邦的, 它表达一种道德的追求, 是使人向善的。对大学生我们可以适当提高道德标准, 设立一个公德理想国, 引领着整个社会的道德进步。但是, 社会公德的基本逻辑是避免人作恶, 这是作为整个社会的道德底线存在的, 对大学生而言也是道德底线。因此, 道德教育在基本理念上, 除了设定道德理想外, 更应当设立一种道德底线, 改变我国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重大德、轻小德”的弊端, 即改变小的时候讲共产主义理想, 长大了讲社会公德这样本末倒置的教育思路。
社会公德底线必须要满足两个条件, 即适当性和牢固性。我们要为大学生量身打造一个适当的社会公德标准。道德的约束力体现在底线上, 因此, 一旦大学生突破了这样的社会公德底线, 就应当受到强烈的谴责, 也可以借助制度的规范, 使得大学生逾越底线的行为承担必要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四) 建立公德行为奖惩机制, 坚决捍卫大学生的公德底线
良好有效的道德教育机制必须依赖相应的奖惩机制。社会公德底线是对大学生道德行为设置的最后一道防线, 对底线的捍卫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社会公德状况的好坏。因此, 高校应当以大学生的行为为主要目标, 建立一个适当的道德素质评价体系。
在基本思路上, 必须加大道德素质在学生管理和总体评价中的权重, 适当降低考试成绩的比重。对于在道德践履方面做得好的同学, 要表扬, 在评优评先、入党、就业评价上给予优先考虑。对于在道德践履方面表现不好的学生, 要进行批评教育, 尤其是对于那些违反社会公德乃至触犯校规校纪的同学要予以严肃处理, 产生一定的“警戒效应”。并且将学生在大学生活中的道德实践情况向其家庭反馈, 使其家庭成员参与到对大学生的公德教育中来, 形成完整的德育体系。在一定范围内, 高校还可以探索建立大学生操行评定档案, 将其道德行为作为就业或升学的评定依据, 提高其触犯公德底线的成本。
(五) 促进大学生公共生活的开展, 培育大学生的公民精神
公共生活的积极参与是公德观念形成和行为履行的主要途径, 而公民精神的形成更是社会公德的一个内在化的要求。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空间还比较狭窄, 还没有与社会互动的机会, 因此对自身在公共生活中应该如何作为, 他们只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而没有理性的认知。
大学要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研、参观访问、社区服务等活动, 在这些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让大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公德标准, 实践公德行为。同时, 学校要加强对活动以及高效BBS等大学生聚集领域的管理, 建立起规范的管理体制, 使大学生形成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正确认知。另外, 要加强对大学生精神世界的陶冶, 帮助大学生形成理性的公民认知、审慎节制的公民态度。只有这样, 大学生在参与公共生活时才能尊重他人, 爱护自己, 而这恰恰是社会公德的基本价值所在。
摘要: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现状关系到整个社会公德水平的提升。我国的道德传统、教育体制以及转型社会的一些特殊现象, 导致当代大学生出现了公德失范的现象。有必要对教育体制进行调整, 改革道德教育方法, 建立社会公德底线并且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 促进大学生公共生活的开展, 培育大学生的公民精神。
关键词:社会公德,高等教育,公德底线,公民精神
参考文献
[1]邓海霞, 吴敏英.试论加强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J].财经界, 2006 (8) :253.
[2]金生鈜.公共道德义务的认同及其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2 (3) :4.
[3]李国琴.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问题探析[J].中国西部科技, 2006 (23) :79.
[4]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EB/OL].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30/info1280446539090830.htm, 2010-07-29.
【社会公德的现状和对策】推荐阅读:
当前社会公德建设的现状 原因及其对策研究10-29
社会公德现状06-26
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问卷调查表07-25
加强社会公德建设 提高社会公德水平09-13
社会公德心的作文08-07
社会公德07-28
社会公德教育10-03
社会公德感想10-20
社会公德社会实践报告07-01
社会公德心作文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