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社会公德分析

2024-12-05

第七章社会公德分析(共9篇)

第七章社会公德分析 篇1

社会公德的成因和分析

公德,即公共社会公德,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社会公德延续至今,它并不是千古不变的,同其他意识形态一样,社会公德也有自己的发生法展过程。

社会公德,是一个曲折上升的历史过程社会公德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公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虽然在一定时期可能有某种停滞或倒退现象,但社会公德的总趋势是向上的、前进的,是远着曲折的道路向前发展的(思想道德基础与法律基础p93)

社会公德最早出现在先秦思想家老子的《社会公德经》中的“道生之,德畜之,物形 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讲的是人要尊道贵德。老子在古代讲究的是仁义,他推行仁政,他认为只有仁厚的君王才不会有战争,人民才能安居乐业,这样才能促使社会社会公德的形成。在奴隶社会时期,社会公德则以维护或反对奴隶对奴隶主的人身依附和绝对屈从为基本内容。奴隶主阶级公德公开把奴隶蔑视为特殊 “工具” 和“财物”,强调其对奴隶主绝对服从的社会公德义务。与此相反,奴隶阶级则不断强化改变自身非人地位的社会公德心理和社会公德行为。在这个时期社会公德开始成为相对独立的一种社会意识形式,人们自觉的社会公德意识也逐渐形成。社会公德被统治阶级作为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在封建和社会主义社会中,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社会公德已不能再成为统治者维持社会秩序的主要手段,而社会社会公德的涉及范围和意义人在不断发展。社会社会公德渐渐地成为了约束人的基本规范,但每一个社会都有与其经济基础先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公德。

在同一社会形态中,不同阶级或人群还会有不同的社会公德。对于统治者,他们的社会公德是社会统治阶级的社会公德,同时被统治者则是从属者的社会公德。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公德观: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公德是指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行为规范。它是统治阶级根据自身利益的需要而创造的精神产物。目的是使被统治者自愿的放弃自己的利益,心甘情愿的接受统治阶级的奴役。因此阶级社会的社会公德往往是一种最卑鄙的双重标准,对于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行为规范。统治阶级往往把自己的利益等同于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要求被统治者的个人利益无条件的服从虚幻的集体利益(即统治阶级的利益),甚至必须毫不犹豫的牺牲个人的生命。

对于我们而言,社会公德是什么呢,讲个小故事:冯骥才刚到汉堡时,跟几个德国青年驾车到郊外游玩。他在车里吃香蕉,看车窗外没人,就顺手把香蕉皮扔了出去。驾车的德国青年马上“吱”地来了个急刹车,下去拾起香蕉皮塞到一个废纸兜里,放进车中。对他说:“这样别人会滑倒的。” 在美国的餐店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吃完东西要把用过的纸盘纸杯扔进店内设置的大塑料箱内,以保持环境的整洁。为了使别人舒适,不妨碍别人,这叫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的形成与身处的社会也是有很大的原因。有人说,美国人的文化很浅,但文化很好。我十分赞同这见解。教育好,可以使文化浅的国家的很文明;教育不好,却能使文化古老国家的人文明程度很低,素质很差。教育中的“德”,一个重要成分是公德。公德的根本是重视他人的存在。美好的环境培养人们的公德,比如说清洁的新加坡,有随地吐痰恶习的人也不会张口把一口痰唾在光洁如洗的地面上。相反,混

乱肮脏的环境败坏人们的公德,比如纽约地铁的墙壁和车厢内外到处胡涂乱抹,污秽不堪,人们的烟头乱纸也就随手抛了。好的招致好的,坏的传染坏的,善的感染善的,恶的刺激恶的,世上万事皆同此理。

在我国现代社会中,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为文明礼貌。“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公民道德的好坏,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影响着一个民族事业的兴衰。一个人的言行,往往表现出个人素质的高低,进而影响整个集体的总体素质状况。一个公民是否爱护公共设施,从小处讲可以反映出一个人道德素质的高低,一个学校校风的好坏;从大处讲也反映了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及民族素质的高低。我国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了“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们都应该按这个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而个人文明礼仪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文明环境,就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正像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首先我们要致力于读书求学,完善自身的认知水平;认知到达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分辨是非善恶、端正自身的心态,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自己的修养得到完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还是那就话:“文明礼仪我先行”自身的素质提高了,我们整个校园的素质、整个城市的素质、整个中国的素质才会在真正意义上进步与提高。

近些年,由于市场大潮的冲击,由于教育的上的失误,有的人道德滑坡,人们的道德价值观出现了一些混乱现象,道德评价标准失衡。遵守社会公德在一些人眼里变得不值得重视,甚至会认为讲公德吃亏;自私自利的行为变得不臭,甚至认为是当今社会做人的行为准则。社会上产生这种胡涂观念的人不少。

我们一起思考一下这个问题。自古以来,任何一个国家都有社会公德要求来维护民族团结、社会安定,促进社会进步。一旦社会公德被破坏,必然导致人们行为失范、社会混乱,最终受害的还是广大老百姓。遵守社会公德是利国、利民、利己的好事。如果认为讲公德吃亏,大家都只顾自己,吃亏的将是所有的人,也包括自己。比如,在一个居民小区里,你也乱倒垃圾,我也乱倒垃圾,弄得臭气熏天,蚊蝇孳生,闻臭味的是所有的住户,带着细菌、病毒的蚊蝇也不会选择窗户。如果大家都保护环境卫生,受益的是每家每户;如果有一家只顾自己,这家就成了害群之马。此外,我们还应想到,一个人如果从小自私自利,只顾自己,不顾社会,不顾他人,这个人能在社会上立足吗?哪个群体里欢迎这样的人?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对自私自利都嗤之以鼻。在学校里,自私自利的学生在班集体中处境十分尴尬。对于个人来说,是否讲社会公德,关系到他是否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否能获得满意的社会角色地位,从而必然影响他的身心发展和事业发展。因此,必须从小养成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品质。

作者:周逸文 机械104

第七章社会公德分析 篇2

1.学校公德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学校应该是社会公德教育的主阵地, 这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但是我们却发现学校的公德教育往往流于形式。虽然社会公德的内容通俗易懂, 但却容易被我们所忽视, 同时学校在教育方式上, 方法过于死板、单调、理论说教多, 情感陶冶少;灌输多, 启发少。这种灌输式的教育一定程度导致学生在道德实践中出现知行不一的现象。在我们校园里, 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公德水平未能达到我们的期望, 我们经常看到学生在与老师相遇时麻木地擦肩而过, 学生出口成脏, 校园内墙壁上杂乱的球印脚印, 地面随手乱扔的垃圾, 还有层出不穷的违纪行为等, 学生公德现状不容乐观。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弘扬时代新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构成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三大为着力点, 其中, 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最稳定、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最起码的道德要求, 是维持社会公共生活正常、有序、健康进行的最一般条件。而校园生活其实也是社会公共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在成为“社会人”之前接触最多就是校园生活, 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其实就存在于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中。由此可见, 社会公德教育应该是学生公民道德建设中最基础的环节, 是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石。基于这种背景, 笔者深感在校园开展社会公德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2.学校公德教育的新途径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道德建设的过程, 是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以活动为载体, 吸引群众普遍参与, 是新形势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活动体验式教学与这种新形势下提出的道德建设新途径不谋而合。活动体验式教学就是指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创造实际或模拟情境, 使学生在亲身经历中, 用自己的感官去直接感知, 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感悟, 从中获取丰富的感性认识, 加深对理性知识理解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强调在“活动中体验, 在体验中感悟”, 要求以学生为主体, 以任务为中心, 以活动为形式, 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各种活动中体验、感悟、内化。

本文以一节中职学校德育课“践行社会公德, 我是一名合格的公民”为例, 探讨如何在活动体验式教学中实现公德教育, 力图通过这种方式让“社会公德”在学生心灵中生根发芽, 促使同学们能自觉自愿地去践行社会公德。

二、课例的设计

(一) 活动主题:践行社会公德, 我是一名合格的公民 (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三课“和谐社会里的社会公德”)

(二)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

(1) 能概述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2) 能辨别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能认同社会公德, 以遵守社会公德为荣, 以违背社会公德为耻。

3.运用目标:

能从身边小事做起, 自觉践行社会公德, 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

4.教学重点: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5.教学难点:社会公德的践行。

(三)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体验式教学法

(四) 活动流程:

整个活动以践行公德作为落脚点, 以学生的兴趣作为激发点, 主要由三个阶段构成:

第一阶段———课前:自主学习, 学生兴趣生 (两周时间)

教师方面:设计项目任务书 (见表1) 和学习评价表 (见表2) ;选出五名项目负责人, 让项目负责人招募合作伙伴, 组建自己的团队;指导每个项目组的同学完成任务。

学生方面:学生通过自荐或推荐方式选出五名项目负责人, 分别负责公德中的五项内容, 并由负责人根据学习任务在班上招募合作伙伴, 组建自己的团队, 分别是:“文明礼貌”项目组、“助人为乐”项目组、“爱护公物”项目组、“保护环境”项目组和“遵纪守法”项目组。团队初步组建后, 项目组的同学要根据任务书的内容完成任务。任务书主要是引导学生尝试从学校这个最熟悉公共领域去观察, 了解学生公德现状, 发现问题, 收集筛选整理素材并策划项目宣传方案, 并与老师共同策划和制作短片《社会公德———校园篇》, 从正面的角度去诠释作为中职生, 我们可以怎样践行社会公德。

1.调查我校学生“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调查方法: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等) ;

2.根据我校具体情况, 收集相关的照片、录像、图片、视频、文字等资料, 策划项目宣传方案, 并在课堂上用最适当的形式呈现出来。

3.与老师共同策划和制作视频《社会公德———校园篇》, 从正面的角度去诠释作为中职生, 我们可以怎样践行社会公德。

第二阶段———课堂:展示学习, 学生兴趣浓 (1课时:40分钟)

第1环节:体验情境, 激发兴趣 (5分钟)

教师活动:1.创设情境:有一天你走在某地铁出口处, 突然你看到一名中年妇女晕倒在地, 你会怎么做?2.引出社会新闻热点:《深圳IBM女高管地铁口猝死, 躺地50分钟无人救助》;3.适时点拨。

学生活动:1.回答问题;2.聆听新闻事件, 思考问题。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景, 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同时了解学生态度及做法;引入社会新闻热点, 借此唤起学生的道德良知, 引发学生思考, 初步感知社会公德的重要性, 进入学习状态。

第2环节:图说公德, 引发思考 (3分钟)

教师活动:1.展示一组社会中违反社会公德的图片;2.根据图片内容, 提出问题: (1) 图片中的内容违反了社会公德中哪方面内容? (2) 如果社会上每个人都这样做, 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3.点拨。

学生活动:1.观看图片;2.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教学, 让学生明白社会公德就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细微处, 激发学生道德情感, 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并反思自身行为, 进一步认同公德对维系社会秩序及稳定的重要性。

第3环节:项目展示, 分享交流 (25分钟)

教师活动:1.让各项目组的同学展示学习成果;2.鼓励同学们谈自己的感受, 并在五个项目组中选出“最佳宣传项目”。

学生活动:1.观看各项目组在班上展示学习成果;2.谈感受并进行投票。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 既给能力强的学生提供了锻炼和表现的机会;又给能力有待提高的学生创造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 通过榜样引领大家共同发展;学生在互动中加深了对践行公德的理解, 突出本课重点。

第4环节:体验感悟, 学以致用 (7分钟)

教师活动:1.播放师生共同制作的短片《社会公德———校园篇》;2.课堂小结;3.布置作业:填写学习评价表。

学生活动:1.观看短片;2.体验感悟;3.课后根据学习评价表, 进行自我评价。

设计意图:借助短片塑造身边的道德榜样, 用具体的行动示范正面引导学生践行公德, 促使他们自主感悟, 同时强化参演同学实践体验, 激发他们的自豪感, 坚定他们践行社会公德的信心和决心!力求突破本课难点。

第三阶段———课后:学习反馈, 学生兴趣存

本阶段, 教师利用学习评价表让学生有序参与教学, 维持学生学习兴趣。评价表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学生结合本课所学从公德五个方面反思自身, 自我检查;第二部分选出最佳宣传项目组, 以赛促学;第三部分总结自己参与了哪些活动, 谈谈自己的感受, 给老师提建议, 最后给自己评分, 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了解教学效果。

三、课例反思

(一) 活动的效果

学生的道德品质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这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进行道德教育, 就是要在实践基础上帮助学生把这三者逐步统一起来, 实现知和行的统一。这是一节在活动体验中实现公德教育的课例, 老师在整个活动过程主要设计了四种体验学习, 下面笔者将结合这四种活动体验学习谈谈本节公德教育活动课的效果:

体验1:亲身体验, 强化主体意识。在课前自主学习阶段, 老师通过设置既有挑战性又有趣味性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第一项任务, 是要求各项目组的同学分别从五个方面, 调查我校学生公德现状, 发现问题, 收集整理素材并策划项目宣传方案。在调查过程中, 各项目组的同学热情高涨, 各显神通, 用手机捕捉校园片段, 其中“文明礼貌”组的同学非常灵敏, 刚好学校在4月初要举行一场校园招聘会, 他们利用这个机会走访招聘会的现场, 观察应聘学生的文明礼貌水平;“助人为乐”组的同学在班上收集同学中的好人好事;“爱护公物”组的同学深入到校园的各个角落去收集公物破坏情况;“保护环境”项目组的同学亲自来到学校的垃圾场进行实地调查, 了解我校每天产生的垃圾量及同学们垃圾分类的情况;“遵纪守法”组的同学更是用真人再现了学校最近经常发生的学生“爬墙”离校现象, 在这过程中, 教师给予了学生参与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活动机会, 给学生体验到社会公德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 避免了公德教育与生活脱节的现象。通过这一任务, 学生以旁观者的身份去观察, 去发现, 去感悟, 在体验中提升了主体意识, 并能积极主动地进行道德判断, 做出道德选择。通过这样亲身体验, 社会公德的内容很自然地在学生心灵中生根发芽, 这样要比老师告诉他们要强得多。

体验2:角色扮演, 实践公德行为。课前自主学习阶段的第二项任务是:与老师共同策划和制作短片《社会公德———校园篇》, 从正面的角度去诠释作为中职生, 我们可以怎样践行社会公德。在短片的拍摄过程中, 各项目组的同学想出了很多在校园里践行公德的情景并付诸行动, 其中, 有在校门口主动向老师问候的情景, 有主动为老师提供帮助的情景, 有把地上的垃圾捡起来并正确投进分类垃圾桶的情景, 有在课室里随手关电关门的情景, 有在课堂上认真投入学习的情景等等。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 不仅是行为规范, 而且是一种实践精神, 是以指导行为为目的、以形成人们正确的行为方式为内容的精神。在这一任务中, 老师为学生设计了一个实践公德的体验活动,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 用行动去塑造了践行公德的正面形象。同学们在策划和参演中深刻地体验到践行公德其实就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学生的这种积极参与对良好品德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力量。

体验3:情境体验, 澄清公德价值。在课堂展示学习阶段, 首先, 教师创设问题情境, 有一天你走在某地铁出口处, 突然你看到一名中年妇女晕倒在地, 你会怎么做?通过问题情景, 激发学生兴趣, 同时了解学生的态度及做法。引出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老师结合学生的回答继续追问:面对现在助人也有风险, 那么我们还要助人为乐吗?在同学们纠结着的时候, 老师适时引出今年4月发生的新闻事件:《深圳IBM女高管地铁口猝死, 躺地50分钟无人救助》, 借此唤起学生的道德良知, 引发学生思考:可能我们的一个善举就能避免悲剧的发生, 初步感知社会公德的重要性。接着, 老师趁热打铁, 呈现一组反应社会中违反公德的图片, 学生判断图片中的行为违反了社会公德哪方面的内容, 通过直观教学, 让学生明白社会公德其实就存在于我们生活的细微处, 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并反思自身, 接着老师抛出问题“如果社会上每个人都这样做, 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 以此激发学生道德情感, 学生在情境互动中澄清了公德价值, 进一步认同公德对维系社会秩序及稳定的重要性。

体验4:榜样示范, 体验榜样力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在本次活动中, 老师树立了两种榜样, 一种是实践公德的榜样, 老师借助短片《社会公德———校园篇》塑造了学生身边的道德榜样, 通过参演学生具体的行动示范正面引导其他学生践行公德, 促使他们自主感悟, 同时强化参演同学实践体验, 激发他们的自豪感, 坚定他们践行社会公德的信心和决心!另一种是敢于自主学习的榜样, 在课堂的项目展示环节, 老师分别请出五个项目组的同学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这些成果都是各项目组的同学自主学习的结果, 它们转变为我们课堂上鲜活的教学资源。这些成果有的通过课件呈现, 有的通过视频呈现, 有的通过小品呈现, 学生发挥了创造性, 又锻炼了动手和表达能力。虽然学生的展示略显稚嫩, 但是非常有感染力和说服力。通过这样的展示, 既给能力强的学生提供了锻炼和表现的机会, 给其它同学树立榜样;又给能力有待提高的学生创造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我们借助这样的榜样示范, 力求能引领大家共同发展。

(二) 对本次活动的一些思考

1.在活动指导方面, 开展这样的活动体验课, 老师如果完全放手给学生去完成, 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老师的指导应贯穿学生活动的始终, 必要时甚至要亲力亲为指导学生, 这样学生才能有的放矢, 但是老师如果干涉太多, 学生又有依赖心理, 最后反而抹杀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以生为本”也就成为一句空话了。

2.在行为养成方面, 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是需要时间的, 单靠一个活动是很难获得长久的效果, 这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中多想办法, 持之以恒地为学生创设更多道德体验的机会。

曾经有人说:道德说教和灌输培养不出真正的公民。主要原因恐怕在于我们的道德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 没有积极的自我参与意识, 这样的结果只能导致无效道德教育。没有亲身的体验就很难有灵魂深处的触动, 更不可能有态度和行为的真正改变。活动体验式教学的魅力就在于让学生亲身体验一番, 用自己的感官去直接感知, 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感悟, 在活动体验中丰富道德认知, 激发道德情感, 强化道德行为, 才能促使学生更大程度地实现“知行统一”。

参考文献

[1]刘创成.公民道德建设必须从社会公德教育抓起[J].甘肃社会科学, 2002 (3) .

[2]《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百问百答[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1 (11) .

[3]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4]詹洁雯.中职德育活动体验式教学实践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 2013 (11) .

关于社会公德意识缺乏的理性分析 篇3

一、社会公共道德意识缺乏的表现

(一)在公共生活或共同生活中缺乏公共道德意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共活动领域越来越大,公共交往越来越频繁,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被纳入了公共生活的圈子。可是在公共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却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现象,如: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大声喧哗、排队插塞等扰乱公共秩序的现象时常发生。一些人对公共利益漠不关心、对公共责任互相扯皮,而且侵犯公共财产、损害公共利益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在这些现象中,我们发现所谓公共道德意识的缺失。实际上表现为公民在公共交往和公共生活中缺乏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公民个人与集体、社会的利益和职责关系,缺乏基本的社会化规范。

(二)人际关系的功利取向较强烈

在很多人眼中,经济实力、政治权力、社会地位是区分人角色的重要判断标准,功利色彩浓重而人情味淡薄,世态炎凉。对富豪、掌权者趋炎附势,而对贫穷潦倒者视而不见。在商场,服务员根据顾客的穿着打扮做出羡慕或蔑视的目光。这些现象表明,现代公民意识中平等、公平的价值评判体系尚未建立起来,以及人文精神相当淡薄,“势利眼”视野与“一视同仁”的公共道德水火不容,人际关系上的强烈功利取向必定使大量处于社会弱势的群体及其成员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从而有违公共道德。

(三)人际交往缺乏诚信

诚信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立人之本,更是公共道德的基本内容之一。“诚信作为基本道德规范,意味诚实守信,也就是能够履行承诺而得到他人的信任。诚信要做到待人诚恳,相信他人,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有诺必行。”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自古皆有死,人无信不立。”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信用经济,是讲诚信的经济。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成熟,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这其中不单是制度安排问题,而且包括将诚信作为公共道德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之一加以大力弘扬。可是在当今的市场经济活动中,诚信缺失的范围广泛、花样翻新:商业欺诈屡见不鲜、坑蒙拐骗司空见惯、假冒伪劣屡禁不止、偷税漏税无孔不入等等,这些行为令人发指,已经严重干扰了市场经济秩序,危及市场经济的基石。从有毒大米到有毒奶粉,诚信危机扰乱了公共道德秩序,若不加以挽救,将动摇人际交往中人对人、人对组织的基本信任,人人自危,一个充满不信任的社会不仅不利于经济发展,更会带来良心贬值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严重后果。

(四)环境意识淡薄

现代公民应当具备的公共道德,不仅涉及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而且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应当对人讲道德,也应当对自然讲道德。启蒙时代形成的人类中心主义,一方面高扬了人的价值,极大地释放了人的潜能;另一方面却使人在自然面前摆出了高傲的姿态,自然的价值仅仅在于它是人满足自己无穷欲望的对象和工具。这种人类中心主义与工业文明一道,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呈现了前所未有的紧张冲突状态。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以罗马俱乐部为代表,西方人开始逐渐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哲学、环境伦理把保护环境、善待自然,作为公民的公共道德的重要内涵。作为现代化的后来者,中国在二十世纪后半叶和二十一世纪初期,面临着经济建设、人口庞大、自然资源有限等巨大压力,由于过分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特别是一些个人和集团为了个人利益或眼前利益,做出许许多多严重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破坏了自然平衡。随地吐痰、乱扔垃圾、随意排放废弃物等等行为严重污染人的生存环境,诱发各种疾病,如癌症,致使人的生存面临威胁。滥砍滥伐使森林资源锐减,过度放牧使草原植被遭受破坏,过度开采矿山、石油等非可再生资源剥夺了后代人的生存权利。这些破坏环境的行为,表明我国公共道德体系中的环境意识在相当部分人身上还十分淡薄。

二、公共道德意识缺乏的历史与现实原因

毋庸置疑,公共道德意识的缺乏是一系列的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按照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属于思想上层建筑,它在本质上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公共道德意识的缺乏,是由长期的历史与现实的原因造成的,其中自然经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对道德的巨大影响,是公共道德意识缺乏的根本原因。

(一)自然经济条件下私德意识的历史惯性

中国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在经济形态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自然经济以及树立其上的政治、文化结构,造就了中国人比较发达的私德意识。在经济上,人们主要从事以家庭为单位的小生产活动,生产生活领域比较狭隘,人际交往比较简单、单一。而社会公共道德产生的基本条件是:“一是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存在。二是人际交往的需要。”所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没有提供公共道德意识产生的土壤。在政治上,高度集中的中央专制集权统治将公共道德意识扼杀在摇篮中。在专制统治下,以森严的等级制度为特征的旧道德。“严格的尊卑关系、宗教的等级特权、统治和服从以及由此而来的泯灭个性、愚昧盲从、忠于个人等。”这一方面使得那些顺从专制统治的人产生了唯命是从、逆来顺受、依附性的奴化意识,另一方面使得那些不满专制统治的人极易产生对国家特别不负责任的态度,对公共责任漠不关心的态度。因此,公共道德意识也就无从谈起。在文化上,中国人重视个人道德修养和道德品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德教为先,育人为本”的观念根深蒂固。“妥协和容忍,达观和幽默感,关于人性的透彻了解,通过律己而养成的品格,所有这些形成了个人所追求和社会所赞许的部分道德结构。”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对于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其重要的表现之一,就是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会作为一种历史文化传统延续下来。虽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已经消亡,但是封建社会长期形成的发达的私德意识仍然具有巨大的历史惯性,会潜藏在当代人的意识结构之中,一旦有合适的土壤就会死灰复燃,妨碍现代公共道德意识的构建。

(二)计划经济时期公共道德的建设与受挫

从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我国奉行计划经济体制的时期。在这一段的前期,公共道德建设取得了显著进步,但是在后期公共道德却夭折了。

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中,十分强调道德的因素,社会主义超越资本主义,不仅被理解为在物质生产力上,更是在道德上。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进行,共产主义道德作为公共道德被广泛地提倡,树立了一系列符合共产主义道德的典型模范,共产主义道德被许多人实践着,人们之间形成了利他助人、平等团结的和谐关系。敬业奉献、助人为乐、人心向上等在社会中已经蔚然成风。“社会中不仅出现了大批艰苦奋斗、不为名利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无名英雄,出现了无数大公无私的先进模范人物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即使普通群众的道德水平、社会风气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但是,在计划经济的后期,这种建立在超越生产力和社会发展水平的“一大二公”的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基础之上的共产主义道德,被严重地政治化和庸俗化了。文化大革命期间发生的武斗、砸烂公检法、批斗走资派、互相揭发告密等等,打着“革命”的旗号演绎着无数人间悲剧、闹剧,不仅践踏着起码的公共道德,而且连私德也被动摇,更遑论共产主义道德这种未来社会的崇高意识形态。权威的神化与继后被神化权威的坍塌,不仅动摇了作为道德基石的“奇里斯码”,而且暴露出共产主义道德作为全社会普遍遵循的公共道德是否适宜的问题。文革结束后形成的价值真空,实际上提出了构建什么、如何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民公共道德的大问题。实事求是地讲,这个问题迄今为止并未得到有效的解决。相对于经济的高速增长,公共道德建设滞后,而市场经济体制的引入,既为公共道德的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己或自我价值的实现是道德的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公共道德,市场经济也为公共道德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这主要是因为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信用经济。但是无庸讳言,市场经济不可避免地带有趋利和利己的一面,对公共道德有不利的一面。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是市场经济的天然属性,相应地在价值观念上,就表现为自我价值的实现。古典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经济人”的设定,将个人的利己欲望视为从事经济活动的动机,在资本时代就是追求财富的增长。这种由于个人利益驱动而不顾整体利益的道德意识往往导致人们对道德权利的强烈追求而对道德义务置若罔闻,再加上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制度和体制的不完善,在社会生活中就很容易发生侵犯公共利益、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纵观历史上的各个时期,由于小农意识的局限、共产主义道德的夭折、市场经济的利己动机,造成了今天公共道德意识缺乏的现状。精神的荒芜和道德危机使人们呼唤公共道德建设。

三、加强公民公共道德建设的途径

社会公共道德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既需要提高每一个公民的自身道德素质,又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既要靠教育,靠提高群众的自觉意识,又要靠社会舆论的监督,靠发挥法律和制度的强制约束作用。因此,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完善个人道德,为公共道德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

个人的道德修养是本、是根。如果个体不注重道德修养,社会公共道德水平的提高只是一种奢望。重视社会、轻视个人的儒家文化,它的道德特点是以个人道德修养为出发点进而推及家庭、社区、国家、天下,形成有利于社会稳定的差序格局。因此,个人良好的公共道德,必须身体力行,从自身做起,从自身身边的小事做起。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知识水平和明辨是非的能力,端正自己心态,严格遵守道德准则,养成文明习惯,使文明的观念从意识层次进入无意识层次,使文明贯穿于我们的一举一动。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过:“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这就要求我们从自己的言行上下功夫,做到知行统一。如果我们只是空谈公德,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我们的公共道德水平只会滞留,不会有任何进步。涓涓细流,终会汇成大海,我们每个人从自己的点点滴滴做起,使个人道德的根扎深扎牢,社会公共道德水平一定会得到极大提高。

(二)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在日本或者韩国,就拿过马路这样的小事情来说吧,只要红灯一亮,即使路上没有车辆,任何人都不会乱穿马路。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他们应该遵守的最基本的公共道德,这是社会舆论的力量所在。社会舆论蕴含着巨大潜能,褒善抑恶,规范和约束人的行为。“雄笔一支抵万军”,枪杆子和笔杆子是党和政府管理国家的重要工具,记者常被称为“无冕之王”。作为“党的喉舌”的大众媒体,一方面应表扬先进,完善真善美。对社会生活中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要大张旗鼓地进行宣扬,使广大群众从良好的道德品质中汲取力量,从模范事迹和良好行为中受到鼓舞,引起情感共鸣,让广大人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提高遵守公共道德规范的自觉性。另一方面,大力谴责和鞭策不道德行为。对随地吐痰、排队插塞、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进行曝光,引起广大群众的齐声谴责,使不良社会现象无立足之地。

这样通过大众传媒的监督,净化社会空气,提升公民道德境界,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促进社会风气好转。

(三)抓好制度法律这个建设根本

培养公共道德意识,离不开教育的作用,但是教育并非是万能的。“道德教育只是一项道德传递和以德育人的活动,按照杜威的说法,教育就是指导,道德教育就是道德指导的活动。道德指导的活动充其量也只是思想意识范围内的活动,况且大多数道德教育是学校范围内的道德指导活动,虽然也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影响毕竟是有限的。”因此我们要抓好制度法律这个建设的根本,充分发挥它们的威慑作用。对掠夺公共财产、侵犯公共利益、浪费社会资源、污染社会环境、破坏公共设施的人加大惩罚力度,“利剑高悬”使他们不敢越雷池一步。

参考文献:

[1]焦国成,公民道德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余玉花,社会公德的价值内涵[J],江海学刊,1999(6)。

[3]陈昌玖,论市场经济的道德价值[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4]费正清,美国与中国[M],张理京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

第七章社会公德分析 篇4

意哪些问题?

教育孩子努力做到“五爱”。

所有的家长,对“五爱”并不陌生。从50年代开始,一代又一代的中小学生都接受过以“五爱”教育为主要内容的道德教育。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把“五爱”表述为:“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再一次重申:“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而且要求:“五爱”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出来,包括在“家庭内部和邻里之间”也要体现出来。这说明对孩子进行“五爱”教育是所有的家庭义不容辞的责任。

教育孩子遵守公共生活规则。

公共生活规则是社会生活必需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德要求。只要培养起公德意识,做到并不难,而许多人走上邪路往往是从不讲公德开始的。

爱护公共财物。

从小培养孩子要像爱护自己的东西一样对待公共财物。教育孩子在外边要爱护公共设施,保护文物古迹,不乱写乱刻。跟孩子一起外出时,对那些破坏文物的现象要表示义愤,进行分析批评,不能无动于衷。教育孩子在学校要爱护桌椅、教学器械、体育器材,积极参加维修桌椅等劳动。

遵守公共秩序。

教育孩子在公共场所自觉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和纪律。在影剧院、体育场、公园、图书馆、商店、公共电汽车上,一定按规定办事,不为个人利益破坏规定。尤其是看到有人破坏规定时,不要出于从众心理也跟着去做,应该劝阻那些违规的人。

维护公共场所卫生,保护环境。

现在,有些人不讲公德,随地吐痰,乱扔纸屑烟头,乱泼脏水,甚至公然破坏环卫设施。要教育孩子分清是非,绝不能做这种不文明、不道德的事情。当发现孩子出现这方面缺点时,及时指出并立即纠正。教育并支持孩子积极参加大扫除和保护环境的各种公益活动,有机会时跟孩子一起参加,对孩子最有教育作用。

关心公益事业。

关心公益事业的最基本表现是助人为乐。助人为乐是出于单纯和善良的动机,而不是为了受表扬。社会上许多助人为乐的人都是不留姓名的,应教育孩子向他们学习。

公益事业有固定性和非固定性的。像“希望工程”、社会福利活动、“春蕾计划”(救助失学儿童)等是相对固定的公益事业;像为得病的人募捐、支援灾民、救助遭受不幸的家庭等是非固定的公益事业。家庭要与孩子一起为公益事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要以我们的善良与同情心熏陶孩子,使他们从小有一颗美好的心灵。如果认为公益事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将会给孩子心里埋下不良的种子。

谈谈社会公德 篇5

社会公德是每个人都必须遵守的,建立具有良好公德的社会是每一个公民的愿望,而我们中华民族就是一个具有良好公德的民族,我为自己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而骄傲。

谈起社会公德,我首先觉得是要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家乡。只有热爱自己的祖国,自己的家乡才会去关心国家的发展,为祖国和家乡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看看我们的身边就有许多这样可歌可泣的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具有强烈社会公德的人物。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它们大都严于律己,为祖国,为民族的发展鞠躬尽瘁,他们是全党、全国人民的楷模。现在我们努力学习,并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精神和良好的社会公德非常有必要。

具有社会公德人,还应该具有强烈的关爱他人,勇于奉献的精神。如无锡一位女老师,为了孩子们能够安全的过马路,自己始终陪伴在孩子的左右。当看到一辆违章车辆即将撞到稚嫩的孩子们时,她做出了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教师公德的举动,她猛地将孩子们推开。孩子们得救了,她却奉献上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我为她这一推而震撼,更为她用生命践行社会公德的举动而感动。再如:南京一户人家的一个小女孩,因为大人没注意,孩子爬上了窗户,就在孩子即将坠落的一瞬间,一位平凡而又年轻的妇女,如箭一般迅速跑向孩子掉落的方向,伸出自己柔弱的双臂接住了一个弱小的生命。她和孩子倒下的那一刻,我觉得一座大山巍峨的耸立起来,那边是无私无畏、勇于奉献、关爱他人的社会公德意识。事后,经查看,她的腿骨粉碎性骨折。来自四面八方为之感动的人们纷纷慕名前往医院,探望这位英雄式的人物。人们捐款捐物,可是她都一一拒绝了。它可贵的品质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再有,具有社会公德的人,还应该是一个诚实守信、敢于担当的人。做为一名教师认真备课、上课,仔细批改作业,不推诿、不敷衍,积极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想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具备这种社会公德素养。

孝敬父母、关爱子女也是社会公德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中华民族是最讲究亲情的国家,让父母健康快乐,老有所依,让孩子前途光明,具有两害的品行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经常听到很多不离不弃,精心照顾家人的例子我们同样要为这些人而感动。

社会公德作文 篇6

一步之差有着天壤之别:人生路上一步走错,往往遗憾终生。所以珍重脚下的路,走好人生每一步。

在当今社会中,我们常常看到本应该是老、弱、病、残的一席之地,却被一些英俊、魁梧的先生占领了。

还记得五一节到了,出游的高峰时期来临了。想起了长城砖上的“刻字”,想起了龙门石窟触手可及的地方那些珍贵的小佛像雕刻已经被抚摩得光滑发亮,想起即使在故宫,穿着“文物保护鞋”的游客依然十分自然地把那口脓痰留在紫禁城的院子里……

在广州市一条不足400米长的步行街上,清洁工人清理出人们遗弃的约15公斤的口香糖;在哈尔滨漂亮的中央大街,随处可见斑斑痰迹;在郑州,庆祝节日时摆放的鲜花被哄抢、折毁;北京的一次游泳馆水质抽检结果显示,水中尿素含量全部超标,而街头的自动售货机屡屡被毁……

北京某公司业务部经理宁健乘坐公共汽车时,因制止歹徒行窃,被扎成重伤,住院治疗费共1.7万元。他所在单位以公司不是慈善机构为由,不给报销医药费,他治病期间的工资、奖金也被扣除。面对手持匕首挟持两名柔弱女青年的歹徒,不满18岁的黄健英勇上前与歹徒博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令人遗憾的是,他用生命救下的两名女青年及其父母对此却表现出惊人的漠然,声称:“我们又没有叫他救人,他自己要逞能,死了活该。”当地一位老人说:“他们伤害的不仅是黄健一家人,而且是全社会有良知的人。”黄健的父母忍无可忍,于今年6月25日愤而将获救的两名女青年推上了被告席,终于在法院讨回了公道。

更有甚者,一些见义勇为者救人反被怀疑成肇事者,受尽被救人家属的刁难和自家人的责备。见义勇为是社会公德最突出的体现,本是很正常、很自然的事,所谓“助人为乐”,用不着倡导,更用不着立法保护。而如今,见义勇为越来越难,也就越来越少。仅靠宣传教育已经不能唤醒人们的正义感和责任感。

社会公德的现状和对策 篇7

一、当今中国社会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政治、社会、民生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依然是落后于经济社会建设的发展步伐, 尤其体现在社会公德的建设上。环顾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会发现人们的幸福感和满意度的增长远远地落后于经济增长速度, 社会公德并没有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而提升,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帮助逐渐淡漠。

在日常生活中, 经常会听到一些老人谈论有关社会公德方面的问题, 他们会感慨当今社会公德确实问题很严重, 而我在社会中, 也是经常会遇到一些自己非常愤怒而又无法改变的这种现象, 而这种现象不在少数, 比如说坐公交车让座问题。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们每个人有义务社会公德发扬光大。无论是从社会的角度还是从我们自己的角度出发, 我们都没有理由在面对老年人乘车没有座位的时候表现出无动于衷与漠视的态度。

类似这样的个例还表现在, 一些老人在马路上摔倒无人去扶的现象。我在课堂上曾问过学生这个问题, 如果一位老人摔倒了, 你会不会去扶, 结果会扶老人的占少数, 不会扶老人的占多数。而在网上也做过这样的调查, 结果也是如我调查学生的结果相同。之前发生过扶起摔到老年人却被反咬一口的彭宇案及许云鹤案类似案件, 这两例案件涉及的都是人性中最普遍和最基本的善与恶, 触碰着人们对于“助人为乐”这一词语的情感底线。但我认为, 这种事件在社会中毕竟只是个别现象, 可这并不代表今后我们碰到类似的事情也可以堂而皇之地不去扶。

不管是给老人小孩让座也好, 还是老人摔倒我们扶一把也好, 不过是牺牲一点自己的小小利益。多站一会儿或者伸出你的双手, 就可以为别人提供一份帮助;不过是举手之劳, 却可以温暖周围人的心灵。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刚才我谈到的是公交车上让座的问题, 以及做好事被诬陷的问题, 而我接下来讲的一个案件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在网络上, 网友“1Mar小豪”在优酷网上传一则名为“某些人龌龊的心才是真正恶心的东西”的视频, 视频上传3天, 已经有超过35万人次看过了这段视频。在视频上我们看到, 上海的一辆公交车上, 一位辛苦捡纸板与塑料瓶的头发花白的老人, 带着捡来的几大包物品登上公交车后, 遭到了公交车司机的驱赶及一名男乘客的谩骂, 最终, 老人携带的塑料瓶、纸张多数都被扔下了车。

说实话, 对于公交车司机和那名男乘客, 我是很不能理解, 凭什么那么野蛮地对待一个老人。正常来讲, 他也是一名乘客, 老人刷卡乘车没有触及什么法律和违反什么规定, 凭什么责骂老人, 驱赶老人, 扔老人的物品?对于一个拾荒的老人来说, 他只是想坐一下公交车, 难道这样的权利老人也没有吗?也要被无情地剥夺吗?我们国家一直都在强调构建和谐社会, 驱赶谩骂老人的野蛮行为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里该出现的吗?在网上我看到有句话写得特别好, “你可以选择不去帮助别人, 但是不能选择用这种方式伤害别人”。

如今中国的社会在不断进步, 人们的眼界逐渐开阔, 于是问题也就逐渐凸现出来。再如公共场所中乱扔废弃物、随地吐痰、损坏公物现象、盗窃现象日益严重、人们保护环境意识淡薄等问题都反映出了中国当前社会公德的现状。

二、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的对策

培养社会公德最重要的是公民的内在的自觉性, 比如说树立道德信念, 培养公民公德观念的牢固性和履行公德的坚定性, 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下, 都能坚持自己的行为准则。还要善于运用社会当中, 我们身边的先进典型人物, 让人们从先进典型的人物事迹和优秀品质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 使先进典型的高尚情操成为社会的共同财富。

社会公德是现代社会公共生活的行为规范, 社会公德建设要从民主和法制建设的角度出发, 培养公民的公德意识和公德行为习惯, 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提高整个社会的公德水平。在社会公德水平不高的情况下, 要想全面提升公民的社会道德素质, 靠自律很难达到。我认为需要通过制度化的公德规范, 公德意识和遵守公德的习惯是需要依靠法律和公德的制度化来培养的。需要各种完善的法律和制度, 相关部门应该用立法的形式将公德要求固定下来, 使某些社会公德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条文, 成为可操作的规范。

要建立人人理解、支持和保护公德行为, 谴责和制止违反公德的行为的社会评价机制, 要发挥基层组织和群众团体的骨干作用、广大群众的主体作用, 从具体事情做起、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抓起, 使道德实践活动与各项业务工作紧密结合, 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 促进社会公德建设稳步向前发展。

道德建设是长期行为, 是一个艰巨的社会工程。道德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与反复性, 决定了道德建设的复杂性。没有坚定的道德信念, 没有强有力的措施, 没有永不松懈的努力, 没有全社会的协作, 就不可能收到如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华林.对构建社会公德新体系的思考[M].新视野, 2003 (2) .

选择报道角度应该遵守社会公德 篇8

在探讨这个问题的过程中,笔者注意到了这样一条新闻:《脚底一滑栽进高温碱池100℃碱水中还能游泳——专家说:人的应急潜力是不可估量的》。新闻中写道:“四川什邡一家化工厂的工人王某在工作时,不小心脚底一滑,栽进了温度高达100℃以上的高温碱水池。王某竟在高温的碳酸钾溶液中挥臂游起来,历时2分钟,最终从池中爬出来昏死过去。”新闻接着写道:“从心理角度来分析,患者能从100℃的高温碱水池中奋力游泳逃生,表明当时王某已经完全没有高温和烧伤的疼痛意识,脑中只有逃生的信念。这一点证明人的应急潜力是不可估量的。”后来有人批评说这真是一篇“奇文”, “仿佛变戏法一般,分明是一次惊人的工伤事故、一桩严重的人身伤亡案件,经过作者的生花妙笔,顷刻之间就变成了一份科学研究的材料。其角度之巧妙、用词之准确、描绘之生动,均堪称一流。可惜就是缺少了一点法制观念、民间立场、恻隐之心、同情之心、人道主义精神和保护弱势群体的意识。”

笔者认为,如此报道角度,说轻了,是拿别人的痛苦给自己解闷,冷漠又庸俗;说重了,就是不以人为本,毫无积极意义。由此可以看出,社会公德作为报道角度的前置门槛,不只是必要的,而是必须的。

再举一个例子:在阿富汗中国有11位民工被枪杀,很多记者敏感地想到了采访死难者的家属。有记者到山东去采访一位80岁的老太太,她的小儿子是死者之一,但老人不知道事情真相。当记者敲门的时候,被她的家人阻拦了,因为怕老太太受到惊吓。后来在村委会的协助下采访还是进行了,老太太哭天喊地非常悲惨。从报道角度说,老太太是核心新闻源,新闻价值很大,但是社会公德要求首先要尊重死难者家属的意见,不应该侵犯他们基本的权益,把他们最痛苦的场景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当时有放弃采访的记者后来给领导写情况汇报,得到老总的理解:你做得很对,因为首先你是一个人,你的选择无可厚非。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们曾经面临着多次选择和取舍。印象很深的是一张图片:在不到3平方米的角落里,遇难的10多个小学生尸体横七竖八地倒卧在那里。这张图片让“见多识广”的编辑记者也忍不住掉泪。能不能在相关版面上发表?我们也曾经有过犹豫。单从新闻报道角度看,没的说,画面绝对够冲力、够震撼,但最后还是放弃了。为什么?他们认为,媒体不应为了吸引读者注意力而毫无尺度地展示悲惨,更不能用别人的不幸当资源。

新闻角度取舍的过程是事实的筛选,更是导向的抉择。套用一首有名的诗歌:事实诚可贵,角度要更刁,若为公德故,二者皆可抛。

媒体在受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品味的确立,是由长期正确的报道角度的选择塑造出来的,这种选择最重要的标准之一就是尊重社会公德。让新闻以何种角度进入传播渠道,不仅反映了新闻媒体的立场观点,同时也决定了媒体在受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品位。不负责任的低级趣味,或者一味迎合的猎奇、寻求刺激,可以在短时间内哗众取宠,但不会建立起公信力雄厚的权威媒体形象,而且可能会对社会良心造成不可估量的戕害。2005年5月9日,福建省厦门市风雨交加,一个骑车人过马路上的水坑时栽了跟头,摄影记者“有预谋地”连拍下摔跟头的场景,并在媒体上发布。照片忠实记录了整个新闻事件的过程,视觉冲击力强,从摄影角度来说是一个很成功的抓拍,但这组照片引发了争论——传播新闻与社会公德心之间如何平衡?

社会公德报告 篇9

社会公德是社会生活中最简单、最起码、最普通的行为准则,是维持社会公共生活正常、有序、健康进行的最基本条件。因此,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也是作为公民应有的品德操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用“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二十个字,对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作了明确规范。

社会公德,是指社会全体成员都必须遵守的维护社会正常生活秩序的最基本的公共生活准则,是调节公共生活领域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社会公德涉及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它依靠社会舆论、习俗和人们信念的力量,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规范人们的言行,起着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促进社会风气好转的重要作用。从大处看社会公德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一个单位的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从小处看,一个人社会公德意识的强弱,也是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他的精神境界和思想素质。

说到社会公德就不能不提体现一个人精神境界和思想素质的所谓修养。为了更好的融入这个社会,处理好人际关系,我们必须具有良好的个人修养。什么是个人修养呢?我认为,个人修养就是个体在心灵深处进行的自我认识,自我解剖,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个人修养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约束着我们的行为。只有具有良好的个人修养的人,才是有社会公德的人,才会被人们所尊重。当然,个人修养的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实践活动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关于个人修养的讨论和研究,从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了。古人曾经提出过“修身养性”,现在我国也把思想品德作为学生的必修课。

尊老爱幼,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这些传统美德深深的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当然,我们也应当用与时俱进的眼光来看待社会公德,比如在当今社会,保护环境就应当成为每一个人的必修课。

环境保护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是现在却成为我们国家的头等大事。不能否认的是,环境保护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性的工程,关系着千千万万人的命运,所以,这也需要所有人的配合与努力。

环境问题,是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黄河的长时间断流,沙尘暴的频频发生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所带来的危害,使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环境和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能不能有效地保护环境,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切身利益,关系到人们的安居乐业,关系到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否持续发展。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保护环境不仅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社会公德的一项基本要求。

保护环境,首先要增强环保意识。有些人认为,现在是初级阶段,首先要把经济搞上去,环境治理以后再说。这绝对是狭隘的想法,真正的现实是环境问题已成为我们发展经济的一大制约因素,况且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危害已远远超过前几年污染企业所产生的“效益”。据有关部门测算,治理太湖至少需要投入2000亿,利害关系可想而知。但是,仍有少数人认为:天空那么大,放点烟气算什么;江河这么多,排点污水算什么;天地这么广阔,有点噪音算什么。这就是我们要重视社会公德的地方。我们每个公民都必须明白,“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金山银山”,还要“绿水青山”。公民的公共道德应该让我们做到保护环境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努力养成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如自觉节约能源,反对浪费,不乱倒垃圾、污水,不损坏各类环境卫生设施等。此外,还应积极参加植树造林,保护绿化成果。

另外,作为礼仪大国,我们的社会公德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当然是重礼仪。什么是礼仪呢?简单地说,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更是城市的脸面,国家的脸面。所以我们作为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更要重视讲文明、用礼仪,这是我们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增强公德意识,就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一个人在不同场合总是要扮演不同角色。但不论扮演何种角色,他的一言一行都会体现出个人社会公德高低。当前,社会上有一种矛盾现象:有的人一面抱怨环境卫生差,但自己却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一面感叹人情冷漠,但当别人需要帮助时,自己却缺乏应有的热情;一面指责服务部门服务态度差,但他为别人服务时却态度粗暴。大量调查表明,当今社会中的不少人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意识,只是由于不能严格要求自己,不能脚踏实地地从自己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小事做起,“见小善而不为”,自觉或不自觉地使自己的公德意识减弱,有形无形地污染和损害整个社会的风气。可见,只要我们人人从自身做起,不仅对别人,更要对自己进行严格约束,增强公德意识,就会变成强大的社会力量,在全社会形成更加良好、纯洁的公德和风尚。从我做起,就是要努力提高个人素质,不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相信小事就是提高社会公德的最佳途径。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要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精心爱护公共设施,在相互交往、待人接物方面举止文明,讲究礼貌。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当他人发生困难时,要发扬助人为乐的精神,忧人之忧,救人之急,解人之难,慷慨助人。把别人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把帮助别人排忧解难当作自己的义务。要自觉地同违反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作斗争。

人总是处在一定的氛围之中。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并形成一定的思想道德观念,都要受到环境氛围的各种影响。营造有利的社会氛围,才能最终做好社会公德的建设。大学生社会公德水平的提高,也有赖于整个社会的社会公德水准得以提升。要早全社会努力营造一个扬善惩恶的社会伦理机制,利用道德的约束力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氛围是无形的然而又是非常有力量的,在人人讲道德讲礼貌的氛围中,久而久之就可以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2

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举止文明、尊重他人;在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爱护公物、维护公共秩序;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作为一名当今社会的在校大学生,我们是当代中国的优秀青年,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21世纪振兴中华的主力军,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还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特别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下,我们更应争当道德模范。

在思想道德中,社会公德是最基本的,也是最贴近我们生活实际的。它在第一时间体现一个人的素质涵养,同时又无处不在地伴随我们每一天的生活。针对当今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状况,我们做了一次社会调查。

总体情况

调查显示,现在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整体上比较强。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院长武东生说:“今天的大学生是值得肯定的,与八九十年代相比,社会的进

步在大学生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有49.2%的人对当代大学生的总体评价是“思想先进,有知识,有文化,但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差”。只有17.79%的人认为当代大学生“思想素质好,专业水平高和社会实践能力强,有社会责任感。”这就表明,在公德认识方面,大学生普遍表现得好。对基本的公德行为和范畴,他们都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但在具体表现的方面还有待提高,而且这种“知行脱节”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愈趋明显。

助人为乐

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问题,总有需要他人帮助和关心的时候。因此,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倡导的助人为乐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助人为乐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我国自古就有“君子**之美”、“为善最乐”、“博施济众”等广为流传的格言。人有三乐:自得其乐,知足常乐,助人为乐。把帮助别人当成自己最快乐的事情,是博爱的表现,也是社会对大学生的殷切期盼。养成助人为乐的习惯,将是一生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正所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大学生应当“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力所能及地关心和帮助他人。

在本次调查当中,对于社会公益活动有57.75%的人选择“经常参加”,有37.97%的人选择“没兴趣,出于任务,偶尔应付”,另外有4.28%的人选择“不参加”。参加公益活动是大学生社会公德的良好表现,它体现了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于不太喜欢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同学,社会也应该给予积极的鼓励与引导。

当代大学生中,大部分同学很少接触社会,很少涉及世事纷争,也因此保存着那颗原始的善良的感恩之心。在我们的一个关于无偿献血的个人访谈中,接受采访者回答每个问题都干脆利落,毫不犹豫。献血时她自主争先,她觉得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当我们问到:“有人说献血很危险,甚至有可能感染疾病,你想过吗?”她回答很干脆:“没有,没想过。我只觉得我自己身体很好,抽点血没关系,何况还有很多人挣扎在死亡边缘,正等着我们献血来抢救呢!”从我们的调查数据中也显示,对于无偿献血,有58.63%的同学积极参与,还有36.31%的同学想去,但没时间,只有10.06%的同学认为这是医院在挣钱,不去献。

1、环境与卫生问题

通过调查问卷,我们了解到卫生与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任凭宠物在公共场所随地便溺、在汽车站牌、广告招贴画、建筑物上乱涂乱画、随地吐痰、乱扔杂物、将咀嚼过的口香糖随处粘附等日常生活中的不讲究环境卫生的现象;垃圾分类投放、不使用超薄塑料袋和不环保的一次性餐具、不乱扔废旧电池、善待花草树木等每个市民都力所能及的环保行为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普及。由此可知,吉林市民本身是非常日常生活中的环境卫生问题的(否则也不会反映这些问题),但从这里我发现了一种矛盾:吉林市民有很强的环境卫生意识,吉

林市的环境卫生现状却值得我们忧虑。这是不是反应出了这一现实:大家都认识到了环境卫生的重要性、都在痛恨和指责不讲究环境卫生的现象和行为,但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却可能自己也有违背环境卫生公德的行为?

2、文明交通问题

文明交通问题也是吉林市民认为比较严重的社会公德问题,其中,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争抢、拥挤或行人闯红灯、行人斜穿马路或翻越交通护栏等是反应犹为严重的问题。

3、文明礼貌问题

调查数据表明,吉林市民在文明礼貌方面仍需继续努力,以减少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文明礼貌问题主要表现为:遇事围观、起哄,夏天在公共场所光膀子、脱鞋、抽烟,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在公共场所争吵、说脏话,在公共场所异性间过度亲密等。

二、吉林市民最讨厌的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排序

从总体上看,吉林市民最讨厌的违反社会公德的现象占第一位的仍然是随地吐痰。市民最讨厌的不良行为排在前二至五位的依次是:宠物在公共场所随地便溺后,主人不予清理;乱扔杂物;乘坐公共交通时争抢、拥挤;在公共场所异性间过度亲密。

三、公德实践与公德认识的比较

在进行调查时,我们发现许多群众自发地、积极地向我们反映他们所遇到的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但是当被问及“看到有人正在做出有违社会公德的行为时,您会怎样?”时,回答结果并不不尽如人意。有25.4%的市民表示会在不损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出面制止,若要牺牲一定的自身利益,则仅有5%的市民会出面制止;另外,26.6%的人表示会随大流,有人出面时也出面,没人出面就不出头;33%的人因为怕打击报复所以敢怒不敢言;10%的人认为制止有违社会公德的行为是有关部门的事,与自己不相干。

由此可知,大多数吉林人还是属于“理论上的长子,行动上的矮子”,光说不做。按照调查项目,可以把吉林市民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在保证自身利益情况下会出面制止;第二类是能够为了维护社会公德,牺牲一定的自身利益;第三类是不顾个人(转载自本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利益,同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做斗争。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大多数人属于第一类,因此,吉林市的公民道德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

四、违背社会公德现象产生的原因

违背社会公德现象时有产生的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管理

1、管理制度不完善或规则不合理。对于违法行为来讲,我们有明确的制度来管理、制裁违法分子,但对于违反公德行为,仅仅局限于舆论谴责,对于部分不文明行为并无规定认

定那些行为不文明;还有一些有规定的行为,诸如禁止随地吐痰,但处罚力度远远不够,遂使这些不文明行为得不到根治;相反对于乱搭乱建这样的处罚措施过于严厉,使得这些不文明行为变得更加隐蔽,不利于有关部门地查处,问题仍得不到解决。

2、管理措施执行不力。对于有处罚措施的,一些职能部门并不积极履行职责,对于罚款低的违规行为视而不见,行政不作为,使管理措施成为空中楼阁。

3、公共生活设施不完备或设计时为使用者考虑的不周全。

(二)个人修养

1、公德意识不够。有的违背社会公德的人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文明的,比如我们经常看到很多膀爷在大街上随意走动,许多膀爷本来觉得光不光膀子是自己的事,与别人不相干,并没有意识到这一行为是不文明的。

2、对公对私标准不一样。“室内天堂室外垃圾场”就是这一点的典型写照。许多人将自己的家布置得富丽堂皇,犹如天堂;楼道里却被他们堆满杂物,犹如垃圾场。

3、公德行为不能自觉化。有人监管时能遵守公德,无人看守时就劣根暴露,缺乏自觉的、习惯性的公德行为。

(三)整个社会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有偏斜。社会的道德观不正确,金钱观过于严重,人们优点自私自利,使得社会公德淡化。

(四)舆论导向不正确、舆论压力不够。

(五)教育的失败。现在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都只限于书面口头教育,缺乏道德实践教育,所以现在在学校那样的场所,公德执行情况也不好,校园里也充满了不文明行为。甚至有些教师、家长本身就没有给孩子做好榜样,自身就有许多不道德行为。还有些家长把违反社会公德、占小便宜的错误思想当作人生哲理教给下一代。

五、提高公德水平的对策

社会公德,是为社会的全体公民所公认和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共同形成的,用以维持公共生活、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系列准则。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内部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社会公德作为全社会统一的道德规范,其意义更为重要,作用更加广泛。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尊重社会公德是公民的义务。

4谈谈社会公德

(谈谈个人修养,谈谈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从诞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进入了这个绚丽多彩的世界,这也意味着我们将不再孤单。

(为了更好的融入这个社会,处理好人际关系,我们必须遵守社会公德。什么是社会公德那?我认为,社会公德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群体,在历史长河中,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下来的道德准则,文化观念和思想传统。社会公德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约束着我们的行为。只有遵守社会公德的人,才会被人们所尊重。那些违反社会公德人,将被人们所不齿。社会公德的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历史的演变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为了更好的融入这个社会,处理好人际关系,我们必须具有良好的个人修养。什么是个人修养呢?我认为,个人修养就是个体在心灵深处进行的自我认识,自我解剖,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个人修养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约束着我们的行为。只有具有良好的个人修养的人,才会被人们所尊重。当然,个人修养的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实践活动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关于个人修养的讨论和研究,从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了。古人曾经提出过“修身养性”,现在我国也把思想品德作为学生的必修课。)

尊老爱幼,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这些传统美德深深的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当然,我们也应当用与时俱进的眼光来看待社会公德,比如在当今社会,保护环境就应当成为每一个人的必修课。

环境保护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是现如今却成为我们国家的头等大事。不可否认,环境保护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性的工程,关系着千千万万人的命运,所以,这也需要所有人的配合与努力。我们知道,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已经存在了几十亿年,但是它非常脆弱,现在更是受到各种灾难的威胁:水污染、空气污染、江河断流等等。看看98年的洪水和去年的海啸吧,我们就会知道,地球其实已经千疮百孔。如果有那么一天,地球不堪重负,我们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呢?毫无疑问,我们别无选择,只有死路一条。所以,作为地球上的一员,我们不能仅仅担忧和抱怨,而必须加紧行动,像爱护我们的眼睛一样爱护我们的地球。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我们应该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的用品:一次性筷子,一次性牙刷等等。虽然这些物品给我们带来了短暂的便利,却使生态环境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其次,我们应当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具体来说就是,节约用水,节约用电,不乱扔垃圾,同时注意回收和循环再利用等等。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透支我们有限的资源,才不会给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后代留下遗憾。

然后,我们应当学会保护动物,保护植物,与其他生物和平相处。因为,其他生物也是地球上巨大生物链上的一个重要环节,缺少了它们,我们的生活也将受到影响!

上一篇:强化档案信息化应用,全面提高法院服务质量下一篇:铁路安质全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