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德教育

2024-10-03

社会公德教育(通用12篇)

社会公德教育 篇1

社会公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应当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个客观标志。自有人类社会以来,社会公德便伴随人类走过漫长历史进程。幼儿期是一个人个性、品德形成的关键期,错过这个时期,许多良好的品性就难以形成。有位优秀的儿童教育家说:“优秀的品格,只有从孩子还在摇篮之中时开始陶冶,才有希望在孩子心灵中播种下道德的种子,越早越好。”在幼儿园的社会公德教育中,我发现幼儿存在知行不一致的现象。如在活动时问幼儿:如果看到小椅子倒在地上了,应该怎么办?很多幼儿都会说把椅子扶起来,并摆放整齐。而在实际生活中,大部分幼儿看见椅子倒在地上都视而不见。大多数幼儿在被问及是否应该遵守有关社会公德时,都能作出正确的回答,但在特定情境中,能自觉遵守有关社会公德的却不多。

一、幼儿存在知行不一致现象的原因

1. 教育方式不全面。

幼儿社会公德教育多停留在抽象说理上,缺乏实践训练,使得自控能力较差的幼儿只在头脑里形成一种思维概念,难以将所知道的社会公德理论付诸实践。

2. 缺乏实际生活体验。

幼儿与外界接触及自主的人际关系少,独立进行社会道德行为判断的机会不多,加上成人的过多呵护,公德教育未能得到反复强化,印象不深。

3. 家庭的不良影响。

调查发现,一些家长不能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有许多不良行为,有意无意地给孩子带来消极的影响。另外,孩子的公德行为不但得不到赞赏,反而被讥为“傻”,抵消了幼儿园的正面教育效果。

二、措施

针对以上所述问题,我们要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采取有效的教育引导措施,让幼儿把所学的社会公德教育付诸实践,使幼儿对社会公德知行一致。

1. 结合一日活动进行社会公德教育。

利用晨间和户外活动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在晨检时,提醒幼儿主动和老师问好;在户外活动时,当幼儿碰到困难需要教师帮忙时,教师可要求他使用“请、谢谢”等礼貌用语,当然教师也不要忘了及时回应。

利用集中教育活动进行社会公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要渗透到每个学科的集中教育活动中,如在语言活动中,通过阅读、看图讲述、讲故事等形式,让幼儿在理解故事的同时认识到要遵守社会公德;在社会活动中,提出“同伴摔倒了,我们该怎么做?”等问题,让幼儿进行讨论,从而更好地遵守社会公德。

利用游戏进行社会公德行为训练。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游戏占着重要的地位,教师要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游戏为幼儿获取道德知识提供了可能性,我们要结合游戏活动进行公德行为训练。游戏首先使孩子感到愉悦、好奇,而这种感觉,用高尔基的话说,就是理解的开始,是获取知识的途径。在游戏中,幼儿懂得了什么是社会公德,什么不是社会公德,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学习判断善恶、美丑、好坏、是非等简单的社会公德行为准则,不断提高道德认知水平。如玩“小汽车”音乐游戏时,我特意编制了角色游戏“上外婆家”、“去超市”等穿插其中。幼儿通过角色扮演,进行文明做客、礼貌待人、文明购物等公德行为的模拟实践,增强感性认识和体验。

2. 创设情境,强化社会公德教育。

幼儿在园内实际上也是处于一个微型的“社会”中,时常会遇到各种涉及公德的情境。如饭前幼儿都要去洗手、喝水等,经常会出现拥挤现象;美工活动中常会无意丢下纸屑和废物,影响环境卫生。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必须注意观察幼儿的行为,利用小品、情境表演等创设情景,善于抓住时机,因势利导,通过暗示、提示、活动等主动刺激幼儿做出相应的反应,抑制不良行为的萌发,强化幼儿对道德行为的认同感。如带幼儿秋游,事先提醒幼儿不能随地小便、吐痰;观看演出时,保持安静,不随便站立或走动,不能光顾自己看得舒服而妨碍别人,适当的时候要鼓掌等。

3. 家园合作,共同实施社会公德教育。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大教育源。家园要密切联系,家长应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为谁而家教,家教为了谁。独生子女的唯一性,使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带有“下赌注”的感觉,对孩子的培养表现出“四过”:过高的期望、过分的关心、过多的呵护、过分的保护,致使这一代的孩子中有不少人出现“三无”:无情、无能、无责任感,更缺乏社会公德意识。因此,家长必须改变对孩子的教育观念,明确“为谁而家教,家教为了谁”,对孩子进行有效的社会公德教育。教师可通过家长会及家长接送孩子的机会做家长的工作,讲明道理,提出要求。

发挥成人的榜样作用。教师、家长应以身作则。成人是幼儿模仿的重要对象,成人的言谈举止,会对幼儿产生深刻的影响。要把幼儿培养成一个有公德的人,成人首先自己必须做一个有公德的人;要求幼儿不做的事成人自己绝不做。如家长带孩子外出或与人交往时,要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做好孩子学习遵守社会公德的榜样。教师的公德榜样更多地表现在对待幼儿上,如平常请幼儿帮忙做事时,教师要认真地道谢;发现幼儿乱扔纸屑,教师不能只站在一旁高声批评,而要采取行动让幼儿知道应该把纸屑放入垃圾桶。教师要注意发挥幼儿的榜样作用,有意识地讲一些优秀儿童遵守社会公德的事,要求幼儿把这些人作为榜样,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并把本园、本班幼儿的公德行为画成张贴画,引导幼儿效仿,激发幼儿的进取心。

在对幼儿进行社会公德教育时要注意生动形象。要提高幼儿对社会公德的认知水平,光靠条文、提要求是不行的,因为幼儿难以接受,记忆也不深。我们要注意根据社会公德教育主题的需要,将要求编成生动的故事讲给幼儿听,收集图文资料让幼儿观看,并请家长配合在生活中涉及社会公德方面的内容,适当地引导幼儿观看、学习,让幼儿在直观形象的活动中、在娱乐中接受社会公德教育,加深他们的理解,增强他们的公德意识。

幼儿良好社会公德的形成是家庭、幼儿园、社会等多种环境共同影响的结果。教师和家长要共同协作,对幼儿循循善诱,强化幼儿对社会公德的认同感,不断提高其认知水平,并将所知道的社会公德付诸实践,促其养成遵守社会公德的行为习惯。

社会公德教育 篇2

1、文明素养意识

开展学雷锋活动月、女生节活动、校园禁烟运动、广播体操比赛、寝室文化艺术节、读书节、辩论赛、书画才艺比赛、微视频制作竞赛等活动,注重学生形象塑造,不断提升学生素质。

2、团结互助意识

开展关爱贫困学生工作,老师、干部走进学生家里、生活里、心坎里,通过科室、班级了解贫困生困难,精确帮困、辅导,让贫困生感受到集体的关爱。

依托各科室专业特色,组织有专业特色的学生社团和兴趣小组,由优秀的专业教师指导,为学生提升技能提供平台。

校团委积极开展就业教育,组织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就业座谈会、优秀毕业生报告会,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带动学生及时做好职业规划;开展留下嘱托、感恩母校,毕业生交流活动,加强对毕业生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

3、规范管理意识

按照省直团工委“五型”团组织建设要求,开展全面创建“五型”团组织活动,健全各科室、班级团组织结构,发挥基层团组织作用,激活科室、班级团组织活力。

4、思想信念意识

从新生入学开始入党积极分子选拔、培训,实行动态变化,在各班选拔先进性个人,着重培养,定期开展思想教育,在各班起到引领作用。

传承和发扬五四运动所凝聚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弘扬先进的青年事迹,召开五四表彰大会,坚定信念,争做五四精神的继承者和实践者。

5、遵纪守法意识

广播站创新栏目板块,实时跟踪报道时事政治、校园动态,活动亮点,密切联系党政办公室,严把新闻关口,宣传法制信息,建立公共信息平台。

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 篇3

[摘要]社会公德是社会的全体成员为维护社会正常生活秩序和人际关系所必须遵守的最简单、最起码的社会公共生活准则。文章从分析社会公德的具体内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状况入手,探讨了大学生中存在的社会公德缺失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社会公德 教育 精神文明 荣辱观

[作者简介]赵平(1971- ),男,河北唐山人,河北科技大学唐山分院基础教研室,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李晓晖(1980- ),女,河北唐山人,河北科技大学唐山分院基础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为法律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河北唐山063000)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26-0057-02

大学时期是人生发展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了解并掌握高职院校大学生遵守社会公德的状况,有针对性地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新时期,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也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社会公德概述

1.社会公德的内涵。社会公德是社会的全体成员为维护社会正常生活秩序和人际关系所必须遵守的最简单、最起码的社会公共生活准则。社会公德的实质是人们在社会的公共生活中、在一般的人际交往关系中,对所有公民都应当起作用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这些道德要求或者道德原则、道德规范,是维持社会正常生活秩序、保证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的基本道德条件。

社会公德在我国古代被归结为忠、孝、仁、义、礼、智、信等。这种公德在中华几千年的文明进程中不断延续发展,始终是社会发展的基本伦理。它不曾被历史长河的滚滚巨浪所淹灭,正好证明了社会公德是维系社会和谐的基本保障。

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工业文明,社会化大生产使人们的全部社会关系不断革命化。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这三个基本关系上,都增添了传统社会很少指涉或根本不曾有过的崭新概念与含义。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现代社会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广阔频繁、多方位的人际交往。并且,这种人际交往又主要地或经常地发生在社会大众层面,表现为个体与社会前所未有的紧密联系。由于现代社会公共生活的领域日益扩大,人们举手投足无不关系和影响着社会秩序、社会安全、社会公益,涉及其他社会成员的利益和生活方式。因此,个体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的道德性比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代都重要。

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在社会公共生活中,要大力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尊重人,关心人,特别是要注意保护儿童,尊重妇女,尊敬老人,尊敬烈军属和荣誉军人,关心帮助鳏寡孤独和残疾人。要遵守公共秩序,讲文明礼貌。要提倡人人爱护公共财物,保护环境和资源,自觉履行对国家和社会的义务。”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加强直接关系社会稳定进步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社会公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不能忽视社会公德的培育。

2.社会公德的内容与要求。2001年,中共中央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并用“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20个字,对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作了明确规定。(1)文明礼貌。社会公共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应该和谐相处,举止文明,以礼相待。这是处世做人最起码的要求。(2)助人为乐。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是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交往中用以调整相互关系的最一般的行为规范之一。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总有需要人帮助、救济的时候。这就需要人们之间互相帮助,扶危济困,乐善好施,助人为乐。(3)爱护公物。爱护公共财物是社会公德极其重要的内容,它是社会公共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它要求公民像爱护自己的财产一样爱护国家财产,同一切破坏和浪费公共财物的行为作斗争。(4)保护环境。为了保持社会公共生活的环境整洁、舒适和干净,保障社会成员的身体健康,每个公民都应当讲究公共卫生,保护生活环境,这也是社会公共生活中人们应当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体现出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5)遵纪守法。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纪律,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在公共生活中,人们要能顺利地进行社会活动,就必须要有规矩可循,就必须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每个社会成员既要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也要遵守特定公共场所的有关规定。人们只有依照法律、法规及纪律的有关规定行事,才不妨碍他人的正常活动,也保障自己所要从事的某项活动,保持社会公共生活相对稳定和谐,并保证社会的健康发展。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状况

当前,社会的深刻变革,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的相互激荡,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热爱祖国、积极向上、科学文明、团结友爱是我们社会精神风貌的主流,但也要看到,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中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辨善恶、不分美丑的现象还大量存在。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种表现:

1.个性自私,漠视公共和他人利益。在当前的大学生群体中,独生子女居多的客观现实使很多人养成了万事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和思维模式。(1)缺乏环境保护意识。谁都希望生活在一个一尘不染、干干净净的环境里。可有些学生管不住自己,烟头、纸屑、瓜子皮随手乱扔;随地吐痰的坏毛病就是不改;在公共场所如入无人之境,折花踏草,大声喧哗。(2)不遵守交通秩序。“红灯停,绿灯行”,几乎人人知道,可就是有人不在乎。明明看到红灯已经亮了,依然风驰电掣,吓得路人心惊肉跳,常常不是撞了别人,就是伤了自己。(3)纪律观念差。如带手机进入会场、课堂和其他学习场所,并随意接听,肆意让手机铃声扰乱秩序,以及喧闹讲话,影响课堂纪律。(4)缺乏节约意识。表现为随意浪费水电和粮食。

2.集体意识淡薄,缺乏社会责任意识。许多大学生集体意识不强,在集体活动中缺乏应有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当集体利益与自身利益发生冲突时,缺乏基本的社会责任感。在公共生活中怀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观念。对于损坏公物、损公肥私、损人利己、破坏环境、小偷小摸等现象,说起来人人深恶痛绝,可谁也不挺身而出进行制止。

3.诚实守信不足,缺乏社会文明观念。诚信是大学生从小应养成的基本道德素质之一,但当前在很多大学生身上表现出一些说谎、考试作弊、不讲诚信的行为,模糊了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缺乏基本的社会文明观念。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缺失的原因

1.社会风气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分、利益成分、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和社会组织的多样化,西方思潮中的实用主义越来越为一些人所推崇,在大学校园里有一定的影响。另外,市场上的制假、作假等违背道德的现象时有发生。大学生作为一个最敏感和最富有活力的社会群体,在歪风邪气的影响下,或多或少地会受到感染。

2.学校教育和管理的缺陷,造成学生社会公德缺失。传统的学校教育在社会公德培养过程中仍有漏洞,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过分注重了学生的文化素养的培养,而忽略了道德意识的强化,致使学生思想品德、道德修养的培养没有落到实处。

3.家庭教育的不得力,造成学生社会公德缺失。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缺少伙伴,在心理、生活、学习中,普遍存在着孤单、内向、封闭的精神状态。另外,部分家长忙于工作,忽视家庭美德教育,从而造成学生的比较狭隘的精神世界,与社会公德规范要求有一定的距离。家长的溺爱也使他们唯我独尊,缺乏尊老爱幼的起码观念。

4.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成熟,也容易造成社会公德缺失。大学生一直生活在封闭的校园环境中,思想单纯,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同时,他们对社会基本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有一定的认知,基本上能够遵守社会公共规范,但在实践中还存在严重的“知行分离”现象,道德认知和道德行动还不相一致。自我评价较高,但内化不够;能参与公益活动,但具有选择性。

四、高职院校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途径

1.把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和践行社会公德结合起来。高职院校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教育大学生,提高大学生遵循社会公德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提倡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热爱集体、热心公益和扶贫帮困,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进步的校园氛围和人际关系;要把“八荣八耻”的具体要求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变成他们的行为准则和行为习惯,将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转化为社会每个成员的内在道德品质,实现社会公德认知与社会公德行为的有机统一。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砥砺品格的重要内容,也是最直观、最生动与最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大学生只有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见识和才干,才能更好更快地成熟起来。学校应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融入社会进行调查、参观访问,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旋律教育活动,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科技扶贫”“希望工程”“青年志愿者”等社会公益活动,激发大学生为民造福、为国奉献的热情。

2.把加强社会公德教育同法纪观念教育结合起来。要把社会公德教育与法纪观念教育结合起来,使每一个人既成为守法的公民,又成为遵守社会公德的合格公民。这样做可以使大学生在思想上逐渐建立既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又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价值观、竞争观、义利观和经济伦理观,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不断增强大学生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律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

3.在教育方法上,要把“言教”与“身教”结合起来。“德高为师、学高为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及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传统社会公德教育的说教教育中,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学生多数情况下以被动接受为特征,这在某种程度上压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除了强化的说教教育外,还应该提供给大学生一个学习模仿的道德示范资源。这就需要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要从社会生活中挖掘出典型的道德楷模供大学生学习,更重要的是,教育者要以身作则、躬亲示范地遵守和维护社会公德,注重示范作用的实效,通过言传身教,为大学生树立无数平凡的道德楷模,以高度的责任感为大学生树立一个榜样。

[参考文献]

[1]庞桥.社会公德教育探析[J].探求,2002(2).

[2]丁业震.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淡化的原因及对策[J].山东省大学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

[3]葛振国.加强校园道德建设刍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9).

[4]李世芬.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探讨[J].长春大学学报,2007(1).

社会公德教育 篇4

一、公德缺失的状况

寂静深夜,手机短信惊醒梦中人,打开一看,原来是“二手车优惠广告”;新手初上路,贴上“实习”标签,望求车友包涵照顾,哪料屡遭别车;超市里,有人站在“请勿品尝”标牌旁细品慢尝……相信以上状况几乎每个人都遇到过,当我们困扰于生活中这些问题时,应该都会想到两个字“公德”。

表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不讲文明礼貌,不诚实守信,比如梁丽“捡”黄金案。表现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不爱护公物、损害公共利益,维护公共秩序意识淡漠。比如,“醉驾”和“富二代飙车”成为了民众议论的热点。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过分追求经济利益,肆意破坏自然环境。中央二台2009年8月11日播出的节目—削峰行动:抚平宝宝的痛,让人触目惊心。“先天唇腭裂,先天性脑积液膨出,先天性脊柱裂,山西大量新生儿惊现先天残疾。环境恶化,水源污染,矿产非法开采威胁新生儿生命”。

二、社会公德的重要性

社会公德是公民在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守的最简单、最起码、最普通的行为准则,它处于道德规范体系中的最低层次,它是敬业、奉献等更高道德境界的基础,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任何昌盛发达之邦,所有文明繁荣之国,无不将社会公德培养教育放在治世重要位置。

良好的社会公德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纵观我国文明史,昔有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美好景观;横觑欧亚诸国,今有西方文明,日韩中兴,经济腾飞,文明发达的美好现实。然则无不以修德养德,恪守公德,遵行公德作为治世基础、为生产发展的促进和保障。公德的建设、培养、教化也是社会进步人类文明的一个显著标志。英、德等国不吝惜在社会公德教育上投巨资,使本国公德建设达到相当高水平。日本、新加坡等亚洲国家崇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注意培养国民公德意识。

公民的社会公德意识增强,则整个社会人与人关系就和谐美好,人人心情舒畅,有利于改革开放和发展生产。而且文明的行为方式、良好的公德意识对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人与环境关系,促进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尤其是对于实现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公德的培养和教育

第一,整个社会要大张旗鼓营造一种氛围,在意识形态领域里构筑起遵守社会公德的堤岸。政府要花力气在社会公德教育上投资,广开渠道兴办公德教育事业。大力加强社会公德教育,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淳化民风,净化社会风气,使广大市民树立良好的公德意识,形成遵章守纪为荣、违章违纪为耻的观念,把遵章守纪这个外在要求变成自己的自觉行为习惯。

第二,家长的公德教育势在必行。马克思曾经指出:“法官的行业是法律,传教士的行业是宗教,家长的行业是教育子女”。家长作为一种行业的从业者,自然应当像其它行业的从业者一样接受必要的职业训练。鲁迅先生就严厉批判过“当父母不须受教”的旧观念,提出应专门为家长开办师范性质的学堂:“殊不知中国现在,正需父范学堂。”可是这些教育理念在国人心中的普及程度太低了。太多的父母自身道德修养有限,更不知道怎样教育孩子;少数父母忽略言传身教的作用,我行我素,根本不顾及不良行为对孩子的影响。这样一个个儿童在家庭教育里边就没有养成遵守公德的习惯,长大以后坏习惯难以纠正。

第三,把教育者的教育提到议事日程。教育者的公德教育刻不容缓,全社会要有紧迫感和使命感,拉响公德教育的警钟,教育者绝不能坐等自己被别人教育,而要主动学习,主动修养。我们不能等待先有一批达到理想人格的教育者,再由他们去培养被教育者的人格。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教育者的身教的重要性要引起高度重视,一言一行可资效法,具有较高公德评论价值。教育者要与学校中的学生一道补上公德教育课,让每个社会成员都成为净化社会风气的“活性碳”,留给子孙后代一个没有污染的社会。

第四,教育要以育人为目标,强调道德教育。我们的教育目标是把学生培养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司马光说过:“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用“德”来统帅“才”,才能保证“才”的正当发挥;以“才”来支撑“德”,才能真正有益于国家和人民。但众所周知的事实是,从小学阶段至大学阶段,德育的地位一直很尴尬。因为现在中小学都是以高考为指挥棒,相对应的学科甚至在幼儿园都已经受到重视。德育不是必考,且无法考出真实成绩。于是学校阶段的德育教育成为鸡肋,地位重要,实际学生都无所谓。课程不受重视,行为自然也就不加约束。造成绝大多数学生思想政治可以考很高的分数,但行为散漫,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很低。

第五,加强公德的培养和建设除了需要“软”的道德教育外,还需要“硬”的强制手段:即由政府和法律所代表的硬性机制。在现代条件下,社会秩序主要靠法制来维护,正义也要靠法制来伸张。法规是人们遵守社会秩序的有效武器,只有法制才能真正做到治恶惩恶的作用,并使遵守和维护道德的行为不至于付出太大的代价。但需要指出的是,把解决道德问题完全交由法律来承担,将导致全社会对道德教育的放松。因此,只有将道德教育与法律结合起来,才能加强道德的“硬”度和威力。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社会公德的培养和教育必将使人们的公德意识水涨船高,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更加完美,从而真正实现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目标。

摘要:在我国飞速发展的时代,在物质文明昌而盛之的同时,我们必须正视一个事关重大的问题——社会公德的培养和教育的问题。本文由一些缺失公德的焦点事件开始,论述社会公德的重要性,最后对社会公德的培养和教育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社会公德,缺失,重要,培养,教育

参考文献

[1]刘颖.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生思想特点及德育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07(2):13-15.

[2]杨建国.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6(11):23-25.

南湖中心小学社会公德教育总结 篇5

南湖中心小学社会公德教育总结

南湖中心小学自从启动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以来,按照学校的德育计划,通过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加强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建设。此次活动的目的是加强对青少年进行社会公德教育,教育学生从小遵纪守法,争做合格的小公民。在活动中,大队辅导员根据“小公民社会道德行为五小行动”的具体要求,联系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实际讲解了如何做一个真真正正的合格小公民。

本次活动让全体学生受到了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教育,主题活动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表示在今后一定要遵守社会公德,做合格小公民。

社会公德教育 篇6

关键词:青少年;社会公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17-0243-02

社会公德是指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每个社会公民在履行社会义务或涉及社会公众利益时,为维护社会正常生活所共同遵守的最起码、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在本质上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群体,在历史长河中、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下来的道德准则、文化观念和思想传统。可以说,社会公德是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良好的社会公德,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是民族高素质的体现,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实际上,每个公民在公共场所的言行都承担着对下一代青少年教育的义务,尤其是公众人物的行为对青少年的影响更为巨大。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关系到祖国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大事,他们是未来社会发展不可忽视的力量,因此,他们应该具备良好的社会公德,但在现实中,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价值观日益多元化,以及社会大环境变迁的影响,这一代人在社会公德方面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对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社会公德教育,全社会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1]

一、当下青少年社会公德意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青少年的社会公德观念正逐步形成,他们热爱集体,乐于助人,文明礼貌,维护秩序。但由于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国青少年的社会公德状况仍令人担忧。近年来社会各界对青少年社会公德状况做了大量调查。结果表明,从公共卫生、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产三个方面反映出的当前青少年社会公德的现状着实令人忧虑。

(一)青少年社会公德意识不强

对爱国、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等观念不以为然,忽视自己的公共形象,缺乏应有的公德意识,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不排队现象时有发生,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起哄怪叫;少数青少年对私人物品爱护备至,对公物却任意损坏,图刻墙面以及践踏花草树木。

(二)青少年以自我为中心倾向严重,集体主义观念淡薄

现在绝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视孩子为掌上明珠,造成了现在的青少年自私、懒惰、缺乏社会责任感,以自我为中心,从不关心集体和他人。在学校参加集体劳动时,总是散漫不认真,除了轮到自己值日劳动以外,从不积极主动的参加一些其他的公益活动,能积极主动帮助他人和做点力所能及的好事的只有少数人。

(三)网络的快速发展为社会公德教育创造了全新的教育方式,在丰富教育内容的同时,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网络中充斥着许多不良的信息,青少年由于缺乏有效引导,加之自控力差,很容易受到网络负面信息带来的影响。出现了诸如沉迷网络、模仿网上暴力行为,传播黄色信息,以及缺乏信任等问题,这些问题对于社会公德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四)道德思维存在模糊性和矛盾性

许多青少年对一些道德观念、道德概念的认知与判断存在许多困惑和矛盾,分不清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认为老实人总是吃亏,因此在道德观念的取向上存在误区。[2]

以上现象表明,进一步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有着十分紧迫的现实性和严峻性。

二、对当下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经济快速发展,价值观日益多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价值观日益多元化,青少年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社会负面信息的影响,不少青少年追求个性,标榜自由,以自我为中心,集体意识淡化,社会公德意识下降。加之社会诚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人们普遍追求利益,从而忽视社会公德,对公共利益淡漠,导致青少年社会公德意识不强。

(二)政府引导、学校管理、家庭教育存在缺位、错位

在青少年社会公德教育过程中,政府、学校、家庭是教育的主体,分别发挥着各自的作用。政府有关部门一直高度重视青少年社会公德教育,但是由于教育经费投入偏少,过分注重应试教育等原因,导致政府有关部门对青少年社会公德教育出现缺位。学校教育和管理在青少年社会公德教育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当前学校确实存在着重应试教育,轻道德教育的错位现象。而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社会公德起着基础性作用,不少家长因为自身素质不高,过分重视子女成绩,因而疏忽对子女的社会公德教育。

(三)青少年自身素质不高,认识不足,自控力差

今天的青少年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极强的独立意识,创新意识,但是在自我教育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自我完善的能力还有待加强,特别是对社会公德教育,不少青少年对外界各种诱惑和负面影响抵制力差,自控力不强。另外,许多青少年对于社会公德认识不足,常常表现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也有一部分青年少以自我为中心,集体意识淡漠,对于身边很多力所能及的小事好事都不屑一顾,自觉性和主动性严重缺乏。

(四)社会公德教育的方式、方法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社会各界已经普遍意识到以人为本,加强素质教育是解决当前教育困局的根本途径,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时代对社会公德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尽管我们不断推动教育体制改革,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和方法,但是目前我们的社会公德教育方式和手段还是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五)我们整个社会的大环境和高等教育大众化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进入21世纪后的前十年,是我国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各种社会问题的凸显期,我们的社会和生活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青少年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品德、经济社会压力、学习、就业与自我发展等方面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问题,这就极大地增加了教育工作者教育的难度,这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去解决这些问题。[3]

三、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社会公德教育的建议

(一)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各种媒体向全社会征集有关加强青少年社会公德教育的意见和建议

政府以此可以做到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同时可以集中民智,反应民意,把社会各界好的建议和方法收集整理起来,提高对策的针对性、可行性、科学性,有利于整合全社会的资源,推动全社会共同关注青少年社会公德教育,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社会公德教育提高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群众基础。

(二)学校应利用自身资源来做好家长的培训和教育,帮助家长提高认识,更好地发挥其自身所特有的教育功能,形成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努力的格局

首先,学校应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打造好家长学校这个交流平台,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和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其次,家长应该主动把自己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集中起来,统一反馈给学校,学校和家长共同制定针对性强的教育方案;最后,学校应该收集和整理具有共性的问题,编辑成册做好备案,以备今后的保管和利用。

(三)树立典型、表彰先进

对于广大青少年,我们所树立的典型事迹和先进人物,应该贴近青少年,按照从身边人学起,从身边事做起的原则,增强青少年的学习意识、服务意识,培养青少年的服务精神、奉献精神。树立的典型事迹和先进人物只有贴近青少年,贴近社会,才能有效地帮助青少年更好地去学习模仿,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学校应开展学先进,创优秀的良好氛围,在学生身边树立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典型和先进,特别是应以学生乐意接受,能赢得学生信赖的方式开展活动。家长应多鼓励青少年,注重多从正面引导,多表扬,少批评,注意方式和方法。

(四)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继承传统优秀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式和方法,完善教育机制和体制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要求实施青少年社会公德教育。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认真组织青少年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实践活动,使青少年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4]

(五)政府有关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为青少年志愿服务创造有利条件

学校应重视志愿服务,要开设相关课程,做好相关指导和服务,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促使广大青少年积极主动投身到志愿服务中去;家长应该支持子女参加义工奉献,鼓励子女参加志愿服务。总之,全社会各界都应该支持青少年社会公德教育,做好青少年社会公德教育,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六)社会各界志愿组织应增强自身队伍建设和机制建设

在培养和教育志愿者过程中,要特别关注青少年的心理,把握青少年的特点,关心青少年的成长。在做好志愿服务同时,注重和突出对青少年志愿者的教育和指导,使他们能融入到组织中去,自觉投入到对社会的奉献之中。要注重发挥青少年志愿者优势,展示青少年志愿者风采,树立青少年志愿者形象。我们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是一面旗帜,一个形象,所言所行,都对社会产生影响,我们要努力促进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这种影响汇集起来就会变成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加强青少年社会公德教育,既会对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产生重要影响,也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来持久动力。因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社会公德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象征。唯有加强青少年社会公德教育,才能推动社会和谐的发展,实现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到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

参考文献:

[1]赵爱琴.公德与文明——关于青少年社会公德教育的思考[EB/OL].浙江文明网,2010-11-29.

[2]纪方.浅谈青少年公德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o理论,2008,(2).

[3]高金才.青少年社会公德教育现状、原因及对策[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08,(6).

社会公德教育 篇7

随着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升, 企业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标准和需求不断增加, 只有过硬的技术和良好的素质才能适应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因此, 在掌握本领的同时, 抓好技校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培养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 是满足岗位需要、胜任一线工作的基础。

一、当代技校生思想道德基本现状

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后, 各技工院校对技校生的社会公德教育逐步重视并得以大力加强, 取得了明显成效, 整体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诚然, 大部分技校生能做到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现代公德的观念、意识、责任感等在一定程度上有较强的体现, 并以行动实践“爱国守法, 明礼诚信, 团结友善, 勤俭自强, 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但仍存在着相当一部分社会公德失范的技校生, 并表现出许多社会公德不认可的做法。包括: (1) 卫生习惯差:乱丢垃圾、乱涂乱画现象比较严重; (2) 漠视规章制度:早恋、随意插队、抽烟喝酒、小偷小摸; (3) 学习目的不明确:迟到、早退、旷课、作业抄袭、考试作弊成为习惯……这些行为不仅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学习, 而且对健康成长也产生重大的影响, 后果令人担忧。加强和改进技校生的社会公德教育因而显得重要而紧迫。

二、技校生社会公德失范原因探析

(一) 学校教育的缺陷

社会公德集中体现并反映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 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文明礼仪、品德修养的重要内涵, 重视和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理所当然地成为学校教育的头等大事。但实际上, 传统的学校教育重分数轻素质, 以分数的高低来定义学生的优劣, 以排名来评价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对思想教育、道德情操、政治觉悟等素质培养只停留于表面, 对社会公德的教育缺乏长远规划, 教育目标空泛化、理想化, 教育内容重理论轻实践, 教育过程抽象空乏, 道德愿望和道德行为相矛盾, 没有道德实践的道德行为怎能提升个人能力?

(二) 家庭教育功利化思想的制约

现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人们受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 社会责任感越来越强, 许多家庭都把教育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 对子女的教育投资尤为重视, 愿意花费时间和金钱在孩子的学习上, 片面地追求分数, 忽略了孩子社会公德方面的教育。加上现今的“90后”多为独生子女, 他们是家庭的“核心”人物, 父母往往因溺爱而对他们的各类要求无条件地满足, 对孩子的错误无原则地原谅, 更不说教育引导了, 长期下来, 养成了孩子娇气、蛮横、不讲道理、不善沟通等性格, 并伴随孩子进入社会, 演变成骄傲、冷漠、自私、孤僻等不良习气, 把个人利益凌驾于公德意识之上。此外, 父母自身的人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无时不在影响着孩子, 但由于他们很多时候不注重个人形象, 在孩子面前漠视社会公德, 甚至抱怨、指责, 不知不觉中给孩子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三) 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使学生社会公德认知出现偏差

青少年不断学习及不断适应各种社会规范, 为成为正式社会成员做准备。在这一过程中, 他们的道德价值观很容易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一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而产生的负面效应, 扭曲了助人为乐、遵纪守法、尊老爱亲、见义勇为、拾金不昧等良好道德品质, 良好社会风气受到污染, 弱化了人们在自我调节、自我约束方面的作用, 个别技校生自控力不强, 在社会上诸多不道德行为面前, 失去了判断力, 放弃了高尚精神的追求, 自我为中心、价值取向功利化、价值评价利己化逐步取代了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重利轻义、重个人轻集体、重眼前轻长远的情绪在滋长, 应有的社会责任感逐渐淡化。

(四) 技校生自身思想行为的弱化是其社会公德失范的内在原因

当代技校生朝气蓬勃、年轻活泼、思维活跃、积极上进、想象丰富、勇于创造, 但同时社会阅历浅、实践经验少、是非辨别弱、自控能力差,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未成熟, 活泼与沉默、单纯与复杂、坚强与脆弱、理性与盲目等矛盾在他们身上同时存在。一些学生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付出得不到肯定、生活不顺心等, 对社会某些现象和不良风气不能正确认识, 道德观念淡漠, 人生天平发生倾斜,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逐渐凸显, 消极不满、自暴自弃、冷漠自满、随波逐流等情绪也随之产生, 打牌、抽烟、逃课等不良恶习逐步显现, 更甚的部分学生由于家庭问题、生活挫折、贫困等出现了多种心理问题, 自卑、沉默、消极、仇恨, 甚至出现严重心理问题, 这些, 都对他们如何正确地处理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及正常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公德行为产生负面的影响。

三、做好技校生社会公德教育的对策思考

(一) 进一步优化校园环境, 切实强化对技校生的公德教育

环境对个人的成长起着重要的制约和影响作用, 良好的公德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无疑是积极的、促进的。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地方, 只有优化公德环境, 让学生在和谐积极的公德环境中成长, 才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因此, 我们一方面要重视人文环境的建设。首先, 教育者要提高自身道德素养, 真正做到言传身教, 为人师表, 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引导学生、带动学生;其次, 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健康向上的校园风貌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参与公德教育的积极性,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并以实际行动维护自身形象, 提高公德修养;第三, 积极发挥新媒体在学校公德建设中的导向作用, 通过学校公众号、学生电视台、校园广播台等宣扬正确的公德意识, 树立学习榜样, 宣传先进人物事迹, 摒弃不道德的现象和行为, 形成人人讲公德、处处讲文明的良好公德环境。另一方面要做好校园美化绿化工作, 以整洁、优美、舒适的物质环境熏陶人、感染人, 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二) 把社会公德教育纳入政治课程教学

课堂教学是社会公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要把社会公德教育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政治课的教学计划中去。一方面要教育学生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如尊师敬长、团结友爱、立志勤学、自强不息、谦虚礼貌、诚实守信等, 同时也要以体现社会主义新风尚的道德标准、价值观念和时代精神来教育学生, 以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引导学生。另一方面, 在教育方式上, 注重运用以较高的理论水平, 贴近学生实际的方法, 抑制不道德行为, 规范、强化社会公德, 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不断实践, 不断提升。

(三) 强化社会实践环节, 加强社会公德日常行为的训练

社会实践是技校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拓宽视野、克服盲目与无知的有效方法, 是培养技校生具有为人民服务和献身精神的重要环节, 也是最直观、最生动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学校通过组织学生正常有序地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公益行动、志愿服务等,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规范, 形成制度, 约束自我, 并在实践中增强道德需要, 形成人生价值, 塑造健康的道德人格。

(四) 加强技校生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是新形势下加强技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第一, 学校要有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 建立心理辅导中心, 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 释疑解惑, 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师设计的活动情境中去感知、体验, 通过解决心理问题及由此形成的社会公德认知和行为问题, 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态与良好公德行为习惯。第二, 定期进行心理测试, 通过情绪测试等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心理变化, 建立完善的学生心理档案, 为一些处于不良心态的特别是不良道德心态的学生建立跟进和回访制度, 分析其出现心理状态的原因, 正视自己, 摆脱矛盾、困扰和不良心态, 消除因心理精神疾病带来的不良因素和影响。第三, 每学期开展心理卫生知识讲座, 让学生在学习、交往、情绪等方面的主体心理辅导和课程中学会自我保健和自我调节, 保持身心健康发展。

(五) 优化社会大环境, 营造良好的社会公德氛围

人从一出生就受到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 并持续一生, 不同的社会氛围, 个人的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各不相同, 有利的社会氛围, 是建设良好社会公德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技校生社会公德水平的提高, 有赖于整个社会公德水准的提升。第一, 充分发挥新媒介的作用, 正面宣传, 以弘扬正气为主流, 为良好社会公德建设创造正面的舆论环境。第二, 要在全社会努力营造一个扬善惩恶的伦理机制, 利用道德的约束力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氛围是无形的, 但又是最有力量的, 在人人讲文明、讲道德的氛围中, 对个人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第三, 全社会大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创造良好法制环境, 促进和保障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和发展, 让知法、懂法、守法的观念深入民心。

参考文献

[1]俞国良.品德与社会性[J].教育科学研究, 2003 (5) .

社会公德教育 篇8

一、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基本现状

近年来,高等学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社会公德教育逐步重视并得以大力加强,特别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后,各学校都积极宣传贯彻,取得了明显成效。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和整体水平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大多数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现代公德观念、公德意识、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并能在行为层面上有所实现。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存在着诸多不尽人意的缺点和弱点。比如:公共卫生习惯差,随地吐痰,乱丢杂物,在课桌椅上乱涂和乱画现象比较严重;违反学校规章制度,上课迟到、早退甚至旷课,就餐时任意插队,偷窃等现象时有发生;学习态度不端正,考试作弊屡禁不止;诚信意识淡薄,助学贷款久拖不还;基础文明行为失范,不能尊老爱幼,尤其是男女生谈恋爱时行为有失分寸;集体主义观念不强,不愿参加集体活动,缺乏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艰苦奋斗精神差,享乐主义思想有所抬头,不讲节俭,互相攀比,时有酗酒、抽烟等不良习惯,等等。上述行为虽然不是大学生的主流,但它产生的消极影响令人忧虑,因为它不仅影响了学生的生活学习,而且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显得极为重要而紧迫。

二、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的原因探析

(一)学校教育的缺陷造成了学生社会公德观念的缺失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社会公德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反映,是基础文明修养的重要内容,重视和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是学校教育的应有内容。但传统的学校教育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多数学校往往过多地关心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和得失,以此来评判学生素质的好坏以及学校和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对思想品德、道德修养、思想政治等重视不够,特别是对社会公德教育缺乏计划性、长期性,学生中普遍缺乏道德实践,道德行为能力不强,进而造成道德愿望和道德行为相矛盾的现象。

(二)家庭教育功利化思想制约了学生良好社会公德行为的形成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绝大多数家庭都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极为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投资,也愿意花费时间去督促引导孩子的学习。但大多数家庭忽略了对孩子的社会公德教育,普遍存在重智力轻德育的倾向。特别是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处于“核心”地位,部分父母或长辈对孩子宠爱有加,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对孩子犯的错误,无原则地原谅,缺少必要的教育引导。长此以往,造成了孩子惟我独尊、性格粗暴等不良习气,这种习气伴随孩子进入社会,就会表现为目中无人、我行我素、自私自利、个人主义思想严重,使孩子缺乏公德意识。

(三)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使学生社会公德认知出现偏差

大学生的成长是一个通过不断学习及不断适应各种社会规范并成为正式社会成员的社会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的道德价值观尚处于未最后形成的阶段,仍然较易受社会环境的影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完善,受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助人为乐、尊老爱幼、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产、拾金不昧等良好道德品质被有些人认为是大话、空话、套话,使其在调节、约束人们行为方面的作用弱化,良好社会风气受到污染。面对社会上诸多的道德行为,一部分大学生放弃了高尚的精神追求,价值主体的唯我化、价值取向的功利化、价值评价的利己化,致使部分学生重利轻义、重个人轻集体、重眼前轻长远,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

(四)大学生自身存在的思想行为弱点是其社会公德失范的内在原因

作为当代大学生,具有思想活跃、积极向上富于想象力、勇于创新的特点,另一方面辨别是非能力不强,自控能力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成熟,思想上活跃与混乱、单纯与复杂、自强与脆弱、理性与盲目等相互矛盾的状态在他们身上同时存在。一些学生由于考试成绩不理想、得不到老师同学赏识等,加上对社会的某些弊端和不良风气不能够正确认识,很容易沾染打牌、抽烟、破坏公物等不良恶习,生活中消极处世、冷漠待人,造成道德观念淡漠。部分学生由于家庭矛盾、生活挫折、贫困等出现了多种心理问题,孤独、沉默、消极、冷漠,甚至性格扭曲,这也影响到了他们正确地待人处世,如果处理不好,将严重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公德行为。

三、做好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进一步优化校园公德环境,切实强化对大学生的公德教育

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重要的制约和影响作用,良好的公德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就学校公德环境的优化来说,一方面要重视人文环境的培育。首先,教育者要提高自身道德素养,真正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作用来引导学生、带动学生。其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健康向上的校园风貌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参与公德教育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并以实际行动维护学生形象、维护自身形象,提高公德修养。第三,积极发挥舆论在学校公德建设中的导向作用,倡导公德意识,推崇先进模范,宣传优良的社会公德事迹,谴责不讲公德的行为,鞭挞丑恶现象,从而在校园内形成人人讲公德、唾弃不文明行为的良好公德环境。另一方面要做好校园美化工作,以整洁优美的物质环境熏陶人,感染人,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二)把社会公德教育纳人思想品德课程教学

高校要重视社会公德德育教育的课堂教学,要把社会公德教育作为思想道德教育重要内容纳人思想品德课教学计划。一方面要教育学生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待人礼貌、宽厚、诚实守信、谦逊、恭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尊老爱幼、克己自制等优良传统。同时要努力用体现社会主义新风尚的道德标准、价值观念和时代精神来教育学生,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引导学生。在教育方式上,既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要避免硬性的说教。促使他们利用认识到的社会公德规范,运用到日常生活、学习中去,有意识地不断实践,使自己的不道德行为受到抑制,高尚的思想、行为得到强化。

(三)强化社会实践环节,加强社会公德日常行为的训练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接触社会、联系实际、向人民群众学习,进一步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克服思想上的盲目性和片面性,培养大学生具有为人民服务和献身精神的重要环节,也是最直观、最生动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学校可组织学生搞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科技咨询、参与社区服务等活动并力求使各项活动的开展形成一种制度,以保证这些活动的正常有序进行。大学生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可以深刻体会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发现人民群众伟大,增强劳动观念,在实践中认识自己的人生价值,进而增强他们的道德需要,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健康的道德人格。

(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高校可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师设计的活动情境中去感知体验,从而在其中解决心理问题及由此形成的社会公德认知和行为问题,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态与公德行为习惯;根据形势需要,各高校要成立心理咨询机构,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了解学生心理状况,为一些处于不良心态的特别不良道德心态的学生咨询,帮其分析导致困境的原因,使之摆脱矛盾和困扰,正视自己的情况找到如何解决不良心态的方法,及时消除致使心理精神疾病的不良因素;定期开展心理卫生知识讲座,并通过开展学习、交往、情绪等方面的主体心理辅导,让学生学会自我保健、自我调节,保持身心健康发展。

(五)优化社会大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公德氛围

人总是处在一定的氛围之中。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并形成一定的思想道德观念,都要受到环境氛围的各种影响。营造有利的社会氛围,是搞好社会公德建设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大学生社会公德水平的提高,也有赖于整个社会的社会公德水准得以提升。首先要充分发挥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大众媒体的作用,以正面宣传为主,弘扬正气,为社会公德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其次,要在全社会努力营造一个扬善惩恶的社会伦理机制,利用道德的约束力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氛围是无形的然而又是非常有力量的,在人人讲道德讲丰貌的氛围中,久而久之就可以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第三要大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在全社会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以此促进和保障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和发展,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摘要: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内涵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代大学生是高文化的社会群体,但在他们身上社会公德失范现象屡见不鲜。这反映出学校道德教育、特别是社会公德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只有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才能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

关键词:高校社会公德,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

参考文献

[1]、刘智峰:《道德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前言。

社会公德教育 篇9

(一) 积极的思想道德状况。

当前, “80后”、“90后”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大体上体现了时代特征,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热爱祖国, 具有正确的理想信念。

调查表明, 大部分青少年满怀爱国之情, 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对祖国未来发展前景积极乐观。在我们所做的问卷调查中, 99%的学生对“作为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95%的学生最喜欢过的节日是中秋、端午、春节等中华民族自己的传统节日。

2. 热爱学习, 具有正确的人生追求。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当前“80后”、“90后”青少年学生对自己的人生追求十分明确, 强调自身努力, 对自己人生的发展方向有一定程度的思考。94%的学生选择面对难题自己思考解决;86%的学生认为艰苦奋斗没有过时;91%的学生面对因为成绩不理想而受到父母批评时会暗下决心勤奋努力;95%的学生选择职业的标准是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 能否发挥个人的特长;90%的学生对“老师与你商量, 将你的座位调到学习较差的同学旁边, 你会怎么想?”选择“自己有责任帮助他”。

3. 文明守信, 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念。

调查表明, “80后”、“90后”大多数学生崇尚文明、诚信, 道德观念、价值观念与社会要求基本一致, 对主流价值观表现出较高的认同。过生日, 一般花费不超过100元的占70%左右;只有1%的学生看到班上有同学穿名牌衣物, 而自己也要求家长买。买东西时, 如果售货员多找了钱, 95%的学生选择主动退还。班上民主投票推选班长, 有90%的学生的态度是推选出自己心目中的最佳人选。

4. 明辨是非, 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

我们在问卷中针对当今青少年学生对社会上的不良现象的态度做过调查, 结果显示, 青少年是非观念都比较强, 对周围的诸如破坏公物、破坏环境、不讲究公德等不良现象持批判态度, 对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有较清醒的认识, 具备青少年应有的责任感和道德素质。

(二) 消极的思想道德状况。

通过调查, 也发现“80后”、“90后”青少年身上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道德缺失问题, 这主要表现为:一是功利意识突出, 自私自利行为有上升趋势。在学习动机中, 50%的青少年是为了“出人头地, 提高社会地位”, 只有47%的青少年是为“国家和社会进步做贡献”。二是道德品质上出现一些偏颇。现在青少年的价值观念更加突出“利益”二字, 现代青少年更加注重实际利益, 并把追求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统一起来。三是思想不成熟, 自制力不强, 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和不健康思想的影响。四是诚实守信不足, 缺乏社会文明观念。

二、“80后”、“90后”青少年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 社会环境方面。

一是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拜金主义泛滥、急功近利盛行、价值观念颠倒、美丑是非混淆, 这些都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判断能力, 从而导致中学生是非、善恶、美丑不分, 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有所抬头。二是文化传播媒体的负面影响。当今社会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 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体传播速度快, 信息覆盖面广, 在给予学生大量知识的同时, 也不可避免地将糟粕 (如色情、打斗、凶杀与暴力等) 展现出来, 一些学生盲目模仿, 极易受腐蚀诱惑, 危害极大。三是适合学生特点的活动阵地相对缺乏。寒暑假中, 一些学生尤其是外来民工子女由于缺少活动场地, 只能到某些不适宜他们年龄段的场所参加娱乐活动, 导致个别人沉迷于网吧和电子游戏厅, 而这些网吧和电子游戏厅是分散在农村的, 且无营业许可证。四是传统美德受到冲击。经济的繁荣刺激着某些人物质欲望的膨胀, 而在一味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却遗忘了传统美德, 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在某些学生心目中,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正在被淡化乃至遗忘, 拾金不昧、尊老爱幼、爱护公共环境等小节问题正在被一些人所忽视。

(二) 家庭因素方面。

在追求好成绩的理念驱使下, 许多孩子的课余时间被各种各样的补习班、提高班占用, 青少年成了学习机器, 只会读书, 不会做事, 更不会做人。生活能力得不到锻炼, 社会交往、处事能力也在逐步地退化, 只知道书本上的死知识, 不知道将知识用于实践和应用, 生活上也以自我为中心, 不懂得感恩, 不懂得关爱他人, 这样的情况也必然影响青少年社会公德的状况。个别家庭教育甚至出现空白。一种是单亲家庭或父母离异后的再婚家庭;另一种是父母外出工作, 子女交由亲属代管的隔代抚养性质的家庭。家庭教育的缺失, 使社会负面影响乘虚而入, 孩子学习成绩上不去就会出现厌学等现象, 学生成绩因为厌学出现滑坡也必然影响他对社会公德的正确态度。由于家长自身素质的原因, 许多家长不能做到言传身教, 有的经常打牌赌博, 有的言行粗鲁, 有的家庭不和, 有的对长辈不尊, 这些不良现象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 给孩子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这些必然给青少年社会公德养成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

(三) 学校德育教育方面。

一是学校德育教育略重共性, 略轻个性。面对经济社会生活多样化的特点, 学校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能力的过程中比较注意共性, 有时, 对学生个性的培养明显不足, 造成学校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效果不佳, 从而影响了青少年学生对社会公德的看法。二是思想道德建设教育有时有点形式主义。在升学率这根指挥棒下, 好多老师和学生因作业而占了很多时间, 有些活动的开展和设想未能真正落到实处, 从而影响了青少年学生对社会公德的看法。

三、解决“80后”、“90后”青少年社会公德缺失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 增强净化成长环境的社会合力。

教育是全社会的事, 在当今开放的社会形态下, 社会环境对学生的身心成长影响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政府要对影响学生成长的不利的因素加以监管, 净化社会环境, 进一步清理整顿音像制品、电子网吧、图书报刊等市场, 加大“扫黄”、“打非”力度, 加强学校治安管理和周边环境的整治, 特别是农村的那些黑网吧, 保证学生有一个健康安宁的外部学习生活环境;另一方面要在社区中加大有利于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活动场所建设, 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校外社会实践活动, 如利用传统节日、重大历史事件、民族英雄的纪念日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充分抓住入学、入团等重要日子的契机, 在实践活动中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内涵。

(二) 扶正家庭教育的成才观。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课堂, 父母的世界观、人生观、是非观、审美观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家长不能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 还必须重视子女的身心健康和品德修养。一是家长要以身作则, 率先垂范, 在思想、意识、行为、习惯等方面给孩子树立榜样。二是家长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健康温馨的家庭环境, 科学地处理好家庭关系和家庭矛盾, 保持家庭气氛的和谐, 使孩子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好知识、学会做人。三是家长关爱孩子要有分寸, 适可而止, 要重视孩子生活能力的培养, 引导和帮助孩子正确理解和对待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教会孩子如何面对挫折和压力, 如何与别人相处沟通, 如何很好地融入社会。

(三) 矫正学校教育“指挥棒”的指向。

学校依然是加强社会公德的主战场, 要充分发挥主渠道、主课堂作用, 从构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和符合学生成长各阶段特点的社会公德课程体系入手, 积极改进和创新学校德育教育。要积极探索分层次的德育教育, 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能力, 合理确定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 使目标切实可行、内容通俗易懂、形式生动活泼, 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比如举办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各种夏令营、知识竞赛、爱国主义主题演讲等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做事、做人,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当代青少年只有自觉加强公德教育, 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逐渐克服不良习惯, 努力把自己锻造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一个纯粹的人, 一个有道德的人, 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才能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

参考文献

[1] .陈业宏.公共规范公德意识与公德构建[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02

[2] .樊茂春, 兰芳.论和谐社会青少年的社会公德教育[J].文教资料, 2008

社会公德教育 篇10

关键词:高尔夫文化,社会公德教育,影响,特征

社会公德,简称“公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人类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要求每个社会公民在履行社会义务或涉及社会公众利益的活动中应当遵循的最基本道德准则。[1]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具体体现在:举止文明、尊重他人;爱护公物、维护公共秩序;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公民的社会公德素质的高低反映着整个国家的精神面貌和文明程度,当代大学生正接受着高等教育,是国家的建设者、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大学生公德失范是当前学校生活中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如有些学生目无尊长,为我独尊、注重自我个性,公德意识与公德责任淡薄等。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素质程度,不仅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建设,更是会影响当前整个社会风气、价值观、人生观等,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形成。高尔夫是一项严格要求遵守礼仪、规则,时刻为人着想的自律、文明的体育运动,有助于开展社会公德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形成与实践有着积极的作用。

1 高尔夫对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积极影响

高尔夫运动精神——“超越于球技之外的高尔夫文化、文明,集高雅、诚信、自律及博爱于一体的运动”。大部分的参与者对自身球技很关注,然而,只有在赛场上遵守规则与礼仪,懂得谦让、友爱的人,才能真正深入领悟高尔夫文化内涵,才会更加受人尊重。正因为高尔夫特殊的文化性质,才使得它在社会公德教育——“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守法纪”等方面有着独有的作用。社会公德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具有特殊且广泛的社会作用,应该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科学素养,养成社会公德意识、宣传维护与践行社会公德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 . 1文明礼貌、友爱谦让

礼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与文化素养的外在表现,日常生活注重以礼待人。礼,能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是减少纷争,缓和矛盾,协调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高尔夫运动是一项高度文明、礼貌谦让的体育运动,不仅仅运动形式有所呈现,其具体内容也有所规定,规则中有阐明,不论对抗有多么激烈,所有运动员都应自觉遵守运动规则约束自己的行为,在任何时候都表现出礼貌谦让和良好的运动精神。主要表现在:着装要求,几乎所有球会俱乐部认为着装不整齐,不符合高尔夫运动的要求,是对俱乐部及其个人的一种侮辱。如着装必须穿带领的T恤,杜绝牛仔进入高尔夫,女性不能穿暴露的服装等;开球时,要准时到达指定开球的发球台,在开球时要保持安静,禁止大声嬉笑;球道上击球时,如果别人在击球,就不能讲话或空挥杆,不能在打球过程中吸烟,同时应将手机关机或静音,避免影响同组球员。击球时要将击起的草皮捡起放回原处,并铺上细沙。球落入沙坑,要从离球最近且沙坑坡度较小的地方进入,击球后将沙坑耙平,以免影响其他选手;果岭上,不能踩踏别人的推击线,保持安静等。可以说高尔夫礼仪贯穿整个打球过程,如果不能遵守礼仪,那么你将很难融入高尔夫,甚至很容易让别人失去对你的尊重,在整个赛场上所呈现的是高度文明氛围,是一场真实的文明礼貌实践活动,不仅是球技的较量,更是人格魅力与道德品质的展现。

1 . 2爱护公物、保护环境

爱护公物、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高尔夫球场的建设过程中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是:最大限度保持和利用原有的地形和植被,做到资源利用最大化;地下井铺设补给水时要设计回收渠道,尽可能收集雨水等。进入高尔夫球场,要求参与者爱护场内的设施设备,如整个球场绿葱葱的草坪,给人一种环抱大自然,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在打球过程中,要将击球过程中被铲起的每一块草皮捡起来放回原处,然后铺上细沙踩紧,恢复其原貌;球落入沙坑后,要从离球最近且坡度较小的沙坑边缘进入,击球出沙坑后,用沙耙将沙坑耙平恢复原貌,并从原路返回;在高尔夫草坪维护精细的果岭上,不能在上面随意跑动等。爱惜身边的一草一木,用实际行动去保护地球、大自然不被破坏,高尔夫运动的这种实践过程中时刻伴随着礼仪的要求,严格约束自己。

1.3 遵守法纪

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对自身行为及内心欲望自我控制的自觉自律品格,需要规则、法律来规范和约束的高度自觉、高度自律行为。生活中有些人为了自身的利益,无视规章制度、破坏环境等。高尔夫文化能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社会公德守法品质的形成,最根本的原因是其运动的高度自律性和自觉维护规则。高尔夫成文及不成文的规则体系充分展现的是运动的整体价值观、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和。高尔夫规则中最基本的出发点:(1)所有参赛者必须在公平的原则下进行比赛;(2)在其比赛过程中,要客观地处理对自己有利的状况,如开球时间、水障碍区处罚杆的处理、遗失球的处理、差点规则等,在保障人们行为举止得体而规范的同时更是确保了球场的运作顺畅;(3)在大多数高尔夫比赛中没有裁判监督,主要靠同组队员相互监督及运动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这种规则机制对守法品质、维护法制意识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遵纪守法,严格按照规则来要求自己,约束自己。如果故意违规,如将球移到较好的位置,将会受到处罚,甚至被人嘲笑、不被人尊重。2自我调控,自律克己等品性。违反规则往往是出于某种利益,而高尔夫时刻要求严格约束自己,处处为他人着想的博爱胸怀。3培养自省与改过的品质。在其运动中因为没有裁判随时在现场,参与者只有依靠自己自觉思想,反思自己行为的合规则性[2];在比赛中,有些错误只要及时改正就不会受到处罚,但如果不能知错就改,可能会罚杆甚至取消必比赛资格。如9月12日,美巡赛中国赛-凯迪拉克锦标赛第二轮开打,张新军因为首轮签错记分卡被DQ(取消比赛赛资格),这是张新军继6月份的上海览海公开赛之后第二次因签错记分卡被DQ。高尔夫规则以特有的语言,规范了球场秩序,为所有参与者营造了规范的社会环境,这些对公德意识和公德责任的培养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 高尔夫文化内涵中社会公德教育特征

2.1 文明自律性

环境可以孕育人的品性的形成。高尔夫是一个高度文明、自律的运动,为社会公德教育营造了很好教育氛围。高尔夫礼仪时刻都让人们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方式,不管高尔夫参与者是在竞技运动中,还是在高尔夫会所,如果不遵守礼仪,就很难融入高尔夫圈子,无法真正享受高尔夫运动的魅力,更无法体验别人对你的尊重。当参与者进入高尔夫球场之后,一切的言行举止都要遵守礼仪、运动规则,而礼仪和规则所体现的是一种高尚、诚实以及博爱的高尔夫内在精神,无疑符合社会公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同时,在高尔夫技术交流中,不仅仅是技术技能上的交流,更多的是球场礼仪规范、诚信、为他人着想的友爱友善的高尔夫运动精神的传递,[3]效仿他们的人格品性、道德修养。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的养成、教育的效果,是受教育者们一个自觉自律的过程,高尔夫运动中没有裁判随时在现场,它要求参与者自觉遵守规则,严格要求自己。这不仅仅是规则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参与者对规则的尊重,表现出自觉自律的行为。只有把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转化为自觉的社会行为的道德教育才是把道德教育落到实处的教育。[4]

2.2 诚信友善性

诚信是人们的第二个“身份证”,包括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中的信用。即待人处事真诚、诚实、讲信誉。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德,帮助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是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规范意识和责任感。高尔夫是一个高度自律、讲究诚信的运动。在高尔夫比赛中,没有裁判随时在场,但有许多状况且不容易被人发觉的利己行为,参与者要诚实地处理每一杆,如可以将长草区的球移动到较好的击球位置、水障碍区击球处理等,这就要求参与者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举止言行都须高度自律。“诚信、遵守礼仪、为他人着想”等高尔夫礼仪规范,时刻牵引着人们吸收和传递正能量,形成良好的人性品质。这对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培养无不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是和谐社会形成不可或缺的理论和文化积淀。

2.3 持久实践性

社会公德区别于其他的意识形态的最本质的特征是需要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表现的是不应只停留在口头上或是书面上,更重要的是需要在实际行动中的言行举止要符合社会道德的要求,努力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公德责任感。社会公德教育不仅是要把道德标准灌输到大学生们的头脑里,告诉他们应该怎么样做或做什么,更应该、更重要的是要能在实际行动中以道德标准、社会公德要求自己,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在生活中,社会公德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大学生目前的思想、情绪、观念都还未形成稳定,需要潜移默化地良好环境影响,带动和鼓舞正化自己的思想。高尔夫运动的内在精神,正是符合社会公德教育的内容,将社会公德教育内置于运动之中,不仅可以促进运动的发展,更能实践人们的行为,使他们受到了感染和熏陶,更是一定社会的公民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是人类文明得以持续和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是一定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

3 结语

选择报道角度应该遵守社会公德 篇11

在探讨这个问题的过程中,笔者注意到了这样一条新闻:《脚底一滑栽进高温碱池100℃碱水中还能游泳——专家说:人的应急潜力是不可估量的》。新闻中写道:“四川什邡一家化工厂的工人王某在工作时,不小心脚底一滑,栽进了温度高达100℃以上的高温碱水池。王某竟在高温的碳酸钾溶液中挥臂游起来,历时2分钟,最终从池中爬出来昏死过去。”新闻接着写道:“从心理角度来分析,患者能从100℃的高温碱水池中奋力游泳逃生,表明当时王某已经完全没有高温和烧伤的疼痛意识,脑中只有逃生的信念。这一点证明人的应急潜力是不可估量的。”后来有人批评说这真是一篇“奇文”, “仿佛变戏法一般,分明是一次惊人的工伤事故、一桩严重的人身伤亡案件,经过作者的生花妙笔,顷刻之间就变成了一份科学研究的材料。其角度之巧妙、用词之准确、描绘之生动,均堪称一流。可惜就是缺少了一点法制观念、民间立场、恻隐之心、同情之心、人道主义精神和保护弱势群体的意识。”

笔者认为,如此报道角度,说轻了,是拿别人的痛苦给自己解闷,冷漠又庸俗;说重了,就是不以人为本,毫无积极意义。由此可以看出,社会公德作为报道角度的前置门槛,不只是必要的,而是必须的。

再举一个例子:在阿富汗中国有11位民工被枪杀,很多记者敏感地想到了采访死难者的家属。有记者到山东去采访一位80岁的老太太,她的小儿子是死者之一,但老人不知道事情真相。当记者敲门的时候,被她的家人阻拦了,因为怕老太太受到惊吓。后来在村委会的协助下采访还是进行了,老太太哭天喊地非常悲惨。从报道角度说,老太太是核心新闻源,新闻价值很大,但是社会公德要求首先要尊重死难者家属的意见,不应该侵犯他们基本的权益,把他们最痛苦的场景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当时有放弃采访的记者后来给领导写情况汇报,得到老总的理解:你做得很对,因为首先你是一个人,你的选择无可厚非。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们曾经面临着多次选择和取舍。印象很深的是一张图片:在不到3平方米的角落里,遇难的10多个小学生尸体横七竖八地倒卧在那里。这张图片让“见多识广”的编辑记者也忍不住掉泪。能不能在相关版面上发表?我们也曾经有过犹豫。单从新闻报道角度看,没的说,画面绝对够冲力、够震撼,但最后还是放弃了。为什么?他们认为,媒体不应为了吸引读者注意力而毫无尺度地展示悲惨,更不能用别人的不幸当资源。

新闻角度取舍的过程是事实的筛选,更是导向的抉择。套用一首有名的诗歌:事实诚可贵,角度要更刁,若为公德故,二者皆可抛。

媒体在受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品味的确立,是由长期正确的报道角度的选择塑造出来的,这种选择最重要的标准之一就是尊重社会公德。让新闻以何种角度进入传播渠道,不仅反映了新闻媒体的立场观点,同时也决定了媒体在受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品位。不负责任的低级趣味,或者一味迎合的猎奇、寻求刺激,可以在短时间内哗众取宠,但不会建立起公信力雄厚的权威媒体形象,而且可能会对社会良心造成不可估量的戕害。2005年5月9日,福建省厦门市风雨交加,一个骑车人过马路上的水坑时栽了跟头,摄影记者“有预谋地”连拍下摔跟头的场景,并在媒体上发布。照片忠实记录了整个新闻事件的过程,视觉冲击力强,从摄影角度来说是一个很成功的抓拍,但这组照片引发了争论——传播新闻与社会公德心之间如何平衡?

社会公德教育 篇12

1.学校公德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学校应该是社会公德教育的主阵地, 这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但是我们却发现学校的公德教育往往流于形式。虽然社会公德的内容通俗易懂, 但却容易被我们所忽视, 同时学校在教育方式上, 方法过于死板、单调、理论说教多, 情感陶冶少;灌输多, 启发少。这种灌输式的教育一定程度导致学生在道德实践中出现知行不一的现象。在我们校园里, 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公德水平未能达到我们的期望, 我们经常看到学生在与老师相遇时麻木地擦肩而过, 学生出口成脏, 校园内墙壁上杂乱的球印脚印, 地面随手乱扔的垃圾, 还有层出不穷的违纪行为等, 学生公德现状不容乐观。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弘扬时代新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构成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三大为着力点, 其中, 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最稳定、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最起码的道德要求, 是维持社会公共生活正常、有序、健康进行的最一般条件。而校园生活其实也是社会公共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在成为“社会人”之前接触最多就是校园生活, 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其实就存在于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中。由此可见, 社会公德教育应该是学生公民道德建设中最基础的环节, 是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石。基于这种背景, 笔者深感在校园开展社会公德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2.学校公德教育的新途径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道德建设的过程, 是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以活动为载体, 吸引群众普遍参与, 是新形势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活动体验式教学与这种新形势下提出的道德建设新途径不谋而合。活动体验式教学就是指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创造实际或模拟情境, 使学生在亲身经历中, 用自己的感官去直接感知, 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感悟, 从中获取丰富的感性认识, 加深对理性知识理解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强调在“活动中体验, 在体验中感悟”, 要求以学生为主体, 以任务为中心, 以活动为形式, 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各种活动中体验、感悟、内化。

本文以一节中职学校德育课“践行社会公德, 我是一名合格的公民”为例, 探讨如何在活动体验式教学中实现公德教育, 力图通过这种方式让“社会公德”在学生心灵中生根发芽, 促使同学们能自觉自愿地去践行社会公德。

二、课例的设计

(一) 活动主题:践行社会公德, 我是一名合格的公民 (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三课“和谐社会里的社会公德”)

(二)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

(1) 能概述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2) 能辨别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能认同社会公德, 以遵守社会公德为荣, 以违背社会公德为耻。

3.运用目标:

能从身边小事做起, 自觉践行社会公德, 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

4.教学重点: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5.教学难点:社会公德的践行。

(三)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体验式教学法

(四) 活动流程:

整个活动以践行公德作为落脚点, 以学生的兴趣作为激发点, 主要由三个阶段构成:

第一阶段———课前:自主学习, 学生兴趣生 (两周时间)

教师方面:设计项目任务书 (见表1) 和学习评价表 (见表2) ;选出五名项目负责人, 让项目负责人招募合作伙伴, 组建自己的团队;指导每个项目组的同学完成任务。

学生方面:学生通过自荐或推荐方式选出五名项目负责人, 分别负责公德中的五项内容, 并由负责人根据学习任务在班上招募合作伙伴, 组建自己的团队, 分别是:“文明礼貌”项目组、“助人为乐”项目组、“爱护公物”项目组、“保护环境”项目组和“遵纪守法”项目组。团队初步组建后, 项目组的同学要根据任务书的内容完成任务。任务书主要是引导学生尝试从学校这个最熟悉公共领域去观察, 了解学生公德现状, 发现问题, 收集筛选整理素材并策划项目宣传方案, 并与老师共同策划和制作短片《社会公德———校园篇》, 从正面的角度去诠释作为中职生, 我们可以怎样践行社会公德。

1.调查我校学生“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调查方法: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等) ;

2.根据我校具体情况, 收集相关的照片、录像、图片、视频、文字等资料, 策划项目宣传方案, 并在课堂上用最适当的形式呈现出来。

3.与老师共同策划和制作视频《社会公德———校园篇》, 从正面的角度去诠释作为中职生, 我们可以怎样践行社会公德。

第二阶段———课堂:展示学习, 学生兴趣浓 (1课时:40分钟)

第1环节:体验情境, 激发兴趣 (5分钟)

教师活动:1.创设情境:有一天你走在某地铁出口处, 突然你看到一名中年妇女晕倒在地, 你会怎么做?2.引出社会新闻热点:《深圳IBM女高管地铁口猝死, 躺地50分钟无人救助》;3.适时点拨。

学生活动:1.回答问题;2.聆听新闻事件, 思考问题。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景, 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同时了解学生态度及做法;引入社会新闻热点, 借此唤起学生的道德良知, 引发学生思考, 初步感知社会公德的重要性, 进入学习状态。

第2环节:图说公德, 引发思考 (3分钟)

教师活动:1.展示一组社会中违反社会公德的图片;2.根据图片内容, 提出问题: (1) 图片中的内容违反了社会公德中哪方面内容? (2) 如果社会上每个人都这样做, 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3.点拨。

学生活动:1.观看图片;2.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教学, 让学生明白社会公德就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细微处, 激发学生道德情感, 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并反思自身行为, 进一步认同公德对维系社会秩序及稳定的重要性。

第3环节:项目展示, 分享交流 (25分钟)

教师活动:1.让各项目组的同学展示学习成果;2.鼓励同学们谈自己的感受, 并在五个项目组中选出“最佳宣传项目”。

学生活动:1.观看各项目组在班上展示学习成果;2.谈感受并进行投票。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 既给能力强的学生提供了锻炼和表现的机会;又给能力有待提高的学生创造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 通过榜样引领大家共同发展;学生在互动中加深了对践行公德的理解, 突出本课重点。

第4环节:体验感悟, 学以致用 (7分钟)

教师活动:1.播放师生共同制作的短片《社会公德———校园篇》;2.课堂小结;3.布置作业:填写学习评价表。

学生活动:1.观看短片;2.体验感悟;3.课后根据学习评价表, 进行自我评价。

设计意图:借助短片塑造身边的道德榜样, 用具体的行动示范正面引导学生践行公德, 促使他们自主感悟, 同时强化参演同学实践体验, 激发他们的自豪感, 坚定他们践行社会公德的信心和决心!力求突破本课难点。

第三阶段———课后:学习反馈, 学生兴趣存

本阶段, 教师利用学习评价表让学生有序参与教学, 维持学生学习兴趣。评价表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学生结合本课所学从公德五个方面反思自身, 自我检查;第二部分选出最佳宣传项目组, 以赛促学;第三部分总结自己参与了哪些活动, 谈谈自己的感受, 给老师提建议, 最后给自己评分, 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了解教学效果。

三、课例反思

(一) 活动的效果

学生的道德品质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这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进行道德教育, 就是要在实践基础上帮助学生把这三者逐步统一起来, 实现知和行的统一。这是一节在活动体验中实现公德教育的课例, 老师在整个活动过程主要设计了四种体验学习, 下面笔者将结合这四种活动体验学习谈谈本节公德教育活动课的效果:

体验1:亲身体验, 强化主体意识。在课前自主学习阶段, 老师通过设置既有挑战性又有趣味性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第一项任务, 是要求各项目组的同学分别从五个方面, 调查我校学生公德现状, 发现问题, 收集整理素材并策划项目宣传方案。在调查过程中, 各项目组的同学热情高涨, 各显神通, 用手机捕捉校园片段, 其中“文明礼貌”组的同学非常灵敏, 刚好学校在4月初要举行一场校园招聘会, 他们利用这个机会走访招聘会的现场, 观察应聘学生的文明礼貌水平;“助人为乐”组的同学在班上收集同学中的好人好事;“爱护公物”组的同学深入到校园的各个角落去收集公物破坏情况;“保护环境”项目组的同学亲自来到学校的垃圾场进行实地调查, 了解我校每天产生的垃圾量及同学们垃圾分类的情况;“遵纪守法”组的同学更是用真人再现了学校最近经常发生的学生“爬墙”离校现象, 在这过程中, 教师给予了学生参与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活动机会, 给学生体验到社会公德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 避免了公德教育与生活脱节的现象。通过这一任务, 学生以旁观者的身份去观察, 去发现, 去感悟, 在体验中提升了主体意识, 并能积极主动地进行道德判断, 做出道德选择。通过这样亲身体验, 社会公德的内容很自然地在学生心灵中生根发芽, 这样要比老师告诉他们要强得多。

体验2:角色扮演, 实践公德行为。课前自主学习阶段的第二项任务是:与老师共同策划和制作短片《社会公德———校园篇》, 从正面的角度去诠释作为中职生, 我们可以怎样践行社会公德。在短片的拍摄过程中, 各项目组的同学想出了很多在校园里践行公德的情景并付诸行动, 其中, 有在校门口主动向老师问候的情景, 有主动为老师提供帮助的情景, 有把地上的垃圾捡起来并正确投进分类垃圾桶的情景, 有在课室里随手关电关门的情景, 有在课堂上认真投入学习的情景等等。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 不仅是行为规范, 而且是一种实践精神, 是以指导行为为目的、以形成人们正确的行为方式为内容的精神。在这一任务中, 老师为学生设计了一个实践公德的体验活动,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 用行动去塑造了践行公德的正面形象。同学们在策划和参演中深刻地体验到践行公德其实就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学生的这种积极参与对良好品德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力量。

体验3:情境体验, 澄清公德价值。在课堂展示学习阶段, 首先, 教师创设问题情境, 有一天你走在某地铁出口处, 突然你看到一名中年妇女晕倒在地, 你会怎么做?通过问题情景, 激发学生兴趣, 同时了解学生的态度及做法。引出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老师结合学生的回答继续追问:面对现在助人也有风险, 那么我们还要助人为乐吗?在同学们纠结着的时候, 老师适时引出今年4月发生的新闻事件:《深圳IBM女高管地铁口猝死, 躺地50分钟无人救助》, 借此唤起学生的道德良知, 引发学生思考:可能我们的一个善举就能避免悲剧的发生, 初步感知社会公德的重要性。接着, 老师趁热打铁, 呈现一组反应社会中违反公德的图片, 学生判断图片中的行为违反了社会公德哪方面的内容, 通过直观教学, 让学生明白社会公德其实就存在于我们生活的细微处, 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并反思自身, 接着老师抛出问题“如果社会上每个人都这样做, 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 以此激发学生道德情感, 学生在情境互动中澄清了公德价值, 进一步认同公德对维系社会秩序及稳定的重要性。

体验4:榜样示范, 体验榜样力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在本次活动中, 老师树立了两种榜样, 一种是实践公德的榜样, 老师借助短片《社会公德———校园篇》塑造了学生身边的道德榜样, 通过参演学生具体的行动示范正面引导其他学生践行公德, 促使他们自主感悟, 同时强化参演同学实践体验, 激发他们的自豪感, 坚定他们践行社会公德的信心和决心!另一种是敢于自主学习的榜样, 在课堂的项目展示环节, 老师分别请出五个项目组的同学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这些成果都是各项目组的同学自主学习的结果, 它们转变为我们课堂上鲜活的教学资源。这些成果有的通过课件呈现, 有的通过视频呈现, 有的通过小品呈现, 学生发挥了创造性, 又锻炼了动手和表达能力。虽然学生的展示略显稚嫩, 但是非常有感染力和说服力。通过这样的展示, 既给能力强的学生提供了锻炼和表现的机会, 给其它同学树立榜样;又给能力有待提高的学生创造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我们借助这样的榜样示范, 力求能引领大家共同发展。

(二) 对本次活动的一些思考

1.在活动指导方面, 开展这样的活动体验课, 老师如果完全放手给学生去完成, 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老师的指导应贯穿学生活动的始终, 必要时甚至要亲力亲为指导学生, 这样学生才能有的放矢, 但是老师如果干涉太多, 学生又有依赖心理, 最后反而抹杀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以生为本”也就成为一句空话了。

2.在行为养成方面, 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是需要时间的, 单靠一个活动是很难获得长久的效果, 这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中多想办法, 持之以恒地为学生创设更多道德体验的机会。

曾经有人说:道德说教和灌输培养不出真正的公民。主要原因恐怕在于我们的道德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 没有积极的自我参与意识, 这样的结果只能导致无效道德教育。没有亲身的体验就很难有灵魂深处的触动, 更不可能有态度和行为的真正改变。活动体验式教学的魅力就在于让学生亲身体验一番, 用自己的感官去直接感知, 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感悟, 在活动体验中丰富道德认知, 激发道德情感, 强化道德行为, 才能促使学生更大程度地实现“知行统一”。

参考文献

[1]刘创成.公民道德建设必须从社会公德教育抓起[J].甘肃社会科学, 2002 (3) .

[2]《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百问百答[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1 (11) .

[3]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4]詹洁雯.中职德育活动体验式教学实践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 2013 (11) .

上一篇:数控加工技术岗位论文下一篇:轮滑产业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