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社会

2024-09-20

发展社会(精选12篇)

发展社会 篇1

摘要:把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统一起来, 是继承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在我国价值目标上具有高度统一性, 在我国历史进程上具有高度契合性。要把人的全面发展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统一起来, 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统筹教育发展, 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统一

一、继承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揭示了人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辩证统一。继承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就必须坚持把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统一起来。

在马克思的理论域,人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人的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即人的依赖性阶段、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和自由个性阶段,或者说要经历从人的群体本位阶段过渡到人的个体本位阶段最终过渡到人的类本位阶段。在人的群体本位阶段,人依赖于人,个人淹没在群体之中。个体本位阶段的个人并不是原子式的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依赖的存在,不过,这种依赖关系通过物间接地表现出来;人的类本位阶段克服了物的依赖而归于人的依赖。这不是对第一阶段的重复,而是全面保留了第二阶段的积极的全面的依赖关系。到了类本位阶段,人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经济社会的发展最终要归结到人的发展。经济社会发展首先表现为生产力的发展,而人是生产力的主体。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是判断一个社会发展水平高低的历史尺度,人的发展状况是判断一个社会是否健全和完善的价值尺度。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同一历史过程的两个方面。人的全面发展说到底是人的本质的全面占有。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作为类存在物,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作为社会存在物,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个体,人的本质是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统一体。与人的本质相联系,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第一,人的活动特别是人的劳动及其能力的全面发展。第二,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社会交往的普遍性和人对社会关系的全面占有。第三,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自由发展。全面发展的个人,不是抽象的、孤立的个人,而是现实的、具体的、社会中的个人,不是某一个人,而是每一个人。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在对人与社会的基本关系以及历史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基础上形成的,是基于对人类发展前景的科学预测而得出的重要理论成果。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说过:共产主义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这样的社会里,所有人能够获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个人发展条件,同时,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又促进了全社会一切人的发展,个人发展是他人发展的条件,他人发展为个人发展创造了机会,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以及整个社会的利益达到了和谐完美的统一。资本主义“在产生出个人同自己和同别人的普遍异化的同时,也产生出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初级阶段必然产生出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必然是以每个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以上说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一直把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当作同一历史过程的两个方面。因此,把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统一起来,是继承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

二、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

在我国,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及其创造的社会物质文化条件,构成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基础。在经济落后、物质资源匮乏的条件下,人的全面发展是难以实现的。

在我国,社会发展本质上是人的全面发展。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总的说来,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在我国价值取向上高度一致。我们党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发展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最终目的。

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在我国历史进程上是高度契合的。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教育普及率,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到新阶段。在推动“温饱型”社会向“小康型”社会的转变过程中,我国成功完成了扫除青壮年文盲和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任务,使得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及经济社会较快发展基本相适应;而在推动“部分小康型”社会向“全面小康型”社会转变的今天,党中央又及时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把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职业教育的较快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向“普及化”阶段的过渡,作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战略任务。

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把发展教育作为战略任务,确保教育优先发展落到实处。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教育发展上的重要体现,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其核心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是教育工作的主题。我们应该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应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增强学生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统筹教育发展,抓紧抓实抓好教育事业发展的三项主要任务。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十一五”规划纲要对教育事业发展提出的三项主要任务。要完成好这些任务,必须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统筹城乡、区域教育,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统筹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必须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更加主动地促进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更加积极地推进教育与科技创新的紧密结合、与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与文化繁荣的紧密结合、与社会进步的紧密结合;必须在全社会进一步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进一步培养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高尚精神,切实帮助教师特别是农村基层教师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民教师队伍,把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

四、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每一阶段都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条件,增添了新的内涵。加强物质文明建设,实现人民共同富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精神条件。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促进社会朝着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向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社会条件。

改革开放30年多来,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归根结底就是因为我们走上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走上了一条解放人民、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道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机制,极大地释放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人的全面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机制,日益激发起人们的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明显地拓展了人们的政治参与空间,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政治条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体制和机制,使我国的国民教育和文化艺术生产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显著地提高了人们的文化素质,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为人的全面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发展社会 篇2

A.生产力落后 B.生产力不断发展的要求

C.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答案】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深刻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本质。从社会需要方面来看,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人民群众在旧社会被压抑的社会需求被广泛铎放出来,人民对于崭新的社会制度能够满足他们的物质文化需要,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从社会生产方面看,经过几十年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实力有了巨大的增长,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也有了相当发展,但是生产力落后、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所以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生产力落后将长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所以选项A为正确答案。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2010年真题)

材料1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不过按事物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性质也就不同。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同旧社会的矛盾,例如同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是根本不相同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表现为剧烈的对抗和冲突,表现为剧烈的阶级斗争,那种矛盾不可能由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来解决,而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够加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另一回事,恰恰相反,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罢了。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是,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除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这种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以外,还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1957年2月27《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材料2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关于基本矛盾,我想现在还是按照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的提法比较好。毛泽东同志说:“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他在这里说了很长的一段话,现在不重复。当然,指出这些基本矛盾,并不就完全解决了问题,还需要就此作深入的具体的研究。但是从二十多年的实践看来,这个提法比其他的一些提法妥当。至于什么是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也就是目前时期全党和全国人民所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或中心任务,由于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来,实际上已经解决了。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1979年3月30《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历史背景及这一理论的重大意义(6分)(2)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深入的具体的研究”所取得的理论成果主要有哪些?(4分)

【参考答案】(1)①背景:第一,1949年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已经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并且基本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第二,20世纪50年代中国进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胜利,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这就使我国出现了一种全新的社会面貌。第三,1956年,中共八大对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任务的进行了分析,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建设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第四,关于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不存在矛盾,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都没有直接明了地回答。直到1952年斯大林才勉强承认,如果搞得不好,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也会发生冲突。第五,毛泽东在考察苏联的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和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关于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这一命题出发,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形成了完整的、科学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学说和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学说。

②意义:第一,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新发展。第二,它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及其存在状态、性质、解决途径等的深刻论述,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分析社会主义社会客观存在的基本矛盾。第三,引导人们在实践中努力探寻正确、有效的方式方法去处理和解决这些矛盾。第四,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哲学基础、提供了理论依据。

(2)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成果:第一,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状况作了深入具体的分析,实事求是地指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具体实现形式完全有可能与生产力的发展不相适应,是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作出的第一个具有实质性意义的推进。第二,邓小平进一步提出把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区分为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从而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作出了又一重要发展。他认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基本制度是好的,但它们的具体体制,包括已经形成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已经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必须对其进行改革。把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区分为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之所以非常重要,因为通过这种区分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状况作出了中肯和科学的分析,极大地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认识。第三,邓小平提出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以革命性的改革解决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严重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矛盾,这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的第三项重大贡献。

邓小平根据马克思和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思想,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我们建立起来的经济关系和上层建筑在某种历史条件下,也可能产生对生产力的束缚的观点,因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内容,以更好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具体表现。因此,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邓小平强调:“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邓小平在一开始提出改革的时候就紧密地把它与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联系在一起,极为明确地提出了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根本方法和途径的理论。分析题(2003年真题)

1944年7月,毛泽东在延安同英国记者斯坦因谈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政策的问题时指出:“任何地方的共产党必须将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和另一件全然不同的事物即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区分开来,因为后者是这个思想体系的最终目标。”“特别是在中国,我们必须严格地将观察、研究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共产主义方法,同我们实际采用的新民主主义政策加以区别。”“没有共产主义的思想方法,就不能正确地指导我们现在的社会革命的民主阶段;而没有新民主主义政治制度,我们就不能将共产主义哲学正确地运用于中国的实际。”

请依据毛泽东的论述,分析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以及共产主义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

【答案】(1)毛泽东科学阐述了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与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共产主义的思想方法与在一定阶段实际采用的现政策的辩证关系。(1分)

(2)人类社会必将走向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揭示的历史发展规律,实现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但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将经历许多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党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制定了不同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中国共产党人是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3分)

(3)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只有经过民主主义,才能达到社会主义,党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纲领,并为之努力奋斗,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2分)

(4)共产主义社会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并脚踏实地地实践这个纲领。将来条件具备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最终走向共产主义。(3分)

【分析】本题考点:中国共产党人是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社会心态与社会发展理念研究 篇3

关键词:社会心态;社会发展;幸福;公平正义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077-02

改革开放使中国进入全方位、多层次剧变的转型社会。来自西方的现代文化和价值观,在和古老传统的文明碰撞中,“从器物层、制度层、观念层冲击着传统文化根基,震撼着长期构筑的精神世界”[1]。现时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社会心态呈现出鲜明的“边际”特征:即传统与现代的抗衡、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城市与乡村的对峙、东方与西方的冲突。但从总体上说,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社会心态变得越来越理智和成熟、越来越开放和多元、越来越主动和积极,也越来越具有全球意识[2]。比如,市场观念被普遍接受,创新、自主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和法理观念日益增强,开放心态、进取心态和求富心态应运而生。与现代化相适应的一些价值观念如民主、公平、人权等也渐渐深入人心。但在社会发展的同时,一些不良心态也凸显出来。但这些不良心态不是中国人固有的本性,而是社会现实的反映。不良社会心态折射出的,是我们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典型的消极社会心态

有人认为,在当下中国,有八种不良的社会心态值得关注:浮躁、喧嚣、忽悠、炒作、炫富、装穷、暴戾、冷漠[3]。最典型地表现有以下几种。

1.压抑、焦虑心态

19世纪末,中国人还被西方描述成是没有时间概念的人。但曾几何时,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忙碌的人、最不会享受的人、最受压抑、最焦虑的人。大街上,人们行色匆匆,或面色凝重或面无表情,他们都清晰地感受着生存的压力。

大学生面临就业的压力;上班的青年担心买不起房子;中年人既要在事业上出人头地又要养家糊口;老年人因缺乏必要的医疗保险与养老福利很难实现老有所依……焦虑不再是“弱势群体”的专利,而渐成一种普遍心态。连本该意气风发、朝气蓬勃的中小学生和青年人也不例外,学生们为分数而苦恼纠结,青年人迫于生存压力,早早丧失了浪漫情怀。

2.仇官、仇富心态

近年来,只要公共事件中牵扯到“官”与“富”,必然会掀起一股舆论的狂潮。据此很多人认为这是国人的劣根性,殊不知,一种群体性心态的形成绝不是偶然的,必然是某种社会现象的反映。为什么要仇官、仇富呢?“官”所掌握的是权力;“富”则代表了物质财富。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权为民所赋”、理所当然应当“权为民所用”。但在现实生活中权力发生了“错位”,权为私用,腐败横行,这彻底撕裂了公众对政府及政府官员的信任,从而为“仇官”提供了丰厚的土壤。而“仇富”心理更多来自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以及社会财富的非公正分配。面对他人非正常积聚的巨额财富以及伴随而至的奢侈性消费现象,公众心中充斥了强烈的被剥夺感和无力感,从而表现出对财富拥有者普遍而广泛的质疑、抵触和仇视心理。可见,权力的滥用导致“仇官”,财富的不公正导致“仇富”。

3.偏激、缺乏信任心态

中国首部关于社会心态的研究报告《2011年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提出,“群体性怨恨”成为中国最明显的社会心态。“群体性怨恨”无疑是一种偏激心态,它的根源是群众与政府之间、人民与企业之间,人与人之间缺乏基本的信任。比如“亲子鉴定热”折射家庭信任危机;司法鉴定活动遭遇“体制性”信任危机;郭美美事件引发中国红十字会信任危机;一味封堵批评言论致政府部门面临信任危机等等。“中国社会如此严重的信任危机是如何产生的?这里面有非常复杂的因素。但简单地说,可以概括为‘社会不公。任何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基本社会正义和公正,也就不会有社会信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取得高速经济成长、使数亿人摆脱贫穷的辉煌成就的同时,却彻底失败于提供基本社会公平和公正。”[4]

4.自豪与媚洋虚荣心交织的矛盾心态

虽然近代以来中国遭受百年屈辱,但如今,中国重回世界巅峰,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如此成就令世界瞩目,更令当代中国人自豪。但矛盾的是,中国人一方面对中国历史、中国崛起由衷自豪,另一方面又媚洋(如崇拜一切外国的东西,认为外国货质量就更好)、虚荣(一些人买外国奢侈品纯粹是为炫富)。这给某些不良商人提供了绝佳机会,他们将在华制造的产品冒充进口货出售,赚取惊人利润,达芬奇家具丑闻就是缩影。除了在消费领域,其他方面,人们总会有意无意地显示自己的媚洋虚荣,如有些女子以嫁外国人为荣,有些知识分子以有留洋背景为荣,甚至不惜编造假学历。就算是一些赫赫有名的学术单位,也免不了这种心态,比如北大留学生和国内生就有不同的宿舍待遇,留学生宿舍像宾馆,国内学生仍睡木板床。这真实反映了当前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心态。

二、确立以国民幸福快乐为终极目标的社会发展理念

发展的目的是什么,是让人们幸福快乐,拥有健康良好的心态。扫描各地“培育健康社会心态”的塑造路径,发现一些值得关注的现象:有的地方有“提法”没“想法”,仅仅停留在没有具体思路的口号上;有的地方想简单地通过经济方式解决心态问题,认为收入越高,心态越好;有的地方则把良好的心态完全归于个人的主观修炼,认为心态不良是因为修养不足,缺乏理性和素养。

其实,社会心态不是主观的任意塑造,是在特定社会现实的土壤上成长起来的,是社会现实的结果和反映。大量现实问题、社会矛盾没有解决,人们心态难以淡定。但仅仅只关注一个个的具体的现实问题,也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舍本逐末。必须在发展战略上有明确的目标,在发展理念上有切实转变,在公平的社会环境中去解决具体的矛盾和问题。

1.创新社会发展模式,确立以快乐幸福为核心的社会发展体系

健康的社会心态是建立在人们感觉幸福快乐的心理基础之上的,我们今天的发展理念几乎还是以GDP为中心的,个人则以物质利益为中心。但经济增长与收入增加并没有必然带来幸福和快乐,因此经济增长与收入增加只是手段,并不是终极目的,社会发展的理想模型是拥有健康的社会心态,人人心态平和,理性宽容。今天我们倡导以国民幸福快乐为终极目标的社会发展理念,相对于以GDP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而言,这是一个根本性的理念转变。转变这一发展理念无疑存在巨大的阻力,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尤其考验执政者的素质和能力,是衡量执政者是否为人民服务的试金石,也是考验执政者执政能力的试金石。

美国理查德·伊斯特林教授曾经对个人幸福快乐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当经济收入到达一定程度后,国民的幸福感并不是随着收入的增长而增长,这被学术界称为“财富悖论”现象。这种现象既存在于欧美发达国家,也存在于发展中国家,它使现代社会普遍面临着有发展而无幸福增长的难题。这种难题并非偶然产生,它是简单强调物质利益原则和经济发展本身,而忽视经济发展所服务的终极目的的结果。这种物质主义的经济观远远偏离了人本主义的幸福价值观,GDP指数和收入指数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幸福指数,收入只是其中的一个影响因素之一,而且这一影响因素在某一范围内对个人的幸福感发挥较大影响,超出了此范围,就会出现钝化效应,此时如果仍然以GDP为中心,而不综合考虑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幸福指数就再也难以持续提升。由此,我国一定要创新社会发展模式,确立以国民快乐幸福为核心的社会发展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构建起和谐社会,真正实现国民的快乐幸福生活。

2.全面关注个人身心健康、事业满足感、知识精神需要和生态环境,走协调发展之路

快乐幸福感是可以测量与评估的,它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从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进步观念,并与经济发展指标结合而成为一个国家或社会进步的标志。而幸福感作为个人对自己的生存及其环境的一种满意感,属于一种主观的感受,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最重要的包括对生活满足感、身心的愉悦、和谐的关系。

具体来说,包括:收入与社会保障、职业与事业、所属的阶层与社会地位、教育与文化、家庭生活与居住条件、身心状况、人际关系、社会认同、对未来的预期等等。

在经济不发达的社会,收入和物质生活与幸福感具有正相关的关系,而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相关性大大降低,个人的身心状况、家庭生活与认同感对个人幸福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据相关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发展到现阶段,与其他很多国家的情况很接近,个人健康、家庭生活及其亲情在个人幸福影响因子中所占的权重达到了一半。由此看来,对于个人幸福的满足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不完全是物质利益的提高,如果改善非物质方面的条件,既不需要消耗很多资源,却可大大提高幸福指数。所以,全面关注个人身心健康、事业满足感、知识精神需要和生态环境,走协调发展之路,具有战略意义。

3.营造公平正义、民主法治、和而不同的社会环境

社会心态所表现出的问题最终还是社会本身的问题的反应,不良社会心态是社会整体的政治经济权力结构的畸形化所导致的。要真正促进心态的和谐,并不是靠“管理思维”去调整,也不是靠动员“政工师”去宣教、心理医生做义诊所能实现。关键还是要从根源上入手,营造公平正义、民主法治、和而不同的社会环境。

首先,坚持公平正义的原则,创造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环境,使每个人得到他应该得到的东西,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者得到承认与回报,弱者得到社会的关怀,这样就会让社会成员具有良好的心态,感激社会和回报社会,并奋发有为。

其次,建立并完善民主制度,使公众的民主权利得到保障,并有切实的渠道参与政治生活与政治决策,从而使公民的诉求与愿望得到充分表达和实现。此外,要树立法治的权威,通过法治张显正义,通过法治公正地解决各种社会矛盾与利益纠纷,不搞特权和例外,使每个人平等地得到公平对待。

最后,营造一个多元而和谐的社会环境。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逐渐走向多元化,多元化与多样性既可引起矛盾与冲突,也可相互包容与共存。我们应该站在社会整体的立场上,同时站在每个利益群体的角度看问题,为每一个群体提供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空间,而不是让一个群体的发展影响甚至损害其他群体的利益。富有者不能以别人的贫困为代价,行使国家权力的官员不能以对民众权利的剥夺为代价。这样,才能消除“仇富”和“仇官”心理,让每个人保持乐观而健康的心态,造就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和谐的社会氛围和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李强.当代中国人的心理困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44-45.

[2]周晓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心态的变迁[J].中国社会科学辑刊,2009,(27).

发展社会组织,构建和谐社会 篇4

一、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

所谓社会组织,一般是指在政府、市场、社会之间发挥服务、沟通、协调、公证、监督等作用的非政府、非盈利的社团、行业组织、社会中介组织、志愿者团体等。社会组织这个名称,是2007年民政部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的全国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议上正式启用的,是传统的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第三部门或民间组织等称谓的改造,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刻认识这类组织的基本属性、主要特征而形成的科学概括,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十七大精神的实际步骤。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和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转型加速,政府职能转变,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在我国涌现,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从发展数量上看,在20世纪50年代初,全国性社团只有44个。到1997年,全国县级以上社团组织达到181318个,其中省级社团组织21404个,全国性社团组织1848个,县级以下社团估计有300万个。截至2007年底,全国共有社会组织38.7万个,比上年增长9.3%。其中,社会团体21.2万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7.4万个,基金会1340个,目前社会组织仍然以每年10%-15%的速递在递增;从组织作用和范围来看,涉及到了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劳动、民政、体育、环境保护、法律服务、社会中介服务、工商服务、农村专业经济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遍布全国各个省份,成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的社会组织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相比,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数量还比较少,力量也比较薄弱,相关法规还不完善,管理上也存在不少的问题。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候,必须把握好尺度,适度发展社会组织,发挥其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积极作用,对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社会组织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也是我党的执政要求和国家的发展目标。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除了有政府的推动之外,社会组织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也是相当重要的。那么究竟社会组织对构建和谐社会有什么样的具体作用呢?

首先,社会组织是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社会组织是构建在政府和群众之间的一座沟通的桥梁和联系的纽带,是政府职能转移的载体,是支柱。传统的社会管理理念认为,社会公共事务只有政府才能解决好。在这种理念支配下,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大包大揽,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情,这样不仅难以实现政府的良好愿望,而且削弱了社会自主自治能力,压抑了社会自身的创造活力。所以就出现了我们经常听到的关于政府还权力于社会以及“小政府大社会”的提法。温家宝总理在政府报告中也曾经说过:“要坚决把政府不该管的事交给企业、市场和社会组织,充分发挥社会团体、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机构的作用。”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社会组织可以及时地把所属群体对政府的要求、愿望、建议、批评集中起来,转达给政府;另外一方面,社会组织也可以把政府的政策意愿和对相关问题的处理办法转达给相关的人群,帮助政府了解人民群众,也可以帮助群众理解政府出台的相关的政策理论,做到上情下达。总之,社会组织作为社会互动的载体,是人民群众和政府两个传递信息的桥梁,是政府的帮手,它沟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个人、企业与企业、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使社会结构运行更加顺畅,社会经济发展更加有序。

其次,社会组织是社会的“安全阀”,可以有效地解决社会矛盾。

我们所说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稳定有序的社会,前提和基础就是社会稳定。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进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时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如果处理得好,那么就可以借此登上一个新台阶,反之就会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的现象。当前我国正处于这样的发展战略机遇期,各个阶层各个群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一定程度的凸显,而这种社会冲突如果不能及时化解或者不能使冲突在合法的渠道解决,那么这些冲突就会积累爆发为社会的大动荡。社会组织的发展,有利于吸纳就业,保护人们的合法收入,扶助困难人群,从而促进社会稳定。社会组织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

再次,社会组织可以提供公益服务,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

当社会问题发生时,公共利益自然首当其冲地会受到损害。而政府只能够按照一定的制度框架开展公益事业,根本没有办法通过更人性的方式来提供公益服务。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一部分的群众性、社会性社会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正逐渐从政府职能中分离出来。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组织越来越多地承接了从政府手中转移过来的职能,所以也就具有了更多的条件和机会为公益而服务。社会组织凭借着它自身的私有性、自我治理性、志愿性,按照组织的公益宗旨和理念并遵循对社会所作出的承诺,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公益性的社会服务。

事实证明,社会组织在从事公益性事业的活动中可以起到政府难以发挥的作用。在社会公益领域,社会组织可以积极从事扶贫开发、救灾防灾、艾滋病防治、扶弱助孤、环境保护等公益活动。同时,社会组织通过提供这样的公益服务,维护了弱势群体(广大农村人口、农民工)的利益。民间的社会组织能有效地动员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帮助政府解决社会管理中的一些薄弱环节,有助于开展社会互助、发展公益事业,对城市下岗职工、失业人员、进城农民、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群、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人口等社会弱势群体提供社会援助,增进社会福利,促进社会公平,在缓解当前我国就业压力和社会贫富差距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三、结束语

当然,社会组织如果管理不好也很容易引发社会不稳定。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将社会组织作为推进其政治意图的工具,引发了一些国家的社会不稳定。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意识到,在我国大力倡导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必须成分认识到社会组织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支必不可少的力量,而它们的兴盛也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所以,必须更好的发挥社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曹坤:《民政部正酝酿出台民间组织评估办法》http://www.mca.gov.cn/news/content/media/20059194236. html.2005-09-01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在京举行,人民日报,2004-09-20

[2]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02-20

[3]见俞可平等《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00页

[4]2007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社会组织部分)

农村社会发展变化社会调查报告 篇5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寒假生活,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我校于2013年组织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主题为“走基层,看变化,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我选择了“深入家乡基层,了解家乡发展变化”这一内容,对自己的家乡安庆市怀宁县三桥镇进行了调查。通过为期20多天的调查访问,我深切感受到三十年来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农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2013年1月14号到1月16日这三天我做了调查活动的准备,包括拟定计划、罗列提纲、设计和打印调查问卷,确定采访人及时间等。从1月17日开始正式在我村开展采访调查,采访因天气、人为因素等是断断续续进行的,一直持续到2月13日。从2月14号起我开始整理并撰写调查报告,并于2月20日完成。

我家乡所在地为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三桥镇双河村,村中拥有土地一千二百八十亩,是一个地少人多、以农业为发展主的村庄。在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我分别以发放调查问卷、录音、调查访问等形式走访了村中67户人家,采访了282人。在调查采访过程中发放调查问卷70份,收回70份;拍摄照片67张,录音26份。这次调查活动主要是为了了解家乡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发展变化,国家对农村实施的政策在本村中的实行情况,村中建设,村容村貌,村中经济发展总体态势等;了解家乡村民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的巨大变化;了解当前村民的现实生活状态,生产生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将来家庭发展的想法、期望。因此次只调查了本村的少数部分村民,故在一定程度上对反映问题可能有所影响,但或多或少可以反映一下本村的一些实质问题。从调查统计结果且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我总结出我村村民在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有目共睹、不容置疑的,让人不自觉的感叹家乡三十年来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巨大变化。

一、新房一排排,宽敞又明亮。当年的土坯房子、小木门已不复存在,如今的砖瓦房宽敞明亮。往前几十年数,家家户户的小木屋在夏天是屋外大雨,屋内小雨,现如今的大瓦房坚固耐牢,有些村民戏言:“刮风下雨咱不怕,就是地震了也不慌”,这当然是说笑,但也表明房屋的坚固性。单从门窗的换代上看:从纸糊的木窗户到安有玻璃的门窗,但现在铝合金的门窗,变化之大可见。

二、摩托车、电动车来去自由,面包车、小轿车也来“赶会”。早些年的脚走肩扛的运输方式早已不复存在。现在因“村村通公路”政策,柏油马路已修到了家门口。村里人出门摩托车、电动车,不到一会功夫就到达了目的地。部分富裕的村名已购置了面包车、小轿车,出门更是舒适、方便。

三、摒弃大鱼大肉传统吃法,讲求吃得健康绿色。改革开放30年来,农民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改善,有45%的被采访村民认为30年来家中最大变化表现在生活质量上。村民餐桌上的内容不断升级换代,往前几年,年年过节吃上鸡鸭

鱼肉,那叫富裕。这几年村民的大鱼大肉已经吃腻,如今餐桌上的青菜渐多,村民们也开始讲求吃得健康绿色了。

四、大姑娘、小媳妇花枝招展,年会上个个时髦、时尚。以前,家中妇女紧衣缩食,省出钱来给孩子购买过年的新衣,小孩子也为要过年的新衣而哭鼻子。如今的村民可以说天天穿新衣,什么时髦穿什么。各个花枝招展,告别黑白年代,迎来精彩生活。就连那发型,也是年年新变化,年年新内容。

五、家用电器一应俱全,生活轻松自在。现如今村中家家有彩电,很多农户家中安装有电冰箱、洗衣机、电锅、音响等。回想前几十年前,冬天洗衣服妇女手冻得通红,洗的衣服好几天晒不干;夏天的肉、菜总因温度高不便储存;妇女整天围着锅台转,没有空闲,这些家用电器的安装,减轻了妇女的劳动强度,空闲出很多时间休闲、娱乐。

六、农村医疗保险体系不断完善,减轻农民病顾之忧。一直以来村民都害怕家里人出现病症,尤其是害怕老人和孩子生病。但家中有人生病住院花钱的现象又是不可避免的,村中好多村民因病返贫的现象很多。最近几年国家出台好政策,在农村医疗保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投入了大量资金。村民通过入农村医保,受惠颇多。像一位村民因得脑血栓所花的4000多的医疗费中,有2000多由农村医保负担,这种农村医保的政策的确减轻了村民的病顾之忧。

改革开放30年,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但这是否表明当前的农村就十全十美,没有任何问题了呢?也不尽然,在调查访问过程中,村民就对制约我村发展的问题提出了建议。总体说来,以下问题亟待解决。

一、水源问题亟待解决,村中至今有许多地方未安上自来水。村民吃的水大部分都是自家的井水,卫生安全得不到保障。另外洗衣服等的用水绝大部分都被污染,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

二、村名脑中“墨水”还是少,种田缺乏科学知识。在村中广泛存在着村民种田不懂科学、不用科学、不信科学的现象,有的人想科学种田还受到周围人的嘲笑,认为那是瞎折腾。科学知识的缺乏严重制约着村庄的发展,制约着村民的“钱袋子”。最近几年,有科学员下乡讲述科学种田的活动,听者不是很多,听了的人大部分也没有按照做。

三、忙于修建,急住新房,读书人渐变少。村中这几年的住房修建规模发展很大,使得村容村貌也焕然一新,但却出现了一个很不好的趋势:读书上大学的人少了,有很大一部分村民只盯住眼前利益,将家庭绝大部分收入投到了住房修建上,而相对减少了对孩子学习方面的投入。村中有很大一部分孩子在初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挣钱,这种看轻知识、缺乏知识的现象,其负面影响是深远的。

四、文化生活很单调,赌博之风日盛。虽然家家户户都安上了电视,但村民了解外界的途径也仅限于此。我明显感受到现在农村文化生活的单调、乏味,有很多村民为了解闷,农闲时节就聚在一起打麻将,这些具有赌博色彩的活动日益受到村民的青睐。

针对本村所存在的诸多问题,结合乡亲父老发表的对于改变本村发展现状,尽快脱贫致富的想法、看法,我也思考良多。

农村的发展繁荣离不开国家政府的支持。很多村民表示最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不断出台一系列有利于农村发展的好政策,像粮食,棉花等作物的补贴,农村医疗保险等。这与国家的好政策是分不开的,在我个人看来,国家政府应继续关注农村,关注居民,将现已出台的关于农村的政策不断加以修养,同时根据时势出台新的有利于农村发展的政策。

发展农特产品,扩大农特产品的生产规模,进行农特产品的深加工。村中有些村民表示:不是不想发展农特产品的生产,只是因为生产规模较少,这种单户单干的规模易造成农特产品的出售困难。村民们说:“种植太少了,成不了规模,人家不愿来收,还往下压价。”村中领导干部应号召发展农特产品的种植、生产,形成生产规模,将本村打造成一个以某种农特产品为主的生产基地,吸引购买商前来收购,并在此基础上号召有能力的村民进行农特产品深加工,过大生产链,取得经济效益。

开展农贸集会,扩大村民收入,消费渠道。像我们临近村盐厂村就是一个农村发展的典型。村中带头人本着“先富带动后富”的思想,在村中投资盖起楼房,建起工厂、学校。为取得经济效益,开展了或大或小的农贸集会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其村的经济发展。

丰富农民头脑,增加农民科学种田知识。村民认为制约本村发展的最大因素是科学知识。这个数据表明一部分村民是认识到科学种田的重要性的。像现在科技员下乡讲述科学种田的活动就应继续下去。要在村中进行实打实的实验,让村民尝到科学种田的甜头,从而达到运用科学知识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地。

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增强农民乡村生活情趣。自从电视普及以来,农民的文化生活越来越单调了。有些村民表示:现在生活很乏味,电视节目也不好看,闲来逛去也无趣。我想在村中农闲时节,大家满可以组织一些文化活动,比如像元宵前夕的闹秧歌。由本村一些好事人士组织,还可以联合邻近几个村庄一起,到时还可以比赛,自娱自乐,增添村民生活乐趣。

在这次调查访问过程中,我的感受、感悟很多,这次的这个学习任务让我成长不少,我深切期望村庄可以很好的发展,村民都过上富裕的生活。能够解决困扰乡亲们的水源问题,家家户户安上自来水;希望村庄可以形成某种农特产品的生产,蔬菜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等都得到长足发展,改变当前农业生产单一情况,实现多种经营;村民科学种田的知识不断增长,实现稳产、高产;丰富乡村生活,村民过上丰富多彩的乡村生活。

农村的发展是任重道远的。我们必须认识到农村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几代人共同的辛勤努力才得以实现。像上面我所发表的关于本村如何致富、如何发展仅了了几句,但真要实施,实现起来就会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了。

我发现农民阶层是一个易于知足常乐的阶层,在采访的村民中,有60%多的村民表示对现在的生活状态比较满意,39%多的村民表示对现状满意,他(她)们对我说:“现在住得好,穿得好,吃得好,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这要感谢国家的好政策,重视农民、发展农业,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他们的笑容让我看到了那颗知足常乐、感恩的心。

农民现如今的日子仍不好过。庄稼稍有不好,直接影响家庭收入,家中老人孩子生病花掉上万元,就会使农民的生活很难维持。村中有个姓胡的人家,大女儿得了重病,花掉家中七八万元钱,母亲觉得没发过,跟丈夫闹离婚。另外像自家饲养的牲口无论是病死还是价格涨浮变化也会影响家庭发展。随着衣食住行各方面花销的增大,农民过日子也很困难。

社会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研究 篇6

【摘要】社会发展是建立在自然发展的基础之上,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问题。社会发展的动力实际上就由两大类构成: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而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同时进一步明确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从而肯定了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观能动性作用。

【关键词】社会发展;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

在哲学意义上广义的“发展”,是指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认识(思维)的一切变化,尤指这一切变化的不可逆性。这种广义的理解,典型的反映在布劳别尔格和潘京主编的《新编简明哲学词典》中。而狭义的“发展”概念所关注的对象不是“任何事物、任何现象、任何系统”,而是仅仅指人为事物、社会现象和社会系统;不是与任何目标、价值无关的“一切变化”,而是仅仅与人的目标、价值有关的那种“变化”。狭义的发展概念是对人的有目的的活动及其结果而言的。

发展描述的第一类型的状态并不是社会或人为事物而是自然事物。因此,我们所谓的社会发展就应该是建立在自然发展的基础之上的。而其中最大的明证就是人类的出现。而人类的出现只是使得“发展”出现了变化。在这之前,自然也应该是发展的,否则进化论是没有任何可能的。我们称之为“自然发展”,而且由于自然发展中的所有存在物除了适应这种自然状况而外,没有能力也没有意识到可以进行自然的改造。因此,对当时的人的祖先而言,发展是适应性的,因此我们称之为“适应性发展”。但自从人出现之后,自然发展由于受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反作用,自身发展的轨迹受到了人为的干扰。而这种干扰是建立在人类社会的活动过程之中的。而且人的能动的作用最根本的目的应该是建设性的。因此,相对于自然发展而言,我们称之为社会发展。

社会历史前进的推动力量和源泉。对社会的发展起推动作用的有多种因素和力量,这些因素的作用不是等值的,它们之间也不是互不相关的。对社会发展起动力作用的各种因素处于相互联系之中,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具有多层次的和复杂的社会发展动力系统。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社会历史理论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都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唯心主义历史观从精神本原中寻找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例如,主观唯心主义者鲍威尔认为人的自我意识是历史发展的唯一动力;客观唯心主义者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是历史发展的动力。资产阶级社会学中的“因素论”认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道德、科学诸因素具有同等值,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不能区分哪个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自然主义的历史观,例如孟德斯鸠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用地理环境的特点来解释社会发展的差别和民族的命运,认为地理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发展动力进行了客观的、全面的考察。它不否认对社会的发展起推动作用的有多种因素和力量,但它认为,这些因素的作用不是等值的,它们之間也不是互不相关的。对社会发展起动力作用的各种因素处于相互联系之中,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具有多层次的和复杂的社会发展动力系统。依照这些因素作用的性质、范围和形式,可以把它们区分为:根本动力和直接动力;基本动力和非基本动力;主要动力和次要动力,等等。研究社会发展动力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出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的和主要的动力。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的前进和社会的新陈代谢,是社会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人类社会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历史。“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以及它们决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会同自己的社会形式即生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人们便要求改变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在此基础上,上层建筑和全部社会生活都会相适应地或迟或早发生变革。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在生产方式的内部矛盾中,生产力又是主要的方面,它决定着生产关系,并通过生产关系决定了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所以,归根结底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在阶级社会里,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的阶级表现,它们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因为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并不能自然而然地变革旧的制度,只有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先进阶级,通过革命推翻旧的剥削制度,才能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起新的生产关系,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在阶级社会中对抗阶级的双方的作用各不相同。其中进步阶级对社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的作用,而反动阶级则起着消极的、阻碍的作用,在解决社会矛盾、推动历史前进的过程中,人民群众始终是最基本的力量。

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经济因素归根结底是起决定作用的力量,但它不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唯一动力。凡是有助于促进经济运动并为之开辟道路的各种精神因素,如哲学、文学艺术、科学、道德等,都反作用于政治和经济,成为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它们在社会发展中只起非基本的动力的作用,它们自身的发展和变革也是由物质的生产关系的发展所推动的。经济的、政治的、思想的所有这些因素的交互作用,形成复杂的社会矛盾运动,社会矛盾通过具有自觉意图和预期目的的人的活动来实现,无数单个意志的相互冲突融合为一个总的“合力”,历史事件就是这个合力的产物。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以及由这一矛盾所决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在这个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上,虽然还存在着一定范围内的阶级斗争,但它已经退居次要地位。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性质上与以往的社会的基本矛盾根本不同,它是非对抗性的。这种矛盾在人与人之间关系上表现为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人民内部矛盾,包括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同生产力的发展不相适应,上层建筑的某些环节同经济基础的发展不相适应以及人们之间的先进和落后、正确与错误的矛盾等。解决这些矛盾的方法,不再采取对抗的外部冲突的方法和手段,而是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自觉地进行调整与改革,以及采取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使矛盾不断地得到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在这些矛盾不断产生、又不断获得解决的过程中向前发展。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展为目标,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同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它的基本内涵包括坚持发展这个主题;全面发展;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重视: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科学发展观的前提。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既不能以经济发展代替社会发展,也不能因为强调发展的全面性而否定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更不能否定经济建设这个工作中心。我们必须在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基础上,来统筹各方面,促进全面发展。二是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是以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为根本动力的发展观,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进步、各个社会子系统协调运作的发展观,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发展观,是以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追求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表明经济社会发展向人本主义的回归。

科学发展观体现人与物的统一,亦即精神与物质的统一。人既是物质实体又是精神主体,既有物质生命又有精神生命,既有物质需要又有精神追求。人类活动离不开物质需要,但其本质上还是以精神需求为主要特征,物质需求是基础,精神需求是升华与向导。二者均有终极性,必须坚持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统一。每个人都希望有一种丰富的、充实的精神生活,希望获得他人、群体和社会的尊重、获得自由和民主,希望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过程中显示自身的存在和价值。人们的这些要求和希望归结起来就是对真善美的追求。

统筹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内容,科学发展观体现人类与自然界的统一,克服了传统发展观把GDP作为衡量社会发展唯一指标的缺陷。中国的发展要依靠技术进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濟和节约型经济,避免走西方发达国家靠消耗大量资源获取财富增长的道路。自然界永远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人永远都是生物体和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发展的条件,也制约着人类的行为。科学发展观摒弃了传统发展观的“人类中心主义”的立足点,要求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彻底转变观念,从传统的“人是大自然的主人”,可以随意支配自然、征服自然,转变为“人是自然的成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不再以人类自身的狭隘利益来对待自然界,而是以更高的境界和更广阔的视野把人类与环境、社会发展与生态发展融合在一起,树立一种新型的现代生态文明理念。既兼顾人类的利益,也兼顾自然界的和谐;既考虑当代人的生存,也考虑到后代人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体现人类与历史的统一。历史是人创造的,人也要对自己所创造的历史负责。近代以来,人类通过科学技术,使工业成为现实,大大拓展了自身实践活动的广度和深度,而随着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程度的加深,人类改造世界的力量也日益增大。正是在科学技术发展与工业化的历史过程中,人类把自己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客观对象,实现自然的人化,创造着适合人的生存发展需要的理想世界,因而,工业化的过程也就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示。然而,工业化同时又是自然资源大规模消耗的过程,也是对自然环境不断增压的过程,因此,工业化面临着重大的历史课题,即如何保持未来经济的持续发展,为子孙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科学发展观讲求发展的可持续性,为人类的未来负责,要求必须处理好代际之间的利益关系,要把发展的权利与发展的义务统一起来,既要实现和维护当代人的发展权,又不能剥夺了后代人的发展权,必须尊重他们的发展权利,保护他们的发展能力,为人类发展的可持续尽义务、负责任。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和党建读物出版社,2009年1月第二版,第3页.

[2]彭树人.《理论学刊》“论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7期第二版,第135页.

[3]张兴国.《北京大学学报》“可持续发展与人的主体地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0期第一版,第134页.

作者简介

大力发展社会资本、构建和谐社会 篇7

关键词:社会资本,社会网络,交易费用,效率,和谐

社会资本是由社会学家率先提出、而后被经济学家、政治学家广泛采纳,并用来解释和说明各自研究领域问题的综合性概念和研究方法。

一、社会资本是继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之后的第三种资本形态

经济学理论指出, 资源的配置是通过市场交易且借助科层组织的指令来完成的,投入生产的资本形态主要有二种, 一是物质资本(物质的,如土地、机器、货币、房屋等);二是人力资本, 即参与生产过程的劳动者和企业家,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Theodore W.Schultz)和贝克尔(Gary Becker)把人力资本引入经济学分析之中,认为社会拥有的、受过教育和训练的健康工人决定了古典生产要素的利用率。企业所拥有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已构成决定企业成败与否的核心竞争力, 这一点已为人们所广泛共识。人力资本的提出使“资本”向广义扩展成为了可以带来增值的所有资源的代名词,为社会资本的提出奠定了词源上的基础。

近年来,对社会网络的研究促进了社会资本理论的产生。20世纪70年代初, 美国学者格兰诺维特 (Granovetter) 和林南 (Lin Nan) 在个人社会网络与其拥有的社会资源关系领域的研究, 使其成了“社会资本”理论研究的先拓者。“社会资本”最早是由经济学家罗瑞 (G.C.Loury) 于1977年首次提出的,到20世纪80年代, 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皮埃尔.布迪厄 (Pierre.Bourdiea) 在《社会科学研究》杂志上正式提出“社会资本 (social capital) ”概念,并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布迪厄把社会资本定义为“实际或潜在的资源集合体, 这些资源是同某种持久性的网络占有分不开的, 这一网络是大家熟悉并得到公认的, 而且是一种体制化的网络。个体所占有的资本数量依赖于他所占有的网络规模和数量, 依赖于和他有联系的所有行动者以自己的权力所占有的资源数量”。普特南 (Robert Putnam) 则把社会资本定义为“社会组织中诸如信任、规范以及网络等特点, 它们可以通过促进合作的行动而提高社会的效率”,换句话说,社会资本是处于一个共同体之内的个人、组织, 通过与内部、外部对象的长期交往、合作互利而形成的一系列认同关系, 以及在这些关系背后积淀下来的历史传统、价值理念、信仰和行为范式。普特南开创性地把社会资本这一范式应用到更大规模的民主政治和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他认为社会资本有助于参与者更加有效地共同行动以追求共同的目标, 提高社会的效率, 能够提高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 是全世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科尔曼 (James Coleman) 从结构和功能主义角度出发, 将社会资本定义为“人们在一个集体和组织中为了共同的目的而在一起工作的能力, 它是在两个方面具有共同特征的实体, 这些构成了社会结构的许多方面;在这种结构框架中, 它们促进了行为主体 (无论是个人还是公司) 的某些行动”。福山 (Fukuyama) 则认为社会资本是“……群体成员之间共享的非正式的价值观念、规范, 能够促进他们之间的相互合作。如果全体的成员与其他人将会采取可靠和诚实的行动, 那么他们就会逐渐相互信任。信任就像是润滑剂, 可以使个人、群体或组织更高效地运作……人们在一个组织中为了共同的目的去合作的能力,拥有社会资本多的地方, 能够形成较大范围的诚信关系和合作关系, 致使社会成本降低,从而导致其他交易成本低”福山的社会资本理论把社会资本结构纳入到文化的范畴, 突出了文化传统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 社会资本成为许多学科关注的重要概念和分析工具。目前, 社会资本理论已被广泛应用于家庭和青年行为问题、工作和组织问题、企业家和企业绩效问题、社会资本与科技创新、社会资本与民主、民主与政府治理、公民精神与公民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等领域, 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二、社会资本可以创造新价值、减少交易成本、提高运行效率

经济学家诺思(Douglass C.North)指出, 经济史上的每次重大变迁都源于稀缺生产要素的更迭。比如, 从游牧时代进入农业时代时, 稀缺的生产要素是有限的土地;而在工业社会中, 用于购置机器设备的货币资本是人们竞相追逐的稀缺要素;当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时, 计算机技术、网络就成为了这一时代的显著特征,同时,网络也就成为了稀缺要素。与此相适应, 兼具网络与信息传递功能的社会资本(一个具体的表现形式为社会网络)就成为了把“网络”和“经济效益”联系起来的、新的资本形态。

社会资本被认为是一种资源,即存在于社会结构关系中的资源,它体现为: (1) 个人关系; (2) 成员身份; (3) 社会网络; (4) 信任关系。以上这些要素均可称作“社会资本”,一是因为它们存在于社会结构之中,二是因为它们可以增值,是无形资产。个人关系可以打通阻碍,减少运行程序,提高效率;成员身份可以享用组织或网络提供的内部资源;社会网络可以让其找到归属感或证明其成员的社会存在,从而提升其信誉度,并利用网络节点汇集而来的各种资源;信任关系可以让其形成合作,降低交易费用,使交易顺利达成。总之,社会资本能够创造价值,可以使各种资源要素得到增值。其“增值”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创造新的价值;二是减少交易费用,降低交易成本。

具体而言, 社会资本主要涵盖三方面内容, 即信任或信用、社会网络和规范体系。一般说来, 经济社会的运行有赖于信任或信用, 人际关系的持久也同样要靠信任来维持, 没有信任, 就不会有任何组织机构或网络的存在, 也不可能有社会结构的产生。而信任或信用的积累在很大程度上与制度和社会规范有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理性经济人是否选择诚信, 主要由一定制度安排下的成本──收益原则来决定。那么, 社会资本是通过什么途径来影响经济绩效的呢?作为一种新的资本形态, 社会资本主要是通过经济社会主体之间的反复博弈而逐步生产、积累起来的。社会资本能够增加交易的频率和次数, 减少市场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有效降低交易费用和协调成本, 实现网络效应, 为参与者或交易者提供便利,比如, 与“老客户”做交易的费用和风险要远远小于同陌生人交易的成本。社会网络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信用附加, 它可以赋予人们交叉交易、多边交易、多次交易的机会, 成员从社会网络中会明显地获得溢出收益, 这就是社会网络的优势及其吸引力所在。

与市场制度中的契约及企业制度中的产权相比, 社会资本不仅交易费用低, 组织费用也低。社会资本通过对人际关系的协调、对互动能力与合作潜力的开发, 增加了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收益, 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绩效,使其社会资本对经济绩效具有明显的倍增放大或乘数效应。因此, 对企业而言, 社会资本的存在既是一种潜在的挑战, 又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厂商如果不能营造足够多的社会资本, 就很难获得持续长期的市场成功。在这个意义上, 每一个企业都应该寻求社会资本的最大化, 深谙社会资本的营造和交易之道, 以发挥企业的战略优势, 占领市场经济的制高点。

社会资本强调人们相互之间的信任、互惠、合作网络、公共精神、宗亲关系等。不同性质的社会资本对经济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为什么许多国家或地区在地理环境、气候条件、自然资源禀赋等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 而经济发展水平却有着巨大差别呢?从经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 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社会资本不同。社会资本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降低信息搜寻成本、交易成本和法律实施成本,产生溢出效应,促进资源的节约和配置效率的提高。比如,诚实合作和集体主义行为有助于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和促进经济发展。二是社会资本理论把体现个人主义的利己动机与体现集体主义的利他动机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个人理性与社会理性、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有机统一,有效地体现了公平与效率的均衡关系。三是提高社会资本水平有助于促进人们之间的合作、信任和互惠。

三、社会资本从文化、信仰、道德、价值体系等方面来发挥其作用

社会资本的研究对象包括制度、组织、文化凝聚力、人际关系和共有信息等,国家的法律体系、道德水准、民主制度、先进文化、民族凝聚力等都属于社会资本的范畴。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学、新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经济发展既有赖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投入的增长,也受到制度设计和文化遗产等社会资本因素的制约,并且,随着物质资本的日益丰富,社会资本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日益显著。

按照社会资本的性质来看,社会网络和人们的信仰、道德、价值体系等主观因素,都具有了“资本”的功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会资本以声誉、社会地位为符号,以社会规约为制度化形式。它的出现说明了良好社会运行的机制不但要靠政府及其正式制度,而且还要有公共领域、社区意识与公民参与。社会资本有两个特点:一方面它是隐性的,是一种无形的、渗透性的、难以转移的资本;另一方面它对于每一个受益者来说,不需付出什么成本,是一种公共品。社会资本具有公共物品性质,是具有使用价值的资源,但具有不可转让性;社会资本与其他资本一样,需要不断地投入与更新;个人、社会和政府通过适当“投资”可以提高社会资本的存量。社会资本发生的前提在于个体是否愿意通过自愿联接的各种方式——市场、俱乐部、志愿者、协会、非政府组织等,来加入社区或一些组织并积极参与其活动。

目前,我国的社会资本流失得很严重, 公民之间的相互信任程度越来越低, 对政府的信任度也大大下降, 从而使得人们对社会活动的参与热情大幅度降低。社会资本的流失导致一系列社会不良现象的产生, 如犯罪、单亲家庭、离婚率以及非婚生子女的增加、对经济社会政策的抵制等等。近年来,我国政府致力于构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社会资本理论向我们揭示, 人类面临的许多社会问题仅仅凭借国家力量或市场力量都无法得到解决,通过遥远的国家调节或间接、昂贵的民主法律程序也不容易得到改善。相反,大力发展社会资本,结合国家和法律的权威可以产生良好的效果。所以,对社会资本的研究分析与实际应用,对构建我国“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项保华刘丽珍: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的互动机制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 2007, (6)

[2] (法) 布尔迪厄:《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3]胡荣胡康:城市居民的社会交往与社会资本构建[J].社会科学研究, 2007, (4)

[4] (美) 詹姆斯.科尔曼邓方译:《社会理论基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0

[5]杨超曹雪锋:文化、社会资本与亚洲经济增长:对中国文化圈的考察[J].生产力研究, 2007 (10)

[6]曹沛霖:社会资本治理[N].社会科学报, 2002, (2002~11~14)

发展社会体育,构建和谐社会 篇8

社会体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形式与效用是多层次、多样化的。因此,我们要把社会体育放在整个构建和谐社会的宏观系统中去考虑。社会体育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贡献是社会对体育认识和评价的基础,也是体育和社会全方位接轨的有效途径。探究社会体育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效能,旨在充分发挥社会体育在社会文化功能、健身功能、经济和社会的进步、教育水准的提高和社会协调的作用,从而为更好地发展社会体育管理,构建和谐社会实践提供科学的服务,以促进诚实互信、平等互利、相互协作、共创和谐社会氛围的形成。

2. 社会体育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促进

2.1 社会体育。

社会体育也称“群众体育”,是人们为达到健身、健心、健美、娱乐、医疗等目的而进行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身体锻炼活动。社会体育作为一项促进个体社会化功能的运动,对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是现代社会文明、健康、科学的重要标志之一。

2.2 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的协调,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充满创造力,稳定有序的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社会,是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具体地讲,就是一种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其发展目标包括人民生活目标、经济发展目标、政治发展目标和社会发展目标等方面的内容。

2.3 和谐社会中社会体育的作用。

2.3.1 发展社会体育能促进和谐社会个体的身心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作出如下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总称。”个体的健康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没有个体的全面健康,社会也就不完整,更谈不上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社会体育是赋予人类的最好礼物,在快速、多变的动作过程中,在完成动作的效果和实现动作的目标中,在成功与失败、竞争与合作、顺利与挫折中,人可充分体验休闲体育内在的乐趣,体验到参与感和自我效能感,找回自我,实现自我,使精神思想产生超越,促使身心整合与调适,“身心双修”,得以“身心和谐”。

2.3.2 发展社会体育可增进和谐社会人际间的情感交流。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任孝鹏博士认为,和谐社会不仅是单个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且包括个人与集体的和谐,乃至与整个社会的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活力不仅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上,而且体现在人的本身等方面。参与社会体育的各种活动,平等主体之间在非功利性的场合中营造娱乐、友好、真诚、愉悦和轻松的氛围,为彼此之间进行情感交流、增进了解、产生认同架起了沟通的桥梁,使人的精神世界得到更多的终极关怀,对于防止精神匮乏、缓解精神贫困、避免精神家园的荒芜具有精神导向价值。只有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下,才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为各项工作提供强大的动力和支持。

2.3.3 发展社会体育能促进社会的政治、秩序稳定。

社会政治和谐、秩序稳定,是建设小康社会高度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最终目标。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稳定有序,是与和谐的社会政治环境不可分的。从社会学视野看,就业是民生工程,社会体育的开展普及,可以提高就业率,减少因失业带来的社会冲击,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从法制教育角度看,开展科学健康和积极向上的社会体育活动,有利于人们独立自主地享受健康休闲乐趣,弱化消极的欲望,以愉悦的心态实现精神世界的平衡,潜移默化地纠正不良的行为方式,自觉抵制犯罪活动,促进社会安定团结。不少体育社会学家都曾将体育运动理解为社会健康运行“安全阀”。有资料显示,在世界杯、奥运会等重大运动会召开期间,各国的刑事发案率明显降低。这表明社会体育对促进社会政治的和谐、稳定与发展有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

2.3.4 发展社会体育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增长。

首先,体育运动可以增强劳动者素质,提高企业效益。据调查,社会体育开展较好的企业,职工出勤率要比一般单位提高2.3%左右。其次,体育作为新兴产业,可影响对物质财富的再分配,使社会财富分配和谐、消费比例结构和谐。社会体育由于自身发展需要,增加了人们的体育活动支出,改变了人们的消费结构。我国有13亿人口,如果社会体育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其消费对拉动社会经济发展,将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它必定会全面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扩大消费,拉动内需,增加就业,促使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可有效化解我国现阶段城乡经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突出矛盾。

3. 构建和谐社会中发展社会体育的思考

3.1 政府要增强对发展社会体育的重视。

各级政府要增强对发展社会体育的重视。首先,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要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其次,在开展社会体育的实践中,要把握价值取向复杂性,对价值进行整合,逐步地由外在强制走向自主选择,由向自然界索取物质利益走向追求人生的自我完善、发展和自我超越,由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分离走向和谐统一。同时,在发展社会体育的观念上、内容上、形式上和实现机制上全面创新,培育发展社会体育创新人才,加速和谐价值的实现。最后,要继续加强对居民身边的体育场馆设施建设的投入,保证人们有充足参与社会体育活动的场所。政府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保障人们参与开展社会体育活动的权利。各级体育行政部门每年应有计划地组织一些社会体育活动,引导、促进人们参与社会体育的兴趣和技能,鼓励社会团体或个人积极参与开展社会体育教育的行为,建立发展社会体育信息平台,为人们选择开展社会体育活动项目、场所及技能提供指导,以保证在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实现社会的物质、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

3.2 城市、乡镇要加强社区、农村发展社会体育的管理服务。

城市社区、乡镇农村是社会的细胞和“缩影”,社区、农村和谐是构建城镇化建设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它的各项活动的基础效应都与构建和谐社会高度相关。构建和谐社会须从构建和谐城市社区、乡镇农村入手。社区、乡镇体育作为社区、乡镇人们活动的中介,是社区、乡镇成员经常联系的活动方式和重要纽带。城市社区、乡镇农村需要努力创建一个舒适的参与社会体育的环境,为居民提供健身、娱乐、休闲的机会和资源,吸引居民在闲暇时间主动参与社会体育活动。制定发展社会体育计划,有计划地开展社会体育培训,组织居民参与喜闻乐见的社会体育活动,把体育活动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衣食住行之外的第五生活要素。建立轻松的文化氛围和良好的社会风尚,使城市社区、乡镇农村成为一个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场所,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3.3 学校要加强对发展社会体育的教学。

学校在发展社会体育的推动上扮演着极重要的角色。学校开展社会体育教学需分类实施,中小学的体育与健康和普通高等院校的大学体育教育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淡化学校体育的竞技化倾向,把发展社会体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在课程设计、教材选择上突出健身、娱乐、休闲化,激发学生参与社会体育的兴趣,形成正确的健身、娱乐、休闲观和习惯。设立社会体育专业的高等院校,更要把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多学科知识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作为重要的长远的培养目标。此外,各级各类学校都应将自己的场地资源逐步向社会开放,以为周围的居民提供便利的活动场所。各级各类学校应尝试与城市社区、乡镇农村长期合作,要逐步把教育资源延伸至社会,开展社会体育培训,在群众参加体育活动比较集中的站点进行健身指导,举办各种喜闻乐见的体育竞赛活动,协助群众体育协会全面开展好社会体育活动工作。

4. 结语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综合性的奋斗目标。身心健康是和谐小康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发展社会体育有助于人性的回归,促进人际交往,引导社会风气,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健身、娱乐、休闲生活态度,选择科学的健身、娱乐、休闲生活方式,促进人的社会化,在促进身心健康,促进人际交往,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帮助人们获得巨大精神力量,提高人们的整体素质的同时,还具有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价值,具有构建和谐精神家园的价值。这与十七大提出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及精神文明和谐发展的方向相一致。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实现社会体育发展的和谐,为发展社会体育文化传播、文化创造提供了重要的环境,对构建健康向上、协同进步的文化体系,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级教程出版社, 2003:312.

[2]汪德华, 吴龙, 何健.论体育文化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J].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 , 2007, (13) :43.

[3]何振华.从构建和谐社会看稳定[N].人民日报, 2005-04-17, (1) 版.

发展社会 篇9

1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立法工作严重滞后。

纵观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发展的历史, 无一例不是立法在先。比如开创社会保障先河的德国, 就是在1883 年由政府颁布《劳工疾病保险法》。然而中国直到目前为止尚无一部综合性社会保障法律。作为社会保障的核心, 社会保险制度理应在社会保障法群中首先面世。立法行动总是落在经济发展的后面, 处于一种被动状态。由于社会保障立法滞后, 仲裁机构和人民法院对社会保障争议案件的处理, 也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

(2) 立法体系不健全。

作为社会保障法核心部分的《社会保险法》尚未出台, 现有的零散颁布的各种条例、决定, 相互之间缺少必要衔接。由于中央集中立法严重欠缺, 地方立法畸形繁荣发展。这些地方制定的规章制度, 立法者是多种主体参与, “法出多门, 各行其是”, 甚至相互冲突矛盾, 使一些本来已有的地方社会保障立法也陷入“有法难依”困境。

(3) 立法层次不高。

社会保障法在立法层次上按理应该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但现实是人大立法少, 行政法规多, 立法层次低。据统计, 到目前为止涉及与社会保障相关的法律仅有7 部是全国人大通过的, 而且是与其他内容混和, 并非全部适用于社会保障领域, 其规定还不是主要的社会保障系统。而由国务院及相关部委颁布的各种行政法规至少在100 件以上。这些行政法规大多数以“规定”、“试行”的形式出现, 它们是解决社会保障工作所面临问题的主要法律依据。这种现状显然与社会保障法的地位是不相符合的, 它带来的结果是社会保障立法严重缺乏权威性和稳定性。

(4) 立法适用范围窄, 权利不对等。

从各种行政法规的适用范围来看, 占中国总人口80% 的农民一直不在社会保障范围内。虽然新出台的两个条例扩大了享受社会保险成员的范围, 但仍显不够宽阔。享受社会保障对象的有限性与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实施对象均是全体公民”的标准相比, 适用范围显得过窄和不合理。另外, 按照《劳动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新模式, 社会保险费用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 由于法定比例欠合理, 国家只有少量补助, 职工个人缴费比例不高, 社会保险费用主要由企业负担, 造成企业不堪重负, 使之成为目前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困难之一。

2 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未来改革的几点思考

(1) 加快社会保障立法进程。

首先, 由地方立法向中央立法发展。进入社会保障制度总体设计与整体推进阶段时, 必须高度重视并有计划地制定全国性的社会保障法律和法规。就社会保障进行立法是在全国范围内使社会保障制度走向统一的基本保证。其次, 由分散立法向相对集中立法发展。国务院或其职能部门发布的大多是解决实践中的某一个具体问题的指示、意见等, 致使与社会保障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数以百计。这种过分分散的立法局面, 不利于社会保障项目的均衡发展, 因此, 现阶段是到了考虑向相对集中立法发展的时候。最后, 由行政立法向人大立法发展。缺少人大立法和过多行政立法的局面, 是无法满足社会保障制度正常运行需要的。

(2) 建立一套完善的社会保障基金法律制度。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从运行模式上看, 主要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基金, 这部分保障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预算和各种社会捐助, 属国家责任。另一部分是社会保险基金, 它由国家、社会 ( 单位) 和个人共同负责筹集。目前, 社会保障基金的支付风险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非常突出和棘手的问题。因此, 要解决这一问题, 我们必须通过立法来加大强制征缴社会保险费的力度。同时, 依法采取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 通过多种开源方式来依法筹集社会保障资金, 以确保社会保障制度正常运行。

(3) 以社会公平为基本原则, 加快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建设。

从年人均占有社会保障费上看, 城镇人均占有达455元, 农民人均占有仅15元, 相差整整30倍。现有政策和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乡村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在农村养老保障问题上必须强调国家的责任, 国家应当通过财政补贴的办法对农民发放养老补贴。对于不具备实行条件实行养老金计划的, 国家应加大社会救济的力度, 以保障农民基本生存权的实现。面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与现实需求, 中国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尽快构建社会保障安全网。

(4) 强化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实施机制。

发展社会 篇10

中国的社会转型发端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因为,自此持续了数千年的自然小农经济开始解体,近代工商业和科技、教育逐渐产生,封建君主制制度日趋灭亡。 学者们把从1840年至今的转型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1)1840-1949年为第一阶段, 是低速发展阶段, 从性质看是资本主义现代化阶段;(2)1949-1978年为中速发展阶段;(3)1978年至今为高速或加速发展阶段,从性质看第二、三阶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

由于中国社会转型的前两个阶段, 其速度表现为低速和中速, 因而对整个社会和体育领域影响的广度、深度和强度都不及第三个阶段。 当前中国社会的转型,主要指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

2、社会转型对人们体育观念的影响

当今时代,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与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因此,必须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文化也同样处于转型的过程中。 而随着文化的转型,人们体育消费观念也发生了改变。 正如捷克斯洛伐克学者计算,开展体育运动而降低患病率所节约的医药费,相当于该年体育运动经费的十倍,即增加一元的体育经费,可节约十元医药费。 在文化转型时期,人们的思想文化发生改变,渐渐认识到“花钱买健康”的观念,家庭和个人都不断增加体育的投资,体育健身服务的需求更显著增加,对健身意识明显增强。

3、社会转型期影响社会体育发展的因素

3.1、生产力发展水平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影响社会体育发展的最重要因素。经济的发展会带动所有社会元素的变化, 而社会体育的发展也会受到影响。哲学上说,发展就是事物不断进行分化与整合的过程,而生产力的发展不仅是社会体育分化的催化剂,而且也是社会体育整合的基础。社会体育的为人们提供了多样化、多层次的体育生活参与模式, 充分调动了不同阶层的人们体育参与积极性和参与行为。在一定的动力作用下,社会的每个成员或群体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社会体育才能不断发展进步。 但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并不高,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制约了社会体育为人们提供参与条件,导致人们参与社会体育积极性不高,制约了社会体育的发展。 而随着社会转型的进行,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也将随之而提高,因而社会体育也会随着社会转型的进行而发展。

3.2、市场经济的发展

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制度代替了传统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经济生活单一化、利益主体同质化,形成了社会经济生活多元化、经济利益分殊化。在经济生活多元化的社会里,社会个体利益的自主性、排他性,导致利益主体异质化。 因此,市场经济机制的作用加速了社会体育的发展进程。

3.3、政府的宏观调控

新中国建立以后到改革开放以前,人们的一切活动都要政治挂帅,以阶级斗争为纲,这时我国实行的是依靠政治力量进行强制地社会发展。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对社会生活实行全方位的管理,这使得人们无法也不可能离开他所就业的社会组织,社会体育的功能也受到了遏制。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以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所有制格局的确立以及政府在社会生活中地位的改变, 社会体育发展的条件具备了。 随着社会转型的进行,社会体育也进一步发展,但因转型期体制的不完善,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导致了社会体育发展过程的无序与不合理。因此,此时政府宏观调控就对社会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4、社会转型与社区体育的兴起

社区体育是社会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社区体育的发展又离不开群众体育发展的大背景。 因此,我们在社区体育兴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群众体育高速发展的关系密切,这是社区体育兴起的前提条件。 随着社会转型的进行,我国群众体育迅速发展的原因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1) 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为体育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条件;(2)家庭经济收入的提高,使个体和家庭参加体育活动有了经济保证;(3)工作时间减少,闲暇时间增多,人们参加体育活动有了时间保证;(4)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体力消耗减少,营养过剩,文明病发病率升高,亚健康人群扩大, 公费医疗制度改革,增强了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迫切性。(5)国家重视体育的发展,加大体育投入,倡导国民参加体育运动,对人们参加体育活动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6)2008年奥运会的申办与筹办,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人们参与体育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中国社区体育的兴起是中国社会体育发展适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城市社会体育一直由单位、行业、系统组织开展,社区体育基本上没有得到发展。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城市多年来严重的“单位社会化”现象所致,“单位社会化”现象使单位变成了一个“大而全”、“小而全” 的综合型社会单位,造成了单位功能泛化,效益低下。同时,“单位社会化”现象又变相剥夺了社区的职责,使社区功能萎缩,人们的社区意识淡薄,社区归属感差,反过来更加依附单位,造成恶性循环。 但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入,以往根深蒂固的“单位体制”现象发生了变化,单位再也不能象计划经济时期那样时常占用工作时间组织体育活动了,一向以“条条管理”、“单位管理”为主的社会体育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限制,而人们的体育需求却在不断增长,当人们的体育需求难以在单位得到满足时,其体育利益取向就开始由单位转向社区,社区体育也因此而得到发展。

5、社会转型对社会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的影响

长期以来, 我国的体育事业被认为是一项纯公益性的福利事业,主要依靠国家拨款发展体育,特别是竞技体育实行的是举国体制。 政府一边提出《奥运争光战略》,一边提出《全民健身纲要》。 我国体育是人民的一项事业,社会体育是一项民生工程,然而我们竞技体育资金是政府投入而不是市场,政府该对社会体育投入资金却往往是口号与宣传,资金投入不足。 在“双目标制”政策性条件下竞技体育是主导,社会体育是附属。 所以当前我国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发展是不平衡的、不和诣的,矛盾是存在的。我国长期以来竞技体育资金的投入远远高于社会体育资金的投入。

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入,我国社会政治、市场经济运作的进一步规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条件下,广大人民对金牌意识将会逐渐淡化,休闲、健康、娱乐,体育的人文主义精神和体育的文化意识将会不断的增强,将掀起社会体育热潮。 作为一个整体的体育事业,如果离开了竞技体育,就失去了先导和魅力,如果离开了社会体育,就失去了根基和支柱。两者既不是天平的两端,也不是机械的拼合,而是“相互依靠、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因此,在社会转型期,社会体育与竞技体育应是融合互补的。社会体育公共物品的提供需要和依靠政府投入补充, 竞技体育依靠市场融资、企业、民间、社群组织运作,按照市场规律运行,走职业化的发展道路,社会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融合互补。

6、结论

中国的社会转型分为三个阶段,当前中国社会的转型,主要指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思想文化发生改变,体育健身服务的需求更显著增加,对健身意识明显增强;转型期社会体育的发展主要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市场经济的发展及政府的宏观调控的影响;社会转型促进社区体育的兴起与发展,进而促进社会体育的发展;社会转型期,社会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发生了变化,社会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融合互补。

摘要:为深入探讨社会转型对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我国社会转型的特点及其对人们体育观念的影响进行研究,指出影响社会体育发展的因素,社会转型促进社区体育兴起及其与竞技体育的关系变化。

发展社会 篇11

当大家对CSR、CRO、SIR等概念还在慢慢熟悉之时,CSE(社会企业家)的概念又浮出于世。究竟什么是CSE?它与企业社会责任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本文根据哈佛商学院《社会企业家》报告摘编而成。通过这份报告,你可以对CSE这个全新的概念有所了解。

企业家需要不断革新推动社会发展

社会企业家(Corporate Social Entrepreneurship,简称CSE)是希望以商业进步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领导者。社会企业家的提出源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理论。他认为企业家是“经济发展的带头人”,也是能够“实现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的创新者。熊彼特把企业家视为创新经济的主题,其作用在于创造性地破坏市场的均衡。他认为,动态失衡是健康创新的“常态”(而非古典经济学家所主张的均衡和资源的最佳配置),而企业家正是这一创新过程的组织者和始作俑者。通过创造性地打破市场均衡,才会出现企业家获取超额利润的机会。

而现阶段,社会的需求使企业家的个人行为向企业行为乃至社会行为转化,自然需要更多的改革和创新,并且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于是,社会企业家们的存在被赋予了新的意义,那就是以可持续的竞争力对企业、市场以及整个行业进行革新。

社会企业家将企业变为社会进步的“发电机”

社会企业家们是将企业本身的定义范围扩大化,通过直接的投资或者间接的影响将社会的需求与企业拥有的自身资源相结合,实现了企业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这样的行为可以使企业逐渐转变成为社会进步的“发电机”。

根据过去50年商业行为与社会责任联系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到,过去20年来,传统的慈善概念逐渐被内容更为丰富的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所代替,其中包括“责任公民”、“三重底线”、“战略慈善”等。根据美国一项全国性调查显示,大多数美国企业已经将企业社会责任概念与企业经营融为一体,社会已经广泛接受了企业作为社会公民一员应当承担的责任与义务。然而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框架或范本来指导企业如何履行社会责任。社会企业家致力于加快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历程,他们已经成为了企业社会责任加速发展的推动力。

接下来,我们可以一起分享两家深度践行“社会企业家”精神的先驱者——美国的天伯伦公司(著名户外用品生产商)和星巴克咖啡,来看看他们是如何将“社会企业家”责任与企业的发展相结合。

社会企业家将经营方式彻底转变

社会企业家们希望将企业经营方式进行彻底而有意义的转变。而创造一个有利环境、扩大并增强企业愿景和价值观、培养有社会责任意识的员工、建立起具有战略意义的联盟都是实现转变的必要因素。

创造有利因素

要成为社会企业家,需要进行思考模式的转变并且创造一个基本的有利环境,这需要企业的第一把手来执行这种转变。他需要进行一个全面的考量,看看公司哪些地方可以进行CSR的变革,并且弄清楚这样的变革为什么会对企业的成功带来影响。星巴克前首席执行官Orin Smith认为,将个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点与企业的成功经营相联系,是实现企业成功与可持续的一条捷径。这样的想法和战略必须伴随着企业的结构调整和经营进程。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有相应的执行指标。这些指标要以经济和社会价值为基础,其中还要包括对员工的激励和奖赏机制。通过这些导向系统,最高决策者可以保证公司决策和经营与对外表述的社会价值承诺相一致。

由社会企业家领导的公司希望打破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堡垒”,所以他们会更加依赖于跨部门职能小组,因为这些员工能迅速将各类利益相关方的利益诉求放入一个议题中。跨部门职能小组的设置能够使公司运营实现“交叉跨越”,从而提高办事效率。传统意义上的企业决策层的主要职能是领导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而当企业开始尝试社会企业家发展模式时,企业的决策层应当把主要职能向创造社会价值上转变。这就要求企业家们确认企业的价值已经通过内部运营渗透到企业的每个组成部分。

基于企业价值进行经营管理

对于社会企业家而言,企业价值是特别需要关注的焦点问题。制定一个正确而适宜的企业价值对于推进CSR的发展是尤为重要的。社会企业家们应当意识到,一个好的企业价值应当包含对社会责任的考虑,企业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应当成为企业的使命。企业家们应当保证企业价值所写的每一个字都转化成为了实实在在的行动。以价值为导向的企业应当把自己视为道德楷模,并且有能力以可持续和合乎伦理的发展解决人类所面临的一些问题。这样的企业不仅仅满足于遵纪守法和满足利益相关方的诉求,而是追求超越社会的基本诉求,成为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楷模和标准制定者。于是,企业价值的制定不应仅仅基于现阶段的战略布置,而应当着眼于更加广阔的未来。

天伯伦的企业价值观是“人文、谦逊 、诚实”,这样的信念使天伯伦的员工需要勇敢面对社会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天伯伦人力资源经理就表示:“公司的价值已经成为员工们的信条,传统的仅仅为获得商业利润的价值观已经无法被员工接受了。”天伯伦的员工们通过社区义工服务来将企业价值转化为实际行动,并且逐渐成为了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推动者。

星巴克的品牌经理也表示,从市场确立到产品生产,从如何雇佣员工和雇佣怎样的员工到如何对待员工与顾客,星巴克已经将企业价值融入每一项经营活动。

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员工

社会企业家的成功实践受到很多因素的推动和支撑,拥有具有社会责任意识的员工十分重要。普通企业家与社会企业家有很大的区别,前者通常是告诉员工应该做些什么,不应该做些什么;而后者则给与员工更多的主动权,引导他们做更符合企业价值的事情。

具有社会责任意识的员工是企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的内部捍卫者。他们通常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乐意倾听利益相关方的诉求,并且能够向利益相关方很好地阐述公司是如何将自身价值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他们不仅是企业现阶段政策的执行者,同时也是更长远愿景的创造者。据有社会责任意识的员工,能够成为企业各部门凝聚在一起的催化剂和协调者,能够鼓舞、协调各部门员工,并且跨越企业内外部的界限,动员各利益相关方一同为实现企业价值创造可能。

创造多方共赢的合作价值

企业价值得以实现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与其他组织的合作,包括其他公司、社会组织或政府组织。联盟的结成可以帮助企业尽快实现企业价值,并将这一价值扩大化。

战略联盟的建立需要考虑到能力和资源的互补,从而获得新的资源供给。战略联盟通常被视为那些处于低收入领域企业的商业战略和社会战略获得成功的一种捷径。

星巴克副总裁Sue Mecklenburg则认为,企业应当把合作的注意力转向真正感兴趣的领域,而不要仅仅寄希望于提高影响力和专业性。企业应当充分考虑自己的优势是什么、能做什么、乐于做什么、客户希望自己做什么,尽管有时客户的希望十分复杂且难以实现。星巴克与墨西哥南部恰帕斯州的咖啡豆种植商们结成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应对贫穷、环境保护等问题。星巴克将先进的咖啡生产技术与市场渠道贡献出来,提高了当地的咖啡生产技术,且双方共同为改善当地环境贡献力量,恰帕斯州同时也成为了星巴克有机咖啡生产原料供应地。这样的合作方式使星巴克和恰帕斯州实现了可持续的共赢。

社会企业家们面对的挑战是一种机遇

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人的发展 篇12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是在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上,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 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 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 走共同富裕道路, 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是到2020年, 社会

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 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 家庭财产普遍增加, 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 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 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 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 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 社会秩序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 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则包括:

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科学发展, 坚持改革开放, 坚持民主法治, 坚持正确处理改革, 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的发展理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人的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中的人的发展理论要求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并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道德规范。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风尚, 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马克思恩格斯从人的社会属性出发, 阐述了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理论, 认为只有正确地处理一切社会关系, 才能有利于人的发展。例如:法的关系根源于物质生活的关系, 规范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要回归到物质生产的关系上来;人类历史的创造总是在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的作用关系中实现的;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既不是按照共同的意志, 也不是根据一个共同的计划, 他们的意向是相互交错的关系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中的人的发展理论是从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出发, 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 站在道德建设的高度, 处理一切社会关系, 推动人的和谐发展, 这是一个新的理论贡献。

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中的人的发展理论强调民主与法治建设和人权建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从根本上否定了私有制, 我们在并不发达的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 也就是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 重新建立了个人所有制, 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结果。这种制度的确立, 从根本上保障了人民的民主权利,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我们要坚持依法治国的方略, 用法律的手段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保障人权。马克思、恩格斯的目的是使无产者形成阶级, 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 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实行对资产阶级的专政。早在19世纪40年代, 他们就呼吁:“欧洲三大文明古国, 英国、法国和德国, 都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在财产共有的基础上进行社会制度的彻底革命, 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急不可待和不可避免的必然。”无产阶级要通过革命使自己成为统治阶级, 并且以统治阶级的资格用暴力消灭旧的生产关系, 进而消灭了阶级对立存在的条件, 消灭了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 进入无阶级社会, 这个社会是真正的民主社会。在他们的思想中, 民主权利是通过暴力革命才能得到实现, 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中的人的发展理论强调的是民主与法治建设和人权建设, 主张用法治建设的手段实现人民民主专政的目的, 维护人权。

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中的人的发展理论要求切实改善民生状况。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要求切实改善民生状况。马克思、恩格斯把全人类的幸福生活作为自己的幸福, 他们看到了以个人自己劳动为基础的分散的私有制转化为资本主义私有制这样的少数掠夺者剥夺人民群众的残酷性, 要求事实上已经以社会生产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所有制转化为社会所有制, 也就是让人民群众剥夺少数掠夺者, 虽然这是一个比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要长久得多、艰苦得多、困难得多的过程, 但是, 为了全世界的民生状况的改善, 他们用阶级斗争的手段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中的人的发展理论要求切实改善民生状况, 主要用经济发展的手段,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这样做才能切实有效, 达到目的。

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中的人的发展理论要求提高人的自主创新能力。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自主创新是第一竞争力。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以经济为基础, 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归根结底是人才或人的素质的竞争。经济发展必须靠科技作为支撑才能可持续, 科技发展必须靠自主创新才能可持续, 所以, 我们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 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马克思恩格斯看到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作用, 并且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邓小平同志看到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巨大推动作用, 并且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中的人的发展理论要求提高人的自主创新能力, 实现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而人的发展也要靠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作为支柱力量。

5.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中的人的发展理论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自资本主义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 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日益增强。在最先进、最发达的工业国家中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自然力, 迫使它为人类服务, 甚至极大地增加了生产, 人离开狭义的动物世界越来越远, 创造的历史的结果和预定的目的越来越符合。但是, 自然界也是有理性的, 理性的也应该是自然的, 人类在迫使自然界接受改造的同时, 自然界也会以某些方式报复和惩罚人类。我们不能把自由竞争、生存斗争、过度开发自然界当做最高历史成就和人类正常状态加以颂扬, 而是要加强环境治理保护, 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 以解决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为重点,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 在人与自然和谐中促进人的发展。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推动人的和谐发展的现实路径

人的和谐发展主要指在经济与社会各个方面协调发展的基础上, 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和谐文化的背景下, 加强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建设,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在整个社会团结和睦、各民族共同发展的环境中, 每个人都能够得到自由、充分、全面的发展。

1. 从经济社会方面来说, 我们要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注重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 推动人的和谐发展。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的时候, 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是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将来条件具备时,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会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目前, 主要是注重三个方面:一要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 基本方法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推进西部大开发,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主要目的是形成东、中、西协调发展的新局面。二要促进科技、教育、文化协调发展。我们要优先发展科技教育事业, 因为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科技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我们要促进教育公平, 因为教育公平是最基础、最起码的社会公平, 主要方法是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 推动公共教育协调发展;我们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因为随着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逐步普及, 国民素质越来越高, 人民群众文化需求越来越强烈。三要促进医疗卫生服务协调发展。当前, 中国的医疗卫生服务条件城乡差距很大, 这是一个严峻的社会现实。为了让广大群众能够享受到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为了提高全体人民的健康水平, 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就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 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进而, 推动人的和谐发展。

2. 从思想文化建设方面来说, 我们要建设和谐文化, 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推动人的和谐发展。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要实现思想文化的和谐, 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于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领域里面。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 把这个优秀文化传统与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相结合, 建设新时期的符合世界潮流的和谐文化。我们要建设和谐文化, 重点在于三个方面: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二是坚持正确导向, 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三是广泛开展社会和谐创建活动, 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

3. 从社会管理和制度建设方面来说, 我们要完善社会管

理, 加强制度建设, 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推动人的和谐发展。加强社会管理, 维护社会稳定,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也是推动人的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基本方法是:一是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整合社会管理资源, 提高社会管理水平;二是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需要达到的目标是在服务中实施管理, 在管理中体现服务, 争取做到管理能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景。“在人民群众中, 我们毕竟是沧海一粟, 只有我们正确地表达人民的想法, 我们才能管理。”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基本方法有:一是建设服务型政府, 推进社区建设和行政村建设, 完善基层服务;二是健全社会组织, 增强服务社会功能, 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 妥善处理社会矛盾;三是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 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四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五是加强国家安全工作和国防建设, 保障国家稳定安全;六是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 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七是完善法律制度, 夯实社会和谐的法治基础;八是完善司法体制机制, 加强社会和谐的司法保障;九是完善公共财政制度, 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十是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十一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等。

4. 从中华民族团结统一、共同发展方面来说, 我们要增进社会团结和睦, 激发社会活力, 推动人的和谐发展。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 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具体方法有:一是增强全社会创造活力, 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毛泽东说, 人民, 只有人民, 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能力是无限的, 只要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中华民族的崛起就会指日可待。二是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爱国统一战线是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一个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样爱国, 怎样建设强大的祖国, 我们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而共同奋斗, 建设之雄厚的伟力在于广大民众之中。三是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团结,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中华民族的成员不仅包括国内的中华儿女, 而且也包括国外的中华儿女, 中华民族的人的和谐发展自然也包括海外中华儿女的和谐发展, 需要全世界的中华儿女团结奋斗。四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营造良好外部环境。我们要重视外部因素的作用, 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维护公正、合理的国际社会新秩序, 积极争取外援, 推动中华民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474.

[6]列宁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7.

[7]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293-294.

[8]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9]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上一篇:损伤修复下一篇:自适应动态反馈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