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发展趋势

2024-10-05

社会保障发展趋势(精选12篇)

社会保障发展趋势 篇1

我国社会保障体制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社会保障覆盖的范围不断扩大, 收益群体逐渐向均衡化趋势发展等方面。然而受到我国基本国情的影响, 加上社会保障处在初级阶段, 社会保障实施时难免出现一些问题, 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将工作重点转移到解决问题的层面上来, 进而保障我国社会保障健康、稳步的发展。

一、社会保障落实存在的问题

社会保障适度水平中的“度”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其中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为社会保障支出总额所占比重的大小, 具体表现在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两个方面, 因此, 对这两个方面的研究对评估我国社会保障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对我国养老和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逐一进行探讨。

(一) 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养老保险方面取得的成就较之前可谓突飞猛进, 尤其是养老保险债权更加明确, 收益覆盖范围逐步扩大, 收益水平不断提高, 使我国社会保障体制日趋完善。但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普遍存在, 不仅涉及到经济领域, 在社会保障中也多有体现。例如, 养老保险收益者中城镇人口占有很大的比重, 而农村收益人群微乎其微, 这样以来社会保障支出明显倾向于城镇人口。不过我国在计算GDP时并未将城镇与农村区分开, 因此, 当前的社会保障适度水平测算时其涵盖的范围存在着不准确性。

(二) 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

对医疗保险进行研究, 发现其存在着与养老保险类似的问题, 不过城镇与农村之间的差距较小, 主要因为国家对农村看病难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在政策和资金方面加大了扶持力度, 进而使医疗保险在短短的几年内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与之前相比农村医疗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不过要想达到高质量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因此, 从这个层面上分析, 医疗保险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另外,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社会保障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 但是仍满足不了我国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二、未来社会保障发展对策

针对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我们应进行客观的分析, 冷静的对待。首先, 应清楚的认识我国的社会保障仍存在初级阶段存在一些问题在所难免, 关键能够不断总结成功经验, 进而完善和改善社会保障制度;其次, 应遵守社会保障发展的客观规律, 不能刻意的调整社会保障适度水平, 尤其应从宏观经济调节和调控发展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 不能因为受到制度的影响而盲目行事。

(一) 调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扩展社会保障范围

针对社会保障在城乡发展存在的问题, 国家应制定相关的法律,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要求企业只要进行生产就必须要求职工参加社会保险, 一方面这是企业应肩负起的社会责任, 另一方面也是政府部门的职责所在, 尤其应将工伤、医疗、养老保险作为重点项目进行落实。另外, 还应积极采取多种措施不断扩展社会保障覆盖范围, 尤其是农村地区更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例如, 为保证社会保障在农村中有效开展, 应借助法律法规手段加以强调。同时还应明确政府、企业、个人在社会保障中的相关职责, 以此保障全体社会劳动者能够享受到公平的社会保障。

(二) 缩小地区差异, 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

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有助于扩大互助互济范围, 符合社会保险大数法则要求, 不但能够增强社会风险的抵抗力, 而且还能体现社会的公平性。因此, 相关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提升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另外, 针对社会保障中的其他制度也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积极的创造条件, 不断推动省级统筹工作的进行, 这样以来一方面能够显著增强不同地区间的转移支付力度, 另一方面还能很好的缩短不同地区间的差异。

(三) 结合经济增长情况, 适当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 财政收入飞速增长, 在岗职工的待遇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因此, 我国应结合经济发展状况, 适当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以此激励广大社会劳动者, 使其积极参加社会保障, 为社会保障在我国的稳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首先, 应建立科学的养老金调整机制, 适当调整个人医疗保险自付比重;其次, 增加对最低社会保障、失业、工伤等方面的保障投入, 这里不能将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局限在城镇职工上, 还应注重农村养老和医疗保险的改善, 以此确保全民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

(四) 注重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的可持续发展

应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 将社会保障支出比例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为此, 应加强不同社会保险征缴力度, 在实际工作中要求保险费用的征缴做到“应收尽收”, 以此确保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的可持续发展, 尤其不能刻意的阻碍社会保障的良性发展, 同时还应客观、理性的看待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与社会保证结构体系问题。另外, 当社会保险制度成功渡过调整期后, 应适当的将保险投入转移给其他方面, 例如增加医疗保险的投入等, 以此使我国的社会保障真正实现稳定、安全可持续发展。

三、总结

社会保障关系着每个劳动者的切身利益, 并在社会稳定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为此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用人企业, 均应正确认识社会保障潜在价值, 尤其应理性看待我国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首先, 政府部门应全面分析影响社会保障推进的各项因素, 进而采取有效措施缩小不同地区社会保障存在的差距, 不断扩展社会保障覆盖范围, 进而使全民享受公平的社会保障;用人企业应肩负社会责任, 为社会保障的有效落实创造条件。

摘要:随着经济的增长, 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我国社会保障体制逐步走向成熟, 尤其近年来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是社会保障体制在实际的落实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因此为了对社会保障有个更清晰的认识, 有关专家提出了社会保障适度水平这一概念, 它表示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本文基于社会保障适度水平这一概念, 对我国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 并对未来我国社会保障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以期社会保障的有效落实提供参考。

关键词:社会保障,发展,趋势,对策

社会保障发展趋势 篇2

1前言马克思曾说过:现代社会对体育的需要是由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决定的。在物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使社会成员享受各种权益,在体力、身心、精神、道德和个性等诸方面全面发展。这种全面发展的实现和社会对体育的需要,不是以人们的愿望和主观意志为依据,而是由社会生产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体育将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地位。

社会体育作为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人民体质的增强、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是现代社会文明、健康、科学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现代生产方式和人文环境等客观条件将对社会体育的性质、内容、范围、结构、对象及时空关系产生巨大影响。今后是我国全面实现现代化建设第2步战略部署,向第3步战略目标迈出重大步伐,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时期。配合国家“九五”规划和远景目标的实施,运用预测学、人口学、历史学、经济学及社会学基本理论,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体育发展历史,剖析影响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结合世界社会体育发展趋势,预测20我国社会体育基本走向,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乃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历史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为社会体育的全面发展和新的飞跃提供了扎实的基础。党和国家大力倡导社会体育。1982年,在5届人大5次会议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把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体育任务用根本大法确定下来,成为全国人民必须努力实现的法定目标,国家“六五”、“七五”规划也对体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1995年6月20日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它从面向21世纪提高民族素质的战略高度出发,对今后若干年直到下世纪初我国全民健身的目标、任务、措施提出了新的明确的.要求。《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是新中国体育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将实现一次新的飞跃。随着1995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颁布,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体育的权利,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得到了充分的法律保障。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使这一阶段我国社会体育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

1978年以来,职工体育呈现全面发展趋势。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职工人数大幅度提高,职工体育活动的内容也由过去以广播操、生产操、武术、球类为主,开始向体育舞蹈、健美操、气功、保龄球、网球、门球等时尚体育项目扩展。在社会体育活动的高潮中,广大职工体验到了体育所带来的快乐,对体育的价值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企业经营机制的逐步转换,职工体育也由单纯行政命令组织活动,向多渠道、多形式演进;职工体育管理也由集中统一向多元化过渡;职工体育的价值取向也由单纯的健身,转向健身与娱乐、消遣的有机结合;其形式也正在向自愿参与、业余为主、以趣择项、多方筹办、有偿服务方向发展。除了行政组织形式、自由结合形式和家庭形式外,社区组织形式和经营型、准经营型、体育俱乐部形式也随着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建立起来。

党的11届3中全会以来,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先导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农村发生了历史性巨变。随着广大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对精神文化和体

社会保障发展趋势 篇3

关键词:电子商务;信息多元化;经济发展

当今社会经济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随之,人们的购物方式也有所变化,电子商务使消费者在家轻松购物,享受便捷生活.电子商务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探讨电子商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在了解电子商务的特点之后,本文着重描述了电子商务在当代社会发展现状以及对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加快作用。

一、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

电子商务作为现代服务业中的重要产业,有“朝阳产业、绿色产业”之称,具有“三高”、“三新”的特点。“三高”即高人力资本含量、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价值;“三新”是指新技术、新业态、新方式。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是对电子商务核心价值链的概括。

电子商务产业具有市场全球化、交易连续化、成本低廉化、资源集约化等优势。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呈现典型的块状经济特征,东南沿海属于较为发达地区,北部和中部属于快速发展地区,西部则相对落后。

二、电子商务是实现经济变迁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一)电子商务是实信息经济是从经济角度对信息社会的描述,而从工业社会的产业经济向信息社会的信息经济的转化就是一种经济的变迁。

(二)“经济变迁”的诞生也许更多地包容了世纪之交产业社会向知识社会根本转换历程当中,从经济理论、社会经济结构、经济增长到企业经营管理等从宏观到微观的社会经济变革。

(三)而就“变迁”本身而言,它需要变迁的内在和外在动力、变迁的传导形态和变迁的阶段性内容。变迁的外在动力在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围绕发达工业国家的经济“滞胀”的压力导致新经济增长点的寻找。

(四)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中业经济转变为知识经济是由旧的经济形式向新的经济形式的转变,在这样一种转变过程中,电子商务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关键性的措施和手段,因为它是将信息技术与传统经济连接起来的最有效的桥梁。

(五)电子商务将会对世界经济发展和竞争格局产生巨大的影响。世界各国纷纷发展电子商务,把它作为迎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手段。由此可见,发展电子商务已不在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的又一次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对此有深刻的认识。

三、电子商务发展是促进市场资源有效配置的必备手段

(一)电子商务将政府、企业以及贸易活动所需的其他环节连接到网络信息系统上,在整个供需链与贸易链中,从原材料采购供应到为消费者服务进行双向的信息交换、传递和应用集成,并以高效快捷的信息交流与直接应用完成全部商务活动,促进各种要素合理流动,消除妨碍公平竞争的制约因素,实现市场对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

(二)电子商务帮助企业实现了资源的跨地域传递和信息共享,在传统贸易运行环境下困扰企业的区位劣势和竞争劣势得以克服。由于信息在互联网中充分、便捷地流动,减少了产品交易的不确定性和市场发展的盲目性,进一步削弱了因不完全信息或信息的不对称而产生的市场垄断行为,消除了黑箱操作和信用危机,使整个市场秩序得到优化。

四、未来电子商务发展7大趋势

(一)更多心满意足的网上购物者。如今,经济衰退又将消费者拉回到了网上,人们对在线购物体验持有更高的肯定态度。

(二)电子商务的深度将进一步拓展。目前受限于技术创新和应用水平,企业发展电子商务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这两方面水平的提高以及其它相关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将向纵深挺进

(三)电子商务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国际电子商务环境的规范和完善,中国电子商务企业必然走向世界,这也是进一步扩大对外经贸合作和适应经济全球化、提升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四)行业电子商务将成为下一代电子商务发展主流。

(五)电子商务是将来的主要商务交易模式,但对于国内为数众多的中小型企业来说,将面临如建设投入大、运营成本高、见效周期长、效果不理想、缺乏标准化的应用系统、软硬件需不断升级等一系列难题。

(六)精准化营销和个性化服务。这个需求大家都是有的,希望这个网站是为我而设的,希望所有为我推荐的刚好是我要的,以后的营销不再是大众化营销,而是窄众营销。每个人都希望最大效率的应用这个营销的渠道和营销的工具化是窄众营销,每个人精准化的知道他的需求,为他提供个性化的营销和服务。

(七)互联网金融。这个平台可以说上面有演员、有观众,有很多的戏,这个戏就是这里面的一些内容,也就是说含有保险、基金、小贷,有各种各样的服务,是戏的内容。演员就是那些银行、金融机构、保险公司等等。观众就是所有的大宗顾客,还有比如说我们的商家、供应商、合作伙伴。这个平台最好的为所有的大众服务,所有的这台戏上面的观众服务,也就是这个平台的作用。

电子商务服务业蓬勃发展,逐步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随着企业供应链电子商务、国际电子商务的发展,将带动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发展,围绕电子商务服务形成的从低端技术环节到中端支撑环节再到高端应用环节的电子商务服务链在我国结点饱满,一个全新视角的电子商务服务业群正在形成,将成为未来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参考文献:

[1]郭海楼.浅谈电子商务形势下现在物流业的发展[J].现代营销,2012(5).

[2]曲冠霖.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的关系[J].科技投资,2010(3).

社会保障发展趋势 篇4

社会体育作为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人民体质的增强、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是现代社会文明、健康、科学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现代生产方式和人文环境等客观条件将对社会体育的性质、内容、范围、形式、对象及时空关系产生巨大影响。

1. 经济是社会体育的基础

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而社会体育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它的发展必然要以经济为基础,其发展规模和模式都要受到经济的制约。当前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工业、农业包括第三产业都在我国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日趋成熟,经济状况与社会体育、社会体育和个体的体育行为、经济状况与个人体育行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经济水平最重要的指标就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GDP) ,它不仅反映综合国力的经济总量,而且反映按人口平均物质的非物质生产部门在某一时期新创造的价值。根据《1996—2010年中国社会全面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魏礼群主编,1996) 所预测的人均GDP可知,在过去10年中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以每年8%—9%的速度递增,这一高速度在本世纪末还将继续保持下去。但是由于基数的不断变大,再保持8%左右的高速度恐难以实现,但其发展速度可望仍将保持在6%左右。可见,未来几十年中我国经济实力还将不断增强,这必将为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物质条件,为社会体育的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国家的重视是社会体育发展的前提

现阶段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党和国家大力倡导社会体育。1982年,5届人大5次会议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把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体育任务用根本大法确定下来,成为全国人民必须努力实现的法定目标,国家“六五”、“七五”规划也对体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1995年6月20日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它从面向21世纪提高民族素质的战略高度出发,对今后若干年直到下世纪初我国全民健身的目标、任务、措施提出了新的明确的要求。《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是新中国体育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将实现一次新的飞跃。随着1995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颁布,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体育的权利,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得到了充分的法律保障。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使我国社会体育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2007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以及“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启动,为社会体育又注入了新生力量。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完美闭幕把我国社会体育推向了一个高潮。

3. 人口是社会体育发展的主体

人口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社会体育发展的主体。社会体育的发展不仅和经济有关系,而且和人口增多有直接关系。社会体育对象的特殊性和我国未来人口的数量息息相关。按照12‰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中线) 估算,到2000年,我国人口为12.89亿;到2010年,按9‰的中线标准估算,人口将达到14.10亿 (魏礼群主编,《1996—2010年中国社会全面发展战略研究报告》,1996) 。未来几十年中基数不断增大、增长速率减少,但总体人口数还是呈上升趋势。

从现阶段我国人口状况来看,体育人口可分成4个层次。第一,25—35岁之间。这部分人口刚从大学走向社会,从学校学习的体育技能还没有忘记,依然有着在学校体育的激情,大部分人的父母和子女还不需要用过多的时间去赡养和抚养,经济状况对他们是最大的挑战。根据近几年的高中和大学入学情况,2008年是最高峰,所以他们是未来几年里社会体育的一批新生力量。这部分人的体育人口百分比为40%左右。第二,35-45岁之间这部分人的社会负担系数最大,既要赡养老人,抚养孩子,又有繁重的职业工作,即使有兴趣参加体育活动,也力不从心。这部分人的体育人口百分比为10%左右。第三,45—55岁之间。这部分人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社会地位比较稳定,子女和老人的负担较小。这个阶段的体育人口的百分比为25%左右。第四,55—75岁之间。这部分人增长速度从我国年龄结构来看是最快的,他们刚刚离开工作岗位,生活富裕、闲暇时间多,对健康的渴望程度也是最高的,这个阶段的体育人口百分比为45%左右。

4. 发展趋势的归纳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和支持,经济条件允许,社会人群对健康不断追求。我们不难看出个体的体育行为促使社会体育未来将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出现,“健康第一”“体育强身”的观念也将会深入人心,社会体育与各种社会文化活动也将融为一体,既有娱乐、健身、休闲,又有竞技。人群中个体的科学锻炼意识也会普遍化,锻炼手段会更加多元化。各层次的管理体系也会进一步完善并走向规范化、市场化、法制化。

二、社会体育与高校体育学科

1. 社会体育唯一的可操控性

未来社会体育发展趋势的明朗,对我们高校体育学科的改革和建设提出了一个新的考验。但是不管是什么样的学科改革和建设都是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的目的而进行的。高校体育学科也是如此。虽然社会体育是宏观的、不可操控的,但是它的主体却可以个体化。我们把社会体育主体个体化以后就会发现,高校体育学科的的发展趋势其实就是培养出社会体育人口所需要的人才。这也是社会体育唯一的可操控性。

2. 高校体育人才的多元化培养

从未来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看出:个体的体育行为促使社会体育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按性质可分为:收费和不收费;按内容可分为:竞技运动、健身运动和休闲娱乐;按形式可分为:有组织和无组织。它的范围很广,是多元化的,但目的却是单一的,就是怎样更好地增进健康。也就是说我们未来高校体育学科的发展培养出组织、管理、科学的指导手段、全面的技能项目等与一身的多元化人才才是最重要的趋势。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国力日趋强盛的条件下,我国的社会体育也有了更好的发展,在社会体育中起主体作用的人群在个体体育行为的促进下形成了一种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多元化的要求给未来高校体育学科的发展指明了一个方向,从唯一可操控的个体体育行为入手研究,未来高校的体育学科的发展趋势必将以培养多元化人才为方向,不能走多分专业和划分类别的路子,应把同学科、相近学科和一些辅助学科集中起来,划分多个班级教学,构建相互促进、相互渗透、共同进步的教学体系,这样才能适应未来社会体育的发展方向。

摘要:目前我国对未来社会体育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的论文很多, 对高校体育学科发展或体育学科改革加以探讨的文章也很多, 但根据未来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来谈高校体育学科的发展方向的却寥寥无几。本文作者对近十几年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归纳, 并放眼我国未来社会的体育发展, 分析了高校体育学科对未来社会体育的直接影响关系, 理性地探讨了我国高校体育学科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未来社会体育,发展趋势,高校体育学科

参考文献

[1]田雨普.21世纪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1.1

[2]周爱光.论我国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1999.1.

央行养老保障体系发展趋势与对策 篇5

3、建立完善精神生活体系。

主要是根据老年人的爱好、兴趣的需要,各级人民银行要以本级机构为单位,建立老年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场所,以切实解决“老有所乐”的问题。

一是各级人行要建立完善多功能的老年人文化娱乐场所,或建立老年人活动中心,或兴办老年人活动室,或完善老年人活动园地。二是老干部工作部门在组织开展文体娱乐、旅游等活动时,实行低费或免费服务。三是努力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老干部工作部门应经常组织退休人员听讲座,普及保健知识,因地制宜推广适应老年人特点的健身术活动,增强体质。

4、建立完善老年教育体系。

老年同志拥有充分的休闲时光,渴望多姿多彩的晚年生活,同时也希望再次回到集体之中,得到新的友谊。只有满足个人兴趣爱好,丰富生活,才能心旷神怡,健康长寿。因此,各级人行应充分利用老年活动场所办学习班、开讲座,并为愿意进入老年大学或老年学校的老年同志提供方便条件,使老年人重新获得学习机会,以切实解决“老有所学”的问题。一是组织开展多种类型的老年人培训学习,例如知识型,即文学、历史、地理、时事政治、法律等;又如娱乐型,即书法、绘画、花卉、盆景、工艺、美术等;还如实用型,即长寿科普知识、老年病防治知识、美容、园艺、烹饪等。二是帮助老年同志坚定理想信念,引导他们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联系深化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不断地加强学习,以致更好地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引导老干部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澄清在构建和谐社会理念上的认识误区或模糊观点,从而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三是普及与老年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知识,运用现代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和伪科学,使老年同志保持健康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状态。正确对待生老病死,树立科学养生观,反对迷信愚昧的歪理邪说,把健康长寿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三、对策思考

1、加强养老保险基金制度建设。

为维护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与完整,人民银行要在深入宣传老年社会保障法制的基础上,更新观念,虚心学习,借鉴其它行业系统的好作法好措施,以建立完备配套的适应中央银行特点的养老保障制度体系,促使养老保障体系实现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明确各级职能部门的责、权、利,以统一领导和协调养老保险工作,按完整的养老保障体系,有组织、有领导的去实现。从而防止各利益主体之间过多的矛盾和纠纷,兴利除弊,保障全体人员的合法利益。

2、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统筹规划。

养老保险问题,说到底是在保障社会劳动者退休后享有基本生活水平的前提下,使全社会通过统筹方式筹集的养老保险金,在今后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均达到收支平衡的特殊性财务问题。为此,各级人行领导要高度重视,统筹规划,纳入日程,加强领导,带动全系统员工都来关心重视老年事业。并从现实出发,处理好不同经济区域的关系,严格落实国家有关养老保险统筹机制,不断扩大养老保险的筹资渠道。与此同时,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养老保险金营运效率,既确保老年人退休金按时足额支付,又避免现值养老金贬值。

3、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服务。

广场舞的社会价值与发展趋势研究 篇6

摘 要:舞蹈是以身体为语言的运动表达艺术,舞者是通过音乐伴随着舞蹈交流感情的。广场舞是起源于生活并深深扎根于广大人民群众社会生活的艺术门类。本文从民间舞蹈发展的脉络角度分析城市广场舞的历史渊源,结合城市广场舞的特征阐述它的社会价值意义,并对城市广场舞进一步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广场舞;社会价值;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J7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8-0214-02

广场舞是以强身健体、交友娱乐为目的,是在欢快的音乐节奏下的以舞蹈为载体的一项特殊的健身活动,因在城市广场聚集而得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文化的繁荣,城市广场舞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广场舞对促进城市文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是当代居民享受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它能够减轻工作者们的疲劳,暂时忘掉他们的烦恼。广场舞包含着传统的秧歌、健身操、现代舞和健美舞等艺术元素,以最流行、最时尚的艺术方式进入城市的街道小巷,是当代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

一、广场舞的历史沿革

舞蹈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旧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利用敲击石头作为节奏,手舞足蹈,用肢体动作来表达他们的喜怒哀乐,通过舞蹈表达丰收的喜悦之情。《吕氏春秋·古乐篇》中有一段记载:“昔阴康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气郁阔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而宣导之。”汉代到魏、晋期间,盛行一种邀请舞,即主人在宴会上第一个跳舞,紧接着邀请下一个人跳舞,跳完再邀请下一个人继续,如此反复。如果拒绝,则被视为非常没有礼貌的行为。起于唐代的乐舞,在南北朝时期得到很大发展,堪称历代歌舞之最。唐代的普通老百姓对踏歌甚是喜爱,“夜宿桃花村,踏歌接天晓”,描写的就是村民彻夜踏歌的情景。宋代的舞蹈在舞蹈史上处于一个转折期,人们的兴趣逐渐转向戏曲,但舞蹈在唐代的基础上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逐渐从宫廷走向民间,这种民间歌舞被称之为“舞队”。“表现农村生活的民间舞蹈——《村田乐》在清代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秧歌”。在封建社会后期的元、明、清,舞蹈艺术发展趋势大致相同,延续着前朝的民间舞蹈,并与民间的风俗习惯、宗教相结合”[1]。近年来群众文化建设受到党及政府部门的关注,尤其是“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政府部门在省、市、县、镇、村建设了众多文化广场,丰富了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也标志着我国城市软实力建设的提高”[2]。

二、广场舞的功能

“广场舞蹈是一种健身文化,其舞步简单、易学,适合各个年龄段的群体参与其中”[3]。家庭主妇、退休干部等中老年群体是广场舞参与主体,他们参加广场舞蹈这种娱乐活动是为了缓解生活压力,锻炼身体,愉悦身心。

(一)健美形体,增加自信

广场舞因为其欢乐明快的特性,成为有氧运动者的最佳选择。广场舞蹈的选曲基本都是欢快类的歌曲,欢快的歌曲伴着轻松的步伐,能使身体的许多部位得到活动。人们通过身体的扭动,活动的部位到达全身,对颈椎的治疗、改善心肺功能都有一定的保健功效。广场舞能增强身体的灵活性,使左右脑都得到开发,人们的协调能力得到改善。对于一些久坐办公室和不爱运动的人来说,对他们身体的骨骼和韧带都有好处。

广场舞不仅可以娱乐大众,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可以减脂塑型,所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都加入进来。在耳熟能详的音乐旋律中,参与者专心起舞,并以优雅的舞蹈动作展示自己,让他们更加自信,勇于面对挑战,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在与人互动与交流的过程中更加自信。

(二)调节情绪,放松身心

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导致很多上班族久坐办公室,导致身体很多机能下降,身体状况每况愈下。调查表明,长时间有规律地进行一些有氧健身运动能明显地改善这一状况。人们在轻松欢快的歌曲中踏着有规律的步伐,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消除了工作和生活上的压力,心理也得到一定的调节,自身的身心状况得到了改善。

广场舞蹈既能锻炼身体,又能陶冶情操,是一种闲散的、自由的休闲娱乐方式。中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退休的人数逐渐增多,老人们因退休很容易产生孤独感。参加广场舞能改善不良情绪,消除烦恼,使他们在优美动听的音乐中,踩着充满活力的节奏,陶冶情操,心理达到俱佳状态。

三、广场舞的价值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很大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与此同时,精神、文化生活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广场舞活动的广泛性、大众性和多样性特征,专业性不强,限制很少,是一项所有人都能参与的以娱乐为主的活动。群众积极参与可以提高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会大大提高人民幸福指数。

(一)审美价值

广场舞蹈的参与者大多不是专业的舞蹈演员,在创作广场舞动作的时候大多是团队人员一起参与摸索,根据不同的音乐表现,创作出符合歌曲意境的动作和步伐。对于这些原本没有舞蹈基础的群众来说,在广场舞蹈的学习和创作的过程中提高了身体的情感表现力以及对音乐作品的赏析能力。

(二)竞技价值

通过不断地传承和演变,广场舞如今走进城市的大街小巷。在传播和发展的过程中,少不了年轻人的身影,广场舞已经成为年轻人的一种时尚的娱乐健身方式。大大小小的广场舞团体,它们之间必然形成竞争关系,于是竞技性便产生了。广场舞的竞技性有助于加强各个广场舞团体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提高广场舞蹈者的水平,使广场舞蹈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

(三)社会价值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也加快了,人与人之间的交际范围变得越来越小。广场舞蹈通过时尚健康的音乐舞蹈形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在愉悦身心、锻炼身体的同时,也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广场舞者不求名利,推动了文化的传播,舒缓城市化进程中人的压力,也驱散了人们心中的焦躁情绪。

四、促进城市广场舞健康发展的对策

广场舞是一项全民健身的舞蹈,由于其简单优美的舞蹈动作、耳熟能详的歌曲,加上场地的选择的随意性、简单的加入方式和明显的健身效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广场舞作文城市广场文化,形式喜闻乐见,并且有市民的广大参与和政府的大力支持,这些运动已经在全国铺开。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广场舞蹈正是这种独特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因此政府要大力支持。

(一)解决好广场舞场地问题

广场舞目前根本的问题就是场地的问题,解决场地问题首先要从源头抓起。首先,政府部门要认识到广场舞对城市发展的意义,广场舞对城市的和谐稳定有重要意义。因此,政府要高度重视。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公园广场的建设力度,满足城市人口休闲需求,同时规划重建废弃的场地用来扩展活动场所。其次,相关职能部门要从源头抓起,出台有利于开展广场舞的政策法规,如规定在新楼盘规划时要留有以后居民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在离居民楼一定距离的地方建设广场舞活动点。第三,基层社区要协调和管理好辖区内各个广场舞的场地、活动作息时间等问题。通过各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让广场舞更好地开展起来。

(二)积极做好召集人的引导和培训工作

在城市广场舞发展的过程中,广场舞团队召集人和教练发挥着重要作用,广场舞团体召集人和教练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广场舞的质量。同时,作为一种全民健身的舞蹈种类,大多数舞团没有专业的舞蹈教练的辅导,也影响着广场舞的质量。对此,相关基层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各个舞团之间的召集人进行交流和培训,同时请一些舞蹈教练对广场舞者进行指导,从而促使广场舞的健康发展。

(三)相关部门要加强管理

广场舞虽然是市民自发组织的活动,政府相关部门也有予以组织和引导。首先基层职能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公共活动的作息时间,营造和谐的娱乐健身环境,合理规划公共场地的功能区域,让各个人群之间和谐有序地活动。既然是自发的群众运动,就难免会产生矛盾和问题。对此政府相关部门一方面要出面解决矛盾和问题,另一方面要出台相关的规范,使广场舞和谐有序开展下去。

(四)提高公民的道德意识和自控力

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权益意识不断增强。与此同时,人们的责任意识却没有相应的提高。作为和谐社会中的一员,维护社会安定和谐,人与人有责。在广场舞这个集体性的娱乐文化活动,其参与者各行各业的都有,道德水平与素质也参差不齐。因此,要开展好这项群体活动,就需要每个人主动提高自控力和道德意识。

我国是有着悠久的舞蹈文化传统的国家,传统舞蹈底蕴深厚,这是开展广场舞不可多得的先天优势。有政府的大力支持,有群众的参与热情,相信广场舞一定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并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城市和谐繁荣、文化进步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克芬.中国舞蹈的发展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5-15.

〔2〕梁泽楚.群众文化史[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9.13.

〔3〕胡梦颖.浅谈社区开展群众舞蹈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M].美与时代,2013,(02):34.

我军医疗保障体制现况与发展趋势 篇7

历经50余年和平建设时期, 我军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组织体系完整、建设规模适度、技术性能优良、适于平战时卫生勤务保障功能任务、军民兼容的医疗服务体系。在组织管理体系上形成战略、战役、战术三个层次, 各级机构负责本级范围内医疗事务与管理。在联勤保障要求军兵种卫生行政机构均归总后勤部卫生部主管。在业务层面, 形成了以解放军总医院以及各战区、军兵种总医院为核心, 以中心医院为骨干, 以师医院和旅团卫生队为基础, 以教学医院、专科医院、队属医院相配套的覆盖全军、职责分工明确的网络型医疗服务体系。我军的医疗服务体系是适于平战时卫生勤务保障功能任务、军民兼容的医疗服务体系[1]。不但可以为地方上提供更多的医疗服务, 发挥军队医院的社会效益, 同时也促进我军医疗服务体系的发展壮大。

2 我军医疗保障制度现况

我军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完善与发展, 形成现行医疗保障制度。当前我军医疗保障制度是2004年5月实施的, 实行的是军人免费医疗、军人家属优惠医疗、职工社会医疗保险及远离军队医疗机构的单位人员门 (急) 诊社会化保障的分类保障形式。军人的免费医疗实行分层次保障, 离休人员在一定范围内实行实报实销[1,2]。

3 我军医疗保障经费筹资方式

我军卫生经费筹资方式主要由军费预算拨款、医疗机构有偿服务收益补贴和个人付费组成。军费预算拨款指军费预算安排, 用于军人门诊、住院、体检、镶装等诊疗的标准领报经费、专项定额经费和按规定收交的其它医疗经费;医疗机构有偿服务收益补贴主要来源于医院, 补贴力度不一, 主要取决于医院有偿服务收益的多少和补贴自觉性的强弱;个人付费包括随军家属优惠医疗所交纳的部分门诊和住院费用, 部分镶装、美容、整形等项目由个人支付的医疗费用。

4 军队医疗保障体制发展趋势

军队医疗保障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主要取决于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军队体制与规模、国家医疗保障体制。军队医疗保障体制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提高军队卫生经费, 切实维护军人健康经济权益

军队作为特殊的群体, 在健康需要上要高于一般人群。各国在不断增加国防经费预算的同时, 将适当的经费用于卫生事业。尤其是面对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战伤特点以及可能面对的核化生武器伤害, 切实增强军人平时健康水平成为关键因素。因此, 近年来各国军队人均卫生经费总数及其占国防经费比例也都处于逐步增加的状态。军人健康经济权益不仅体现在人均卫生经费的高低上, 而且也体现在军人的诊疗项目、用药范围等方面。从军人的用药目录来看, 美军的军人用药目录每季度更新一次, 更新速度快, 这也体现了美军军人健康权益的保障水平。改善军队卫生事业整体环境, 提升军队医疗机构保障技术水平, 全面提高军人的健康经济权益, 维护军人健康已经成为各国军队能否在未来战争中制胜, 取得主导地位的重要影响因素, 成为军队后勤保障的关键内容之一[3,4]。

4.2 推进三军 (军民) 一体化保障, 完善军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军队后勤社会化已成为各国的趋势。现代卫勤保障的高技术化要求最合理地利用卫勤资源, 实现最高的军事效益和经济效益, 而三军 (军民) 一体化保障正体现了这一特点。地方医疗机构作为国防卫生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军队医疗服务体系具有重要的补充作用, 走军民共建, 军地联合的保障方式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共识。地方医疗机构不仅是战时军队卫勤保障的重要支前力量, 而且也应当成为平时保障军人健康的重要力量。在一些国家, 地方医疗机构已成为了军人医疗服务最主要的提供者。地方医疗机构参与平时军人医疗保障, 不仅与整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而且受到军队地区分布、人员数量以及军队医疗保障机构保障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充分利用地方医疗资源, 弥补军队医疗机构在技术水平、保障能力等方面的不足, 对于军队医疗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提高军人的保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实现军民一体化医疗保障, 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成为军队医疗保障体制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5]。

4.3 坚持军人免费医疗, 创新并完善其他类别人群医疗保障模式

对于现役军人的保障, 各国军队均采取了在军队医疗服务体系的框架内接受高于一般民众的较充分的免费医疗保健服务的模式, 充分体现了军人的健康经济权益[6]。军人家属、退役军人和其他的军队成员作为军队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军队的稳定与职能发挥具有重要作用, 对于这些群体的保障模式, 各国均结合国家医疗保障体制以及自身军队体制特点制定了包括享受免费、部分免费或给予经费补助等不同的医疗保障待遇。一些国家对于军队医疗机构不能满足的诊疗需求, 提出了可在地方医疗机构就诊, 费用由军队支付的保障模式, 这不仅满足了军人的医疗服务需求, 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军队医疗服务机构的工作压力。但是, 对这些人群医疗保障模式的探索与研究仍处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 提出符合实际并且能够实现较好的军事及经济效益的保障模式也成为军队医疗保障体制发展完善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摘要:文章从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制度和医疗保障经费筹集方式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军医疗保障体制的现况,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军医疗保障体制的发展趋势。我军医疗保障体制经历了产生、发展并不断完善的过程。随着国家医疗保障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军队医疗保障体制在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以及卫生经费投入上均不断完善。

关键词:医疗保障,趋势

参考文献

[1]许顺雄, 郭树森, 刘双全.军队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社会, , 医学杂志, 2006;23 (1) :23~26.

[2]杨晓琼.军队医疗保健制度改革研究进展[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06;20 (3) 29~31.

[3]毛常学, 黄健.军队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发展思考[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03;10 (5) :401~404.

[4]胡安恒.军队医院适应医疗服务体制改革的思考[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05;12 (6) 535~536.

[5]G H Grant McMillan.Strategic Planning forMilitary Occupational Health Care[J].Mili-tary Medicine, 2005;170 (9) :748~755.

社会保障发展趋势 篇8

本研究考察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类型包括社会医疗保险、国家卫生服务和前苏东国家曾实行的国家保险制度。由于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制度属性上属于社会医疗保险,强调政府干预、强制参保和全民覆盖,因此应重点关注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同时,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有强烈政府干预色彩,故国家卫生服务制度和前苏东国家曾经实行的国家保险制度也应纳入本文研究的范围。本文考察的时间段是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所涉及国家所属制度类型以20世纪80年代其制度所属类型为准。

尽管各类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具体组织形式各异,但却有相同发展趋势,都呈现出医疗服务机构和购买机构相分离(Provider-Purchaser spilt)的特点,两者为“医疗服务购买”关系,医疗保障机构逐步发挥“主动购买者”角色。这一发展趋势被定义为医疗服务购买机制的发展。按照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报告,走向医疗服务购买,特别是走向融入医疗卫生政策的战略性购买是提高卫生体系绩效的重要手段。从三类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发展趋势看,也符合上述结论。

1 国家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演进

国家医疗保险制度是我国学者对苏联医疗保障模式的特定称谓,也被欧美学者称为谢马什科模式,是高度行政化、公平性佳却低效、高度依赖专科住院医疗的资源密集型模式。这一模式在前苏联和东欧国家曾非常普遍。苏联模式的特点是全民免费、普享的综合医疗服务,完全依赖财政投入,资源配置高度中央计划,主要依托专科住院服务,初级医疗服务灵活性不足且较弱(Figueras et al.,2004)。得益于苏联模式卓越的资源动员能力,这一模式在早期取得极大的成就,被非洲、亚洲、中东和拉美诸多国家复制。但高度中央计划和行政化管理导致其存在无法适应疾病谱变化、制度运行效率低下、对患者反应慢等问题,同时专科医疗机构不断膨胀,陷入拥有世界最高专科病床配置比例但仍服务短缺的困境。

针对上述问题,20世纪80年代末,苏联在部分地区进行改革尝试,主要措施是在行政体系内构建第三方购买机制、医疗机构管理分权、提高服务效率和反应性的改革,被称为新经济机制(New Economic Mechanism)在医疗保障制度中的应用。具体包括:新建地区医学协会(Territorial Medical Associations)管理本地区内医疗机构;协会预算以人头费形式拨付;协会内部的联合诊所持资向其他医疗机构签约购买医疗服务。

苏东巨变后,实行苏联模式的国家因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大都进行了医保制度转型或改革,大部分国家引入了“购买者和提供者相分离”的第三方购买机制。具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医保制度从苏联模式转为社会医疗保险,这些国家多新建医疗保险基金作为购买机构,资金来源转为保险费(税),大多数新欧盟国家和中欧国家属于此类。这些国家如同典型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国家一样建立了“医”“保”“患”三方关系。当然,限于体制,这些国家新成立的医保机构属性各异,政府机构、非营利机构、保险公司等形式皆有。第二类是仍依赖财政筹资,在卫生部门内建立专门购买机构的内部市场模式,如亚美尼亚的国家卫生局,格鲁吉亚的健康和社会项目局,拉脱维亚的国家强制健康保险局。与之相适应,其购买者市场结构经历了先高度分权化、后逐步提高集中度的探索趋势;医疗服务市场也开始出现私营医疗机构,公立医院所属政府层级下移、管理自主权提高;新建医保资金分配(再分配)机制;基本建立集体谈判和协议购买机制;形成门诊按人头、住院按病种付费的付费制度结构;普遍建有分级诊疗机制但效果并不理想。

当然,由于各国公立医院改革速度存在差异,这些国家的医疗保险经办体系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也各有不同,或采取了行政化改革,或增加医疗保险经办体系的管理自主权,但是基本趋势是实现医疗服务购买者和提供者的分离。部分国家为应对公立医院改革滞后、管办不分的情况,将社会医疗保险机构逐步行政化,形成政府行政体系内的购买者和提供者分离结构,以实现购买地位的平等和医疗费用的控制。部分国家如捷克则因为公立医疗机构改革快速推进,而跟随德国、荷兰等传统社会医疗保险国家,进一步扩大经办机构管理自主权、采取更为市场化的“有管理的竞争”模式。特别强调,从转型国家经验看,医疗保障制度绩效较高的多为转为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并实现基层医疗服务市场私有化的国家,如捷克等国。

2 国家卫生服务制度的发展演进

国家卫生服务制度,又称为英国模式,被苏联学者戏称为根植于市场经济的苏联医疗保障模块。这一模式依赖政府财政筹资、提供全民普享的免费医疗、医疗机构政府所有、参保者逐级就医。早期,这一制度表现优异,有效解决了医保公平性问题。故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部分国家从社会医疗保险转型为国家卫生服务制度。但是,20世纪70年代后,各类问题凸显:一是政府过度介入医疗保障制度,直接提供服务,导致财务和事务的双重危机;二是公共部门雇员和行政化管理的医疗机构存在效率低下、质量差、对患者需求反应慢、难以应对慢性病等问题。这是20世纪70年代后,鲜有国家从社会医疗保险向国家卫生服务转型的重要原因。国家卫生服务标榜的省钱特质,实质是政府筹资不足、效率低下,直接表现为住院服务等待时间漫长,各类极端事件见诸报端。

为此,自20世纪90年代起,部分国家和地区开始了以实现医疗服务购买者和提供者分离(PurchaserProvider Split)为基本特征的改革,如意大利、葡萄牙、英国、西班牙和瑞典部分地区。这些国家逐步改变了医疗服务付费者和生产者一体(卫生部门负责生产和付费)的制度架构,通过内部市场化等多种形式逐步建立医疗服务购买者,如英国从持资全科医生(F u n dholding GP)到初级医疗保健基金会(Primary care trust,PCT)再到临床委托组(Clinical.Commissioning Group,CCG)。这类改革实际已在国家卫生服务体系内部构建出了类似早期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医”“保”“患”三方架构。新建的购买机构代表被保障人向服务提供者购买服务,进行购买谈判及协议签订和管理。同时,这一内部购买机构管理自主权不断增加,在部分国家已成为独立公法人。当然,为适应这一变化,这些国家的公立医疗机构也进行了相应管理自主权改革,部分国家已实现公立医院法人化。

具体改革内容包括:新建地域性医疗服务购买者,实现购买者和提供者之间的分离,将原有两方关系转为类似社会医疗保险的三方关系;中央层面的付费者逐步转变为分权的地方层面医疗服务购买者;扩大医疗服务提供者自主权,特别是国家卫生服务制度所属公立医院自主权进一步增加,以利于医疗服务购买和签约等;购买者和提供者之间的关系从行政体系内整合转为基于合同的购买,付费方式日益精细化;守门人机制仍是标准配置,但是患者对服务提供者的选择权放宽。

3 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演进

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国家则进一步依据“有管理的竞争”理论强化“医”“保”“患”三方关系,从传统的费用支付者转为医疗服务购买者,甚至战略性购买者。同时,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国家学习私营医疗保险国家不断引入各类市场机制,通过“消费者以脚投票”、选择性合同、集体协商谈判、付费制度改革等多种形式,鼓励经办服务市场、医疗服务市场中的竞争,提高基金使用效率。当然,制度仍强调社会团结理念,并强化政府干预,政府干预的手段不是以政府包办取代市场和社会机制,而是维护社会和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需强调,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也在学习国家卫生服务制度,通过强化预算管理(基于各层级预算的总额控制)等方式来增强医疗费用控制。

具体改革内容包括:一是逐步实现全民医保覆盖,约定全国统一的法定医疗保险福利包保障待遇公平,且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规定全国统一的基本费率。二是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定位逐步从被动支付者走向主动购买者,管理自主权和竞争性进一步增加,经办市场的集中度逐步提高(统筹范围扩大)。三是医疗服务市场私有化程度和管理自主权提高,初级医疗服务基本由私营执业医生提供,医院部门私有化程度上升,公立医疗机构拥有相当高的管理自主权。四是新建并不断完善保费分配(再分配)机制以实现筹资公平、基金筹资能力和支付需求之间的匹配,参保人逐步拥有选择经办机构的“以脚投票”的权利。五是医疗服务购买合同逐步转为鼓励竞争的工具,非医院服务主要采取集体合同,医院服务则主要采用选择性合同;费用支付日益精细化和走向按病种付费。六是部分国家建立各种守门人机制,但仍在机制下保证相对的就医自主选择权。

4 总结和启示

4.1 趋势上,社会医疗保障制度逐步趋同,医疗服务购买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

综上,从全球看,医疗保障制度内部组织架构逐步趋同,呈现出医疗服务提供者和购买者相分离的“医”“保”“患”三方购买服务模式,旧有的行政体系内整合医疗服务付费者和提供者的模式逐步消失。需注意,这里的“保”并非狭义的医疗保险机构,而是广义层面上受被保障人群委托持有医疗保障资金并购买被保障人群所需医药服务的购买机构。这既涵盖了传统意义的疾病基金、健康保险公司,也涵盖了英国的临床委托组、前苏联新经济改革时期试点地区负责持有资金并购买医院服务的联合诊所等机构。这一改革趋势是新公共管理运动在医疗保障领域的具体体现。各种类型医疗保障制度仅是在购买者管理自主权和应用市场机制程度上存在差异。

具体趋势为:第一,保障人群实现全民覆盖,并通过标准化和同质化的医疗保障筹资政策和待遇包方式改善公平性。第二,医疗服务购买者自主化程度提高和市场集中度逐步适度,正逐步走向主动购买者,甚至融入各类政策目标的战略性购买者。第三,为适应购买机制,医疗服务市场主体管理自主权提高,市场中私有化比重增加,公立医疗机构管理主权提高。第四,普遍建立了资金分配(再分配)机制,并日益精细化和科学化。第五,购买合同和付费方式日益精细化,其中购买者和提供者分离结构是购买机制的组织基础,购买合同正逐步呈现鼓励竞争和降低交易成本的导向,付费制度日益向按病种发展并更加精细和复杂化。第六,建立“守门人”机制并赋予患者对守门人和医疗机构的自主选择权正逐步成为趋势(见图1)。

4.2 呈现上述趋势的原因

4.2.1 医疗服务终究是产品,难以否认价格信号调配资源的市场机制

许多专家强调医疗服务特殊性,认为其高度信息不对称等特点意味着市场配置失灵。而实际上,在政府机制或免费医疗形式下,表面上有限的医疗资源通过排队等待的方式公平分配。但市场价格仍以各种隐形形态存在,如在免费医疗国家,若存在私营市场,市场价格机制表现在能够提供更快就医速度和更好就医体验的私营部门中,主要通过私营保险和个人自付渠道体现;而在完全公立机构的国家中,非正式付费(红包等)和特殊渠道(政治渠道)利益交换的插队等,是价格机制异化的表现形式。因此,必须承认价格信号调配资源的作用。所以,嵌入在市场经济制度中的国家卫生服务制度,往往允许公立医疗机构医生在保证公立计划服务的前提下,接诊自费病人,获得更高的收入。这实际就是对市场价格机制的变相的再承认。

因此,医疗服务作为产品,其价格信号难以被真正消灭,只会异化成各种其他形式隐秘存在,反而导致整个运行机制的异化,影响公平性和效率。这是医疗服务的根本特点,也是医疗服务购买机制的理论基础。

4.2.2 必须承认和正视医疗服务配置领域中的政府失灵

如同市场机制存在市场失灵一样,政府机制也在医疗服务市场中存在失灵。特别是当政府直接参与医疗服务资源配置的情况下,这与行政官僚制本身的特点有关。具体而言,“养人”“养机构”的政府包办机制下,往往存在政府所属机构效率低下,行政化管理不适应医院这类专业机构,基层机构活力低、转诊率高,明显低于市场的工资,难以有效反映民众需求,追求部门利益和规模扩张等问题。正如国家卫生服务制度和国家医疗保险制度曾遭遇的那样,政府机制意味着服务短缺、等待时间长,不适应疾病谱变化、慢性病防控效果差,过度依赖专科医疗服务、专科医疗机构快速膨胀等一系列问题。当前我国医改遭遇的诸多问题,也与我国政府过度介入医疗市场有关,公立医疗机构(特别是大型机构)在市场和政府资源分配时存在双重优势,资源向上、向公立机构集中,医疗资源配置倒三角结构日益恶化,基层医疗机构活力和能力不足,高度依赖专科和住院服务等一系列问题凸显。

4.2.3 需要探索政府和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维护市场机制运行并兼顾公平

综上,医疗服务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无法完全采用市场机制或政府机制。过度依赖市场机制,难以兼顾公平,弱势人群医疗服务可及性存在问题;过度依赖政府机制,又存在难以克服的颓势,特别是低效率的问题。政府和市场机制的错配更会导致我国当前的公立医院公私部门通吃、一家独大的情况。

而有效的政府和市场机制的结合,应保证市场能够有效反应价格信号,政府可根据价格信号的变动情况,以医疗保障制度作为引导杠杆和工具,引导资源配置的变动和优化。政府则保障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采集信息,作为政策调整的依据并发现需求。特别是对低收入人群进行保护,提高其医疗服务可及性。简言之,即为政府维护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依据市场反映的信号做出判断,通过市场机制引导资源调整,并保护弱势人群。

4.2.4 社会医疗保障购买医疗服务机制是实现上述融合的重要杠杆

首先,需要明确医疗保障制度是整个医药卫生体系的基石,而非简单的补偿渠道之一。从购买服务机制角度而言,医疗保障制度作为代表参保人购买医疗服务的制度,其可有效反映参保人需求。从战略性购买的角度而言,医疗保障制度可以融入政府和参保人妥协后的政策目标以经济激励形式引导资源配置的调整,落实政策,即所谓战略性购买。

理论上,有管理的竞争理论是当前多国实践的理论基础。这一理论虽源自美国针对私营医疗保险改革的描述中,但却对其他国家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发展产生了更加深远的影响。这一理论指导下,参保者以脚投票理论可以在实践中激励医保经办市场和医疗服务市场的效率提升,还有助于反映患者需要,并能通过医保资金分配(再分配机制)、费用共担及相应豁免机制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实现提高效率和改善公平的目标。而有管理的竞争理论就是进一步完善的医疗服务购买机制的内在运行逻辑。

综上,我国应该坚持医疗服务购买者和提供者相分离的组织结构,进一步融合政府目标实现战略性购买,并结合有管理的竞争理论进一步完善购买机制,提高制度运行效率并改善公平性。

摘要:当前,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未来发展思路存在诸多争议,争议焦点集中在医疗机构与医保机构定位及互动关系方式上。为厘清这一问题,总结国际经验,本文以20世纪80年代相应国家所属制度类型为起点,分别归纳国家医疗保险、国家卫生服务、社会医疗保险三种制度类型自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的组织结构改革发展的趋势,并阐释其形成的内在逻辑。

关键词: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国际经验,战略性购买

参考文献

[1]Weiwei Xu,Wynand P.M.M.van de Ven.Purchasing health care in China:Competing or non-competing third-party purchasers?[J].Health Policy,2009,(92):305-312.

[2]J.Figueras,R.Robinson,E.Jakubowski(Eds.),Purchasing to improve health systems performance,Berkshire:Open University Press,2005.

[3]Popovich L,Potapchik E,Shishkin S,Richardson E,Vacroux A,and Mathivet B.Russian Federation:Health system review[M].Copenhagen:WHO Regional Office for Europe,2011;13(7):1-190;118.

[4]Wagstaff,A.Social health insurance reexamined[R].Washington DC:World Bank.Policy,2007.

[5]Enthoven A C.Theory and practice of managed competition in health care finance[M].Elsevier,2014.

[6]Wagstaff,A.Social health insurance vs taxfinanced health systems-evidence from the OECD.Washington DC:The World Bank,2009.

[7]Davis C,Kutzin J,Cashin C.Implementing health financing reform:lessons from countries in transition[M].Copenhagen:WHO Regional Office for Europe,2010:157;170;155-186.

[8]赵斌.基于国际经验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购买医疗服务机制研究[M].中国言实出版社,2014.

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现状及趋势 篇9

同时, 自提出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以来, 国内外学者对其的合理性就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一些人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代表了在我们现实的经济体系下, 当代先进的主流思想和实践。其他人认为它只是一个草率而时髦的概念, 一个偏离了严格经济制度的概念。每个论点均根源于前几代人的智慧, 虽然双方是从不同的学术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 其中反对者大多采用的是米尔顿·弗里德曼的新古典经济学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而支持者则多利用著名经济学家肯尼斯·安德鲁斯的看法, 但无论正反双方, 其基本的理论思想几乎都是源于经济学原理。其中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观点是:从事商业活动的目标是业务利润最大化, 获得最优的投资回报率, 遵守法律, 除此之外, 企业不应拿着股东的钱去做超过其授权的业务;另一位知名经济学家肯尼斯·安德鲁斯则将公司法人更多的看作一个“人”, 当然, 这也更符合现代的观点, 即公司可以被认为是一个道德和伦理责任实体。其主张在考虑环境等社会责任下, 更低的经济回报率同样也是可取的。但近年来, 明显是其支持者在学术界占主流地位, 而且就目前国内外企业对其社会责任的态度上看, 各个企业尤其是国内外大型跨国公司均将企业社会责任纳入企业总体的战略规划当中, 将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以报告的形式予以公布, 将其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考量, 且均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如瑞典的宜家、美国的星巴克等。

企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地位, 作为市场的载体, 承担着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同时企业作为社会中重要的道德主体之一, 其对社会责任的态度与做法, 往往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 由于最初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 企业的自主性极低, 主要是按政府的指令进行日常生产活动, 因此企业作为政府的延伸, 承担了诸多本应由政府承担的责任。改革开放后,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不仅从政治责任中分离出来, 呈现出效益—守法—生态—公益慈善—促进社会文化等全方位递进的状态, 而且在推进的方式上也日益自觉和制度化。

一、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阶段

(一) 改革开放之前的计划体制阶段。

错位的企业社会责任。此阶段由于我国处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之中, 企业作为政府的衍生, 并没有自主权。因此, 此时的企业并非为市场上的利益主体, 实际上, 企业只是按照政府的行政命令进行相关生产活动。同时, 三大改造过后, 企业基本上收归国有, 企业的高级经理人也大多和行政职务相关联。所以, 计划经济阶段企业办社会模式的企业社会责任并不是真正意义的企业社会责任, 或者说是一种不合理的、错位的企业社会责任。此时中国的企业社会责任与西方所提出的企业社会责任有着本质不同, 这时中国的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对员工提供一揽子社会福利, 其结果是企业用于支付员工福利的社会成本不断增加, 企业效率低下。据有关资料显示:到1998年, 全国企事业单位办有各类中小学校1.9万所, 占全国学校总数的1/3, 其中国有企业办学校约占90%, 计1.7万所, 在校学生731.7万人, 教职工62.6万人, 企业每年要投入教育经费64亿元, 这还不包括对学校基建方面的投入;全国工业及其他部门自办医疗卫生机构9.1万个, 工作人员12万人, 约占全国医疗卫生机构的1/3, 企业每年为此需投入31亿元。即此时的中国企业不以盈利为目标, 而是以服从国家生产, 消灭剥削为目标而存在, 更多的扮演着政府的一个“加工车间”的角色。企业尽管看起来是承担了很多的社会责任, 但实际上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错位, 是本应该政府承担的变由企业承担了。即:一方面企业不断扩大生产, 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产品, 以切实履行经济责任;另一方面公有企业为政府承担着大量社会职能, 重视员工权益保障, 积极承担法律责任。

总的来说,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国有企业承担的是“国企办社会”的社会责任模式。在这种模式下, 企业承担的只是职工的福利, 还没有拓展到对资源合理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比如说, 在这种模式下, 现在看来应当由政府和专业保险机构承担的社会保障体系, 却通过企业提供福利待遇的方式建立起来, 在这个“小社会”中, 有学校、医院、商店、托儿所、公安等各种机构, 为职工提供了“从摇篮到坟墓”的一揽子社会福利。

(二) 改革开放之初至20世纪末。

现代社会责任意识的觉醒。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20世纪末, 是党和国家发展战略进行大调整时期, 经过20世纪80年代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向商品经济过渡, 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 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对立的观念被彻底地突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被作为一种体制目标确立下来。企业逐步拥有了更多的法人财产权和资源配置权。作为一个市场主体, 企业要生存和发展, 必须考虑自身利益以及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因此效益、质量、竞争等意识日益增强, 社会公益活动被视为企业竞争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意义上的企业社会责任意识觉醒, 而这一觉醒过程也可以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1、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即中国从有计划地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的时期, 此时的中国处于双轨制阶段。

在这期间, 企业与社会的关系发生了结构性变化, 市场经济快速发展, 企业强化经济责任, 多数企业利益至上。许多企业利用这段时期体制上的漏洞, 通过寻租、价差等谋求经济利益, 企业行为常常会不自觉地超出自身应有的边界, 对社会、员工等利益相关者产生不利的影响。这段时间追求经济利益被视为企业的首要甚至唯一责任。不可避免的, 此时的企业处于缺失其社会责任的阶段。企业的短期行为比较突出, 出现经营过程中的负外部性现象, 企业社会责任难以得到根本保障。根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的数据显示:这一阶段, 部分企业缺失社会责任的主要表现是污染环境 (54.1%) 、制造销售假冒伪劣产品 (45.6%) 、偷税漏税 (42.5%) 、不正当竞争 (39.6%) 、发布虚假广告欺骗消费者 (35.5%) 等。调查表明, 企业对社会和外部利益相关者 (客户、消费者、竞争对手、供应商、采购商) 等的责任履行最差。部分企业为了自身能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不惜以牺牲环境、侵犯国家和消费者利益为代价。这类企业大多会兴旺一时, 但最终被社会所淘汰。

2、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被广泛认同并得以确定, 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国有企业调整改制, 股东利益得以强调, 企业的基本经济责任逐步加强。

与此同时, 西方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也渐渐进入我国, 对国内经济和社会的诸多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此期间, 国际上兴起了生产守则运动。1991年, 美国著名牛仔裤品牌商Levi-Strauss因利用“血汗工厂”生产产品被曝光后, 为挽救公众形象, 制定了全球第一份公司生产守则。而我国的劳工问题成为了西方国家、国际组织以及跨国公司的攻击对象。一些出口加工企业相继发生侵害员工权益的事件, 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一些组织和跨国公司还针对我国企业制定了专门的工厂守则, 并要求我国的出口加工企业遵守这些准则。这段时间, 我国企业对于企业社会责任仅限于劳工问题等方面的片面认识, 处于被动的执行生产守则和国际标准的阶段。

同时, 这一阶段, 我国也出台了大量的法律法规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规范企业行为, 推进企业履行基本的社会责任产生了重要作用。但是, 由于当时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时间太短, 对发展市场经济也处在一种探索过程中。因此, 从整体上看, 我国的法制建设远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步伐, 关于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备, 对企业的一些行为的奖惩缺乏合法合理的依据。同时, 这一阶段, 政府对企业的监管力度不够, 考核企业绩效指标往往局限于企业对税收的贡献和对GDP的贡献, 对企业不道德行为产生的负面效应视而不见。

(三) 进入21世纪至今:

企业社会责任的自觉与清晰。21世纪初至今, 我国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 特别是在加入WTO之后, 我国经济不断融入国际经济, 全球500强企业已有2/3以上在我国设立了企业或机构, 很多国内企业开始参与到国际竞争中, 其中很多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成为跨国公司供应链中的重要环节, 中国市场已经是世界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对于社会所产生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企业的行为对社会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深。企业社会责任日益成为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我国部分企业已开始积极重视并践行社会责任。

这一阶段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具体表现如下:

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并于党的十七大中将其写入党章。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为“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

2005年, 国资委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发起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联盟”, 并召开了“2005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论坛”, 大会讨论制定了国内第一部综合性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标准》, 并发表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北京宣言》。该联盟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民间团体在社会责任方面的进步, 而其制定《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标准》, 也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了指导方向。

2006年9月25日, 深交所正式颁布实施了《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 (简称《指引》) 。根据《指引》, 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是指上市公司对国家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自然环境和资源, 以及股东、债权人、职工、客户、消费者、供应商、社区等利益相关方所应承担的责任。

2007年3月15日, 阳光发展公布首家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书, 当年共有20多家上市公司自愿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

2008年1月, 国资委下发了《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 敦促中央企业要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成为依法经营、诚实守信的表率,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表率,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的表率, 努力成为国家经济的栋梁和全社会企业的榜样。《指导意见》还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要定期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 公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规划和措施, 完善社会责任沟通方式和对话机制, 及时了解和回应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建议, 主动接受利益相关者和社会的监督。

2008年5月14日, 上交所发布了《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承担工作暨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的通知》, 倡导上市公司承担社会责任, 促进社会、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和环境保护信息。其中最大的亮点是提出了“每股社会贡献值”的概念。它主要包括:在公司为股东创造的基本每股收益的基础上, 增加公司年内为国家创造的税收、向员工支付的工资、向银行等债权人给付的借款利息、公司对外捐赠额等为其他利益相关者创造的价值额, 并扣除公司因环境污染等造成的其他社会成本, 计算形成的公司为社会创造的每股增值额。

2008年度共有29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包括“可持续发展报告”和“企业公民报告”在内的社会责任报告, 其中32家为自愿披露, 282家为首次进行披露。而在2008年度, 上交所共有76家上市公司披露了每股社会贡献值, 小商品城以8.42元/股名列第一, 算术平均值为1.97元/股。

2009年8月3日起正式编制和发布深证社会责任指数, 实时指数通过深交所实时行情库发布。

2009年8月5日, 由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的上证社会责任指数正式发布, 责任指数是由在社会责任履行方面表现较好的100只沪市股票组成样本股编制而成的指数。推出上证社会责任指数的目的, 是为了促进上市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为投资者提供投资标的并推广社会责任投资理念。

截至2010年4月30日, 沪深两市共有471家A股上市公司在披露年报的同时同步披露社会责任报告, 而这一数字上年为371家, 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数量成大幅上升趋势。

通过以上我们可以发现, 这一阶段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活动日益增多, 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日益增多, 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日益增多。这一阶段, 企业已经将企业社会责任纳入企业长期战略规划之中, 由被动支付变为主动承担。企业通过协调处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企业提高绩效的关系, 使两者相互促进, 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双赢。

二、现阶段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存在的问题

加入WTO以来,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上仍存在以下诸多问题:

(一) 多数中小企业社会责任观念淡薄。

许多中小企业只注重企业短期利润, 不关心企业长远和可持续发展, 认为还不具备足够实力履行社会责任, 认识不到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作用, 也没有意识到企业作为社会中的重要一员要对社会负责。许多企业认为自己不应承担除创造经济效益以外的其他任何社会责任。一些企业缺少诚信, 通过做假账偷税逃税, 逃避对国家的责任。如2014年株洲市国家税务稽查局查处了醴陵市博大陶瓷有限公司做假账隐瞒销售收入, 该企业两年多时间偷逃税款1, 000多万元。类似的报道在媒体上屡见不鲜。

(二) 仍有相当的企业逃避社会责任, 损害劳动者权益及消费者利益。

企业损害劳动者的权益主要表现在劳资纠纷增多, 低薪、欠薪引起的矛盾冲突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此外还有延长工时和加班问题、生产安全和职业健康问题、社会保险问题及妇女权益保障问题等。市场秩序混乱, 质量问题令人担忧, 假冒伪劣屡禁不止。损害消费者权益主要表现为提供不合格的服务、假冒伪劣商品或虚假信息, 侵犯消费者利益等。

(三) 较少考虑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企业社会责任中有一项就是企业有责任尊重自然、降低消耗、减少排污、保护生态环境。而有些企业将利润建立在破坏和污染环境的基础上, 掠夺性地使用稀缺资源, 使资源难以为继, 环境不堪重负。现在全国突出的雾霾问题正是这一问题的集中体现。

(四) 缺乏明确的社会责任标准, 缺乏统一有效地企业社会责任监管机制。

就目前来说, 尽管我国不断完善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法律建设, 但仍然缺少一种有效地测量与评价企业社会责任的标准, 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管仍然难以落实到企业的各个生产活动环节, 缺少类似欧美SA8000的那样系统、完善的监管标准, 不过值得欣喜的是, 在我们的纺织产业已经建立了一套自己的标准“CSC9000T”。它是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倡导并发起, 面向全国纺织企业推行的一套社会责任管理建设体系, 其核心是通过推广、引导企业实施这一体系, 帮助企业规范管理行为, 建立工会组织, 健全员工劳动合同, 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 促进企业尽到应尽的社会责任。但总体来说,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监管机制仍很不健全。

三、对策及建议

(一) 加强政府部门组织领导职能。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工作, 把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结合本地区、本行业的实际, 制定规划、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各级政府党工委、管委会应建立企业社会责任建设领导小组。各部门、各行业要建立相应组织机构, 努力形成党政领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

(二) 建立完善统一的企业社会责任监管机制。

企业社会责任建设需要统筹规划, 建立工作机制。一是要建立和完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评价机制。制定全国统一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 明确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方式、奖惩政策等有关规定, 作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衡量标准;二是要建立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制度。定期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 公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规划和措施, 及时了解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建议, 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三是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建立和完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价格、税收、信贷、贸易、土地和政府采购等优惠政策。对缺乏信用、侵害员工利益、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浪费资源、危害公共安全的企业, 查证属实的按有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 并向社会公开曝光。

(三) 开展试点示范工作。

全国各地可以选择一批有代表性的企业, 开展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试点示范工作, 并及时总结经验, 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政策措施, 逐步推广应用, 探索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高新模式和有效方法。

(四) 加强工会的作用, 政府、企业、公众应形成共推合力。

工会要切实承担起企业社会责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组织协调工作, 鼓励社会组织和公众依法监督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营造有利氛围, 新闻舆论单位要切实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工作的宣传, 开设必要的专栏、专题和网站, 充分发挥报纸、广播、网站等新闻媒体的作用。要宣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先进典型, 刊登、播放相关公益广告。增强公众的参与意识, 努力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 扩大创建活动的社会效应。

摘要: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 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全球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有关社会责任内容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企业合作的条款中。因此, 改变目前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不完善现状, 建立一套适应中国国情的企业责任评估理论体系和评估机制, 加强政府立法监督, 增强社会公众参与, 提高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水平, 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历史演进,立法监督

参考文献

[1]龚益民.质量管理学 (第二版) [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10.12.

[2]吴东民, 董西明.非营利组织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3]郑祖伟.企业社会责任不仅是做慈善了[N].中国青年报, 2011.7.22.

[4]萨拉蒙.全球公民社会的兴起[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

[5]黎友焕.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J].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9.

[6]段昆仑.企业社会责任与构建和谐社会[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1.1.

社会保障发展趋势 篇10

如何解决高密度人口的住房问题,是香港特区政府的重要职责。香港保障房的建设可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之后的60年时间里,香港特区政府就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安居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1 香港保障房供应体系发展沿革

1954年是香港特区政府对公共房屋系统性探索的开始。以此为起点,可将香港公共保障房体系发展轨迹大致分成四个阶段。

1.1“解决刚需”应急阶段(1954—1972年)

二战以后,香港经济腾飞,人口急剧膨胀。上世纪50年代初内地政局变动,大量移民涌入香港导致人口剧增,很多贫困居民在条件简陋的“棚户区”聊以安身。1953年火灾造成大量灾民流离失所,住房矛盾更加凸显。

香港特区政府这一阶段公屋建设的主要目标是清理和改善棚户区居民生活条件,换取城市扩展空间,满足最大数量人口的基本居住需求。此阶段多数公共房屋主要考虑以快捷及经济的方法建造居住单位,以满足最大数量人口的基本栖身需求为主。

以解决“刚性需求”的香港早期公屋,因着重强调足够的数量供更多居民栖身,一般设计标准较低,外观朴素,结构简单,设施简陋,只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设施,很少设置社交场所和配套设施。大量快速兴建的低标准住宅使大量人口得以安身。至1965年,公屋住户达到100万人,占到当时香港人口的近三分之一。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兴建用于安置火灾灾民的徙置大厦到60年代实施廉租房计划,这一阶段的公共房屋建设以建造徙置大厦为主,廉租房为辅。徙置大厦主要用于安置灾民及低收入群体,廉租房则针对收入情况相对较好的中下阶层设计。两个典型分别是50年代的徙置房“石硖尾村”公屋与60年代兴建的廉租房“北角村”。图1为重修前的美荷楼。美荷楼是目前香港仅存的“H”形7层徙置大厦,重修后被保留,成为“公屋博物馆”,香港二级历史建筑。

1.2“十年建屋计划”改善阶段(19721986年)

20世纪60年代开始,香港经济开始高速发展。进入70年代之后,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早期建设的徙置大厦和廉租房拥挤的居住空间和简陋的设施越来越不能满足需求。

面对新的社会形势和民众诉求,1972年,香港特区政府公布“十年建屋计划”,计划要在1973 1982年的十年期间,为180万香港居民提供设备齐全、有合理居住环境的公共房屋单位。这项计划标志着香港特区政府对于保障房体系开始长远规划,并且调整了上一阶段对公共房屋只追求数量的态度,开始注重公共房屋的居住品质,例如设施及居住环境等因素。

香港一方面为低收入者提供公营的租住房屋;另一方面开始引入私人机构的资源和力量参与居屋计划,以低于市值的价格出售居屋,协助符合要求的中低收入家庭和公屋租户置业。鼓励收入逐渐提高的原公屋租住户购买居屋,在帮助实现一部分人“居者有其屋”梦想的同时,也加快了公屋的轮转。至1981年,公共房屋住户人口达到200万,约占当年香港总人口(515万)的40%。

1976年,“居者有其屋”计划开始推行,旨在协助中低收入家庭和公租房租户成为业主,为收入已经有所提高但尚且不足以购买昂贵私人楼宇的市民提供出租公屋以外的阶梯式置业可能。1978年,第一期“居者有其屋”计划投放市场出售。为加快此计划进度,政府邀请私人机构参与兴建工作,即“私人参建计划”。1979年,第一批“私人参建计划”建成的房屋投放市场出售。

这一阶段,建屋的重点从数量转向质量。规划设计趋向统一,户型设计更加合理,出现多重平面类型住宅楼,如“双塔式大厦”。小区配套趋向完善,居住的舒适度有了显著提高。周围配套完备,有商场、停车场、学校、公园绿地、图书馆、体育活动室、运动场等。商业建筑中既有大型商店,也有便民超市和菜市场,公共交通四通八达。

1971年落成的华富邨(见图2)是当时兴建的10个廉租房之一,也是这一时期廉租房的典型代表。华富邨是香港首个规划成自足社区形式的公共房屋,是第一个具有全面配套设施和活动设施,并被视为自给自足的社区。内设商场、街市、巴士总站及学校、图书馆等,配套相当完备。

穗禾苑是首批落成的居屋大厦之一(见图3)。穗禾苑分为两期,共9座,每座36层高,为错层式十字形设计的大厦,共提供3501个单位。屋苑设计上将9座大厦分为3组,每组由3座大厦组成,排列成“品”字。每组都有自己的广场和公共设施。每组大厦都设有供行人行走的天桥直接通往购物广场,小区配套设施齐全。

1.3“长远住房策略”发展阶段(19872001年)

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发展,香港公共保障房已基本形成稳定体系。此时已有半数左右的香港居民租住在公屋或者买到居屋。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对住房的需求也上升到新高度。更多人希望能拥有自己的产权房屋,而此时由于僧多粥少,居屋已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如1988至1989年度,购房申请书的数额是待发售居屋的13倍。

1987年,香港地区政府发表“长远房屋策略”,制订1987-2001年香港房屋政策纲领(后延长至2011年),增加资助居民购买居屋的机会。“长远房屋策略”鼓励居民自置居所,同时注重公屋建设的质量。随着长远房屋政策的推行,公屋转向以出售为主。

1988年,“自置居所贷款计划”出台,用以协助符合资格的家庭在私人市场自置居所。1993年,修订“公屋住户资助政策”,富裕住户要缴纳1.5~2倍净额租金及差额。1996年,房委会决定其辖下所有公共房屋全面推行“屋村管理咨询委员会”计划,扩大住户参与房屋社区的管理。实施“维护公屋资源合理分配”政策,经济富足的住户要缴纳与市场价格相等的租金,甚至迁出公共房屋。1997年,推出“居屋第二市场计划”,加快居屋单位流转。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后,公布房屋计划。目标是十年内令自置居所比率达到70%%1998年,推行“租者置其屋计划”(租置计划),让租户可以用低廉的价格购买其自住的公共房屋。第一批试点推售6个楼盘。推出“重建置业计划”,受“整体重建计划”影响的租户可以每月获得按揭还款补助,用以购买居屋。1999年,推出“可租可买计划”协助公屋候选名单上的申请人早日购置房产。

随着时代变迁和居住标准的逐渐提高,公营房屋类型也推陈出新,楼层向高层发展已成趋势,一般都在30~40层。并且公屋设计出现多样化特点,推出小家庭单位大厦及长者住宅以应对特别需要。香港公屋此时出现了“和谐式公屋”和“康和式公屋”两大形态。其中和谐式公屋是现代公共房屋大厦的代表。20世纪90年代之后至今落成的公屋和居屋,多数采取这种设计(见图4)。康和式住宅是香港公屋建设中的最高标准住宅,也是香港“居者有其屋”计划中主要采用的房型(见图5)。设计上具有标准化,模数化的特点;建造过程中大量使用预制构件。套型布局、功能配置更加合理。同时在面积标准上有所提高,人均居住面积逐步达到7.5m2。

1.4“应时调整及可持续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影响延续数年。香港经济下滑并持续低迷,失业人口增加,香港楼市受影响价格大幅下跌。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推出的物美价廉的居屋对楼市产生了极大压力,引发社会争议。舆论认为政府的公共房屋政策已经干扰了当时的市场秩序。房屋委员会于2001年1月下旬宣布暂停“居屋计划”及“私人参建计划”,以减少出售居屋的供应量,通过减少公共住房的供应量作为调控手段来减少公共房屋政策对私营房产市场的干扰。

2002年,经济持续低迷。香港地区政府在扩大租金援助计划、减轻租户经济负担的同时,也对房屋政策进行了重新定位。2002年,香港地区政府发表《公营房屋架构检讨报告书》,房屋及规划地政局成立,负责香港整体房屋政策。局长发表声明为政府的房屋政策重新定位;其目标在于维持公平和稳定的环境,让私营物业市场可以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为没有能力租住私营房屋的人士提供资助公共房屋。为配合重新定位的房屋政策,房委会决定从2003年起,停建停售“居屋”,终止“私人参建计划”建设的房产,终止“租置计划”等措施。2004年,置业自主贷款计划也宣布终止,目的在于减少政府机构对市场的影响。

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居民失业率和收入水平受到巨大影响。经济危机对于低收入家庭的影响最大,经济因素转而影响市民对公屋的需求。公屋轮候册上的申请人数目在2009年9月超过12万人。公屋的申请数字持续上升,促使房委会加快转变政策定位,集中力量兴建公屋。

在这一阶段,政府开始趋向逐渐淡出居屋买卖市场,集中力量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租住公屋。房屋政策经过重新定位,明确了房委会的核心职能,即为没有能力租住私人楼宇的人员提供公屋,以及缩短公屋轮候时间,以保障低收入家庭的安居。

目前,香港特区政府在公营房屋租赁市场上处于主导地位。2011年,香港特首在年度施政报告中宣布房委会负责推行的《“新居者有其屋”计划》中宣布目标是在2016/17年度起的四年内,提供约17000个公屋。

这一阶段,大批个性化制造模式建造的因地制宜的标准型高层大厦成为香港公屋建设的主流趋势。非标准型设计大厦的特点在于高度、形状设计没有统一标准,楼宇风格多元化,有较为鲜明的特色和地方感。非标准型设计大厦的常用设计有长型、T形、十字形、Y形、退台式设计等类型(见图6~9),以退台式的大厦设计配合邻近的楼宇风格及地势,或以屋邨广场或开敞空间设计凸显地区的特色景物。

香港公屋的公共配套设施可以分为生活设施和商业设施两大类。生活设施包括教育设施(托儿所、幼儿园、小学)、邮局、诊所、图书馆、青年中心、交通设施、活动及休闲场地等,此类设施已经在香港公屋社区中发展较为成熟。商业设施包括购物商场、零售商店等,目前现代公屋的商业设施已向大型综合化发展。公屋社区内的商业设施一应俱全。

由于“可持续发展”成为公营房屋规划、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关注的主题,房委会开始致力于提供以人为本的优质绿色居所,构建可持续发展社区。房委会于1999年开始推动环保措施,通过成立房屋署环保健康安全委员会等措施确保公共房屋的规划、建设及管理符合环保目标及落实环保措施。2004年起,房委会辖下所有公共房屋项目动工前都会进行微气候研究以及空气流通、生命周期等多项评估,采用自然通风、风力及日光的环保设计,节省能源的同时也令居所更舒适。

2 香港保障房供应体系发展趋势

2014年1月,香港特区政府发表2014年《施政报告》中阐释了香港未来的“长远房屋策略”:①增加整体房屋供应,逐步解决短缺问题;②增建公屋满足基层市民的需要;③增加居屋及其他资助出售房屋供应,让中低收入阶层及青年人有更多自置居所的机会;④重建房屋阶梯,让有能力的公屋居民购置居屋,腾出单位给有需要的基层市民。

2.1 土地供应趋势

在新的房屋供应目标下,特区政府的目标是平均每年提供约20000个公屋单位和约8000个居屋单位。由于香港寸土寸金,人口众多,土地供应已经非常紧张。政府将大体遵循三个方向进行土地储备。①现有土地和楼宇的利用与重新规划改造;②变更土地和楼宇的规划用途;③寻找开拓新的未开发土地,谋划新的住宅土地资源,如新界北部。另外,香港特区政府2014年《施政报告》中提到“进一步研究填海、岩洞发展及开拓地下空间等方案增加可使用土地资源”,同时,特区政府也将提供可兴建私人住宅单位的土地,平衡公屋发展与私人商业楼宇需要。

2.2 房屋政策趋势

香港特区政府将重点放在公租房屋的建设和管理上,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住房政策,将保障房的建设和管理继续保持高水平,发挥香港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石”作用。同时面对高涨的房价和租金,政府将适当调整政策,恢复居屋供应,增加各阶层自置居所的机会。

2.3 管理制度发展

加强准入准出制度管理及屋邨管理,继续保障分配公平、申请公开、管理公正。

2.4 促进可持续发展

在保证公营房屋供应目标的基础上,加强公共房屋的可持续发展。在提高环保意识、增加能源效益、美化绿化与园景、加强物料使用及有害物料的管制和废物处理、节约能源等方面都将做出进一步举措。

安居才能乐业,解决人口住房问题是任何国家和地区实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香港是世界上公认的住房问题解决得比较好的地区之一,公屋和居屋已经成为香港城市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们保障了低收入阶层的最低住房需求,使数以百万计的香港人在寸土寸金的城市里实现安居。成功的保障房体系为香港的经济腾飞和社会稳定起到了坚实的基石作用。

3 结语

香港保障房体系建设取得成功,与房屋政策、政府大力支持、法律制度保障、管理及财政资金上的有效支撑等因素密不可分。香港住房保障制度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内地保障房供应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贾倍思.香港公屋本质、公屋设计和居住实态[J].时代建筑,1998(3):58—62.

[2]秦铮.香港《长远房屋策略》的提出和推行[J].城市,1991(3):54—58.

[3]冯宜萱.从规模化生产到个性化制造[J].动感(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2010(2):26—30.

社会保障发展趋势 篇11

——“名人”、“碎片”、“移动”

“名人”:利用名人微博为广告主发声的“微代言”模式将会是自媒体营销最重要的趋势之一。已经集中了动辄数千万粉丝的名人微博,通过数千条“碎碎念”的微博塑造出了一个个更为立体更有血肉的名人本身,其影响力其实早已远远超过了社交网络之外人们惯常的那个平面形象。在这种情况下,名人微博上一条简单的微博内容远比传统媒体上那些精心制作的广告更容易让粉丝影响深刻。

除此之外,相对于传统代言模式,相对低廉的“代言费”、极短的确认执行周期和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制作费用,也使越来越多的广告主倾向于找合适的名人利用社交网络平台为自己的企业、产品进行“微代言”,用名人自己的话来为品牌和产品背书,加速目标消费者对品牌和产品的认知和信任。

“碎片”:各种独特定位的社交网络平台出现,网民碎片时间会被各种社交网络瓜分,媒体一家独大的局面不复存在,文字、图片、声音、视频都成为了可以分享的信息。随着各种细分定位的社交网络形式层出不穷,依托不同社交网络平台而丛生的自媒体也会越来越蓬勃发展。而在这种情况下,具有明显标签并且坚持提供优秀内容的自媒体将发展迅猛,而标签定位不明显的自媒体及企业自媒体则会因为目标粉丝的背离而举步维艰。

“移动”:会有更多的人在移动端消磨自己的时间。无论是从情感、兴趣、生活消费还是其它的各个方面,利用移动终端的比例会大幅提升。但是因为移动流量费高昂和移动终端表现力普通,各种大流量大展示的内容会严重受到限制,尤其是有数据表明,网民注意力从2012年的15秒降低到8秒,若没有优秀的内容表现则更容易流失粉丝,而利用社会名人进行简单、直接的表现形式会让网民容易接受。

营销重点变化关键字

——“微代言”、“跨平台”、“精准”

“微代言”:如何立足社交网络,精准找到粉丝群体和自己产品的目标人群完全匹配的名人进行“微代言”,做到低投入高回报,将会是企业社会化媒体营销的关键点。微博易利用独有的SNBT(social network behavioral targeting)技术,分析名人的兴趣特性和粉丝特性,高效精准地协助企业选对名人、用好名人,利用名人“微代言”模式来使自己的品牌和产品在微博上更有效地传播。

“跨平台”:在网民被各个社交网络平台瓜分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每个社交网络平台的特性进行有针对性的营销活动,是每个企业都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微博易整合腾讯微博、新浪微博、微信等各个平台的名人资源,对各个平台上名人表现出的不同内容进行深度评估,为每个广告主提供最契合的各平台“微代言”人选。

社会保障发展趋势 篇12

1 拳击项目发展的本质特征

拳击运动是一种运动员双方在拳击台上按照制定的规定, 从而进行的一种用拳头互相攻击对方的运动方式, 在这种运动过程中通过击打到对方的有效区域得到点数, 从而为最终赢得比赛奠定良好的基础。其中, 运动员最终的胜负不仅仅取决于运动员的基本体能、训练的强度、掌握的技巧等方面, 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受到教练员临场指挥能力以及科研水平等多面因素的影响。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也会受到场地因素以及主要器材等因素的影响。而其中的业余拳击比赛, 主要是以奥运会中所设置的项目为代表, 其最终意义为了实现增进健康发展, 培养运动员顽强、机智的主要特点, 从而为和谐社会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 业余拳赛与职业拳赛相比其安全性较高, 与此同时, 也没有浓厚的商业气息, 这就为业余拳赛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业余拳击在我国运动事业发展中的制约性因素

2.1 受专业拳击模式的限制

在业余拳击项目的开展过程中, 一些人会受到职业赛中相关要求的影响, 认为拳击比赛存在着很多安全性的因素, 更严重的还会有生命危险。其实对于业余拳赛而言, 根本不用担心会出现类似问题。在业余拳赛的举办过程中从裁判法则到医务监督等内容制定的设定过程中都有严格化的制度规定。例如在运动员上场比赛之前要做全套的身体检查, 主要检查颅脑, 要做的项目包括心电图以及脑电图等最基本的项目, 只有在相关内容检查符合既定标准时才可以允许运动员参赛, 而在在比赛的过程中如果医务人员发现运动员的身体状况不能承受接下来的比赛那么有权宣布终止比赛。而在业余去拳击比赛的过程中, 对于手套的重量以及相关配件的重量要求也是有明确规定的, 而其中的裁判员在比赛的过程中也可以根据比赛的状况进行掌控, 如果运动员双方的差距性相对较大, 可以要求终止比赛。因此, 在现阶段业余拳击比赛的发展过程中, 要对其基本模式进行全面的宣传, 从而改变人们对业余拳击的传统看法。

2.2 业余拳击的训练体制不完善

在我国正式恢复业余拳击的比赛项目以来, 对其进行约束的法律条款相对较少,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业余拳击内容的发展。而在人才选拔的过程中也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法律模式, 对于人员的选拔主要是通过教练员的选拔, 经过初级训练的选手如果在相关比赛中获得了名次, 就有可能选入国家队进行集训, 但是如果没有得到一定的名次, 到期之后就会面临着退役的现状, 这种人才的选拔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业余拳击人才的选择, 这就导致在人才选择的过程中出现了人员逐渐减少的现象。因此, 要想在业余拳击事业的发展过程中, 优化人员的选拔, 就应该完善相关的训练机制, 相关的专业院校可以成立业余拳击的兴趣小组, 通过全面性的发展为我国业余拳击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3 疲劳与医务监督事项的制约

在业余拳击的发展过程中其制约性的因素还包括义务监督不完善等现状。许多教练在训练的过程中都很注重疲劳恢复, 但是,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对于业余拳击的项目而言, 主要是靠体能、技术、心理状态以及战术等方面的因素共同结合, 才可以完成的基本项目, 如果只研究某一项目就会对整个运动的开展带来一定的制约性。而在传统模式的训练过程中教练人员与科研人员会相互批评, 从而影响了业余拳击事业的发展。因此, 在现阶段业余拳击事业的建立过程中, 要减少运动员出现疲劳的现象, 就要及时引进先进的技术, 通过对相关情报以及数据的分析, 结合中医疗法以及各种物理治疗模式的综合运用, 研制出一套适合我国运动员实际状况的方案, 从而通过疲劳与医务监督事项的优化为我国业余拳击的发展奠定良好的保障。

3 业余拳击运动社会大众化发展趋势

3.1 通过业余拳击联赛的举办提高认知度

我国在1986年恢复拳击比赛项目之后, 得到了全面性的发展, 通过全运会拳击比赛以及全国锦标赛等大型比赛的开展,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运动员的整体水平。特别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比赛的过程中, 拳击行业更是取得了2金1银1铜的优异成绩, 实现了我国拳击运动史上的一个突破, 同时也让业余拳击的项目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因此, 随着拳击事业的不断开展, 也逐渐开展了不同规模的拳击比赛,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业余拳击的大众化发展趋势。

3.2 运动员的经济地位逐渐提高

在拳击联赛举办之前, 业余拳击手只是代表省体工队、体育院校等单位参加相关的比赛, 在比赛结束之后可以获得相应的奖牌, 但是所得到的奖金却很少, 而且, 在调查的过程中也可以发现, 对于省级的业余拳击运动员而言, 根据其成绩的现状工资在1500到2500之间, 而对于国家对而言, 其基本工资在2500到3000之间, 而且, 业余拳击的比赛项目有相对较少, 这就意味着相关的运动员只能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而在职业联赛的举办过程中, 如果获得了项目的冠军就会得到较为可观的奖金。因此, 在这种高奖金的激励之下, 就会激发运动员的潜在意识, 通过不断的训练积极的争取名次, 在这种条件的激励之下, 不仅满足的运动员的个人荣誉, 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拳击运动项目的发展, 同时也标志着我国的业余拳赛正逐渐向职业化拳击比赛的方向发展。

3.3 比赛过程中增加了比赛时间

在业余拳赛的比赛过程中, 曾经有过三分钟一回合, 三回合定胜负的赛制, 而在现阶段的拳击比赛过程中主要实行两分钟的四回合比赛制度, 中场休息一分钟, 而全程的赛制是十一分钟, 而在实际的比赛过程中只有八分钟。在拳击联赛的比赛过程中主要采用四回合的制度, 每一个回合是三分钟限制, 回合间的休息时间是一分钟, 而在实际的比赛过程中往往一共用时是十二分钟, 通过这种赛制模式的改革, 是专业运动员的基本体能以及技术技巧向专业化的职业比赛更近一步。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 在现阶段我国业余拳击事业的发展过程中, 通过相关赛制的改变, 在一定程度上为运动员提供了较为方便的服务。而且, 通过业余比赛模式的改革, 相关的教练员以及医务人员应该更加关注运动员的身体状况, 在提高拳击运动员体能的同时, 提升其专业化的技巧, 从而为我国业余拳击事业的大众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海峰, 等.新规则对拳击运动员技战术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0 (3) :120-124.

[2]刘兆杰.浅谈拳击运动员专项力量素质的重要作用及训练方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3.

[3]巴义名.我国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竞技能力特征及选材标准的研究[J].北京:北京体育大学, 2012.

上一篇:历史课堂教学之导入语下一篇:网络客户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