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水平探究

2024-07-17

社会保障水平探究(共7篇)

社会保障水平探究 篇1

一、引言

随着世界多元化发展, 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软实力的灵魂,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面对国际国内多样化的思想文化及价值观领域的复杂形势,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水平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之中非常有必要。

随着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推进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 校园文化呈现出意识形态的多元化、价值观念的复杂化和社会思潮的多样化。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 尽管高校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总体呈良好态势, 但一些问题仍在高水平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中日益突出, 如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有所弱化、部分大学生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 此外, 还有法制观念淡化和道德行为失范的现象。同核心价值观在高水平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实现机制亟待探索拯救。

二、核心价值观在高水平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民族精神文化产物, 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部分, 也是一个国家的价值导向。高水平大学是传播知识、创新与传承文化、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 是推进国民教育的主要场所, 也是引领和传播社会思潮的重要阵地, 其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某些方面甚至引导着社会文化的进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水平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大部分大学生群体属于高素质群体, 他们有积极、正确且符合个人追求的价值观, 但在当今价值观多样化、文化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期, 仍有一些大学生对社会核心价值观有着较为模糊的认识。而大学生身为国家未来的栋梁, 肩负着民族振兴的重任, 尤其以高水平大学的学生为主, 因此, 更应在高水平大学的大学生中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广大学生内心深处的思想认识, 外化为广大师生的自觉行为, 以便更深层次地影响他们的思想认识和行为方式, 使他们明辨是非, 在实践中得以提升。

总而言之, 在当今这样一个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的社会, 应该始终保持校园文化的先进性, 况且高水平大学还承担着主动引领社会、引领未来的责任。因此高水平大学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充分发挥先进校园文化的功能,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理论基础角度、文化传承方向和道德约束指标等角度为高水平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思路, 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引领职能, 在高水平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

三、核心价值观在高水平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实现机制

(一) 建立核心价值观示范引领机制:充分发挥党建带团建的项目育人作用

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水平大学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要使这项工程高效有序地运转, 关键是要通过党建带团建项目建立和完善核心价值观示范引领机制。

以书记项目为示范, 以党建带团建项目为引领, 打造党建、团建精品项目, 加强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实现项目育人、核心价值观入文。教育引导学生自觉认知和实践核心价值观, 必须充分发挥学校领导干部、师生的示范带头作用。学校领导干部要重视书记项目的开展和落实, 包括师生互动座谈会、教师指导学生科研项目和教师推荐学生就业三个主要方面, 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联系, 将学校领导、老师学习总结核心价值观的心得体会传递到学生之中, 做好示范带头作用。同时, 发挥好党建带团建的引领作用, 通过学生干部培训班、清明祭英烈等活动巩固基层党、团组织建设, 培养核心价值观拥护者和实践者, 使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引领党建和团建项目的发展。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融入社会实践, 深化主题社会实践和志愿公益活动。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党员团队、特色临时党支部创建、组织生活创新比赛等党建项目符合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要求, 团员志愿服务、学生社会调研、核心价值观系列学习活动和“中国梦”系列活动等团建项目满足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水平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与此同时, 书记项目的示范和党建带团建项目的引领, 能激发广大师生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动力, 建立和完善核心价值观示范引领机制。

高校需提高现有的书记、党建、团建项目质量, 以确保项目能顺利开展并预期目标。同时, 需对这些项目进行总结, 改进不足, 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创新, 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打造创新精品项目, 形成校园文化品牌, 发挥党建带团建的项目育人作用, 借助精品项目将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水平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二) 建立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机制:借助“互联网+”时代的虚拟传播路径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 使得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路径变得更加与时俱进。充分利用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型媒介对学生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引导能够起到积极的效果, 是在高水平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途径。

基于“互联网+”这个大背景之下, 我院利用微信、微博等互动性强、传播及时的媒介, 创办了辅导员、党建办、院团委、学生会等微信公众平台, 定期推送相关推文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本质内涵、践行实效、典型人物、重要事件, 创建核心价值观传承等。通过文字、图片、影像等较为生动形象、大众喜闻乐见的表现手段, 将思想性、趣味性、互动性、知识性融于一体, 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满足学生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需求有机结合起来, 大大增强核心价值观的感染力、吸引力和影响力, 从而提高学习成效, 使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核心价值观。同时, 也可通过这些平台和学生进行互动, 及时解疑答惑。

利用互联网强大的便捷性和互动性, 学生个人可以主动进行自我教育, 增强学习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更有利于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吸收,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让核心价值观在校园文化中真正起到主导作用。

(三) 建立核心价值观实践养成机制:明确实体工作室的专业指导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水平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实现成效的大小, 取决于核心价值观在广大师生之中的认知实践情况。只有广大师生高度认同并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才能使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落到实处。要想实现这一目标, 需要构建实体工作室明确专业指导路径以建立和完善核心价值观实践养成机制。

实体工作室的构建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宣传核心价值观的传播途径,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渗透高校校园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要不断强化实践锻炼, 不断拓宽社会实践的途径。”高校应在《意见》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核心价值观实践养成机制, 通过明确实体工作室的专业指导路径强化实践锻炼, 整合现有的物质和学术资源, 借鉴国内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 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实践平台, 并结合线上线下的核心价值观传播渠道, 全方位、多途径地实现平台的长效化。

高校通过实体工作室的专业指导, 建立党建指导办公室、辅导员专业工作室和学生工作办公室这三个主要的实体工作室, 向教师、青年大学生宣传核心价值观,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广泛而深入的传播, 让广大师生以实际行动践行核心价值观。以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为例, 该院将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放到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位置, 学院组织校领导、老师、专家学者等进驻实体工作室, 明确工作室的专业指导路径, 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并通过举办一系列核心价值观学习和实践活动深化广大师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促使广大师生养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行为习惯。

四、结语

为实现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水平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需把握示范引领、宣传教育、实践养成这三大实现机制, 着力项目精品化和平台长效化两大方向, 专注机制成效可量化的目标。项目精品化与平台长效化双管齐下, 形成可量化的成效机制, 为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水平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对社会保障水平的理性思考 篇2

当代中国的社会保障改革是随着市场经济制度改革的启动和深化而不断推进的。如果把社会保障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割裂开来, 社会保障改革必将失去其生命力。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在发达国家的历史早已证明, 没有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分工, 也就没有产生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原动力。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根本作用在于以公共手段来防范工业化带来的新的风险, 并在收入再分配等市场机制没有做的环节上发挥作用。

二、社会保障水平的含义

(一) 保障水平的含义

杨翠迎、何文炯 (2004) 认为, 社会保障水平是指社会成员享受社会保障经济待遇的高低程度, 常用人均社会保障支出或社会保障支出与GDP的比值来反映。刘钧 (2003) 认为, 社会保障水平是一定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发生年老、疾病、失业贫困等原因而造成经济困难的社会成员提供保障的能力。社会保障水平是指社会保障费用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社会保障水平是一个质与量相统一的概念, 从量上讲, 社会保障水平有“高”、“低”之分;从质上讲, 社会保障水平有“适度”、“不适度”之分 (穆怀中, 1997) 。

(二) 影响社会保障水平的因素

1. 经济增长因素。

从社会保障供给条件来讲, 社会保障基金是社会保障制度运转的资金基础, 社会保障水平的高低要受经济与非经济因素双重制约, 但主要是经济因素, 二者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9以上。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经济水平越高, 社会保障水平越高。因为社会保障水平的高低还受一些非经济因素的影响。

2. 老年人口和贫困人口比重。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中的重中之重, 而养老保险又是社会保险的重要险种, 养老保险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社会保障水平。

(三) 社会保障水平的发展特点

社会保障水平呈曲线型发展, 中国理论界在分析发达国家社会保障模式和保障水平发展过程的基础上, 提出了倒U型曲线假说理论, 其基本内容是社会保障水平 (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 发展轨迹呈现为一个倒U型曲线。

三、社会保障水平对经济的影响

(一) 社会保障水平对消费的影响

消费可分为现期消费和预期消费两个方面。通俗地讲, 现期消费是指“现钱现花”;预期消费是指“将来要花哪些钱”。按照不同的消费主体来划分, 消费可以划分为:个人消费、企业消费和国家消费。我们这里只分析社会保障水平与个人消费之间的关系。影响个人消费的两个主要因素是收入和消费预期。对于一个普通的工人来说, 工资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主要有:个人工资、企业缴费和国家资助。由此可见, 社会保障资金的一部分来源于工人的工资收入。在不考虑社会保障水平对个人消费预期影响的情况下, 显然社会保障水平对人们的预期消费的影响是不能被忽略的。社会保障制度水平比较高, 可以减少人们为将来的不确定性消费预留款项的预防性行为, 从而降低未来预期消费的边际效用, 提高现期消费的边际效用, 进而促进消费增长;相反, 社会保障水平较低, 很难给人一种安全感, 人们会在满足现期基本消费和必要消费的基础上, 把剩余的收入在储蓄和投资方面进行分配, 从而减少了消费。

(二) 社会保障水平对失业率的影响

1. 社会保障水平较低, 或者没有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水平为零) , 很难实现社会保障对就业的促进作用。

在市场经济中, 由于个人自然禀赋不同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 会造成一些群体失去收入来源。如果没有社会保障给予一定的物质帮助或帮助不足, 这些人的基本生活将得不到保证, 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2. 社会保障水平很高, 不仅会给国家、企业、个人带来沉

重的负担, 还会给就业带来不利的影响。高水平的社会保障是以高水平的社会保障税 (费) 率为保证的。对于企业来说, 企业是以工人工资总和为基数进行社会保障缴税 (费) 的, 社会保障缴税 (费) 是要列入企业成本的, 高水平的社会保障税 (费) 率会增加企业的成本负担。企业要么降低工人工资, 要么减少用工数量。降低工人工资, 会减少工人的工作意愿, 导致工人放弃当前工作寻找更高待遇水平的工作, 从而造成自愿性失业;减少用工数量, 会产生被迫性失业。

(三) 社会保障水平对储蓄的影响

储蓄与国家的经济增长之间有密切的关系。经济学界认为, 高储蓄率会形成高投资率, 进而可以带来高经济增长率。社会保障水平较低, 人们对未来的生活消费预期增加, 将较多的资金进行储蓄, 以备将来之需, 从而增加了储蓄。社会保障水平过高, 一方面, 人们对将来的生活充满信心, 因为有较高水平的生活保障, 会刺激消费需求, 从而减少储蓄;另一方面, 较高的社会保障水平靠较高的社会保障税 (费) 来支持, 从而减少了人们的可支配收入, 人们在进行消费、投资、储蓄三个方面的资金分配时会相对减少用于储蓄的收入。

四、社会保障水平的现状

由于各级财政投入不足、社会保障立法滞后, 相当一部分群体仍未被社保制度覆盖, 且保障总体水平不高。尽管国家将连续三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企业月人均养老金从714元提高到963元, 但仅为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 750元的55%, 也大大低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尤显得偏低。经济发达的上海市, 城镇居民低保标准2008年8月起为每人每月350元, 农村低保标准每人每年2 800元。经济较为发达的山东莱州市自2007年1月1日起,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260元/月;农村则提高到1 200元/年, 经济落后的安徽省颍上县自2007年8月1日起, 居民调整为月人均165元, 安徽省农村低保的标准则为年人均不低于260元。

这些还都是比上年调增后的数据, 而增长的背景则是: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涨幅已连续三个月超过3%。对低收入者生活水平影响很大的粮食、鲜蛋、肉禽及其制品价格大幅上涨。许多省市现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涉保对象日子过得越来越紧。

五、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模式

深刻认识加强中国社会保障理论和战略研究的重要性。

1.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保障事业是造福人民的事业, 它不仅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 也关系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我们就必须要研究如何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保障需求, 为全体国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提供制度上的保证。

2.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社会保障最早可能是从17世纪就开始萌芽了, 但是世界各国真正全面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还是20世纪初的事情。实践证明, 社会保障是社会的“稳定器”和“安全阀”, 所以有人说资本主义国家它能够发展、延长它的寿命, 很重要的是有社会保障体系。

3.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城乡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 建立与全面小康社会相适应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一个世界级难题, 需要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在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进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如果制度不科学、不合理、不可持续, 不符合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国家和相关的社会群体将会承担巨大的代价。

“系统”是指政策、制度和体制要健全完善。我认为, 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一个完善的系统应该包括以上四个方面, 另外要包括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四个层次, 以及政府、单位在农村集体、个人和社会四支力量。要有这么三个方向的综合, 才能够真正形成一个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应该说要包括各个方面, 另外, 还有不同的层次, 不同的层次这四个力量承担的责任也是不一样的。社会保障不单纯是政府的责任, 而且是要社会单位和个人不同层次的参与。而且根据我们国家的情况还应该研究建立企业年金等补充社会保险措施, 以及遗属年金、残疾年金等向特殊社会群体倾斜的措施。

“适度”是指要按照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确立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相适应的保障水平, 按照政府和单位能承受、个人能接受的原则, 建立社会保障费用在政府、单位和个人之间合理的责任分担机制。“公平”是指要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 注意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 努力实现社会保障资源在城乡居民、不同社会群体、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的合理分配。

六、确立适度社会保障水平的主要策略

1.要确定合理的社会保障总体水平。要根据国家的经济实力、政府财力状况来确定中国的社会保障水平。鉴于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属于发展中国家, 为了避免由于社会保障水平的刚性增长对中国未来造成财务负担, 中国社会保障水平总体上保持低水平。

2.要确定合理的各个保障项目的社会保障水平。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为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 为解决先于经济发展出现的老龄化问题, 为实现“两个确保”等等, 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应该保持低水平。其中养老保险应逐渐降低养老金替低率, 增加社会保险金的积累;社会救助应满足群体的最低生活水平, 社会福利要考虑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因素, 但是要避免高福利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高中物理实验的探究水平浅析 篇3

一、探究水平理论起源与发展

20世纪初,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就已经开始倡导探究式学习, 但是直至20世纪60年代, 有关探究水平的研究才得以逐步展开。1962年, 美国著名课程理论专家施瓦布首先提出课程教学中存在不同类型的探究, 并将探究分成三种差异显著的特征水平。继施瓦布之后, 1971年, Herron提出四水平探究体系, 如表1所示。该水平体系从水平0到水平3, 探究的指导性逐渐减弱, 而学生的自主性逐渐加强, 探究水平依次提高。因为Herron的四水平探究体系包含比较全面, 且水平间差异显著, 比较易于区分, 所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基于Herron的科学探究水平对高中物理实验的分析

目前,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 学生根据教材中提出的问题、提供的实验方案, 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学生对于实验原理、目的、操作理由并不理解。根据Herron的科学探究水平, 学生根据教材提出的问题、设计好的研究方法进行实验, 属于探究水平1。在这个水平上的探究, 学生的角色倾向于实验方案的执行者。此过程中, 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有限, 适用于尚未具有设计研究方法、能力的学生或暂时无需学生深入探究的实验。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原理、领悟探究精髓、发展能力, 应根据Herron的科学探究水平, 基于教材提出的问题或教师提出的问题, 让学生自行设计研究方法、实施方案、得出结论。

在这个水平上的探究, 学生的角色倾向于实验方案的设计师, 学生不仅获取到了知识, 更是体会到了科学家的工作方式, 在实验中真真切切把握了主动权。用自己设计的方案完成实验, 能让学生产生成就感, 学生出色的表现也会让教师感到骄傲。笔者亲身经历某中学教师的公开课, 学生设计的方案让我非常惊讶。表2即是该中学的学生在《探究加速度与合力关系》实验课前设计的实验方案。

在实验课上, 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方案动手实验操作, 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在物理实验中, 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可行研究方法, 进行实验, 分析结果, 得出结论, 最后获得知识、技能与科学方法的发展, 这是较高水平的探究。

如何提高初中英语写作水平探究 篇4

一、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1、缺少专门的写作课

初中的英语课一般以基础训练为主,听和说都是英语课的主要部分,一节中,老师可能会就简单的对话让学生进行反复训练,或者就教材一篇课文进行精讲活动,让学生在听力上,口语交际上得到有效的锻炼,字、词、语法也得到了扩充,但是写作的部分被放到课后作业完成,老师们总是布置一个写作题目让学生作为家庭作业完成,然后交由老师批改,很少针对学生现存的写作问题分出一节专门的英语课进行分析解决,这种单一的写作教学模式导致了学生只能单一的进行反复写作,写了很多,没有反思,没有讲评,写作水平也就得不到提高。

2、考试带来的写作忽略

在初中低年级的英语考试中,考虑到学生们掌握的单词还不是很多,对语法也还没有接触,所以考试的形式大都是以选择题为主,考试内容旨在检测学生对单词或者简单句子的掌握,还没有完全形成写作的检测系统,因此,初中的老师和学生,都没有放太多的注意力在写作上,老师觉得学生现在还没有写作的能力,学生觉得作文所占的那一点分值不足为虑,也就造成了初中英语教学中对写作的忽略。

二、初中英语写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1、缺乏写作信心

初中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用英语写作认为这是在太有难度,我们都知道要教会他们写作文,首先要教会他们使用单词短语,然后掌握语法造句,最后在用逻辑串联成一篇作文。目前很多初中生背单词就已经是他们最大的问题,每个单元所附的单词量远远超过了我们小学学语文时课文后面附有的生字量,学生们在单词上就觉得已经很难了,让他们写英语作文只会觉得这简直impossibility。

2、受考试作文的限制

初中的学生正式开始认真对待英语作文主要是为了中考做准备,在英语作文的检测中,如何形成一套评分标准的系统是很难的,为了考试的公平性,考试部分的作文只能在命题上详细规定,规定得越详细,学生所受到的限制其实也就越大。很多时候,我们初中英语作文的试题更接近于一种翻译的形式,学生们能够发挥的余地很小,加上能句式的和模板性很强的范文出现,自己动手写作文的学生越来越少,有打草稿习惯的学生更难找,因此大多数的学生英语写作的水平迟迟得不到提高。

三、如何改善现存问题

1、老师加大对写作的关注

由于课时的原因,很多老师都不会花太多时间在写作上面,造成了初中的学生在写作的入门阶段就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写的能力就显得尤其的差,所以建议我们的老师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比以前多用一点心,尽量避免只有“good”、“not bad”这类简单的评语出现,在上课时,也可以分出十几分钟的时间就某次的作文进行抽丝剥茧的分析,鼓励学生将写语文作文的想象力迁移至英语作文,如此以后还会促使学生为了写作文主动的去扩展自己的词汇量;老师还可以在和同学们共同写一篇作文,由学生在下面造句,老师负责听写在黑板上,过程中将他们的错误指出,提一些关于写作策略的建议,提高学生“写”的水平。

2、引导学生喜欢英语写作

写作作为一种交际形式,是一种积极、主动的交际活动,主要是通过语言来传递自己的思想内容。培养学生养成喜欢英语写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的老师要做的功夫还有很多,比如经常让学生进行英语美文的鉴赏,讲课时偶尔穿插一个纯英语讲的笑话或者谜语,甚至让学生回家抄写一首英语歌词第二天大家一起学习都是为了培养学生英语写作兴趣所应该想到的,并且应该远远不止这些,只有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喜欢上用英语写出来的东西,他们才有可能往这方面发展。有了兴趣以后还要多实战,鼓励学生向学写语文作文一样进行简单的描述,可以是一首诗代表自己一天的心情,也可以是一句话表达自己的需求,甚至是一个单词,重点是学生们要喜欢写作,不害怕写作,将用英语写作当成一件普通事,才有可能写出一篇完整的作文。

四、结束语

衢州外贸从业人员水平提升探究 篇5

虽然衢州外贸发展迅速, 但与经济发达地区比较起来, 还是差距不小, 2012年外贸进出口总额 (30.2亿美元) , 只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0.97%, 总量明显偏小, 远不及地方GDP占全省的比例2.84%。在外贸人才方面, 与省内发达地区的差距也很明显。随着衢州外贸越来越发达, 外贸人才的培养以及引进成了衢州发展外贸迫在眉睫的事情。

一、衢州外贸从业人员现状

通过调查和相关资料的分析, 衢州的外贸从业人员在总量、质量、薪酬, 以及岗位层次, 都显示出较低的水平和开放性差的特点。

1. 从业人员籍贯

衢州外贸从业人员籍贯大多为本地, 即本地从业人员占92.86%, 外地人口占7.14%, 使得衢州整个外贸行业缺少了外来人员的经验, 缺乏与外贸发达地区人员的交流, 但这种情况却又显得理所当然, 根据衢州的发展状况, 衢州跟浙江省其它地区相比较稍显欠发达, 使得外来人员少。

2. 外贸从业人员的英语水平

外语对于外贸行业是不可缺少的, 衢州外贸从业人员英语专业水平较低, 只占12%, 英语水平主要集中在CET_4/6和其它, 这对高校对大学生外语水平的教育仍需提高, 外贸工作人员对自身的外语仍需加强与学习。

3. 外贸从业人员初入职薪酬水平

衢州外贸从业人员初入职薪酬主要在2000元以下, 约占总比例的64%, 根据相关资料, 浙江本科生起薪人均在2732元, 但外贸行业起薪均在2000元以下, 外贸行业从业人员的薪资总体不高, 吸引不到高素质人才。

4. 从业人员对工资的满意状况

衢州外贸从业人员对于目前的工资大多为基本满意, 但仍有24% 对目前工资存在不满意的状态, 工资能影响外贸从业人员的积极性, 为提高衢州外贸行业的发展, 调动外贸从业人员的积极性。

二、衢州外贸人才分析

衢州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 衢州的人才总量明显偏小, 高校也才两所, 高端的人才培养点基本为零, 人才引进难度大, 留着人才也难。人才的缺失, 在过去、现在和将来, 都是衢州面临的一个困难。当然外贸人才的需求也不例外。

1. 总量少, 留不住人

衢州本地外贸公司的职员流动性较大, 有的刚好培养出来就走了, 培养成本太大。衢州好多公司都急需外贸业务员, 尤其在外贸相对集中的江山经济开发区企业尤为明显, 加上当地离市区较远, 招人更是难招。另一方面, 衢州本地的两所高校 (衢州学院和衢州职业技术学院) 并没有国际贸易的专业, 只有相关的专业, 如商务英语, 市场营销等, 且生源主要来自市外, 来自沿海发达地区如杭州宁波的学生毕业后基本离开衢州, 本地的高校并不能很好的为本地企业实现人才输入。

2. 外贸人才培训机构分析

在衢州本地, 社会上并没有出现外贸相关的人才培训机构, 如外销员, 报关员, 货代员等相关职业资格的培训, 除了两所高校, 以及衢州贸促会有一些相关的职业资格考试信息和培训, 社会上基本上没有对应的培训学习机构。甚至出现学生想学习考证, 都不知道到哪里考的问题, 这在中等职业教育学校表现更是明显。外贸公司的上班族们, 想进修培训下, 在衢州也找不到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

3. 外贸从业人员待遇分析

衢州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 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工作人员的薪水待遇及福利自然不会很高。外贸从业人员也不例外, 衢州的外贸从业人员薪水一般在2000—3000/ 月, 很少有超过5000的。正是由于外贸从业人员待遇不满意, 因此留在衢州从事外贸工作的人也少。

三、提升衢州外贸人员水平的对策

1. 对在职的外贸从业人员自身来讲, 应时刻拥有积极的工作态度, 拥有较强的销售能力, 以及应加强亲和力的培养。外贸从业人员应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 应在拥有系统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同时, 还要有较强的实务操作能力, 并且拥有具备对外交流的能力, 学好第二外语。也就是说, 鼓励他们通过自身的学习, 提高业务能力。

2. 对本地的高校而言, 应该以改善高校教育为突破口, 改进高校课程设置, 应多于外界企业联系, 建立实习基地和外贸公司合作, 多提供实习条件和机会。同时, 可否考虑高校招生能否向本地或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倾斜, 从而利于留住本地高校毕业生在衢州就业。

3. 在企业微观层面, 适当的提高薪酬待遇, 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这样才能实实在在的留住人才。

4. 在政府层面, 衢州市政府应出台相应政策, 对衢州外贸以更多的政策支持。并且多增加类似如创办地方经贸刊物、外贸人才培训机构、网络交流、AA制聚会等形式, 从而让外贸从业人员交流经验, 分享信息。也可借鉴发达地区的思路和做法, 如举办外贸讲座, 组织调研。

四、总结

随着中国整个经济的越来越国际化, 衢州作为东部沿海省份的欠发达地区, 经济也越来越与国际接轨, 经济外向型越来越强, 无论发展对外经济, 还是发展对外贸易, 都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持, 在提升本地现有人才的素质的同时, 大力引进相关的高素质人才, 将会有效的帮助地方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春兰.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需求调查[J].职业教育研究, 2008;11

[2]龚奕峰.义乌市中小外贸企业外语人才现状调查研究[J].考试周刊, 2011;80

水平旋转下流体流态探究 篇6

近30年来航空航天技术在我国逐渐取得越来越多的成就, 但航空内环境对航空工作者在身体上造成了一些不利的影响, 该影响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 因此生命空间科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航天器内, 其重力加速度低于10-6g0 (g0为地面重力加速度) , 并将其称为微重力环境[1]。随着对微重力认识的深入, 王景涛[2]阐述了微重力和微重力环境概念性问题, 并认为可以通过一种等效原理来创造实验所需的微重力环境并对该环境加以利用。而常用来获得微重力环境的方法有落塔、落管、飞机、火箭和轨道飞行[3], 但其不足点为微重力维持的时间短, 而且工程比较大, 实验操作上不方便。同样龙勉[4]也对微重力及微重力效应的概念进行了阐述, 以及对在地面能否模拟微重力环境进行了研究。因此在地面模拟微重力环境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自1991年Schwarz和Wolf研发出了一种旋转壁式生物反应器[5], 生命空间实验在地面很快的展开。旋转壁式生物反应器是从回转器到随机指向装置或三维回转器的基础上制造出来的, 到现在的旋转灌流式生物反应器。随着研究的需要, 该地面模拟微重力环境的装置也在不断的完善。由于地面模拟微重力环境得以进行, 很多实验在此基础上展开, 如研究蛋白质晶体在微重力环境下的生长[6~8], 微重力环境装置在细胞培养中的应用[9~11], 以及组织工程的构建等[12,13]。但是关于地面模拟流体流态的相关研究很少, 因此限制了其在医药各领域的应用。目前在微重力环境下模拟流体的运动也在研究的进行中, 但大多数试验都是借助于光学干涉以及图像测速等技术[13,14]来进行辅助测量。而且实验条件是否满足微重力环境还有待进一步考察。

实验选择有颜色的VB12液滴在不同体积比的丙三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 通过模拟旋转壁式生物反应器, 自制一种水平旋转装置, 进行了一次简单的模拟和观察。类比微重力环境在微生物细胞培养中的应用进展, 首先通过简单的旋转装置来探测要达到微重力环境所需要的前期准备工作, 为后续微重力环境中流体流态模拟奠定基础。

2 试验部分

2.1 试剂与仪器

(1) 试剂:丙三醇 (化学纯,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 蒸馏水。 (2) 仪器:自制旋转装置, 玻璃管 (内径12.16mm, 外径15.72 mm) , 索尼数码相机ILCE-6000 (索尼 (中国) 有限公司) , NDJ-5S数显粘度计 (上海衡平仪器仪表厂) 。

2.2 维生素B12在不同粘性流体中的运动

分别量取一定量的丙三醇, 依次用蒸馏水稀释至体积浓度为80%, 50%和20%三份备用, 并用粘度计测量相应的粘度, 配制一定浓度的维生素B12溶液备用, 整个过程中, 所用的VB12溶液相同。然后将上述100%, 80%, 50%, 20%和0%体积的丙三醇混合溶液分别注入到特制的玻璃管中, 然后密封, 在旋转的过程中用注射器注入一滴VB12溶液, 观察VB12溶液在各粘度流体中的运动轨迹。转速设置范围为15~25r/min和80~100r/min。

3 流体模拟试验结果

从VB12溶液的液滴在不同粘性的丙三醇溶液中的运行情况来看 (表1) , 相同转速下, 随着粘度的降低, 红色液滴在玻璃管中的扩散速度加快;而在粘度相同的情况下, 速度越低, 液滴偏离水平轴中心越厉害。

图1是液滴在纯的丙三醇中运动的轨迹, a1、a2是在15~25r/min时的开始拍摄和旋转5min时拍摄的图片, 图2是在80~100r/min时在相同时间点拍摄的图片。从图2, 图3可以看出, 液滴在纯的丙三醇液体中扩散的很慢, 但是液滴在15~25r/min转速范围内偏离轴中心的距离要比在80~100r/min转速范围内偏离的距离要远。由于丙三醇在25℃时的粘度为842.5mPa.s, 该粘度比较大, 因此红色液滴很难扩散, 最终是以液滴的形式沿轴向向前推进。

图3、图4表示的是当液体变成体积分数为80%的丙三醇溶液时, 液滴在低速和高速下的运行情况。c1, c2, c3表示的是VB12液滴在15~25r/min开始旋转, 旋转5min和10min后拍摄的图片, d1, d2, d3表示的是在80~100r/min与低速下相对应的时间拍摄的图片。从图中可以看出, 当转速为15~25r/min时, 液滴几乎瞬间就沿玻璃管壁以环形向前移动, 而在80~100r/min时, 液滴有一定的扩散面积, 然后以这个扩散面依次向前推进, 但该扩散面并未接触管壁。从粘度测定的结果来看, 80%体积的比的丙三醇混合溶液的粘度要比纯的丙三醇的粘度小很多。

图5、图6表示的是当液体为体积分数为50%的丙三醇溶液时, 液滴在低速和高速下的运行情况。e1、e2、e3表示的是液滴在15~25r/min转速范围内旋转开始和旋转5min和10min拍摄的图片;f1、f2、f3表示的是液滴在80~100r/min转速范围内与低速对应时间拍摄的图片。在低速时, 液滴很快沿着管壁向前推进, 而在高速时, 仍然以一定扩散面积沿轴向方向推进。

图7、图8表示的是当液体为体积分数为20%的丙三醇溶液时, 液滴在低速和高速下的运行情况。g1、g2、g3表示的是液滴在15~25r/min转速范围内旋转开始和旋转5min和10min拍摄的图片;h1、h2、h3表示的是液滴在80~100r/min转速范围内与低速对应时间拍摄的图片。在低速时, 液滴很快沿着管壁向前推进, 而在高速时, 仍然以一定扩散面积沿轴向方向推进。

图9、图10表示的是当液体为蒸馏水时, 液滴在低速和高速下的运行情况。m1、m2、m3表示的是液滴在15~25r/min转速范围内旋转开始和旋转5min和10min拍摄的图片;n1、n2、n3表示的是液滴在80~100r/min转速范围内与低速对应时间拍摄的图片。从图中可以看出, VB12液滴在蒸馏水中能够很快的扩散, 但在低速下, 最终仍然是沿管壁运行, 而在高速下, 基本上扩散于整个玻璃管中。

从图3、5、7、9对比可以看出, 当转速在15~25r/min范围时, 随着粘度的降低, 扩散的环向前推进的速度越快;从图4、6、8、10对比可以看出, 当转速在80~100r/min范围时, 随着粘度的降低, 其扩散面积增大, 而且向前推进的速度也越快。

从流体模拟的实验可以看出, 在15~25r/min转速范围内和一定的粘度情况下, 液滴是沿玻璃壁运行的;而在80~100r/min转速范围内和一定的粘度情况下, 液滴注入后是以扩散面的形式沿轴向向前推进。

4 结论

通过模拟VB12溶液液滴在不同粘性的丙三醇溶液中的运动, 发现其运动轨迹与所用液体的粘度以及转速范围有一定的关系。当粘度低于体积分数为80%的丙三醇溶液的粘度62.0mPa.s时, 在低转速范围内液滴基本上都是沿管壁向前推进, 而在高转速范围内, 液滴都是以一定的扩散面向前推进。

摘要:受到微重力环境在生命科学应用中的启发, 通过水平旋转装置, 在旋转条件下, 模拟了流体的运动, 探究了流态。研究结果表明:选择了便于观察的红色液滴, 发现红色液滴的运行轨迹与所用流体的粘度及旋转速度有关。在相同转速范围内, 粘度越小, 红色液滴的扩散环或扩散面积越大;粘度相同的情况下, 在1525r/min时, 红色液滴以环状模式沿管壁运行, 在80100r/min时, 红色液滴是以一定的扩散面运行。

社会保障水平探究 篇7

1.增强了学生科学探究兴趣。2008~2009年, 由黄天平指导的高2009级、高2008级学生参加四川省中小学生科技创新大赛, 被学校选送作品4件参加区市展评, 有1件作品获广安区二等奖, 1件作品获广安市三等奖。

2.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明显增强。通过让学生参与校本教材的编写引领学生通过多途径了解物理学家对自然规律的发现、分析、总结、应用的过程, 掌握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 包括观察、实验、推理方面的技能及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的技能。让学生体会和经历探究过程, 获得情感体验, 培养了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和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 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完成、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逐步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的价值观。同时, 也促进了学生文化成绩的提高。如高一学生陈雪峰写到:“钱学森———中国伟大的数学家, 物理学家。当我的效益[1]。

一、美术课程有效教学定义

回顾美术教学, 怎样才能做到更“有效”?对此, 要重新看到钱学森的丰功伟绩, 我的全身都热血沸腾。钱学森在外留学时, 学习非常刻苦, 可以说是三月不知肉味, 可是, 我呢, 非常贪玩。当我看了钱学森的生平之后, 我了解到一个人的成功, 不在于他这一时一刻的奋斗, 而是一点点的积累, 由量转换为质的这样一个过程。不论是哪一位成功的人, 他的发展过程是缓慢的, 而他们的专心、耐心、求知心引导他去探索未知的世界。所以我决定向所有的科学家们学习, 择其善者从之。以此来慢慢完善自己的思想观念, 整体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 做他们的追随者!”

3. 学生的物理学科成绩不断提升。

从下表可以看出, 随校本教材的有效使用, 教学实验班成绩逐渐提高, 特别是课改年级 (现在的2011级) 实验班成绩比学校和全区成绩有更大优势, 学校高中物理成绩也提高很快, 探究性学习正在我校学生中全面开展并取得阶段性成果。表1“代市中学原2008级2班、2011级2班、现2011级1班与区市统考成绩比较表”

四、总结

在物理课程中, 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 又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作为目标, 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探究是一种精心设计的, 为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服务的教学活动。《物理学家之科学探究》校本教材在广安代市中学的有效使用,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希望能够给在教学中有同样问题的老师们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使更多的人受益。

参考文献:

[1]郭奕玲.物理学史[M].重庆:西南大学出版社, 2005.

[2]靳玉乐.探究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3]常龙生.高中物理课题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4]教育部.《物理课程标准 (实验) 》[S].

[5]《现代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编写组.现代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0.

[6]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 (试行) 》[S].

认识美术教育和教学的意义, 了解美术教学应该教些什么, 学生应该学习些什么。美术在人文精神的整体情景下, 侧重于研究和探讨人类的情感表现、审美感受等方面, 提升人们情感活动的个性、智慧与技术的品质意识。因此, 从美术教育意义出发, 美术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是建立在本学科的特性基础之上的[1]。

1. 有效教学首先要确定美术教学效益观。

美术新课程的核心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因此, 学生的能力进步和全面发展是衡量教学效益的唯一指标。

2. 有效教学必须能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美术有效教学中, 针对学生在美术学习方面采取的策略应该区别于其他学科,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

3. 有效教学的基础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就成为落实新课程理念, 提高美术教学效果, 体现教学实效性的核心基础。教师迫切需要提升中学美术教学的责任和态度, 在教育过程中改善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4. 有效教学的关键是提升课堂教学环境。

教学活动必须依据学生心理特点, 提升课堂教学心理环境, 营造种民主、平等、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

二、针对现有美术课程存在问题, 提升有效教学水平的策略

1.当前中学美术课程教育存在的问题。在基础美术教育的领域, 了解、认识并进行美术教学, 必须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 建立有效的教学理念, 必须承认的是, 当前中学美术课程的课堂教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低效”

现象, 主要表现为[2]: (1) 教学目标宽泛, 不针对学生个性特征。在授课过程中不根据学生对美术知识掌握的实际情况出发, 教学目标空泛, 不明确, 对内容缺乏针对性, 重、难、易点划分不明确, 缺乏对难点部分的重点讲解。照本宣科, 不重视现实生活与学生实际的联系。 (2) 教学形式单一。美术教学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 首先是传统的教师面授, 然后学生被动听讲、接着学生练习、再接着教师进行评阅为传统的教学方式, 教学活动内容单一、形式单调, 缺乏融洽的师生关系与互动。 (3) 学校总体教学目标不重视。美术课在教学中占的比重很低, 课程设置较短。同时也存在其他学科学习任务的繁重, 学校和学生对美术课程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 (4) 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独立开来。孤立学科的教学不能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缺少知识的延伸性, 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往往流于表面。

2.提升美术课程有效教学水平的策略和方式[3] (1) 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师生共定学科教学宣言和教学目标, 约束、规范调整学生的学习行为。有关条例的制订必须由师生双方共同完成, 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既是条例的制定者, 也是条例的最终执行者。中小学美术教学的内容十分丰富, 科学处理基础性教学、新颖性授课、应用性发展这三方面的关系, 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充分拓展学生的知识深度和广度, 促进学生构建和完善新的认知能力结构的能力, 掌握中学学生应该基本美术技能, 提高中学生美术素养, 构建课堂有效教学的核心环节和中心任务。 (2) 教学对象和教学主体丰富多样、能力不同的中学生是中学美术教学目标传授对象, 所有的美术教学活动都是围绕促进其人格特征、心理和智力发展、审美教育、知识传授、技能提升等方面开展的。因此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和个体, 需要采取不同的美术教学策略。教师要更新美术教育观念, 改变教师角色, 使自己成为学生的伙伴、教学内容的设计者、教学活动的指导者、教学程序的合作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教学理论的研究者。教师必须增加对美术教学的道德感、责任感和任务感, 改善教师的专业技能与知识。 (3) 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教学策略是由若干教学方法组成的, 但教学方法本身就成为学习目标的时候, 选择和运用方法的选择就会成为选择策略。必须突出教学方法的针对性, 优先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 有重点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学习的水平, 促使课堂教学主动“有效率”, 根本保障课堂有效教学活动的开展。任何教学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开展, 别无其他。美术教学环境体现为包括美术教学设备、教学工具、教学材料和教学时间和空间等教学环境, 此外还有获得教学部门和教学领导的支持以及良好的美术教育社会氛围和丰富的教学资源社会大教学环境。

三、中学美术有效教学模式探讨

教学模式从抽象的层面而言是教学策略的相对固定化, 是教学策略的稳定性地体现。除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外, 本文就提出并分析如下新的教学模式[4]。

1.探秘式教学模式。探秘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在教师的情景设问和启发诱导下, 以现行美术作品为基本探究内容, 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的机会, 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教师在教学中应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 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 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 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

2.研究性学习体验的教学模式。 (1) 充分挖掘本地美术文化资源考虑地理因素, 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 参观美术馆、博物馆、艺术作坊等, 调查、考察美术现象, 并写出考察报告, 理解美术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 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2) 信息技术资源与美术课程整合研究[5], 让学生通过多媒体网络, 将形、声、光、色、动、静融为一体, 突破时空的限制, 为学生创设生动的审美情境, 建构自己的美术文化意识, 培养他们的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生活情趣。

3.横向联合教学模式[6]。将课内知识与社会、环境、文化历史、时尚热点、美术与其他学科及美术各门类综合, 引导学生了解“外面的天空”, 积极参与赏评活动, 让课堂充满活力, 培养学生各种能力, 形成联合式教学模式。

4.优秀美术作品模仿教学模式通过对优秀美术作品进行角色扮演法, 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美术作品中的角色, 体验美术作品在各种不同情境下的内心情感。同时对美术作品进行临摹教学法, 帮助学生进行绘画创作体验, 和全方位把握美术作品的内涵。

摘要:有效教学是目前教学研究的热点。本文提出中学美术课程有效教学思路, 从中学美术课程有效教学定义入手, 分析中学美术课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探索提升中学美术课程中有效教学策略, 并探讨四种中学美术课程的有效教学模式。

关键词:中学美术,有效教学,教学模式,策略

参考文献

[1]陈坚.新课程理念下的美术有效教学初探[J].才智, 2009, (15)

[2]李成思.提升中学美术课程课堂有效教学水平的策略[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2010, 12 (2) .

[3]尹少淳.从正确理解教学策略到美术教学策略的制定[J].教育探究, 2009, (4) .

[4]许洪林.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美术鉴赏的有效教学[J].艺术百家, 2009, (8) .

[5]孙惠芳.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美术欣赏有效教学的探索[J].科教文汇, 2007, (11) .

上一篇:历史产业下一篇:历史照亮现实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