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活动

2024-05-10

社会保障活动(共12篇)

社会保障活动 篇1

一、农村收入及调查问卷现状

从有关资料获悉: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5919元, 不考虑价格影响因素, 实际增长10.9%, 增速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其中, 工资性收入增长较快, 对农村居民全年增收的贡献率达48.3%。受粮食、棉花、蔬菜、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因素影响, 家庭经营纯收入增速大幅提高。2010年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纯收入2833元, 增长12.1%, 对农村居民全年增收的贡献率达40%, 比上年提高16.8个百分点。从2006年-2010年农村居民收入变化图中的数据分析, 2006年-2010年5年期间农村人均收入增长率为8.8%。

另从恩格尔系数来看, 2000年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9.1%, 2006年为43%, 2010年为41.1%, 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农民收入的逐年上升, 恩格尔系数的逐年下降, 农民对其收入合理分配的要求呼声也渐高涨, 消费结构也悄然变化。

在此大环境下, 2011年暑假, 梧州学院经济系金融专业45位同学与梧州市人民银行在广西共同开展了, “国债下乡”知识宣传及社会调查活动。作为“国债宣传员”, 同学们的宣传及调查活动主要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现场访谈、召开坐谈会等形式进行。共发放调查问卷900份, 收回837份。调查对象包括普通农户、个体经营业主、回乡打工者、村干部。从调查的情况来看, 金融知识—国债在广西农村市场的普及率非常低。农户有较强的理财意愿, 但以对资金的风险及收益作为投资的首要考虑因素, 对新产品的投资顾虑较重, 投资知识及理财观念单一, 金融投资知识下乡工作任重道远。

二、拓宽农村国债市场的一些建议

(一) 利用农户信任的农村金融机构开设国债买卖业务

从调查问卷中“你知道国债吗?”这一问题上看, 17.63%的被调查农户了解, 54.47%的被调查农户听说过, 27.91%的被调查农户不知道。从调查问卷中的问题“你愿意购买国债吗?”, 49.33%的被调查农户不愿意购买。从这些数据及农村居民抵触新事物的习惯, 国债这种“新型”的投资方式在农村缺乏普遍认识, 农户不愿意轻易尝试购买这种新事物。

目前, 广西农村经济仍然处于不发达状况, 人们的收入除去日常生活开支、购买农用设备, 生产资料开支、子女上学的费用后所剩无几, 大部分人倾向于将剩余的收入存入银行以备不时之需。银行作为农户与在外打工子女、与在外就读子女汇款的联系渠道, 是农户接触最多的金融机构。因此, 金融机构如农村合作信用社, 邮政储蓄机构等应充分发挥自身网点多, 农户信任等特点, 在理财品种中安排国债买卖业务。并通过发放传单、设计朗朗上口的标语、专员介绍、利息比较等形式大力开展国债销售及宣传。

(二) 拓宽除银行外的国债知识普及渠道

调查问卷中“你是通过什么途径知道国债的?”, 备选答案比例排序如下, 别人介绍26.6%, 电视22.6%, 银行18%, 网络14.2%, 报刊13.2, 其他5%。大部分的被调查农户反映, 没有接触或者见过国债在农村做宣传。国债的了解主要是通过接触其他的金融产品时附带听说过, 没有具体认真的了解过这个产品。从对农户的调查中发现, 农户的闲暇娱乐时间大部分是看电视, 很多的信息及知识也是来自电视, 因此国债的宣传应主要靠电视这一宣传渠道。

另外, 农村居民对本地大学生较熟悉, 对考上大学的本村人带有较强的信任感。通过同学们的宣传, 有接近85%的农户对国债知识有了较全面的了解, 有接近50%的农户愿意购买国债。国债宣传员选择当地的大学生, 特别是本村的大学生, 是可选择的第二个渠道。

第三, 可利用赶圩、传统节假日等时间集中宣传

广西传统节日较多并极具地方特色。春节宾阳炮龙节, 三月三民歌节、四月糍粑节、牛魂节、五月端午节、七月中元节、八月中秋节、九月重阳节、十月寒衣节、十一月冬至节、十二月王节。同时广西农户喜欢赶圩, 有三日一圩的习惯。到了圩日家家户户忙着销售自己的农副产品及购买自己所需商品, 场景相当热闹。国债的宣传可结合传统节日及圩日时间表, 通过发放宣传单, 人员一对一宣传, 有奖知识问答, 发放小礼品等形式穿插。礼品可选择农户日常会经常用到的商品, 如印有国债知识的扑克, 小扇子等, 让农户闲暇时间可关注到国债知识。

(三) 国债发行时间及期限应符合农户收入结构

农村居民收入从全年来看带有较强的季节性, 在秋收后, 会有一笔较大收入。同时春节期间, 很多农民工带有部分资金返回出身地, 加之当代农民工对金融知识的了解要比父辈强, 这也是农村国债发行的好时机。因此, 农村国债的发行因遵循这一收入特点, 尽量选择农民收入集中的秋冬季节发售。

调查问卷提到“哪种期限国债你最愿意购买?”, 34.5%的被调查农户选择1年期, 17.5%的被调查农户选择2年期, 但3个月及5年期的品种较少有人愿意购买。农户偏向中期国债, 这与中期国债变现能力强有较大关系, 农村国债品种设计时因考虑农民的这种投资期限偏好。

三、金融专业从中获得的收益

(一)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金融专业学生在大学期间系统的学习了经济及金融知识, 但对金融理论及工具的了解浮于书面。特别是金融专科班的学生, 在教学大纲当中有20%的课时是实践操作课。在金融机构实习是传统的实习及实践渠道, 但社会调查活动可以加强同学们的自学能力。在调查中有农户问到“国债跟银行存款、股票有什么不同?”“国债能提前支取吗?”等问题, 这些问题督促同学们自己完善关于国债知识及其他投资知识的学习, 为他们向农户宣传及比较各种投资渠道做好知识储备。这次调查活动结束后, 全部的45位同学都反映自己作为金融专业的大学生, 宣传金融知识的的任务刻不容缓。

(二) 提高金融专业学生的个人能力

有同学反映从中得到了很多启示。比如:学会了如何与人交往, 与人沟通;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学会了分析问题-寻求答案-解决问题的渠道;对国情, 及自己专业定位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是一次锻炼, 一次考验, 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三) 大学教学的社会延伸

选择大二开展这一项社会调查活动, 对金融专科专业是最适宜的时间。第一, 通过两年的专业学习, 同学们掌握了基本的经济及金融知识, 能很好的分析市场环境及作出自己分析, 并撰写具有自己观点的社会调查分析报告。第二, 两年的大学生活, 大部分同学参加过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 学生会活动, 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能胜任这次社会调查活动, 而不是简单的为完成调查而去调查。第三, 大三的学生面临就业压力, 在大二暑期通过此次调查活动, 既做好了市场环境铺垫, 也及时复习及补充了专业知识, 为同学们的就业能力加分。

这次调查活动可以反映出:结合专业的社会调查形式是传统教学模式的延伸, 既能服务社会也能提高教学效果, 是教学模式改革中较好的可操作方式, 能达到双赢效果。

社会保障活动 篇2

7月15日至8月5日期间,我每天早上8点准时赶到医院。换上白大褂,带着帽子和口罩,走在医院的大厅里,心底的坚定与自信犹然而生。我开始被安排在医学影像科室做观摩学习,了解了医务人员的影像术语和一些日常工作。影像科室主要担任的是B型超声检查、彩超检查和心电图检查以及肾脏碎石等工作。我到科室后,协助医生们接诊病员,将有关要求详细耐心地告诉前来做检查的人。在检查过程中,我仔细观察图象,不懂就问,认真学习。医生们都耐心地为我解答疑问,使我的观摩学习得以顺利进行。同时,我还亲自实践,学会了替病人测量心电图,让我的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在影像科学习了一段时间后,我有幸被安排到各门诊观摩实习。首先在口腔科,那里总是排满了病人,可能现在人们的口腔问题越来越得到关注了吧。科室里的医生有的沉默严肃,有的幽默风趣,可当面对病人的时候,大家都认真起来,一改平日作风,或温柔和蔼,或微笑礼貌„„看着他们对待患者那可亲的态度,我深受启发,我明白了一名优秀的医生,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还要有良好的医德修养。微笑,才是白衣天使本来的面容。

门诊部里的病人各式各样。有的来看头晕,有的来问痢疾„„面对不同的病人,医生需要有全面的医学知识才能做出诊断或是把病人安排到其他科室。而有的患者对医务工作不了解,常常会误解医务人员的意思。这就需要医生具有足够的耐心与爱心去和病患解释清楚,以最大的努力获取病患的谅解和支持。在那里,有时候忙得喝茶的时间都没有,真想坐下休息,可看到医生们也都是这么辛苦却还兢兢业业地工作着,我立刻打消了念头,又重新振奋起精神,继续为我们未来的医学事业努力实践着。

社会保障活动 篇3

【关键词】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设计

社会实践活动是实现“品德与社会”课程向课外延伸的一条有效途径,它能从只重视学生的知识培养到真正深入学生的生活。而社会实践活动的设计是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成功与否的关键,只有首先明确实践活动围绕什么内容进行设计,准备以怎样的形式展开,才能确保实践活动的有效性。下面笔者结合实例,谈谈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设计。

一、围绕教材内容,找准社会实践活动的点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新的教材观,强调要“用教材教”,而不能只是“教教材”。有些教材的内容因为受到地域的限制,难免脱离学生的生活现实,这样的内容如果没有与学生的实际联系起来,只能是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有时候教材中没有指定要求调查或搜集相关信息,也没有明确实践的内容和方法,但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实际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和改编。

(一)尊重个体差异

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各有不同,个体差异普遍存在。因此,教师在设计社会实践活动时,尽量多设置一些难度各异的学习内容,多设计一些不同层次的训练项目,以供学生自由选择,各取所需。让学生在属于自己的能力范畴、兴趣范围内选择自己真正想做、能做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四年级下册《社区的公共设施》一课,针对学生的能力差异,笔者设计了几个弹性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选择。

活动1:学会爱护社区公共设施,用实际行动证明你是社区的小主人。可以清洗一次公用电话亭,可以为社区图书馆设计一条标语,还可以……

活动2:编写有关自己和其他小朋友爱护公共设施和注意安全的小故事,在班级里宣讲。

活动3:根据生活中公共设施被随意损坏的情况,组织一次调查(附调查表)。

以上为弹性活动,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做其中的一个。没时间和能力完成复杂活动、语言组织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选做第一个;情感细腻、文笔好的学生可以完成第二个;而活动能力强,又有挑战性的学生就可以选择第三个探究型的活动。

(二)考虑班级实际

教师在设计社会实践活动时,应当全面考虑各个班级的实际情况,即便是同一所学校的平行班级之间,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情况出现。教师应根据这些实际情况来调整教材的内容和顺序。

例如笔者在执教三年级下册《家乡特产知多少》时碰到了这样的情况,有个班级中有十五六个外地学生,他们家乡的情况与本地实际显然是不一样的,这时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情况作针对性的调整。教学中,笔者以“白茶”和“山核桃”为例,让学生了解安吉特产。接着,让非本地学生介绍他们家乡的特产,重点利用班中金华籍的学生与大家交流金华火腿,然后引入教材中的各地特产,感受祖国物产丰富,知道不同地方有不同特产。再从学生了解的一些特产入手,让学生懂得宣传资料的重要性,在课堂中以设计广告词、宣传画、改编歌曲等形式宣传自己家乡的特产。

面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走出教材给定的框框,面向生活和学生开发资源。如果教材中有涉及本地的内容,则可以作为一个切入点,引发学生对现实中资源的探究,从而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三)考虑生活实际

“品德与社会”课程面向的是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会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但是教材是具有普适性的,无法具体针对某一地区学生的生活实际。这就需要教师二度开发教材。如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话说社区”第四课《走进社区》中安排走进社区的实践活动,笔者根据所在学校地处农村这一实际情况,安排如下活动。

在教材中出现的是一系列的“生活”“生活事件”“生活主题”或“生活场景”,它们基本上是一些“美好的生活图景”,大多不是原汁原味的生活场景。所以,在美好与现实之间,我们应该建立一种相互进入的通道,创造一种互动的状态。社会实践活动要能帮助学生重新进入自己真实的生活世界,对自己的真实生活进行有意的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同时,活动也是用美好的生活目标去引导和提升儿童的生活,使儿童的生活变得更加有意义。

(四)考虑与时俱进

“品德与社会”实践活动要自始至终吸引学生,首先要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上与时俱进,根据实践研究,笔者有针对性地对教材中不适应时代发展的内容进行了替换。例如五年级上册《诚信真可贵》中的故事屋环节,笔者在不同的班级执教时用了不同的导入方式:曾子杀猪故事(教材上有的)、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假种子事件、校长亲吻小猪事件(学生课前调查的)。结果发现利用学生课前实践活动得来的材料在课堂上更有说服力。课后采访学生对于曾子杀猪故事的看法,有的学生说:太假了吧?谁信啊?一头猪在当时相当于一个家庭一年的收入呢!还有学生说,妈妈总是轻易承诺,这个故事讲给我妈妈听我觉得蛮好的……学生的发言道出了他们的心声。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考虑编者的意图,但是书上的介绍受篇幅的限制是有限的,在这样的课堂上,直接引用学生实践活动收集来的关于诚信的资料,更能达成教学目标。

二、紧扣活动内容,选择适当的实践活动形式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内动力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与成效,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活动的形式。因此,我们的实践活动设计,要尽量富有趣味性,让学生在开展实践活动时不觉得是一种沉重的负担,而是一种愉悦的体验,幸福的享受。笔者通过实践研究发现,资料搜集、参观访问、活动体验、社会调查等几种在实践中较为常用的活动形式,广受学生的欢迎。

(一)搜集式

根据教学需要以及儿童的兴趣水平,设计相应的资料搜集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家长的帮助下,通过家庭、社区、媒体等多种途径搜集文字、图片、视频与音频、实物等资料,以丰富自己的学习内容。如教学《家乡的交通》一课,可设计这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搜集家乡近三年来“修建了多少新的公路,特别是村里的路有了哪些变化,高速通行给家乡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等资料。这一实践活动操作简单,能够引起许多学生的兴趣。而预设的德育意图就蕴含其中,等学生完成这一实践活动时,他们会发现竟有这么多的路是近几年修的,全村居然新增了这么多的汽车。惊喜之余,真切感受到经济的发展,生活的富裕,家乡变化之巨大。在开展此类实践活动时,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会学生搜集资料的技能,介绍搜集资料的途径,指导学生整理资料,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参观访问

参观访问是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我们可以利用本地资源结合学校德育活动一起进行,也可以安排亲子活动利用双休日开展。参观主要是指带领学生去接触社会有关单位,可供参观的地方非常多,如企业、街道、村镇、军营、机关行政事业单位、各类场馆及许多地方建立的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如《我家住在新农村》一课的实践活动,笔者是这样设计的,让学生利用周末到安吉县山川乡、余村等地走一走,或者到农村的爷爷奶奶家住一住,访问当地的村民家乡有哪些变化。这个实践活动没有让学生从浩瀚的文字资料和烦琐的数据中寻找资源,而是让他们亲历其中,这样收获的结果更有说服力。

(三)活动体验

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设置恰当的实践活动,这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它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又能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这类社会实践活动,是为学生在家庭和社会中设置相应的“岗位”,承担某种角色,通过亲身实践来体验,这种内心体验是形成道德认识、转化行为能力的原动力。如四年级上册《孝心献老人》一课的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如果仅仅停留在资料搜集、数据整理、参观访问层面并不能真正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因此,笔者在课后和家委会商议策划组织邀请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参加的茶话会活动,让孩子们给长辈倒水、递水、表演节目。在活动后,有家长反馈,一些孩子在家中对长辈的态度也有所改变。

(四)调查活动

调查活动是指儿童到现场观察或与当事人交流,使儿童对所关注的问题能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观的印象和更加深入的了解。例如六年级上册“民风、民俗知多少”单元《民风、民俗大观园》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要了解家乡的民风、民俗,体会家乡民风、民俗的绚丽多彩,具有民族自豪感。调查活动是这一课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在课前笔者把本县当地的民风、民俗分成以下几种类型:民居习俗、节庆习俗、饮食习俗、婚庆上梁习俗、寿宴习俗。再由学生自由选择调查内容,对各组人数进行适当调整,确定各个小组组员和小组长。各小组确定调查内容后,就要编写一份调查活动计划。一份详细的活动计划要包括组员及分工,调查目的、对象、地点、方法、内容、汇报形式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调查内容,将上述项目一一列入调查计划中,发挥小组集体智慧,合作完成。为了将准备工作做得更细致,笔者还进行了模拟调查,让学生熟悉调查流程。而第二课时的主要任务就是展示调查成果,与全班一起交流分享,最后将成果在橱窗中展示,学生看到自己的调查实践的成果,自然体验到了成就感。

总之,在设计社会实践活动时应从“品德与社会”课程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出发,综合分析教材的深度、广度,结合不同学生的身心特点、个性差异和接受能力,使社会实践活动成为学生与教材对话的途径。

社会保障活动 篇4

一、活动设计

活动内容

通过活动,让幼儿在真实情境中体验、理解规则的意义,感受在运动场中运动的时候需要规则,尝试制订运动场的规则,让自己和同伴又安全又快乐地运动。

活动目标

1. 体验许多人在运动场共同运动时需要规则 ,体会规则的意义。

2. 能根据运动项目尝试合理地划分运动场地 ,制订相应的运动规则,并用符号记录规则。

3.积极参与运动规则的制订 , 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1.增添跳绳、跳圈等冬季运动项目 ,幼儿初步学习基本玩法。

2.了解幼儿园一日生活和游戏的常规 , 知道要遵守规则。

材料准备:

1.运动器械 :跳绳、三轮小车、高跷、 跳圈各若干 ,记录纸、勾线笔、画板等。

2.表现幼儿在无规则运动时出现问题的图标 ,表示运动场规则的图标。

活动过程

1.幼儿自选运动器材,自由运动,体验规则的必要和重要。

2.讨论无规则运动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教师跟随幼儿的讨论出示相应的问题图标, 呈现幼儿发现的问题。组织幼儿针对问题分析原因,引导幼儿发现没有划分运动的场地和没有运动的规则是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3.讨论如何根据现有的运动项目合理划分运动场地。

讨论:怎么解决“大家挤在一起、互相碰撞”的问题。

讨论结果:幼儿根据骑车、跳绳、高跷和跳圈四项运动的各自特点,划分出四块场地,在场地上安放运动项目的标志牌。

4.讨论制订各运动项目的规则 , 并将规则记录下来。

幼儿自主选择一种运动项目制订其运动规则,并画出规则的示意图。

5. 集体观摩 、 交流 , 调整和完善各项目的运动规则。

幼儿相互观察四个运动区域的规则图标, 交流想法和建议。

6.幼儿按场地划分和制订的运动规则进行再次的运动,体验有规则运动的安全和快乐。

二、活动分析

(一)目标分析

活动目标的定位从幼儿学习特点和经验水平出发,彰显引导幼儿“体验、感受大家一起运动时是需要规则的,规则并不是束缚运动,而是方便运动,没有规则运动时就会有诸多的不方便”的要求,目标的设计紧紧围绕这一要求展开:(1)借助大班幼儿生活中关于规则的经验,切实体会运动规则的意义;(2)鼓励幼儿尝试自己制订运动场的规则, 并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和表现规则,提高对规则的认知水平。 (3)提供多次讨论交流的机会,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想说、敢说、愿意说,体验与同伴共同讨论、制订规则解决问题的快乐。

(二)过程分析

环节一:自由运动,我们真的会感到快乐吗

活动开始了, 孩子们一下就发现了场地上的运动器械:跳绳、跳圈、小车和高跷。我指着场地对孩子们说:“这里就是我们的运动场,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吧。”孩子们立刻就兴奋起来,迅速散到场地上,毫无顾忌地玩了起来。开始场地上还是一片欢声笑语,可是两三分钟后,埋怨的声音就此起彼伏……

(分析 :《指南》中建议教师“在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中创设情境,让幼儿体会没有规则的不方便,鼓励他们讨论、制订规则,并自觉遵守”。在活动导入环节,直接让孩子们利用场地上的运动器材在没有任何规则限定的情况下自由运动,让幼儿在真实的活动场景中,切身体会没有规则造成的混乱与不方便, 引发后续环节的学习)

在幼儿的相互埋怨声中, 我请他们坐下交流刚才的运动情况。

韵哲:在玩跳圈的时候,我从这头跳,明明从另一头跳进来,我们差点撞起来。

乐乐:我在玩踩高跷的时候,跳绳的小朋友老是从我面前过,挡住我无法前进。

欣欣: 我骑小车的时候差点要撞到踩高跷的小朋友。

牛牛:我在跳绳的时候佳琪也在跳绳,我俩的绳子缠到一起了。

(分析:幼儿在自由运动时,由于缺乏运动规则 ,产生了诸多问题。这时教师引发讨论和交流,引导幼儿反思自己的行为,分析问题的成因)

环节二:问题的原因是没有划分场地和制订规则

1. 教师借助问题图标小结运动时出现的问题 ,引发幼儿思考。

我一边出示相应的图标呈现幼儿的问题, 如“拥挤”“不同方向”“碰撞”等,一边用追问的方式帮助幼儿提升对问题的认识。例如:“刚才跳绳的人是在哪里玩的? 那跳圈的人在哪里玩的? 踩高跷的呢……”幼儿:“噢,知道了,因为我们大家都挤在一起了,所以才会撞到别人。”

我肯定孩子们的发现, 并引发进一步的思考:“我们该怎么办呢? ”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划分运动场地,大家分开来运动。”

(分析 :教师引领幼儿学习的过程中 ,教具的合理设计与使用具有重要意义。我用“拥挤”“争吵”“不同方向”等表现问题的图标,直观地呈现无规则运动时出现的问题,有助于幼儿明确有什么问题、问题的成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尝试合理地划分场地。

我说:划分场地是个好办法,怎么划分才合适呢?谁来试一试?

佳佳出场了,他快速地将小车摆在场地中间,说这是骑小车的场地。我问大家:“你们觉得佳佳安排骑小车的场地合适吗?”牛牛说:“不合适。”我说:“请你来安排骑小车的场地。”牛牛快速将小车调整为放在长方形场地上长的一条边, 我问:“你为什么将小车放到这里呢?”牛牛答:“这样骑车的路线比较长。”我一边用手比划一边问大家:“牛牛这样安排是因为骑小车需要一条什么样的路线? ”大家答:“很长的路线。”

孩子们根据划分骑小车场地的经验,很快将跳圈、踩高跷、跳绳都安排到了合适的位置上。

(分析: 我充分相信幼儿,让孩子们结合不同项目的运动方式自己划分场地,即使开始不合适也不着急,在一步一步的交流和讨论中, 启发他们思考怎样做更加合适,给了他们尝试错误的空间)

环节三:幼儿制订运动项目的规则

1.制订跳圈运动的规则。

我告诉幼儿“运动场上拥挤的问题”解决了。现在,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避免跳圈人的相互碰撞”。

明明:大家都从黄色圈开始跳。

我追问:这是个好办法,可是怎样让想玩跳圈的人都知道呢?

韵哲:画个箭头告诉大家。

我称赞:是的,箭头可以表示方向,有了箭头,来玩的每一个人都知道跳圈的规则了。

2.制订其他运动项目的规则。

我说:我们也要为骑小车、跳绳和踩高跷这三个项目制订运动规则。你们可以自选一个项目为它制订运动规则,把你制订的运动规则画在记录纸上。

幼儿自主选择一种运动项目, 制订规则并绘画出相应的规则示意图,教师边观察边指导。

我说: 画好的小朋友可以将规则图示贴在运动项目旁,然后再看一看同伴的规则图示,你能看得懂他画的是什么规则吗?

幼儿相互观察运动场上的规则图示, 交流看法和意见。最后,我引导幼儿将不合理的图示进行调整和完善。

( 分析 :《指南》指出 :教师应结合生活实际 ,引导幼儿体会标识、文字符号的用途。“幼儿尝试将自己制订的规则用简单的符号记录下来”这一要求,既满足了大班幼儿对于文字、符号的兴趣,同时,也有助于直观地呈现孩子的思考结果, 更好地促进同伴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环节四:有了规则,才能真正地享受运动的快乐

当孩子们将所有运动项目的规则都制订好后,我高兴地对孩子们说:“今天, 我们自己给运动项目划分了场地、制订了规则。现在我们按照自己定的规则再来玩一玩吧。”孩子们再次进入场地进行运动,这一次再没有了此起彼伏的埋怨声,大家都很开心。

运动结束了,孩子们和我一同小结:刚才你们第二次玩的时候,玩得怎么样? (很开心)有没有出现第一次运动时的问题? (没有)说明当大家一起在运动场上运动时,需要什么? (规则)原来规则可以让我们运动得更安全、更快乐。

(分析 :“运动场的规则”的活动过程 ,主要是借助幼儿在无规则模式下运动时出现的问题, 引发幼儿思考规则的意义,使幼儿理解规则与自己生活的关系。活动的结束部分,让幼儿在有规则的模式下进行运动,真正体会规则带给大家的方便,深入理解规则的意义,感受规则带来的快乐)

三、活动感悟

社会活动“运动场的规则”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幼儿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制订出许多必要的、切实可行的运动规则。反思活动的全过程不难发现,教师在幼儿情境化体验式学习活动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让幼儿在真实情境中体验规则的意义 。

教师大胆地放手让孩子们在毫无规则的情况下进行运动,看看在完全开放的运动中,孩子是否真的会感到“无规则”比“有规则”更加快乐。真实的情境和切身的体验,使幼儿更加深刻地理解规则的意义,懂得规则与自己生活有密切的关系。

2.相信幼儿,给他们探究和思考的空间。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方案 篇5

一、活动主题

永远跟党走 青春献祖国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为契机,以“十二五”规划启动实施为动力,以前期基层需求大调研为基础,紧紧围绕党史宣讲、政策宣传、国情考察、教育帮扶、科技支农、文化惠民等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需求,努力扩大活动覆盖面、提升活动实效性,促进广大同学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发现新知、锤炼作风、奉献社会、增长才干。

三、主要活动内容

(一)“追寻红色足迹”主题社会实践活动

结合庆祝建党90周年,开展缅怀革命先烈、寻访万里故里、探寻革命遗迹、重温入党入团誓词、服务革命老区等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活动,在寻访、考察过程中为老党员(老红军)提供各种志愿服务,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增强对革命传统精神的理解,感悟青年历史责任,升华爱国主义情感。

(二)大学生科技支农服务活动

重点发挥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学生的学科专业优势,组织学生根据前期基层需求调研结果选择服务地,通过举办电器安全知识培训、电器维修等方式,传播推广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解决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社会实践服务活动

引导学生把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增强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鼓励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自主创业活动,丰富创业经历,提高创业能力;充分利用各种校友资源和各类实践、实习基地,通过到与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进行调研、观摩、岗位体验等活动,参与行业实战,积累职业经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同时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 为“挑战杯”创业计划获取最真实、最有效的研究素材,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其他社会实践服务活动

各团支部可以围绕活动主题,鼓励学生立足自身专业,结合专业特长和社会需求,紧密围绕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以及其它各类大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各种富有特色的实践活动,不断打造新的社会实践品牌项目。

四、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要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和校园媒体特别是微博、播客、手机报等新媒体,在活动的策划、动员、实施、总结等各个阶段进行宣传推广。团中央将联合新浪微博推出“微说三下乡”行动,设立“青春三下乡”微博群和微博公共主页,动员广大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学生以团队为基本单位加入微博群,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及时将社会实践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为进行展示、分享,并开展“最让我受益的实践团队”网上征集评选。各团支部要抓好活动的宣传报道和信息、材料的上报工作。

五、总结表彰,交流经验

新学期开学后,我院要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总结表彰工作,全院范围内评选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团支部、优秀服务团队。各团支部要注意总结经验,通过组织“实践归来话成就”座谈会、“优秀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评选”等活动,组织广大学生交流体会、汇报成果,深化实践活动的教育效果。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团总支

幼儿中班社会活动实践 篇6

关键词:幼儿中班;活动实践;社会意义

此次活动时间是以花为主线从而开展一系列的情景,不仅起到了教育作用还有很大一部分的社会意义,这其中的教育目标很明显,让孩子主动参与进来,观察社会生活,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成长,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考虑问题更加全面。

一、活动主题:五颜六色的花

活动切入点:春天到来了,形态各异的花朵也渐渐绽放开来,五颜六色非常漂亮,教室前的花坛里冒出各种小野花,在风中微微摆动着身姿,每个季节都有花盛开,但是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在各种植物绿草的衬托下显得异常鲜活,而下课的时候就经常看到孩子们围在花坛边好奇地望着五颜六色的花,有的孩子大胆地用手去摸,有的拿起掉落的花放在手心舍不得扔掉,或者在上课的时候夹在书本里,有的女孩将花朵戴在头上,看到他们对花如此感兴趣,所以才有了这个活动,让孩子一起来研究花的

乐趣。

二、活动目的: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鼓励他们进行想象研究,产生创新意识

活动发展角度:提升了幼儿的各项能力,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可以说是在教导给孩子方法,让孩子一步一个脚印认真地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自我,展现社会

意义。

三、活动准备

1.颜色各异、不同种类的花朵若干。2.关于花朵的图片若干。

3.纸张、剪刀、水彩笔。4.关于花的影像两个。5.音乐《识花》。

四、活动过程

1.让幼儿观察花朵,从季节、气温、环境各种情况入手观察花的变化,有条件的话可以不局限在幼儿园内,可以去附近的地点观察,让孩子对不同颜色的花进行区分,可根据大小、种类以及颜色进行分类。

2.拿出各种花朵的图片,让孩子识别现实中的花与图片中的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有哪些不同,收集一些落花,欣赏他们的形状、颜色以及特征。

3.回去将收集来的花朵放于桌面,用纸笔将他们画下来,再用水彩笔上色,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拓展,引导他们进行讨论,你还见过什么颜色、什么样的花,用语言描述出来,以问题“花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颜色以及花为什么会枯萎”来吸引幼儿。

4.观看影像资料,教师解释为什么花有这么多颜色和花盛开枯萎的过程原因。

5.引导幼儿进行想象“花可以用来做什么”,让幼儿将自己认为的花的用途说出来并进行实验,让幼儿了解是否可以这样做。

6.鼓励幼儿利用手上收集来的花大胆地制作东西,想到什么就做什么,例如,笑脸、小船、花圈等,不断创造出新的作品。

7.手把手教幼儿怎么保存干花,在这之后给每个孩子发一张空白的纸,让他们利用这些花来制作一幅画,结束之后进行评选。

8.进行猜谜语的活动,让幼儿根据谜语来猜测是哪一种花,例如一朵花,像圆盘,绿裙子,黄衣裳,喜欢围着太阳转,光明使者就是它。答案:向日葵。

9.进行亲情活动,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保存起来,回家后送给自己的妈妈并将今天的过程说给父母听,最后对妈妈说一句最想说的话。

10.最后播放歌曲《识花》,让大家一起学习唱这首歌。

五、活动总结

对幼儿中班的孩子来说,活动实践的举办是很有意义的一项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享受这种乐趣,自己动手探索未知事物,和同学一起学习唱歌,这种经验是难能可贵的,实践的经验也影响着他们日后的学习,对社会的意义又了解深了一层。在这个过程中无疑幼师的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培养了幼师的心性,就目前来说,活动实践对幼儿社会意义来说是最好的选择,实践活动看似简单,但其实涉及的领域非常多,需要多方面的考虑以及細心的准备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赵爱玲.混龄教育对3岁幼儿社会行为的影响[D].浙江理工大学,2010.

大班社会活动:和平玫瑰 篇7

1.理解《和平玫瑰》绘本的内容, 初步懂得站在他人角度上看待问题。

2.通过“和平玫瑰”情境迁移, 学习相互倾诉、友好协商解决矛盾冲突的方法。

3.体验同伴间接纳、关爱的温馨情感。

活动准备

本班幼儿发生矛盾冲突的视频, 《和平玫瑰》绘本的PPT, “和平玫瑰”若干朵, 《朋友越多越快乐》音乐。

活动过程

一、观看本班幼儿发生矛盾冲突的视频, 引发讨论

师:你和班上的小朋友闹矛盾了, 心里难过吗?

师:你们想听听佳佳小朋友当时的心声吗?

佳佳:那本书是我从家里带来的, 元元不经过我同意就抢走了, 我很生气。

师:元元你想和佳佳和好吗?

师:怎样才能和好呢?你会怎么做呢?

元元:我下次不抢了, 想看就和佳佳商量。

佳佳:好吧, 你想看我的书, 你告诉我一下。

师:我们为佳佳的大方, 为元元能友好商量鼓鼓掌。

师:闹矛盾的时候, 大家心里都很难受, 都有心里话要跟对方说, 有什么样的好方法能让我们听到同伴想说的话, 又能很快解决不开心的事呢?

二、欣赏绘本, 学习相互倾诉心里话, 通过协商友好解决矛盾冲突

1.欣赏绘本, 引发讨论

师:绘本中的小朋友遇到冲突时, 怎么做的?

师:他们共同来到“玫瑰角”, 拿着玫瑰说了些心里话, 怎么说的, 我们来一起学一学。 (教师用语言创造情境, 引发幼儿学习说心里话的方法。绘本中有三个小故事, 可以根据班级状况重点和幼儿讨论一个故事。)

师:听了对方的心里话后, 他们和好了吗?看到他们和好, 你心里有什么感受?

2.创设情境, 同伴间倾诉心里话

(1) 师:我们班也有了“和平玫瑰”, 它也想听听小朋友的心里话。请你拿着“和平玫瑰”, 找一个跟你发生过矛盾的小朋友, 到你们都喜欢的地方, 相互说说心里话。

(2) 幼儿拿着“和平玫瑰”找同伴说说心里话, 最终友好抱抱。

三、交流自身感受, 分享同伴间接纳、友好的温馨情感

师:刚刚看到好多小朋友拿着“和平玫瑰”都开心地笑了, 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你们为什么那么开心?

小结:当我们都想要一样东西, 都想争先, 或者做了让同伴不开心的事情时, 我们可以像故事里的小朋友一样, 放下争吵, 共同来到“玫瑰角”相互间说说心里话, 最终友好地抱一抱。这样, 你会发现你的朋友越来越多。

四、在《朋友越多越快乐》的音乐互动中, 结束活动

师:去邀请你的好朋友, 手拉手围成一个圈, 一起开心地唱起《朋友越多越快乐》。

活动延伸

在活动室一角创设温馨的“玫瑰角”, 摆上一瓶玫瑰花和孩子们喜欢的毛绒玩具, 还根据孩子们的提议准备了头饰。鼓励有了矛盾的小朋友到这个温馨的角落, 扮演绘本中的角色, 停止争执, 放下不满, 友好地说说话, 拉拉手, 把“和平玫瑰”送给对方。

活动分析

维果斯基的鹰架理论指出:教师的角色就是在讨论中, 以逐渐引导大家完全参与对话, 来鹰架孩子的参与。为了促进大班幼儿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 帮助他们“从他人的眼中看世界”或“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 在活动的第一个环节, 我通过班级中孩子实际发生的冲突视频, 引发幼儿讨论如何解决矛盾冲突, 让孩子结合自身的前期经验进行情感及方法的分享。

幼儿解决矛盾冲突的能力就像童年时其他的能力一样, 是一种发展的才能, 因此, 在第二个环节, 我通过引导幼儿欣赏绘本, 激发起幼儿对故事中主人公的情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 再通过教师的语言模仿指导, 帮助幼儿学习人际交往的技能。从故事角色的角度看问题时, 幼儿往往能够较为快速地转换思维, 接纳教师的指导。

附绘本故事和平玫瑰

在我们教室里一个特别的地方, 有一朵和平玫瑰, 当我们遇到困难时, 和平玫瑰能帮我们表达我们的感受心情。

有一次, 约翰和威廉准备同时画画。

于是他们两人走到和平玫瑰前, 开始轮流说话。

“威廉, 你要和我同时画画, 我觉得很难过, 请让我先画吧。”

“好的, 约翰, 抱歉, 请你告诉我你什么时候可以完成?”

这就是朋友!

还有一次, 汉娜拿了雅各的积木玩耍, 雅各对汉娜说:“你再也不是我的好朋友了。”

汉娜和雅各走到和平玫瑰前, 拿起玫瑰, 两人轮流对着玫瑰说心里话。

“雅各, 当你那样说时我感到非常伤心, 你说我再也不是你的好朋友了, 请不要这样说。”

“好的, 汉娜, 可是你抓着我的积木不放, 我感到很生气, 所以才说出那样的话, 你应该先征询我的同意。”

这就是朋友!

其实你可以不需要和平玫瑰就能解决一个问题, 就像这次希瑟推了杰基, 两个女孩相互交谈。

“希瑟, 你推我, 我感到很愤怒, 请你好好管好你自己的手, 好吗?”

“好的, 杰基, 很抱歉, 我错了。”

中班社会活动:快乐整理 篇8

1.掌握整理物品的基本方法, 知道用完的物品要放回原处。

2.学习将不同的物品分类整理, 并将整理经验迁移到生活中去。

3.体验整理物品及与同伴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 (内容包括嘟嘟熊整齐的家、杂乱的家, 嘟嘟熊感谢和求助的话, 杂乱的积木柜、鞋架、娃娃家和汽车后备箱) ;房间平面图操作单人手一张, 图上有衣柜、玩具箱和书柜;可以随意撕贴的衣服、玩具和图书的小图标若干;幼儿六人一组, 每组两个抽屉, 里面杂乱地放着各种学习用品和食品。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嘟嘟熊搬新家了, 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下吧。 (播放PPT1, 嘟嘟熊整齐的家。)

提问:嘟嘟熊新家里有些什么? (衣柜、书柜、玩具箱。) 你们喜欢嘟嘟熊的新家吗?为什么?

2.师:第二天, 嘟嘟熊的妈妈上班去了, 嘟嘟熊一个人待在家里, 东翻翻, 西找找, 把家搞成这样了。 (播放PPT2, 嘟嘟熊乱七八糟的家。)

提问:这样的家你们喜欢吗?为什么?那怎么办呢?

(评析:本环节我创设参观嘟嘟熊新家的情境, 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通过对比的方法突出房间整齐很重要, 调动起幼儿帮助嘟嘟熊整理房间的愿望。)

二、亲历体验

1.整理房间。

(1) 出示房间平面图操作单, 引导幼儿观察嘟嘟熊的衣服、玩具和书该放在什么地方, 应该怎么帮助嘟嘟熊整理房间。 (幼儿尝试物归原处摆放物品, 即把可以随意撕贴的衣服、玩具和图书的小图标分别粘贴在衣柜、玩具箱和书柜里。)

(2) 幼儿持操作单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讲述是怎么帮助嘟嘟熊整理房间的。

(3) 教师结合操作单小结:衣服应放在衣柜里, 玩具应放在玩具箱里, 图书应放在书柜里。

(4) 师:听, 嘟嘟熊对我们说什么了? (播放PPT3, 嘟嘟熊说:小朋友们, 谢谢你们帮助我整理房间。)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 幼儿通过动手做、眼睛看, 完成了对“房间”的整理, 体验到帮助别人的快乐。)

2.合作整理抽屉。

(1) 播放嘟嘟熊的求助录音:小朋友们, 我家还有几个抽屉没有整理呢, 请你们帮助我整理, 好吗?

(2) 出示两个抽屉, 里面杂乱地放着学习用品和食品。师:抽屉里都放了些什么?给人的感觉是怎样的?

(3) 师:你们打算怎样把两个抽屉整理整齐呢? (幼儿交流, 教师及时评价, 如“你的想法真周到, 把同类物品放在一起, 找起来肯定很方便”。)

(4) 每组六个小朋友合作, 尝试分类整理两个抽屉里的学习用品和食品。

(5) 讲评交流。师:我们来看一看整理过的这些抽屉哪个最整齐, 你最喜欢哪一个。先不要说出来, 我们来玩个游戏, 老师数到3, 你就站到自己最喜欢的那个抽屉旁边, 说一说喜欢的理由。

小结:小朋友真能干, 知道把同类的物品放在一起, 学习用品放在一个抽屉里, 食品放在另一个抽屉里。这样, 抽屉就收拾得整整齐齐的。

(评析:此环节我选择了幼儿熟悉的食品和学习用品进行抽屉的合作整理, 不但物品数量增加了, 而且增加了二次分类的知识点, 对中班幼儿有一定的挑战性。幼儿通过议一议、说一说、分一分、理一理, 学习将不同的物品分类整理, 体验到整理物品及与同伴合作的乐趣。)

三、经验迁移

1.师: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些地方、哪些东西需要及时整理呢?

2.播放PPT4, 杂乱的积木柜、鞋架、娃娃家和汽车后备箱。师:积木柜里的积木、鞋柜里的鞋子、娃娃家的摆设和汽车后备箱的杂物, 这些东西该怎样整理和摆放呢?

3.小结:生活中有很多的物品需要我们及时整理, 让我们动起手来, 快乐整理, 让我们生活的环境变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评析:这是一个拓展环节, 旨在帮助幼儿将获得的整理经验迁移到生活中去。)

活动反思

大班社会活动:慢城茶 篇9

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的过程中,我园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开发特色主题活动。高淳的慢城气候温和,十分适宜茶树的生长,是有名的绿茶产区。“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提出的“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主要民族的文化……在观看和欣赏的过程中激发幼儿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我们开展了大班社会活动“慢城茶”。

活动目标

1.了解慢城绿茶,初步体验绿茶的品茶礼仪。

2.知道泡功夫茶的基本步骤,尝试用“三龙护鼎”的品茗手法品茶。

3.初步感受、体验中国的茶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与家长共同完成“茶叶”调查问卷,了解有关茶叶的知识。

2.物质准备:茶叶、茶壶、茶具、品茗杯,关于慢城茶的多媒体课件,音乐《高山流水》。

活动过程

一、了解慢城绿茶

1.说说慢城特产,引出“慢城茶”。

2.观察慢城茶叶,看看、闻闻、摸摸、说说。

小结:慢城绿茶形状短短的、细细的、尖尖的,像银针一样。叶片卷曲,墨绿色。摸一摸,感觉干干的,闻起来香香的。

3.出示茶园图片,了解慢城绿茶的生长环境。

师:茶树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慢城气候温和,十分适宜茶树生长,一亩一亩的梯田上种了大片大片的茶树,景色可美啦!欢迎小朋友来做客。

(分析: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慢城满园的茶叶葱翠碧绿,教师充分利用这一自然资源引出活动内容“慢城茶”)

二、欣赏茶艺表演,了解泡功夫茶的基本步骤

1.请幼儿说说怎么泡茶。

2.幼儿欣赏茶艺师表演。

3.讨论泡茶的基本步骤(温杯——拨茶入壶——洗茶——冲泡),鼓励幼儿请教茶艺师。

师:茶艺师往壶里倒入开水,然后把壶拿在手上干什么呢?为什么这样做?用什么把茶叶拨入壶里?第一道茶有没有倒入杯中给客人喝?最后一步是在做什么?茶艺师冲泡的时候水壶拎到哪儿?为什么要把水壶拎得高高的?

4.教师一边出示相应图片一边总结:要泡好一壶功夫茶,首先要温杯,接着把茶叶拨入壶里,倒上水洗茶,最后冲泡。冲泡时把壶拎得高高的,用高冲的方法来冲泡。

(分析:教师提出“怎么泡茶”的问题,让幼儿先结合生活经验发表意见,随即请出茶艺师现场表演。孩子们通过现场观赏以及与茶艺师互动,对如何泡功夫茶有了初步的了解)

三、观茶、闻茶、品茶,感受茶文化

1.欣赏茶艺师如何品茶,初步了解品茶礼仪。

2.师幼一起品茶,体验绿茶的品茶礼仪。

(1)奉茶:双手端杯送给客人。

(2)品茶:观茶、闻茶、品茶——看汤色,轻轻吸气闻香,尝试“三龙护鼎”品茗手法品茶。

3.说说慢城绿茶的味道。

4.讨论:除了绿茶,还有哪些茶叶?

(分析:品茶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结合幼儿园开展的“八礼四仪”教育,此环节通过品茶学习礼仪)

四、幼儿尝试泡茶,奉茶给客人老师品尝

1.小组操作:尝试合作泡茶。

2.奉茶给客人老师,把“三龙护鼎”品茗手法教给客人老师。

(分析:除了“开水冲泡”这个步骤由教师操作,其他如“温杯、拨茶入壶、洗茶、倒茶”等程序全由孩子们分工完成。最后,在与客人老师的互动中,活动难点“三龙护鼎”的品茗手法得到巩固)

活动感悟

1.活动氛围轻松愉悦。活动中,师幼围坐在一起认识茶叶、欣赏茶艺、品味茶香、泡茶奉茶,形成了热烈、温暖、愉悦、平等的师幼互动、幼幼互动。

2.文明礼仪融入活动。将文明礼仪的相关内容融入教学,幼儿既学会了观茶、闻茶、品茶的礼仪,又促进了礼貌待人、耐心倾听、愿意请教等良好品质的养成。

大班社会活动:今天我当家 篇10

1.能关注家庭的需要, 了解当家不容易, 懂得节约。

2.初步建立健康消费的观念, 懂得花钱要合理、有计划。

活动重难点:

懂得节约, 学会合理、有计划地花钱。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认识人民币;与家人去超市购物, 对所购商品的用途有所了解等。

2.材料准备:一元纸币若干、家庭胸卡标志、家庭座位牌、购物篮、挂历、统计表、旅游海报, 超市区角设置。

3.活动室布置:以理财师主席台为中心, 以家庭为单元, 呈扇形分布。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成立“三口之家”。

师:今天我们要参加一档有趣的节目“今天我当家”, 让大家都尝试一下当家的感觉。

宣布规则:现在请大家用最快的速度自由组合, 三个人组成一个家庭:爸爸、妈妈和孩子, 组合好了就到老师这里来佩带家庭标志。

2.介绍家庭。

师:请大家对号入座, 欢迎大家做客“今天我当家”, 我是大家的理财师。这是1号家庭……这是10号家庭, 掌声欢迎大家的到来。

家庭分角色:现在请每个家庭快速商量谁当爸爸, 谁当妈妈, 谁当孩子。 (重点关注孩子分工)

二、游戏“今天我当家”

(一) 活动一:发工资

师:现在大家就正式当家作主了, 今天是1号 (将挂历上1号圈起来) , 是每个月最开心的日子, 爸爸妈妈辛苦了一个月, 终于可以领工资了。请张会计给大家发工资吧!

1.清点工资:请每个家庭都清点一下, 你们家领到了多少工资? (重点关注孩子是否数正确)

2.统计:理财师将各家工资记录在统计表上。

师:看来, 大家都领到了10元工资, 我想看看你们会怎样支配工资。

(二) 活动二:交水电费

师:一晃今天就到5号了 (将挂历上5号圈起来) , 对了, 今天有阿姨要来收水电费了, 大家得准备好钱缴上个月的水电费哟! (收水电费的阿姨拿着单子进场, 介绍自己是收水电费的。)

1.理财师公布金额并记录在统计表上。

2.观察:请每个家庭仔细观察, 哪个家庭水电费最高?哪个家庭水电费最低? (重点让孩子关注用得最多和最少的)

3.讨论:为什么各家的水电费不一样呢?怎样才能减少水电费呢? (重点让孩子懂得只有节约才能减少水电费)

理财师小结:因此, 我们要时刻注意节约用水用电, 减少浪费。

(三) 活动三:超市购物

师:从发工资到现在已经有10天了 (将挂历的10号圈起来) , 可能很多家庭都需要去超市购买一些用品了。

1.购物。

师:请每个家庭商量一下, 你们家现在最急需什么?然后每家派一人去附近的超市购买。 (目的:让孩子真实地花钱购物, 体验购物乐趣的同时, 也感觉到东西买得越多, 钱就越来越少了。)

2.介绍家里急需什么。

师:请在的家庭成员介绍一下, 你们家里现在缺少什么。

3.介绍购买情况。

师:现在请刚才去购物的人说说你为家里买了什么。

4.统计:

根据各家回答将商品分生活用品、零食、玩具三类列表统计, 比较各家消费情况。 (重点关注孩子哪类物品购买得多, 对生活用品的需求如何。)

5.讨论。

师:这三类物品, 哪些是家里没有了必须买的?哪些有多余的钱可以买?哪些东西买得太多浪费了? (目的:重点让孩子知道生活用品是家里不可缺少的, 是必须买的, 其余的应根据剩余的钱合理选择。)

理财师小结:以后大家逛超市, 首先应该选择必须买的, 再根据剩下的钱合理选择其他的。千万不要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我们要合理花钱。

(四) 活动四:交旅游费

师:时间过得真快, 今天已经是16号了 (将挂历的16号圈起来) , 差点忘了:刚才旅游公司送来了一张海报, 说是最近推出了几条旅游新线路, 非常好玩, 价格便宜, 只需4元钱。

1.报名收费。

师:机会不容错过, 现在请每个家庭好好商量一下, 想去旅游的家庭举手报名, 请工作人员前去收费。 (重点关注家庭意见不一致时是如何解决的。)

2.统计:

将各家庭报名情况记录在统计表上。

3.交流。

师:有的家庭选择了不去, 请不去旅游的家庭, 说说你们为什么不去? (重点了解不去的原因, 是缺钱还是另有原因。)

理财师小结:有的家庭不去旅行是为了把钱留着做其他的事, 很不错!但有的家庭水电费或超市购物太浪费了, 现在没钱去旅游了, 真可惜呀!看来, 家里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 大家用钱一定要有计划。

(五) 活动五:讨论家里还有哪些情况需要用钱

师:现在请大家想想, 你们家除了交水电费、超市购物、旅游, 还有哪些地方需要用钱?

交流:电话费、网络费、孩子学费、孩子打预防针、家人生病、看望老人、给朋友买生日礼物…… (关注孩子对家庭的开支了解多少)

理财师小结:哎, 当家真不容易, 每个家庭都有很多地方需要花钱, 大家一定要留一些钱以备急用, 可不能把钱都花光了。

(六) 活动六:剩余钱存入银行

1.统计。

师:现在请每个家庭数一数, 你们家还剩下多少钱。

2.讨论。

师:如果这个月家里不需要再花钱了, 你会把剩下的钱放到哪里去? (让孩子知道银行是个存钱的好地方)

理财师小结:看来, 大家存钱的办法真多, 我觉得存入银行倒是个不错的注意, 把节余的钱存起来, 急需用钱的时候, 大家就不用着急了。

三、游戏结束:颁奖

1.评选。

师:现在请大家评评, 今天几号家庭花钱最合理、持家最有方。

2.颁奖。

师:掌声祝贺×号家庭, 现在给他们颁发“持家有方”奖。 (重点为了激励孩子学会合理、有计划地花钱)

理财师小结:再次感谢大家做客“今天我当家”, 今天大家都尝试当了一次家, 看来当家真不容易, 以后大家花钱一定要有计划, 能节约的尽量节约, 一定要存一点钱以备急用。现在, 就请大家把剩下的钱存到银行去吧!

活动反思

1.一节好的活动, 离不开丰富的物质材料情境, 更强调和谐愉悦的精神氛围情境。我将本次活动定位成一档娱乐节目, 用特定的情境激发了幼儿的热情, 首先从形式上受到幼儿欢迎, 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另外, 我设立了真实的超市区角, 用丰富的材料支持幼儿的参与行为;讨论家庭还有哪些开支时, 我用开放性问题引领幼儿的讨论方向;每个家庭的开支及超市购物详细情况, 我都用幼儿能理解的方式记录他们的实践结果, 让幼儿对整个活动过程始终充满了热情, 体验到其中的乐趣。

2.整个活动, 我始终坚持“孩子在前, 教师在后”的教学理念, 更多地关注幼儿的互动, 尽可能多地为幼儿提供自主表达和展示的机会。活动中, 幼儿以家庭为单位, 全体成员全程参与活动, 充分、真实地去体验生活, 真正体现以幼儿为主体。而我自始至终将自己定位成一位理财师, 未在活动中串换角色, 给了幼儿一个清晰的脉络, 就犹如一档节目的主持人一样, 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整个活动我向后退了一小步, 幼儿向前跨了一小步, 从而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 以幼儿为主体。

3.环节的精心设计和教师的有效调控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幼儿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小组合作, 如家庭谁去购物、是否都去旅游等, 这对正处于合作进程中的幼儿来说, 是一次挑战;同时, 当家庭意见不一致时, 教师能否机智调控和把握核心目标回应幼儿, 这对我来讲也是一次挑战;当“家庭成员”在我的有效调控下达成一致意见时, 我感觉自己和幼儿都共同进步了。

4.在活动选材与开展方面, 我力求贴近生活、尊重经验、追求开放的教学状态。基于该年龄段幼儿的经验, 他们能十分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想法, 喜欢真实的东西。因此, 活动中我给幼儿准备了真实的钱, 尽量生活化, 同时又让活动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当幼儿面对手中的10元钱、超市众多物品及诱人的旅游时, 他们也需要讨论、思考并做出选择, 这对幼儿来讲是一次整合现有才智的考验。

壳牌:公益活动是社会投资 篇11

刘小卫:我们有一个行为准则,即全球通用的《壳牌商业原则》,在中国也不例外,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都会以此为准绳。《壳牌商业原则》明确规定可持续发展是壳牌核心理念之一。我们对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就是要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之间寻求平衡,再说得直白一些,就是一家负责任的企业应该是在尊重社会和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追求商业上的成功,公益活动是尊重社会和环境的表现形式之一,并且我们把公益活动当成是社会投资,而不是简单地捐助。对于我们来说,良好的声誉是一个企业的无形“营业执照”,社会投资会增加企业信誉度,从社会投资的角度讲,我们一直以来看重的是教育、环保等。把公益活动当作社会投资或者社会表现,不是为了表现而表现,这能体现出我们的核心文化或者内涵。

《成功营销》:在中国或者全球进行公益活动(社会投资)的时候,会不会把这种行为当成公关手段?壳牌在强调社会责任时,通常会做些什么,怎么体现出来?

刘小卫:首先我们进行的社会投资不单单是在中国,在全球其他国家也是一样的。如果从公关层面来看,我们没有完全把社会投资当成公关手段,因为我们是有一套原则的,不是为了达到某种哗众取宠的目的,就去做一件事情。如果一个企业公关做得很好,而主业做不好,那强调社会责任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在进行社会投资的时候,第一要强调的是企业经营,这是根本。我们认为,一个企业要想获得好的声誉,首先是要把主业做好,而且做得非常到位,也就是说要以负责任的态度去经营,才是对社会的根本贡献,社会投资、社会责任是业务发展不可分割的部分。

第二是对当地的业务发展、经济发展要有贡献。现在有一种说法是企业社会责任,捐助、捐赠,其实这只是社会责任的一部分,不是全部,而且我们非常不愿意说这就是企业社会责任,这些都是很皮毛的东西。最根本的是把企业做好,做到位,遵守所有的原则,比如说经济原则,竞争、商业道德,其实这都是一个比较大的商业运作中的一个部分。

《成功营销》:对壳牌来说,社会投资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壳牌本身也是一个能源企业,能源企业和高耗能、污染是分不开的,而壳牌的广告更多强调的是绿色能源,这种创意的真实用意是什么?

刘小卫:壳牌集团的目标是高效、负责、盈利地经营石油、天然气、化工和其他特定业务,我们的任务是以对环境和社会负责任的方式盈利地开发和提供这些资源。我们追求高标准的业绩,在我们选择进入的竞争性市场内保持长期而且不断增长的优势地位。这就是说,壳牌应该是盈利和成功的企业,而成功的企业不仅是指商业上的赢利,同时也是一家被社会和公众认可和信任的企业,只有这样,公司才可能持续发展。

我们要传递给消费者的是,虽然壳牌是能源企业,但我们一直致力于负责任地开发利用能源、重视环保等。这个社会是越来越公开透明的,周围的人如果觉得你做得不好,就不能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这样企业是很难发展的。从长远的角度讲,企业开始的投入可能多了些,但它很值得,这是一种信任度的建立。我们强调的是可持续发展,从这个角度来分析,你是要有一个体系来架构,实现你所做的承诺,最终是让别人给你评判,而不是你自己给自己评判。

《成功营销》:壳牌在选择社会投资时,依据怎样的标准?投资额度是如何划定的?

刘小卫:额度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要选定主题,而主题下的项目本身是可持续发展的。有些社会投资项目短期内是不能轻易看得见成效的,更多的是能力培养,比如说我们在中国近十个城市开展壳牌美境行动,旨在培养中小学生动脑动手保护环境的能力。该项目一直是和当地教育和民间环保组织合作,在一些城市如广州、上海等,已开展十年了,影响了一大批孩子,这就是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投资项目的例证。

小班社会活动:幸福的家 篇12

家庭成员是幼儿最亲近的人, 但是在生活中父母对孩子一味宠爱, 孩子获得爱, 却很少用语言或行动去回报父母的爱。针对这种情况, 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让幼儿初步了解自己的家庭成员, 感受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关心照顾, 在此基础上萌发幼儿关心家人的情感。

活动目标

1.了解家庭成员, 知道自己拥有一个快乐幸福的家。

2.感受亲人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 萌发爱父母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动画片《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全家外出野餐的片段。

2.将每位幼儿的全家福照片做成PPT;一名幼儿和父母的生活视频 (包括吃饭、玩汽球、做“老鹰捉小鸡”游戏) ;每位幼儿在家帮爸爸妈妈做事情的照片, 活动前放在椅背上的布袋里。

3.《我爱我家》音乐。

活动过程

一、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1.师:今天老师带来一段好看的动画片, 小朋友想看吗? (播放《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动画片片段, 引发幼儿兴趣。)

2.提问:动画片里面都有谁啊?他们玩得开心吗?

小结:大头儿子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真幸福, 小朋友们, 你的家里有哪些人?请你告诉身边的小伙伴。

3. (出示幼儿全家福PPT) 师:老师这里有你们的全家福照片, 谁愿意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家庭成员?

请个别幼儿介绍家里有哪些人, 爸爸妈妈在哪里上班。教师及时肯定, 如:小朋友真棒, 还知道爸爸妈妈工作的地方呢。

4.小结:小朋友和大头儿子一样, 也有一个幸福的家。

二、体验父母对自己的关爱

1.师:爸爸妈妈爱你们吗?他们陪你们做什么?

2.师:桐桐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陪她做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 (爸爸妈妈陪桐桐吃饭、玩汽球、做“老鹰捉小鸡”游戏。)

3.提问:你的爸爸妈妈陪你做什么?

4.小结:爸爸妈妈平时上班很辛苦, 下班后还要烧好吃的给宝宝吃, 放假了要陪宝宝玩游戏、逛公园, 你们生病的时候还要带你们去医院……

三、激发幼儿爱父母的情感

1.提问:爸爸妈妈为你们做了这么多, 他们为什么这么做?

2.提问:小朋友爱不爱你们的爸爸妈妈呢?你是怎么爱爸爸妈妈的?在家里你为爸爸妈妈做了什么?

3.请幼儿从布袋中取出帮父母做事的照片, 向客人老师介绍自己帮爸爸妈妈做了哪些事。

4.小结:小朋友长大了, 会关心爸爸妈妈了, 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真棒!

四、集体表演, 结束活动

1.小结:小朋友们都有一个快乐、幸福的家, 爸爸妈妈爱你们, 你们也爱自己的爸爸妈妈, 你们爱自己的家吗?

2.师:我们一起来唱首歌吧。 (播放音乐《我爱我家》, 师幼集体表演, 在愉快温馨的气氛中结束本次活动。)

活动延伸

1.请幼儿回家亲一亲爸爸, 抱一抱妈妈, 并对爸爸妈妈说一句感谢的话:“爸爸辛苦了, 妈妈我爱你!”

上一篇:财会教学与素质教育下一篇:坚持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