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学题库

2024-07-28

社会保障学题库(精选8篇)

社会保障学题库 篇1

《社会体育学》试题库

《社会体育学》试题库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社会体育学 总学时:36 总学分:2 适应专业:社会体育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体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1)社会体育;2)终身体育;3)身体锻炼;4)社会体育、终身体育、身体锻炼。

2、社会体育学的学科性质是:()

1)运动人体科学;2)体育人文社会学;3)体育教育训练学。

3、与社会体育相近的概念为:()

1)群众体育、大众体育、身体锻炼;2)娱乐体育、休闲体育、生活体育、终身体育;3)1)与2)均是。

4、新中国社会体育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创业阶段、马鞍型阶段、畸形发展阶段;2)创业阶段、畸形阶段、初步改革阶段、深化改革阶段;3)创业阶段、马鞍型阶段、畸形阶段、初步改革阶段、深化改革阶段。

5、社会体育的主要功能是:()

1)健身功能;2)文化娱乐功能;3)社会情感功能;4)发展生产力功能;5)1)~4)均是。

6、社会体育的组成要素包括:()

1)人的要素、财、物;2)人、财、物、时间;3)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

7、社会体育的参与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当然参与和或然参与;2)终身参与和间断性参与、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当然参与和或然参与;3)终身参与和间断性参与、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当然参与和或然参与、主动参与和被动参与。

《社会体育学》试题库

8、体育人口的判定标准是:()

1)每周身体活动频度3次以上;2)每次身体活动时间30分钟以上;3)每次身体活动强度中等程度以上;4)必须同时满足以上三个条件。

9、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技术等级分为:()

1)初级、中级、高级;2)初级、中级、社会体育指导师;3)初级、中级、高级、社会体育指导师。

10、根据职业标准规定,初级社会体育指导师接受培训的时间应不少于:()1)130学时;2)150学时;3)140学时;4)120学时。

11、我国体育场地设施按产权性质可以分为:()

1)国有、集体、个体;2)国有、其他;3)国有、集体、外资、其他;4)国有、集体、个体、外资、其他。

12、我国体育场地设施按经营性质可分为:()

1)公益型、赢利型;2)公益型、事业型、其他型;3)公益型、赢利型、事业型;4)公益型、事业型、赢利型、其他型。

13、我国开展争创体育先进县活动的开始时间是:()1)1980年;2)1990年;3)1985年;4)1978年。

14、社区体育按参与单元和活动范围可分为以下几类:()

1)个人体育、家庭体育、邻里体育;2)家庭体育、邻里体育、微型社区体育;3)微型社区体育、基层社区体育;4)个人体育、家庭体育、邻里体育、微型社区体育、基层社区体育。

15、外界致病因素包括:()

1)生物学因素、环境因素、饮食因素;2)物理因素、化学因素;3)遗传因素、饮食因素、生物学因素;4)生物学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饮食因素。

16、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年龄分期观点,被列为青年的年龄在:()1)35岁以前;2)40岁以前;3)30岁以前;4)44岁以前。

17、老年人身体锻炼的指导原则有:()

《社会体育学》试题库

1)针对性原则、实效性原则、经常性原则;2)循序渐进原则、经常性原则、因时制宜原则;3)针对性原则、实效性原则、经常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时制宜原则。

18、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技术等级分为:()

1)初级、中级、高级 2)初级、中级、社会体育指导师

3)初级、中级、高级、社会体育指导师4)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19、我国体育人口判定的标准的是:()

1)单一粗放式判定标准2)三元定性判定标准 3)三元等级判定标准 4)皆是

20、下面对我国体育人口现状描述不准确的是()1)我国男性体育人口多于女性体育人口 2)我国体育人口的年龄结构呈现马鞍形

3)我国体育人口职业结构是无职业者多于有职业者 4)我国体育人口的民族分布是汉族多于其他少数民族

21、全民健身计划是以()为实施对象 1)全体国民2)青少年 3)儿童 4)职工

22、以下不是评价群体身体健康的标准的是()1)体质状况2)平均寿命 3)就诊率4)死亡率

23、社会体育的组成要素包括:()1)人的要素、财、物 2)人、财、物、时间 3)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 4)以上皆是

24、()是社会体育发展的基本保障

1)政治 2)经济 3)文化 4)教育

25、以下不属于外界致病因素的是()

1)生物学因素 2)物理因素 3)饮食因素 4)遗传因素

以上《社会体育学》试题库

二、多项选择

1、()是开展社会体育的两个基本的手段 A体育锻炼B娱乐体育C竞赛训练D体育教学

2、社会体育的功能是()

A健身功能B文化娱乐功能C社会情感功能D经济功能

3、影响体育锻炼者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有()A体育观念 B个人需求 C社会环境 D个人经济条件

4、生活方式中影响社会体育的几个因素有()A余暇时间 B生活节奏 C生活空间 D行为习惯

5、社区体育的特殊功能是()

A 促进居民参与 B改善居民生活方式 C增强社区凝聚力 D社会化功能

6、我国社区体育的基本特征是()

A组织形式基层化 B参与主体以老年人为主 C组织管理自主型与行政结合 D活动时间早晚为主

7、运动处方的主要内容有()

A运动项目 B运动强度 C运动时间 D运动频率

8、身体素质包括有()

A力量 B速度 C柔韧性 D灵敏性

9、人体的健康包括()

A躯体的健康 B道德健康 C心理健康 D社会适应良好

三、填空题

1、影响社会体育参与的社会环境因素为————、————、————。

《社会体育学》试题库

2、影响社会体育参与的管理因素为————、————、————。

3、影响社会体育参与的个体因素为————、————、————。

4、影响生活方式的因素有————、————、————、————、————。

5、生活方式中影响社会体育的因素包括———、———、————、————、————。

6、亚健康是一种自感不爽,检查无病的,介于————与————之间的一种身心状态。

7、引起亚健康的主要原因包括————、————、————、————、————。

8、申报初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必须具有————文化程度(含同等学历)。

9、筹集社会体育经费的基本要求是————、————、————、————。

10、筹集社会体育经费的途径有————、————、————、————、————。

11、社会体育经费的预算种类分为————、————、————。

12、社会体育经费的财务分析内容包括————、————、————、————。

13、完整的社会体育场地设施体系的内容包括————、————、————、————、————。

14、社会体育场地设施的保养维护形式分为————、————、————、————、————。

15、职工体育的组织管理工作应遵循的原则包括————、————、————、————。

16、职工体育的基层组织管理方式主要有————、————、————、————、————、————。

17、职工体育竞赛赛前管理工作主要有———、———、————、————、————。

18、职工体育竞赛组织方案的内容主要有————、————、————、————、————、————、————。

《社会体育学》试题库

19、农村体育的开展具有以下明显特点:————、————、————、————、————。

20、全国体育先进县的标准为————、————、————、————、————、————、————、————。

21、社区的基本特征是————、————、————、————、————。

22、社区体育的构成要素包括———、———、———、————、————、————。

23、当前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基本特征是————、————、————、————、————、————。

24、社区体育的管理应遵循以下六个原则:————、————、————、————、————、————。

25、社区体育的管理体系包括————、————、————三大组成部分,————、————、————、————四个层次。

26、社区体育的管理可以分为————的宏观管理和————的微观管理。

27、疾病发生的体内因素可以分为 ————、————、————。

28、身体锻炼产生心理效益的六项基本假说是————、————、————、————、————、————。

29、参加身体活动的原因一般包括———、———、———、———、———、——。

30、获得身体锻炼较大心理效益的方法一般有——、———、———、———。

31、身体锻炼增强人体美的功能主要表现为————、————、————。

32、身体锻炼的原则包括————、————、————、————。

33、身体锻炼的内容可以分为————、————、————、————、————。

34、身体锻炼的基本方法是————、————、————、————、————。

35、娱乐体育的特点为————、————、————、————、————。

36、身体娱乐的种类可以分为———、———、———、————、————、————。

《社会体育学》试题库

37、娱乐体育项目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38、运动处方的实施原则包括————、————、————、————、————。

39、运动处方的内容主要包括————、————、————、————、————。

40、有氧运动 对身体机能的良好影响主要表现为———、———、———、———。

41、对于一个国家的群体健康水平的评价标准主要指标是——、——、——、——。

42、评价体质强弱的综合指标为———、———、———、———、———。

43、体质测定的指标一般包括————、————、————、————。

44、身体素质指标一般包括————、————、————、————、————、————、————。

45、体力的内容主要包括————、————。

46、防御能力包括————、———、———、————、————、————、————。

47、国民体质测定按职业分为————类。

48、国民体质测定的指标共————项。

49、老年人体育的特点是————、———、———、———、———|———。50、老年病的疾病表现特点是————、————、————。

51、老年人的心理特点是————、————、————。

52、老年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

53、老年人身体锻炼的指导原则是————、———、———、———、———。

54、妇女体育的特点是————、————、————、————。

55、残疾人体育活动的原则包括———、———、———、———、————。

56、社会体育科研的程序为————、————、———、———、————。

《社会体育学》试题库

57、社会体育学的研究对象有三个,即————、————和————

58、构成社会体育的基本要素有————、————、————、时间 ————、信息等。

59、社会体育资源包括————、————、————、———— 等多方面、60、国际上判定体育人口标准方法有————、————、———— 61、我国体育人口的年龄结构呈————基本特征。

62、生活方式可分为————、————、————、————和闲暇生活方式等类别

63、亚健康是一种————身心状态。

64、引起亚健康的主要原因有————、————、————、————、————、65、全民健身计划以————为实施对象 66、全民健身计划以————和————为重点

67、————是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的核心。

68、社会体育经费管理过程粗略划分为————、————、————、三个环节

69、筹集社会体育经费要求有————、————、————、————、70、我国社会经费主要来源有————

71、预算按照不同内容可分为————、————、————、三大类 72、经济核算内容包括————、————、————、————、73、财务分析内容包括————、————、————、————、74、我国体育场地设施按产权性质可分————、————、————、————、和其他

75、我国体育场地设施按经营性质可分————、————、76、保养维护包括————、————、————、————、————、《社会体育学》试题库

77、社区体育具有六大构成要素,即————、————、————、————、————、————、————、78、————是社区体育的主导要素。79、————是社区体育的活动主体。80、————是社区体育的物质保证。

81、————是联系社区体育各要素之间的纽带。82、————是联系社区体育的具体表现形式和直接目标。83、社区体育的功能主要表现在————、————、————、84、社区体育管理原则有————、————、————、————、————、————、85、社区体育的管理体系包括————、————、————、三大组成部分。86、社区体育的管理体系含————、————、————、————四个层次。87、————是现阶段社区体育主要的组织管理机构。88、体育活动点和————是主要的互动性组织。89、————是实现社会体育目的任务的最基本途径。

90、体育锻炼是指————,并结合自然力和卫生因素以发展身体、————、————、————、————为目的的身体活动。91、引起疾病发生的病因可分为————和————两类。

92、引起疾病发生的外界致病因素包括————、————、————、————、93、引起疾病发生的机体内部因素有————、————、———— 94、影响身体锻炼的体育因素的有————、————、以及频率。

95、心理健康的含义至少应包括4个纬度:————、————、————和————

96、心境是指————的情绪状态。

97、动机含义为能够引起并维持人的活动,————。

《社会体育学》试题库

98、为使运动负荷适宜,必须做到、、、99、身体锻炼内容主要有健身运动、、、、、100、身体锻炼的基本方法主要有节选练习法、、、、、101、娱乐体育根据活动空间可分为、、、102、休闲运动按参加人数分为、、、103、休闲运动按活动环境可分为、、104、休闲运动按竞赛成分可分为、、105、休闲运动按活动性质可分为、、、、、、106、休闲运动按活动的基本特征可分为、、、、、、107、娱乐体育的选择方法原则是、、、、108、运动处方的内容主要包括、、、、109、运动处方即医师用处方的形式规定体疗人员或健身运动参与者锻炼的、、、110、有效的运动处方可达到、、的目的。111、运动处方大致可分、112、运动处方实施原则有、、、、、113、运动强度是指 114、运动时间是指 115、运动频率是指 116、灵敏度是指 117、柔韧性是指 118、群体健康的评价标准,主要看、、、等综合情况。

119、个人健康的评价标准为

《社会体育学》试题库

120、体质是指

121、形态指标是指 122、功能指标是指 123、身体素质指标是指 124、运动能力指标是指 125、体力是指 126、体力的内容包括 和

127、运动能力是指 128、防御能力是指 129、身高是反映

130、体重是放映 131、腰围是反映 的简易指标 132、臀围反映 133、皮褶厚度反映

134、肺活量测试是 135、血压是指 136、台阶试验作用是

四、判断题

1、社会体育是群众体育的主体部分,但不是全部。()

2、我国社会体育的组织管理将从单纯的政府行为走向社会共同行为。()

3、经济发展水平是社会体育的基本制约因素。()

4、生产方式的主要标志是社会经济形态。()

5、知识经济是工业经济之后的新的发展阶段。()

《社会体育学》试题库

6、亚健康是国际医学界在19世纪80年代提出的医学新思维。()

7、我国于1996年6月由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8、全民健身计划以青少年为重点。()

9、从1995年6月10日起,我国正式实行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

10、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分为四级。()

11、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等级分为社会体育指导师、高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中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初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12、社会体育指导师接受培训的时间应不少于60标准教学时数。()

13、争创体育先进县活动是1985年开始在广大农村开展的每两年一次的评选活动。()

14、心理健康的含义至少应包含4个维度,即认知、情绪、人格、和社会适应。()

15、人体肌肉约占人体体重的40%。()

16、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年龄分期观点,90岁以上为长寿者。()

17、闭眼单脚站立实验的作用是主要测试人的平衡能力。()

18、人从出生到发育成熟,一般需要15~20年。()

19、人的脑力在50岁前后处于高峰。()20、人从40岁开始,体力开始明显消退。()

21、现代医学认为,35岁至40岁是人体生命过程中的分界线,以前是发育成熟期,此后是衰退期。()

22、按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达到7%,就称为人口老化(即社会老龄化)。()

23、我国从1999年10月已进入老龄社会。()24、80岁以上的老人几乎都有骨质疏松情况,这就是老年性骨质疏松。()

25、据资料介绍,70~80岁的老年人肌力下降50%。()26、60岁以上老年人约1/3胃酸偏低或无胃酸。()

《社会体育学》试题库

27、一般女性在45~50岁左右开始进入更年期。()

28、目前,已建立起的国际残疾人体育组织多达10个。()

29、社会体育是群众体育的主体部分,但不是全部。()

30、我国社会体育的组织管理将从单纯的政府行为走向社会共同行为。()

31、经济发展水平是社会体育的基本制约因素。()

32、我国于1996年6月由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33、从1995年6月10日起,我国正式实行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

五、名词解释

1、社会体育

2、群众体育

3、娱乐体育

4、余暇体育

5、终身体育

6、体育人口

7、非体育人口

8、社会生产方式

9、生活方式

10、亚健康

11、社会体育指导员

12、职工体育

13、职工体育竞赛的过程管理

14、农村体育

15、社区体育

16、体育锻炼

17、心境

18、娱乐体育

19、运动处方20、运动强度

21、健康

22、体质

23、体力

24、终身体育

25、老年人体育

26、社会老龄化

27、老年人身体锻炼

28、残疾人

29、广义的残疾人体育30、狭义的残疾人体育

31、结构性访谈

32、非结构性访谈

33、体育锻炼

34、间接参与

35、生活活动

36、余暇时间

37、异化

38、职业标准

39、农村体育 40、运动处方

41、运动强度

42、运动时间

43、运动频率

44、灵敏度

45、柔韧度

46、最大摄氧量

47、健康

48、体质

49、体力 50、形态指标

51、身体素质指标

52、运动能力指标

53、运动能力

54、防御能力

55、身高

56、体重

57、腰围

58、臀围

59、皮褶厚度 60、肺活量 61、血压 62、台阶实验 63、握力 64、坐位体前屈 65、亚健康

六、问答题

1、大众体育兴起的原因和背景是什么?

2、社会体育的功能有哪些?

3、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4、体育人口的判定标准是什么?

5、社会体育对生产方式有哪些作用?

6、我国社会转型期生活方式的变化表现在哪里?

7、生活方式转变向社会体育土提出了哪些问题?

《社会体育学》试题库

8、引起亚健康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9、《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是什么?

10、《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意义?

11、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作用有哪些?

12、建立证书的意义?

13、制定职业标准的意义?

14、申报初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条件是什么?

15、社会体育场地设施经营管理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16、职工体育的意义?

17、职工体育的任务是什么?

18、农村体育的意义?

19、农村体育的任务是什么?

20、农村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形式有哪些?

21、社区体育的功能?

22、人体美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23、娱乐体育与体育锻炼的异同比较?

24、消遣活动的内容有哪些?

25、智力娱乐的种类有哪些?

26、身体娱乐的种类有哪些?

27、娱乐体育按活动的基本特征可分为哪几类?

28、参加娱乐体育活动应注意哪些问题?

29、力量练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30、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标准有哪些?

31、青年人的健康要点有哪些?

《社会体育学》试题库

32、老年人的健康要点有哪些?

33、男性健康的要点有哪些?

34、女性健康的要点有哪些?

35、个体身体健康的评价标准有哪些?

36、布莱斯诺博士提出的健康生活方式是什么?

37、体质与健康的区别?

38、肺活量测试的意义?

39、台阶实验的意义? 40、血压测试的意义?

41、反应时测试的意义?

42、社会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区别?

43、简述新中国群众体育发展的历史。

44、试述国外大众体育兴起的原因。

45、社会体育的结构是指什么?

46、研究社会体育的结构有什么意义?

47、社会体育的组成要素有哪些?

48、社会体育的功能是什么?

49、简述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

50、怎样理解社会生产方式即人们需要的满足方式?

51、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2、如何认识社会生产方式对群众体育意识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53、社会体育对社会生产方式的促进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54、生活方式有哪些类型?

55、与体育运动有关的生活方式要素有哪些?

《社会体育学》试题库

56、在社会转型期,中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方式出现了哪些变化?

57、亚健康状态蔓延的原因是什么?

58、社会体育对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起到哪些积极作用?

59、《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是在什么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 60、《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概念和法律依据是什么? 61、制定《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62、简述《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基本内容。

63、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有什么意义? 64、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的意义是什么? 65、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技能鉴定的组织机构有哪些? 66、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技能鉴定的组织机构各有什么职责? 67、申报社会体育指导员有哪些条件? 68、社会体育资金筹集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69、社会体育资金筹集的途径是什么? 70、社会体育资金分配的原则有哪些?

71、结合我国实际,如何建立完整的社会体育场地设施体系? 72、职工体育的意义? 73、职工体育的任务?

74、我国职工体育的组织管理原则是什么? 75、职工体育的基层组织管理方式常见的有哪些? 76、怎样搞好职工体育设施的经营管理? 77、搞好职工体育竞赛应该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78、农村体育的涵义是什么?

79、为什么说发展农村体育关系着整个中华民族的体质增强?

《社会体育学》试题库

80、我国农村体育工作的任务是什么? 81、怎样搞好农村体育活动的管理? 82、如何认识我国的体育先进县评选活动? 83、社区体育?

84、试述社区体育构成要素。

85、当前中国城市社区体育有哪些特点?

86、简述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组织管理体系的结构。87、试述社区体育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的内容。88、体育锻炼对人体健康有何积极作用?

89、为什么说进入现代社会之后人们更需要体育锻炼? 90、体育锻炼与防病治病的关系。91、心理健康有哪些标准?

92、体育锻炼能产生哪些心理学效益? 93、怎样锻炼才能获得较大的心理效益? 94、简述体育锻炼的适宜运动负荷原则。95、参加体育锻炼为什么必须持之以恒? 96、体育与娱乐的关系怎么样? 97、试述娱乐体育的内容与分类。

98、在选择娱乐体育项目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99、在开展娱乐体育活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00、运动处方的目的是什么? 101、运动处方的实施原则是什么? 102、运动处方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03、运动处方的制定的程序有哪些?

《社会体育学》试题库

104、在运动处方中,如何确定运动强度? 105、在进行运动处方锻炼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06、健康的含义是什么?

107、体质、体力、健康三者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108、体质的评价指标有哪些? 109、国民体质测定的常用指标有哪些?

110、终身体育有什么意义? 111、终身体育?

112、学校体育如何为终身体育作好技能储备和技能选择? 113、终身体育的基本模式有哪些? 114、老年人体育有哪些特点?

115、老年人体育的社会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116、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是什么?

117、老年人身体锻炼的指导原则包括哪些? 118、妇女体育开展的社会意义。

119、我国现阶段妇女体育开展的特点有哪些? 120、月经期妇女体育锻炼的注意事项。121、妊娠期妇女体育活动的作用有哪些? 122、妊娠期内妇女参加体育活动应注意什么? 123、更年期妇女体育锻炼的作用。124、女性健美的目的是什么?

125、如何理解女性健美必须因人而异、持之以恒和循序渐进? 126、什么是残疾人体育?

127、残疾人体育的目的作用是什么?

《社会体育学》试题库

128、残疾人体育活动的原则是什么? 129、残疾人体育锻炼的方法有哪些? 130、残疾人体育锻炼的注意事项。131、群众体育科研程序包括哪些步骤? 132、社会体育研究的意义?

133、研究设计计划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34、个别采访的特点是什么?

135、调查问卷的编制程序包括哪些步骤? 136、设计问卷问题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137、老年人心理特点是什么? 138、老年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 139、更年期妇女体育锻炼的注意事项。140、残疾人体育的特点是什么?

六、论述题

1、终身体育的意义?

2、老年人体育的社会价值?

3、妇女体育的社会意义?

4、妇女月经期应如何进行体育锻炼?

5、女性健美应注意哪些问题?

6、残疾人体育活动的社会意义?

7、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8、进行社会体育研究有和意义?

9、如何编制调查问卷?

《社会体育学》试题库

10、试论新中国社会体育的发展特点。

11、为什么说1949~1957年我国社会体育事业已初具形态?

《社会体育学》试题库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4)。

2、2)。

3、3)。

4、3)。

5、5)。

6、3)。

7、3)。

8、4)。

9、3)

10、2)。

11、4)。

12、3)。

13、3)。

14、4)。

15、4)。

16、4)。

17、3)。18、3)

19、2)20、3)

21、1)

22、1)

23、3)

24、2)

25、4)

二、多项选择

1、AB

2、ABCD

3、ABCD

4、ABCD

5、ABC

6、ABCD

7、ABCD

8、ABCD

9、ABCD

三、填空题

1、经济、政治、文化。

《社会体育学》试题库

2、社会体育的社会定位、社会体育资源配臵、社会体育管理水平。

3、体育观念、个人需求与条件、社会环境条件。

4、自然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

5、余暇时间、生活节奏、生活空间、生活消费、行为习惯。

6、疾病、健康。

7、环境破坏、营养过剩、运动不足、高度紧张、人的异化。

8、高中

9、积极主动广辟财源、合法守法、依法筹集、满足需要减少占用、把握风险合理举债。

10、国家财政拨款、社会团体投资、负债筹集、社会集资、群众体育产业开发。

11、经营预算、投资预算、财务预算。

12、资金分析、费用分析、收入和利润分析、效益分析。

13、体育设施的数量、种类、规模、装备、布局。

14、日常维护、定期维护、区域维护、计划维护、点检维护。

15、主业与职工体育主次分明原则、指令性管理与指导性管理相结合原则、定性管理与定量管理相结合原则、纵向管理与横向管理相结合原则。

16、单位领导对职工体育的直接管理、制定职工体育工作计划、作好宣传鼓动工作,营造良好职工体育氛围、充分发挥体育骨干的作用、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竞赛、建立职工体育工作检查评比制度。

17、研究确定组织方案、制定竞赛规程、建立竞赛组织机构、拟订工作计划和行为准则、编制竞赛秩序册。

18、比赛名称和比赛的目的任务、比赛的主办与承办单位、比赛时间地点、比赛规模、比赛的组织机构、经费预算、工作步骤。

19、经济实用的健身项目易于普及推广、锻炼时间带有明显的随意性和季节性、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内容比较普及、锻炼地点的天然性较强、体育观念比较落后。20、党政领导重视、体育机构健全、群体活动普及、业余训练成绩显著、竞赛形成制度、注意技术推广、搞好场地设施、推进体育社会化。

《社会体育学》试题库

21、是一个社会实体、具有多重功能、是人们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场所、是以聚居作为自己的依托或物质载体、是发展变化的。

22、社区体育组织、社区成员、场地设施和经费、管理者、指导者、社区体育活动。

23、组织形式基层化、参与主体以老年人为主、组织管理自主型与行政型相结合、活动时间早晚为主、活动内容文体一体化、活动场所非正规化和属地化。

24、区域性原则、合作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兼顾性原则、激励性原则。

25、领导体系、协调体系、操作体系;市、区、街道、居委会。

26、政府部门、街道社区。

27、机体抗病能力、精神因素、遗传因素。

28、认知行为假说、社会交互作用假说、分散注意力假说、心血管功能假说、胺假说、内啡肽假说。

29、丰富社会经验、强身健体、消遣和寻求刺激、丰富审美经验、精神发泄、磨练意志。

30、选择令人愉快和有趣的活动、选择有氧运动或者有节奏的俯式呼吸运动、选择回避人际竞争的运动活动、选择自控性运动活动。

31、形成匀称、平衡、协调、丰满、修长的体型;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以及优雅行为动作和风度;改善人的心理品质,促进精神美的形成。

32、适宜运动负荷、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因人制宜。

33、健身运动、健美运动、医疗体育、矫正体育、防卫体育。

34、节选练习法、单项重复法、群项组合法、变换练习法、竞赛与表演法。

35、注重人文关怀、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时尚流行与从众性、创新性、回归自然。

36、民间游戏和球类游戏、舞蹈、旅行、探险、水上和冰雪活动、竞技运动。

37、符合自己的身心特点、符合自己家庭和个人的经济实力、保持活动项目的相对稳定性、保持活动群体的相对稳定性。

38、科学性、个别对待、调整性、安全有效性、趣味性。

39、运动项目、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度、运动处方的格式。

《社会体育学》试题库

40、提高心肺功能、促进生长发育延缓衰老、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减肥。

41、平均寿命、患病率、就诊率、死亡率。

42、身体形态发育水平、生理生化功能水平、心理发展状态、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水平、适应能力。

43、形态指标、功能指标、身体素质指标、运动能力指标。

44、力量指标、爆发力指标、悬垂力指标、柔韧性指标、灵敏和协调性指标、平衡性指标、耐力指标。

45、运动能力、防御能力。

46、适应力、抵抗力、免疫力、恢复力、代偿力、稳定性、精神和心理的安定性。

47、五。48、16。

49、更强的针对性、组织化程度相对较高、一般以集体活动为主且自主性强、一般以有氧代谢为主、有相对固定的生活作息制度 中国传统健身养生方法具有较高的老年保健价值。

50、发病缓慢多病共存、发病诱因不同症状不典型、并发症或脏器功能衰退。

51、衰老感产生、身体衰退先于心智能力、情感和个性发生变化。

52、对衰老的疑虑感和恐惧感、角色变更后的失落感、出现离群感和孤独感、产生抑郁感和自卑感。

53、针对性、实效性、循序渐进、因时制宜、经常性。

54、健身长寿是主要目的、保持体型注重容貌是主要动机、自发参与随机组合是主要方式、户外持轻器械练习和徒手练习是常见手段。

55、重在参与、针对性、全面发展、循序渐进、安全锻炼。

56、选择题目和提出假说、研究设计、收集资料、处理和分析资料、阐述结果以及检验假设。

57、社会体育、终身体育、身体锻炼

58、人、财、物、空间

59、人力、资金、物力、时间

《社会体育学》试题库

60、单一粗放式、三元定性、三元等级 61、年轻型

62、劳动生活方式、学习生活方式、家庭生活方式、消费生活方式 63、自感不爽,检查无病的,介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身心状态。64、环境破坏、营养过剩、运动不足、高度紧张、人的异化 65、全体国民 66、青少年 儿童 67、职业标准

68、经费筹集、分配使用 核算监督

69、积极主动、广辟财源、合法守法、依法筹资、满足需要、减少占用、把握风险、合理举债

70、国家财政拨款、社会团体投资、社会集资、负债筹资、群众体育产业开发 71、经营预算、投资预算、财务预算

72、资金核算、成本核算、纯收入核算、效益核算 73、资金分析、费用分析、收入和利润分析、效益分析 74、国有、集体、个体、外资 75、公益型、事业型、营利性

76、日常维护、定期维护、区域维护、计划维护、点检维护

77、社区体育组织、社区成员、场地设施、经费、管理者和指导者、社区体育活动

78、社区体育组织 79、社区成员 80、场地设施和经费 81、管理者和指导者

《社会体育学》试题库

82、社区体育活动

83、促进居民参与、改善居民生活方式、加强社会整合,增强社区凝聚力 84、区域性原则、合作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因地制宜原则 85、领导体系、协调体系、操作体系 86、市、区、街道、居委会 87、街道社区体协 88、体育辅导站 89、体育锻炼

90、运用各种身体练习和方法,并结合自然力和卫生因素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调节精神、丰富文化生活 91、外部致病因素 机体内部因素

92、生物学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饮食因素 93、机体抗病能力、精神因素、遗传特征 94、运动强度、时间

95、认知、情绪、人格、社会适应纬度 96、具有感染力的微弱而较持久的情绪状态。

97、并使活动导向一定的目标,以满足个体需要的年头、愿望或理想等。98、掌握锻炼强度、把握锻炼时间、确定锻炼频度 99、健美运动、医疗体育、矫正体育、防卫体育

100、单项重复法、群项组合法、变化练习法、竞赛与表演法 101、陆地体育娱乐、水域体育娱乐、空中体育娱乐 102、个人的、双人的、成队的 103、室内的、户外的、水面、空域 104、竞赛的、非竞赛的

《社会体育学》试题库

105、养生性的、医疗性的、健身性的、娱乐性的、消遣性的、冒险性的 106、眩晕类、命中类、节奏类、格斗类、滑行类、攀爬类

107、符合自己的身心特点、符合自己家庭和个人的经济实力、保持活动项目的相对稳定性、保持活动群体的相对稳定性 108、运动项目、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度 109、内容、运动量、运动强度

110、增进身体健康、提高身体机能、治疗疾病 111、治疗性运动处方、预防性运动处方

112、科学性、个别对待、安全有效、调整性、趣味性 113、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运动量。114、每次运动所持续的时间。115、每周运动的次数。

116、人体迅速改变体位、转化动作和随机应变的能力。117、人体体育锻炼时各关节活动的幅度或活动范围。118、平均寿命、患病率、就诊率、死亡率

119、看个人个主要系统、器官功能是否正常、有无疾病、体质状况和体力水平等。

120、是指人的生命活动和劳动工作能力的物质基础。121、身高、体重、胸围、上臀围、坐高和身体组成。122、安静时心率、血压、肺功能及心血管运动实验等。123、力量、爆发力、悬垂力、柔韧性、耐力、灵敏度、平衡性等 124、跑、跳、投 125、身体运动的功能。126、运动能力、防御能力

《社会体育学》试题库

127、力量、速度、爆发力、耐力、灵敏性、柔韧性、平衡性等

128、适应力、抵抗力、免疫力、恢复力、代偿力、稳定性、精神和心理的安定性

129、人体骨骼生长发育和人体纵向高度的主要形态指标。130、反映人体横向生长及围、宽、厚度及重量的整体指标。131、人体脂肪状态 132、人的体型特点 133、身体内脂肪分布的状况

134、人体呼吸时的最大通气能力,它的大小反映了肺的容积和肺的扩张能力。135、心脏收缩时,血液流经动脉管腔内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是心室射血和外周阻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136、一种简易的、评价心血管系统机能的定量负荷实验。

四、判断题

1、对

2、对

3、对

4、对

5、对

6、错

7、错

8、错

9、对

10、对

11、对

12、对

13、对

14、对

15、对

16、对

17、对

18、错

19、对20、错

21、对

22、对

23、对

24、对

25、对

26、对

27、对

28、对

29、错30、对

31、对

32、对

33、对

五、名词解释

1、社会体育,指职工、农民和街道居民自愿参加的、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群众体育活动。

2、群众体育,是人民大众在业余时间自愿参加的,以健身、健美、医疗、消遣、娱乐和社交为目的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3、娱乐体育,是为了丰富文化生活,调节精神,善渡余暇而进行的体育活动。

4、余暇体育,是人们怀着自由自在的心态,在余暇时间里所参加的一种并不带有特定目的的,不拘一定形式的身体娱乐活动。

5、终身体育,是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活动,接受体育教育以及参加其他体育活动的过程。

《社会体育学》试题库

6、体育人口,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域里经常从事身体锻炼、身体娱乐,接受体育教育、参加运动训练和竞赛,以及其他与体育事业有密切关系的、具有统计意义的一种社会群体。

7、非体育人口,即没有达到体育人口判定标准的人群。

8、社会生产方式,就是人们需要的满足方式。

9、生活方式,指人们在某种价值观念指导下,各种生活活动的形式,它包括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

10、亚健康,是一种自感不爽,检查无病的,介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身心状态。

11、社会体育指导员,使之在群众性体育活动中从事运动技能传授、健身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的人员。

12、职工体育,是指厂矿企业、事业机关的职工,以健身娱乐主要目的,根据业余、自愿、灵活、多样的原则所开展的体育活动。

13、职工体育竞赛的过程管理,使之对某项具体体育竞赛活动的管理,即依据竞赛计划的规定,确定某项具体竞赛活动的组织方案,进而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有目的地协调竞赛活动中的人、财、物、时间、信息,保证整个竞赛活动顺利进行的过程。

14、农村体育,是指在县及县以下广大农村开展的,以农民为主要参加对象,以增强体质,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为主要目的的 群众性体育活动。

15、社区体育,主要是指在人们共同生活的一定区域内,以辖区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要、增强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巩固和发展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近就便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

16、是指运用各种身体练习和方法,并结合自然力和卫生因素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调节精神、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的身体活动。

17、心境,是指具有感染力的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18、娱乐体育,是指为了丰富文化生活,调节精神,善度余暇而进行的体育活动。

19、运动处方,即医生用处方的形式规定体疗病人或健身运动参加者锻炼的内容、运动量和运动强度。

20、运动强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运动量。

《社会体育学》试题库

21、健康,不是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健康是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安宁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症。

22、体质,是指人的生命活动和劳动工作能力的物质基础。它是在遗传的基础上由于变异而造成的人体在形态、生理、生化和行为上相对稳定的特征。

23、体力,是指身体运动的功能,或者说为进行运动或劳动所需要的身体能力。

24、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

25、老年人体育,就是指由老年人生活、健康、身体需要和老年人体育市场需求增长带动而形成的体育活动项目,它包括所有有关满足老年人特殊需求的健身、保健、康复、运动、娱乐、消遣、旅游等体育活动。

26、社会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大的一种现象。按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7%,称为人口老化,即社会老龄化。

27、老年人身体锻炼,是指老年人运用各种身体练习和方法,并结合自然力、卫生因素,以及体质监测和体质测定等,以增进健康、调节精神、延缓衰退、推迟衰老、延长工作年限、延年益寿为目的的身体活动。

28、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喜怒正常,全部或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

29、广义的残疾人体育是指残疾人所创造的有关体育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30、狭义的残疾人体育,是指残疾人所特有的体育行为模式、体育心态、互动关系及体育活动方式等。

31、结构性访谈,是指研究者严格按照事先设计好的调查提纲,对被调查者进行访问的一种访谈形式。

32、非结构性访谈,是一种自由度较大的访谈。是相应与对方,相应法与状况自由地变换地进行提问。

33、体育锻炼 运用各种身体练习和方法,并结合自然力和卫生因素一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调节精神、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的身体活动。

34、间接参与 指那些虽热爱体育活动,但不直接参与其中,只做体育比赛的观众、看客、读者。

35、生活活动 指人们的行为,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利用可以获得的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而采取的各种行为。

《社会体育学》试题库

36、余暇时间 指在一昼夜的全部时间结构里划出一切必要时间后所剩余的那部分由个人“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

37、异化 指从主体中分裂出来或丧失掉的东西在摆脱主体的控制并获得独立性后逐渐壮大,反过去控制、支配、压迫或扭曲主体。

38、职业标准 是衡量劳动者技术水平能力的重要尺度,是职业培训的依据,是劳动管理科学化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基础、措施。

39、农村体育 指在县及县以下广大农村开展的,以农民为主要参加对象,以增强体质,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为主要目的的群众性体育活动。

40、运动处方 即医师用处方的形式规定体疗病人或健身运动参加者锻炼的内容、运动量和运动强度。

41、运动强度 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运动量。

42、运动时间 指每次运动所持续的时间。

43、运动频率 每周运动的次数。

44、灵敏度 人体迅速改变体位、转化动作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45、柔韧度 人体体育锻炼时各关节活动的幅度或活动范围。

46、最大摄氧量 指身体发挥最大功能水平,每分钟摄入并供组织细胞消耗的氧气量。

47、健康 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安宁的状态。

48、体质 指人的生命活动和劳动工作能力的物质基础。

49、体力 身体运动的功能。

50、形态指标 身高、体重、胸围、上臀围、坐高和身体组成。

51、身体素质指标 力量、爆发力、悬垂力、柔韧性、耐力、灵敏度、平衡性等

52、运动能力指标 跑、跳、投

53、运动能力 力量、速度、爆发力、耐力、灵敏性、柔韧性、平衡性等

54、防御能力 适应力、抵抗力、免疫力、恢复力、代偿力、稳定性、精神和心理的安定性

《社会体育学》试题库

55、身高人体骨骼生长发育和人体纵向高度的主要形态指标。

56、体重 反映人体横向生长及围、宽、厚度及重量的整体指标。

57、腰围 反映腹部皮下脂肪厚度和营养状态。

58、臀围 反映出人的体型特点。

59、皮褶厚度 身体内脂肪分布的状况

60、肺活量 人体呼吸时的最大通气能力,它的大小反映了肺的容积和肺的扩张能力。

61、血压 心脏收缩时,血液流经动脉管腔内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是心室射血和外周阻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62、台阶实验一种简易的、评价心血管系统机能的定量负荷实验。130、反映人体横向生长及围、宽、厚度及重量的整体指标。63、握力 主要反映前臂及手部肌肉的力量。

64、坐位体前屈 测试躯干、腰、髋等部位关节、肌肉和韧带的伸展性和柔韧性。65、亚健康 是一种自感不爽,检查无病的,介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身心状态。

五、问答题

1、答:1)文明病的蔓延求助于大众体育;2)大众体育是一种高尚健康的消遣娱乐手段;3)人口构成老龄化是大众体育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4)大众体育与人口的都市化倾向和就业的脑力劳动化倾向关系密切;5)大众体育是人力资本的一种投资形式。

2、答:健身;文化娱乐;社会情感;经济。

3、社会体育的组织管理从单纯的政府行为走向社会共同行为;社会体育的运作方式从公益型走向经营与公益结合型;社会体育的目标从单一目标走向目标多元;社会体育的内容和手段从单调枯燥走向丰富多彩;社会体育参加者的心态由被动参与到主动投入。

4、判定标准为: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就可以算得一个体育人口。——每周身体活动频度3次以上;——每次身体活动时间30分钟以上;——每次身体活动强度中等程度以上。

《社会体育学》试题库

5、有:可以培养劳动力;可以保护劳动力;可以修复劳动力;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恢复劳动力;体育行业成为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产业部门。

6、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居民获取信息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城镇居民的业余生活丰富多彩;余暇时间的延长生活空间加大。

7、提出了:余暇时间的使用存在着较大的浪费;电视时代的到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生活节奏的加快引起的种种困扰;疾病谱的变化提示生活方式的转变必须注重社会体育的注入。

8、环境破坏;营养过剩;运动不足;高度紧张;人的异化。

9、传统的国家、单位包办,群众提议举步维艰;观念落后群众体育活动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社会体育的管理必须步入法制化的管理轨道。

10、有利于满足国民的健身需求;有利于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有利于我国体育体制的改革;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11、推动体育产业全面发展;增进公民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2、拓宽了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才培养的渠道,促进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发展和建设;是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才市场和保障就业质量的重要保证;能够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能力和地位。

13、是制定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鉴定法规范的基础依据;是衡量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能力的重要依据;是确定社会体育指导员劳动报酬水平的重要参考依据;为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依据;为合理利用社会体育指导员劳动资源提供依据。

14、必须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还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中等或中等以上体育专业毕业;2)在县级以上比赛中取得前六名比赛成绩;3)经本职业正规培训。

15、转变思想观念,改革管理体制;开展多种类服务;建立和完善严格的管理制度;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完善承包经营责任制;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科学合理地核定承包基数与分配比例;努力解决承包中的短期行为问题。

16、有利于社会的物质文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17、是:发展体育运动,增强职工体质,振奋职工革命精神,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社会体育学》试题库

18、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体质的增强;有利于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丰富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形成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19、是:努力普及群众性的体育活动,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水平,从而为丰富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和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服务。20、通过各种方式宣传体育的功 能,营造良好的体育意识氛围;充分发挥乡镇企业的龙头作用;发挥复退军人和学生的骨干作用;发挥乡村干部的带头作用;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体育比赛; 组织参加“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和“全国体育先进县”的评选;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体育活动计划。

21、促进居民参与;改善居民生活方式;加强社会整合,增强社区凝聚力。

22、自然美与修饰美的统一;健康与美的统一;传统美与流行美的统一;典型美与个性美的统一。

23、相同点在于:它们都是实现社会体育目的的重要途径,也都是人们参与社会体育的重要方式。不同点在于:后者主要的目的在于健身,强调活动的科学性,可以进行定量控制,其发展的最高境界是运动处方的出现。前者的主要目的是健心,强调活动的娱乐性,一般很难做定量控制。

24、消遣活动的内容包括:1)手工工艺;2)收藏、收集、鉴赏;3)舞蹈活动;4)戏剧活动;5)音乐活动;6)参观活动;7)游戏、竞技运动、和健身活动;8)教育、科学活动;9)语言活动;10)旅行、户外活动;11)水上、冰上活动;12)宗教活动;13)服务于他人的活动;14)其他社会工作。

25、有:1)形象思维的娱乐;2)逻辑思维的娱乐;3)培养机智、反应、记忆能力的活动。

26、有:1)民间游戏和球类游戏;2)舞蹈;3)旅行;4)探险;5)水上、冰雪活动;6)竞技运动等。

27、可以分为:1)眩晕类;2)命中类;3)节奏类;4)格斗类;5)滑行类;6)攀爬类。

28、注意:1)遵守法律,服从管理;2)讲究卫生,注意环保;3)量力而行,注意安全;4)掌握必要的知识、技术和技能;5)注意避免娱乐陷阱。29、1)负荷;2)动作速度;3)练习次数。30、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2)善于休息,睡眠良好;3)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6)体重得当,身材匀称,站立时头、肩、臂位臵协调;7)眼睛明亮,反应 33

《社会体育学》试题库

敏锐,眼睑不发炎;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不出血;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10)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有力。31、1)吃得正确;2)喝得正确;3)不吸烟;4)适当放松;5)积极自信;6)知道节制;7)负责的性行为;8)运动有好处;9)散步;10)拒绝毒品。32、1)吃得合理;2)喝得适当;3)不吸烟;4)散步;5)多寻求乐趣;6)积极自信;7)时时当心;8)性生活;9)运动对你有好处。33、1)吃得正确;2)喝得正确;3)不吸烟;4)散步;5)找时间娱乐;6)自信;7)事事小心;8)性生活;9)运动;10)药物。34、1)吃得正确;2)喝得正确;3)不吸烟;4)散步;5)安排闲暇时间;6)富有建设性。

35、主要有:各主要系统、器官功能是否正常,有无疾病,体质状况和体力水平。36、1)每日保持7~8小时睡眠;2)有规律的早餐;3)控制体制;4)少吃多餐;5)不吸烟;6)不饮或饮少量低度酒;7)有规律的锻炼(运动负荷适合本人的身体状况)。此外,每年至少检查一次身体。

37、体质具有长期稳定的特征,而健康具有短期和易变的特征;同样处在健康状态的人,基本体质状况可能千差万别;同样体质状况的人,在短期内可能由于疾病的影响出现健康方面的不同表现。同时,体质还包括了对人的生活能力、劳动能力和运动能力的评价。

38、肺活量的大小反映了肺的容积和肺的扩张能力,是人体生长发育水平和提制状况的一项常用机能指标。

39、这是一种简易的、评价心血管系统机能的定量负荷实验。

40、血压的测量是检查和评价心血管系统的重要指标,血压过高或过低都会对机体带来严重影响,如出现组织器官供血不足、缺氧、心脏负担加重等。

41、反应时测试的意义在于其能够反映神经系统动态反应速度,也是衡量衰老程度的一个指标。

42、答:指职工、农民和街道居民自愿参加的、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群众体育活动。

43、答:1)新中国社会体育的创新阶段1949-1957 2)马鞍型发展阶段1958-1965 3)畸形发展阶段1966-1976 4)1977-1991 恢复、发展与初步改革阶段5)改革的深化阶段1992年至今

《社会体育学》试题库

44、答:1)“文明病”的蔓延求助于大众体育2)大众体育是一种高尚健康的消遣娱乐手段 3)人口老龄化是大众体育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4)大众体育与人口的都市化倾向和就业的脑力劳动化倾向关系密切5)大众体育是人力资本的一种投资形式

45、社会体育的结构是指什么?

答:社会体育的结构指构成社会体育的内在的各种因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相对稳定的方式。

46、答:社会体育结构合理与否,影响着社会体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结构的合理性决定了结构的性质和功能。合理程度越高,社会体育系统的各有机部分就越能促使其组织化、有序化过程,越能更好地实现结构的整体性的最优目标。社会体育的结构是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反映不同时期对体育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当我国加快体育的社会化进程时,研究社会体育结构的合理性,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组织网络化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47、答:人、时间、空间、财、物、信息、管理

48、答:健身功能、文化娱乐功能、社会情感功能、经济功能

49、简述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

答:社会体制正在完成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社会体育将全面走向社会化;社会体育的科学化水平将有较大提高;社会体育管理呈多样化的格局 50、答:1)生产力是人们满足自身需要的能力 2)生产关系是人们满足自身需要的能力结构

51、答:1)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概况2)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基本要求3)工作要求

52、答:1)无体育意识阶段 2)经验体育意识阶段3)理性体育意识阶段4)和谐体育意识阶段

53、答:培养劳动力、保护劳动力、修复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恢复劳动力、体育行业成为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产业部门。

54、答:劳动生活方式、学习生活方式、家庭生活方式、消费生活方式和闲暇生活方式。

55、答:余暇时间、生活节奏、生活空间、生活消费、行为习惯

《社会体育学》试题库

56、答: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居民获取信息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城镇居民的业余生活丰富多彩;余暇时间的延长,生活空间加大

57、答:环境破坏;营养过剩、运动不足、高度紧张、人的异化

58、答:充实了生活时间,各种休闲体育活动可以发散剩余精力,避免各种社会危险;社会体育消费的增加和发展,促进家庭和个人消费结构的优化和合理化,提高了生活质量;体育娱乐丰富了人们的社会交往,体育娱乐可以调谐人的精神状态;参加体育活动可以学习基本生活技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能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59、答:1)传统的国家、单位包办、群众体育举步维艰 2)观念落后,群众体育活动不能适应市场经济 3)社会体育的管理必须步入法制化的管理轨道

60、答:《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是依据《体育法》中的第二条、第十一条而制定的。

61、答:要成为服从和服务于社会发展全局的计划;要成为未来宏观发展的战略性计划;要符合科学性和中国国情热点;要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62、答:1)面临的形势2)目标和任务3)对象和重点4)对策和措施5)实施步骤

63、答:1)拓宽了社会体育人才培养的渠道,促进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发展和建设2)推行证书制度是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才市场和保障就业质量的重要手段

3)推行证书制度,能够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能力和地位

4)推行证书制度有利于体育行政部门加强对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监控管理 64、答;1)职业标准是制定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鉴定规范的基本依据 2)职业标准是衡量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能力的重要依据 3)是确定社会体育指导员劳动报酬水平的重要参考依据 4)为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依据 5)为合理利用社会体育指导员劳动资源提供依据

《社会体育学》试题库

65、答:国家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技能鉴定所

66、答:参与制定社会体育职业技能标准;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和考评员的资格培训;开展与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技能鉴定及有关问题的研究和咨询服务;推动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技能竞赛活动

67、答:申报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人员必须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此外,申报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还应具备相应的条件。

68、答:积极主动、广辟财源、合法守法、依法筹资、满足需要、减少占用、把握风险、合理举债

69、答:国家财政拨款、社会团体投资、社会集资、负债筹资、群众体育产业开发

70、答:合理分配、集中使用

71、答:1)确定完整的社会体育场地设施体系 2)配臵社会体育场地设施的种类 3)控制社会体育场地设施的规模 4)确定社会体育场地设施的装备水平5)确定社会体育场地设施的布局

72、答:有利于社会的物质文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73、答:建立组织并完善工作制度;建设必要的体育场地设施;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办运动队,办业余训练;通过体育进行企业之间的或企业与外部的经济文化交流

74、答:主业与职工体育主次分明原则;指令性管理与指导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定性管理与定量管理相结合的原则;纵向管理与横向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75、答:单位领导对职工体育的直接管理;制定职工体育工作计划;做好宣传鼓动工作,营造良好职工体育氛围;充分发挥体育骨干的作用;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竞赛;建立职工体育工作检查评比制度

76、答: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做好管理人员的职业培训考核;出好公益事业与市场经营之间的关系;要求提高体育设施的使用率,增加收入,节约开支 77、答:赛前管理工作;赛中管理工作食欲开幕式,直至闭幕式结束;赛后管理工作。

《社会体育学》试题库

78、答:农村体育是指在县以及县以下广大农村开展的,以农民为主要参加对象,以增强体质,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为主要目的的群众性体育活动。

79、答:在我国有13亿人当中,9亿在农村,发展农村体育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占有最大的人口基础和战略地位。农村体育的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我国大多数人口的体质和健康水平。

80、答:提高对农村体育的工作的认识;形成农村健身组织体系;改善体育场地设施;发展体育骨干队伍;探索适合农民特点的体育活动方式;组织好竞赛活动; 81、答:加强对农村体育活动的管理,一般可通过以下几种主要形式:

(一)农村体育组织通过各种方式,宣传体育的功能,营造农民良好的体育意识氛围。

(二)充分发挥乡镇企业的龙头作用。(三)发挥复退军人和学生的骨干作用。(四)发挥乡村干部的带头作用。

(五)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

(六)组织参加“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和“全国体育先进县”的评选,以参评促发展。

(七)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体育活动计划。82、答:经过十几年的实践证明,争创体育先进县的活动是在我国新的历史时期对农村体育的新发展,它不仅是开展农村体育的好形式,而且是改变农村面貌,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体育强国的重要措施,是发展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重大基础工程。

争创体育先进县活动的开展,使我国的农村体育逐步由软任务向硬任务的方向发展。对农村体育的领导管理开始由质量指标逐步向量化指标转化。争创活动一开始,就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极大地调动了县委、县政府抓体育工作的积极性。争创活动开展的结果,使我国农村体育工作的局面发生了大的变化。大量事实说明,争创体育先进县活动的开展,标志着我国农村体育正向着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社会体育学》试题库

83、答:现阶段我国城市社区体育主要指在人们共同生活的一定区域内(相当于街道、居委会辖区范围),以辖区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巩固和发展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近就便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

84、答:社区体育具有六大构成要素,即社区体育组织、社区成员、场地设施和经费、管理者和指导者、社区体育活动。社区体育组织是社区体育的主导要素,社区成员是社区体育的活动主体,场地设施、经费是社区体育的物质保证,管理者、指导者是联系社区体育各要素之间的纽带,社区体育活动是社区体育的具体表现形式和直接目标 85、答:1.组织形式基层化 2.参与主体老年为主

3.组织管理自主型与行政型结合 4.活动时间早晚为主 5.活动内容文体一体化 6.活动场所非正规化、属地化 86、答:社区体育的管理体系包括领导体系、协调体系、操作体系三大组成部分,市、区、街道、居委会四个层次。各体系、各层次具有各自的职责,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其中街道社区体协是现阶段社区体育主要的组织管理机构,体育活动点和体育辅导站是主要的活动性组织。87、答:

(一)政府部门的宏观管理

1.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是社区体育的领导和管理部门 2.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城市体育处及各省、市、区体育局群体处(科)是社区体育工作业务主管部门,其职责是按照国家的体育方针、政策支持和指导社区体育工作,制定社区体育的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以及各项管理制度。

3.民政部门要根据城市管理中街道办事处的管理、协调、指导、服务等职能作用,将开展社区体育作为街道办事处的一项工作职责,将社区体育作为社区建设的组成部分,统筹规划和评估,在政策上给予扶持。

《社会体育学》试题库

4.城市规划部门,要按照国家对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用地定额指标的规定,将居民住区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中,合理布局,统一安排。

5.文化部门在建设和发展社区文化的工作中,要重视社区体育的开展。大力宣传体育健身对增强体质、丰富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的意义和作用。6.教育部门要鼓励和支持学校体育设施对社区居民开放,发挥学校体育教师、体育设施在开展社区体育活动中的积极作用。

(二)街道社区的微观管理

(1)街道办事处对辖区的社区体育具有领导、管理的职能,要设臵社区体育管理部门,配备体育干部;建立街道项目体协、人群体协等体育组织网络;选拔、培养体育指导员,提高体育指导水平;建立社区体育工作管理制度和工作档案;在体育部门的指导下,组织社区内居民经常开展体育健身活动和竞赛活动。满足居民的体育兴趣和需求。

(2)居委会在街道办事处的领导下,做好居住区晨晚练活动点等体育组织的建设和管理工作;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的体育意识和体育兴趣;组织居民开展日常性、经常性的体育健身活动。

(3)社区内的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要在分解单位社会服务功能的同时,增强社区意识,支持、协助街道和居委会开展社区体育工作,鼓励单位职工积极参加社区的各类体育活动,逐步实现体育利益取向的转变。

88、答:促进心血管功能的改善;增强骨骼肌功能;延缓骨骼的衰老;预防疾病;控制体重

89、答:因为现代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闲暇时间增多,营养过剩,环境污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现代文明病蔓延,因此,更需体育锻炼。

90、答:体育锻炼可以提高人体的某些免疫能力,防御生物病原的侵害; 可以提高人体的各种自救能力,以避免机械外力的伤害; 可以提高人体对自然的适应能力,减少物理和化学因素的毒害; 可以提高人体的新陈代谢水平

91、答:认知、情绪、人格和社会适应能力。

92、答:心境状态有所改善、焦虑和紧张减少、应激和紧张减少

《社会体育学》试题库

93、答:选择令人愉快和有趣的活动;选择有氧运动或有节奏的腹式呼吸的运动;选择回避人际竞争的运动活动;选择自控性运动活动 94、答:掌握锻炼的强度、锻炼的时间、确定锻炼频度。

95、答:通过锻炼增强体质,使身体产生形态、机能、生理、生化等多方面的变化,是日积月累的渐进过程。并且,锻炼在身体方面所取得的良好效果,具有不稳定性。较长时间停止锻炼,身体机能将逐步消退,直至原有水平。96、答:体育运动与消遣娱乐互有区别又互相渗透。人类的许多体育运动项目产生于劳动。军事和生活技能,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娱乐活动中演化出来的。近现代社会由于体力劳动减少,娱乐活动内容丰富的趋势更为明显。许多运动项目都可以看到游戏舞蹈的原型。至于各国的民间体育和民族形式体育更可以看到大量的娱乐因素。

游戏是竞技和娱乐的一种中介形式,一些心理学家认为人具有一种渴望竞争、挑战、获胜和争取荣誉的心理需要,这就使本来较为平和的娱乐和游戏转化为最初的竞赛,竞赛的结果导致各种规则形成文字,又逐渐形成了竞赛领域内的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竞赛一旦摆脱娱乐,就成了一种规模浩大的,更加依附于政治的,由一些人专门从事的活动。

娱乐之所以能演化为竞技,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受教育的影响。首先,教育把娱乐中的游戏和其它活动正规化,系统化,进行传授,发展成为体育教育的内容。现在许多国家的专家认为竞技运动是娱乐和教育结合的产物也有的认为学校体育和娱乐体育是高水平竞技体育的基础,也有人认为娱乐体育在体育运动中占有很大比重。

如果按照活动的方式和性质作为标准,消遣娱乐是体育运动中娱乐性较强的一部分内容。如果按照人们支配时间作为标准,体育运动又是余暇时间的一种支配方式,而且是占据很大比重的一种方式。97、答:1.观赏性活动,主要指观看各种体育竞赛,由于人们在观看体育比赛时会出现强烈的情绪冲动,会给人的身体带来一定的好处。2.相对安静状态的活动,如垂钓、棋牌活动、用纸和笔进行的活动、桌上游戏,以及饲养各种动物的活动。

3.运动性的活动,这是娱乐体育的主体,可分以下几类:

(1)舞蹈:包括民间舞、土风舞、现代舞、街舞、健美操等;

(2)旅行:包括踏青、郊游、野营、登山等;

《社会体育学》试题库

(3)运动:游戏竞争类,如各类竞技活动。

(4)自然类,如野营、野炊、篝火、越野、登山、探险、旅行、漂流等。

(5)节奏类,如舞蹈、健美操等。

(6)水上、冰雪类,如游泳、滑水、滑冰、滑雪、雪橇等。98、答:

(一)符合自己的身心特点

(二)符合自己家庭和个人的经济实力

(三)保持活动项目的相对稳定性

(四)保持活动群体的相对稳定性 99、答:

(一)遵守法律,服从管理

(二)讲究卫生,注意环保

(三)量力而行,注意安全

(四)掌握必要的知识、技术和技能

(五)注意避免娱乐陷阱

100、答:增进身体健康、提高身体机能、治疗疾病

101、答:科学性原则、个别对待原则、安全有效原则、调整性原则、趣味性原则

102、答:运动项目、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度、运动处方的格式 103、答:首先汇总每个参加者的个人资料;第二步对每个人进行医学检查以便全面地了解参加者的身体状况;然后进行运动负荷试验和体力测定,为制定运动处方中的运动强度提供依据;最后根据上述情况,按着运动处方的格式制定出运动处方。

104、答:可以通过耗氧量、最高心率、运动负荷实验来确定强度。

《社会体育学》试题库

105、答:运动前应做的热身运动;做关节伸展动作时,必须要缓慢而有规律;做好运动后,应继续5-10分钟的缓和运动;注意气候变化;户外运动避免受伤害、着凉。

106、答:健康是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安宁的状态。

107、答:体质是指人的生命活动和劳动工作能力的物质基础。体力指人的身体运动的功能。

体质具有长期稳定的特征,健康具有短期和易变的特征,同样处在健康状态的人,基本体制状况可能千差万别;同样体质状况的人,在短期内可能由于疾病的影响出现健康方面的不同表现。同时,体质还包括对人的生活能力、劳动能力和运动能力的评价。108、答:1)身体形态发育水平体格 体型 姿势 营养状况及身体组成部分等。2)生理生化功能水平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及各系统、器官的工作效能 3)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水平身体素质: 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性、柔韧性、协调性等素质运动能力:走、跑、跳、投、攀等

4)心理发展状态 个体感知能力、个体意志力、判断能力 5)适应能力 对外界环境条件的抗寒、抗热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 109、答:形态指标、功能指标、身体素质指标、运动能力标准

110、答:提倡终身体育的思想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及未来生活的需要; 为学校体育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思路,注入了新的活力;

终身体育的发展有利于全民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终身体育将更加有利于经济建设

111、答: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的体育教育。

112、答:必须处理好统一要求与个人体质和兴趣的关系;要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学校体育要与终身体育相结合;课内锻炼与课外锻炼相结合 113、答:主动性的终身参与模式;被动型的间断参与模式 114、答:

(一)老年人体育具有更大的针对性

《社会体育学》试题库

(二)老年人体育的组织化程度相对较高

(三)老年人体育一般以集体活动为主,且自主性较强

(四)老年人体育活动一般以有氧代谢为主

(五)有相对固定的生活作息制度

(六)中国传统健身养生方法具有较高老年保健价值 115、答:老年人体育工作是我国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重要方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我国的养老体系出现“转型”,即从主要依靠家庭养老,向依靠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相结合的历史性过渡。相当一部分老人从繁重的家庭劳动中解脱出来,从解决庞大老年人口的经济供养和照料服务这两个方面看,则会出现老龄体育产生和老龄体育服务市场,它是市场经济和养老体系转型的必然产物。

老年人健康的身心,不仅能使老年人度过一个幸福的晚年生活,同时也不能忽视它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老年人体育并非一个独立的体育事业,它有自己的特征。

116、答:进入老年期,人体在生理上、生化上、组织和形态等方面都出现退行性的变化,这是老年期生理变化的特征。其衰老现象主要表现在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储备能力减少,适应能力减弱,抵抗能力降低,65岁以后其变化更为明显 117、答:

(一)针对性原则

(二)实效性原则

(三)循序渐进原则

(四)因时制宜原则

(五)经常性原则 118、答:社会的进步为妇女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妇女享有体育权力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妇女谋求男女平等的社会进程不断深入和加快。妇女权益保障的立法进程的加快和落实,使得妇女获得更多地进入社会的机会,妇女参与社会发展的机会以及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得到迅速攀升。

在未来社会中,妇女所要面对和承担的社会责任使更多地女性选择通过体育来实现自己承担社会发展责任的重要保障和资本。

《社会体育学》试题库

作为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社会阶层的妇女,由于其在社会发展进步过程中所承担的特殊的社会、家庭使命,不论从国际还是国内,妇女的社会地位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有了显著的改善。

妇女参加体育锻炼,不仅是中国体育事业全面发展和腾飞的重要条件,也是中华文明与进步的显著标志。119、答:

(一)健身、长寿是妇女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

(二)保持体型、注重容貌是妇女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

(三)自发参与、随机组合是妇女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

(四)户外持轻器械练习和徒手练习是常见的妇女锻炼手段 120、答:在经期的运动负荷不宜过大,运动强度也不宜过强,要循序渐进,逐渐提高运动强度和难度。可以做徒手体操或健身操,也可进行其它强度较小的运动。月经期女子参加体育锻炼,时间不宜过长,要因人而异。要避免受寒,不宜做跑跳、收腹、倒立、屏气等动作,以免子宫受到较大震动或腹内压增高,造成经血量过多或引起子宫位臵改变。对于月经紊乱,血量过多、子宫功能性出血、痛经或有生殖器炎症的妇女,月经期应暂停参加体育锻炼。121、答:针对以上妊娠期妇女的生理特征,此期间的孕妇适度地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增加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机能能力,调节胃肠道蠕动和机体的代谢过程。调节孕妇心理情绪、增加欢乐,减轻妊娠反应,同时改进血液循环,减轻或消除淤血现象,促进新陈代谢,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保障胎儿正常发育。

妊娠期妇女进行体育锻炼,主要训练孕妇的呼吸运动,特别是随着胎儿逐渐长大,孕妇要掌握正确的胸式呼吸运动,保持良好的呼吸功能,在分娩时利用呼吸运动来配合分娩动作,其次要增加腹肌和会阴部的肌肉力量,并使其保持良好的弹性,有利于分娩的顺利进行和产后内脏位臵及腹壁肌肉的复原,也可预防和矫正子宫位臵不正。122、答:妊娠期妇女参加体育活动,在头两个月内活动的运动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流产,尤其是有流产史的妇女更应注意。妊娠三个月后,可做保健体操和散步。保健体育锻炼的运动量的大小应以不引起疲劳为度。运动中要避免可能引起跌倒和损伤的动作,也应避免跳跃动作。妊娠5~6个月时,应注意背肌的练习和正

《社会体育学》试题库

确的呼吸练习。如:仰卧做胸式呼吸练习,然后做左右交替屈腿运动;站位,躯干前屈后伸运动,然后做左右体侧屈运动等。妊娠8~9个月时,由于胎儿位臵下降,出现下肢静脉淤血现象,应多做下肢运动锻炼。如:仰卧位,屈双腿后做两膝分合运动;屈双腿后做抬骨盆运动,抬起时配合缩肛运动,方下时放松会阴部肌肉;站立时,做两下肢轮流屈伸运动,结合户外慢速散步。妊娠期的妇女在参加体育锻炼的同时,还应注意补充营养,坚持到太阳下,到大自然中去。123、答:更年期的妇女,在首先了解了这一存在着的必然生理规律外,在注意自我保养和医务监督的同时,还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可以改善大脑皮层的功能,使神经系统较快地适应更年期的生理变化;可以改善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使体内氧气供应增加,从而进一步改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功能,较快地建立起新的平衡,而使症状逐步减轻或消失。体育锻炼可以使人精神振奋、情绪愉快,转移对更年期症状的注意力,也有利于自身的调节,从而减轻症状或缩短更年期过程。124、答:女性健美的目的,已不再是追求单纯的身体苗条、柔软和纤细的病态,而是希望拥有结实精干、肌肉强健,富有区别于男子的曲线美。既不失女性的妩媚,又足以承受生活的负担,担当起社会责任和义务。125、答:女性都可以通过参加健美运动来改善自己的体型。单靠一种练习是不能改变一切的。只有根据自己身体的体型特征,应选择进行多种适应性的运动和练习,才可能达到使你真正的健美。因人而异的进行练习内容的选择,是女性通过健美并实现改善体型、结实肌肉和去掉多余脂肪的重要原则。

人们都向往自己有健美的身体,都希望具有匀称的体型,良好的姿态和优美协调的举止。但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些素质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健美中显著效果的获得不是在短时间内可以达到的,女性健美不仅取决于所选择的练习内容,完成动作的正确程度和合理的运动负荷,而且还取决于练习的系统性和连续性。研究表明,要想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健美的体型,都必须保持每周3~4次的锻炼,还得有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良好的生活规律做保障。

126、答:广义的残疾人体育是指残疾人所创造的有关体育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这是因为残疾人与健全人一样都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人类所有财富都有他们的一部分。这也可以说是残疾人体育与整个社会体育的共性。狭义的残疾人体育是指残疾人所特有的体育行为模式、体育心态、互动关系及体育活动方式等。这也是残疾人体育区别其他社会体育的个性特质。127、46

《社会体育学》试题库

答:“生命在于运动”――追求健康的科学论断,它不仅适用于健全的人,也同样成为残疾人保障生命质量的重要手段与方法。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是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的体现。残疾人体育活动的开展对于实现人人平等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发展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

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是残疾人实现自我价值,体验竞争、参与、民主、平等、权力、义务和责任的需要。他的根本目的不完全在于创造记录,而在于充分参与。并通过参与,达到医疗疾患,康复功能,减轻残疾程度;锻炼身体,增进健康与体质;扩大社会交往,获得社会承认;体验运动乐趣,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克服焦虑、恐惧,增强生活信心和勇气 128、答:

(一)重在参与原则

(二)针对性原则

(三)全面发展原则

(四)循序渐进原则

(五)安全锻炼原则 129、答:

(一)针对残疾类型所采用的针对性活动方法

(二)专一活动内容的学习与锻炼方法

(三)借助自然环境和条件的活动方法

(四)针对康复需要配合医疗手段的活动方法 130、答:

(一)掌握与了解有关残疾的基本知识

(二)选择以提高身体素质为基础的锻炼内容和方法为目的

(三)制定切实可行的体育活动计划

(四)良好的准备活动是提高体育活动效果的保障

(五)必须选择适宜的运动场地和器材

131、答::①选题和提出假设;②研究设计;③收集资料;④处理和分析资料;⑤阐述结果以检验假设。

132、答:提高社会体育的管理水平;提高身体锻炼的科学水平

133、答:确定研究类型和方法;选择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变量;形成研究计划

《社会体育学》试题库

134、答:不易受时间、外界因素干扰、具有隐私性,但需要长时间才能完成一次调查。

135、答:明确研究目的,收集资料,确定调查对象; 列出所需研究的问题,确定所要搜集的信息和问卷类型; 围绕主题草拟问题,列出标题和各部分具体项目; 征求有关人员、专家的意见,修订项目; 试测,求出信度、效度; 再修订

136、答:问题的范围、问题的内容、问题的数量、问题的文字表达、问题的排列顺序 137、答:

(一)衰老感的产生

(二)身体衰退先于心智能力

(三)情感和个性方面的变化 138、答:

(一)对衰老的疑虑感和恐惧感

(二)角色变更后的失落感

(三)出现离群感和孤独感

(四)产生抑郁感和自卑感 139、答:妇女更年期的体育锻炼,可以依据自身的身体状况来决定。应以长期坚持参加锻炼为主要原则。在体育锻炼中应安排轻松的身体活动为基本内容,如散步、慢跑等。运动负荷控制在自我感觉舒适或已习惯的量与强度上。以选择有利于心理调节的运动项目为锻炼内容,促进新陈代谢的平衡发展。从事一些有兴趣的体育活动,帮助情绪的调剂,促使精神放松而愉快;根据自身特点和情况,选编一些身体活动内容,有针对性的进行体育锻炼;到环境优美的自然环境中去,缓解心理压力,提高锻炼效果。总之,更年期的妇女,应充分利用时间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

140、答:

(一)残疾人体育的社会特点 1.社会关爱性。2.发展性。3.超越性。

(二)残疾人参与体育的心理特点 残疾人是一种特殊的人群,在体育运动中由于其身体的残疾,运动困难难度也相对增加,这就要求他们要有超乎常人的毅力。

(三)残疾人体育的活动特点

1.体育活动的独立性。2.锻炼内容形式的非统一性。3.体育锻炼的基础性特点。4.方法手段的单一性特征。

《社会体育学》试题库

六、论述题

1、提倡终身体育的思想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及未来生活的需要;为学校体育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思想,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利于全民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将更加有利于经济建设。

2、老年人体育工作是我国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重要方面;为老年人寻求或造就一种能够融于社会发展的经济和政治环境,使老年人得以在其中增长潜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使老年人度过一个幸福的晚年。

3、表明社会的进步为妇女提供了 更多的机会,妇女享有体育的权利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表明妇女权益保障的立法进程的加快和落实;表明在未来的社会中,妇女所要面临的和承担的社会责任使 更多的女性选择通过体育来实现自己承担社会发展责任的重要保障和资本;是中华文明与进步的显著标志。

4、在经期的运动负荷不宜过大,运动强度也不宜过强,要循序渐进。逐渐提高运动强度和难度;时间不宜过长,要因人而异;要避免受寒,不宜做跑跳、收腹、倒立、屏气等动作;对于月经紊乱等有不良现象的妇女应暂停参加体育活动。

5、参加健美锻炼项目、内容的选择应因人而异;健美锻炼应持之以恒、循序渐进。

6、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是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的体现;残疾人体育活动的开展对于实现人人平等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发展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是残疾人实现自我价值、体验竞争、参与、民主、平等、权利、义务和责任的需要。7、1)注意掌握与了解有关残疾的基本知识;2)选择以提高身体素质为基础的锻炼内容和方法为目的;3)制定切实可行的体育活动计划;4)良好的准备活动 是提高体育活动效果的保障;5)必须选择适宜的运动场地和器材。8、1)提高社会体育的管理水平;2)提高身体锻炼的科学水平。9、1)明确研究目的,根据研究目的和假设范围收集所需资料,并确定调查对象;2)列出问卷调查所需研究问题的纲要,确定所要收集的信息和问卷类型;3)围绕主题草拟问题,列出标题和各部分具体项目;4)征求有关人员、专家的意见,修订项目;5)试测,从总体样本中抽取30~50人为试测样本,以检查问卷表述的方式、项目、内容能否被受试者所理解,并求出信度和效度;6)再修订。10、1)新中国社会体育的创业阶段(1949~1957);2)马鞍型发展阶段(1958~1965);3)畸形发展阶段(1966~1976);4)恢复、发展与初步改革阶段(1977~1991);5)改革的深化阶段(1992~今)。

《社会体育学》试题库

11、因为:1)在中国体育发展的指导方针中确定了社会体育的地位;2)初步建立了中国社会体育的组织体系;3)初步改善了群众体育的基本条件;4)建立了群众体育的规章制度

执笔人:刘芳枝 审核人:刘云朝 编写(修订)日期:2010-09-01

社会保障学题库 篇2

为了建立一套科学的命题系统,学校在教学实践中组建了动态化试题库,将寄生虫的形态特征和发育特点等重要环节在命题组卷过程中进行了组合,形成了科学的测试命题系统,对教师的教学状况和学生的学习水平可以做出科学、公正的评价。

1建库原则

在建库过程中,以现代教育理论中的教育测量学和教育统计学为依据,以国家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司 《关于制订高等学校农科、林科本科专业的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意见》和部分专业主要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为尺度,以国家职业兽医资格证考试大纲为导向, 由学科专家和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命拟科学性和考核功能上都优良的题目,编制具有高效度和信度的试卷。试题库对不同考试目的、性质、内容、层次要有所选择,要从培养和考核学生基础文化科学素养、基本技能的角度出发,要以科学、严密的组织和表达方式及符合教学的规律来设计试卷结构,使学生达到课程必须的合格标准。

2动态化题库的特征

2.1把关题源,保证题库动态化

试题是学校最重要的知识资源之一; 因此,高质量、高水平试题是提高学校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一方面要保证试题能有效涵盖课程的知识点,但是又有所侧重; 另一方面要设计出或收集到足够数量的试题, 这些试题不仅在总量上要满足多套试卷的要求,而且在教学重点、难点和知识点,以及教学目标和层次上都均衡分布,避免出现各套试卷难易程度不同的现象。

为了保证试题质量,对每个试题从序号、章节、测试点、难易度、区分度、掌握度、分值、答题时间、命题教师、使用标志、参考答案等11个指标进行了规范。 命题中对题库的容量也做了研究,试题库命题的范围和重点根据本校普通本科和专升本两个不同类型的教学对象进行适当调整; 学科在发展变化,考试内容就要相应变化,试题库自然需要不断更新; 考生水平在不断变化,试题参数以及所考核的水平、所考核的能力层次也应相应变化。所以试题库应不断更新、删除、修改和添加试题,补充新的知识、方法和要求,使教学和考核能紧跟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

2.2优化题型

为了全面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试题库中题型应多样化。在传统考试中,简答题、论述题等主观题的比例较大,主要考察学生分析问题和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这样会把学科中一些小的知识点遗漏。 而多采用客观题就可以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记忆能力,另外对试卷的批改也起到了规范作用。

2.3紧密结合生产与应用

现有的试题库绝大多数都是针对理论课的,没有充分认识到实验课在生产中的地位。试题库将实验课中的基本原理、基本操作、临床应用范围等作为考核点加入到题库建设中,提高了学生参与实验的动手能力,完善了学生的综合技能训练。

3动态化试题库的应用

学院将动态建设后题库生成的2012—2013年、 2013—2014年两年度期末考试试卷与应用本题库之前2010—2011年、2011—2012学年的若干份试卷作了比较,对试卷属性及考试成绩进行了统计。测试主要在我院动物医学专业进行,先后有2008—2011级四届共433人参加。试卷分为主观题( 约占70% ~ 80% ) 和客观题( 20% ~ 30% ) 两部分,卷面满分100分。具体成绩比较见表1。

从表1可见,使用动态化试题库考试后,学生平均成绩、最高分、最低分、及格率都较试题库动态化建设之前有明显提高,说明试题的效度得到提高; 另一方面,由于动态建设后的试题设有临床应用的综合分析型试题,所以试卷的标准差、难度和区分度都没有太大的改变,说明动态试题库建设之后的试卷能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

4小结

陶孟和:把“社会”变成“学” 篇3

少年日后成名,他叫萧乾;而学者当年是负盛名的大知识分子,如今却淡出了人们的记忆,他叫陶孟和。

那是上世纪20年代初期,陶孟和在北京大学担任教授。此前留学英伦,1912年他二十余岁时,便与同学梁宇皋搜集资料用英文编写了《中国乡村与城镇生活》一书,被称为中国社会学的开山之作。

“五四”运动前一年,陶孟和在《新青年》上撰文倡导“社会调查”,宣称:

我向来抱着一种宏愿,要把中国社会的各方面,全调查一番:一则可以知道吾国社会的好处,例如家庭生活种种事情,婚丧祭祀种种制度,凡是使人民全体生活良善之点,皆应保存;一则可以寻出吾国社会上种种凡是使人民不得其所,或阻害人民发达之点,当讲求改良的方法。

80余年后,有人重新记起此文,并把它贴到社会学论坛上,称“此文值得一读,发表于1918年,恐怕是近代最早的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的文献”。

陶孟和曾主持创建北平社会调查所,后与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合并,由他长期担任所长。该所进行的一系列研究,蜚声海内外。

1949年后,陶孟和出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名义上,这个职位和他此前的学术声望是相称的,然局内人日后回忆:陶孟和是文科,解放后不兴文科,他在科学院没多少实际的工作(管出版、图书),开会也可以不叫他来。

研究者发现,年过六旬的陶孟和虽是科学院的副院长,却是一个“可有可无不尴不尬”的人物,这从当时某实权人物的回忆中可以看出:“在科学院工作时期,我们相处得十分融洽,科学院的重大事项,郭老(郭沫若)、李老(李四光)、竺老(竺可桢)、范老(范文澜)和我都事先交换意见,统一思想,然后再交院务会议通过。”按说陶孟和也是副院长,但却不在“事先交换意见”之列。

更根本性的打击来自,上世纪50年代后,整个社会学被作为“政治上不正确”的专业予以取消,科学院的社会学所也被改为经济所。据说,此后陶孟和显得很消沉,几乎“随之销声匿迹”。

关注过陶孟和的学者智效民这样评说:“一个德高望重的学者,到头来居然连安身立命的专业都保不住,其内心的痛苦和精神上所受的打击可想而知。”

近十余年知识界风尚,社会学渐成一门“显学”。然而风气之迁移,却更像是断裂后的重生,而非承续中的进化。在这一点上,著名逻辑学家金岳霖晚年的一番话可算看走了眼。“陶孟和先生是我的老朋友,后来同我发生了矛盾,但是,那是个人之间的小事,作为有大影响的知识分子,他是为当时的人所钦佩,也是应该为后世的人所纪念的。”

如今,遍查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的馆藏目录,“陶孟和”名下的十数条书目,均是他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印行的旧本。1949年后,他非但没有新著,甚至至今没有再版过其旧著。民国大家之中,此种境遇,可谓“悲凉”,或谓“蹊跷”。

关于陶孟和,有一点是切切值得纪念的。从专业出发,他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交战各方的损失估计和谈判情况相当了解,所以当抗战中社会学所困于四川李庄时,他提出战时经济研究和损失估计务必早日进行,以便为日后谈判赔偿问题提供资料。据此,社会学所进行了大量艰苦的专题研究。

虽然1972年中国政府放弃了对日本的战争赔偿要求,但正如研究李庄学术史的作家岱峻所言,当时毕竟开展了一项很有预见性的工作,“放弃也是一种权利,陶孟和们工作的意义在于,让我们知道放弃了什么和放弃了多少”。

智效民曾写过一篇文章纪念陶孟和。文末引用陶孟和早在上世纪30年代的一段文字,叫作《我们小民的希望》,以一个社会学家的立场向当权者提出三项要求:一是尊重生命,二是尊重财产,三是尊重人格。

有人在网上见到这篇纪念文章,感慨于所引陶孟和数十年前的呼吁,跟帖曰:“我们小民尊重这希望。”

你该知道的

陶孟和(1887~1960年),原名履恭,生于天津,祖籍浙江绍兴。社会学家,中国社会学的奠基者。1910年,陶孟和赴英国伦敦大学经济政治学院学习社会学和经济学,1913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同年归国后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1914~1927年任北京大学教授、系主任、文学院院长、教务长等职。在北京大学任教期间,陶孟和起初执教《社会学》《社会问题》《英文学戏曲》等课程,以后又增加了《教育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原理》等课程。这些都是新兴学科的课程,他也因此成为当时学术界的名流学者。蔡元培1917年就任北京大学校长,陶孟和极力支持蔡元培整顿北大的改革主张和措施。在本职工作之外,陶孟和在多方面出力襄助蔡元培的校务工作。

从1949年10月起,陶孟和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为了能进行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陶孟和关注搜集世界各国及各国际性学术机关团体,包括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的资料。陶孟和文字修养很高,英文、法文、日文、拉丁文都精通。他经常教导联络局工作人员一封信该怎样表述恰当,一封电报该怎样用字简练。他对运词用字十分考究,从不马虎。陶孟和还是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的创始人。他曾直接领导中国科学院系统的图书馆工作,提出很多重要的思想和主张,对科学院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陶孟和热爱青年,提携后学,诲人不倦。他在图书馆,对待青年更是循循善诱,勉励他们多多学习,钻研业务,他还总是不厌其详地为他们解释疑难,解决问题,他的言传身教,影响至深。

1960年4月,陶孟和抱衰病之躯赴上海参加中国科学院第三次学部会议,抵上海后第三日,突发急性心肌梗塞,经抢救医治无效,于4月17日中午逝世,享年73岁。

园艺产品贮运学题库(好) 篇4

一、名词解释

质量:也称品质,系指园艺产品满足消费者的程度,它是用来区分园艺产品性质、等级、优劣程度以及衡量其商品价值特性的总称。

性状因子:是指产品的外观和质地。

绿色食品: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允许限制使用或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过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具体又分为AA和A级绿色食品。

园艺产品的检验:是指依据园艺产品标准,对园艺产品的质量进行科学的鉴定,以判断其质量好坏程度和使用价值大小的过程。

园艺产品质量标准:是对园艺产品质量及其相关因子所提出的准则,是评定园艺产品质量的依据。

嗜好因子:是指人们的偏好因素,它因消费集团乃至个人偏好而有所差异。

性能因子:是指与食用或观赏目的有关的特性,包括产品风味、营养价值、芳香气味等。切花:是指具有观赏价值或有香气的花朵、叶片、果实连同的花枝、枝条从母体植株上切下,可以用于礼品、装饰或观赏。

花卉保鲜:狭义是指消费者购回鲜花后,用保鲜液等来延长其瓶插寿命。广义是指从采收后,经预处理、贮藏、运输,到架上出售,在整个过程中,保持花卉的新鲜程度,同时防止或减轻其受病虫害、机械损伤、环境因子等引起的变化而导致其生理的异常。耐贮性:指花卉对贮运期间干燥和低温条件的抗性即耐贮性。耐插性:指切花水养瓶插的持久性。园艺产品:是果树、蔬菜和花卉产品的总称。

园艺产品贮藏运销:是指园艺产品经营组织通过一定的购销形式和流通环节,实现产品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的一切经济活动过程。

预冷:园艺产品在贮藏或远程运输前预先进行降温处理的过程。

机械伤害:指产品出现明显的伤害,引起呼吸强度大幅度提高,经过一段时间也很难恢复,往往对产品品质造成一定影响

人工气调贮藏:是指根据产品的需要和人的意愿调节贮藏环境中气体成分的浓度并保持稳定的一种气调贮藏方法.

三羧酸循环:糖酵解的最终产物丙酮酸在有氧的条件下,通过一个包括三羧酸和二羧酸的逐步脱氢过程,彻底氧化分解的过程。

卫生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的品质指标的总和,包括果蔬表面的清洁程度,果蔬组织中的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及其他限制性物质.

互作效应:是指气调贮藏中的气体成分和温度等诸多条件,不仅个别地对贮藏产品产生影响,而且诸因素之间也会发生相互联系和制约,这些因素对贮藏产品起着综合的影响的效应.

化学防治:使用杀菌剂杀死抑制病原菌,对未发病产品进行保护或对已发病产品进行治疗;或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其他化学物质,提高果蔬抗病能力,防止或就减轻病害造成的损失的方法.

区域性标准:是由世界区域性集团组织或标准化机构制定的标准

气调贮藏:是以改变贮藏环境中的气体成分(通常是增加CO2浓度和降低O2浓度)来实现长期贮藏新鲜果蔬的一种方式.

水冷:是以冷水为介质的一种冷却方式,将果蔬浸入在冷水中或者用冷水淋冲,达到降温的目的.

风冷:使冷空气迅速流经产品周围使之冷却.

打蜡:也称涂膜处理,即用蜡液或胶体物质涂在某些果蔬产品表面使其保鲜的技术.

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生物及其代谢产物防治植物病害的方法.

企业标准:是指由企业制定发布,在该企业范围内统一使用,并报当地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的标准。伤呼吸:由重度机械损伤引起的呼吸

农业防治:是综合利用各项农业措施,创造不利害虫发生的环境,达到消灭和抑制害虫发生的目的.

地方标准:是指在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情况下,需要在某一地区内统一使用的标准。成熟:是指果实生长的最后阶段,在此阶段,果实充分长大,养分充分积累,已经完成发育并达到生理成熟。

二、单选题

1.含糖量居园艺产品首位(C)

A.苹果 B.大白菜 C.葡萄 D.百合 2.第六大营养素是(D)

A.蛋白质 B.脂肪 C.维生素 D.纤维素 3.油脂含量最为丰富的是。(A)

A.核桃仁 B.鳄梨 C.南瓜籽 D.果仁

4.人严重缺乏下面那种维生素可引起坏血病(C)A.V B2 B.V B1 C.Vc D.V B6 5.含蔗糖最多的园艺产品是(B)

A.苹果 B.甜萝卜 C.葡萄 D.柿子

6.下面那种园艺产品营养丰富,能治多种疾病,久服益肾,利五脏六腑、益关节、壮肋骨、明耳目,益 心力,解酒醉等。被西方人称为“平民医生”(B)

A.合欢 B.甘蓝 C.梨 D.芹菜

7.实地调查的关键是(D)

A.调查的方法 B.调查地点 C.调查时间 D.调查人员的素质 8.市场调查的基础(A)A.信息 B.方法 C.内容 D.时间 9.市场调查的最基本方法(B)

A 抽样调查法 B 人员访问调查法 C 观察调查法 D 实验调查法

10.对于一定时期内各个阶段上的销售资料,按照适当的曲线描述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并将曲线延伸,这 种市场预测的方法(D)

A 加权平均法 B 移动平均法 C 季节预测法 D 直接趋势延伸法 12.园艺产品寿命周期在坐标轴上呈(B)

A.双S型曲线 B.S型曲线 C.直线 D.指数曲线

13.四项评价法中市场占有率高,销售增长率高的是(A)

A.厚利产品 B.衰退产品 C.风险产品 D.名牌产品

14.利用科学技术对原有产品进行较大改进,使它们在性能、用途或质量方面有较大的革新这样的产品为(B)

A全新产品 B 换代产品 C改进新产品 D 企业新产品 15.新产品开发的前提是(D)

A 开发潜力大 B 国家要求C 企业资金雄厚 D市场需求 16.一个企业的各种产品均以一种商标进入市场叫做(C)

A 创意商标策略 B 不用商标策略 C 同一商标策略 D 不同商标策略 17.以下不属于广告策略类型是(B)

A.季节性广告策略 B.实效性广告策略 C.节假日广告策略 D.均衡性广告策略

18.促销作为一种信息传递活动有主体、载体、和对象三部分。促销的主体是(A)A.卖方 B.买方 C.媒体广告 D.中间商

19.促销手段分为直接促销和间接促销,以下属于间接促销手段的为(C)

A.营业推广 B.推销员推销 C.社会舆论宣传 D.广告

20.发达国家园艺产品年损耗在20%以上,发展中国家园艺产品年损耗在(B)以上 A.25% B.30% C.40% D.50% 21.最不耐贮运的蔬菜是(D)A.马铃薯 B.蒜薹 C.芋头 D.黄花菜 22. 最耐贮藏的是(C)A.柑类 B.橙类 C.柚类 D.桔类 23.下列水果最耐贮藏的是(D)

A.枇杷 B.香蕉 C.芒果 D.苹果

24.影响园艺产品贮运最重要的生态因素是(C)

A.土壤 B.光照 C.温度 D.水分

25.计划价格是国家以何种价格为基础,按照物价政策要求而有计划制订的(C)A统筹价格 B 计划价格 C生产价格 D非计划价格

26.我国园艺产品价格主要为(A)

A市场价格 B收购价格 C 批发价格 D 售价格

27.商品价值与价格的基本要素以及制订价格的主要依据是(B)A流通费用 B生产成本 C国家税金 D利润

28.我国农产品比价主要以何种价格为中心进行比较(D)A 棉花价格 B 蔬菜价格 C 水果价格 D 粮食价格

29.园艺产品流通的前提是(D)A.质量 B.品种 C.信誉 D.价格 30.产品量大的园艺产品宜选择(C)A.宽渠道 B.短渠道 C.中间商 D.直接销售 31.低温运输时,厢内何处产品冷却比较迟(A)A.下部 B.中部 C.上部 D.四周

32.以下哪项不是园艺产品运输的要求(B)A.快装快运 B.多装多运 C.防热防冻 D.轻装轻卸 33.目前最现代化的运输器具是(D)

A.机械保温车 B.冰箱保温车 C.水路运输 D.集装箱 34.舌头对酸感觉比较敏感的部位是(C)。

A 舌尖 B 舌头侧面前半部 C 舌头侧面后半部 D 舌的根部 E 舌头中央 35.代表„用心、福禄、富贵、节节高‟等含义的花卉是(B)A 百合 B 唐昌蒲 C 郁金香 D 马蹄莲 36.嫩黄瓜贮藏温度一般是(C)

A 0±1℃ B 5~10℃ C 10~13℃ D 15~20℃ 37.长期贮藏蒜薹的温度是(A)。A 0℃ B <-1.0℃ C 4~10℃ D >10℃ 38.最耐贮藏的是(D)。

A.早金冠 B.红星 C.金冠 D.富士

39.梨的品种很多,耐藏性差异很大,下面哪一类较耐贮藏(B)。A.秋子梨 B.白梨、C.沙梨 D.西洋梨 40.下列水果最耐贮藏的是(A)。A 苹果 B.香蕉 C.芒果 D.枇杷

四 判断改错题

1.纤维素不仅能被人体肠胃消化,还能促进胃肠蠕动,刺激消化腺的分泌。(×,纤维素不能被人体肠 胃消化)

2.水果中单宁含时在0.03-0.1%时有清凉口感(√)

3.水溶性维生素对热、酸、碱反应稳定,在园艺产品加工和贮藏运输中难以损失。(×,应为酯溶性维 生素)

4.园艺产品成熟与衰老过程中只有分解代谢没有合成代谢(×,两种代谢都有)5.通常果实发育完成后含酸量最高,再随着成熟或贮藏期的延长而逐渐下降(√)

6.长距离运输或长期贮藏的西红柿应适当早采(√)

7.如果柑橘采收时着色不好,可用乙烯利处理,达到崔熟和脱绿的双重效果(×,乙烯只能对柑橘起到 脱绿的作用,不能崔熟)

8.园艺产品中脂肪含量达50%以上的有核桃、松子、豌豆等。(×,豌豆改为葵花子仁)9.叶黄素被人体吸收后,转化为维生素A,所以叶黄素被称为维生素A原。(×,叶黄素改为胡萝卜素)自由交谈式调查就是没有没有主题的随意调查。(×,没有改为有)11.问卷调查法的关键在于对调查提纲的拟定方面。(√)

12.厚利产品市场占有率高,销售增长率低的产品,能带来很大的利润。(√)13.产品的市场寿命是客观存在的,主要取决于产品本身。(×,主要改成并不只)14.缩小产品策略就是减少产品的产量。(×,就是改为不仅是)

15.产品线深度:指每条产品线中所包含的不同规格的产品项目的多少。(√)16.商品的商标就是品牌。(×,是改成不是)

17.从市场销售来说,公关的活动目标主要是提高本企业的知名度,在公众前面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18.促销作为一种信息传递活动有主体、载体和对象三部分。促销的主体是买方,促销的对象是卖方。(×,前面一个买方改成卖方,后一个卖方改成买方)19.安全防腐研究尽管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但难以代替化学保鲜剂,至今生产中还未得到广泛应用。(√)

20.产于南方及热带地区或高温季节成熟的园艺产品耐贮运性较强,而产于北方地区或低温季节成熟的产 品,则耐贮运性较弱。(×,前面一个强改成弱,后面一个弱改成强)

21.原产北方的落叶果树较原产南方的常绿果树果实不耐贮运。(×,“不”去掉)22.板栗属于坚果,比较容易贮藏。(×,比较改成不)

23.一般晚熟品种较早熟品种耐贮运。(√)

24.一般北方品种板栗耐藏性优于南方品种,中、晚熟品种强于早熟品种。(√)25.大个果实比中等大小果实耐贮运。(×,耐改成不耐)

26.对大多园艺产品来说,采前灌水均有利于贮运.(×,有利改成不利)27.施用氮肥可以增加植株营养,从而增加园艺产品营养物质含量,故多施氮肥可提高产品的耐贮运性和 抗病性。(×,提高改成不能提高)28.产品含氮量高,呼吸作用增强,耐贮运性与抗病性会明显降低。(√)29.Ca2+的代谢与乙烯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关联,康乃馨衰老过程中,CaM的增加与乙烯生成呈负相关。(×,负改成正)30.生长健壮的植株,产品营养物质含量丰富,故其贮运性比生长过旺或过弱的植株要弱。(×,弱改成 强)31.果品等生命周期较长的园艺产品,当其价格上涨时,在短期内,由于生产者无法生产大量产品投放市 场,故对市场供给量影响小,但对供给的长期影响大。(√)

32.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取消原有计划价格。(×,“没有”去掉)33.一般经过的流通环节越多,流通费用越低。(×,低改成高)

34.目前用于价格表示的条形码主要为通用产品条形码,即UPC-12码。(×,UPC-12改成IAN-13)35.比价体系是价格体系形成的基础,差价则是价格体系的主体。(√)36.当前世界园艺产品市场特点是大大进口。(×,进口改成出口)37.拍卖市场和自采销售已在我国形成了完善的体系。(×,已改成没有)38.经过一个中间环节的渠道为窄渠道。(×,窄改为短)

39.零售商的作用是集零为整,化整为零。(×,“化整为零”去掉)40.只要是苹果就可以采取一致的贮藏条件。(×,不同苹果贮藏条件不同)41.采用梯度降温,可以避免低温对苹果、梨产生的伤害。(√)42.果实的采收时期与果实采后贮藏关系不大。(×,不大改为大)43.河北昌黎对梨采取“放露”措施实质上就是预贮。(√)

44.冷藏苹果、梨直接出库进行销售对货架寿命没有什么影响。(×,没有什么改为有)

45.同一种类不同品种间的耐藏性通常是,晚熟品种>中熟品种>早熟品种;有核品种>无核品种。(√)

46.猕猴桃可以和苹果、梨等一起混合贮藏。(×,可以和改为不能)47.桃、李属于呼吸跃变型果实。(√)48.板栗属呼吸跃变型果实。(√)

49.不同品种的大白菜的耐贮性和抗病性之间有一定的差异,一般中晚熟的品种

比早熟品种耐贮,青帮类 型比白帮类型耐贮,青白帮类型的耐贮性介于两者之间。(√)

50.菠菜的品种类型主要为有刺种和无刺种两大类,前者比后者耐贮性差些。(×,差改为好)

四、填空题

1.成熟的细胞壁由(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组成。

2.苹果和西红柿的口感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它们(细胞壁)结构有所不同。3.一般说来,(酸性食物)使肌肤衰弱,(碱性食物)使皮肤健美。

4.仁果类以(果糖)为主;浆果类以(葡萄糖和果糖)为主;切花体内多为(葡萄糖)。

5.柑橘类的果实中的有机酸主要以(柠檬酸)为主;仁果和核果类果实中有机酸以(苹果酸)为主;葡萄中的有机酸以(酒石酸)为主。

6.鲜切花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被认为是(衰老)的一个重要指标。7.呼吸作用释放的CO2中的氧来源于呼吸底物和(H2O),所生成的H2O中的氧来源于空气中的(O2)。

8.有氧呼吸作用中大约有(45%)的热量是以ATP的形式贮藏起来,而其余热能则以呼吸热形式散发到环境中。

9.块茎类蔬菜随着成熟度增加其含糖量(降低)淀粉含量(升高)。

10.果胶在园艺产品组织中以(原果胶)、(果胶)和(果胶酸)三种状态存在。11.水果中常见有机酸酸性最强的是(酒石酸)。12.(蛋氨酸)是乙烯生物合成的前体,在园艺产品的成熟和衰老中有重要的作用。13.有供氧充足条件下,根据测定的RQ值可推断呼吸基质的种类,糖的RQ(=)1;蛋白质和脂肪的RQ(<)1;有机酸的RQ(>)1。

14.苹果产地和销地应用较广泛的贮藏设施是(通风贮藏库)。15.柑桔品种种较耐贮藏的是(柠檬,柚类),其次为(橙类)。16.柑桔预贮的作用有(散热、愈伤、发汗、减少柑桔枯水病作用)。17.香蕉保鲜的关键(抑制乙烯生成或排除环境中乙烯,延缓果实呼吸跃变到来)。18.判断香蕉成熟度的方法主要依据是(棱角的饱满度)或(断蕾后的天数).19.柑桔的生理性病害主要包括(褐斑病)、(枯水病)、(水肿病)。20.香蕉的生理性病害主要有(冷害)、(二氧化碳伤害)

21.催熟香蕉经常用的药剂是(乙烯利)或(乙烯);而经常用于吸收乙烯的药剂是(高锰酸钾)。

22.多数葡萄品种的适宜贮温是(-1~0℃),保持稳定的(贮藏温度)是葡萄保鲜关键技术之一。

23.多数苹果的适宜温贮藏温度是(-1~0℃)

24.常见大白菜的生理病害有(脱帮)和(失水)。25.大白菜贮藏库管理主要以(放风)和(倒菜)。

26.花椰菜贮藏期间的生理性病害主要有(失重)、(变黄)和(变暗)

27.番茄果实的成熟具有阶段性,具体可以分为(绿熟期)、(微熟期)、(半

熟期)、(坚熟期)、(完熟期)。

28.发芽的马铃薯因为含有(茄碱苷)一般不能食用。所以贮藏马铃薯经常采用药剂处理抑制马铃薯腐烂和发芽。经常用于抑制马铃薯发芽的药剂是(青鲜素)。29.马铃薯的贮藏适温为(3~5℃)。

30.洋葱按皮的颜色可以分为(黄皮)、(红或紫皮)、(白皮)三类,用于贮藏的一般选择(黄皮)类型。

31.(防止萌芽)和(糠心)是贮藏萝卜和胡萝卜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32.(抑制衰老)、(控制病害)和(防止褐变)是食用菌保鲜的首要目标。33.一般而言,花卉起源不同贮藏温度就不同。其中起源于温带的花卉适合的温度为(0~l℃);起源于热带和亚热带的花卉适宜的冷藏温度分别为(7~l5℃)和(4~7℃)。

五、简答题

1、试验调查法的优缺点?

优点:实验调查法是从自然科学的实验求证法演变过来的。它多适用于对市场营销策略、销售方法、产品的设计、价格、包装等方面的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所获得的资料比较真实、详细、实用性强。

缺点:这种调查方法拖的时间较长、调查费用较高。若选择的实验市场比较典型,又有代表性,则所取调查材料的有用性就大。反之,尽管所取得调查材料准确,但依此材料所作的决策将是错误的。

2、简述产品组合策略?

答:所谓产品组合策略,是指企业根据市场需要,考虑企业经营目标和企业实力,对产品组合的广度、深度和关联度等做出最佳决策。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扩展产品组合策略

企业通过扩展产品组合,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和生产加工能力,能够适应市场多方面的需求,提高市场占有率,减少经营风险。

2、缩小产品组合策略

它就是减少产品线或减少产品线内的产品项目,实行集中经营。通过缩小产品组合可以使企业集中力量生产少数几个产品项目,有利于改进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产品间的竞争力,同时可以减少企业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扩大生产规模。

3、延伸产品线策略

所谓延伸产品线,就是将企业产品线加长,增加经营品种的档次和经营范围。产品延伸策略有三种类型:向下延伸、向上延伸、双向延伸。

3、简述商标的作用?

答:

1、表明商品出处,便于消费者识别。这是商标最基本的作用。上标示生产者或经营者所生产或经营的商品标志,通过它可以了解商品的来源和出处,对于确定企业信誉、追究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产品责任有重要意义。

2、其广告宣传作用和质量保证监督作用。商标是连接消费者和生产经营者的纽带,商标可以引导消费者选购商品。商标同时还能反映不同企业的商品质量。

3、促使企业重视和提高产品质量及完善售后服务,努力创立名牌产品。商标能增加企业对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有利于推动企业开展的创名

牌,保优质的活动,4、有利于发展国际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商标尤其是那些已树立外销信誉的名牌商标,对于打开销路,占领国际市场,提高商品的市场竞争力有重要作用。

4、就园艺产品而言,促销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传播信息、收集市场情报。(2)增加园艺产品需求,协调供求。

(3)树立园艺产品品牌形象和公司形象,稳定销售。(4)开发新市场。

5、促销有哪些手段?它们的特点什么?

(1)直接促销特点:它可以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安排、使用、整理、制作各种有利于自己的信息,并将其向外传递;通过生产商的直接安排和努力,说服和影响的对象。(2)直接促销的基本手段:有广告、推销员推销、营业推广以及公共关系。

(3)间接促销特点:信息源及手段的运用来自于剥离于商品买卖双方的第三者;手段的作用不一定朝有利于企业的方向发展;不要需企业进行媒介工具的购买或制作成本的支付。(4)较为典型的间接促销手段:社会舆论宣传媒体和政府经济调控工具的使用。

6、影响园艺产品贮运的主要采前生物因素有哪些,有何主要作用?

⑴ 产品种类和品种,一般产于南方及热带地区或高温季节成熟的产品耐贮运性较弱,晚熟品种较早熟品种耐贮运; ⑵ 植株田间生育状况:

① 植株年龄和生长势,一般生长健壮植株,贮运性较强;

② 果实大小与结果部位,一般大个果实不如中等大小果实耐贮运;

③ 产品成熟度,生育期中的幼嫩产品不耐贮运,完全成熟的产品贮运性能差。

7、影响园艺产品贮运的主要采前生态因素有哪些,有何主要作用?

⑴ 温度,栽培期间温度高,植株生长快,品质差,不耐贮运。昼夜温差大,植株生长健壮,品质好,则较耐贮运;

⑵ 光照,光照不足,光合作用效率低,贮藏中易失水萎蔫、衰老,不耐贮运; ⑶ 水分,产品成熟期水分过多,则采后易失水或腐烂,不耐贮运

8、园艺产品流向受哪些因素和条件的影响和制约?

园艺产品流向受各种因素和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如:(1)园艺产品生产发展水平与布局情况;(2)价格水平的高低及其变化;(3)消费水平高低及其变化、消费习惯(4)现行的经济管理体制。

9、园艺产品流通过程要求做到货畅其流,其标志是什么?

其标志是:

(1)园艺产品的流向合理;

(2)籍以经济、及时、准确、安全的运输手段,实现园艺产品由产地区域性到消费广泛性转移,减少中间环节,不使园艺产品流通中的任何环节发生沉淀;(3)园艺产品在销售中顺利快捷,不压库柜。

10、为什么园艺产品在远程运输前需预冷? 园艺产品在远程运输前的预冷是保证运输的园艺产品品质和延长贮运寿命的重要措施,因为:

⑴ 若不进行预冷,在运输途中难以达到适宜的贮藏温度,从而导致更多的霉烂变质; ⑵ 未经预冷的园艺产品装载在冷藏车内,其温度和车厢温度相差很大,使得园艺产品水分蒸发旺盛,一方面增加了车厢内的相对湿度,另一方面在车厢顶部凝结了很多水珠,对园艺产品运输不利。

11、采后园艺产品的呼吸作用与贮藏保鲜的有何关系?

呼吸消耗底物对园艺产品有负面影响:消耗有机物和水分,产生大量呼吸热,无氧呼吸引起细胞中毒,加速园艺产品的腐烂变质.呼吸对贮藏保鲜有重要意义:为正常生理活动提供能量是园艺产品而贮藏、抗病和伤口愈合能力的基础;呼吸将糖、蛋白质、脂肪三大类物质有机联系,是园艺产品独特外观、内在和风味品质形成的生理、生化基础

综合利用各种技术手段,使产品的呼吸维持在正常生理活动的最低水平

12、引起鲜切花水分传导率降低的原因有哪些?

⑴ 气泡堵塞导管形成“气栓”阻碍吸水

⑵ 切口端释放出单宁,氧化的Mg、Ca盐粘滞物会积累在切面的维管束周围 ⑶ 果胶分解的产物堵塞输导组织

⑷ 切口处的微生物迅速繁殖的菌丝体会侵入导管,或者其代谢产物引起导管堵塞 ⑸ 切花的蒸腾作用超过吸水作用时,也会出现水分亏缺和萎蔫现象。缺水引起代谢过程的不可逆变化,从而导致衰老。

13、.有机酸在园艺产品成熟与衰老中的作用

⑴ 可作为呼吸基质,是合成ATP的主要来源

⑵ 在细胞内为许多生化过程提供中间代谢物,将糖和蛋白质联系起来 ⑶ 在园艺产品风味上起着重要作用

⑷ 有机酸作为代谢的底物被消耗,特别是在氧气不足的情况,消耗的数量就更多。有机酸的消耗较可溶性糖降低更快。经长期贮藏的果实糖酸比升高,贮藏温度越高有机酸消耗越多,糖酸比也越高

14、温度对园艺产品成熟与衰老的影响

⑴ 降低温度则呼吸减缓,物质消耗也减少

⑵ 低温使跃变型果实的呼吸高峰延迟出现,峰高度降低,甚至不出现跃变高峰,贮藏寿命延长

⑶ 温度过高时呼吸强度下降

⑷ 呼吸(Q10)、水分、乙烯释放、病原微生物活动 ⑸ 温度过低时有可能引起冷害或冻害

15、辐射保鲜常用辐射源,射线类型及适用范围

⑴ 主要用的是60Co和137Cs ⑵ 产生的射线类型有α射线、β射线、γ射线

⑶ β射线的穿透力较弱,只能用于食品的表面杀菌,γ射线是一种穿透力很强的电离射线,可用于食品内部杀菌。

16、试比较手工分级和机械分级的适应范围及优、缺点

17、果品涂蜡(膜)的作用?

⑴果品打蜡的作用主要有: ①改善外观特性,提高商品性能 ②减少水分蒸腾,保持新鲜 ③抑制呼吸,延续采后养分损耗 ④构筑保护屏障,防止病原入侵

18、试述减压贮藏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无需气体发生装置;产品入库前无需预冷;方便操作;能及时排除有害气体;产品可以混装;能减轻某些生理病害和病原微生物入侵

缺点:建库材料要求高;易失水萎蔫;有时要加防腐剂;对产品风味有一定的影响

19、如何对鲜切花进行科学采收

1)、切花采收时要刀口锋利,剪口光滑,避免压迫茎部。否则会引起含糖汁液渗出,从而招致微生物侵染,反过来引起茎 2)、切口最好为斜面,以增加花茎吸水面积。3)、切割花茎的部位应尽可能的使花茎长些。

4)、切口的部位应选择靠近基部而花茎木质化程度适宜的地方。5)、切花采收后立即进行预处理。

鲜切花采收的基本原则是:“在保证花开的前提下,尽量早采”,如月季和菊花等应在花期采收,若蕾期采收花朵不能完全开放,而香石竹、郁金香等应在蕾期采收刀口锋利,剪口光滑,避免糖液渗出,招致侵染,阻塞切口为斜面,切割花茎尽可能长花茎剪下,立即将茎端插人85~90°C热水中浸渍数秒钟。尽快预冷或置于冷库之中,以防止水分过多丧失

20、为什么萝卜和胡萝卜容易出现糠心? 答题要点:萝卜和胡萝卜均以肥大的肉质根供食,薄壁组织富含水分、糖分和其他营养成分;萝卜和胡萝卜没有生理上的休眠期,在贮藏期遇有适宜条件便萌芽抽薹,这样就使薄壁中的水分和营养向生长点转移,从而造成糠心。萌发与糠心既导致肉质根失重,糖分减少,又使组织绵软,风味变淡,降低食用品质。

六、论述题

1、园艺产品含有哪些营养成分?各有何主要作用?

园艺产品的营养物质丰富,主要含有维生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无机盐等。⑴蛋白质是神经、血液、骨骼、肌肉、心、肝、肾等器官的主要成分。人体的生命及生理过程的调节,抵抗有害微生物和有害物质的入侵、血液的凝固、视觉的形成、人体的运动和体内各种物质的运转等,无一不与蛋白质有关;

⑵脂肪在人体内约占体重的12%左右,其作用主要是向机体提供能量、促进维生素A、D、E、K等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⑶糖的重要作用是供给热能,为合成蛋白质、脂肪提供碳源。对肝脏有明显的保护和解毒作用,供给足量的糖可加强肝脏功能; ⑷维生素是人体不可缺少的有机营养。

2、试述园艺产品水分损耗的影响因素及调控措施?

园艺产品特性(内部因素):表面比:单位重量园艺产品所具有的表面积(cm2/kg)。(球形果比长形果耐贮藏);表面组织结构:自然孔道(皮孔和气孔)和角质层;皮孔经常处于开放状态,而气孔的开闭受温度、光照、CO2等调节;细胞持水力:细胞中可溶性物质和亲水胶含量,以及细胞间隙大小

环境因素(外部因素):温度,高温水分易蒸发,空气饱和温度增加;湿度,要求园艺产品贮藏环境中的蒸气压要接近饱和;空气流动,空气中水分子向低湿度方向扩散,空气流通越快,水分蒸发越强;光照,促使气孔开张,表而温度升高;气压,减压能加速水分蒸腾 防止措施:涂膜、包装;增加空气湿度;适当通风;使用夹心冷库。

3、简述影响园艺产品呼吸作用的因素?

种类和品种及器官:呼吸强度:南方>北方,夏季>冬季,浆果>柑果>苹果>梨;叶菜>果菜>根菜;月季>香石竹>菊花;发育阶段与成熟度,幼龄期呼吸强度最大,随着成熟度增加,呼吸强度下降;温度,在一定范围内(5℃-35℃)温度升高酶活性增强,但超过35℃时呼吸强度下降(缺O2、酶活性受抑制或结构破坏、细胞内有害物质积累);相对湿度,大白菜、菠菜、柑橘经晾晒失去部分水分能降低呼吸强度,低湿能保持洋葱休眠,增强耐贮藏特性;

但能促进薯芋类蔬菜呼吸,产生生理病害;气体成份,适当降低O2(2%-10%)和提高CO2(1%-5%)可抑制呼吸,维持正常生理代谢;机械损伤,机械损伤提高组织内O2含量,破坏膜结构,会造成“伤呼吸”;病原微生物,破坏氧化系统,产生呼吸防卫反应;植物生长调节剂,有促进或抑制呼吸作用。乙烯、萘乙酸甲酯增强呼吸,促进产品成熟;青鲜素(MH)、矮壮素(CCC)、B9,6-BA、GA、2,4-D都具有呼吸抑制作用

4、论述为何栽培因素会影响园艺产品的贮藏保鲜效果?

植物体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水平与平衡,会影响产品采后贮运性能。因此,通过施肥、修剪等栽培管理技术措施来调节植物营养状况,即可改变产品贮运性能。故保持植株营养水平与平衡,是园艺产品贮运的基础。

⑴矿质营养与施肥,氮、磷、钾、钙、镁等元素都能直接影响产品的贮运寿命,栽培上在适当施用氮肥同时,必须注意增加钙、磷、钾及有机肥的施用。

⑵灌溉,土壤水分过量或不足均会引起植株生理失调,而不利产品贮运。对大多园艺产品来说,采前灌水均不利于贮运。

⑶修剪与疏花、疏果,修剪可以调节植株各部分器官的生长与营养平衡,使花、果等器官获得足够营养,从而影响产品的化学成分。疏花、疏果可以影响花、果大小及其化学成分,能保证适当的叶、花及叶、果比例,控制结果量,保证果实达到一定的大小和品质,增加内容物含量,从而有利果实贮藏运输。

⑷采前喷药,采前对植株喷施杀虫、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它矿质营养元素,是防止病害、增强园艺产品耐贮运性、防止某些生理病害和微生物病害的主要措施。

5、论述目前我国园艺产品质量评价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社会保障学题库 篇5

(内部资料、更新至2020年7月试题、含95%以上期末考试原题及答案)

行政沟通在公共行政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行政沟通在本质上就是信息的交流和传递,它普遍存在于行政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各个阶段,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第一,行政沟通是实现行政决策民主化的重要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说,行政决策也就是一个信息的输入、转换和输出的过程。发现行政问题,确定行政目标,优化决策方案,都需要掌握丰富真实的行政信息。

第二,行政沟通是行政执行各环节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如果不注意行政沟通,行政执行活动就容易出现指挥不灵的现象,产生隔阂和矛盾,造成认识和行动的混乱,影响行政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三,行政沟通是行政检查和监督的重要依据。行政检查和监督是保证行政管理工作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的重要环节。只有加强行政沟通,才能实施有效有力的行政检查和监督。

第四,行政沟通是所有行政人员参与管理的重要手段。行政管理并非仅是少数领导者的事情,所有行政人员都是行政管理的主体。

行政指挥在行政执行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第一,行政指挥是保证行政执行活动协调一致的重要手段。现代行政执行活动涉及领域广泛,参与机关和人员众多,分工精细,事务性强,各项任务和工作联系密切,需要有各部门、各地区和各工作人员之间的有机配合和协调一致。

第二,行政指挥是高效地贯彻执行行政决策的根本保证。行政指挥在执行系统中起着导向的核心作用。行政指挥的角色扮演的如何,决定了行政执行的效率和质量。行政指挥必须利用自身地位和资源的优势,采取各种方法和手段,把各个组织部门和各种执行人员行为引导指向决策目标。

第三,行政指挥是高质量地达成行政决策目标的根本保证。行政指挥必须了解实施行政决策的客观环境和工作环境,充分认识执行决策的限制条件,要结合实际情况,在坚持决策标准的前提下,灵活地贯彻执行决策目标,不能所任何借口降低决策标准,更不能修改和篡改行政目标。

第四,行政指挥是保证各种行政资源得以充分利用的必要条件。行政执行活动必须依赖一定的行政资源,如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等。能否充公合理地利用这些资源,减少浪费,直接影响着行政执行的效果。行政指挥可能合理调度和使用这些资源。

第五,行政指挥是衡量行政领导者的政策水平和组织与领导能力的重要标准。政策制定之后,负责执行的行政领导者是决定因素。行政执行的过程就是把行政决策具体化的过程。这就要求行政领导者必须有比较高的政策水平,能够准确而全面地理解和解释政策,并且能够在坚持决策目标和决策标准的条件下灵活地贯彻执行行政决策。

你认为行政改革必须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答:第一,行政改革必须进行科学而严密地论证和规划,慎重开展。行政改革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进行行政改革必须从系统的高度认真地看待和研究每个步骤及其各项措施。在进行行政改革之前,要进行调查研究,要切实找到行政系统问题之所在,进行全面深入的行政诊断。然后就行政改革的性质、方向、目的、目标、方法、突破点、动力与阻力,以及改革所产生的正负作用进行科学论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科学规划。进行改革则必须十分慎重,从比较容易获得成功并容易看到改革效果的环节先进行改革。

第二,行政改革必须以保持社会稳定为前提。行政改革不仅仅打破行政系统的自身平衡,而且必然因此造成社会的不平衡。政府是社会的稳定机制,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和管理者,是社会的最主要平衡工具和稳定工具。行政改革必须打破政府自身的稳定性,这就容易造成社会不稳定。所以,行政改革在打破行政系统的内部平衡之时,所造成的社会不平衡以保持

社会相对稳定为限度,也就是说不能使社会发生大的动荡。行政改革在打破平衡时还要保持对社会控制的能力,而不能使社会解体。

第三,行政改革要以改变观念为先导,以体制创新为核心,以高效、公平、廉洁为目标。行政改革必须首先改变改革者的观念,应该以民主、公平、效率、服务等观念为先导,才能进行卓有成效的改革。在新观念的指导下,才能进行体制创新。体制创新是行政改革的核心,不进行体制创新,就不可能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体制。体制创新要围绕着高效、公平、廉洁这个目标来进行。

第四,行政改革必须有政治保障和法律保障。行政改革不是人为地制造运动,而是形势的需要和社会推动的必然结果。但如果没有权威的政治支持,行政改革就无法进行,政治是行政改革的保障。行政改革是政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改革可以促进政治改革,政治改革可以为行政改革拓宽道路。所以行政改革是一种政治行为。行政改革仅有政治保障是不够的,因为政治不能保证行政改革一定依法改革,因此,行政改革必须有法律保障,依法进行改革。改革必须用重典,必须在社会主义法制的规范之下进行。

第五,行政改革以理顺关系、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行政改革就是对政府与社会各种关系的再调整,也就是重新确定政府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因此,进行行政改革就要理顺和摆正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组织和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要理顺这些关系,就要转变政府职能,政府应该将那些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情,交由社会去解决,分权于社会。同时,要认识到政府能力的有限性,它不可能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而应该让社会担负一些责任。

你认为行政改革的阻力主要来自哪些方面?

答:第一,历史的局限性决定了行政改革的成败。行政改革同其他改革一样,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而不是强加给政府的。行政改革必须认清历史给它提供了什么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与限制条件。这就是说不能超越历史发展阶段进行改革,行政改革必须符合历史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二,政治因素对行政改革的限制与制约。行政改革不仅仅是对行政系统单一的改革,它受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政治因素起着决定作用。政治体制给予行政体制多大的改革空间,决定了行政体制的改革程度。

第三,在行政系统内部行政官僚集团的反对。行政改革是对行政系统进行改革,是政府对自己进行革命,当然在行政系统内部会遇到强大的阻力。行政改革如果触犯了上层的行政官僚集团的利益,或者使其失去权力和地位,就会形成强大的阻力。

第四,传统的保守程度决定了行政改革的艰难程度。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规定性,即其特点。历史传统确实有保守性的一面,各国传统的保守性则有程度的不同,这决定了具有不同历史传统的国家进行行政改革的难易程度。

第五,用人唯亲和家长制对行政改革的负面影响。我国传统文化重视人际关系,但是这种人际关系主要是家族关系、亲戚关系、同乡关系、同学关系,以及讲依附性的上下级关系。

什么是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试述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关系。

答:第一,管理层次是指公共组织内部划分管理层级的数额。任何国家的政府组织都是按照层级化原则设计的,无论是联邦制国家还是一制国家都是如此。

第二,管理幅度是指领导机关或领导者直接领导下属的部门或人员的数额。如国务院下设多少个部委和直属机构,每个部委下设多少个局,每个局下设多少个处等;同时也指各级行政首长管多少个部门或人员。

第三,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必须适当。一般平说,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成反比,管理幅度越大,则管理层次越少;相反,管理幅度越小,则管理层次越多。但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很复杂的,是由许多相关因素决定的。还要看工作性质、人员素质、领导能力和技术手段等因素平决定。

试分析行政监督的原则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行政监督的原则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行政监督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不受其他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干涉的原则。它有以下三点基本含义:依法监督,自主行使监督权,监督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不受其他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第二,实事求是、重证据、重调查研究的原则。贯彻实施这一项原则,对于搞好各项监督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一原则的基本内容有三点:坚持实事求是,重证据,重调查研究。

第三,在适用法律和行政纪律上人人平等的原则。坚持和实行这一原则,在行政监督工作中的要求是:任何监督对象的合法权益都平等地受法律保护;任何监督对象都必须履行法定义务,遵守法律和行政纪律,不允许有超越法律和行政纪律的特权;一切违反法律和行政纪律的行为都必须受到追究。

第四,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是行政监督机关在查处违法违纪案件等工作中必须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

第五,监督检查与改进工作相结合的原则。监督检查与改进工作相结合的原则,要求行政监督机关必须把履行职责同要达到的目的统一起来。

第六,监督工作依靠群众的原则。监督工作依靠群众的原则,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的精神和要求,是做好新时期行政监督工作的基本保证。

试分析行政决策在行政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答:第一,行政决策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处于核心地位。行政管理有领导、决策、指挥、执行、协调和监督等环节,但是,在所有这些环节中,行政决策是最重要的,是关系到行政管理成败的产键因素。

第二,行政决策主导着行政管理的全过程。行政决策不仅是行政管理活动的先导,而且贯穿于行政管理的全过程,从而也主导和左右着行政管理的全过程。行政决策渗透在各种行政功能的运作中,但其他的行政管理功能并没有消失,依然具有其独立性。

第三,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的成功与失败的决定因素。“一言兴邦,一言丧邦。”就是说一项行政决策可以使国家兴旺发达,也可以使国家衰败灭亡。一定程度上说,行政决策确实是关系到国家成败和行政管理成败的关键。

第四,行政决策是贯彻执行国家意志和加强政府合法性的必要途径。国家的任何政治决策都必须通过政府予以贯彻执行。政府必须把国家的政治决策转换为行政决策才能真正得到落实。

试述公共组织的特点。

答:第一,政治性。政府是实现国家意志的,是国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代表国家,是国家进行政治统治的主要机关,是管理各种公共事物的主体。政府的一切行为都是为其政治统治的合法性服务的。

第二,社会性。无论任何性质的国家的公共组织,都具有管理公共事务的职能。公共组织在行使管理公共事物职能时,都是为全社会服务的。

第三,服务性。任何国家的公共组织,从管理公共事务的角度来讲,它为全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它不仅要保证公共秩序,维护社会稳定,还要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服务。

第四,权威性。任何组织都必须有权威,没有权威就不会进行管理。政府在整个社会中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威,起着其任何组织无法起到的作用。这种权威是政府进行公共事务管理的必要条件。

第五,法制性。公共组织是依法代表国家行使公共权力的机关,有很强的法制性。公共组织的法制性主要表现的依法设置机构和依法行政上。首先,公共组织具有明确的法律地位,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宗旨、目标及运作程序,人员编制,行为规范,管理方式,财政预算等都由宪法和有关法律决定。

第六,系统性。行政组织是一个比较稳定的巨系统,也是相对封闭的系统。在行政系统内,公共组织的权力关系和结构方式都层次分明,统分有据,纵横相连,浑然一体。它确保行政系统内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命令统一,政令畅通。这就是它的整体性特点。

试述公共组织的作用。

答:第一,政府是国家各种公共事务的组织者与管理者。政府的重要责任之就是组织和管理国家的各种公共事务。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国防、外交和公共设施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公共事务,由政府组织和管理。社区建设、扶贫救困、减灾救灾、环境保护、医疗保健、食品和药品的安全、社会保险等,没有政府的组织和管理也是不行的。政府作为国家各种公共事务组织者与管理者的角色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政府是人民生命财产的保护者,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政府为公众提供的另一种公共物品是保护人民的生命与财产的安全和维护社会秩序。这是政府最基本的作用。生存权和财产权是人最基本的权利,它不容被违法剥夺政府执行有关法律,制定公共政策,打击那些以各种手段非法威胁或剥夺他人的生命和私有财产的不法行为,使最基本的人权得到保障。因此,政府必须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以便使人民在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中生活。

第三,政府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捍卫者。尽管政治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发展很快,但是,具有主权的国家依然存在。人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尽管人类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信息高速公路可以通到世界每个角落,但是,战争的威胁也没有消弭,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依然受到威胁。因此,政府作为国家主权和领土捍卫者的角色丝毫没有减弱。政府必须加强国防建设,做好反侵略战争的准备。

第四,政府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定者与协调者。政府是国民经济的发动机,它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制定目标,进行规划,制定政策予以规范和引导,进行宏观调控。政府也可以进行必要的资源配置,以弥补市场的不足。同时,政府也是国家经济活动的协调者和仲裁者,维护市场的正常的经济秩序,为公平的自由竞争提供保障。

第五,政府是社会公平的提供者。市场经济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和新技术与高效率。这样必然使财富集中在那些有头脑、有技术的人的手中。而一些缺乏技能的人,则处于不利地位。他们或者因为技能低收入少,或者因为工作岗位少而失业,使他们的生活有一定的困难。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常见的现象。为了保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失业者或不能靠劳动维持生活,或丧失劳动能力群体的生活,政府对他们进行必要的补助,帮助他们维持基本的生活条件。为社会提供公平是政府的重要责任。如果没有社会公平就不可能有社会稳定,没有社会稳定也就不可能有发展。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历史证明了社会公平对发展的重要性。

试述行政改革的动力。

答:第一,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权威的推动。行政体制是政治体制的组成部分,政治体制决定行政体制,行政体制从属于政治体制。政治体制进行改革,行政体制就必须进行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不仅是行政体制改革的推动力量,而且是它的决定力量。有什么样的政治体制就有什么样的行政体制。

政治权威是行政改革的推动力。一般政府会进行自我调节,但很少能够自动地进行改革。行政改革一般都是政治推动,尤其必须有政治权威的推动。在发展中国家,政治权威对改革包括行政改革的作用是巨大的。政治权威不仅是改革的推动者,而且是改革顺利进行和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所以,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权威是行政改革的推动力。

第二,经济基础变革的要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政府,必须适应最活跃的经济基础的这种变化。如果行政体制不适应经济基础,公共行政不仅不能够有效地管理经济,反而阻碍经济发展。经济体制改革是行政改革的强大推动力。我国

行政改革就是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有力推动下进行的。

第三,社会演变的要求。社会演变是渐进式的社会变迁,社会每时每刻都在演变,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都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当社会演变到一定程度时,政府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这种静悄悄的社会变革。政府的稳定性和行政体制的法制性决定了政府不能随着社会演变而随时进行自我调整,必须等待社会演变到一定地步才能进行行政改革,但政府不是消极地适应社会演变,而是为了更有效地进行管理。

第四,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新科学、新技术的发展也是推动行政改革的重要力量。历史上,每次科学技术革命都给公共行政带来革命性的变革。现在知识经济方兴未艾,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已席卷全球。以科学技术为中心的行政改革正在世界各国蓬勃开展。由于新科学、新技术在行政系统的广泛应用,政府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必须发生变化,都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深刻改革。随着行政改革的进行,公共行政也面目一新。

第五,新思想、新价值的推动。新思想、新价值不仅是推动社会发展与创新的动力,也是行政改革的动力。行政改革只不过是把一种新思想、新价值变为现实。没有指导思想、没有价值支持的行政改革是没有目标、没有方向的改革,是必然失败的。效率、公平、民主是进行行政改革的核心思想和主要价值。我国进行的行政改革就是以效率、公平、民主作为指导思想和价值去向。

试述行政改革的阻力。

答:第一,历史的局限性决定了行政改革的成败。行政改革同其他改革一样,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而不是强加给政府的。行政改革必须认清历史给它提供了什么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与限制条件。这就是说不能超越历史发展阶段进行改革,行政改革必须符合历史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二,政治因素对行政改革的限制与制约。行政改革不仅仅是对行政系统单一的改革,它受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政治因素起着决定作用。政治体制给予行政体制多大的改革空间,决定了行政体制的改革程度。

第三,在行政系统内部行政官僚集团的反对。行政改革是对行政系统进行改革,是政府对自己进行革命,当然在行政系统内部会遇到强大的阻力。行政改革如果触犯了上层的行政官僚集团的利益,或者使其失去权力和地位,就会形成强大的阻力。

第四,传统的保守程度决定了行政改革的艰难程度。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规定性,即其特点。历史传统确实有保守性的一面,各国传统的保守性则有程度的不同,这决定了具有不同历史传统的国家进行行政改革的难易程度。

第五,用人唯亲和家长制对行政改革的负面影响。我国传统文化重视人际关系,但是这种人际关系主要是家族关系、亲戚关系、同乡关系、同学关系,以及讲依附性的上下级关系。

试述行政监督的作用。

答:行政监督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行政监督能有效地强化和改善公共行政,提高行政效能,促进行政机关廉政建设。公共行政关系到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切身利益,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只有依法、廉洁、高效地开展工作,才能维护被管理者的合法权益,行政监督正是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有力地监督和制约的有效途径;

第二,行政监督是健全社会主义法治,进一步保障公、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有效制度,行政监督作为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和任务就是促进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贪污行政,维护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决定、命令在公共行政领域中的正确实施;

第三,行政监督是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先决条件是有一个稳定的政治局面和良好的外部环境,监督机关通过惩治腐败,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加强廉政建设,维护政治稳定,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顺利发展提供政治保证和监督。

试述行政体制的作用。

答:第一,科学的行政体制能够提高政府生产力,提高行政效率。科学的行政体制能够调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以及各级各类行政组织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够使国家公务员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和才能。科学的行政体制会使政府管理社会公共事务高效率、高效益。

第二,科学的行政体制能够大幅度地全面地促进社会发展,提高国家的竞争力。科学的行政体制是促进社会高速、全面发展的体制保证。科学的行政体制不仅能够确保中央政府的权威,而且能够调动地方政府或下级政府的积极性;不仅确保政府能够高效、高质量地向公众提供各种公共物品和服务,而且能够为社会、市场、各种社会组织和公民提供广阔而安全的发展空间。从而使社会全面高速地发展,提高国家竞争力。

第三,科学的行政体制能够造就大批的优秀的国家各级各类公务员。对国家公务员依法进行科学的分类管理,是行政体制的重要内容。它的有序的规范的管理,可以为大批的德才兼备的行政领导者和优秀的国家公务员的涌现提供有利的条件,为年轻的国家公务员的茁壮成长创造一种氛围。行政体制是一种能够使人才脱颖而出,也能够压制人才成长的宏观机制。因此,建立并健全行政体制是十分重要的。

第四,科学的行政体制是公共行政民主化的保证。依法保证行政权力的划分,组织机构的设置,行政程序的运行以及协调各种关系,是行政体制科学化的必要条件。依法建立并健全用人制度、激励制度、绩效制度、考核监督制度和竞争制度是行政体制的重要内容。它可以确保公共行政法制化。公共行政法制化是民主行政的前提。民主行政必须是法制行政,没有法律规范的行政只能导致无政府主义,或者是人格行政。行政体制的科学化将为民主行政提供保证。

第五,科学的行政体制能够确保公民的各种权利和生命与财产。人民之所以需要政府,是因为政府能够确保他们的各种权利和生命与财产不受侵犯。反之,政府就成为了侵害人民、压迫人民的寄生者,就没有存在的意义。行政权力的划分、机构的设置和运行了,其出发点应该是保证政府行为不能损害公民的权利的前提下,为公众服务,实现公共利益。

试述行政效率在公共行政中的作用。

答:政效率在公共行政中的作用:

第一,提高行政效率是公共行政的宗旨。行政效率是公共行政活动的起点,也是落脚点。政府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各个方面的公共事务,都必须讲投入产出和成本效益,都必须讲效率,不讲成本、不讲效率的政府是没有的。

第二,行政效率是检查和衡量公共组织和公共行政活动的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标准。公共行政的高效化,是公共行政现代化的重要方面。通过行政效率,可以检查和衡量公共行政的各个要素、环节、管理制度和手段是否现代化、科学化和法制化;也可以检验和衡量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的队伍素质、能力、工作态度、人际关系;还可以检验和衡量行政体制是否科学合理。

第三,行政效率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只有大幅度地提高行政效率,才能够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够大幅度地提高我国的生产力,加快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步伐。总之,行政效率的高低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关系到国家的繁荣昌盛,长治久安。

试述行政执行的作用。

答:第一,行政执行决定着决策方案能否实现及实现的程度。行政决策是针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重大问题作出的,及时正确地将决策付诸实施,行政决策才具有实际意义,政府的工作目标任务才能真正完成。行政执行是实现行政决策目标的有效途径,而且执行人员的创造性活动可以弥补规划、决策的不足,提高决策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第二,行政执行效果是检验、修正和完善行政决策的途径。在行政管理过程中,行政决策正确与否最终必须由行政执行来检验。通过行政执行就能够发现原来决策本身的错误和不足,为修正和完善行政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因此是修正和完善行政决策的重要途径。

第三,行政执行是实现行政职能的必要形式。行政职能是政府管理国家政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的活动内容的总概括,是公共行政活动的实质和方向的集中反映,因而也是行政管理活动的依据和前提。第四,行政执行是衡量公共组织及其运行状况的重要标准。行政执行不仅是仅是行政机关的任务,也是行政领导者的主要职责。因此,行政执行的情况和效果能够检验和衡量公共组织的设置是否合理,行政领导者与一般工作人员的配备是否得当,具体的工作制度是否健全,信息系统和监督系统的工作是否得力,各有关单位的权责划分是否明确适当等。

试述行政指挥在行政执行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

答:在行政执行过程中,为了进行卓有成效的指挥,必须遵循下列原则:

第一,统一指挥原则。一方面,行政指挥主体只能对其直属下级发布命令和指示,一个下级只能服从一个上级的指挥。在一般情况下,多头指挥和越权指挥的情况是不允许的。否则,下级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便无所适从,行政执行便会发生混乱。另一方面,指挥主体所发出的指挥命令应保持稳定统一,协调一致。一般情况下,行政执行活动在一定的时于间和空间范围内只能按照同一指令进行。如果政令不一或相互矛盾,下级就难行动,从而严重影响指挥效果。

第二,法定权威原则。行政指挥是一种具有强制性的管理形式,行政领导者必须拥有一定的强制权力,才能够命令下级。因此,行政机关在授予行政指挥者一定的行政职位的同时,应明确赋予其相应的法定权力,包括指挥权、命令权、审批权、奖惩权等,并规定统一的纪律和制度。有权威的领导者可以做到令行禁止,思想统一,行动协调,有条不紊,甚至可以做到不令而行。

第三,果断有力原则。行政指挥必须意志坚定,信心十足,雷厉风行,百折不挠,处变不惊。推动各项工作要坚定有力,迅速及时。遇到问题要当机断,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行政指挥能否做到坚定有力,及时果断,不能把看成是简单的工作作风问题。它首先是指挥者对执行工作的责任心问题。其是指挥者的领导指挥能力和政策水平问题,同时也能反映其工作经验和智慧。

第四,准确权变原则。行政执行面临的情况是千差万别的,执行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情况也是难以预料的。这些不确定因素增加了执行的难度,对行政指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政指挥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结合实际实施行政决策。既不能改变决策目标,降低决策标准,还必须符合实际,切实可行。这不仅要求指挥者对实际情况和决策目标及决策标准的理解和掌握要正确,而且要准确。在处理各种意外情况时,也必须准确。准确是十分重要的,不准确就不可能做到指挥正确,命令和指示也不可能明确。正确而明确的行政指挥是建立在准确指挥的基础之上的。行政指挥应该在准确地理解和掌握行政决策的基础之上,中规中矩,结合实际,灵活权变,才能进行创新。

第五,合理授权原则。授权就是上级授予下级一定的权力和责任,使其在一定范围内有处理问题的自主权。这是行政领导者的分身术和成事术,是最重要的领导艺术。要想顺利而高效地开展行政执行工作,指挥者必须进行行政授权。在行政执行中进行的行政授权,是指指挥者把某些权力授予下级执行部门,以便下级部门在指挥者的监督下自主地开展执行工作。指挥者根据执行工作需要,向下级分配工作任务,授予相应的权力,并且被授权者有相应的责任。被授权者有义务向授权者报告和请示,并且接受监督。

试述行政指挥在行政执行过程中的主要作用。

答:第一,行政指挥是保证行政执行活动协调一致的重要手段。现代行政执行活动涉及领域广泛,参与机关和人员众多,分工精细,事务性强,各项任务和工作联系密切,需要有各部门、各地区和各工作人员之间的有机配合和协调一致。

第二,行政指挥是高效地贯彻执行行政决策的根本保证。行政指挥在执行系统中起着导向的核心作用。行政指挥的角色扮演的如何,决定了行政执行的效率和质量。行政指挥必须利用自身地位和资源的优势,采取各种方法和手段,把各个组织部门和各种执行人员行为引导指向决策目标。

第三,行政指挥是高质量地达成行政决策目标的根本保证。行政指挥必须了解实施行政决策的客观环境和工作环境,充分认识执行决策的限制条件,要结合实际情况,在坚持决策标准的前提下,灵活地贯彻执行决策目标,不能所任何借口降低决策标准,更不能修改和篡改行政目标。

第四,行政指挥是保证各种行政资源得以充分利用的必要条件。行政执行活动必须依赖一定的行政资源,如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等。能否充公合理地利用这些资源,减少浪费,直接影响着行政执行的效果。行政指挥可能合理调度和使用这些资源。

第五,行政指挥是衡量行政领导者的政策水平和组织与领导能力的重要标准。政策制定之后,负责执行的行政领导者是决定因素。行政执行的过程就是把行政决策具体化的过程。这就要求行政领导者必须有比较高的政策水平,能够准确而全面地理解和解释政策,并且能够在坚持决策目标和决策标准的条件下灵活地贯彻执行行政决策。

试析行政改革的动力。

答:第一,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权威的推动。行政体制是政治体制的组成部分,政治体制决定行政体制,行政体制从属于政治体制。政治体制进行改革,行政体制就必须进行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不仅是行政体制改革的推动力量,而且是它的决定力量。有什么样的政治体制就有什么样的行政体制。

政治权威是行政改革的推动力。一般政府会进行自我调节,但很少能够自动地进行改革。行政改革一般都是政治推动,尤其必须有政治权威的推动。在发展中国家,政治权威对改革包括行政改革的作用是巨大的。政治权威不仅是改革的推动者,而且是改革顺利进行和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所以,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权威是行政改革的推动力。

第二,经济基础变革的要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政府,必须适应最活跃的经济基础的这种变化。如果行政体制不适应经济基础,公共行政不仅不能够有效地管理经济,反而阻碍经济发展。经济体制改革是行政改革的强大推动力。我国行政改革就是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有力推动下进行的。

第三,社会演变的要求。社会演变是渐进式的社会变迁,社会每时每刻都在演变,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都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当社会演变到一定程度时,政府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这种静悄悄的社会变革。政府的稳定性和行政体制的法制性决定了政府不能随着社会演变而随时进行自我调整,必须等待社会演变到一定地步才能进行行政改革,但政府不是消极地适应社会演变,而是为了更有效地进行管理。

第四,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新科学、新技术的发展也是推动行政改革的重要力量。历史上,每次科学技术革命都给公共行政带来革命性的变革。现在知识经济方兴未艾,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已席卷全球。以科学技术为中心的行政改革正在世界各国蓬勃开展。由于新科学、新技术在行政系统的广泛应用,政府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必须发生变化,都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深刻改革。随着行政改革的进行,公共行政也面目一新。

第五,新思想、新价值的推动。新思想、新价值不仅是推动社会发展与创新的动力,也是行政改革的动力。行政改革只不过是把一种新思想、新价值变为现实。没有指导思想、没有价值支持的行政改革是没有目标、没有方向的改革,是必然失败的。效率、公平、民主是进行行政改革的核心思想和主要价值。我国进行的行政改革就是以效率、公平、民主作为指导思想和价值去向。

试析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所必须遵循的原则。

答:第一,公共行政的目的是效率,公共行政的价值是公平。

第二,公平和效率历来就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一方面,说两者矛盾是指在追求效率的同时,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平的实现,相反,追求公平时又会或多或少妨碍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说两者统一则是因为效率是最终实现事实上公平的基础和主要途径,公平是效率的保证。公平程度愈高,社会愈稳定,也就愈能提高效率。

第三,长期以来,我国虽然也十分重视效率和公平问题,但却把公平放在了优先地位,并且对其错误的理解为平等、“平均主义”的同义词,致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效率的提高。所以,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如何正确地处理效率愈公平的关系,在保证公平的同时提高效率,就必须遵循以下的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平等原则;公平分配的原则;机会均等、能者优先的原则。

第四,效率和公平的关系的问题涉及到社会发展与稳定的大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势必会影响到发展和稳定,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倒退甚至解体,无不在说明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因此,正处于发展中的我国,更要重视这一问题并要积极采取一定措施来正确有效地处理两者的关系。

试析政府失效的主要表现。

答:第一,政府成本过高。政府是经济基础是国家供给的财政,而其行政成本很难量化,很难计算。因为,政府的大多数的行政目标是模糊不清的,只能定性而不能定量。这样使政府的成本和效益都很难计算。而政府活动的涉及面广,行政目标的变量多,比较复杂,需要的成本具有很大的弹性。

第二,政府的低效率。根据帕金森定律,政府机构庞大,人员过多,成本高,效率低是一种必然趋势。由于政府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政治因素、等级制和官僚制、部门利益、地方利益和利益集团等对制定公共政策的影响,制定低质量的公共政策。

第三,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在资源配置领域,因为信息不完全,政府是配置效率比市场低。所以,一般来讲资源配置由市场完成,而不是由政府进行低效率的配置。

第四,寻租。在政府干预经济的条件下,企业即寻租者为了从政府那里得到某些资源或某领域经营的特许权或开发权,甚至龚断权而花费大量的金钱、时间和精力进行寻租,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寻租者在政府的庇护下获取高额利润,消费者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政府付出了政治成本,社会付出了道德成本。

第五,造成另一种不公平。市场经济只能造成社会贫富不均,财富分配不平等。只能依靠政府进行再分配,以便使社会财富相对公平。但是,政府通过强制力进行再分配也可能出现另一种不公平,就是政府利用强制力将富人的财富转移到穷人的手中,或者将穷人的财富集中的强势集团的手中。

补充资料

对于行政改革的对策,结合教材,谈谈你的看法?

答:(一)政治保障是进行行政改革的前提。

进行行政改革的重要前提是取得政治上的大力支持,没有政治上的赞成与支持于,行政改革无法开展。行政改革不仅仅是单纯的行政改革,而且是重要的政治行行为。政治支持不仅是行政改革的前提,也是行政改革的保证。而且行政改革往往是在政治的推动下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要求行政体制必须进行改革,政治权威发动并推动行政改革。不仅如此,也需要广大公众的广泛的支持与认可。这些都说明政治是行政改革的推动力。在我国,行政改革是在中国共产党发动和领导下进行的,是行政改革的推动力和保证。同时,也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与认可。尤其应当指出的是,应该利用有权威有声望的政治领导人的个人人格的魅力和威望,化解矛盾和反对意见,推动行政改革的顺利进行。

(二)加强宣传,制造行政改革舆论。

首先,要加强新思想、新价值的宣传,打破僵化、模式化的旧思想、旧价值。使人民群众认识到新思想、新价值对行政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只有在新思想、新价值的指导下进行行政改革,才能全面促进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才能大幅度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行政改革试点,取得经验。选择能够说明不进行行政改革就不行的典型案例,证明传统思想和组织结构以及人事制度等给公共行政带来的负作用,使人们认识到不改革不行,改革势在必行。同时大力宣传行政改革典型的成功经验,介绍其新思想、新价值和形成的新观念,促使人们改变传统观念,并进行改革。通过宣传和行政改革试点的推动,形成社会公众对行政改革的共识,把人民群众引导到由新思想、新价值形成的新观念指导下的行政改革上来,调动人民群众改革的积极性。然而,也应该让社会公众认识到行政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不能操之过急,不能期望过高。改革也要有一些负面影响。总之,对行政改革的宣传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不要说大话、空话和过头话,因为如果没有达到行政改革的预期高目标,公众就会感到失望。

在行政改革进行的同时,要加强对新观念、新经验的宣传,强化人们已经形成的新思想、新价值,使之内化为人们自己的新思想、新价值,也就是说使人们形成比较稳定的新的思维模式。行政改革必须重视观念更新和新观念的形成。宣传工作必须在这方面多下功夫。宣传可以制造行政改革的气氛和向公众灌输新思想和新观念。

(三)制定切实可行的行政改革政策。

行政改革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进行改革就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

第一,制定政策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占有第一手资料。政策要有针对性和可行性,既能解决行政系统存在的关键同题,抓住事务的本质,又能在政策执行时不会遇到较大的阻力。

第二,行政改革政策应该以大多数人的利益不受损失为原则。行政改革是权力再分配和利益再分配。因此,行政改革必然会改变一些人的权力和地位些人的地位与职务将被降下来,一些人的职业将被改变或失业,这些人的利益必然受损失。所以在制定政策时上,应该尽量地减少受损失者的范围与受损失的程度,应当以大多数人的利益不受损失为原则。理想的政策固然好,但是过于理想则会给政策执行带来困|难。如果政策过于激进,利益受损失的人数过多,政策执行的阻力必然大,有时甚至造成社会动荡。所以,政策本身就决定了政策的执行难易程度和限制条件。

第三,公众参与制定政策。吸收改革的参加者参与制定政策,是使政策具有广泛代表性的重要途径。改革的参加者参与政策制定,可以让他们充分地发表意见,表达他们的要求希望。他们会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提出一些看法,也会从改革的全局出发发表许多中肯的意见。这些意见、要求和不希望在制定政策时都必须充分地予以考虑。一方面要尽量减少他们的利益和地位的受损失的范围以及受损失的程度。另一方面,可以采纳大家关于行政改革的好建仪。这样,使行政政策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可行性。

第四,制定政策一定要充分考虑和利用行政改革的一切有利条件,调动切积极因素。同时},也要充分研究不利条件,充分估计这些不利条件在行政改革的过程中所起的负作用。在制定政策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化解对改革不利的条件,降低改革政策执行的阻力和风险。制定行政改革政策只有在充分地考虑和利用有利条件和最大限度地化解不利条件的情况下,政策才有可行性。

(四)制定进行行政改革的法令和政策,使行政改革有法律保证和强制力。

行政改革是在客观环境推动下的被动改革,即使政府自动进行的改革,也往往是在客观环境的压力和推动下行政系统所进行的自我调整。因此,国家制定行政改革的法令和政策是行政改革的强大推动力和强制力。各级政府都必须执行,行政人员也会认为必须进行改革,社会也会对改革形成共识。这样行政改革形成的社会压力和中央政府和上级政府对地方政府和下级政府造成了巨大压力,对改革的顺利开展是分有利的。

(五)恰当地选择行政改革的突破点,恰当地选择发动改革的时机。

行政改革首先要选择那些难度小、震动小、见效快的行政领域和部门开始进行。难度小,行政改革易于开展,阻力不大,引起的社会震动也小也正因为如此,也容易取得成果。这样,就能够分有力地证明改革的必要性。这也就是“投石问路”,取得一些改革经验和教训,使以后的改革少走弯路。选择行政改革的时机也很重要。所谓时机就是利用改革的形势,因势利导。这个势就是时机。发动改革必须借国家和政府大力宣传行政改革的必要性之时,或寻找一个非常有利的时机开始着手进行。在恰当的时机做恰当事情,是进行改革必须遵循的时机选择。

(六)行政改革要尽快地取得效果,提高行政效率和为公众服务的质量。

行政改革见效快,效果大,是取得改革参与者和公众认可的重要方法。行政效率明显大幅度提高,政府为公众服务的意识和质量也都得到明显的加强,改革参与者也得到了实际利益。要把改革的这些成果及时地反馈给社会和改革的参与者,强化改革意识,化解不同意见,克服改革阻力。

行政指挥在行政执行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第一,行政指挥是保证行政执行活动协调一致的重要手段。现代行政执行活动涉及领域广泛,参与机关和人员众多,分工精细,事务性强,各项任务和工作联系密切,需要有各部门、各地区和各工作人员之间的有机配合和协调一致。

第二,行政指挥是高效地贯彻执行行政决策的根本保证。行政指挥在执行系统中起着导向的核心作用。行政指挥的角色扮演的如何,决定了行政执行的效率和质量。行政指挥必须利用自身地位和资源的优势,采取各种方法和手段,把各个组织部门和各种执行人员行为引导指向决策目标。

第三,行政指挥是高质量地达成行政决策目标的根本保证。行政指挥必须了解实施行政决策的客观环境和工作环境,充分认识执行决策的限制条件,要结合实际情况,在坚持决策标准的前提下,灵活地贯彻执行决策目标,不能所任何借口降低决策标准,更不能修改和篡改行政目标。

第四,行政指挥是保证各种行政资源得以充分利用的必要条件。行政执行活动必须依赖一定的行政资源,如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等。能否充公合理地利用这些资源,减少浪费,直接影响着行政执行的效果。行政指挥可能合理调度和使用这些资源。

第五,行政指挥是衡量行政领导者的政策水平和组织与领导能力的重要标准。政策制定之后,负责执行的行政领导者是决定因素。行政执行的过程就是把行政决策具体化的过程。这就要求行政领导者必须有比较高的政策水平,能够准确而全面地理解和解释政策,并且能够在坚持决策目标和决策标准的条件下灵活地贯彻执行行政决策。

你认为行政改革必须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答:第一,行政改革必须进行科学而严密地论证和规划,慎重开展。行政改革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进行行政改革必须从系统的高度认真地看待和研究每个步骤及其各项措施。在进行行政改革之前,要进行调查研究,要切实找到行政系统问题之所在,进行全面深入的行政诊断。然后就行政改革的性质、方向、目的、目标、方法、突破点、动力与阻力,以及改革所产生的正负作用进行科学论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科学规划。进行改革则必须十分慎重,从比较容易获得成功并容易看到改革效果的环节先进行改革。

第二,行政改革必须以保持社会稳定为前提。行政改革不仅仅打破行政系统的自身平衡,而且必然因此造成社会的不平衡。政府是社会的稳定机制,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和管理者,是社会的最主要平衡工具和稳定工具。行政改革必须打破政府自身的稳定性,这就

容易造成社会不稳定。所以,行政改革在打破行政系统的内部平衡之时,所造成的社会不平衡以保持社会相对稳定为限度,也就是说不能使社会发生大的动荡。行政改革在打破平衡时还要保持对社会控制的能力,而不能使社会解体。

第三,行政改革要以改变观念为先导,以体制创新为核心,以高效、公平、廉洁为目标。行政改革必须首先改变改革者的观念,应该以民主、公平、效率、服务等观念为先导,才能进行卓有成效的改革。在新观念的指导下,才能进行体制创新。体制创新是行政改革的核心,不进行体制创新,就不可能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体制。体制创新要围绕着高效、公平、廉洁这个目标来进行。

第四,行政改革必须有政治保障和法律保障。行政改革不是人为地制造运动,而是形势的需要和社会推动的必然结果。但如果没有权威的政治支持,行政改革就无法进行,政治是行政改革的保障。行政改革是政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改革可以促进政治改革,政治改革可以为行政改革拓宽道路。所以行政改革是一种政治行为。行政改革仅有政治保障是不够的,因为政治不能保证行政改革一定依法改革,因此,行政改革必须有法律保障,依法进行改革。改革必须用重典,必须在社会主义法制的规范之下进行。

第五,行政改革以理顺关系、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行政改革就是对政府与社会各种关系的再调整,也就是重新确定政府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因此,进行行政改革就要理顺和摆正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组织和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要理顺这些关系,就要转变政府职能,政府应该将那些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情,交由社会去解决,分权于社会。同时,要认识到政府能力的有限性,它不可能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而应该让社会担负一些责任。

你认为应从哪些方面理解行政改革?

答: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行政改革:

第一,行政改革是个政治过程。行政体制是政治体制的组成部分,政治决定行政。在西方发达国家,行政也必须从属于国家政治的要求,在我国政治与行政更是密不可分。因此,行政改革过程不是纯技术实施的过程,政治的各种因素决定了行政改革的复杂性。当行政改革进行到一定程度,政治上的保守势力将改革扼杀,致使许多力主革新的仁人志士,或“出师未捷身先死”,或饮恨终生。任何改革,尤其是行政改革,如果不将它当做政治过程来对待,不化解政治上的保守势力,就会或归于失败,或成效甚微。

第二,行政改革的目的是为了适应社会环境,提高行政效率,高效公平地处理社会公共事务。公共组织与社会环境是输出输入的关系,两者必须保持动态平衡。行政改革以适应社会环境为取向意味着公共组织必须适应社会变迁,它的组织结构、规章制度和运行方式必须随着社会变化而变化,任何社会组织都是如此。但是,行政改革不是消极地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而是积极而高效地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公共组织以适应社会环境和需要为前提,否则就无法管理社会,更不可能高效。行政改革不能不注意行政效率问题,世界各国的行政改革多数是以效率为中心进行的改革。但是,行政改革不能忽视社会公平和公众利益的实现程度,这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如果忽视这个问题,社会就可能出现不稳定。

第三,行政改革必须改革内部体制和组织机构,重新配置行政权力。行政改革必须对内部体制和组织机关进行改革,并重新分配行政权力。因此,它要对行政权力体制、行政领导体制、行政区划体制、组织机构、人事制度等都要进行改革。有时虽然在某一个方面进行改革,但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也必然涉及到其他方面。因此,行政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所以,行政改革应该进行科学地论证,严密地计十划,强有力地组织,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而不能盲目地进行。

第四,行政改革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政府必须不断地调整与社会的关系,界定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必须对政府的行政权行使的范围、程度和方式进行调整。否则,政府就不可能有效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从总的发展趋势来看,政府的行政权对社会的干预逐步减少,社会的自主权和自治权越来越多,社会团体和非营利组织以及市场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是,无论如何政府必须对社会进行干预,无政府主义是不可取的。

你如何理解行政体制?

答:第一,经济体制决定并制约行政体制,行政体制也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作为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行政体制,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可以讲有什么样的经济体制就有什么样与之相适应的政治体制,也就有什么样的行政体制。

第二,政治体制决定行政体制,行政体制是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体制决定行政体制:行政体制的性质、公共行政宗旨和运行方向,行政体制的构成形态,政府职能的范围、程度和方式,政府的集权与分权,政府权力体系的结构要素,以及政府与社会、市场、社会组织和公民的关系等,这些都是由政治体制决定的。

第三,行政体制的核心问题是行政权的划分和行政组织设置,以及对政府系统的各级各类政府部门]职权的配置。权力的配置与划分是以有效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为出发点的,是以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目标的。

第四,科学技术推动行政体制的变革。科学技术的应用使公共行政发生的这些变化,必然导致行政体制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推动公共行政的组织结构的变化,使公共行政走向电子政府和民主行政,必然会引起行政体制的变革。

第五,文化对行政体制的重要价值作用。行政体制的内核是文化价值体系,它为政府提供了行为规范和施政方向,为政府官员提供了价值观、权力观和思维方式。文化对公共行政既有引导作用,又有约束作用。优秀的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把公共行政引向科学的、规范的、民主的和法制化的公共行政,但是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往往破坏公共行政规则,扭曲政府官员的价值观和职务行为,甚至制约行政体制。

如何理解行政领导责任和其行政职位、行政职权是统一的?

答:行政领导责任和其行政职位、行政职权是统一的。

首先,行政领导者要有行政职位,即行政领导者在国家行政机关所处的法律地位和担任的行政领导职务,这是行政领导者行使职权、履行责任的前提。

其次,行政领导者要有行政职权,即来自于行政职位的权力,它是行政职位所具有的一种由法律规定的权力,是行政领导者履行责任的必要依据。

再次,行政领导者要履行行政领导责任:行政领导者在国家行政机关中处于一定的职位,具有一定的职权,就要承担国家所委托的一定工作任务,并对国家负有责任,这就是行政领导者的行政领导责任。

作为领导者,责任是第一位,权力是第二位的,权力是尽责的手段,责任才是行政领导的真正属性。行政领导者决不仅仅是掌权者、管人者,而首先要对自己的本职工作负责,忠实于自己的责任,以工作成绩和贡献表明自己的责任心,表明自己对工作的胜任,否则,就不是一个称职的行政领导者。行政领导者履行责任,完成工作任务,也是对国家应当承担的一种义务,对渎职、失职和不称职的行政领导者要追究其责任,并做出必要的处理,在行政领导者中树立起责任观念。

什么是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试述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关系。

答:第一,管理层次是指公共组织内部划分管理层级的数额。任何国家的政府组织都是按照层级化原则设计的,无论是联邦制国家还是一制国家都是如此。

第二,管理幅度是指领导机关或领导者直接领导下属的部门或人员的数额。如国务院下设多少个部委和直属机构,每个部委下设多少个局,每个局下设多少个处等;同时也指各级行政首长管多少个部门或人员。

第三,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必须适当。一般平说,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成反比,管理幅度越大,则管理层次越少;相反,管理幅度越小,则管理层次越多。但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很复杂的,是由许多相关因素决定的。还要看工作性质、人员素质、领导能力和技术手段等因素平决定。

试分析行政监督的原则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行政监督的原则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行政监督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不受其他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干涉的原则。它有以下三点基本含义:依法监督,自主行使监督权,监督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不受其他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第二,实事求是、重证据、重调查研究的原则。贯彻实施这一项原则,对于搞好各项监督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一原则的基本内容有三点:坚持实事求是,重证据,重调查研究。

第三,在适用法律和行政纪律上人人平等的原则。坚持和实行这一原则,在行政监督工作中的要求是:任何监督对象的合法权益都平等地受法律保护;任何监督对象都必须履行法定义务,遵守法律和行政纪律,不允许有超越法律和行政纪律的特权;一切违反法律和行政纪律的行为都必须受到追究。

第四,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是行政监督机关在查处违法违纪案件等工作中必须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

第五,监督检查与改进工作相结合的原则。监督检查与改进工作相结合的原则,要求行政监督机关必须把履行职责同要达到的目的统一起来。

第六,监督工作依靠群众的原则。监督工作依靠群众的原则,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的精神和要求,是做好新时期行政监督工作的基本保证。

试分析行政决策在行政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答:第一,行政决策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处于核心地位。行政管理有领导、决策、指挥、执行、协调和监督等环节,但是,在所有这些环节中,行政决策是最重要的,是关系到行政管理成败的产键因素。

第二,行政决策主导着行政管理的全过程。行政决策不仅是行政管理活动的先导,而且贯穿于行政管理的全过程,从而也主导和左右着行政管理的全过程。行政决策渗透在各种行政功能的运作中,但其他的行政管理功能并没有消失,依然具有其独立性。

第三,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的成功与失败的决定因素。“一言兴邦,一言丧邦。”就是说一项行政决策可以使国家兴旺发达,也可以使国家衰败灭亡。一定程度上说,行政决策确实是关系到国家成败和行政管理成败的关键。

第四,行政决策是贯彻执行国家意志和加强政府合法性的必要途径。国家的任何政治决策都必须通过政府予以贯彻执行。政府必须把国家的政治决策转换为行政决策才能真正得到落实。

试论述公共行政的作用。

答:第一,公共行政是对国家的治理。公共行政是政府行政,是政府对国家的治理。一个国家的公共行政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治理水平,善政才有善治。可以讲,一个国家有什么样的公共行政,就会造就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有什么样的科学技术,就会有什么样的经济状况,人民也就有什么样的生活水平。公共行政就是治国安邦,它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管理好国家,如何使社会全面快速地发展,使人民安居乐业。中国历史上乱多治少,就是因为以皇权为中心的封建的行政体制窒息了社会的发展活力,也不可能制定出好的治国安邦之策。公共行政就是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提供保证,就是执行国家意志和实现公共利益。公共行政只有用科学的、民主的管理方式和手段,才能够加速社会全面发展,使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

第二,公共行政是执行人民意志和实现公共利益的必要保证。公共行政必须以实现公共利益为最高宗旨。这不仅是政府存在的基础,也是政府存在的目的。公共利益必须由政府予以贯彻执行才能实现。只有政府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有关社会稳定、社会公平、社会安全的需要。如果政府不能实现公共利益,那么,就必然缺乏存在的合法性。

第三,公共行政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证。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良好的公共行政是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保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是公共行政的重要课题,也是政府的重要责任。政府有管理市场、规范市场的责任。市场经济是依靠“看不见的手”进行自我调解的,效率最大化是它的规则。由于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以及在某些方面资源配置上,会造成市场失灵。政府不能对市场失灵听之任之,必须用“看得见的手”进行管理。如果没有公共行政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有效的管理,就不能健康有序地发展。

第四,公共行政是加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保证。政府是国家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公共行政的魅力就在于管理出效率,管理管理出速度。没有一个高效、民主、公平的政府,社会就不可能在各个方面的快速发展。21世纪的竞争是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没有一个高效、民主、公平的政府,没有高质量的决策能力、快速的应变能力和高效的处理事务能力,在残酷的国际竞争中就会败下阵来。学习和研究公共行政学是提高政府各方面能力的重要途径。

第五,公共行政是教育和培养一支高素质、会管理的公务员队伍的需要。公共行政学是国家公务员的基础专业学科。身为公务员,必须学习并掌握公共行政学。公共行政学是教育和培养一支高素质、会管理的公务员队伍的重要学科。而只有建立一支高素质、会管理的国家公务员队伍,才能使我国长治久安,持续发展,兴旺发达。这就是政府管理的巨大开发作用和推动作用。公共行政学的重要作用即在于此。治国安邦之策是公共行政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试述公共行政环境的作用。

答:首先,公共行政环境决定、限制与制约公共行政。公共行政环境是公共行政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宏观环境,是公共行政产生、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和行动的空间。有什么样的公共行政环境就有什么样的公共行政。自然地理、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意识形态、传统、人文环境都对公共行政有很大的影响,有的甚至起决定作用。尤其是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更为重要,有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就决定了有什么样的行政体制和行政管理。行政环境决定、限制和制约行政体制、行政职能、行政目标、公共政策和行政权力的运行方式,以及官员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与行政经费等。

其次,公共行政必须适应公共行政环境。如果公共行政不适应公共行政环境,也就是政府没有适应环境的能力,那么就无法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所谓适应公共行政环境,是指行政管理必须符合特定的公共行政环境向它提出的要求和条件。如果不适应公共行政环境,即使再先进的行政管理也不可能有管理成效。民族文化和传统观念对公共行政的影响至深,任何科学的公共行政模式和管理方法,如果不符合民族文化和传统观念,就很难推行。

再次,公共行政环境的发展变化必然导致公共行政的发展变化。由于社会革命或社会变迁,公共行政环境发生了变化,公共行政必须适应这种变化。且不说一种社会制度代替另一种社会制度,公共行政必然发生质变。就是在同一种社会制度下的不同时期,由于发生了较大的社会变迁,公共行政也是不同的。我国自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来,公共行政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从计划经济已经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高度集权的全能政府,经过多次政府机构改革,已经逐步向相对集权的分权化的政府转变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最后,公共行政对公共行政环境也有反作用。公共行政的能动作用是研究公共行政环境的重要原因之一。公共行政可以利用公共行政环境提供的实际条件和要求,选择切合实际的公共行政目标,确立科学的行政关系。通过达成行政目标而达到改善公共行政环境的目的。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环境保护政策,使天变蓝,使水变清,使沙漠变良田;政府也可以制定实施某项公共政策改造社会,如禁毒等。当然,严格来讲公共行政就是为了公共利益改造客观世界,就是改变环境。

试述公共组织的特点。

答:公共组织是公共权力的载体,与私人组织相比,有其独有的特点:

第一,政治性。

政府是实现国家意志的,是国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代表国家,是国家进行政治统治的主要机关,是管理各种公共事物的主体。政府的一切行为都是为其政治统治的合法性服务的。超政治的政府是不存在的。公共行政必须执行国家的政治意志,执行政治决策,不可能是中立的。资产阶级学者对此亦毫不讳言。

我国政府是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是体现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意志的。这是我国政府与资产阶级政府的根本区别。

第二,社会性。

无论任何性质的国家的公共组织,都具有管理公共事务的职能。公共组织在行使管理公共事物职能时,都是为全社会服务的。如对经济、科技、文教卫生、交通、电讯、社会保障、环境保护、防灾和救灾等公共事务的管理,都具有实现公共利益的属性。公共组织这种社会属性,是由公共组织为了稳定社会秩序,维护政治统治的合法性的目的所决定的。公共组织的社会性是其政治性的基础。

第三,服务性。

任何国家的公共组织,从管理公共事务的角度来讲,它为全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它不仅要保证公共秩序,维护社会稳定,还要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服务。它要制定和执行行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规划和政策。它要组织和协调生产与流通,建立市场规则,确立发展方向,稳定经济秩序,进行宏观调控等等政府还要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事业的全面发展服务。政府提供服务是以低投入高产出的高效实现行政目标为目的,是无偿的非营利性的公共服务政府办公司,有偿服务,乱收费都是与政府的服务宗旨背道而驰的。

应该指出,政府对一些公众提供服务的同时,对另一些公众就是管制,政府为了规范市场行为,必须依法进行必要的管制,如不许卖假冒伪劣商品、不许暴利或欺诈等,目的是为消费者提供服务;对食品和药品生产的管制,是为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服务。管制本身也是服务。

第四,权威性。

任何组织都必须有权威,没有权威就不会进行管理。政府在整个社会中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威,起着其他任何组织无法起到的作用。这种权威是政府进行公共事务管理的必要条件。政府凭借行政权力,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公共事务进行广泛的干预和管理。它的权力覆盖面可达及每个组织和公民,其政策、法律、法今、法规和命今等,在其管辖范围内的每个组织和公民都必须遵守和执行。政府具有强制性。政府的权威性还表现在其组织内部管理的强制性上。以官僚制为组织结构的政府机关是以命令与服从作为其组织原则的,层级节制是其上下级之间的基本关系。政府的规制松弛是其权威缺损的结果。一个软弱无力的缺乏权威的政府必然导致腐败。

第五,法制性。

公共组织是依法代表国家行使公共权力的机关,有很强的法制性。公共组织的法制性主要表现在依法设置机构和依法行政上。首先,公共组织具有哪确的法律地位,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宗旨,目标及运作租序,人员编制,行为规范,管理方式,财政预算等都由宪法和有关法律决定。公共组织须依据法律规定行使职权,在处理社会公共事务时,要运用法律手段,或按法律现定采取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其他各种手段,我国各级人民政必须根据《中华人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以及有关的编制管理条例等法律规定进进行处置。在处理社会公共事务时,必须严格执行宪法和有关法律以及有关规定、条例,命》、规章与办法等等,并且不得随意变更和曲解这些法律规定。公共组织的法制性也就是它的规范性。换言之,也就是指公共组织从其组织机构的设置到其动态行为都必须用法律子以规范

第六,系统性。

行政组织是一个比较稳定的巨系统,也是相对封闭的系统。在政系统内,公共组织的权力关系和结构方式都层次分明,统分有据,纵横相连,浑然体。它确保行政系统内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命今统一,政令畅通。这就是它的整体性特点。行政系统是个巨系统,在系统内部可分为省级次系统和市县级子系统,表现为系统的层次性。行政巨系统与其次系统和子系统之间有机联系,使整个行政巨系统的每个组成部分都发挥其功能。这就是它的相关性行政系统具有系统的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相关性,因此,它具有任何系统都必须具备的各种功能。它与环境处于输入输出状态,可以通过对系统自身的调节适应环境。

最后,应当指出的是,中国行政系统服从中国共产党的系统的领导和指挥,中国从中央人民政府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贯彻和执行上级或同级党组织的决策和政策。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共产党是主政系统,行政系统是辅政系统,这是符合中国公共打的实际情况的中国在法律制度上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级人民政府。可以讲,这是中国公共行政的最大特点。

试述公共组织的作用。

答:第一,政府是国家各种公共事务的组织者与管理者。政府的重要责任之就是组织和管理国家的各种公共事务。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国防、外交和公共设施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公共事务,由政府组织和管理。社区建设、扶贫救困、减灾救灾、环境保护、医疗保健、食品和药品的安全、社会保险等,没有政府的组织和管理也是不行的。政府作为国家各种公共事务组织者与管理者的角色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政府是人民生命财产的保护者,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政府为公众提供的另一种公共物品是保护人民的生命与财产的安全和维护社会秩序。这是政府最基本的作用。生存权和财产权是人最基本的权利,它不容被违法剥夺政府执行有关法律,制定公共政策,打击那些以各种手段非法威胁或剥夺他人的生命和私有财产的不法行为,使最基本的人权得到保障。因此,政府必须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以便使人民在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中生活。

第三,政府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捍卫者。尽管政治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发展很快,但是,具有主权的国家依然存在。人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尽管人类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信息高速公路可以通到世界每个角落,但是,战争的威胁也没有消弭,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依然受到威胁。因此,政府作为国家主权和领土捍卫者的角色丝毫没有减弱。政府必须加强国防建设,做好反侵略战争的准备。

第四,政府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定者与协调者。政府是国民经济的发动机,它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制定目标,进行规划,制定政策予以规范和引导,进行宏观调控。政府也可以进行必要的资源配置,以弥补市场的不足。同时,政府也是国家经济活动的协调者和仲裁者,维护市场的正常的经济秩序,为公平的自由竞争提供保障。

第五,政府是社会公平的提供者。市场经济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和新技术与高效率。这样必然使财富集中在那些有头脑、有技术的人的手中。而一些缺乏技能的人,则处于不利地位。他们或者因为技能低收入少,或者因为工作岗位少而失业,使他们的生活有一定的困难。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常见的现象。为了保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失业者或不能靠劳动维持生活,或丧失劳动能力群体的生活,政府对他们进行必要的补助,帮助他们维持基本的生活条件。为社会提供公平是政府的重要责任。如果没有社会公平就不可能有社会稳定,没有社会稳定也就不可能有发展。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历史证明了社会公平对发展的重要性。

试述行政改革的动力。

答:第一,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权威的推动。政治体制进行改革,行政体制就必须进行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不仅是行政体制改革的推动力量,而且是它的决定力量。政治权威是行政改革的推动力。回顾一下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就不难看到,中共中央和邓小平同志是行政改革的主要推动者。

第二,经济基础变革的要求。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经济必须与世界经济接轨,经济体制将进行进一步的深入改革,行政体制也必须与之相适应,深化改革。

第三,社会演变的要求。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是激进式的社会变迁,而社会演变是渐进式的社会变迁。社会每时每刻都在演变,当社会演变到一定程度时,政府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这种静悄悄的社会变革。

第四,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邓小平同志的英明诊断。新科学、新技术的发展也是推动行政改革的重要力量。

第五,新思想、新价值的推动。新思想、新价值不仅是推动社会发展与创新的动力,也是行政改革的动力。没有指导思想、没有价值支持的行政改革是没有目标、没有方向的改革,是必然失败的。

试述行政改革的阻力。

答:第一,历史的局限性决定了行政改革的成败。行政改革同其他改革一样,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而不是强加给政府的。行政改革必须认清历史给它提供了什么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与限制条件。这就是说不能超越历史发展阶段进行改革,行政改革必须符合历史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二,政治因素对行政改革的限制与制约。行政改革不仅仅是对行政系统单一的改革,它受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政治因素起着决定作用。政治体制给予行政体制多大的改革空间,决定了行政体制的改革程度。

第三,在行政系统内部行政官僚集团的反对。行政改革是对行政系统进行改革,是政府对自己进行革命,当然在行政系统内部会遇到强大的阻力。行政改革如果触犯了上层的行政官僚集团的利益,或者使其失去权力和地位,就会形成强大的阻力。

第四,传统的保守程度决定了行政改革的艰难程度。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规定性,即其特点。历史传统确实有保守性的一面,各国传统的保守性则有程度的不同,这决定了具有不同历史传统的国家进行行政改革的难易程度。

第五,用人唯亲和家长制对行政改革的负面影响。我国传统文化重视人际关系,但是这种人际关系主要是家族关系、亲戚关系、同乡关系、同学关系,以及讲依附性的上下级关系。

试述行政沟通在公共行政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答:行政沟通在本质上就是信息的交流和传递,它普遍存在于行政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各个阶段,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第一,行政沟通是实现行政决策民主化的重要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说,行政决策也就是一个信息的输入、转换和输出的过程。发现行政问题,确定行政目标,优化决策方案,都需要掌握丰富真实的行政信息。

第二,行政沟通是行政执行各环节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如果不注意行政沟通,行政执行活动就容易出现指挥不灵的现象,产生隔阂和矛盾,造成认识和行动的混乱,影响行政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三,行政沟通是行政检查和监督的重要依据。行政检查和监督是保证行政管理工作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的重要环节。只有加强行政沟通,才能实施有效有力的行政检查和监督。

第四,行政沟通是所有行政人员参与管理的重要手段。行政管理并非仅是少数领导者的事情,所有行政人员都是行政管理的主体。

试述行政监督的作用。

答:行政监督在公共行政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行政监督能有效地强化和改善公共行政,提高行政效能,促进行政机关廉政建设。公共行政关系到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切身利益,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只有依法、廉洁、高效地开展工作,才能维护被管理者的合法权益。

第二,行政监督是健全社会主义法治,进一步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有效制度。行政监督的目的和任务就是促进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维护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决定、命令在公共行政领域中的正确实施。

第三,行政监督是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先决条件是一个稳定的政治局和良好的外部环境。如果忽视政治稳定,消极腐败现象泛滥,必然引起社会的不满和社会动荡。

试述行政领导在公共行政中起的重要作用。

答:行政领导在公共行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作用可概括为:

第一,行政领导是政治领导的贯彻执行。政治与行政是国家生活中两个最基本的功能。政治领导主要是政党和国家权力机关的活动,它通过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制定,规定了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方向。行政领导则以推行政务为主要工作内容。与政治领导相比,行政领导主要是执行性的,它依据国家的法律,运用国家赋予的权力来组织和领导对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以及行政机关内部事务的管理。离开了行政领导,政治领导也就无从实现。

第二,行政领导是公共行政协调统一的保证。公共行政是由许多组织和人员共同进行的管理活动,为保证行政活动的协调和统一,必须有统一的意志和指挥,这就需要行政领导。特别是现代公共行政,由于行政机关规模庞大,人员众多,组织之间和人员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时有发生,这就需要行政领导者通过行政领导进行协调。行政领导通过制定各种活动程序来控制广大行政人员。同时,由现代公共行政专业化分工所产生的各部门之间的利益、职能等各方面的不同,也需要通过行政领导加以整合,使行政人员能够通力合作。此外,行政领导在协调人际关系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第三,行政领导贯穿公共行政的全过程。一般而言,行政领导是推动他人去做,借助他人的智慧和力量来表现的,这符合管理的特征。因此,行政领导是一种具有管理性质的社会活动,公共行政过程与行政领导过程是交叉的。就具体过程看,公共行政是通过各环节连接起来的链条,其中主要环节有建立行政组织、选才用人、收集信息、确立目标、制订计十划、组织实施、检查监督调节完善等。这实质上是一个不断制定和执行政策的过程。“出主意”、“用干部”是行政领导干部的根本职责。正是这两种领导职责构成了有效的公共行政活动,并贯穿公共行政活动过程的始终。

第四,行政领导对行政效能具有决定性作用。公共行政的宗旨在于提高行政效能,以高质量、高效率实现行政目标。行政效能包括社会效益和工作效率。从公共行政的社会效益来看,效益的好坏直接取决于行政领导的决策活动。决策正确,就能够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决策失误,则社会效益就差,甚至产生不良的社会后果。从公共行政的效率来看,效率的高低也有赖于行政领导的组织、指挥活动。指挥有方,善于协调,控制得力,整体效率就高,行政决策也就能够得到迅速有力的执行。从一定意义上讲,行政领导是公共行政成败的关键,对公共行政的效能会产生决定性影响。

试述行政领导者应该具备的能力。

答:第一,抽象思维与决断能力。

(1)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行政领导者的最基本的能力。作为一位行政领导者就是为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开展工作的,遇到问题不知道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如何解决才是正确的方法,那么他就没有资格成为行政领导者。

(2)决策能力。决策能力是行政领导者的主要能力之一。国家的兴衰,政府管理的成败关键取决于行政决策的成败。决策能力是评价行政领导能力的主要标准。

(3)指挥、协调与监督能力。决定政策之后行政执行了是落实政策的关键步骤。所以,行政领导者的指挥能力、协调能力和监督能力是高效有序地实现行政目标的保证。做到指挥有力、协调有方、监督有效,是行政领导者执行能力的具体体现。

(4)应变能力。应变能力是指行政领导者处理自然界和国内外突发事件的能力。应变能力是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决策能力的集中体现在这个利益多元、社会多元、思想多元、国际竞争激烈的快节奏的新世纪,国内外突发事件将会增加,因此对行政领导者的应变能力的要求也比较高。

第二,人际关系的能力。

(1)激励人的能力。领导艺术主要是激励人的艺术。行政领导者如何能够善于启发人的需要和动机,善于为组织成员注入动力和活力,善于将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巧妙地结合起来,善于团结大多数人一道工作,这是行政领导者激励人的能力的具体表现。

(2)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这是指行政领导者协调与上级的关系、与同事的关系和与下级的关系,以及与下属之间的关系的能力。作为下级的行政领导者与上级领导的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虽然他们之间必然产生互动,但是主要是上级领导的单向行动,被领导者处于被动地位。处理好与同事之间的关系是行政领导集体能否团结的关键,也是一个组织形成团体凝聚力的关键。只要行政领导者坚持原则,待人以诚,交人以心,感人以情,处事以真,与人为善,平等相处,没有处理不好与同事之间关系的。

第一,技术能力。

技术能力就是指专业能力,是指行政领导者处理专业行政管理时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技术,所以叫做技术能力。行政领导者没有很强的技术能力,就不能进行有效的领导。而那种缺乏技术能力但又自以为是的行政领导者,武断而盲目地决策,就可能造成重大损失。技术能力是影响力,是行政领导者取得直接权力的重要能力。

一般来说,对高层行政领导者的抽象思维和决断能力要求较高,在领导能力中占的比重较大,其次是指挥、协调和监督能力,占比重最小的是技术能力。

对中层行政领导者的人际关系能力要求比较高,在领导能力中占的比重也比较大,指挥、协调和监督能力与技术能力所占的比重没有多大区别。

对下层行政领导者的技术能力要求比较高,在领导能力中占的比重也较大。其次是人际关系能力,最后是指挥、协调和监督能力。

试述行政体制的作用。

答:第一,科学的行政体制能够提高政府生产力,提高行政效率。科学的行政体制能够调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以及各级各类行政组织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够使国家公务员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和才能。科学的行政体制会使政府管理社会公共事务高效率、高效益。

第二,科学的行政体制能够大幅度地全面地促进社会发展,提高国家的竞争力。科学的行政体制是促进社会高速、全面发展的体制保证。科学的行政体制不仅能够确保中央政府的权威,而且能够调动地方政府或下级政府的积极性;不仅确保政府能够高效、高质量地向公众提供各种公共物品和服务,而且能够为社会、市场、各种社会组织和公民提供广阔而安全的发展空间。从而使社会全面高速地发展,提高国家竞争力。

第三,科学的行政体制能够造就大批的优秀的国家各级各类公务员。对国家公务员依法进行科学的分类管理,是行政体制的重要内容。它的有序的规范的管理,可以为大批的德才兼备的行政领导者和优秀的国家公务员的涌现提供有利的条件,为年轻的国家公务员的茁壮成长创造一种氛围。行政体制是一种能够使人才脱颖而出,也能够压制人才成长的宏观机制。因此,建立并健全行政体制是十分重要的。

第四,科学的行政体制是公共行政民主化的保证。依法保证行政权力的划分,组织机构的设置,行政程序的运行以及协调各种关系,是行政体制科学化的必要条件。依法建立并健全用人制度、激励制度、绩效制度、考核监督制度和竞争制度是行政体制的重要内容。它可以确保公共行政法制化。公共行政法制化是民主行政的前提。民主行政必须是法制行政,没有法律规范的行政只能导致无政府主义,或者是人格行政。行政体制的科学化将为民主行政提供保证。

第五,科学的行政体制能够确保公民的各种权利和生命与财产。人民之所以需要政府,是因为政府能够确保他们的各种权利和生命与财产不受侵犯。反之,政府就成为了侵害人民、压迫人民的寄生者,就没有存在的意义。行政权力的划分、机构的设置和运行了,其出发点应该是保证政府行为不能损害公民的权利的前提下,为公众服务,实现公共利益。

试述行政效率在公共行政中的作用。

答:政效率在公共行政中的作用:

第一,提高行政效率是公共行政的宗旨。行政效率是公共行政活动的起点,也是落脚点。政府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各个方面的公共事务,都必须讲投入产出和成本效益,都必须讲效率,不讲成本、不讲效率的政府是没有的。

第二,行政效率是检查和衡量公共组织和公共行政活动的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标准。公共行政的高效化,是公共行政现代化的重要方面。通过行政效率,可以检查和衡量公共行政的各个要素、环节、管理制度和手段是否现代化、科学化和法制化;也可以检验和衡量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的队伍素质、能力、工作态度、人际关系;还可以检验和衡量行政体制是否科学合理。

第三,行政效率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只有大幅度地提高行政效率,才能够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够大幅度地提高我国的生产力,加快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步伐。总之,行政效率的高低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关系到国家的繁荣昌盛,长治久安。

试述行政协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第一,行政协调可以使各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在工作上密切配合,和谐一致,避免内耗和互相冲突,从而达到齐心协力、团结一致的目的;

第二,行政协调可以促进各行政部门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等行政资源,精简和优化办事程序和环节,提高行政效率;

第三,行政协调有助于各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观念,并从整体和全局立场出发,充分认识本职工作的意义,努力完成本职工作,从而有利于公共行政管理活动的有序进行;

第四,行政协调有助于将分散的力量集中起来,使每个部门和个人的努力成为集体的努力,单独的行动成为合作的行动,从而产生整体的“合力”。

试述行政执行的作用。

答:第一,行政执行决定着决策方案能否实现及实现的程度。行政决策是针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重大问题作出的,及时正确地将决策付诸实施,行政决策才具有实际意义,政府的工作目标任务才能真正完成。行政执行是实现行政决策目标的有效途径,而且执行人员的创造性活动可以弥补规划、决策的不足,提高决策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第二,行政执行效果是检验、修正和完善行政决策的途径。在行政管理过程中,行政决策正确与否最终必须由行政执行来检验。通过行政执行就能够发现原来决策本身的错误和不足,为修正和完善行政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因此是修正和完善行政决策的重要途径。

第三,行政执行是实现行政职能的必要形式。行政职能是政府管理国家政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的活动内容的总概括,是公共行政活动的实质和方向的集中反映,因而也是行政管理活动的依据和前提。

第四,行政执行是衡量公共组织及其运行状况的重要标准。行政执行不仅是仅是行政机关的任务,也是行政领导者的主要职责。因此,行政执行的情况和效果能够检验和衡量公共组织的设置是否合理,行政领导者与一般工作人员的配备是否得当,具体的工作制度是否健全,信息系统和监督系统的工作是否得力,各有关单位的权责划分是否明确适当等。

试述行政指挥在行政执行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

答:在行政执行过程中,为了进行卓有成效的指挥,必须遵循下列原则:

第一,统一指挥原则。一方面,行政指挥主体只能对其直属下级发布命令和指示,一个下级只能服从一个上级的指挥。在一般情况下,多头指挥和越权指挥的情况是不允许的。否则,下级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便无所适从,行政执行便会发生混乱。另一方面,指挥主体所发出的指挥命令应保持稳定统一,协调一致。一般情况下,行政执行活动在一定的时于间和空间范围内只能按照同一指令进行。如果政令不一或相互矛盾,下级就难行动,从而严重影响指挥效果。

第二,法定权威原则。行政指挥是一种具有强制性的管理形式,行政领导者必须拥有一定的强制权力,才能够命令下级。因此,行政机关在授予行政指挥者一定的行政职位的同时,应明确赋予其相应的法定权力,包括指挥权、命令权、审批权、奖惩权等,并规定统一的纪律和制度。有权威的领导者可以做到令行禁止,思想统一,行动协调,有条不紊,甚至可以做到不令而行。

第三,果断有力原则。行政指挥必须意志坚定,信心十足,雷厉风行,百折不挠,处变不惊。推动各项工作要坚定有力,迅速及时。遇到问题要当机断,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行政指挥能否做到坚定有力,及时果断,不能把看成是简单的工作作风问题。它首先是指挥者对执行工作的责任心问题。其是指挥者的领导指挥能力和政策水平问题,同时也能反映其工作经验和智慧。

第四,准确权变原则。行政执行面临的情况是千差万别的,执行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情况也是难以预料的。这些不确定因素增加了执行的难度,对行政指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政指挥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结合实际实施行政决策。既不能改变决策目标,降低决策标准,还必须符合实际,切实可行。这不仅要求指挥者对实际情况和决策目标及决策标准的理解和掌握要正确,而且要准确。在处理各种意外情况时,也必须准确。准确是十分重要的,不准确就不可能做到指挥正确,命令和指示也不可能明确。正确而明确的行政指挥是建立在准确指挥的基础之上的。行政指挥应该在准确地理解和掌握行政决策的基础之上,中规中矩,结合实际,灵活权变,才能进行创新。

第五,合理授权原则。授权就是上级授予下级一定的权力和责任,使其在一定范围内有处理问题的自主权。这是行政领导者的分身术和成事术,是最重要的领导艺术。要想顺利而高效地开展行政执行工作,指挥者必须进行行政授权。在行政执行中进行的行政授权,是指指挥者把某些权力授予下级执行部门,以便下级部门在指挥者的监督下自主地开展执行工作。指挥者根据执行工作需要,向下级分配工作任务,授予相应的权力,并且被授权者有相应的责任。被授权者有义务向授权者报告和请示,并且接受监督。

试述应该从哪些方面来理解行政监督。

答:第一,行政监督主体由三方面主体构成。一是法定监督主体,是指享有行政监督职权,能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行政监督活动,并能独立地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二是法律、政策的授权的行政监督主体。即依据法律或政策本身的授权(授权的主体资格、范围、时间限制等必须是明确的)负有对特定事项行使行政监督权的组织。某一特定监督事项完成,该监督组织的监督职能也就宣告终结,监督中所产生的法律责任由其自身承担;三是委托监督主体。受法定监督主体的委托,履行行政监督职能的组织。该组织受有权主体的委托实施特定的监督职责,其法律责任由委托机关承担。

第二,行政监督的内容是指行政过程中的行政主体及其公务员的行为和与其相关联的机制。具体而言,是指行政机关的“组织、职责、程序、措施与资源”、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

第三,从形式特征方面看,行政监督是一种“整体性”的监督活动。所谓整体性,包含三方面:一是方法和技术的多样化。即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监督标准和可操作性的监督方法和技术;二是行政监督的双重性。即监督行政机关的组织、职责、程序、措施、资源和行政主体的施政行为,同时也包括监督管理对象的行为;三是行政监督结果的综合性。既督导行政机关对其组织职责、程序、措施与资源作出相应的改进,推动管理的进程,又对违法违纪人员实施惩戒。如对构成职务犯罪的国家工作人员予以刑罚,对违反政纪的公务员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

第四,从价值特征方面看,揭示行政监督是一种“整体配置效益”和“效率与质量均衡性”的监督。“整体配置效益”是针对组织结构、职责、程序、措施、资源及与之相配套的规范性文件而言。这是行政机关“硬件”。它决定行政机关整体效益。在施政成本不变和遵循法律规范的条件下,通过对行政机关的“硬件”合理调控,使其优化,使行政管理建立在良好的组织基础之上,实现从源头治理腐败的目标的实现;“效率与质量”是针对行政主体的行为而言。有最优化的“硬件”,并不意味着公共行政管理的效能是最优化的。更何况“硬件”和“软件”之间存在着内在的互动关系,质量与效率的完美结合所产生的均衡状态,是行政监督所要实现的根本目的。

要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就必须正确界定政府在社会中的角色,要做到这一点,你认为政府需要处理好哪些关系?

答:要实现政府职能的真正转变,就必须正确确定政府在社会中的角色。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事业单位、政府与社会组织以及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

第一,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政治学的核心问题,也是公共行政学研究的重要问题。政府职能,归根结底是政府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政府是产生于社会又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社会组织,其存在的价值是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管理的目的和宗旨都是为社会服务,任何背离这一根本价值的政府行为都必然削弱政府的合法性。

第二,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是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重要内容。政府与市场两者的基础不同,价值也有差异。因此,两者在各自领域所起的作用是不能互相代替的。市场是以利润为基础的,因此,它在资源配置方面优于政府;政府是以权力为基础的,它在规范市场和公平方面优于市场。

第三,正确处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市场经济,自由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准则。因此,必须要求企业作为独立法人资格进入市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必须有灵活的应变能力,要有自主权和自决权。如果企业不与政府分开,企业没有自主权,没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企业无法进入市场,进入市场也很难在受制于人的情况上进行竞争。

第四,正确处理政府与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事业单位是我国比较特殊的现象,我国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新闻和科研等社会组织都是事业单位,总之,凡属政府财政供给的实体单位都可以叫事业单位。如大、中、小学校,医院、科研院所、报社等都是事业单位。

第五,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的概念十分广义,企业和事业单位是社会组织的主要组成部分。这里所说的社会组织是指除了企事业单位之外的其他社会组织。在改革开放之后,这类社会组织发展很快,在社会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这些民间社会团体,包括社会中介组织是社会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是能够减轻政府的负担。许多政府管不了也管不好的社会事务都由它们承担。

第六,正确处理政府与公民的关系。在任何社会中,政府为公民提供服务,公民离不开政府。尤其是现代社会,许多事情公民更无法离开政府,必须靠政府予以解决或给予帮助。大型公共设施,如道路、煤气、自来水和电等设施,政府如果不提供,个人则无能为力。在经济活动中,出现不公平竞争和违法犯法现象,也只能由政府来解决,任何个人也无法解决这些问题。政府不能对公民负责一切,公民也不能事事依赖政府。政府责任有限,公民也必须自立自理。

政府失效的主要表现。

答:第一,政府成本过高。政府是经济基础是国家供给的财政,而其行政成本很难量化,很难计算。因为,政府的大多数的行政目标是模糊不清的,只能定性而不能定量。这样使政府的成本和效益都很难计算。而政府活动的涉及面广,行政目标的变量多,比较复杂,需要的成本具有很大的弹性。

第二,政府的低效率。根据帕金森定律,政府机构庞大,人员过多,成本高,效率低是一种必然趋势。由于政府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政治因素、等级制和官僚制、部门利益、地方利益和利益集团等对制定公共政策的影响,制定低质量的公共政策。

第三,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在资源配置领域,因为信息不完全,政府是配置效率比市场低。所以,一般来讲资源配置由市场完成,而不是由政府进行低效率的配置。

第四,寻租。在政府干预经济的条件下,企业即寻租者为了从政府那里得到某些资源或某领域经营的特许权或开发权,甚至龚断权而花费大量的金钱、时间和精力进行寻租,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寻租者在政府的庇护下获取高额利润,消费者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政府付出了政治成本,社会付出了道德成本。

社会保障学题库 篇6

    A.新时代 B.新纪元 C.新阶段 D.新时期

2、______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  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3、______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   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D.“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4、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______和______为重点。

    A.完善产权制度;要素市场化配置 B.要素市场化配置;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C.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 D.完善产权制度;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

5、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______,是中华民族______所在。

    A.一致愿望;根本利益 B.共同愿望;本质利益 C.一致愿望;本质利益 D.共同愿望;根本利益

6、完成______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

    A.生态保护底线、永久基本农田、国土绿化面积 B.生态保护底线、退耕还林规模、国土绿化面积 C.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 D.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国土绿化面积

7、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一个新目标,即“在本世纪中叶建成______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   A.富强民主文明幸福绿色 B.富强民主文明幸福美丽 C.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绿色 D.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

8、发展党员,必须把______放在首位,经过党的支部,坚持个别吸收的原则。

    A.能力标准 B.作风标准 C.思想标准 D.政治标准

9、党的______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

    A.思想建设 B.政治建设 C.组织建设 D.制度建设

10、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______的经济体系。

    A.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B.绿色节约循环发展 C.绿色低碳节约发展 D.节约低碳循环发展

11、______是党的基础组织,担负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

    A.党小组 B.党支部 C.党委会 D.党总支

12、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______。

    A.根本保证 B.基本保证 C.根本方式 D.基本方式

13、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之一是全面推进党的______。

    A.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 B.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 C.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 D.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

14、下列不属于新党章所规定的党组任务的是______。

    A.加强对本单位党的建设的领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

B.讨论和决定基层党组织设置调整和发展党员、处分党员等重要事项 C.领导机关和直属单位党组织的工作

D.受理处置党员群众检举举报,开展谈话提醒、约谈函询

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______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    A.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 B.从站起来、好起来到富起来 C.从站起来、强起来到富起来 D.从好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

16、以党的______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______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   A.思想建设;党规建设 B.思想建设;机制建设 C.政治建设;制度建设  D.政治建设;党规建设

17、______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  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8、______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

   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______优越性。

    A.社会主义道路 B.社会主义文化 C.社会主义体制 D.社会主义制度

20、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______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    A.社会主义中国化 B.马列主义中国化 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D.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

21、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   A.政治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 B.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C.道路自信、理想自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 D.政治自信、理想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

22、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______水平。

    A.多元化、法治化、信息化、专业化 B.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 C.多元化、法治化、智能化、职业化 D.社会化、法治化、信息化、职业化

2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______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 A.思想建设    B.政治建设 C.纪律建设 D.作风建设

24、在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______需要和______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   A.美好生活;不充分不平衡 B.幸福生活;不平衡不充分 C.幸福生活;不充分不平衡 D.美好生活;不平衡不充分

25、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______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    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B.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C.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6、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______政府。

    A.法治 B.创新型 C.廉洁 D.服务型

27、坚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______,全党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更加坚强。

    A.常态化长期化 B.长期化制度化 C.长久化制度化 D.常态化制度化

28、凡属重大问题,党的各级委员会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______的原则,由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

    A.会议决定 B.书记个人决定 C.常委会决定 D.书记办公会

29、全党要牢牢坚持______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    A.党的基本路线 B.党的基本方针 C.党的基本政策 D.党的基本方略 30、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必须增强______,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    A.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B.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权威意识、看齐意识 C.政治意识、全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D.政治意识、全局意识、权威意识、看齐意识

31、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要遵循______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    A.共商共建共享 B.共商共享共赢 C.共享共建共赢 D.共享共建共荣

32、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______的外交布局,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条件。

    A.多角度、多层次、多元化 B.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C.全方位、多样化、整体性 D.系统性、多层次、多渠道

33、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______、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______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  A.攻坚阶段;新时期 B.攻坚阶段;新阶段   C.决胜阶段;新征程 D.决胜阶段;新时代

34、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设立______机构。

    A.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环境监管 B.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 C.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监管和自然生态管理 D.国有自然环境资产监管和自然生态管理

35、构建市场导向的______,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

    A.绿色发展创新体系 B.绿色产业创新体系 C.绿色科技创新体系 D.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36、中国共产党坚持对人民解放军和其他人民武装力量的______。

    A.主要领导 B.原则领导 C.基本领导 D.绝对领导

37、党的十九大的主题是: ______,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 A.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   B.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C.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D.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38、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______。

  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案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39、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______、战略布局是______。

    A.“四位一体”;“四个全面” B.“五位一体”;“四个全面” C.“五位一体”;“五个全面” D.“六位一体”;“五个全面”

40、要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______现代化。

    A.治理体系 B.治理能力

C.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D.治理体制和治理能力

4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完善以______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    A.宪法 B.民法 C.党章 D.刑法

42、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四个伟大”是:______。

    A.伟大战斗、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理想 B.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 C.伟大战斗、伟大工程、伟大成就、伟大梦想 D.伟大斗争、伟大建设、伟大事业、伟大理想

43、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______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  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C.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

D.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4、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把______挺在前面,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对党的执政基础威胁最大的突出问题。    A.规矩 B.纪律 C.问责 D.执纪

45、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______。

    A.三年 B.五年 C.两年到三年 D.三年至五年

46、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增强______的意识。

    A.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 B.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C.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 D.绿水青山胜过金山银山

47、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______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    A.实体经济 B.共享经济 C.虚拟经济 D.国民经济

48、过去五年,______新体制逐步健全,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

    A.对外贸易 B.对外投资 C.开放型经济 D.走出去战略

49、要以提升______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    A.凝聚力 B.领导力 C.组织力 D.战斗力

50、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______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社会思维学36讲 篇7

人的一切活动,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的活动,都离不开自然、社会、思维这三个基本要素,也离不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这三种基本关系。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思维活动的物质化,而人们认识世界的思维活动则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精神化。由于人的实践是社会实践,因此人的思维归根到底是社会思维,“它仅仅作为无数亿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个人思维而存在”。这正是我们研究工作社会思维类型的重要意义所在。研究社会思维的具体类型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第一,研究社会思维类型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和提高群体思维管理水平。

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维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人的素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问题。而对人的素质的基本要求就是“四有”所体现的人的政治思维、法律思维、道德思维和科学思维的水平与质量。

在精神文明建设和思维管理中,既要强调理论思维,也要重视情意思维。当我们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需要“灌输”的时候,并不是指那种从理论到理论的说教式灌输,而是要真正达到入脑、入心、解决意志、信仰和信念问题,并逐步形成整个国家的思维习惯、思维传统。要做到这点,不仅需要以理服人,而且需要以情动人。

第二,研究社会思维类型有助于贯彻“双百方针”,繁荣科学文化。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为了更自觉地贯彻这一方针,就必须认真研究社会思维及基本类型的特点和规律。

第三,研究社会思维类型,对于提高群体思维水平和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影响群体思维水平和质量的不单是理论思维,而且还有经验思维和情意思维。群体意识(主人翁意识、集体主义意识、竞争创新意识)和群体情感的状态,往往直接影响群体思维能力的发挥。其次,社会思维的各种具体类型的对象性思维之间具有互补性,只要结构合理就能够产生“系统效应”。学术研究更需要提倡不同学科、不同学派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例如研究物理学的爱因斯坦和搞哲学的索洛文及搞数学的哈比希三人曾组合成“奥林比亚科学院”,虽然学科专业各不同,却能相得益彰,放射出“明亮耀眼的光辉”。

第四,研究社会思维类型,也对人生成就具有重要意义。

人人都有在事业上获得成就的希望和可能,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具备事业成功的条件和要素。人的主观要素即思维素质、思维品质的要素在人生事业成就中起着关键作用。在通往成功的崎岖道路上,只有思维素质高的人,才能够攀登到光辉的顶点。智和情构成人生成就的两个基本的主观要素。人的思维是认知思维和情意思维的统一。“智”是智慧、见识的意思,属于社会认知思维的范畴。人们的智识能力即智力,是人的认知能力,它包括人的天赋、认识、语言和形象、逻辑等诸多方面的思维能力。智力、智商是人的基本思维素质之一,也是人生成就的基本要素之一。人生成就不单靠天赋的聪明,也不完全靠知识、技能的掌握,最重要的智力因素往往是想象力、见识和思维方式的训练和培养。创造性思维方式是成功者必备的认识思维素质。

住房保障:中国学不了新加坡等 篇8

《中国经济报告》杂志日前发表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的文章说,在2011年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新国八条”中,最有新意的政策就是“大造保障性住房”了。新政策希望通过“大造保障性住房”,不仅可建立起中国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同时也达到了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目标。但这种“大造保障性住房”的经验模式不是来自市场经济成熟大国,也不是来自新兴市场国家,而是来自香港及新加坡两个小岛地区。这两个地区有的住房条件是特定的历史及地理条件发展起来的,其保障性住房的规模之大和比例之高在全世界来说是绝无仅有的。中国希望借助于这样的经验模式来发展中国的保障性住房体系,不仅不可能,也不可取。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中国不具备条件来建造香港的保障性住房体系的条件。正是因为这样,中国政府今年在推行“大造保障性住房”的规划过程中就遇到了种种难以克服的困难。无论从保障性住房的资金来源情况来看,还是从保障性住房开工的情况来看,今年各地政府要完成1000万套保障性的住房建设并非易事。至于未来5年要完成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任务更是会遥不可及。其实,中国住房市场的问题所在,并非完全是保障性住房体制的问题,而是过高的房价让绝大多数居民无支付能力进入房地产市场。而房价过高又是一系列政府政策造成的结果,是这些政策促使中国的住房市场完全成了一个投机炒作的市场,一个赚钱盈利工具。主要住房市场“去赚钱化”,挤出房地产市场泡沫,住房市场的价格全面回归理性,在这种情况下,保障性住房的比例自然会逐渐减小,住房的双轨制也就没有必要。

被人为延长的全球经济危机

财经网报道:评级下调事件发生之后,全球市场一片哀鸿,纷纷暴跌。许小年对此分析说:“当前的市场动荡和经济恶化只表明一个事实:世界仍处于2008年的危机之中。这不是一次常规的景气循环,而是美联储错误货币政策引起的严重的经济结构失衡。家庭和金融机构过度负债,制造了战后最大的资产泡沫,泡沫破灭触发危机。”许小年认为,欲使经济复苏,必先削减负债,印钞于事无补,提高债务上限则是饮鸩止渴。西方经济的复苏取决于去杠杆化(即降低负债)的进程。而方法只有两个:还款和赖账,前者意味着消费和投资的萎缩,后者导致银行的损失。减息可降低还款成本,但目前基准利率已为零,美联储量化宽松措施将毫无作用。财政刺激需要提高债务上限,这又和去杠杆化背道而驰。危机前的景气透支了未来繁荣,现在是埋单的时候了。难道,这场病挺不过去了?许小年进一步指出了能挺过去的药方:刮骨疗毒方能治愈!可是各国政府却只想扎吗啡,因为民众怕疼。去杠杆化是要有人破产的,卖房子卖地,银行要核销坏账,政府要减少福利开支,增加税收,谁愿意?百年不遇的危机,打个饱嗝就过去了?没那么容易。所以,许小年认为美债降级只是导火索,真正需要关注的是实体经济。市场的波动会很快过去,人们将要面对的是痛苦和漫长的去杠杆化过程。债务大山重压之下,家庭不敢消费,企业不敢投资,银行不敢贷款,何谈复苏?许教授此论暗示经济复苏将是长久以后的事情,去杠杆化的过程也将是人们跳不过去,必須直面和真真切切必须感受的痛苦!

这一次中国有可能不再跟进

一边是7月通胀再创新高,负利率状况进一步恶化;一边是境外正因美债风声鹤唳,新一波危机似在眼前。面对如此窘境,中国下一步宏观政策走向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综观多位经济学家的观点,虽然外围局势可能对中国出口等造成影响,但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的最新经济数据表明中国工业增长依然稳健,因此面对外围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刺激,这一次中国很可能不再跟进,保持稳健政策。不过,由于短线金融市场剧烈波动,市场信心不稳,因此分析人士也预计,从紧政策可能会有很短的一段“观察期”。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上周五美国主权评级被调降,可能令中国政策调整时点延迟,但是,延迟不等于取消,只是试图在观察清楚金融市场的反应后再采取行动。我们继续维持年内加息1-2次的预期,只是政策出台的时点变得更难判断。鲁政委认为,从历史经验来看,越是海外维持宽松政策,中国国内就越应保持政策的稳健性,而不应进行随波逐流的放松,否则,国内就可能出现巨大的资产泡沫。有学者指出,由于中国消费潜力巨大,只要中国不再走投资老路,着力进行经济转型,完全可以实施较为独立的宏观政策,而不是再像2008年那样大规模救市。美银美林证券中国经济学家陆挺昨日甚至直言,现在呼吁放松货币政策,包括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息,或者增加信贷额度为时过早,因为“中国政府已经从2009-2010年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吸取了很大教训。”

债务危机:“大政府主义”的破产

上一篇: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护照办理程序下一篇: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