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会计

2025-01-13

社会保障会计(精选12篇)

社会保障会计 篇1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 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给予救助和补贴的社会安全制度。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可以有效地避免弱势群体的扩大和需求萎缩, 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 并且在调节市场竞争中资本与劳动的矛盾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世纪新阶段, 我们将进入全面健全、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新时期, 促使我国经济社会全面且协调发展。

一、社会保障会计的内容及特点

社会保障会计是指将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采用专门的方法对社会保障经济活动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及其结果进行连续、系统地记录和反映, 为社会保障事业管理提供财务信息。它所产生的信息是社会保障管理所需信息的基本部分, 维系着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 在整个社会保障管理系统中处于核心的基础作用, 对于规范社会保障资金运作、加强有关监督、完善社会保障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1、将资金收支作为主要业务。

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安置等都是政府性行为, 政府首先将资金拨付到民政部门, 民政部门再将其向外支出。也就使得这部分会计具有明显的经费收支特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会计、社会保障基金会计也基本如此。因此, 整个社会保障会计都是以资金的收入和支出为主要业务, 这与企业会计进行成本利润核算明显不同。

2、利息核算的位置非常重要。

社会保险会计是社会保障会计的核心, 基金会计是社会保险会计的核心, 而利息核算又是基金会计的难点。社会保险基金数额巨大, 且时间跨度长, 利息计算有难度, 涉及的缴费者众多, 因此有必要对社会保障基金的利息核算赋予足够的重视。

3、将个人账户作为管理的重点。

个人账户的记录和管理是社会保险工作的基础, 我国社会保险中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都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办法。且个人账户必须实行计算机联网管理, 并设置防止丢损功能。

二、社会保障会计现状分析

1、会计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会计队伍建设还远没有达到规范化建设的要求, 一些人员由其他岗位转岗而来, 缺少系统的社会保障及会计相关知识, 这就使得工作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2、个人账户存在数额巨大的空账。

空账问题来源于转制成本, 由于传统的现收现付制度下没有基础养老金积累, 新体制必须为老人的退休金、中年人的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寻找支付办法。这是一笔庞大的隐性债务和转制成本。由于相关机构在体制设计之初对养老金隐性债务估计不足, 结果“统账结合”的养老模式一开始就面临着转制成本的“空账问题”。转制成本如何消化, 是通过减持国有资产还是发行特别国债来筹集资金, 由于需要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消化转制成本, 不同的筹集资金方式必然会对整个宏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 需要合理地设计转制方案。

3、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混乱。

虽然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在我国范围内已经基本达到统一, 但是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却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 资金管理混乱。我国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距离规范化、法制化的道路还有相当差距, 社保基金被吞噬、挪用等风险仍然存在。另外, 社会保障基金纳入财政专户, 采用收支两条线管理, 虽然给其安全性及完整性带来了保障, 但在这个改革深化的过程中, 基金在收缴运营中也暴露出了诸多的问题。因而, 规范我国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 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会计体系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三、完善社会保障会计体系的建议

1、加强社会保障会计队伍建设。

加强社会保障会计队伍建设:第一, 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 在社会保障理论方面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 使其能够对社会保障的相关理论具有充分的了解, 以在工作上增强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强社会保障会计的法规和方法方面的培训, 以在工作的规范性和法制性建设上为社会保障工作提供安全通道;在会计人员的计算机知识方面加强培训, 确保其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进行财务管理;第二, 在思想上、业务上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管理, 建立人员流动机制, 加大会计委派制的实施范围和力度, 减少社会保障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的行政干预, 确保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

2、实现社会保障会计信息化建设。

为使会计信息化体系不仅能够符合社会保障基金财务管理的特点, 同时还可以代替手工操作, 需要在会计理论及计算机技术方面加强探讨。在社会保障会计信息化系统功能方面至少应当包括系统管理功能 (科目代码维护数据库、查询科目代码及内容、试算平衡、数据初始化) 、输入修改功能 (凭证输入、机制凭证、凭证查询、凭证打印) 、审核凭证功能 (凭证审核、取消签章、凭证登账) 、数据查询功能 (凭证查询、总账余额查询、明细账查询、银行账查询、现金账查询) 、账簿打印功能, 报表生成及打印功能 (表格式定义、报表数据生成、查询和打印) 。

3、完善社保基金的财务运作。

社保基金的财务运作有助于改变目前社保基金管理混乱, 运营效益低下的现状。而对现状的改进, 需要做到:第一, 分离“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将现在的“混账管理”分离为“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基金”两个账户, 这两个账户采用的是不同的养老基金模式, 前者是现收现付制, 后者是个人积累制。个人账户实现独立后, 养老津贴的给付将形成清晰的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来自统筹基金, 即基本养老基金;第二层次来自个人账户基金, 即个人养老基金。这就更直观地体现了公平与效率的结合, 增加了缴费者的缴费热情。第二, 采用国有股划拨至个人账户基金的方式解决转制成本问题。在分离之后, 测算个人账户的空账规模, 是目前必须马上解决的转轨成本。将一部分上市公司的国有股划拨个人账户基金, 解除政府对个人账户基金的隐形负债。聘请专门的评估机构对这部分国有股的价值进行评估, 以使划拨的国有股的价值等于日前对个人账户的隐形负债。第三, 对个人账户基金采用监管与运营分离的方式。对于个人账户基金采用监管与运营分离的方式, 由社会保障部门将个人账户基金的运营权委托给多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 社会保障部门保留监督与管理权。这一模式成功的关键在于合理设计授权经营机制。第四, 通过分红与部分减持国有股为养老金长期收支均衡提供物质基础。针对个人积累制的特点, “个人账户基金”的持股组合应是长期性与分红性的, 即划拨给社保基金的股票应是有长期分红能力的价值型股票。划拨给社保基金后, 社保基金要参与到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中, 通过大股东的行为采用市场化的方式选择经理层。通过社保基金参与资本市场的运作, 引导市场形成正确的投资理念, 提高整个资本市场的效率, 使整个市场股票投资平均收益率高于经济增长率, 使经济增长达到黄金增长的路径,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目标。

四、结束语

我国的社会保障会计工作正是处于改革发展的重要阶段, 社会保障问题关乎着国家的长治久安及政治、经济稳定, 会计核算、会计模式等直接关乎着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 建立合理有效的社会保障会计体系, 对我国社会保障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应当高度重视。社会保障会计体系的完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需要我们的不断努力与进步, 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会计事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姜荣.社会保障会计问题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8.1.

[2]李敬.社会保障会计的现状及改革[J].财税论坛, 2011.10.

[3]周晓红.社保会计体系核算问题与对策浅析[J].北方经贸, 2011.8.

社会保障会计 篇2

医疗机构新财务会计制度调查报告

根据国务院医改工作统一部署,财政部会同卫生部等有关部门于近日同步推

出了医院会计制度、财务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制度、医院财务报表审计指引等五项制度。五项制度包括:修订后的《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新制定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以及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印发的《医院财务报表审计指引》。新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自2011年7月1日起在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试点城市执行、2012年1月1日起在全国执行。

新会计制度科目划分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以及费用五大类,与旧会

计制度相比较,旧会计制度中会计科目共43个,其中需要合并转换的有6个,需要拆分转换的有9个。现金流量项目分类为业务活动、现金流入、现金流出、投资活动、汇率变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新修订的制度在预算管理方面指出医院预算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组成。医

院所有收支应全部纳入预算管理。使得在编制预算过程中,需要根据事业发展计划以及预算收入的增减因素,测算编制收入预算;根据业务活动需要和可能,编制支出预算,包括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在总账管理方面,收入和支出更细化,收入分为医疗收入、财政补助收入、科教项目收入和其他收入,指出分为了医疗支出、财政补助支出、科教项目支出、管理费用和其他支出。在成本核算方面,需按照新制度以科室、诊次和床日为核算对象,明细对象相对应的成本科目,在调整成本分类是需进行账务调整。

新修订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充分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特定,强化了医院的收支管理和成本核算,在医疗药品收支核算、医疗成本归集核算体系、会计科目和财务报告体系、医院财务报表等方面凸显一系列重大创新。

有利于加强财政资金的管理:新制度强化预算约束与管理,将医院所有收支

全部纳入预算管理,维护预算的完整性、严肃性,杜绝随意调整项目支出等问题,促进医院规范运营。新制度明确规定对医院实行“核定收支、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按规定使用”的预算管理方法,并规定地方可结合实际,对有条件的医院开展“核定收支、以收抵支、超收上缴、差额补助、奖惩分明”等多种管理方法的试点。

有利于推动医院收入分配改革:新制度规定,根据收入按来源、支出按途径

划分的原则,合理调整医院收支分类,配合推进医药分开的改革进程,弱化药品加成对医院的补偿作用,将药品收支纳入医疗收支统一核算。这些规定既体现了医院的公益性质和业务特点,又规范了医院的各项收支核算与管理。

有利于全面提升医院成本核算与控制水平:医改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加强

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与控制,定期开展医疗服务成本核算,科学考评医疗服务效率。新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重点强化了对成本管理的要求,对成本管理的目标、成本核算的对象、成本分摊的流程、成本范围、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等作出了明确

规定。

财政部副部长王军指出,五项新制度的实施具有四个方面的重要意义:第一,有利于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程,为医疗机构综合改革提供制度保障。财务、会计管理是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济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新制度在预算管理、成本控制、绩效考核、内外监管等方面都做出了更明确细致的规定,有利于建立外有推力、内有动力的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加快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收入分配、补偿机制等综合改革的进程。第二,有利于医疗机构加强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新的五项制度的出台,为医疗机构全面准确地开展会计核算,强化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提供了政策依据,为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提供了制度保障。第三,有利于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对医疗机构的财务监管和运行监督,落实财政补助政策,维护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新的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既考虑了医改有关政策要求,也吸收了近年来公共财政预算制度改革特别是部门预算改革的精神,对预算管理、投资活动、成本控制、绩效考核以及财务报告等做了更严格的规定,收支核算和管理更加规范透明,为政府有关部门开展财务监督和落实财政补助政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四,有利于加强医疗机构审计监督,保障医疗机构财务行为和会计核算合法、科学、规范、透明。

旧医院会计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以及国家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而新医院会计制度为了规范医院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旧制度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级各类独立核算的公立医疗机构(以下简称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门诊部(所)、疗养院、卫生院等。新制度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级各类独立核算的公立医院(以下简称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中医院、专科医院、门诊部(所)、疗养院等,不包括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新制度有以下十大主要变化。

一、调整了制度的适用范围

原制度的适用范围为公立医疗机构,包括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制度的适用范围为公立医疗医院,不包括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二、突出权责发生制,全面提取固定资产折旧

新制度明确规定“医院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基础”,而不再像原制度那样要求“医院的会计核算除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均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的一般原则和本制度的规定进行”。

三、规范了国库集中支付会计核算

新制度增设了“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和“财政应返还额度”两个会计科目,用以规范国家投资医院与国库集中支付相关的会计核算。

四、同时体现预算和财务两种信息

公益性是公立医院的一个基本特点。国家将通过财政补助的形式提高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这就涉及财政预算管理的问题。

五、将科教资金纳入收支管理

在原制度中,科教资金不纳入医院的收支管理,而是作为专用基金管理,或挂在往来款项中核算,这就导致医院整体收入数据不全,也就无法真实反映医院的收支情况。新制度将科教资金纳入收支管理,体现医、教、研三位一体的医院整体。

六、完善医院成本核算体系

新制度在财务情况说明书中呈报一系列的成本报表,把医院各种各样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成本通过这一系列的成本报表展示出来。同时,公众可以通过医院披露的成本报表知道医疗收费是否合理的问题。

七、将基本建设项目纳入医院会计“大账”

新制度通过增设“在建工程——基建工程”明细科目、在“财政补助收入”科目下增设“项目支出”明细科目等,将基建会计与医院会计并轨整合,这将进一步增强医院资产负债及其他会计信息的完整性。

八、配合新医改,药品收支不再单独核算

一直以来,由于财政补助不足,药品加成是国家给予医疗机构的一项补偿政策,“以药补医”、“以药养医”可以说是国家财政资金不足情况下的一种无奈选择。在这一政策下,由于药品收入占医院总收入的比例非常高,是医院的主要收入来源,因此,在原会计制度中对“药品收入”及与之相关的“药品支出”单设科目,单独核算。

九、解决了净资产严重不实的问题

新制度要求对固定资产全面计提折旧,增设“应付福利费”科目反映医院从成本中提取用于职工个人的职工福利费。

十、完善医院会计报表体系

与原制度相比,新制度增加了现金流量表和财政补助收支情况表以及一系列的成本报表。报表体系比较完整,而且与企业的会计报表已经非常相似。

为适应新会计制度,在各地都举行了一定形式的培训会。这次培训山东省积极响应财政部和卫生部号召,由省里“一竿子”培训到县,然后由县负责培训到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大规模财会培训。

社会保障会计 篇3

【关键词】企业会计;社会责任会计;审计问题

企业社会责任的披露和履行需要社会责任会计的工作作为保障。在实际工作中要想达到这一点,企业就必须要注重社会责任会计审计工作。社会责任会计审计工作的执行,可以使企业自觉承担社会责任,从而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助力。

一、社会责任会计审计的目标

同一般会计审计相同,社会责任会计审计也需要达到一定目标。审计目标就是在人们通过审计活动期望实现的目的。社会责任会计审计目的是通过报告了解社会责任履行状况以及表达的意见,通过意见使社会、公正、政府清楚的了解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履行社会责任的实际情况,从而对企业的社会形象、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做出正确的评价。

二、产生社会责任会计审计的原因

社会责任会计不仅体现了企业的完整性,而且体现了企业在社会中与整个社会的互动。企业与社会之间的互动是促进社会责任会计审计诞生的基础。企业是以经营为目的的一种经济组织,其不可能与消費者、社会等利益目标完全相同。同时且企业之间的信息存在差异,从而造成消费者、社会无法对企业的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因此,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审计以及企业真实的报告自身在社会责任上的履行状况应当是企业以及政府的义务和责任。信息上的差异是需要对社会责任会计进行审计的主要原因。信息上的差异造成了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情况与熟知的情况有所差异,将会使企业的在社会公共的信任上产生下降,尤其是近几年,我国一些上市公司在会计信息上发生问题后,公众对企业的信任度明显受到了冲击,因此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阻碍。因此,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对社会责任会计审计工作能够减少社会上各方在社会责任信息上的差异,提高社会对企业的信任度。

三、社会责任会计审计的内容及加强措施

1.审计内容

社会责任会计审计与社会责任会计核算存在依托关系,后者对前者起到了决定作用。

在法国,国家要求企业必须要披露企业中的以下信息:职工总数、职工培训、工资成本、行业关系等。在美国,国家要求企业披露的社会绩效包括以下内容:公共贡献、净收益、环境贡献等。欧共体则要求披露职工平均人数、经济状况、财务状况等。从以上内容可以明显看出不同的公家在社会责任会计审计上的要求存在明显差异,但其也具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对社会责任有着具体要求。因此,社会责任会计审计应当包含以下内容。

(1)社会责任。企业的主要价值就是创造财富和价值,而要想达到该目的,企业就必须能在经营过程中能够盈利。不论何种企业要想能够长期生存下去就必须要盈利,也只有长期存货的企业才能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这不仅是财务目标,同时也是社会目标,因此必须在社会责任会计报表中对其进行反映。

(2)人力资源。企业在招募人员,对人员进行培训,改善员工福利上的投资不仅对提高企业的经营能力和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对社会的和谐发展也有着重要作用,也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积极表现。

(3)社会贡献。企业享受自身所在区的基础设施,它也应当对自身所在区域有所贡献,其中主要包括:纳税,为当地居民提高就业机会,以及进行相应的公益事业。

(4)改善生态环境。企业在创作财富的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企业有责任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企业在保护环境上在财务上反映出来的是在保护生态环境上的支出以及取得的实际成效。

除以上提到的四点内容外,企业还要在财务报表上反映自身产品的质量。例如,产品的耐用期限、效能、安全等,同时在报表中也应当反映广告的可靠性和客户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社会责任会计审计的范围依据社会责任会计核算的内容可以分为:(1)劳动用工审计,包过企业员工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物资投入,工资翻番,保险缴纳等。(2)环境影响,其中包含,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能源的循环使用,产品的绿色指标,以及生产过程中企业在环境保护上的投入状况等。(3)公共影响,对就就业的安置,对教育社也和公益事业的支持,以及在社会公共设施建立上的投入。(4)对政府工作的支持,是否长期处于盈利状态,以及缴纳税金的情况。(5)企业在产品广告的宣传真实度,售后服务情况使客户满意。

2.加强审计措施

社会责任会计设计同企业的多方利益都有所联系。在经济市场体系中,企业的发展会受到多方面利益的影响。这在之前人们并没有意识到,但也正是因为企业有社会、政府、环境等之间均衡关系的存在,才使企业能够持续发展。如果均衡被打破,那么企业也将会受到损伤。因此,社会责任会计是借助于会计的信息披露形式的一种强制的执行措施。在社会责任会计审计上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企业存在社会之中,从社会中获取一些资源,因此,也应当承担一定的社会义务。企业在会计信息的揭露上受其自愿性影响严重。企业中不仅需要提高领导的社会责任意识,而且也要让员工清楚自己也是企业中的一员,也要具有社会责任意识。只有在意识上发生改变,才能改变行动,使企业的领导和员工都能自行的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从而使企业自行的履行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因此,在企业中可以将社会责任理念合理的融入到企业自身的文化中,投入适当的资金对企业中的员工进行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从而使企业员工的责任感和责任行为能够得到提升。

(2)提高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质量。只有对社会范围进行明确,才能是披露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更加准确。在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企业收益信息。②服务质量或产品质量信息。③环境保护信息。④社会活动的参与信息。⑤员工权益信息。只有提高以上物方面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质量,才能是审计工作作用得到体现。

(3)规范上的支持。因此,在社会责任会计审计的开展上必须要规范审计行为。规范中应当包括以下内容:审计业务、设计组织上法律上的相关规定,同时也应当包含审计组织在执行审计任务时需要遵守的相关规章和准则,同时必须要对明确社会责任会计审计的强制性。

四、结束语

社会责任会计是现代企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要求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同时更要注重在社会公共利益上的追求,并且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近几年,消费者对企业在社会责任承担上的关注日益提高,企业要想追求发展,就必须要适当的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并且应当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进行披露,在满足相关利益者需求的同时促进社会责任会计审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哲斌,陆丹彦.沪市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J].财会月刊,2012,10(23):12-14.

[2]李正,向锐.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界定、计量方法和现状研究[J].会计研究,2013,10(7):21-23.

[3]陈珊,罗尧.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问题研究——以中石油为例[J].现代商业,2012,2(29):13-15.

[4]方震海.完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议[J].财务与会计,2012,9(9):16-18.

社会保障会计 篇4

一、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一)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国际动态。

社会责任会计最早由美国会计学家David·F·Linones于1968年提出, 并将其初步定义为:会计在社会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应用。自此, 国内外学者掀起了社会责任会计研究的浪潮。社会责任会计在我国还是一门新兴学科, 但是在发达国家, 社会责任会计已初步从理论走向了现实, 在企业中有了一定程度的运用。

1. 法国。

法国是最重视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国家, 1977年, 法国政府正式颁布法令, 规定所有职工人数达到或超过250人 (1982年扩大为300人) 的企业必须编制年度社会平衡表, 送交公司劳资协议会、工会代表和法国劳工部。年度社会平衡表披露的信息主要包括:职工人数;工资成本;健康和安全保护;其他工作条件;职工培训;行业关系;职工住房、交通等其他生活条件。在具体披露时, 上述项目还需进一步分解为若干具体的报表指标, 内容非常详尽。

2. 美国。

美国作为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发源地, 无论是政府机关、民间组织还是会计实务界都比较重视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和实践, 并将企业的社会责任作为“公司目的”列入《公司法》。美国经济发展委员会的一项调查报告指出, 企业社会责任披露的信息应当包括:经济的增长和效率;教育;职工的雇佣和培训;公民权利和就业平等机会;企业所在城市的改造和开发;公害的消除;职工劳动保护和修养;文化和艺术;医疗;对政府的影响。

3. 德国。

德国除了要求企业编制社会资产负债表外, 还要说明企业对社会责任目标的实现程度。在披露内容上侧重于环境保护方面, 包括企业环境保护部门的职工人数、环境保护设备的情况及占用的资金、相关费用、有关环境保护和生产安全的研究费用等信息。

4. 英国。

英国在法律上要求各公司在社会报告中应当披露有关环境保护、人力资源、职工福利、慈善捐赠等信息。英国财务报告准则建议企业除了编制传统的财务报表外, 应编制增值报告、就业报告、企业与政府之间货币往来报表、外币交易报表、未来前景报表、公司目标报表等一系列社会报表, 以满足企业外部投资者、债权人、职工、政府等社会各界的信息需要。

5. 日本。

日本的公司因他们对公司责任表现的披露而著名, 如索尼集团把对社会应尽的核心责任作为提升企业价值的途径, 他们已经认识到其经营活动会直接或间接地对其业务运营所在的社会产生影响。

(二)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发展情况。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在实务方面有一定的发展, 如财政部1995年公布的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 其中“社会贡献率”、“社会积累率”就是评价企业社会效益的指标;2006年3月14日, 中国国家电网发布了第一份社会责任报告;深交所于2006年9月25日正式颁布实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 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应对职工、股东、债权人、供应商及消费者等利益相关方承担起应尽的责任;2006年12月12日,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在“2006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社会责任年会”上发布了《2006中国纺织服装行业企业社会责任年度报告》, 这是中国第一份有关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状况的行业综合报告;2007年2月28日,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006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该报告是中国石油首次向社会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

二、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总体上说,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刚刚兴起, 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对落后。目前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 法律法规建设滞后,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无法可依。

国外许多国家颁布一系列法律对企业应承担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进行明确的规定。如英国已制定了《工作与健康安全法》、《就业保护法》、《计量法》、《公正贸易法》、《水资源安全及质量法》等一系列法律, 分别规定了企业对职工、消费者和环境应尽的责任。我国至今尚未建立专门的法律和准则来规范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 虽然已制定了《环境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 但这些法律、法规不能满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多方位信息需求。造成我国实施社会责任会计没有法律依据, 给具体实施造成较大困难。

(二)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核算范围不明确、相关信息披露方法不统一。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包含的内容没有统一的规范, 导致披露内容随意性强。因此, 界定企业社会责任, 确认社会责任会计的核算范围成为急需解决的难题。与此同时,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也缺少相应规范。除了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和支付的各项税费是以货币形式在表内披露的以外, 只有少数上市公司对本企业履行其他社会责任的情况作了简单的文字描述, 这显然无法满足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需求。

(三)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处理上混同于常规财务会计。

在企业的日常会计处理中, 通常未设置独立的社会责任会计科目, 而是作为常规的财务会计问题处理。如对社会公益和社会福利事业的捐赠, 列入营业外支出;因较好地承担社会责任而得到的奖励和收益, 计入营业外收入;按环保机关规定缴纳的排污费, 直接列入企业的管理费用;企业为承担社会责任而进行的新设备投资或固定资产建设, 作为一般的固定资产支出。此外, 企业对社会责任成本和效益的确认和计量存在一定难度, 如要求企业核算“三废”排放对周边环境造成的损失, 企业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做社会调查, 导致成本过高, 使得企业缺乏开展的积极性。

三、推动我国社会责任会计发展的若干建议

(一) 尽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强化制度保障。

我国要大力推行社会责任会计, 必须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 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只有做到有法可依, 才能使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置于国家机关的监督和控制之下, 才能依法强制要求企业必须提供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 并对企业损害社会利益的行为进行处罚。

(二) 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

社会责任会计体系的建立, 必须摆脱传统会计观念的束缚, 尤其是长期形成的传统会计只注重经济利润的观念。一是要加强对社会责任会计的宣传, 使社会各界意识到社会责任的重要性;二是政府可以通过财政、税收、金融、产业等方面的政策有意识地引导和鼓励企业实施社会责任会计;三是开展社会责任会计的教育和培训, 切实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理论和实务技能。

(三) 构建并完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和核算体系。

我国应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和核算制度。对企业应当揭示的社会责任的基本内容、计量方法和对外报送形式做出相关规定, 逐渐使企业自觉地向社会披露有关社会责任会计信息。

1. 明确界定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具体要素。

可依据现有的会计要素将社会责任会计要素分为社会责任资产、社会责任负债、社会责任权益、社会责任收益、社会责任费用和社会责任利润。社会责任会计要素的信息来源是由日常的会计记录运用复式记账法所作的数据向信息的转换。

2. 建立独立的社会责任会计账户。

社会责任会计应设置社会责任资产类账户、社会责任负债类账户、社会责任权益类账户和社会责任损益类账户。如对社会公益和社会福利事业的捐赠, 列入“公益福利及公益捐赠支出”社会责任损益类账户;因较好地承担社会责任而得到的奖励和收益, 计入“环保贡献奖”或“社会福利事业贡献奖”社会责任损益类账户;按环保机关规定缴纳的排污费, 计入“环境治污费”社会责任损益类账户;因社会责任问题缴纳的罚款及因此造成的损害赔偿等, 计入“其他社会责任费用”社会责任损益类账户;企业为承担社会责任而进行的新设备投资或固定资产建设, 应计入“社会责任在建工程”和“社会责任固定资产”社会责任资产类账户。

3. 统一规范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披露方法。

从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看, 常用的披露方法主要为以下三种:一是货币计量法。主要通过相应的报表以及会计科目, 以货币计量的形式来反映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企业可以运用独立报表的形式披露, 如法国的年度社会平衡表。也可以在现有的报表中添加新项目或以附注形式反映。二是文字表述法。由于社会责任成本及收益难以精确的用货币计量, 文字表述法倾向于采用非货币性信息来报告企业社会经济活动。三是经济计量模型法。该方法采用数学模型和定量分析的形式, 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社会造成的损失及运用保护和防治措施产生的社会收益进行分析。我国应该对上述三种方法综合运用、取长补短, 建立一套适合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会计披露方法, 并出台统一标准。

(四) 采取先试点、再推广, 循序渐进的发展方法。

我国社会责任会计还处于起步阶段, 尚未形成全社会推广的社会环境, 实施过程无法一步到位, 可以分步骤、分阶段进行。在企业选择方面, 我国的上市公司规模较大, 会计核算健全, 有开展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基础, 可选择部分条件成熟的上市公司作为试点;在披露要素方面, 可先选择当前社会各界最为关注的某些问题, 如生态环境、资源、社会福利、企业人力资源及消费者责任等方面进行披露;在披露方法方面, 可先引导企业用文字叙述方式报告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 逐步发展为在现有会计报表中增加相应栏目披露定性信息, 待条件成熟后, 可要求企业在现有财务报告基础上, 单独编制社会责任负债表、社会责任利润表、社会责任现金流量表等, 促进企业全面系统地披露社会责任信息。

(五) 建立政府、社会、企业三位一体的社会责任会计披露体系。

根据社会责任会计核算内容, 环保、劳动、税务、工商等政府代表部门定期对本部门所掌握的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以非定量分析方法, 借助于新闻媒体对外公示, 以增强公众对企业的认识。慈善机构、基金会、消费者协会等社会团体机构定期公布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企业通过报表反映职工的福利、文化教育情况。这样能有效克服企业只反映对自身有利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而对自身不利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少反映甚至不反映的弊端, 保证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更可靠。

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 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需要我们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是一种长期效益, 是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有正确的认识。但我们坚信只要企业充分认识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政府利用财政、税收、金融和产业等方面的调控职能, 有意识地引导和鼓励企业实施社会责任会计,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社会保障会计 篇5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你所见过的报告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社会实践报告:会计类社会实践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社会实践报告:会计类社会实践报告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特别是经济效益观念的日益强化和“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提出,对企业财会人员的工作要求越来越高,财会工作不再局限于简单的记帐、算帐和报帐,而是充分利用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政策法规,积极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资本运营等方方面面工作,直接或间接为企业效益最大化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财会人员是企业不可或缺的,具有特殊身份的管理者之一,在创造企业效益中处于极其重要的核心地位,真正发挥着“内当家”的作用,在对企业效益的创造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核算与监督的同时为企业直接或间接的创造效益。

一、实践的目的为了更好地将自身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我参加了会计的社会实践。通过会计社会实践,使得我系统地练习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具体方法,加强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提高运用会计基本技能的水平,也是对所学知识的一个检验。通过实际操作,不仅使得我掌握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登记账薄的会计工作技能和方法,而且对所学理论有一个较系统、完整的认识,最终达到会计理论,会计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二、实践的内容

我这次实践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会计业务。其操作的要领是:

1.期初建账:建总账时,首先,在见账时要有上个月的资料,根据余额以及发生额见账。

2.审核或填制原始凭证:原始凭证必须具备八大要素。

3.编制记账凭证:记账凭证是根据原始凭证所编写的。

4.登记日记账:首先,记入经纪业务发生的时间;其次,在摘要栏里记入经济业务的简要说明;然后,在借贷方金额栏里分别记入经济业务所发生的金额;另外库存现金要日清日结。

5.登记有关明细账:明细分类账的登记主要是根据它所反映的经济业务的特点,以及实务管理的不同要求来设计的,明细分类帐应根据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总表登记,也可以根据记账凭证登记。

6.编制科目汇总表:科目汇总表是根据丁字账编制的,在月末结账时,计算借贷方是否相等。

7.登记总账:取决于所采用的会计核算组织程序。可以直接根据各种记账凭证逐笔登记,也可以把记账凭证现汇总,编制成汇总记账凭证或科目汇总表,再根据汇总的记账凭证定期登记。

8.对账:是会计核算的一项重要内容,简单说就是在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账之后,对账簿记录所进行的而对工作。

9.结账:是在把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全部经济业务登记入账的基础上,按照规定的方法对该期内的账簿记录进行小结,结算出每个帐户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并将其余额结转下期货转入新账以及划出结账标志的程序与方法。

10.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做到内容完整、数字真实、计算准确,不得漏报或者任意取舍。

11.整理归档:对所添置的凭证、账簿和报表整理,并装订成册。

三、实践的总结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会计工作有了以下更深的了解:

1、关于会计报告:会计报告所披露的信息应充分反映企业特定时期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及其相关信息,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按照现行《企业基本会计准则》体系所报告的会计信息已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信息的要求,(1)现行会计报告的形式单一,通过表格数字化反映,文字说明的内容较少;

(2)现行会计报告的计量标准是以历史价值为主,而对现行价值和未来价值反映不足;

(3)现行会计报告的内容是以历史成本和权责发生制原则为基础,反映历史的和现在的信息,而缺乏具有预测性、前瞻性及不确定性的信息,另外,报告所强调的是整体内容,而对某些专项内容披露不够充分;

(4)现行会计报告的结果是以内部经济活动影响为主,未能充分揭示外部环境因素对企业的影响程度;

(5)现行会计报告报送的时间是以会计分期假设为前提,定期报告,时效性较差。

2、会计实务工作的改革思考:会计管理作为国民经济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大。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管理方式的变化,会计工作的重点应日益从信息加工演化为对知识、信息的分析、判断和运用上来,会计实务工作方面的改革势在必行。

(1)不断扩大会计职业范围。会计工作除传统的企业会计核算外,财务管理、经营计划制订、财务控制系统设计、投资决策等应成为重要的职业范围。因此会计实务工作者应不断拓宽视眼,延伸和转变会计工作的功能,充分发挥会计在知识经济时代应有的作用。

(2)不断更新会计知识体系。经济各部门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经济运行的“触角”也延伸向经济部门以外的其他领域,如政治、文化、环境等等,近年来出现的绿色会计、行为会计等就是这种趋势的端倪。因此会计实务工作者应适应社会变革,不断增长和更新知识。

(3)不断普及与深入信息技术的应用。随着经济信息化的出现,使得国际互联网、企业内部网成为会计人员的常用工具,手工处理方式已经到了非变革不可的时候。信息技术在会计中应用的不断普及与深入,及其本身技术、知识更新的不断加快,必将进一步加大对会计职业发展和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要求。

四、实践的心得

会计本来就是烦琐的工作。在实习期间,我曾觉得整天要对着那枯燥无味的账目和数字而心生烦闷、厌倦,以致于登账登得错漏百出。愈错愈烦,愈烦愈错,这只会导致“雪上加霜”。反之,只要你用心地做,反而会左右逢源。越做越觉乐趣,越做越起劲。梁启超说过:凡职业都具有趣味的,只要你肯干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因此,做账切忌:粗心大意,马虎了事,心浮气躁。做任何事都一样,需要有恒心、细心和毅力,那才会到达成功的彼岸!这次会计社会实践中,我可谓受益非浅。

社会实践报告:会计类社会实践报告2

一、实习单位单位简况

盟广播电视局是盟政府的行政职能部门,主管全盟的广播电视新闻宣传,事业建设,产业发展,播出安全等工作。

二、实习过程简况

随着会计制度的日臻完善,社会对会计人员的高度重视和严格要求,我们作为未来社会的会计专业人员,为了顺应社会的要求,加强社会竞争力,也应该严于自身的素质,培养较强的会计工作的操作能力。于是,这个暑假,我到广播电视局参加了社会实践,看他们如何工作,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从7月20日到29日,虽然是短短的十天,我学到了不少课本里学不到的实际知识。我初步了解了财务的使用和会计处理的流程,并做一些简单的会计凭证。

我认真学习了正规而标准的会计流程,真正从课本走到现实中,细致地了解了会计工作的全部过程。实践期间我努力将自己在学校里所学的理论知识向实践方面转化,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期间我遵守了工作纪律,首先了解以往所制的会计凭证和附在会计凭证上的原始凭证,由于以前在学校学过会计凭证,借贷等知识,所以对会计凭证不是太陌生,因此借着记忆加上学校里所学过的理论对于区区会计凭证完全可以熟练掌握,但是这种浮躁的态度让我忽略了会计循环的基石。

会计分录在书本上可以学习,可一些帐单、收据、收费清单、汇票等就要靠实践时才能真正接触,从而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同时还要把所有的按月按日分门别类,并把每笔业务的单据整理好,用图钉装订好,才能为编制会计凭证做好准备。

通过十天的学习编制记帐凭证工作,对于各个会计科目有了更加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并且对于我把书本和实践的结合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除了学习编制记帐凭证外,还初步大概地了解到每一种原始凭证的样式以及用途。从制单到记帐整个过程基本上了解了个大概后,就要认真结合书本的知识总结一下做账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除了学习以上知识外,我也粗略了解了出纳的工作,与以往对出纳的了解不同,现实的出纳业务比较繁琐,还要保管现金,支票和收据等等,需要非常细心与耐心。

三、实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建议

在短期的实践中我却学到了学校生活中难以了解的,相信人际关系就是现今不少大学生刚踏出社会遇到的一大难题,于是在实践时我便有意识觉察前辈们是如何和同事以及上级相处的,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搞好人际关系并不仅仅限于本部门,还要跟别的部门的同事相处好,那样工作起来的效率才高,人们所说的“和气生财”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也是不无道理的。实践过程中我虚心求教,使得十天的实习更加有意义,此次的实践为我们深入社会,体验生活提供了难得的机会,让我在实际的社会活动中感受生活,了解在社会中生存所应该具备的各种能力,同时在工作中常与前辈们聊聊天不仅可以放松一下神经,而且还可以学到不少工作以外的事情,尽管许多情况我们不一定遇到,可有所了解做到心中有底,也算是此次社会实践的目的.了。

四、实践感想

自从走进了大学,就业问题就似乎总是围绕在我们的身边,成了说不完的话题。在现今社会,招聘会上的大字报都总写着“有经验者优先”,可还在校园里面的我们这班学子社会经验又会拥有多少呢?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真正走入社会,能够适应国内外的经济形势的变化,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我大学的第三个暑假满怀激情地参加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一个大学生有别于中学生就在于他更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社会实践活动一直被视为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

这一次实践的时间短暂,虽然接触到的工作很浅显,但是依然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和经验,通过实践,我能够更好了解自己的不足了解会计工作的本质,了解社会工作的方方面面,让我更早地为自己做好职业规划,设定人生目标,向成功迈进一大步。

社会实践报告:会计类社会实践报告3

一、公司概况

公司名称:天津亿品佳食品贸易公司

经营范围:食品经营 注册资本:200万

二、具体情况

首先,在第一周时间里,我对公司业务流程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其次,在第二周的时间里,我认真、仔细学习了日常财务操作的全过程。跟出纳人员学会了如何开支票等票据、如何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帐凭证、登记现金、银行日记帐、每月月底如何根据银行对帐单与帐户进行核对,及时编制调节表,向主管计学习财务报表的编制和财务分析。最后,在第三周的时间里,我学习和了解了公司的有关财务制度,对财务人员的岗位主要职责有了具体认识。

三、公司在财务会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认为该公司在财务会计方面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帐务处理不准确。

2、会计凭证不规范。

3、会计档案整理不规范

四、实践的收获和体会

以前,我总以为自己的会计理论知识扎实较强,正如所有工作一样,掌握了规律,照芦葫画瓢准没错,那么,当一名出色的会计人员,应该没问题了。现在才发现,会计其实更讲究的是它的实际操作性和实践性。离开操作和实践,其它一切都为零!会计就是做账。

其次,就是会计的连通性、逻辑性和规范性。每一笔业务的发生,都要根据其原始凭证,一一登记入记账凭证、明细账、日记账、三栏式账、多栏式账、总账等等可能连通起来的账户。这为其一。会计的每一笔账务都有依有据,而且是逐一按时间顺序登记下来的,极具逻辑性,这为其二。在会计的实践中,漏账、错账的更正,都不允许随意添改,不容弄虚作假。每一个程序、步骤都得以会计制度为前提、为基础。体现了会计的规范性,这为其三。

登账的方法:首先要根据业务的发生,取得原始凭证,将其登记记帐凭证。然后,根据记帐凭证,登记其明细账。期末,填写科目汇总表以及试算平衡表,最后才把它登记入总账。结转其成本后,根据总账合计,填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损益表等等报表。这就是会计操作的一般顺序和基本流程。

在实习期间,我还参与了增值税发票的申报,了解了进项销项税之间的相互抵消等纳税方面的具体工作,知道了在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开具中,必需核对单元的每一项税务信息,搜罗税号、名称、电话、地址等,在开具过程中,必需真实切确,其中任何一点小错误的出现,申报工作就不能完成,随后进项销项的抵消又会出现问题,因此,丝毫差错都是不允许的;也知道了发生错误的增值税发票,需向税务局提出申请,开具红字发票等。

会计本来就是烦琐的工作,我曾觉得整天要对着那枯燥无味的账目和数字而心生烦闷、厌倦,以致于登账登得错漏百出。愈错愈烦,愈烦愈错,这只会导致“雪上加霜”。反之,只要你用心地做,反而会左右逢源。越做越觉乐趣,越做越起劲。梁启超说过:凡职业都具有趣味的,只要你肯干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因此,做账切忌:粗心大意,马虎了事,心浮气躁。做任何事都一样,需要有恒心、细心和毅力。

社会责任会计有关问题研究 篇6

关键词:社会责任会计;社会环境;核算体系

中图分类号:F2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12-0091-02

一、社会责任会计的含义

经济的发展、社会日益激烈的竞争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伪劣产品销售、作假账、职工生活无保障等。企业在创造利润、对所有者的利益负责的同时,还应承担对员工、对消费者、对社区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保障生产安全和职业健康、支持慈善事业、保护弱势群体等。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会计的新兴分枝——社会责任会计。社会责任会计是探讨、研究如何更好地维护人类可持续发展,为企业管理当局、政府、社会公众的相关利益集团和个人的决策提供特定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会计信息系统,其直接目的是通过计算和记录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向政府及公民全面反映企业对社会的各种影响,最终实现社会净贡献最大化。

二、我国推行社会责任会计的必要性

推行社会责任会计、加快社会责任会计核算体系研究的脚步对企业自身、对我国会计学界的发展、乃至对整个国家的经济管理、宏观调控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是企业建立自身形象的需要

在我国推进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与发展是企业建立自身形象,维持良好信誉的需要。企业的形象、信誉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在很大程度上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是成正比的。企业通过披露自身履行社会责任的良好业绩,体现企业对社会的关爱,对环境的爱护,对职工的关怀,可以充分展示自身良好的企业文化。

(二)可以为我国会计模式的改革提供一个研究方向

会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已经从单纯的生产经营型管理向全方位社会化服务型管理转变。为了适应企业的需要,会计必须寻求一种新的模式,以便引导企业注意市场需求,讲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社会效益,减少社会成本。

(三)可充实市场经济规范并加强监督约束机制

通过建立社会责任会计本身的机制,揭示并报告企业的社会责任及履行情况,可以形成一种固定的管理制度,把企业纳入全社会的监督之下,从而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使企业的不良行为得到调整(如存在的企业隐瞒利润总额而少缴所得税,掠夺生态资源和污染环境等),促使我国整个市场机制健康、良性的运转。社会责任会计核算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加强国家对企业的宏观管理,减少或杜绝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

三、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我国对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起步较晚,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正处于研究和摸索阶段。目前,我国推行社会责任会计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缺乏实施社会责任会计的社会环境

1.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不强。长久以来,企业唯一的目标都被定义为股东财富最大化,这就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企业运转就是在为股东服务、是在为股东创造价值。所有的员工、资源都是为企业所有者创造财富的工具。这样产生的弊端是:第一,把社会多数人的利益排除在外,仅着眼于资本收益;第二,不利于增强企业的功能和发挥会计的职能,而是引导会计人员在不正当的会计手段上钻营;第三,无视企业存在的社会价值,使企业成为一种与社会格格不入的经济动物,而不是作为社会的重要部分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维护社会整体利益。

2.社会责任相关法规不健全。社会责任的履行从法律上看,属于义务的范畴。无论是在社会责任意识强,道德风尚高的国家和地区,还是在社会责任意识薄弱,社会道德风尚差的国家和地区,通过法律手段规范、保障公民和组织履行其应有的义务都是必要的。在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的阶段,加强法律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我国,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五条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循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深圳证券交易所也于2006年9月25日发布了《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但是内容都比较笼统,可操作性差,也没有指出不承担社会责任应受何处罚。

(二)社会责任会计核算体系不够完善

1.没有确立相应社会责任会计核算内容。社会责任会计核算体系要发展和完善,要形成一个独立完整的架构,首先要和传统财务会计区分开来。因为传统财务会计是以企业追求自身利润为核心设立的,而社会责任会计目的是通过计算和记录企业社会成本和社会受益,真实地反映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和损害,出发的角度不一样,核算的内容必然也不相同,只有确立了社会责任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才能进一步确立核算的科目、计量的方法等等更深入的操作细节,进一步推进社会责任会计的实施。

2.各种计量方法不成体系。社会责任会计计量问题存在较大的争议,目前可选的主要方法有:(1)客观历史成本与主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2)机会成本法;(3)替代品评价法;(4)社会公正法;(5)预防成本法;(6)调查分析法。除以上几种方法外,还有复原或避免成本法、模糊数学法、影子价格法、文字描述法等,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计量方法体系。

3.社会责任会计报告绝大多数以非会计基础型为主。随着企业社会责任观念的日益深化以及政府相应法规的颁布,在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主动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带头披露的多是一些跨国集团,如可口可乐、诺基亚等等,以及国有龙头企业如建设银行等。在他们的社会责任报告中,绝大多数是文字性描述,而没有通过具体的会计方法加以量化披露。我国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几乎全部是文字性描述,而跨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相对数字化的分析要多一些。这反映了我国披露水平较低。由于计量方法的多样性,文字性的叙述应该是社会责任会计报告中必不可少的,但会计专业信息过少会降低信息可比性,不利于政府进行宏观管理,无法满足社会各界报告使用者的需要。

三、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营造良好的社会责任会计实施环境

1.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企业应大力宣传有关社会责任知识,以提高企业包括厂长经理在内的各级人员对推广社会责任重要性的认识,并加强各项基础工作。针对目前有些企业领导及会计人员对建立社会责任会计制度的作用认识不足的现状,应鼓励企业在运用社会责任会计过程中,通过实践工作中社会责任会计所发挥的作用,提高企业领导和会计人员的认识,为社会责任会计的推广应用扫除认识上的障碍。

2.完善社会责任的法规建设。为了体现公平原则,国家必须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用法律规定使之法律化,并对企业给社会造成的“外部经济”进行奖励以鼓励其发展,对给社会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企业进行惩罚。目前,社会责任相关法规覆盖面较窄,尽可能使法律涵盖所涉及的社会问题,法律条文要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必须尽快地制定出产品安全、产品责任、职工保障、少数民族平等权利、治理环境污染和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法律和法规。只有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才能使企業对社会责任的履行与社会会计信息揭示不断走向规范化。

(二)科学构建我国社会责任会计核算体系

1.合理确定社会责任会计的核算内容。不同行业企业的社会责任内容有着较大的区别,这不便于企业间会计信息的比较,但具体到某一行业的不同企业,其应承担的社会责任项目却基本相同或类似,因此,在未来社会责任会计发展过程中,将全社会的企业划分为若干类型的行业,并将该企业归入与之相对应的行业,对行业内的核算内容和方式进行具体规定并实现标准化,这是完全可能的,同时也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2.灵活选择计量方法。在我国计量方法的选择上,目前应考虑如下情况,第一,计量方法的选择一定要与我国国情相结合。第二,社会责任会计提供的信息主要是非财务信息,因此,在计量单位和计量方法上也应该突破传统会计的模式,应采取比较现实、灵活的做法,即在计量单位上实行多元化:可用货币计量的,采用货币计量,无法用货币计量的采用实物计量;在计量方法上灵活化:可计量的才用货币或实物计量,无法计量或无法充分计量的,采用文字加以说明。

3.报告应以会计基础型披露方法为主。对于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如果是可以确认和进行数据计量的,则应尽量选用定量指标加以反映,因为定量指标的客观性和可比性比较强,再者企业的会计人员在长期的会计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会计数据处理经验,善于从会计数据中获取有用的会计信息。对于确实无法进行定量反映的,也可以用文字表述的方法进行披露。

参考文献:

[1] 刘广生,肖好峰.社会责任会计研究综述[J].财会月刊,2006,(10):62.

[2] 阳秋林.论社会责任会计的计量方法[J].企业经济,2003,(1):136.

[3] 刘立燕.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内涵、目标与计量[J].财会通讯,2006,(7):66.

[4] 杨忠英,邹双梅.关于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思考[J].齐鲁珠坛,2006,(1):20.

从传统会计视角看社会责任会计 篇7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社会责任会计有了一定的发展。社会责任会计作为会计发展的新领域和新分支, 是社会责任同会计学的结合, 它是以会计特有的方法和技术对某一企业经营活动所带末的社会贡献和社会损害进行反映和控制的会计。下面本文将在传统会计理论的基础上, 结合社会责任的特点, 对社会责任会计理论的一些内容进行阐释。

一、社会责任

到目前为止, 国际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还不统一, 国际机构对其定义至少有200多种,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除了大家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视角、形式的认识不同外, 更重要的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和外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

1997年, 英国学者约翰埃尔金顿 (John Elkington) 最早提出了三重底线的概念, 他认为就责任领域而言, 企业社会责任可以分为经济责任、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企业在进行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时必须履行上述三个领域的责任, 这就是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三重底线理论”。

无论哪种定义, 其共同点都在于, 强调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企业所肩负的责任除了为股东追求最大化的利润外, 也应该考虑相关利益人, 即影响和受影响于企业行为的各方的利益。

同时, 约翰埃尔金顿在三重底线概念下对社会责任进行了, 分类形成了有名的企业社会责任“三重底线理论”。表1如下:

企业履行应尽的社会责任, 可以给自身和整个社会带来极大的好处, 就其长远意义, 总结为以下几点:

首先, 企业可以通过履行社会责任增加企业的利润。

其次, 企业可以以其良好的社会责任观树立和改善企业的形象。

再次, 企业可以通过对社会责任的实践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最后, 企业社会责任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构建和谐社会。

二、社会责任会计

在对社会责任会计进行分析时, 我们主要是在传统会计理论的基础上, 结合社会责任的特点, 从定义、目标、信息使用者、假设、原则、要素等方面对社会责任会计进行阐述。

(一) 社会责任会计的定义

关于社会责任会计的涵义各国有不同的观点,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是美国会计学者戴维F 林诺维斯首次提出的“社会责任会计”概念, 他认为社会责任会计意味着会计在社会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社会科学中的应用;第二种是美国会计学教授Sylil C.Mobley的观点, 认为社会责任会计是整理、衡量和分析政府及企业行为所引起的社会和经济结果;第三种是美国会计学教授Ahmed Belkaou给出的定义:社会责任会计是测定和报告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对一般社会带来不利影响时防止和处理这些消极因素并加以恢复和补偿的有关事宜;第四种则是日本《新版会计学大辞典》中的定义:社会责任会计是指企业经济活动对社会所带来影响的计量和报告

上述各种观点从不同角度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研究的内容进行了规定, 也进一步影响了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范围。综上所述, 本文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是企业社会责任与会计学的有机结合, 是把企业与社会的关系作为核算内容, 通过会计对企业生产经营行为产生的社会成本、社会效益加以计量, 并通过社会责任报告向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有用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 其目的是实现企业社会价值的最大化, 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最终目标。

(二) 社会责任会计的目标

从传统会计的角度来看, 作为企业管理的子系统, 会计部门与其他销售管理等部门一样, 具有特定的管理对象和能力内容, 因而也具体其直接的目的。比如, 销售部门的直接目的是不断地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额, 增加销售收入。当然对于会计部门而言, 作为一个信息系统的基本特征, 直接目标是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而会计的目标最终必须服从企业整体的目标, 即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是传统会计的延伸和扩展, 其目标分为直接目标和最终目标。直接目标是为包括广泛这会公众在内的各方信息使用者提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 帮助其决策的有用信息;最终目标是在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基础上构建和谐社会。

(三) 社会责任会计的信息使用者

与传统的会计学相比较, 除了政府、投资者、债权人等外部使用者和企业内部管理者之外, 社会责任会计的信息使用者增加了广泛的社会公众。

之所以增加社会公众作为信息使用者, 是因为我们社会公众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是企业的首要服务对象。只有企业得到社会公众的肯定, 企业才能够更好的发展。如果社会公众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状况不佳, 他们会选择远离该企业并提醒周围的人远离该企业, 企业会因此而丧失相当大的潜在顾客。

(四)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假设

传统会计理论结构中所包含的会计假设有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它规定企业应当对本身发生的交易和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企业会计应当以货币计量。而这些假设的内涵在社会责任会计理论下发生了变化, 需要重新认识。

1. 会计主体假设

社会责任会计是站在社会角度来衡量企业经济活动的社会影响, 但是它属于微观社会会计。它是以各个经济组织 (企业) 为主体的核算, 而且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准确反映经济组织社会责任履行情况。

2. 持续经营假设

传统会计假设企业的经营活动会无限期地进行下去, 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破产。这个假设同样适合社会责任会计。企业只有持续经营才能够合理承担社会责任并对其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3. 会计分期假设

企业应当将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成连续相等的期间, 从而结算盈亏, 编制会计报告, 及时提供有关企业各方面的信息。因此将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个相等的时期, 及时反映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是合理之举, 也是必需的。

4. 多重计量假设

由于社会责任会计反映和核算的内容很特殊, 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形式多种多样, 有些是可以量化的, 有些则根本无法计量。因此, 我们应该假设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计量是以货币计量为主, 其他如劳动量、实物量等非货币计量方式为辅的方式。这样就能综合反映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

(五) 社会责任会计的原则

结合传统会计, 我们认为社会责任会计应具备以下原则:

1. 社会性原则。

传统会计从自身角度反映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活动。社会责任会计则要求企业以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履行社会责任。社会责任会计的社会性原则, 着重点是关注社会整体发展及和谐观。

2. 真实性。

客观真实性就是要实事求是, 它要求企业应客观如实地按事物本来的面目反映一切会计事项, 不得歪曲或有主观成分, 是可供检验的。社会责任会计的真实性原则, 着重点是关注企业提供有关社会责任方面信息的真实与否。

3. 政策性。

由于社会责任会计具有社会属性, 在一定程度上要受到国家社会形势及相关政策的影响和制约。社会责任会计政策性, 着重点是关注会计活动要遵循适时的政策法规。

4. 充分揭示性。

充分揭示要求企业披露的信息能全面地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所需的社会责任信息, 服务于政府、组织、企业和消费者等一切团体和个人, 以减少投资的盲目性, 降低决策的风险性。社会责任会计的充分揭示性, 着重点是关注企业提供社会责任方面信息的全面性。

5. 可比性。

为了使不同行业在不同时期的社会责任会计报告具有可比性, 企业不能随便变动会计处理程序及方法, 尤其在当前对会计科目、计量、方法、表格形式尚未统一规范的情况下, 对无法采用货币计量的事项可采用文字说明 (非会计基础型) 予以报告, 以增强可比性。

(六)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六要素

1. 社会责任资产

社会责任资产是指企业过去交易或者事项中由于承担社会责任或参与社会责任活动所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有关社会责任方面的资源。具体包括:环境资产、环境治理设备、人力资源培训资产、照顾幼儿及病、弱、老、残等投资、消费者售后服务投资、社会责任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及长期待摊费用等项目。

2. 社会责任负债

社会责任负债是指企业由于过去事项破坏企业社会责任而承担的现时义务, 该义务的履行预期会导致含有经济利益的资源流出企业。具体包括:应交矿产资源补偿费、应付消费者退货金或赔偿金、应付售后服务费、应付环境治污费、应交环境绿化保护费、应交社区服务费、应交公益福利捐赠款、应付其他社会责任款等项目。

3. 社会责任权益

社会责任权益是指企业所有者在企业社会责任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 是社会责任资产减去社会责任负债后的净收益。具体包括:在会计期间内自然资源的培育或正常生长;财产重估溢价或接受社会责任资本捐赠等项目。

4. 社会责任收入

社会责任收入是企业在日常生活中因履行社会责任而取得的, 与所有者投入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入。具体包括:因从事的社会责任行为 (如购置环保设备、购置地皮修建社会责任工程) 而得到的国家价格优惠或补贴、社会责任项目拨款等项止。

5. 社会责任费用

社会责任费用是企业在日常生活中由于自己的经营活动给外部带来的损害或价值牺牲, 与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具体包括:赔偿或罚款等项目。

6. 社会责任利润

社会责任利润是将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企业社会责任收入与社会责任费用比较所得的结果。具体包括:企业因环境保护取得的收入扣除其破坏环境发生的耗费而得的净值。

三、建立社会责任会计体系的意义

首先, 目前我国企业会计信息无法了解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只有通过社会责任会计客观、公允地披露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 信息使用者才能评价企业的业绩和对社会做出的贡献。

其次, 社会责任会计的建立和实施能增强企业社会责任观念, 将企业社会责任落到实处。便于企业改进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和社会活动, 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最后, 社会责任会计体系能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投入产出情况进行确认、记录和计量, 并及时对外报告, 反映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进行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 为企业开展国际竞争创建良好的国际环境。

参考文献

[1]胡承德.论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目标.财会月刊, 第十五期.

[2]刑俊.社会责任会计理论结构探讨.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7年16期.

[3]刘海巍, 张林.社会责任会计要素界定的探讨.

社会保障会计 篇8

上午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与应用专业委员会向各位领导和与会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我们在炎炎夏日, 齐聚“锦绣太原城”, 研究探讨当前的热门话题—“企业社会责任与社会责任会计”, 这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背景下,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希望大家能在思想的碰撞和智慧的交流中分享到优秀的研究成果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借此机会, 我想谈谈个人对企业社会责任和社会责任会计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供各位参考。

一、企业社会责任是社会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尽管在理论上, 大家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还不尽统一, 但基本的共识是:企业不仅要承担为股东创造价值的责任, 还要兼顾供应商、员工、社区、环境保护、消费者等多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实现企业综合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从哲学的观点看, 企业是人类社会这个大系统的一个元素或一类组织, 它不仅仅要发挥促进经济发展、优化资源配置的基本作用, 还要适应社会发展的多元化需求, 在人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供应链上下游多方共赢等方面承担起企业公民责任, 从而促进人类社会这个大系统的协同和可持续发展。社会的良性发展同时也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和资源。如此循环往复, 社会福利才能不断增加, 人类生活才会更加幸福。

从这个意义上理解, 企业社会责任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一致的。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其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企业经营管理, 就要认识到企业的发展特别是中央企业的发展, 不仅关系到企业和股东的利益, 还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因为, 企业经济是国家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实力的基本载体和实现纽带。企业的根本目标是发展, 要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 不仅要有规模和效率、技术和品牌, 还要适应全球绿色环保、低碳经济的浪潮, 赢得好的发展环境和机遇。一句话, 企业社会责任是社会经济发展到新阶段的外在要求, 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从全球发展来看, 企业社会责任已经不是一个概念、一种时尚, 更不是一句口号、一阵运动, 而是扎扎实实在行动。从世界组织、主权国家, 到企业整体、员工个人, 都越来越认识到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关标准不断建立健全。据报道, 国际标准组织制订的首个社会责任标准 (ISO26000) 草案已经完成, 按照工作计划, 将于今年7月正式通过, 成为国际标准公布实施。这也是国际标准化组织首次制定非技术类的标准。在此之前, 美国非政府组织社会责任国际 (SAI) 于1997年10月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认证 (SA8000) , 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引起热烈讨论和广泛关注, 这一标准也已经用于第三方认证。一些中国企业为了成为国际跨国公司的供应商就要接受社会责任检查或审核。尽管曾引发了“SA8000是贸易壁垒还是国际通行证”的争论, 但企业社会责任的时代已经到来。

不少国际跨国公司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已经逐步从社会压力下的“被动行动”转型到企业发展中的“自觉管理”, 将企业社会责任融入到企业发展战略和日常经营管理当中。比如, 我们大家都熟知的GE公司, 2005年该公司提出“绿色创想”计划, 并写入公司战略。GE的“绿色创想”使得绿色理念能够进行指标衡量, 比如降低产品能耗、减少废气排放、降低产品成本等等, “绿色创想”已经在其产品和项目上得到应用, 效果比较明显。不论是“绿色创想”还是“健康创想”, GE公司都形成了一套从核心理念、研发投入到项目管理、成果使用等经营管理流程, 在实现财务绩效的同时, 得到了利益相关者的好评, 带来经济和社会双重收益, 提升了公司形象和品牌价值。

近几年, 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也是快速发展, 这得益于多方的推动, 特别是国家和政府从劳动用工、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多个方面进行宣传引导, 加强立法和监督检查。2006年9月, 《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发布, 倡导上市公司承担社会责任, 在追求经济效益、保护股东利益的同时, 积极保护债权人和职工的合法权益, 诚信对待供应商、客户和消费者, 积极从事环境保护、社区建设等公益事业, 从而促进公司本身与全社会的协调、和谐发展。2007年底, 国务院国资委以国资发研究[2008]1号文印发《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 要求中央企业要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成为依法经营、诚实守信的表率,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表率,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的表率, 努力成为国家经济的栋梁和全社会企业的榜样。中国企业已经从理念认知转到加速行动时期。

据《WTO经济导刊》统计表明, 我国在2009年共计发布了631份社会责任报告, 发布报告的数量超过历年的总和, 其中, 工业企业发布397份、工业协会发布两份, 工业企业和工业协会发布报告的数量占发布总量的60%。受国际先进企业的影响, 我国一部分先进企业已经探索建立社会责任内部推进机制。与此同时, 部分行业和省份开始着手进行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机制, 引导企业对社会责任进行规范管理。可以预见,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将成为未来一个时期的热点和焦点。

有一个问题特别值得关注, 那就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国际标准制定问题。毋庸置疑, 中国企业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但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制定一定要有国际代表性和适用性, 对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 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是否应当以及如何有别于发达国家等等, 都是直接影响国家利益、企业利益的问题。参与国际标准起草研讨的中国有关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目前主要以自然科学的专家为主进行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相关课题的研究, 呼吁社会科学领域专家的关注和参与。我想, 会计界人士, 特别是理论研究工作者应该高度关注。我国在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和国际等效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成绩,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希望通过包括在座各位在内的多方努力, 使得我国在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和企业社会责任会计规则的国际趋同和等效道路上能有更大收获, 为中国企业国际化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作出会计人应有的贡献。可以说, 社会责任会计必须有所作为, 也应当大有可为。

二、我国社会责任会计发展的思考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为社会责任会计的发展提供了土壤, 也提出了需求。中国会计准则的建设过程已经充分证明, 既符合中国实际, 又满足国际趋同要求的会计制度建设双重目标可以有机协调。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发展也应该沿着这条正确的道路前进。对于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和实务工作者而言, 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 会计工作者要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支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不管是履行社会责任, 还是实现经济目标, 第一要务都是发展。所以, 会计工作者要牢固树立“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促进发展, 构建和谐”的工作理念, 要“立足财务、跳出财务、超越财务”, 成为企业“战略的决策支持”、“领导的参谋助手”、“业务的合作伙伴”, 凡是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有利于企业队伍建设、有利于企业管理创新的都要坚决支持, 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尽职尽责尽力。

对于我们这样的中央军工企业集团而言, 首要的使命任务就是为国家提供高技术武器装备和民用航空产品, 为建设强大的空军和提高我国航空运输能力作出应有的贡献。全体航空人都秉承“航空报国、强军富民”的宗旨, 践行“敬业诚信、创新超越”的理念, 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前沿技术, 实现了我国军机从第二代向第三代的跨越。批量生产交付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与发达国家在役主力战机相匹敌的航空武器装备。同时, 民机产业、燃机产业、非航空产品的发展都取得重大进展。我们大幅度缩短了与世界上最先进国家航空工业的差距, 实现了由“望尘莫及”到“望其项背”的历史转折。中国已跻身于能够同时自主研制生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战斗机、轰炸机、特种飞机、无人机、发动机、空空导弹等多种航空装备的少数几个先进国家之列。在去年国庆阅兵庆典上, 我们集团公司研制生产的15个型号151架战机组成12个空中编队飞过天安门上空, 扬国威、振民心, 每一名航空人都为之自豪, 倍感荣耀。我个人认为, 这是最大的社会责任, 这里面也凝聚着10000多名航空财会人员的辛勤汗水和敬业奉献。

在微观层面,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可能会增加资源使用, 短时期内带来企业运营和管理成本的增加。但长期来看, 企业社会责任工作会增强企业发展能力, 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综合价值。会计工作者既要着眼当前算好经济账, 又要面向未来理清发展账;要在资金筹措、投资决策等重大方面积极配合和支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战略安排和管理行动。以我们中航工业集团为例, 近三年已累计为灾区和困难地区捐款近2亿元, 既有单位捐款也有个人捐款, 财务部门配合相关部门在款项收缴、会计核算、税务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认真细致的工作。为切实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中航工业响应国家政策导向, 加大对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投资, 大力发展风电设备、锂电池、复合材料等有利于节能环保、节约资源的项目。财务部门在预算安排、资金筹措、财税政策争取等多个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同时, 中航工业还鼓励所属单位依法诚信纳税, 在集团公司2010年度财务工作会议上, 专门对天虹商场股份有限公司等纳税额在亿元以上的10家单位进行表彰, 并对这些单位的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授予集团公司总经理特别奖。我们认为, 这既是一种经济管理行为, 也是具体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现。集团公司财务部门也将这种理念和行为传导至所属成员单位。

我们集团公司所属的深圳中航, 自1982年成立以来, 经过近三十年发展, 已逐步发展成为集高科技制造、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酒店经营、商业零售、进出口贸易、资源开发等核心业务为一体的多元化企业。公司旗下拥有深圳中航集团、中航地产、深天马、飞亚达、天虹商场等五家境内外上市公司以及深南电路、中航物业、格兰云天、上海宾馆、中航商贸等一批在业内具有影响力的知名企业。深圳中航将社会责任全面融入企业核心价值观, 使之成为企业战略的自然选择, 也成为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 并以此引导企业应对金融危机、实现持续发展, 通过人性化管理、环保生产、援助教育及慈善事业等方面的努力, 全方位践行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

该公司连续两年共出资300万元独家赞助深圳关爱行动重点品牌活动——深圳募师支教行动, 招募志愿者前往甘肃、江西等地支教, 并出资800万元援建甘肃文县二中重建项目。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 公司第一时间对灾区捐款捐物, 累计捐款 (含物资折价) 1860余万元。同年, 深圳中航共捐款2285万, 发起“深圳市慈善会・深中航爱心基金”。由于多年来对公益慈善事业的一贯支持, 深圳中航被国家民政部授予“最具爱心内资企业”, 被中华慈善会连续两年授予“中华慈善突出贡献 (企业) 奖”。深圳上市公司协会和资本圈联合向深圳中航所属的中航地产颁发了“2007深圳资本圈社会捐赠奖”和“5・12汶川大地震慈善捐助奖”, 用于表彰公司在2007年增长财富道德水平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在2008年“5・12”地震中为四川地震灾区所作的贡献。这些荣誉是对深圳中航不断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肯定, 也提升了公司在社会上和资本市场的形象。

(二) 会计理论研究者要加大对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力度

根据有关文献分析, 我国的社会责任会计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 面向国际、立足国内的社会责任会计理论体系还不完整, 一些会计技术层面的问题还没有很好地解决。比如, 社会责任会计的计量、报告、评价等重要问题。从现有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来看, 定性描述多、定量数据少;对过去行动的总结多、产生效益的分析少;自我评价肯定多、他方鉴证评价少。如果在会计层面, 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将会影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性。会计也就不能为决策者、为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及时提供有用的信息,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效果和生命力就会打折扣。所以, 会计理论研究工作者一方面要紧密跟踪国际上社会责任会计研究的进展, 另一方面要深入调查研究提出理论上的解决方法。

比如, 我们集团公司2010年组织安排节能减排项目45个, 涉及资金近15亿元, 可基本解决高能耗和高排污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对于此类行为, 从管理会计来看, 政府和企业应当如何进行激励, 项目投入后实施效果如何进行财务评价等等, 都需要理论研究的支持。再比如,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 为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 我们集团公司以“尽企业公民义务, 展中航工业风采”为主题, 扩大招收2009届高校毕业生, 在原计划招收2009届高校毕业生6000人的基础上, 招生计划增加了1倍, 招收数量增加到1.2万。对这样的积极行动, 会计应当如何进行计量、报告?从目前现状来看, 会计可能看到的是“成本”, 是扩大招生带来的职工薪酬、管理费用等成本费用的增加。但另一方面, 扩大招聘高素质人才给集团公司、给用人单位带来的智力资本应该如何进行计量, 投入产出如何进行评价等问题在理论层面都还没有很好的解决, 这也给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带来了难题。类似于这样的问题还可以举出很多, 希望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工作者能携手实务界, 破解这些难题, 同时, 也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课题研究项目安排、研究经费、国际交流等方面加大对社会责任会计研究的支持力度, 力争在国际社会责任会计研究领域取得创新性成果。

(三) 社会责任会计要具有战略性和开放性

会计也好、财务管理也好, 都是为企业发展战略服务的, 社会责任会计同样也应该是基于战略的, 与企业发展战略有效对接, 这就是社会责任会计的战略性问题。比如, 我们前面提到的, 企业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 加大对循环经济、节能环保的投入等等都是战略性决策。

社会责任会计的开放性就是社会责任会计要与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及其他企业管理或工商管理、法学等学科相融合, 开放式发展。从实务角度而言,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都有成本, 这些成本不管是资本性支出还是费用性支出, 都要纳入单位的预算管理体系, 科学预算。同时, 企业捐赠等履行社会责任行为在财务管理层面要有制度约束, 要合法合规。同样以捐赠为例, 捐赠物资不同、受赠对象不同, 其税负也不一样, 这就有一个税收筹划问题。

发展战略导向、跨学科融合、多目标聚焦, 这既是当今企业管理理论研究的主流趋势, 也是企业管理实践的主题。社会责任会计也要沿着这条主线, 不断深化研究, 不断提高实践水平。

社会保障会计 篇9

一、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概述

社会保险基金是依照国家有关法规政策规定, 由单位及个人缴纳的专项基金, 这一笔专项基金主要用于保障保险对象的养老、失业、医疗、工伤以及生育等保险待遇。而保险基金管理, 顾名思义就是针对这一专项基金所实施的管理活动, 其主要是为了实现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稳定运行。一般来说, 我们把保险基金的运作条件、投资运营以及监管等进行科学规划和系统管理的统称称之为保险基金管理, 它是社会保障制度稳定运行的核心环节, 能够有效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

二、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会计理论

根据我国劳动部门最新发布的《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报告, 我们可以得知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点:面向贫困家庭及个人的社会救助;面向工资劳动者的社会保险;面向全体城乡居民的社会福利、面向军烈属的社会优抚。根据以上四项保障内容, 可以把社会保障会计的内容划分为社会经济会计、社会保险基金会计、社会福利会计以及社会优抚会计四大方面。

三、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概况

我国的社会保险主要是针对贫困家庭、老年人以及失业人员所设立的, 以为他们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但是社会保险主要来源于参保人所在用人单位缴纳的保险费、参保人按一定工资比缴纳的保险费、政府的财政补贴以及社会保险基金银行利息或投资回报。投保人购买保险的目的是通过获得保险赔付来实现自身的经济保障, 而自己投保的资金金额同时也决定了保障的的大小。根据市场调查数据显示可得:2015年全国保险费用收入2.4万亿元, 比2014年增加20个百分点, 剔除个别保单的影响, 保险费实际的增长速度大概为17%, 同期保险业总资产达12.4万亿元左右。当前我国的社会保险基金主要是由政府劳动保障部门及其所属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管理, 而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也实现了收支两条线。社会保险基金的收入主要纳入财政部门的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 而社会保险基金的支出则由财政部门定期从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中划拨, 并由于支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在此背景下, 多个部门共同参与了社会保险基金的运行及管理, 导致了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机构部门分散, 难以集中管理和协调运作。

四、社会保障会计在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的作用

(一) 有助于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制度建设

1、有助于基金预算管理制度的完善。

对于基金管理预算来说不仅仅是一种预估性的技术职能, 更是对政策指导一种考验性比较强的工作, 相关的编制流程也是要按照“二上二下”的编制环节来进行。现如今越来越多的编制工作都集中在每年的八九月进行, 也就意味着对于资料的收集工作准备不完善, 资料上的误差也就为预算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最后导致编制内容上的粗糙、预算与实际结果相差过大等等。而社会保障会计不仅可以协助社会保障主管单位做好年度预算计划和实施计划, 还可以细心详细的将数据进行汇总, 制作成会计表格, 制定收支内容的详细计划, 从而提高基金预算编制水平, 加强基金预算执行管理。

2、有助于基金核算制度的完善。

作为一门系统化、复杂的经济活动,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特性决定了社会保障局必须要有一个较为高效的监控制度, 以实现对资金行为的监管和控制。然而, 就目前的实际来看, 社会保障部门并未建立严格的监控制度, 由于缺乏了相应的制度支持, 保险机构的交易决策和交易执行等方面都相继出现了风险。近年来, 国内保险市场所出现的几次重大亏损事件, 基本都是由于内部监管不力, 使得微小的风险逐步扩大, 从而造成无法弥补的巨额损失。而社会保障会计主体作为社会保障会计账户的核心要素, 一切会计经济活动的业务事项都以此为标准。社会保障会计把经济活动业务设置为资产类、负债类、净资财类、收入类和支出类五大类, 并以此为基础, 对原有的会计科目进行调整, 使调整后的会计科目适应各项社会保险基金会计的现实需要。

(二) 有助于实现基金管理的转型发展

会计在管理体系中素有“第三者”之称, 也就是说会计并不完全附属于管理者, 又不能完全代表单位部门的员工。当然, 我们不能因为会计这个“第三者”身份, 就忽略了它在单位内部管理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 脱离了单位管理的会计管理以及与会计管理一些相关的工作 (包括基金管理) 是不科学、不可行的, 如果会计预算管理实现的仅仅是会计、成本的管理, 那么势必会对单位的一些内部管理活动造成影响。可见, 加强社会保障会计工作, 实现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转型已是必然, 更是实现内部资源最大化的重要途径。首先, 社会保障会计工作的实施, 能够针对各项不同业务的规律和特点制定明确计划, 并交由管理部门对执行情况进行审核, 同时还可以把预算计划的完成情况和各个部门的利益挂钩, 以调动各科室、部门参与会计预算管理、基金管理的积极性。其次, 它还实现了内部审计的专业化。对于内部的审计工作, 包括会计审核、预算管理、成本核算等都委派了专业的管理人员直接负责,

(三) 有助于为基金管理提供理论支撑

理论是确保一切事物进行的标准所在, 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有它所依附的理论知识,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发展也不例外。我们只有不断对现行的基金管理理论知识进行完善, 才能适应当前不断变化的社会形势。而社会保障会计所拥有的理论知识, 为其提供了基础支撑。首先, 会计基本假设的补充, 实行相对会计主体假设与会计主体假设二者并存;项目假设与持续假设并存;货币的非计量与计量假设并存;会计交易期与分期假设并存。当中, 传统会计理论中的四个基本假设对原来的基金管理模式仍旧适用。其次, 实现会计确认中心的转移, 能够促使有形资产向无形资产的转型。再有, 社会保障会计工作的实施还可以把现金流动制、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三者融合为一体, 为基金管理建设提供一定的基础保障。最后, 在保留历史成本的前提基础上, 基金管理还可以适当地增添一些具有公允价值的关联性信息。

(四) 有助于加强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管力度

伴随着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 社会保障会计工作也获得了相应程度的改进, 社会保险基金、财政性社会保障资金、住房公积金和社会福利基金等方面的会计准则也被纳入了社会保障会计工作体系中。而对于纳入到社会保险基金理事会管理的地方统筹的各项以上资金更是作出了强制性的规定, 由经营单位的财务部门对财务报告进行编制, 并报经同级的财政部门审核, 向社会大众披露。但是, 由于受到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 现行的社会保险基金会计信息方面的披露相对不足, 而且与资源、环境相关的经济问题也被严重忽略, 尚未纳入基金管理核算体系之中。在此情况下, 会计对象得不到有效的计算, 无论是资源的耗费, 还是它们的补偿问题都得不到准确的反映。这些问题的存在, 给会计计算带来了新的问题, 严重影响基金管理工作的开展。可见, 加大对社会保障会计信息的披露, 并把基金管理和投资机构置于社会公众和监督机构之下, 将有助于加强对基金的监管。

五、结语

总之, 社会保障局要想做好保障工作, 就必须要明白会计工作在基金管理中的作用和必要性, 并针对基金管理概况, 不断加强管理, 从根本上发挥社会保障会计的辅助作用。为适应时代的新浪潮, 不仅要求我们在会计上树立新形象, 更是要求我们真正改变传统低效的基金管理, 建设高效透明的新基金管理体系, 以更好的保证管理质量以及时间上的调控, 并且能够强化监管力度、降低违规操作, 损害他人利益现象的发生。

摘要: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是社会保障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其不仅关系到广大劳动者的切身利益, 同时也是社会保障制度有条不紊运行的关键。伴随着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也在不断深化,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工作也开始呈现出新的内容和特征, 在此过程中, 社会保障会计的作用日益凸显。基于此, 文章就社会保障会计在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的作用这一课题展开探讨与分析, 以供相关读者参考。

关键词:社会保障会计,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作用

参考文献

[1]唐书哲.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研究[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1 (3)

[2]任小菲.我国社会保险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建议[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9 (5)

[3]程群.社保基金入市的风险及控制措施分析[J].经营管理者, 2009 (24)

[4]杨春红.社会保险基金会计问题浅析[J].现代商业, 2011 (9)

会计的社会责任 篇10

1 会计社会责任形成的基础

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会计的社会责任是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的一种必然的结果。会计社会责任形成的基础是由多方因素组成的,分别是在角色理论下的发展、契约理论下委托代理关系的形成,以及法律法规下的制度形成。

1.1 角色理论的不断发展使得会计在社会的地位不断提高

在会计行业的发展史中,会计的角色在不同意识流派中是不一样的,他们的社会地位也是不同的。最开始的时候,会计的主要角色是“管家”,属于会计技术流派,主要的工作是管家的某个具体的工作。然后发展成为“账簿先生”,其意识流派是会计艺术流派,主要工作内容是核算和财务报告。经过发展,现在会计的意识流派是会计信息流派,会计的主要工作不单是账簿,而是运用会计的方法给股东和政府及公民提供公司财务的相关信息,以供经营管理和决策使用,突显管理和监督价值,扮演管理者的角色。这样的理论开始被大家接受认同。所以,角色理论成为会计社会责任形成的基础因素之一。

1.2 契约理论下的委托代理关系的形成

工业革命以后,随着企业经营方式的改变,企业所有权、经营权开始产生分离,出现了委托代理的关系。会计人员开始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不能将眼光仅局限于财务活动,而应把视线放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在制定发展战略、决策等环节中,扮演好关键的助手及参谋角色。使得会计除了具有管理者的责任以外,还有向外传递和报告财务信息的责任,会计的责任开始向更广泛的领域延伸,形成了会计社会责任的基础因素之二。

1.3 法律法规的完善以及职业团队的建立

二战以后,世界经济萧条,世界各国把发展重心放在恢复和发展本国的经济建设上。经济建设发展迅速,各国经济回暖,会计职业团队开始出现,如会计师事务所。而各国也开始加强对会计的重视,出台了很多相应的法律法规,如公司法、税法和商法等。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也对会计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规范和发展完善,如《注册会计师条例》《企业会计准则》及《会计法》的不断修订和完善,使得会计职业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一种社会性职业,形成了会计的社会责任的基础因素之三。

2 会计的责任分类及实现

会计的责任具体指什么,学术界没有明确规定,但是大家对会计的社会责任有着普遍认同。按照会计的工作职能和社会性质来说,会计主要的社会责任有两点。第一,要客观而真实地运用会计手段定期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和经济业务,不仅要做好“管家”“账簿先生”及“管理者”的工作,还要协助公司进行各种财务方面的分析论证,监督企业履行对政府的责任,推动企业关注社会公共事业,为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同时,作为会计人员,属于独立的第三方人员,自身应该做到在工作上公正、客观、独立,对客户的私人信息保密。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不断探索会计专业领域需要的知识,不断扩大人际交往圈子,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自己。第二,作为会计人,要时刻明确自己的服务对象,处理好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的关系。很多企业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要求会计人员尽可能地帮助企业逃避国家的各种税收,使得会计人员的工作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一方面,会计要面临来自于国家税务机关的检查;另一方面,要服从企业的命令,必须要逃避国家的税收检查。

怎样才能履行会计的社会责任,这是一个值得国家、企业以及会计从业者深思的问题。

第一,从企业和个人的角度出发,企业经营的目标追求的是企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这个目的使得企业经营者要求会计在工作中逃避国家的税收检查和监督,这个时候企业和个人在意的是利益, 忽略了道德和社会责任。企业的管理制度虽然在不断完善,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会计的工作核心,应该是在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做好“管家”“账簿先生”及“管理者”的工作。

第二,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出发,国家和社会是会计人员工作的外部环境。会计人员履行社会责任的关键,还是国家和社会制定完善健全的法律法规,形成完善的会计行业的相关条例准则,明确会计的社会责任,对违法者做到违法必究,严惩不贷。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各行各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会计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伴随着会计地位的提高,会计的社会关系也开始变得复杂,并且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尤其是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财务造假的丑闻,给会计这一职业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让人们对会计的职业素养产生了怀疑,公众开始呼吁会计人员重新找回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但是当今社会,会计又该拥有哪些社会责任?文章就此进行浅谈。

关键词:会计,社会责任,社会人

参考文献

[1]李雄平.浅谈高校社会责任会计建设[J].经济师,2014(3).

[2]郑红梅.浅谈我国煤炭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J].商业会计,2009(13):48-49.

社会保险基金会计管理探析 篇11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的企业和政府机构,以及相关的产业结构,都产生了深刻的变革,城镇职工和农民的医疗以及养老等各种保险得到落实,同时对下岗职工的生活保障工作以及再就业措施,取得良好效果,使得人民生活获得保障,也逐渐成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保制度的重要内容。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正日趋完善,规模也得到扩大并不断发展。所以加强社保基金的会计管理工作变得至关重要,成为社保制度的核心内容,就此问题,在本文做初步探讨。

二、关于社保基金收支管理的若干问题

在当前的环境下,社保基金被挪用以及被挤占的事情时有发生,主要是因为管理体制不完善,各方面认识不统一,有关的政策不健全等原因。这种现象对社保基金的安全与完整带来一定的威胁,因此加强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和体系的完善,有着特殊的必要性以及紧迫性,当前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由于部分地区相关的缴费流程欠缺合理,不仅仅使会计工作效率得不到提高,更阻礙了使用效益的提高

首先是在流转环节造成大量资金滞留,主要是因为缴费环节过多,资金流转太慢。国内某市,其社保基金的缴纳需要经过四个环节,先从市地税局征收户,再到市级财政专户,然后到各州级的财政专户,最后到各级经办机构的财政支出。每一笔收入都要经过这么繁琐的程序,才能到达指定账户,一般需要一周多的时间,因此导致每个月在20号以后的基金需要在下个月才能显示出来,造成本月收不抵支的情形出现,并且使得向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账户的及时划拨受到阻碍。与此相反,济南市社保费征收相对简单,每月中下旬社保局即将一票征缴的五大保险费分户划拨到位。因此应当简化不必要的流程,去除不利于基金管理的工作,有效地做好管理与监督工作。

(二)没有充分发挥社保基金的会计信息功能

制定良好的政策,向有关方面提供有效准确的信息,是会计的重要职责所在。由于当前的现状,各级经办机构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了缴费事务上,没有足够的时间对相关收支工作进行认真分析及预测,因此不能够提供有价值的会计信息,致使会计工作的整体被动。

(三)有关的会计监督职能不到位

当前,我们所知道的会计工作主要是对收支情况进行核算,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监督职能。主要是对资金收入的监管不够,致使出现单位隐瞒工资以及虚报的情况,致使缴费基数不足;对于支出环节,也会出现审核不严及监管不够导致出现冒领养老金以及骗取医保基金的情况。

(四)没有充分发挥有关的会计保值及增值职能

目前,有关的会计工作把精力都放在了资金的收付管理,而对于基金的增值和保值没有足够的重视,致使社保基金的投资回报率不高。

上述问题,影响了会计职能的整体发挥,不利于社保基金的管理以及保值增值,损害了参保人的利益,应及时改善。

三、不断加强会计管理工作研究的现实意义

在资金的征缴、支付以及运营中,社保基金的会计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的会计管理以及相关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第一,可以促使其如实的反映基金的收缴以及支付的相关信息,有利于对基金运行情况的分析;有利于社保基金规模的扩大。第二,有利于基金的征缴,消除欠费现象,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维护经济秩序以及社会稳定。第三,有助于社会保险基金会计的监督职能作用,防止贪污、浪费现象。第四,有助于提高资金的运营效益,促进资金的保值及增值。

因此,应当从实际出发,加强社保基金会计管理的研究工作,按照《会计法》及《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完善会计管理体系,更好的发挥会计工作的职能,更好的为广大人民服务。

四.关于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相关会计管理体系的若干建议

(一)深化制度改革,完善缴费程序

保险制度的改革,有助于会计管理制度的发展与进步,简化缴费的复杂程序,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加快社会保险基金会计管理体系的改革,有助于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不仅要加强责任的落实,还要完善监管设施的建设,加强对全过程的监管分析以及研究。

(二)建立人员激励机制,不断提高管理效率

只有一支素质过硬的队伍,才会促进会计管理工作中各项职能的实现,因此就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对人员岗位进行分解,明确其职责,还要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实施奖惩制度,给予工作表现优秀的给予适当奖励。

(三)建立会计信息管理网络系统

加快网络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完善,有助于会计管理以及强化监督,提高服务质量,更有效的监管各部门的工作是否到位.。提高效率的同时,促进基金管理的透明度提升以及安全运行。促进信息的分析预测,为制定政策以及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社字[1999]60号.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1999.

[2]财政部.财会[1999]20号.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1999.

会计信息质量保障研究 篇12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化,XBRL

本文受陕西理工学院科学研究基金项目 (SLG0934) 资助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变迁, 会计作为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必然会有所发展, 而XBRL的出现与成熟, 既可以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效率, 又可以从技术层面上缓解会计信息失真的部分问题, 但并不必然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一、会计信息化视野下会计信息质量保障面临的困境

(一) 会计信息载体的变化增加了保障会计信息质量的技术障碍。

信息化环境下, 企业的原始凭证、报表等会计资料都是以数字形式存储在磁性介质上, 使会计核算无纸化, 而在磁性介质上对会计资料进行修改, 不但操作起来容易, 而且一般不会留下痕迹, 加上数据高度集中, 未经授权的人员有可能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浏览全部数据文件, 复制、伪造、销毁企业重要的数据, 这就增加了会计信息被篡改或伪造的风险, 加大了会计信息保障的风险。

(二) 会计业务处理流程增加了保障会计信息质量的难度。

在传统管理中, 经济业务从事项发生开始到最终形成会计信息, 经历的每个环节都由不同的人员进行记录、审核, 并由有权限的人员签字盖章才能生效;这些职责分离、相互牵制、约束与监督, 从而保障了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而在XBRL环境中, 会计流程的划分不再那么具体, 原来由几个人员分别担任的工作可由计算机统一完成, 改变了传统会计的顺序化处理模式, 减少了中间环节, 从而弱化了传统方式下各个环节间的相互牵制、监督作用, 增加了保障会计信息质量的难度。

(三) 会计信息处理的程序化对保障会计信息质量有负面影响。

XBRL环境下, 原始数据输入计算机后, 后面的步骤都由计算机自动完成, 但由于通过计算机自动处理, 不为人直接控制和掌握, 使会计信息的失真风险更隐蔽, 对保障会计信息质量造成负面影响。

二、会计信息化视野下会计信息质量保障对策建议

□文/何米娜

(一) 加强财会人员的会计信息化业务培训和道德伦理教育。

会计信息系统需要由系统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和维护, 若信息系统管理和维护不当, 不仅会影响系统的有效运作, 甚至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安全。为此, 必须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 提高其信息化技能和职业道德。

(二) 强化对内部会计业务流程的监控。

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能力很强, 处理速度非常快, 一旦出错影响极大。因此, 企业应该建立一整套控制制度, 以便对输入数据进行严格的控制, 包括数据输入、处理、传递、输出和保管五个环节的全面控制。在输入控制中, 工作人员要通过合法的身份验证, 输入的资料应经过必要的授权, 采用各种技术手段对其准确性进行校验, 实行复核制和标准化制, 先审核后记账, 以保证凭证的真实合法。在数据处理时, 首先对基础数据采用时效性管理, 定期进行专门的分析和统计, 以方便决策者使用信息;其次对需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和不需披露的财务管理信息进行严格划分并分类管理, 以确保企业经济活动的安全;第三是采用留痕迹修改的控制办法, 以避免出现管理漏洞。要实行操作记录制度, 除系统自动记录操作日志外, 还要对操作人、操作内容、执行结果等有书面记录;最后还要有检查与责任追究制度, 确保输出的会计信息和财务信息的安全可靠和完整, 并安全准确地将输出结果送发给信息使用者。

(三) 引入各种先进的安全技术。

在XBRL或会计信息化环境中, 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建立在Internet、Extranet和Intranet基础上, 会计信息安全性在这个环境下更加重要。XBRL环境下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控制:用户权限设置、加密技术与防火墙技术。

(四) 严格实行操作与监控分离。

在会计信息化视野下, 仍应坚持明确分工、相互独立、互相牵制、相互制约的安全管理原则, 来加强内部控制制度。手工系统下的多方牵制手段已不能适应信息化会计系统的要求, 必须找到适合信息化特点的内部监控方法。一个比较有效的办法是在信息化系统内分出操作与监控两个岗位, 并对每一份业务同时进行多方备份。当会计人员利用信息化系统进行账务处理时, 其操作和步骤也同时记录在监控人员的计算机上, 并由监控人员进行及时备份, 定期检查。这样, 一旦发现差错可及时进行调查, 实现有效的牵制。同时, XBRL软件的修改必须经过周密计划和严格记录, 修改的原因和性质应有书面形式的报告, 经批准后才能实施修改。计算机会计系统的操作人员不能参与软件的修改, 所有与软件修改有关的记录都应该打印后存档。企业应将系统分析、程序设计、计算机操作、数据输入、文件程序管理等职务予以分离。系统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和维护人员这三种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 互不兼任, 以减少内部工作人员利用计算机舞弊的可能性。

三、结论

总之,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会计信息化与XBRL的普及, 企业必须建立起安全、有效的会计信息保障体系, 注重对会计人员的培养, 不断提高其业务素质水平与会计职业道德。只有这样, 才能在XBRL环境下保障会计信息质量, 为经营决策提供完整、真实的会计信息, 为企业投资者或利益相关者提供个性化的、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最终为企业创造更高的效益, 从而改进企业绩效。

参考文献

[1]朱七光.基于投资者利益保护的公司治理模式初探[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2.

上一篇:排水性能下一篇:陶瓷产业发展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