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制度

2024-10-22

社会保障制度(共12篇)

社会保障制度 篇1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正走向“覆盖城乡居民”的道路, 十八大报告强调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要“适应流动性”, 这有利于真正解决流动人口转移接续问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 要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报告描绘的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美好愿景令人欢欣鼓舞。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多方面强调了民生改善, 如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 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促进城乡共同繁荣;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这些论述回应了人民群众对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热切期盼, 彰显了党中央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民的信念和决心, 顺民意、得民心。

党的十八大报告论及社会保障时, 强调了社会保障体系的3个特性, 即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和保证可持续性。其中, 适应流动性是第一次出现在党的纲领性文献中。

自从实施计划生育国策以来, 我们习惯于关注人口的自然变动, 其中的核心数据就是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实际上, 另一个关键数字人口的机械变动, 即人口流动, 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影响可能更大。上海、北京等特大城市对深度老龄化表示担忧, 但其数字是以户籍人口计算出来的。如果按常住人口计算, 老龄化程度就会大大降低, 这就是流动人口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据统计, 2011年, 全国农民工2.53亿人, 其中外出农民工1.59亿人;而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仅为4140万人。

党的十八大为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根据。不仅是农民工, 城市之间流动的劳动力人口也成为政策的关注对象。纵观十八大报告, 处处传递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和执政为民的情怀。

(稿件来源:《经济日报》)

社会保障制度 篇2

1、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三大挑战。从长期看,要解决人口老龄化造成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从中期看,要减轻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巨大社会震动;在近期,要考虑如何根据宏观经济形势波动适时调整各有关项目的收支水平,以保障经济的稳定增长。

2、保障范围覆盖不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发生变化,社会保险资金开始转向社会统筹,在体制上围绕着“一个中心,两个确保,三条保障线”具体运行,但当前的三条保障线还不能全部覆盖城镇贫困范围。我国现有城镇贫困人口3100万以上,1999年享受社会保障的总人数不足300万,2000年不足400万。在最低生活保障覆盖范围之外,传统的民政救济对象是“无劳动能力”的人,是为数较少的边缘群体。而在体制转轨中,“有劳动能力”却失去工作机会的人,也已经陷入贫困的境地,他们的基本生活也应得到保障。事实上,这部分人中的绝大多数既拿不到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又不能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他们约占城市“下岗”、“失业”、“待岗”总人数的70%以上。

3、农村社会保障亟待发展。有的人提出,同二元经济结构相适应,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也呈明显的二元化特征:在城市,建立了面向企业劳动者的社会保险制度;在农村,则实行家庭保障与集体救助相结合而以前者为主的保障制度,作为现代社会保障体系核心内容的社会保险,未在农村建立。有的人提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已经与国际劳动组织的有关条约存在巨大差距。有的人提出,农村社会保障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是政府财政支出方面的失误。中央财政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占中央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加拿大为39%,日本为37%,澳大利亚为35%,我国只有10%左右,而这10%的投入也是绝大部分给了城镇职工。

4、下岗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水平低下。我国城镇失业保险覆盖率极其低下,仅覆盖正式职工,并不包括农村就业人员和城镇非职工人员。目前,国家用于失业保险金的经费占GDP的比重还很低。国家用于下岗失业保险的经费包括两部分:一是发放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属于临时性财政支出,其中包括企业支付的一部分费用;二是失业保险基金支出。二者合计占GDP的比重,1996年为0.16 %,1

1999年提高到0.51%;二者合计占职工工资总额的比重1996年为1.21%,1999年为4.20%。

5、立法滞后。在我国,除1953年颁布的《劳动保险条例》可视为社会保障立法外,还没有第二部社会保障法律。虽制定了规定和条例,但不能代替法律的作用。首先,规定和条例不具备法律的权威性,执行起来有相当大的回旋余地。其次,有的规定或条例规定得较早,已不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最后,有的规定和办法具有明确的临时性,即权宜之计。这些都不利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健康发展。

1、历史沿革 :新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1950年颁布《救济失业工人的办法》,对解决旧中国遗留的失业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1951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包括养老、伤残、遗属、疾病津贴、医疗、工伤和职业病、生育待遇等保障项目。此后,国家颁布了救灾救济、优抚安置等一系列社会保障政策,并根据社会发展对有关政策进行了充实和调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局限于城镇地区,重点是国有企业。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1984年,开始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1986年,建立了城镇失业保险制度,1994、1996和1998年分别开始实施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1999年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2年开始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人民群众的社会保障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2、制度结构:中国社会保障主要包括缴费型的社会保险和非缴费型的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等内容。

社会保险: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险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5个项目。国家依法建立社会保险制度,设立社会保险基金,使劳动者在年老、失业、疾病、工伤、生育时获得帮助和经济补偿,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和基本医疗。

社会救济:中国政府对因各种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给予无偿救助。救助的对象主要是:没有劳动能力且没有生活来源者;或虽有收入来源,但生活水平低于法定最低标准者;或虽有劳动能力和收入来源,但由于意外灾害使生活暂时无法维持者。

社会福利:中国政府和社会向特别需要关怀的社会成员提供必要援助,目前主要包括老人福利、儿童福利、残疾人福利等。

优抚安置:中国政府和社会对军人等特殊工作者及其家属予以优待、抚恤和妥善安置。

社会互助:中国政府鼓励和支持社会团体、社会成员自愿组织和参与扶弱济困活动。目前主要有工会、妇联、青联等社会团体组织的互助互济,民间公益事业团体组织的慈善救助,居民组织的各种形式的互助等。

3、管理体制: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共同负责的计划。中央政府的职责是,制订全国统一的法规、政策和标准,对困难地区提供资金帮助;地方政府的职责是,根据中央的统一政策制定本地法规、政策和标准,筹集社会保障基金,支付社会保障待遇。

中央政府管理社会保障事务的主要机构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卫生部和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负责管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项目;民政部负责管理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项目;卫生部负责管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财政部负责制定社会保障的财政政策和财务、会计制度,实施对社会保障资金收支的财政监督,为社会保障计划提供补助资金等。各省、市、县政府设有同样的行政管理机构,承担相应的社会保障职能。中央、省、市、县分别设立隶属于政府劳动保障行政管理部门的、非营利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主要职责是,办理参保登记,收缴社会保险费,记录缴费,管理个人账户,确认并支付待遇,管理社会保险资金,提供查询等。

一、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情况

(一)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目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四类人员:(1)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即“三无”人员);(2)无劳动能力或缺乏劳动能力致贫的对象;(3)家庭成员中因病、因残致贫的对象;(4)有生产生活能力但生活水平低于保障标准的扶贫对象。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由县、乡、村三级按比例共同负担(个别县(区)村级不负担),市财政每年安排部分资金对贫困村进行调剂补助。

(二)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合作医疗。我市农村合作医疗始于上世纪50年代,它通过乡、村集体经济和每个成员共同出资来筹集医疗资金,不仅为农民提供一般的门诊服务,而且还承担着疾病预防和饮食、饮水卫生、爱国卫生工作等,对保障农村居民的健康发挥着多方面的积极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种种原因,合作医疗资金筹资困难,加之药品价格等因素,这项制度近乎名存实亡。

2.农民工住院医疗保险。我市于2001年6月颁布了《泉州市外来工农民工住院医疗保险暂行规定》,从当年7月份施行住院医疗保险基金社会统筹,由农

民工所在单位按上全市社会平均工资总额的2.5%缴纳医保费用,个人不负担,对参保的农民工推行医疗保险。目前,全市约有1700名农民工参加住院医疗保险,人均月缴纳25元。

(三)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目前我市的农民养老与全国大多数地区的状况基本相同,仍以家庭赡养和土地保障为主,联产承包责任制所实行的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为其提供了制度基础。

1.五保供养。农村五保供养制度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就已产生,它规定集体经济必须保障农村中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无法定赡(扶)养义务人的吃、穿、住、医、葬(未成年人保教)。目前,我市落实五保待遇的有4176人,其中有266人在农村敬老院集中供养,平均供养标准每人每月173元,年供养经费55万元;分散供养的有3910人,平均供养标准每人每月107元,年供养经费500多万元。我市五保户的保障水平要高于低保标准,其生活水准不低于当地农村的平均水平。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探析 篇3

关键词:中国;社保制度;分析;建议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社保制度的改革,我国于1998年开始将社会保障制度提上政府议程,并将其定位于一项基本的社会制度,不断加大投入。这一项事关亿万群众切身利益的制度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经过十几年的不断发展,现今取得了一些成就。社保制度是我国进入小康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前提。

一、 建设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

1. 有利于我国社会的安定。我国正致力于建设一个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社会保障制度十分切合这一主题。安定的社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而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安定的保障,因为建设社会保障制度可以有效地防范和应对社会风险,从而将社会风险带来的损害降到最低,保障公民的切身利益不受侵害,降低社会犯罪率。在社会中由于资源分配不均衡、年龄增长、疾病等因素的存在,使得社会成员的生存状态不尽人意。而社保制度就是使用经济和制度手段来保障每一个公民都能获得基本的生存权利和资源,提高公民的生存安全感,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

2.完善市场经济的前提。在市场经济中,由于人才的雇佣是采取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这就会造成部分劳动者因为自身会或其他原因而被劳动岗位淘汰,但这又会引起这部分人的家庭因其失业而陷入经济危机。社会保障制度在这个时候就显得十分重要,社保制度通过向这部分公民提供必要的物质资源,使其基本的生活需求得以满足,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社会效益,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3.调节社会公平。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特征之一就是社会公平,我国实行的特设社会主义发展方针是先富带后富,最后实现共同富裕。现在我国还未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而贫富差距却在逐渐拉大。社会公平致力于缩短贫富差距,保持社会成员财富的动态平衡。为了实现社会公平,需要社保制度来对社会成员的收入进行再分配,向低收入者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措施,将高收入者的部分财富转移给低收入者,从而缩短两者的贫富差距,以弥补市场经济竞争机制的缺陷,缓和社会矛盾。

二、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

1.养老保险的覆盖面积不断扩大 。我国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于1995年建立并实施,并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不断完善,开展城镇养老保险试点城镇,到2010年底,参保人数达到25673万,基本上实现了全覆盖。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规范整顿后也正逐渐恢复和扩大覆盖面积。目前,我国农村人口占到全国总人口的将近50,%切实落实农村人口的养老保险政策对我国的发展和社会和谐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模式是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通过个人缴纳一部分和政府补贴一部分来筹备资金,再结合其他配套保障制度来实现保障公民的基本养老生活。目前各省正加大省级的统筹力度。

2.医疗保险努力实现全覆盖。我国于1998年开始推行城镇医疗保险,保障城镇所有用人单位的员工,并于2007年开始开展试点城市推行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到2010年底,参保人数达到4068万,其中88个试点城市参保人数2583万。 而农村医保方面,我国于2002年开展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并于2007年开始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到该年底,全国共有7.3亿农村人口参保,覆盖2451个县(区、市)。

3.低保制度和社会救济体系日趋完善。2006年开始,农村五保老人的生活救助资金直接由上级财政转移支付和地方各级财政预算划拨。到次年底,全国共有525.7万名农村五保老人获得了生活补助。同时针对五保户的医疗救助力度也在加大,为其提供大病治疗费用补助或资助其参加医疗保险。到2007年底,有 406.6万人次的城市低收入者,603.4万人次的农村低保人口得到医疗救助的救助。 2007年,为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我国开始建立住房救助制度。该年,全国投入94亿元资金建设廉租住房,新增68万户保障户。

三、 我国社保制度存在的问题

1.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积不够广且分布不均。我国社会保障覆盖人群来讲,我国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仍然偏窄,以覆盖面积最大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为例,其仅覆盖了城镇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职工以及城市集体、私营和外资企业的职工,大批自由职业者和个体劳动者的还未能享受到保障。另外,不同区域的居民享受到的社会保障利益有很大的差距。严格地讲,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完整,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一个覆盖全民的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2]。

2.缺乏完善的社保制度的法律监督。我国在社会保障方面现行的法律法规由于立法层次偏低,而影响力有限,使得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过程存在很多困难。如社会保险费的征缴由于缺乏足够的法律依据,使得效果不太好,而社保资金被挪用的现象也频频发生。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发展不相称。

3.人口结构加速老年化。我国现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已超过10%,依据国际通行的社会标准,我国已经提前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与发达国家比,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更快,规模也更大,造成的负担也更重。而我国还未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经济不够发达,却面临如此难题,如果不能够很好地解决,其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而且是持续的。

四、对完善我国社保制度的建议

1.加大财政投入,扩大社保资金的筹集渠道。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社保资金缺口较大。一方面政府应当适当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将社保支出纳入政府预算,进一步提高社保支出占GDP的比重。另一方面应当动员参保人员积极缴纳社保费,同时鼓励公民对社保资金进行捐赠,拓展社保资金的来源。对于社保资金的使用应当进行科学规划,提高政府运作效率,有计划的扩大保障对象范围,致力于实现“应保尽保”。

2.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律体系 。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制度,其与民生和社会安定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我国必须出台有高效力的法律来进行规范和监督,使社会保障逐步上升为法律行为,使得社会保障管理、运行有法可依,推进其走向法制化。进一步加大对社保基金的监管力度和统筹层次,加强立法和制度完善。我国应加快出台《社会保险法》、《社会救助法》、《慈善法》等法律,制定养老保险条例、医疗保险条例、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条例等法规,从而对违法违规操作进行严厉打击,促进基金管理的公开、透明,确保基金的安全运行。

3.实现统一管理。政府应当将保险资金纳入财政统一管理,明确划分企业和政府‘中央和地方的责任,对于关键行为制定统一的标准,规范筹资过程,避免各部门之间互相推诿责任。同时财政加大对中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社保资金的投入,促进中西部地区人员社会保障福利的提高。另外规范参保人员社保的异地转移程序,使得公民能够更好地享受到社会保障的福利。

五、 结语

我国已经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上找到了大方向,相信在党中央领导和各方共同的不懈努力下,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一定会更加完善,我国也会建设成一个安定、繁荣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

参考文献:

[1] 范水平,李小义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民生之基 学习月刊. 2011(6)

[2] 罗志先 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思考 实事求是 2013(1)

[3] 肖丝雨 论我国新时期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2012

浅析德国社会保障制度 篇4

一、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及特点

(一) 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德国的社会保障种类较多, 对各个方面都进行了很好的保障, 促进了社会的公平。目前, 社会保障主要分为四个大类, 其分别为:社会保险、社会补偿、社会救济和社会补贴。1.社会保险。社会保险又分为养老保险、疾病保险、事故保险、失业保险以及护理保险。针对不同原由进行不同保险。以养老保险为例, 德国的养老保险占德国社保制度最重要的地位。其规定, 领取养老金的年龄为65岁。法定养老金的给予标准为工资收入的65%, 若保险期限超过45年的, 则领取工资收入的75%。如果投保人去世, 其没有经济来源的配偶可以领取一定的遗嘱养老金。此外, 一些个体高收入者还可以参加私人养老保险。德国养老保险最主要特点是采取现付现支的模式, 也就是说目前的从业者支付退休人员的退休金。其次, 德国的养老保险随物价上下浮动, 这样就保证了老人的收入与物价的同步性, 增强了社会的稳定且更好地保证了社会的公平性。2.社会补偿。社会补偿资金主要从税收中支付。主要指对战争受害者及在工作中做出特殊贡献并因此蒙受损失的人进行补偿。在第一次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身体受到损害的人有权利得到赡养, 另外, 从1975年5月15日起, 对因暴力行为致损害者和他们的家庭给予救济。3社会救济。社会救济为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 主要指对无力自助与无法从其他渠道获得资助的人进行帮助, 使其可正常地生活。社会救济金来源与政府的税收, 由德国最低一级行政机构城镇负责管理, 无偿发放。4.社会补贴。社会补贴则包括劳动促进补贴、教育补贴、青年资助、住房补贴、育儿补贴等项目。补贴标准主要根据每一家庭子女的多少和家庭的收入来决定。一般来说, 子女越多每个子女享受的补贴越多, 且低收入家庭可领取补贴高于高收入家庭。其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的财政拨款。

(二) 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1.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广。从上述简单描述我们可以看到, 德国的社保制度涵盖了各个方面, 且基本上包含了每一个人。它不仅仅包括了老人、残疾人、失业者、低收入人群等不同类人群, 还包括了养老、医疗、失业、子女、教育等各个不同角度。这使得全体国民都能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且对国民生活有了很大的保证。2.德国社会保障制度采用现支现付的收支模式。所谓的现支现付就是讲社会保障的收支完全是社会互助, 没有个人积累。这一方面促进了社会公平性, 但另一方面也加重了目前工作者的负担。德国目前已经慢慢步入老龄化阶段, 年轻人对社会保险的负担大大加重。原本两个从业者供养一位退休老人, 现在已经变为一个从业者供养两个退休老人, 明显有些力不从心, 这也是目前德国社保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3.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实行自治管理。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有社会专门的社会保险组织负责。组织为独立的社团法人, 财务和组织上均独立于政府之外, 雇主与雇员实现自主管理。4.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实行资金自助。社保资金的来源主要由雇主和雇员负担, 按照薪酬的一定比例缴纳。此外政府财政适当负担部分资金。强调社会和个人的责任, 政府不对其进行包揽, 只是在必要时给予支持。资金自助很好地分配了社会保障在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的责任和份额, 实现了自由为主、政府辅助的形式, 平衡了各方, 使得社保制度更好地发挥作用。5.德国社会保障制度法制健全。一个好的制度的实施必须要有健全完善的法制进行保障。这不仅仅避免了政府的行政干预, 还以强制的更加严肃的态度保证制度的实施。德国先后制定了《劳动就业法》、《儿童补助法》、《住房补助法》、《社会保险法》等法律。健全的法制保证了复杂的社会保险制度的实施。

二、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中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

德国的经济制度为社会市场经济制度, 其实质就是国家维护下的市场经济。其以自由竞争为基础, 以社会安全为保障, 国家进行适度调节和干预。其中市场经济的作用是充分利用市场的作用, 形成自由竞争, 保证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而社会保障则负责弥补竞争机制带来的副作用, 从而在保证经济高效运行的同时维护社会利益, 保证社会公平。除此之外, 国家在市场失灵时进行适度调节和干预, 以一个裁判员的姿态出现在市场中, 协助市场, 维持自由竞争机制。

首先, 社会保障制度可以作为社会的稳定器, 保障人民的基本生存问题。其次, 社会保障制度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各个阶级间的社会矛盾。德国这个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于收入差距过大的情况进行了很好的处理, 通过社保制度对初次分配的不公平进行调节, 对社会利益的再分配, 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阶级矛盾, 促进了社会公平与稳定。再次, 社会保障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危机的缓冲剂。在经济高涨阶段, 随着就业率的提高, 收入提高, 国家税收也有所增加, 从而减少了市场中的货币量, 一定程度地抑制了经济过热的情况出现。另一方面, 在经济萧条时期, 随着失业人数的增多, 社会保障制度中各种救济、补助等支出增加, 从而促进了社会购买力, 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社会需求, 刺激了经济复苏。最后, 德国庞大的社保制度的建立是依托在冗杂的机构上的。保险、教育、社会福利的发放等工作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从而减轻了德国在就业问题上的压力, 与此同时也促进了德国服务业的发展。

三、德国社会保障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一) 社保金支出过大。目前社保基金支出占德国政府支出过大, 严重地拖累了政府在其他经济发展方向上投资的力度。我们知道养老保险是社保基金最大的支出部分, 其占总社保基金的80%左右。为了减少社保基金的支出, 德国政府曾多次进行调整。2006年政府已经将退休年限从65岁提高至67岁, 并采取措施鼓励55岁以上赋闲人员重返岗位。但由于德国出生率过低, 人均寿命增长, 老龄化问题严重困扰着德国, 影响着德国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

(二) 加重企业成本负担。在德国, 企业必须承担其雇员一部分社会保险的责任, 这虽然保障了雇员, 但另一方面却无形中大大加重了企业的成本负担。对于同样产品的生产, 德国的企业劳动力成本要大于其他企业。从世界市场角度上看, 企业承担社会保险削弱了德国企业的成本优势, 部分造成了贸易条件恶化, 同时还造成了结构性失业。

(三) 滋生社会“福利病”。对于一些高福利的国家来说, “福利病”已经对社会经济运行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所谓的“福利病”指过高的福利水平使人们滋长懒惰习气。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篇5

我省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多灾、贫困面大。截止__年底,全省还有__万贫困人口,其中年人均收入在__元以下的特困人口还有__万人,一般年景下需要救助的贫困户和灾民在__万人左右。我省能否完成国家“八七”、我省“五七”扶贫攻坚计划,归根到底主要取决于这部分人能否脱贫致富,能否跟上奔小康的步伐。为了贯彻党的国家关于“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帮助贫困户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必须在全省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推动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

一、全省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目标和原则

我省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工作目标是:到本世纪末,在全省农村地区初步建立起以社会救济、社会养老保险、优抚安置、社会福利和社会互助为主要内容的层次不同、标准有别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健全以县(区)为龙头、乡镇为主体、村为基础,以实体为依托,协调配套的救灾扶贫、优抚安置、老年人保障、残疾人保障、婚丧改革服务等5个社会保障服务网络。到20__年,基本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各地农村生活水平相适应的原则。保障项目、保障办法、保障水平要切实可行,要从需要与可能出发,既与本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又能有效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

二是坚持自我保障与国家、社会扶持相结合的原则。以自我保障为主,国家、集体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要强化农民自我保障意识,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家庭的自我保障功能。

三是坚持循序渐进、因地制宜的原则。正确处理改革、完善和新建的关系,一手抓改革、完善,一手抓新建。对农村已经建立的一些行之有效的保障办法,应予继承、改革、完善和加强,使其在新的社会保障制度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四是坚持公平与效率、权利与义务兼顾的原则。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在社会保障工作中的关系。要在国家的支持、帮助下,依靠社会力量发展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推进社会保障社会化。个人既有享受社会保障服务的权利,也有承担社会保障责任的义务,必须充分体制公平与效率的原则。

五是坚持物质保障与服务保障、救济生活与扶持生产并举的原则。既要搞好物质上的基本生活保障,又要大力开发社会服务,特别要积极发展社会公益服务和社会福利服务;既要扎扎实实地搞好生活救济,更要扶持灾民、贫困户生产自救,发展生产,脱贫致富。

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社会救济制度。积极推广“兴平经验”,加快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步伐。要在20__年全省确定的13个试点县和关中灌区25个县(市、区)率先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础上,加大工作力度,争取到底有50个以上的县(市、区)启动实施。变救济为保障,争取本世纪末在完成扶贫攻坚任务的同时,把全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起来,要坚持低起点、低标准、多渠道筹集保障资金,并纳入社会保障基金专户进行管理,专项储存、专款专用。加快建立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经费分级负担的救灾工作新体制,各级财政都要根据财力状况增加对农村社会救济费的投入,并按规定救济储备粮制度,建立村民互助储金会、储粮食,确保灾民和特困户的生活口粮。

(二)养老保险制度。加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力度,提高投保率,力争本世纪末全省所有县(市、区)都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体制。同时要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和管理制度,适应国家财政金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基金保值增值和安全运营机制,根据政事分开的原则,各负其责,规范管理,稳步发展。

(三)优抚安置制度。坚持“思想教育、扶持生产、群众优待、国家抚恤”的工作方针,全面落实抚恤优待政策,逐步提高地方补助标准,改革群众优待方式,全面推行社会统筹,即由现行的乡镇农民统筹向社会统筹方式转变,在全省逐步形成优待抚恤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标准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同步提高的机制,保证优抚对象的生活水平达到或略高于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积极开发使用农村退伍兵军地两用人才,关中地区军地两用人才开发使用率达到85%,陕南陕北达到80%,扶持和帮助回乡退伍军人发展生产,充分发挥他们在乡镇企业和农村基层组织中的作用。

(四)社会福利制度。全面落实五保供养工作,逐步提高集中供养的比例,完善“五保”供养费用统筹机制,逐步提高供养标准。集中供养的标准要达到本地农民人均收入的70%以上,分散供养的标准要达到本地农民人均收入的60%以上。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农村敬老院建设,有计划、有重点地改建、扩建现有的敬老院,进一步提高敬老院入院率,积极开展自费托老、养老服务,把敬老院建成设施齐全、环境优美、服务良好的老年人服务中心。巩固和发展农村社会福利企业、农村生产福利院,安置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

(五)社会互助制度。积极开发多层次、多形式的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建立社会捐赠接收机构和接收网点,加强宣传力度,提高社会成员的社会互助意识,开展向贫困地区和灾民捐赠衣被的经济性活动。继续大力开展社会福利有奖募捐活动,建立农村慈善组织,发展农村慈善事业,为集体福利事业筹集资金,提供服务。组织开展对口帮扶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并逐渐形成制度。

三、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点和方法措施

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完善社会救济制度的重大改革,也是落实党的__大关于“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的实际行动。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要把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在确定保障标准时,以保障基本生活、维持劳动力再生产为原则,坚持低标准起步,小范围实施,首先保证特困群众最低层次的需求,使他们不受冻,不挨饿。要多渠道筹集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省、地(市)、县级财政都要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专项基金,用于对民政救济对象比例较大的县、乡的初步。为减轻保障对象的实际负担和各级筹集保障资金的压力,各地还要制定相关配套措施,例如减免保障对象的医疗费、子女学杂费、劳动积累工和农村义务工、口粮田承包费及各项集资(包括统筹)等。

社会保障的突出特点是依法保障,社会保障管理的法制化是社会保障最有力的保证。要加快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义务兵家属优待金社会统筹等方面的法规建设。认真调查研究,总结经验,适应“两个根本性转变”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起草有关地方性法规草案,力争在全省尽快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法规体系。

四、切实加强对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领导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关系改革、发展与稳定全局的一件大事。各级人民政府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各级人民政府都要建立由政府主管领导人负责,以民政部门为主,吸收计划、财政、卫生、工商、税务、教育、劳动人事、农业、粮食等部门参加的农村社会保障委员会,负责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指导和协调工作。各级民政部门是政府管理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职能部门,根据职责权限和社会保障委员会的决定,负责农村社会保障的组织实施和日常管理工作。行政村设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和服务小组,负责对社会保障重大问题的决策、协调工作,并健全有关制度和章程,明确职责和任务。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积极参与和支持社会保障工作。

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阶段 篇6

第一阶段1880年代前,其对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救助型模式。各国很早就出现了社会救助的实践,1601年英国女王颁行的世界上第一部《济贫法》是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标志,这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此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是社会救助,只是针对少数生活困难群体、覆盖面较小且满足最低需求层次的社会保障模式。

第二阶段从1880年代到1940年代,为缓和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阶级矛盾,德国、英国和瑞典等国家相继通过了一些社会保障法案。二战期间,为解决工业产能扩张引发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所引起的失业和老年人生活问题,社会保障在欧美各国得到较快的发展,并被用作国家干预、刺激和扩大社会需求、缓和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手段。此阶段社会保障以发展社会保险为主兼顾社会救助项目,分别满足了两个不同需求层次。

第三阶段从1940年代末开始,二战结束后西方国家经济快速发展,英国颁布了涉及有关社会成员生老病死、衣食住行等一系列社会保障立法,1948年英国建成了福利国家。法国和德国等西欧国家也紧随其后,完善和扩大社会保障立法,相继建设“福利国家”。瑞典等北欧国家进一步发展了战前的社会保障措施,成为西方“福利国家”的典范。这一阶段出现偏重社会福利的福利型社会保障模式,福利型模式较保险型和救助型模式滿足了更高层次的需求。

第四阶段是1970年代末期,这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发展时期,“福利国家”财政压力加大,经济效率下降,这一时期一些新兴的工业化国家普遍选择效率优先的社会保障模式,出现了储蓄型社会保障制度。储蓄型模式是偏重于基金化的个人账户储蓄型社会保障模式,它是在职工个人自我保障能力提升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模式,有强制与自愿储蓄两类,如一些国家建立的强制型公积金和鼓励发展职业年金等。

浅析我国社会保障制度 篇7

当前, 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我国社会也从农业社会开始向工业社会迈进, 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成分并存的格局。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社会保障制度, 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客观需要, 成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制约因素。1978年以来, 为适应经济改革的需要, 社会保障立法的步伐不断加快。1994年开始, 国务院组织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医疗保险试点。1998年11月召开的全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会议上, 提出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的决定 (征求意见稿) 》, 建立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费的机制, 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以及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切实保障了职工基本医疗。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 要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还是应该坚持补救型模式。所谓补救型, 简而言之是国家的作用不是万能的而是有限的, 不是大包大揽而是提供底线的, 不是主导的而是引导的, 不是普救式的而是补救式的。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需要一个渐进过程, 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 要坚持低水平、广覆盖、多层次的基本方针。国家对社会保障措施也逐步由全部包揽向“国家、单位、个人”三方负担转变, 由“企业自保”向“社会互济”转变, 由“福利包揽”向“基本保障”转变, 由“现收现付”向“部分积累”转变, 由“政策调整”向“法律规范”发展。

二、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要面对的矛盾及存在的问题

1.“人多钱少”的现象。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 在世界属于低收入国家。为了最大可能的缓解钱少与人多的矛盾, 一是要想办法节流, 如尽可能减少管理费用开支;二是要在开源上做好文章, 资金来源多渠道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之一。为此,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实现三个转变:一是社会保障模式由国家型向保险型转变, 二是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模式由现收现付制向国家积累制转变, 三是由被动地实施社会救济向积极地推进再就业工程转变。

2. 用工与养老的矛盾。

我国劳动部于1998年制定了《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计划》。该计划规定了三年后所有的劳动者将不分身份区别, 在统一制度下享受养老保险待遇。但是, 现在还有一些临时用工企业总是想方设法逃避为雇员缴纳养老金。特别是在《劳动法》实施监管不力的地区, 对打工者“只榨青春不养老”的现象并不鲜见, 养老保险制度几乎形同虚设。为了改变这一现状, 我们必须从明确养老属性、强制企事业单位和雇主缴纳与唤醒劳动者自我保障意识三方面着手。

3.“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

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法规, 很多是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问题时的应急产物,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例如经济体制改革涉及国企改革, 面临破产、职工安置等现实问题使资产重组、企业改制、破产兼并举步艰难时, 才开始考虑到是失业保险立法的时机;抗洪救灾时遇到救灾无秩序问题时, 才感到缺少救灾立法等等, 立法行动总是落后在经济发展的后面, 处于一种被动状态。由于社会保障立法滞后, 仲裁机构和人民法院对社会保障争议案件的处理, 也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这就要求应当把社会保障立法作为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放在突出的位置上, 抓紧制定社会保障的基本法律。目前, 通过立法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已成为当务之急。社会保障的核心法律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 因此, 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常务委员会尽快制定颁布社会保障制度中处于核心地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法》, 同时, 由国务院尽快制定和颁布与该法相配套的一系列条例, 以保证社会保险工作有法可依。

4. 社会保障实施机制的薄弱。

社会保障的实施机制包括行政执法、争议解决的仲裁活动及法律监督程序等。实施机制较弱的主要原因是社会保障法律中缺乏法律责任和制裁措施的规定。建议在人民法院设立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庭, 专门从事审理劳动和社会保障案件, 使当事人在其社会保障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获得有力的司法保护。人民法院对社会保障领域里犯罪案件, 应当依法及时审理;对拒不缴纳法定的社会保险费、拒不履行支付保险金义务、不正当使用保险基金、贪污、挪用、侵占保险基金的行为人, 应当依法分别追究其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

三、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措施

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国家的一项基本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是否完善已经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社会保障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关系到保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稳定发展的大局。针对我国目前社会保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第一, 从立法角度看, 社会保障基本法的制度应提到全国人大立法的议事日程上来。目前, 通过立法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已成为当务之急。当然由于我国目前城乡存在着二元结构, 基本法的制定应该较粗、较简, 然后国务院依据城乡有别原则制定和颁布与该法相配套的一系列条例, 从而可以由粗到细, 由简到繁, 逐步实现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科学化、合理化, 以保证社会保障工作有法可依。同时, 社会保障制度的立法内容应当与其他法律部门的立法内容相衔接, 以保证社会保障法律规范的有效实施。为确保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制裁挪用、挤占社会保险基金的违法行为, 建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关于制裁挪用、挤占社会保险基金的违法犯罪行为补充规定。第二, 健全社会保障的司法机制。完善的法律制度必然要包涵着健全的司法机制, 因为健全的司法机制是解决纠纷的法律武器, 为法律制度的健康运行提供最终保障。当然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也不例外, 需要健全的司法机制。建议在人民法院设立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庭, 专门从事审理劳动和社会保障案件, 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伤害时获得有力的司法保护, 在条件成熟后, 可借鉴国外普遍实行的专门法院审判方式, 建立我国专门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法院, 在审判中充分体现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的特殊性, 现在, 有些地方在人民法院已设立了社会保障法庭, 对欠缴社会保险费的企业采取强制的司法措施, 追缴社会保险费。充分运用司法机制在保证社会保障法律实施方面具有的强制性和震慑作用。第三, 国家应重视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 无论从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立法、司法还是其贯彻执行和广大公民的遵守, 都离不开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辛勤工作, 因此, 我国必须加强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工作。可是目前, 社会保障法学专业以及涉外社会保障法学专业的研究人员奇缺, 学科建设落后, 应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广泛重视。通过多渠道加强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学科建设, 为完善社会保障的法律制度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已是当务之急。另外, 加强对现有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及政策的宣传也很重要, 这一点在广大农村地区显得尤其突出, 许多农村的农民想参加社会保障, 但由于不知道相关法律与政策或对当前的政策持怀疑态度而望而却步。因此, 加强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宣传也迫在眉睫。所以一定要加快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和完善的步伐。

摘要:文章通过阐述社会保障机制的起源和发展, 以及在国家发展中起到的作用, 同时也概述了我国社会保障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措施, 进而推动社会保障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所起的调节作用和维护社会稳定中所起的安全作用, 推动和加快市场经济的发展, 为构建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现状,问题,措施

参考文献

[1].马兰翠.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J〕.经济研究参考, 2001 (23)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研究 篇8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就开始了社会保障制度的规划。经济发展离不开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社会公平,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我国重新勾勒了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了公民享受权力的公平, 保障公民能够平等地享受教育、健康等权力, 保障公民享受平等的社会保障机会, 维护社会的和平健康发展, 保障了先富带后富的顺利进行, 避免两极化的产生, 保障了合理的分配制度, 提高了工作效率。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适用市场经济秩序的社会保障制度, 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 国家将会不断地完善城镇居民以及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 扩大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范围, 提高城镇、农村人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2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2.1 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度不够, 缺乏保障力度

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度是从多角度评价的, 既需要有规范的保障制度、合理的保障项目、广阔的保障范围, 同时还要有保证社会保障制度安全落实的管理监督体系。就目前状况而言,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有很大的完善空间, 社会保障的范围仍需要不断的扩大, 保障制度框架仍要不断的完善, 保障制度的监督管理体系还存在很大不足。总之, 我国仍需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加大社会保障制度的服务范围, 进而保障全体公民都能够享受社会的保护。

2.2 社会保障法制程度有待提高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需要强有力的法律作为坚强后盾, 只有有效的法律才能够保障制度的顺利运行。目前我国缺乏社会保障制度的独立法律文件, 现有的社会保障法规立法层次低, 不能确保社会保障的全方位实现。

2.3 社会保障工作落实度不够, 责任分工不明确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起步相对较晚, 现在仍处于探索阶段, 需要不断地完善、健全。目前由于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不健全, 保障工作的落实相对落后, 工作的责任分工不明确。就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分工而言, 就存在着很大的不合理规划情况, 中央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投入精力在大幅度的提升, 但是有些地方却出现保障空缺现象, 进而导致相应的社会保障工作难以在地方准确的实施。

2.4 社会服务体系差异性极大

我国现阶段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经济虽然得到快速发展, 但是贫富差距现象较为明显, 这也导致了社会保障服务的差异性。经济发展快、科技发达的地区, 社会保障服务体系较完善, 很大程度上可以满足公民普遍享受社会的保障权力。反之, 则社会保障服务体系相对落后, 例如在偏远山区的农村, 社会保障体系极其落后, 对于服务的投资力度小, 服务功能不健全, 公民很难享有和其他地区同等的福利待遇。

3 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措施

3.1 扩大社会保障的范围, 切实保障公民的权力

社会保障制度大范围的实施, 对于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 加快经济的快速发展, 改变贫富差距, 具有重要的作用。社会保障的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 要想群众平等地享受权力, 则需要扩大社会保障的范围。社会保障覆盖问题比较突出的群体是非正规就业人员、农民工和失地农民, 这些群体几乎没有稳定收入, 很难拿出相应的费用来缴纳保险费, 同时缺乏参保意识, 因此无法享受社会保障。针对这种情况, 应当采取相应的就业措施, 解决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 为失业人员提供相应的平台, 保障稳定的工资收入, 协调好就业与社会保障的关系。同时要加大社会保障的宣传力度, 为低收入者提供低水平缴费平台, 为加大社会保障范围提供最有利的解决措施。

3.2 加大投入力度,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 同时也需要大量的物力投入。例如就养老保险而言, 所需的资金量大, 计划周期较长。对于医疗保险来说, 要加大对城镇居民医保的投资力度, 增大保险的服务范围, 加快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建设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对于医保的困难群体, 要通过政府的力量, 解决群体医疗保险的资金来源问题, 保证困难群体也同等享受医疗保险这项社会保障制度。

3.3 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服务能力

社会保障制度的高效运转和可持续发展, 离不开社会保障管理服务能力建设。社会保障制度的顺利运行需要有相应服务机构的保障, 建立合理的服务机构、服务团队, 需要社会各界人员以及政府的团结合作, 要保证社会保障的管理能够相互配合, 高效运行。目前我国社会保障服务的团队力量薄弱, 保障经办人员短缺, 保障经办人员缺乏相应的职业素质。为加大社会保障制度的服务能力, 需要扩大社会保障的服务人员人数。同时加强培训力度, 提高保障经办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效率。另一方面, 要促进社会保障管理事务的规范化、科学化, 要制定相应的政策, 保证保障工作的合理性、规范性, 使社保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一切工作都能够得到顺利衔接。

4 结语

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经之路。只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才能够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 才能够全面地提升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韩俊江.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10.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初探 篇9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 必须“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落实科学发展观, 就要统筹城乡发展,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种形式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1 社会保障制度概述

孟子说:“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礼记*礼运》中写道:“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 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些表达了古人对社会和谐的憧憬, 也反映了古人对良好的社会生活保障的期待。一般说来, 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和社会对生活困难的社会成员予以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和措施。它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三部分组成。

社会保险, 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 是指国家通过立法, 多渠道筹集资金, 在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其它原因中断工作, 没有经济收入或劳动收入减少时, 给予经济补助, 使他们能够享有基本生活条件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主要由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五个方面构成。

社会救助, 是对因各种原因造成生活困难, 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成员, 由国家和社会给予一定的物质援助, 使之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主要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特困户救助、灾民救助、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

社会福利, 广义上是指国家和社会为改善和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所提供的福利津贴、福利设施和社会服务的总称;狭义上是指国家向老人、儿童和残疾人等社会中需要给予特殊关心的人群提供的必要生活保障。它偏重于提供福利设施和福利服务, 囊括了除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之外的所有社会保障内容。

国内外实践证明,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些作用具体体现在:一是保障人民群众在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时的基本收入和基本医疗不受影响, 无收入、低收入以及遭受各种意外灾害的人民群众有生活来源, 满足他们的基本生存需求, 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为人民群众筑起一道“安全网”。二是通过调节中高收入群体的部分收入, 提高最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标准, 发挥收入再分配的功能, 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三是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不仅有利于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 在一定程度上激发经济的活力, 而且能通过为劳动者建立各种风险保障措施, 帮助他们消除和抵御各种市场风险。

2 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传统的农民“养老靠家庭、就业靠土地”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越来越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并产生了很多问题。如, 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农村公共卫生力量薄弱等, 严重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进步, 已经难以适应飞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和打破城乡藩篱、实现城乡融合的大趋势, 无法承担起保障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任。因此, 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 关系到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能否实现。

首先,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社会保障体系的“安全网”、“平衡器”和“稳定器”作用, 就要适应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就业方式多样化, 逐步建立与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就要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 逐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灾民补助等社会救助体系;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其次,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加速推进现代化, 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必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农村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国情, 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 建设好农民的家园, 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 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目前, 我国经济实力大幅提升, 改革开放取得丰硕成果,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 这为我们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十一五”时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 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的关键时期, 是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取得突破进展的关键时期, 也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抓住机遇, 加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 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着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种形式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让广大农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为农民的生产生活解决后顾之忧。

3 构建合理的农村社会保障基本项目体系

从当前我国农村具体情况看, 在农村社会保障的各项制度建设中, 应重点加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 使农民在面临年老、疾病、丧失劳动能力及其他困难时, 能够得到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帮助, 能实现老有所养, 病有所医, 困有所济。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为保障收入难以维持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一种社会救济制度。因此, 最低生活社会保障制度能及时有效地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权益, 保障农民生存权利的实现, 体现社会对于生活在贫困境况下的人们的责任。社会救济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应注意:一是科学地制定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所确定的标准既要实事求是、合情合理, 又要能有效的真正解决贫困农民生活中的困难。其主要应考虑的因素包括: (1) 维持农民最基本生活的物质需要。 (2)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3) 地方财政和村集体的承受能力。各地应在综合考虑以上因素的基础上, 确定一个科学可行的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的参照系数。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参照系数应有差异。对于经济发达地区, 农民收入水平高, 贫困程度轻, 参照系数可低一点;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农民收入水平低, 参照系数可高一点。为能尽快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保障线标准在起步阶段可低一点, 以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物价上涨幅度的变化而逐步调整、提高。二是准确界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主要包括因缺少劳动力、低收入造成生活困难的家庭, 因灾、因病及残疾致贫的家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及无法定抚养义务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同时, 界定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应以通过最大劳动努力仍然达不到最低生活保障线为衡量标准。有关管理部门应在全面调查了解掌握贫困家庭成员结构、收入水平、生活费支出、致贫原因等情况的基础上, 分类别、分情况制定出属于保障对象的条件与范围, 严格按审批程序进行。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是指以农村居民为对象, 在农民因病治疗期间, 可以获得必要的医疗费资助和疾病津贴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我国农村的医疗保险目前大致有合作医疗、统筹解决住院费、预防保健合同等多种形式, 但其中合作医疗是最为普遍的形式。合作医疗制度以集体经济为基础, 以农民自愿参加为原则, 其资金筹集主要有集体出资、个人集资或集体出资和个人集资相结合等形式。该制度以量入为出为原则, 群众看病只需缴纳少量费用, 大部分可以从合作医疗基金中报销, 成为农村集体福利事业的一项重要内容。但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以来, 农村集体经济保障能力减弱, 农村的合作医疗制度几乎名存实亡, 虽然目前正在恢复和发展, 但其覆盖面仍然非常狭窄, 再加上长期以来国家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投入不足, 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十分薄弱。农民因病致贫、返贫的现象非常普遍。从2003年1月开始,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全国部分地区开始试点。这项制度的主要做法是以大病统筹为主, 适当兼顾小病, 农民个人只要缴纳10元钱, 就能享受中央和地方财政的双重补贴, 最多可获得上万元的补助。截至2007年3月底, 全国31个省区市的2319个县 (市、区) 开展了试点工作, 占全国总数的81.03%, 有6.85亿农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 占全国农业人口的近80%。预计到2008年底, 我国广大农村将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国家保障全体农民老年基本生活的制度, 是政府的一项重要社会政策。改革开放以后, 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打破了计划经济下的生产格局, 原来以集体经济为依托的社会保障体系已趋于瓦解, 呈现出传统的家庭保障功能不断弱化、耕地逐年减少和土地保障功能逐步减弱、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等, 迫切需要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还应以法律的形式出现, 实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由政策向法律的转变。如果在农村社会保障法中确立养老保险制度, 则不仅能够明确规定受保险人的范围、缴纳保险费的原则和标准、获得养老保险待遇的条件以及待遇标准, 还可以明确规定社会保障机构为受保险人提供咨询和解释说明的义务和责任、对基金的管理和监督以及在受保险人的权利受到侵犯时提供法律救济的职能等, 从而对社会保障机构和受保险人都具有了约束力, 也具有了强制性和稳定性。

4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具体措施

建立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在按照上述体系构架的基础上, 还必须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 即人口多, 底子薄, 经济落后, 劳动者无固定收入, 老龄化速度快, 地区发展不平衡。当前, 建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指导思想是:从农村实际出发, 坚持以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为目的, 借鉴我国城市和国外社会保障的经验和教训, 以农民的自我保障为主, 自助为主与互济为辅相结合, 社会基本保障与家庭保障、集体保障、企业保障相结合, 实现全方位的社会保障。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和方向是根据建立农村社会保障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要求,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个科学、系统、规范, 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全方位的, 城乡一体化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 使农村劳动者和全体社会成员面临年老、疾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其他困难时, 能够得到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或帮助, 都能享有老有所养, 病有所医, 失业有救济等, 最终实现“全民皆保险”, 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种重要的“稳定器”和“减震器”。

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种形式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应努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 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 也是卫生工作相对薄弱的环节。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 提高农村人口医疗卫生和健康保障水平, 就要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工作进展看, 目前我国已经逐步建立起了由政府领导, 卫生部门主管, 相关部门配合, 经办机构运作, 医疗机构服务, 农民群众参与的管理运行机制;建立了以家庭为单位自愿参加, 以县 (市、区) 为单位统筹, 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形成了符合各地实际的统筹补偿方案, 建立了参加合作医疗农民在本县 (市、区) 范围内自主选择定点医疗机构就医, 现场结报医疗费用的结算报销办法;建立了有关方面和农民参与的以基金运行、审核报付为核心的监管制度;形成了医疗服务、药品供应等方面的规范, 建立了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相互衔接、互为补充的医疗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需要继续探索和完善稳定的筹资机制, 进一步规范、完善财政补助资金拨付办法;逐步形成科学规范的补偿方案, 逐步扩大农民的受益面, 不断提高农民的受益水平;加强农村医疗机构内部管理, 建立健全疾病检查、治疗、用药等方面的规范、制度及行之有效的自律机制, 有效开展农村卫生机构及其服务行为的外部监管;切实加强经办机构能力建设, 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管理能力。

第二, 建立并切实落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2007年, 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 对落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重要性, 将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高度重视, 扎实推进。要切实采取措施, 从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的实际出发, 合理确定保障标准和对象范围。要实行动态管理, 做到保障对象有进有出, 补助水平有升有降。要与扶贫开发、促进就业以及其他农村社会保障政策、生活性补助措施相衔接, 坚持政府救济与家庭赡养扶养、社会互助、个人自立相结合, 鼓励和支持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生产自救, 脱贫致富。加强制度建设,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规范申请、审核和审批程序, 实行民主评议、社会公示、动态管理, 做到制度完善、程序明确、操作规范;加强保障资金的管理和监督, 确保资金安全。要统筹考虑农村各项社会救助制度, 合理安排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 努力加大宣传力度, 做好宣传普及工作, 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进村入户、家喻户晓。要加强协调与配合, 各级民政部门要发挥职能部门作用,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推进信息化建设, 不断提高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水平;财政部门要落实资金, 加强对资金使用和管理的监督。与此同时, 要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研究制定养老保险出资办法, 建立参保缴费的激励约束机制。

第三, 逐步建立务工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加快解决农民工的子女上学、工伤、医疗和养老保障等问题。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 分布在国民经济各个行业, 在加工制造业、建筑业、采掘业及环卫、家政、餐饮等服务业中已占从业人员半数以上, 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民工户籍仍在农村, 主要从事非农产业, 有的在农闲季节外出务工, 亦工亦农, 流动性强, 有的长期在城市就业。适应农民工特点, 做好相应的社会保障工作, 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乃至对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和顺利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当前, 要逐步建立务工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依法将务工农民全部纳入工伤保险范围, 探索适合务工农民特点的大病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险办法, 认真解决务工农民的子女上学问题。建立健全城乡就业公共服务网络, 为外出务工农民免费提供法律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 建立工资保障金等制度。

参考文献

[1]华迎放.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架构.理论参考, 2007年第4期, 34-35

[2]2007理论热点面对面.从4100万人享有“低保”谈起, 123-134

[3]杨琳.社保体系的国情抉择.瞭望新闻周刊2007年第45期, 30-31

[4]韩俊, 秦中春, 崔传义.和谐社会与新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理论视野, 2007年第1期, 14-16

浅淡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篇10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完善措施

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全球化发展的今天, 农村却缺少必要的保障, 养老无保障、看病无保障等情况相当突出。

中国的农民是改革开放最早受益者,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再次成为土地的主人, 极大地唤发了生产积极性。随着时间的推移, 农民们发现, 他们曾视为命根子的土地已经越来越种不起了, 多种因素导致的贫困

问题在农村大量存在。在社会进步和社会

相当突出。因此, 农村的社会保障问题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

一、相关利益主体认识不到位

从政府层面来看, 中央政府对农村社会保障缺乏制度安排和规划, 导致目前农村社会保障处于零星、散乱、各自为政的发展态势。省市县各级领导干部多注意抓经济工作, 尚未把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工作作为重要的议事日程来安排, 从而也就形成了领导层重视不够, 行政推动力度不足的局面;而基层领导干部更是缺乏对这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对此类工作的开展积极性不高, 甚至产生畏难情绪, 认为要办的大事急事有很多, 而社会保障这些工作只是与职能部门相关, 更有甚者把社会保障的适当收费和减轻农民负担简单地对立起来。从农民角度来看, 也对此项工作存在种种模糊的认识, 如在养老保险问题上, 有的人担心国家政策多变, 对参保之后是否能拿到养老金心存疑虑, 有的人甚至还认为交纳保费是政府的乱收费行为, 存在抵触情绪等。

二、政策缺乏稳定性和连贯性

中国政府对农村的政策历来就表现出多变性和随意性, 这一状况对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而言也不例外。如经济体制改革以来, 国家对农村合作医疗采取了放任自流的态度。后来, 为了减轻农民负担, 国务院、农业部等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在农业部等五部委颁布的《减轻农民负担条例》中, 把“合作医疗”视为“交费”项目, 列为农民负担不允许征收, 结果导致合作医疗事业发展受阻, 在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过程中, 此类现象还有许多。本来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就是一项持续性很强的工作, 但如果缺乏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就势必造成具体工作部门与广大农民无所适从, 这会使已经承诺的政策无法兑现, 从而也就会使政策和制度的威信、吸引力大大降低。

三、理论上的误区致使国家缺乏足够重视与投入

从党和国家的法律与政策看, 国家并没有忽略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问题, 但在实际工作中, 国家关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安排明显存在着“忽略乡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失误”。这一问题可以说与我们认识的偏差不无关系, 那就是过分强调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必须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 如果经济实力达不到要求, 就不必或不能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这种单纯从经济视角来看待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观点显然是极其错误的, 因为政府是全民的政府而非城镇居民的政府, 即使城镇社会保障负担很重也并不能构成不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正当理由, 况且, 中国经济已经持续高速增长了二十多年, 国家财政收入更是从1990年的2937亿元猛增到2003年的逾20000亿元。这也清楚地说明:以财力不足作为不考虑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的理由越来越不充分。更何况我们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健全, 还可以通过制度设计和现实政策, 来引导农村集体组织与农民进行其责任分担。

目前, 缺乏医疗保障、老年保障等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仅仅靠家庭保障与社会救助制度无法完成反贫困、整体上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和解决农村老年保障的重任。笔者据此, 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 提高认识, 统筹规划。首先, 学术界一定要端正对农村建立健全社会保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和设计适合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 帮助政府做好参谋和决策工作。其次, 政府要尽快制定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立法体系, 通过制订法律来保证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政策的稳定性与持续性, 提高广大农民对政府推选社会保障政策的信心。

第二, 建立统一的农村社会保障管理机构。没有统一的农村社会保障管理机构, 就是再好的政策和规划也难于有效实施, 就是再多的资金也难于发挥社会保障的功能。因此, 政府必须在制度上设计出一套解决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管理城乡分割、条块分割、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方案来。

第三, 逐步建立健全适合国情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首先, 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从长期趋势分析, 依靠农民自身及其农村集体的资金积累是发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事业的基本途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筹资标准和保障标准要互相适应, 不能定得过高, 要考虑农民的负担能力, 政府对其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应该大一些。考虑到农村各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应该允许在各地存在一些差异, 切忌养老水平和筹资标准搞“一刀切”。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要逐步提高农村养老保障的社会化程度。对保险费缴纳贯彻灵活原则, 既可补交、预交, 又可按月、按季甚至按年度缴纳。

其次, 改革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应尽快恢复和进一步发展合作医疗保险。其基金筹资水平, 既要考虑本地社会经济状况和农民的承受能力, 又要考虑合作医疗的保障水平, 以满足农民的基本医疗预防保健需求为宜。农民个人筹集的数额, 应坚持适度的原则。

在今天的中国, 社会保障仍然是个新兴的事业, 所以制度、体系等各方面还很不完善, 笔者在此所谈的仅仅只是冰山一角, 但笔者相信只有提出问题、正视问题, 才能尽快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林梅.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因素与对策[J].中国劳动保障, 2005 (2) .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革挑战 篇11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迄今可以划分为两个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保障制度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是国家主导下的单位保障制,制度安排具有典型的国家负责、单位(集体)包办、板块结构、全面保障、封闭运行等特征。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保障的改革与发展则是针对这种传统社会保障制度而进行的制度变革与创新,即在利益日益多元化的条件下,虽然由政府主导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建构,但企业、社团与个人等必须共同分担责任,同时通过社会化方式来加以实施,社会保障成为一个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系统。因此,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的路径,即是由国家─单位保障制向国家─社会保障制发展。

回顾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社保制度变革历程,可以发现,迄今为止,除公职人员退休制度仍基本保留着原有制度的框架外,其他各项社会保障制度都处于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从社会保障观念更新到制度结构、责任承担方式、财务模式的调整,在总体上几乎重塑了整个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我国社会保障改革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实现了社会保障观念革新。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是因为整个经济社会转型中选择了效率优先的发展取向,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认识到了国家或单位单方承担全部社会保障责任的做法不可持续,因此,在社会保障制度变革中,强调了个人责任回归,促使人们从传统体制下对国家与单位的过度依赖转向认可自身应当承担的责任,从而事实上为重塑社会保障体系奠定了相应的思想基础,同时也扫除了制度变革最重要的观念障碍。

第二,构建了责任分担的机制。在新型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建立多方共担责任的机制是核心目标之一,实践中已经体现出了政府、企业、社会、个人等主体各方共同分担社会保障责任。例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建立在用人单位与参保人缴费的基础之上,再加上政府补贴,实质上是三方分担责任;在强调政府承担社会救助责任的同时,民间的慈善公益事业也在不断发展;在各项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中,福利彩票公益金成为重要资金来源,社会资源与市场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调动,个人亦须支付一定的成本,等等。这种责任共担机制的构建,不仅使社会保障制度的互助共济功能得到了巩固,也为这一制度实现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社会化取向替代了单位或集体保障制。社会化是我国社会保障改革的又一核心目标,它是对传统社会保障制度的板块结构与封闭运行的否定。例如,社会保险已经由单位包办、彼此分割的劳动保险变成了开放型的社会化保险机制,社会救助从只针对传统的鳏寡孤独救济对象转化成面向所有低于一定收入标准或生活水平的社会成员,老年福利事业摆脱了官办福利院的局限而步入社会化发展阶段,等等。社会保障制度的社会化,彻底矫正了政府主导的社会保障事务与单位负责的职业福利严重错位的现象,既为这一制度走向公平创造了必要条件,也为全体人民特别是劳动者的自由流动提供了相应的制度保障。

第四,法制化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一方面,从习惯于按照“红头文件”办事,到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如制定《社会保险法》《军人保险法》及《工伤保险条例》《失业保险条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等,还有与社会保障直接相关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残疾人保障法》等,使国民的社会保障权益更加明确。另一方面,社会保障行政管理与经办机制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从改革开放初期恢复民政部,到1998年国务院组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一管理企业与乡村社会保险事务,再到2008年将劳动保障部与人事部合并组建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使全国的社会保险事务进一步集中监管。同时,将经办社会保险等事务的机构从政府序列中独立出来变成事业单位,成立非政府机构性质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利用邮局、银行等提供发放养老金等社会保障服务,这些重要变革都标志着社会保障行政管理体制与经办机制正在走向成熟。

第五,实践效果非常明显。一方面,新旧制度已经整体转型,并部分地实现了制度创新。一个政府主导、责任分担、社会化、多层次化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已经替代了原有的国家负责、单位(集体)包办、板块分割、全面保障、封闭运行的国家—单位保障制度,在养老保险等方面还部分地实现了制度创新,即构建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新模式。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受惠于新型社会保障体系。全民医疗保险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基本实现,社会救助直接惠及1亿以上的低收入人口及天灾人祸中的不幸者,保障性住房供应规模持续扩大,各项社会福利事业亦获得了较大发展。正因为此,我国市场经济改革中的巨大社会风险才得以基本化解,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才具有了稳定的社会环境,并明显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步,增强了人们适应时代剧变的承受能力。

社会保障制度转型存在的一些不足与失误

然而,从社会保障制度转型仍未最终全面完成、新制度的建设依然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看,我国社会保障改革历程并非只有成功与成就,它还同时存在着一些不足与失误。

第一,城乡分割与地区分割的推进方式,损害了社会保障制度的统一性及特定功能的全面发挥。例如,在养老保险中,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处于地区分割统筹状态,农民工很难完全融入这一制度,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分别由不同的政策规范;在医疗保险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轨并存;在社会救助中,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同样是城乡分立,其他专项救助亦在城乡之间差异巨大;即使是针对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也是城乡分割实施,在城市是通过公办老年福利院来满足其生活保障需求,在农村则通过是五保户制度来规范,等等。这种城乡分割与地区分割的推进方式,损害了社会保障制度的统一性,限制了社会保障特定功能的全面发挥,使社会保障社会化发展的正向效应打了折扣。

第二,社会保障主体各方责任划分的模糊化,直接影响着这一制度的健康发展。例如,传统制度下的历史责任与新制度下的现实责任一直处于模糊状态,它必然影响到化解历史负担的责任在相关主体之间的合理分担,并对新制度及其运行效果造成严重影响。目前难以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各地社会保险费率高低不一等问题,其实都和历史责任与现实责任划分不清密切相关。再如在新制度的实践中,政府责任与企业、社会、个人的责任边界也是模糊不清的,即主体各方所负责任的大小并不明确,甚至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即使是政府责任,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亦是责任模糊,虽然中央财政自1998年以来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在大幅度增长,但并非法定的固定机制,地方财政的责任更缺乏规范。社会保障责任划分的模糊化,直接损害了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有计划性和可预见性,同时也给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中的主体各方带来权利和义务的不确定性,并增加了劳动者代际负担的不确定性和每届政府应负责任的不确定性,进而损害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弱化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因此,用明确的责任划分来替代现实中的责任模糊,用分级负责的固定拨款机制来促使各级财政到位,客观上已经成为新型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所面临的紧迫任务。endprint

第三,改革不同步与“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改革原则未能很好贯彻,滋生了新的社会矛盾。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企业职工早已建立了统账结合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还停留在原有的退休制度中,这种不同步导致了两大群体在养老金权益上的差距持续扩大。同时,无论是企业职工还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因为未真正贯彻“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改革原则,造成企业退休人员普遍觉得权益受损,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却明显获得较企业员工更为优厚的养老金待遇,结果滋生了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尖锐矛盾,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年轻人到机关事业单位就业的择业偏好。因此,不同步的改革直接放大了不同群体的福利权益差距,而不分新人、老人的做法,既是对同一代人追求公平权益的损害,亦使深化改革难度显著增大。

第四,现行制度安排的设计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缺陷,致使优化制度安排的任务异常繁重。例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还停留在地区分割状态,制度结构亦存在着不合理现象;医疗保险依然是城乡分割,责任负担失衡;失业保险与工伤保险制度均缺乏预防风险的功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同样存在着只考虑收入状况而不考虑资产状况以及非专业化实施的缺陷;老年人福利事业、残疾人福利事业城乡分割,有的甚至是将救助、福利与保险相混淆;灾害救助只体现出政府责任,而且主要集中在中央政府;住房福利将住房救助与公共房屋供应混在一体;整个制度体系表现出经济保障项目与服务保障项目失衡,管理体制中多龙治水的格局仍然存在,等等。如果不能尽快全面优化现行制度安排,随着投入规模的持续扩张与路径依赖的惯性强化,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将陷入极为不良的状态。

此外,社会保障立法依然滞后,急切需要制定《社会救助法》等基本社会保障法律;相关配套改革必须同步推进,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公共财政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等,都是社会保障改革与制度建设不可缺少的配套,只有同步协调推进,才能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

城乡分割的社会保障体系

前已述及,新型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还存在着诸多缺陷,而最核心的问题则是城乡分割的制度安排及与之相关的管理体制、资源配置等直接影响了社会保障体系的统一性及其整体功能的全面、正常发挥。

第一,社会保障制度安排的城乡分割。例如,在养老保险中,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面向城镇职工,农民工参保客观上还面临着一些障碍;国家对城镇无业居民与农村居民养老保险采取同样的财务模式,而政策依据却是分割规范;失地农民迄今缺乏统一的政策规范,处于非城非乡状态。在医疗保险中,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采取的同样是政府补贴加个人缴费的筹资机制,但前者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后者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社会救助中,最重要的项目是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面向城镇居民的依据是国务院颁布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面向农村的依据则是国务院发布的政策性文件。因此,新型社会保障制度安排的现实,明显地表现出城乡分割的特征。

第二,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城乡分割。与城乡分割的制度安排紧密联系的是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一方面,尽管通过多次机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一些管理体制中的城乡分割痕迹,但迄今仍未真正得到彻底根治,传统体制的惯性依然强大。例如,同样属于医疗保险事务,城镇人口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主管,农村人口由卫生部门(现在的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即使同一种社会保障业务由一个部门统一管理,也会设置城乡有别的内设机构,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养老保险司专司城镇人口养老保险管理之职责,农村社会保险司专司农村居民养老保险管理之职责;民政部门统一管理全国无依无靠的孤寡老幼救助,在许多地方也是由两个不同的内设机构来分别管理。另一方面,社会保障制度运行中的城乡分割经办也是普遍现象。例如,医疗保险由于是不同部门分割管理,在绝大多数地区也处于城乡分割经办状态,即同一地区往往并存着城镇居民与职工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并运用着相互分割的两套信息系统;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城镇基层由居民委员会代为实施,在农村由乡村组织代为实施,并无统一的专业经办机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与运行机构的城乡分割,既是社会保障制度安排城乡分割的现实反映,又进一步强化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分割,并必然带来社会保障资源配置的城乡分割。

综上可见,城乡分割构成了我国现阶段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它实质上是计划经济时代城乡社会二元结构的延伸,是社会保障改革不彻底、不成熟的具体表现。

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分割的原因

我国改革开放已历30余年,国家已步入工业化时代,而社会保障体系在经历全面而深刻的制度变革后,依然未能超越城乡分割的历史局限,隐藏在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传统的观念与路径依赖,亦有重城镇轻乡村的发展取向和城乡利益冲突的影响。

第一,传统户籍制度的藩篱不易突破。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是严格区分城乡居民身份的标识,而社会保障权益又长期以来都与户籍紧紧地捆绑在一起。户籍制度决定着城乡居民不同的社会保障权益,背后隐藏的是城乡利益分歧与冲突,而现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城乡分割又进一步固化了户籍制度的城乡分割。因此,传统户籍制度实质上是城乡二元分割的总根源所在。

第二,传统观念障碍依然深厚。在一些人(包括一些决策机构、政策制定者、立法者)的意识里,城乡二元分割不是可以逐渐改变的现象,而是一种已经固化的历史。在考虑政策措施、进行制度设计甚至立法过程中,他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将农村居民与农民工视为另类,一些貌似公正的观点与主张透出来的依然是城乡二元分割分治的旧思维与价值取向。包括主张为农民工维权单独立法,提出建立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等等,就是不考虑如何与现行基本社会保障制度接轨。传统观念的障碍,直接影响到新型社会保障体系的理念与目标设定。因此,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城乡二元分割分治的观念、意识与思维定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仍将很难超出城乡分割的困局。

第三,体制性障碍影响巨大。在这方面,主要表现有二:一是职能部门的相互分割,直接导致了社会保障制度安排与相关政策的不协调,即使同一项制度亦存在着被多个部门分割的体制缺陷;二是职能部门职责紊乱、责任不清的局面并未得到扭转,还在直接影响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康发展。例如,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对社会保险制度的管理职能进行不当分割,让劳动部门管理国有企业职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管理集体企业职工、人事部门管理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民政部门管理农民,所造成的不良后遗症迄今还在影响着养老保险改革的深化;医疗保险制度更是由两个部门分割管理,直接演变成了一种部门利益之争。而城乡孤寡老幼之所以在民政部门统一管理下也在实践中分割实施,主要原因是财政资源配置一直延用着原有的拨款方式,用于城镇孤寡老幼的财政资金与用于农村五保户的财政资金不能混用,是财政拨款体制的城乡分割导致了这一制度在具体实践中的城乡分割格局难以改变。因此,体制性障碍使一些看起来容易改变的现象变得很难改变。

第四,新型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缺乏统筹规划与顶层设计。由于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采取的是局部地区、局部领域、个别项目试点先行的渐进方式,从一开始就缺乏对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设定与发展战略思路,更缺乏应有的整体设计与统筹安排。在这样的情形下,单个职能部门不可能超越本部门职权去统筹考虑非自己主管的社会保障事务,从而使得城乡统筹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大多只能停留在纸面上。即使一些地方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体现出了城乡统筹发展的取向,也只是依靠地方领导的自觉,而这种自觉还往往要受到上级职能部门的干预。因此,缺乏统筹规划与顶层设计,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便只能沿着历史路径前行。

第五,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不成熟也是重要原因。我国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在近30年间进展迅速,但产业结构的工业化、就业结构的工业化并未真正带来人口的工业化,经济的城镇化、物质的城镇化并未同步带来常住人口的城镇化,如亿万农民工长期在城镇工作、生活,却无法真正融入城镇化进程。虽然有关部门公布我国人口的城镇化率超过了50%,但真正拥有城镇户籍身份的人口还不到总人口的35%。这表明我国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并不成熟,这种不成熟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势必影响到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一体化。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文献综述 篇12

我国学者对于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是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而展开的, 笔者在中国期刊网上对有关社会保障问题的文献进行梳理发现 (见下表) , 在中国期刊网上以社会保障为篇名的文章在模糊查询的条件下, 研究数量在逐年增加。从内容上看, 2000年以前对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比较少, 相对也很零散, 没有形成系统。2000年以后, 尤其是2003年开始了大规模系统的研究, 文献数量直线上升, 2005-2006年间增幅最大。党的十六大又进一步提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 加快城镇化进程”, 确立了“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方针。在城镇化过程中引发了大量的征地问题、失地农民问题、进城农民工问题以及改革过程中的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围绕着这些问题, 学者们展开了大量的研究, 在2003年研究成果较前一年增长了78.5%。2005年, 随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围绕着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等研究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多。

我国经济总量跨越式提升的同时, 社会分配的均衡问题、公平问题也日益凸显。在这种背景下, 效率与公平关系的问题被重新探讨, 改革开放的成果由全社会共享的惠民措施不断出台, 社会保障制度就是均衡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压器, 社会公平视角下的社会保障制度问题研究随之升温。

从归纳和总结以往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 从内容上看, 这些研究涵盖了社会保障体系的方方面面, 有的甚至具体到了实施细节。而从整体上对这些内容分类, 共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从城乡两个维度对社会保障总体状况的研究

通览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文献, 学者们分别从整体上和城市与农村两个维度对我国社会保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研究, 也有学者从地方或区域角度分析了省市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发展情况。张力之 (1997) 从5个方面详细介绍了1997年以前国内对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的迫切性、借鉴国外的研究、社会保障专著、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研究、社会保障理论研究。刘云旺、王成华、廖桂蓉 (2004) 、李东、刘庆原 (2004) 、陈蒙蒙 (2006) 韦镇坤 (2008) 、王丽 (2009) 撰文分析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框架的构想及对策。李珍 (2006) 阐述了我国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如何构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刘汉屏、吴晓云 (2006) 将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问题放到了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来探讨, 分析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制度保障和体系构建。刘子操 (2007) 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思路。

从内容上看, 这一方面的研究偏重于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 随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的日益突出以及“三农”问题凸显, 使得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诸多不完善之处摆到了议事日程。如何破除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 实现城乡统一的社会公平正义, 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问题是研究重点。

二、围绕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展开的大量研究

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一大缺陷或短板, 理论界对此诟病颇多。失地农民、进城务工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研究构成了2003年以来研究的主要内容。刘金红、段庆林、董明辉 (2001) 从经济发展和政策取向的角度出发, 研究了建国50年来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阶段性特征以及各种保障形式的制度变迁、制度绩效, 提出建立与目前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各方面的承受力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徐凯赟、欧阳亮辉 (2004) 按城乡属性把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分为二元社会保障制度, 指出按照人人共享、普遍受益的公平原则, 我国现行的二元社会保障体系无论从过去的形成、政策的影响, 还是农村的现实需要都表现出一种公平性的缺失。陈信勇、蓝邓骏 (2004) 认为, 首先要为失地农民建立社会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制度, 其他社会保障措施也应及时、逐步建立。吕勇 (2005) 、赵友谊 (2005) 、贾平、张婷 (2008) 分析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 探讨了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的构建。胡宏伟、唐莉 (2005) 指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结构性嵌入于我国土地产权制度、征地制度、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农民利益诉求实现制度之中的, 这种结构性嵌入机制要求仅仅靠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本身是不够的, 失地农保制度的完善必须以上述四项制度的完善为前提。白凤峥 (2004) 、姚诣路 (2006) 分析了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现状及问题, 提出了政策建议。

围绕农民问题展开的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 之所以会成为社会保障问题研究的主体, 原因有几方面:一是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不断攀升, 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成绩, 但与之相对的“三农”问题依然突出。二是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失地农民问题引发了学界的大量争论。三是工业化进程中的效率与公平观念深入人心, 如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公平?诸多原因引发了学界关于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

三、国外经验较少及中外比较研究

周弘 (1989) 较早地介绍了欧洲国家社会保障的发展和演变过程。李培林 (1994) 通过对德国、英国和瑞典的实地考察, 指出我国建立社会保障体制应当借鉴的经验和注意的问题。史柏年 (1996) 、高峰 (1999) 分别考察了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现状、演变过程以及不可克服的矛盾与困境, 并探寻其对于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意义。日本学者合津文雄 (1999) 介绍了日本的社会福利政策, 它突破了救济扶贫的制度框架, 开始探索创建满足全体国民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日本从2000年开始实施的“老年人看护保险制度”显示出, 日本社会福利政策由过去的行政管理措施向签约方式转变的新趋势。武中哲 (2001) 介绍了北欧福利国家制度, 并分析其利弊所在, 力图找出其中对我国有借鉴意义的内容。施晓琳 (2004) 介绍了当前日本较为完备的农村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及其对我国现行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法律保障方面的借鉴。李巧莎、贾美枝 (2008) 考察了日本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日本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及其经验和启示。臧忠生 (2004) 考察了法国、瑞典、奥地利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新变化及对我们的启示。王萍 (2005) 对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进行简要追溯, 分析了令该制度陷入困境的各种主导因素。易瑾超 (2007) 通过社会保障制度的国际比较, 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 提出发展、完善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若干建议。徐嘉辉、郭翔宇 (2009) 介绍了德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沿革与现状, 并对德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进行评价, 同时阐述了德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借鉴。

四、对社会保障理论的追溯

实践离不开理论的指导, 随着社会保障制度实践的开展, 对社会保障制度理论的挖掘和追溯也成为社会保障制度研究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陈晓云 (2001) 在对福利理论系统梳理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 根据对福利主体的认识、衡量福利的方法、标准以及福利制度措施这几方面的差异和变化, 将福利理论的发展分为四个重要阶段。苏光明 (2001) 对毛泽东和邓小平社会保障思想进行了挖掘和比较。王爱华 (2003) 、李宏艳 (2004) 挖掘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保障思想, 前者主要探究了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的社会保障的思想, 并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进行了全面考察;后者考察了马克思、列宁的保障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王俊 (2004) 从17世纪配第的社会保障思想写起, 到18世纪的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和孟德斯鸠, 进而分析了19世纪的萨伊、西斯蒙蒂、罗雪尔的社会保障思想以及德国的讲坛社会主义, 英国费边社会主义和法国连带主义的社会保障思想。王文龙、金丽馥 (2005) 对西方社会保障理论进行了系统的介绍与评述, 介绍了当代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演变过程, 并分析了当代西方社会保障制度衰落的原因。徐丙奎 (2006) 把西方社会保障理论分为三大流派并对三大流派进行了简要分析, 即国家干预主义、经济自由主义和中间道路学派。张可 (2006) 从英国1601年《济贫法》开始追溯社会保障制度的起源和发展的根源, 并从经济学理论的角度区分了对待社会保障制度的态度, 同时对反对与支持的流派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五、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定位和职能

尽管各个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各具特色, 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离不开国家或者政府的介入。阎宇红 (1998) 考察了西欧社会保障制度几个发展阶段的更迭与交替, 并详细分析了每个阶段中政府充当的角色以及角色的转变过程。张学英 (2004) 指出由于国家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导致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缺失,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缺失反过来阻碍了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应该以政府为主导提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陈少晖 (2004) 指出, 在至今仍未改变的二元经济结构中, 对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长期忽视和责任缺失, 是我国政府在构建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中的一个重大缺陷。现阶段, 我国政府应当集中解决农民急需的低保、医疗和养老三大保障问题。朱丽颖、石俊田 (2005) 认为,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从萌芽起到进入制度化建设共经历了政府高度集权下的重点有限保障、分权下的土地和家庭保障、制度建设下的社会有效保障三个阶段。肖云、徐艳 (2005) 认为当前建立农民工的就业社会保障具有紧迫性, 政府在建立和发展农民工就业社会保障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刘燕 (2006) 认为政府责任不明确、制度安排缺失等, 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之一。政府作为农村社会保障的主体, 应当承担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的责任。钱亚仙 (2006) 、杨爱兵 (2008) 、薛菁 (2008) , 也指出政府是构建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责任主体。杨辉 (2007) 认为社会保障制度到底是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还是私人产品亦或优效品, 在理论界存在着争议, 并根据社会保障的产品属性及产品提供方式、生产方式, 决定了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中的责任范围和责任强度。陈萌 (2009) 认为“农村社会保障”表现出社会的公平性, 其最终责任主体是政府。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政府责任存在着越位与缺位两种偏差, 是造成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严重滞后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上一篇:SNMP网络管理协议下一篇:增强领导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