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2024-10-02

社会保障法律制度(通用8篇)

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篇1

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保障体系,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社会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党和国家提出把做好社会保障工作作为当前全国的一项重要、紧迫的任务,争取用5年左右时间,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这项决策的意义是伟大而深远的。从法律的角度来看,社会保障属于国家管理的一项社会事务,属于政府的职能。健全、完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使社会保障法制化,应是国家需要采取的紧迫之策,也是长远之策。 我们看到,近几年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发展速度之快是前所未有的。经过共同努力,中国已经在社会保障制度领域取得了三个方面的突破性进展,即形成了养老保险、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三条保障线,为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增添了新的内容,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和社会的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国现行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的客观要求仍有较大的差距,需要不断完善。

今天,我就《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这个题目,向各位领导同志汇报三个方面的学习和研究体会:

一、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与我国的社会发展

(一)社会保障与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社会保障”系由英语中“SocialSecurity”一词翻译而来的,亦可译为“社会安全”。社会保障,是指国家为了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对公民在年老、疾病、伤残、失业、遭遇灾害、面临生活困难的情况下,由政府和社会依法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的制度。各国社会保障的项目广泛繁杂,各有差异,概括起来一般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互助和优抚安置等几大体系。

在现代社会里,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的基本制度之一,是国家通过立法建立起来的.。社会保障法就是调整在社会保障中发生的各种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同时也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律表现形式。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发展到今天,已成为当代各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西方大陆法系国家对法律部门的划分,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既不属于公法,又不属于私法,而是属于社会法的范畴,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政府都很重视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建设,这是因为,国家对社会成员的社会保障待遇标准只有通过立法才能加以确定和公之于众,国家对需要保护的特殊群体给予的帮助只有通过建立法律制度才能得以强制施行。因此,国家制定和实施的社会保障措施都被纳入到了法制化的轨道。

建立对公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宪法的一项重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宪法第四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有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国家和社会保障残疾军人的生活,抚恤烈士家属,优待军人家属。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

上述宪法规定,是中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立法根据和最高法律准则。

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应当包括如下基本内容:?第一,社会保险法律制度。该制度具体规定对劳动者在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即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制度。

第二,社会救济法律制度。该制度具体规定对公民在遭受自然灾害或者生活发生严重困难的情况下获得经济帮助,即建立灾民救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救济、城乡特殊贫困人员救济等制度。

第三,社会福利法律制度。该制度具体规定对不

[1][2]

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篇2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开幕式所做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1]从法律的角度来看, 社会保障属于国家管理的一项社会事务, 属于政府的职能。健全、完善社会保障的法律制度, 使社会保障法制化, 应是国家需要采取的紧迫之策, 也是长远之策。

(一) 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有利于克服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和风险性带来的弊端。

市场经济是作为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社会资源分配的主要方式, 其明显特征之一在于其竞争性, 并且其竞争性具有两面性:一方面, 竞争性是市场经济内在本质要求的必然体现, 是市场主体追求自身独立利益最大化的手段, 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 另一方面, 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又始终伴随着风险性。由于市场竞争遵循着优胜劣汰的法则, 因此, 市场竞争的结果往往是经营管理不善、经济效益不好的那些市场主体面临着破产、倒闭、遭淘汰的危险和后果, 处于不利的境地。而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则能够使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市场主体内的劳动者在工伤、失业等不幸状况下获得必要的物质帮助, 为他们度过难关创造条件。

(二) 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社会成员和劳动者的年老退休、患病、工伤、失业、生育、富余人员的分流安置等问题, 与社会成员和劳动者的生存和利益密切相关, 直接关系到能否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 建立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有利于维护和改善他们的经济生活条件, 保护劳动力资源, 维护和安定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从而维护和巩固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三) 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有利于保护人权和劳动者权益。

人权作为人所应享有的基本权利, 包括丰富的内容, 既包括生存权、人身权, 也包括政治权利、经济权利、文化权利和社会各方面的权利等, 同时, 我国《宪法》、《劳动法》等法律对保护劳动者各项权益都做了明确、具体规定。而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所要解决的社会成员和劳动者的年老退休、患病、工伤、失业、生育、富余人员的分流安置等问题, 均是保护人权和劳动者权益的直接体现和基本保障, 对保护人权和劳动者权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 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有利于保持社会收入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产物, 它一方面尊重和保护市场主体的平等性、自主性, 为市场主体通过合法行为实现自己独立利益最大化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另一方面, 对于处于年老退休、患病、工伤、失业等不利状况下的社会成员和劳动者, 国家通过建立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使他们获得各种帮助和资助, 为他们的生存和生活提供物质保障, 并实现对社会收入分配的再调节, 尽量缩小社会收入的差距, 防止两极分化。

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 社会保障制度的立法极不健全。我国《劳动法》的颁布以及国务院《失业保险条例》等法规的制定, 已经在社会保障法制建设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但是从整体上看, 社会保障立法的规模不大、规格不高、法制化程度太低, 尚不能给国家解决社会保障面临的复杂问题提供充分有效的法律依据, 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需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是法治经济,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必然要求法制化。但作为社会保障制度核心内容的社会保险目前还没有建立起统一的、适用范围比较大的社会保险法律制度, 社会保险费的征缴、支付、运营、统筹管理极不规范;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优抚安置的立法相当欠缺;社会保障工作在许多方面只能靠政策规定和行政手段推行;国家立法滞后, 地方立法分散, 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被分割。目前在社会保障方面发生争议, 进行仲裁或提起诉讼时, 由于立法滞后, 仲裁机构和人民法院无法根据有效的法律规定进行仲裁或判决, 一定程度上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

(二) 社会保障的法律实施机制较为薄弱, 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宣传也极为不够。合法的筹资机制、稳定的保障机制、严格的管理机制、有效的运行机制、有力的监督机制都不够健全。社会保障监督机构没有与管理机构严格划分开来, 缺乏对欠缴社会保险费的行为和拖欠离退休人员、失业人员保险金行为的法律制裁措施;非法挪用、挤占保险金的违法甚至犯罪行为得不到及时惩处, 保险基金的运营处于不安全状态。另外由于我国许多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是部门规章或内部规章, 而且缺乏必要的公布与宣传, 能接触到的人数相当有限, 从而许多当局者对我国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不清楚或难以知晓, 导致当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时不知如何保护或根本就不知道, 造成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一纸空文的现象泛滥。

(三) 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律法规立法层次低, 缺乏较高的法律权威和必要的法律责任制度。社会保障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部门法, 应该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社会保障的基本法律。但是, 却没有一部是专门调整社会保障关系的基本法律;在国务院已经制定的条例中, 也极少有属于专门规范社会保障制度的法规。这种状况与社会保障法所应处的地位是不相符的。在我国已经制定出来的社会保障法律中, 比较普遍地存在着缺乏法律责任的现象, 无法确保社会保障措施的有效实施。

(四) 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建立, 长期处于“真空状态”。与发达国家不同, 我国人口众多, 农业人口比重相当高, 占总人口80%的人口所享受的社会保障支出比例则少得可怜。据对中国农村住户调查, 由于经济原因, 35%~40%的农民应治疗而未治疗, 60%的农民应住院而未住院。另外,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范围最小, 待遇标准很低, 有的地方陷入停顿状态, 有的地方已形同虚设。

三、建立健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措施

(一) 加快社会保障的立法进程。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国家重要的经济社会制度, 必须纳入法治轨道, 并依靠法制来保证实施。目前, 由于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立法层次低, 在我国已经制定出来的社会保障法规中, 比较普遍地存在着缺乏法律责任的现象, 无法发挥法律规范的强制功能, 无法确保社会保障措施的有效实施。因此, 国家必须在充分研究《劳动法》基础上, 尽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如《失业保险法》、《济贫法》、《社会福利法》、《养老保险法》等乃至一整套《社会保障法》的建立, 做到有法可依, 违法必究, 使社会保障逐步发展到由不自觉、强制到自觉自愿地健康运行轨道上来, 使它能综合反映一个国家的社会文明进步程度。

(二) 健全社会保障的司法机制。完善的法律制度必然要包涵着健全的司法机制, 因为健全的司法机制是解决纠纷的法律武器, 为法律制度的健康运行提供最终保障。建议在人民法院设立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庭, 专门从事审理劳动和社会保障争议案件, 使当事人在其社会 (保障权益受不法侵害时获得有力的司法保护, 在条件成熟后, 可借鉴国外普遍实行的专门法院审判方式, 建立我国专门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法院。在审判中充分体现出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的特殊性。人民法院对社会保障领域里发生的违法、犯罪案件, 应当依法及时审理;对拒不缴纳规定的社会保险费、拒不履行支付保险金义务、不正当使用保险基金、贪污、挪用、侵占保险基金的行为人, 应当依法分别追究其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现在, 有些地方在人民法院已设立了社会保障法庭, 对欠缴社会保险费的企业采取强制的司法措施, 追缴了社会保险费, 充分运用司法机制在保证社会保障法律实施方面具有的强制性和震慑作用。

(三) 从立法角度来看, 社会保障基本法的制定应提到全国人大立法的议事日程上来。目前, 通过立法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已成为当务之急。当然由于我国目前城乡存在着二元结构, 基本法的制定应该较粗、较简, 然后国务院依据城乡有别原则尽快制定和颁布与该法相配套的一系列条例, 从而可以由粗到细, 由简到繁, 逐步实现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科学化、合理化, 以保证社会保险工作有法可依。同时, 社会保障制度的立法内容应当与其他法律部门的立法内容相衔接, 以保证社会保障法律规范的有效实施。为确保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 制裁挪用、挤占社会保险基金的违法行为, 建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通过关于制裁挪用、挤占社会保险基金的违法犯罪行为的补充规定。

(四) 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农村社会保障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最脆弱的环节, 但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一直重视不够。特别是近年来农民收入的提高和部分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农民的保障要求提高。外出打工人数的增多又使身处异乡的农村工人的保险问题成为一个新课题。鉴于我国农村地域的广阔性及地区差异, 我国可逐步地、有选择地、低起点地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从富裕的、接近城市的农村开始, 逐步建立起农村自助性社会组织。在银行中开设储蓄保险账户及商业保险, 开办保障养老、医疗、意外伤害等与农村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基本项目, 并给予其较高的税收、政策等方面的优惠以提高农民参与社会保障的积极性。

摘要: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同时也应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过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建立, 社会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 社会各层人员对社会保障中的养老、失业、救济、就业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尽快健全、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已迫在眉睫。

关键词:完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措施

参考文献

浅议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完善 篇3

关键词:社会保障权 农村社会保障法 立法

中图分类号:F0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7)12-089-02

社会保障法是指根据社会政策制定的,帮助公民克服生存风险、扶助弱势群体生活安全或促进大众福利的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规定:农村养老保障以家庭为主,同社区保障、国家救济相结合,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及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对贫困农民的医疗救助的方针。确定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基本价值取向。我国宪法已经确立了农村社会保障的法律地位,目前农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80%以上,但长期以来农村社会保障始终处于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有相当的社会保障的内容将整个农村人口排挤在体制以外。因此,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的法律制度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一、 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必要性

1.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是现阶段农村社会保障发展水平的需要。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发展水平偏低,使得加快农村社会保障法制建设成为必然要求:第一,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明显低于城市。这是由于长期的历史原因,也是由于城乡之间在生产社会化程度、就业、社会分配、收入消费结构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别,因而城市和农村的社会保障不宜采取统一的模式,但城市和农村的社会保障同样都需要发展。第二,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以个人交纳为主,集体补助不到位,国家在农村的政策扶持力度太小,使得在缺乏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下,仅靠政策难以使社会保险在农村的覆盖面扩大。第三,农民觉得“保险无保障",不能解决基本生存问题,缺乏参保积极性。例如:按民政部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交费领取表》计算,每月交2元,交费10年后每月可领4.7元,15年后每月方可领取9.9元。

2.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是新时期农民生产、生活保障的需要。在计划体制下的农村以集体保障为主体,家庭保障和国家救济为补充,随着农村市场改革深入,迫切需要建立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据立法享受的,由社会提供必要物质帮助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首先,现阶段农村家庭保障逐渐瓦解;工业化与城市化使很多农民从第一产业转到第二、三产业,往往没时间照顾家庭;生育观念的转变使家庭规模逐渐缩小,传统的农村家庭保障功能弱化。其次,土地保障功能降低,农业的收益小,在遇到自然灾害和年老、疾病时无法保障基本生活。特别是对于被征地农民,除了土地补偿、安置费外,其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也需要获得法律保障。再次,社区保障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社区保障适用于集体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社区,其实施范围比较窄。虽然现阶段农村家庭保障、土地保障、社区保障在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仍然发挥主导的作用,但从长远规划来说社会保障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又为农村社会保障实施提供法律保证。

3.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是实现社会保障权,维护人权的需要。社会保障权是公民的一项重要的人权。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把“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了宪法。我国于1997年10月27日签署了《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承认人人有权享受社会保障。要实现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的社会保障权必须尽快建立起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二、我国现行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不足

1.立法层次低,法律体系不健全。社会保障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其效力仅低于宪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社会保障法》仍处于起草阶段。国务院及相关部委颁布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大多以“规定”、“试行”、“暂行”、“决定”、“意见”、“通知”的形式出现,农村社会保障的相关内容,主要散见于政策文件、部门规章、相关机关发布的通知、命令等等。如民政部出台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方案》、《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关于进一步做好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意见》;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办公厅颁发的《2002年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安排》等,立法层次偏低。各地分散的地方立法使社会保障制度难以统一,它带来的结果将是社会保障立法严重缺乏权威性和稳定性。关于农村社会保障的立法在许多方面仍属空白。目前还没有一部基本法来规范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仅有1994年由国务院颁布,2007年3月由民政部等相关部门修订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一部较高层次的行政法规,其他方面均缺乏法律的规定。民法、刑法、劳动法等部门法中缺少相应的配合,现有的零散颁布的各种条例、规定、通知和规定,相互之间缺少必要的衔接,不能形成配套法律体系,使农村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不健全。

2.现行社会保障法规、规章适用范围窄。从各种有关社会保障行政法规、规章的适用范围来看,其适用对象主要为城镇的各种企业。如1999年1月国务院259号令《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的征缴范围是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企业及其职工,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征缴范围是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企业及其职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事业单位及其职工,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社会团体及其专职人员。失业保险的征缴范围是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企业及其职工,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广大农村未被纳入社会保障的范围。

3.实施机制弱、缺乏法律责任机制。现行社会保障法规中缺乏法律制裁措施,目前最为突出的是对挤占、挪用、截留社会保险基金的行为得不到及时的惩治。我国刑法缺乏对这些行为规定为犯罪进行惩治的条款。一些地方政府利用掌管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便利条件而挤占、挪用和挥霍的情况时有发生,有的将社会保障基金借给企业周转使用,有的用来搞投资、炒股票,更有甚者利用职权贪污、挥霍,致使农民的“保命钱”大量流失,一些地方将农保基金违规存入地方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或者非银行金融机构,这些机构有的因经营不善亏损破产,致使存入的农保基金无法取出造成损失,形成支付危机。

4.缺乏法治环境,维权意识差。在农村特别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缺乏法治宣传与教育,农民缺乏法律知识,利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不强。法治意识淡薄,办事靠经验、凭感觉。长期以来,形成了政策盲区,维权弱势。如:有的企业通过召开职工(或股东)大会,拒绝参加社会保险。2004年12月1日颁布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加大了劳动和社会保障执法力度,在各地成立了专门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使社会保障“执法形象”得到改善。加强覆盖农村的劳动保障监察员队伍的建设和执法环境建设,提高农民维权意识,是改善农村社会保障执法环境的重要途径。

三、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建议

1.建立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法律体系。首先,建议正在起草的《社会保障法》将农村的社会保障放在与城市同等重要的位置,有了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基本法才可以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纳入统一的法制轨道。然后在社会保障基本法律的基础上,进行急需的《农村养老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的立法工作。以及农村社会救助;农村社会福利;农村军人及军属优抚等单行法规、规章的制定。其次,建议在修改社会保障相关法律时,将能够适用农村的内容包括进去。将其中歧视、排除农村和农民社会保障的内容加以删除、把农村和农民纳入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的覆盖范围,如修改《劳动法》时,适用对象包括农村生产经营主体。在此基础上逐步制定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法律、法规。

2.强化解决农村社会保障的司法机制。建议在人民法院设立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庭,专门从事审理劳动和社会保障争议案件,在条件成熟后,可借鉴国外普遍实行的专门法院审判方式,建立我国专门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法院。既可以增加人民法院的办案效率,又可以更好的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我国农村长期以国家救济和农民互助为主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民的权利意识淡弱,更缺乏法律知识,由于权利主体的强势地位,难以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昂贵的诉讼费用,因此,还可在农村建立专门的社会保障争议仲裁和调节机构,既节约司法成本又可以省去农民的讼累和诉讼费用。另外,要加强对农民解决纠纷的法律援助和律师协助。目前律师主要集中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中,而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难以得到律师的帮助。诉讼费用的高昂也使困难农民望而却步,法律援助的实施可以有效地解决以上难题。

3.与其他法律部门的立法内容衔接。为保证社会保障法律规范的有效实施。建议在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时增加对挪用、挤占社会保险基金的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制裁措施;必须通过立法解决社会保险费的收缴问题,加大强制收缴社会保险费的力度,对欠缴、拒缴社会保险费的,建议在正在起草中的《社会保险法》规定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在民法中增加对于企事业单位拒不为员工支付社会保险金的,致使员工的社会保障权益受到侵害的,该员工可通过提起侵权之诉寻求救济。2007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物权法》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集体所有的土地作为建设用地的,应当依照土地管理法等法律规定办理。而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法》及相关法规、规章规定土地补偿费、安置费中没有包括社会保障费用。因此,建议失地农民的养老、就业、医疗所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从征地补偿费、安置费和政府土地出让金中安排,计入征地成本,由用地单位或当地政府交付。

[塔里木大学校长基金课题,项目编号:TDSKSS06008]

参考文献:

1.朱崇实.社会保障法[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

2. 崔秀荣.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环境条件[J].当代经济,2004(1)

3. 九三学社中央信息中心. 关于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建议http://www.93.gov.cn.

4.申长永.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律思考[J].集团经济.2006(26)

5.童星,张海波.现阶段农村社会保障[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5(2)

6.林榕.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探讨[J].三明论坛,2005(3)

(作者单位:塔里木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新疆阿拉尔 843300)

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篇4

刑释解教人员属于特殊群体之一。这从以下几个方面讲:

一、刑释解教人员在监狱或劳教所服刑或劳教,长时间被隔离在“高墙”内,导致刑释解教人员脱离了社会,脱离了我们。所以再回归社会时不能轻易融入我们,融入社会生活。

二、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时容易遭到歧视和排斥,甚至可能是打击报复。

三、刑释解教人员本身心灵比较脆弱,容易产生自卑、封闭、抵触,甚至是反感的情绪。由此可见,对刑释解教人员进行立法保障是十分必要的。我国《监狱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刑满释放人员依法享有与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第三十七条规定:“对刑满释放人员,当地人民政府帮助安置生活”。这是国家用法律的形式体现出全体人民的意志,以此引导各级政府和全社会都来关心、爱护刑释解教人员,使他们能够很快适应“高墙”外的生活,并能自食其力、重新做人、减少犯罪,以达到社会稳定的目的。我国正式提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是在1991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将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列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范围。1992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政法工作,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的意见》中,再一次提出对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安置问题。1994年中央综治委等六部委在调查研究总结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意见》,2004年2月6日,中央综治委等八部委在《关于进一步做好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意见》。

但是,我们看到,除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性规定外,还没有一部关于安置帮教方面的专门的法律法规,现在执行的几个具体性办法,原则性多,可操作性少,又与实际脱离,实施效果不好,目前安置帮教工作仍然处于无法可依的时代。随着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刑释解教人员这一特殊群体的安置显得越来越突出,其工作越来越复杂,难度越来越大,究其原因:

一是国家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的法律和制度不成体系。①缺少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法律。1991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将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列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范围。1994年中央综治委等六部委在调查研究总结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意见》,但时隔10年的今天,国家没有系统的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方面的法律,而只是在《监狱法》中提出“对刑满释放人员,当地人民政府帮助安置生活”,这就缺乏完整性、正式性、权威性。②缺乏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的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其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和法律。但在国家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制度中没有“条例”、“规定”、“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只有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政法机关保留企业规范管理若干规定》和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政法机关不再从事经商活动的实施方案》中提到对刑释解教人员过度性安置,也是不成体系。这就使得安置帮教工作中无章可循,困难重重。③部门规章过于笼统,缺乏配套措施。如,1994年2月14日,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等六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安置和帮教工作的意见》中要求:司法行政部门和劳动部门要按照中共中央(1992)7号文件的要求,做好“过度性”安置实体的试点工作。2004年2月6日,中央综治委等八部委在《关于进一步做好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促进就业和社会保

障工作意见》中要求:“根据中办、国办《政法机关保留企业规范管理若干规定》,对司法行政机关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共同开办的为刑释解教人员作过度性安置的企业,政府有关部门要扶持发展,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机构所需业务经费,各级财政要列入年度预算。”可是文件中提到的“过度性”安置实体和“过度性”安置企业及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机构所需的经费,行政法规和有关政策却没有规定,这就明显的缺乏配套措施,造成过度性安置实体和“过度性”安置企业难以孕产,安置机构所需经费无法保障。

二是国家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机构设置含糊,资源配置缺乏。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同时他也是一项公共事业。作为政府在这项事业中应居于主导地位,引导全社会关心刑释解教人员,使他们从“高墙内”走入社会,很快适应社会,有业可就。可是就现行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机构来看,也存在着以下缺陷:首先,机构设置定位含糊。我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是基于199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提出“妥善安置刑满释放人员和解除劳教人员、减少重新违法犯罪。”而开始的;1992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政法工作,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的意见》中,再一次提出对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安置问题;1994年中央综治委、公安部、司法部、劳动部、民政部、国家工商局六家发文,就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问题进行分工、并号召动员全社会力量齐抓共管;随后,中央综治委第十五次会议同意成立中央综治委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协调小组及办公室,办公室日常工作在司法部监狱管理局;1997年8月又经司法部办公会研究决定:原由司法部监狱管理局负责的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移交司法部基层工作司承担,其主要职责是承办中央综治委安置帮教工作协调小组交办的任务,指导地方司法行政部门开展安置帮教工作,负责处理有关日常事务,对外协调事宜,1998年元月正式启用印章对外开展工作。此后,全国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将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机构分别设在了省司法厅(局)基层处、市司法局基层科、县司法局基层股和乡镇司法所。但至今全国各地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机构都没有列入国家机构中。致使该机构缺乏正式性、稳定性、长期性。其次,是资源配置缺乏。由于我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机构未列入国家正式机构中,这就造成了安置帮教工作长期处于底层次结构。行政资源短缺、无编制、无人员、无经费,在基层乡镇、社区开展此项工作困难更大。

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应努力完善国家制度,提升机构设置层次,有效利用资源推动安置帮教工作。

1、完善国家制度。在我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是一项公益事业,政府应承担起这项职责。同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妥善安置刑满释放和解除劳教的人员,减少重新犯罪”,《监狱法》也有明确的规定,所以应加快制度研发,从立法上保证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正式性。

2、明晰机构设制。目前我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办公室是综治委下的一个办事机构,设在司法部基层工作司。司法部基层工作司将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又纳入了基层工作司的一项内容,这就无形中降低了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规格,全国上

行下效。因此,国家应明确机构设制,将全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提升一个层次,或设立专门机构,由专人管理此项事务,以利于工作开展。

3、有效利用资源。安置帮教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仅靠政策文件和行政命令是不够的,必须通过立法程序,制定专项法律法规,从而才能有效地整合行政资源和社会资源,建立过渡性安置实体。

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属于全民运动,应该鼓励和支持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使刑释解教人员走出“高墙”,安全度过适应期,减少重新犯罪,达到社会和谐的目的。

参考资料:

1、吴永刚《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程序性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2、周新元《对我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法律制度的理性思考》

3、《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

4、《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安置和帮教工作的意见》

5、《关于进一步做好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意见》等资料。

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篇5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法律援助制度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以及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随着依法治国伟大工程的不断推进,法律援助这项司法制度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

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阻碍了自身的健康发展。笔者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下,以***法律援助工作为载体,试对如何完善现行法律援助制度作一番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一、当前法律援助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费短缺成为制约法律援助事业发展的瓶颈,法律援助自身亟待“援助”。

**的法律援助经费来源两个途径:首先是政府的财政拨款。*政府每年拨出1万元用于法律援助工作。**属省级农业贫困区,经济总量处于**市末位,经济发展欠帐多、困难大,财政收入相当部分用来保工资保运转。尽管2002年3月1日颁布施行的《贵州省法律援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五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法律援助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但是,《条例》没有明确规定法律援助经费占同级财政预算的比例,以及是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适时调整,政府投入的弹性比较大。

其次是自上而下逐级下拨的法律援助专款。近几年各级下拨的法律援助专款没有实质增加,每年金额为4万元左右。而急于获得援助的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数量呈逐年增加之势,现有的专项经费显得杯水车薪。

因为经费不足,导致法律援助工作存在3个不良现象:

1、导致法律援助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无独立的办公场所,极不利于保护当事人的隐私;

2、增加了办案成本,挫伤了法律服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法律援助者在调查,取证、会见被告、到有关部门调阅档案、就餐时,都需要经费支出,因为没有经费保障,办案者往往要自掏腰包,无形中增加了办案者的负担,办案质量难以提高,群众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3、无力到外地为受援人提供援助。**农民工在外地务工的较多,遭受拖欠劳动报酬、工伤、意外伤害等权益的损害案件逐年增加。因为经费不足,再加上没有与外地法律援助机构建立协作机制,中心无法派员去外地为本地农民工提供援助。2007年,中心仅派出一人到安徽办理一起农民工工伤索赔案件。

(二)法律援助资源与法律援助的需求矛盾突出。

1、受援对象和承办案件的法律服务人员比例严重失调。

目前,*总人口64.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1.69万人,占总人口的79.67%。而全区只有1个法律援助中心、1个律师事务所、1个公证处,4个基层法律服务所,法律服务从业人员34人,法律援助工作者5人,已建立的10个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没有律师。今年3月份,中心受*法院的指定,为8名犯抢劫罪同案的未成年人作刑事辩护,当时由于法律援助者不够,万般无奈下,中心不得已又临时抽调3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参与辩护。

2、乡镇司法所法律援助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与我省的其他地区一样,**的司法所也是一人所,全区19个乡镇至今有6个乡镇在编缺人,要完成司法行政工作任务和“五五”普法依法治理任务显得牵强。同时,司法所还要承担大量的乡镇中心工作,司法所助理员深感身心疲惫。此外根据有关规定,乡镇司法所助理员不能申请办理法律援助工作者证。这制约了法律援助工作在农村的开展,从而大大增加了中心的工作量。

(三)群众对法律援助知晓度的不高,认识上存在偏差。

一方面,群众中特别是农村群众的法律意识淡薄,当其合法权益遭受到侵害时,不知道求助法律援助,维护合法权益。另一方面,群众知道法律援助,但不清楚《法律援助条例》所规定的援助对象、条件、范围、程序,有些群众认为只要涉及法律问题,就要求法律援助;有的群众认为法律援助就是免费打官司,不符合条件也要求法律援助;还有的群众甚至把法律援助看作一种新型的“低保”或“救济”。造成上述现象,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城区普法活动固然频繁,但脱离不了一切宣传活动的特点,即单向的,灌输式,例如设摊点、发资料、挂横幅、贴标语等,大众被动地接受普法部门提供的法律援助知识,其效果难免会由于受众的兴趣,注意力的原因而大打折扣;

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篇6

作者简介:林越,广东省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理事、广州市法学会会员、广东省邮政储汇局高级经济师。

摘要:由于金融业具有高风险特征,完善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法律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和重要内容,本文分析我国防范金融风险法律制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从构建和谐社会角度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防范金融风险法律制度。

关键词:和谐社会;防范风险;金融法的完善

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体现了我们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和谐社会是社会的各种要素和关系相互融洽的状态,是一个内涵相当丰富的概念。它涉及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多重关系的和谐,涵盖了人们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和谐社会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和谐社会视角下的金融业必须具备审慎经营、安全稳健、有序竞争、良性发展等特征,而这一切的实现必须以完善的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的法律制度作为坚强的后盾。

一、完善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法律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担负着货币供应、资金融通、资本形成、风险管理、支付服务等一系列特殊功能,其业务和影响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金融的稳定,关系到经济的稳定、社会的稳定,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和重要内容。然而金融业是极具高风险的行业,“从某种意义上讲,一部金融发展史就是一部金融风险史”金融具有高风险源于其基本特征:一是金融体系具有天然的脆弱性。(1)金融机构无不具有高杠杆经营的特点,亦即自有资本相对于总资本比例很小,这就意味着金融机构消化资产损失、抵御风险的能力极其有限。(2)金融机构特别是作为信用中介的商业银行,在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的过程中,借短贷长,扮演着流动性转换的角色。这种功能虽然于资金融通和资本形成极具价值,不可或缺,却不可避免地使金融机构陷入资产负债流动性失衡的困境。如果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失当,当宏观经济出现不利波动、市场信心发生动摇的时候,它就可能面临流动性危机,轻则蒙受损失,重则酿成倒闭悲剧。(3)金融业本质上是风险经营业。风险所在,也就是金融业商机之所在,它一方面要在市场中捕捉并承受,另一方面则要利用信息、技术和人才优势化解风险。成功的风险管理,可以为金融机构带来可观的风险收益,而失败的风险管理,则必然形成其相应的风险损失。(4)在高杠杆经营和资产负债流动性不相匹配的情况下,市场信心是金融机构持续经营的先决条件。但是,市场参与者的自利性,市场透明度的严重不足,信息分配的不对称,常常导致市场对单个金融机构乃至整个金融体系的信心发生崩溃。二是金融危机具有强烈的传染性。零星的、少量的、局部的金融机构危机,容易触发大范围甚至是全面的金融系统危机。当一家或少量金融机构爆发危机,社会公众可能对其他金融机构包括优质金融机构产生怀疑,甚至丧失对整个金融体系的信心,酿成金融恐慌;当一个国家爆发金融危机,国际投资者将会减少或抽走投资,使其经济矛盾加深,陷入危机的可能性加大。三是金融危机具有严重的外部性。金融业因客户群体数量巨大及其本身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外部性表现得更为强烈、更加明显。如果再加上人为的道德风险等因素,金融体系本身的脆弱性还会进一步加剧,其外部负效应也将被进一步放大,会形成高昂的社会成本。(1)危机金融机构的往来客户和同业,无论债权人或债务人,都难免遭受损失,债权人会丧失部分债权本息,债务人需要新辟融资渠道。(2)一定区域内的金融机构,特别是同类的金融机构,信用评价可能受到负面的影响,进而筹资成本上升,经营困难加大。(3)在出现系统性金融危机的情况下,金融体系机能受损,资源配置效率下降,国民经济势必遭受破坏性影响,而与危机相伴的信用短缺现象,则会阻碍经济的复苏。(4)如政府处理危机不当,不能有效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可能引发社会动荡,甚至威胁政局的稳定。(5)为处理金融危机,政府通常不得不负担巨额的财政支出,并因此而引发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二、我国防范金融风险法律制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金融法制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建立了以《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证券法》、《保险法》等以规范金融监督管理行为、规范金融经营主体和经营行为为主要内容的基本金融法律制度。而在行政法层面上,又有《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等法律约束金融监督管理者的行政行为。在民商法律层面,也有《票据法》、《担保法》、《公司法》等法律规范民商事行为。

但是,目前的金融法律制度是在发展新兴市场和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制定的。面对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金融业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以及金融业自身创新动力的日益增强,现行的金融法律制度安排已经难以适应变化着的金融业的需要。当前,我国金融体系中存在的风险,在很大程度上与一些法律制度的缺失或不协调有关。具体表现在:

一是有关征信管理法规的缺失,影响了征信业的发展和金融机构对借款人信用状况的评估。征信体系是为解决金融市场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而建立的制度。随着经济活动日趋复杂化,金融机构越来越需要依赖专门的征信部门或借助于社会征信机构,来加强对借款人信用状况的调查和分析。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未把征信体系的建设提到议事日程。近几年,我国现代征信体系的建设开始起步。对企业和个人的征信,由于直接涉及到公民隐私和企业商业秘密等问题,是一项法律性很强的工作。但在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中,由于尚没有一项法律或法规为征信活动提供直接的依据,由此造成了征信机构在信息采集、信息披露等关键环节上无法可依,征信当事人的权益难以保障,严重影响了征信业的健康发展,进而造成我国金融机构对借款人信用状况的评估处于较低水平。企业或个人在金融交易活动中存在多头骗款、资产重复抵押、关联担保等违规行为,未能被相关金融机构及时识别而导致资产损失,与我国征信体系建设的滞后有很大关系。

二是现行企业破产法律制度的严重滞后,非常不利于金融机构保全资产。企业破产法律框架下对金融机构债权人的保护程度,直接关系到金融企业资产的安全状况。当前企业破产法律制度主要包括:适用于全民所有制企业的《企业破产法(试行)》、适用于其他企业法人的《民事诉讼法》第十九章(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一系列司法解释。上述法律规定没有很好的体现对债权人的保护。就破产法中的制度构建而言,国际上普遍采用的破产管理人制度没有建立起来,现行破产法律规定的清算组制度弊病很多,在清算中往往漠视债权人的利益;就程序而言,现行破产法律在破产案件的管辖与受理、债权人会议、监督制度等方面的规定不很健全,这也进一步削弱了法律对破产债权人保护的力度。作为金融机构债权保护最后手段的破产法律未能充分保护债权人的利益,这就可能导致金融机构的不良债权不断形成和累积,面临的信用风险增大。

三是混业经营问题的法律制度存在空白,增加了金融体系中的一些潜在风险。近两年,随着金融业并购重组活动的逐渐增多以及金融业分业经营的模式在实践中逐步被突破,跨市场、跨行业金融风险正成为影响我国金融体系稳定的新的因素。目前跨市场、跨行业金融风险主要集中在以下两方面:一是目前已经出现了多种金融控股公司组织模式,既有中信公司这一类的以事业部制为特征的模式,也有银行设立证券经营机构和基金管理机构这一类的以金融机构为母公司的模式,还有以实业公司为母公司下属金融性公司的模式。从母公司的视

角来看,上述金融控股公司提供的产品既涉及银行产品,也涉及证券产品。但由于对金融控股公司缺乏有效和全方位的监管,存在着金融产品损害消费者(投资者)利益、内部关联交易以及集团内一个公司的金融风险传导至其他公司甚至整个集团等诸多风险隐患问题。二是银行、信托、证券、保险机构在突破分业经营模式过程中,不断推出的各种横跨货币、资本等多个市场的金融产品或工具隐含的风险。如银行推出集合委托贷款业务和各类客户理财计划等等。由于现有的法律制度无法解决与金融控股公司有关的法律问题,金融机构开拓的新业务缺乏严格的法律界定,潜在的金融风险必然要加大,并容易在不同金融市场之间传播扩散。

四是存款保险制度的欠缺,不利于有效保护存款人的利益。我国从计划经济转轨到市场经济体制,金融机构摆脱了国家行政机关的附属地位,获得了经营发展的独立自主地位,金融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但长期以来由国家承担风险的做法使金融机构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风险意识淡薄,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极易漠视风险的存在,加上体制转轨时期诸多因素使得我国金融机构资产质量低下、银行呆账率很高,金融机构出现亏损,甚至严重资不抵债时有发生。

三、以构建和谐社会战略为指导,完善防范金融风险法律制度

我国的金融改革和发展正向前加速推进,同时防范金融风险的任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和艰巨。由于金融行业固有的风险性质,金融立法尽管不能从根本上消灭金融风险,但完善的法律法规却是防范金融风险的一个重要手段,当前,要以构建和谐社会战略为指导,进一步完善防范金融风险法律制度,形成金融机构与政府监管部门之间、金融机构与客户之间、金融机构业务产品之间和谐的关系。

(一)完善监管体制,形成监管者与被监管者之间协调的关系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努力,我国已初步建立了金融监管的法律体系,法律手段的运用在加强金融监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国的监管体系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一是金融监管主体间的相互协调问题。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只是论坛式的,并不能有效解决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三方间的相互协调问题。随着世界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及金融监管难度的加大,我国必须将三大监管主体间的相互协调问题上升到法律制度层面,尽快建立三大监管主体间有效的相互协调机制和信息共享制度,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二是对金融监管主体的再监管问题。重权力、轻制约是我国传统的法律文化。这在金融监管上则体现为立法对金融监管主体权力的规定较为全面,而对自由裁量权的制约却很少涉及,这就导致了我国金融监管具有相当程度的随意性。完善监管体系,核心是实现监管法治化。具体是指:第一,职权法定,即监管权的取得源于法律,监管者应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行使权力;第二,程序法定,即监管权的行使应遵循法定且合理的方式、步骤、时限;监管权的发挥应贯彻公 开、参与原则,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第三,责任法定,一方面,监管职权与职责统一,法律赋予监管者职权,就是赋予其义务和责任;另一方面,监管者因违法失职、滥用职权给相对方的利益造成不利的影响,应给相对方提供法律上的救济途径,以保障相对方的合法权益;第四,体制法定,即金融监管权在不同的政府机构之间科学、合理配置。

(二)坚持保护存款人和投资者利益、保护债权人利益的取向,形成金融机构与客户之间良性的关系

一是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自70年代以来,由于出现金融动荡不安的形势,不少西方国家纷纷以不同形式建立起适合于本国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随着我国金融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很有必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以保护存款人的利益,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二是尽快出台有关征信的法律法规。目前,信用风险仍是金融机构面临的主要风险。贷款和投资活动要求金融机构对借款人和投资对象的信用水平做出判断。但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金融机构的这些判断并非总是正确的,借款人和投资对象的信用水平也可能会因各种原因而下降。因

此,金融机构面临的一个主要风险就是交易对象无力履约的风险,即信用风险。诚信是金融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应尽快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建设,完善立法,用立法的方式规定企业和个人的各种信息必须进入征信系统,切实将诚信建设纳入法制轨道。三是要尽快完善《破产法》,根据《破产法》的基本原则,考虑金融机构破产的特殊性,尽快制定《金融机构破产条例》。

(三)加快金融控股公司的立法,形成金融产品之间互补的关系

1999年11月美国政府颁布了“金融现代化法”,废除了多年来主宰美国金融业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这标志着国际金融市场的主流已经由分业经营转变为以全能银行为基础的混业经营阶段。全能银行可以提供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证券等多种金融服务,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能力。德国、英国等欧洲国家早就允许银行混业经营了,待到日本、美国先后也跨出这一步之后,在国际金融舞台上分业经营的年代已经过去了。可是,按照现行的商业银行法,中国的金融机构必须严格区分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务。一旦外资银行进入中国金融市场,人们就会发现被自己的商业银行法束缚着手脚的中资银行将很难同外资银行竞争。在这个问题无非有两种选择:第一,要求进入中国的外资银行也分业经营。由于外资银行已经完成了混业经营的整合期,即使他们在表面上挂出几块牌子,并不能在实质上削弱其竞争力。第二,在拖不住外资银行的情况下,只有给中资银行公平竞争的待遇,让中资银行也取得混业经营的自由。因此,立法机关适当超前立法,最终完成金融业混业经营的立法,为我国实行混业经营提供国内法的依据,尽快制定《金融控股公司法》,以加强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戴相龙主编:《领导干部金融知识读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年版。

[3]朱崇实主编:《金融法教程》,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初探 篇7

(一) “残疾人”界定

根据我国《残疾人保障法》的规定, 残疾人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 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 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 此种释义更倾向于医学角度, 而《残疾人权利公约》则更多地从社会角度进行阐释, 认为残疾人是生理或心理损伤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二) 我国残疾人口现状

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 截止2006年4月我国各类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人, 占全国人口6.34%, 其中有残疾人的家庭占全国家庭总户数17.8%。相较初次调查结果, 我国残疾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不断上升, 残疾结构也有较大变化。随着工业户进程的加快, 慢性疾病、意外伤害增加、环境污染等因素, 我国残疾人口规模仍将处于不断增长的局面。

二、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现状评析

(一) 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立法现状评述

1. 法律体系基本结构

宪法不仅为反对歧视残疾人和尊重残疾人的人格尊严奠定了基础 (1) , 同时也明确了残疾人应有的物质帮助、劳动以及生活教育权。残疾人的政治权利则有《选举法》等明确。《残疾人保障法》作为基础法, 则是我国唯一一部专门保障残疾人权益的法律。此外, 我国涉及残疾人权利保护的法律有五十余部, 涉及劳动、社会保障方面、教育保障以及民事、刑事、行政等多层次。行政法规包括《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残疾人教育条例》、《残疾人就业条例》等。我国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都也专门制定了实施办法, 各地政府也基本都制定了相应的保障残疾人权利的政策。

2. 法律体系简评

总体而言, 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法律体系虽已初步建立, 但是仍存在四方面问题 (2) :首先, 立法观念偏颇, 我国法律认为残疾人是由其自身不健全所致, 这种理念忽视了其中的社会因素, 也忽略了的国家责任性。其二, 立法技术相对粗糙, “残疾人”的内涵与外延并不周密, 《刑法》等规范与《残疾人保障法》对残疾人的范围规定差异较大, 相关法律为原则性规定, 对具体制度、结果评估等往往语焉不详, 可以说《残疾人保障法》存在的道德性强于法律性、倡导性多于规则性 (3) 。其三, 立法层级有待提升, 我国专门保护残疾人的法律只有《残疾人保障法》, 行政法规也只手可数, 其他立法则是以地方性法规、规章为主, 此类规范性文件立法层级较低, 稳定性较差, 同时相关保障的法律规定也则较为分散, 并不系统。其四, 立法仍留有空白, 缺乏对儿童等弱势群体的制度上倾斜保障, 统一的残疾标准条例并未制定, 仅以残疾人联合会制定的评定标准为替代等。除立法外, 在执法与司法救助方面问题表现也较为突出, 执法主体、执法程序和执法责任不够明确或难以落实, 评价体系和监督机制尚未建立, 涉及评价标准的法律基本为空白, 而监督更是仅能依靠道德与舆论的监督, 司法救助覆盖范围也相对为有限。

(二) 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现状及问题分析

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可分为两类, 一般性社会保障制度和特殊社会保障制度。其中, 覆盖全社会公民的为一般性社会保障, 主要包括社会救助制度、社会保险制度、社会福利制度等。其中最低保障性的社会救助制度由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住房救助、教育救助等几个方面组成。结合前述抽样调查可知城镇与农村残疾人口中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占其总人数均不足15%, 各地间保障残疾人覆盖率差异明显, 对重度以及更为弱势的妇女儿童等残疾人倾斜也不够 (4) ;而社会保险制度总体来看残疾人社会保险未覆盖率较高, 农村及智力障碍残疾人未覆盖程度较高。

特殊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对残疾人在年老、疾病等等情形下提供物质帮助的制度, 主要针对残疾人的教育、康复、医疗、就业等权益进行保障。其中特殊教育制度体系已基本形成, 但是目前特殊教育面临总体发展水平不高, 残疾人受教育程度偏低, 城乡、区域间发展不平衡, 农村地区尤为薄弱, 投入不足, 理念、内容和方法不适应时代要求等问题和挑战 (5) 。就业保障制度则通过《就业促进法》、《残疾人就业条例》等法律法规所组成, 主要包括反歧视、就业培训、岗位保留、就业配额制度等等 (6) , 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如反歧视制度落实难, 就业培训项目少、水平低, 就业配额重量不重质等问题。就无障碍设施制度而言, 全国只有少数城市相对系统地开展了无障碍建设, 多数城市未进行无障碍改造, 新建的设施还存在不规范、不符合无障碍规范要求等问题 (7) 。

三、完善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思路

(一) 立法层面健全

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立法理念, 要以侧重解决残疾人在融入社会的过程的存在的障碍问题的残疾的社会模式作为制定法律和政策的导引 (8) , 残疾人确有缺陷, 但残疾所产生的限制不仅与残疾本身有关, 也会受到社会环境的限制。此外, 将倾斜保护与公众参与纳入立法原则, 需要对残疾儿童、妇女等应有特殊保护, 在立法时不仅强调国家责任, 也需要公众参与其中。除此以外, 我国现有的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具体制度仍有立法滞后的现象, 只有将《社会救助法》等具体保障层面的法律规范加以完善, 或也将专门的残疾人社会保障立法纳入工作范围, 才能真正实现残疾人应有的相关权利。另外, 在条件成熟之时, 我们可以考虑通过法律规范加以引导歧视问题, 并规定相应的救济援助渠道。

(二) 配套制度构架

在配套制度层面, 不仅靠考虑到残疾人群体的特殊性, 也要注重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和相互配合, 最重要的是就是在实施社会保障制度时应注重实质意义的均等化覆盖 (9) 。尤其是在特殊社会保障制度层面, 应当最大限度地保护残疾人的医疗康复权利, 依据现实需求划定不同补贴标准, 予以必要群体更多的帮助, 加强残疾人教育。此外, 在再就业方面, 应该尽快彻底贯彻反歧视的政策, 加大对残疾人劳动技能的培训, 做好残疾人教育保障工作等。

四、结语

残疾人事业既是人道主义事业, 同时也是关乎社会正义的事业, 更反映着国家社会文明程度。虽然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起步较晚, 但已初步形成以《残疾人保障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 然而但从根本上讲, 我国残疾人事业还停留在人道而非正义的层面, 不仅需要制度的完善与立法的健全, 更需要我们思维上理性的面对, 我们只有正视问题之所在, 才能真正保障残疾人权益。

注释

1 袁兆春, 潘培伟.我国残疾人法律体系的现状、问题和完善---以域外法律体系为借鉴[J].齐鲁学刊, 2013 (02) .

2 同上.

3 杨思斌.残疾人权利保障的法理分析与机制构建[J].社会保障研究 (北京) , 2007 (02) .

4 李迎生, 孙平, 张朝雄.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现状及完善策略[J].河北学刊, 2008 (05) .

5 彭霞光.中国特殊教育发展面临的六大转变[J].中国特殊教育, 2010 (09) .

6 刘勇.论我国残疾人就业促进法律制度的完善[J].政治与法律, 2013 (04) .

7 余向东.论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的体系性缺失及其建构[J].人口与发展, 2011 (05) .

8 袁兆春, 潘培伟.我国残疾人法律体系的现状、问题和完善---以域外法律体系为借鉴[J].齐鲁学刊, 2013 (02) .

反就业歧视法律保障制度初探 篇8

[关键词]就业歧视的认定;就业平等;法律保障制度

中图分类号:F3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4-0214-01

1关于就业歧视的认定

1958年国际劳工组织通过了《关于就业及职业歧视公约》(第111号公约)它作为八个核心劳工标准公约之一,对就业歧视做出了明确的界定,其内容涉及到要求雇主在就业、培训和工作条件方面消除基于种族、性别、肤色、宗教、政治信仰、民族血统或社会出身等各种歧视。

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从《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到国内法,国内法上至宪法下至单行法律都对公民劳动就业权,平等权做出了详细规定。所以对是否构成劳动就业歧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以综合认定:

(1)劳动者在录用前是否获得与其它同样条件应聘者均等的机会,同样的规则以及法律是否保持其拥有进人该职业同样的程序,而在录用后是否与其它同样条件劳动者一样享有同样的工作条件、职业待遇、工资福利,是否承担与其他同等条件的劳动者一样的责任。

(2)上述种种不平等的原因是基于非个人经济特征所造成的,即非基于种族、性别、肤色、年龄、家庭背景、民族传统、宗教、身体素质等原因造成的不平等。

(3)这种不平等对待是用人单位故意造成的。如果用人单位本身对劳动者本人没有偏见因疏忽大意没有通知劳动者参加考核,从而使其丧失平等公平竞争的机会,尽管实际的后果相同,我认为不应认定该行为为就业歧视,而且,即使对某少数民族劳动者存在偏见,只要能证明其行为不是因为故意实施的,也不构成就业歧视。但用人单位需对自己对劳动者的不公正待遇不是由于故意而应承担举证责任。

(4)这种歧视行为与劳动者某种机会的丧失或减少存在因果关系。

(5)不是由于合理目的和客观需要,即对劳动者的保护不是出于法律给予的特殊保护如对妇女,儿童,残疾人等的特殊保护非就业歧视。

在现实中存在诸多的就业歧视案件,我们如何构建反就业歧视的法律保障体系维护每个应聘者或劳动者的就业平等权?

2建构反就业歧视的奖励法律保障制度

实行国家对提供平等就业的单位或组织给予奖励。奖励一般分为物质奖励或精神奖励,这里主要是从精神奖励方面给予用人单位一定程度的奖励,因为企业以盈利为目的,给予他们物质奖励相对于他们的赢利而言几乎微乎其微,很难调动他们维护稳定的劳动关系的积极性。因此,物质奖励对赢利的企业达不到其应有的效果,而精神奖励可以给企业带来持久的经济效益。企业的信誉、商品的声誉是其生存的根基,而精神奖励正是巩固和加强这种根基的主要手段。而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很大一部分是以公共利益为目的的,提供平等就业,维护社会稳定,是他们本职范围内的事项,如果进行物质奖励将会淡化它们对本职工作的责任,而精神奖励可以更好的鼓励他们干好本职工作。因此可以通过颁布荣誉称号方式鼓励用人单位。像这几年国家一直在评选全国百强企业,全省百强企业。实行该制度我认为需有以下几方面作基础:

一方面,对企业或赢利性组织而言,可以通过专门的国家机构把全国或该地方的企业建立统一的企业登记制度,把这些企业的注册资本以及注册号向社会公布,然后通过网络或举报等方式为应聘者监督这些企业在应聘时或用工时是否存在歧视提供平台,而且把该种举措通过媒体或国务院通知的方式告知给社会大众。最后,在年终衡量该企业是否是“百强企业”等享有商品声誉、企业信誉的企业,不但应以该企业该年度是否创出巨大经济效益为衡量指标,而且以该企业在应聘时或用工的过程中对应聘者或员工的歧视多少和程度轻重双重标准作为衡量指标。

另一方面,对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应聘和用工歧视问题可以建立上访制度,对上访率少或上访事由不成立的机关、团体、事业单位给予精神奖励。这样可以在具有公共利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中形成竞争机制,有利于国家行政体制的健全和完善。

3构建反就业歧视的法律责任制度

无责任就无权利。只有奖励与惩罚相结合的保障制度,才能更好的保障劳动者平等就业。而惩罚是用人单位对应聘者或其员工应承担的一种法律责任。因而就业歧视的法律责任是指用人单位不履行法定义务或履行法定义务不合法而对受歧视的应聘者或其员工承担的否定性法律后果。

用人单位如果在录用前对求职者的自然属性作出限制。必须该种限制是与该单位的工作正常运转以及工作效率具有联系和影响,否则就要对其实施的歧视行为负有法律责任,即只要用人单位对录用前的劳动者的歧视性待遇是有合法目的和客观必须等正当理由时,其就不承担法律责任。

我认为就业歧视的法律责任承担应包括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

民事责任主要包括用人单位在录用求职者之前因某种非经济因素而对求职者给予不合法的区别对待行为或录用求职者后而未用工给求职者造成丧失劳动机会或其他机会而造成损失或录用后在用工过程中对劳动者给予的歧视性待遇或不平等对待所应承担的责任。包括劳动关系建立之前的歧视行为和劳动关系建立后的用工歧视行为,

求职者可以依据侵权行为或违约行为要求用人单位承担责任。这里侵权责任是指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侵犯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所应承担的责任。违约责任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后未用工或在用工过程中不平等的对待条件相同又没有合理理由给予特殊对待的劳动者应承担的合同责任。从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的内涵和外延看,侵权责任贯穿这种民事责任的始终,无论是在录用前还是在录用后遭受到歧视对待,都是对平等就业权的一种践踏,所以都构成侵权。但是在录用后未用工或已用工同时又构成违约责任,这时出现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具体追究那种责任,视具体情况而定。

在录用前由于应聘者具备用人单位所需职位的各种素质,却因用人单位的个人爱好,市场信息的不完全、不对称以及其他限制性条件导致其丧失这次机会,这时没有建立劳动关系,只能根据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处理,要求用人单位赔偿该求职者因此而支付的必要费用和预期利益。

4结语

上一篇:社区六五普法工作简报下一篇:2022浙江高考作文题及满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