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社会保障

2024-05-12

城镇社会保障(共12篇)

城镇社会保障 篇1

金融危机后, 我国加快了城镇化推进的步伐。在不断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 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比重逐年上升, 截至2012年底国家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已经达到11109.4亿元。与此同时, 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结构也出现了一些明显的变化, 这些变化契合了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 为新型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和保证。然而, 由于长期积累的矛盾以及现实面临的一些困难, 我国的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难以适应新型城镇化的要求。

一、当前我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存在的突出问题

当前, 我国的财政社会保障支出面临着一系列十分突出的问题, 比较集中地体现在, 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城乡差距依然较大, 针对就业方面的支出总量偏低, 财政社会保障支出覆盖面仍然较低, 等等。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制约着当前的新型城镇化进程。

1. 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城乡差距仍然较大

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 保证我国的每一个公民都享有公平的社会保障是至关重要的。然而,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当前我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城乡差异依然较大。从数量方面来看, 我国的财政社会保障支出长期集中于城镇, 农村的社保支出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刚进入新世纪时便有研究者指出, “中国农民占总人口的80%, 但受惠于社保支出的仅为10%, 而20%的城市人口竟然占有90%的社保支出”, 这种局面至今仍然没有太大改变。从内容方面看, 农村的社会保障支出的形式比较单一。以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情况为例, 这一很大程度上被动离开土地的群体, 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养老保险, 但医疗、再就业等方面的保障却严重缺失, 根本无法满足城镇化中涌现的大量失地农民的需求。农村社保财政支出数量上的不足以及水平上的低下, 已经严重着阻碍城镇化的推进, 对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城乡差异加以调整与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2. 针对就业的社会保障财政支出水平较低

就业是民生之本, 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离开了土地的农民, 就业和再就业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2011年我国财政就业补助支出额已达726.39亿元, 然而对我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构成的分析却显示, 2007—2010年就业补助方面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仅为10%, 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不足7%。在城镇化进程中, 必然会有大量农业劳动力转化为非农业劳动力, 要推动这一过程顺利进行, 就必须重视对城镇化中诞生的“新市民”特别是失地农民、农民工等群体提供必要的就业保障支出水平。然而, 目前政府的财政支出却远远不能满足这方面的需求。

3. 社会保障财政支出覆盖面仍然有待拓宽

作为一项公共财政政策, 社会保障公共财政支出应当尽可能涵盖符合条件的最广泛社会群体。然而当前我国社保财政支出的覆盖面却仍然有待拓展。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 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职工仅占城镇就业人员的61.9%。由于当前还没有建立起针对城镇灵活就业者以及进城务工人员的强制性社会保障制度, 进城务工人员的参保率极低。在广大的农村地区, 尽管已经基本实现了新型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 但政府对新农保公共财政投入的水平却相当有限, 政府补贴在新农保基金中的比例明显偏低。

二、我国社会保障财政支出存在问题的根源分析

1. 户籍制度导致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二元分割

由于建国后长期实行的以农补工的非均衡发展战略, 我国逐渐形成了严格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 农村地区的人口成为户籍制度的绝对利益受损者。改革开放以后, 城乡二元制度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 不仅如此, 为缓解城市资源的不足和就业压力, 以往的城市化甚至无形中强化了这种严格的制度。毫无疑问, 这种状况与新型城镇化所倡导的理念从根本上是背道而驰的, 严格的户籍制度造成了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二元分割, 剥夺了那些转变为市民的“农民”应当享有的社会保障, 必然阻碍新型城镇化的顺利推进。

2. 有限的社保资源难以满足城镇化中新市民的需求

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 社会保障起步晚, 要实行全民社保尚有困难。例如, 在养老保险方面, 由于以往的“老人”没有为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筹资, 所以只能从当前的个人账户上预支, 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养老金账户空账运转, 有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养老金空账达到了24859亿元。有限的社保资源, 难以满足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新市民的需求。不仅如此, 城镇化过程中还产生了一些新的特殊阶层, 主要包括失地农民和农民工、以及因自然原因需要保障的老年人、残障人群以及儿童等。这些群体被视为社会弱势群体, 其社会保障需求又是一大缺口。

3. 缺乏一部适用于全国范围的统一的社会保障法律

迄今为止, 除了一些地方法规和文件外, 我国还没有全国性的社会保障立法。在没有全国统一立法的情况下, 各地政府很可能会选择一些更保险、更稳当的社保方案, 而不是从农民的实际需求和长远发展来考量。例如, 目前一些地区正在实行的向失地农民进行一次性安置补助政策, 不少只能解决农民眼前的生计, 而没有考虑到他们的长远保障, 更谈不上一些发展性保障。这种做法极易带来社会的不稳定, 对城镇化的顺利推进将带来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

三、新型城镇化中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改革的对策

1. 抓住新型城镇化的契机, 实现城乡社保一体化

当前城乡社会保障的二元分割, 是阻碍新型城镇化推进最为重要的因素。为此, 应当抓住新型城镇化的契机, 努力推动城乡社会保障的一体化。要改革不合理的户籍制度, 不断消除城乡差别, 逐步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政府可以从民众普遍关注的医疗保障入手, 将新农合制度纳入城镇医保范畴, 对城乡医疗机构进行规范化的统一管理。可以针对农村地区以家庭养老为主的特点, 加大财政对家庭养老扶助的力度。要将城镇化过程中涌现的大量失地农民和农民工纳入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中来, 切实维护好他们的实际利益。

2. 提高就业财政补助支出, 为居民就业提供支持

城镇化过程, 必然会导致大量农业劳动力转化为非农业劳动力, 要确保这一过程顺利进行, 就必须重视对“新市民”、失地农民以及农民工等群体就业方面的社保支出水平。就业问题同一国的宏观经济息息相关, 它会深深地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社会稳定和人民幸福。国家应当适时出台就业方面的社会保障财政政策, 加大就业方面的社保财政支出力度, 为相关群体的就业和再就业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和后续保障。

3. 拓宽社保支出覆盖范围, 调动居民参保积极性

社会保障为参保人提供了一个风险池, 参保人的基数越大, 风险池就越稳定。因此, 政府可以通过拓宽社会保障财政支出的范围, 调动起更多居民的参保积极性, 实现政府投入带来的放大效应, 使这种“风险池”的稳定作用充分显现出来。政府需要在财政政策上实现一系列改革创新。例如, 将城乡医疗保险政策统一起来, 实现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农合政策的有效对接, 将“新市民”真正纳入城镇医疗保障体系;加大新农保财政投入, 实现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协调统一, 调整新农保个人缴费标准, 建立合理的待遇调整机制;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缩小城镇和农村在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方面存在的差距, 等等。

四、结语

社会保障作为城镇化过程中的配套措施, 在城镇化的顺利推进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财政支出出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 但仍然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现行户籍制度造成的二元分割、不完善的社保法律制度建设、以及有限的社保资源等。为此, 政府应该利用城镇化的良好契机, 在制度创新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加大对社会保障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与改革, 为新型城镇化的顺利推进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丁群晏.中国社会保障支出结构现状分析.现代商业, 2011 (3) .

[2] .高乐坤, 杨芷晴.城镇化视角下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结构变化研究.社会保障研究, 2013 (4) .

[3] .王海萍, 何红梅.城镇化过程中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魅力中国, 2011 (14) .

[4] .姚亚伟, 吴佩.城镇化过程中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现状及对策分析.安徽农业科学, 2005 (7) .

[5]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2012年中国公共财政支出决算表, http://www.mohrss.gov.cn/SYrlzyhshbzb/dongtaixinwen/shizhengyaowen/201305/t20130528_103939.htm.

城镇社会保障 篇2

平安好房首席分析师陆骑麟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推进住房保障立法,对于建立健全住房保障制度具有重大意义。

当前我国城镇住房保障体系中主要包括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限价商品房(或称“两限房”)、工矿区和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及住房公积金政策等重要内容。

“虽然我国实行的住房保障制度在扩大住房供给、改善居民居住条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当前的住房保障制度已暴露出很多问题。因此,本次《条例》被列入今年立法工作计划意义重大。”陆骑麟说。

其实早在3月份,国务院法制办曾发布《城镇住房保障条例(征求意见稿)》,但3年过去了《条例》迟迟未出台。

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主要原因在于方案的可执行性问题。

《征求意见稿》指出,城镇住房保障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重要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城镇住房保障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在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城镇住房保障。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安排城镇住房保障补助资金,对城镇住房保障工作提供支持。

郭毅认为,《征求意见稿》规定了要县级以上城市自己在土地出让过程中解决住房保障资金的问题,但是从当前三、四线城市的整体情况来看,一方面其获得的土地出让金较低,另一方面许多地区存在前期土地供应过大、目前无人问津的一个状态。

“在土地出让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个较大的问题就是弥补地方财政收入窟窿。因为土地的收储是需要成本的,在土地出让结束后,土地出让金首先要用来填补地方债,然后再用做他途,而在其他用途均提取结束后,剩余资金才能够用于保障房建设,从多数三、四线城市的实际情况来看,预计会有较大难度。”郭毅认为,这可能是制约《条例》能否顺利实施的核心原因,即钱从哪里来。

在陆骑麟看来,《条例》迟迟未正式发布的原因还与前些年三、四线城市的去库存压力较大有关,地方政府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和资源去推动这项工作。此外,随着近两年房价的快速上涨,购房者的.压力不断增大,尤其是中低收入家庭的购房压力更加明显,因此,此项制度的建立被再次提上日程。

记者查阅发现,《征求意见稿》从规划与建设、保障性住房的申请使用与退出、租赁补贴、社会力量参与、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等方面对城镇住房保障工作进行了规范。

其中,在保障房的申请范围与条件方面明确,对于棚户区居民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属于个人住宅被征收的轮候对象,及住房困难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等住房救助对象,优先给予保障。连续租赁不少于5年且符合配售条件的,可以购买;不再符合保障条件的,应当腾退保障性住房;购买保障性住房未满5年且确需转让的,由政府回购。

在违规行为的处罚方面强调,有关人民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未履行职责或者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追究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申请人隐瞒、虚报、伪造信息的,给予警告,向社会通报,记入个人征信记录,退回已承租、承购的保障性住房和已领取的补贴,处以罚款直至追究刑事责任,5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城镇住房保障。

相关链接

2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务院年立法工作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根据“计划”,有22个项目要求“力争年内完成”,其中包括备受瞩目的《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的修订以及《城镇住房保障条例》的制定计划。

【重点】

共有22项立法计划,要求力争年内完成

国务院2017年立法工作重点是: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2017年的中心工作,力争在今年年内完成有关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文化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维护国家安全、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等方面22个立法项目。其中包括备受关注的制定《城镇住房保障条例》、修订《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

此外,国务院法制办还将配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继续审议民法总则、证券法(修订)、测绘法(修订)、中小企业促进法(修订)、核安全法、水污染防治法(修订)、电子商务法等法律案,配合初次审议行政监察法(修订)、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修订)、土壤污染防治法、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基本医疗卫生法等法律案,做好相关工作。

城镇社会保障 篇3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社会保障;医疗保险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就城镇化建设作出了一系列新的部署,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更加注重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更加注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种新型城镇化建设一方面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经之路;另一方面这也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带来重大的影响。本文尝试以医疗保险为研究重点,探析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社会保证制度带来的影响及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新型城镇化新在哪里

我国在城镇化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截至2014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749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80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4.77%。但是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不高,存在以房地产盲目开发取代城镇化、失地农民难以融入城镇生活等一系列问题。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在不同的场合表达了对新型城镇化的看法。《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更是明确指出:“按照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实现,到2020年,我國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将达45%左右,并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

具体到社会保障方面,新型城镇化建设更加重视纵横联动、协同推进。强调部门间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协调配合,推动户籍、土地、财政、住房等相关政策和改革举措与社会保障制度之间形成合力。加强部门与地方政策联动,推动地方加快出台一批配套政策,确保改革举措和政策落地生根。允许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加快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制度。20世纪美国的城镇发展史也印证了这个观点。城镇的发展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及宏观经济的增长稳定等紧密相关。城镇化使得农村人口像城镇聚集。随着人口的增加,带来了城镇的繁荣,并带动建筑、基础设施、餐饮、零售、教育、医疗、娱乐等产业的发展。当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到一定程度时,闲置的农业生产资料可以被整合起来,更加高效的生产。这正是我们新型城镇化所追求的农村与城镇的平衡发展得到实现。而为了让农民在城镇安居乐业,社会保障制度无疑是其最大的底气。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

截至目前,我国已基本建立了全民覆盖的社会保障制度,尽管这种社会保障的水平还比较低。而且由于我国城乡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原有户籍制度的设计使得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呈现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且各地区、各行业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以医疗保险制度为例,目前就存在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三者之间缴费比例不同,报销比例不同。随着城镇化的迅速推进,统筹城乡医疗保险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跨地区的医保对接更是纷纷出台。然而,随着新型城镇化理念的推出,原有的这种将户籍、职业作为划分标准的二元医疗保险制度逐渐暴露出诸多弊端。例如,由于地区间医疗保险制度发展不平衡、医疗保险管办机构设置不合理、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原因,导致社会保障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以医疗保险为例,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农民当身份转化为城镇居民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较高的费率可能会成为部分人员放弃参保的理由。加上农民以往的老观念还难以马上转变,更是加剧了这种现象的出现。有学者研究了辽宁省相关的工作,发现农民不愿意拿出征地补偿的款缴纳各种政府推出的惠民医疗保险,导致好政策无法收到良好的现实预期。辽宁省阜新市政府根据《关于阜新市“城中村”改造被征地农民基本医疗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 制定了相关参保政策,即城镇化过程中身份转变的农民可以按照城镇居民医保政策办理参保手续,且在参保时,政府承担部分费用,但截至目前,仍有部分农民不愿意参保。在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还存在工作方式方法的问题。加上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相对较低,农村干部在医保等政策的解读方面也存在不足,不能让农民深刻全面的认识到城镇化的好处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好处。

2016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在该意见中,国务院给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给出了具体的时间表,要求各统筹地区在2016年12月之前拿出具体的实施方案。

三、如何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社会保障制度医疗保障制度的对策

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精神,针对目前城镇化过程中医疗保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对现存问题提出以下解决对策:

1.加强新型城镇化精神的宣传教育,引导农民转变观念。 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社会保障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进城农民能够公平地享受政府公共服务。在医疗保险方面,农民的健康意识比较薄弱,没有每年参加体检的习惯,对身体的保养也缺乏意识。因此,为了让医疗保险总体上扩大保障范围城镇化发展客观上对医疗保险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医疗保险制度惠及更多的农民,需要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加强对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为农民树立新型的城镇居民理念,让他们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这个过程中,共享城镇化建设的成果。

2.完善社会保障统筹制度,让地区间的对接便利。我国目前大部分农村劳动力都在外打工,就业形式不稳定,就业的区域也经常变动。城镇化的水平提高后,更是方便了其就业的自由度,跨地区的流动会更加频繁。只有全民实现社会保障的统筹,才能使得这部分人员能够享受社会保障。而这就我们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地区之间如何落实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如何协调本地居民和外来居民之间利益冲突,使公平公正的政府公共服务能够全民共享,这都是下一步我们政策制定上需要考虑的问题。

3.整合城乡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各种社会保障问题归根到底都是经济问题。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让全民享受更高的社会福利。李克强总理曾指出,我们要研究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如何打破胡焕庸线。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经济发展存在差距。但是只要激发人民群众的建设热情,那么各地群众一定能找出适合自己区域的城镇化之路,从而实现地区的平衡发展。而这就需要进一步厘清大城市、中小城市、城镇、乡村的经济定位及社会生产模式,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研究农村经济资源与城镇经济资源的流通整合,推进城乡经济的发展,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2016年11月6日,http://www.gov.cn/xinwen/2016-02/06/ content_5039979.htm.

[2]斯坦利.L.恩格尔曼、罗伯特.E.高尔曼:《剑桥美国经济史(第三卷)》,高德步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60-109页.

[3]张锐智,张何鑫.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医疗保险的法律问题探究——以辽宁省发展实际为例[J].党政干部学刊,2014年第6期.

作者简介:

城镇社会保障 篇4

关键词:内需,城镇化,社会保障,VAR

一、前言

众所周知, 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而现如今, 虽说中国的投资额只占美国的十分之一、俄国的三分之一, 但是还是由于国家投资规模过大、投资增幅过高, 以及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出口出现了严重的挫折, 使得中国的经济出现了不稳定与不健康的因素。这就从本质上说明了一个国家经济的长期增长不能依靠投资去拉动, 同时从侧面也警示人们当外部经济出现严重问题的时候, 出口作为拉动经济增长重要一个方面也就变得不是那么可靠了。同事我们也清楚的看到, 我国的投资型和外需型的经济增长是有着明显缺陷的。首先, 它会带来我国整个宏观经济的剧烈波动, 使得经济过热或者过冷;其次, 这也会给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稳定带来脆弱性。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常态”明确说明必须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 提高经济发展效益与质量, 使得经济增长更多的依靠内需特别是居民的消费需求来拉动。按照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增加居民的消费需求需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第一是居民要有消费的能力;第二就是老百姓要有消费的欲望, 不然就不会形成有效的需求。其中前者主要取决于居民的收入状况, 后者则取决于人们对未来的消费预期与信心。根据相关数据, 我们可以知道“1988年我国城乡居民的储蓄年末的增加额只有210.6亿元, 到了2007年竟然提高到了10967.1亿元”, 表面上看, 我国居民的收入上来了, 理应有消费能力的提高, 但事实并非如此, 究其原因居民的储蓄大部分是“预防性储蓄”, 也就是说他们并没有为当期消费做更多的货币准备。而居民的“预防性储蓄”不是为了平稳的度过一生, 更重要的是预防未来的不确定性。那么如果我们能够降低居民对未来的不确定消费预期, 就可以相应的提高他们的边际消费倾向。而降低居民的不确定消费预期最有效的办法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与此同时, 我们也不能忽略城镇化在扩大内需方面的重要作用, 而城镇化的推进需要是社会保障作为支撑。2013年12月,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只出, 要坚持以人为本,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而不能够为了城镇化而城镇化, 城镇化最后的落脚点还是要落实老百姓本身。在过去的几十年里, 我国实行的城乡有差别的社会保障制度, 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不仅体现了分配的不公平, 也严重的压制了城乡之间的要素的流动性, 从而延缓了城镇化的进程, 使得城镇化、信息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四化”不能够协同发展, 不能为扩大内需起到实质性的作用。所以我们只有不断的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充分的排除农村生产要素向城镇流动的种种限制, 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才能够不断的为扩大内需提供持久而强大的力量。

二、实证分析

(一) 变量选择与数据说明

本文中所使用的数据都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2014》, 时间跨度为1990~2013年, 其中G O P、总人口、居民消费额以及城镇人口都是直接可以找到的, 而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保障的管理体制的松散, 它的管理职能分散在社会保障部门、民政部、卫生部等。考虑到基础数据的易得性以及构建模型的结构稳定性, 并且由于对时间序列数据取对数不会对数据的特征有任何改变, 但是能够使数据趋势线性化, 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由于时间序列所引起的潜在异方差现象, 使得V A R模型的设定更加合理化。所以, 在本文中以居民消费率 (H ousehold consum ption rate简称C O N) 的对数LN C O N为被解释变量, 以城镇化 (T he urbanization rate简称U R B) 的对数LN U R B、社会保障率 (Social security rate简称SEC) 的对数LN SEC为解释变量。其中C O N=居民消费水平/G D P、U R B=城镇人口/总人口、SEC=社会保障支出/G D P。

(二) 变量的检验

V A R模型建立的前提条件是模型中的每一个变量都是平稳的, 所进行单位根检验, 即平稳性检验。如果变量是非平稳的。我们就需要通过差分处理, 以使得变量趋于平稳。当所有的变量是同阶单整的情况时, 才可以对其进行协整检验, 即检验变量之间是否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

1. 单位根检验。

根据表1的分析结果可以知道: (1) 在1%、5%、10%的显著水平上, 各变量均接受存在一个单位根 (非平稳) 的原假设, 说明LN C O N、LN SEC、LN U R B都是非平稳的; (2) 通过对三个时间序列变量二阶查分, 结果表明LN C O N (-2) 、LN SEC (-2) 、LN U R B (-2) 在99%的置信水平下都是平稳的。

2. 协整检验。

由于三个变量均为二阶单整, 因此它们之间可能存在一个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此处, 运用Johansen1988与Juselius1990年提出的协整检验方法, 运用eview s7.2进行检验。结果如表2。

根据协整检验的特征根迹检验结果和最大特征值检验结果可知, 在5%的显著水平下存在协整关系, 城镇化、居民消费和拉动内2016年第5期下旬刊需三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总第625期) T im es 3.格兰杰因果检验。通过协整检验可知城镇化、社会保障与拉动内需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 但是三者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是需要进一步的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在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之前需要确定滞后的期数, 但是在选择滞后期数时, 往往会遇到“两难的困境”:一方面, 如果滞后期数取得越长, 那么就越能反映模型的动态特征;而另外一方面, 滞后期长又反过来会导致模型待估参数变多, 从而会降低模型的估计效果。在此将运用对数似然函数值 (Log likelihood, 简称LR) 、FPE、赤池信息准则 (A kaike Inform ation, 简称A IC) ) 、施瓦茨准则 (Schw ar Zriterion, 简称SC) 、H Q五个指标对模型的滞后期数进行选择。滞后期数选择结果如表4。根据表4, 五个指标中有三个选择了滞后3阶, 因此可以确定最佳滞后期为3。

在滞后期为3时, 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表3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显示: (1) 社会保障与居民消费互为格兰杰原因, 说明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能够改善人们的消费预期, 继而能够增加居民的消费;居民消费的增加 (可以理解为社会总需求的增加) 通过凯恩斯的乘数-加速数原理促进投资的增加, 从而能够扩大政府的税收额, 使得社会的保障更趋完善。 (2) 城镇化与居民消费互不为格兰杰因果原因, 这不仅说明当前我国城镇化的结构不是合理的, 制约农村各要素进入城市的阻碍因素大量存在, 同时也说明居民消费的增加不能很好的转化为城镇化的动力。 (3) 城镇化是社会保障的格兰杰原因, 说明在城镇化的进程中, 对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三) VAR模型设定

根据前面所述, 确定的滞后期为3。由于变量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 直接建立无约束的V A R模型, LN C O N=1.14*LN C O N (-1) -0.42*LN C O N (-2) -0.13*LN SEC (-1) +0.09*LN SEC (-2) -0.133*LN U R B (-1) +0.03*LN U R B (-2) -0.45。同时由于调整后的R 2为0.96, 说明方程的总体解释能力较好, 由此可以断定建立的V A R模型是有效的, 。

三、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 结论

社会保障作为推动城镇化的一个中坚力量, 可以更好的体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的实质, 也是城镇化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而城镇化是拉动内需不可或缺的力量之一, 所以推进城镇化是向“新常态”迈进的重要手段。这三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但是又无可替代。所以说, 在当前急需拉动内需, 以及逐步完成“新常态”的宏伟目标的大背景下, 社会保障可以加快城镇化的步伐, 而城镇化的加快又能够有效的扩大内需, 逐步的改善中国传统的“高投资、高出口和低消费”为特征的经济增长方式, 促进经济的长足发展。

(二) 对策建议

金城融镇化是拉动内需的重要手段之一。值此之际N, 我O国.5正, 处20在1一6i个n历an史c转e变的时期, 农村人口大量 (的C涌u进m城ul市at, i我ve国ty正N从O一.个6农25民) 社会转变为市民社会, 农民的进城, 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扩大了需求。所以说, 新型城镇化就成为了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然而, 传统的城镇化是依靠房地产开发来实现的, 也就是说通过造城来推动经济增长。在今天, 这条路已经是行不通的。因为, “造城”依靠的是高房价, 但是现如今房价已经到了一个连本来就生活在城市的人们都承担不了的顶峰, 更别说那些背井离乡的普通农民了。况且, 如果哪天房地产这个巨大的经济泡沫被戳破的话, 城镇化的动力从何而来?同时, 我们已经看到传统城镇化的弊病已经呈现,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鄂尔多斯”。

新型城镇化的实质就是“人口城镇化”, 将农民工市民化, 增加农民的收入, 扩大内需, 这就要求我们要建立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因此, 在农民市民化的过程中要避免与农民争利, 以保障他们有稳定的收入, 让他们成为城镇化的动力而不是负担。其次, 政府要加强引导, 鼓励资本的形成, 通过种种措施激励农民多方位就业, 全范围就业, 使得农民工这一宝贵的社会财富能够充分的迸发其活力, 为推动城镇化、扩大内需贡献自己的力量。再次, 我们不仅要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教育, 使得他们尽快的适应纷繁复杂的城市生活, 更重要的是, 我们要加强对原城镇人口的教育, 不能让“农民工歧视、小市民”这类错误的思想存在于广大城镇人口的思想中, 这样农民进城的积极性才会大幅度的提高, 他们才能在城市里活的有尊严、有骨气, 才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最后, 要加大对农民消费观念的引导, 引导农民由传统的消费理念转变为现代化的消费理念, 促成新的消费热点的形成, 不断的升级消费结构, 不断的释放消费潜力。

社会保障是扩大内需不可或缺的力量。在当前, 居民的储蓄率居高不下, 这在相当程度上抑制了消费的增长, 从中也折射出了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桎梏。臧旭恒、韩冰利用2002年全国不同地区城镇居民的横截面数据, 建立消费函数模型时发现, 社会保障支出与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相关系数为0.1711, 是其建立模型中除了居民可支配收入外相关系数最高的。张继海也认为, 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可以有效的提高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所以,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促进经济增长, 拉动内需的新的着力点。

参考文献

[1]梁鸿.试论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及其特殊性[J].复旦大学学报, 1999 (5) .

[2]仇晓洁, 温振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与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关系的研究[J].经济问题, 2009.8.

[3]张雷.社会保障收入差距与城镇化基于全国31省份数据的实证研究[J].社会保障研究, 2011.2.

城镇社会保障 篇5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失地农民的权益保护及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等相关问题。本文认为要充分认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农民失地,失去的不仅仅是土地本身,而是一系列的权利和利益。失地农民利益保障当前可以采取的措施:一是逐步建立征地补偿和利益分享机制,适当提高补偿标准,适度调整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征地补偿标准的差异,规范农村集体土地征用费管理;二是从一般保障和特殊保障两个方面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三是全面推行市场化就业,为失地农民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实施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竞争力,就近开发就业岗位,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就业,积极拓展劳务输出。长远目标来说,是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其框架内容包括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障、医疗保障、教育和培训、法律援助、社会保障立法工作和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等。

一、正确认识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一)充分认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二)失地农民与城镇居民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差异

(三)国家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根据

二、城镇化进程中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一)城镇化进程中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状况

(二)城镇化进程中佛山三水某镇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状况

三、西方社会保障经验的借鉴

(一)例:德国美国英国的社会保障体制

(二)对西方社会保障经验的借鉴

1、建立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

2、建立个人收入调查制度。

3、建立多样的、灵活的社会福利援助项目体系

4、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

城镇住房保障制度问题及对策研究 篇6

关键词:住房保障;问题;对策

一、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住房保障制度建设缺乏完善

当前我国住房保障制度日益完善,但仍存在一定弊端,不可忽视。主要表现为:

1、建设过程中遭遇阻力

据调查显示,很多地方政府都存在着一些不合法行为,把一定数量的建设用地用于开发商品房,以牺牲土地收益来增加财政收入,政府把农村闲置土地卖给地产商,造成当地土地资源紧缺。而适逢当地经济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在这样的背景下,房价水涨船高,居民难以承受。商品房的递增相比下显得保障性住房比例不足的现象。

2、政策缺位成瓶颈

近年来,我国房价普遍呈现出上涨趋势,在商品房上涨的带动下,保障房价格也通过二手房买卖也大幅提高,且房源较少。炒楼团利用政策缺位,谋取不正当利益,导致保障房成为众多投资者购房、炒房的工具。

(二)具体实施方面存在的问题

1、保障性住房的供求失衡

保障房、公租房和普通商品房的市场供应结构存在比例失衡现象,难以满足占据大多数的中低阶层的工薪一族。由此可见,从当前我国保障性住房的开发来看,逐渐呈现出下降趋势,保障性住房供应量严重不足。

2、选址、设计不合理

保障房,顾名思义。主要是为一些经济收入较低的人群要求而设置。然而,在实际操作的过程当中,却难以体现出其固有的特性。大多数保障房选址较远,如在离城市中心较远的郊区,有的甚至已经是与城中村无差,教育、服务、周边配套设施等难以同步发展。建成后迟迟不能入住,或是入住了但生活不方便。有的保障性住房内部空间结构不合理,如采光差、可利用空间少等问题影响了使用功能,综合以上,就容易出现保障房并不那么“保障”的现象。

3、住房分配不公平,难划分保障对象

保障性住房目的主要是为了能够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人群的住房问题。然而,对于如何界定这一阶层人群?用什么样的标注和准入门槛去界定?是当前政府部门值得考虑的关键。住房如何分配,将会直接影响住房保障政策的实施效果。对于如何划分保障对象,正好能够体现出住房分配是否合理与公平。

当前,部分地区对保障对象划分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保障房申请人员信息不全面,政府审核透明度与公开度不够。我们公众如何审核也是难点。政府部门往往对这些问题却含糊其辞,模糊解释。所以容易造成公众不满情绪,难以保证分配保障房的公平性。

按照政策规定,保障性住房只能是出租或者出售给中低收入的家庭。但事实上,这一规定似乎形同虚设。个别市、地方,部分保障房被一些炒房者高价买入。开名车的、住别墅的住户出入小区,本来保障房数量就为数不多,这一做法导致保障房建设失去了当初设定的意义,在根本问题上,更难以解决生活困难者的住房的基本问题。

二、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对策

为更好解决和完善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健全和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的法律法规

如何健全和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值得人们探讨和关注。“房哥”、“房妹”事件的发生,就暴露出当前住房管理的缺失。对于一些企图通过弄虚作假、虚报信息、通过权钱交易非法手段而骗取名额、骗购等行为,都必须予以严惩。所以,健全法律体系,对于住房保障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保障。同时,也对保障房的公平性提供理论依据。此外,在申请程序中可以与银行诚信体系相结合,防止申请者在申请保障性住房当中信息虚报。如有虚报者,可在以后的贷款、就业方面进行限制。这样,就尽可能地能让群众放心地置业安家。

(二)、加强和改善住房的宏观调控

1、明确住房市场的宏观调控目标

当前,应对住房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长期目标,让住房供求保持在平衡的状态。对于当前房地产市场不确定因素较多,价格升幅过大。所以,政府应把调控目标和重点主要集中在防止住房价格过快上涨和增加中小户型的供给方面。

2、进一步加强市场调控工作

为加快和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的要求,当前最主要工作是围绕调控房价和调节供给结构的近期目标,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加强协调力度,明确政府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努力统筹和协调好各种调控政策,以防止部门之间出现各自为政以及相互矛盾的情况出现,从而尽可能地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三)、注重保障性住房选址的合理性

保障性住房选址要合理。选址尽可能安排在交通较为方便、设施相对完善和地区发展较为发达的临市区地点。这样对低收入人群的教育、生活、工作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还需要有良好的设施安排、有效的政策工具和成熟的住房市场来实现其空间布局的优化选址。

此外,对于保障性住房的设计也要根据人群特点进行考虑,以提高规划设计水平,空间合理布局等,尽可能把有限空间的利用最大化。在具体实施当中,也要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解决低收入人群出行、教育、就业等问题。

(四)、完善运行机制,加大政策支持,确保住房分配公平

保障性住房工程是我国“十二五”的重要项目之一,是未来五年改善民生的标志性工作。为实现保障性住房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对各类保障性住房申请、审核、公示等进行严格操作,还要对申请者创建档案,建立有效长期的监督机制,对申请资格、审批条件加强监督控制。同时,要把居民需求放在首要位置,把政府保障结合起来,健全住房体系。此外,还要保证低收入群体致富后退租,以制度、法规保证保障房的入住公平性。力求做到规范合法,以制度堵塞漏洞,使准入退出的结果能够得到社会信服、让百姓放心满意。相反,对于一些违法规则的,必须予以严惩,追究责任。

三、结语

社会保障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之一,住房保障制度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制度是否健全、完善是实现其战略目标的前提标准。所以,更应将其作为现阶段的政策目标,并在实践过程中努力完善制度上的不足与缺陷,不断提升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快、更好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让所有人实现“居者有其屋”的梦想。(作者单位:包头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

参考文献:

[1]刘洪玉、耿媛元:《住房支付能力分析》,《建筑经济》,1999年7月。

[2]李晶:《完善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必要性研究》,《城市规划》,2008年5月。

[3]郭士征:《关于住房保障的若干理论问题》,中共福建省党委学报,2008年5月。

[4]白贵秀:《住房保障制度研究》,兰州学刊,2008年5月。

[5]冯科:《利用创新机制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城市开发》,2006年12月。

城镇社会保障 篇7

一、文献回顾

目前关于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行为影响的研究始终在消费函数理论框架内进行。自从凯恩斯提出有效需求不足理论, 主张国家通过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从而加强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 直接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建立。

国内大部分学者的研究认为社会保障对我国居民消费行为有促进作用且利大于弊。如刘畅[1] ( 2008) 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分析了我国社会保障水平及其对居民消费产生的影响, 并分析得出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有促进作用; 段景辉, 黄丙志[2] ( 2011) 利用1987—2009 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建立了社会保障支出与居民消费需求之间的个体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 并发现我国各省市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程度各有不同, 间接造成各省市居民消费水平存在巨大差异, 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对居民消费需求存在显著的“挤入效应”, 有助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涂玉华[3] ( 2012) 运用协整分析法对1985—2010 年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支出的消费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 并发现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扩大起到正向推动作用; 韩冰、臧旭恒[4] ( 2006) 利用2002 年全国分地区城镇居民的横截面数据, 建立消费函数模型并进行回归分析, 得出社会保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存在正向影响; 张继海[5] ( 2006) 认为, 社会保障支出扩大可以使我国城镇居民的家庭消费支出显著增加, 并且二者呈正相关关系, 即随着社会保障养老金规模扩大, 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也同时增加。除了以上这些主流观点之外, 也有些学者认为社会保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如罗楚亮[6] ( 2004) 发现收入、失业风险、医疗支出不确定性等因素对城镇居民消费有显著的负效应, 但效应的大小随这些因素的可预期性变化而变化; 杨天宇, 王小婷[7] ( 2007) 通过研究发现社会各阶层之间享受的社会保障差距导致了社会保障刺激某些阶层消费的作用被其他阶层所“稀释”, 从而导致社会保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挤出作用, 这就出现了社保支出对促进居民消费增长的不确定性。

综上所述, 国内关于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影响的研究尚无统一结论, 且大部分仍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 相关实证研究较少。

二、新疆社会保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

本文通过建立社会保障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的时间序列模型, 并运用2000—2011 年新疆的经验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 一) 数据来源和变量说明

本文采用2000—2011 年的社会保障支出费用SS和城镇居民消费支出C作为分析变量, 同时也考虑了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Y对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数据来源于历年《新疆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劳动统计年鉴》。由于《新疆统计年鉴》没有具体的社会保障支出项目, 且2006 年前后统计口径不一致, 所以本文采用了偏宽型统计口径, 2000—2006 年的社会保障支出采用 《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新疆城镇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医疗保险基金支出、失业保险基金支出、工伤保险基金支出、生育保险基金支出这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支出之和与 《中国统计年鉴》中财政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行政事业单位退休费、社会保障补助支出之和作为新疆社会保障总支出; 2007—2011 年的社会保障支出采用的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支出之和与《新疆统计年鉴》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的总和作为新疆社会保障总支出。居民消费研究的重点是狭义消费, 即个人消费, 不包括生产性消费和政府消费。

( 二) 数据模型的设定

本文根据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建立函数模型, 考虑到收入始终是影响消费的首要因素, 居民消费的增长一定依赖于居民收入的增长, 为防止忽略重要的相关变量对实证结果的影响, 本文使用修正后的凯恩斯消费函数, 即包括居民消费支出C、居民可支配收入Y、人均社会保障支出SS在内的3 个变量来建立时间序列模型。 其中为防止重复计量, Y是由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减去了人均社会保障支出。另外, 为了减少变量的波动性, 对所有变量一律取对数处理。建立数据模型如下:

其中t表示年份, Ct表示第t年的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 Yt表示第t年的人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SSt表示第t年的人均社会保障支出, β1、β2表示各个变量的系数, εt表示残差值。通过上式对社会保障支出与居民消费需求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 即可获得 β1的估计值, 并据此分析社会保障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当系数 β1大于零, 则表示社会保障支出增加使居民消费支出增加; 反之若系数小于零, 则表示社会保障支出增加使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减少; 如果系数等于0, 意味着社会保障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没有关系。

( 三) 单位根检验

时间序列数据往往具有非平稳性, 为避免直接进行最小二乘法而导致“伪回归”现象发生。本文先对被分析序列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 来确定各个序列的平稳状况和单整阶数。本文选择了最为常用的ADF检验, 即一个序列变量在成为稳定序列之前必须经过d次差分, 则该序列变量被称为d阶单整的, 记为 ( Id) 。从检验结果 ( 见表1) 可以看出, LNSS在一阶差分之后序列的ADF值小于在5%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 拒绝原假设, 序列为平稳序列, 其他原序列和一阶差分之后序列的ADF检验值均大于在5% 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 所以除了LNSS在一阶差分序列是平稳序列之外, 其他变量的原序列和一阶差分序列都是非平稳序列, 而经过二次差分后变量LNC和LNY都是平稳的, 即变量LNSS为一阶单整序列, 变量LNC和LNY均为二阶单整序列。因此可以对这三个变量的长期关系进行协整检验。

( 四) 协整检验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 LNSS是一阶单整序列, LNC和LNY都是二阶单整序列, 满足构造协整方程的必要条件, 进而可以检验变量LNSS、LNY和LNC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 即三者是否存在一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考虑到本文只涉及三个变量, 因此采用Engle—Granger提出的两步检验法, 也称为EG检验法, 其基本思想是两个变量为非平稳序列, 但它们的某种线性组合却可能呈现稳定性, 此时这两个变量之间便存在长期稳定关系, 即协整关系。检验方法如下:

第一步, 建立协整回归, 根据上文公式 ( 1) 构造的模型运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协整向量LNC、LNY和LNSS, 得出回归方程:

由以上回归结果可以看出, 从长期来看, 社会保障支出对居民消费支出的弹性系数为0. 26276, 拟合优度为0. 977 > 0. 95, 说明数据的拟合度非常高。

第二步, 残差序列单位根检验。由回归方程得模型的残差序列为:

ADF检验结果表明, 残差序列e在 ( c, t, 0) 的趋势下的ADF检验值为- 4. 080544, 小于5% 置信区间的临界值-4. 008157, 则残差序列为平稳的, 即有e ~ I ( 0) , 表明LNCt、LNYt和LNSSt是协整的, 即存在协整关系。公式 ( 2) 显示新疆社会保障支出和新疆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长期静态关系, 表明新疆社会保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存在长期的正相关关系, 即新疆的社会保障支出每增加一个百分点, 新疆居民消费支出将增加0. 26276 个百分点。

三、结论与对策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 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均起到正向促进作用。因此, 新疆应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扩大公共均等服务, 提高农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水平, 努力使收入较低的农村居民能够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缩小社会收入分配差距, 进而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1. 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目前, 新疆除了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参保率较高之外, 其他保险的参保率均较低, 主要依靠社会救济福利等方式发挥保障功能。因此, 应尽快将农民工纳入到社会保证体系中来, 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并结合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社会保障支出结构, 健全社会保障功能, 进而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2. 大力推进关系民生的各项改革。在确保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大力推进医疗、教育、住房、就业、养老保险等方面的改革。改革的初期, 居民对未来支出不确定性预期会有所提高, 将增加预防性储蓄, 减少当期消费。而随着改革不断深入, 居民对未来风险的预期就会降低, 预防性储蓄也会随之减少, 当期消费会随之增加。

3. 加快疆内产业转型步伐。并非简单以扩大GDP总量为前提, 而是要综合考虑新疆整体的建设和发展情况, 在保障第一产业稳定发展的前提下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扶持力度,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扩大内需, 从而增加居民的当期消费。

摘要:以凯恩斯消费函数为基础并加以修正, 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社会保障支出为解释变量, 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新疆2001—2011年社会保障支出的消费效应进行实证分析, 结果显示, 社会保障支出对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具有促进作用, 最后提出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进一步推进关系民生的各项改革, 加快疆内产业转型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社会保障,城镇居民消费,协整检验

参考文献

[1]刘畅.社会保障水平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J].消费经济, 2008 (3) :75-77.

[2]段景辉, 黄丙志.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研究[J].财经论丛, 2012 (3) :44-49.

[3]涂玉华.农村社会保障支出与扩大内需—基于农村社保的视角[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2 (3) :121-123.

[4]韩冰, 臧旭恒.社会保障对我国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J].价格月刊, 2006 (9) :17-21.

[5]张继海.社会保障养老金财富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影响的实证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 2008 (3) :106-113.

[6]杨天宇, 王小婷.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J].探索, 2007 (5) :63-66.

[7]罗楚亮.经济转轨、不确定性与城镇居民消费行为[J].经济研究, 2004 (4) :100-106.

[8]刘新, 刘伟, 胡宝娣.社会保障支出、不确定性与居民消费效应[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0 (4) :49-55.

城镇化与社会建设创新 篇8

一、城镇化建设对社会建设的作用分析

( 一) 有效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我国进行城镇化建设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由于我国农村在经过多年的发展之后, 呈现出了人口众多, 农业资源人均占有率偏低的问题。而且由于没有更好的发展规划, 许多的农村人口依靠有限的土地生活。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村以及农村经济都得到了高速的发展, 一些在改革中富裕起来的农村人口率先进入到了城镇当中, 利用他们多年以来所积累的财富来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通过城镇化建设, 也可以让一些富余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到城镇企业中进行工作, 让城镇化形成一定的规模与发展, 成为具有地域特性的经济中心, 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通过城镇化实现向着工业化以及现代的进程发展。

( 二) 城镇化建设促进内需发展。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而且全国拥有8 亿多的农民人口。由于农村消费水平偏低的问题, 导致我国国内需求出现不足的问题发生。因此, 进行城镇化建设, 是促进内需发展的一个有效手段。在我国分布的众多农村具有非常大的市场潜力, 只有不断地增加农村人口的人均收入, 才能够带动消费需求的增长。如果一味地依靠吸引投资来带动经济发展, 无法保持其经济发展的长远性与稳定性。就当前农村发展进行分析, 农村居民的收入渠道相对较为单一, 要提高其收入具有一定的困难。因此, 为了能够推动农村居民的收入得到提高, 需要拓展农村居民的收入渠道。农村居民的综合收入得到提升, 自然就提高消费水平。通过这样的一个发展模式, 可以挖掘出农村市场所具有的消费需求, 从而有效带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增长。

( 三) 城镇化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通过城镇化建设可以有效实现我国农村现代化、产业化的发展。我国要加快农业化、产业化发展就需要对城镇化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想要农业得到发展, 就需要从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各个方面来提供更多的支持。农村要得到全面发展就需要对其进行市场体系建设, 在农村企业的带动下, 才能够实现城镇化聚集的目标。要达到这些发展目标, 就必须得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 从而来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 四) 城镇化建设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对于当前我国农村的富余劳动力, 我们可以通过城镇化建设来实现有效转移, 让其劳动力的生产率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通过城镇化建设, 农村经济可以得到发展, 并且在整个建设过程中会创造出更多新的就业岗位以及劳动力需求, 加大了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此外, 通过城镇化建设, 对于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让农村就业环境得到良性发展, 实现了对农村就业结构的优化,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度的同时, 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 有效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

( 五) 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人口综合素质提高。城镇化建设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大幅度提升, 同时也可以促进农村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城镇化建设会加强相应的文化教育基础建设, 这样对于农村居民综合素质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城镇化教育与传统的农村文化教育对比, 具有非常大的优势。通过城镇化教育让农业技术得到更广泛的普及与应用, 让农村居民在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习到更多现代化的文化知识以及农业科学技术, 提升了农村居民文化素质的同时, 也促进了农村农业科学技术的提高。此外, 城镇化建设让农村居民进入到了城镇中生活, 改变农村居民传统思想观念, 促进了我国民众素质整体提升, 同时也缩小了农村与城市人口综合素质差别。

二、城镇化与社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一) 城镇化规划性不足。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工作不断深入, 我国所开展的小城镇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纵观我国当前的小城镇建设, 已经拥有了许多著名的小城镇。但是在进行城镇化规划过程中, 依然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并且这些存在的问题还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比如: 对于当前所规划的小城镇存在着缺少大区域体系规划依据, 从整体规划上来看还处于一个较为初始化的阶段, 规划性不足且布局较为混乱。没有能够把区域所具备的主体功能表现出来, 由于在进行城镇化规划时, 所制定的标准过高, 让整个发展以及建设工作呈现出一种无序状态。由于城镇化规划性不足的问题, 在进行城镇化建设时, 通常会造成资金以及占地的浪费。而且由于当前许多城镇规划中, 没有结合当地的特色以及文化传承, 体现不出小城镇应该具有的特色。

( 二) 建设资金不到位, 缺少基础设施。我国在开展小城镇建设过程中, 资金不到位让整个建设工作表现出相对滞后的问题。再加上一些农村的布局影响, 对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着重复建设或者建设标准过低等问题。特别是一些生活基础设施建设, 与真正的城市基础建设之间的差距非常大。比如:有的小城镇的生活基础设施普及率非常低, 最为明显的就是自来水以及生活用燃气方面的生活设施。加上长期以来的生活习惯, 在进行城镇化规划时, 对于垃圾以及废水的处理标准还没有达到城市标准。甚至有的城镇的废水处理率几乎为零。种种出现的问题都给生活于这类型小城镇的居民带来严重困扰, 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城镇化的发展。造成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到位一个最为主要的原因是, 当前我国小城镇建设筹资方式较为单一, 虽然政府也提供了相应的支持, 但是所占的比例不足以全面开展建设。在没有融资能力以及融资主体的城镇化建设项目中, 想要得到相应的信贷非常困难, 在很大程度上对小城镇建设以及设施完善形成了制约。

( 三) 城镇化存在环境污染以及占用耕地的现象。我国对于环境保护工作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 在这方面加强了相应的工作。这也导致一些存在高污染的企业纷纷选择进驻到小城镇中进行发展。但是这些企业普遍存在着技术设备陈旧的问题, 而且对于相应的企业管理也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方法, 导致整体环境保护意识偏差的问题出现。这些企业在小城镇发展过程中, 使其环境受到了严重污染, 影响到了小城镇居民的生活。同时, 由于城镇化的发展, 占用耕地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虽然在城镇化建设中占用了过多的耕地, 但是由于规划性不足, 在很多层面上出现了不合理性, 造成了耕地的严重浪费, 没有真正意义上达到城镇化应该达到的预期效果。

三、城镇化建设的创新思路

( 一) 合理布局与规划, 突显城镇化特色。在开展城镇化建设过程中, 应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 以当地县城为基础进行合理布局与规划。在开展城镇化建设前, 需要进行全面性、综合性的考虑, 制定出适合于当地城镇化发展的具体规划纲要, 认真对整个区域内的城镇体系进行分析, 并制定出相应的规划方案。并且在制定方案过程中, 要以较高的起点以及较宽的视野来规划, 要以国民经济以及社会发展需求为指导, 与产业发展规划进行结合。把握住自身地域特色, 做好精准定位, 让农村特色能够得到充分体现, 可以借鉴一些建设发展较好的城镇化地区的成功经验, 完善城镇化功能。在制定发展规划时, 应该把发展关键放在县城或者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域, 认真分析其发展潜力, 有效提高了其地域应该具备的功能, 充分发挥出其经济以及文化中心的作用, 提高城镇化实力, 带动周边农村也得到相应发展。在进行城镇化建设过程中, 应该以当地县城为中心, 并且形成一定的辐射梯度, 从而可以有效实现农村之间功能上的互补, 让整体城镇化建设更加合理化, 有助于后续的城镇化体系的发展。在制定相关的城镇化总体规划时, 应该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农业以及文化特色来进行调整, 并且要切实结合实际情况量力而行, 经过多角度、多维度的科学论证, 在严格的审批制度下开展城镇化建设。

( 二) 制定环境保护制度, 提高小城镇建设品质。在开展城镇化建设过程中, 应该坚持市场、社会、经济以及生态全方位的统一原则, 目的在于能够提高城镇化建设的品质。在建设过程中, 不应该完全参照城市建设, 应该以当地农村需求以及农业、自然等多方面的特色为基础进行开发建设。这里值得一提的是, 在开展城镇化建设时, 应该保证基础设施建设达到城市标准, 并且要借助农村所具有的自然景观, 以及优良的环境来超越城市建设标准。建设过程中, 应该加强小城镇文化、教育、医疗、娱乐等全方位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合理科学的布局来完成小城镇的各个功能。通过配套化、区域化的规划与建设, 实现城市化功能全方位的覆盖与普及, 并且能够达到区域性共建共享的效果。此外, 要注重区域内生态环境保护, 制定出相应的环境保护制度, 让其小城镇能够在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得到发展。通过在小城镇中建设绿地、防护林以及一些公共绿地基础设施, 来提高小城镇居民的居住环境, 让其能够享受到优雅舒适的环境, 让其区域中小城镇从各方面都呈现出较高的品质。

( 三) 结合当地农业特色, 建设农产品一条龙生产基础。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 想要让小城镇得到全面发展, 需要寻找到能够促进小城镇经济发展的方法与途径。因此, 我们可以把小城镇建设与农业产业化、农村文化、乡镇企业等各方面进行整合。让小城镇成为当地区域内的中心, 让小城镇经济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与提升, 同时也能够不断地完善小城镇的功能性, 带动周边区域同时得到发展。在这个建设环节中, 应该对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在政府主导下, 引导乡镇企业在小城镇中合理集聚, 利用当地一些具有特色的资源, 坚持以特色产业为中心, 加大发展特色经济的力度。可以借鉴一些较为成功的城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 让一些企业在小城镇中形成集聚, 并且不断地扩大生产规模, 结合当地农产品大力发展加工业。在县政府、乡政府的指导下, 培养出一批龙头企业, 让其能够在扩大规模的基础上, 深度研发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产品, 并且实现一条龙的生产基础, 让小城镇的经济在这些企业的带动下不断地发展。

( 四) 要集约用地, 树立土地经营的观念。在开展城镇化建设过程中, 土地使用成为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在规划城镇化建设用地时, 一定要确保当地农民耕地。在使用时要通过统一的规划以及严格的审核才能够进行使用, 防止以城镇化建设滥占乱用。尽量在建设过程中, 把区域中荒地以及废地进行合理使用。认真处理好城镇化建设与土地资源之间的关系, 通过合理的布局以及科学的论证来开展城镇化建设。这样才能够发挥出城镇化建设的目标, 让其带动一方经济。同时, 在规划城镇化建设时, 要结合当地的发展潜力来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 制定出相应的长远规划, 通过分阶段进行建设, 真正做到开发与使用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树立起土地经营的观念, 有效规避建设过程中土地浪费的现象发生。

( 五) 加强宣传教育, 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为了提高小城镇居民的综合素质, 改变其传统的生活习惯以及思想观念, 在开展城镇化建设时就需要不断加大对农村居民的宣传教育力度。让新进城的居民得到更多的教育, 让其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小城镇居民。在宣传教育的作用下, 让这些小城镇居民的观念意识得到全方位提升, 成为新城的主人翁, 树立起热爱新城、发展新城的观念。在小城镇政府的主导下, 可以对小城镇居民开展一些适用性技能培训, 让新进城居民具备新环境生存技能。同时, 要在小城镇中建设相关的监督管理机构, 负责对新进城居民的生活进行引导与协调。此外, 为了提高小城镇居民的生活品质, 除了要完善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之外, 还需要建设相应的娱乐场所, 丰富新城镇居民的业余生活, 让小城镇居民能够真正意义上做到安居乐业, 促进小城镇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杰, 沈喆莹.新型城市化背景下小城镇规划管理机制创新[J].规划师, 2013, 3

[2]顾巧泼, 岳平.大连小城镇低碳发展的空间性路径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 2012, 6

城镇化视角的城乡社会治理 篇9

1 中国城镇化的特征

目前, 我国现状城镇化速度趋缓, 人口的聚集趋向于空间、层级多元化。特征一, 从总体情况来看, 当前城镇化率已经超过50%, 在过去十年中, 城镇化水平提高了14个百分点, 户籍水平只提高了9个百分点, 户籍城镇化与农民工市民化问题依然非常严峻。同时, 必须看到农村人口数量依然庞大。特征二, 区域发展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明显超过沿海地区,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这些积极的方面都表明我国发展重点正从沿海转向中西部。特征三, 大城市人口过度集聚。在跨省流动的8600万农民工中, 60%以上集中在19个城市, 对这19个城市来说, 农民工市民化是极其严峻的问题, 短期内解决几乎不可能。同时, 20万以上人口的小城市、小城镇已经成为人口聚集的重要层级, 特别是县级单元, 成为最近十年城镇化人口聚集的最重要单元, 这个比例在西部和中部地区分别占到70%和60%。关注城镇化, 必须关注其层级上的变化和县域地区的变迁, 以及人在不同阶段做出的不同选择。

通过对全国20个县域城镇化情况的调研, 发现城镇化出现了一些人口向县城、小城镇聚集的新趋势特点。我国农业人口数量正在快速减少, 2011年, 我国的劳动力已经开始出现负增长, 而且今后二、三十年将一直是劳动力增长数量的下行通道。另外从区域层面看, 中西部地区各省创造就业机会的能力越来越强, 五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过去全国大尺度范围的人口流动已经转向了区域内的近域流动。一方面是经济的原因, 但我认为其中的文化和社会因素更为重要。同时, 我们调查研究发现, 中西部地区农民到沿海地区打工的数量已经低于在本地打工的数量, 这也是经济布局的全新体现。中国是一个有地域文化的国家, 地域文化特征会对人口和经济布局产生深刻的影响, 规划师作为城镇化的研究层必须关注这些影响, 这种现象在世界上其他地区和国家从未有过。

四川省彭山县五通村新农村风貌

实际上县域城镇化过程中, 我国2.6亿农民工目前将近50%并没有出县, 县是他们就业的最重要单元。同时从县级单位就业结构可以发现, 在过去10年当中, 县级单元的非正规就业增加了4500万, 但是单位就业只增加了500万。县域是小微经济和非政府经济的重要发展平台, 在吸引农村人口集聚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抚养人口的迁移开始出现, 过去是就业主导人口转移, 实际上现在已经进入一个社会服务和人口扶养安家需求主导的城镇化阶段。“如果说前20年农民工进城只是为了获得一份收入, 那么今天农民工更强烈的愿望, 是选择一个能安置家庭的地方。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在调研中也发现, 已经有相当比例的农村人口在县城买房。我们在各地的城镇化规划体系中都遇到了一个问题, 农村按照统计还有大量的待就业人口, 中国的农业部门沉淀了过多的劳动力。按照这个思路应当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但现实情况是从东部到西部, 南方到北方的工厂都招不到工人。按照全国宏观数据统计分析, 农村的劳动力有五千到六千万, 但是我们对各省的调研远远高于这个数字。比如四川、山东有1300万到1500万的兼业人口。我们在山东对三个县城企业单位就业的交通出行调查结果反应出大量的农村人口实际上是城乡双职, 在城里工作但仍然在农村居住, 总体上中国的城镇化已经进入趋缓阶段。人口的聚集在空间和层级上越来越多元化。

城乡人口流动处于胶着状态, 进城农民落户意愿低, “市民化任重道远”。从某种意义上说, 提高市民化, 不如让农民工在城市滞留期间, 能够有平等的待遇, 包括保障和服务。所以我们认为农村或将长期存在。农村的价值随着现代化的竞争, 没有下降, 反而不断地提高。城镇化必须重视城镇服务与接纳, 尊重人的选择;城镇化进程中乡村依然将长期存在, 并保持相当的规模;乡村的价值将会继续提升, 弹性城乡关系的建立日渐重要。

贵州省乌江镇泥沟新农村建设

2 当前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的若干问题

社会治理的准确表达应该是社会发展与治理问题, 或者社会能量释放与治理模式的转型。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 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国经历了30年的快速发展后, 社会结构已经严重失衡, 这其中包括人员的流动, 阶层之间的流动以及空间上的流动, 导致城乡之间及社会阶层之间的冲突越来越激烈, 其根源在于社会治理模式。对此提出社会治理的新要求从“有效的治理推动经济发展”转向“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我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走了一条越来越单一化的治理模式, 就是说政府无处不在、无所不管、无限责任, 在这种模式下必然导致政府会去寻找更多的权利, 成为一种万能型的政府。在这种情况下, 社会的活力会衰退, 民众的不满和依赖心理会越来越强。有专家非常刻薄地评价, “万能型的政府, 必然导致一个无赖型的城市”。治理模式的背后实际上是发展模式的问题, 当历史欠帐的社会成本和环境成本连本带利一起偿还的时候, 将是一笔非常沉重的债务。这种发展模式必然导致城乡之间及社会阶层之间的冲突越来越激烈。

一个好的体制到底是怎样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治理的新要求从“有效的治理推动经济发展”转向“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这说明治理的目标已经发生变化, 针对新目标如何建立有效的治理措施, 可以看到非常重要的一点, 在中国的国家与社会之间 (或者“公域”与“私域”之间) , 存在着一个国家与社会都参与其间的区域, 此区域可被称为“第三领域”, 西方称之为“公共管理区域”, 在这个领域里国家和民间力量都试图发挥自己的影响。这一领域空间的扩展和制度化, 是中国政治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这个区域该如何运行, 若其发生变化, 作为规划师要探索和思考如何应对。

3 治理体系的再认识

回顾规划学界2000年以来的一些研究, 更多的还是停留在政府关系等政府层面上的研究;公共管理学界的研究则更多关注以人为本创新法制化等, 总结出了精英模式、多元模式、发展型政府等对中国发展问题的一些重要认识;社会学界更关注社会各阶层的变化和社会发展的规律。曾有一位清华大学教授说, 规划界的价值观和社会学界的价值观是高度接近的, 这说明社会学科的研究给了我们很多启发。

从规划师的角度如何正确认识城乡治理体系, 首先我认为, 国家治理的三种力量——国家、市场、社会三者之间既互补支撑, 同时也存在着非常剧烈的博弈。国家利用法律、军队、行政税收等手段来维护稳定, 促进发展。市场通过价格机制与竞争机制来实现资本增值、优化资源配置, 其重要的表现形式是市场体系。社会的治理更多地是要通过不同群体、不同阶层的聚合来表达其诉求, 维护其利益, 从而获得一种博弈的平衡, 其平衡是互助跟维权, 是用约束来达到融合, 是一种共生的原则。当前我国高度市场化的背景下, 理想的市场经济时期应该是市场与社会同样强大, 政府的权利受到更多约束。这三者各有各的逻辑, 国家的统治首先要有一个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要与市场有效地结合, 同时要对人的诉求给予法律上的保障和服务上的提升。总体上说, 服务型政府在未来三者之间应该趋向于压缩, 其重点应该放在公共管制和公共服务上, 权力边界应该是公共利益, 不应过多干预非公共利益相关事宜。社会治理在一个良性治理的结构中趋向于拓展其功能, 既要补偿市场, 又要逐渐向市场和国家扩展其领域。国家在四个现代化提出30多年之后, 提出第五个现代化即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法治的建设、稳定的空间环境、人的流动以及相对稳定的物业产权关系和经济社会关系, 这些都是释放社会治理力量的重要方面。

4 城市社会治理

社会治理最重要的是两条平行线, 一条是国家为代表的法律和行政, 另一条是社会自治。国家和法律这条线, 首先要通过法律规范政府的行为, 权力必须在法律框架之内。也就是说法律要明确政府管什么, 明确职责和程序, 同时让政府发挥其作用。社会自治的作用日趋重要, 通过简单的人际关系来实现群体利益的最大化, 包括发挥对社会、政府的监督作用, 对资本的权益保障等。前年北京市规划系统开展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活动, 就是首都规划核心价值观的大讨论。在最后一次总结会上, 北规委领导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核心价值观撞上京沈高铁。这是典型的公共工程, 北京民众与高铁沿线民众对这一项目存在截然不同、剧烈冲突的价值观认知。所以我认为, 一方面要发挥政府和法治自上而下的作用, 同时也要释放社会自治自下而上的作用, 才能为社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社会自治的手段是多样化的, 我国长期的农耕社会形成了悠久的农民自治传统, 今天针对城市自治体系有很多情况可以分析和研究。社会治理最基本的价值观是维护公平和正义, 要强化社会纪律, 约束政府和市场。作为新型城镇化专业工作者的规划师, 非常重要的一个价值取向就是要促进城市实现接纳和融合, 要有利于推进乡村的维护和复兴。传统农业社区在中国社会还会长期地存在。要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 这是我们的社会责任。此外还要特别关注社会舆论。

中国的城市没有市民文化传统, 这一点和西方存在巨大差异。所以从社会治理角度和城镇化的背景来讲, 主要从四个方面关注城市社会治理。第一, 外来人口和家庭的接纳, 以及与社会的融合;第二, 人口的流动性和其流动过程中的市民化及公平待遇问题;第三, 低成本非正规跟过渡正规化管制之间的关系;第四, 社会服务均等化如何走向均衡化。

以重庆市为例, 在城市区域中存在多种类型的社区, 包括棚户区、安置区、普通商品房区、高档商品房区等, 每个社区的产生理由和运行特点都存在差别。其对人口的吸引力和人口结构也在发生明显变化。最为典型的是机关单位大院, 已经成为严重老龄化的社区。商品房社区是吸引外地中端人口的重要载体。在对渝中区的调研中发现, 很多老社区都表现出贫困化和贫民化的特征。我们针对不同类型社区从住房、人口素质、收入和阶层就业状况等方面进行汇总, 发现其中两个最大差别:收入的差别、教育程度的差别。实际上30年的发展, 不仅没有消除这些差异, 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在加剧差异社会的隔离。从社会服务水平来讲, 沿海大城市、一线城市与内地中心城市还存在巨大差距。从布局的角度来讲, 中国的老城区一方面表现出本地居民的贫民化和高龄化;另一方面表现出低成本、相对优质的服务。调查显示, 在重庆最传统的老城区社会服务质量相对较高, 可以说是一种平衡。作为规划师, 既要关注国家发展, 更重要的要增强社会实践与微观问题的研究能力和观察能力。

另外, 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城中村的治理。城中村作为城市中的一个特殊区域, 其意义在于在城市内部维持一个低成本、高包容性的地区。从社会治理角度来讲, 城中村对外来人口的包容及外来人口与原住人口的不同诉求在这里形成剧烈冲突, 另一方面却表现和谐。城中村的治理模式实际上是研究城市治理模式的一个重要案例。其包括三个特点:第一, 是依托物业租金的农村集体股份有限公司;第二, 从管理的角度来讲, 是政治社区合一的群体;第三, 城中村大多数居民游离于治理构架之外, 但是有更多的行业工会和同乡会在这里发挥作用。所以对于城中村的治理, 要避免纠纷, 用新的理念, 从社会治理的视角去看待城中村的发展与改善。规划师在城中村的改造过程中, 要发挥应有作用, 把社区规划的理念和方法运用其中, 尽可能维护合理的治理结构。

5 乡村社会治理

中国的城镇化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 农村和农业永远是重点, 但同时也要看到农村人口的大量减少, 村落的凋敝和衰落。从长远看, 农村的长久价值会不断提升, 从农业现代化来讲, 农业和小城镇是现代化的载体和重要支撑。从法理的角度来讲, 乡村治理是解决如何让千丝万缕的人际关系与法理达到平衡的重要手段。所以从法学观点上来认识乡村, 社会和法律都承认家庭是法律和政府的基本单元, 这是中国农村最传统、最基本的治理逻辑。同时乡村治理并没有影响法治, 即使在封建时代的乡规民约, 在一定程度上也与国家法律有密切的关系。

从过去我国百年历史中可以看到, 国家权力不断向农村渗透, 改革开放以后, 作为国家末端的治理单元, 我国村委会管理法明确规定, 乡镇政府和村政府、村委会之间是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 而不是领导关系。也就是说我国法律其实高度认可乡村居委会和村委会的权力, 但是这种权力并没有得到很好释放。其困境在于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背景下, 乡村的经济场域和社会关系地域空间的一致性被打破, 其社会场域和经济场域的权力已经不再统一。还有人口、资源大量外流, 传统乡村自治体系破碎化等, 这些问题都是乡村治理中很难把握的问题。

乡村治理最重要的三个条件:第一, 要以法治和政府管制牵头, 法制要以习惯为基础, 而不是自上而下的国家威权法制;第二, 乡村自治为支撑的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建设需要协商式行政指引, 而不是命令式的行政控制;第三, 要认识到我国乡村的巨大差异, 特别是在自然条件上的差异, 将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治理模式。

法律的制定将会出现违背村民公约的问题, 乡村治理的重要理念就是如何实现双赢。乡村治理的模式要根据人口密度和自然条件进行分类。美国城市化的标准是每平方公里386人, 但是在中国大量的传统农业地区, 人口密度达到500到1000人, 对未来治理的影响很大。另外也要考虑人口流动对未来治理的影响。综上, 我国未来乡村的治理模式可分为三种:一是乡村工业化地区;二是传统农业地区;三是地广人稀地区。

6 规划师伴随社会治理转型

随着社会治理的转型, 规划师应该在国家、市场、社会三方空间规划起到相应的协调作用;关切城镇化中人的去向与发展的模式, 关切人口流动的服务与保障, 关切现代化目标下的城乡关系, 关切各阶层各群体的诉求, 关切城乡社会发展与建设, 从宏大叙事, 发展优先转向以人为本, 重视中观、微观的问题发现、状态描述与社区解析, 重视存量规划、问题导向, 用规划师的知识与智慧“解决”社会冲突与政治问题。

城镇社会保障 篇10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策措施

我国的“三农”问题, 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一直是困扰经济发展、阻碍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问题之一。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 加快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促使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 以此带动农产品的商品需求, 促进结构调整, 提高农民收入, 从而缩小城乡差距, 更好地实现新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

一、农村城镇化滞后的原因

分析我国的现状, 影响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为了实施工业化发展战略, 优先工业发展的经济体制和政策是导致农村城镇化滞后的根本原因。

2由于农村自身经济、交通状况等原因导致农村城镇化发展支撑力量薄弱。

3城镇化相关配套改革滞后, 如户籍政策、劳动就业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制度壁垒的存在;补偿机制缺乏, 离开农业的农民“弃土”动力不足, “两栖”现象较为普遍等。

二、推进农村城镇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农村城镇化的实质是农村经济、人口和社会的全面城镇化, 它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

1 实现农村经济城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只有农村经济发展了, 农民收入提高了, 才能逐步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和谐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2 实现农村人口城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

只有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妥善安置, 实现农村人口的城镇化, 才能真正解决农村人地矛盾问题引致的一系列问题。

3 实现农村社会城镇化是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带动农民就业, 提高农民收入, 缩小城乡差距, 使城乡居民逐步享受同等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国民待遇, 这样才能实现社会和谐。

三、推进农村城镇化,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策选择

1建立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互动机制, 搞好城镇经济建设

(1)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产业结构的全面升级。努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 推动农业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

(2) 城镇工业发展要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利用小城镇的多种服务功能, 将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以及相关企业集中建在小城镇, 形成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三化”联动的发展机制, 促进小城镇和农村经济的繁荣。

2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农村城镇化发展机制

(1) 选择以市场化为取向的农村城镇化战略。农村城镇化本质上就是市场化。

(2) 大力推进城乡企业一体化。必须彻底冲破城乡之间行政性、社区性的壁垒, 以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

3 通过政策引导促进沿海与内地农村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1) 加强沿海与内地山区的联动发展。通过政策导向, 使从沿海退出的产业转向具有比较优势的山区, 就会带动了山区农村城镇化的发展。

(2) 山区农村城镇化要发挥后发优势。依靠沿海地区的带动, 借鉴沿海地区农村城镇化成功的经验, 实现跨越式发展。

4 通过制度改革营造和谐的经济和社会环境, 促进农村城镇化发展

营造和谐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兼顾效率和公平, 使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能够最大限度地让全社会人们共享。

(1) 建立城镇化的宏观调控制度。政府必须从战略上、宏观上提供系列化的制度供给, 尤其必须综合运用财政、金融和计划等政策手段, 为农村城镇化营造良好的宏观制度环境。

(2) 排除制约农民进城的体制和利益障碍, 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一方面要探索并建立有效的土地流转制度, 进行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同时, 努力增强城镇的吸引力, 为农民和农村工业进城创造良好条件;另一方面要通过体制改革和利益关系调整, 为农民和农村工业进城扫除障碍。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排除人口向城镇集聚的体制性、政策性障碍。

(3)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农村基础教育是最为典型的公共产品, 加大政府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比重, 以促使不同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能够大致均衡发展。

(4) 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只有建立和发展相对齐全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才能帮助农民应对来自市场、生活等方面的风险。解决农民养老问题, 必须把传统的养老保障方式与现代的社会养老保险等形式结合起来, 多层次多渠道地展开。发展农村合作医疗是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进步的关键, 农村应积极发展与完善合作医疗制度, 并逐步提高其市场化程度。

参考文献

[1]林庄:《在把握和谐关系中构建和谐社会》[J].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 2005, (4) :120-124.[1]林庄:《在把握和谐关系中构建和谐社会》[J].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 2005, (4) :120-124.

四川省城镇住房保障立法的亮点 篇11

立法草案初现“亮点”

《四川省城镇住房保障条例(草案)》的立法也是全国第一个省级住房保障的地方性框架法规的立法,该项立法不仅弥补了这些年我国省域范畴层面地方性住房保障体系法治设计的空白,而且对目前国家正在制定的行政法规《城镇住房保障条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笔者看来,《四川省城镇住房保障条例(草案)》基本确立了省域范畴内住房保障的原则和保障体系、住房的货币化保障和实物保障,以及相关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等内容。也初步凸显出了“六大亮点”:理顺保障体系,明确公共租赁房和共有产权房可转化,明确城镇保障住房可分批买产权,明确要在住房保障管理服务工作中引入购买公共服务,进一步明确了保障房的退出机制以及进一步强化了对骗租骗购保障性住房行为的违法责任。

这“六大亮点”的凸显使笔者感到《四川省城镇住房保障条例(草案)》在当前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注重民生的大背景下,确实具有省域范畴层面地方相关立法的示范意义。

立法草案尚需进一步修改完善

事实上,《四川省城镇住房保障条例(草案)》尚需进一步得到完善。特别是在城镇住房保障对象及范围的划定、居住保障权与产权和投资权的关系厘清、共有产权住房制度的具体设置和施行、住房保障管理体制和资金筹集机制暨运行机制的具体运作,以及在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总体框架和具体运作上的一致性和在授权市、县级人民政府相应政策权等方面,皆还有进一步研析和细酌的完善空间。

如该条例(草案)目前虽然明确规定了市、县级人民政府可以通过购买公共服务等方式委托社区居民委员会或其他社会组织实施对住房保障管理的服务工作,但其对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主体、资金、监管等具体政策的规定,则有必要由市、县级人民政府结合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

为此,该条例(草案)在进一步修改完善时,要通过设置授权市、县级政府相应政策条款,以使省域内的市、县级人民政府通过购买公共服务等方式实施对住房保障管理服务工作的具体条款规定更具操作性。

江苏省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研究 篇12

在改革传统的实物分房制度的过程中, 为保证低收入和生活困难的社会成员有住房, 国家建立了新的住房保障制度, 这一制度包括住房公积金政策、经济适用房政策和廉租房政策。近年来经过不懈努力, 江苏省在住房保障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住房公积金方面:截至2006年底, 全省住房公积金缴存总额已达到1057.19亿元, 账面余额为623.80亿元, 实际正常缴存的职工有500多万人, 覆盖率为86.74%。2006年, 全省向14.58万个职工家庭发放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237.15亿元, 是全省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的30.96%。自住房公积金制度建立以来, 全省累计支持了68.9万户职工家庭的住房购建, 发放贷款总计756亿元。在经济适用房方面:2006年, 全省经济适用住房完成投资82.67亿元, 施工面积848.94万平方米, 竣工面积412.28万平方米。2006年经济适用房竣工面积占同期商品住宅竣工面积的比重为9.49%, 共解决4.47万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在廉租房方面:到2007年3月底, 全省13个省辖市和49个县 (市) 先后出台了城镇廉租住房管理办法, 占市、县总数的95.4%。13个省辖市全部建立了廉租住房制度;52个县 (市) 中, 有33个县 (市) 建立了廉租住房制度, 占县 (市) 的63.5%。

在取得成效的同时, 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和困难:

(一) 住房公积金制度存在着安全隐患和“劫贫济富”现象

住房公积金是国家强制实施的住房储蓄, 由政府集中管理和支配, 目的是让中低收入居民通过互助购建住房。但是, 制度上存在的种种漏洞, 使得公积金实际运作状况与设计目标相去甚远。一方面, 大量的公积金被非法挪用;另一方面, 大多数中低收入者用自己的储蓄为少数中高收入者购房提供了补贴。由于许多中低收入居民没有能力取得公积金贷款, 那些中高收入者则可能将公积金低息贷款用足。

(二) 经济适用房制度不是对广大中低收入者的“雪中送炭”, 而是对非中低收入者的“锦上添花”

经济适用房政策的目的是解决中低收入者住房困难, 但政策实施的结果却是大量的经济适用房没有落到中低收入者手中, 而是被非中低收入者所购买, 同时不少经济适用房的面积太大, 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

(三) 廉租房雷声大雨点小、名存实亡

在房改之前, 各地的房产管理部门有大量“廉租公房”, 但在房改过程中, 这些“廉租公房”按商品房或福利房被逐步卖掉, 从而使“廉租公房”越来越少, 有些城镇已根本不存在政府的“廉租公房”。1999年, 国家建设部出台了《城镇廉租房管理办法》, 然而时至今日, 廉租房政策的落实并不理想。

针对住房保障制度存在的种种弊端, 笔者认为, 产生诸多问题的主要原因并不在制度本身, 而是没有充分认识到带有福利性质的保障住房和公积金属于公共物品。在分配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的保障住房时, 必然会出现制度本身无法克服的弊端。

二、住房保障制度弊端的形成机理分析

(一) 住房公积金

公积金的建立标志着个人收入转化为准公共资金。之所以说它是准公共资金, 因为它不像失业保障基金那样完全属于公共所有, 而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属于参加者共同所有, 以便互助互济;但是所有权始终属于个人, 最终会回到个人手中。公积金之所以被大量非法挪用, 关键在于没有形成一套适合准公共资金特点的有效管理制度。许多地方的公积金管理中心正扮演着一个“金融机构”的角色, 受托银行则变成了“中心”的出纳。公积金管理中心的这种职能错位, 使其既难以保障公积金所有者的权益, 又不具备承担金融风险的能力, 于是非法挪用等现象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和一般储蓄不同, 住房公积金作为一种强制性储蓄有两个特点:一是由个人收入转变为准公共资金;二是低存低贷, 即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都低于市场利率。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高收入者可能利用公积金贷款购买多套房子, 进行投资而不是居住, 而低收入者则可能连一套房子也买不起。于是便出现了大多数中低收入者用自己的储蓄为少数中高收入者购房提供补贴的现象。住房公积金是一种公共物品, 本身不具备排他性, 无法排除一些人的多消费, 所以“搭便车”现象是一种正常而又不合理的经济行为。在市场机制不能发挥作用的情况下, 只能由政府在制度安排上加以解决。

(二) 经济适用房

经济适用房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销售价格低于市场价格, 其差额是由政府承担的, 体现了政府对购房者的照顾。这个差额对于经济适用房的供给和需求两方面都有很大影响。对供给的影响表现在, 直接导致经济适用房供给严重不足;对需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经济适用房的需求旺盛, 分配对象错位严重。销售价格低于市场价格且不受供求因素影响的经济适用房无疑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其开发和销售环节都会出现市场失灵现象, 所以要积极发挥政府的作用以弥补市场的不足。

(三) 廉租房

廉租房属于准公共物品, 由政府提供, 所有符合政府规定条件的居民都有权利居住这种房子。准公共物品的特征使其供给和需求不同于私人物品。对于供给而言, 私人物品的产供销过程都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进行的。公共物品则不同, 公共物品的特征决定, 消费者一般不愿向生产者支付享受代价, 不愿表露其需求偏好, 从而使公共物品的价格无法确定, 生产成本无法收回, 当然也不能或者较少给提供者带来直接利益, 企业不会像生产私人物品那样主动提供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一般只能由政府提供。基于同样的理由, 实际公共物品的提供者也不像私人物品生产者那样主动积极。这就是我国廉租房制度雷声大雨点小的重要原因。

在需求方面, 一般情况下, 价格机制的作用使私人物品的需求不会出现超常膨胀, 从而不会形成严重的供不应求的状况。但作为准公共物品的廉租房则不同, 由于廉租房实行低租金制, 消费者租用廉租房要比租用商品房付出的租金低得多, 在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趋于扩大的情况下, 加上不可避免的“搭便车”现象, 对廉租房的需求很有可能膨胀。同时,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城乡逐步实行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 必然会有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镇, 其中相当一部分人会成为廉租房的需求者。因此, 未来廉租房的需求量会逐步扩大。

三、住房保障制度的改革建议

(一) 建立科学、严格的公积金管理制度

对于住房公积金来说, 要改变目前这种状况, 将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改造成金融机构是一种有效的途径。由中国人民银行和建设部所做的公积金改革方案已经完成, 其基本思路就是最终把现行公积金管理机构改造成为承担住宅政策金融业务的专业金融机构, 为参加公积金制度的社会成员提供特定的金融服务。对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而言, 要建立健全一系列相关制度:首先, 要加强单位审核的责任。对于申请经济适用房的职工, 其所在单位要严格加以审核, 实事求是地反映其收入情况。如果存在弄虚作假或不负责任的现象, 直接责任人和单位领导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其次, 应当建立一个独立的监督机构。为了保证住房保障制度的有效实施, 建立住房保障监督机构是必要的。它的主要职能是监督住房保障政策的执行情况。再次, 加强社会监督。社会公示是社会监督的重要形式, 但现在的公示范围比较小, 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应当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公示, 扩大社会公示的范围, 使更多的群众参与住房保障分配的监督活动。

(二) 建立严格的收入考评制度

为了保证符合条件的中低收入者买到经济适用房或租到廉租房, 杜绝不符合条件的人“搭便车”, 一个最基本而又十分重要的工作就是通过严格的收入考评搞清楚申请者的真实收入状况。为此, 一是要建立收入考评机构。近年来税务、社会保障、民政、建设等部门都根据各自工作的需要在一定范围开展家庭收入调查。为了减少信息搜集成本和提高工作效率, 有必要建立一个机构或者几个部门联合开展工作, 资源共享。二是建立家庭收入申报制度。国家税务总局在《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中明确提出要建立个人收入档案制度, 以提高纳税人信息来源的真实度。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其意义不仅仅是有助于税务部门合理征税, 对于社会保障管理部门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 明确界定购房对象, 并加强监督

经济适用房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各地没有明确界定中低收入者, 致使许多高收入者挤进经济适用房的购房队伍中, 因此, 各级政府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 制定适合当地实际的中低收入家庭标准。在制定这个标准过程中, 可以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家庭收入情况, 二是家庭住房面积。在家庭收入方面应包括家庭总资产和货币收入。

在购房之时要对购房者的收入和住房面积情况进行核查, 以确定经济适用房的购房对象为中低收入者。另外, 在购房者购完房后, 也要对其收入等情况进行监督, 防止高收入者“鱼目混珠”, 对于违规购得经济适用房的高收入者, 应制定一定的处罚措施。

摘要:城镇住房保障制度保证了低收入和生活困难的社会成员有房可住, 但由于没有充分重视保障住房的公共物品属性, 在实际运行中出现了住房公积金“劫贫济富”, 大量的经济适用房没有落到中低收入者手中, 以及廉租房雷声大雨点小名存实亡的现象。文章在对住房保障制度弊端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相关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住房保障,公共物品,市场失灵,收入考评

参考文献

[1]包宗华.解决好我国住房问题的核心和关键[J].上海地产, 2005, (06) .

[2]陈伯庚等.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

上一篇:改革思路与建设目标下一篇:主题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