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基础

2024-07-24

城镇基础(精选12篇)

城镇基础 篇1

城镇基础设施是城镇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美化城市环境的必要条件之一。甘肃城镇基础设施存在总量不足、设施老化、运行管理水平低、新建设施质量差等问题。加强甘肃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改善人居环境,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拉动投资和消费增长,提高城镇运行效率,促进节能减排,扩大就业,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都具有重要意义。

1 甘肃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状况

1.1 城镇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

城镇作为交通运输网络的结点,其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对交通运输状况具有限定作用,一个地区主要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和旅客运输量也是衡量城镇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好坏的标准。由于缺乏城镇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量化指标,这里用主要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和旅客运输量来衡量城镇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优劣。2009年以来,甘肃综合交通继续保持了稳步发展的良好势头。货运量从2009年的2.55亿吨增加到2013年的5.15亿吨,年增长率为25.5%。货物周转量从2009年的1477.06亿吨公里上升到2013年的2379.66亿吨公里,年增长率为15.3%。客运量从2009年的5亿人次减少到2013年的3.39亿人次吨,年增长率为-6.6%。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以前客运量一直处于增长状态,2013大幅度下降,尤其是公路客运量下降明显。同时,航空客运量大幅度上升,2009至2013年增长率高达175%。旅客周转量从2009年的469.99亿人公里增加到2013年的613亿人公里,年增长率为7.6%(见表1)。

截至2013年底,全年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完成744亿元,其中铁路280亿元,公路455亿元,民航9亿元。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3.36万公里,其中二级公路7369公里,高速3000公里,农村公路11.56万公里,公路网密度29.26公里/百平方公里。100%的乡镇通沥青(水泥)路,100%的建制村通公路,其中58%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全省拥有国道7302公里,省道6416公里,县道16332公里,其余为乡村路及专用公路。全省航道总里程913公里,其中等级航道381公里。铁路营运里程3013公里。拥有通航机场8个,航线80余条(其中兰州中川机场70余条)。雷家角至西峰、武都至罐子沟、营盘水至双塔、金昌至武威4条高速建成通车,新增高速公路400公里,陇南等地区结束了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与此同时,农村公路建设和客运建设同步推进,全省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11.56万公里以上。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开始实施。兰州、天水、平凉、张掖等地一批公路场站项目启动实施,国家公路枢纽项目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临洮至渭源、兰州南绕城、兰州北绕城东段高速公路和金昌至阿拉善右旗、瓜州至敦煌公路等项目顺利获批并启动实施;京新高速白疙瘩至明水、兰海高速渭源至武都高速公路前置性手续继续完善,为争取国家早日批复创造条件;平凉至天水、景泰至中川机场、甜水堡至庆城至罗儿沟圈、武都至九寨沟等一批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利用国开行贷款实施建制村通油路工程正式启动,7个试点县的部分项目已先期实施。

资料来源:2009~2013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全省在建重大铁路项目8项,包括兰渝、西平、天平、兰新第二双线、宝兰客专、兰州至中川机场、敦煌至格尔木等7条国铁干线及中川至马家坪地方铁路,总里程3971公里,总投资3262亿元,其中甘肃境内总里程2157公里,投资1875亿元。截至2013年底,西平铁路全线建成通车,马家坪至中川建成试运行,全省新增铁路营运里程133公里,并结束了庆阳革命老区不通铁路的历史。抢抓国家优先建设西部和贫困地区铁路的有利机遇,经积极争取,银川至西安铁路项目建议和干塘至武威南增建二线、额济纳至哈密铁路可研报告先后获得批复,兰州至合作铁路可研报告完成修改完善;多次向国家相关部委呼吁早日启动兰州至张掖三四线,牵头会同青海、四川两省完成西宁至合作至成都铁路方案研究,并向国家上报了启动项目前期工作的意见,协调推进包兰铁路银川至兰州扩能改造、酒泉至额济纳等铁路项目前期取得一定进展。这些规划项目总里程达3345公里,估算总投资2386亿元,其中甘肃段总里程1721公里,投资1121亿元。此外,兰州城镇轨道交通1导线一期工程顺利获批,试验段工程稳步实施。在建民航项目2项,总投资22.3亿元。夏河机场建成并正式通航,兰州中川机场二期扩建工程进展顺利。开展前期民航项目5项,包括庆阳机场航站区扩建、敦煌机场扩建、天水机场迁建、新建陇南成州机场、平凉机场,总投资47亿元。

1.2 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近年来,甘肃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门力量对本辖区污水管网建设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按照近、中、远期规划和城镇化发展的需求,完善管网建设和改造规划,研究制定分年度管网建设和改造规划,加快管网建设和改造步伐,不断扩大管网覆盖面积,提高污水收集率和已建成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最大限。度发挥污水处理设施的减排作用。稳步探索改善现有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营模式,鼓励和引导符合条件且具有运管经验的各种所有制投资者、经营者,参与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营,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的市场化进程。

截至2014年5月底,全省设市城镇、县城累计建成污水处理厂57座,污水处理能力约153.8立方米/日,其中,16个设市城镇均已建成污水处理厂,共计21座,污水处理能力约125.3立方米/日;65个县城共建成污水处理厂36座,污水处理能力28.5立方米/日。试运行15座,全部为县城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12.25立方米/日。在建20座,其中,设市城镇在建污水处理厂有5座(张掖市污水处理厂一期已建成投运,正在进行二期工程),县城在建污水处理厂共有15座,污水处理厂已全部覆盖16个设市城镇和65个县城。

全省纳入系统的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164.5万立方米/日,实际投资33000万元,配套管网1319.9公里,月处理水量2388.04万立方米,运行负荷率为46.33%。其中,嘉峪关市、武威市、临夏州负荷率不足35%,CODcr削减量为12359.52吨,吨水削减量为0.518公斤/立方米,吨水用电量为0.36度/立方米,脱水污泥0.9公斤/立方米,达标率为91.52%。

全省纳入系统的在建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40.11万立方米/日,计划投资291838.5万元,配套管网长度1448.71公里,投资额为6534.11万元。其中,兰州市、白银市、武威市、酒泉市累计投资额为163877.9万元;累计管网长度为769.75万元。

全省纳入统计的污水处理配套管网第一季度投资额为5179.36万元,第一季度管网增加长度70.88公里,在建项目拟建长度为529.19公里。

积极探索城镇垃圾处理新方式,建立健全垃圾分类回收制度,以全省16个设市城镇为重点,建设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镇,提高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水平,确保垃圾处理设施规范运行,防止二次污染。到2014年底,兰州市城镇生活垃圾全面实现无害化处理,全省设市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进一步提高,通过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提高了城镇生活垃圾的处理质量。已建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的1 5个城镇、9个县城以完善垃圾收运系统、规范填埋作业为重点;已列入中央财政预算内投资计划正在建设的57个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进一步落实地方配套资金和项目法人责任制,加快建设进度,确保按期建成投用;还未列入中央财政预算内投资计划的6个县区的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列入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并在“十二五”时期全部建成投用。

1.3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加,项目增多

近年来,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各级政府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方面的投资逐年增长,年增长在28%以上(见图1)。其中,2012年的投资与上年相比,增长51%。2013年与2006年相比,增长了4.43倍。

2014年,甘肃省政府确定省列重大项目160个,总投资9043.5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487.34亿元。这些重大建设项目中,城

镇基础设施项目48个,占总项目的30%。其中,除了兰州新区供水项目引大渠道除险加固工程,兰州至定西输气管道,兰州新区第一污水处理厂,民乐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平凉市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工程,天水城区应急供水工程,天水曲溪城乡供水工程之外,其他都是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交通设施项目中,省上重点推进的省列重大项目是续建项目兰州至重庆铁路(甘肃段)等14个,计划新开工项目干塘至武威南铁路增建二线(甘肃段)等7个,预备项目包兰线兰州至银川扩能改造工程(甘肃段)等7个。省上督导、市州重点推进的省列重大项目有续建项目兰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等8个,计划新开工项目西峰至合水二级公路改建等2个,预备项目有国道310线秦州至甘谷至武山段升级改造等3个。

1.4 政府更加重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2014年5月,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省政府的相关规定,制定了《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镇道路(桥梁、隧道)系统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镇防汛排涝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镇供热系统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镇供水系统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镇燃气系统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镇污水及垃圾处理系统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和《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镇公园和风景名胜区重大事故应急预案》七项预案,印发各市州建设局组织实施。

2014年6月,根据国务院《关于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全面督查的通知》(国发明电[2014]1号)、《关于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号)、《关于做好城镇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23号)的相关要求,省住建厅下发《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督查城镇建设相关政策落实情况的通知》,要求市州建设主管部门组织自查,并对落实情况各地进行督查。

2014年6月,省政府发布了《甘肃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意见的实施意见》(甘政发[2014]69号)。结合甘肃实际,提出了甘肃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确定了48项有关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并分解到甘肃省建设厅、省水利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信委、省财政厅、国土资源厅、省交通运输厅、省环保厅等相关部门。

2014年7月,省住建厅对市政公用相关行业(主要包括城镇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燃气/天然气)的改革发展情况,以及供水与污水处理企业、垃圾处理企业、燃气/天然气企业进行全面调查,进一步总结经验,研究存在问题,为各级政府主管部门提供相关信息和决策参考,科学推进甘肃城镇建设领域改革。结合今年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制定了《全省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执法督查调研暨新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无害化评定工作方案》。从8月4日起,在全省开展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执法督查调研暨新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无害化评定工作,严格落实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监管责任和城镇基础设施业主单位各自的主体责任,查处城镇基础设施运营中违法违规和违反技术标准的行为,防范和遏制城镇基础设施运营安全事故的发生

2014年9月,省住建厅通报了未建成的19个和已建成但未正常投运的15个污水处理设施,全面督查以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步伐。针对部分城镇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滞后,工程进度缓慢等问题,组织专门力量对本地区在建的城镇污水处理工程项目逐项进行实地督查,分析查明工程进展滞后的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促其加快建设步伐。

2 甘肃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城镇基础设施总体上水平较低,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突出

基础设施为城镇生产和生活提供公共条件和公共服务,是城镇价值功能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是城镇竞争力的物质支撑。2012年,甘肃城镇用水普及率、城镇燃气普及率、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人均城镇道路面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每万人拥有公共厕所等6个反映城镇基础设施水平的指标值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的位次比较靠后。其中城镇用水普及率为92.7 7%,低于全国4.39个百分点,居中全国第25位;城镇燃气普及率为77.81%,低于全国15.34个百分点,居全国第28位;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为10.04标台,低于全国2.10标台,居全国第22位;人均城镇道路面积12.56平方米,低于全国1.83平方米,居全国第21位;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52平方米,低于全国2.74平方米,居全国第26位;每万人拥有公共厕所2.36座,低于全国0.53座,居全国第19位。说明甘肃城镇基础设施水平较低,综合承载能力相对较弱(见表2)。甘肃16个设市城镇和65个县城的城镇基础设施都存在总量供给不足,设备老化,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人口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客观上要求城镇基础设施投资也不断增加。城镇基础设施作为一种公共产品,或者准公共产品,生产主要依靠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由于甘肃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财力有限,提供的城镇基础设施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2.2 交通基础设施规模总量仍显不足,通达深度需进一步拓展

甘肃公路网、铁路网密度分别只占全国平均水平的65%和79%,以兰州为核心单极化的区域运输通道布局,造成省域次级节点培育不足。虽然初步形成以兰州为中心、多向放射的综合运输通道格局,但外围次级通道缺乏,制约除兰州外主要节点枢纽功能发挥;反映在运输特征上大尺度空间特征下兰州引领省域发展的能力不强,但单一通道下天水等次级节点枢纽缺乏培育。综合运输通道布局与城镇发展结合不足,庆阳、陇南、甘南、临夏等主要城镇的综合交通体系不够健全。到2013年底甘肃尚有庆阳市(已通)、甘南州不通铁路,陇南、临夏铁路服务较弱,省域铁路覆盖率低,运输组织灵活性和机动性较差。覆盖省域主要地区的机场体系初步形成,但航线资源和航空运输主要集中在兰州、敦煌、嘉峪关等三大机场(旅客吞吐量占全省98.7%),东部、南部和河西走廊中段等地区仍缺乏有效航空服务。

资料来源:甘肃省统计局.统计数据与统计知识(全省“两会”参阅材料),2014

2.3 垃圾处理设施与管理水平较低

一些已投入运行的垃圾填埋场,未按规定建立运行、管理和评估制度,运行监控不到位,导致垃圾填埋场不能正常有效运行;一些垃圾填埋场管理不善,未按规范进行分区、分单元填埋作业,乱填乱倒现象严重;个别一些填埋场存在导气管堵塞损坏,渗滤液池常年淤积外溢,防渗膜损坏,场区内雨污混流,场区周围飘扬物飞散,蚊蝇成群,进场垃圾不计量、检验、消杀等现象,达不到无害化处理的要求。垃圾处理设施运行费用严重不足,严重制约着垃圾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目前,绝大部分城镇(县城)垃圾处理设施的运行靠有限的财政拨款,远不能满足垃圾无害化处理的需要。虽然部分城镇制定了垃圾收费政策,但收缴率很低,而大部分县城至今未制定垃圾收费政策。

2.4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与投资不足的矛盾仍然突出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特别是政府公用事业建设只靠城镇建设维护税单一来源,致使基础设施差,严重滞后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虽然近年来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由于历史欠账多,投资不足和设施建设滞后的矛盾仍然突出。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对污水、垃圾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建设资金紧张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城镇化率不断上升,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所占总投资的比例上升较慢,甚至出现回落现象(见图2、表3)。

3 进一步加快甘肃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措施

3.1 提升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水平

科学编制城镇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展开城市国土资源开发与地下基础设施状况调查与信息采集,并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数据库,在分析评估与专家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城市基础设施发展规划,统筹各类设施布局,全面协调地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出现巨大质量问题的企业和管理决策者实行问责制度,对问题严重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决策、管理和实施者,追究刑事责任。总结“十二五”规划中城镇供水设施、燃气、生活垃圾处理回收利用和污水净化重复利用等落实与发展状况,制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确定重点任务并保障实施。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制度,把设计民生与城镇安全的饮用水供给、排水设施、垃圾污染、交通运输等重点项目纳入政府党政领导的考核体系。加强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监督指导,定期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进行检查。改革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事业单位管理模式,向独立核算、自主经营的企业转变。

3.2 改革投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吸纳社会投资

切实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用好市场的手段、采取多元的方式解决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问题。建立政府财政投入与市场补偿相结合的城镇基础设施投入体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引导社会资本、境外资本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投资总量,解决投资不足问题。改善投融资方式,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建设供水、供热、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市政公用设施。探索建立城镇基础设施、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债券融资,重点发行市政债券,创新融资工具,满足城镇化的多元化融资需求。

资料来源:2005~2013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3.3 全面推进城镇综合交通体系建设

2012年6月,《兰州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1-2020)》得到了国务院批准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的批复。中心城区线网由1、2、3号线组成,总长约90公里;市域线网由4号线、5号线、6号线3条线组成,总长约1 17公里。1~3号线组成中心城区线网,4~6号线组成市域线网,总长约200多公里。发挥轨道交通主导作用,推动城镇公共交通和相关产业发展。积极推进城镇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加快提升城镇公共交通保障水平,推动智能公共交通系统建设。大力发展快速公交系统(Bus Rapid Transit,简称BRT),加快相关停车站、专用线路、调度中心的建设。将公共交通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纳入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新城建设和旧城区改造同步推进。定期开展城镇桥梁加固改造与安全检测,预防与整改各类安全隐患。推进城镇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

3.4 提高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行能力

全省各城镇都应该尽快编制城镇环卫设施专项规划,统筹安排城镇生活垃圾收集、处置设施的布局、用地规模,并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尽快建成完善的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和达标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督促各地强化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项目建设全过程监管,落实地方配套资金,争取项目早日建成投用。落实垃圾处理收费政策,建立和完善生活垃圾处理产业化运营机制,确保项目正常运营。加强对新建项目初期的运行指导,使新建项目尽快形成处理能力。建设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镇(区)和生活垃圾存量治理示范项目,加大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力度。

3.5 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协调机制

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加强城镇建设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的学习培训,提高干部素质,确保已经确定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全面完成。结合甘肃实际制定考核体系,对各地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进行评价和考核。建立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激励机制,每年对先进市州、县市区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加强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中重大问题的综合协调,研究制定加快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措施。

参考文献

[1]赵春.2014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4(5).

[2]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全国城镇污水处理管理信息系统填报情况的通报(甘建城[2014]293号)2014.

[3]甘肃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意见的实施意见(甘政发[2014]69号).2014.

[4]甘肃省“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2012.

[5]甘肃省统计局.统计数据与统计知识(全省“两会”参阅材料).2014.

[6]甘肃省委督察室.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我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的督查调研报告.2014.

城镇基础 篇2

资金的报告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为加快我镇小城镇建设步伐,***党委、政府本着“发展生态旅游,建设魅力美林”的发展战略,以打造具有欧美风情精品林间旅游为目标,对***河北区建设进行了精心的规划,聘请大连市政设计院对小城进行了设计,通过了<<***河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履行了所有法律程序,步入合法化进程,被旗、市人民政府列为重点小城镇。2011年***政府以高起点、高标准城镇规划1.8平方公里,规划区内进行了合理的功能分区,形成一带、两心、两轴、五区的发展格局,同时启动了一期工程,新征地520亩。

为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镇政府决定2012年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对河北新区道路、给排水、环城水系、亮化、绿化、污水处理、垃圾中转及公厕进行新建,由于基础条件处于初始阶段,工程需要资金15590万元。(一)道路工程

新建道路系统,形成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三级道路网络体系。其中主干道2条,面积45984平米:次干道1条,18466平米:支路8条,面积38074平米,需资金2615万元。

(二)给排水工程

完善河北区给排水网络,满足用水和排水的需求,铺设给水管道5474米,需资金2390万元;铺设排水管道7307米,需资金2800万元。

(三)环城水系及河道改造工程

利用现有地形中的河道和林地,进行改造和拓建,形成宽窄不一的环状水系景观带1.95万平米,需资金1460万元。整形河道建叠水景观660米,需资金1500万元。(四)亮化工程

配合道路工程,道路完工后为满足亮化需求,安装路灯157盏,需资金150万元。(五)绿化工程

绿化系统保持改善原有生态环境,将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充分融合,构建“一环两轴,山水渗透”的空间景观体系。绿化面积7.89万平方米,需资金1580万元。(六)环境卫生工程

提高环境卫生设施布局与建设的合理性,提高垃圾废水收集率、资源化利用率和无害化处理率,建垃圾中转站2座,需资金40万元。建污水处理厂1座,需资金2980万元。建水冲公厕3座,需资金75万元。

城镇基础 篇3

我的家乡在绩溪县伏岭镇大障村,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到八十年代初期,国家一级政府(基层人民政府)称人民公社,下属若干大队。人民公社时期我们家乡叫万青大队,隶属于北村公社。说大障或万青都是一个笼统的地名,是由5个自然村组成的大村名。。各自然村距公社住址都有近30余里地,没有公路,出行就是“11”号,生活必须品全靠肩挑人扛。

我儿时(1966~1969年),就在我居住的黄泥口塔与天子墓两自然村的一个叫天子墓小学的学校里读到三年级,那时该校就一个老师,包括红儿班(学前班)有近40个学生,两村三百多口人。四~五年级是在一个叫岭脚小学的学校读的。那时整个大队有两个高年级组(完小),另一个叫半坞小学,再加上庄、小源共三个教学点,教学点年级设置不固定,总之,儿时本大队一千多人口,有五所学校。

读完小学,就地上了初中班,地点也在岭脚,上初中不用到公社中学。该初中班于1969年创办。

1975年初到1976年底,在伏岭中学上高中,当时高中学制为两年。

1977年2月担任大障初中班民办教师,以语文教学为主,当时还是春季招生。

1980年参加全县中学语文民办教师选招考试,获全县第二名,1981年上半年以自然减员名额转为公办教师。1981年8月大障初中班停办,调至半坞小学任校长,统管各教学点。

1984年,安徽省人民政府以对边远山区、革命老区特殊照顾,特设大障乡人民政府,将村升格为乡镇建制。1984年底,县教育局批准成立大障乡小学辅导区,任命我为该辅导区首任教导主任并主持辅导区日常工作(未配校长)。由于建制的升级,1985年8月大障初中班恢复,隶属于辅导区管理。

1991年4月,县教育主管局任命本人为辅导区校长,此时,所属地仍有完全小学两所,教学点三个,小学在校学生150余人,初中三个年级有学生80余人,在职教职工包括民班教师、代课教师、工友共24人。

期间,不论是小学还是初中的教学成绩,在全县统考中还是不错的,尤其派出参赛的学生、老师都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如程家顺老师参加全县小学语文老师优质课评比获二等奖。考入高中和中专继续学习的也不乏其人。如许建田(处级)、邵其如(地厅) 许东武(处级)、邵风华(科级)等人就是在本初中班毕业的。

1992年8月,随着省人民政府拆乡并镇政令的出台,大障乡被拆,再次并入北村乡,称之为大障村,学校成为北村乡的一所完小。1993年上半年,本人到北村乡辅导区上班,任乡教委办公室副主任兼“普九”资料员,1997年8月调入绩溪中学教科室至今。

九十年代后期,随着计划生育政策成效的显现,尤其是改革开放浪潮的涌动,当地青壮年男女纷纷外出务工,致使当地人口锐减,更有甚者是相当一部分男女在外成家、定居,致使其后代也不属当地人口,更不存在有回家乡读书的可能,致使现在该所属地,只有一位临近退休的老师和每年3~5个不等的学生。

同属一地,如今的学生数不到当年教师数的四分之一,变化是何等之大,若不是亲眼目睹,真让人难以置信。

家乡因地域及经济条件原因,形成部分“剩男”是事实,更主要原因是否是计划生育与城镇化建设的结果,尤其是城镇化的缩影,尙待论证。

农村村寨何去何从,是政府发文抢救性地保护几个历史名村所能解决的问题吗?试想几十到几百口人的村庄数,应该占村庄总数不下百分之五十吧,那么其人口数也该占农村人口数的半壁江山吧,按近十年的萎缩速度,这些村庄人口的全部迁移和村庄灭绝不是不可能,那么其显性和隐性的危害性和危险性毋容置疑。

其一、人口大量涌入城镇,城镇哪有不人满为患之可能。

其二、城镇大兴土木与农村满目疮痍有目共睹。城镇大兴土木势必占田占地,土地等自然资源日渐见底。农村房屋,土地大量闲置。

其三、城镇的大兴土木有可能破坏名胜古迹,围海截河生态失调,而农村的一些古村古迹却被遗忘,更谈不上保护。

其四、城镇公共设施的保障压力与日俱增,诸如教育、医疗、交通、环境均需二次投入,既浪费资源也影响蓝天碧水。

其五、农村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田地无人耕种,山场无人看管,势必人们餐桌上的原生态绿色食品少之又少。

城镇基础 篇4

根据《意见》, 2014年, 河南省全面启动基础设施建设行动;2015年, 掀起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高潮, 全省设市城市基础设施主要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2020年, 赶上或部分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意见》要求各地端正城市规划建设理念, 科学编制城市总体规划,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 加强公共服务配套基础设施规划统筹, 推进海绵型城市建设, 实施公共交通导向 (TOD) 开发建设模式, 严格按照城市规划进行建设, 防止无序开发。

《意见》有针对性地对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排水防涝设施和供水节水设施、城镇燃气和供热设施、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城市电网建设、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生态园林建设等十个方面的具体工作任务进行了明确。

城镇基础 篇5

城镇社区是社会经济生活的基本单位,是党和政府城市工作的基础。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是城镇社区建设中的物质基础和承载体。

今年8月以来,区政协根据国家、省、市“把社区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计划,及时研究解决城市社区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的要求,按照民政部全国社区

建设示范城验收确认工作意见中关于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内容要求,对全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调研。整个调研过程历时1个多月,采取实地调研的形式,调查内容涉及社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模、建设资金和结构、建设安排、规划以及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及采取的措施、办法、建议等。

一、我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

(一)整合社区,打好基础。城镇社区一般是随着城镇的发展而逐步建立起来的,上世纪90年代中期,黄陂区相继完成撤县建区、撤镇设街、撤村设居工作,我区大部分社区始建于最近几年,有5个社区是新建的,有11个社区是村改居。近几年来,我区根据中办发[2000]23号文转发的《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和《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的意见》(武发[2002]15号)文件精神,至今年9月份,全区居委会改社区的整合工作,在依据历史习惯、文化风俗、自然界限、资源配置等不同情况,结合小区、单位、板块等因素,已全部整合到位,新型的社区居委会架构和管理体制基本确立。全区现有社区居委会43个,总户数55684户,总人口178968人。

(二)构建平台,建立和完善社区管理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2000年底,根据市里的统一部署,我区先后进行了社区划分、组织重构、建章建制等方面的工作。乡镇规模调整后,为了加强社区对撤并乡镇所在地集镇的管理和建设,对社区的管辖范围、服务对象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又重新设立了党总支;利用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由乡镇体制改革分流干部中充实一部分干部到社区党支部和居委会,增选了社区居委会成员,选准建设了一支素质较高的社区工作者队伍;进一步完善了社区成员代表会议制度;建立了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负责协调联络驻社区站所、企事业单位参与集镇管理和建设。同时,明确了社区发展经济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社区领办经济实体,发展社区经济。通过这些探索和实践,不仅进一步加强了城镇社区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而且探索出了一条撤并乡镇集镇新型管理模式;不仅使被撤乡镇国有集体资产得到了保值增值;而且继续保持了集镇的繁荣与稳定。

(三)狠抓创建达标,提升社区建设整体水平。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是社区建设的硬件和物质平台,是居委会改社区工作的切入点。我区社区居委会的基础设施,办公、服务、活动用房等建设,在以各级政府投入为主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区位及社区居民、单位结构等优势,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积极拓展社会各界的投融资合作、捐助,在新建、扩建社区基础设施的同时,主要利用原街道居委会办公、活动、服务等设施,进行整合、调剂、改建以及置换、租赁等,基本上解决并保证了社区居委会的办公、服务、活动场所的要求。

经调查,至2004年9月份,全区城区镇在居委会改社区的整合过程中,共已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5500多万元,其中,前川地区已投入3500多万元;滠口已投入400多万元;横店已投入300多万元;武湖已投入400多万元;六指已投入270万元。经过多方面的努力,科学配置、合理利用社区办公服务设施,全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社区居委会的各种办公、服务、活动室(站、所)等室内基础设施建设总量为3723平方米,平均每个社区达86.6平方米。其中,1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16个。建筑面积最小的40平方米,最大的280平方米。并相应配齐“五室”(两委会办公室、警务室、书画阅览室、文体活动室、多功能会议室)、“四机”(电视机、dvd机、计算机、打印机)、“三站”(社区服务站、卫生服务站、劳动就业服务站)、“两校”(市民学校、老年学校)、“一场所”(室外健身活动场所)等硬件设施。

全区城镇各类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较大,按照“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从区到部门到街乡镇场到辖区单位到社区都全力以赴,致力于为居民营造环境,改变面貌。近年来,滠口投资300万建水厂投资20多万元建小游园;武湖投入近千万使社区面貌大变样,六指今年来投入到甘棠社区资金30多万元;特别是今年前川街6个社区凭借社区建设“883行动计划”的东风,总投入资金达1500万元,建设项目98个。项目涉及泥巴路改造,道路硬化,新建、维修厕所,垃圾箱、地下排水沟建设,安装路灯等。使6个社区呈现出洁、绿、亮、美的新面貌。

二、我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特点

(一)政策支持。区委、区政府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在贯彻中办[2000]

23号文件精神和国家、省、市创建社区示范活动纲要、意见、标准的同时,及时提出我区的《实施意见》和创建的标准、要求。特别是今年相继出台《中共黄陂区委、黄陂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社区建设的意见》、《黄陂区关于调整社区建设领导小组成员的通知》、《黄陂区关于印发社区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的通知》、《黄陂区2004年社区建设883行动计划实施

方案》等,不仅明确了全区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要求,而且在全区上下形成了开展社区建设的良好氛围。在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方面,提出了社区居委会的办公用房和公用设施“由区一级政府多渠道统筹解决”;“把社区基础设施纳入旧城改造、新区建设、纳入城市公共设施配套建设规划”和“城市规划、建设,尽可能以一个社区为单位实施”等。对社区的办公用房、警务室、幼托所、卫生服务站、文化室、公厕、垃圾集散等都规定了具体的设施建设标准。在政策上保证了在建、新建、整合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到位。同时,市《实施意见》规定,社区内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文化、体育场所和设施,应对社区开放,实行无偿或低偿服务,实现资源共享。在财政上:规定了“社区居委会的工作经费原则上按整合前原有居委会的数量拨款,总量保持不变”。同时,采取费随事转的扶持做法,保证和增加新社区居委会的工作和人员经费。在社区基本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支持并鼓励“充分开发、利用、创办社区的各类服务资源,组建各类中介和第三产业经济实体”,形成政府投入、社区创收及辖区单位资源共享,居民捐资等多种形式的资金筹集渠道。

(二)社会参与度高。区、街、部门和居的领导、干部高度重视社区的整合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花大力,多层面宣传、协调辖区单位的共建意识,鼓励社区居民的主人翁作用,使社会各阶层积极参与社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今年来,区委、区政府将社区建设“883行动计划”作为“一把手”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先后召开常委会、区长办公会进行了专题研究,召开动员会全面部署,并调整了区社区建设领导小组成员,纳入区目标管理体系,明确工作任务,确立工作标准,组织目标考核,并在年初由有关街道和相关部门与区政府签订了社区建设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街、乡、镇、武湖农场、盘龙开发区及区直相关部门的“一把手”对此工作负责。要求全区上下积极行动,全力以赴,实施新一轮的社区建设。区民政局为帮助龙潭社区“883行动计划”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达标,无偿提供200平方米的办公楼给居委会办公;前川街千方百计落实社区办公、服务、活动室(站、所)等用房面积,仅今年来扩建和新建了257平方米。社区单位和居民都以极高的热情出资源、出资金、组织志愿者等形式支持和帮助社区整合和基础设施建设、创建达标社区等活动。促进和保证了全区社区建设工作在较短时间内的顺利进展和大部分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达标。

(三)社区建设起点高,信息化、网络化社区大量涌现。出现了如锦秀、民安、龙潭社区等具有全市典范的、规模现代、设施完备、管理先进的社区模式,建成了诸如滠口振兴、开发区二八

八、武湖五通口、六指甘棠、王河长堰、天河泗桥等大批的一级达标社区,并凭借“883行动计划”逐步走向成熟。在这些社区居民的衣、食、住、行,人防、技防、安防,助残、助困、助老、家教,医疗救护、及社区网上就业、中介、志愿者服务等日趋完善,把家庭社区化,社区家庭化。同时信息化、网络化的社区促进了社区内部、社区之间、社区与外界的沟通与智能管理,形成资源共享和综合多业务服务体系,把社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在质上提升到了未来和现代化的平台。为社区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随着社区建设的不断深化发展,黄陂社区己形成了自有特色。用甘棠社区主任肖正明形象的话说:目前社区成为街领导的会客厅、街干部的电话亭、街道办的收发室、村干部的落脚店、农民的咨询点、居民的贴心人。

三、我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区城镇社区的雏形初步形成,但作为市辖郊区的工作重点在农村。由于社区建设起步晚,基础差,面临着社区群干队伍新,生活待遇差,办公设施、经费严重不足,社区认识滞后,管理体制不健全等诸多困难和问题,严重制约着城镇社区建设的发展。通过调研发现,我区社区基础设施的整体水平还比较低,尤其是发展不平衡,相当部分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全,无活动场所,甚至办公条件非常简陋,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短缺现象比较突出。

(一)对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认识不足。

一是建设无规划。在社区建设的实践中,社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已经影响了社区建设的发展。2002年进行局部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将社区服务中心(含老年服务中心)、治安联防站、居(里)委会(社区用房)、物业管理、养老院、托老所、残疾人托养所列为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公建)的社区服务类。前四项为应配建项目,后三项为宜配建项目。基础设施建设问题,虽然有规定,但是落实不够。没有明确或没有规定将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列入城镇总体规划;没列入区级财政预算;设列入房地产开发成本;没有在新建、改建的城市居住区预留居委会办公用房用地;没有非常明确规定由谁负责建设居委会(社区用房);主管社区建设的民政部门、区人民政府和派出机构如何参与新建、改建城市居住区居委会(社区用房)的建设、监督、验收工作规定不明确。这不仅影响了社区建设的发展,也影响了城市规划的落实。

二是社区内条块分离,职责不清。随着社区的发展,政府职能部门的延伸机构不断进驻社区,但缺乏一个权威性的社区事务管理机构,对社区事务实施全面监督、指导,导致城市管理体制中的街居体制严重滞后于社会发展,社区去牵头开展与居民密切相关的卫生、服务、治安等工作,而职能部门仅是参与、协助,本来是社区去督促、检查职能部门的工作,却变成了职能部门来检查、监督社区。街居体制是与我国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相适应的,并且是作为单位体制的一种辅助体制,起拾遗补缺的作用,与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显得很不适用。而经过“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后的街(乡镇)地位更为尴尬:表现在:其一,城市管理重心的下移使得作为城市基层政府派出机构的街道办事处负有代表政府行使全方位的行政管理职能,负责本辖区的社会管理职能,但由于相应的权力为条条所分割,造成职、责、权、利不统一,不对称。其二,街道办事处全面负责社区建设与社区自治的管理事宜,但由于目前的现状,街道办事处不可能成为社区居民的代表,整合社区居民的利益和意志。其三,行使全方位的行政管理职能,负责本辖区的社会管理职能,使得街道办事处明显存在着政社不分的矛盾。多年的实践证明,这种体制在实现我们预想的目的中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行政管理与社区管理仍然呈现着分离的状况,究其原因有两个,首先是现行的行政体制太刚硬,其次是与之相对应的新体制太软弱,因此,这种失败就成了必然的结果;其次是宏观管理不协调,社区建设的宏观管理,对社区建设起着一种重要的导向作用。但是,长期以来它一直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名义上民政部门承担着这种宏观管理的责任,但是,由于民政的工作地位决定了它在此项工作中不可能有大的作为,这绝不是因为民政不努力,而是因为民政无能为力。在这样的一种状态之下,社区建设呈现出一种无序纷乱状态,各管理部门的作用不是形成合力,而是相互摩擦、相互制约,甚至对立。

三是社区单位利益部门化,资源共享难度较大。社区参与是一个内涵和外延极其丰富的概念,显然不仅仅指居民参与,驻区单位组织及广大社会民间组织的参与是社区参与的一支重要力量。然而很多驻区单位的领导对社区建设工作视而不见,漠不关心,有些领导甚至将社区工作拒之门外。无论是效益好的还是效益差的,大多认为,社区建设既不会带来经济效益、相反又极有可能从他们身上“割肉”,而关心与支持社区建设也不会成为“政绩”。也就是说,驻社区单位的参与至今没有形成一种有效的利益机制,我们所提倡的社区与驻社区单位间实现“资源共享、共住共建”以及社区与单位的互利互惠,只是在个别地方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大多地方只停留在口号上、原则上,并没有实质性的行动。在某些地方,社区与驻社区单位间的资源共享成了社区单享。驻社区单位参与的缺乏使得社区建设与治理所赖以的资源更加匮乏。有相当一部分社区单位不按照“共驻、共管、共享”的社区工作社会化运作机制来支持和参加社区建设,把本部门的资源当作本部门的固定财富,独立占有。对社区资源共享要求按照市场化进行操作,有偿提供,极大制约了社区共建的进程。

(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缺乏。

调查表明,区政府及街乡镇承担了城镇中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的主要任务,区及街道普遍反映财政及建设资金投入压力较大。不谈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仅从社区服务设施和办公经费居干补贴来讲,缺口多来源少。社区居委会接收下派任务多,工作经费少。现在社区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一个社区就那么几个人,政府机关职能部门的转变工作任务都压到社区,检查、评比、考核、报表等许许多多的工作,确实是社区的一个沉重负担,社区居委会获得职能部门的工作指导少,而收到的下派任务较多。一些职能部门的工作向居委会延伸,指挥居委会去做,使得居委会任务较多,工作压力大,很难集中精力去处理本社区的一些具体工作。基层社区的功能定位不准。按照居委会组织法规定,居委会(社居委)是基层群众实施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群众性自治组织,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较浓的行政色彩,社居委实际上是政府的准下属机构,它在职能上和街道是对应设置,在经济上和管理上依附于街道,种种因素使社区难以有效地依法履行其民主自治功能。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许多街道、社居委反映的问题都是整日疲于应付上级政府下派的各项工作,但却没人没钱没权,他们要求较多的是加强基层社区的行政权威性,减少社区的经济负担,增强社区参与管理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功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工作经费和其成员的生活补贴的范围、标准和来源,由基层政府规定并拨付;经居民会议通过,可以从居民委员会的经济收入中给予适当补助。从目前来看,由于社区居委会经营项目收入不固定,其办公经费和成员的工资、补助除前川几个社区部分解决外,其它社区基本上全部由街乡镇承担。而由于街乡镇本身经费就紧张,这样,拨付到社区居委会的工作经费寥寥无几。社区居委会成员的工资或补助由街道办事处给付,造成“端谁的饭碗归谁管”成为政府机关和社区自治组织成员的共识,社区居委会不得不依附于街道办事处。分析原因:

首先,社区整合是一项全新的工作,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主体是区、街财政(主要是区级财政),社区建设工作启动以来,区财政已将前川社区建设列入计划,每年都核拨80万元作为社区建设的专项工作经费,各街乡镇也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对社区整合工作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但由于社区整合涉及面广,社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涉及每一个新整合的社区,动辙几

十、上百万资金投入,因此,从面上分析财政开支捉襟见肘现象突出,也不可避免。

其次,国家、省、市有关部门对社区建设项目的补助、扶持资金十分有限,且往往只是对达标、示范社区的“锦上添花”,真正解决部分社区无办公、活动场所的“雪中送碳”情况极少。

其三,各街乡镇鉴于自身的财力困难,往往将扶持社区工作经费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打折扣”或转嫁社区,造成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写在报告上,留在领导和财政局的承诺上,资金不仅不足还难以到位。

其四,我区街乡镇尤其是社区的自身造血功能严重不足。其一是大部分社区的工作班子创业、创收观念缺乏,办法不多;其二是社区资源匮乏,尚无法造血和自收自支,更无从谈及基础设施项目自建。

(三)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足,配套项目不齐。

第一,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先天不足。我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中,新社区一般又由几个旧居委会整合形成,原有的办公会址、活动场所存在地域因素和产权未理顺、租借、危旧房等多种困扰,造成新社区工作人员增加、居民人数倍增,而办公、活动场所反而分散、下降的情况,如横店7个社区,大部分是临时性的办公场所。乡镇社区有场所无名份,没有明确产权,政府各机构各单位都可挤占强要它用。全区目前有16个社区办公室是危房,占总数的37。

第二,新建达标的社区只是少数。我区社区中基础设施新建的规模面积较少,其建设规模具有一步到位的社区的覆盖面上只是少数。省《纲要》和市《实施意见》及区陂发【2004】8号文实施以后,全区实施“883行动计划”的8社区,其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内容、规模比较完善,基本上都实现了规范化要求和达标,社区在与开发商、物业公司协商的基础上都开发了较完备的社区服务、活动功能,有的还实现了信息网络化的数字社区,这些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压力小,且造血功能还可以得以实现。而旧城区、下面乡镇的社区情况则相反。

第三,社区基础设施扩建遇到不少麻烦。扩建和完善是整合社区基础设施的主要手段和普遍性的任务。但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目前全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中只有7%是通过扩建实现的,这表明了一个问题的存在。分析其原因主要有:(1)资金无着;(2)土地使用困难(有的社区有空地,但规划、土地、建设部门各有规定,有的社区筹到资金,但辖区内无地,有的共建单位愿提供土地,但存在产权问题等等);(3)涉及旧城改造、城市道路规划等,不敢扩建。(4)靠租赁、借用、置换等方式实现社区办公用房的仍占一定比例。全区社区基础设施总建规模一部分是靠临时租赁、借用、置换、与业主单位共用,由于社区的工作经费有限,他们只能租借几间甚至一间的房间权作办公使用,服务、活动场所更无从谈及,虽然该类社区占社区基础设施总建规模的比例不大,但由于这些社区的单位所占面积小,故涉及的社区数量相当可观。

(四)社区建设本身的限制。

社区建设作为一项社会活动,与其他各种社会活动一样在社会中发挥着应有的作用,但是同时它也应当与其他社会活动一样,必须遵守社会活动的规则,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这是社区建设赖以存在和发展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目前对于社区建设宗旨比较一致的认识是:“为创建一个环境优美、设施完备、服务周全、文明和谐、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居民生活环境。”因此,社区建设的行为活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决不能包罗万象,任意而为。具体而言,社会建设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一是社区环境建设,其目标是为居民营造一个令人赏心悦目的社区环境;二是社区服务建设,建立一个满足社区居民服务需求的服务体系;三是社区文明建设,它包含了社区治安、社区文化、社区体育等方面内容,目标是为居民创造一种精神愉悦的社区环境;四是社区设施建设,其目标是为实施上述三项目标提供必要的硬件设施。此外,社区建设还具有一定的空间限制,一般认为,社区建设的活动应当局限于社区的范畴内,它既不进入家庭,也不超越社区。因此,社区建设含于社会行为之内,但非社会行为,其宗旨含于党和政府的工作宗旨之中,但有别于党和政府的宗旨。当然也不可否认,社区建设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事业,在实现其目标的过程中,可能会间接地带来其他的社会效益或收获,比如:解决了社会的就业问题等等,但是这绝不意味着社区建设内容的扩展,这些间接性收获完全是社区建设的副产品,其性质完全不同于母本收获,我们必须加以区分,否则,就可能违背社区建设的宗旨。

四、几点建议

社区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我国城市管理体制、民主政治建设、公共服务的供给与运行以及社会稳定与发展,更涉及到政府、市场和社会三元结构的关系调整等,因此必须通盘考虑,整体规划,努力形成党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区居委会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推进社区建设的整体合力,积极开创我区社区建设工作的新局面。

第一,抓基础工作,夯实社区建设的根基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社区建设工作也是一样,一定要从基础工作抓起,这既是社区建设扎实推进的要求,也是社区建设深入发展的需要。抓基础工作,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培育社区意识,增强认同感和归属感。社区意识是开展社区建设的思想基础。培育社区意识,重点是培育社区居民和驻区单位的参与意识和社区居民的自治意识。社区居民和驻区单位的参与,是社区建设生命力之所在。近些年,虽然居民和驻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普遍增强,但总体上,社区居民参与程度不高,社区居委会自治功能不强,不少社区仍然停留在政府发动、组织的状态。在社区建设的初始阶段,用政府的行政力量推动,是非常必要的,但从社区建设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上看,必须增强社区单位和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参与社区建设的自觉性。培育社区意识,对社区居民来讲,要认识到居民群众是社区的主人,社区建设的主体,既是社区建设的参与者,又是社区建设的受益者。我们要通过各种形式教育、启发、引导居民群众认识并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认识参与管理社区事务和参与社区活动的责任,将“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口号变为实际行动。对驻区单位来讲,要认识共驻共建、责任共担是驻区单位的义务,资源共享、利益共享是驻区单位的权利。要引导驻区单位的服务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整合社区资源,加大支持社区建设的力度。对社区居委会来讲,要认识群众自治组织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的自治性质,明确社区居委会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财务自主和民主监督的自治权利。要充分发挥沟通基层政府与社区居民的桥梁作用,加强对基层政府和公务员以及其他公务人员的行为监督,代表居民及时提出有关意见和建议,依法协助政府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要不断扩大基层民主,增强工作的透明度,让社区居民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决策权、管理权、监督权,激发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

——培育社区组织,保障社区建设良性运转。健全的社区组织是开展社区建设的组织保证。重点是加强社区党组织、居委会组织和社区中介组织建设。社区党组织,是社区工作的领导核心。承担着在社区内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支持和保证社区居委会依法履行职责,组织动员广大党员和居民群众进行社区建设的重任。各地要按党章规定,及时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动员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整合社区力量,参加社区建设。社区内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要在工作运行机制、工作内容、工作制度、工作程序、领导班子配备上保证。提倡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按规定程序推荐为社区居委会成员,通过选举兼任社区居委会成员。提倡社区党组织负责人通过法定程序兼任社区居委会主任。社区居委会,是社区的主体组织和社区成员的法定代表。要按照《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在党组织的领导下,依法履行职责,推行“四个民主”。要根据社区管理要求,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章程和公约。要根据工作需要,规范工作程序,将社区事务逐步交由社区居民自主决定、自我管理,特别是对社区的重大问题,要广泛征求居民群众意见,并保证尊重大多数群众的意愿。社区中介组织,是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的重要力量,对加强社区内的专项服务,增强社区凝聚力,提高居民参与意识,起着重要作用。要积极培育和鼓励发展公益性、服务性的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使其逐步承接从政府部门中剥离出来的部分社会职能,承办各类社区服务,满足社区成员多层次需求。同时,要加强管理、指导和帮助,制定扶持政策和措施,充分调动中介组织的积极性,保证其健康发展,发挥作用。

——培育社区队伍,壮大社区建设工作力量。社区工作者队伍是社区建设的骨干。加强社区队伍建设,是搞好社区建设的关键。培育社区队伍重点是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和社区志愿者队伍。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改革社区居委会干部制度,采取向社会公开选聘、竞争上岗等多渠道、多形式选聘优秀人才,走年轻化、知识化、职业化的道路。要通过法定程序,将那些政治素质好、热心居委会工作的人员,充实到社区居委会领导班子。要加强社区居委会干部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要改善社区居委会干部的工作、生活待遇,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建议政府要加大对社区的资金投入,这是基层社区体制改革的物质保障。要通过“财政支持、费随事转、社区自筹、社会赞助”等方式,来解决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各项工作的经费需求。目前,许多社区资金来源基本上是自筹为主、再加上少量的社会赞助。社区干部不得不在创收中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此,应出台政策,明确社区经费的投资主体是政府,区街乡镇都要把经费配套落实到社区,并要保证社区工作人员的工资不低于所在城市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是衡量一个社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邻里互助、自我服务的重要体现。要把千千万万的社区工作积极分子组织起来,引导和鼓励他们从事志愿者服务活动,逐步建立一支浩浩荡荡的志愿者队伍。要教育引导居民发挥自身特长,把从事志愿服务作为居民的义务和良好的道德风尚来提倡。同时,要加紧研究制定鼓励社区居民参加社区志愿活动的制度和法规,现在有的地方正在探讨建立有关制度,将在校大、中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作为考核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这种做法值得总结和推广。还要研究探索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回报制度,如有些国家登记志愿者参加服务的时间,待志愿者自身需要帮助的时候,可以得到同样时间的服务。当前在志愿者队伍人数不多、活动较少的情况下,需要有目的地引导、组织,逐步使志愿者服务活动制度化、经常化。明年适当的时候,民政部准备表彰一批先进社区工作者和先进社区志愿者。

——培育社区活动,增强社区建设的活力。社区活动是社区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增强社区凝聚力的重要载体。培育社区活动的重点是开展社区服务和文体娱乐活动,这是满足居民生活需求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环节。社区服务要以坚持网络化、产业化、社会化为方向,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群众的需求为内容,要体现大社区、大服务。当前,社区服务的重点,要放在面向社会特殊群体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以及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上。特别要把做好“低保”工作,作为社区的重要任务。社区居委会要充分发挥联系居民、熟悉居民的优势,协助政府摸清困难群众的真实情况,把所有符合条件的城市贫困人口都纳入“低保”范围,既要做到“应保尽保”,不留死角,避免“漏保”,又要做到实事求是,坚持原则,避免“错保”。对生活确实困难的家庭,要呼吁有关部门在就业、住房、医疗和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必要的优惠政策和特殊照顾。要依托社区资源,大力开展社区为老服务,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特别是要实施好“星光计划”,管理、利用好老年服务设施。另外要创新社区服务形式,鼓励个体、私营、民营等企业开办社会服务项目,开展便民利民服务。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通过投资入股、合作经营等形式,建立多渠道社区服务设施建设投入机制,促进社区资源最大限度的整合,加快社区服务产业化进程。要加紧“便民”工程的研究和推广,充分利用热线电话、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在社区内逐渐形成社会福利服务、社会互助服务和市场有偿服务相结合的多类型、多层次,广覆盖的社区服务网络。社区内的文体娱乐等其他活动,要以居民欢迎、自主自愿、形式多样、健康有益为出发点,把社区建设成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的阵地,营造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第二,抓关键问题,促进社区建设深入发展

自1996年江泽民总书记提出大力加强社区建设以来,社区建设有很大进展。但是,仍然存在理论准备不足、经验总结不够和工作基础薄弱等问题,同时又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许多现实问题还比较紧迫,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就全区来讲,有整体合力不强、长效机制不健全、社会参与度不高、基础设施不足、社区资源整合不够等问题,制约着社区建设的全面推进和深入发展,需要在今后工作中认真研究和解决。

——高标准建设社区,完备社区基础设施。社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开展社区各项工作、服务的物质基础、硬件,是社区与居民相互沟通和进行各项宣传、健康活动的前提,也是改善社区工作人员工作环境、条件的保证,针对我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模上存在的发展不平衡,应给予重视和逐步解决,从根本上实现城市社区整合的目的宗旨。社区建设,重在建设。建设的切入点,我们认为是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这是建设“有形”社区,增强居民群众认同感、归属感的载体。社区基础设施匮乏、财力投入不足,始终是社区建设的“瓶颈”,必须认真解决。江夏蔡甸区在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能够一次性实现社区基础设施的标准化、完备化,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他们的经验告诉我们:工作不是不能做,而是有没有决心和怎么做。在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上,我们认为,一要定位置。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按照省《纲要》和市《实施意见》的要求,把社区建设和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级党委、政府的工作落脚点来抓落实,最大限度地给予财政支持和保证。要把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发展建设规划,作为城市改造、建设的内容。在城市发展、建设规划中有位子,在城市改造、建设上有项目,这样,政府才能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保证政府的必要投入。二要给政策。区、街、乡镇尤其是区直部门要支持社区建设,在项目资金上给予扶持,并共同研究、探讨根本解决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问题。要专门对社区中遗留的房屋产权和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问题进行调研、协调、解决。避免社区整合中造成的资源浪费和不足。对借用和无办公场所,资金解决无望或相当难度的社区进行区划重新论证、调整,该就近合并的合并,研究解决的措施和方案,并督促定期落实。区财政应专僻一块资金尽快解决社区办公基础设施建设问题。要充分调动社区辖内单位的共建、共享意识,协调辖区单位现有基础设施资源的共同使用、共同管理、共同创收、赢利,解决困难社区的原始资本金筹集渠道,缓解各级财政、资金的压力。探索区直单位与社区的共建结对子活动机制,在资金、项目、人才上给予支持,并切实做到费随事转,以及赋予社区更好的工作、创业环境。在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优化相适应的社会化、产业化、法制化、市场化社区建设的同时,积极制定相关的政策,赋予社区自主权,推动社区服务业的发展。调剂社区服务资源,鼓励社区采取不同的所有制形式,兴办社区的各项服务和新兴的第三产业,促进造血功能,使社区建设和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升华跃上新的层面。三要抓机遇。要善抓机遇和利用机遇。比如,民政部正在实施“星光计划”,近三年,将把80%的福利基金用于为老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上。区外许多地方就抓住利用了这一机遇,提出了用“星光计划”补助资金带动、拉动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将“星光计划”与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有机结合,可以说是收到了“奇效”。四要广渠道。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要以政府为主,政府应保持必要的投入,同时也要努力拓展社会投资渠道,要广泛吸收本地区社会资金,鼓励社会各界捐赠,也要积极吸引外资,要逐渐建立和完善政府与社会相结合的多元化投资机制。五要多形式。社区基础设施建设除新建之外,整合、调剂、利用现有设施资源,是大有作为的。目前,社会闲置的设施资源很多,除发动驻区单位将设施资源共享、互利、互惠外,还可以通过改造、置换、购买、租用等多种形式,解决社区基础设施缺乏问题。对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全区不能提出统一标准,但各地一定要根据本地实际,做到有规划、有目标、有标准,力争全区用三至五年时间,社区基础设施的缺乏、简陋状况有较大的改观。

——高水平整合社区,发挥社区建设的综合效益。整合社区,重点是整合社区资源,整合社区工作,整合社区关系。整合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发挥社区建设的整体效益。整合社区资源,包括整合人才资源和物化资源。要调查摸清本社区的资源情况,研究资源利用的可能性,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发挥社区优势。这里的关键是政策引导,同时也要靠社区工作者加强沟通和协调。整合社区工作,包括基层党委和政府部署的工作、有关部门指导的工作、为民服务的工作,以及社区自身的各项工作。我市根据社区建设的地位、作用,以及性质、特点,构建了“社会保障到社区、城市管理到社区社会综合治理到社区的平台、社会服务到社区的平台”。这“四到社区平台”,虽然在我区刚刚建立,但已发挥了作用。我们认为,这“四到社区平台”是社区工作的归类板块,是整合社区工作的目标方向。只要将这“四到社区平台”建设好、利用好,社区建设的综合效益就会充分展现。整合社区关系,重点是理顺关系,这也是发挥社区作用的重要环节。基层政府和政府职能部门与社区居委会的关系是指导与协助、服务与监督的关系,而不是领导与被领导、命令与服从的行政隶属关系。各级政府和各类专业管理部门要按政企分开、政社分开、责权利一致的原则,实行权随责走、费随事转,避免出现社区行政化的倾向。社区党组织与社区居委会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社区居委会要自觉接受党组织的领导,社区党组织要支持保证社区居委会依法行使职权。社区居委会对社区内中介组织负有综合协调管理的职责。社区居委会对物业管理工作负有指导、管理、监督的职责。社区居委会要及时依法规范物业管理机构的行为,还要代表居民支持和监督物业管理机构的工作,切实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物业管理机构要主动参与社区建设,自觉接受社区居委会的指导、管理和监督,努力为居民群众服好务。

——高质量服务社区,营造社区建设良好环境。服务社区,主要指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要关心、支持、参与社区工作。服务社区,要端正思想观念。社区居委会不是基层政府的“腿”,也不是政府部门的办事机构。当前,要清理附加给社区的不合理任务,努力减轻社区居委会的行政负担。我们讲政府转变职能、重心下移,工作进社区,就是要求政府把基层管理与服务的职能落实到社区,服务到居民,而不是把工作推给社区,更不是建机构、挂牌子、占房子。另外,服务社区,要形成整体合力。社区建设的整体合力,就是“党委和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区居委会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服务社区,要健全“两个机制”。一是建立社区工作运行机制。就是党组织领导、社区居委会主办、中介组织运作、社区居民参与、有关部门指导服务的工作运行机制。二是健全社区管理机制。社区是城市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基层政府对社区事务负有管理的职责,社区居委会具有自我管理的任务,要研究政府的行政管理与社区居委会自我管理的衔接。当前,要特别强调尊重居民的自治权利,发挥居委会自治功能,确立社区居民的主人翁地位和社区居委会的自治地位。社区内要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逐步实现社区居委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高效能经营社区,增强社区建设的生命力。经营社区,就是要引入市场机制,运作社区资源,解决社区服务和设施运营困难,实现社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社区内的服务组织和设施建设的投入是一大难题,社区服务所需经费,设施的管理、使用费用,更是一大难题。如果不研究解决服务和运营经费问题,那么,光有服务思想,也难以开展服务活动,即使有了设施,也难以维持和长久发挥功效。筹措社区服务设施运营经费,需要引入市场机制,探索解决的思路、办法。这里,提出以下五种思路和办法:一是财政支持。区街乡镇政府要将社区建设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证一定的投入。二是费随事转。政府或有关单位在交给社区工作任务的同时,也应将此项工作的经费交给社区。三是有偿服务。社区内提供的服务,在开展福利服务的同时,要拓展有偿和低偿服务。四是政策优惠,对社区内开展的服务项目,要积极争取优惠政策,给予扶持。五是社会赞助。鼓励辖区单位和个人捐款支持社区活动。此举,不但可以增加资金投入,还可以弘扬爱心,增强社区凝聚力。

第三,抓示范活动,提高社区建设水平

社区建设示范活动,是在全国社区建设实验区取得成功经验基础上提出的。其目的是摸索经验、研究问题、树立榜样、推进工作。广泛开展社区建设示范活动,是全面推进社区建设的一条重要措施。这次全区实施“883行动计划”的8社区即将验收达标,就是开展示范活动的硕果。但这并不意味着示范活动的终结,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社区建设示范活动仍然是把社区建设引向深入的重要措施,一定要认真抓好。

——强化领导和指导,提高对示范活动的认识。目前,社区建设已进入了全面推进、深入发展阶段。但由于思想认识程度不同、基础工作不同、经济条件不同,存在着发展中的不平衡。此外,也要看到,我国区的社区建设仍属于初始阶段,开展的范围不广,建设的水平不高,积累的经验不足,理论指导不够,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居民群众实际需求不相适应,尚未形成整体推进的合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和指导,深入开展社区建设示范活动。通过实施“883行动计划”示范活动,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使人们看到社区建设的作用,解决如何认识社区建设的问题;也可以为社区建设提供思路、方法,解决怎样开展社区建设的问题。

社区建设示范活动的领导者是党委和政府,指导者是民政部门。领导社区建设的各级党委和政府,城区和街道两级尤为重要。我们衷心希望各级党委和政府予以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规划、周密部署,协调关系、整合力量,解决难点、整体推进。也衷心希望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参与社区建设示范活动。民政部门作为指导社区建设示范活动的职能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发挥好牵头作用,把抓好示范活动,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把抓好社区建设,作为重点推进城市民政工作的抓手。通过社区建设,整合城市民政工作,提高整体水平,发挥综合效益。

——总结经验,充分发挥示范单位的作用。开展社区建设示范活动,要树立一批先进典型,以推动、带动面上的工作,促进工作整体发展。社区建设需要成功经验引导,经验从那里来,不是人们头脑中固有的,是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经验的创造者是基层的干部和群众。许多事实证明,基层的干部群众最富有创造精神,一些问题,在上面看是个难点,但基层的同志都有解决的办法。可以说社区建设的经验来自基层,来自基层干部群众的创造,来自社区建设的实践。我们一定要重视来自基层的创造,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及时总结推广基层的经验。总结经验也要实事求是,不能说好,就讲得完美无缺,再好的经验也总会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关键要在实践中完善。一些典型社区的某些作法,也可能是不成功的,但这无关大局,成功是一种经验,失误也是一种经验,可以使更多的地方引以为鉴,少走弯路。因为社区建设需要在实践中完善、提高,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同时,对典型单位的经验要善于运用。社区建设示范单位是社区建设的样板。抓样板,不是为了自我欣赏,供人参观,也不能束之高阁,不起作用,要通过榜样的力量,推动面上的工作。当前,我们除继续开展社区建设示范活动,培养社区建设典型外,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推广业已建成的社区建设示范单位的经验,充分发挥示范单位的引路、带头、辐射作用,让更多的地区成为社区建设的示范。

——注重实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开展社区建设示范活动,是一种推进工作的形式,但决不能搞成形式主义。不能图表面轰轰烈烈,要讲工作实实在在。抓示范活动,不在示范单位数量,而在示范单位质量。我们要下决心,采取措施,上下协力,巩固、提高现有示范单位,再培养出一批高标准的示范单位。抓示范活动,要从基础单位抓起,重点是抓好社区居委会,这是示范活动的基本单位和工作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就谈不上示范社区、示范街道。抓示范活动,要从基础工作抓起,重点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组织体系、队伍建设、社区活动、基础设施等。抓示范活动,要注意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我区城镇之间经济条件和其它因素差别很大,每个城市城镇的特色和功能也有所不同,具体到社区更是千差万别。因此,不同城镇要根据自身的经济水平,结合城镇功能、特点和地区特色,创造性地开展社区建设工作,不断积累、总结适合自身特色的工作方法和实践经验,树立各具特色的典型。另外,也要根据自身的经济水平和工作基础,因地制宜确定社区建设的重点,标准可高可低,项目可多可少,切不可一刀切,一哄而起,或为虚名而超越自身条件,引起群众的不满和反感。

城镇基础 篇6

一、PPP模式与其他融资模式分析比较

PPP即英文“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的缩写,可以译为“公共私营合作制”。PPP模式通常被定义为政府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组织之间,为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或者为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最终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与BOT等其他融资模式相比,PPP模式最大的不同在于:在PPP模式中,政府部门与社会投资人的合作始于基础设施项目的确认和可行性研究阶段,并贯穿于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首先是政府部门以项目发起人身份,根据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社会投资人开展伙伴式合作,共同对项目进行确认,并为此组建专门的项目公司。项目公司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确定风险分配方案,负责可行性研究、技术设计等前期工作以及项目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建设及运营。在此过程中,政府部门和投资人以项目公司为载体,相互协调、共同决策,对项目的整个周期负责。在这种合作关系中,由项目公司根据基础设施项目的预期收益、资产以及政府的相应扶持措施来安排项目融资,融资数量、成本以及融资结构的设计都与项目的现金流和资产价值直接联系在一起。

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需要大量的资金,仅靠政府投入往往是杯水车薪。当前,资金不足已成为制约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瓶颈。在这种情况下,寻求和吸引更多的社会投资、拓宽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渠道就成为解决资金不足的突破口。但是由于小城镇固有的市场小、资源少、风险高等特点,运用BOI等常规方式融资困难重重。在这种情况下,借鉴中型城市基础设施领域的融资经验,采用PPP的方式就成为一种较为理想的选择。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与BOT等融资模式相比,PPP模式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资金合作方面,社会投资人在基础设施项目的前期就参与进来,资金可以较早到位,并且随着项目的进程逐步增加基础设施项目的资本金数量,进而降低项目的资产负债率。风险分配方面,政府和社会投资人通过协商,项目的每一个阶段均由政府和投资人共同完成。政府分担了投资人部分的项目风险,风险分配更为灵活合理,使得政府和投资人真正整合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参与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形成互利的长期目标。项目合作方面,政府可以及时引进和充分利用社会投资人在创新、融资、技术、管理效率以及企业精神等方面的优势,推动项目合作的顺利进行。因此,针对小城镇基础设施的融资问题,需要对项目风险进行更为合理和灵活的分配,采用PPP模式可以更好地做到这一点。

二、扬政策性金融风帆助力城镇化建设

农发行作为政策性银行,具有执行国家宏观经济战略的职能定位,应结合国务院对农发行的改革发展定位,积极参与城镇化建设的实施中。农发行是落实国家三农部署、服务国家宏观调控、执行政府产业意图的政策性银行,坚持把执行政策放在首位。在国家城镇化建设战略中,农发行以改革创新精神和履职尽职的态度,发挥好政策性银行先导性作用,以点带面,积极引导和带动市场资金投入。

2007年以来,农发行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陆续开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已建立起支持新农村建设和水利建设为主体的信贷产品体系,覆盖新型城镇化和三农协调发展的薄弱环节。较商业性银行,农发行中长期贷款的贷款期限、利率、方式具备一定优势。丰富的中长期信贷投放经验为农发行阻力PPP模式的城镇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充分认识农发行参与PPP模式的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明确战略定位。基础设施是城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大部分城镇的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水平远远落后于一、二线城市和当地的中心城市。完善的基础设施系统可以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和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因此,城镇要发展,必须首先完善基础设施。我行应针对项目量身打造融资服务方案,获得地方党政认可。积极推进PPP模式的城镇化建设,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努力探索出一条农发行信贷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阳光之路。

谈经济基础下的城镇化 篇7

关键词:经济基础,城镇化,规划

近年来,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迅猛, 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和农村人口越来越多的向中心村、集镇、小城镇集中, 城镇化建设明显加快。随着十八大的召开, 明确城镇化将是我国经济未来发展的最大潜力, 也是我国GDP持续稳定增长的最重要保证。

1 城镇化与经济基础的关系

纵观国外发达国家的城镇化道路, 我们不难发现, 城镇化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支撑, 也即是它是农业、工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目前谈论的最多的是城镇化会拉动多少投资, 会带动多少GDP, 要造多少城, 建多少房子。而忽视了这样的城镇化要建立在怎样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城市人口高速增长, 但就业收入的的差异悬殊, 城市地区出现大量失业、半失业者。城市贫民大量增加, 贫民窟问题日益突出。简单地离开农村流入城镇并不能真正实现“城镇化”, 首先要解决和改善影响城镇化质量的社会经济的深层次问题, 避免出现“病态城镇化”。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果”, 不是“因”, 要抓住推进社会经济进步的“因”, 才能结出城镇化这个“果”, 切忌本末倒置, 盲目追求城镇化的形式, 虽然短期由于城镇建设的大量投资带动GDP, 但是无法解决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2 经济基础下城镇化发展的措施

要实现健康发展的城镇化, 就要着力解决制约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 打下城镇化发展的坚实基础。这里包括四个方面的基础:

1) 人口素质和教育。人口素质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决定性因素, 而教育又决定了整个国家的人口素质。中国教育系统远远落后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 是中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之一。目前教育所造成的问题是影响到一代又一代成长中青少年的素质问题, 教育改革的迟缓拖延了人口素质的提高, 拖延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创新发展、结构转型升级。尤其是中国农村教育更是无法满足下一代顺利进入现代产业的素质要求, 当今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部分没有继承传统农耕的意识, 也不具备现代产业工人的科技知识和技能, 因此, 城镇化首先要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素质教育, 使得受到良好教育的新生代农村青少年可以顺利进入城镇现代产业, 适应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的发展趋势, 实现健康的城镇化。

2) 收入分配和内需。我国要发展的城镇化不仅仅是简单的农民转为市民的过程, 城镇化的过程同时也意味着消费观念的更新和消费结构的升级, 能够释放巨大的消费潜力, 扩大内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依靠自身经济的良性循环, 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城镇中有了他们的参与更加有效地促进内需。合理的收入分配、藏富于民是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最大关注, 也是深入推进城镇化进程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3) 全民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在教育、医疗、住房及养老方面实行全民统一社会保障是实现农村人口转移为城镇人口的基本制度保障。城镇化将有上亿农民工进城, 但是由于不能享受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 使得他们没有真正成为城镇居民;久而久之, 必然导致城镇贫民的社会问题发生。从农村迁移到城市的人口往往从事城镇社会最底层、最艰苦的工作, 收入是最低的, 也最容易受到经济波动的影响沦为失业、半失业。他们的子女也是最需要得到教育来改变今后的命运, 能够扎根在城镇。因此, 享受到全民统一的社会保障是帮助他们顺利转变为城镇居民的必要措施。

4) 保障粮食安全。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 任何时候都要立足自己解决粮食问题, 都不能忽视粮食安全、农业发展问题。保障粮食安全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自立的基础, 即使未来我国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 还会有几亿人口在农村生产生活。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没有农业的发展、农村的繁荣、农民的富裕, 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国际上一些国家曾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忽视农业问题, 付出了惨痛代价。因此“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城镇化发展必然面对的。我国粮食生产已实现“八连增”, 但随着人口增加和城镇化加快, 对粮食的需求也会呈刚性增长, 保障粮食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 把解决好粮食问题放在主要依靠科技和农业现代化上显得十分必要。要实现全国人民生活的小康和富裕, 首先就要实现农民生活的小康和富裕。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各种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也在不断提出。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被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也把保障粮食、保护耕地提到了关键的地位。因此只有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才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要想实现我国的城镇化发展, 就必须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实现我国的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

3 结语

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基础之上的, 第三产业是伴随着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是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产物和结果。因此, 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发展、壮大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从而决定了城镇化是农业、工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必须与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相协调推进, 这是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就决定了城镇化的发展不是主观意愿的产物, 不是规划的产物, 规划作为一种主观的东西, 只有符合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 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才有可能实现。否则, 离开经济基础的城镇化发展规划就是一种空想。

参考文献

[1]刘卉.城镇化进程中的粮食安全政策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12.

[2]张红宇.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战略抉择和政策思路[J].中国农村经济, 2011 (6) :4-14, 25.

[3]李强, 陈宇琳.中国城镇化“推进模式”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 2012 (7) :82-100, 204-205.

城镇基础 篇8

城镇基础设施是构成城镇存在和发展的硬件基础设施。包括道路、桥梁、供水、供电、供气、污水处理等公用事业建设等, 它具有公益性、垄断性和竞争性。公益性、垄断性决定了它们提供产品和服务是社会性的;竞争性的特点决定了这类设施的建设可以通过市场来实现。

一、目前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1. 投资总量严重不足。

中国市政工程协会会长金德钧指出,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 我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比例严重偏低, 投资总量明显不足, 导致我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与城镇经济发展极不协调。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研究, 发展中国家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最好占固定资产投资10%~15%的比例, 占GDP (国内生产总值) 的3%~5%。据统计, 我国目前城镇建设基础设施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平均比重为9%, 占GDP的比重平均为3%, 未达到合理水平”。“十二五”规划中, 虽然加大了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力度, 但相对于社会高速发展所产生的大量需求来看, 我国对于城镇基础设施投资的比重还是偏低的, 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

2. 基础设施缺乏统筹考虑且标准较低。

目前大部分城镇规划水平不高, 在定位、功能分区等方面缺乏科学设置和安排, 供水、排水和热力、燃气以及电力等基础设施专项发展与统一规划缺乏相互衔接。同时, 大多数城镇限于财力, 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始终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 可建可不建的就没有建设, 可推后建设的就没有提前建设, 只是从保证基本使用的角度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因此在建设标准上相对较低, 缺乏前瞻性。

3. 投融资主体单一, 融资渠道狭窄。

我国城建资金的传统筹资模式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政府财政拨款;二是城建维护费的使用;三是土地收益;四是银行贷款。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特殊性, 使得这方面的投资, 无论其是否具有竞争性和可经营性, 长期以来一直是政府在包揽。同时, 由于投融资政策、环境不成熟或者利益刺激不足等原因, 民间资本很难进入。

二、引进民间资金进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

对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来说, 民间投资具有增长潜力大、投资效率高的特点, 从长远来看, 民间投资必将成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 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引进民资参与基础设施建设非常有必要。

1. 有利于缓解政府的资金压力, 改变政府投资效率相对低下现状。

将大量非政府资金引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能迅速地改变基础设施投资总量不足的现状, 解决建设、维护、更新基础设施与服务的资金瓶颈, , 使政府规划建设资金不到位的项目尽早实施, 提前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规模效益。同时, 相对于民间投资而言, 政府资金使用者的利益与收益并无直接的利益关系, 无法做到与民间投资那样精打细算, 导致政府投资的资金重复建设严重, 使用效率低下等现象。

2. 有利于风险的有效分担。

尽管大多数基础设施的服务需求稳定、政府关心、社会关注等诸多特点, 但是同样存在投资风险。政府与私人企业合作建设公共基础设施, 双方依据分工和回报各自分担风险, 将建设项目的一部分风险转移给私人企业, 从而减轻政府投资风险。

3. 有利于促进基础设施领域里的市场化运作。

引进民间资本将基础设施的建设、经营和管理市场化, 可以改变传统体制下我国城镇基础设施的发展政府包揽过多的弊端, 更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破除基础设施产业的垄断性。

三、民间资金进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2010年3月24日, 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确定了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 出台《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这将为民间投资持续、健康发展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春天”。现笔者就如何启动民间资金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实现政府与民间资本之间的效益“双赢”, 增强民间投资意愿与信心。一般来说, 影响民间投资主体决策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基础设施服务的价格或收费标准, 该因素直接决定着民间资本的盈利能力;二是基础设施投资的风险程度, 该因素直接决定着民间资本的投资成本。由于城镇基础设施的投资规模通常较大, 回报期较长, 不确定因素多, 对于政府的财政而言, 希望民间资本参与到项目投资中来, 从而可以实现资金上的保证, 提前完成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 民间资本又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为目的, 为了让民间投资者有合理的投资收益, 就必须推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市场化运作, 实现政府与民间投资者之间的效益最大化。在经济发达的美国, 政府允许基础设施企业自主定价, 使民间资本的投资回报率高于市场一般利率水平, 并采取一系列措施降低基础设施的投资风险, 使民间资本可以“大胆”向基础设施投资, 如私人投资近80亿美元修建的阿拉斯加石油管道, 被认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项私人资本投资的基础设施工程。此外, 美国政府还制定了刺激投资和保障投资者权益的法律规章, 灵活运用财政和金融政策工具, 保持宏观经济的基本稳定, 增强民间投资者信心。在经济景气时期, 实行比较稳健的财政支出政策, 以平衡的财政政策为目标, 避免过大赤字对民间投资产生挤出效应。20世纪90年代经济繁荣时期, 克林顿政府的基本财政政策目标是实行预算平衡, 提高高收入阶层的消费税以削减赤字, 联邦赤字大幅度减少, 最终出现大量盈余, 宏观经济出现低通胀、高就业和高增长的局面, 造就了民间投资大繁荣的形势。在经济景气下滑时期,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并用, 财政上实施扩大支出与减税的政策措施, 货币政策上则实施低利率水平等刺激融资和投资的措施, 以维持和刺激经济景气, 维护民间投资的意愿与信心。

2. 创新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筹资机制, 放宽民间投资的准入, 构建政府和民间共同投资的新格局。从一定意义上讲, 基础设施同其他商品一样, 一经建成就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它既要为生产和生活服务, 也要在服务中实现价值补偿。因此, 必须根据不同项目性质, 制订不同的政策, 助推民间资本与政府投资项目的有效对接, 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采取独资、合作、联营、集资、参股以及特许经营等更加灵活多样的方式投入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1) 对预期有收益或通过建立收费补偿机制可以获取收益的基础性项目, 采用政府授予特许经营权方式向民间资本开放, 由投资者负责筹资、建设、运营、回收投资、偿还债务等一揽子事务, 经营期满后该项目无偿移交给政府; (2) 对已建成投产的政府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 可采用转让给民间经营, 以提高政府投资能力。例如日本出售国营电报电话公司股份所获取的资金, 用于某些无力自筹资金的基础设施部门。日本的这种NTT资本模式 (即资产盘活式) 并没有因民营化而丧失, 而是转化成为公路等形式的另一种基础设施。 (3) 对投资额大的交通 (公路、港口) 、卫生 (医院) 、教育 (学校) 等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项目, 主要用两种方式引导民间资本流向, 分担项目风险、共享投资收益。一是“筑巢引凤式”, 比如日本在进行鹿岛工业区的开发建设时,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直接投资4000亿日元, 引导私人企业投资1.5万亿日元;二是“联合投资式”, 即将民间资本和经营能力, 引入政府的投资事业, 如日本的关西机场, 就是由中央政府、地方公共团体和民间企业共同投资建设的。

3. 建立健全民间投资政策、法规, 保障民间投资的合法地位和投资退出机制。2010年国家出台《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有利于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有利于激发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 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但部分地方政府实施细则出台缓慢, 配套政策和执行力度不够, 使得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可操作性不强。此外, 对于投资中小基础设施项目的民间投资者来说, 通过项目公司上市套现而退出基础设施领域的可能性不大, 政府也应有责任建立一个规范、便利的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 使民间投资者在需要资金的时候, 很容易退出部分或全部股权, 解除投资者进入投资领域的后顾之忧, 也为所持有的股权提供了一个客观的价格, 对于投资决策具有指导作用。因此, 笔者认为必须尽快制定民间投资促进政策、法规, 规定民间资本能够进入的领域、方式、比例、规模、地位及退出机制等一系列内容, 使民间投资有一个平等的法律和政策环境, 保障民间投资的合法权益和退出机制。

摘要:城镇基础设施是城镇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是涉及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 由于它建设投资周期长, 资金需求量大, 仅靠财政支出目前无法满足要求。因此, 要实现城镇基础设施的持续发展, 积极引进民间资本投资就显得十分重要。文章就我国目前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和民间资本进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及途径进行了探讨。

铁岭市新型城镇化的基础设施研究 篇9

1.交通便捷。铁岭全市现已拥有各级公路1265条,共计6526公里。公路覆盖全面而广泛,全市1311个行政村,已实现村村通达通畅。铁岭市交通主要以吉林方向、本溪方向、沈大方向三个发展方向为主,方便连接省内与省外。

2.农业基础建设较完善。铁岭市通过基本农田建设、土地开发和生态整治三大工程实现了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完善了区域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农田林网等基础设施。同时,水利工程配套得到了加强。铁岭市现有30处旱情主动监测系统,其中覆盖全市7个县(市)区的农村饮水工程,解决了40万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

3.城市基础设施逐渐发展。铁岭的给排水综合生产能力、邮电能力、天然气等城市基础设施已经基本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2013年,铁岭天然气总量增至4364万立方米,使用天然气人口增至34.2万。铁岭也是辽宁省冬季温度相对偏低的城市,铁岭市供热能力不断提升,覆盖了更多需要供热用户,以保证居民生活舒适度提高。

二、基础设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镇规模太小。铁岭市下共88个乡镇,129个社区平均人口数量为430497人,低于小城镇人口五万及五万以上标准,由于人口过少难以发挥城镇的聚集作用推动基础设施建设。铁岭各县人口数量见表1。

因为面积较大的开原市、西丰县、昌图县距市中心较远,所以想要带动其他区域发挥辐射作用很难实现。同时,各个城镇的分布比较分散,增加了地方政府集体投资的难度和成本,这也对基础设施的发展形成了制约。另外,在发展比较落后的城镇工资较少,大部分农民选择外出打工,这也影响了城镇规模的扩大。

2.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投资占县区固定资产投资除银州区外均很低,最高占5.25%,最低为0.47%,这表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足。各县市基础设施投资具体情况见表2。

铁岭市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明显少于发达地区,从而导致了铁岭基础设施水平严重落后。农民想要通过农业增收来增加收入是比较困难,因此想要通过农民出资来提高基础设施水平基本是不可能的。

3.环境绿化不足。铁岭市城市园林绿地面积仅高于朝阳市,园林绿地面积占城市总面积比例也只高于丹东市与朝阳市,因此铁岭市园林绿化还稍显不足。

铁岭市的经济发展方向一直都是以工业为主,环境的脏乱问题较为严重。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将对工业发展产生严重影响,对新城镇化的建设也会产生阻碍,更不利于社会稳定。

三、发展措施

1.合理规划。建设好铁岭市新城镇的前提条件就是科学规划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只有合理的空间布局、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科学指导,才能合理利用基础设施资源,发挥基础设施最大功效,助力经济可持续发展。当下不仅要带动经济的发展,更要放眼未来。因此,城镇基础设施要合理规划,切勿大跃进式开展,一定要分层次、分阶段、分地区完善。从实际出发,接受来自中心城市沈阳的经济辐射,调整行政区和产业布局,从而提升城市的凝聚力。

2.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一是铁岭市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是铁岭市基础建设的主要投资来源,从而地方政府财政投入需要增加。地方政府应该在现有基础设施投入基础上增加投入力度,以满足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同时,根据国家政策,各级财政应对农村基础设施加大投入。农村经济的特点之一是先决性,因此城乡统筹发展就要缩小城乡差距。二是以政府财政资金为主导,积极引入外来投资,实现多元化。中央政府财力有限,从而基础设施建设主体只能是地方政府。这要求政府要积极发掘潜力巨大的社会资本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充分合理的对社会各界资本的流入进行引导,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界资金参与的多元化融资体制。

3.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铁岭市发展的主体是特色农业,增加对农业的基础设施和技术的投入能够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效率,从而达到增产的效果,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利用现代产业体系和科学技术,培养农民的先进农业理念,提高机械利用率、土地资源利用率和农业素质等来增加生产效益,进而达到农业现代化水平。

4.加强对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开发和节约同时兼顾,建立一套健全的资源节约规范,对耗能较大的行业加强改造和监管,如电力、煤矿、建材和装备制造等。对节能行业进行积极引导,并大力提倡可再生的绿色能源。以改善水、大气、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水平、严格治理环境污染,把铁岭全面建成国家生态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以科技为支撑,利用低碳技术开发低碳能源来生产低碳产品,形成零污染排放和低能耗的经济模式;全面推广适用铁岭的节能技术及应用节能产品,建设一批节能的交通、基础设施等示范项目,使经济向低能耗、零污染而高效节能的方向发展,提倡节能照明、节能家电等低碳消费,营造全民应对气候变化的良好环境;大气环境监测进行要严格监督,整治排放污染气体超标企业,提升对气候变化的应对能力,建立气象防灾减灾体系。

5.加强城市经营与管理提高城市品位。对城市的管理体制和职能进行明确并进一步健全;加强对城市行政执法的管理及对交通和市容的综合治理,为市民提供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市民也要提高自身素质及交通意识与文明意识,要对违反规定者进行严惩重罚。积极打造社会治安、城市环境、城市交通井然有序的绿色城市,把铁岭建设成为全国文明城市。

城镇基础 篇10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以当地资源优势和加工流通企业为依托,以农产品生产基地为基础,对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完整的农业产业系统。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我国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第二次变革,是我国由传统农业经营方式向现代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的必由之路。

1.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经营体制的又一次重大制度创新,是在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体制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农业现代化,进一步帮助农民摆脱土地束缚,实现向市民转型的有效途径。农业产业化既是一个改革问题,也是一个发展问题。说它是改革问题,是因为现行的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最基本的农业经营制度,是各项农村政策的基石,而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要求对土地进行集约化生产、规模化运作、产业化经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坚持农业基本制度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创新土地经营和运作方式,实现土地的自由、合理、有序流转;说它是发展问题,是因为通过农业的产业化经营,不仅可以使更多的地区、更多的产业、更多的领域得到迅速发展,而且可以使农民最终摆脱土地的束缚,离开土地,进入工厂成为产业工人,进入城镇成为市民。

2.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有利于从根本上转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农民素质。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既是对农产品品种和质量、农业区域布局和产后加工转化进行全面调整的过程,也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的过程,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一方面,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求农民必须具有较高的科学技术素质和文化素养,并以此为前提实现农业专业化的生产,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实现农业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另一方面,农民综合技术文化素养的提高,必然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和引导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农业生产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民收入的增加,又必然为进一步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加速农民市民化,实现农村城镇化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3.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引导农民转变传统农业经营与运作方式,进入市场,增加收入。一方面,农业产业化经营能有效地帮助农民规避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积极主动参与市场竞争。农户在进入市场的过程中,由于主体分散,经济实力弱,难以抗拒自然和市场所带来的双重风险。而走农业产业化之路,把分散的家庭经营同集中的市场要求有机联系起来,多渠道地参与市场竞争,就能减少由于农业波动给农户带来的损失。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经营能更好地解决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农民对市场调节主观思维不相适应的矛盾,从而使小生产和大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增加农民收入。

4.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只有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只有通过引领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才会应运而生,这样既能随着农村二、三产业的不断发展,不断提高农民的生产组织化程度,同时又能增强农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从而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民就地城镇化找到了一条新路子。截至2005年9月,全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已发展到11.4万个,组织带动农户已达8 454万户。

二、农村城镇化快速健康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的农业经营体制以来,农业生产综合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有了极大改善,曾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农产品短缺的局面已得到根本改变,但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目前我国的农业生产还尚未进入现代化轨道,生产能力依然相对落后,并呈现出了区域性的发展不平衡。我国农业产业经营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必然引发农村城镇化快速健康发展时的基础动力不足,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积极措施,及时有效地解决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动力不足的问题。

1.传统农业固有的思维定势和思维观念,造成了农民与市场的严重脱节,弱化了广大农民的市场意识、风险意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从过去单纯地满足于搞规划,习惯于建基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必须解放思想,更新发展观念,增强创新创业意识和市场风险意识,按照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来建立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和运作体系。

2.土地流转机制与土地规模经营之间的矛盾尚未得到有效的解决,阻碍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深入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们党在农村长期不变的基本政策,不可否认自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我国的农业生产力水平确实得到了提高,但客观上也造成了土地承包权的分散,给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带来很大难度,使农产品生产难以形成区域特色和优势。因此,必须尽快建立起一套规范、合理、有效的土地自由流转制度,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向深层次发展。

3.利益联接机制不完善,是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否快速发展的根本所在,但也是当前农业产业化过程中面临的十分突出的现实问题。利益联接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龙头企业和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利益分配机制是决定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否长期坚持下去的瓶颈因素,合理的契约式的利益联接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只有坚持这个方向,才能从根本上避免短期效益,避免定单伤农,龙头企业才能真正发展壮大,才能结成实质意义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农业产业化经营也才会有更稳固的基础。

4.农民科技素质低,创新能力差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面临的深层问题。从近几年农业产业化的实践看,决定产业化进程快慢的,往往并不是自然资源和资本投入,而是劳动者即人的素质。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科技开发和科技创新中的积极作用,是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科技含量,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的最直接、最现实的途径。一方面,它能通过多种形式与农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技术推广部门等建立稳定的产学研协作关系,组建农工科贸综合集团。另一方面,它能有效地组织和带动农户形成集群效应,取得最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5.发挥政府作用,加强农村经纪人队伍建设,培养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潜在动力。政府要加强对产前市场信息的研究和引导,搞好规划,营建科学合理的制度环境,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环境。同时大力培育农村经纪人队伍。这些经纪人观念新、信息灵、脑筋活,他们在农村的运销活动,一方面,可以向农民传递市场信息,指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另一方面,拥有闲置资金的农村经纪人还可以把积累资金转向兴办企业,有利于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地就近转移。

摘要: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不仅是我国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而且也是我国实现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和进行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动力。虽然近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了巨大的历史性转变,农村城镇化的动力基础日益坚实,但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依然存在着土地流转机制不完善,利益联接机制不健全,农业产业化组织不规范等深层次问题,在不同程度上阻碍和制约着农村城镇化的快迅健康发展。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完善利益分配机制;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农村经纪人队伍建设。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新农村,城镇化,动力

参考文献

[1]刘斌,张兆刚,霍功.中国三农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2]田野.中国农村发展重大问题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国务院农村经济研究部.中国三农100题[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4]白跃世.中国农业现代化路径选择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城镇基础 篇11

【关键词】城镇化 基础设施 融资创新

一、引言

2014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推进交通、水利、能源、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多元化城镇建设投融资等机制。”目前,河北省政府办公厅下发《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城市运行效率、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2014年,河北省发改委提出将在铁路、公路、机场、供排水、污水垃圾处理、电力、天然气等领域相关项目,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1]。在河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必须借鉴国际经验,探索建立适合河北省的高效、安全的创新型城镇化投融资模式,来对城镇化建设提供长期而稳定的资金支持。

二、积极推行市政债

发行主体和偿还来源。市政债已经成为一个共识,但是在发行主体方面存在争论,有的认为由上级政府代替下级政府发行融资,有的认为是“谁偿债,谁发债”。河北省市政债的发行主体可以是省或市政府,任命一个国家承认的法律专业机构担任法律顾问,解决在发行债券过程中所遇到的一切法律问题。偿还来源一是一般性财政收入,包括财产税。二是对地方政府建设的公共基础设施采用“谁使用,谁付费”的形式。

发行渠道。市政债券发行渠道可以通过公募和私募两种方式,河北省可以先采用公募方式,通过竞标和协议方式,将债券打包投入到证券市场,增强债券流动性。在美国一般责任债券通常是竞标方式,收益债券发行方式较多样化。同时,省政府寻找商业银行作为托管行,通过建立金融创新渠道,如可赎回债券、可转化债券等来吸引投资者,尤其是鼓励河北省当地人投资本地的市政债。这个过程中,商业银行担任托管人和承销商角色,托管人负责保护债券持有人的利益,代理保管资金和证券,承销商从政府手中购买债券,在信用增级后将债券打包再次发行债券,并在二级市场销售债券,拓宽了市政债的销售渠道,也解决了单一债券的发行风险。

三、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基金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基金主要投资于基础设施,但是基础设施投资周期长、投资金额大、资金回收期长、风险程度较高、利润率低,对投资者吸引力低,因此,地方政府的政策对基础建设发展的支持尤为重要。河北省应健全相关法规和项目评估体系,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基金或产业投资基金提供相关政策:一是制定税收政策,对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基金的投资收益免征所得税。二是制定保险政策,鼓励保险公司开设基金保险业务,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基金提供保障服务。三是加快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咨询公司、资产评估公司等相关社会中介的发展,保障基金的成功运作。

四、征收房产税势在必行

房产税征收在中国进行积极推行,2011年,上海、重庆出台了房产税试点方案,两地试点房产税都将用于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河北省在推行房产税征收后,税率可以遵循“以支定收”原则,根据中央政府的政策指示,制定下一年度的财政预算,再进一步确定房产税税率。第四,税率类型。分为差别税率、定额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河北省可以采用差别税率,这也是目前各国大部分采用的税率类型,将房地产划分为住宅、公共设施、重工业、轻工业、商业、林业等,根据不同的支出规模确定相应税率,不同类型的不动产的征收比率不同,如住宅类的税率较低,商业、工业等适用的税率较高。

目前河北省正在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房产税收入与城镇化建设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高,未来土地和房屋价值提升,对应的财产税也会增多,城市建设就会获得更多的资金来源。可见,房产税是河北省未来城镇化建设融资的重要渠道。

五、公私合作制(PPP模式)

设立专门PPP管理机构。仿照澳大利亚的PPP项目运作模式,由省或市设立专门的PPP管理机构,定期发布政府拟实施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信息,并负责与私人企业进行项目沟通,组织相关专家对PPP政策、私人机构选择提出建议。各方要保持充分沟通,讨论风险管理安排、项目运行方案等。

政府补贴或补偿。在选择PPP项目时,要测量其价值和规模,以及项目所有者的实施管理能力,平衡私营部门和政府公共部门的利益关系,充分调动私人部门投资的积极性。政府要根据项目不同阶段的需要,利用土地收入对其投资者进行补贴或补偿,私人部门可以利用多余土地进行商业开发,收回投资成本。尤其是在确保私人部门利益方面,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一是私人部门进行资金投入和运营,政府通过购买服务向私营部门付费;二是政府让利给私营部门,使其在参与项目建设中有利可图。再次,注意政府和私人部门的角色和职责,在签订项目合同时事先约定好双方权利和义务,公共部门主要承担土地风险,私人部门承担建设和运营风险。

参考文献

[1]河北省发改委.河北:2014将推动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J].河北日报,2014(1).

[2]大智慧阿斯达克通讯社.蓝皮书:河北未来七年城镇化资金缺口1.1万亿元.网易财经,http://money.163.com.

[3]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燕赵都市网,www.yzdsb.com.cn,2012-01-10.

[4]巴曙松.城鎮化大转型的金融视角[M].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7.

[5]杨琪,黄凡.房产税:国外怎么收[J].环球杂志.2013年第16期.2013-8-16.

[6]郭兴平,王一鸣.基础设施投融资的国际比较及对中国县域城镇化的启示[J].上海金融.2001(5).

基金项目:2014年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自筹资金项目(SZ141222)《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的PPP融资模式研究》;2014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HB14GL018)。

城镇基础 篇12

一、基础设施投资与城镇化的相关理论分析

( 一)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是指在社会经济的各个行业中,为了满足生产、生活需要而必须具备的基础结构和公共设施等。一般来讲,基础设施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供电、供水、供气、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等;广义的基础设施除了上述外,还包括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设施和部门[2]。为进一步具体探讨基础设施与城镇化的关系,这里按照基础设施对城镇化产生影响的机制不同,将基础设施分为经济型基础设施和社会型基础设施。经济型基础设施直接参与社会生产活动,在降低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成本的同时,本身也是重要的经济生产部门,主要包括交通运输及邮电通信、水电煤热等设施。社会型基础设施不直接参与社会生产活动,主要通过提高人口素质、增加人力资本来提高社会生产效率。社会型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设施。

( 二) 城镇化

城镇化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城镇人口比重的指标,城镇人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镇化的发展进程,通常被用来作为衡量城镇化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本文主要运用城镇人口指标评定分析山西的城镇化水平。

( 三) 基础设施投资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

基础设施投资对城镇化水平的发展有着显而易见的影响。如果城镇基础设施条件较好,能够容纳更多的人口。这时, 大量农村闲置的人口便会来到城镇,因为在城镇收入水平比在农村从事农业活动要高。同时基础设施会把更多的企业吸引到城镇中来,也就可以创造更多的岗位来吸收农业人口。

有的学者认为,基础设施是确保城镇正常运作的能源流、信息流、人流、物流等的载体,基础设施的存在为城市集聚所带来的人口集中、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城市问题进行了有效地缓解与治理,促进城镇的良性发展。基础设施对城镇化的影响有以下几个途径:

第一,基础设投资能够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基础设施中既有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有资本密集型产业,其本身就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第二,基础设施投资能够吸引外来投资。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降低投资成本,吸引外来投资者,增加城市的规模。第三,基础设施能够吸引农民进城生活。建设好基础设施,特别是乡镇的基础设施,对于改善小城镇的居住环境,引导农民走向城镇,在城镇安居乐业,从而拉动投资和消费,具有很现实的意义。

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会对基础设施投资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从需求上来讲,人口的增加必然会带来需求的增加。据推算,中国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吸纳1 000多万农村人口进城。每增加一个城市人口,则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至少需要10万元,乘以1 000万城市人口,每年就需要1万亿元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因此,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镇人口增加,对于基础设施投资的需求也会相应地增加。需求的增加基本上是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同步的,因为对于每个人而言,都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设施与之相适应才能进行正常的生产生活,这也是城镇不断吸引人口流入并长期居住生活的前提条件。

二、山西省基础设施投资与城镇化的实证分析

( 一) 指 标的选取

在这里,城镇化水平是用城镇居民数占地区人口总数的比例来表示的。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Ur = 城镇人口 / 总人口×100%

基础设施分为经济型基础设施和社会型基础设施,分别用EIFN和SIFN表示。

( 二) 数据的说明

本文选取了1993—2012年二十年的数据。从《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中选取1993—2004年各年年底总人口、城镇人口。其余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山西统计年鉴》 , 部分数据来源于国研网。

( 三) 模型假定

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针对产业投资结构、基础设施投资结构与城镇化的关系,分别建立线性回归方程如下:

Ur = a + b FI + c SI+ d TI + u

Ur = a + b EINF + c SINF + u

( 四) 实 证检验

通过eviews数据分析,得出山西省城镇化和基础设施投资结构相关分析模型估计的结果为:

Ur = 0.306336 + 0.000125ENIF - 0.000214SINF

拟合优度R2=0.833, 修正的可决定系数为R2=0.802,说明模型对样本拟合得很好。

模型结果说明,城镇化水平与基础设施投资额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并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拟合度较好。具体来说就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经济型基础设施投资每增加1亿元 ,城镇化水平增加0.0125个百分点。在其他条件不变 的情况下,社会型基础设施投资投资每增加1亿元,城镇化水平减少0.0214个百分点。这说明经济型基础设施投资对山西省城镇化的发展有较为明显促进作用,而社会型基础设施投资对山西省城镇化的发展反而有着抑制作用,这可能是因为:一方面,山西省整体还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城镇化水平还不够高,城镇化的发展对炼铁、煤炭等产业的发展依赖度较高,而这些行业对经济型基础设投资较为依赖。另一方面, 山西省基础设投资总资金额不足,过多地用在社会型基础设施建设上会占用经济型基础设施建设的份额。

三、政策建议

一个地区的发展离不开城镇的繁荣,而城镇的发展又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两者协调有序的发展才是当地经济发展所希望达到的目标。 因此,有必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

( 一) 科学规划城镇发展模式

在财政收入一定的情况下,政府应该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支出。在资金有保障的条件下,可以适度超前地扩大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优先的发展模式,能够在较长的时期内保证经济的持续发展,可以为城镇化的建设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财政资金比较匮乏的地区,可以选择同步或者稍微滞后发展的模式,优先发展一些生产性的基础设施,有了一定的积累后再拿出更多的资源来保证对基础设施的需求[3]。政府要在城镇发展的早期就做好科学的规划, 对将来城镇发展有一个比较客观的估计,选择最佳的地理位置,预留足够的发展余地,兼顾环境的要求,同时尽可能地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只有这样,城镇才能持续地扩张和发展。

( 二) 加强政府对基础设施投资的规划

当地政府应该根据地区经济的发展需要,在充分考虑与权衡效率、公平和环保目标的基础上,对基础设施的发展进行数量、结构和项目选择上做出合理的计划[4]。

首先,在总量上,基础设施投资既不能落后于社会经济和城市发展的需要,也不能过度的超前。基础设施不足会产生经济发展的瓶颈,基础设施过多则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其次,基础设施的种类很多,不同种类的基础设施在城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的作用是不同的。只有有效协调好交通、水利、能源和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的投资结构和比例,才能充分发挥好基础设施的功效。在城市发展初期,对基础设施投资需求不大,可以采取放任自流的做法。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镇的发展开始对经济型基础设施投资的需求加大,应该集中资金优先保证经济型基础设施的投资需求。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不断发展,人口不断密集,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等对城市的发展越显重要,社会型基础设施投资的重要性越来越高。最后,为避免重复建设,基础设施应该在空间布局上遵循“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在时序上应该遵循“有重点、有先后”的原则,以达到资金的高效利用。

( 三) 转变政府职能 ,合理调整官员考核指标

在基础设施投资的管理中,未来政府将扮演一个服务型的管理者角色尊重市场规律,追求投资效率。

上一篇:《自然辩证法研究》下一篇:B组煤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