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需求

2024-05-22

社会保障需求(精选12篇)

社会保障需求 篇1

由于城市的经济发展迅速, 城市的道路、通信、卫生、教育等各项基础设施相对于农村要发达很多, 许多农民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纷纷涌入城市, 农民工应运而生。农民工即是指具有农村户口身份却在城镇务工的劳动者, 是中国工业化加快和传统户籍制度严重冲突所产生的结果。这个群体本应在农村从事农业劳动, 后进入城镇从事非农职业, 实体是农村户口, 而寄居在城镇的特殊群体。而这特殊的群体正处于社会的底层, 农民工的现实需求反应不到政府有关部门, 他们的权益也就得不到良好的保障, 因此了解农民工的需求对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具有促进作用, 同时政府有关部门可以根据农民工的需求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 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利益, 维护社会的稳定, 促进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1 农民工的现实需求

1.1 农民工对劳动合同的需求

在劳动合同方面, 农民工的签约率低, 调查数据显示, 仅有20.1%的农民工是正式的合同工, 而高达77.2%的农民工只是临时工, 2.7%的农民工是派遣工。大多数的农民工是跟着包工头完成一项工程后寻找下一个工程项目, 没有固定的工作单位, 还有一些农民工是通过亲戚介绍到工地做些临活, 同样谈不上签约正式的劳动合同, 所以这些农民工随时都面临着失业, 同时有不少农民工受工伤却不能得到合理的赔偿, 便是因为没有签约正规的劳动合同, 他们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

1.2 农民工对保险的需求

目前我国农民工参保率普遍偏低, 在“五大社会保险”中, 除工伤保险已有相当数量的农民工参加外, 养老保险的总体参保率为15%, 医疗保险的平均参保率为10%左右, 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目前仍与多数农民工无缘。调查发现, 57.7%的农民工无参保经历, 23.8%的农民工是自费购买保险, 仅有18.4%的农民工的保险是由单位承担购买。可见, 大多数农民工缺乏保险意识, 他们并不懂得通过保险的手段去维护自己的权益和使自己的人身安全得到保障, 为了保护农民工的自身利益, 就必须提高他们的保险意识, 相关工作单位应主动承担为其打工的农民工子弟的保险费用。

1.3 农民工对培训的需求

调查显示, 12.7%的农民工接受过单位技能培训, 7.1%的农民工是自费培训, 而仅有1.4%的农民工参与到政府培训, 高达77.8%的农民工没有接受过任何培训, 其他的一些农民工是自己跟着有过一定培训和经验的农民工学习。可见, 政府对农民工的培训工作并没有很好地落实到农民工身上。大多数的农民工只有小学文化水平, 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技能的培训, 也需要法律知识、城市文化、家庭教育、创业意识和能力等方面进行培训, 从而提高他们的维权意识和文化素养, 提升城市的形象。

1.4 农民工对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

当前社会存在的问题是农民工无法真正融入城市, 他们得不到社会的支持和认同。人们常常根据种族、性别、年龄、贫富、职业等对他人进行归类, 将那些与己的人视作群体内成员, 而将那些与己不相似的人视作群体外成员, 从而形成所谓的“自己人”和“外人”, 对待自己人和外人的态度不同, 简化外群体中的个体差异, 出现“群体外成员的同质效应”, 许多人因此而成为被归类成见的受害者。农民工就是这样一类深受城市人认识偏差伤害的群体。因为这种偏差的存在, 会让农民工觉得无论自己在工作岗位上多努力都无法真正地实现自我价值, 他们只会觉得在城市的多余。也因为城市人的冷眼, 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 极端地会做出一些违法犯罪的事情。所以农民工对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亟待满足的, 这样他们才能真正地融入城市, 更多地为城市建设做出贡献。

1.5 农民工对子女教育的需求

调查发现, 从农村到本市打工的农民大多都是一个月回家看望孩子一次, 而在外地打工的农民基本上是过年回家一次, 他们想把孩子接到城里上学, 却因为户籍的问题不得已把孩子留在乡下上学让爷爷奶奶带。接触农民工, 深刻地感受到他们对孩子的思念, 却又很无奈的心情。如今, 城市公立学校基本上都是接纳拥有城市户口的孩子, 外来户口想要上公立学校必须缴纳赞助费、借读费等费用, 这对本来收入就低的农民工来说无疑是沉重的负担。而农民工渴望自己的孩子能与城市适龄儿童一样接受良好的教育, 拥有相同的文化语言环境, 实现教育的公正公平。城市公立学校对农民工子女的歧视, 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缺乏以及基础设备、师资力量的薄弱让农民工的孩子无法享受平等的基础教育, 他们对子女的公平教育的需求是强烈的, 也是政府有关部门亟待解决的。

另外, 在调查中还发现, 农民工对自己工作的期望大多是提高工资水平, 很多工地上的农民工的工作条件并不安全卫生, 他们基本上都是居住在工棚, 只有少部分工地能提供伙食, 可见, 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岌岌可危, 农民工的需求问题应得到全社会的关注。

2 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与现实需求存在的差距

2.1 劳动合同签约率低, 保险覆盖面积率低

农民工目前已占第二产业劳动的58%, 商业和餐饮业的53%, 加工制造业的68%, 建筑业的80%, 他们已成为支撑我国工商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由前面的调查数据知道, 当前农民工劳动合同签约率低以及参保率低的问题, 正威胁着农民工这样的弱势群体的生命财产安全。

2.2 希望接受培训的意识强烈, 但实际参与培训少

当前农民工文化程度90%以上都是小学程度, 他们渴望接受更好的教育, 想要接受一些专业的技能培训, 以便他们有良好的就业机会, 可是现在各地区针对农民工的培训机构少之又少, 而且即便有这样的培训机构, 由于收费高、门槛高等问题使得农民工望而却步。因此, 增加有关培训组织的数量, 加强对培训机构的治理是农民工所期望的。

2.3 难以享受社会福利带来的基本保障

目前很多农民工在农村的地被政府征用, 他们已经不能通过务农来获取最基本的收入, 只能通过打工获取的微薄收入来维持生活, 一些困难户由于没有城市户口不能接受城市福利机构的救济, 生活极其艰难, 所以调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不仅仅是解决“三农问题”, 也是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首要前提条件。

2.4 户籍制度让农民工子女无法享受平等教育

由于大多数农民工子女没有城市户口, 公立学校对农民工子女的高收费和高标准使得他们不能同其他城市儿童一样接受平等教育, 而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缺乏加剧了农民工子女无法接受义务教育的趋势。没有学校教育, 农民工子女的未来变得更加迷茫, 怎样让农民工子女享有平等教育的权力, 是政府应尽的义务。

3 切实解决农民工的需求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效途径

3.1 改革以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为核心的一系列制度

户籍制度本身只是身份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是公民的居住证明, 并没有包含太多其他信息, 只是政府部门在户籍制度上附加了许多不合理制度, 并依托这些不合理制度建立了一系列不公正的管理模式, 才使得户籍制度具有了歧视色彩。这种不平等色彩让农民工无法真正融入城市, 同样是城市的建设者和主力军, 农民工更应该享受良好的待遇。因此必须改革以城乡二元制度为核心的一系列制度, 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完善相关制度, 下大力气解决农民工当前在劳动报酬、子女上学、技能培训、公共卫生、住房租购、社会保障、职业安全卫生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让户籍制度不再成为困扰农民工的难题, 让农民工拥有与城市人同等的待遇。

3.2 尽快清理和取消对农民工的管理限制、不合理收费及歧视性规定

《宪法》第45条明文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 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资帮助的权力, 国家发展为公民享有这些权力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因此, 像农民工这样的弱势群体享有社会保障的权力, 而不是受身份、户籍的制约。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 清除和取消一些不合理制度, 比如整顿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的不合理收费, 农民工的职业限制等, 还农民工一个平等的生存环境。

3.3 建立劳动合同的长效机制, 完善社会保险体系, 提高农民工的参保率

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体系, 完善工伤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保险制度, 规定工作单位履行与农民工签约长期劳动合同的义务, 同时承担部分保险费用, 保险制度中不存在农民工不允许参保的歧视性规定, 同时应给予农民工合理的保险赔偿。农民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障的同时, 也可以让他们放心。

3.4 建立多元化的培训机制, 提高农民工的各项技能及法律意识, 丰富农民工的文化生活

各级政府应为农民工建立多元化的培训机制, 比如开展建设农民工培训基地, 为农民工提供一个免费学习交流的平台, 培训机构除了培训职业技能外, 让农民工接受法律知识的熏陶, 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 以便他们通过正确的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避免犯罪现象的发生。同时, 可以通过让农民工学习如何创业投资, 鼓励农民工用自有资金进行投资创业, 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另外, 还可以开展农民工读书活动, 农民工榜样评选活动, 农民工运动会等活动来丰富农民工的文化生活, 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 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素质修养。

3.5 健全农民工社会福利制度, 组成志愿者服务队伍, 为农民工提供必要的服务项目

政府有关部门应建立以农民工最低保障为核心的社会福利制度, 给低收入的农民工家庭提供就业机会, 解决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上学难的问题, 发放救助资金鼓励农民工自主创业。另外, 组成志愿者服务队伍, 深入到农民工的工作生活环境中, 及时了解农民工的需求, 志愿者服务队伍可以对农民工进行必要的体检, 可以为农民工提供心理咨询, 还可以在农民工群体中普及法律知识等, 让农民工在城市的工作生活温暖和谐。

4 结束语

在现代化社会经济建设的进程中, 农民工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也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 他们无论在城市建设还是抢险救灾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 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满足农民工的必要需求, 是当今政府有关部门需要着手解决的重要问题, 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做的, 农民工的权益得到保障, 这个群体对国家的贡献就会越来越大。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农民已不能满足于在农村耕地获得的低收入, 而选择进城打工, 然而游离于城市和农村的这些农民工并不能享受到良好的待遇, 农民工的现实需求不能得到满足, 他们的切身利益没有得到保障。因而探析农民工的需求与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是必要的而且具有强有力的现实意义, 同时国家应尽快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妥善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

关键词:农民工,需求,社会保障

参考文献

[1]罗佳妮, 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现状与完善[J].大众商务.2009 (101) .

[2]徐建蓉,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初探[J].现代经济 (现代物业下半月刊) , 2008 (06) .

[3]林男, 对农民工偏见形成的社会心理学分析[J].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

[4]国务院研究课题组, 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 2006:40.

[5]徐鹏, 关于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一般理解[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0 (3) :9-11.

社会保障需求 篇2

近年来由于社会学与社会工作专业在高校的设置规模迅速扩张,以及各地民政部门对专业化的民政干部培训的日益重视,因而对于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不断增长。例如,在社区建设方面,以建设精品社区为目标的南京市鼓楼区与江苏省总工会联合举办了社区大学;南京市玄武区与南京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和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合作开设了社区工作者培训中心。可以预见,社会工作教育和培训领域对于专业社会工作者的需求将呈现一个不断增长的趋势。同时,随着素质教育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中学教育部门也表现出对于社会工作人才的`需求。例如,南京理工大学98和99届的社会工作本科生中都有去各地重点中学从事中学生心理咨询和督导工作,而在全国,仅重点高中就有1000所,这同样是一个不可小看的专业社会工作者的活动空间。更重要的是,在中学的学校社会工作的开展传达出这样的一个重要信息:以个案或小组工作为重要特色的专业社会工作在我国有可能开始真正发挥其专业特长,这一点显得特别有意义。因此,我们有理由期待学校社会工作有可能成为中国专业社会工作真正启动的突破口之一。调查统计和咨询服务

现在人们已经认同,在信息时代,信息、知识本身就是资源,社会系统的高效运行越来越依赖于对各种社会信息的采集、调查、统计和分析。因此信息咨询和统计调查本身已经成为相当重要的行业。目前,我国各种类型的社会调查与信息咨询服务机构日渐增多,接受的调查咨询业务增长迅速。从社会学的专业特征来看,社会学从西方引入中国的同时就引入了社会科学的实证精神,这与其他人文科学有着显著的区别,社会调查和社会统计是社会学学科的专业基本功,对于专业社会工作来说,其开展工作的前提就是能够准确运用调查和分析技能,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工作方案。社会工作的专业要求是首先能够对各种社会动态的深入了解和对案主各种信息的准确把握。因此在调查统计和咨询服务行业中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就有足够的进入实力,尽管这种进入并不必然完全导致专业社会工作职能的实现,但在这一过程中,有可能产生出一定的社会影响,并存在着加强人们对专业社会工作的某种程度的社会认同的可能性。当然,专业社会工作者进入调查咨询行业的这一现状,对于中国社会工作整体发展的利弊得失,还是一个有待讨论的问题。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险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早已提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和战略高度,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经过十五年的改革,整体框架已基本形成。国有企业、体制内和体制外企业,以至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都将被纳入到统一的社会保障整体框架中。随着社会保障机构向管理和服务方向的发展以及商业保险的迅速增长,社会保障系统将会需要越来越多的统计、分析和预测人才。这样的人才既要能从宏观上把握国家的社会保障政策,又要受过严格的调查分析训练并以实务工作见长。因此,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险这一领域就成为专业社会工作者可以进入的职业领域,这种情形在我国目前社会保障专业人才较为缺乏的情况下比较突出,尽管社会工作毕业生在最初实际上从事的可能主要是推销保险的业务工作。由此,社会工作教育者面临着一个新的课题,即社会工作的宏观和微观方向如何做到适当的平衡,以及如何在不同的多元服务机构中最终实现其专业的价值和职能,这将关系到社会工作在中国的整体的良性发展。

★ 信息专业自荐信

★ 信息传媒专业学什么

★ 信息物理专业求职信

★ 光电信息专业毕业生求职信

★ 信息与系统专业自我介绍

★ 信息工程专业学生自荐信

★ 出版专业资格考试科目信息

★ 信息工程专业自我评价

★ 财务信息服务专业自荐信

内网:应用需求与安全保障 篇3

重要支撑网络。基于电子政务内网的办公、视频会议、督查、应急指挥等应用逐步深入,由信息化建设杂志社主办、北京网御星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启明星辰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第七期电子政务沙龙主题讨论“电子政务内网的应用需求与安全保障”在京举行。为了进一步深入探讨电子政务内网的应用发展,探索建立科学、完善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本次沙龙邀请了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宁家骏、曲成义两位电子政务与信息安全专家分别就电子政务内网建设和应用发展、电子政务内网安全形势分析和保障体系建设做了精彩的主题发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央编办以及北京、上海等有关单位的嘉宾在沙龙上讲述了对电子政务内网的认识和见解,并与主讲嘉宾展开了热烈的互动交流。

来自中央国家机关电子政务工作机构和部分地方政府电子政务工作机构的负责人共60余位代表参加了本次沙龙研讨。信息安全相关企业代表与沙龙嘉宾分享了对电子政务内网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认识、体会和从事信息安全建设的经验。

电子政务沙龙至今已经举办七期,得到了中央国家机关负责电子政务工作的相关领导和同志们的大力支持和肯定。参加对象也从以国务院部门的电子政务机构为主,发展到包括中办信息中心、中纪委信息中心、中央编办电子政务中心等党中央部门信息化机构的同志,甚至还吸引了北京以外的天津、上海、河北、内蒙古、江西等地方政府电子政务工作机构负责同志专程加入。沙龙形式轻松、活泼,主题鲜明、内容充实。交流得到了嘉宾们的欢迎和认同,目前已经成为电子政务工作者们沟通、交流、学习的一个新平台。今后,信息化建设杂志社将继续选择大家感兴趣的主题,不定期举办形式更新颖、内容更丰富的电子政务沙龙,以达到增进交流,增进了解,协作共进,助推电子政务发展的目的。

本期“特别策划”栏目将本次沙龙的精彩观点整理刊登,以飨读者。

社会保障需求 篇4

关键词:城市,弱势群体,社会保障

“弱势群体”是社会学最初用来分析特定社会或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经济和社会结构不协调等问题的,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和社会结构的急剧转型, 其内涵也在不断扩展。我国的弱势群体是指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 由于社会结构急剧转型、社会关系失调或一部分社会成员自身的某种原因 (比如竞争失败、下岗失业、年老体弱、残疾等) 而造成对现实社会不适应, 从而产生的生活障碍和生活困难的现象。

一、城市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

1、自身因素的影响

城市弱势群体有自身的原因, 比如身体上、能力上的缺陷等, 使他们在体力、智力、机会等方面处于不利地位。如大部分下岗人员受身体状况、劳动能力、受教育程度的制约, 往往从事的主要是低技术的工作而难以适应新的要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又由于市场劳动力需求有限, 这部分群体在竞争中更容易被淘汰, 处于社会弱势地位。

2、利益分配机制的失调

在市场化、全球化的进程中, 政府不可能考虑到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第一次分配过程中, 工资收入分配失衡, 就是弱势群体产生的主要原因, 且二次分配过程中税收以及失业保险、低保等社会保险金的失调与不完善, 间接导致了部分社会成员的弱势化, 尤其是下岗失业这一特殊人群。

3、政治参与机会的不均等

政治参与机会不均等导致社会弱势群体缺乏维护自身权益的途径或机会, 是社会弱势群体地位恶化的重要原因。据有关资料显示, 以下岗人员为代表的城市弱势群体最关心的社会问题有下岗就业、社会保障、住房、医疗改革、犯罪与社会治安、城市拆迁等一系列问题, 上述问题都与公民的工作权、健康权、住房权、迁徙权、受教育权、政治参与权等相应的社会权利未能充分实现密切相关。

4、不完善法律体制的限制

社会弱势群体的形成, 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权利供给制度设计不合理、权力保护制度的缺失、权力救济制度的失灵造成的。法律是调整社会利益的最有效途径, 它通过对权力的配置、调整、保护、救济, 来调整人们对资源的占有、使用状态。但是, 法律作为社会的产物总是落后于社会的发展, 立法的滞后性限制了弱势群体行使权力。此外, 法律制度与社会实际的分离, 也是这部分群体弱势化的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 即使是社会能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 但有些人在实际的竞争中也会处于不利的地位。这样, 就需要国家或政府来对他们提供可靠的政策与制度保障。

二、建立和完善城市弱势群体权益诉求表达机制及社会保障制度

1、社会保险制度的完善

(1) 及时出台《社会保险法》。2007年底, 我国《社会保法 (草案) 》已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 内容涉及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险种, 此举为完善社会弱势群体利益保障机制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我国社会保险基金征缴仍有困难, 社保基金被挪用的情况也屡见不鲜。新出台的社会保险法应加重企业缴纳保险费用的责任, 同时加大处罚力度。

(2) 失业保险制度的完善。《社会保险法》中规定的失业保险待遇不仅仅要有失业保险金, 还必须考虑到劳动者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的医疗补助金、死亡保险金和其供养的配偶、直系亲属的抚恤金, 在此期间接受职业培训、职业介绍的补助费用等。此外, 还应建立就业与失业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联动机制。目前, 德国政府推出的新改革方案设制的救济金分为两个阶层, 结合了申领者求职和参加职业培训的情况。这个新改革方案的设制进一步完善了救济金的申领办法, 健全了促进就业的激励约束机制, 有助于我国进行借鉴。

(3) 低保制度的完善。国家统计局应按照低收入群体的实际消费结构 (偏重于基本生活品) , 编制“低收入群体消费者价格指数”, 作为低保管理部门及时调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及时调整最低工资水平的依据。低保管理部门不仅应完全掌握低保家庭的情况, 也应动态地搜集掌握低保边缘家庭 (人均收入小于低保标准1.5倍家庭) 的收入和支出情况。根据低收入群体消费者价格指数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调整, 及时将符合新标准的家庭纳入低保范围, 并按照最新的“低收入群体消费者价格指数”, 及时调整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并及时发放补助;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应按照该指数, 及时调整当地最低工资水平, 并敦促和监督企业及时调整最低工资者工资水平, 使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能够得到及时有效保障。

2、完善教育保障制度

(1) 规范办学行为, 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首先, 停止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改制的审批;其次, 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免费制度”和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三限” (限分数、限钱数、限人数) 政策;再次, 实行收费公示制, 稳定高等学校收费标准, 继续推进高校和高中“阳光招生”政策。此外, 提倡和鼓励社会各界捐资助学和民间资本投入教育, 引导民办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同时规范普通高校校外办学、联合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切实制止和打击非法招生、违法办学行为。

(2) 落实高等教育的奖、助学金制度和助学贷款制度。国家要完善配套措施, 即构建完善的奖、助学金和助学贷款制度, 以解决学生面临的流动性约束。同时, 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校实行差别收费制度也具有较大的合理性。

(3) 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筹措专门资金支持各地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支持每个县 (市、区) 建设设施完备的职教中心。

3、住房保障机制的完善

(1) 完善廉租住房制度。设区的市要尽快制定出台廉租住房管理办法及相关配套政策, 建立住房保障工作责任体系, 并纳入政府工作目标管理。同时, 完善相关监督管理制度, 对廉租住房制度建设资金实行财政专户管理, 各级财政、审计部门应加强对廉租住房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 确保专款专用。逐步提高保障标准, 不断扩大廉租住房政策覆盖面。把为经济社会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农民工和外来务工人员等住房困难的社会群体也尽可能纳入保障范围。

(2) 探索新机制, 确保经济适用房真正用于保障收入较低、住房较困难的家庭。全面建立廉租住房保障对象档案, 掌握廉租住房需求情况;建立和完善廉租住房申请、审批、轮候、退出的管理制度;实行制度标准和选拔程序公开, 公民平等地参与制度运行的过程, 任何人可以对违规操作行为行使否决权, 形成公民相互监督、自主选拔的良性局面, 进一步实现廉租住房工作规范化。

4、完善法律援助制度

(1) 明确国家在法律援助中的责任。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 多渠道筹措法律援助经费。首先, 国家制定法律、法规对法律援助事务进行规范和指导, 由国家财政承担法律援助的主要经费。其次, 鼓励和规定社会各界对弱势群体法律援助事业的集资与捐赠, 如鼓励律师义务办案。规定按收入提取专项法律援助资金。再次, 尝试法律保险责任制, 规定公民每年支付少量保险费。保险公司在其需要法律帮助时为其提供法律援助经费。

(2) 缓解供需矛盾, 扩大法律援助人员范围, 推动城市弱势群体法律援助专门机制的建立。积极推动法律援助社会志愿者体系, 动员有志之士参加法律援助事业。充分利用大专院校法律院系师生资源, 将其纳入法律援助资源。目前在中国法学院校试点开设的“法律诊所课程”, 需要提供大量的案例供学生实践之用。

5、建立和完善政府支持系统

(1) 建立和完善政府支持系统来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物质利益, 为弱势群体的政治参与提供物质基础。政府应发挥社会政策支持系统的作用。建立由各种非政府组织、社区、人际关系网络以及志愿者组成的社会支持系统, 形成社会行为和政府行为相结合的社会动员模式。同时, 加强弱势群体的自我支持意识, 建立以初级关系和人生价值取向为基础的个体支持系统, 实行社会扶助和弱者自救相结合的原则。只有解决好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 不断完善经济状况, 才能为其政治参与提供丰富的物质条件和环境基础。

(2) 发挥多种媒介机构的作用, 培养弱势群体的政治参与能力。培养弱势群体利益表达团体。鉴于弱势群体的社会承受能力十分脆弱, 而他们在收入、物质待遇、健康和寻求帮助方面无疑会遇到许多困难, 因此他们迫切需要借助社会的力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需要新闻媒体多反映民生疾苦, 揭露存在的问题, 呼吁社会伸出援助之手。健全自由结社的法律保障, 完善现行社团组织制度, 逐步提高弱势群体利益团体在政治经济中的独立性。

6、再就业政策的完善

(1) 企业责任的角度。一方面, 加大企业的社会责任, 预防下岗失业现象的产生。同时, 鼓励各类用人单位录用下岗人员等就业援助对象。对各类用人单位录用下岗人员给予优惠政策, 如政府财政出资为企业培训就业人员上岗, 实行“以奖代补”的办法。对用人单位按实际录用下岗工人对象数量给予一定奖励等。

(2) 动员全社会力量促进就业与再就业。各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要切实承担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继续把新增就业岗位和控制失业率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指标, 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完善就业和失业登记制度。各级统计、劳动保障、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要建立劳动力调查分析制度, 通过街道 (乡镇) 、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对下岗人员进行动态登记管理。各地要依托街道 (乡镇) 、社区劳动保障服务机构, 积极开展就业再就业服务, 创建“充分就业社区”, 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 提高劳动力市场供求匹配效率。

总之, 只有全社会一起行动起来, 关心城市弱势群体的权益, 让他们能够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缩小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贫富差距, 消除各方面存在的矛盾, 才能更好地实现和谐社会这一伟大目标。

参考文献

[1]郑功成:科学发展与共享和谐—民生视角下的和谐社会[M].人民出版社, 2006.

[2]钱再生:中国社会弱势群体及其社会支援政策[J].江海学刊, 2002 (3) .

[3]张敏杰:中国弱势群体研究[M].长春出版社, 2003.

[4]李强: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分层结构[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2.

[5]张拉私:就业问题理论与实际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文秘专业社会需求调查问卷 篇5

尊敬的友人:

您好!

文秘专业是一个传统的人文类基础性的专业,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整个社会对文秘人员的需求状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为掌握文秘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为就业形势严峻下的文秘专业建设提供参考依据,为了了解秘书专业人员在社会的需求,特此向您做调查,殷切的希望您参加此次的问卷调查活动。

单项选择

1.您的性别是()

A.男B.女

2.您期望的工作单位性质是什么()

A.国家机关B.企事业单位C.社会团体D.其他

3.您认为文秘人才的学历层次应为()

A.中专B.大专C.本科D.研究生以上

4.您认为文秘专业的毕业生计算机水平应该达到()

A.国家一级B.国家二级C.国家三级D.更高

5.您认为文秘专业学生是否有必要考取“秘书资格证书”()

A.有必要B.没必要

6.您对文秘工作认识的理解是()

A.领导决策及工作的辅助人员

B.领导的“活闹钟”安排各种事物及行程

C.文件资料及档案的收集整理

D.各种杂事都要负责

E.其他

7.您认为现在社会对文秘工作者的知识结构要求有哪些()

[多选题]

A.公文写作B.外语尤其是英语水平C.计算机水平D.办公室事务管理知识E.商务知识F.法律知识G.会计知识H.其他

8.您认为现在社会对文秘工作者的能力要求有哪些()[多选题]

A.语言表达能力 B.人际沟通能力 C.应变能力D.实践能力E.文字表达能力 F.其他

9.您认为社会需要的秘书人才类型是()

A.复合型高级辅助管理人才B.跨文化的秘书人才C.优秀型的秘书人才D.应用型和操作型的秘书人才

10.您对文秘工作的前景如何()

A.非常好B.好C.一般D.不好E.非常不好

11.您对秘书这个职业了解吗()

A.非常了解B.了解不深C.不怎么了解D.不了解

12.如果你是位领导或经理,您觉得有必要招聘秘书吗()

A.有B.没有C.可有可无

13.您觉得秘书综合素质中哪一样是最该重视的()

A.学历B.思想道德素质

C.文化素质、心理素质D.团队协作沟通能力

14.如果您认为有必要招聘,那什么样的秘书是您首选的()

A.技术型秘书B.创新型秘书

C.应用型秘书D.复合型秘书

15.您觉得现代社会中认为秘书是“小蜜”是否合理()

A.合理B.不合理C.说不清

16、您若从事文秘行业,你期望的薪酬是()

A.1000—2000

B.2000-2500

C.2500-3000

D.3000以上

17、就您了解的现在高校文秘专业课程设置,你是否满意?()

A.非常满意B.一般C.不满意

18.您认为秘书学习速记、茶艺、书法等有用吗()

从社会需求看治理现代化 篇6

国家管理形态向高级形式发展的必经阶段。社会转型是一个多方面多层级的变化,既包含有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化、信息化社会的转变,也包含有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同时蕴含着基于社会基础变化而导致的国家管理形态转变。说到国家,历来就是与社会相对应的概念。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长期存在国家高于社会还是社会高于国家之争。但无论如何争议,国家的产生是一个历史过程,“国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维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这是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对于今天的中国至少有几点启示:一是国家是社会的产物;二是维系社会秩序是公共权力的天职;三是这个权力具有脱离社会的倾向。因此,截至马克思、恩格斯生存年代,他们把以往国家视为“国家发展的低级阶段”,这既包含有政治统治的低级阶段,也包含有国家管理形式的低级之意。

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年,一方面,国家政治统治的职能依然存在,但已经不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了,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中心、工作重心早已转变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调节社会矛盾、维系社会秩序、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管理职能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强化,并伴随着人类政治的进步、各类社会事务的复杂化而使管理职能呈现出分化、专业化、精细化特点。

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生产力基础薄弱,经济成分单一,分配方式大致上相对“平均”,导致社会阶层差距相对较小,结构简单。在此基础上架构的国家管理体制,其特色之一是政府控制全部社会资源,如农村人民公社既是经济组织,又是社会管理单位,同时还是一级政权,属于党、政、社合一;城市中无论企业还是学校等事业单位,也都兼具社会管理功能。即使城市没有工作的家庭主妇也被组织在街道管辖之内,形成了依赖行政权力、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政治统治体系和社会管理体系,二者相互渗透。这在计划经济、以阶级斗争为工作重心的年代是易于通行的。但是,随着人民公社解体,大量国有企业改制,市场经济崛起,多种经济成分共存,众多公民从原有体制内剥离出来,游走于不同体制之间,从“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无论农村村民自治还是城市社区自治,又彰显出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应的基层社会的相对独立性,这使得社会治理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格局。执政党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依法治理,体现出治理主体的多元性及相互关系。在治理方式上,原有的更多体现为政治控制功能的社会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新的社会变化。执政党运用公共权力的空间,也随着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变化而同步变化。执政党的部分功能、政府的权力边界,都在或多或少、或隐或现地发生转变。

对执政党来说,科学、民主、依法执政是顺应社会变化转变领导方式执政方式问题;对国家来讲,对社会的管理,更多地体现为以法治方式保护公民权利、调节社会秩序,并把服务寓于管理之中。说到底,就是国家管理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上升、发展问题,治理概念所包含的最深刻的意义由此产生。当然,所谓治理体系“现代化”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很难在全世界用同一指标衡量,只要能够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促进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就是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市场与政府都需要良性运转。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重大发展变化。在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中,也曾出现诸多问题,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现象同时存在。比如,食品安全问题,一再引起社会议论却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一方面,问题的发生与政府监管不到位相关,很多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加工制作、运输进入超市或集贸市场,再到人们的餐桌,要经过多个部门管理,有利可图时多个部门插手,无利可图时相互推诿,“九龙治水”,甚至难以找到被问责主体;另一方面,市场发育不规范,法律不健全,缺少良好的行业自律、市场诚信和社会诚信,建构一个健全的市场体系还需要艰苦的努力。这就是典型的治理问题。再如,环境安全问题,十多年来,从一个城市“集体散步”抵制PX项目,发展到多个地方抵制PX、垃圾焚烧场以及某些重金属项目,表明民众的环境意识越来越强,而政府在项目决策中,依据传统的领导班子内部决策方式,缺少信息公开、公众参与讨论、依法决策等环节,政府与民众的沟通、对话协商还没有制度化常态化。作为上述对缺陷的弥补,就是民众参与需成为社会公共事务决策的必要环节。这既是群众路线的发展,也是社会治理的组成部分。

民众不断增长的诉求与政府能力不完全适应这种诉求的必然产物。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社会财富分配方式与改革开放前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带来的是社会阶层结构和人们观念形态的重大变化。比如人们的人权意识、民主意识、法治意识和对公权力的监督意识都远远高于改革开放前。

这里有三个问题需要注重:一是人们要求参与到与自己利益相关的事务中,如全国人大物权法、劳动法、个税起征点等法律的立法,教育和医疗卫生制度改革方案,都有众多公民自愿参与讨论,但在某些地方事务中却没有这种通道或平台让民众参与到决策过程中来,就全国而言这种制度化的民主参与讨论还是限于少数个案。二是民众对自己的权利、利益诉求越来越高,从工资、就业,到教育医疗,再到各种社会保障,无一不予以讨论,在微博、微信、论坛、贴吧中,均可看到各种意见,有理性分析,也有情绪化发泄,但都反映出社会越来越高的期待和要求。但是,执政党和政府是否有能力满足民众全部要求?有的要求合理合法,应当满足;有的合理,但当下不具备满足条件;有的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实应由市场决定,这又反映出民众自身对市场经济的适应性问题,这都是典型的治理问题。三是人们对社会财富的分配,利益关系的调节,同样期待越来越高。对社会各利益群体间利益关系的协调和处置能力,对利益相关方不同诉求的整合能力,都是对执政能力、政治智慧的考验。近年来不时发生的群体性事件,虽然导火索有所不同,但大多与多年来积累的社会问题紧密相关。虽然党和政府一直在协调社会关系,但与社会的需求仍有一定差距。如果这种社会需求过于强烈和迫切,而以政府为主要代表的公共权力自身、特别是处理政策问题的能力不能顺应这种需求,就会产生治理能力问题。

一言以蔽之,社会的需求、人民群众的诉求与执政党、政府能否满足、如何满足这种诉求的关系,是治理问题的本源。由此,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传统的群众路线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系。

社会保障需求 篇7

一、总需求结构

总需求结构中, 消费需求偏弱、投资和净出口需求偏高。我国经济失衡首先表现在内部失衡上, 主要是投资增长偏快、消费增长相对偏慢, 经济增长过度地依赖于投资。

这些年来, 中国经济没有很好地依赖国内居民消费的增长,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需要加大, 过高的投资率从长期来讲, 只意味着增加供给, 这会进一步加强供求矛盾。大家知道, 总需求的各个构成部分对GDP增长的贡献是不同的。长期以来, 中国的出口价格水平下降, 进口价格水平上升, 贸易条件明显恶化。国内形成了高储蓄、高投资, 但投资远赶不上储蓄水平。储蓄在抵补了投资之后仍有大量剩余, 直接反映到了贸易顺差上。国内消费增长相对缓慢, 就促使国家更进一步依赖外需来解决, 贸易盈余也不断增加。内需和外需的变化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内需增长慢必然导致外需增长快。

二、国民收入分配结构

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中, 一是居民所得占国民可支配收入总额的比重大幅下降, 企业和政府所得的占比大幅上升统计显示, 自1997年之后, 我国居民部门所得占国民可支配收入总额的比重逐步下降, 2004年下降到了57.83%;相反, 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占比分别上升到了2004年的21.79%和20.38%。从2000年至2006年, 中国居民收入增长11.2%, 工资增长11.6%, 财政收入增长19.1%, 企业增长25.5%。二是部门、各行业之间收入分配不平衡。数据显示, 2007年前11个月, 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2 951亿元, 增长率为36.7%。其中, 上游行业和垄断行业中的石油、天然气、钢铁、煤炭和机械等10个行业的利润就占据了39个工业行业利润的近2/3。

三、我国产业结构调整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 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 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有了明显上升, 但是重化工业现象越来越突出。中国过去几十年间农业平均增长水平不足5%, 农业基础仍然薄弱, 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

另外, 虽然第二产业在我国GDP中所占的比重没有明显上升, 但重、老工业现象越来越突出, 这使得我国能源消耗较大, 也就是说, 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仍然过大。大量投资集中到能源、原材料消耗高、污染严重、产业结构低端的一些行业, 而高端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的行业产品只能大量依靠进口。

四、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特征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特征依然十分明显, 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我国还是一个农业大国, 工业化还没有实现。工业化的标志之一是农业人口的比例。农业人口的比例美国仅2%, 欧洲是3%, 而中国最新数据是56%, 但农业所创造的国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总额的30%, 而44%的城市人口创造了国民收入的70%。发达的城市与欠发达的农村同时并存, 现代工业与传统农业同时并存, 这是典型的二元结构。提到城乡二元结构, 我们首先会想到城乡的收入差距。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城镇居民收入和农村居民收入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增长, 但增长速度存在差异。但随着城镇企业制度、工资等改革的深入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城乡人均纯收入之比又逐年上升。由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 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五、中国区域经济结构

中国的区域经济结构形成了东部沿海较发达、中部地区处于工业化早期、西部地区总体还较落后的梯度格局。2006年, 东部地区人均GDP为27589元, 中部地区为11345元, 西部地区为10051元, 东北地区为18284元, 东部是中部的2.43倍, 是西部的2.75倍, 是东北地区的1.51倍。而2000年东部地区人均GDP为12 315元, 中部地区为5508元, 西部地区为4575元, 东北部地区为9183元, 东部是中部的2.24倍, 是西部的2.69倍, 是东北的1.34倍。可以看出, 东部与其他各部的差距在这几年中不仅没有缩小, 反而拉大了。区域之间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城市化率的高低。

六、贸易部门与非贸易部门之间失衡

通常在高速增长的经济体中, 贸易部门生产率进步大大高于非贸易部门, 这会带来非贸易品相对贸易品价格的大幅度上升。但在我国, 由于劳动力和资源价格扭曲, 这一过程难以实现, 导致整个价格水平长期被压低, 实际汇率上升缓慢甚至还在下降, 由此, 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在很大程度转化成名义汇率升值压力的累积。如果不通过结构调整来消除两部门间的价格传递关系, 流动性过剩和累积的隐性通胀压力就难以释放。

结语

社会保障需求 篇8

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简介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 是最为重要的经典行为科学之一, 该理论将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五级: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 (感情和归属的需求) 、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其中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属于低一级的需求, 这些需求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而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属于高级需求, 只有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有下面几个基本观点:一是五种需求像阶梯一样逐级梯升, 但是它的次序并不是完全被固定;二是同一时期, 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求, 但是总有一种需求占主导地位, 对行为起决定性作用;三是一个国家大多数人的需求层次结构与这个国家的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水平和人民受教育程度直接相关。

2 农村残疾人的社会救助需求

通过需求层次理论, 我们可以全方面了解到农村残疾人的社会救助需求, 为提出有效的社会救助对策提供参考。

2.1 生理需求

生理需求是人们维持生存的最基本需要, 即对衣、食、住、行、医药等的生理需要。结合农村残疾人自身特征, 将生理需求概括为温饱需求、医疗康复需求、住房需求、性需求。温饱需求:农村残疾人无法同健全人一样正常就业, 甚至需要家庭成员舍弃工作来照顾他们的日常起居, 致其生活艰难, 成为农村贫困人口的主体部分, 他们迫切希望不用为每日的温饱问题而发愁。医疗康复需求:残疾使其健康状况注定不如健全人, 残疾人需要花费巨额的医疗费用来治疗疾病, 因此, 他们的医疗康复需求比健全人要大的多。住房需求:住房是人们生存的基本条件, 但是依然有不少农村残疾人的居住房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对他们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性需求:性欲是人类的本能欲望, 是人的自然属性, 残疾人在生理、心理上的缺陷使其普遍面临结婚难的问题, 残疾人的性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

2.2 安全需求

农村残疾人的安全需求体现在对健康安全、职业安全、人身安全、生活保障的需求。健康不仅仅指身体上的健康, 还指精神上也达到完满状态, 残疾人因自身残疾受人歧视所引起的自卑感、孤独感会给他们带来不安和焦虑, 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安全。健康安全需求指的是当农村残疾人的身体、精神出现不适时能看得上病, 看得起病, 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职业安全:指的是农村残疾人希望能找到工作, 且工作可以保持稳定, 他们因残疾生活窘困, 迫于生计, 对职业安全的需求会比健全人要大。人身安全:残疾人反抗能力弱, 遭遇歹徒时人身安全很难得以保障;在照护方面, 年轻残疾人或许还能依靠家庭成员来照顾, 但是对于晚年残疾人而言, 父母离世, 儿女进城务工, 他们的日常生活无人照护, 根据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 60岁及以上的老年残疾人占农村残疾人总数的51.45%, 老年人的人身安全问题面临严峻的考验。生活保障:贫困残疾人希望可以得到一定的生活救助金, 且补助标准能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得以提升, 以此来保障自己的日常生活。

2.3 社交需求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个体无法脱离社会而孤立生存。社交需求包括农村残疾人对情感和社会归属感的需要。情感的需要:农村残疾人渴望与别人交往融洽, 能像健全人一样平等地参与社会活动, 例如希望可以通过参与社会娱乐、文化、体育等活动来增进相互间的友谊, 排解自身的孤独感。社会归属感的需要:同为社会的成员, 农村残疾人不愿看到因自身的残疾而被大家抛弃, 他们希望自身所面临的困难可以得到大家的关心和同情, 并能给予相应的帮助, 唯有如此, 农村残疾人在生存的社会里才会有切实的存在感。

2.4 尊重需求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应有的尊重, 残疾人更亦如此。他们的自尊心会因为自己的缺陷而变得比健全人更强, 非常看重别人对他的看法, 怕受到别人的歧视。然而, 社会上仍有不少人歧视残疾群体, 给残疾人造成巨大的心理伤害, 他们把“残疾”等同于“残废”, 认为残疾人不但没法养活自己, 还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其实公众应该明白, 无论他们是出于何种原因造成的残疾, 都是因为社会服务和管理的缺位所造成的, 是人类发展过程中所需要付出的代价, 残疾人是需要大家一起解决的社会公共问题。

2.5 自我实现需求

自我实现需求是指人们希望可以充分发挥自身潜能, 实现个人理想与抱负的需求, 这是最高层次需要。对可以接受教育的适龄残疾人而言, 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能像其他同龄人一样在学校学习, 并取得优异成绩, 实现自我价值。对已步入社会的农村残疾人而言, 他们不愿被众人视作残废, 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希望能同健全人一样自食其力, 或下田劳作或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在工作中实现个人价值。

3 农村残疾人社会救助需求的实现对策

3.1 生活方面

由政府、村集体出资, 安排老年残疾人住进当地敬老院, 对于不愿住进敬老院的残疾人, 由村委会组织自愿村民或学生定期为他们提供日常生活服务。增加政府对农村残疾人社会救助资金的转移支付;积极推动非政府组织、社会志愿者的参与, 实现救助主体的多元化;扩大贫困残疾人的低保覆盖面, 提高最低生活保障金额, 同时可以对特困, 重度残疾人提高补助标准, 实行区别施保;按年龄段为失去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提供不同水平的福利津贴。

3.2 就业方面

政府需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以及农村残疾人对职业技术的兴趣提供多选择的职业培训, 增强农村残疾人的就业能力;大力扶持福利企业的兴办和发展, 拓宽农村残疾人的就业渠道;鼓励支持农村残疾人自主创业, 在政策上给予特殊照顾, 如减免税费、帮助开拓市场、免费提供标准咨询等, 以创业带动就业;为农村残疾人提供全面、有效的就业信息, 保障信息的通畅。

3.3 医疗康复方面

完善新农合制度, 扩大农村残疾人的新农合覆盖面;减免贫困、重度农村残疾人的个人缴费, 提高报销比例;将残疾人的医疗康复项目纳入报销范围;简化新农合报销程序。加大康复培训人员的培养力度, 推进康复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政府资金投入, 加快建立农村残疾人基层康复站, 大力研发有助于残疾人康复的新技术、新器具;为贫困残疾人免费开展特定康复治疗, 如, 白内障复明手术、残疾儿童肢体矫治手术、盲人定向行走训练等。

3.4 住房方面

多渠道筹集危房改造资金, 建立以残疾人自筹为主, 中央和地方补助为辅, 社会捐助, 银行贷款等组成的残疾人危房改造资金筹集机制;加大政府危房改造投入, 适度提高补助水平;积极宣传危房改造惠民政策, 让更多残疾家庭参与危房改造;贯彻执行先急后缓原则, 优先对最危险住房、最贫困残疾人进行危房改造。

3.5 教育方面

建立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机制, 积极争取个人、社会团体、慈善机构等社会各界的教育捐助;完善农村残疾人助学政策, 减免残疾学生的学费、学杂费、住宿费, 给予伙食补贴费, 确保残疾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大力发展农村特殊教育, 在残疾儿童比较集中的乡镇建立特殊教育学校, 满足残疾儿童入学愿望;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 对高等学校教师进行必要的特殊教育培训。

3.6 服务方面

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要充分考虑到残疾人的特殊性, 为残疾人建设无障碍空间与设施, 保障残疾人能独立、安全出行;由村委会牵头, 为本村残疾人积极组织文化、体育、娱乐活动, 增进残疾人的人际交流, 满足残疾人的社交需求;为解决残疾人的单身问题, 可由乡政府在本乡镇定期举办“残疾人相亲会”, 为农村残疾人搭建一个广阔的交友平台。

3.7 精神方面

残疾人属于社会弱势群体, 加之社会上歧视残疾人的行为依然普遍存在, 极易使残疾人产生自卑失落、自暴自弃的精神状态, 为此相关部门应该加强残疾人的心理健康教育, 及时疏导、解决其心理问题;完善残疾人权利保护法, 严厉处罚针对残疾人的非人道主义行为, 以完善的法律制度捍卫残疾人的人格尊严;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力度, 纠正民众将“残疾”等同于“残废”的错误理念, 让民众明白残疾人也同健全人一样能够创造社会财富。

摘要:农村残疾人社会救助是发展农村残疾人事业最基本的工作, 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的文明程度。通过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农村残疾人的多层次社会救助需求, 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以期更好的满足农村残疾人的实际需要。

关键词:农村残疾人,社会救助,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参考文献

[1]邢佳.由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看当今低保对象的需求[J].商业文化, 2012 (02) :309-310.

[2]葛丽.当前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表现—基于需要层次理论[J].科技展望, 2015 (22) :250.

[3]李湘云.残疾人事业发展中人道主义文化的营造[J].江南论坛, 2015 (08) :51-52.

装备保障方式转型需求分析 篇9

装备保障方式是由一定的装备保障主体、装备保障对象、装备保障内容、装备保障手段等因素综合决定的,是装备保障体制和装备保障能力相统一的产物,也是军事需求和装备客观物质基础矛盾运动的结果。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体化联合作战模式的牵引和武器装备科技含量的提高,对未来作战部队装备保障方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需求。研究分析一体化联合作战对未来作战部队装备保障的新要求,并通过对比现行陆军装备保障方式现状,找出当前装备保障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差距,明确装备保障方式转型需求,对于实现精确化保障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未来作战部队装备保障特点

未来的作战部队是以构建基于信息系统的一体化综合保障体系为核心,以发展基于信息技术的模块化、网络化、智能化保障平台为重点,以优化装备保障指挥体制、组织模式、制度机制和力量结构为关键,使得装备保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保障任务、保障体系、保障过程、保障方式等方面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对装备保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1.1 保障任务复杂多变

未来作战部队由于集成了更多保障对象和保障主体,注入了大量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要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任务,使得保障主体承担的任务呈现复杂易变性。复杂性的根源在于关系的非线性、多样性、紧密性等,既有对建制部队的保障,也有对加强和配属部(分)队的保障,既要保障硬摧毁的战损装备,也要保障软摧毁的战损装备;既有传统的平面保障,也有信息流控制物质流、技术流的立体精确保障;既有建制部队实施的保障,也有军民一体化实施的融合式保障,各种关系错综复杂。易变性主要指多变、快变和不确定性变。所谓多变,是指装备保障变化形式的多样性,它既与装备保障环境、任务需求的多变性相关,也与装备保障适应环境、满足任务的多样性方式相关。所谓快变性,是指装备保障变化的快速性、加速性,这主要是由信息化对信息的精确性、信息流程的快速性,乃至业务流程的高效性提供支撑和促进作用所导致的。变化的不确定性是指装备保障变化的难以明确预知的性质,它是装备保障复杂性特征的突出体现。随着装备保障内外部关系的日益丰富、多样化,随着装备保障流程效率大为提升、运转周期大为缩短、演化进程日益加快,装备保障变化的不确定性也将越趋明显。

1.2 保障体系内聚外联

未来作战部队按照陆军全域机动作战的要求,在信息系统的联通融合下,实现了各类装备保障实体的“硬联接”和装备保障指挥控制流程的“软联接”,使各种保障力量、保障单元、保障要素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聚合成基于模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保障体系。这个体系,通过压缩保障规模,减少保障层次,将过去按条块划分、功能过于专一的保障力量编组方式,转变为按任务、能力和需要进行编组,发展多功能、小型化、模块化保障力量,实现保障结构的优化;通过广泛采用网络信息技术,将作战指挥、后勤保障和各级装备保障指挥、各种装备保障资源、各类装备保障信息连成协调一致的网络,实现装备保障纵向综合、横向联合、整体高效;通过建立具有装备状态监控、故障预测、智能诊断、损伤评估、信息处理和辅助决策等功能的维修管理信息平台,将信息流贯穿到装备保障的全过程和全要素,实施精确保障。

1.3 保障资源全维可视

全维在这里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指信息化战场的各维战场空间和装备保障各个要素;可视,是指对保障对象和保障资源信息的准确掌握及对其需求的准确预测。未来作战部队广泛运用故障自动诊断技术、战损评估技术、自动识别技术、计算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卫星定位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能够实时准确地掌握战场装备的作战技术状态及保障需求、装备保障各要素的战场状态,以及装备保障行动的视讯、声讯、数据等信息,达到战场装备保障状态的“透明”。其主要标志是:一是保障力量可视。就是通过装备保障信息系统,能够实时掌握通用装备、弹药、维修器材、机具设备、保障人员等保障力量的数量、质量和战场分布等信息。二是保障需求可视。就是通过装备保障信息系统,能够实时掌握装备战损、弹药消耗、器材补充、保障人员及保障装备、机具设备需求。三是保障态势可视。就是通过一体化指挥平台和装备保障信息系统,能够实时掌握保障对象的战场动态变化,以及各级保障机构遂行任务的情况。

1.4 保障方式综合一体

未来作战部队基本作战形式是诸军兵种一体化联合作战,这从根本上决定了未来作战部队装备保障的基本形式必然是一体化综合保障。其主要标志是:一是各专业保障综合一体。就是适应武器装备一体化和信息化条件下体系作战的要求,打破机械化条件下装备保障各兵种专业自成体系、自我保障、分散管理、重复建设的模式,按照作战编成和装备技术、保障技术,依托综合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手段,对各专业装备保障,按技术门类重组定岗,按作业需求模块编组,按保障任务综合编成,建立功能聚合、专业组合、资源整合、力量统筹的装备保障体系,形成装备保障合力,为部队作战行动提供精确高效的装备保障。二是各层级保障综合一体。就是着眼体系作战要求,按照“建设向上集约”、“保障向下聚焦”的原则,科学统筹战略、战役、战术各级装备保障任务和军队、地方装备保障任务,改变传统的机械化条件下按级保障、按计划预先协同的粗放型保障模式,实行按需求适量保障、按信息实时协同的精确保障,实现各层级保障效能的有效聚合。三是各保障要素综合一体。就是着眼信息化装备平战时管理保障需要,运用基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横向一体化技术的装备保障综合集成技术,建立集装备管理、修理、供应、训练于一体,集平时建设管理与战时保障于一体的一体化综合保障体系,实现装备保障各要素融合互动、平战时保障整体高效。

2 当前部队装备保障方式转型需求

现行装备保障方式是基于传统手工作业的兵种专业分割的规模型定时计划保障,与未来作战部队装备保障需求相比,仍然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与差距。

2.1 保障信息化水平亟待提高

我军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保障能力尚处于初步建设阶段,难以满足信息化条件下一体化联合作战装备保障需要。一是信息主导程度还不够高。信息在保障能力生成上的比重不大,信息系统对保障要素、保障单元、保障系统的聚合作用还不强,也难以有效将装备保障的技术侦察、指挥控制、抢救抢修、储备供应、快速机动等集成一体,形成具有倍增效应的体系化保障能力。二是体系保障程度还不够高。自成体系、分散保障的保障体制,致使诸军兵种之间、战略战役战术之间、军地之间的装备保障条块分割、多头管理、重复建设,资源难以有效配置,行动难以有效衔接,制约体系保障能力的形成。三是综合集成程度还不够高。我军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技术体制和标准规范还未完全统一,现有信息资源的整合及利用率低,横向一体化技术、集成保障技术、全资可视技术、远程支援技术、精确保障技术、预测维修技术、C4ISR技术等尚未转化为技术手段,制约信息化条件下装备保障能力的生成和提高。

2.2 一体化综合保障体系亟待健全

目前,我军装备保障仍以立足军内、自成体系、自我保障、分散建设为主,体系结构的优化更多的是各专业、各领域、各系统的局部优化,与形成一体化综合保障体系的要求有较大差距。一是军地一体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国防军工企业和社会保障力量尚未有效引入军队装备保障领域,军地保障资源配置、力量运用、信息共享的机制还没有形成,难以有效发挥国家整体保障效能。二是诸兵种一体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各兵种专业自成体系、自我封闭的建设格局和大而全、小而全的建设模式没有根本改变,难以有效发挥整体保障效能。三是战略战役战术一体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各层次保障力量之间任务分工相互交叉,保障力量运用相互脱节,影响了一体化综合保障能力的形成与提高。

2.3 保障手段科技含量亟待增强

总体看,保障装备体系与装备体系不配套的问题仍然存在。一是保障装备技术含量低。现有保障装备的信息化程度还比较低,尚未建立集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和检测、抢修、补给于一体的通装保障手段体系。二是保障装备体系不完善。现行保障装备体系主要基于装备型号,通用化、模块化、组合化水平还不高。装备保障技术观察装备、通用装备电子系统综合检测装备、通用装备机械液压系统综合检测试验装备、野战弹药器材装卸载装备等尚未纳入陆军武器装备体系,两栖作战、高原高寒作战、空降作战保障装备还未形成系统配套的体系。三是保障设备机具体系滞后。由于缺少系统整合,保障机具设备按兵种专业开发多、通用化少,型谱种类多、系列化少,单一功能多、组合化少,与综合保障的要求不相适应。

2.4 保障方式快速灵活亟待拓展

陆军现行的管理机构设置采用总部、军区、集团军、师(旅)、团五级树状管理体系,构成多级制的一条树状管理链。自上而下,各级相应编配有修理厂、修理分队及器材仓库,分别承担装备的大修、中修和小修。战时则展开成修理抢救机构和器材供应机构,完成抢救和抢修任务。作战营一般无建制维修力量,战时主要靠上级支援加强。这种树状装备管理机构设置便于组织建制保障和逐级保障,但随着信息化战争的不断发展,这种体系表现出信息流程长、平级之间不能横向沟通、抗毁能力差等不足。一个装备保障问题的发生到解决,需要从战斗单元开始逐级反映到相关职能部门,经决策后,再按相反的顺序将指令下达到执行部门。中间若有反复,则需要重复以上环节,容易造成决策流程长、反应速度慢,容易造成时间上的延误和管理资源的浪费,导致工作效率的低下。

参考文献

[1]梁海滨.一体化装备保障[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9.

[2]张引,姜自友.适应信息化需要推进装备保障转型.炮兵学院学报.2009,117(2):46-47

[3]李智舜,吴明曦.军事装备保障学[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9.

社会保障需求 篇10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 社会保障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社会保障是指按照法律规定, 采取多样化的形式, 以政府为主导, 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 帮助居民在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或由于某些原因在生活困难时度过难关, 以保证其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救助制度。[1]农村社会保障作为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作为农村公共服务中的一种重要的公共服务设施, 在保障农民基本生活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和推进, 不仅关乎农民的切身利益, 也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及其农村的社会稳定。[2]

纵观目前的研究进展, 主要集中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现状分析、模式选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意愿等方面,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归纳。一是有关农户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意愿的研究。谭静和江涛研究结果显示, 农户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意愿比较低, 参与意愿和参与行为差异甚大。[3]学者普遍认为农民收入水平是影响农户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4]而高文书的研究正好与此相反, 他认为家庭人均收入对农户参保并没有显著影响。[5]对养老保险制度的了解程度、文化程度、农业劳动力比重、对未来收益的心理预期等也是影响农户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主要因素。二是有关农村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影响的研究。有学者研究认为, 农村社会保障支出可以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6,7]同时,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比较微弱, [8]而Kotlikoff得到了与此完全相反的结论。他认为, 社会保障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私人消费。[9]也有学者认为社会保障与消费之间的关系无法确定。[10]三是有关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现状、模式等研究。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11]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还存在着保障水平低、覆盖面窄、保障体制不健全、支出结构不尽合理等诸多问题, 因此, 要对农村社会保障基金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投资,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实行“乡土互助圈”模式, [12]并建立健全“全覆盖、多支柱、可持续”普惠式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13]

综上可见, 学者们从农户参保意愿、对消费行为的影响、模式选择等方面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研究, 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这些研究极少涉及农村社会保障的供需研究, 鉴于此, 本文主要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来进行实证分析。供给方面, 主要是实证分析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投资状况;需求方面, 主要是立足于农户角度, 对农户满意度、农户参保意愿进行实证分析。

二、农村社会保障投资状况

1. 农村社会保障事业费逐年增加, 但占民政事业费支出比重偏低

为了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缓解农村贫困等问题, 按照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要求, 我国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 投入资金逐年增加, 并建立了相对较为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

进入21世纪, 尤其是2003年以来, 我国各级财政加大了对农村的投入, 其中对农村社会保障事业费的支出呈现出逐年攀升的趋势。如表1所示, 2000~2009年, 我国农村社会救济费由8.7亿元增加到487.9亿元, 2009年农村社会救济费是2000年的56倍, 是1995年的162.6倍 (1995年我国农村社会救济费仅为3亿元) , 年均增长56.43%, 可见, 我国农村社会救济费增长速度之快。同期, 自然灾害救济费由35.2亿元增加到199.2亿元, 其中2008年的自然灾害救济费高达609.8亿元, 达到最高水平, 2009年自然灾害救济费是2000年的5.7倍, 是1995年的8.56倍 (1995年我国自然灾害救济费为23.5亿元) , 年均增长21.24%, 我国自然灾害救济费的增长速度远低于农村社会救济费增长速度, 低出35.19个百分点。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2001-2010) , 中国统计出版社。

虽然农村社会救济费和自然灾害救济费逐年增加, 但是占民政事业费支出总额的比重却比较低。如表1所示, 1995~2009年, 我国农村社会救济费支出占民政事业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由2.9%上升到22.4%, 其中, 在2007年和2008年, 出现少许的下降, 分别比上一年下降了0.5个百分点和0.4个百分点。同期, 自然灾害救济费支出占民政事业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波动幅度较大, 总体呈现出先持续回落后大幅上升再大幅下跌的趋势, 1995年自然灾害救济费支出占民政事业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为22.7%, 之后一直下降, 2007年降为6.6%, 2008年又大幅回升, 达到28.4%, 2009年又大幅回落, 回落至9.1%。虽然我国农村社会救济费支出占民政事业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而自然灾害救济费支出占民政事业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波动幅度较大。但是整体来看, 与农村发展及其与解决农村贫困等问题的需求相比, 农村社会保障事业费支出占民政事业费支出总额的比重还显得偏低。

2. 农村社会保障事业费支出结构比较

从自然灾害救济费的构成看, 2000~2009年, 生活救济费和灾民倒房重建的支出比较多, 分别为512亿元和581亿元, 占自然灾害救济费的比重分别为40.94%和46.46%, 而灾民抢救转移安置费和救灾储备的支出较少, 所占比重分别仅为4.66%和3.59%。近些年来, 我国生活救济费逐年增加, 但占自然灾害救济费的比重却持续下降。生活救济费由1995年的17.1亿元增加到2009年65.9亿元, 其中2008年的支出最多, 达152.4亿元, 年均增长10.12%;其占自然灾害救济费的比重由1995年的72.77%下降到2009年的33.08%, 其中, 2008年的比重最小, 为24.99%。各级财政对灾民抢救转移安置费的支出比较少, 1995年为1.9亿元, 2003年达到11亿元, 2008年达到12.1亿元;其占自然灾害救济费的比重, 1999年为8.09%, 2003年达到最高水平, 为20.79%, 2008年的支出水平最低, 比重仅为1.98%。由此可见,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事业费支出结构不尽合, 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3. 社会保障事业费逐步向农村倾斜, 城乡逐渐趋于平衡

从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支出来看, 城市和农村的支出均呈现出快速增加的态势。如表2所示, 2002~2010年,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由7.1亿元增加到445亿元, 年均增长67.74%;占全国最低生活保障的比重由6.1%增长到45.9%。其中, 2007年以来,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快速增加, 2007~2010年,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分别为109.1亿元、228.7亿元、363亿元、445亿元, 占全国最低生活保障的比重分别为28.2%、36.8%、43%、45.9%, 比重分别比2006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20.6个百分点、26.8个百分点、29.7个百分点。从最低生活保障支出的增长速度来看, 近些年来, 农村均高于城市。2007年和2008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增长速度均超过100%, 分别达到150.8%和109.6%, 远高于城市的增长速度 (23.7%和41.8%) , 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44.4%和61%) 。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占城市的比例来看, 这一比值逐渐增大, 2002年为6.5%, 2005年超过10%, 达到13.2%, 2008年超过一半, 为58.1%, 2009年为75.3%, 2010年达到84.8%, 可见, 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支出逐渐趋于平衡化。

资料来源: (1)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2002~2010) , 中国统计出版社; (2) 民政部:《社会服务发展统计报告》 (2010) ; (3) 民政部:《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 (2002~2009) 。

4. 农村社会保障事业费区域比较

进入21世纪, 国家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 特别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社会救济费的投入, 逐渐弱化了对东部地区的投入, 而是强化了地方财政的投入能力 (见表3) 。国家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农村社会救济费的投入力度, 有利于减少西部地区贫困, 进一步缩小东中西部差距, 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2002~2010) , 中国统计出版社。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2002~2010) , 中国统计出版社。

现就自然灾害救济费投入情况来讲, 国家主要是向西部欠发达地区倾斜。西部地区自然灾害救济费投入由2001年的19.3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154亿元, 增加了134.7亿元, 其中, 2008年的自然灾害救济费投入最多 (这主要是由于2008年的自然灾害所致) , 达到533.1亿元, 年均增长速度为29.6%。2001~2007年, 西部地区自然灾害救济费占全国自然灾害救济费的比重基本维持在40%左右, 2008年比重迅速提升, 达到90.6%, 2009年为77.8%。2009年, 东、中、西部地区自然灾害救济费分别为14.72亿元、29.1亿元、154亿元, 西部地区自然灾害救济费分别比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高出139.28亿元和124.9亿元, 分别是东部地区的10.46倍和5.29倍 (见表4) 。由此可见, 东、中、西部地区的农村社会保障事业费支出之间的差距在逐步缩小。

三、农村社会保障农户参保情况分析

本部分研究数据来源于2011年的实地调查, 问卷中涉及农户对农村社会保障状况的满意度及其不满意的原因、农户参保意愿等问题, 共获有效问卷1510份。

1. 农户对农村社会保障状况的满意度很高

整体来看, 农户对农村社会保障状况的满意度很高, 不满意度较低。农户对农村社会保障状况满意度结果为“基本满意”、“满意”和“非常满意”的概率分别为20.65%、73.27%和2.19%, “非常不满意”和“不满意”的比例分别仅为0.64%和3.26% (见表5) 。由此可见, 农户对农村社会保障状况的评价相对很高, 也就是说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的效果较为理想。这可能主要是因为国家近些年加大了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 不断发展农村的社会事业, 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社会救助体系等, 农民从中得到了一定的实惠, 农民对其的评价较高。农户对农村社会保障状况的较高评价, 主要归因于近些年国家实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五保供养制度等实施, 为农村生活困难家庭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 同时, 这些制度的实施基本上都做到了公平, 困难户基本上都能得到政府的救济, 从而农户的评价较高。

单位:%

另外, 本文在此对这3.9%不满意概率的原因作出说明。调查结果显示, 农户对农村社会保障状况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透明度不高、覆盖范围小、公平性低, 透明度不高是农户不满意的主要原因, 占了41.03%, 这表明最低生活保障、五保户制度的实施的公开性不高, 这也反映出了农村的现实, 即最低生活保障户、五保户的评定都是由村长定夺, 虽名额基本上都定向了困难户, 但是并未实行公开, 这就会引起了其他农户的不满。覆盖范围小的比例为23.9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都是针对全部农民的, 而最低生活保障、五保户制度只针对的是极少数的农户, 这就会使得未得到社会救助的农户感到心里不平衡, 从而对此不满。农户对农村社会保障不满意的原因还有公平性低、补助和救济发放标准低、管理不善, 比例分别为22.22%、6.84%和5.98%。

2. 不同收入层次农户对农村社会保障状况满意度的评价

对于农户收入层次的划分主要是参照《中国统计年鉴》中对于农户人均年收入的划分标准来进行的, 共划分为五个层次, 即低收入户、中低收入户、中等收入户、中高收入户和高收入户。从样本情况来看, 主要以中等收入和中高收入水平的农户居多, 超过了一半, 合计为70.58% (见表5) 。从收入分组情况看, 农户对农村社会保障状况满意度评价结果为“满意”的概率最高, 都处于70%左右, 低收入组、中低收入组、中等收入组、中高收入组、高收入组分别为69.76%、60.43%、72.16%、73.01%、77.29%;而评价结果为“非常不满意”的概率很低, 并基本呈现出“U型”态势, 以上五个收入组依次分别为0.51%、0.12%、0.27%、0.29%、0.83%;评价结果为“不满意”的概率也较低, 以上五个收入组依次分别为2.7%、9.17%、1.99%、3.05%、2.38% (见表5) 。由此可见, 无论是从整体还是从收入分组情况来看, 农户对农村社会保障状况满意度都很高, 表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的效果很理想, 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在农民的心中得到了肯定。

3. 农户参与意愿

调查结果表明, 对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农户的参与意愿很高, 达到了99.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项确保农户身体健康的保障措施, 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命健康, 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 已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因此, 农户的参与意愿很高。而对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农户的参与意愿却很低, 参与率仅为1/4 (25.04%) 。究其原因, 可能是因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费比较高, 缴纳年限长 (一般至少为15年) , 养老金少等, 使得农户的参保意愿较低;也可能是因为农户认为自己将来有子女养老或者是自己储蓄养老, 没必要将钱用来缴纳养老保险, 自己可将钱存储在银行。

当问及农户目前或以后希望的养老模式时, 78.46%的农户选择了传统的养老模式, 即由子女养老, 排在了第一位, 这也正好体现了我国的传统道德观, 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权, 而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农户自己储蓄养老模式排在了第二位, 占比为40.38%, 仅次于子女养老模式;而农户将来愿意购买养老保险的比例排在了第三位, 比例为27.82%, 购买意愿不强。其他的一些养老模式, 如靠亲朋好友、政府救济、土地养老的比较少, 分别为0.19%、4.94%、5.32%, 还有0.32%的农户说不清楚自己将来希望的养老模式 (见表6) 。

四、结论

进入21世纪, 尤其是2003年以来, 我国各级财政加大了对农村的投入, 其中对农村社会保障事业费的支出呈现出逐年攀升的趋势, 并逐步向农村和西部地区倾斜, 城乡逐渐趋于平衡, 区域差异逐步缩小, 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但与农村发展及其与解决农村贫困等问题的需求相比, 仍存在保障水平低、覆盖面窄、占民政事业费支出总额的比重偏低、支出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200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9年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及其1993年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的实施, 使得农民的基本生活和身体健康得到了应有的保障, 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正因如此, 无论是从整体还是从收入分组情况来看, 农户对农村社会保障状况满意度都很高。对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农户的参与意愿很高, 达到了99.8%, 而对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农户的参与意愿却很低, 参与率仅为25.04%。对于养老模式, 主要还是传统的养老模式, 即由子女养老, 其次是农户自己储蓄养老模式 (40.38%) , 农户对于购买养老保险的意愿不强, 为27.82%。

社会保障需求 篇11

[关键词] 引智工程;海南

【中图分类号】 D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2-011-2

近3年来,海南在引智事业的发展上做出了不少贡献,共实施出国境培训项目143个,派出业务骨干和专业技术人员2530人次,内容涵盖现代农业管理、城市规划与管理、旅游管理和营销等,取得了一些效果。尤其是“双百工程”培训项目、“千村引智示范项目”等海南省引智品牌项目的实施计划,对海南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实质性的推进作用。然而,从总体上看,政府官员和专业机构前往境外培训的时间和次数较多,基层单位人员较少;培训项目中宏观的内容居多,微观的具体项目较少。出去的学习参观的多,引进来实地培训讲解的少;培训组织多,效果评估少。投入到培训的大量资金,是否带来相应的正效应,目前还缺少具体的验证方法。如何适应新形势和新发展需要的引智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国际旅游岛建设,需要抓落实。特别是在打造国际旅游岛的品质上,需要有一个大的提升。海南引智工程总体上侧重的是本岛经济发展能力的提升,在对社会化管理、海南特色文化建设方面的关注并不多,这个部分因此成为引智工程的“软肋”。越来越多的需要表明,海南的引智工作,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多下功夫:

一、道路交通管理

海南道路交通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海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现象已经快速成为影响市民出行的顽疾,给城市生活带来严重干扰。伴随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发展步伐,海南的道路通车里程、机动车和驾驶人员数量大幅增加,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日益繁重。至2012年底,全省机动车保有量已达187余万辆,其中:汽车564188辆,同比增长15.21%,驾驶人达163余万人,同比增长7.13%,在较长的时间内,海南道路、车辆、驾驶人,还将继续保持增长的趋势。海南的城市交通管理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城市道路功能规划、设置不合理;第二城市交通需求分析不准确,道路设计布局不能跟上发展速度,道路面积严重不足;第三,私家车增长速度快,驾驶员水平参差不齐,道路安全观念不强,公众整体交通安全素质短期内不会有较大提升,影响交通行车秩序、交通安全的突出交通违法行为依然众多;第四,交通产生的污染十分严重,造成能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第五,交通管理水平偏低,部门协作、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尚不完善,交通安全管理基层基础工作还不牢固,缺少整体的交通发展战略;第六,交通管理人员素质无法匹配急速增长的交通流量,亟待提高整体素质和能力。目前海南的交通拥堵现象发展的速度非常快,一些乡镇在节假日也普遍出现严重拥堵,尤其是最大节日,不少旅游景点的交通拥堵已经给当地政府带来严重困扰,不仅影响游客的观光需要,而且给当地居民的日常出行带来不便。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声誉的不断扩大,外来有车族增长会越来越多,自由行的观光客也会大量涌现,因此,对道路交通的管理必须要加大力度。海南的引智工程应该在这方面给予必要的关注,不仅需要分期分批派遣交通系统和交警系统的人员出国参观学习培训,还需要引进一批交通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到海南来帮助指导设计海南城乡交通规划,使海南的交通布局能适应今后海南发展的需要。在城市交通管理方面,路面交通工具分流的安排、红绿灯时间分布、路网的结构以及错峰出行安排等有关方面的设计以及管理,需要有一批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参与,这些工作,都需要引智工程给予支持。

二、垃圾处理

垃圾处理是保护环境的一大课题。也是一个难题。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来海南旅游的人越来越多,2011年,全省接待游客过夜人数3001.34万人次,比2009年的2250.3万人次增长33.4%。游客在给海南创造GDP的同时,留给海南的旅游垃圾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海南的城镇化建设发展,在改善人们生活的同时,产生的垃圾也开始增多。海南的垃圾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第一,餐厨垃圾。海南每年产生约50万吨餐厨垃圾,而随着海南餐饮业零售额以每年近21%的增长速度,全省餐厨垃圾日产生量还将呈增长态势。第二,生活垃圾。据环卫部门测算,我省农村人均日产垃圾量达0.8公斤至1公斤以上,千人以上村庄年产垃圾将近400吨。第三,建筑垃圾。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大规模的城镇化建设、拆迁、老城区改造产生的建筑垃圾量也与日俱增。垃圾不仅对土壤环境有污染和影响,对大气环境有污染和影响,对人的身体健康更有影响。垃圾的不当处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负面作用,目前是越来越严重。海南逾六成人口仍然居住在农村,农村有良好的生态环境、风光秀丽的景色,但遍地的垃圾和横流的污水与大环境格格不入。

据了解,垃圾处理就是运用填埋、焚烧、堆肥处理和回收利用等多种形式,对城市垃圾进行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过程。2007年末,海南省政府曾提出将在3年内基本解决全省18个市县的垃圾和污水处理问题。目前看来,效果并不大。目前在海口、三亚等5个市县建设海南餐厨垃圾处理厂项目,引进德国先进的餐厨垃圾处理系统,将餐厨垃圾加工成生物有机肥和生物柴油的工程已经启动;面对依旧简单、粗放的建筑垃圾处理方式,怎样科学合理地对建筑垃圾进行处理、加工、再利用,让垃圾变废为宝,已是管理部门当前急需解决的课题。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还不能遵循循环经济理念,实行源头减量,对产生的生活垃圾进行资源回收利用的效果非常小。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是一个令政府非常头痛的问题,它不仅考量城市管理者的管理能力,也衡量着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前不久,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切实提高我省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水平,改善城市生活环境,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海南引智工程最好是配合省政府这一决定,将垃圾处理做的比较好的旅游城市的经验引入海南,特别是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通过他们在海南的实际行动,带来海南垃圾管理方面的全面改革。尤其是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海南推行几年来一直不给力。海口市去年8月,也曾启动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回收综合利用工作,但由于缺乏配套垃圾处理技术、宣传不到位等原因,这项工作开展并不如人意。引智工程要在这方面做一个长期规划,不断地将国外在这些方面卓有成效的行动带入海南,通过加大引智成果示范推广力度,健全引智成果共享机制。让海南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生,真正将垃圾分类行为融入每个家庭。

三、本土文化保护和传承

旅游的灵魂是文化。海南的本土文化为海南的旅游业增添了无尽的魅力。保护海南本土文化,不仅仅是保护海南旅游的生命力,更是对海南本地居民的尊重,对不同文化种类的尊重,对人类文明的尊重。长期以来,海南的黎族苗族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一直被用做商业开发,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海南黎苗族文化和海南特色的汉族文化已经便成为弱势文化,弱势文化在强势文化面前,有被湮灭的危险,目前这样的兆头已经显现。在海南,不仅城市看不到黎苗服饰,难以听到黎苗语言,乡下也只有年纪大的人才包有本民族特色。一些黎苗风俗在年轻人的生活习惯中已经淡化,政府部门对本地语言、本地传统节庆并没有特别的保护规定,当地民众不断被外来文化同化,海南的本地特色逐渐淡化。海南引智工程如何本土文化保护工作作为引智内容加以重视,是海南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国外在如何保护本土文化特色方面的做法应该是特别多的,尤其是在一些旅游胜地,如巴厘岛,夏威夷,济州岛等,还有的如美国对印第安文化的保护,新西兰对毛利人文化的保护,以及台湾对高山族文化的保护做法,值得引智工程给以关注和引入。海南是中国三大侨乡之一,海外侨胞有300多万,琼侨对海南有深厚的感情,海南的有识之士认为,海南可发挥侨乡优势,通过利用海外华人华侨社团渠道,引进华人华侨人才,特别是新一代华人专家,建设国际旅游岛。海南可以采取“请进来”方式,邀请海外文化保护方面的权威人士来琼讲学交流或实地考察,充分利用友城渠道引进适合海南需要的高级国(境)外专家、使更多的海外人才参与到海南的本土文化保护工作方面,为家乡献策献力。有资料显示,近5年来,海南省通过海外华侨华人联合会、留学生联谊会、海外华人行业协会,尤其是琼属华侨华人社团等机构,共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3800多人,我们可以通过创新的优惠政策。在侨琼集中的国家和地区设立民间联络窗口,聘请海外侨领、海外委员为海外引才引智顾问,为海外高层人才来琼工作铺路架桥。政府加大投入力度,让引智工程逐步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常态机制,切实把引才引智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性的举措。为海南本土文化保护提供稳定的支持。

飞机机电系统备件保障需求分析 篇12

备件作为飞机的综合保障要素之一, 其保障程度不仅决定着飞机使用阶段维修保障工作的顺利与否, 最终还将影响到飞机战备完好性水平的高低。机电系统作为飞机的重要系统, 其备件保障更是直接影响着飞机整体作战效能的发挥。机电系统备件配置的品种和数量不够, 会造成飞机大部分时间处于不可用状态;反之, 盲目地增加备件库存量, 又会导致飞机全寿命周期费用增加。因此, 如何对飞机机电系统使用阶段的备件配置种类及数量进行科学合理的估算, 是飞机综合保障工作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1国内外发展现状

国外对包括机电系统在内的飞机备件数量统计分析与预测研究很多。20世纪60年代起, 国外就已对备件管理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 并取得了不少成果。许多理想环境下的备件库模型被不断提出和改进。早期的备件需求预测模型主要应用专家决策方法, 多以经验数据来确定备件的库存数量。80到90年代, 为了解决飞机战备完好性问题, 人们将可靠性、使用可用度等指标引入备件需求预测过程中。主要有以可靠性、 使用可用度、战备完好性等参数为基础的备件需求预测方法, 在预测过程中着重考虑备件的消耗过程, 从零件本身的损坏机理以及备件所导致的后果出发, 建立备件的数学模型[2]。 目前, 国内针对产品设计、定型、生产过程中的备件保障工作编制了一些国家军用标准, 为指导飞机机电系统备件品种与数量的确定提供了一定的参考[3]。但主要是从程序上规范备件保障方案和备件确定过程, 并不涉及具体的备件品种和数量确定的分析方法和技术, 缺少对飞机机电系统备件保障需求预测的指导方法。因此, 开展飞机机电系统备件保障的影响因素分析, 结合使用过程中的维修保障流程得出飞机机电系统备件的需求种类和数量, 是我们亟需研究的课题。

2飞机机电系统备件保障影响因素分析

2.1影响飞机机电系统备件种类的因素

飞机机电系统使用阶段的备件供应种类主要受到机电系统运行环境、备件贮存空间、维修体制、保障模式等因素的影响, 备件的确定应满足每次执行飞行任务期间不因备件供应不足而影响到飞机机电系统可用度的要求。综合来说, 影响飞机机电系统备件种类的主要因素如图1所示。

在飞机使用阶段确定机电系统备件种类时, 应综合考虑上述影响因素, 包括维修方案、任务需求、使用环境、贮存方式、经济性等, 确定实际所需的备件种类目录, 根据确定的飞机机电系统备件种类, 再确定每种备件的实际所需数量。

2.2影响飞机机电系统备件需求量的因素

确定备件需求总数是供应保障中的一项主要工作, 通常做法是统计一段时间内备件需求的经验数据, 再合理分析备件的故障率、订货周期等因素, 不断修订使用和维修期间所获得的备件消耗和需求数据。影响备件需求量的主要因素包括:

(1) 维修方案。维修方案是飞机保障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包括维修类型及其主要内容、修理原则、维修级别及其任务、主要保障资源、维修活动的约束条件等。

(2) 修复性维修和预防性维修活动。在预防性维修过程中, 更多考虑的是寿命到期产品的备件需求;而修复性维修过程中, 则依赖于产品故障发生概率即故障率, 故障率高的产品, 备件需求相应也要增加。

(3) 产品互换性。现代航空产品设计时一般都有互换性的强制要求, 互换性不仅要求结构上互换, 而且还要求功能上能够互换。互换性受设备技术状态影响较大, 技术状态如有变化 (例如结构尺寸更改、功能更改、核心软件改版等) , 产品不能直接互换, 势必会影响到备件的技术状态和需求量。

(4) 产品测试性。飞机机电系统内部的故障自检测装置 (也称为机内自检测装置, BITE) 的故障检测隔离能力和机外测试设备的测试能力都会影响到故障隔离等级, 隔离到外场可更换单元LRU级别还是进一步隔离到内场可更换单元SRU级别, 隔离级别的不同将会使飞机机电系统在不同维修级别场所的备件配置需求不同。

(5) 产品重要程度。某些产品是影响到飞机安全的, 称之为核心系统或设备;某些产品是飞机完成某项特定任务所必需的, 称之为任务系统或设备;还有一些产品故障仅仅会造成一定的经济后果, 则称之为一般系统或设备。显而易见, 前2类系统或设备发生故障时应能立即获取备件, 保证通过换件的方式使其功能迅速恢复。

2.3影响飞机机电系统备件的经济性因素

从飞机备件费用成本、贮存空间考虑, 高价备件 (A类) 为高价周转件, 该类备件占总数量的20%, 却占了80%的备件费用;B类备件为中价可修件;C类为低价消耗件和标准件。在确定飞机机电系统备件项目时, 应重点关注A类和B类备件, 并考虑备件的周转周期、订货周期, 然后逐项评审确定。A、B、C类备件产品特性如表1所示。

2.4影响飞机机电系统备件的寿命分布因素

结合飞机机电系统训练中对备件的需求, 并考虑到实际作战任务, 将飞机机电系统备件的寿命分布分为2类:正态分布和威布尔分布。文献[4]给出了这2种寿命分布类型的适用范围, 具体如表2所示。

综上所述, 由于影响飞机机电系统备件保障的因素复杂, 所以想要准确地估计备件需求情况就要综合考虑多方因素, 只有这样才能确定备件需求量相应的特征指标参数。

3飞机机电系统备件需求量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3.1平均更换间隔MTBR的定义

平均更换间隔 (Mean Time Between Removals, MTBR) 是与保障资源有关的一种可靠性参数。其度量方法为: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期间内, 产品寿命单位总数与从该产品上拆下其组成部分的总次数之比, 其中不包括为便于其他维修活动或改进产品而进行的拆卸[5]。

平均更换间隔MTBR是对影响备件复杂因素的综合反映, 也是对机电产品故障率内在规律的一种客观描述。MTBR反映和描述的因素主要体现在如表3所示的3个方面。

3.2有寿命要求的可修件需求量计算

对于有寿命要求的可修机电系统备件, 其需求量S应包括2部分:一是计划更换所需备件量S1, 二是非计划更换所需备件量S2。

式中, n为飞机架数;u为单机安装机电产品件数;th为年平均运行小时 (h) ;TAT为平均维修周转时间 (d) ;P为运行比;L1为有寿件的寿命期限 (h) (当L1不知时, 可以用零部件的维修期或维修间隔期限的均值来代替) ;MTBR为平均更换间隔 (h) 。

可得:S=[S1+S2], 其中[]表示取整数。

3.3无寿命要求的可修件需求量计算

无寿命要求的可修机电系统备件, 其需求量S由非计划更换所决定。S是满足下式的最小整数:

3.4备件需求量计算结果的修正

备件需求量的数学计算模型是从历史统计数据总结而来, 但是导致备件消耗的因素是复杂的, 如用户的使用水平、管理能力和维护修理能力, 备件使用强度等, 备件的实际消耗往往会与模型的估算结果有一定的误差, 一般在实践中采用相关的修正方法对模型估算结果进行适当修正。本文所采用的主要变量是MTBR, 使这个变量不断得到修正, 估算结果就会更加接近准确值。

修正MTBR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历史数据计算得到备件消耗量并分析相关原因, 按照备件的实际MTBR对理论MTBR进行修正, 随着历史数据资料的逐步分析和调整, 实际结果就会越来越接近真实值。

备件需求量修正主要采取如下3种方法进行:

(1) 按月份统计备件消耗。按实际每月统计备件真实消耗量, 对各类备件进行动态监控。特别是对消耗量突然出现异常的备件, 要分析其发生变化的内在原因, 采取针对性措施。

(2) 按年度统计备件消耗。以月份统计历史数据为依据, 依年度统计消耗量, 通常以近3年的消耗量为依据, 计算实际的MTBR指标。剔除统计数据中备件的异常消耗情况, 如人为破坏因素造成的故障等, 然后根据统计资料得出MTBR值, 并以此来修正理论值。

(3) 其他特殊的备件消耗统计。除上述2种统计方法外, 由于飞机机电系统的特殊使用环境, 可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特殊的备件消耗统计。

3.5备件需求量模型验证

以某型飞机传感器这一典型的机电系统设备为例, 每架飞机安装4个该型号的传感器, 飞行机组中队共配备有3架飞机, 每架飞机平均年飞行小时为1 000h, 传感器的MTBR为300h, 平均修理周期为30天, 运行比为1, 传感器是有寿命要求的可修理件, 寿命期限为600h, 利用计算模型, 可求出备件需求量。

由上得出, 为保证飞机执行任务, 该传感器应该配备5件。

4结语

对于飞机机电系统的备件配置, 首先应根据使用条件下维修方案、贮存方式、经济性等因素, 确定实际需要的备件种类目录, 然后根据确定的备件种类以及影响备件数量的因素分析来预估出每种备件的需求数量, 最后根据MTBR对统计数据进行修正后得到飞机使用阶段真正需要的备件数量。飞机机电系统备件需求量计算方法的确定, 对设计部门调整供应计划和部队接装意义重大, 其能保证飞机在执行任务期间不会因机电系统备件缺货而导致任务不能完成。

参考文献

[1]任敏, 陈全庆, 沈震, 等.备件供应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3

[2]叶心太, 余仁波.装备保障中备件需求量确定方法研究[J].舰船电子工程, 2010 (5)

[3]单志伟.装备综合保障工程[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7

[4]GJB4355—2002备件供应规划要求[S]

上一篇: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下一篇:四种梅毒检测方法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