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需求导向(精选12篇)
社会需求导向 篇1
温家宝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 加快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型科技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1]。这就对职业学校提出了明确要求, 即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目的、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中心, 培养社会急需的紧缺人才。为达到这一要求, 我院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能力,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本着适当压缩文化课, 扩大专业基础课及临床技能课的原则, 对高职护理专业教学计划进行了调整。
1 调整依据
1.1 社会实际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就业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职业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培养、输送大量一线操作者的重任, 这就要求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必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因此, 我校在深入调查包头市及周边医院的基础上, 瞄准社会实际需求, 护理专业除保留原有的临床护理方向外, 还增加了助产护理和社区护理方向;将文化课压缩到27.4%, 专业基础课和临床专业课扩大到72.6%, 以实现职业教育和社会需求的良好对接, 进而实现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和岗位需要的零距离。
1.2 执业、就业的紧密联系
护士执业资格不仅关系到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 而且其考试通过率是评价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2]。为了督促学生取得双证书, 促进学生毕业后顺利就业, 结合国家允许护理专业应届毕业生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政策, 我校针对2011年新修订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 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职业素质为主线, 重新设置了专业课程。一方面将专业课教学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相结合, 期末考试形式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型一致, 学生涂卡机器阅卷;另一方面选拔一些带教经验丰富、熟悉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内容和形势变化的教师组成专业教师团队, 认真分析和研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在实习生返校备考阶段进行集中授课和模拟考试训练, 使学生培养和执业、就业紧密联系起来。
1.3 学校办学条件
职业学校调整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办学条件, 包括学校的人力、物力、财力状况, 其中最重要的是师资队伍、实验实训条件。因此, 我们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条件, 使其发挥最大效能, 真正做到人尽其才、财尽其利、物尽其用;另一方面要想方设法改善办学条件, 以更好地满足教学需要。
2 调整方案
我校根据学校的办学能力和人才培养目标, 认真研究每门课程的教学要求, 收集专业教师的意见和建议, 结合兄弟院校经验, 对护理专业教学计划进行了调整, 包括课程结构、开设顺序和学时数等, 删减文化课学时, 增加专业基础课和临床专业课学时, 对部分课程进行整合, 增加基本技术课学时和内容, 使学生掌握更多基本技术, 更好地适应基层医疗单位的工作要求。具体调整如下。
2.1 高职护理专业安排
五年制改变过去的“4+1”教学模式, 采取“3.5+1+0.5”教学模式, 即3.5年在校学习, 1年毕业实习, 实习后返校学习0.5年。
2.2 课程开设顺序
(1) 将系统解剖与组织胚胎学课程调至第一学期开设, 以便新生入学伊始就能接触到医学课程, 且此门课程直观性较强,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此外, 我校正着力于建设理实一体实验室, 以便学生能够真切认识到人体结构的大体形态, 为今后学习专业课奠定基础。
(2) 将生理学、生物化学调至第二学期开设, 为学习病理学、药理学等医学基础课做铺垫。但是, 在调整过程中出现了化学后半部分与生物化学在同一学期开设的状况, 经化学教研组研讨后决定将化学课程120学时分两学期开设, 第一学期80学时、第二学期40学时, 并将章节进行调整, 先讲授与生物化学相关的有机化学部分, 再讲授无机化学部分。
(3) 将病理学调至第三学期开设、健康评估学调至第四学期开设, 这样就解决了过去病理学与生理学重叠, 健康评估学与内、外科护理学重叠的问题, 使课程衔接更加合理。
(4) 将临床护理提前一学期开设, 以便空出后0.5年用于护士执业资格考前辅导及实践技能课程的开设。但是, 在调整过程中出现了中、高职相同课程开设重叠的问题, 由于我院专业课教师不足, 故将妇科护理学与儿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与中医护理学进行互换。
2.3 课程学时调整
(1) 将体育、数学、物理学时删减一半, 英语删减了120学时;为使计算机课程教学与等级考试挂钩, 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为一级MS Office, 并缩减理论课程学时, 增加上机演练学时, 期末考试全部为上机考试, 并将考试成绩与计算机等级考试挂钩。
(2) 将高职基础护理技术实验课增加了60学时, 并将其中16学时分别加给内科、外科、妇科、儿科护理学各4学时, 以便合理使用实验室, 把基本护理技术融入到临床护理实践教学中, 培养学生操作能力。
2.4 新增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指导课程
在第十学期增设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指导课程 (396学时) , 对护理专业应届毕业生进行集中授课和模拟考试训练, 以提高我校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 使学校教育与行业准入要求接轨。
3 效果与影响
为保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我校在教学计划调整的基础上, 又组织各学科专家制定了每门课程的考核方案, 操作性较强的课程 (如病理学、微生物免疫学、组织胚胎学、基础护理技术等) 增加了技能考核内容, 部分文化课以够用为原则, 实行随堂开卷考核方式。新计划执行后, 学生考试成绩普遍提高, 不及格补考及留级学生比例明显下降, 全校学习风气明显好转。
我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重视学生职业技能培养, 加大技能课学时比例, 加强技能考核, 增加实训设施设备投入, 以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护理技能大赛中我校荣获4个一等奖, 并在同年的国家级大赛中喜获三等奖及优秀奖;在2012年护理技能大赛中, 又获自治区一等奖、二等奖、国家三等奖;2013年获自治区二等奖、三等奖的好成绩。
新计划执行后, 我校护理专业应届毕业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逐年提高, 具体见表1。
以上成果显示, 社会需求导向下的护理专业教学计划调整, 对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学生学习成绩和学校声誉均明显提升;专业教师也普遍认为, 新的教学计划更适应社会需求, 有利于培养一线技术型技能人才。
摘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本着适当压缩文化课, 扩大专业基础课及临床技能课的原则, 包头医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对高职护理专业教学计划进行调整, 形成更加适应培养一线技术型人才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社会需求,教学计划,护理专业
参考文献
[1]温家宝.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上的讲话[DB].http://www.edu.cn/zong_he_news_465/20110316/t20110316_588287.html.
[2]邓寒羽.毕业生参加模拟护生执业考试情况分析[J].中华护理教育, 2009, 6 (5) :212-213.
社会需求导向 篇2
关键词:社会需求 招生 人才培养 就业
摘要:本科高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工程运行机制可以概述为四个“三”,即树立三种观念、组建三个机构、实现三项对接、构建三个联动机制。即要树立以特色为品牌的招生观、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观、以大众化为特征的就业观;组建职能管理机构、决策咨询机构、就业指导教育机构;以专业设置和调整为切入点,实现“产销”对接,以课程体系改革为抓手,实现与职业能力对接,以实践能力培养为着力点,实现与职业岗位“零适应期”对接;构建校内联动机制、校际联动机制和校企联动机制。
上个世纪末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步伐逐步迈向大众化阶段,普通高等学校在招生、培养和就业问题上一些突出的矛盾也横陈于我们面前,主要有:高校的专业结构与社会需求结构错位,人才培养与经济和社会发展脱节,高校内部招生、培养和就业三个工作环节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等。笔者认为,这些问题的核心是高校的招生、培养、就业三部曲能否形成一体化的运行机制问题。因此,如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理顺招生、培养和就业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而构建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的良性运行机制,不仅是高等学校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也应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领域需要进行探索实验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兼备的研究课题。
开始,笔者所在的阜阳师范学院启动了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工程探索实践,作为该工程的参与者和研究者,笔者认为,本科高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运行机制可以概述为四个“三”,即三种观念、三个机构、三项对接、三个联动机制。
一、树立三种观念
(一)以特色为品牌的招生观
高等学校如何科学定位,张扬个性,办出特色,并用个性、特色去参与生源市场竞争,是当前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一所大学有个性才有特色,有特色才有活力,有活力才能在激烈的生源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本科院校在确定战略目标时,要遵循比较优势原则,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以优势学科群为基础,走纵向延伸、横向拓展、内在联合、学科交叉的道路,根据自己的办学传统、资源条件、特色优势、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及其对学校的期望等,创办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特色专业和学科,不去拼规模有多大,而去拼有何特色与优势,不去拼学科有多全,而去拼学科有多强,以自身比较优势的学科和特色学科作为经营品牌来招揽生源,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创出名牌,办出特色。这样,学校就有吸引力和知名度,招生就能形成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观
教育部周济部长早在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讲话时就指出:“高校必须把满足社会需求作为发展的动力,满足社会需求包括科研创新、科技成果产业化,但最基本的还是通过人才培养促进就业和提高就业水平。必须看到,今后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力量,不是政府,也不是主观愿望,而是社会需求。”因此,应通过各种途径宣传和教育这样一个理念:市场是前提,招生是重点,培养是核心,就业是关键。使高校广大教职员工认识到,高校只有面向市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快改革,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实现“产销对路”,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毕业生就业。
(三)以大众化为特征的就业观
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23%,“十一五”时期将达到25%左右。我国已完成了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重大转变,随之而来的是大学生就业出现了局部的和结构性的供大于求的矛盾。面对新形势,高校必须树立以大众化为特征的就业观念。首先,高校的管理者和教职员工要认识到,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已不仅是量的变化,其社会需求、培养模式、教学方式等也发生了一系列结构性的变化。这个结构性的变化,突出的特征是以就业为导向,既要培养精英人才和专门人才,还要承担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的任务,满足更为复杂和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其次,高校有责任向大学生和社会公众正确宣传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就业岗位大众化的新理念,使大学生和社会公众正视就业形势,转变“精英教育”背景下所形成的“高端就业”思维方式,引导毕业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职位要求,找准就业的社会定位,到基层去,到普通的有一定技术含量或管理要求的劳动岗位上去,同时,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创业。
二、组建三个机构
(一)职能管理机构
为解决招生和就业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尴尬局面,普通本科高校需要整合招生和就业机构,成立招生就业处,在招生就业处下设置招生办公室、就业指导中心、校友工作办公室等机构,并加大招生就业处在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改革等方面的参与和融合力度。为加强各院系的招生和就业工作力量,应在各院系设招生就业办公室,设专职人员若干名。
(二)决策咨询机构
组建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机制专家指导委员会,作为常设决策咨询机构。该机构由校领导、校内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校内专家、企业高管、人才服务机构负责人、优秀校友等组成,为高校招生、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就业市场开拓等提供决策咨询,并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和课程的开发与改革,学生实习指导与考核和就业指导教育等。
(三)就业指导教育机构
在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今天,对大学生开展全程化、全员化的就业指导教育是高等学校的重要责任,也是事关高校发展的刻不容缓的工作。为此,高校需要尽快成立就业指导教育研究室。“教研室”的职能是负责就业指导课的课程规划、建设,组织实施教学,开展就业市场调研和就业工作的理论研究,开展职业生涯测评和规划,开展就业专题讲座,指导学生社团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等。
三、实现三项对接
(一)以专业设置和调整为切入点,实现“产销”对接
专业设置应以就业为导向,瞄准经济社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走向。高校设置和调整专业,一要由“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工程专家指导委员会”在广泛调研的前提下,对人才需求预测、产业发展前景分析、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安排、主干课程设置、能力结构要素、专业开办条件以及专业建设的社会可利用资源等方面进行评议、论证、审核,在此基础上,决定该专业设置与否;二要严格以该专业的近三年就业率为依据。对连续三年初次就业率低的专业要严格控制招生规模,减少招生甚至停止招生;对连续三年毕业生就业率低于全校平均就业率的院系,要控制其专业总数,每增设1个新专业的同时,必须撤销1个旧专业;对低于本校平均就业率的专业,下年度招生计划应适当下浮。 (二)以课程体系改革为抓手,实现与职业能力对接
普通高等教育决不是单纯的教育功能,它还承载着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劳动者,促进社会就业,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的社会功能。我们讨论的高等教育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其根本的主题,就是在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的过程中,使受教育者形成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构成的结构性职业能力。所以,普通高等学校也必须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在课程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适应职业能力的要求为出发点,捕捉和分析企业和市场信息,形成长短结合、以长为主,宽窄并存、以宽为主,体现专业集群和专业链优势的课程体系,并要改革传统的.学科型课程模式,合理确定各类课程的结构、比例和权重,开发综合化和专题化课程,探索模块化组合课程,增强课程的实用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实现培养目标与职业能力的对接。
(三)以实践能力培养为着力点,实现与职业岗位“零适应期”对接
由于重理论、轻技能的倾向不同程度地存在,普通高校毕业生动手能力较差,导致其到工作岗位后实际工作能力不足、适应时间较长,这就迫使我们要重新审视培养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构筑和创新实践培养平台,使学生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技能,培养“零适应期”人才,实现“零距离”上岗。首先,要开展深入的岗位工作调研,分析和研究企业对岗位实际工作能力的要求,构建各专业人才的实践教学体系;其次,要在产学研结合中努力建设一支新型的理论与技能兼备的职业化教师队伍,并根据学生就业需要和专业教学需要,聘请一支实践教学能力强的兼职教师队伍;第三,要依托用人单位,加大投入建设“零适应期”实践教学基地,使产学研有机结合,实现学校和实践教学基地“双赢”和共同发展;第四,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和考试方法等方面进行配套改革,要随着行业和企业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采用企业培训模式,运用仿真模拟等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加大能力测试在专业课考试中的分量。
四、构建三个联动机制
(一)校内联动机制
校内联动机制是指以就业为导向,将就业率与招生规模、专业结构、培养模式、教学评估挂钩,并且通过一系列奖惩制度和责任制度,将这一机制贯彻于从招生到培养,从学校到院系的两级就业管理组织,从校长到专业教师等各个层面,通过落实就业责任制度,使全体教职员工普遍感受到来自就业的压力,由此激发提高生源质量、改革教育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开拓就业市场的动力。具体地说,学校应建立和落实校长、院长、系主任、研究生导师、专业教师五个层次在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上的考核奖惩制和岗位责任制,使学校各个层面人员全部纳入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机制。
(二)校际联动机制
同一区域的高校应当打破各自为战、相互排斥的传统就业推荐模式,建立切实有效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联动体制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互补和统筹协调作用,谋求在毕业生就业上的“共赢”。校际联动机制包括:共同调研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为政府主管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相互提供毕业生资源信息,建立统一规范、相互贯通衔接的信息平台和网站;构建统一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标准体系和本区域高校毕业生就业大市场;建立未就业毕业生登记制度,互通信息,采取措施共同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代为本区域联动高校推荐毕业生;根据学校各自专长建立培训基地,建立毕业生鉴证、鉴定联动机制;建立本区域高校就业指导课合作机制,在本区域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上实现资源共享。
(三)校企联动机制
社会需求导向 篇3
关键词:社会需求;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4
1、相关理论概述及基本情况简介
1.1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内容
广义的大学生综合素质包括大学生基本素质以及发展性素质,其中,大学生基本素质可分为身心素质、智育素质以及德育素质。身心素质是其他各项素质的基础,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保健卫生知识;德育素质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灵魂,对于学生的思想品质、组织纪律以及集体观念的提高大有裨益,对其他各方面素质的提高也有着指引和导向作用;智育素质培养对于大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情操的陶冶和思想境界的升华都有着重要意义。发展性素质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补充方面,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创新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对于迎合目前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1.2当前人才市场对大学生人才需求的分析
为了准确地定位目前就业市场对大学生的需求状况,更好的针对社会需求培养人才,解决毕业生失业率与日俱增的现状,笔者在北京市人才市场进行了市场调研,确定了当前社会对大学生人才需求的大致走向,通过从《中国大学生就业》、《北京青年报》以及当期报刊上随机抽取了100家企业的招聘启事,并对其中人才标准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企业对综合素养以及团队精神的重视程度是最高的,分别占总体用人要素比重的45%和42%,其次才是专业知识的背景,占比30%,可见目前社会对大学生人才的需求是把综合素质放在首位的。通过对社会上大部分公司应聘标准的分析得出了企业对大学生人才的能力重视程度排名,重视程度最高的是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思想道德素质以及沟通交流能力,在抽取的100家企业中的招聘标准中全都涉及到了上述四项能力,其次才是工作经验、专业知识以及健康状况等。由此可见,目前对大学生的培养应当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作为切入点。
2、当前高校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
2.1高校课程设置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
我国高校开设的课程中高达90%为理论课程,实践环节的课程非常有限,这使得学生工作之后无法将在校学习的理论与实际工作情况结合起来,因此我国高校学生普遍综合素质较低。在对北京市永勤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部经理的走访中了解到,2014年该事务所招聘应届毕业生5名,从事出纳及财务工作,其中有4名员工不会使用用友财务软件对账目进行核算,着充分说明了目前大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不强,这与当前我国高校教育模式的弊端是分不开的。
2.2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用人单位实际需求不匹配
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应届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供需关系明显失衡,由于高校的扩招导致大学毕业生的迅速增加,然而经济危机也削减了大量工作岗位,这使得企业由上个世纪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了“卖方市场”。且大部分高校的校企合作意識淡薄,与用人单位关系不密切,不重视与企业合作关系的培养,这样对于毕业生而言工作机会无疑是有限的,大学生自身对于就业的意识和积极性都不高。此外,目前市场上需要的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的综合性人才,然而高校过度重视理论教育却忽视了对学生这方面素质的培养,因此大学生毕业后无法适应迅速变化人才市场的现象非常普遍。高校目前的培养模式也过于陈旧,没有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及时更新,导致毕业生的工作能力和竞争力不强。
2.3学生知识结构欠优化,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传统的大学教育模式已延续多年,一些陈旧、缺乏创新的教学方法已经根深蒂固,学生学到的知识过于单一化和平面化,缺少知识之间的串联和迁移,在对北京市100家公司招聘者的走访中发现,大学毕业生面试时很多基本的专业基础知识回答不上来,这充分说明了目前高校大学生知识结构不系统,基础知识不扎实。盲目跟风考证而忽视了对知识的内化和吸收,这些行为都是十分不可取的。
3、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建议
3.1政府加强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措施
政府在社会中扮演着引导和督察的职能,因此政府应从三方面入手加强对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首先是制度和措施层面,政府要出台措施引导高校进行创新教育改革,创新符合社会需求的教育模式;其次要在财政方面给予支持,加大对高校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最后一点就是发挥政府的监管职能,对教育改革的进程进行全面、实时的督察,确保其高效、顺利地进行。
3.2高校加强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措施
首先,高校应与政府密切配合,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合理有效地利用好政府的财政支持去完善教育环境,提高教育水平。其次要重视社会需求,将人才的培养与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加强校企合作,为大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高学生的身心、道德、专业素质以及发展素质,尤其是注重对其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3.3用人单位加大对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用人单位应注意与高校的配合,通过宣讲、模拟招聘等方式加强学生的就业积极性,对学生适应社会需求和把握人才市场的走向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用人单位可在假期开展一些实习项目,让有意向的高校学生提前参与,在之后的学习中更加有针对性,对今后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3.4家庭加强对大学生子女的培养
家庭教育中德育是最重要的一方面,父母对于子女在就业方向、人格培养方面起的作用是重大的,因而父母应该高度重视对子女的道德品质教育,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根据子女的兴趣选择今后的就业方向,还应加强对子女各种综合能力例如沟通交流能力的培养。
总结
随着社会对大学生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政府、家庭、用人单位以及大学生自身都要注重其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仅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配合,更重要的是大学生自身要加强努力,在学习阶段迎合社会需求,积极参与实践,找到心仪的工作单位,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人才素质和水平。
参考文献:
[1]樊泽民.吹响201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攻坚战”的号角[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4(9):55-56.
社会需求导向 篇4
医药行业是世界贸易中增长最快的朝阳产业之一, 拥有着高投入与高回报、高风险、高科技、重管理的特点, 在我国发展迅速。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数据显示, 我国药品生产企业有7000多家, 药品经营企业有14万多家。医药市场是决定医药营销人才的重要因素。庞大的基数, 决定了其对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的需求。而目前我国医药市场的营销人员, 主要分为三大类:经验型、医药型和营销型。
经验型医药营销人员的优点在于自身拥有多年的经验, 可以凭借自身的经验开展营销, 但由于营销知识、营销理论和方法的缺乏, 使自身的发展受限, 很难满足企业长远发展的诉求。
医药型营销人员主要集中在拥有一定医学或药学学科背景的人员身上, 深厚的医学和药学专业知识使其能够较容易的从事专业角度的学术推广。但营销知识缺乏的弊端, 使这些人员对于市场的操纵能力较为吃力。
营销型人员尽管具有扎实的营销基础知识, 能够在营销活动中有着不俗的表现, 但是医药知识的缺乏, 尤其是在专业性很强的医药健康领域, 其行业营销专业知识缺乏的劣势也是不可忽视的。
同时, 医药企业在招聘营销人才时, 也面对着这样一个窘境:无论招聘医药行业的医药类人员从事营销工作, 还是直接招聘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从事营销工作, 都面临着招聘营销人才的成本较高, 难以直接使用所雇人员。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这些人才不具备全面的从事医药市场营销工作的素质, 还必须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去培养, 才能真正为企业服务。
2 医药市场营销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异原因分析
首先是高校人才培养需要与用人单位的期望相契合。高校应当充分了解当前政策下, 行业发展的现状, 做好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 积极调整教学结构, 迎合用人单位招聘员工的口味。其次是高校人才培养需要与用人单位加强沟通,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了解企业动态, 挖掘企业的用人需求。企业的发展是动态的, 伴随着市场的需求而发生着变化。对于这一特点, 尽管高校也有所意识, 但是高校的教育培养的变化与改革速度, 始终不能完全追赶上企业的变化。不能按照企业用人单位的需求来对培养模式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实施, 培养出来的人员就不能完全为企业所用。同时, 对于培养人才的跟踪缺乏, 也为高校对于企业的了解设置了障碍。再次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计划要求之间存在相应的差距。在当前的高等教育界, 对于通才教育的关注度远远高于专才教育, 通才教育成为了关注的热点。在通才教育的认识下, 高校寄希望于向学生灌输各个方面的知识。不可否认, 通才教育拓宽了学生的认识层次和知识面。但是, 过于宽广的课程设计往往以牺牲课时数为代价, 某些相对重要的课程往往被压缩了学时, 导致课程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培养量与有效供给量的不均衡造成了培养出的人才质量的参差不齐。高校所做的不应是填鸭式的灌输, 而是按照既定的培养方案不折不扣的完成培养计划, 从而来确保最终输出人才的质量。最后, 医疗卫生改革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不断进步以及用人单位的更高标准的多元化需求, 也为高校培养社会需求的医药市场营销人才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3 减小医药市场营销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异对策
3.1 优化医药营销人才培养方案
近些年来, 复合型的医药营销人才备受医药企业的青睐。复合型的医药营销人才要求其既懂医药知识, 又懂营销技巧。深厚的医药知识背景, 有利于医药营销人员准确把握医学的基本常识和发展规律;扎实的营销技巧, 可以帮助其在营销活动中游刃有余。因此, 这就要求高校在医药营销的培养方案设计上, 把握住医药和营销并重的特点, 进行合理安排设置。
在培养方案的制订中, 应首先检查培养自身是否存在问题, 确保培养方案中的目标和定位设置清晰明确, 同时应该将方案的设计与人才培养定位相关联。为了避免培养计划的适用性差、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缺陷, 高校可以邀请在一线的任课教师和用人单位的招聘人员参与到培养计划的讨论、制定环节。在培养方案出台后, 在一线任课教师的选取上, 在保障教学质量、加强学科建设的基础上, 最好聘用拥有相关方面工作经验的教师任教。这种从高校主导到社会主导的转型, 一方面有利于医药市场营销人员的培养, 另一方面有利于医药营销人才的就业。
3.2 全面贯彻和实施医药营销人才培养方案
对于医药营销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 首先应从任课教师的队伍建设开始。培养方案就相当于建筑的图纸, 没有一个优秀建造师的指导, 图纸上的工程也是无法完工的。
在建立加强型的教师队伍中, 可以适当的扩充教师的录用范围。聘用医药企业营销管理中相关的高级人才来做兼职教师, 使日常授课中的知识更贴近于实际, 从而避免照本宣科脱离实际的空谈。同时, 可以通过举办与医药营销相关的论坛和讲座, 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 增加学生与企业间的互动, 了解企业的需求现状, 使学生了解自身欠缺需要发展的方向。
为了确保医药营销人才的培养质量, 高校应当严格按照既定的培养方案进行, 不折不扣的完成培养任务, 避免压缩课时所造成的理论知识学习不全面或是短时间内学习大量理论知识而导致学生短时间内无法消化, 造成“消化不良”的后果。
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理论知识有时会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 产生无用论的假象。这也就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改进教学手段、模式和方法, 提高学生对于医药营销课程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3 建立与用人单位的有效合作与沟通
作为为社会输出人才的基地, 高校的发展应该满足社会的需要。如果只是闭门造车, 孤芳自赏, 脱离实际的培养势必会毒害培养出来的学生, 这样的学生一旦踏入社会, 不会轻易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要做到满足社会需求这一点, 高校有必要加强与社会用人单位的合作与沟通, 及时从用人单位了解最新的政策下企业发展的方向以及对人才何种能力的需求。
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 既然有时高校的培养设置或许不能及时根据企业的需求而改变, 倒不如直接与企业签订实习协议, 将学生推向企业, 接受并适应当前的调整和改变, 通过实习, 来增加实际的工作经验。通过企业对学生的培训, 不仅可以为企业定向的输送人才, 也可以使学生熟悉企业的运作流程。
在加强与企业沟通和合作时, 对于教师的培训和教师资源的优化也应同时启动, 做好教师和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双向兼职和流动工作。在寒暑假相对空暇的时期, 可以安排教师到企业参加相关的项目合作, 帮助教师了解企业的生产、管理、营销的情况。同时, 也可以直接从企业引进高级的管理人才作为客座教师, 进行授课和举办相关讲座。
3.4 及时与毕业生联系加强信息反馈
当毕业生走出校园, 投身于社会工作以后, 已经毕业的学生并不是说已经与母校没有任何联系了。毕业生对于用人单位来讲, 就等于高校自身的形象。毕业生的好坏, 往往影响着企业对于高校的看法。通过收集毕业生的信息反馈, 不仅有利于高校及时判断自身是否存在问题, 同时, 也有利于自身形象的提高和学科的建设。
校友会作为毕业生交流的一个平台, 在信息的沟通和互换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毕业生在新的陌生环境中, 往往会在校友会中最早得到归属感, 也愿意在这里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信息。通过加强对各地校友会的联系, 可以及时获得各地校友会反馈来的信息, 有利于掌握毕业生的发展动态和就业动向。对于反馈的信息和内容加以整理和收集, 对培养计划的修改, 可以提供参考的意见。
4 结 论
提供企业满意的优质人才, 是高校不变的首要目标。基于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医药营销人才的培养, 是一项长远的工程, 它不但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社会条件, 还需要考虑高校自身的资源和学生自身的条件, 同时也是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面对日后更加激烈的社会竞争, 在面对紧迫感的同时, 只有把握社会的需求为导向, 才能保证医药营销人才培养与企业的需求相对接, 从源头上提高和改善医药营销专业的人才就业的状况。
参考文献
[1]洪玉花.医药营销人才现状分析及未来需求预测报告[J].技术与教育, 2007 (1) .
[2]马红霞.基于能力导向的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北方经贸, 2008 (8) :153-154.
[3]司建平.复合型医药营销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09 (12) :402-405.
[4]李宾飞.关于社会需求型人才培养的探析[J].陕西教育 (高教版) , 2009 (8) :110-112.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定稿) 篇5
中共丹水镇委员会 丹水镇人民政府
西峡县丹水镇位于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核心区域,被誉为中国恐龙之乡、猕猴桃之乡。全镇辖29个行政村,总人口41421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8508人。近年来,我们以创建基层满意所站活动为载体,围绕“便民维权顺民意,优质服务促发展”的目标,从阵地保障、制度建设入手,充分发挥窗口的便捷高效和纽带作用,大力开展便民服务活动,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人口计生工作的健康发展。我镇连续15年被南阳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先进乡镇”称号;2010年,被国家人口计生委命名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示范乡镇”。2009年、2010年,镇计生服务站连续两年被省纠风工作领导小组、省政府纠风办命名为“群众满意基层所站”。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基本需求出发,加强服务窗口建设,努力做到“三个到位”
一是投入到位。镇财政先后投入50余万元,按照环境好、服务好、管理好、作风好、群众满意的“四好一满意”标准,对镇计生服务站进行了全面装修和设施完善,先后配备了孕检工作台及生殖健康检查服务设备,各村依托社区卫生服务站,将计划生育宣传融入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之中,使镇村两级的计划生育阵地成为广大育龄群众的温暖之家。同时,在原计划
生育便民服务大厅的基础上,扩建了丹水镇行政服务中心,配备了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电子触摸屏、电子显示屏、饮水机、打气筒、雨具等便民设施,印制了服务手册、宣传折页、便民卡片、明片等免费发放资料,使服务环境更加符合群众需求。二是服务到位。镇行政服务大厅集公安、司法、计生于一体,实行行政审批、证件办理、咨询投诉、便民维权“一条龙”服务;29个村计划生育便民服务室,在原有的人口学校、康检室、宣传室、档案资料室之外又增设幼儿早教室、资料阅览室等特色科室,丰富了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346个村民小组和单位设立了便民服务点,免费发放避孕药具及宣传资料,免费开展代理服务,镇、村、组三级服务网络更加科学务实。三是管理到位。各服务窗口分类建立了与服务项目相对应的《便民服务登记薄》,对每天的办理事项分类进行登记整理;建立了《工作勤务记录薄》,对每天的人员在岗情况、交接班情况、预约情况等内容认真登记;建立了《考核督查登记薄》,镇党政办和计生办不定期对镇行政服务大厅和各村计生便民维权服务工作进行明查暗访,重点检查政务公开、群众反映问题处理、承诺服务履行、利益导向政策落实等情况,督查结果通报全镇,计入各村和包村干部考评总成绩。活动开展以来,全镇计生服务窗口共为群众提供上千项服务,仅2011年就代理发放一胎证209个,二胎生育证32个,流动人口婚育证明42本,群众满意率达99%。
二、围绕便民利民发挥服务窗口作用,突出优质高效,完善三项制度
一是深化政务公开制度。全镇在确保《河南省阳光计生规范》规定的村级5类28项内容公开率达到100%的同时,统一按照“证件申领程序、奖励扶助政策、法定生育条件、违法生育责任、附属需求指南”等5大块内容,制作简易计划生育政务公开版面,落实到每个单位和学校,并纳入镇政府“阳光政务信息平台”,进一步提高了广大群众的知情权。二是健全宣传教育制度。编印了“我要结婚,我要怀孕,我生小孩,我尽义务,我享权利”的和谐幸福家庭服务手册与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科普知识读本2万余册,通过便民服务大厅和服务窗口,送到不同层面的育龄群众手中,为基层育龄群众提供及时周到的生育政策咨询,避孕节育技术及随访指导,不断提高育龄群众的人口计生基本知识水平。三是建立预约服务制度。我们根据新婚和计划生育手术对象名单,结合生殖健康进家庭优质服务活动,及时进行电话预约或上门随访,提高了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2011年,为375名节育手术对象提供了预约上门随访服务。
三、依托基层服务网络,拓展服务窗口功能,积极开展三项活动
一是开展群众需求信息走访活动。每年9月份组织人员进村入户开展上门需求调查,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建议,获取群众需求信息。近年来,全镇共收集调查育龄妇女24067人次,归纳总结合理化建议100余条,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方向,改进了工作方法,实现了“亲情关爱、感动服务、让每一个计生家庭都满意”的终极目标。二是开展便民维权服务活动。依托镇服
务大厅维权窗口开展工作的同时,在镇、村、组三级全部设立意见箱,乡、村两级共开通10部便民维权服务电话,随时接受群众咨询和投诉。镇计生办还在社会各界聘请了5名计划生育便民维权评议员,定期组织评议,改进管理服务。三是开展服务群众“比、学、赶、帮”活动。在全镇掀起“讲学习、会服务、讲效率、比贡献”工作热潮,广大党员干部和村、组工作人员通过镇、村便民服务窗口这一平台,积极参与到为民办事服务中来,很多干部把群众的难事、杂事作为自己的份内事来做,增强了为民帮民意识。如袁店村一村民因对一胎证的程序、手续不知情,几次跑上跑下还是未果,村干部知道此事后,主动上门为其全程代理,3天时间就办完了全部手续。一些群众深有感触地谈到,现在村里工作发生了“五个变化”:群众跑变为干部跑;多次办变为一次办;拖着办变为主动办;随意办变为规范办;被动接受监督变为主动听取意见。
社会需求导向 篇6
关键词:就业和社会需求; 导向;药学人才; 培养策略
人类进入21世纪,与生命和健康息息相关的医药行业,被誉为永久的朝阳产业,而为这一产业培养人才的药学教育倍受关注和重视。药学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药学教育的发展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如何培养和培养什么样的药学人才是高等药学教育在新形势下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在我国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新形势下,确立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药学人才培养策略是高等药学教育改革的一个方向和目标。
1.建立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药学人才培养策略的重要性
1.1确立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策略是高等药学教育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
我国高等药学教育自1906 年创办至今,已经走过了100 多年的历程,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高级药学人才,为中国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药学教育的发展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截至2007年,设置药学类、制药工程专业的高等院校共472 所,是1978 年(41所)的10.98倍,是1999 年(96 所)的4.92 倍。其中本科院校269 所,医学高等专科学校38 所,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含高专)165 所。[1] 而单从本科专业设置情况来看,从1999年高校扩大招生规模以来,高等药学类专业设置获得迅猛发展(见表1)。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2007年版.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正如《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在谈到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时指出:“规模有较大发展,结构更加合理,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21世纪的高等药学教育,也必须是注重“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制约高校生存空间和生存能力的因素,从根本上讲不是学校占地面积和学校规模,而是学校以质量与特色为核心的竞争优势。为实现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将发展的重心从规模扩张转到提高质量上来。高校在市场经济下,成为社会化大生产中的一个部门,受到市场规律、价值规律、经济规律的配置和制约,也受到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羁绊,其产品(即培养的人才)是否有需求(受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要和欢迎)、有价值(素质和能力的高低)将对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 高等药学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必须树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改革观念,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以及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市场对毕业生思想品德、创业精神、实践能力的需求,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和模式,培养出符合社会和用人单位需要的、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这样才能生存并发展。[3]
1.2确立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药学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下就业工作的需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高校从1999年以来持续扩大招生,全国高校毕业生从2002年145万逐年递增,到2009年将达到611万。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断严峻,其就业问题成为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应届高校毕业生当年9月份的初次就业率一直在70—75%之间,到当年的12月份统计,也有相当大数量的高校毕业生没有落实就业岗位,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成为高校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我国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形势下,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迫切需要,是教育为人民服务,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迫切需要;就业是民生之本,能否顺利实现就业关系到每一位毕业生的成才立业,寄托着数百万家庭的希望;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保持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毕业生就业状况是社会检验、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是学校核心竞争力之一,毕业生就业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认同和选择。要坚定不移地推动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从根本上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深入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规模、结构和质量的需求,推动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层次、教学内容方法、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等诸多方面的改革与发展。[4]
从药学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来看,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年以来,我国医药行业获得迅猛发展,对药学类专业人才需求旺盛,在我国高等药学教育规模较小的情况下,药学类专业人才供不应求,毕业生就业根本不是问题,药学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令人羡慕的。而随着高等药学教育的迅猛发展,药学类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的局面正发生改变,供需比将日趋达到平衡,药学类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已见端倪。我们以沈阳药科大学近年毕业生数量增长和就业情况为例,该校作为高等药学教育领域里的重要院校,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见表2)。
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日趋严峻的形势下,应该预见到药学类专业毕业生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就业压力,未雨绸缪,及时确立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药学人才培养策略,使药学人才培养的规格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标准,才能实现毕业生的充分就业。
2.确立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药学人才培养策略的途径
2.1准确定位药学人才培养模式,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各高校纷纷设置药学专业,高等药学教育办学规模快速膨胀,但由于一些高校师资队伍和办学条件都比较欠缺,导致办学质量参差不齐。很多高校都是以化学为专业学科基础开办药学类专业,缺乏系统的药学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环节,专业教育目标模糊,缺乏针对性。这是我国当前高等药学教育存在的显著问题。如何在高等药学教育改革中解决这一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我国是一个人口数量庞大的发展中国家,医药产业是重点扶植发展的战略产业。根据我国医药事业发展规划,我国将由一个医药生产大国转变为医药强国,新药研制将由仿制为主向创制为主转移,因此,医药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一批研究型人才、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而且需要大批能够从事一线生产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每所学校都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在办学模式、办学层次、办学规模上准确定位,忌求高(高层次)、求全(类型全)、求大(规模大)。[5] 这实际上也就是要求学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就业和社会需要为导向,准确定位本校的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使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符合社会对人才专业层次和专业机构的需要。例如,药学人才的培养应准确定位于两种类型,即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研究型人才是指本科与研究生教育相衔接、从事药学基础性研究与创新药物研制的人才;而应用型药学人才又可分为能从事药物研究、开发和生产的工程技术工作,具有原始创新、产业研发能力的创业型人才;能解决药品开发、生产中工程技术问题的技术型人才;能解决药品质量控制和安全合理用药等问题的药师型人才;能进行科学决策、组织协调和管理的医药经营管理型人才。[6]
2.2紧跟就业发展形势,调整药学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大众化教育”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符合要求的专业人才,是高校必须履行的社会职能。因此,高校要根据社会需要开设专业、设置课程,不断更新教学形式和内容。无视社会需要,盲目培养,就会导致毕业生不适应用人单位需要,在就业市场缺乏需求,形成毕业生结构性失业。因此,高等药学教育在人才培养中,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人才质量为基础,不断调整药学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必须围绕着创制新药和合理用药两大中心任务作出相应的调整。
当前药学类专业人才工作范围发生变化,主要包括教育、科研、商业、制药工业、药监药检、医药技术信息与专利服务以及医院药房、社区药店等诸多就业方向,药学教育必须在学科专业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适应社会的多元化需求。例如,在药学和中药学专业教育中,由化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适当削减与化学相关的课程和学时,增加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相关的课程和学时,如生物相关学科——病理生理学、分子生物学与药物生物技术等;医学和治疗学相关学科——医学内科学基础、传染病学、临床药理学、临床药代动力学、医学心理学、沟通技术等。为医院药学部门和医药工业营销部门、商业企业培养急需的药学专业人才。药学专业(即大药学专业)学制仍为4年,培养的药师即通科药师,或称药剂师。其专业岗位包括:医疗机构药品调剂、药物制剂、药物质控、药品供应管理,工业、商业企业的医药代表和社会药店等岗位。[7] 特别是引入药学服务概念,逐步破除传统药学教育在专业设置上偏重于化学药物,服务范围过窄,只重视研制、开发、生产药品的药学理科、药学工科、药学工商企业经营管理等工程技术类和工商管理类专业,社会药学服务类专业很少,与社会需求存在较大差距的弊端,设立临床药学、执业药学等药学服务类专业,以满足我国社会发展和建设小康社会对药学服务型人才的强烈需求。[8]来自教研部门的观点也符合这一要求:课程设置要拓宽口径,增加适应性。主干课程应当包括数学、物理、计算机、化学、生命科学、基础医学等知识以及涉及药品生产、检验、流通、管理和安全、合理用药的相关课程,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既有利于学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也有利于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增强其对药学学科迅速发展的适应能力。[9]
2.3紧密联系用人单位,加强多方面合作,高度重视专业实践
药学学科是一门极其注重实践、依赖于实践的应用学科,药学学科的所有理论构想、创意、验证和研究都必须依赖实践来完成,如科学实验、科技成果工程化、科学研究方法、生产经营等等。而高等药学教育培养出来的无论是研究型人才还是应用型人才,最终都必须依靠专业实践来验证其专业知识和能力是否适应实际需要,这也正是验证药学人才是否适应市场需求。加强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和多方面合作为这种验证和按就业和社会需求培养药学人才提供了直接而有效的途径。
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多方面合作,可以包括学校与制药企业、医药商贸企业、医药研发单位、药监药检单位、医疗卫生单位等合作,其形式除了包括在相关单位设立教学实践基地外,还可以请相关单位的专家给学生授课,指导学生毕业实习,联合进行课题研究,学校专家或学生帮助解决单位中的实际问题等等。这样密切学校和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不仅使学生掌握多种知识和技能,还能学到课堂上、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更能使学生和教师紧贴社会,教师按照社会需要培养学生,学生按社会需要提高自我,药学人才培养才能跟上社会的需要和发展,不至于与就业岗位社会需求相脱节。
2.4 加大就业工作的领导和投入,加强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建设
高校要将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力抓好“机构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把就业指导的“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和信息化”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在就业管理上,把就业工作作为学校的一把手工程,并加强内涵建设,充分认识到就业是关系到学校的生死存亡和建设发展的重要工作。在就业服务上,充分利用校内校外各种资源,开拓和培育广阔的就业市场;加强就业信息网的建设,提高就业工作的现代化水平;大力组织好校园双选会,探索其他形式的就业渠道,搭建广阔的就业平台。在就业指导上,加强师资建设,开设就业指导必修课,加强对毕业生的“三知”(认知自我、认知职业、认知社会)、“三观”(人生观、价值观、“大众化”的择业观)和“一个意识”(创业意识)的教育;引入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教育课程,建立从大学一年级就开始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在就业研究上,通过毕业生就业市场需求调查、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毕业生就业心理状况调查以及医药行业、药学领域内杰出人物的职业发展道路分析等,为学校培养怎样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毕业生怎样才能在社会上更好地成才提供参考信息。
参考文献:
[1] 彭司勋. 中国药学年鉴.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7.
[2] [3] 金华.高等药学教育改革之浅见.药学教育.2002年第l8卷第l期:4
[4] 周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力以赴做好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在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5] [6]徐晓媛.吴晓明.中国高等药学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展望. 中国大学教学. 2008 年第1 期
[7] 吴永佩.颜 青. 药学教育改革与医院药学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中国药房 .2004年第15卷第9期
[8] 吴春福.关于药学服务人才培养问题的思考.药学教育.2004年第20卷第2期:1-2
[9]王延风.李野.罗向红.刘玉成.高等药学教育质量管理的新思路. 药学教育. 2006年第22卷第1期
课题项目:本文是2006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高等药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结构调整与就业问题研究》(项目编号:06AIS0200127)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社会需求导向 篇7
关键词:职业素质,提升,途径
大学生得到社会和企业的认可主要是通过人才市场来实现的, 只有大学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得到认可, 顺利就业, 才能从形式上体现其应有的价值, 高校进而才能实现其自身的价值。高等教育要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加强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一、以满足市场需求设置专业
专业设置是否合理是高校毕业生能否得到市场承认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 高校必须重视专业设置的市场性和科学性, 明确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应用型人才, 加强经济发展对人才市场影响规律的研究, 做好市场调研, 搞好人才需求预测, 使专业设置尽可能符合人才市场的需求, 改造老专业, 拓宽新专业, 加强基本职业能力培养, 寻求学生就业渠道和人才市场的结合点, 这既是实现高校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实际步骤, 也是真正搞好高校教学工作的实际要求。
由于高等教育定位于以满足社会人才市场需求, 突出毕业生的基本职业能力, 尤其是就业竞争力, 因而其专业必须依据就业市场—职业岗位的要求来开发设计。学校针对不同专业的技术领域和服务对象, 做到“厚基础, 宽口径”, 培养具有综合素质较高、岗位针对性强的职业能力的毕业生, 以便在强调对口就业的同时, 解决可能出现的相对对口就业和职业迁移。专业口径宽窄并存, 与其职业岗位相适应, 满足岗位需要的职业能力, 有效地处理好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变动性和学校专业相对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二、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我国高等教育是以培养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因此, 在专业设置上,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 在课程结构和内容上, 都要体现高职教育这两个本质特征。那么, 作为人才培养的教师, 特别是专业课教师, 仅仅具备扎实精深的本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是不足够的, 而且必须还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并能够结合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不断探索高等教育规律。另外, 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出现了交叉性职业和综合性职业,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 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对教师综合素质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即要求教师在知识面上建立跨专业的知识结构, 并将各专业的知识融会贯通, 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去。这种综合职业素质还表现在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方面。因而, 其职业性更为明确。这就决定了教师还应具备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的能力, 以增强教学和就业指导工作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因此, 必须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三、建立与企业对接的学生评价体系
中国要在竞争激烈的世界格局中占据优势,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 人是关键。要提高我国劳动者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必须改革我国传统的职业资格考试模式。就高校学生而言, 应建立与企业对接的学生技能评价体系, 根据教育部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高校确立“以胜任职业岗位需要为目标, 以能力培养为主线, 以用人单位要求为质量标准”的教学指导思想, 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过程中, 应把握行业、企业发展需求, 特别是要在实践教学中认真探索和实践, 将企业需求的技能培训落到实处。我国高等教育传统的学生技能考评, 重理论轻实践的现实导致了考评活动与劳动力市场、企业的严重脱节, 以致造成了高职学生的技能结构不合理而不符合企业发展的要求, 进而严重阻碍了学生自身价值的实现。
四、创设良好的实践条件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高等院校的办学方向, 是以服务为宗旨, 社会需求为导向, 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 是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高校要不断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形势, 积极探索高等教育教学规律, 以行业为依托, 始终坚持面向行业及岗位需求培养人才,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实践为主;办学与市场相结合, 以市场为主”的原则, 围绕市场需求, 建立符合高职院校实际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搞好实训基地建设, 积极探索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多种实现模式, 为提升学生技能创设良好的实践条件。
五、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当前各高校非常重视心理素质教育, “素质决定命运, 人格决定未来”已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认识。学生能否成功,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有较强的心理素质;是否具有感恩意识及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所以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势在必行。高校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 自信心教育。增强毕业生的自信心, 积极锻炼意志,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接受各种训练。在实践和竞赛活动中, 直面竞争和各种困难情况的自身体验可使学生对自己逐步具有更强的信心, 并能更好地把握自我。第二, 耐挫能力培养。组织、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对学生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困难情境, 提供磨难机会, 磨炼其意志, 让学生到社会实践中去成长。让学生懂得挫折对自我成长的价值, 把消极的一面转化为积极的方面, 形成人只有克服困难和挫折才能更好成长的理念。第三, 感恩思想的培养。以认知教育为基础, 培养学生感恩意识。要唤醒学生的爱心, 让学生学会重视、尊重和感激别人对自己的付出, 学会感恩。以情境教育为载体, 激发学生感恩情感。要积极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资源, 把感恩情境即各种人际互动情境或社会生活情境作为感恩教育的素材, 使学生的心灵受到启迪和感染, 以激发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情感。
参考文献
[1]徐冬蓉、严晓兰:《论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38 (5) 。
社会需求导向 篇8
一、会计本科人才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构建的指导思想
(一) 以具备未来成为一个高级专门人才应有的素质为培养目标
目前我国本科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一直定位于“高素质财务会计专门人才和财务管理专门人才”。而高级会计人才主要是指在单位担任总会计师、财务总监、首席财务执行官、会计部门负责人以及具有高级会计师资格的会计人员。陈晓芳等 (2008) 认为“本科培养并不是也根本不可能做到将经验丰富的职业会计师应具有的所有知识和技能都传授给学生, 而是应教会其为获得并保持职业会计师资格所需要的学习能力。”因此本科会计培养的目标应重点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上, 为未来成为高级财会人才做准备。
(二)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教育服务于社会, 我国会计本科人才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一方面要适应新经济环境的变化, 如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等需要具有国际竞争能力、计算机网络能力和专业外语能力的会计及理财专业人才;同时, 由于中小民营企业是我国的生力军, 小企业会计也是本科会计专业必备知识与能力。因此, 在构建本科会计人才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时首先必须明确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高级会计人才应具备哪些能力, 本科教育应为此做哪些准备才能满足其需要。
(三) 以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协调发展为原则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 良好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能力结构。本科会计教育重点在于能力的培养, 而不仅仅在于知识的传递, 首先明确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下本科会计人才应具备的能力, 才能以此为指导来设置课程体系、课程结构和教学模式。因此, 会计本科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构建应以其相辅相成的内在规律为原则。此外, 会计专业课程有其内在的逻辑性, 将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作为一个系统工程, 探寻其培养规律, 构建系统科学的教学计划和课程结构。
二、社会需求导向下会计本科人才能力结构与知识结构构建
(一) 会计本科人才能力结构与知识结构框架
一是会计本科人才能力结构。根据许萍和曲晓辉的调查研究结论, 目前我国高级会计人才能力结构由知识、技能和职业价值构成, 其中技能包括解决问题能力、开拓创新能力、领导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等;刘玉廷也提出高级会计人才应具备五个方面的能力: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职业判断能力、组织和实施内控能力、财务管理能力和综合运用财务信息为决策提供建议能力。尽管本科教育作为会计人才培养的一个主力军, 但其不可能直接培养出具有这些能力的高级财会人才, 只能为未来成为高级会计人才做准备, 而在培养中也应以高级会计人才应具备的能力为参考和目标, 但又有别于这些能力。因此本文认为本科会计人才应具备表1所示能力:
二是会计本科人才知识结构。社会需求下会计本科人才能力结构是以其知识结构为基础的, 而其知识结构又应与其能力结构相应, 作为本科会计人才除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外, 其他相关的管理、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心理法律等知识也是其成为未来高级财会人才不可缺少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二) 会计本科人才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构建
要积极借鉴国外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的先进模式, 紧密结合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对我国现行的培养目标、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师资队伍等进行必要的完善和改革, 以适应这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教学的要求, 培养出合格的产品。
一是更新过高的培养目标。目前我国本科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大都是“宽口径, 厚基础”或“应用型”的高级财会人员 (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综合能力) , 这种目标过宽过高, 本科教育无法达到, 以致无法真正起到指导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作用。因此, 本科会计专业应从实际出发, 将培养目标重点转向能力和素质上来, 并定位于未来成为高级会计人才所应有的基本素质、观念和学习能力, 这才能真正成为本科会计教学的方向标和指南针。
二是设置符合社会需求下知识与能力结构要求的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上, 由于会计人才也是管理人才, 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外, 管理学和经济学知识也不可少;另外, 心理学对会计人员也尤其重要, 对会计人员自我调节能力、自我意识能力的提高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后对外贸会计需求的增长, 增加双语教学也是一种必然,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开设3~5门双语教学课程对提高学生外语和业务能力都大有帮助。在课程设置上, 应适当减少毕业学分要求, 增加选修课程和学生自学时间,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动性和自学能力。
三是加强会计实践教学。会计学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实践教学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 会计实践应按会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内在规律, 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分层次、分内容循序渐进地安排实施, 构建合理的会计实验课程结构体系, 将会计专业所需的基础训练、专业实验和综合训练有序地贯穿于会计本科教学中, 形成一个课前、课中和课后相结合、校外和校内相结合、手工和计算机相结合, 各种形式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的实践教学体系, 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系统、有序的训练和培养。
四是采用灵活的教与学方式。本科会计教育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改变“满堂灌”式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 采取案例研究, 小组设计与讨论、模拟操作、参与企业实践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首先应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教学, 通过布置要解决的问题, 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目和资料, 让学生主动寻找答案再进行讨论, 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自学与获取知识的能力;其次应尽量减少教师讲课的时间, 增加学生讨论、学生上讲台和自由支配的时间, 增加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知识面。
五是选择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考核不能仅仅依靠期未的一次成绩, 也不应仅仅通过闭卷考试来进行, 而应采取综合测试的方式进行。一般由平时成绩、期中成绩和期未成绩组成, 其中平时成绩包括作业、小组讨论、案例研究以及问题的分析与解决等项目, 应占总成绩的30%~40%;期中成绩一般不要采取闭卷方式, 以综合题、论述题和案例题等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和复习, 让学生阅读大量书籍, 找出自己的答案, 应占总成绩10%~15%;期未考虑一般采取闭卷方式, 采取多种题型对学生所学本课程进行综合考核, 占总成绩45%~60%。
六是建立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会计教师的知识必须达到一定的质和量的要求, 一位好的会计教师除了精通会计学、审计学、财务学、经济学、管理学、税收学、统计学和法学等主要知识外, 对社会人文学、心理学、人才学和教育学等综合知识都应相当熟悉。另外, 会计教师的实践经验和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 教师应利用业务时间走进企业学习和锻炼, 发展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和对会计的需求, 以提高自身水平和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许萍、曲晓辉:《高级会计人才能力框架研究》, 《当代财经》2005年第11期。[1]许萍、曲晓辉:《高级会计人才能力框架研究》, 《当代财经》2005年第11期。
[2]陈晓芳、翟长洪、崔伟:《中外高校会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财会通讯》 (学术) 2008年第5期。[2]陈晓芳、翟长洪、崔伟:《中外高校会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财会通讯》 (学术) 2008年第5期。
[3]刘玉廷:《对我国高级会计人才职业能力与评价机制的探讨》, 《会计研究》2004年第6期。[3]刘玉廷:《对我国高级会计人才职业能力与评价机制的探讨》, 《会计研究》2004年第6期。
[4]李汉芳、谢长儒:《“应用型高级会计人才”的知识结构》, 《商业研究》2000年第8期。[4]李汉芳、谢长儒:《“应用型高级会计人才”的知识结构》, 《商业研究》2000年第8期。
社会需求导向 篇9
1 培养方案编制方法的改革
从单一编制主体向多元主体转变。传统的城乡规划专业的培养方案都是由基层学术组织根据各自学校的办学特色编制完成的。容易造成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离, 学生毕业后很难立即胜任工作, 需要就业单位进行一定培训, 毕业生角色转变周期较长。改革后培养方案编制应吸纳教师、设计师、房地产开发单位、政府职能部门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 充分征询毕业生就业单位的意见, 把握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不仅培养胜任工作的设计师, 更是要塑造可以引领行业发展的开拓者[1]。
2 培养方案编制内容的改革
从重理论教学到重实践教学的转变。城乡规划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 对于学生来说“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同样重要。在保障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要求的十门主干课程的基础上, 压缩其他理论教学的学时, 同时大幅增加实践类课程在毕业学分中的比重。这样可使学生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并重, 前瞻性的发现设计行业对学生能力和技能的需求变化新动向, 从而修正学校教育的不足。
从标准化培养到个性化培养的转变。如今设计行业从业人员接近饱和, 设计企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意识和技术专长毕业生而非标准化的“产品”。学生的知识背景、兴趣爱好千差万别, 以标准化的固态培养模式对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的培养非常不利。面向社会需求的培养方案制定应具有弹性化和模块化, 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较大的可组合性, 以便应对社会需求的变化[2]。这需要合理的确定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目录。精炼必修课, 大幅增加选修课, 让学生根据自身发展定位及毕业去向自主进行课程选择。
从高校培养到校企联合培养的转变。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同时进行的方式。“走出去”一方面指学生到校外企业进行生产实习, 另一方面鼓励教师参与设计实践, 并将其纳入考核和晋升职称的要求。这样可以使“教”和“学”的主体共同了解设计企业的诉求。“请进来”是指增加有经验的从业人员对学校教学参与的广度和深度。通过学术报告、暑期夏令营、课程设计等方式引入学校教学环节, 从从业者的视角对大学生学习方法、技能训练、能力塑造等加以指导。
3 结语
培养方案是高校培养学生的蓝图, 编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决定着学生培养的质量。培养方案的编制更开放, 更好的跟社会需求接轨有利于搭建大学生提升综合素质的平台, 是现阶段城乡规划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但如下几个方面尚需进一步探索:一是如何进一步调动企业参与学校教学的积极性。二是如何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角度实现校企全面合作。
参考文献
[1]陈廷柱.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应注意的问题[J].高等教育究, 2010 (07) :50-52.
社会需求导向 篇10
传统软件工程专业的一些课程的教学效果不理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教师教学和社会需求相脱离。我们的教学模式就是要把这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尽可能多地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要结合社会所需进行讲解,让学生从完成项目任务的角度上主动去学。在课程教学中,用一个完整的体系贯穿其中,便于学生加深对应用软件的理解,特别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适应市场发展和变化的高素质软件工程专业人才[2]。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软件工程专业教学体系初探。
面对社会对人才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软件工程专业如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科学合理地进行因材施教,笔者认为应针对专业特点,建立"合理体系、多种形式、内容渗透、特色案例和实践、多形式考核及教学管理制度"六个教学体系。
1 求为目标建立阶段培养的时间体系
根据学校和学生的特点,建立分阶段培养的时间体系,将全过程分解成引导入门、实践提高、实际应用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均有不同的学习任务和内容,并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分段教学能使学生在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的同时,又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一阶段:引导入门阶段。第一、二学年,以项目驱动课程体系教学,将学生培养成为熟练的程序员;以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大类通识课程和跨院系、跨专业选修课程为主,拓宽基础知识,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第二阶段:实践提高阶段。在前两学年学习的基础上,第三学年,分模块进行项目设计及课程教学,进一步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旨在提高学生的应用软件工程方法的技术人员能力的,并进行团队能力的培养。
第三阶段:实际应用阶段。第四学年,重点培养学生软件工程领域应用和工程实践能力。该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此阶段可与毕业设计同步进行,模拟软件开发企业的开发模式进行项目设计及项目管理,指导老师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指导学生选修专业课程,因材施教,以各自特长的展示为中心,发展个性,根据专业方向进一步强化能力。实现“零距离就业”的目标,使学生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了解企业管理模式,以便毕业后尽快找到满意的工作。
2 求为依托构建针对性强的课程体系
前段时间,笔者在一些工厂、企业作过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既具备工业设计基础,又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专业人才是相当紧缺。说明在对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中,强调计算机方面的作用和地位,使社会需求与计算机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的。同时,笔者觉得课程的设置,注重加强对学生的信息量传输,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的,加强对学生在计算机应用方面能力的培养,是软件工程专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3]。
2.1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设置课程体系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企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要求我们将新的知识单元及时引进课程体系中,使课程体系的设置要有超前和发展的眼光。在培养计划中我们除了保留必要的基础课程外,增加了新兴的计算机方面的内容,特别是强调了计算机辅助在相关课程中的应用,注意培养学生的现代审美意识艺术、创新精神和艺术创作能力等素质更加全面,努力使学生成为既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又具有掌握高技术的新型人才[4]。同时,课程体系中的一些涉及到技术及开发工具,紧跟企业应用及行业发展前沿,随时将一些新兴的成熟的内容吸收进课堂教学。做到对课程体系、教学计划动态调整,做到保持课程体系的动态性、前瞻性。
2.2 以开放性为原则设置课程体系
一是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是建立在对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的全面研究之上。按照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国内外软件工程人才的需求,本专业培养出的人才的知识结构域应该包括软件开发新技术、现代软件工程、工程领域背景技术三个主要部分在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法、教材编写等诸多方面,充分学习、借鉴和吸收发达国家计算机教育教学的先进经验。
二是设立双语教学课程。目前制约我国计算机教育提高的一个很重要方面就是,学生英语表达学习能力差,缺乏基本的与世界交往和沟通的能力,在跟踪学习世界先进科技方面有很大障碍。重视和加强英语教学,尤其是培养学生应用英语学习、交流的能力,对于提高整个计算机教育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三是坚持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并重的原则设置课程。加强基础理论教学,开够开足核心课程所需要的学时,保证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又要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训练,将实验课单列,坚持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主要专业课程都应安排设计环节,有些属于让学生了解的课程内容则应安排课程报告,有些综合应用性的课程则应安排案例教学研究,案例教学应在计算机教育得到充分重视和体现。
3 以社会需求为目的设计操作性强的实验体系
3.1 改革完善适应企业需求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
针对新技术及企业不断变更的多元化人才需求,以工程化理念指导教学实验室建设。通过建设与业界同步的工程化教育综合实验环境及设立实习基地,为工程实践教学提供强有力的基础设施支持。
一是构建符合社会需求不同模块、不同特性具有基础性、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等多个层次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多元化、多方位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实验过程中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二是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以及教学目标,认为软件工程专业多数课程实验可以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分为认知性导入实验、方法性实验和综合实践三个阶段。这种三阶段的软件工程实验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了一条从编程到软件项目开发的渐进式发展之路
三是实验教材建设。主要指实验指导书,一方面,要尽量选用国家教委获奖的优秀教材,另一方面,积极组织教师按社会需求进行编写,使之适应计算机的迅猛发展以及实验教学改革的需要。
四是软件工程专业课程的课程实验主要以课程实践项目的形式进行,从实验目的看主要分为三类:方法性实践、实现性实践、创新性实践。其中,方法性实践是在软件工程课程教学中讲述某种软件开发方法后安排的实践,主要目的是加深对方法的理解。实现性实践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参与软件项目的开发全过程,一方面将学得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包括软件工具的使用)和团队协作精神。而创新性实践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在实践项目设计中,有针对性地引入开放性问题和不确定问题,启发学生在探讨中寻找合理的、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针对合格的工程化软件人才所应具备的个人开发能力、团队开发能力、系统研发能力和设备应用能力,应设计4门阶梯状的工程实践学分课程:
程序设计实践课程:培养个人级工程项目开发能力;
软件工程实践课程:培养团队合作级工程项目研发能力;
信息系统实践课程:培养系统级工程项目研发能力;
毕业设计实践课程:培养开发软件所必备的设备应用能力。
3.2 模拟企业管理模式进行实验管理
一是企校合作,建设与产业水平同步的工程实践环境。
二是实现实验室开放式管理。实行“实验预约”+“实验选修”+“自由上机”的开放式管理,完善实验室开放(时间开放、空间开放、实验内容开放)的运行机制,制定相应的实验室开放管理方法、制度和保障措施。机房开放式管理能增加学生上机的自由度,让学生可以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在机房反复实践,培养锻炼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三是实现机房管理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开发与实验管理体系配套的机房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系统。
3.3 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是以人为本,实现个性化实验教学。
二是实施在线作业与考试,提供理论与实验教学的整合平台,开发在线作业与考试管理系统。
三是开发成绩管理与选课系统,将学生自主学习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四是建设实验教学资源网站,创造良好的实验教学环境。
4 以社会需求为宗旨构建实用性强的实习与设计体系
4.1 完善方法性实践、实现性实践
创新性实践等实践教学环节,突出毕业设计环节的综合性。从选题与安排入手,采取教师与学生间双向选择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根据自己的择业倾向选择自己喜欢的课题,使毕业课题成为学生找工作和毕业后尽快适应工作的垫脚石。学生就业倾向与毕业环节相结合,利用指导教师的横向科研课题使学生与用人单位建立联系提供就业机会。对于那些已经与用人单位签订了毕业后就职合同的学生,采取校内外双导师制,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一般来讲,用人单位希望学生承接该单位的实际需要课题作为毕业环节课题。这种题目一般会较快地投入制造或使用,对学生综合训练也很有好处,工作后能很快进入角色。学校在积极支持的同时为了保证质量,科学规范管理,制定了相关制度。学校采用校内外双导师制管理,并签订相关的协议书,明确双方的责任与义务确保毕业环节质量。
4.2 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我院已与株洲市新蓝电脑公司、中南无线电厂、南方动力机械公司、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长沙创智软件公司、株洲联通、株洲移动等单位合作建立了学生实习基地,随着学校扩招学生人数的增多,还应开辟更多更好的实习、实训基地。
教学与科研实验室为学生在课程学习时提供充分的工程实践机会;工业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际项目开发机会,使得学生能在毕业前深入体会企业文化,完善自身职业素质和工程能力。
5 以社会需要为动力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考试体系
“教师之功,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这一言语使我领会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决定着教学的过程与方向,学生是主体,获得知识必须通过学生自己动脑,动手主动地活动才能完成。
改革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模式,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包括制作多媒体课件、网上辅助教学、建立教学网站等,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营造一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环境,以互动式学习替代传统的广播式学习。采用案例教学、滚动式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
建立新的评价体系。将工程能力和职业素质引入人才素质评价体系,将企业反馈和实习生/毕业生反映引入教学评估体系,以此指导教学。
我们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原则全方位为学生服务,为学生的就业着想,完善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软件工程专业教学体系的建设,为把学生培养成国家栋梁之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黄明,梁旭.JSP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实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刘乃琦.软件工程教育的特点与问题[J].计算机教育,2004(10):6-9.
[3]骆斌,张大良,邵栋.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J].计算机教育,2005(1):32-33.
社会需求导向 篇11
【关键词】近海环境数值模拟 教学方法 社会需求为导向 基本技能
【中图分类号】H1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5-0-01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现在对一个大学毕业生,不仅要求有坚实的本领域的专业知识,而且有比较扎实的计算机知识[1],对海洋环境领域的毕业生而言更是如此。鉴于此,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面向本科生开设了工作技能层面的课程:《近海环境数值模拟》,该门课程具有鲜明的海洋特色与多学科交叉特点,融合了本学科领域的部分最新科研成果,对培养海洋环保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是我校环境科学专业培养本科生的特色课程之一。该课程要求具有宽厚的海洋动力学基础,扎实的计算机编程的基本技能。国内部分高校根据本校优势学科将计算流体力学等课程纳入本科教学体系[3,4],但国内高校,面对本科生开设海洋环境数值模拟的课程很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需要探索,对授课教师和学生是个挑战,是学生普遍反映较难的课程。
本文以培养学生的数值模拟技能为目标,以解决海洋环保领域的实际问题为导向,探讨《近海环境数值模拟》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
1 课程教学内容
近年来海洋经济快速发展,导致海洋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由于海水流动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的系统,海洋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海洋环境领域的专门人才。为适应海洋环境保护领域对人才的需求,《海洋环境数值模拟》课程设置的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适应社会工作需要为出发点,围绕海洋环境领域实际需求,将教学内容和实际问题密切结合。
本课程分上、下两部分,分别在第7和第8学期开设。上部分解决专业基础和数值计算方法基础理论。第一章绪论,论述课程内容、相关研究进展及其学习方法;第2章海洋运动控制方程;第3章海洋环境动力学经典方程;第4章数值计算方法基础;第5章近海水动力学模型;第六章近海物质输运模型;第7章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原理。
下部分为潮汐、潮流和污染物质迁移扩散的数值模拟。第一章海洋环境问题;第二章近海潮汐潮流数值模拟;第三章污染物在近海的迁移扩散及预测;第四章非保守物质数值模拟;第五章近海环境容量及污染物总量控制技术。
2“近海环境数值模拟”课程设置内容的可行性分析
教学活动必须因材施教,注重授课对象的基础知识和接受能力,在学生掌握的学科基础上展开。《近海环境数值模拟课程》是海洋环境动力学方向的特色课程,海洋环境动力学方向的课程体系中若干门课程组成该门课程的基础。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海洋环境动力方向开设的核心课程及课程支撑体系如下:
(1)环境学基础:环境科学概论(第一学期)、环境海洋学(第三学期)、生物海洋学(第六学期)等构成该课程海洋环境基础。
(2)物理学基础:大学物理(第二学期)、流体力学(第四学期)、物理海洋学(第五学期)等课程构成了该课程的物理、力学基础,为学生了解海洋中各种物质输运的过程和机制打基础。
(3)数学基础:高等微积分(第二学期)、数值计算方法(第六学期)、数学物理方法(第四学期)等课程为该门课程提供了算法设计和数值方法基础。
(4)计算机基础: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一学期)、Fortran 程序设计(第三学期)、计算机在环境中的应用(第七学期)等课程提供了语言编程基础。
(5)实验及数值计算方法基础:海洋环境调查实习(第六学期)、流体力学实验(第四学期)、数值计算方法上机(第六学期)等课程提供数值试验、海上试验、数据分析等方面的技能。
上述课程共同构成了海洋环境数值模拟课程的支撑体系。海洋环境动力学方向的学生在掌握模块核心内容的情况下,是可以接受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的。
3 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
3.1 授课内容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理论与实践结合
由于国内缺少面向本科生的同类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必须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探索,海洋环境动力学方向的骨干教师形成教学团队,紧紧围绕社会需求,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并将最新科研成果纳入教学体系。由于课程教学内容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学生学习过程中具有较大的主观能动性。
3.2 加强数值试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数值模拟也叫计算机模拟或数值试验,通过数值计算和图像显示的方法,达到对工程问题和物理问题乃至自然界各类问题研究的目的。对于本课程,结合海洋环境问题建立数值模拟平台是关键环节,目前国内外有许多较为成熟的海洋数值模式,有商业化的软件,如MIKE系列软件,DELT 3D软件等,商业化软件费用昂贵,看不见源码,不适合教学。教学团队成员根据自身科研优势,采用开放源程序如POM,ECOM,FVCOM等国际流行的海洋模式为基础,经过适当改进建立起海洋环境领域常用的数值模拟程序,组成程序库,用于海洋环境动力学数值模拟的教学。即增加学生的基本技能,又增加学生编程能力和模拟过程的了解。
3.3 实现分组学习、强化团队意识
本课程需要基础知识较多,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不同,海洋数值模拟涉及多学科交叉,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海洋等学科,对一个本科生,很难独立完成多领域的海洋数值模拟工作。本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行分组教学,3-5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在学习过程中互相探讨,取长补短,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并避免个别同学知难而退的情况,起到了提高学习,知识互补,增强团队意识的教学效果。
3.4 课程考核形式
课程的考核形式是检验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根据本课程的特点《近海环境数值模拟》(上)以读书报告、平时作业、期末考试相结合。《近海环境数值模拟》(下)期末考试占50%,数值模拟报告(占50%)。实践表明,注重学习过程中的考核,避免了学生考前突击,减轻了学生考试负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 结语
教学过程是个在探索中不断完善的过程的,通过《近海环境数值模拟》(上,下)两轮的教学实践,本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基本成熟,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反映效果良好,收到良好教学效果。在后面的教学中,我们将根据毕业学生在工作和继续学习过程反馈的意见,继续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更新和完善,为海洋环境保护事业培养更多高素质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 吴耿锋,顾雨民.吸收国内外新技术,创建有特色的课程-开设《数值方法与数字仿真》课程的几点体会.教育与现代化. 1994,1:12-16.
[2] 孙文心,江文胜,李磊.近海环境流体动力学数值模型[M].科学出版社,北京,2004.
[3] 毛军,熊艳,薛琳.实施计算流体力学本科教学的可行性分析[J].高等建筑教育,2003,12(2),46-52.
社会需求导向 篇12
一、高校档案资源整合的必要性
(一) 高校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是实现档案价值的客观需要。档案的核心作用是价值性, 档案价值的实现必须依靠利用。一般情况下, 当档案信息资源系统中的档案信息内容越丰富、著录标引水平越高、整理越系统和管理越科学时越有利于利用;档案用户在利用时使用的档案信息检索系统越完善, 能够获取的档案信息也就更加丰富和准确。而这种利用效果的形成则完全依靠档案信息资源的科学整合。作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工作, 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根本目标是要使隐藏在档案实体中的信息凸显出来, 并使其系统化、有序化和完整化, 最终通过社会公众的利用实现其价值。因此, 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对高校档案价值的实现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 高校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是提升高校服务社会能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国家不断推进信息公开制度, 同时要求并鼓励高等学校服务社会, 在服务社会的同时提升高校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及核心竞争力。高校档案部门在面向社会服务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掌握着高等学校教育、科研等领域的重要档案资源。通过对这些核心资源进行信息开发、资源整合、集中服务, 在向用户提供优质、系统、满意的档案信息服务的同时体现出高校的软实力, 更能够促进高校服务社会职能的实现。
二、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需求分析
(一) 档案用户类型。在我国高校档案单独集中管理的体制下, 高校档案信息服务主要集中于学校内部, 随着近年来社会化程度的提升, 高校档案信息服务逐渐走出校门并与社会利用相融合。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用户主要包括以下群体:高校党政机构管理者、教职工、在校生与毕业生及其他有利用需求的社会公众和机构。
(二) 社会用户档案需求的特点。1.多样化与个性化。多样化与个性化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用户对档案信息内容的多样化和档案用户信心理和行为的个性化。社会机构与公众对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内容多样化需求表现在以下诸多方面:比如用人单位对学生在校表现的认定、学历学位审核部门对毕业生信息的认证、高中生及家长对学校招生信息以及整个学校的了解、社会公众对高校优秀教学资源的渴望、知名校友对母校发展的影响等;高校档案用户心理需求的个性化则因人而异地表现为期望心理、权衡心理、消费心理、受尊重心理等不同方面。掌握档案用户普遍的、规律性的心理需求, 有助于资源整合与合作中档案信息服务质量的提升。2.实用性与技术性。以往档案部门在利用服务过程中只向用户提供其所需要的档案复印件或档案证明等直接凭证即可, 随着用户信息意识的觉醒, 他们已逐渐开始要求档案服务部门为其提供所需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深加工”档案信息服务, 甚至要求提供更高层次的“解决方案”式的知识服务。这种更明确、专深的信息索取行为, 反映出档案用户需求在兼顾实用性的同时, 正在走向技术性服务之路。
三、实现区域性高校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策略
(一) 探寻高校间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机制。不论是校内整合还是校际合作合作都必须遵循统一的、全面系统的运行机制。尤其是同一区域内的校际合作整合的开展, 离不开运行保障机制、合作激励机制、资源整合平台管理机制等多方位机制的保障。运行保障机制的核心在于标准规范、利益平衡两个方面;合作与激励机制;可以保证校际整合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提高整合资源的产量和质量;通过建立网络平台的维护管理机制, 可以明确后台维护的人员、职责、权限, 可以简化整合平台管理流程, 减少人工干预, 还可以实现从经济角度管理和优配置高校档案信息资源。
(二) 遵循统一数据格式标准。档案信息标准体系的构建是档案信息标准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区域性高校间进行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必须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档案管理性标准、业务性标准及技术性标准, 尤其是业务性标准中的“描述数字档案文件格式”、“元数据格式”、“对象数据格式”等标准和技术性标准中的“电子文件/档案的数据存储压缩格式规范”、“数据交换标准规范”、“数据加密、水印技术规范”和“系统软硬件设施技术标准”等。
(三) 建设特色资源数据库。数据库建设是高校档案信息整合的资源保证, 通过把数字化档案按照其内在联系组合成为专题性、特色性、高层次的数据库群, 实现高校档案资源资源配置合理、特色突出、利用便捷的管理目标。高校档案部门应本着特色、实用、标准统一的原则, 在充分把握用户信息需求的基础上, 积极开发公开信息数据库、科研成果数据库、优秀教学资源数据库、杰出校友数据库、重大历史事件数据库等具有本校特色、实用性强、检索便捷精准的数据资源库。
参考文献
[1] .吴艺博.面向服务的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研究[D].郑州大学, 2011
【社会需求导向】推荐阅读:
社会需求人才11-18
社会需求价值11-19
就业和社会需求05-09
社会保障需求05-22
社会养老基金需求09-30
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06-23
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匹配09-11
文秘专业社会需求情况调表06-14
能力需求导向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