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热点

2024-09-20

社会保障热点(精选12篇)

社会保障热点 篇1

社会募捐是指以救助特定对象为目的, 由募捐人自发组织并通过各种媒体等途经发布募捐信息募集款物的行为, 带有扶贫济弱的公益性目的, 是一种受到政府和社会赞同、鼓励的行为[1]。

一、社会募捐的法律性质及余额归属分析

社会募捐的热点问题之一便是余额归属的处理, 实务界普遍采用通过分析社会募捐的法律性质来解决余额归属纠纷, 关于其法律性质的分析主要有:代理行为说、无因管理说、公益信托说和利他赠与合同说。

1. 代理行为说。

代理行为说分为两种:一种是捐赠人的代理人, 捐赠人必须通过募集人才能向受赠人交付款物, 另一种是受赠人的代理人, 募集人将接受的财物转移给受赠人。此学说有三个明显的缺陷:其一, 代理关系的成立是以代理的意思表示为成立要件, 但在这里并无捐赠人或受赠人明确授权意思表示;其二, 代理行为本质是弥补无、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缺陷, 而捐赠人和受赠人显然并不当然属于这两类民事主体[2];其三, 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是被代理人即捐赠人或受赠人承担, 捐赠人通常来自全国各地, 如果返还在操作上有很大难度, 其次, 结合目前国内判例分析, 余额不能作为遗产继承已成共识, 因为继承的遗产必须是有所有权的财产, 因此社会募捐的余额不能归属于捐赠人或受赠人, 代理关系说不成立。

2. 无因管理说。

无因管理说认为, 社会募捐是募集人基于法定或约定的原因管理受赠人的事务, 所得利益归受赠人享有的无因管理行为。无因管理说有三个明显的缺陷:其一, 无因管理在民法中属于典型的事实行为, 而社会募捐是一种以意思表示为核心的民事法律行为, 两者属于截然不同的范畴;其二, 无因管理是基于“法定或约定的义务”, 社会募捐带有明显的公益性, 是社会扶贫济弱的重要手段, 这里并不存在“义务”;其三, 募集人发起募捐也并不是为了“避免他人利益受损”, 而是通过帮助特定个体来实现公益。因此不能根据无因管理学说将余额归于受益人。

3. 公益信托说。

此学说认为, 社会募捐是捐赠人基于对募捐人的信任委托, 将自己的财产或资金交给募捐人管理经营, 所得利益归受赠人的信托关系, 进一步划分又属于信托法中的公益信托, 由此, 当募捐目的已达到或灭失时, 比如受赠人得以治愈或死亡,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 应当将募捐剩余财物转移给具有近似目的的其他公益组织。尽管公益信托说很好的解决了余额归属纠纷, 但在形式和流程上, 公益信托必须采取书面形式并有严格的设立程序要求, 然而实践中的社会募捐一般均未经过如此复杂的程序, 因此不能仅仅是为了解决余额归属问题而将社会募捐强行类推适用公益信托[3]。

4. 利他赠与合同。

利他合同是指缔约当事人双方不为自己的利益设定权利, 而是为使第三人直接享有和取得权利而订立的合同。社会募捐不同于一般的赠与合同, 即捐赠人并不直接将财产捐给受赠人, 而是交给募捐人, 由募捐人转赠, 但是双方当事人在订立赠与合同时对受赠人提出了一定的约束条件, 即受赠人必须按照募捐的特定目的使用募捐财物, 不得滥用、挪用或用于致富等其他目的[4]。此学说存在以下两个问题:其一, 合同的当事人要求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但捐赠人可以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二, 利他赠与合同的目的是使第三人无偿获得利益, 但受赠人收到诸多限制, 如不能发生继承, 带有明显公益性并非私利, 因此利他赠与合同说也不能完全适用社会募捐。

二、监管制度的缺失及建议

1. 社会募捐的另一热点问题便是监管制度的缺失。

目前我国并未出台专门的法律法规用于规范社会募捐行为, 只能从民法通则、合同法中找到数量有限的相关法律条文, 由于缺乏对募捐活动的监管, 因此在社会募捐活动的运行中屡屡出现失范问题。例如随意发起各种募捐活动并利用行政手段强行摊派, 募捐人任意挪用、侵占捐资, 特定被救助对象获得的捐款数额过于巨大, 使捐助行为与扶贫济弱的目的相悖, 弱化消减了人们进行社会捐助的积极性。

2. 完善及建议。

首先, 在立法形式上, 不少学者支持专门性立法, 尽快制定《社会募捐法》, 明确规定社会募捐的法律性质及规范社会募捐活动, 明确募捐人、捐赠人和受赠人的法律地位及余额归属的处理办法, 对滥用权力、强行摊捐者的处罚措施等。其次, 在运行流程上, 可实行申报登记制度。募捐人在募捐之前到法定专门机关进行申报登记, 包括募捐人的身份、事由、目的、受赠人的身份等, 将社会募捐纳入国家管理后可消除随意性。最后, 在后续监管上实行信息公示披露制度。在募捐开始后, 定期和不定期向社会公布募捐人姓名、数量和明细、通过何种方式于何时何地将募集款物交给了谁、有否剩余及余额明细等事项, 同时募捐人应当将所有信息资料存档保管, 便于接受社会及国家法定机构的监督, 杜绝募捐中可能出现的侵占、滥用和挪用等不良情况的发生[5]。

社会捐赠的本质是继收入与税收之后对国民收入的第三次分配, 且带有扶贫济弱的公益性特征, 只有明确相应的法律性质及后果, 才能对人们的行为产生指引作用, 并进而树立法律确信, 从而保障捐赠人的积极性, 促进社会募捐活动的长期、健康、有序开展[6]。

摘要:社会募捐作为政府及社会大力倡导的公益行为, 在现阶段的法律适用上缺乏可参照的具体规定, 使得募捐运行过程得不到监管及产生大量余额归属纠纷, 这也是社会募捐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将其法律性质的众多学说与处理余额归属的关系、监管制度的缺失及建议进行归纳和梳理, 指出定纷止争的当务之急应是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关键词:社会募捐,法律性质,监管

参考文献

[1]白午光.非公益社会募捐引发的法律思考.法制与社会, 2009 (7) .

[2]余睿超.募捐行为的法律性质及法律适用.法制与社会, 2007 (6) .

[3]巴益军.社会募捐财物所有权归属的确定.法治与经济, 2011 (11) .

[4]冷传莉.募捐行为法律性质之探讨.贵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7) .

[5]张佳.社会募捐的法律问题研究.消费导刊 (法制园地) , 2008 (3) .

[6]郑磊, 王海栗.社会募捐财物所有权之类型化研究.怀化学院学报, 2007 (1) .

社会保障热点 篇2

“反腐败像雷阵雨,雷声大,雨点小,刮一阵风就拉倒。”这是在实际生活中,有的人对当前反腐败形势的一个比喻,认为反腐败斗争“光说不练”,实际成效不明显。那么,反腐败真的是“雷声大雨点小”吗?其实,这种看法并不符合事实。

从一定意义上讲,“雷声大”体现了我们党反腐败的决心大和声势大。这些年来,党中央每年都对反腐败工作进行专门部署,国务院每年召开廉政工作会议,制定了一个个专门文件,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始终保持反腐败的高压态势。

但用“雨点小”来形容反腐败成效却并不符合实际。事实上,我们党不但高度重视反腐败,而且是雷厉风行、坚决打击,不但是“雷声大”,而且“雨点也大”。

一是“真打”,对腐败分子动真格。反腐败没有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落实到行动中。2009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34504件,结案132808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38708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5366人,还对7036名领导干部进行了问责。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共查办商业贿赂案件15548件,涉案金额39.1亿元。扎实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立案3517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521人。

二是“狠打”,严查深挖抓“老虎”。不论职务多高,只要搞腐败,就一查到底,绝不姑息。2009年查处了王益、皮黔生、黄松有、陈绍基、王华元等一批大案要案,正在立案侦查的还有许宗衡、李堂堂、黄瑶、宋勇、康日新、张春江等。“经济有特区,反腐无特区”,深圳市原市长许宗衡被抓时一位网友的留言,正说明了这一事实。

三是“善打”,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坚持从实际出发,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推进工作创新,推动反腐败工作从着力治标、侧重遏制,到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逐步加大治本力度,再到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转变,努力把改革的推动力、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监督的制衡力、惩治的威慑力有机结合,形成了反腐倡廉建设的合力,增强了反腐倡廉工作的科学性。

如何织就一张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天网”?

如果只抓惩治腐败,可能是一时见效,但往往查不胜查,纠而复生。要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必须把防治腐败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坚持标本兼治,不断加大源头治理力度。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党中央在深入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判断形势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个体系是一张宽广的“天网”,它既包括从严惩治的措施,又包括着力治本的内容,涵盖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主要任务;这个体系是一张严密的“天网”,它把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治统一起来,打出“组合拳”, 使“不想贪、不能贪、不敢贪”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可以说,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抓住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关键,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地防治腐败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在思想教育、法律法规、权力监控、源头治理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进一步形成了全党动手抓反腐倡廉建设的局面。当前,加强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工作,必须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着力抓好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建立起科学严密完备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

完善教育制度。要把近年来经过实践证明是可行的、有效的教育方法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形成工作常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基础,以领导干部教育为重点,完善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岗位廉政教育以及基层党员轮训等制度,使党员干部筑牢廉洁从政、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完善监督制度。积极探索加强监督的有效途径,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

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保证权力依法运行。改革和完善党内监督体制,健全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完善党内决策监督机制,落实重大决策报告制度,健全信访联席会议制度,提高监督权威性和有效性。

完善预防制度。从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环节入手,深入查找容易诱发腐败问题的部位和环节,构筑起制度防线。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形成信息共享和腐败预警机制,建立健全防止利益冲突制度,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有效排查和化解廉政风险。

完善惩治制度。遏制腐败,惩治这一手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要分析案件查处中的难点问题尤其是制度缺陷,建立健全腐败案件及时揭露、发现、查处机制。加强反腐败立法,修订完善惩治腐败的法律法规,建立腐败现象易发多发领域调查分析和专项治理制度,健全查处案件协调机制,完善案件线索通报移送机制,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

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要在工作实践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首先就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着力解决“三大问题”

坚持一切为民,解决好“为谁创造政绩”的问题。当前,有少数领导干部认为政绩是个人的事情,工作是做给上级看的,凡事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不怕群众不高兴,就怕领导不开心。他们追求政绩的目的不是为了造福于民,而是为了给自己留名,为自己升官,这从根本上背离了党的宗旨。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改造好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把政绩树在百姓的心田里,始终把办民事、谋民利、顺民意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

坚持统筹兼顾,解决好“政绩是什么”的问题。真正的政绩不仅体现在经济指标上,还体现在社会、人文和环境指标上;不仅体现在城市变化上,还体现在农村发展上;不仅体现在当前的发展上,还体现在发展的可持续性上;不仅体现在经济总量增长上,还体现在群众得实惠上;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还要看社会稳定。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善于掌握和运用统筹的办法,想问题有统筹的意识,作决策有统筹的考虑,抓落实有统筹的措施,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整体推进,确保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

坚持实事求是,解决好“怎样创造政绩”的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科学决策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努力在创造政绩的过程中把握规律性,提高科学性,减少盲目性,克服片面性。特别是在上项目时,绝不能犯主观主义、经验主义错误,或凭一时的冲动,搞“批项目拍脑袋,上项目拍胸脯,项目垮了拍屁股”那一套。要一步一步地抓,一件一件地干,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在抓落实中创造实实在在的政绩。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始终紧扣“三个重点”

在加快经济发展上创造政绩。经济发展是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环节。就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言,就是要克服过去以农为本、“等靠要”的思想,强化抢抓机遇、自力更生、自求发展的意识,全力实施大开放战略,进一步壮大经济总量,巩固招商引资成果,下大气力破解工业发展难题,以工业的崛起加速地方经济的发展,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

在促进社会进步上创造政绩。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因此,各级领导干部更要注重谋求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切实帮助广大城乡居民增加就业岗位,开辟增收门路,不断提高生活质量。

在可持续发展上创造政绩。处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领导干部,虽然谋求发展的心情迫切,但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要确立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主的文明发展思路。在农业上,要打好“绿色牌”,大力发展无公害农

业;在工业上,要打好“资源牌”,大力发展环保型企业;在三产发展上,要打好“县城牌”,大力培育和发展市场;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要打好“综合治理牌”,搞好生态环境建设,保护秀美山川,建设美丽家园。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善于处理“三种关系”

处理好“唱功”与“做功”的关系。“唱功”,是鼓动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一种能力;“做功”则是干好实际工作的能力。为政之道,贵在务实。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有好的“唱功”,更要有好的“做功”,要在工作中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把政绩体现在干大事、办实事、求实效上。

处理好“显绩”与“潜绩”的关系。对于有的工作,有时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其成效却难以很快显现,但为创造有形政绩奠定了基础,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追求政绩,既要紧紧抓住当前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多做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创造有形的政绩;又要干当前、想长远,多做一些诸如“百年树人”这样的长远之事,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创造无形政绩。用这样的眼光看政绩,以这样的政绩观来指导工作,才能创造出真正让党和人民满意的政绩。

社会热点命题动向研究 篇3

一、命题动向

研究浙江省六年来的高考文综试卷,我们不难发现,政治试题越来越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出现了以社会生活为载体、以社会热点问题为主线、以主干知识为重点,从学生的生活实际或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当中进行选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设置问题,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特点。社会热点问题一般是指在社会中引起广泛关注、参与讨论、激起民众情绪,引发强烈反响的问题,通俗点说就是被很多人熟知且讨论的问题。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考查,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关系,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下面,笔者试以2010年、2012年和2014年浙江高考文综卷中的社会热点考查情况为例作些说明。

2010年高考社会热点考查情况

2012年高考社会热点考查情况

2014年高考社会热点考查情况

分析6年来浙江高考政治试题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考查,笔者发现有以下特点。

(1)从呈现方式来看,考题中的热点问题以文字、图、表和漫画等多种形式呈现。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考查考生从不同的情景形式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如,2010年第41题材料一中的热点问题我省前几年城乡居民收入情况就以图和表的形式加以呈现的。

又如,2012年第30题描述的我国近年出现的热点问题——“高房价”问题则以漫画形式展现:右边的漫画(选自《人民论坛》总第354期)可以表明

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社会意识有现金与落后之分

③价值判断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④不同的价值判断源自不同的认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从选材角度看,高考命题过程中广泛选取热点,但并非漫天撒网,会有所侧重。从内容上看,热点选材涉及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但以政治、经济、科技为主。从空间上看,试题偏重于对国内热点问题的考查,对国际热点考查相对较少。当然,这并不是说,国际热点就不要关注。对国际热点问题的考查,一般会突出考查中国在国际问题上的主张、中国与大国关系(如美国、欧洲、俄罗斯和日本等)、地缘政治(周边形势)、中国参与的国际组织及其他对国际关系和世界局势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2014年高考文综卷中社会热点的选材领域、热点地域考查情况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2014年高考社会热点的选材领域、热点地域情况

从地域上看,近年高考热点考查更加突出了地域特色,关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2010年高考第41题中的我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统筹城乡发展问题,2011年高考第41题中的民营企业出现的“用工荒”问题,2014年高考第40题中的“五水共治”问题等都属于我省近年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议题。这类试题既体现了我省作为高考自主命题省份的特点,又为考生营造了一种亲切的地域文化氛围,反映了考查内容的时效性和时代感,有利于引导考生关注家乡经济社会的发展,增强考生的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另外,考查的热点问题,从时间上看,以近期为主、远期为辅;从性质上看,大多较为中性,没有太多争议,不涉及敏感问题。

(3)从设问角度看,热点问题的考查主要围绕“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等,采用多角度的考查方式主要是为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诸方面的能力。下面结合2013年的考题举例说明(见下表)。

(4)从考查方式看,考题中的热点问题有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两种类型,但以直接考查为主。直接考查,即对于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直接命题,题干材料和备选项都围绕某个热点主题设计,直接以热点问题本身作为试题的载体,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如,(2012年高考文综第32题)黄岩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但菲律宾政府无视历史事实,再制造事端,企图侵占黄岩岛。对此,中国政府作出了强烈反应。上述事实表明

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得决定性因素   ②领土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③利益对立是国家冲突的根源   ④干涉别国内政是非正义的、错误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间接考查,对于热点的考查不易察觉,命题人常常会借助其它形式的素材切入考点,热点以“隐藏”的方式介入,考查旨在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考查考生对热点的了解及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如,(2014年高考文综第28题)漫画《统一武器》(作者:张吉亮)讽刺了

①形式主义,工作只重形式不管内容

②平均主义,追求无差别的利益分配

③本位主义,只顾本单位不顾大局和整体

④官僚主义,作决策漠视人民的意愿和要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这道试题的考查,折射了命题人对前一时期国家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关注。

(5)从命题立意看,热点问题的考查坚持知识考查、能力考查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考查的有机统一。从6年的考查情况来看,考热点不是考热点本身,而是通过热点问题创设新情景,考查政治基础知识尤其是主干知识。同时,注重以热点问题为背景或借助或突出热点问题,去分析、解决热点背景中反映出的现实问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并要求考生结合自身的思想和行为实际,通过解题的过程体验,进行价值判断并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将学科基础知识内化为自身健康成长的素质构成,学会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2013年高考文综卷选择题考查情况见下表。endprint

二、备考策略

(一)夯实基础   构建体系

新教材、新高考,不是不要基础知识,也不是不要知识体系。考查热点问题,也不是不要学科知识。因此,我们在进行高考热点问题的复习时,千万不能脱离基础知识去搞热点,必须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夯实基础,因为再新颖别致的题目也需要靠掌握基础知识来解决。

抓夯实基础、构建体系的工作,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认真研究《考试说明》规定的文综考试的考核目标、要求与范围,对相关的基础知识、主干知识(包括概念、原理和观点)的内涵要清楚,要掌握相关知识的来龙去脉,明确知识的适用范围、适用条件。对重点知识的理解一定要准确,切忌似是而非,一知半解。二是要解决好知识的系统性问题,依据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树立学科知识体系。我们在体系中理解和掌握知识,可以提高对知识的掌握效率,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才能为分析和解答实际问题、热点问题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三是要抓好重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以问题为中心理顺知识体系。要把握好知识的内在联系,学会多角度地运用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在运用中掌握知识。同时考生要能根据热点情景,迁移、重组这些基础知识,把握好学科知识的体系和学科精神。

(二)关注热点   强化运用

围绕重大时政和社会热点问题,创设新情景,提供新材料,提出新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理解和说明,这是近年高考思想政治学科命题的一贯原则,也是落实理论联系实际,体现试题时代性、现实性和教育性的要求。这启示我们在进行热点复习时,要科学选取热点,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切忌胡子眉毛一把抓,这样从复习的时间上来看不切实际,从复习的效率上来看,也是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的做法,不值得提倡。

具体来说,在热点复习中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以主干知识为标准选择学习内容。要选择符合高中生实际、与教材主干知识有密切联系的社会热点作为学习和探究的对象,以热点的主要事实和基本观点为线索,调动和运用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分析。比如,下列涉及2015年高考的重大热点问题我们必须关注:全面深化改革破冰,利好新政纷纷面世(户籍制度改革、收入分配改革、司法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新一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等);反腐肃贪重典治乱,打虎拍蝇成就巨大;深入贯彻八项规定,党风政风持续好转;外交工作风风火火,亲诚惠容感动世界等。同时,不能只关注国际、国家的发展问题,还要关注近年来本地政府的重大决策、关心当地发展、本地的重大成就、本地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等,由于这些事情与考生的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因而也是考生应该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比如,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经济将成为浙江经济的新引擎、新优势;大力发展以电子商务为载体的网络零售,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围绕七大产业,包括文化创意和丝绸、黄酒、中药、茶叶的历史经典产业,率先打造特色小镇;扩大民营银行试点,深化金融改革;实施“4+1”行动,即四个“三年行动计划”和一个“三年到位政策”;继续推进“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百姓关注的重点工程。我们不仅要关注本年度与教材知识结合紧密的社会热点,更应关注那些长效的,有关我们生存环境、国计民生,有重大影响的持续性热点。如,民生问题、生态环境、经济结构调整和国家主权等都是多年的热点,在高考中是“常考点”,只是在每年的高考中切入的角度有所变化。二是理解为主,记忆为辅。对以上大多数热点问题我们并不需要去死记硬背,而应该尽量扩大考生阅读面,了解当前的国内国际形势,了解重大政策或热点事件的背景,并注重运用学科知识对其进行理性思考,强调学以致用,以达到巩固知识、提升能力的目的。当然,对热点的剖析也不是越深越好,要以教材的理论为限度,抓住精要内容。三是适当识记一些时政术语。从高考的评分要求来看,一份好的非选择题答案组织也有适当地使用时政语言、展现政治学科价值的要求,所以,对于较重要的新的时政术语,我们应该着力记住。比如,2015年热点复习要了解诸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时政术语。

(三)培养能力   关注方法

综观6年来浙江高考许多政治试题,都以社会热点为依托,以新材料、新情景为载体设题,重在多角度、多层次考查考生的能力。首先,试题特别突出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既重视对学生发散思维(演绎思维)能力的考查,又重视对学生聚合思维(归纳思维)能力的考查。其次,试题凸显对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考查。《高考说明》中规定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四项能力目标在6年试卷中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社会保障热点 篇4

一、在教学中紧扣社会热点是教师的使命和职责

现代社会价值体系混乱, 各种不良思潮泛滥成灾, 低俗、拜金、享乐、冷酷、封闭、暴力等等或多或少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健康。语文老师有责任在教学中紧扣社会热点,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引导, 使学生不至于在纷扰的社会中迷失方向, 迷失自我。发挥“文以载道”的教学功能比在班会课中空洞的说教效果好得多。

二、紧扣社会热点组织语文教学, 能使课堂教学更有生命活力

唐代白居易就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就是提倡文章要紧扣时事热点。不为文章注入新鲜的时事的“血液”就容易使其落入形式的窠臼。千古以来的经典文章也大多是对时事抒发感慨和评论。对社会热点的学习和思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社会热点作为学习材料肯定是学生喜闻乐见的题材, 它比传统的经典文章更能吸引眼球。紧扣社会热点组织语文教学, 学习的材料具有变化性、实效性, 这是一个不断更新和变化的教学模式, 它比传统教学更具有生命活力。

紧扣社会热点材料组织语文教学需要探索更高效的方法。要把语文教学和时事热点教育很好地融合起来。不能天马行空地空谈时事, 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这个基本任务不能丢。在语文教学中关注热点, 在关注热点中学好语文, 二者是不矛盾的。我在语文教学中紧扣社会热点教学也只是个尝试, 具体采用了以下方法:

一、处理好对课本教学和对热点材料教学的关系

因为教学时间是有限的, 加入社会热点材料的教学势必与课本教学有时间上的冲突。解决这个冲突, 一方面要对课本内容大胆取舍, 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提高课文的教学实效。

二、体系化地组织社会热点材料教学, 做到文散神不散

体系化选材以激浊扬清为目的, 抨击社会不良现象, 赞美讴歌人性美德, 选取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深刻影响的材料, 把握时代脉搏, 挖掘新闻时事中可以为文、容易为文的内容, 提高学生审美水平。找到社会热点中与课本有联系的思想、情感、哲理的内容组织教学, 提高学生文化水平。所谓文化, 实际上分为情和理两方面, 情大致可分为温情和豪情等, 温情又可分为亲情、友情、社会博爱之情等;理可以分为哲理、事理等, 哲理深刻揭示世界和人生, 事理浅显昭示人生常理。通过分门别类的体系化组织社会热点材料, 就能做到有序高效的教学, 按照以上分类体系化组织材料, 就能保证教学中“文散而神不散”。

三、对社会热点材料的教学采用读写一体化教学模式效果好

读写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把阅读和写作紧密结合起来, 边读边写, 阅读理解范文可以指导作文, 写作可以帮助理解文本。选材时注意挑选文章短小, 文体特征明显, 情理结合的文章。文体选取新闻报道、报告文学、抒情哲理散文、小小说、杂文、时评文等, 教师也可以尝试下水作文给学生示范讲解。挑选的文章既可以作为现代文阅读材料, 又可作为作文的范文。在教学中, 可以参照高考现代文阅读问答题样式设计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解答, 但不能死板且面面俱到地讲解, 设计问题可以以一个题型为重点, 适当取舍阅读理解题目, 灵活添加引导性问题, 主要以情理引导为主线, 在不破坏学生思考连贯性的前提下, 兼顾高考模式的问题设计。

四、教学手段和方法灵活多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对于社会热点材料的教学, 如果仅以印发材料, 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文章, 还是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是社会热点材料的有利因素, 所以我们可以更充分地准备直观形象的音、图、影像等材料, 使得教学过程更有视觉冲击力。图文并茂的教学手段必然是学生喜闻乐见的。

教学方法也可以尽可能的多样化。阅读文章不仅可以采用设问、讨论等传统的教学方法, 还可以采用看图点评、学生自己设问等方法。写作教学中, 可以采用读后感、话题作文、演讲、辩论、新闻调查、新闻报道等多种形式, 引导学生善思, 激发学生乐思, 督促学生勤思。培养学生独立地思考社会、人生的良好思维品质, 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总之, 在语文教学中紧扣社会热点材料教学不是在课堂上零星的点缀些社会热点, 而是以社会热点为主要思想脉络, 以引导学生关注思考社会热点为教学框架的教学构想。把社会热点材料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源头”, 是新课程的一个很不错的尝试。

摘要:在语文课堂上紧扣社会热点, 可以使语文课堂不断引入鲜活材料, 使得语文课也成为学生关注的热点, 变得生动而富有生机。正所谓“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社会热点评议 篇5

国企改革:清理“僵尸企业”

20,国企改革进入攻坚阶段。

20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目前取得了重大进展,已公布“1+11”政策文件,最近又审议通过了8个配套文件。同时,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工作全面提速,结构调整力度切实加大,创新驱动力略有力推进。

供给侧管理去产能与国企改革不可分割。自去年12月以来,高层逐步显示了对于清理过剩产能的决心,强调要破旧立新。由于大量僵尸企业占用社会资源,挤占了新兴产业的发展空间,高层看到想转型必须要强改革。因此,国企改革联系供给侧改革就是清理“僵尸企业”。

那么,今年两会将如何布局国企改革?分析人士指出,结合供给侧改革,今年股权多元化改革和清理“僵尸企业”将是国企改革两大关键点。

中国企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李锦认为,实际上,推动央企重组的便是供给侧改革。国有企业对供给侧改革的结构调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年是国企结构改革年,也是清退产能之年,是央企恢复效益的关键时期,也是国企改革的重要实施年,国企面临巨大压力,也面临巨大机遇。在供给侧改革和国企改革的双轮驱动下,2017年国企重组与清退步入实质性推进阶段,资本市场也将迎来机遇。

国企改革和供给侧改革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供给侧改革中去产能过程,特别是清理“僵尸”企业牵涉到大量产权交易。国企改革要为供给侧改革和整个十三五规划提供动力,提供改革红利。年国企改革提出的投资经营公司、职工持股、混合所有制改革等,国企改革是以产权为主要内容的体制改革,国企供给侧改革是以产业结构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国企改革由单纯的体制改革向产权体制与产业结构二重奏改革转变。国企改革如果停下来,供给侧改革也搞不下去。目前,第一个要做的就是在减产能方面应该切实加大力度,取得实质性进展。

热点二

财税改革:全面推开营改增

如果说,2015年是财税改革的关键年,那么2017年则是财税改革的落地年。 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税体制改革备受社会关注。6月,中央政治局通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以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为目标,提出了三大改革任务: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方案出台一年多来,不少改革举措开始落地,效果正在逐步显现。

当前,今年两会哪些改革将落实、哪些亟待推进?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指出,深化财税改革三大任务中,有两项已取得实质性进展。今年将全面推开营改增改革,这意味着全年减税力度将达到几千亿元,对企业来说是真金白银的支持。为了弥补降税带来的财政减收,中央决定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率,以保障政府应该承担的支出责任,彰显了政府推进改革的决心与担当。

“当前,深化财税改革最亟待精确发力和精准落地的,当属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的调整。”高培勇指出,迄今的财税体制改革进程尚不够均衡,有别于预算改革、税制改革在改革实施层面取得的实际进展,作为深化财税改革的三大任务之一,划分中央和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相对滞后。

高培勇认为,央地财政关系的调整之所以相对滞后,同改革内容设计不够详实具体相关。就央地财政关系调整的两个主要线索而言,无论是“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还是“合理划分各级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其内容都是比较笼统的,基本停留在总体规划层面。至于具体该如何去做,则没有进一步提及。

热点三

金融改革:助力实体经济

2017年是中国“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当前我国处于经济增速换挡关键时期,金融改革的迫切性尤为明显。那么,下一步如何维护金融稳定、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同时又服务于供给侧改革必将是今年两会关注的热点。

不可否认,过去一年中国金融改革取得了一些实质性进展,最亮眼的有人民币成功加入SDR货币篮子;此外,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如新三板扩容、A股“发行注册制”时间表落地、“811”新汇改等等方面,能感觉到巨大的改革推动力量。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表示,当今国内对于货币问题关注过多,对经济实业关注太少,即使货币贬值也不能发挥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反而会扩大金融投机的恐慌心理。金融专业不足是影响我国货币发展的重要基础,值得高度重视,需引起警惕。因此,此时更担忧的是风险,未来加强实业经济才是根本任务与长远根基。

社会保障热点 篇6

关键词:社会热点;历史与社会;教学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8-008-01

0

每一门课程的教学总要结合这门课程自身的特点,来设计和选择教学的方式与方法。只有将教学方法与学科特点有机的结合起来,课程的教学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初中历史与社会这门课程有其社会性与历史性的特点,在进行教学时,也应适时地加入现实社会生活的元素,使课程教学体现时代色彩,增加趣味性,这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和理解。

一、将社会热点融入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的重要作用

(一)激发学生兴趣

歷史与社会内容的学习往往需要进行大量的记忆工作,而对于历史知识,如年份、事件以及相应人物的记忆等都会让学生对课程产生厌倦感。而且社会历史方面的内容教学也主要采用讲授的方式进行,也使得原本很有人文色彩和教育色彩的历史内容变得枯燥乏味起来,使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比如在教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文明中心——城市”的第一节课“美国政治的中心——华盛顿”时,如果只是单纯的向学生讲解书本的内容,就会让学生觉得这种充满政治色彩的内容很枯燥。而如果讲解这节课时结合时政热点,关注媒体上有关白宫和美国总统的相关消息,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进行分析讲解,就能使学生很好的明白华盛顿这个城市的文化与特点。

(二)增强学生对社会与历史的了解

将社会热点融入到历史与社会的教学课堂中,可以让学生了解当前社会的热点事件与历史的关系,会激发学生对历史与社会的思考。如在教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乡村与城市”时,就可以结合现阶段学校所在城市的城市与乡村情况,可以让学生发言,说一说自己乡村的概貌和发展状况,说一说自己见证的城市的道路,建筑等的发展,这样学生不仅对书本中的理论知识有所理解,而且对于现实的社会与历史也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三)培养学生的综合与分析能力

历史与社会的教学不仅仅是要学生掌握必要的历史知识,更要培养学生思考历史,将现实与历史联系起来,学以致用的能力。初中阶段正是学生身心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他们对学校外发生的事情充满着无限的好奇,在教学中穿插社会热点信息,能够很好地运用学生求知和好奇心理,对学生的学习和综合分析能力进行培养。例如在讲授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三节课“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时,引入世界各国环境污染的相关新闻,启发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思考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以及改善环境的有效措施。这样不仅使学生对当今世界的环境状况有所了解,也锻炼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培养了学生关心环境问题,热心环保的意识。

(四)升华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社会历史内容的教学会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人类灿烂文明的不断发展和不同国家的建立发展所走过的不同历程。学习国家由建立到发展的历史会让学生的内心生出对国家的无限热爱之情。在讲授中国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与胜利的内容时,加入国家为庆祝抗战胜利而举行的各种活动的热点信息,及时关注社会动态,通过现实社会的信息向学生讲述那段浴血奋战的历史,让新闻中的老兵来讲述他们对国家的深深爱意和敬意。这样学生就能深刻地感受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同时也使得他们内心的情感得到升华,促使他们从自身的实际行动出发,通过努力学习,通过向先辈们致敬等多种方式来爱国,来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结合社会热点,进行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的注意事项

(一)明确目标,紧密联系

课堂教学结合社会热点时,一定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做到中心明确重点突出;联系社会热点新闻时,要考虑新闻事件与本节课内容的连接是否准确,联系是否紧密以及过渡是否自然等。实际教学时,要科学的规划热点讲解时间和教材内容的教授时间,不能将课堂时间过多地用在讲解社会热点新闻上,更不能过多地浏览跟授课无关的社会新闻,要提高课堂效率。同时对热点新闻要进行科学的归纳与分析,找出该热点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真正做到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而不能牵强附会。

(二)科学引导,尊重历史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实,是不容修改和歪曲的。在遇到与历史事实不相符的热点新闻事件时,教师在引用教学时,一定要坚持科学的态度,尊重历史。如在讲解中国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被日本侵略者残忍杀害的事实时,可通过老兵的讲述和当年的照片、报纸等向学生讲解这段历史。也可结合日本国内篡改教科书,妄图抹杀历史真相的相关新闻内容,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历史,重视历史真实。

结语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包罗历史、地理、文化等多方面内容的综合学科,它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开阔学生眼界具有重要作用。在进行这门课程的教学时既要注重教材理论知识的讲解,也要根据课程自身的特点结合社会现实的具体信息进行教学,这样才能使使学生掌握历史与社会内容的学习方法,也能促进学生对社会现状的思考和对历史的经验总结,增强自身的社会与历史素养。

[参考文献]

[1]陈自傲.让时政热点真正走进《历史与社会》[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7):94.

[2]王永海.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0,(10):195.

点击社会热点研究命题趋势 篇7

热点一健全民主法制彰显公平正义

时事聚焦:

1.7月8日, 农业部、财政部、民政部、审计署联合发文, 要求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工作。

2.7月8日,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受贿、滥用职权案作出一审宣判。

3.7月10日,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 对当前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作出部署。

4.7月18日, 中央部门2012年决算和“三公经费”决算集中向社会公开。

5.7月19日,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规定要求, 各级人民法院应当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录入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 并通过该名单库统一向社会公布。

6.8月8日, 中共中央纪委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 国家能源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刘铁男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检查。

7.8月15日, 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今年上半年, 全国检察机关反渎部门围绕重点领域、重点部位、重点环节不断加大办案力度, 共立案侦查渎职侵权犯罪案件5706件8048人, 其中重特大案件3272件, 有力地惩治和预防了渎职侵权犯罪。

8.8月22日至26日, 薄熙来涉嫌受贿、贪污、滥用职权犯罪一案, 在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这再次表明我们党和国家“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热点涉及的历史知识点有:

1.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制的发展演变, 特别是监察制度的演变。

2.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史实, 特别是辛亥革命对近代民主政治的影响。

3.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和基层民主制度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建立完善过程及认识。

4.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民主法治的建设及对近代民主法治建设的影响。

5.近代以英法美为代表的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建立发展过程及认识。

2014年高考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备考:

一是比较分析不同时期中西方政治文明差异与联系, 从而深刻理解人类政治文明的统一与多元;二是注意梳理近代中国民主政治的阶段特征及其原因和影响;三是归纳分析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曲折发展的历程和原因。

热点二扩大与深化两岸交流合作促进两岸永续和平与繁荣

时事聚焦:

1.7月14日, 来自两岸四地24所高校的近300名参加支教的大学生从台湾师范大学出发, 奔赴大陆、台湾24所偏僻乡村或部落学校。

2.7月15日, 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台湾海峡两岸海上直航发展政策措施的公告》, 出台11项促进台湾海峡两岸海上直航的政策措施。

3.7月20日, 马英九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当晚,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发出贺电祝贺。

4.7月22日, 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会长邵琪伟在第五届海峡两岸观光交流圆桌会上表示, 双向旅游交流人数则近800万人次, 旅游已成为海峡两岸人员往来的主渠道。

5.7月24日, 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山论坛在广东省中山市孙中山纪念堂开幕。此次论坛以“弘扬中山精神、携手振兴中华”为主题。

6.7月31日, 两岸妈祖佑南疆2013祈福活动暨第四届琼海市南海传统文化节在海南省琼海市开幕。

7.8月3日, 第八届两岸青年联欢节暨2013年海峡青年节在福州启动, 本次活动以“中国梦·中华情”为主题, 来自海峡两岸的2000多名青少年在轻松的氛围中增进交往、培养友谊。

热点涉及的历史知识点有:

1.中国古代的分裂与统一, 特别是古代中国的中央政府是如何加强对台湾地区的管辖。

2.近代列强侵华, 特别是对台湾的侵略与殖民, 以及两岸人民团结反对外来侵略的史实, 如1895年台湾人民进行的反割台斗争。

3.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及其原因与特征, 对国共两党关系的认识。

4.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政策的演变及原因, 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台政策的演变及原因。

5.台湾问题的产生与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 实现台湾统一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6.历史上各国的分裂与统一, 如美国内战和德国、朝鲜半岛问题等。

2014年高考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进行考查:

一是从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来考查台湾问题的产生与解决;二是比较分析美国内战和德国、朝鲜半岛问题等问题考查实现台湾统一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热点三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选拔治国理政人才

时事聚焦:

1.7月22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赵乐际在与“千人计划”专家座谈时强调, 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把“千人计划”进一步抓实抓好。

2.8月17日, 全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会议落下帷幕, 公务员考录已经成为党和国家选拔治国理政人才的一项战略性工作。

3.8月21日上午, 由中组部、人社部、国家公务员局联合组织的2013年中央机关初任培训公务员先进模范事迹报告会暨新录用公务员宣誓仪式在京举行。

热点涉及的主要历史知识点有:

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及认识, 如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的演变。

2.近代中国洋务运动时期创办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 冲击了八股取士, 有利于人才的选拔;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公开选拔人才, 《资政新篇》规定官吏由公众选举产生;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对八股取士进行了改革;清未新政废除了八股取士;辛亥革命后建立南京临时政府借鉴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才选拔制度。

3.新中国成立以来, 建立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并且在1953年进行第一次普选, 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制定了宪法, 保证人民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党和政府不断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和扩大基层民主。

4.古代希腊确立了奴隶制民主政治, 成年男性公民几乎可以担任任何公职, 在公民陪审法庭等机构中实行抽签选拔, 体现了轮番而治的特点, 为近代西方人才选拔产生了重要影响。

5.近代西方主要的国家在借鉴中国科举制基础上, 实行了近代文官制度。

6.巴黎公社起义和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 经过人民选举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并规定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

2014年高考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备考:

一是注意从背景、标准、特点和影响等方面比较分析古代中国主要的选官制度, 特别是科举制的演变;二是注意比较分析近代中国各阶级各派别在人才选拔方面的探索;三是注意分析归纳西方在人才选拔制度的创新与演变;四是注意比较分析巴黎公社、苏俄和新中国在人才选拔方面的联系。

热点四坚持科教兴国战略推进创新型大国

时事聚焦:

1.7月17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中国科学院考察工作。他强调, 要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 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2.8月22日, 第八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国家副主席李源潮指出,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事关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长远大计, 要从小培养孩子们的创造精神, 让中国青少年的科学梦展翅飞翔。

热点涉及的主要历史知识点有:

1.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特点、原因及影响, 特别是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科技落后近代西方的原因和影响。

2.近代中国科技发展落后的原因及影响。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科技在核技术、空间技术、农业科技、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方面发展的表现、原因和影响。

3.近代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时期西方科技发展的表现、原因及影响。三次科技革命的原因、重大发明和影响。

2014年高考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备考:一是比较分析明清时期中西科技的差异及原因;二是比较分析中国近现代科技发展的差异;三是比较分析三次科技革命的差异。

专题二经济部分

热点一掀起反垄断风暴稳定市场秩序

时事聚焦:

1.7月1日, 一家美国工会养老金在递交给联邦法院的诉状中表示, 高盛集团、花旗集团和其他10家银行违反美国反垄断法的规定, 限制信用违约掉期 (CDS) 市场的竞争。

2.7月29日, 国家工商总局反垄断案件公布平台正式开通运行, 并公布了12起垄断案例。

3.8月7日,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对合生元、多美滋等6家乳粉生产企业的价格垄断行为开出了罚单。

4.8月12日, 上海市物价局对上海黄金饰品行业协会及部分金店的价格垄断行为作出了处罚决定。

5.8月23日,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局长许昆林表示, 石油、电信、汽车和银行等行业, 已在发改委下一步反垄断视野之内。

热点主要涉及的历史知识点有:

1.古代中国工商业的发展和主要的经济政策与制度, 特别是对市场的管理和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2.近代中国政府采取有利于市场发展的措施: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设厂的限制和清末新政;太平天国时期颁布的《资政新篇》鼓励工商业发展, 保护专利发明等;南京临时政府采取了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实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等, 民族资本主义显著发展;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和抗日根据地, 党对工商业合法经营采取保护政策。

3.新中国成立初期, 通过银行之战和米棉之战, 打击投机分子, 稳定物价和市场;通过三大改造, 逐渐确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否定了市场;改革开放以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确立。

4.近代以来, 伴随着资本主义不断发展,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引发世界性的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 而中国等亚非拉国家和地区先后被迫沦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

5.20世纪以来, 随着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 资本主义由自由主义政策逐渐向国家干预政策转变, 特别是二战后,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充分发展, 对经济的干预不断加强, 20世纪70年代以来, 以市场配置为主、国家宏观调控的模式日益形成。

2014年高考可以从四个方面备考:一是比较分析明清之际中西经济政策的差异及影响;二是比较分析近代中国各阶级各派别在管理市场方面的主张及措施;三是比较分析近代以来西方主要国家的在管理市场方面的主张及措施;四是建国以来, 我们是如何认识、管理和利用市场的。

热点二深化改革开放的新载体变政策红利为制度红利

时事聚焦:

1.国务院总理李克强7月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通过《中国 (上海) 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建设中国 (上海) 自由贸易试验区, 是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 实行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

2.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在沪对外发布《黄浦区关于建设外滩金融创新试验区的十大举措》暨“黄浦金融创新十条”, 提出将在外滩金融集聚带建设以互联网金融和民营金融为主体的外滩金融创新试验区, 以主动服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3.为解决有关法律规定在试验区内的实施问题,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8月26日审议了《关于授权国务院在中国 (上海) 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国务院决定的试验区内暂时停止实施有关法律规定的决定 (草案) 》。

热点主要涉及的历史知识点有:

1.上海成为近代中国开放的最早通商口岸之一, 较早的接受西方的近代文明, 成为近代中国近代化的中心之一。

2.上海是一座具有革命传统的城市, 近代在上海发生的重大的革命事件较多, 如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等。

3.建国初期, 上海作为中国最大城市在三大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改革开放初期, 由于政策等原因, 上海的发展逐渐落后于以深圳为代表的经济特区, 20世纪90年代, 随着浦东开放,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中下游开放区形成发展, 上海成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中心之一。

2014年高考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备考:一是以近现代上海的变化为线索, 比较分析变化的原因及影响;二是以新中国以来上海的变化为线索, 分析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及影响。

热点三促进交通现代化全面推进城镇化

时事聚焦:

1.7月1日, 南京至杭州 (宁杭) 、杭州至宁波 (杭甬) 高速铁路正式开通运营, 长三角城市群成为我国高铁运营里程最长、运行线路最多、停靠站点最密、运输量最大的地区。

2.7月5日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 (2012) 》显示, 目前我国内地已有北京、上海、天津等17个城市累计开通70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近些年来, 城市轨道交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3.中部内陆腹地连接海峡西岸的第一条快速铁路———向 (塘) 莆 (田) 铁路, 将于今年9月底开通运营, 通车后将结束闽赣两省7个老区县不通火车的历史。

4.8月16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7部委日前下发《关于开展全国重点镇增补调整工作的通知》。

5.8月17日, 由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与新京报社联合举办的“2013中国城镇化与企业家论坛”在京举行。会议以“新角色、新机遇”为主题, 针对城镇化过程中企业的机遇与挑战深入研讨。

热点涉及的主要历史知识点有:

1.古代中国城镇和交通的发展演变及特点。

2.近代随着列强的侵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城镇化和交通近代化的进程, 但也呈现出半殖民地化的特征。

3.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镇化和交通近代化在曲折中发展, 既存在着扭曲性的快速发展, 也存在严重滞后的发展,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镇化和交通近代进程快速发展, 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4.古希腊的城邦发展和古罗马的城市发展历史。

5.近代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的扩张, 欧美城镇化和交通近代化开始起步, 特别是随着三次科技革命的先后兴起, 欧美城镇化和交通近代化快速发展, 但出现了城市污染、贫富差距过大等问题。

2014年高考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备考:一是比较分析中国古代、近代到现代三个时期城镇化的演变及其特征;二是分析交通近代化与城镇化之间的联系;三是近代西方城镇化和交通近代化演变及其经验教训。

热点四加强核安全促进核发展

时事聚焦:

1.7月1日至5日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的国际核安保大会再次呼吁加强核安保的级别。

2.日本核电站新安全标准7月8日正式实施。北海道、关西、四国及九州4家电力公司当天上午向原子能规制委员会提交申请, 就重启5座核电站的10个机组展开安全审查。

3.7月15日, 俄罗斯在圣彼得堡举行的第六届国际海事防务展上宣布, 2016年俄罗斯将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漂浮核电厂。

4.8月10日, 台湾监察机构的调查报告发现, 位于台湾新北市的第一核能发电厂, 在过去3年多, 流出受核燃料污染的水源, 并多次被验出具有放射性, 但至今未有查明原因。

5.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 (规制委) 8月21日上调东京电力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泄漏事故等级至国际核能事故分级表3级, 这意味着出现重大异常情况。

6.2013年8月22日至23日, “首届中国核能行业信息化工作交流会议”在北京召开, 会议聚焦核电行业的信息化建设, 研讨当前核电信息化建设共同关注的主要问题, 切实推进核能行业业务规范与标准制定工作。

7.8月24日, 世界最大单机容量核能发电机———台山核电站1号1750兆瓦核能发电机出厂发运。

热点涉及的主要历史知识点有:

1.古代中国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科技发展及其特征。

2.新中国成立初期, 我国重视核能技术并取得重大突破,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核技术逐渐转向民用领域, 如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的建设和使用, 这是中国成为世界大国的重要标志。

3.三次科技革命与重大科技发明, 特别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核能技术的发展;世界能源结构的调整、特征及影响。

2014年高考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备考:一是归纳概括我国核技术发展的历程、背景及影响;二是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能源结构变化的影响及启示。

专题三外交部分

热点一加强中欧交流实现互利共赢

时事聚焦:

1.7月2日, 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分别会见来华出席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领导人会议的罗马尼亚总理蓬塔和马其顿总理格鲁埃夫斯基。

2.7月6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瑞士联邦自由贸易协定》在京正式签署。这是我国与欧洲大陆国家之间签署的第一份自贸协定, 不仅是中瑞关系新的里程碑, 而且将对中欧合作产生积极示范效应, 共同向世界发出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强烈信号。

3.国家主席习近平7月18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瑞士联邦主席毛雷尔。习近平指出, 瑞士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国家之一, 也是第一个同中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欧洲大陆国家, 中瑞关系一直走在中国同西方国家关系前列。

4.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7月27日宣布, 中国光伏产业与欧委会就中国输欧光伏产品贸易争端达成价格承诺安排。

热点涉及的历史知识点有:

1.古代中欧友好交流的史实。

2.近代中欧关系呈现的特征、表现和原因, 特别是对近代中国产生的影响。

3.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及特征和影响。

4.新中国成立以来中欧关系由紧张到友好的原因及影响。

5.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特别是新时期的外交成就。

6.欧洲一体化的原因、进程、特点及影响。

2014年高考可从三个方面进行备考:一是注意分析古代和近代中欧关系的变化及原因;二是注意概括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及新中国成立以来中欧关系改善的原因和影响;三是注意归纳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中欧关系的发展前景和启示。

热点二十年携手共进十载耕耘收获

时事聚焦:

1.7月2日, 由中国政府出资的《东盟地区论坛成立20周年纪念册》发布仪式在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举行。

2.7月23日, 商务部副部长高燕对外宣布, 中国已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 中国与东盟有望在2015年实现5000亿美元贸易额的目标。

3.8月2日, 中国—东盟高层论坛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

4.8月26日,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晤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时表示, 中国把发展同东盟关系作为周边外交优先方向, 将继续巩固和深化同东盟的战略伙伴关系。

5.8月29日, 为庆祝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 中国—东盟特别外长会在北京举行。

热点主要涉及的历史知识点有:

1.中国古代与东盟地区的友好交流, 特别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

2.近代中国与东盟各国都遭遇列强的侵略, 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都进行了不懈的抗争与探索, 特别是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

3.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推动了二战后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中国人民和东南亚人民先后赢得了民族独立, 并且为了捍卫民族独立和促进共同发展, 中国与东南亚各国携手反殖反霸斗争, 如亚非国际会议和不结盟运动。

4.新中国成立以来, 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中国与东南亚各国保持友好关系, 联系日益密切。

2014年高考可从三个方面进行备考:一是中国与东南亚各国是如何联合进行反殖反霸斗争的;二是以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的变化为线索, 归纳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友好关系;三是以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为线索, 归纳分析中国与东盟的友好联系。

热点三聚焦东北亚维护地区稳定

时事聚焦:

1.7月4日, 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第六轮谈判在韩国釜山结束, 中韩两国就基本方针几乎达成协议。此次谈判是《充实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行动计划》发布后两国举行的首轮谈判。

2.7月8日至10日, “海上联合—2013”中俄海上联合军事演习实兵演习阶段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圆满结束, 这为中俄海军全面合作奠定基础, 联演有助于维护本地区安全稳定。

3.日本防卫大臣小野寺五典7月9日向内阁会议提交2013年度《防卫白皮书》并获得批准。

4.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7月10日至11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双方围绕落实中美元首安纳伯格庄园会晤成果, 进一步拓展双边各领域和在重大国际与地区问题上的协调与合作, 广泛深入交换意见。

5.据国家海洋局消息:7月26日, 中国海警2350、2101、2506、2166舰船编队在我钓鱼岛领海内巡航。这是我国官方首次发布中国海警维权巡航执法消息。

6.正在朝鲜访问并出席朝鲜战争停战60周年纪念活动的国家副主席李源潮7月26日在平壤参谒友谊塔, 并前往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 凭吊烈士。朝韩双方在7月27日分别举行活动纪念朝鲜半岛战争结束。

7.7月30日, 加利福尼亚州格伦代尔市中央公园举行慰安妇铜像揭幕仪式, 这是慰安妇铜像首次竖立在美国城市。

8.8月17日, 经过7轮谈判, 朝鲜和韩国终于就开城工业园区重启问题达成协议。8月18日, 朝鲜同意韩方关于今年中秋节举行离散家属团聚的提议。朝韩红十字会8月23日的工作会谈就离散家属团聚达成协议, 活动将于9月25日至30日在金刚山旅游区内举行。

9.据日本共同社28日报道, 日本外务省27日向自民党外交部会提交总额达6843亿日元 (约合人民币428亿元) 的2014年度预算申请草案。草案中提出的申请金额较上年度的最初预算增加12.5%。其中包括用于对外积极宣传钓鱼岛、竹岛 (韩国称独岛) 及北方四岛 (俄称南千岛群岛) 是日本领土的10亿日元预算申请。

10.8月26日,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韩国首都首尔召开新闻发布会, 敦促日本领导人“深刻自省”, 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以获得其他国家尊重和信任。这本是反映国际公理和人类良知的呼声, 却不料引起日本当局的强烈反弹。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8月27日向媒体宣称, 要求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解释为什么要敦促日本领导人在历史问题上“深刻自省”。

热点主要涉及的历史知识点有:

1.东北亚地区的中、日、朝、韩和俄等主要国家的历史演革, 特别是日本的崛起与发展。

2.近代列强对东北亚地区的侵略和掠夺, 以及对东北亚地区格局的变化及影响。

3.近代日本法西斯侵略及影响, 东北亚地区人民进行了艰苦的反法西斯的抗争, 日本帝国主义最终无条件投降。东北亚地区人民先后通过民族解放斗争获得民族独立, 并为国家富强继续进行努力。

4.中国与东北亚地区各国间的友好交流, 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 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坚持以和平共处原则处理与东北亚各国的友好关系, 对东北亚地区和平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5.围绕东北亚地区形成的大国关系及外交政策的演变, 如中、日、俄和美等国间的外交关系。

2014高考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备考:一是围绕现今东北亚地区的焦点问题, 如朝核问题、钓鱼岛问题和日本政治右倾化问题等问题, 进行相应地归纳和分析;二是系统归纳东北亚地区涉及到大国间外交关系的演变;三是注意分析中国对东北亚地区和平与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

热点四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时事聚焦:

1.“七七事变”76周年之际, 建川博物馆抗战文物展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开幕, 展览以真实的物品见证历史, 提醒人们不要忘记抗日战争的历史。

2.日本第二十三届参议院选举结果7月21日揭晓, 由首相安倍晋三领导的自民党获得64个席位, 从而结束了长达6年众参两院分别由执政党和在野党把持的“扭曲国会”现象。

3.7月29日晚, 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在东京发表演讲时称:“ (德国) 魏玛宪法在不知不觉中就变成了纳粹宪法。如果我们学习 (纳粹的) 手段怎么样? (国民) 不再争吵, 并且会接受 (修改宪法的事实) 。”麻生太郎的言论遭到日本国内和国际社会予以强烈谴责, 要求遏制日本右翼势力扩张。

4.据日本媒体报道,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决定8月15日战败日当天不参拜靖国神社, 但会以自民党总裁名义自费献上“玉串料”作为祭祀费。8月15日, 日本部分内阁成员参拜了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 招致日本国内和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

5.8月28日, 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就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涉日本历史问题表态回答了记者提问时指出:敦促日本正视和反省侵略历史是国际社会的共同呼声。日方应端正态度, 认真履行在历史问题上作出的有关表态和承诺, 尊重广大受害国人民感情, 以实际行动取信于亚洲近邻和国际社会。

热点主要涉及的历史知识点有:

1.古代中国与日本保持长期友好交流。

2.近代中国与日本都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 为挽救民族危机, 中日都进行不懈的探索。强大后的日本成为侵华次数最多、规模最大、手段最野蛮的主要凶手, 成为中国近代化最大的障碍。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日本的侵华, 中国加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3.新中国成立初期, 日本追随美国对华采取敌视政策, 直到1972年中美关系的改善, 中日正式建交, 中日关系时好时坏, 中日关系最敏感的是日本正确对待历史问题。近期日本右翼势力抬头, 军国主义沉渣泛起, 引起爱好世界和平人们的批判。

2014年高考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备考:一是围绕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来考查中日关系的演变;二是以德日对待历史问题的不同态度来考查。

专题四社会部分

热点一加强环保 和谐生态

时事聚焦

1.7月3日, 环境保护部发出通知, 要求加快推进空气质量新标准第二阶段监测实施工作。

2.世界气象组织7月3日发布的《全球气候2001—2010:气候极端事件10年》报告称, 21世纪最初10年是自1850年有现代测量数据以来最热的10年。

3.7月6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四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实施以船为家渔民上岸安居工程的指导意见》 (简称《意见》) , 力争推进水域生态环境保护。

4.7月7日, 武汉要求在汉高校年底前非节水器具全部更换。正是此类一个个节水的“小动作”, 创造了“大辉煌”。

5.7月20日,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20日在贵阳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论坛发来贺信。他强调, 保护生态环境, 应对气候变化, 维护能源资源安全, 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

6.从7月24日召开的全国林业厅局长座谈会上获悉:国家林业局启动生态红线保护行动。

7.英国剑桥大学和荷兰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的3位学者近日在英国《自然》杂志联合发表文章称, 北极地区永久冻土融化所释放的温室气体甲烷, 可能将造成超过60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8第四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8月2日在内蒙古开幕。李克强在贺词中指出, 荒漠化防治是人类面临的重要课题和挑战, 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

9.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近日联合印发《国家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十二五”规划》, 以总量减排、质量改善、风险防范、基础完善为着力点, 开展能力建设, 切实加强环境监管能力。

热点涉及的知识点有:

1.古代中国关于保护环境、实现和谐的思想主张, 如老子的“无为”思想和董仲舒的“天人合一”等思想。古代中国农业文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列强大肆掠夺中国资源, 导致中国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3.建国后, 由于“左”倾思想的影响, 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盲目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不仅导致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 而且破坏自然环境;改革开放初期, 片面强调GDP, 忽视环境保护, 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 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 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 生态持续恶化现象得到初步遏制。

4.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对环境的影响, 如温室效应、全球变暖、资源枯竭等;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和知识经济的兴起。

2014年高考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备考:一是以区域为中心, 联系古今相关史实进行归纳;二是以历史上破坏生态环境典型事件为切口, 进行小切口、深分析的考查;三是以三次科技革命为切入点, 考查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热点二创新民生举措 优化民生保障

时事聚焦:

1.7月3日, 2013年全国老龄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会议全面总结了2012年的老龄工作, 部署了今后一个阶段和本年度的重点工作。

2.7月7日, 中央财政再次下拨孤儿基本生活保障补助资金3.7亿元, 全年共下拨专项补助资金22.6亿元, 用于保障57.4万名孤儿和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基本生活。

3.7月9日, 中央财政下拨城乡低保补助资金286.5亿元, 用于支持各地做好城乡低保工作, 切实保障低保对象基本生活。加上已提前下拨的701.2亿元, 2013年中央财政安排的987.7亿元城乡低保补助资金已全部下拨。

4.7月15日, 中央财政下拨就业专项资金103.84亿元, 主要用于支持各地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 促进就业增长。

5.8月2日, 保监会宣布放开普通型人身保险预定利率, 今后保险公司可按照审慎原则自行决定产品费率, 人身险产品的“差异化”将迈上新台阶。

热点涉及的知识点有:

1.古代中国历代政权实行宽刑薄税的政策及古代关于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主张, 如孟子的“仁政”思想。

2.近代随着列强侵华, 中国小农和手工业者大量破产, 中国社会经济一片凋敝。近代中国各阶级各派别针对民生保障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主张, 如农民阶级的《天朝田亩制度》、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的“民生主义”和无产阶级开展的土地革命等。

3.新中国成立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 通过三大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 人民生活得到很大改善, 但由于党犯了“左”的错误, 盲目发动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 导致国民经济困难。改革开放以来, 党和政府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 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改善和提高。

4.近代欧美各国在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后, 资本主义社会弊端不断暴露, 特别是每次经济危机爆发后, 人民生活困苦。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资本主义政府也采取了一些相应措施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缩小贫富差距, 如罗斯福新政中采取的社会保障措施。二战后, 福利国家制度发展, 资本主义社会保障机制不断发展完善。

2014年高考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备考:一是注意归纳分析中国历代关于民生保障的思想主张的演变;二是比较分析中外民生保障的异同;三是注意分析西方福利国家建设的利与弊。

热点三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实现经济结构成功转型

时事聚焦:

1.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编撰的《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 (2013) 》7月4日在京发布。数据表明, 2012年, 全国电视节目和服务出口共约4.95亿美元。40条城市主流院线中, 年度票房过亿元的有25条, 占比62.50%。

2.第五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7月8日在京开幕。获悉:2012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总产出达1935.49亿元, 比2011年增长40.47%。

3.7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 促进信息消费, 提升3G网络覆盖面和服务质量, 推动年内发放4G牌照。全面推进三网融合, 年内向全国推广。7月18日, 中国电信在南京开通其首个4G试验网。

4.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 (Chinajoy) 7月24日在上海开幕。据悉:上半年中国游戏出版产业发展增速依然强劲。

5.7月31日, 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正式上线。业界期待, 这一平台在技术应用创新的推动下, 改善网络谣言治理现状。

6.8月14日, 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挖掘消费潜力、增强供给能力、激发市场活力、改善消费环境, 建立促进信息消费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

7.8月15日, 中国互联网大会发出倡议, 全国互联网从业人员、网络名人和广大网民, 都应坚守“七条底线”, 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

8.8月26日,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达18071亿元。文化产业对当年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为5.5%。

9.8月26日, 首届“东亚文化之都”评选活动终审工作会议在国家博物馆举行。中国福建省泉州市与韩国光州、日本横滨共同当选首届“东亚文化之都”。此次评选是中日韩三国共同发起的多边性文化活动。

10.8月27日, 第七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颁奖仪式暨第二十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开幕式在京举行, 旨在表彰在介绍、翻译和出版中国图书、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的外国作家、翻译家和出版家。

热点涉及的主要历史知识点有:

1.古代中国思想、科技、文艺的发展及特征。

2.近现代中国思想、文学艺术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影响。特别是在外来文明的影响下, 近现代中国以传媒业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发展及其影响;改革开放以来, 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与我国科技、文学和艺术发展现状。

3.古代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与发展;近代西方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代表的思想解放运动的兴起与影响。

4.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 特别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时代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伴随着人类进入到信息时代, 信息安全等问题日益突显。

社会保障热点 篇8

将社会热点用于课堂, 最好的方式就是创设社会热点问题情境。

一、运用社会热点创设历史与社会教学情境的必要性

1.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运用社会热点创设历史与社会教学情境

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课堂教学应该时时处处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发展服务, 课堂应该成为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 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创设和谐新颖的教学情景, 以使学生更充分地、热情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使学生真正从机械被动的学习中解放出来,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学习充满乐趣, 学习思维得到升华, 学习活动产生质的变化。由此可见, 教学情境的创设至关重要。

社会热点问题情境, 就是在正式讲授教学内容之前, 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把有关的社会热点与教材相关内容结合起来提出问题, 从而把学生引入一种与社会热点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 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热点问题情境的创设, 可以在学生心理上造成某种悬念, 促使他们去探究, 去发现和解决问题, 激发了他们浓厚的求知欲。运用社会热点创设历史与社会教学情境, 最能体现历史与社会学科的综合性、开放性。

2.运用社会热点创设历史与社会教学情境的现状

基于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运用社会热点创设历史与社会教学情境理应成为历史与社会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但是实际情况怎么样呢?一是有些老师认为学生涉世不深, 无须了解太多的社会热点, 甚至认为知道的太多会影响学习。二是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往往是某一专门学科的教师 (政治、历史或地理专业) , 在实施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难免会突出本学科的专业特点而忽视《历史与社会》的“综合性”, 顾此失彼, 因而无法涉及社会热点。如《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教学, 在前三单元, 作为地理专业的教师由于其丰富的专业知识, 因此在教学中一味拓展内容, 加深难度, 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而在讲授第四单元时, 则是轻轻一笔带过, 只求完成教学进度。三是我们大多数历史与社会教师所任教的班级数比较多, 有的还担任班主任等等, 无暇专门收集社会热点, 上课想到则讲, 想不到则不讲, 习惯性地忽视了社会热点。这些做法显然违背了本次综合学科课改的本意。

二、运用社会热点创设历史与社会教学情境的目的、意义

1.让历史与社会课更能体现课程性质

(1)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课程。

课程的综合性不仅在于对相关人文社会学科知识的综合, 还有对其基本方法和技能的综合;不仅是对历史发展过程和现实社会问题的综合, 还体现在对分析、认识某个事件或现象的角度的综合。它是一门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及学习方法上都力求整合的新型课程。因此历史与社会应该综合历史、地理和其他人文社会学科领域的知识, 逐步将学生的视野从个人生活的狭小范围扩展到人类生活的广阔世界, 将个人的生存、发展和精神追求融入社会发展的历程, 激发学生关注人类命运、探究社会发展奥秘的愿望。而社会热点问题是综合历史、地理和其他人文社会学科领域的知识的最好载体。

(2) 《历史与社会》是开放的课程。

本课程在教学内容、评价方式和教学环境等方面, 将给教师和学生的活动提供更大的空间。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社会实际与个人生活, 使知识不再局限于教科书;评价从追求唯一的、固定的结论转变为注重个性化的思维过程, 从单纯的纸笔测试转变为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教学环境也从课堂的狭窄范围扩展到社会的广阔空间, 并提供多种教学选择, 强调社会实践, 使课程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需要。社会热点问题往往就具有这样的开放性。

2.让历史与社会课更能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将社会热点作为教学情境无疑是贯彻新课程基本理念的捷径和行之有效的方法。新课程的基本理念都体现着对社会热点的重视。

(1) 《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开设, 目的在于把全体学生培养成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不但引导学生综合地、整体地认识社会, 逐步形成真实而全面的社会生活观念, 而且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为学生终身学习、持续发展奠定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而社会热点往往具有综合性、整体性, 对它的全面认识就需要合作探究。

(2) 本课程力求真正实现人文社会学科内容的综合。《历史与社会》课程不是学科群体的统称, 而是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 对历史、人文地理等相关学科内容的整合。它力求综合范围适当、融合程度较高、整合形式合理, 从而把各学科领域彼此孤立、相互隔离的内容体系改造成为各学科领域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 而不只是形式上的捏合。而社会热点就具有这个特性。比如说上海世博会就会牵扯到各个学科。

(3) 本课程强调历史地、辩证地观察和认识社会。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历史与社会》课程以培养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和改造社会的能力作为一以贯之的目标。为此, 课程也十分重视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同时鼓励学生有主见地正视各种社会问题, 更自觉地面对各种机遇与挑战, 充分体现“以育人为本”而不是“以知识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

3.适应学业考试的趋势。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突出社会热点、焦点问题, 关注现实生活, 是社会思想品德学业考试的灵魂和永恒的主题, 也是近几年来学业考试试题在取材方面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010年的各地学业考试试题同样体现了与时俱进的鲜明的时代特征, 即呈现出“命题方向时代化”的特征。命题者用敏锐的政治眼光, 捕捉反映当前国内外形势发展的热点信息, 及时将热点信息与教材知识点巧妙地结合起来, 把与教材内容有关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作为背景材料, 让学生在考试中解决社会生活的实际问题, 充分体现出命题的时代性、社会性、现实性、生活化、乡土化。因此题目大多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注重考查科学思维和研究能力, 引导创新精神和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并倡导和培养“学以致用”的良好学风。

三、运用社会热点创设历史与社会教学情境的具体操作步骤

首先, 教师要改变那种认为学生年龄还小, 不懂时事, 无需过多提及社会热点的错误认识, 充分相信学生, 大胆尝试, 肯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我们更需要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和业务能力, 要能在教学中充分体现自己是一名历史与社会综合学科的教师, 适应学科性质的要求。

在教学中怎么操作呢?依据自己的教学经验, 我将具体的操作步骤粗略地概括为四步。

第一步, 了解社会热点。这是准备环节。

教师要关注时政, 要养成每天看新闻的习惯;并要有时政敏感性, 捕捉反映当前国内外形势发展的热点信息。例如近一年来的社会热点就不少, 如上海世界博览会、玉树地震、海地地震、舟曲泥石流、智利矿难、墨西哥湾原油泄漏、广州亚运会、南非世界杯、嫦娥二号卫星、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央提出“积极稳健、审慎灵活”的宏观经济政策、希腊政府债务危机爆发等等。

我在这方面的基本经验, 就是随时关注权威的新闻媒体网站 (如新华网) 发布的时政要闻和每年年末对一年来国内外时政热点的盘点, 从中搜寻、梳理、筛选与历史课程内容相关的信息, 随教学进度整合进课堂教学。整合时政热点, 在时间维度上既可以是刚刚发生的。也可以是近一两年发生的, 因为重大的时政热点的时效性往往要维系一个较长的时段, 仍然会有实用价值。当然, 越是新鲜的资源越有活力, 这要灵活机动, 为我所用。

第二步, 研究有关的社会热点和历史与社会的结合点。这是基础环节。

仔细研究和挖掘, 许多社会热点都可以找到与我们的教学内容的结合点。再将热点信息与教材知识点巧妙地结合起来, 把与教材内容有关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作为背景材料, 让学生在学习中解决社会生活的实际问题。

比如上海世博会这一热点, 就可结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 八年级第六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大潮》, 九年级第二单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与第四单元《与经济成长、科技进步同行》, 第五单元《生活在国际社会》等相关知识。

第三步, 通过备课、上课, 运用社会热点创设历史与社会教学情境。这是关键环节, 是落脚点。

仍以上海世博会为例, 设计了一堂复习课。

2010年5月1日, 以“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揭开帷幕。潇潇是一位九年级学生, 他们一家开始了世博之旅。

【探寻上海】在世博园门口, 他们聆听导游介绍上海的自然、人文和历史知识, 加深了对上海的了解。

(1) 读右图写出上海所处地理分区D的名称。四大区域差异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2) 上海见证了中国近代史。《 ▲ 》的签订使上海成为最早被迫开放的城市;1921年7月, 发生在这里的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是 ▲ 。

【参与世博】他们随导游来到中国展馆, 看到琳琅满目的展品, 其中不乏古代中国的科技典范。

(3) 请你写出以下两项科技典范入选的理由。

【感悟世博】他们在一天的参观中发现一些从来没见过的产品, 如:海宝机器人、3D人工智能、TD-LTE通信、氢能源汽车、门票射频识别系统……

(4) 这些新产品的出现依靠什么力量?这种力量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何作用?

第四步, 反思。这是总结和提升环节。

从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入手将书本知识紧密结合, 跨度广, 渗透了七、八、九三个年级的范围;内容全, 将地理、历史与政治融汇其中, 体现了历史与社会教材的综合性特色, 也符合中考试题的特点, 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而且在课堂中,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还提到了许多非常有意义的问题, 比如, 世博会上有很多体现环保理念的建筑, 这对我们有何启示?为什么每个国家都要举行国家馆日的庆祝活动?这就促使他们运用发散思维去思考、去解决。这才是真正的课堂教育。

运用社会热点促进历史教学改革 篇9

一、架设历史知识与社会热点的桥梁

历史科在中学阶段被很多师生视为副科, 常常成为学生学习的“死角”, 这已是不争的社会事实。要改变这种现状,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其中的重要突破口。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俗语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浓, 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 对知识的掌握也就越牢固。因此, 学生一旦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学好历史自然就不在话下。

在历史课堂上, 架设起历史知识与社会热点的桥梁, 这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好办法。要做好这一点, 教师至少需具备以下几方面的基本素养:首先要养成关注时事热点、关注社会现实的好习惯。如平时从网络、报纸、电视等多种渠道了解国际国内时势和社会新闻焦点等。其次, 教师要有深厚的专业功底, 能深入研究教材, 理解教材的内涵与外延, 挖掘教材与社会热点的结合点。此外, 教师要多贴近学生, 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掌握学生所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这样, 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把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与历史知识巧妙地结合起来, 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触及学生的内心世界, 与学生产生思想共鸣, 从而点燃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 激发其学习历史的兴趣。

如在学习《新航路的开辟》一课, 当学生学到新航路开辟的主要经过时, 笔者把2010年南非世界杯与达·伽马的航海活动结合起来, 设置以下问题:同学们, 2010年世界杯在哪里举办? (学生回答:南非) 你们知道南非最南端的大海湾叫什么吗? (学生回答:好望角) 为什么会有一个这么好听的名字?你们知道吗?第一个发现好望角的欧洲航海家是谁?另外还有哪些航海家为新航路的开辟作出过重要贡献?……课堂上, 当笔者把问题一提及世界杯, 同学们就议论纷纷, 课堂立刻沸腾起来, 他的学习热情立刻被点燃, 思维变得异常活跃。

二、发掘社会热点与历史知识的结合点

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历史新课改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之一。著名历史教育专家赵亚夫先生曾说:“……基础教育要改革, 改革的主导思想是以学生发展为本, 依此给学生所谓的客观知识不是第一重要的任务, 而是把揭示知识背后反映出的价值意义 (包括价值判断、价值认同) 放在教育的首位。”历史作为人文学科, 它在塑造学生良好人格品质,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人文精神、法制观念、爱国主义情感等方面发挥着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然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倘若只会用陈封、冰冷的历史史实加上空洞的说教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是难以达到理想效果的, 但历史教师如果敢于改变观念, 不断创新, 尽量把社会热点引入历史课堂, 让历史知识与社会热点相互衔接, 利用社会热点来解读历史, 或利用历史知识来分析社会热点, 这样时代久远的历史就会变得近在咫尺, 如身临其境, 原本枯燥、僵硬的历史知识也会变得鲜活和灵动, 学生可以从中得到真切的情感体验和思想熏陶, 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润物细无声”中就会得到很好培养。

如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庄子在2000多年前提出“天与人‘不相胜’”的观点, 认为“人为”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人类应当顺从自然, 遵循自然规律, 否则将受自然界的惩罚。在学习这段历史时, 我们可以把环境保护这一热点问题与庄子的思想联接起来, 与学生一起分析当前环境恶化的原因, 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日益恶化是由于人类过分追求经济发展速度, 掠夺性地开采各种自然资源, 制造工业垃圾, 忽略了环境的保护所造成的。可见, 以上教学环节的设置, 一方面使学生加深了对庄子“天与人‘不相胜’”思想主张的理解, 同时也使学生的环保意识、可持续性发展观念得到了很好地培养。

当然, 社会热点与历史的衔接点还很多, 只要我们多关注社会现实, 多研究历史教材, 就不难发掘它们, 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有了更丰富、有效的教育素材。

三、借助社会热点与历史知识的联系

“学史以鉴今”, 从历史中吸取历史经验教训, 用以指导社会实践, 这是历史学科最重要的现实价值和学科魅力。何谓历史?历史就是人类过去所发生的一切, 它集聚了人类优秀文化成果, 饱含了人类智慧。现实生活中, 历史的成功经验给予了我们深刻的启迪, 历史的惨痛教训向我们敲响沉重的警钟。历史教师要深入挖掘历史教材, 关注社会热点, 善于捕捉社会热点与历史联系的灵感, 引导学生借助社会热点与历史知识的联系, 利用所掌握的历史知识和技能, 以历史的视角分析社会热点问题, 将大大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

历史教学与社会热点问题的探讨 篇10

一、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收集社会热点资料

历史与现实是紧密相连的, 法国布洛赫曾说过:“通过过去来理解现在, 通过现在来理解过去。”这句话说的就是历史的功用和通过现实去学习历史的方法, 中学历史教学完全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把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纳入教学研究的视野, 让学生收集资料, 经过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进而形成既与过去历史相关, 又与未来发展的相关史料。例如要了解教育近代化进程, 必然要考察科技发展的历史;现在我们关注社会和谐, 势必与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封建社会的盛世相联系;学古代改革、东欧变革的历史, 就应与我国改革开放的战略政策结合。通过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自己动手上网收集社会热点, 既调动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又培养了实践动手能力。

二、利用史实融通, 分析把握社会热点

对热点问题的分析和把握, 必然在紧扣教材内容基础上, 做到史实融通, 并把握热点问题的教材切入点, 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去观察和分析热点问题, 培养学生分析和整理知识的能力。构建这些知识的立体框架, 做到学以致用, 知古通今。如今年高三的教学中, 热点之一的抗冰雪灾害, 和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抗震救灾问题, 怎样使学生从中认识和理解党的政策和民族精神?我结合教材, 让学生找出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新民主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党时间出现的问题所采取的政策措施, 加以分析, 并要求从三方面上升到党的执政能力层面上去理解。 (1) 对新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 (2) 党风建设问题; (3) 针对突发事件的处理, 这样学生通过搜集整理资料, 分析讲座问题, 既做到了学以致用知古通今, 又增强了对党的信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三、把握历史特点, 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分析和把握热点问题应注重现实问题历史的思考, 为此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 历史问题现实的思考, 即对现实社会

与影响较大的事件, 历史现象的思考研究, 如对全球化、区域化、一体化的研究。

2. 现实问题现实的思考, 即用历史的见解分析社会现象, 看待现实问题, 如对日本派兵伊拉克问题的研究。

3. 中外问题对比的思考, 如西部大开发与美国西进运动的比较。

4. 热点问题综合思考, 如环境问题、教育问题、民生问题等。

关注社会热点 提高备考质量 篇11

2008年高考政治试题充分体现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所倡导的物质、精神、政治和社会文明建设的“四位一体”。以四个文明为主线和主旨,是考查社会热点问题的核心。经过对试题的比较分析,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形势,笔者总结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希望对同学们今年的备考有一些启发和帮助。

一、物质文明建设突出国家宏观调控

现阶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从国际形势来看,2008年8月份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严重地影响了各国实体经济的发展,成为各国政府普遍关心和积极应对解决的头等大事。为此,2008年11月9日,国务院即时制定了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果断决策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08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把这一政策摆在2009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的首位,明确继续实施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同时,2008年食品安全和生产安全事故的不断发生也为突出国家宏观调控的考查提供了切实的社会背景。

国家宏观调控是经济和政治常识中的重点理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宏观调控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要手段和重要保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是国家履行经济职能的重要工具。我国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也与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的社会背景是完全吻合的,这充分反映了我们党的科学执政方式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从哲学角度看,宏观经济政策能够体现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以及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深化、扩展、向前推移等哲学原理。这是突出考查同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理论基础。

综观2008年各地的高考试题,国家宏观调控知识考查的几率是100%,而且考题侧重于对国家宏观调控手段的考查,因此同学们在备考时应特别重视经济常识中国家财政、税收和货币政策等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等知识点。

二、精神文明建设突出道德建设和民族精神

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成功举办,向世界各国展示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现代文明,吸引了世人的日光,也成为了我国加强对外交往、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综合国力的良好载体。同时,我国奥运健儿在赛场上展示的奥运精神再次感动了国人。在年初的南方冰雪灾害中、在汶川特大地震中展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所展示出来的“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精神”是我国伟大民族精神的现实反映。相反,近期几起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食品和药品安全事故等,又昭示了部分生产经营者在思想道德素质上的严重缺失。这些现实为突出道德建设和民族精神的考查提供了切实的社会背景。

从经济常识角度看,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又是信用经济,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是保障市场经济健康、有序运行的根本之策;企业的经营者要提高自身素质,特别是职业道德,企业要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反对不正当竞争,市场主体必须遵循市场交易原则;消费者要自觉树立维权意识;国家要加强道德建设,进行诚信教育等。从哲学常识角度看,要发挥正确意识和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树立科学的“三观”,着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在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等。从政治常识角度看,要加强我国对内的文化职能,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的职能和基本国策,加强民族团结和凝聚力,提高综合国力等。这是突出考查道德建设和民族精神的主要理论基础。

尽管在2008年的高考中,文化考查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地方的自主命题试卷中,但是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刻不容缓。

三、政治文明建设突出科学民主决策和基层民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深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法律草案,一般都公开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使立法机关已试行的“开门立法”成为一种制度。如2008年三次公开征集意见的《食品安全法》等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国务院在制定行政法规、条例和作出重大决策上也采取了这种充分反映民意的决策方式,如当前燃油税费改革的焦点问题。同时,《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于2008年5月正式实施,对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法治型、服务型政府发挥重大指导作用。各地的行政机关在关系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上所进行的各种价格听证会,也成为政治生活中的一个亮点。“开门立法”、建设服务型政府、增强政府公信力等为突出考查科学和民主决策提供了社会背景。2008年10月中国工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2008年是《村委会组织法》颁布实施十周年、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些则为我国基层民主的考查提供了现实依据。

从政治常识角度看,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和广泛性。国家性质决定国家机构的性质,我国国家机构要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和依法治国原则,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坚持党的指导思想和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等。从哲学常识角度看,主要考查点有正确意识和科学理论的巨大指导作用,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人民群众的观点等。这是突出考查科学民主决策和基层民主的主要理论依据。

综观2008年的高考试题,科学民主决策和基层民主也是必考内容,但体现出的特点是背景材料选取比较具体和灵活多样,因此在2009年的备考中应注重广泛收集材料,并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理论分析。

四、社会文明建设突出关注民生

为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我们党和国家首先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涉及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公共设施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大决策和工程,在改善民生上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就最近十七届三中全会、国务院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都把加快民生工程摆在突出位置。尤其是国务院制定的十项措施中,从眼前和长远都使百姓受益。这为突出考查关注民生问题提供了现实的社会背景。

从经济常识角度看,改善民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切入点,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具体体现。考点有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和分配原则、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和享有的基本权利、健全和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重视解决就业问题、财政的重大作用等。从哲学常识角度看,考点有坚持人民群众的观点以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崇高理想等。从政治常识角度看,考点有我国的国体、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国家履行对内的各项职能、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和依法治国原则、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党和人民的关系、坚持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处理我国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民族制度等。

社会热点与高校思政课融合探究 篇12

一、社会热点解析

( 一) 社会热点的内涵及特征

社会热点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目前我国正处于体制创新和社会变革的全面转型时期,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许多利益群体和利益关系出现矛盾和冲突,导致社会热点层出不穷。 这些热点一方面体现出当下社会的发展变革,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相关问题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的复杂影响。 对于社会热点一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本文所说的社会热点,主要是指传播迅速且范围广泛、为社会大众所高度关注、对社会生活有着广泛影响和渗透,并对社会成员价值观和道德认知产生深刻影响的社会现象及社会问题,其源自于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 但是只有那些传播迅速且范围广泛、关注度高且深度足够、影响深刻且力度大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才能成为社会热点。

社会热点作为一种现实的社会存在,具有自身的一些特征:一是时间性,即社会热点总是发生在一定时间内, 其影响总是在一定时期内存在,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消退。 二是广泛性,即社会热点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和变革中广泛存在,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三是复杂性,社会热点问题所涉及的领域较多,产生的原因较多,往往由很多矛盾交织而成。四是可导性,基于不同社会群体和个人的不同人生阅历和社会认知,以及其利益和情感,社会热点在不同的社会群体和个人中产生的影响和作用是不同的,即社会热点并不具有特定的影响力和作用,而是容易被引导,掺杂主观的情绪和判断。

( 二) 社会热点的类型

社会热点根据其产生和发生影响的广度和深度,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社会热点事件( 现象) 、社会热点问题和学术热点问题。

1.社会热点事件( 现象) 。 社会热点事件( 现象) 是指在特定的时期内,引起众多社会成员密切关注、好奇、评论甚至争论的社会事件或者现象,如“ 两会”的召开、诺贝尔奖的揭晓、苏格兰公投、香港“ 占中”事件、“ 啃老”现象等,这种类型的社会热点在社会热点的三种类型中属于第一层次,即最浅显的层次,一般会定期或突然发生,最容易因为时间的变化而不同, 具有很强的时间性,也会对大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

2.社会热点问题。 社会热点问题是指在一定时期和较大范围内引起社会公众广泛关注,并受到媒体舆论集中报道, 产生强烈社会反响和共鸣的社会事件及行为,如收入差距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环境保护问题、社会道德滑坡问题、反腐倡廉问题、科技创新问题、就业问题、台湾问题、中日关系等,其属于社会热点的第二层次,较为深刻, 一般是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比较典型的问题,比较广泛和复杂,会让大学生产生较大的困惑。

3.学术热点。 学术热点问题是指受到社会大众密切关注、对社会生活有着广泛渗透、对其价值判断或道德认知有着深刻影响的学术争鸣及其因之形成的文化解析力量[1], 如民族复兴与中国梦、 马克思主义与分配正义、网络时代与虚拟社会治理、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新型大国关系”的意涵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依法治国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国家发展战略转型、中国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等,其属于社会热点的第三层次,最为深刻,是在社会发展中遇到或出现的新问题, 非常广泛和复杂,同时学术色彩非常浓厚,容易让理论素养欠缺的大学生产生疑惑和不解。

二、高校思政课与社会热点融合的意义

社会热点是现实社会的写真,也是思政课教学大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与思政课教学相结合有着重大意义。

( 一) 有助于丰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

社会热点是社会发展的写实,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因而成为认识社会的切入点。 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本身就必须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实践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中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就要求思政课必须关注并科学解答社会热点。 而且,结合社会热点进行思政课教学, 有助于将枯燥的理论用鲜活的社会生活诠释出来,将抽象的问题用生动的社会实例揭示出来,对于充实和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二) 有助于提高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

大学生群体是刚刚步入成年、还不太成熟的一个特殊群体,在其年龄和心理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这一群体对社会热点的关注度高,兴趣强烈,再加上比较强烈的自我意识,使得其愿意对社会热点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同。 结合社会热点进行思政课教学,能够激发大学生积极地参与思考、讨论,真正投入到思政课学习中, 主动地接受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摆脱以往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思政课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 三) 有助于提升思政课的解惑能力

目前, 思政课教学主要依靠课堂的理论讲授来进行,即使学生掌握了相关理论知识,也难以将其运用到社会现实中,造成学生“ 学习思政课无用”的错觉。 而且在社会全面转型期也出现了一些现实与理论不太一致的情况,容易使学生产生困惑,对理论的认同和接受产生质疑。而社会热点往往是现实社会各种矛盾的集中反映,通过有针对性地把社会热点引入思政课教学,并结合思政课的相关理论去分析,有助于引导学生将理论与社会现实联系起来,培养用所学理论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新认识思政课的意义,而且通过这样的环节, 也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消解困惑,实现在理论传输基础上解惑的目的。

( 四) 有助于实现思政课育人的教学目的

在大学生群体中,一些大学生由于受社会环境和自身成长过程中诸多因素的影响,人生追求呈现出自我性和功利化的倾向,社会责任感缺失,甚至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扭曲。 而社会热点教育贴近实际、贴近学生,为大学生提供了了解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的平台。 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热点问题研讨, 可以加深对社会现象、社会职责的了解,正确把握社会发展的主流,树立起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增强社会政治责任感[2],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实现思政课“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教学目的。

三、高校思政课与社会热点融合的方式

在将社会热点融合到思政课教学中时,要考虑到社会热点的不同类型,从而寻求不同的融合途径和方式。

( 一) 导入式

对于课堂教学来说, 一定要把导入的环节做好,这是一节课的“ 开局”,从一定意义上说是最重要的一环。从效果来说,做好了这一点就能够引人入胜。 采用导入式教学,的确能给学生带来全新的感觉,比一开始上课就采用开门见山方式的效果要好得多,能达到“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的效果[3]。 基于大学生对社会热点较高的关注度, 可以将其作为思政课特定内容的导入部分。 尤其是社会热点事件( 现象) ,由于其比较浅显,理论性不太强,在与思政课融合时,采取导入式是最合适的。思政课教师可以在社会热点事件( 现象) 刚发生时,就给予关注,将其以视频、PPT、图片等多种形式呈现给学生,作为课程内容的导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结合课程内容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判断。 在实际教学中,将社会热点事件( 现象) 作为思政课课程内容的导入既可以由教师来进行,也可以由学生来进行,教师给予分析和引导。 另外,也要注意一些特殊的社会热点事件( 现象) ,比如一些重要的纪念日、国际上的一些重大节日和两会召开等,将其适时地作为导入内容融合进思政课教学中,唤起学生的关注。

( 二) 内化式

社会热点问题在融入思政课教学时,可以采取内化的方式,即将其与相应的教材内容结合起来,把教材内容作为主体,把社会热点问题作为重点,在讲授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分析社会热点问题, 拓宽和延伸教学内容,并将其内化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比如收入分配差距是目前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教材中也从理论上说明了我国当前的分配制度及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的要求,但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的表述难免于乏味和枯燥的困扰,只有结合社会现实才能使该问题更加易于为大学生所接受,由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引入最新且权威的有关贫富悬殊拉大的观点、原因和应对措施的分析,和教材上的内容相呼应,使大学生们的思想不仅仅停留在该问题的表象, 而是发现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实现对该问题借助于社会热点形成的感性认识和借助于教材内容形成的理性认识的统一。 在《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中,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反腐倡廉问题,可以将其内化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的组成部分,环境保护问题可以内化在“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中,中日关系、南海争端可以内化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中。

( 三) 延伸式

学术热点理论性强,涉及面广,将其融合进思政课教学中可以采取延伸的方式, 即以教材内容为基础,通过学术热点对其进行延伸、拓展和深化,同时注意介绍相关研究成果和最新研究动态、信息,不仅使学生对这一类社会热点形成深刻认识,而且能够激发其进一步学习、研究的兴趣,尤其是对于文科学生来说。 为此,在理论讲授中,可以尝试结合课程内容将某一学术热点以专题的方式来讲授,实现课程内容的延伸,也可以通过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开设学术热点讲座的方式,将社会热点与思政课的融合延伸到课外,作为课堂讲授的补充和深化。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要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4]。 因此,学术热点与思政课的融合也可以延伸到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去,借助于社团活动、社会考察、社会调研以及社区服务等来进行。 比如,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可以在讲授理论的基础上,组织大学生进行以“ 我身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社会调查,在实践中加深对于理论的理解。

四、高校思政课与社会热点融合的原则

在高校的思政课教学中可以融入一些社会热点,但是这种融合必须是在思政课正常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在这个过程之中,社会热点与思政课的融合应当坚持以下三个原则。

( 一) 及时将社会热点融入思政课教学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一个有心人,平时养成良好的习惯,重视、学习和研究一切成为或可能潜在成为社会热点的问题,梳理出一些与思政课紧密结合的社会热点,并探索其与思政课结合的具体形式,在相类似的社会热点发生时,趁热打铁,做出及时的回应,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对社会热点进行解读和分析,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现实性,也在各学科围绕社会热点进行的激烈的解释权和话语权的争夺过程中, 占领自己的一席之地。

( 二) 始终围绕教学活动进行

首先,要选择与思政课程或学科关系密切的社会热点, 即所选择的社会热点, 应该基于思政课的学科背景, 应该属于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或者本学科的研究对象,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思政课程及马克思主义学科的解释力和说服力。 其次,融合社会热点不能影响思政课正常教学的进行。 一方面,社会热点的引入仅仅是对教学内容的丰富和充实,不能因其而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主体地位造成影响;另一方面,社会热点只是对思政课理论的具体化和生动化, 不能占用过多的时间来分析,不能用对社会热点的介绍来代替思政课的正常教学内容。

( 三) 注重辩证的分析评价

社会热点具有可导性,但大学生群体在社会热点的思想态度和传播行为上却存在着随意性和非理性,单纯靠自己的情感和心情来进行判断及评论,随意将社会热点进行更广范围的传播,如果不及时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领,社会热点中的正确思想和正面作用就不能及时地被大学生感知, 所以对社会热点进行分析评价非常重要。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思政课引入社会热点只是第一步, 更为重要的是对所引入内容的科学分析和评价,最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和判断。在对社会热点进行分析评价时,要注意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促进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和提升其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为目标;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科学的治学态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讲台,统领思政课教学过程;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引导学生对社会热点进行认识与分析,以弘扬正气、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和社会进步为核心。事实上,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革命性和学术性的高度统一,在对学术热点的分析批判中,更需要体现出其中丰富的科学方法论内涵[5]。

摘要:社会热点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社会热点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结合意义重大。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要正确认识社会热点的内涵和特征,根据其影响的广度和深度划分类型,并以此为基础寻求其与思政课融合的不同途径,探索两者有效融合的原则。

关键词:社会热点,高校,思政课

参考文献

[1][5]王建光.做好思政课教学对学术热点的引入与评价[J].中国高等教育,2012,(18).

[2]陈志远.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5).

[3]李宝玉.试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几个教学方法[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上一篇:服务质量评价下一篇:油田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