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教研(精选3篇)
坚持教研 篇1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开展好教研工作,是摆在每一位教研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天津市北辰区教研室在新的历史形势下,把立德树人作为教研工作的指导思想,以改革创新为抓手,提升教研工作质量,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研究教科书,更关注课程建设
从研究教科书到关注课程建设,是新时期教研工作的重心转移。课程是育人的载体,课程建设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教研工作的研究重心不能只停留在研究教科书上,而要重视对课程育人功能的研究和指导。研究教科书是为了研究课程,研究课程是为了实现立德树人,这是每一位教研员都应该清楚的逻辑关系。关注课程建设,一方面,我们着手进行全区课程建设方案的制定,加强对课程的研究和探索,深入研究课程标准,研究学科核心素养,探索在育人目标引领下的课程建设和课程整合。在此过程中,我们先后开展了小学生德育课程的研究、艺术课程与北辰农民画的研究,等等。另一方面,我们把帮助学校构建课程体系作为教研指导的一项任务,区教育局责成教研室负责对学校课程建设情况进行考核。
二、研究课堂,更关注学校发展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关键,是育人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效率是教学质量的保障,研究课堂教学长期以来都是教研工作的重点。面对新形势的要求,我们在研究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把视角从教室延伸到学校的发展。完善了多年的下校调研制度,固定在三种调研方式上:蹲点调研、专题调研和个体调研。蹲点调研就是对一所学校进行全方位的调研,采取查阅资料、听课、座谈、参与教研等方式,了解学校的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校本教研等,最后形成调研报告向学校反馈,对学校的建设发展提出建议。蹲点调研一般由学校提出申请,明确目的和要求,与教研室共同制定方案。上一学年,我们对15所学校进行了蹲点调研。专题调研是将教研部门的计划和学校的需求相结合,事先确定主题,做好计划,主题明确,重点突出。我们先后对26所学校进行了艺体课程调研、德育课程调研、作文教学调研、中考复习效率调研、高考复习效率调研等。个体调研是教研员个人根据本学科的整体安排和学校的需求所进行的个人下校调研。个体调研更能发挥教研员的主观能动性,更具有针对性,在实施中教研员个体基本上形成了“听课—议课—上课示范—讲座”为一体的调研模式,深受学校和教师的欢迎。三种调研方式本着问题导向和因需服务的原则,相互补充,点面结合,形成了一个全覆盖、立体交叉的调研机制。
三、研究学法,更关注学生发展
衡量教育质量优劣的标准就是是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研工作不能离开学生发展而空谈研究,这是我们的切身体会,更是新时期教研工作的新要求。关注学生成长,一方面,在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中,要在立德树人理念的引领下研究学生的需求和教育的需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和认知规律,从学生发展出发,研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另一方面,要树立大课程观,一切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程和活动都可以纳入教研工作的范畴。我们坚持十几年的英语课本剧展演活动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中学和小学隔年举行一届英语课本剧展演,集英语教学、艺术表演和品德教育于一体,在学校和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现在我们又推出了全区汉字听写大赛,以及科技类活动等,拓展了教研工作的外延,也深化了教研工作的意义,更使教研工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全面发展做出了努力。
四、培训指导,更关注教师成长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关键,培训指导教师是教研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尤其是在师资水平不均衡的农村地区,教研员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作用更大。在以往的教研活动中,教研员对教师的指导在内容上往往是“缺什么补什么”,在方法上是零敲碎打,对教师成长的关注不够。现在我们把关注教师的成长进步作为教研的出发点,把教师的成长进步纳入教研工作的整体规划中,每一位教研员都应该对本学科每一位教师的成长进步负责。所以,有关教师培训的教研活动就要进行整体顶层设计。在内容上,把教育理念、专业知识、职业道德以及教学技能等全部纳入;根据不同层次的需要,在类型上,分为基础性教研和拓展性教研;在形式上,采取集中、团队和分散的方式,使教师培训根据教师成长进步的需要形成系列化、系统化、课程化。另外,区教研室整体上为教师的成长进步创造条件,搭建平台,与教师培训相互呼应。在全区层面,我们有三年一轮的星级课认定,这是学校教学管理的一个抓手,也是全区教师展示的一个舞台,引导教师关注课堂教学,改进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此外,有与市教研室对应的区双优课评比;有针对青年教师培养的全区中小学青年教师技能大赛,全区35岁以下的教师全员参与,有理论测试和技能考核,有团体成绩也有个人名次,以活动检验培训效果,以活动促学习,促提高。
五、探索自身发展规律,保障教研工作有效进行
打铁还需自身硬,教研工作的创新与提高,离不开教研工作自身的建设。我们在强调指导思想转型,强调教研工作的内容与方式转型的同时,注重加强自身建设,以适应转型的需要,适应提升教研工作质量的需要。
自身建设首先是教研队伍的建设。我们坚持开展以三个能力建设(“能研究、能示范、能引领”)为主要内容的教研员素质提升工程,坚持每年到师范院校集中研修,每年一次组织教研员外出学习,每学期举办教研工作论坛,开展读书学习交流和教研员课堂展示,坚持每年进行一项专题研究,每学年对教研员进行满意度测评等。
其次,自身建设要不断研究教研工作的规律,探索教研工作的有效途径。一是建立教研基地校。目前,我们确定了八所中小学校为教研基地校,促进教研室与学校的密切合作,为教研员的研究与实践创造条件。二是将教研员的工作状态由个体钻研改为团队合作攻坚。我们组建了125人的北辰区学科建设委员会,从小学到高中各个学科,由教研员领衔组成研究团队,开展课程标准和学科素养的研究;成立各学科教学指导组,负责课堂教学的观察研究以及教学检测评价工作;成立各学科信息化中心组,负责学科网站的建设、学科资源的开发和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研究等。我们还有108人的兼职教研员队伍,有区级名师到教研室轮岗履职,这些都为合作攻坚提供了人才支持。
最后,我们积极探索与师范院校的合作,逐步形成有大学教授、区县教研员和一线教师共同参加项目研究的机制。
新的形势赋予了教研工作新的内涵,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要我们坚持把握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总要求,以课程建设为抓手,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线,在教育教学的内容上、方式上潜心研究,真心服务,教研工作的生命力定会更加强大。
摘要:<正>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开展好教研工作,是摆在每一位教研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天津市北辰区教研室在新的历史形势下,把立德树人作为教研工作的指导思想,以改革创新为抓手,提升教研工作质量,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一、研究教科书,更关注课程建设从研究教科书到关注课程建设,是新时期教研工作的重心转移。课程是育人的载体,课程建设是学校
坚持教研 篇2
6月26日,第十五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决赛如期举行。
电子学院应用物理系教师梁敏显然是胸有成竹,有备而来。凭借厚实的内容、精彩的设计和生动的讲解,加上得体的举止、优雅的风度,梁敏以实力征服了评委,一举拿下自然科学组的一等奖。
这是应用物理系近年来连续得到的第三个教学比赛一等奖。首先是以微纳半导体器件为主要研究方向的青年教师陈达,在2010年第十三届讲课比赛上斩获一等奖,随后,从事物理电子教学与研究的宋宏伟2014年再续辉煌,在第十四届教学比赛中勇夺桂冠„„
得奖后的梁敏笑得灿烂而踏实,因为无论是比赛前、比赛中,还是比赛后,她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她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亲友团”。比赛中,她的指导老师和同事一直坐在台下,陪伴着她。比赛结束了,梁敏又在积极准备,代表学校参加山东省青年教师教学比赛。而在此期间,她还要参加应用物理系的特色教研活动——大学物理课程说课及课件大赛。
应用物理系每年承担着全校130多个班、5300名学生的基础课程教学工作。教师平均工作量600学时以上,有的达800至1000学时。物理学与人类生活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紧密、重要的联系,上至“神州”上天,下至石油钻探,大到探索宇宙奥秘,小到计算机芯片,都离不开物理学。看似和自然科学无关的政治、经济、金融、股票等领域,现在都可以用物理学的方法进行研究。物理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顺应人才培养的需要,适应大学生志趣的多元化,教好大学物理这门课程,成为应用物理系的重要教学研究课题。多年来,应用物理系潜心探索,积极实践,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其中,在教研活动中坚持常态化,做到持续性,抓出了特色,抓出了成效。
教研活动是物理系多年坚持的优良传统,也是搞好教育教学、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为了配合在小学期内大部分教师没课的情况,应用物理系设计了各种教研活动。活动的主要方式是说课,一方面请老教师讲述下学期的课堂内容安排及教学设计,针对大学物理课堂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进行探讨,使每一位教师尤其是新教师进一步明确教学重点、难点,理清教学思路;另一方面请年轻教师针对所授章节进行说课,大家进行讨论,提高青年教师备课质量。
大学物理课程教师王璟璟是一名年轻的教师,在应用物理系的教研活动中收获颇丰。今年省教育厅专家组进校开展审核式本科教学评估,抽中她的说课。由于平时教学活动的积累,尤其参加教研活动的锻炼,面对专家,王璟璟信心饱满,她精彩的说课赢得了评估专家的首肯。王璟璟对教研活动情有独钟,所有应用物理系的教师都适应了教研活动,热爱教研活动,即使再忙,也都抽空参加。
青年教师要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离不开老教师的“传、帮、带”。应用物理系建立了青年教师导师制,充分调动老教师的积极性,发挥有经验、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让青年教师掌握教学技能,领悟教学规律,在业务上快速成熟。
应用物理系坚持教学督导帮扶制度,通过定期组织教学竞赛、教学观摩和优秀教师的示范教学,广泛发动青年教师参与这些活动,从实践中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教学技能,促进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根据各教师的专业特长,相对稳定授课课程和课程数量,让青年教师主要精力集中到所授课程上,使课程拓展提升上水平,上出自己的特色。开展常规教研活动只是应用物理系加强教师队伍内涵建设、促进教师队伍成长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应用物理系立足实际,求真务实,多措并举,一直致力于建设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业务过硬、素质优良的物理教师队伍,为促进高水平的大学物理教学提供保障。
应用物理系主任张鲁殷介绍,该系结合教师的专业特长,通过国内访问学者、合作研究、高级研修班、短期进修班、单科课程进修等多层次的教师培训形式,有计划有目的地定期选派教师外出进修学习,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改善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和学历结构,提升教师内涵,促进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近3年,有6名教师先后赴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高校访学。
教学实践中,应用物理系坚持新进教师必须听老教师的课一年,并写出教案经老教师审阅,教龄5年以内的新教师不得使用多媒体上课,以板书为主、多媒体技术可作为辅助。新引进教师还需进入大学物理实验中心执行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工作,从而加强青年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应用物理系着力营造一种关心、关注、关爱、关怀青年教师成长的良好氛围,对他们切实做到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热心、感情上贴心,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老教师王守海介绍:物理系教师间气氛特别融洽、和谐,团队有很强的凝聚力、向心力。有个什么事,只要招呼一下,这些背景不凡的博士教师们没有一个讲条件、讲报酬的,都上。王守海说的这些“背景不凡”的博士教师,是指应用物理系近年来引进的12名国内外名校博士,这些博士来校后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0余项,有3人被评选为山东科技大学十大杰出青年,1人入选青岛市首批创业创新领军人才计划。累计发表SCI论文50余篇,其中不乏Nature等杂志上的高水平论文,科研水平也已处于省内先进水平。这些充满活力的年轻人,让电子学院党委书记徐玲平话里话外充满自豪。“人是干好事业的基础。有了好的苗子,学院和系里积极创造条件,搭建良好的平台,积极促成他们围绕教学搞科研,搞好科研促教学。”
应用物理系定期组织科研活跃的教师给全系教师进行学术报告、交流讨论,开阔大家的视野,起到科研带头和促进作用。通过交流,又使得科研方向相近的老师进行结合,让具有科研能力的骨干教师领头,组织研究团队,教师以自己的特长加入不同的团队,从而促进了科研团队的建设。
制定科研成果激励机制,让教师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重视科研、搞好科研,在科研中不断发展、充实、丰富、完善,最终反哺教学、回归教学。
筑基长养,厚积薄发。辛勤耕耘换来丰硕收获,近年来,应用物理系教师在全国、省市、学校各级各类大赛中屡获大奖,其中贾敏获全国大学物理教学资源建设大赛三等奖,周薇获第十届全国多媒体大赛三等奖、全国第六届物理教学资源建设大赛一等奖,刘维慧、李鹏获第七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高教理科组优秀奖,孟丽华获第十一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高教工科组三等奖,陈达获山东省物理讲课比赛第1名、华东地区物理青年教师比赛二等奖„„
应用物理系以高素质的教师培养高素质的学生,他们的工作是“润物无声”的,收效是实在深远的。近5年来,物理系毕业生考研率一直名列前茅,毕业生以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较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以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过硬的协作和沟通能力,备受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好评。去年,听说青州某知名LED公司有几个名额的用人需求,张鲁殷与王学水带领6名毕业生前去应聘,公司老总亲自主持面试考察,一轮下来,老总当场拍板:6人全要了!2007届毕业生管晓薇,是省级优秀毕业生,获得美国9所大学的物理系博士全额奖学金,同时被加拿大顶尖名校McGill University录取,享受“齐鲁晚报杯”山东高校十大优秀学生的殊荣;王光绪,本科毕业后师从著名物理学家江风益院士,硕博连读,博士毕业仅仅三年时间,就晋升南昌大学国家硅基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坚持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篇3
一、提高认识,确立校本教研的主体地位
课程改革给学校带来的最大挑战莫过于对教师专业水平的挑战。课改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因为教师是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转化者。倘若教师没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这种转化就难以实现。学校要发展,教师要成长,必须把校本教研作为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基本方式。怎样才能使教研真正走向校本,并进而从校本走向师本呢?经过深思与探索,我们将校本教研定位于理念提升与善于实践的有机融合,并重点指向教师的行动层面,即教学行为的转变、教学方式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师生关系的转变、课堂面貌的转变,等等。我校通过学习、思考、交流,进一步提升了大家对校本教研工作的认识:
1.以校为本。依据校本教研的理论,教学研究只有针对学校真实的教学问题才有直接的意义。因此,在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中,我们坚持的首要理念就是以校为本,重视在学校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促进学校的发展。
2.以教师为主。校本教研强调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只有当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以自觉的、研究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才有真正的可能。因此,在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中,我们坚持的第二理念是以教师为主。教师应自觉、主动地探索和解决自身教学的实际问题。
3.共同发展。校本教研,无论是作为一种教学研究的活动,还是作为教学机制,其直接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其核心,正是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是体现学校办学水平的主要内容。因此,在校本教研活动中,我们坚持的第三个理念就是以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为目标。
二、建立机制,探索校本教研的有效途径
我校建立了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形成培训、教研、科研“三位一体”的校本教研模式,强调以教师为主体的研究活动。通过教师个人的实践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形成民主、开放、科学的教研机制。主要做法是:
1.强化自我反思,提高教师研究能力。以“教学反思”为主线,以“案例研究”为突破口。我们强调反思,一方面是为了改进教育教学,使教育教学向更合理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反思发现新问题,进一步激发教师的责任心使教师在不断改善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教学实践提高到新的高度。我们通常采取的反思形式有以下几种:
教学反思。在校本教研活动中,我们加强对课堂教学的反思。具体做法是:课前反思,研究的问题是否为大多数学生所需要,如何分析解决;课中反思,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所预设的学习方式是否为大多数学生喜欢,生成与预设的矛盾是否统一;课后反思,教学研究的成效有多少,所设计的方案能否有效解决问题,怎样改进,又出现了哪些新的问题与困惑。
案例反思。在课堂教学后,教师或反思本课的成功与不足之处,或记下课堂上学生的突出表现。除此之外,学校要求教师每月上交一个高质量的教学案例或撰写—个教学故事,与当月的教学考核挂钩。
问题意识。学期初,教师在制订教研活动计划时,要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一个急需解决的共性问题作为本期教研的重点。围绕这一重点问题,学校要求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并提出子问题;在每次的教研活动时,教师共商解决办法,发现新的子问题,作为教师共同努力的方向,并用提问题的办法促使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在问中发现,在问中提高。
2.加强同伴互助,促进教师共同提高。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通过相互交流、对话、讨论,使个体的实践知识转化为群体对知识的共同理解,由此提高教师整体的专业化水平。我校在同伴互助方面;一般采用的方法有集体备课、说课、评课、对话、提问、介绍课改信息体会、教师问题解决过程的直接记录、教育事件反思、教学故事等。
3.利用专业引领,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效率。为了使教师在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少走弯路,我们特别注意对教师进行专业引领,一方面让教师从相关的现场观摩教学(公开课)或者课堂教学录像中获得专业的支持;另一方面我们邀请一些专家到校对教师进行一些专业辅导,通过专家报告中的教育案例唤起教师的校本教研“冲动”,并获取相关的专业知识。
三、追求卓越,总结校本研究的绩效
在坚持校本研究为主体的先进理念的倡导下,坚持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了教师的职业信心,促进了学生的全国发展和教师的成长,更促进了学校的发展,使学校真正成为了学习型组织,有力地推进了课程改革的实施。同时,学校形成了教师全员参与教育科研,人人撰写教学论文的良好氛围。全校近两年先后有近百名教师的论文在全国、省、市获奖。一些教师还在各级优质课竞赛中屡获佳绩。
校本研究是艰苦的过程,还有更多的问题等着我们去思考,更多的领域等着我们去探索。我们将继续努力探索校本研究的有效机制,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在实践与反思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坚持教研】推荐阅读:
贵在坚持坚持作文10-04
坚持到底关于坚持作文10-20
坚持的作文300字:要学会坚持06-01
坚持的作文400字:坚持,才能取胜08-03
坚持的作文600字:成功需要恒心和坚持06-01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10-25
自信坚持07-17
坚持发展05-20
三个坚持08-04
必须坚持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