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邑县出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年度综合考核办法

2024-09-27

平邑县出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年度综合考核办法(精选10篇)

平邑县出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年度综合考核办法 篇1

平邑县出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

综合考核办法

平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王焕民

为促进全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科学发展,全面完成全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五年规划、计划和重点业务工作,科学、合理的评价乡镇(街道)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成效,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促进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健康发展,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向更高层次提速跨越,平邑县人社局认真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在做好业务下移的同时,研究制定印发了《平邑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综合考核暂行办法》。

根据该考核办法的规定,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成立工作目标考核领导小组,对全县14个乡镇(街道)人社所在就业促进、社会保险、人才队伍建设、人事制度、工资收入分配、和谐劳动关系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等工作进行日常考核和年终考核。基础分1000分,提供迎查现场、典型发言和工作创新等实行加分制,考核结果通报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考核成绩突出的单位进行表彰奖励,对考核成绩差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1

平邑县出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年度综合考核办法 篇2

一、劳动就业

2015年末全区就业人员2820万人,比2014年末增加25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1198万人,比2014年末增加53万人。全区就业人员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50.6%;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占18.2%;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31.2%。

2015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4.62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8.77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数2.48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18.1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2%。全年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65.69万人次。全年全区共帮助1079户零就业家庭实现每户至少1人就业。组织595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的工作。

[单位: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城镇登记失业率][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

据国家统计局广西调查总队抽样调查推算,并经国家统计局核定,2015年广西农民工总量达到1225万人,比2014年增加14万人,增长1.2%,增幅比2014年下降2.8个百分点。2015年广西外出农民工(离开本乡镇)人数924万人,本地农民工(本乡镇内)301万人。目前,广西农民工队伍持续扩大,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民工就近就业趋势明显。

全区建立了省、市、县四级上下贯通、职责清晰的市场管理工作体系,实现了对人力资源市场的统筹管理。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整合基本到位,市、县两级因地制宜,设立了综合性服务机构或专门性服务机构,区县一级64.3%的机构已经整合或计划年内整合设立综合性服务机构。截至2015年底,全区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达352家。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全年共为13.61万家次用人单位提供各类人力资源服务,不断拓展人力资源服务领域,丰富了服务内容,提升了服务水平。

二、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工作深入开展,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015年五项社会保险(不含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合计697.92亿元,比2014年增长89.68亿元,增长率为14.74%。基金支出合计636.5亿元,比2014年增长80.33亿元,增长率为14.44%。

(一)养老保险

2015年末全区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576.63万人,比2014年末增加19.04万人。其中,参保职工389.76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186.87万人,分别比2014年末增加12.45万人和6.59万人。2015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农民工人数为19.42万人,比2014年减少0.76万人。

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提高,且全部按时足额发放。2015年全区离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2035元,比2014年增加166元;其中参保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2026元,比2014年增加170元。

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

2015年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478.96亿元,比2014年增长15.76%,其中征缴收入334.13亿元,比2014年增长10.97%。各级财政补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115.95亿元,其中中央转移支付资金104.38亿元,地方财政11.57亿元。2015年基金总支出470.72亿元,比2014年增长14.15%。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456.28亿元。

2015年末全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741.51万人,比2014年末增加20.53万人。其中实际领取待遇人数558.38万人,比2014年末增加28.04万人。全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87.61亿元,比2014年增加42.36%。其中个人缴费13.15亿元,比2014年增长7.08%。基金支出66.41亿元,比2014年增长35.12%。基金累计结存88.89亿元。

(二)医疗保险

2015年末全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1077.59万人,比2014年末增加10.24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05.49万人,比2014年末增加22.87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72.1万人,比2014年末减少12.63万人。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中,参保职工356.72万人,参保退休人员148.76万人,分别比2014年末增加17.89万人和4.97万人。2015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22.5万人,比2014年末减少1.16万人。

2015年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171.75亿元,支出142.79亿元,分别比2014年增长15.83%和13.42%。2015年末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累计结存239.13亿元。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148.38亿元,基金支出127.73亿元,基金累计结存195.76亿元,其中统筹基金累计结存89.27亿元,个人账户基金累计结存105.9亿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23.37元,基金支出15.05亿元,基金累计结存43.37亿元。

nlc202309090050

(三)失业保险

2015年末全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273.18万人,比2014年末增加14.2万人。其中,参加失业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9.98万人,比2014年末增加0.62万人。2015年末,全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6.19万人,比2014年末增加 0.12万人,全区失业人员月人均领取失业保险金972元。全年共为12.7万人发放不同期限的失业保险金,比2014年增加0.6万人。全年共为538名劳动合同期满未续订或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农民合同制工人支付了一次性生活补助。

2015年失业保险基金收入28.88亿元,比2014年减少5.47%,支出12.78亿元,比2014年增长39.22%。2015年末失业保险基金累计结存126.48亿元。

(四)工伤保险

2015年末,全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360.48万人,比2014年末增加22.26万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51.35万人,比2014年末减少1.43万人。全年认定(视同)工伤10584人,比2014年减少638人;全年评定伤残等级人数为3700人,比2014年增加213人。全年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人数为19040人,比2014年增加1211人。

全年工伤保险基金收入9.31亿元,支出4.74亿元,分别比2014年增长11.1%和7.97%。2015年末工伤保险基金累计结余29.40亿元,其中储备金结余2.52亿元

(五)生育保险

2015年末全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为307.86万人,比2014年末增加27.61万人。全年共有9.56万人次享受了生育保险待遇,比2014年增加0.92万人次。

全年生育保险基金收入9.03亿元,支出5.48亿元,分别比2014年增长24.72%和26.85%。2015年末生育保险基金累计结存17.56亿元。

三、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截至2015年底,全区共有143万专业技术人才,其中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约15万人;在高层次人才方面,广西现有两院院士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6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91名,自治区特聘专家92名,自治区十百千工程人选528名;在人才平台方面,共设立国家博士后“两站”65个(其中博士后流动站21个,博士后工作站44个)、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1个、自治区级人才小高地56个、自治区级专家服务基地14个、自治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2个,留学人员创业园4个;2015年博士后“两站”招收博士后人员97人,截止到2015年年底全区累计招收博士后人员470人。

2015年,推进实施万名专家服务基层行动计划,承办实施10项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层示范项目。在国家级示范项目带动下,100多名区内外专家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各类服务活动,与基层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培训指导基层专业技术人员,惠及基层农户。2015年,全区52多万人报名参加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21.6万人取得资格证书。

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继续推进,2015年举办15期高级研修班(其中国家级高级研修班4期,自治区级高级研修班11期),培训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800余人次,开展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和岗位培训1200余人次。2015年获批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1家,新建自治区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2家,总数已达7家。面向市、县(市、区)专业技术骨干开展“专才岗位培训”活动深入实施,全年举办9期“专才岗位培训班”,共为基层培养专业技术骨干800余人。

2015年末全区共有技工院校48所,其中招生的技工学校38所,在校学生10.97万人。全年技工院校面向社会开展培训9.63万人次。年末全区共有就业训练中心34所,民办培训机构336所。全年共组织各类职业培训34.36万人次,其中:就业技能培训26.98万人次,岗位技能提升培训2.64万人次,创业培训4.73万人次。全年各类职业培训中农民工培训24.58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培训3.6万人次,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培训0.92万人次。

2015年共有444099人参加了职业技能鉴定,比2014年增长1.63%;381632人取得不同等级职业资格证书,比2014年增长3.69%。其中新增高技能人才(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40969人。

四、公共人事管理

履行公共人事管理职能,进一步健全公务员管理法规制度,公开遴选公务员制度进一步完善,推进人事人才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突破。

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截至2015年底,广西共有公务员20.8万人,参公人员7.3万人。圆满完成了公务员录用考试任务,组织了全区四级联考、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招考等考试,共录用公务员(参公人员)0.96万人。继续做好区直单位公开遴选公务员。举办了2014年新录用公务员初任培训、任职培训、全员培训、网络培训和专题培训等各类培训,参训人员47.8万人次。深入推进公务员平时考核试点工作。高效实施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工作,晋升符合条件的公务员41180人,这项工作走在全国的前列,得到了国家公务员局的肯定。

全区事业单位聘用制度推行基本实现全覆盖,工作人员聘用合同签订率为93.4%;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基本实现制度入轨,岗位设置完成率超过90%。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公开招聘制度推行率实现全覆盖,设区市以下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继续推行统一笔试。完成区直机关公务用车改革司勤人员分流工作。根据国务院统一安排,在全区开展了“吃空饷”集中清理整治工作。配合推进教育、卫生领域改革,探索公开招聘、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等方面的人事管理新机制。

广西2015年安置军队转业干部821名,其中计划分配军转干部414名,自主择业军转干部407名。

nlc202309090050

五、工资分配

2015年广西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52982元,与2014年的45424元相比,增加了7558元,同比名义增长16.6%。其中,全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54983元,同比名义增长17.4%。扣除物价因素,2015年广西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实际增长14.9%。

进一步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提高基层公务员津贴补贴水平,缩小不同政府层级、不同地区之间的差距,并同步统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水平。持续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工作,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管理进一步规范。扎实开展公务员工资调查和工资统计等基础性工作。

六、劳动关系与劳动者权益维护

2015年末,全区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5.26%,签订劳动合同人数为244.42万人。

截至2015年底,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查的当期有效集体合同30471份,覆盖企业99423户,涉及职工300.22万人,已建工会企业数为115054个,集体合同签订率为86.41%。

截至2015年末,经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批且在有效期内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企业629户,涉及职工19.29万人。

2015年,全区共处理劳动人事调解仲裁案件19588件,同比上升23.64%;涉及人数23877人,同比上升23.66%;涉案金额4.3亿多元。其中:案外调解3611件;仲裁立案受理15977件,与2014年同期相比上升36.33%,涉及人数同比上升45.62%。仲裁立案受理当期结案15930件,结案率96.72%。

2015年,广西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共主动检查用人单位9.99万户次,涉及劳动者235万人次。书面审查用人单位4.32万户次,涉及劳动者248.12万人次。全年共查处各类劳动保障违法案件13342件(其中经调解简易程序结案5525件,经立案调查结案7817件)。通过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共为14.14万劳动者追讨工资等待遇14.55亿元,其中为13.18万名农民工追讨工资等待遇14.05亿元。共责令用人单位与10.00万人补签劳动合同,督促1440户用人单位办理社保登记,督促1926户用人单位为3.36万人补缴社保费0.99亿元。

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制建设

广西人社立法工作取得新突破。为推进和规范广西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创建和谐劳动关系, 2015年5月27日,第十二届广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条例》(十二届第35号),自2015年7月1日起施行。

人社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和行政诉讼工作取得新进展。自治区人社厅率先在自治区级行政机关设立行政复议听证庭,对重大复杂疑难案件通过听证形式进行审理,客观、公正、及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2015年全区人社系统共办理行政复议案件224件、被复议案件274件、行政应诉案件319件。其中,本厅处理行政复议案件146件、被复议案件9件、行政应诉案件23件。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妥善处理,化解了社会矛盾,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普法工作取得新成果。一是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培训班、执法资格和普法考试等形式,进一步促进了全区人社系统干部职工学法用法。二是按照“法律六进”的工作要求,抓好社会普法宣传工作,增强了用人单位和职工群众遵守人社法律的意识。

八、基础建设

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推进。2015年新增10个县、35个乡镇(街道)开展国家级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新增107个乡镇(街道)开展自治区级新型乡镇(街道)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2010年启动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工作以来,全区共支持62个县、645个乡镇(街道)开展建设。服务设施项目的实施有效改善了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条件,提高了基层公共服务能力和办事效率。

截至2015年底,全区社会保障卡累计持卡人数达到1232.68万人,实现了全区15个统筹地区全覆盖,地域覆盖面达到100%。发放人群包括城镇职工、城镇居民、新农保参保人员。全区使用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信息系统,全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信息系统在广西119个县(市、区)共1453个乡镇(街道)上线应用,网络联通率达100%。自治区市本级及14个设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12333电话咨询服务已全部开通。

注:1.本公报中有关数据为正式年报数据,与《201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部分数据有所不同。

2.本公报中失业保险基金收支及累计结余的数据取自基金决算报表。

3.全区就业人员和分三次产业人员数据和年平均工资有关数据来源于自治区统计局。

4.本公报中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增量及增长率根据四舍五入前数据计算。

平邑县出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年度综合考核办法 篇3

关于印发

《2010年粮食系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

平安建设工作考核办法》的通知

各镇粮管所、直属各单位:

现将《2010年粮食系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考核办法》印发给你们,希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〇年六月十八日

2010年粮食系统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考核办法

为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粮食建设工作的开展,全面、准确、客观地评价粮食系统各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粮食建设工作实效,根据县综治委对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考核标准,以及粮食局与各单位签订责任状的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一、考核对象

粮食局所属各企业。

二、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

(一)组织领导 40分

1、建立“平安粮食”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制度健全,每年研究依法治企工作不少于2次(查看文件、制度、会议记录)。12分

2、制定“平安粮食”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查看文件、资料)。10分

3、将企业普法依法治理及“平安粮食”创建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管理(查看每年度目标责任书)。6分

4、“平安粮食”创建工作经费落实情况(查看是否能保证工作正常运转)。8分

5、资料齐全,整理归档有序,管理规范(查看档案资

料)。4分

(二)法制教育25分

1、制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实施意见,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参学率达95%以上(查看文件、个人学法笔记)6分

2、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制度,每年学法不少于4次,举办法制讲座不少于2次(查看学法会议记录、举办讲座通知)。8分

3、采取多种形式,抓好企业职工的普法教育,举办法律知识考试,参考率达95%以上(查看培训通知、活动记录、试卷)。6分

4、有专门的普法宣传员,普法联络员等队伍建设(查看普法队伍人员名单)。2分

5、有普法教育教材,基本做到党员职工人手一册(查看普法教材)。3分

(三)平安粮食创建 15分

1企业安保工作做到领导、制度、人员、措施四落实。8分缺一项扣2分,发生刑事案件扣全分。

2、积极开展“法律进企业”主题宣传活动(查看活动记录)。3分

3、及时做好矛盾纠纷排查与化解工作,积极化解各种不安定因素,预防突发事件和群体事件发生,确保不发生赴

省进京上访。4分

(四)依法治理企业 20分

1、认真执行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职工民主管理制度(查看职工民主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8分

2、县局设立监督电话各企业要在显著位置向职工公告(实地查看)。6分

3、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企业重大决策实行法律咨询论证(查看法律顾问合同或聘书、律师参与企业重大决策的资料)。8分

三、考核方式

由局创建办、工会、征信办等单位组成联合考核组,按照本办法组织考核。

四、奖惩

年终考核结束后,被县委县政府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的县局奖励3000元;在县局考核评分排名前3名的每单位奖励1000元,排名后3名的企业负责人每人罚款500元;单位出现有影响事件的另行处理,取消考核资格。

平邑县出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年度综合考核办法 篇4

50%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网站昨日发布《201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称,全国共录用公务员20.4万人,其中,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1.9万人,地方18.5万人。据人社部历年公布的公报,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全国共录用公务员人数分别为13万余人、18万余人、19万余人、18.8万人。相比4年前,2013年录用公务员人数比2009年增加了7万人左右,增幅超过50%。据国家公务员局网站去年6月发布的消息,2008、2009、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全国公务员总数分别是659.7万人、678.9万人、689.4万人、702.1万人和708.9万人。2012年底全国公务员总数比4年前的2008年增加了49.2万人,增幅7.5%。

2013年公报指出,事业单位聘用制度推行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合同签订率均超过了90%。全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基本实现制度入轨,全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完成率超过90%。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推行率达到了90%。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公开招聘工作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实现全覆盖,初步建立了民主、公开、竞争、择优选拔新进人员的制度框架。

2013年安置军队转业干部4万余名。安置到党政机关和参公事业单

平邑县出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年度综合考核办法 篇5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四川省统计局

2014年,是全省各项事业开创新局面、实现新发展的重要一年。一年来,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沉着应对复杂形势,勇于担当推进改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劳动就业

积极落实完善就业创业政策措施,推动统筹城乡就业创业,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和“4·20”芦山地震灾区、民族地区等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就业局势总体保持稳定。

2014年末,全省城乡劳动力资源总数达到6490.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1.0万人。年末城乡就业人员4833.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5.7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1531.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8.0万人;乡村就业人员3302.0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2.3万人。城乡就业构成比由上年的31.0%:69%变为31.7%:68.3%,城镇就业比重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1909.0万人,减少46.8万人;第二产业1275.9万人,增加21.4

—1—

万人;第三产业1648.1万人,增加41.1万人。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由上年的40.6%:26.0%:33.4%变为39.5%:26.4%:34.1%。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96.2万人,比上年增加2.8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5.3万人,比上年减少4.9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8.2万人,比上年减少1.9万人。全年共帮助582户零就业家庭每户至少1人实现就业。年末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54.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15%,比上年上升0.04个百分点。年末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2472.2万人,比上年增加17.2万人。其中省内转移1313.1万人,增加66.3万人;省外输出1154.6万人,减少45.5万人,外派劳务4.5万人;全年实现劳务收入3252.4亿元,增长13.2%。

全年办理失业或求职登记应届高校毕业生7.0万人,实现就业6.3万人,占登记总数的91.0%,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累计促进6182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创业,比上年增加1776人;从省级高校毕业生创业补贴和专项资金中发放创业补贴10513万元。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1633个,比上年增加144个。全年有8315名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新招募1439名“三支一扶”大学生到农村基层服务。

—2—

继续支持“4·20”芦山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大力实施就业援助和失业救助。截至2014年末,累计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灾区困难群众9952人,减收192 户受灾企业降低失业保险费 2094.0万元,极大缓解了灾区就业压力。

着力做好藏区“9+3”学生、藏区和大小凉山彝区群众就业促进工作。通过人岗对接、参军升学、挖掘就业潜力等有效途径,2011级藏区“9+3”学生初次就业率达到 99.2%,超过目标任务 4.2个百分点;通过专门安排就业专项资金,给予职业培训项目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等措施,提高民族地区群众就业创业能力。

全年组织12.8万人参加创业培训,比上年增加3.6万人;培训后创业成功率46.0%。全年新增小额担保贷款25.6亿元,比上年减少6.9亿元。扶持自主创业人员1.0万人,带动(吸纳)就业4.2万人。全年促进农民工回乡创业4.5万人,创办企业6616户,创造产值113.9亿元。

全年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为111.7万城乡各类求职人员办理求职登记,求职成功率48.4%;为79.5万人提供职业指导服务。

全年争取中央财政就业专项资金22.2亿元,比上年增加1.0亿元;省

—3—

级财政就业专项资金1.3亿元。

二、收入分配

坚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与建立绩效工资制度同步推进,不断加强企业收入分配宏观调控,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

2014年,全省城镇全部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总额5631.7亿元,增长6.5%。城镇全部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45697元,比上年增加3902元,增长9.3%,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实际增长7.5%。其中全部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46153元,比上年增加3933元,增长9.3%;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53722元,比上年增加4704元,增长9.6%。国有企业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62981元,增长2.8%,其中中央企业78995元,增长3.6%,地方企业49311元,增长0.1%;事业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55378元,增长6.2%;机关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52322元,增长7.2%;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32671元,增长9.5%。

城镇全部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分行业门类看,农、林、牧、渔业34203元,增长16.3%;采矿业46595元,增长12.2%;制造业40486元,增长7.9%;电力、燃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69409元,增长19.3%;建筑业38303

—4—

元,增长8.5%;批发和零售业39361元,增长12.5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55458元,增长6.0%;住宿和餐饮业31013元,增长12.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62052元,增长13.6%;金融业80704元,增长8.1%;房地产业43439元,增长8.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41304元,增长15.4%;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73246元,增长3.8%;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36497元,增长9.6%;居民服务、修理和其它服务业31642元,增长13.0%;教育业51753元,增长6.3%;卫生和社会工作61092元,增长6.2%;文化体育和娱乐业45614元,增长5.5%;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52062元,增长7.0%。

发布2014年最低工资标准,月标准调整为1100 元、1250元、1400元,小时标准调整为11.5元、13.2元、14.6元。发布2014年全省企业工资指导线,基准线为11%、上线为18%、下线为4%。继续扩大劳动力市场指导价位的工种岗位范围,累计发布1845个工资指导价位。

三、社会保险

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加快推进。全年社会保险基金征缴总收入达到1812.5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五项社

—5—

会保险基金征收1726.0亿元,比上年增加202.3亿元,增长13.3%。年末全省离退休人员总数717.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2.9万人。其中,离休人员1.5万人,退休人员(含退职)715.8万人。

(一)养老保险

适应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在全省范围内建立起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城乡养老保险转移衔接,打通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转移衔接的通道。年末全省参加城乡基本养老保险总人数已达4853.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31.8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人数1839.7万人,增加119.4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3013.9万人,增加12.4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人数中,参保职工1191.6万人,增加 67.6万人;参保离退休人数648.1万人,增加51.9万人;参保女性 823.7万人,增加83.9万人;参保农民工105.0万人,增加4.8万人;参保企业人员1700.7万人(含灵活就业人员),增加18.1万人;参保机关事业单位人员139.0万人,增加1.3万人,其中离退休人员36.7万人,增加2.4万人。年末企业退休人员社区管理覆盖面97.5%,比上年上升1.3个百分点。

—6—

全年共有611.4万参保企业离退休人员领取了养老金,比上年增加49.5万人;全年月人均领取水平达到1642元,比上年增加121元,增长8.0%。有1130.9万人享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比上年增加40.7万人;月人均基础养老金75元。

全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1576.8亿元,比上年增加183.9亿元。其中征缴收入1217.7亿元,增加116.3亿元;中央财政转移收入261.9亿元,增加51.2亿元;各级地方财政补贴(企业养老保险)1.0亿元。养老保险费当期征缴率97.6%,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全年基金总支出1313.2亿元,比上年增加205.6亿元,其中发放企业养老金1180.8亿元,增加189.0亿元。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2013.3亿元。

全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150.5亿元,比上年增加5.3亿元。其中个人缴费收入59.0亿元,比上年增加0.7亿元;中央财政转移支付78.0亿元,比上年增加8.5亿元;地方各级财政补贴14.1亿元。基金总支出110.9亿元,比上年增加17.0亿元,其中支付养老金101.6亿元,比上年增加11.3亿元。年末基金累计结存255.1亿元。

(二)医疗保险

—7—

全面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建成并运行异地就医即时结算省级平台,大力推进医疗保险城乡统筹。截至2014年底,全省已有6个市(州)和4个区(县)实现城乡居民医保制度统一。年末全省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已达2581.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90.5万人,参保覆盖率98.0%;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334.4万人(含其他形式农民工),增加47.4万人,参保覆盖率99.0%;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1247.1万人,增加43.1万人,参保覆盖率97.0%;农民工85.4万人,减少1.0万人。参加职工医保中,女性703.6万人,增加33.2万人;退休人员407.5万人,增加13.0万人;私营企业191.3万人,增加22.9万人。年末参加补充医疗保险1105.3万人,减少31.4万人;列入公务员医疗补助范围147.6万人,增加5.7万人。

全年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待遇人数727.4万人,比上年减少119.1万人;享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待遇人数325.2万人,比上年增加10.3万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封顶线平均达到22.7万元,比上年提高1.4万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封顶线平均达到13.2万元,比上年提高1.4万元。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住院费用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分别为81.2%、72.7%。

—8—

全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378.7亿元,比上年增加60.3 亿元。其中征缴收入363.8亿元,增加58.1亿元,当期征缴率98.7%,降低0.5个百分点;统筹基金收入235.6亿元,增加44.3 亿元;各级地方财政补贴0.3亿元。全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支出 304.6亿元,比上年增加37.4亿元,其中统筹基金支出 182.9亿元,增加15.3亿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年末累计结存500.3亿元,其中统筹基金339.1亿元。

全年城镇(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112.7亿元,比上年增加31.6亿元。其中缴费收入27.5亿元,中央财政补贴 56.4亿元,各级地方财政补贴26.9亿元。城镇(乡)居民医保人均补助水平413.5元,比上年增加69.8元。全年基金总支出105.9亿元,比上年增加32.1亿元。基金年末累计结存66.7亿元。

(三)失业保险

实施统一农民工和城镇职工失业保险参保缴费及待遇计发办法。年末全省参加失业保险人数635.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2.4万人。其中女性274.0万人,增加12.5万人;农民工 70.5万人,增加3.8万人。

全年共为30.0万名城镇失业人员提供了失业保障,月人均领取失业金

—9—

水平852.4元,比上年增加108.8元,增长14.6%。有 20.8万名失地无业农民被纳入失业保险范围并领取失业保险金。

全年失业保险基金总收入105.7亿元,比上年增加24.1亿元。其中征缴收入(含失地农民)100.7亿元,增加22.9亿元。全年基金总支出 41.1亿元,比上年增加11.8亿元,其中支付失业保险金30.3亿元;医疗补助金支出7.2亿元。年末基金累计结存 278.6亿元。

(四)工伤保险

推动落实新修订工伤保险条例。年末全省参加工伤保险人数709.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19.6 万人,其中女性278.7 万人,农民工 135.3万人,高风险企业 86.6 万人。全年有8.6 万人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全年工伤保险基金总收入29.1亿元,比上年增加1.6亿元。其中征缴收入28.1亿元,增加2.6亿元,当期征缴率96.5 %。全年基金总支出22.3亿元,比上年增加2.1亿元。年末基金累计结存48.1亿元。

(五)生育保险

完善生育保险政策标准,推进生育保险工作。年末全省参加生育保险人数730.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1.3万人,其中女性 334.7万人,增加 20.5

—10—

万人;农民工77.7万人,减少了2.7万人;私营企业 135.9万人。全年有 21.7万人次享受生育保险待遇,比上年增加3.7万人次。

全年生育保险基金总收入16.3亿元,比上年增加2.5亿元。其中,征缴收入15.8亿元,增加2.4亿元,当期征缴率98.4 %。全年基金总支出13.4亿元,比上年增加3.4亿元。年末基金累计结存24.7亿元。

(六)社会保险基金监管

深入推进社保基金监管制度建设,组织开展社会保险财政补助资金专项检查、社会保险费征缴专项检查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方案资金到位情况专项检查,推进网上监管工作。受理和立案查处案件139件,挽回基金损失189.0万元。组织开展现场监督,现场监督覆盖面60%。全省建立企业年金制度企业292家,比上年增加13家;参加企业年金职工30.2万人,比上年增加2.2万人;领取待遇人数6250人,支付受益人待遇3.0亿元。年末企业年金累计结余113.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5.0亿元,增长28.3%。

四、人才队伍建设

深入实施《四川省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进一步加大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全年共推荐选拔各

—11—

类专家1366名,其中评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88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名,省学术技术带头人350名,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225名,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699名;新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创新实践基地25家、进站博士后448人;新建5个省级专家服务基地;评定确认专业技术人才高级职称1.7万人;新建15家省级继续教育基地,培养培训各类高层次、急需紧缺等专业技术骨干人才4万人;继续实施藏区“双百人才”培养工程,培养藏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50名。强化国外智力引进工作。按需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国(境)外人才,实施聘请外国专家项目180项,聘请高层次外国专家366人共计560人次;其中实施天府高端引智计划项目31项,引进高端外国专家100人159次来川工作。实施引智精品工程和成果推广项目,完善引智成果示范推广和共享体系,建立有效期内的引智成果示范推广基地和示范单位累计达31个,其中6个被评为国家级引智成果示范推广基地;全年示范推广引智成果38项。执行出国(境)培训项目32项,参训人数592人。

以高技能人才建设为重点,着力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项目,全年新建国家级和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11个、技

—12—

能大师工作室22个;新增高技能人才10.8万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0.8万人,高技能人才年培养数量创历史新高。全年共组织0.6万人参加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技师职务实际操作考试,0.5万人考试合格。

大力开展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进一步健全职业培训体系,截至2014年底,全省共有技工院校85所,其中高级技工学校12所、技师学院9所,有在校学生11.6万人,当年招收新生3.9万人,毕业学生3.0万人,就业率97.0%;另有民办职业培训机构1408个,就业训练中心130个,年培训能力达百万人。组织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春潮行动”、“青年劳动者技能培训行动”等专项培训行动,全年共培训农民工99.1万人,其中就业技能培训69.0万人,品牌培训4.4万人,岗位技能提升培训18.3万人,创业培训7.5万人。全年为87.2万名城乡劳动者提供职业技能鉴定服务,80.6万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五、人事管理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稳步推进聘任制公务员扩面试点,在遂宁市新增3个聘任制公务员试点职位。深化基层公务员招录制度改革,首次定向从优秀工人、优秀农民和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中考录乡镇

—13—

(街道)机关公务员243人。加大从优秀村(社区)干部、大学生村官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中招录公务员力度,招录比例提高到不低于15%。继续实施“两降两加两限”的公务员招录倾斜政策,积极破解民族地区招人难、留人难问题。全面落实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岗位管理制度和公开招聘制度。加大基层教育卫生等事业单位招聘政策支持力度,印发《关于激励引导教育卫生人才服务基层的意见》,吸引各类人才到基层事业单位服务。积极配合做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出台《关于做好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中人事管理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全国率先印发省属卫生事业单位卫生专业人员公开招聘公共科目笔试大纲,积极探索分类指导卫生行业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认真做好军转安置工作,圆满完成2002名军队转业干部安置任务。开展人事考试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加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和考试各环节的管理,确保了人事考试安全。全年组织人事考试92项,参考人数达234.1万人次。

六、劳动关系与劳动者权益维护

深入推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年活动,全面推进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实施,指导成都市新都区开展中西部首家“全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

—14—

验区”建设,推动三方机制向基层延伸,扩大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覆盖面。全省全部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89.5%,企业集体合同覆盖率88.5%。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全面推进“两网化”管理,推进欠薪治理责权统一,落实主体责任,坚持欠薪问题常态长效治理,从源头上遏制农民工工资拖欠的发生。全年共为农民工等劳动者追发工资待遇19.8亿元,督促用人单位补签劳动合同13.5万份、补缴社会保险费1.2亿元。着力提升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效能,调解组织网络和仲裁院基本建成,调解仲裁服务功能逐步完善,办案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公信力不断提升。截至2014年底,全省经编制部门批复成立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达193个,市、县两级建院率分别达100%、94%;共建立各类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5.4万余个,初步形成了覆盖企事业单位、乡镇(街道)、社区(村)、行业协会等多层次的调解组织网络。各级仲裁机构共受理劳动人事争议3.4万件,当期结案率97.8%;各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共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2.3万件,调解成功率为92.6%。

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制建设

全年共接到行政复议申请257件,比上年减少26件;行政复议案件结

—15—

案决定维持率88.9%,比上年下降4.1个百分点。发生行政应诉案件642件,比上年增加130件;行政应诉案件结果判决维持率77.1%,比上年上升1.1个百分点。

八、就业社保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大力实施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2014年纳入国家项目的县级项目16个、乡镇级项目64个。截至2014年底,全省共有国家建设项目县级64个、乡镇级232个;其中:县级项目25个完工、14个在建,乡镇级项目102个完工、35个在建。

积极开展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设施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着力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服务规范、方便可及的公共服务体系。截至2014年底,全省街道、乡镇和社区就业社保公共服务机构(窗口)建成率97.8%,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达标率88.8%;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机构(窗口)共有工作人员5.8万人,其中编制人数0.8万人,购买服务人数3.2万人。

坚持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工作的重要支撑,按照“系统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的要求,强化省级数据中心建设,建立跨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加强

—16—

经办服务能力建设,为广大群众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公共服务。以省级集中管理、数据全省共享模式建成四川公共招聘网,实现了招聘求职信息“一点登录,全省查询”,已成为全省最大的“无形”人力资源市场。按照“参保地待遇、就医地结算、就医地监管、全省统一清算”的原则,建成异地就医结算省级平台,顺利实现异地住院“一站式”服务、“一单式”结算。完成以退休人员实名制为基础的养老工伤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及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系统开发,并上线试运行。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在攀枝花、德阳、广元3个城市开展试点。加强社会保障卡发放应用,全省累计持卡人数达到3306.4万人,比上年增加613.7万人。

(注: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正式年报数,故有部分统计数据与在此之前公布的数据略有出入。)

来源:四川省人民政府网,载2015年7月30日《四川日报》第八个五年计划10版

http://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考核办法 篇6

关于印发《余杭农村合作银行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考核办法》的通知

各支行、总行营业部:

现将《余杭农村合作银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考核办法》印

发给你们,请各单位认真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切实加强单位社会治

安综合治理工作,确保全行安全经营。

附件:

1、余杭农村合作银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考核办法

2、余杭农村合作银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考核细则

3、余杭农村合作银行2006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对象

二○○六年二月十五日

主题词:安全保卫 综合治理 考核办法 通知

抄报:省联社杭州办事处。

抄送:区综治办、区公安分局。

内部发送:董事长室、行长室、监事长室、调研员室、各部室。

联系人:沈林忠联系电话:0571-86137289(共印38份)浙江杭州余杭农村合作银行办公室

2006年2月16日印发

附件:

余杭农村合作银行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考核办法

为了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切实贯彻“标本兼治、预防为主”的综合治理工作方针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原则,根据《基层金融单位治安保卫工作暂行规定》、《杭州市金融单位保卫工作暂行规定》和《关于开展金融单位重大案件行政责任倒查工作的通知》以及《浙江省农村信用社安全保卫及案件责任追究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上级有关考核办法和要求,为确保落实各项工作措施,防范经营风险,预防各类案件的发生,保障合作银行安全经营。结合全行实际,制订《余杭农村合作银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考核办法》。具体事项如下:

一、组织领导

总行成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考核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萧震海任组长,冯建华任副组长,来煜标、黄建康、傅兴法为成员组成。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考核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办公室,由保卫部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保卫部、稽核部、人事监察部人员为办公室成员。

二、考核对象及范围

1、考核对象:各支行、总行营业部领导班子成员(名单附后)。

2、考核范围:各支行、总行营业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开展情况及结果。

三、考核内容

1、根据各支行综治工作责任落实、员工行为规范、内部开展监督检查、有关精神贯彻落实、安全防护设施管理使用、整改意

见的整改落实、应急预案操作演练以及有关情况报告等方面工作情况,实行百分制量化考核。

2、考核细则(附后)。

四、考核程序

1、被考核对象按年向总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考核领导小组缴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责任风险保证金1000元。

2、由被考核对象根据本岗位职责范围内综治工作情况结果,进行自评,并在次年1月15日前上报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

3、总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考核领导小组工作办公室对照考核细则,根据被考核对象综合治理工作情况,并通过向总行各部室征询意见等形式进行考核。

4、总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考核领导小组工作办公室考核后,提出考核结果意见向考核领导小组汇报,由考核领导小组进行综合评定,确定考核结果。

五、奖惩办法

1、被考核对象当年考核得分在95分(含)以上的,全额返回所缴纳的风险保证金,并由总行奖励人民币2000元。

2、被考核对象当年考核得分在85分(含)至94分的,全额返回所缴纳的风险保证金,不奖不罚。

3、被考核对象当年考核得分在84分以下的,当年所缴纳的风险保证金不予返回,用于奖励综治工作成绩突出者。同时取消被考核对象当年各类先进个人评比资格。

六、附则

平邑县出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年度综合考核办法 篇7

考核办法

为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基础工作,按照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和地方为主“属地管理”的原则,在乡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单位

协调一致,齐抓共管,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运用政治、经济、行政、法律、文化教育等手段整治社会治安,打击预防犯罪,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机制,维护社会稳定,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出台《古塘乡2012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办法》。

一、指导思想

以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为主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

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为目标,实行“工作绩效与业务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做到“让领导放心、让群众有安全感”。既发扬典型,又查找问题,更好地推动全乡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迈上新台阶。

二、考核时间:

2012年2月1日至2013年1月30日

三、考核内容

(一)、基础工作及其他

1、阵地、机构、制度、资料及队伍建设(20分)

各村要把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要有专门的工作场地,成立领导机构,明确村支部书记或村负责人为综治信访专干,是综治信访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制度要健全,各种资料、记录齐全,每月分析一次辖区稳定工作,每季度召开一次专题综治工作会议,责任明确,措施齐全,未按要求做好的,每项扣1分。

2、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10分)

一般性矛盾在村内化解调处,每月定期排查报送辖区内矛盾纠纷、安全生产及处臵责任落实情况;重大矛盾纠纷、突发事件要协调处臵并上报,阻拦干扰派出所和综治办执法的扣1分/次,未及时上报的扣0.5分/次。

3、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管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刑释解教人员安臵帮教工作(10分)

各村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出租房屋管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刑释解教人员安臵帮教要积极配合乡综治办、司法所做好台帐,明确相关责任人,未积极配合做好工作的,扣2分/项。

(二)社会治安

1、禁赌、禁毒工作(7分)

各村要采用横幅、标语等宣传形式大肆宣传赌博、毒品的危害性,提高群众对禁赌、禁毒工作的认识,把禁赌、禁毒工作做为一项常年性的工作来抓。对没有悬挂横幅和张贴标语的村,扣0.5分/次;地下“六合彩”等赌博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的村,每发现一次扣5分;对吸毒、贩毒人员掌握不准确而造成影响的村扣2分/次。

2、重点治安问题的排查与整治(8分)

定期排查突出治安问题,及时确定重点整治对象,落实整治措施,被娄底市以上有关部门专题暗访发现突出治安问题的,每起扣5分;被市综治委挂牌整治的突出问题,在规定期限内没有整治到位的,每起扣2分。

(三)社会稳定

1、群体性事件(15)

经乡综合治理委员会核定的群体性事件按特大、重大、较大划分,分别扣相关村5分/次、3分/次、2分/次。被省、市、涟源市维稳办核定并扣分的群体性事件扣相关村10分/次,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村予以一票否决。

2、“法轮功”及其他邪教工作(5分)

高度重视防范和处理“法轮功”及其他邪教工作,做到台帐清楚,对象明确,包保责任落实,防范监控帮教措施得力,警示教育效果好。台帐不清、对象不明、责任落实不到位的扣1分/项,凡发生“法轮功”及其他邪教组织重大事件,造成恶劣影响、严重后果的予以一票否决。

3、非正常上访(5)

按照信访办的考评办法进行考核计分。

(四)公众评价(20分)

参照省民调中心的测评,乡综治办将对各村进行两次测评,上半年占40%,下半年占60%。民调排名全乡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

且没有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非正常越级上访事件的,按满分计;其他村按最终测评得分比例进行计分。

以上各项扣分,以扣完该项分值为限。

四、奖惩办法

(一)奖励

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综治、信访工作综合考核成绩名列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的,分别奖励该村1000元、600元、400元。对平安建设有突出贡献的个人予以表彰,并奖励200元/人。

(二)处罚 因考核成绩末位,社会治安混乱,被市综治委工作警告、黄牌警告、重点管理的村,分别处罚现金500元、1000元、2000元,以上罚款由该村综治信访专干负责80%,其他成员负责20%。综合考核成绩列最后一位且没有及格的,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对该村综治信访专干进行诫勉谈话。

乡党委、政府年终将对责任目标进行考核评估,并依据考核结果兑现奖惩。

平邑县出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年度综合考核办法 篇8

为贯彻落实全县劳动保障工作目标任务,推进我镇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全面发展,促进我镇经济快速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现将2011年我镇劳动和社会保障及考核办法通知如下:

一、工作机制运行及政策落实情况(20分)

1、落实“一把手”负责制2分;

2、将劳动和社会保障的主要指标进行分解

2分;

3、列入本村(社区)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和年终考核内容2分;

4、认真组织开展劳动、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险政策宣传2分;

5、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优惠政策落实到位2分;

6、建立各项指标统计台帐数据完整、准确、真实2分;

7、安排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险专项工作经费2分;

8、本区域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5%以上2分;

9、积极配合劳保所开展劳动保障工作2分;

10、配合劳动争议和劳动监察案件调处2分。

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30分)

1、有专人负责新农保3分;

2、妥善处理残疾人新农保3分;

3、及时为年满60周岁老人申办基础养老金3分;

4、每月上报本村(社区)去世的参保人员3分;

5、每季度统计刚满16周岁并应参加新农保的人员3分;

6、及时修改参保人员的个人信息3分;

7、积极动员参保人员缴纳当年的保险费9分;

8、无因新农保工作上访事件3分。

三、促进就业和再就业(25分)

1、为企业招工5分;

2、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5分;

3、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5分;

4、下岗失业人员和再就业5分;

5、对有创业愿望的有志人员进行创业帮扶5分。

(以上各指标完成计满分,未完成任务按比例计分)

四、村(社区)劳动保障站建设(25分)

1、村(社会)成立劳动保障站5分;

2、配置协管员5分;

平邑县出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年度综合考核办法 篇9

第一条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改进和完善村党支部书记考核评价工作,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村党支部书记综合考核评价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着眼于选准配强村党组织领导班子,充分发挥考核评价机制的导向作用和促进作用,培养造就一支守信念、守纪律、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村党支部书记队伍,为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第三条综合考核评价按进行。综合考核评价坚持实事求是、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和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第四条村党支部书记综合考核评价总分为100分。采取三种方式打分,一是目标考核,计70分;二是民主评议,计30分;三是奖罚计分。

(一)目标考核

镇党委根据对村级目标管理考核的情况确定其得分,主要考核村党支部书记履行岗位职责的情况。目标考核得分的70%(百分制,不是按百分制进行考核的要按百分制

折算出得分)计入综合考核评价总分。

(二)民主评议

村党支部书记每年要向镇党委,本村党员、组长、村民代表大会述职。向党委的述职采取书面与口头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每个村党支部书记在本届任期内至少进行一次大会口头述职。村级大会述职均采取口头述职方式进行。在述职的基础上,对村党支部书记进行评议。

1、评议方式及参加评议的人员。评议分“下评上”、“上评下”两种。“下评上”:由本村的全体党员、组长、部分村民代表,在村的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驻村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对村党支部书记进行评议。参评人数由党委根据村的规模大小分别确定,一般不少于50人。“上评下”:由乡镇、街道(工业园)领导班子成员及所属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对村党支部书记进行评议。

2、评议内容。主要从村党支部书记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驾驭全局能力、执行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工作作风(民主作风)、工作实绩、任期承诺目标的完成情况、廉洁自律等方面综合评价。

3、评议等次。评议分四个等次,即“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计分系数分别为1.0、0.8、0.6、0.4,弃权票不计入总票数。

4、民主评议所占分值为30分,“下评上”和“上评下”

各占15分。

(三)奖罚计分

1、村上的工作或村党支部书记个人当年获全国、省、市、区表彰的,分别给予8分、4分、2分、1分的奖励加分,各级相关部门表彰的,减半加分。

2、村党支部书记当年因个人原因受到党内警告、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的,分别给予4分、8分的扣减分。村党支部书记因责任追究受到党内警告、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的,分别给予个人2分、4分的扣减分。

第五条年终考核时,镇党委根据考核情况,确定考评等次。

1、考评结果分四个等次: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

2、优秀等次的确定:优秀等次的人数原则上不超过本单位村党支部书记总数的15%,根据综合考核评价得分情况,由镇领导班子成员差额票决确定。确定为优秀等次的村党支部书记其综合考评得分必须在80分以上,80分以上的人数少于总数的15%的即相应减少优秀等次的名额。

3、其他等次的确定:综合考评得分70分(含70分)以上为称职,60—70分(含60分)为基本称职,60分以下为不称职。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如考评得分在70分以上,也应确

定为基本称职等次:(1)本村计划生育、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被“一票否决”的;(2)开展中心工作不力,发生重大责任事故,造成重大不良影响的;

(3)所在村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党支部书记负有重要责任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如考评得分在60分以上,也应确定为不称职等次:(1)本人当年被纪检(监察)、司法机关立案查处,受到党内严重警告以上处分或刑罚处罚的;(2)本人或子女、班子成员或其子女当年有违法生育行为的;(3)严重违反纪律的其他行为。

第六条综合考核评价结果作为奖惩的基本依据。

1、综合考核评价结果做为评定村党支部书记绩效工资的主要依据,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的发放直接挂钩。

2、镇政府要设立考核基金,年终根据考评结果,对优秀等次的村党支部书记给予奖励。具体奖励办法由各乡镇制定,报镇党委备案。

3、镇党委结合经济工作会议或“七•一”活动对优秀村党支部书记进行表彰,表彰面控制在10%以内。表彰对象由各乡镇、党委从优秀等次的村党支部书记中提出人选,镇党委牵头组织进行考察后,报县委组织部审定。

4、对考评等次为基本称职的村党支部书记,镇党委应对其进行诫勉谈话,限期改进。连续两年考评为基本称职的,予以免职。

5、对考评等次为不称职的村党支部书记,予以免职。

第七条对村党支部书记的综合考核评价工作由镇党委具体组织。镇党委要切实加强领导,周密部署,严肃纪律,确保综合考核评价工作顺利进行。区委组织部负责工作指导、情况综合、督促检查。

第八条村两委其他干部的考核,参照本办法进行。

平邑县出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年度综合考核办法 篇10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局领导班子建设,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立“推进科学监管、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依据有关规定,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坚持以德才素质评价为核心,以实绩考核为重点,综合运用实绩考核、民主测评、综合评价等方法,全面客观准确地考核评价局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

第三条

局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工作遵循以下原则:

(一)坚持科学发展,树立正确导向;

(二)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品行能力;

(三)坚持群众公认,注重工作实绩;

(四)坚持实事求是,鼓励改革创新。第四条

考核对象为局领导班子及成员。

第二章 实绩考核

第五条 明确职责,履职到位。

(一)明确职责。领导班子成员职责分工明确,采取适当形 式公示,每位工作人员熟知自己的岗位职责,向社会公示部门职能职责和承诺服务范围、内容、标准、时限。

(二)履职到位。监管执法到位。不发生干部职工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政不作为及“吃、拿、卡、要”等不廉洁行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得到较好落实,廉政风险点、监管风险点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片区责任制等预防机制健全。

第六条 爱岗敬业,工作到位。

热爱工作,热爱工作岗位,做到干到位、不越位、补好位;省、市局和区委、区政府安排部署的工作得到较好落实;实行工作量化考核。

讲政治,顾大局,谋发展,党的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建设、基本建设、文明单位创建、信息化建设、市场监管、行政执法工作等有系统的工作规划。各项工作年初有计划,年终(中)有总结;

第七条

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结合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分工,建立健全惩防体系建设目标工作体系。坚持以改革为突破口,抓住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大力推进惩防制度创新,制定实施一批具体制度和措施,进一步强化了制度的约束力,提升了制度的执行力。认真开展法规制度的废、改、立工作,对与《廉政准则》相关的廉洁从政行为规范制度进行了清理。第八条 建设一个好班子。

领导班子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工商机关的决策部署,总揽全局、科学决策、求实创新、开拓进取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强,工作有新措施、新突破,取得新成绩;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建立并落实党组和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建立完善领导班子务虚会议制度,每年召开一次务虚会议;班子成员之间相互沟通、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补台,融洽和谐,团结干事;班子密切联系群众,班子群众公认程度高,民主测评群众满意率在90%以上;不发生被上级机关和政府行政问责,不发生违反党风廉政建设相关规定的不廉洁行为。

第九条 带出一支好队伍。

干部职工精神状态好,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大专以上学历与上年相比有增长;干部职工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理想信念坚定,宗旨意识牢固,当年问卷调查或者行风评议满意率在90%以上;干部职工之间团结协作、互相帮助;干部职工不发生被上级机关和政府行政问责,不发生违反党纪、政纪行为。

第十条 完善一套好制度。

有一套以学习教育、纪律作风、党建工作、干部管理、财务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内部管理制度;有一套以行政执法责任制、行 3 政执法考核制、行政执法错案追究制、行政执法考核评议制为主要内容的执法监察制度。

第十一条 营造一个好环境。

自觉接受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积极与相关职能部门协调配合,有一个内和外顺的工作环境;服务行为规范,有一个服务对象基本满意的政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改善,有一个安全、规范、和谐的办公生活环境。

第十二条 树立一个好形象。

按照规定着制服,标志佩戴齐全,树立仪容严整、着装整洁、举止端装的仪表形象;局容局貌和所容所貌整洁,树立内部管理规范有序的部门形象。系统内形成“份内事、马上办,局内事、主动办,突发事、快速办,重大事、跟踪办,经办事、精细办,任何事、干净办”和争先创优、争创一流好业绩的良好形象。

第十三条 领导干部实绩考核主要考核德、能、勤、绩、廉情况。

(一)德。主要考核理想信念,善于学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民主集中制,政治纪律等党性修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协作,重要工作、关键时刻的表现等大局意识;敢抓善管,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等坚持原则情况;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道德品质。

(二)能。主要考核提出措施,掌握执行政策,依法办事等政策水平;沟通协调,组织动员,处理突发事件等组织协调能力;工作思路,专业知识,创新意识等业务能力。

(三)勤。主要考核事业心、责任感,敬业精神等精神状态;注重落实,服务基层,联系群众,艰苦奋斗等工作作风。

(四)绩。主要考核分管工作完成情况,抓班子带队伍情况,解决复杂矛盾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能力,抓基础性、长效性工作的成效。

(五)廉。主要考核遵守廉政规定,对配偶、子女的教育与要求,接受监督,生活作风及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等廉洁自律情况。

第三章

考核评价方法和程序

第十四条 考核评价采取实绩考核、民主测评、综合评价等方式进行。

第十五条 实绩考核。主要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落实“三个到位”、“六个好”情况进行百分量化考核。

第十六条 民主测评。召开干部职工大会,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代表班子进行述职,班子成员进行书面述职。参会人员根据述职情况,对领导班子和成员进行民主测评。

第十七条 综合评价。根据实绩考核、民主测评结果,对领导 班子和领导干部履行职责、依法行政、服务质量等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并形成综合评价报告。

(一)领导班子综合评价。实绩考核90分以上,民主测评为好的,综合评价为优秀;实绩考核80至89分,民主测评为好、较好的,综合评价为良好;实绩考核70至79分,民主测评较好、一般的,综合评价为一般;实绩考核69分以下,民主测评一般、差的,综合评价为较差。

(二)领导干部综合评价。实绩考核90分以上,民主测评为优秀的,综合评价为优秀;实绩考核80至89分,民主测评为称职的,综合评价为称职;实绩考核70至79分,民主测评为基本称职的,综合评价为基本称职;实绩考核69分以下,民主测评为不称职的,综合评价为不称职。

(三)加分。在考评期内获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县处级表彰的集体或个人,领导班子、分管本项工作班子成员可分别获10分、5分、3分、1分的加分,加分单列计算,作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评价的参考依据。

第十八条 考核评价结果通报。领导班子的综合考核评价情况,向领导班子成员反馈,同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领导干部的综合考核评价情况,向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和领导干部本人反馈。

第十九条 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对考核评价结果有不同意 见的,在接到考核评价结果通知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局党组申请复核。

第二十条 建立考核评价档案。建立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档案。

第四章

考核评价结果运用

第二十一条 考核情况和综合评价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监督管理、激励约束的重要依据。

综合考核被评定为优秀等次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给予表彰奖励。

综合考核被评定为良好等次的领导班子和称职等次的领导干部,肯定成绩,指出差距,明确努力方向。

综合考核被评定为一般等次的领导班子和被评定为基本称职的领导干部,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诫勉谈话,责令制定整改措施、限期整改。

综合考核被评定为较差等次的领导班子进行整顿,被评定为不称职的领导干部进行组织调整。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综合考核评价工作由安监局组织实施。

上一篇:卫生健康行业经济管理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方案-国家卫生计生委下一篇:《陌生爷爷的来信》阅读练习题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