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多元化发展(共10篇)
社会多元化发展 篇1
1 武术的技击价值在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下逐渐弱化
在原始社会,武术产生于生产劳动,是以打斗为目的的一种生产活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环境中,首先面临的就是人少兽多的人与兽之间的搏杀;其次是为了捕杀动物而获取食物,或出现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纠纷,人与人斗是武术技击发展的直接联系。冷兵器时代的结束,同时以打为主的武术逐渐失去强大的推动力。技击,是武术的灵魂,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赋予的功能使命不同。在古代动荡不安、“乱世”的社会环境下,百姓、士兵们崇尚武术,激发了人们的习武热情,同时增加了民间与官方交流的练武活动,武术的技击性发挥了最大功能。清初著名学者颜习斋,提出“一身动,则一身强;一家动,则一家强;一国动,则一国强”的理论,倡导全民习武[1]。武术作为军事训练手段,若国家重视军事问题,也必然会对武术的注重。“中国武术的技击体现了老子的‘反者道之动’和孙子兵法的战术思想。武术技击讲求‘贵柔守雌’,以柔弱胜刚强,不漏声色,不动则已,一动则如雷霆万钧,一发而不可收拾[2]。”
武术在冷兵器时代主要作用是为战争服务,显然武术的格斗技击价值被强化;而在当代“以人为本,以和为主”的现代和谐社会,强调不以武力、暴力解决问题,更注重的是“大事化了,小事化无”式的“仁”、“和”思想。“以善为美的社会伦理道德,加之人道主义精神的渗入,使得中国武术的技击性得以弱化,杀伤力得以隐匿,功力价值得以淡化[3]。”技击格斗是武术的本质,不能丢,只是在当代法制、和谐稳定、向往和平、生活富足的社会环境下,武术的技击功能逐渐被弱化。
2 武术的文化价值在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溢出光彩
文化是武术的核心。武术文化冠之以“博大精深、高深莫测”等不足为奇。南拳北腿,东枪西棍的地域文化差异之说;门户林立,流派丛生的各家文化之说,使得中国武术丰富多彩、争奇斗艳。武术文化对弘扬民族精神、尚武精神,构建当代和谐社会,巩固民族的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武术蕴含了中国传统哲学的思想,技术层面的拳法拳理、技法技巧;文化层面的礼仪、武德素质内涵的培养,更是融合儒、释、道思想,形成了独具匠心的武术文化内涵。
武术谚语是谚语的一种,是习武者及广大人民群众口头创作并流传已久的语言艺术形式[4]。武术谚语是总结先辈前人的练武经验、心得体会,以精炼、简洁、形象的言语来表达其深奥的文化内涵。习武者更多用“顺口溜”的口头创作来对武术动作要领的描绘,这种表达方式展现人们对武术文化的喜爱与传承,丰富了武术语言,巧妙精辟总结了武术动作。“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等,这些谚语充分体现老一辈武学家对武术文化精髓的提炼,对武术文化的传承、规范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虽然有的谚语具有保守和苛刻性,但我们要用理性的眼光去理解、发展和传承,使武术谚语名扬四海,武术文化发扬光大。
武术动作名称是武术文化特色的最大亮点。传统文化动作名称讲究对仗工整,字里行间无处不透露出“诗情画意”,这些动作名称远远超出了作为特定动作代号的意义,完美地揭示了武术动作的精神内涵。[5]武术动作名称字数虽少、精简,但能生动概况其要义精髓。通过从人、动物、植物、大自然等生动形象描绘出武术动作,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韵味无穷及对自然万物的崇尚与赞美。如手挥琵琶、金鸡独立、双峰贯耳、等动作名称,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描述出武术动作逼真、利落、洒脱。这种来源于生活与中国人生活习惯紧密相连的表达方式,不仅把技术动作含蓄表达出来,而且创造了一种委婉含蓄的美的境界,韵味悠长。[6]
无论是武术谚语,还是武术动作名称的出现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必然产物、文化缩影,是武术文化发展的新高度;都展示中国传统社会深邃的文化内涵,这也是研究传统文化和武学文化联系的真正价值所在。武术的技术动作追求稳、准、狠、猛,但是武术文化却极其“内敛”,表现在:其一,武术的抱拳礼;其二,武德;其三,武术发展的最高境界,人拳合一:“人品与拳法相辅相成。拳艺之道,深无止境,得其浅者,一人敌;得其深者,何尝不万人敌耶[7]。”人品是人最本质的东西,宽容、忍让、谦逊、温情是人最真实的体现,这些品质会在拳术的约束激发下逐一体现,这也是习武的最高境界。
3 武术的健身养生价值在当代社会功能中占据主导
武术具有养生的功效,素有“外练内养”之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加注重身体的养生保健,武术的健身养生价值发挥了社会功能的真正价值。“武术养生融健身、疗疾、娱乐、观赏于一体,表现了人对自身生命活动规律的认识和发展,表现了人对改造自身的创造能力的认识和发展[8]。”武术养生中主要包括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导引术等。其中,太极拳的养生功能最为显著,追求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练中养、养中练的精神与肉体的修炼。王宗岳的《太极拳经》中道:“此系武当山张三丰祖师遗论,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世之末也。”由此可以看出,太极拳的创编更注重于延年益寿、强身健体。21世纪,商业经济的繁荣,竞争的激烈,青年人的压力感倍增,人口老龄化的来临,太极拳的养生功能更能被人们接受和利用。
不单纯注重身体外在的形态而更加看重的是精神层面的追求。太极拳,首先能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其次培养的是精力,即耐力,做事情的兴趣。强调练中养,不仅是武艺的修炼,更是品性的修养、气质的提升。从技术动作上看,太极拳以慢、柔、缓等特点形成一种内外兼修、轻柔缓慢、松静自然、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的运动;从理论上看,太极拳融合儒、释、道文化,结合各家文化学说展现出太极拳的文化内涵。太极拳的健身养生功效只是辅助性的训练,其最终目的是培养正确的养生观念、健康的生活方式,心态、饮食、睡眠、运动等,真正从拳术中受益,养成一种乐观豁然的精神状态和积极的生活心态。
4 武术的娱乐表演价值在媒介作用下人们对武术的审美需求日益倾向个性化
4 1竞艺武术:武术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商业化、信息化、多元化的社会,武术的格斗技击作用逐渐弱化,健身养生被更多人熟知和推广。时代不停变迁发展,需求武术的创新发展必须跟紧时代步伐,所以面对体育全球化的今天,人们对于武术需求朝着高层次、高水平的方向转化,一种新兴的武术文化产品诞生—竞艺武术。顾名思义,竞艺武术就是竞技武术与表演艺术结合。
“竞艺武术的艺术化是适应时代潮流的新举措,是开辟武术发展的新篇章,是满足异质文化审美的明智之举,是合乎人类审美规律的大同走向[9]。”2004年,为了“武术进奥运”的需求,修订武术新的竞赛规则,规定武术竞技套路演练必须配乐,凸显了武术的审美功能,满足东西方文化对美的追求。2012年举办的全国大学生武术锦标赛暨第一届武术竞艺大赛,深受大学生们的喜爱,在高校开展武术竞艺的比赛,对弘扬民族精神、尚武精神,推动武术的普及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借助舞台表演,运用高新技术、灯光、音乐、服饰、人物角色、舞台效果等,以武术小品、舞台剧、话剧、歌剧等形式融于情感、情境之中。有创意、有故事、有情节、有鲜明主题内容,思想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一场视听盛宴。“在内涵上以文化贯穿整个表演,融人剧情后进行再次创编,使得在表演主题上更加活灵活现,把历史情境以舞台表演的形式展现给观众,展现其独特的表现形式[10]。”
竞赛是一种推广、交流的形式,其目的是检验教学成果,提高运动技能,走出去开拓眼界,推动武术运动发展,增加武术人口和观众群体。有关注、有需求群体就有市场,就能带动武术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武术竞艺大赛就是突破口,以全新视角、创新创意融合武术,将武术传统文化通过表演艺术的形式展现出来,即技术性和观赏性并存,使观众感受到表演者的勇敢睿智,斗志昂扬的拼搏精神,给人一种精神上的愉悦,从而达到身临其境、忘我的境界。
4.2武道:身心意的控制和合一
“技进乎道”和“由技入道”的观点是庄子技道观的核心部分,至今对每一位习武者追求“得心应手”的至高武术境界有着深刻的启示[11]。武术之道体现为技艺的最高境界,更表现为通过习武练拳而获得的一种超越性生命体验和人生价值,以及对天道自然宇宙的生化之理的体悟和体验[12]。随着社会的发展,思维方式的转变,武术的最终发展不再追求生存、解决矛盾的手段,亦或是健身强体的实际需求,而是成为一种对自然、天人合一、自我精神的不断领悟,从而达到武道对人的高层次自我实现。武道不是突然灵感的自我觉悟,而是经过拳术的千锤百炼,技法的百般折磨,持之以恒、克服种种困难后所得的心悟。这里的“道”不是成文规定,不是命令式的规章,亦不是口口相传的,而是指一种外在的要求,由身悟到心悟的过程,强调一种内心的强大与修炼。这种心得体悟使习武者渐去躁性,静心气,平和中正,谦逊礼让地处事待人,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思想情操的升华。武术之道的至高境界:一是心性和修为;二是思想和行为的控制力;习武的目的不单是强身健体,磨练心智,更是由技术到理论再到思想的体悟,是对武术技术的提升,武术文化素养的升华。
5 结语
当代社会尤其是西方体育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武术为适应其发展不断更新、创新,要以多元化发展为契机占据时代主流。社会的发展对武术的功能及使命要求不同,决定了武术多元化发展方向不同;武术娱乐健身方式的多样化,舞台表演的艺术化,竞艺武道的个性化为武术多元化发展注入鲜活血液。当代社会背景下呈现出格斗技击的弱化,娱乐表演功能的个性化,健身养生的主导特点,这些都是武术多元化功能自身发展的需要;大众的需求,时代发展的需要决定武术发展过程的艺术性、美学性的必然趋势。武术是东方文化的代表,也是激活东方人积极进取,催人奋进的最佳手段;提倡尚武精神,弘扬武术精神,振奋民族精神,是激发民族爱国主义情怀的最有效手段。所以,武术的多元化发展适应潮流所趋,也是武术的现代价值所在。
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当代武术的多元化发展作了论述。研究认为:当代社会背景下呈现出格斗技击的弱化,娱乐表演功能的凸显,健身养生的主导特点,这些都是武术多元化功能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要求武术的美学特征和艺术表现力向高水平、高层次的方向发展;竞艺武术,武术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武道,身心意的控制和合一,是习武者追求武术之道的最高境界。
关键词:当代社会,武术多元化,竞艺武术,武道
社会多元化发展 篇2
一、矛盾冲突凸现的转型时期
中国社会正处在快速转型过程中,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的双重转轨加剧了社会的分化,是社会纠纷的活跃期和多发期。由于二十多年来中国的改革以经济发展为主导,经济利益的分化加剧了社会的分化,形成许多新的利益群体,令当前的利益格局呈现出鲜明的多元化状态,各利益群体为了维护和保证自身的权益和诉求,容易与其他团体产生冲突和博弈。由于这些矛盾往往与政府及相关政策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而也是造成党群关系、官民关系紧张及群众与政府之间冲突的重要因素。
现时大量的社会矛盾显示了结构性冲突是导致群体性矛盾的主因,即宏观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因素是导致群体间形成冲突的原因。若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很重要的一点是建立有效的纠纷化解机制,并且从源头上加强法制建设。中国政府近年来非常重视社会法制建设,推出一系列政策条例规定政府官员必须依法办事;同时,也非常强调建立和实施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减轻法院的诉讼量,充分发挥基层调解组织的作用,把矛盾化解在第一道防线。
二、全国各地新型纠纷解决机制分析
以下介绍四种当前主要的新型纠纷解决机制。
第一个是上海市长宁区早年已率先开始推行的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运行的人民调解工作室,同时兼有信访代理的职责,成为沟通百姓与政府的桥梁。这种形式的工作室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把矛盾化解在第一道防线的目标。
第二,2003年从江苏南通开始推行的“大调解联动机制”,这种机制主要集合了诉讼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及其他民间调解力量,由党政领导、政法综治部门牵头协调,司法部门指导,其他部门参与,各种手段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是一种排查纠纷和处理各种矛盾的机制。该机制可有效整合各种调节力量,在自愿调解的前提下,开展合法、合理的调解工作,消除矛盾,解决纠纷。自江苏省开创后,这种“大调解”机制先后在四川、温州、苏州等地得到推广。至2009年,江苏省的社会冲突解决取得了新的明显成效。1~11月,全省调解组织共受理调解矛盾纠纷 276,266件,调解成功267,270件,调解成功率达96.74%;劝阻群体性上访7,616批次,涉及136,194人,防止矛盾激化5,486件,防止民间纠纷引起自杀783件,全省没有发生有重大影响的恶性“民转刑”案件、群体性事件和进京非正常上访事件。[1]
第三种推进基层民主的革新是去年浙江省温岭市人大推进的“参与式公共財政预算改革”,即在预算的制定、执行和监督过程中,有序组织人大代表和社会公众广泛参与,把预算审查监督同民主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预算民主的新路,被赋予“开启中国基层预算民主按钮”的意义。不管是否真正能起到这种作用,能把政府财政预算的主导权交到老百姓的手中,实行预算三审制,是一个创新做法和推进国家与社会互动的良好枢纽。
最后一种新型化解纠纷的机制是工会社会化维权模式,以浙江省义乌市总工会为代表,其社会化维权的工作经验尝试将各类劳动争议尽量化解在源头。
义乌市在1999年前每年劳动纠纷案件均超万起,呈现出高发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曾出现职工跳楼、老板被杀、外来务工人员组织地下帮会等案例。2004年,义乌市总工会向社会作出承诺:凡在义乌务工、经商者,如在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工伤补偿、劳动保护等方面受到侵害,义乌市总工会将免费代为调查取证,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工会社会化维权,义乌市成功调处了大量劳资纠纷,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资矛盾,较好地起到社会稳定的“减压阀”和“调节器”的作用。义乌市各类劳资纠纷已从6年前的平均每年1.3万多起,下降了30%。[1]
这四种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改进了已有模式的弊端,可以更有效地解决社会矛盾,有助于缓解社会纠纷,但同时也存在某些局限和问题。
从表一可以看到,各种机制都有其优点和不足之处,关键在于发挥其优势以应对当前中国社会矛盾日趋复杂化、多样化的现状。不论是学界还是政府,都在努力探寻和尝试有效化解纠纷的机制。除了上文中提到的机制外,还有一些在近年被推行并且也取得较好成效的机制,比如针对政府执政缺乏透明度以及贪污问题,近年在四川、湖北等地推行的“党内民主”建设也是一种新型的机制。其主要特点是实行“公推直选”。公推,是指在党组织推荐、党员群众联名举荐、党员自荐的基础上,通过召开公推大会,由党员投推荐票、群众投信任票,产生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候选人;直选,是指通过召开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直接差额选举产生基层党组织书记、副书记、委员,可以更好地体现选举人的意志。这种运用社会认同系统的选举制度,增加了民众选举的机会,提升了社会对政府的认同度。
另外,2009年开始杭州推行“律师进社区”的计划,有百名律师进驻100个社区。到2010年6月,律师进驻全市497个社区,律师进社区行动计划全面展开。[2]这是杭州市推出的社区律师制度,是依托杭州市律师协会,在杭州市政府引导下,社区律师、社区居委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等民间组织联动,以处理社区居民纠纷为主的制度。这是以地域为基础以公共利益为价值追求的社会复合主体,它的存在丰富了社区居委会这种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民间组织的内涵,以低廉的管理成本进行对社会的综合治理。不仅如此,社区律师制度的出现还表明一种基于社区的新型政治和新型公民文化正在成长中。[3]社区律师制度主要以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和法治宣传、参与社区事务管理、促进社区自治为内容。这种基于社区的治理具有新型综合治理的功能,杭州市律师社区制度,整合社区居委会、人民调解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等民间组织的力量,使公民的自我管理更有成效,使社区自治的潜能得到发挥。虽然社区律师制度并不是这种新型治理与文化的全部内涵,但是至少通过社区律师制度,我们看到了基于城市的一种新型治理和新型公民文化生成的希望。
nlc202309031911
三、小结
以上分析了新型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可见全国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日益频发的社会矛盾,对如何更好地解决纠纷不断进行探索和尝试。新机制有其好的方面,但存在一定的不足,有些在推广和实行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以下将对如何完善多元化的纠纷解决及弥补目前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期望对未来的政策制定和具体实践提供借鉴。
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改善:第一,解决群体事件最重要的是关乎当事人的诉求是否得到满足。不论是何种纠纷解决的途径,都是当事人表达利益诉求的一种形式,也是当事人实现合法权利的一种手段。因此,要保障合法当事人的言路畅通和参与的权利是至关重要的。当前不少上访者都非有权有势之人,而是弱势群体,他们没有很多资源,但寄希望于政府来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当他们被边缘化,诉求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时,这类人往往容易被激怒和失控,做出极端的行为。因此矛盾始终是重在预防,特别要关注弱势群体的声音和赋予他们表达诉求和解决问题的渠道,防止冲突的严重化和极端化。对容易引发矛盾纠纷的重建项目、动拆迁项目及有关制度改革等,要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完善方案、预案,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
第二,加强非政府组织的独立性,实现其自我管理、自我负责和自我运作的目标。政府部门依然可以与各类组织合作,通过行政调解、行政裁决、行政复议等方式来化解矛盾,特别是与行政纠纷和与行政管理有关的民事纠纷;并加强如行业协会等组织的调解功能,来帮助分化、疏导和承担部分纠纷的解决任务。
第三,增加政策制定的透明度,让群众更多参与到政策制定和监督政府行为的过程中。现阶段的社会矛盾涉及多领域的利益冲突,起源于体制、机制、政策、法律、观念等多方面存在的问题,已经不是依靠某个单一部门或者仅用法律一种手段就能解决的。应知道,法治与民主的实现,不仅是国家单方面从上往下推行的过程,它更需要公民的积极参与。在国家的法律秩序下,公民与官方展开权利与权力的博弈,才能使得国家推行的民主法治规则得以充分实现。[3]因此,只有当政策制定和政府行为具有足够的透明度,百姓可以参与到监督政府的过程中,才更有可能防止很多滥权情况的出现,并且政府也可以更直接地聆听基层的民声和保证对公众的责任。
总体来说,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创建、改进和推广是一项需要社会各方参与和支持的大工程,不仅要有党委、政府、人民法院、司法行政机关等相关部门和各方面的协调与配合,也要有民众的参与和拥护,形成上与下的良性互动。政府应当充分发挥现行信访制度中好的方面,如建立经常性工作联系和沟通机制,定期召开各方联席会议,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加强各级各部门处理信访案件的能力。
另外,在现代的法治社会,非诉讼的矛盾化解方式依然需要以法律为前提,不能脱离法律的约束。司法机关应当在保持独立性的前提下,积极参与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过程,了解和掌握各类纠纷处理的相关信息,积极探索人民调解组织及其他相关组织对民事案件的委托调解和协助调解机制。这样,若社会各界能共同参与到探索合理合法的矛盾解决机制中并付诸实践,令各种社会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协调发展,相信对缓解中国的群体性纠纷会有很大帮助。
社会多元化发展 篇3
所谓“拉木鼓”, 就是从寨子外森林中砍伐树木, 拉入寨中, 制作新鼓, 更换旧鼓的活动。在佤族村寨里, 世俗生活和宗教活动都离不开木鼓, 其在佤族人民心中既是崇拜之物, 又是通神之器、通天之鼓。平时一般不准乱动木鼓, 只有祭祀或报警时才能敲打。佤族的体育活动有拔腰、打鸡棕陀螺、射弩等民俗活动, 但其中最具民族特色的是拉木鼓活动。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 拉木鼓活动逐步成为旅游表演项目之一, 研究木鼓文化的学者也不断增多, 其研究领域主要是木鼓文化、木鼓文化传承、木鼓与宗教祭祀、木鼓与社会生活等内容。本文主要是从民俗学、体育学两方面来探析拉木鼓的发展演变历程, 寻求其在现代社会传承和多元化发展之新思路。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佤族拉木鼓体育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搜索与佤族文化历史及与拉木鼓相关的参考文献, 查阅关于佤族木鼓和拉木鼓的相关期刊、书籍和杂志及相关信息, 并对文献进行分析和整理。
1.2.2 实地考察法
课题组成员分别到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沧源佤族自治县进行实地考察。2010年8月到该点考察佤族节庆时的主要活动。2011年5月参加了沧源佤族自治县举办的“摸你黑”狂欢节, 并在翁丁村观看了拉木鼓的整个过程。2011年8月再次来到该地进一步了解拉木鼓相关细节, 访谈了翁丁村村长和该村对拉木鼓比较熟悉的年长者。
1.2.3 访谈法
课题组成员在2010年8月~2011年8月期间对沧源佤族自治县翁丁村村长和对拉木鼓熟悉的年长者进行数次访谈交流;课题组成员于2011年9月参加第9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 与全国少数民族研究专家学者进行深入交流, 尤其与云南民族大学教授寸亚玲教授就“云南少数民族体育”的挖掘与发展进行深入讨论研究, 并听取其意见;课题组成员于2011年11月参加亚洲及大洋洲地区大众体育合作发展论坛, 听取了数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们的专题报告, 并与多位专家学者进行交谈, 听取他们对未来大众体育与少数民族体育发展趋势与看法。
1.2.4 逻辑分析法
从拉木鼓的演变过程、开展形式及其现状, 分析拉木鼓与现代社会相结合的逻辑关系。
2 结果与分析
2.1 佤族拉木鼓的发展演变及其功能
从《周易》中“鼓之舞之以尽神”的记述可知, 早在商周时代就出现了原始的鼓舞形式, 而且鼓与舞相结合的乐舞形式, 提供了鼓舞激励人们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如《礼记·明堂位》“土鼓蒉 (kuì) 桴苇草, 伊耆氏之乐也”之后, 土鼓、苇笛等乐器和歌舞结合则是古代的“乐”, 即歌、舞、乐三者融于一体的乐舞雏形[1]。
到周代, 鼓已用于国家的各种祭祀和礼仪活动。按《周礼》规定, “凡国祈年于田祖, 吹豳 (bīn) 雅, 击土鼓, 以东田钧。国祭蜡则吹豳颂, 击土鼓, 以息老物”, 说明在祈求丰年和年终祭蜡中, 都用鼓舞取悦神灵。《周礼》“鼓人, 掌教六鼓四金之音声, 以节声乐以和军旅, 以正田役”, 表明鼓舞更加规范地用于各种祭祀、军事、劳作等活动。《易·系辞》亦有“鼓之以雷霆”之说;《风俗通义》释义:“鼓者, 郭也, 春分之音也。万物郭皮甲而出, 故谓之鼓”;《说文解字》释意也相同[1]。
古文中, “郭”同“廓”, 有扩张、延伸与成长等意, 因此, 鼓也就成为农耕民族的精神力量, 激发人们从事辛勤的农事劳动[1]。据《太平御览》 (卷七八○) 引三国时东吴沈莹《临海水土志》有关“夷州”之文所载“呼民人为弥麟, 如有所召, 取大空材十余丈, 以之中庭, 又以杵旁之, 闻四、五里如鼓。民人闻之, 皆往驰赴会”[2];唐代刘恂所撰《岭表录异》一书中说到“广南有舂堂, 以浑木刳为槽, 一槽两边约十杵, 男女间立, 以舂稻粮, 敲磕槽舷, 皆有编拍, 槽声若鼓, 闻于数里, 书思妇之巧弄秋砧 (zhēn) , 不能比其浏亮也”;宋代周去非所撰《岭外代答》一书中写到:“静江民间获禾, 取禾心, 一茎藁连穗收之, 谓之清冷禾, 屋角为大木槽, 将食时, 取禾舂于槽中, 其声如僧寺之木鱼, 女什以意运杵成音韵, 名曰舂堂, 每旦及日昃 (zè) , 则舂堂之声, 则舂堂之声, 四闻可听”等[3]。
早在一千七百多年前, 木鼓就已在我国台湾省流行, 被古代高山族人民用来集会号召。而在云南佤族, 木鼓虽未写入史籍, 但从民间流传的古老传说可知, 它的历史也是非常悠久的。
传说人类从“司岗里”出来之后, 不懂得怎么生活, 没有什么娱乐, 生活非常枯燥单调。有一晚上, 佤族先祖女首领安木拐听到住房外传来一种悦耳的声音, 便好奇地去寻找发出这种声音的地方。结果声音就是从一土洞内传出来。安木拐就静守在洞口观察, 看见一只大蟋蟀从洞里爬出来, 见人之后就逃跑了。
为了弄清土洞为什么会发出动听的声音, 安木拐就用木棍掏开土洞, 看见洞底有几颗光滑的小石子和一些圆圆的木棍。安木拐想, 蟋蟀能让石子和小木棍发出那样好听的声音, 人为什么不能用敲打石头、木头为大家唱歌跳舞伴奏呢?于是, 安木拐就叫人搬来石头做鼓, 可是敲不响, 又叫人砍倒大树, 按照蟋蟀洞里的小木棍的形状做成大木鼓, 果然发出好听的声音, 但是响声不大, 安木拐因此很苦恼。
有一天晚上, 安木拐做到一个梦, 梦见莫伟 (莫伟即木依吉, 佤族人认为木依吉就是万物的神, 即天神) 笑眯眯地来拍她的小肚皮, 发出“咚、咚、咚”的声音, 安木拐醒后领悟到这是莫伟在教她怎么制作木鼓了。第二天, 安木拐用大木头凿木鼓。后来制作出来的木鼓响声很大, 声音很好听, 隔山都能听见。从那时起, 佤族木鼓就产生, 而且定型并世代流传下来[4]。
远在晋代干宝之《搜神记》和《晋记》中就有“叩槽而号, 以祭磐瓠”的记载;清代有李宗昉《黔记》:“邻近诸寨, 共于高坦处建造一楼, 名聚堂。用一根木竿, 长数丈, 空其中, 以悬于顶, 名长鼓。凡有不平之事, 登楼击之, 各寨相闻”;清代《苗民风俗图》中也画有男女立于木鼓两旁, 手执竹片敲击的图像;等等这些都说明古代的木鼓已经存在并起着在紧急情况下召集民众的作用。
2.2 拉木鼓活动的形式
首先由头人和魔巴 (巫师) 带领部分群众, 在黑夜选定做木鼓的大树, 献上贡品, 鸣枪驱鬼, 再由魔巴念咒祈祷并挥斧砍树数下, 接着人们轮流彻夜把树砍倒, 捡三个石头放在树桩上, 意即给树鬼的买树钱, 然后截一段两米多长的树杆, 凿出树耳, 穿上藤条, 便是要拉的木鼓了。
次日清早, 全寨男女老少着盛装来到山上, 由魔巴挥舞树枝领唱, 在拉木鼓之前, 全部参加拉木鼓的人要进行祈祷, 要在魔巴的说辞下进行, 祈祷完毕, 魔巴将选好的鸡杀死, 然后把鸡血滴在树桩及准备做成木鼓的树上, 男女老幼手拉藤条, 应声合唱, 拉动木鼓, 助威呐喊, 边跳边拉, 把木鼓拉到寨子。
拉木鼓气势浩大, 场面隆重壮观, 是佤族人民剽悍、团结的充分体现, 同时还让懂事的小孩参与其中, 说明佤族人民要让拉木鼓一代代传承下去。接下来进行的是跳木鼓房和木鼓制成后入房上架时的敲木鼓活动, 常常是全寨人甚至整个部落成员参加的通宵达旦的歌舞狂欢活动。
木鼓舞贯穿于木鼓祭祀活动的全过程, 他们以曲膝、弓腰表示对“木鼓”的敬仰。人们不分男女老少按逆时针方向围圈缓慢转动, 动作是以甩手走步和跺脚为主。第一拍右脚向右斜前方上一步, 双手曲肘举至头斜上方, 身体后仰;第二拍左脚跟踏一步, 双手甩至身后斜下方, 身躯前倾。如此反复, 动作规律而平稳。
整个歌舞表现了佤族人民制作木鼓的过程和木鼓落成时的喜悦心情。咚咚的木鼓声和不时的高吭歌声、欢呼声, 伴着充满激情的舞蹈, 让人们在娱乐的同时也得到了身体锻炼。木鼓树拉到木鼓房旁, 或从寨门外拉进寨内, 通过一系列祭祀活动和拉木鼓, 具有一定的祭祀性质和娱乐性质。
2.3 拉木鼓相关活动整理
木鼓, 佤语称“克罗”, 是佤族人民用来驱邪捉鬼, 召集部落成员, 告急友邻, 出征战斗的重要器具。佤族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 对木鼓有许多民间神话和传说, 均与先民神灵崇拜、祖先崇拜和生殖崇拜紧密联系。围绕木鼓而举行的拉木鼓、跳木鼓房、敲木鼓和祭木鼓等一系列活动, 构成佤族传统庄重而又热烈的盛大节日活动, 也是佤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集中体现。
1951年, 解放军进入佤山围剿了蒋军残匪, 消除了阶级压迫, 使佤族人民获得解放;同时各级政府及解放军组成的民族工作队, 深入佤族山寨宣传民族政策, 讲杀人祭祀是不人道的封建奴隶残余, 应当坚决废除。中共云南省委和昆明军区特意指示, 由地方、部队和当地群众 (包括头人、土司) 签约, 不允许再发生类似情况。从那以后沧源佤山结束了猎人头祭谷的习俗。
而1953年西盟发生大面积虫灾, 粮食锐减, 到了1954年春天, 木鼓声中砍头祭鼓事件又开始蔓延, 导致村与村之间相互猎杀。拉勐所在的地区是生佤, 尽管民族代表和民族工作队努力做工作, 但是直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 这里猎人头习俗仍未制止。2 0 0 6年, 中央电视台一套的《见证·亲历》之《佤山木鼓》系列中, 原西盟佤族自治县县长张岩松谈到木鼓时说道, 木鼓声响起来, 就是有人要遭殃了, 我从小就害怕木鼓声, 如果不是逢年过节, 木鼓声一响, 就不得了, 就有意外的事了[5]。以上说明拉木鼓旧俗的危害及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这一习俗的高度重视。
20世纪80年代初木鼓之声响遍整个阿瓦山寨, 木鼓敲响了振兴民族文化的号角, 引领文化复兴运动[5]。根据佤族民间传说改编的《木鼓舞》由拉木鼓舞、跳木鼓舞、剽牛舞、砍头刀舞、送头舞五部分组成。1994年12月, 西盟佤族自治县的《木鼓舞》被列入“中华民族20世纪经典舞蹈”, 载入我国的艺术史册, 成为文化的标准之一[5]。
佤族木鼓舞首次搬上舞台是在1978年, 当时, 沧源佤族自治县文工队伍以佤族木鼓为题材创作的集体舞《木鼓声声向北京》以其厚重的佤族文化底蕴和浓郁的民族特色在云南民族舞蹈调演和全国少数民族文化会演中一举征服观众, 获得大奖。
20世纪90年代, 沧源、西盟两县的部分佤族演员受邀参加云南歌舞团两次赴法国等国家演出, 《木鼓舞》深受外国观众青睐。自2004年以来, 西盟县利用神话与宗教习俗资源, 开发打造了一批旅游产品, 主要有中国木鼓节、世界佤族文化保护区、木依吉神谷、龙摩爷圣地、司岗里佤族村庄旅游产品[6]。
木鼓节是佤族最盛大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 在此期间要举行隆重的拉木鼓。2004年, 沧源佤族自治县举行“司岗里狂欢节”, 并于该县翁丁村举行拉木鼓活动[7]。近年来, 出自云南本土的著名舞蹈演员杨丽萍更将佤族木鼓排演进《云南印象》大型原始生态歌舞系列中, 使木鼓舞这一文化代表和象征不仅传遍全国, 而且走向世界。2006年5月20日, 木鼓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6年8月9日, 由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西盟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佤族文化学术研讨会”, 在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举行研讨会开幕式和进行大会学术交流;8月10日~14日在西盟力所乡阿瓦莱和岳宋乡岳宋村两个典型的佤族村寨进行考察, 组织了拉木鼓、祭木鼓、祭司岗里等民俗活动;等等。这些举措以学术交流的形式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拉木鼓文化的内涵和艺术魅力。
2.4 佤族拉木鼓体育文化特点
拉木鼓体育文化依附于佤族的生产劳动、岁月节令、信仰崇拜等活动中, 主要的特点有以下。
2.4.1 祭祀与健身娱乐性
从时间特征来看, 拉木鼓活动在每年佤历格瑞月 (12月) 举行, 拉木鼓依附、融合了节庆和宗教祭祀的内容, 表现为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拉木鼓这一原始的宗教节日与神灵祭拜有关, 具有本身的社会教化和健身娱乐的功能, 开展拉木鼓活动成为木鼓节极其重要的内容。
2.4.2 村寨村民集体参与性
佤族的拉木鼓宗教祭祀活动的过程为:选木鼓树—拉木鼓—迎木鼓—凿木鼓和跳木鼓房。整个过程都具有浓厚的宗教仪式的特点。从参加拉木鼓活动的对象来看, 继承了原始宗教全民性的特征, 在魔巴的主持下, 全体村民自觉、自发地参加拉木鼓活动, 尤其是木鼓舞, 人数多, 场面大。
2.4.3 表演性
从动作节律上看, 木鼓舞中动作有屈膝弹跳, 重拍向下, 节奏感和韵律感强烈等特点, 其动作幅度大而沉稳, 有较大的随意性, 极具表演性, 充分表现了佤族人民的古朴、彪悍的气质和团结精神。
2.4.4 结合旅游业发展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下, 佤族拉木鼓由开始的只可以在换木鼓时和节庆时拉木鼓, 转变为以旅游为依托展示在游客面前的活动, 在保留原生态的基础上发展, 不仅让人们接触到拉木鼓活动, 佤族的民族文化也得到了游客的认识,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们的收入。这让其在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2.5 佤族体育文化的传承模式
佤族传统体育以原始宗教为载体, 凭借其无处不在的神秘力量和深刻的影响力, 深刻渗透到佤族每个成员的血液里, 成为他们思想观念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从而实现佤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其传承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2.5.1 村寨传承
佤族十分重视家族作用, 通过家庭和村寨的力量实现教育传承。佤族祖辈留下的传统习俗、生存技能、道德规范的传承, 都是父母长辈和兄弟姐妹在生活中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实现的, 拉木鼓活动也是如此, 佤族成员从小就开始接触它, 使得它在整个村寨中传承发扬。
2.5.2 群体传承
佤族成员以村寨为单位居住, 佤族魔巴也叫“尼阿”, 主持拉木鼓活动的全过程, 佤族拉木鼓、祭木鼓都与木鼓舞息息相关, 舞蹈时, 男女老幼、全体村民均可参加。
2.6 拉木鼓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
佤族拉木鼓以木鼓为载体, 集聚了佤族的宗教信仰、文化、民族精神, 起着重要的号召和激励作用, 它从产生时起, 就与本民族的生产、生活、战争、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融为一体, 是本民族独特的传统项目和文化的显现。
现代的拉木鼓主要结合旅游业, 向游客展示拉木鼓的整个过程, 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到拉木鼓活动中来, 尤其是木鼓舞表演让游客感受到木鼓舞的气氛和艺术魅力, 使其无意识地认同佤族木鼓文化。
拉木鼓成为传播佤族文化的重要工具, 使佤族浓厚的原生态文化得到广泛宣传, 并且促进佤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2.7 拉木鼓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教育领域, 学校没有开展在教学中适合学生的、有关传承拉木鼓文化的活动项目和体育游戏, 更没有把拉木鼓活动列入相关的体育课教学内容中;在社会领域, 拉木鼓活动主要以宗教祭祀的形式在村寨出现, 主要以健身、娱乐为基础进行表演, 没有在此基础上往竞技方向发展;在经济领域, 没有开发出与木鼓相关的商品及相关的衍生物品, 没有在电脑时代里结合现代化开发出电子竞技产品等等。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拉木鼓的发展演变
古代木鼓是人们从生产生活中发掘并制造出来, 在生产生活中主要用于祭祀, 通过祭祀来祈求风调雨顺, 消灾解难;在战争中主要作为一种通信工具。现代拉木鼓顺应现代发展理念, 消除拉木鼓的一些封建陋习和不健康的形式, 在文明的社会、先进的经济与健康的文化影响下, 依托旅游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使其表演性、娱乐性与参与性更加丰富。
3.1.2 拉木鼓具有多种体育文化特点和独特的传承方式
拉木鼓具有祭祀与健身娱乐性、村寨村民集体参与性、表演性等体育文化特点, 主要通过村寨传承和局部群体传承两种方式实现传承。
3.1.3 佤族拉木鼓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调查发现, 拉木鼓的传承形式——村寨代代相传和局部群体传承两种传承方式, 其发展受到很大的局限与制约。在现代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环境中, 仅局部宣传和依靠表演让观众参与其中, 没有更好地与其他民族活动及项目互动发展, 使人们对其认知不够且浅显, 不利于佤族拉木鼓文化的传承。
3.2 建议
(1) 佤族拉木鼓应保留原有的祭祀本质, 保留其原生态的民族风情和特色, 同时, 要使现代人更多地参与这一宗教性比较浓的活动, 最主要的是改变佤族人的思想, 不要仅仅停留在本村人的传承上, 而要让更多地区的人了解到其传承方式与文化内涵。
(2) 发展拉木鼓文化要把佤族浓厚的原生态文化和现代商品经济结合起来, 主要是开发出与木鼓有关的商品, 相关的衍生物品和电子竞技产品, 同时让拉木鼓结合佤族特色、现代科技来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
(3) 政府可利用落实与实施民族政策, 加大对佤族拉木鼓项目的宣传, 大力组织群众参与, 加强民族、民俗与体育的合作与研究力度。同时, 2006年5月20日, 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木鼓舞继续加大宣传力度, 做成地方的品牌项目, 沧源、西盟佤族聚居区的所在政府将佤族拉木鼓项目申请为县级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并加以保护, 发展新一批传承人。
(4) 将拉木鼓文化内容引进学校课堂。在学校开展与拉木鼓相关的课程, 对佤族学生进行传承式的教育;在保持原生态拉木鼓的前提下挖掘与拉木鼓相关的体育游戏, 融入其表演性、健身性、娱乐性和竞技性的功能, 结合其他民族项目创编出适合于青少年健身娱乐活动, 从而使拉木鼓文化在学校体育教育中得到健康发展。
社会多元化发展 篇4
在体育类节目中,东方卫视明年计划推出大型体育挑战节目《和冠军较量》。每期选取一个体育项目为主题,在奥运举办城市,由两位喜剧明星用趣味方式共同挑战一位奥运冠军,借喜剧发现运动的快乐。另一档大型明星健康励志节目《人生赢家》(或名《燃烧吧!卡路里》),则充满了互联网基因,欲“引发全民健康运动的新生活方式”。
脱口秀类分为群口秀和单口秀。群口秀《四大民助》,是由孟非,谢依霖、王祖蓝,尉迟琳嘉组成“四大民助”团,以“诙谐幽默的语言独到精准的认知,帮助普通人化解烦恼”。单口秀部分主推《金星秀》和冷面笑将王自健的《90后脱口秀》。
明年,东方卫视最重点的大型综艺节目依然是《极限挑战》。该节目在今年收获成功后,第二季将采用全部原班人马,明年6月登陆荧屏。
大型明星旅游体验节目《花样姐姐》,将继续由林志玲担任领队,探索南非、南极路线。另一档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户外纪实体验节目《花样大叔》,则由多位明星大叔重走古丝绸之路路线。
音乐节目方面,东方卫视将与灿星合作打造一档大型音乐节目《格莱美致敬中国之星》。第一季中,将由刘欢、崔健,林忆莲担任巨星推荐人,“护送”顶尖歌手直通格莱美,优胜歌手将获得“格莱美中国奖”殊荣。
素人才艺节目《妈妈咪呀》、明星素人减肥节目《人生赢家》、明星素人圆梦节目《迪土尼的奇幻之旅》,则会进一步探索明星+素人的组合形式。明星职场体验节目《我去上班啦》、明星校园体验节目《我去上学啦》,职场跨界体验节目《新360行》、明星生活体验节目《百元的幸福》,则是将明星置于普通人的生活、学习、职场场景中,体验人生百态。
明年《急诊室故事》还将继续,同时推出另一档观察纪实类节目《母婴的故事》,更多尝试固定摄像头类节目。
东方卫视今年的喜剧节目表现上佳,《欢乐喜剧人》《笑傲江湖》等明年将继续上演,冯小刚、宋丹丹、吴君如、小沈阳、沈腾等明星嘉宾会参与其中。
电视剧方面,东方卫视将坚持“剧”焦社会热点,折射时代特色的定位。现代剧包括由胡歌主演的都市惰感职斗剧《猎场》、海清主演的《女不強大天不容》、杨洋和郑爽主演的《微微一笑很倾城》、《大丈夫》续作《小丈夫》,以及《欢乐颂》等。古装大剧包括范冰冰主演的《东宫》、唐嫣与罗晋组合的《锦绣未央》、刘诗诗主演的《女医明妃传》、仙侠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皆以吸引年轻观众为主。
社会多元化发展 篇5
建筑设计企业在收取设计费时, 很多情况下会和客户说性价比高, 因为性价比高意味着值得信赖, 值得购买, 有机会签合同。
性价比可以用一条曲线反映 (图02) , 如果横线是性能, 纵向是价格, 性价比曲线就会呈现向上走的弧形。这条弧线上有两个点, 低拐点以下, 属于性价比高的低档品, 表现为价格微弱地上升, 性能大幅度地提高。低档品是为客户提供基本服务, 所以性价比高。如果我们向客户推销自己的设计性价比高, 就商业角度而言, 意味着我们提供的是低档品。
再看高处的第二个拐点, 两个拐点之间的区域称为精品, 最上方的区域是奢侈品, 这些产品的价格和性能同时在增长。我们发现, 越是高档的东西越不会说自己的性价比高, 你听过LV包或奔驰汽车说自己性价比高吗?只有低档品在对外宣传上才强调自己性价比高。这是一个经济逻辑, 可以举个家政服务的例子来说明性价比这条弧线的含义。
居家过日子离不开家务活, 如果把社会阶层分成富裕家庭、小康家庭、温饱家庭, 他们的家务活都由谁做呢?一般而言, 温饱家庭的家务活自己动手做, 因为请别人做得花钱。小康家庭的条件变好了, 会考虑请保姆或钟点工。富裕家庭就比较复杂了, 如果住在大别墅里, 得要有管家、园丁、厨师、保安、家庭教师、司机等等, 需要的是一个专业团队。所以和性价比曲线对应起来, 富裕家庭对于家政服务要求的是奢侈品, 小康家庭要求的是精品, 温饱家庭相对而言就是低档品。
社会多阶层形态
多阶层社会有多种解释, 我这里提两个层面的多阶层。
我不是社会学家, 没有专门做过这方面的研究, 但有本书可以参考。梁晓声在2011年再版了他写于1997年的《中国社会多阶层分析》, 他认为,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 社会的一个重要进步是从原来单一的社会结构——如简单划分为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变为多阶层化的社会。书中他把中国社会分为九个阶层, 概括为:中国农民工、农民、城市平民和贫民、当代知识分子、当代中产者阶层、中国“灰社会”、当代“买办”者阶层、当代资产者阶层、中国当代“黑社会”。在这样一个多阶层的社会中, 群体结构产生分化, 贫富差距逐渐加大, 人们的需求也更加多元化。这意味着, 以前人们不需要奢侈品, 但现在出现这种需求了, 同时人们对于低档品的需求也会发生变化。
区域间梯次发展
除了社会呈现多阶层化之外, 另一种多阶层的形态是区域间梯次发展, 在中国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一线、二线、三线和四线城市的不同, 这使得社会阶层的形式更加复杂。
中国改革开放前也有性价比曲线 (图03) , 那时候的曲线全国各地基本一致。比如当时毕业的大学生, 在哪的收入都差不多, 所以用一条曲线就能反映。改革开放以后, 可以发现这条曲线是动态的, 随着社会的经济进步, 这条线不断地往上移动。而且不再是单一的一条线, 而是一线、二线城市及欠发达地区分别对应产生不同的性价比曲线。
设计行业的过去与现在
参照性价比曲线, 让我们思考一下中国的建筑设计行业处于曲线的什么位置 (图04) , 是低档品、精品、还是奢侈品?先看30年前的曲线。改革开放前, 大部分房子都是自己动手造的, 不需要请工程师或建筑师, 所以低档品就是自力更生。精品是需要一定的工程技术人员 (工民建专业) 参与设计的建筑, 比如厂房、宿舍楼等。那个时候需要建筑师设计参与的建筑才是奢侈品, 比如国庆十大工程。据说1980年中国毕业的建筑学本科生只有300人, 那么大一个国家, 就300名应届毕业生, 意味着需要建筑师设计的房子一定是奢侈品, 这是很难得才会出现的机会。
经济发展了之后, 这条曲线就不一样了。现在所谓的低档品也需要建筑师设计, 但多是万金油式的建筑师, 特别在三线、四线城市, 这一现象很明显。作为一个建筑师, 好像得什么都会干, 什么都懂, 否则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建筑师, 但实际上这种服务提供的是低档产品。在中国一线、二线城市, 情况有所不同, 一些设计院开始出现比较明显的专门化分工, 比如天华做住宅很有名, 三益做商业建筑有品牌。许多设计企业开始在一些领域内聚焦, 我称之为专门化的公司和专门化的设计师, 但他们还没到更精细化分工的地步。专业化是在专门化的基础上再进行专业细分, 比如绿城集团。专业化有一个好处, 时间越长经验积累越多, 慢慢就会摸到门道。那么真正的奢侈品是什么人在做呢?大师、专业化建筑师, 而且大部分是国外设计师。之前曾遇到上海房协一位秘书长, 得知上海投入使用的甲级写字楼有180多栋, 我估计其中没有多少是中国建筑师设计的, 中国企业参与的主要是施工图阶段。所以最高端的产品是被这些大师或专业化的建筑师包揽的。绿城在专业化方面是国内企业中做得相对较好的, 据说设计费在行业中也是最高的, 在行业中这是一个启发。
个人与企业发展观
多阶层社会意味着对建筑设计的需求是非常多元化的, 不仅社会本身多阶层化, 城市之间还有梯次发展, 因此企业和个人面对的机会很多, 似乎怎么干都能挣钱。问题是, 性价比曲线以后还会往上走。面对这样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发展现状, 作为建筑师该如何选择?企业面对形态越来越丰富的社会应如何取舍?
举例来说, 洲联集团是产业型公司, 不仅做设计, 还进行上下游的延伸。而上海绿城更像是一个生产型公司, 精细化分工程度高, 做的产品非常扎实细致, 但目标并不是成为大师, 而是要成为行业中专业化分工水平高的公司, 以此作为核心竞争力。同济的章明教授, 可以像大师一样比较自由地进行建筑设计, 我称之为产品型公司。
所以不同类型的公司有着不同的发展。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 他们也许成不了大师, 因为大师只能一万个人里出一个, 那么剩下的人其专业发展方向应该何去何从?我觉得比较适合的是成为专业人士。专业人士也可以多种多样, 比如绿城需要的是对建筑技术不断追求的专家, 洲联需要的是不仅关注设计、也懂上下游产业链的专家, 这些都是专业化的不同发展方向, 企业和个人皆可有不同的选择。
很多毕业生问我, 是先宽泛地接触各种项目好还是先专业化好?我觉得应届毕业生不着急专业化, 先接触各种实际工作, 搞清楚自己的特点、兴趣点, 到30岁的时候再想专业化方向这个问题, 但35岁之前一定要确认一个方向发展, 今后才有可能走得好。
再给大家举个例子, WATG是全球领先的酒店设计顾问公司, 他们专注于酒店领域的设计, 在全球占据领导地位。WATG有一句话值得我们借鉴:若你想在一个地方工作, 全面化;若你想在任何地方工作, 专业化。企业如此, 个人亦如此。对于大多数人来说, 我们不能成为大师, 但应该都有机会成为专业人士。
需要提醒的是, 专业人士在中国社会多阶层和区域梯次发展的过程中, 要注意“度”的把握。所以, 我提出要适度专门化或者说适度专业化, 千万不要“过”了。比如在三线城市, 像绿城这样精细化分工的设计公司肯定无法生存, 因为这些区域的需求曲线还没产生对绿城这种专业能力的需求地步, 所以绿城也不会去这些区域发展, 在那儿也千万不要学绿城。但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要适度地有一定的提前准备, 去做好专业化或想好专门化的可能, 而不是觉得现在日子挺好过, 就一味地等, 等到哪天没饭吃的时候再想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实力, 那就为时晚矣。
归根结底, 建筑设计公司现在不要光想着怎么赚钱, 更须要注重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如果一家企业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 那么它在组织架构中应该拓展技术研发组织, 以刺激员工更关注于技术提升, 而不仅仅是做个画图匠。虽然现在的环境下, 做个画图匠日子还挺舒服, 但随着年纪的增长, 如果没有掌握真正的专业技术能力, 没有使自己成为某一方面专家的可能, 恐怕以后日子就不太好过了。这将不仅是个人的悲剧, 更是中国设计行业大部分企业的悲剧。
在建筑设计这个行业, 风暴来临之时, 能够活下来的企业必定是那些掌握了比较高端的核心技术的建筑设计公司。
社会多元化发展 篇6
建立数据库调查平台, 不断丰富研究成果
中心与河南省政府研究室及各地方政府协同开展社会治理综合调查, 充分发挥学术单位和政府部门各自的优势, 为准确把握河南省社会治理总体状况奠定数据基础。中心先后开展了2013年“十县区社会治理综合调查”、2014年寒假“返乡农民工调查”、2014年暑假“社会治理综合调查”、2015年“河南省居民幸福感调查”、2015年“河南省居民腐败感知度调查”等大规模社会调查活动。调查内容涉及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矛盾化解、社会保障、社会公平等社会治理的各个方面。
通过大规模社会调查, 深入了解和掌握河南省社会治理的总体状况及其变化趋势、系统总结河南省社会治理实践的创新和不足, 从而为开展扎实的学术研究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及提供有力保障。目前, 中心依托协同创新机制, 在社会治理基本理论、社会冲突治理、基层社会服务体系、社会治理评价研究等方面处于学术前沿地位。近3年来, 中心成员共承担1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 中心成员在《政治学研究》《中国行政管理》等权威期刊发表CSSCI收录文章47篇, 获省部级奖励10余项。
发布河南社会治理发展报告, 形成协同创新机制
中心与河南理工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以及郑州大学的多个院系, 联合成立社会治理蓝皮书编委会, 紧紧围绕河南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人民群众重大关切问题, 发挥校内不同学科、校外不同学术单位协同创新的优势, 实现了跨学科、跨部门、跨学校协同。中心与各协同单位的共同研究成果《河南省社会治理发展报告 (2014) 》 (如图1、图2) 于2014年7月正式发布, 《大河报》、新华网、新浪网等多家媒体纷纷报道, 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扩大中心的影响力。通过蓝皮书编写和发布, 中心逐渐形成一支成熟稳定又充满活力的学术团队, 逐步构建起跨学科、跨部门、跨学校的协同创新机制, 打破以往独立单一、彼此割裂的研究模式。这种新的研究模式和协同创新机制, 为中心实现社会治理理论创新、推动社会治理实践发展、服务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打造社会治理智库, 服务社会治理创新
中心以数据库为基础、以学术团队为依托, 针对河南省社会治理实践中的突出问题, 撰写决策咨询报告, 报送省政府研究室、相关职能部门及各基层实践部门, 为社会治理实践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和智力支撑。中心已提交《决策参考》 (如图3) 17期, 多项研究成果获相关部门的高度评价或被采纳应用, 已经成为河南省社会治理的重要智库。针对河南省近年社会和谐稳定的形势、突出问题和发展趋势, 中心每年向省政府提交《河南省创新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专题研究》报告, 深入分析河南省和谐稳定的基本形势, 分析影响河南省和谐稳定的因素和河南省社会和谐稳定的新趋势、新动向, 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政策建议, 很多重要观点被省政府采纳应用。在调查的基础上, 中心申报了河南省重大决策招标项目《人口有序迁移, 人口集中, 城镇化健康发展研究》, 并提交成果报告三篇, 受到省规划办的表彰。
建立社会治理实践基地, 构建与地方政府协同机制
围绕社会治理的热点领域和突出问题, 中心与地方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目前, 中心已经建立起河南省孟州市城镇化实验基地、宝丰县社会工作实践基地、信阳市平桥区公共服务实验基地、汝州市社会治理实验基地 (如图4、图5) 等10余个市、县、乡、村社会治理实验和实践基地。在实验基地开展基层公共服务、社区治理、社会组织管理、产业集聚区社会管理、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等领域的研究与探索。中心不断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协同, 以实验基地为协同创新平台, 生成创新要素, 促进学术研究和社会治理实践有效结合, 推动基层社会管理实践创新。在人才培养和成果运用方面, 以实践基地为平台, 充分发挥大学生社会实践、理论创新和基层探索的优势, 以社会实践促大学培养模式改革。2015年1月, 郑州大学与汝州市人民政府签订校市合作协议, 在校地协同创新方面又一次迈出坚实的步伐, 为推动社会治理实践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开展学术交流, 拓宽研究视野
中心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 在国内外合作研究、举办高层次学术会议、学生交流与联合培养方面开展了细致工作, 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心先后与普林斯顿大学、佐治亚州立大学、牛津大学、约克大学、斯德哥尔摩大学、蒙那什大学、格罗尼根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知名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 开展社会治理理论、方法以及热点问题的合作研究。中心定期组织开展社会治理专题研讨会、社会治理学术沙龙, 不断拓宽研究视野。中心于2013年承办全国公共管理类学科青年骨干教师培训会, 来自全国50余所高校的90名教师与会。目前, 中心积极筹备社会治理高层论坛, 预计2015年10月份举行。中心鼓励研究人员参加国内外参加学术会议, 目前, 中心专兼职人员共参加各类学术会议100余次。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中心学术交流25人次, 其中国外专家学者8人次、国内专家学者20人次。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 选派20名优秀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赴国内外知名高校游学、访学, 促进社会治理人才队伍素质的提高。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探索人才培养创新机制
社会多元化发展 篇7
一、社会纠纷产生的原因及现有纠纷解决机制的困境
通过走访石家庄市各级法院及信访部门, 深入市区村镇对社会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进行调研, 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对石家庄社会纠纷产生的原因及现有纠纷解决机制的困境有了深刻的认识。
(一) 纠纷产生的主要成因评析
1. 经济原因:
利益格局调整。深入持久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 使不同层次的人们以谋取经济利益为目的的思想意识觉醒, 有的基层单位和行政组织为谋求小集体的经济利益, 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农民和企业职工的负担, 埋下了引发矛盾纠纷的隐患。
2. 制度原因:
政府职能错位。政府职能的错位使部分人失去原有利益, 因补偿问题引发的矛盾和纠纷比较突出。在市区这种状况主要表现为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改造, 旧城改造和房屋拆迁中政策执行不到位, 补偿安置不合理, 滥用权力强制拆迁;在农村主要表现为土地征用过程中涉及安置补偿标准、强制手段滥用等问题。
3. 法律原因:
法律建设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 司法程序和标准复杂、繁琐, 导致很多纠纷不能及时解决, 甚至越演越烈, 更为重要的是法院判决执行不力导致矛盾纠纷案结事不了。同时, 由于多元解纠机制没有建立, 诉讼与非讼对接机制没有理顺, 路径不畅, 也使很多矛盾纠纷的分化、转化得不到及时、快捷、方便的处理。
4. 社会原因:
基层组织社会控制力弱化。由于基层组织权威下降, 管理不力, 自律不严, 对群众的号召力、凝聚力和说服力大大减弱, 造成公民对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逐渐淡化。
5. 思想原因:
价值观、人生观偏差。社会转型期人们的趋利思想极度膨胀, 加之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 人们的思想道德、社会风气、组织纪律混乱, 容易导致矛盾纠纷甚至恶性案件的发生。
(二) 现有纠纷解决机制的困境
1. 法院受理案件数量居高不下, 诉讼制度局限性突显。
近年来, 石家庄市各级法院受理案件数量一直呈持续上升态势, 有限的司法资源已难以承受案件之重, 案件数量激增不仅使基层法院因超负荷运转而不堪重负, 由于经费、人力不足及法官素质问题, 在客观上滋生了久审不决、久拖不执行、积案居高不下和审判质量下降的现象, 诉讼程序的冗长繁琐及诉讼成本高昂, 造成当事人负担增加;司法救济的公信力与诉讼成本偏高及程序繁琐的矛盾不能得到有效解决。
2. 非诉纠纷解决方式衰落, 其他社会缓冲机制功能缺失。
改革开放至今, 在矛盾纠纷解决领域, 一方面, 国家试图通过法院垄断纠纷解决权, 办案数也就成为衡量法院和法官业绩的一项重要指标, 但实际上法院又无能力解决所有的社会矛盾纠纷, 无法应对法治化时代日益增加的案件负担;而另一方面, 仲裁机构门可罗雀, 功能闲置, 民间调解制度相对滞后行政性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弱化, 信访缺乏刚性力量, 而且民间自治性社会组织作用相对有限。
3. 非诉纠纷解决机制尚未形成独特的理念和特色。
为了获得正当性和社会认可, 各种非诉纠纷解决方式无不以“合法性”“依法调解”为基本原则, 并都在努力模仿诉讼审判程序。法律的标准答案通常成为非诉纠纷解决方式追求的目标, 也成为判断非诉纠纷解决方式的正当性与合法性的唯一标准。当前, 只有人民调解得到了法院的认可, 国家尚无一部综合性的立法对各种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加以调整。这说明, 我国尽管有悠久的调解传统, 但是在新的形势下,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建构则完全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二、对国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考察及借鉴
当代世界各国都采用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模式, 由于国情与司法制度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发展格局。笔者通过对美国、英国、日本、德国四国非讼纠纷解决机制的考察, 以期对构建适合石家庄市多元化解纠机制提供理论与实践上的借鉴。
(一) 对国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考察
ADR起源于美国, 是英文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的缩写, 在我国通常翻译为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或可选择性纠纷解决方式, 主要包括协商、调解和仲裁三种基本类型。
1. 美国模式。
美国的多元化解纠机制是法院附设的多元化解纠机制 (司法ADR) , 主要包括:诉讼、法院附设的调解及法院附设的仲裁。其特点为:诉讼与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相融合;调解制度的灵活运用。
2. 英国模式。
法院积极利用民间ADR资源, 积极消除某些阻碍ADR实践的消极因素, 诉讼费用制度具有补偿或惩罚性。英国法院努力维持其作为裁判机关的纯洁性, 不愿意过多地介入ADR机制, 如直接提供ADR产品, 而主要着意于为ADR的自足性与自治性运行提供间接而有效的支持。
3. 日本模式。
目前日本司法ADR的主要形式是调停。日本在调解方面的立法相对来说比较完善并具有可操作性, 并有组织、有系统地将调解纳入了司法制度, 这在目前世界上并不多见。调解适用范围较广, 家事审判法规定除了不适用调解的纠纷事项, 如禁治产宣告等之外, 其他所有的人事诉讼事件和其他普通家庭事件都可以进行调解, 并且采取的是调解前置主义。
4. 德国模式。
以诉讼为主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德国传统的民间调解主要应用于家事、人事和社区纠纷的解决, 近年来的重点则是发展面向大企业和消费者的产品质量、医疗纠纷等行业的民间性纠纷解决机构;同时, 在法院的民事诉讼程序改革中贯彻ADR的理念, 以提高和解率为基本目标。
三、对我市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启示
1.应进行单独性立法, 构建ADR的法律基础。我市可借鉴诸如美国的ADR法, 日本的民事调解法, 在立法上采用单独立法的形式制定相应的规范性文件。
2.关于提高人员素质问题, 应学习英国重视加强人力资源建设的做法。在英国, 三大ADR组织长期致力于ADR的人力资源建设, 成就卓著。近年来调解制度和仲裁制度的逐步发展也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人力资源建设的重要性。
3.在制度保障方面, 应借鉴英国的案件管理制度、诉讼费用补偿、惩罚机制和法律援助机制。具体操作模式可以参照英国新《民事诉讼规则》中的有关规定。
4.从“调解庭”的组成方面, 可借鉴日本调解庭的组成模式和调解的场所。我们选好调解人员后, 可以组成专门的“调解庭”。在调解庭的组成模式上, 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性质以及复杂程度, 分别采用独任调解模式或由调解主任和两名调解员三人组成调解委员会的调解模式。
四、构建适合我市社会纠纷解决需要的多元化长效机制
由于市情、民情、法治环境不同, 我市要构建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 不能以移植的方式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 而应是在立足本土法治资源基础上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适合我市市情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1.在具体构建过程中, 应树立纠纷解决的多元化观念。随着法治的发展, 当代社会已经越来越意识到多元化的价值, 建立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 首先要转变理念。2007年7月6日, 肖扬同志在全国人民调解工作会议上强调, 在维护司法解决纠纷权威地位的同时, 发挥社会主体和当事人的自主性, 不断探索与“诉讼途径”相补充、相衔接、相配合的纠纷解决渠道, 建立和完善多方面、多层次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所以, 我们不能仅仅强调国家权力及一元化和司法垄断, 应给民众提供多元化的机制, 让当事人自由选择纠纷解决途径。当事人采用非诉讼方式, 可以极大地节约司法资源和纠纷解决成本, 有利于社会安定, 最终使整个社会受益。
2.构建适合我市社会纠纷解决特点的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位一体”大调解机制。我市以创造性思路开展社会矛盾大调解机制。已经构建起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位一体”的大调解格局, 构筑了以调解为中心的解决社会纠纷的“第一道防线”。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贯彻“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指导原则, 以定纷止争、案结事了为目标, 以司法调解为主导, 深化“三位一体”大调解, 研究探索多种衔接方式, 积极构建和推广多元化纠纷解决新机制, 努力与其他解决社会矛盾的主体形成合力化解纠纷。进一步推行诉前劝导调解、立案同时调解、庭中努力调解和判后加强执行和解, 同时还积极探索行政案件协调新思路以及刑事自诉案件、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调解解决新模式, 努力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3.非讼纠纷解决机制与司法审判的互动衔接。完善诉讼与非讼的合理衔接就是要确保司法作为“最后一道防线”, 实现司法对其他解纷方式的支持、保障与监督。我市可以推行诉讼调解适度社会化, 建立民事审前程序, 形成诉讼内和法官主导下的诉讼调解新机制。着重实现案件繁简分流, 并以庭审替代方式最大限度地解决纠纷, 既节约了司法资源, 又提高了审判效率。一是法官指导和法院附设下的委托调解。即法院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 将已经受理的案件委托附设的人民调解室进行调解, 当事人申请制作调解书的, 由人民法院审查后制作调解书。二是激活督促程序, 发挥支付令作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 对于事实清楚, 证据充足的案件, 经征得原告同意, 可向被告发出支付令, 被告有异议的, 案件可进入调解或者审理程序。判决结果与支付令一致的, 可考虑由被告承担拖延诉讼的法律后果。三是建立小额诉讼速裁程序, 除与公益有关的诉讼外, 实行一裁终局, 当事人不得提出上诉。四是增设当事人同意的书审判决, 对于当事人申请或同意法院不开庭判决的简易纠纷, 法官可只根据书面审理作出判决。同时做好仲裁与诉讼、行政处理与诉讼、信访制度与诉讼的衔接。
社会救助多元化助力精准扶贫浅议 篇8
一、社会救助多元供给
社会救助多元供给包括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和供给内容的多元化。所谓社会救助多元供给, 是指由过去的政府单一救助主体转变为动员各方面力量以弥补社会救助供给不足, 形成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亲属和邻里的多主体供给。政府是社会救助责任的主要承担者, 而企业、社会组织、社区、个人则连接成为层次有别、功能互补、相互支持、互为补充的担负着社会救助次要责任的主体。精准扶贫应是多元主体的协同参与, 应扩大扶贫工作的开放性, 形成政府与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协调合作的社会救助供给体系。同时, 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积累, 企业、社会组织、民众个人参与扶贫的热情也越来越高,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为扶贫工作提供了更多途径, 很多社会组织、志愿者一直把扶贫作为活动的重要领域。
社会救助供给内容的多元化, 一是救助对象的广泛性, 从单纯的低保对象拓展为全部弱势群体;二是救助的种类多样化, 从物质救助, 为弱势群体提供物质或现金帮助, 保障基本生存扩展到医疗、就业、就学以及临时困难的综合救助, 在传统物质救助的基础上拓展到非物质性救助方式, 包括权利维护、提供服务、心理援助等, 在救助的内容上实现了新的突破。同时, 也强调多渠道的救助形式, 坚持救助与扶助结合, 资金救助与能力救助相结合, 临时救助与长期救助相结合, 突破了社会救助的原有模式, 注重救助的人性化。
二、社会救助多元化面临的难题
(一) 救助理念滞后。
以往的扶贫实践中更多的是经济思维, 习惯于关注扶贫资金、项目、效益, 较少考虑在扶贫过程中如何实现多元主体的参与, 如何实现资金、项目和其他资源与需求的有效对接, 如何进行科学、公正、公开的评估等, 经济思维替代了社会治理思维。扶贫思维还停留在解决温饱问题阶段, 只关注物质贫困, 而忽视社会、文化等因素, 没有把扶贫作为社会治理问题来对待, 致使扶贫效率偏低、扶贫制度建设滞后、公众及贫困人口参与度不强, 导致扶贫目标的偏离。在服务项目方面, 只是关注基本生存需求的满足, 对发展和能力建设, 对生存权、公民权利、自由等以社会需求为目标的精神层面的关注很少。
(二) 救助机制碎片化, 没有形成多元救助合力。
现行社会救助体系存在制度林立、各自为政, 社会救助主体部门分割, 参与社会救助的相关部门有民政部门、教育部门、卫计部门、住建部门、人社部门等。此外, 工会、残联等群团组织亦在运用政府资源实施救助, 这种多部门分割管理体制导致了政策分割与资源分割, 不仅难以形成严密的救助网, 还容易造成救助不公与资源低效。虽然在2014年2月国务院颁布的《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中, 明确了由民政部门牵头的协调机制, 但政策分割导致的社会救助碎片化很难避免。而且, 政府实施的救助与其他社会救助也未能够有机协调。在实际运作中, 社会救助制度施行的是代办制, 由城镇街道、居民委员会和乡村基层组织直接代办最低生活保障等, 学校则代办教育救助等, 这种非专业化的代办, 导致了救助过程中存在失序, 救助中的偏差现象很多。如有的地方虚报、冒领救助待遇、假公济私、优亲厚友, 甚至还有领导干部家属吃低保的现象, 这些都严重地损害了社会救助制度的公信力, 也造成了救助资源的浪费。
扶贫救助工作中仍存在“政府热、社会弱、市场冷”的情况, 在扶贫主体中, 政府是主导力量, 社会组织只占少部分, 企业、社会群体所占的比重也很少, 没有形成社会救助合力。亟须改革创新社会救助提供方式, 以提高社会救助的提供效率与目标瞄准率, 真正实现社会救助的公平可及。
(三) 社会主体在社会救助中的参与度偏低。
社会救助的社会动员支持体系薄弱。一是一些国企和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不强, 没有主动参与社会救助的意识, 扶贫发展经济, 新建产业的意愿不强, 认为周期长、见效慢、成效难以在短时间内显现;二是对扶贫救助的认识模糊, 认为支持公益就是扶贫救助的全部内容, 忽视了支持贫困户发展, 增强造血功能这一重要内容。支持公益事业发展的确是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公益事业可以通过申报争取国家基础设施项目解决, 而扶持贫困户产业发展资金短缺, 才是开展扶贫工作最大短板。这一短板并未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倾力支持。精准扶贫所用资金中, 政府财政资金仍为主体, 而且一些贫困的地区地方财政无力负担, 需要地方政府配套的扶贫资金。
除政府、企业外, 社会组织、志愿者 (包括社会企业) 也是扶贫的重要主体。社会扶贫救助主要有两方面作用:一是筹措更多的资金;二是给更多的人提供施展才华和表达爱心的机会。目前社会组织作为扶贫中重要主体的作用还没有充分体现, 其固有的专业性、灵活性、持续性、公益性等特征, 在精准扶贫中的重要作用也没有充分发挥。
三、社会救助多元化助力精准扶贫路径选择
(一) 倡导以人为本的新型社会救助理念。
现代社会救助以人为本的新型救助理念, 要求社会救助工作者转变服务理念, 转变角色, 由行政管理者转变为为弱势群体解决具体问题的服务者。由消极的社会救助转变为积极的社会救助, 维护被救助者的个体尊严与社会公平, 从保障生存到增能赋权, 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为贫困者解决实际问题, 帮助他们通过能力建设, 增强走出困境的信心和技能, 提高经济和收入能力。在救助的同时帮助受助者树立自尊、自强、自立意识, 使他们的生存权、发展权得到应有保护。运用科学的、多样化的方法帮助贫困人群, 发挥社会救助预防、救助和发展功能。
(二) 多元参与形成救助合力。
扶贫救助工作是政府的责任, 也是社会的责任。扶贫救助工作需要在政府主导下, 结合特定社会制度的重构、市场力量的释放以及社会组织的参与来共同推进。应倡导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以邻居和朋友关系网络为基础的社区以及个人等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救助供给。政府在对社会救助担负主要供给责任的前提下, 可通过合同外包、运营补贴、政府购买、税收优惠减免等政策工具促使企业和社会参与扶贫救助。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通过多种方式参与扶贫救助, 为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搭建参与扶贫救助平台, 鼓励个人通过爱心捐赠、志愿服务、结对帮扶等多种形式参与扶贫, 为扶贫开发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形成人人参与扶贫的社会氛围。
1、倡导企业社会责任, 引导国有企业承担更多的扶贫救助责任。
国有企业是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 也是扶贫救助的重要力量, 国有企业在企业扶贫救助中应发挥带头作用。国有企业参与扶贫救助, 在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同时, 也为国有企业拓展贫困地区的市场提供了机遇, 国企应把扶贫开发与企业发展相结合, 将扶贫救助与自身的主营业务相结合, 将企业发展与履行社会责任统一起来, 并将扶贫救助工作作为企业的重要社会责任。要在扶贫开发中担当重任, 通过帮县、帮乡、帮村等形式, 采取产业开发、技能培训、吸纳就业、捐资助贫等方式参与扶贫救助, 切实帮助贫困地区解决需求, 彰显国企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
2、制定税收减免和优惠政策, 鼓励民营企业参与产业扶贫。
就业是使受助者脱贫的最好途径。制定政府补贴、税收优惠等相关政策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扶贫, 凸显民营企业在就业扶贫方面的优势, 使民营企业精准扶贫的潜能得到充分释放, 让民营企业自觉参与扶贫成为常态化, 成为社会扶贫主要力量。如“光彩事业”, 从1994年发起至今, 实施扶贫项目约5万多个近7千亿元, 带动脱贫2, 000多万人, 在兴教助学、医疗卫生、赈灾济困、养老助残、危房改造等多个领域开展公益项目。再如“企业包县”的万达模式, 投入10多亿元, 重点开展产业扶贫, 对贵州省丹寨县进行精准扶贫, 变捐款捐物的“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 通过发挥企业自身的渠道优势, 成立专门销售公司, 把在丹寨深加工的农产品销往全国, 从而形成农民种养、企业加工、全国销售的良性循环。
3、发挥电商企业参与扶贫的独特优势。
电商企业经过多年发展, 已形成包括产品供应、销售推广、物流配送、售后服务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 具有平台、渠道、信息等诸多优势。与传统营销体系相比, 电商企业对市场变化更敏感, 供应链更有弹性。电商平台进入农村基层, 能为不同层次群众提供广泛的参与机会:他们可以从产品生产、网上销售、仓储配送、售后服务等多个环节参与电商业态, 有利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4、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扶贫救助中的独特优势。
社会组织作为不可或缺的扶贫救助参与主体, 具有不同于政府、企业和个人的独特优势, 并且已经在扶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社会组织扶贫大多以特定的项目为载体, 以特定的群体为目标, 目标清晰、互动性强, 社会组织参与扶贫, 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能起到很好的补充。目前我国社会组织发展迅速, 参与扶贫的组织数量越来越多、扶贫的范围广泛、扶贫方式多样, 在投入资源、影响舆论、传播知识、扶贫模式创新、扶贫的专业性、提高扶贫效率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提供了大量人性化的扶贫救助。政府应通过政策、资金支持进一步完善社会组织参与扶贫救助的外部环境和加强对社会组织的责任监督, 为社会组织参与扶贫救助提供合法性和鼓励性保障;社会组织也要积极实践自身宗旨、规范内部管理, 创新扶贫方式, 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会公信力, 通过加强与政府的合作扶贫、增强与被救助者的互动来提高扶贫救助的能力和效率。
随着社会救助工作的日益专业化, 具有专业优势的社会组织和社工在扶贫救助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 让更多的社工服务机构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来, 如扶贫对象的需求评估、扶贫方案设计、扶贫项目开展、项目评估等, 社工都可以参与其中, 建立分类帮扶机制, 满足被救助者个别化、差异化的需求, 提供更精细化、贴合的扶贫模式。同时, 社工在扶贫工作中往往注重与扶贫对象建立专业关系, 容易赢得扶贫对象信任, 双方更容易建立互动关系;社工还强调从需求出发, 注重在过程中动态评估扶贫对象的需求变化, 这将为扶贫项目的精准实施提供保障;社工参与扶贫还能连接更多社会资源加入, 应鼓励引导更多的社工参与扶贫志愿服务, 充分发挥助人自助精神, 助力精准扶贫。
(三) 在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间建立资源获取及共享机制。
围绕精准扶贫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考核”, 构建贫困信息动态管理、扶贫服务供需交易、扶贫管理协调与合作、扶贫绩效综合考核综合机制, 采取代理服务、直接服务和间接服务等服务模式, 协调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间的关系。一是建立交流机制, 加强主体间沟通协调, 推动扶贫主体间的资源、信息共享, 形成一个贫困人口信息管理系统, 及时发布扶贫需求、资源供给等权威信息, 搭建社会各界参与扶贫的互动平台, 为贫困人口快速、便捷、准确地提供高效服务;二是加快形成主体间协调融合、责任共担的合作意识, 形成合力共同扶贫;三是加强对多元主体扶贫的绩效管理。建立多维度、多层次的绩效管理体系,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考评内容、考评指标和考评流程, 建立多种手段相结合的考评方式, 既有定性考核又有定量考核, 既要有重点考核又要有基础考核, 既要有传统手段评估又要有现代手段计量。严格奖优罚劣, 对无效果的项目予以取缔, 对有成效项目予以支持;四是实现救助资源的有效统筹。救助资源是社会救助的基础, 其来源包括政府财政拨款和社会捐赠资金和实物。财政资金保障基本生活需求, 社会捐赠用于多样化的社会救助需求。在政府主导下凝聚公益、媒体、企业、个人等各方力量, 打通各界壁垒, 共同推动公益慈善事业发展。鼓励支持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开展以扶贫济困为重点的慈善活动, 广泛汇聚社会扶贫救助资源, 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有效对接。政府搭建慈善信息公开平台, 建立救灾捐赠导向机制, 完善扶贫捐赠管理制度, 便于政府和社会有效监督扶贫捐赠资金的接收和使用。协调推进政府购买公益慈善组织服务, 让资源流向使用率高、社会信誉好的公益慈善组织。落实公益慈善组织税收优惠政策, 对公益慈善组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所得、投资收益等实行免税。倡导更多家庭设立小额冠名基金, 为孩子建立快乐成长爱心档案, 从小培养慈善理念。在全社会形成人助人、户帮户的社会慈善公益氛围。扶持成立扶贫方面的公募基金, 建立扶贫社会资金公募平台, 让更多的社会影响力大、公信力强、与扶贫关联度高的基金会, 结合精准扶贫, 设计公募项目, 沟通联结各种慈善公益资源, 投入到扶贫救助之中。
参考文献
[1]邓媛.我国精准扶贫的困境与对策研究——以四川省凉山地区为例[J].时代报告, 2016.1.
[2]王丽.我国精准扶贫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6.2.
社会多元化发展 篇9
关键词:审美特征 审美标准 服装 美学
服装设计的灵魂在于設计意境或创意,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重视设计的心里规律和心里特征,以传达出设计的审美信息、表达设计的审美个性。美是审美意识与审美对象的和谐统一。“正是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决定了美的基本特征和性质,也决定了美的自身意义和价值。”这种关系是必然存在的,也是人的主观意识所追求的。人依靠感知获得美的享受,人的视觉感觉也是认识过程的开始,也是审美心里过程的初始。现代服装设计就要研究美本身以及受众的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把审美心理和审美经验置于服装设计创造的中心以提高艺术作品的精神境界。人们对服装艺术设计审美意识的影响主要变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审美标准的变化影响审美意识
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创建和谐世界。这是和谐审美观的基本观点,也是当代设计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外部的物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审美也发生了变化,对于服装的鉴赏,没有绝对的美,也没有绝对的丑,人们赋予服装的美的标准,更多可能只是个人欣赏、喜好或讨厌。“只有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时,精神需求才会有新的灵感和动机,设计师要反映出高层次的精神享受要求,并更加注重人的因素,开始关心人的心理、情感和生理的需要为人设计。”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更多的特色设计出现在了我们面前,生活产生了现代设计,现代艺术设计又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服装艺术设计作为一门时尚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设计师要赋予作品“美”与时代化,创造出和谐美,只要作品符合美的形式,在与市场有机结合的同时,具有创新并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标准就能获得消费者的青睐。服装艺术设计归根结底是为社会经济服务,只有切实结合市场变化,了解并提高消费者的审美,创作出具有特色的个性化的服装产品,才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审美具有直觉性,审美知觉是对美的形态的直接感知,是对审美对象的整体把握
“在对艺术鉴赏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体会到,当看一幅画或听一首音乐时,不需要过多的思考,便可不假思索地判断对象的美或不美,这就是艺术直觉。”这种直觉贯穿美感的一切形态之中。
更多的时候,我们注重的是艺术的精神内涵,认为艺术创造往往都是对美的创造,对艺术的判断也通常最先是直觉的审美判断。因此,审美价值是艺术最本质的价值。罗丹认为“艺术就是情感”,审美具有情感性,“审美情感是指审美过程中直接产生的知觉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主观情绪的反映,情感不是对客观对象本身的反映,而是主体和对象之间的某种关系,主体对客观对象的一定主观态度的反映。”研究人类发展历史,我们能够发现,现代社会的需要正从对质和量的满足感上升到对美的情感满足,以获得心灵的愉悦。现代社会消费者的需要正从量和质的满足上升到情感满足,到达消费者的高层次需要,消费者越来越需要体现自身的价值实现自我,他们更需要表达拥有该产品所获得的心理价值,体现产品实用价值之外的象征价值,如荣誉、地位等。拥有豪华高级轿车已不再是拥有便捷的交通工具,而是一种富有和高级社会地位的显示,是个人成就的表达,个人情感的满足。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服装的功能早已超越了其基本的功能,而是一个人年龄、性别、身份、地位的象征,附加了额外的社会和道德意义。许多专业文化研究把服装做为切入点,试图从中读出更多的内容,就是因为服装所具有一定的认知价值,或者就是服装的审美价值,墨子的“衣必常暖,然后求丽”,讲的就是服装的美学品质。
从目前服装艺术设计发展的现状来看,以激发消费者情感、体现交流为中心来创作的设计作品,已形成趋势。审美主体情感必须被具体化才能获得一定的成效。
三、服装自身得以自足的法则,形成了服装艺术的审美特征
首先,服装本身的装饰美感。指遵循形式美法则的设计,通过线条、材质、造型、图案、色彩、技术等要素体现出来的各种美。三宅一生的典型设计——皱褶,是通过对材料二次再造产生的独特美感;各种“斜裁”手法通过对技术的灵活运用使服装显出流畅的自然美。服装的美不是独立的由某个要素营造出来,而是多种要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视觉愉悦感,巧妙地运用这些要素做为服装表现艺术的媒介,能够给人以更为广阔的视觉想象空间。
其次,对设计师而言,情感设计不仅是给社会提供作品现实内容,而且提供一种解决审美问题的不同生活方式;很多设计师在作品中加入一定情感诉求,通过作品的浓郁感情色彩、意境和审美抒情产生的情能撞击人们的共感,使人们的某些情感被作品吸引,唤起消费者潜意识的欲求向它靠近并对它产生好感,最后从情感上被它征服产生共鸣,最终达到创作者的目的。具有极强的表现力、艺术情感诉求设计总是容易引起受众的兴趣与注意,最终达到设计的目的,走向成功。
四、服装艺术的构成
传统服装的变化节奏是缓慢的,这种变化并不是由于一个人独立设计和完成。经常由于社会改革或战争,引起社会文明的碰撞与交流,因此传统服装更多是一个民族而不是个人的文化象征。中国的传统服装群体的审美价值取向造就了这样的作品,这样的衣装也包容了整个民族的审美心理,它沉淀着“集体无意识”的审美倾向和意愿。但缺乏变化,更多地体现在服装精妙的图案和典型的色彩运用上。审美具有愉悦性,设计师在进行艺术创作时更多的是有意地考虑自己的作品将被社会哪一群体所接受,努力实现审美的愉悦性。
不管时代怎么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怎样变,人们对美的追求仍会一如既往,审美观念会跟随时代的发展悄然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作为设计师必须紧跟时代的脉搏,对美的意识充分的理解、与时俱进、贯通运用,让现代服装艺术设计打上时代的烙印,让美的感觉引领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朗主编.现代美学体系[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版.
[2]司有伦主编.新编美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1993 版.
社会多元化发展 篇10
一、艺术设计多元化的内涵
设计,就英文本意来讲,意思是“开放的”。也就是说艺术是需要通过幻想、想象来创造的,而这个空间是广阔的,是无限大的。而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社会的宽容性越来越大,对于艺术设计来说,能创作的空间也越来越大,这样就给了艺术创作者一个极大的自由度,他们可以创作出任何自己想创造的艺术作品,形成多元化的特色。而这种多元化与我们当今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又是相协调、相一致的,这样多元化的艺术设计才是创作者们所需要的,才是回归本质的、真正的艺术设计。也就是说,艺术设计的多元化是指艺术设计是为了满足社会需求而存在的,而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人们对于艺术设计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为了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相一致,艺术设计也应该走上多元化的道路,并且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共同发展,这就是艺术设计多元化的内涵。
首先,艺术设计是一项具有审美要求和功利目的的造物活动。只有具备了审美性和功利性的艺术设计,才是成功的,因为艺术设计除了能供人欣赏之外,需要它能为创作者和经营者带来收益,还需要艺术设计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这样才能受到人们的喜爱。艺术是源于生活的,也就是说艺术是伴随着生活而产生的。不同的地域会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生活习俗和审美倾向,对艺术的认知和看法不尽相同,而这种地域性的审美又会反过来影响其设计风格,世界之大,气候水土、自然环境更是千变万化的,各地所拥有的资源也不尽相同。虽然说,无论是处于世界哪个角落的人们都是在生活,但是在生活中所使用的造物原料却是有很大区别的。正是由于这些客观差异的存在,使得世界各地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属于自身的独特的文化,由此带来了生活的多元化、设计的多元化。比如,在古代,蒙古人所使用的交通工具多半是马匹,而对于中原人来说,他们更多的时候使用的是牛车、马车等,而在一些偏远的山区,他们则会使用船只或者肩挑。由于地域性差异而形成的多元化,是客观存在的,我们把这种多元化叫做静态的。之所以会形成这种多元化,是因为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能力不一,各地科技发展程度也存在差异,因此就有了科技不发达阶段的历史产物----多元化。
其次,对于艺术设计来说,它的多元化的内涵是静态的也是动态的。地域性差异造成的多元化虽然是静态的,但是它对艺术设计的影响并不仅仅是静态的。一方面,有静态的艺术设计多元化,这种多元化的产生是由于民族、地域、文化、生活习性的不同会导致审美情趣和产品要求的不同;另一方面,有动态的艺术设计多元化,这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那怕是同一个民族、同一个地方的人,他们的兴趣爱好也会不相同,要满足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产品要求,则需要在对原始设计产品继承的基础上,再对产品进行设计上的发展和再创造,来满足现代人们的需要。
现代社会多元化对艺术设计的影响主要是侧重于动态的,现在多元化的艺术设计是对静态多元的继承、发展和再创造,人类设计历史文化资源也需要这种挖掘、继承和发展。多元化的社会影响到艺术设计的发展走向,多元的存在和发展是艺术设计发展的必然方向。
二、多元会社会对艺术设计的影响
所谓艺术设计,指的是一种周密的设想、计划。艺术设计也是一种产品,和所有产品的本质是一样的,旨在不断的解决问题、满足需要,在不断地发展进步中将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在现代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人类的需求也是多种多样的,也需要越来越多种类的设计来满足需求。人们逐渐意识到设计的价值和作用,而在当今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技术的成熟为设计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保证,这样,对于设计者来说,限制变小了,自由度更大,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地涌现出新事物,这些新事物往往会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但是它们却出现了,并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对艺术设计产生了影响。艺术设计的多元化特征也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在设计理念的多元化、造型的多元化、色彩多元化、材质的多元化和功能的多元化等五个方面。
1、设计理念的多元化
在工业社会中,几乎所有产品都是采取大批量生产的方式,为了满足这种需求,相应的设计采取的是“一对多”的模式,这是一种功能主义和理想主义的设计,要求一个设计要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对于这种设计来说,有着许多条条框框的束缚和很多明确规定的标准,是完全机械化和标准化的设计,这样的设计有着太多的共性,对个性和自由却是忽视的,而这正是设计中最为珍贵的部分。在现在这个多元化社会中,包容性极大,允许各种设计理念和风格的设计存在,而且越是独特的设计越是受到推崇,人们更注重的是创意,摒弃了工业大生产时期的功能之上,取而代之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艺术设计中,更为关注的是人,而不是物,是人的行为、人的情感需要和人的生存环境。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设计的最终目的回归到人身上,同时也使得设计领域百花齐放,各种风格的设计不断涌现,并且受到人们的欢迎,在满足人们使用需求的同时,也完成其审美功能。比如有绿色设计、生态设计、情感化设计、无障碍设计、体验设计等。这些设计更多的时候是非物质形态的,以前的设计更多的是“可以看到的”现在的设计还往“可以感受的”非物资形式发展。设计理念的多元化,给了设计者们更大的空间,创造出更多令我们惊喜的东西,满足人类全方位的需求。“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使得现代设计将关注点放在人身上,而不是一味的功能主义,更符合现代社会的理念,也更好的解决了人与物、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
2、造型的多元化
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下,设计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有形的设计和无形的设计。有形的设计在工业时代是普遍存在的,这种设计需要考虑到造型与功能的关系,而现在的有形设计与工业时代的有形设计的不同之处在于,设计者们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受到的束缚和限制越来越少。有形设计在现在来说是一种基于物质的非物质因素的设计,技术的日渐成熟也使得设计师可以大胆的发挥创意,可以说,只要是设计师能想到的,就可以依靠一定的技术将其做出来。有时候功能的实现不需要太多复杂的东西,一个小小的芯片即可。除了内在的设计之外,在外观上的设计也是缤纷多彩的。即使是功能相同的产品,如果在造型上是一个样子,相信是不会受到人们的欢迎,现代人更注重的是个性化,所以在造型体现上丰富多彩才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比如U盘,所有U盘所需要的就是一个存储的功能,但是造型上却是不尽相同的,颜色、花纹更是丰富多彩。即使是手机、电脑这些比较注重功能的产品,在造型上的设计也是不断推陈出新,索尼的电脑正式由于外形美观受到很多年轻女性的青睐。另外一种是无形的设计,这种设计是以非物质形态出现的,它是基于数字化语言的虚拟化设计。对于传统设计来说,它是一种新事物,是拓展和延伸。在“造型”的体现上,它是通过视觉符号的整合来完成的,传递出的信息也能让消费者很好地接收。比如,网游人物造型的设计,所有的人物都是虚拟的,但是通过视觉符号传递出的信息,却能让人理解和接收,甚至有时让人们感觉到是真实的。设计的源泉是不断地创新,而造型的多元性反映的正是设计上的不断创新。只有不断地创新,设计才会不断发展、不断进步,创新性也是设计的魅力所在。
3、色彩多元化
在任何设计中,色彩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色彩的运用对设计的最终结果有着很大的影响。人们对于艺术设计中色彩的需求也是多元化的。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色彩有着不同的审美和偏好。同一种色彩,对于不同国家的人,所代表的意义可能大相径庭。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使得在设计中色彩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当然,如果认为色彩的多元化就意味着在设计中可以随心所欲地使用色彩,那么就是大错特错的,因为关于色彩的使用上是存在一些雷区的,一些约定俗成的看法和习惯是不可轻易挑战的,不小心就踏进了雷区。这些约定俗称的东西也成了创新的最大障碍和难题。比如说,在人们的印象中,电视、音箱一般是黑色的,而冰箱、空调一般是白色的,而电脑一般是黑白分明的,这样的颜色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很适合这样的产品,显得科技感十足,但是不足之处是让人感觉冷冰冰的,没有人情味。但是,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里,这种情况正逐渐地发生着改变,电脑不再是非黑即白了。在电脑行业,苹果公司一直是一个“异类”,它是第一个推出彩色外壳的公司,这一创意一直是电脑行业的佳话,至今被奉为经典。自那以后,电脑的色彩也变得丰富了,而且彩色外壳的电脑成为一种时尚的象征。但是,并不是所有场合都适合使用色彩斑斓的电脑的,比如说在商务办公中也不太适用,但是在日常家居中,使用一款色彩鲜艳的电脑,对家居生活是一种点缀,不同色彩的选择彰显的是主人独特的品味,同时还能与室内设计联系起来,带来另类的视觉感受。
4、材质多元化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和变迁,一个明显的特征是材料的发展。现代科技的发展创造出很多新型材料。设计是需要材料来达成目标的,人们尝试使用各种材料来达成设计目标。在多元化的社会下,材料也步入了多元化的发展道路,从木材、石材、陶瓷、玻璃到现在各种各样的人工合成材料,五花八门,各种质地的材料可以说是应有尽有。所谓材质指的是材料的质感、色泽、肌理等表现出的综合品质,同一种设计如果使用不同的材料来完成,将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感觉,表现力也是大相径庭。在现代社会中,衡量一个设计者业务水平的主要标准,在于他能否时刻关注世界上最新材料的出现,并且能快速地掌握和利用新材料的特征和性质,将其应用于新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中。电子产品的推陈出新、更新换代是这个时代的特色,是当代先进科学技术的结晶。一般说来,只要是最新出现或者是研制出的元器件和材料,肯定会被第一时间应用到电子产品中的。比如,在笔记本电脑中,PC+ABS是用得最多的材料,一些钛合金、铝镁合金材料在电脑中也使用的较多。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新型材料被制造出来了,像纳米材料、仿皮革这种更新颖、更另类的材料也被应用在笔记本电脑上。环保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在艺术设计中也有所体现,人们更多的时候是愿意利用一些环保材料、可替代材料、可回收材料来制造产品的,这样可以使得产品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对于消费者来说,也是一种全新的使用体验。
5、功能多元化
现代社会倡导的是对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一切设计功能的满足最好是以最程度的使用资源为前提的。在工业社会中,设计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功能和外形的完美,这种设计思维在今天看来是极其不环保的。现在设计思维逐渐的转变过来了,要求在设计的过程中考虑到资源的合理利用,这也使得现代产品地多功能趋势越来越明显。一个产品的设计和存在,绝对不是仅仅为了满足单一的功能的,而是做到尽可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在形形色色的产品中,人们有时会发现所拥有的产品是会给自己带来惊喜的,你是为了某一个需求而去购买一款产品的,你也以为它仅仅具备这个功能,但是一使用却发现它不仅仅是这样的,它可以满足你很多其他的需求。比如,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手机,它所具备的功能再不是简单的打电话和发短信了,它可以是闹钟,可以是MP3、MP4,可以是照相机,可以是摄像机,可以是录音机,可以是收音机,可以是游戏机,可以是电子词典,可以是导航器,甚至可以通过发出某种频率的电磁波而变成驱蚊器。而且,手机的功能还在不断地增加中,而不仅仅是一种通话工具,现代手机在有些时候成为一种精致生活、一种时尚的象征。
三、总结
多元化的社会对艺术设计的影响是涵盖各个方面,使设计也走上了多元化的发展道路。设计的本质在于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而多元化的设计是符合设计本身的发展规律,也是设计在当今社会下的必然发展方向。多元化的设计有利于形成差异化的产品市场,有利于企业之间的良性竞争,可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来说都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卫平.艺术设计与电子制造[M].装饰,2007.
[2]赵绍印.艺术设计发展中的多元化问题研究[M].2007.
[3]蒂尼亚·马克.非物质社会[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社会多元化发展】推荐阅读:
多元化社会舞蹈的发展07-31
创新社会矛盾多元治理07-27
美的多元化发展10-13
多元化发展战略06-07
多元化促进水产发展09-18
金融业多元化发展05-20
多元化发展艺术教育06-12
公路企业多元化发展论文06-29
浅论大力发展电力企业多元化投资09-30
多元发展模式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