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趋势(共12篇)
多元化趋势 篇1
网民的高增长实际等于挤压了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于是媒体开始横纵联合, 拓展生存的空间和“内容为王”的领地
在现代技术尤其是互联、移动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 经历2005年滑坡的中国传统媒体更加清新地认识到单一媒体业态已经很难生存, 唯一选择就是延伸内容, 建立多业态的媒体竞争格局。如今, 多元化已成为中国媒体的主流趋势和媒体改革的又一里程碑。
值得玩味的是中国媒体多元进程并不是靠政策和国家意志力而改变, 而是出于技术的驱动。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 王选先生发明的激光照排系统改变了报纸一天只能出4块或8块版的历史, 为“厚报”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坚实而必要的前提。90年代初中期,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再次扩大了传播的视野和人们接受信息的渠道, 而此时兴起的都市报正好迎合和顺应了“厚报”时代和互联网潮流, 使之成为雄霸一方的强势媒体。同时, 广播、电视也开始了数字化进程, 盘带、录播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在新技术发展背景下, 传统的传播形式也必然会改变, 一方面受众接受信息的方式、渠道多元化了, 为迎合更多的受众需求, 减少受众流失, 必须以多元化的方式, 满足受众的不同需要;另一方面广告主的传播方式和渠道也随之多元化, 媒体只能努力以全媒体的姿态, 对广告主呈现自己价值的最大化和独特性。如果说技术的发展使媒体多元化成为可能, 那么这两者就是关乎媒体生死的必然选择。
随后, 传统媒体的竞争在互联网的作用下日趋激烈, 结束了“通稿”时代, 并选择用改变生产关系的方式解决自身的传播困惑, 于是由“编采合一”变成了具有相对竞争力的编辑中心制 (即编采分开) , 使新闻真正实现了产品化流程生产, 增强了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技术改变了媒体的“人生”, 媒体“大锅饭”由此画上句号。
自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进入中国后, 网民增长的速度呈逐年上升趋势, 现在每年都以千万级的速度在增长, 仅今年上半年中国网民就比去年底增长了3600万, 达到4.2亿。
网民的高增长实际等于挤压了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于是媒体开始横纵联合, 拓展生存的空间和“内容为王”的领地, 不难看出, 《南方都市报》如今已由一张报纸的单一业态演变成报纸、杂志、广播、电视、LED等六种业态形式, 既实现了多元化, 也强化了自身竞争力。上海的第一财经也是如此, 由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站等多元形式呈现, 并用“第一财经”的统一品牌参与竞争, 实现了多元化的产业集群。即便是网站也在进行着多元化的尝试, 新华网除充分利用背靠新华社强大的采编底蕴外, 不仅融进了视频、手机新闻, 还准备介入搜索和网络电视、手机电视领域,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就能看到其强大的传播功能与效果。
面对媒体强劲的变革势头, 公关行业怎么办?我认为应从三个策略层面考虑问题:一是必须实现以互联网为基准业务平台的全面转型, 形成多元的合作机制;二是与媒体建立新型的合作关系, 实现资源互补, 开创与媒体全面合作的新时代;三是成为媒体最优质的资讯源, 把客户的社会需求纳入媒体持续关注的平台, 实现与媒体的双赢。只有这样, 公关行业才能在媒体新一轮变革中, 发挥优势, 取长补短, 掌握主动, 促进整个行业的快速增长。
多元化趋势 篇2
我国企业融资在经历了传统体制下财政主导型融资方式和转轨体制下银行主导型融资方式之后,目前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据对河北省张家口、唐山、秦皇岛、邢台、承德五市的50家企业(大型企业13家、中型企业17家、小型企业20家)调查,企业融资的单一格局已经打破,融资渠道日趋多元化。
一、企业融资
变化出现的新特点
在国家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背景之下,当前企业融资新的方式层出不穷,旧有的融资方式也发生新的变化,企业融资方式呈现多样性特点:既有传统的主流融资方式,诸如银行贷款、股本投入、内部集资;也有近年兴起的融资方式,诸如票据融资、资本市场融资、民间融资、集团内部相互融资、典当融资等;同时还包括隐性的外源融资方式,诸如企业相互拖欠、企业间专业分工合作、商业信用等。多元化融资对传统银行信贷融资产生了一定的替代效应。
从我们对50户企业资金来源构成考察情况看:截至2005年6月末,银行贷款、资本金、企业自筹资金、股票债券、集团公司内部融资、预收应付款、其它方式等融资占全部资金来源的比例分别为37.9、26.8、3.5、0.9、2.1、26.6、2.2(见图1)。与2002年相比银行贷款和资本金的占比下降,集团内部融资、预收应付款和其他新融资方式占比上升。(见图2)。
图1:
图2:
具体考察银行贷款,发现其中的本地贷款、外地贷款、票据贴现占比已经发生变化:2005年6月末分别为79.1、8.2、12.7(见图3),而2002年为92.1、0.6、7.3,相比外市贷款和票据融资占比分别上升了7.6和5.5个百分点,本市贷款占比下降13个百分点。
图3:
纵观企业融资方式的变化,呈现如下特点:
(一)银行贷款占比下降,跨区域贷款增多,但仍为企业融资的主渠道。从50户企业融资情况看,2005年6月末银行贷款余额148.9亿元,占企业全部资金来源的79.2,比2002年减少了10个百分点,虽然贷款仍占较大比重,但企业对银行的依赖度下降。
在银行贷款比重下降的情况下,跨区域贷款却明显增长。在调查的50户企业中,2004年末有10户企业与外埠金融机构建立信贷关系,比2002年增加7户,2005年6月末贷款余额12.2亿元,占了全部贷款的8.2,比2002年增加11.5亿元,占比增加7.6个百分点。如承德钢铁公司2004年从外地银行贷款3.7亿元,比上年徒增1.6亿元,通过外地股份制商业银行办理承兑汇票10亿元,比上年增加1.3亿元,是在本地银行票据融资的2倍。
(二)票据融资受到青睐,成为规模企业重要的融资方式。据调查,河北省票据贴现融资截至2005年6月末达到578亿元,比年初增加7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59亿元,增长38。调查的50户企业,2005年6月末票据贴现18.9亿元,占到贷款余额的12.7。票据融资、贴现之所以受到银企的欢迎,并且成为金融机构在信贷权限上收后的主要信贷投放渠道,占用银行资金少、风险小、上级行容易审批是其主要原因。加之利率低、手续简便,在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中票据融资呈现旺盛的发展势头。如唐山市金融机构1-5月份累计办理承兑汇票贴现125.7亿元,相当于同期累计信贷投放的32.5。中国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2002、2003、2004年银行承兑汇票结算额分别为1.2亿元、2.5亿元、4亿元,占到当年销售额的20、40、60。
(三)民间借贷持续升温,成为民营中小企业破解融资难题的现实选择。通过对河北省417户企业问卷调查,发现有223户企业发生过民间借贷行为,占企业数的53。去年融入民间资金额45088万元,占其银行贷款的7。照此推算,河北省企业民间融资总规模在440亿元左右。在本次调查的50户企业中,截至今年6月末民间融资增长迅猛,达5640万元,比2002年增长了7.3倍。受商业银行“双大”信贷政策的影响,中小民营企业很难从国有商业银行得到贷款,只好另辟蹊径,民间借贷成为十分现实的选择。如调查的赤城县,矿产资源丰富,在铁矿石价格暴涨的利益驱动下,去年投资1.45亿元新建8个铁矿厂,仅引进民营资金就有1.06亿元,占总投资的73。目前,民间融资正从“地下”走向公开,呈现融资主体多元化,资金用途投资化,期限、利率市场化的特点。可以说,民间融资的兴盛反映了企业对资金的渴求程度,同时也昭示着正规金融制度安排上的缺陷以及金融改革的迫切性。
(四)企业内部集资方兴未艾,集资方式呈现多样化特征。一是入股型集资。职工向公司缴纳股金,年终公司以高息返还职工,一般年利率为12到18;二是竞争性承包集资。公司内部以小组、车间、科室为单位,以出资多少竞聘负责人,年终根据企业效益情况分
红结算;三是期货型集资。主要出现在以销售煤炭、矿产品的公司,出资人一次性缴纳给公司资金后,约定公司必须在一定时间内以一定价格将产品出售给出资人;四是招工型集资。公司招录工人时,限定每人缴纳2000元-5000元不等的保证金;五是社会型集资。一般以高息向公司内部和社会集资。调查的50户企业中有9户企业进行了内部集资,2005年6月末
集资总额为26625万元。
(五)集团公司内部相互融资渐成趋势。伴随企业重组、改造,集团公司增多,关联企业间资金相互融通使用现象呈上升趋势。其突出的优势是利率低、快捷方便。一般在国家基准利率上再下浮10,一般用款三天内即可拨付到账。在被调查的50户企业中,集团公司内部融资的户数今年为9户,比2002年增加了6户,到2005年6月末融资金额70725万元,比2002年增加48999万元,增长2.24倍。如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2002年并入中煤集团公司,到2005年6月末共向集团公司融资15100万元,最长期限为13年。
(六)企业拖欠有增无减,成为企业缓解资金紧张的常规方式。主要表现方式:一是产品紧俏行业可以取得购货方预先付给的预收款项;二是以企业信用作担保在购进原材料时的欠款形成应付款;三是占用职工工资形成企业的应付工资。2005年6月末,50户企业应付、预收款为104.2亿元,比2002年增加56.8亿元,占融资总额的比例为26.5,比2002年高8.7个百分点。其中钢铁企业通过预收、应付方式取得资金的最多。
(七)资本市场融资不温不火,发展缓慢。河北省资本市场发展缓慢,企业上市数量、市值和融资额十分有限。截至2004年末,全省共有上市公司41家(去年新增上市公司仅为5家),境内外融资总额66亿元。调查的50户企业中,上市公司2家,2003年、2004年从资本市场融资2.6亿元和3.6亿元,分占全部资金来源的1和0.9。由于五年来股市持续低迷,加上入市门槛过高,使得企业上市融资的内动力锐减。
(八)典当融资成为企业融资的一种补充方式。调查的唐山市上半年共办理典当业务732笔,典当金额为8200万元。在金融主渠道弱化、民间融资转移、直接融资市场门槛高的情况下,企业选择典当融资实属无奈之举。如唐山市向东棉纺织品有限公司因资金紧张,在银行告贷无门情况下,用产成品向典当公司抵押融资56万元。
(九)个人消费贷款间接流向生产领域,“私贷公用”暗渡陈仓。调查发现,不少民营企业主以个人名义用抵押、质押、担保方式谋得贷款,既享受了消费贷款较低的利率优惠,又把资金用于了生产经营,形成事实上的“私贷公用”。调查的迁安市,通过个人消费或无用途组合贷款间接投向企业的资金规模有9.8亿元,约占其金融机构各项贷款的12。
二、企业融资新趋势给宏观调控与金融管理带来的影响
企业融资的多元化,是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主体多元化应运而生的,是企业在银根抽紧和宏观调控背景下的顺势而为,也是市场规则作用下实现资本优化配置的必然结果。纵观西方发达国家,企业融资结构的选择在“啄食顺序理论”指导下,无论是以英美为代表的证券融资方式,还是以日德为代表的银行融资为主的模式,无不呈现出融资方式多元化并相互渗透、相互竞争的发展趋向。我国企业融资方式的变迁,将会对经济活动产生深远影响,也给金融管理提出了新课题。
(一)积极影响:
1、企业融资的多元化,分散了银行的信贷风险。在银行主导型融资体系下,企业产生的行业风险、经营风险、政策风险等等诸多风险无一例外的通过信贷途径向银行传导和转嫁,成为金融风险产生的重要隐患。企业融资的多元化发展,减少了银行的承贷压力,降低了银行贷款在企业融资总额中的占比,从而减低了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
2、企业融资方式多元化,有利于资金优化配置,提高使用效率。主要表现:一是很多新兴融资方式的资金使用效率较高。如票据使用量的增加,使资金流转加快,减少了企业资金占用,通过背书转让就可完成结算,在资金紧张时,可以通过票据贴现取得资金。又如企业集团内部融资,灵活调剂子公司之间的资金余缺,提高了企业内部资金的利用效率,节省了财务费用。二是不同的融资工具之间可以功能互补,有利于优化社会资金的配置。如民间融资、内部调资、异地融资等方式具有信息灵、速度快、手续简便的优势,在捕捉商机方面优于正规金融机构,弥补了正规金融灵活性不足的缺憾。
3、企业融资的多元化,有利于企业信用意识的提升,从而推进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相对于银行贷款,其他方式的融资需要企业有更高的信用度和美誉度。而对缺乏诚信的企业很难在市场上获得融资,这样会促使企业按市场规则办事,增强诚信,从而改善全社会的信用和投资环境。
(二)消极影响:
1、融资渠道的多样化削弱了金融对经济的调控能力。主要表现:一是金融调控对部分融资方式缺乏有效调控手段。如民间融资和集团公司内部融资脱离了银行体系,金融调控鞭长莫及;异地融资和“私贷公用”比较隐蔽,属于宏观调控的盲点;票据融资和典当融资属于外部调控力度较弱的融资方式,这些融资方式的增加,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金融对国民经济的调控能力。二是由于民间融资、异地融资的逐利性较强,相当一部分投向了国家宏观调控限制的行业,会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宏观调控的力度,成为受控行业投资反弹的潜在因素。
2、企业集团内部融资的快速发展,会使金融机构失去部分优质客户。大集团公司并购的企业多是某区域的优质客户或朝阳企业,随着其内部融资的渐长,使企业在当地银行的贷款需求明显降低,造成银行多年培植的优质客户流失,大大降低了银行的盈利空间。
3、企业融资方式多样化,增大了银行信贷管理难度。企业通过民间融资、外埠融资和“私贷公用”得到的资金,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隐蔽性,银行难以了解其真实的资金来源运用情况,增加了银行信贷管理的难度。
4、部分融资方式存在违规操作,容易扰乱正常金融秩序。集资、企业相互拖欠和民间融资等融资方式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规范,容易形成乱集资、三角债和高利贷等问题,“私贷公用”则本身就属于违规信贷操作,这样会直接或间接地形成社会金融风险,进而影响区域金融稳定。
三、规范企业融资行为的政策建议
(一)鼓励企业发展内源性融资,积极创造条件为企业内外部融资提供更多的路径选择。对银行贷款以外的多种融资方式,要因势利导,加强政策扶持,做到合理利用和有效监管。要通过完善法规、健全中介组织、规范交易规则,加强规范和管理,以发挥各种融资渠道特有的优势,以能建立起结构更为合理有效的投融资体系。比如,对已经从“地下”走到“地上”对民营经济发挥了不可替代作用的民间融资,尽快制定出台《民间融资管理条例》,成立民间融资中介组织,实现居民储蓄向民间资本的有效转化,同时将民间融资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为民间融资构筑一个合法的活动平台。
(二)建立健全有关监测制度,及时把握和适度调节社会资金的投向、流量。人民银行通过全国统一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和中央银行大额支付结算系统,及时监测融资的行业、企业变化及其流量、流向、利率、期限等内容,监测集团公司及其关联企业的贷款情况。银监部门加强对企业贷款的真实性检查,对消费贷款进行监督检查,减少“私贷公用”现象。在建立各类监测制度的基础上,加强对社会资金流向、流量等信息的分析研究,为宏观调控和金融决策提供服务。
(三)多管齐下支持中小企业多渠道多方式融资。首先从政策上给予支持,大力发展企业债券,扩大中小企业担保基金规模,支持中小企业上市发行股票和债券,扩大票据市场规模,支持中小企业进行票据融资;其次建立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专门金融机构和部门,降低银行业的准入门槛,允许私人资本进入金融领域,放胆开放金融租赁行业和信托业务,允许生产和流通领域的企业组建以促销为目的的融资租赁公司,放开汽车、房产等领头企业的消费品融资租赁,积极稳妥地发展民办中小银行,建立与中小企业融资配套的中小银行体系,为中小企业融资做出金融制度安排。
企业培训师多元化趋势研究 篇3
关键词 培训师;多元化; 趋势
一、培训师在企业培训中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正逐步融入国际一体化进程当中,时代的变革加快了整个社会的节奏和步伐,企业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也与日俱增,培训成为企业永续经营的动力,倍受关注。培训可以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是保持企业永续经营、适应市场的必然要求,通过培训可以提高员工的素质和技能,使企业拥有一流的人才,创造出一流的业绩,从而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培训是否有效果,培训师的选择是关键因素之一。培训师是成功培训课程的实施者,是整个培训的灵魂所在,是企业的人力资源的开发者和组织者,培训师的选择成为培训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
1.企业培训师是企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好的企业文化,它就会失去持续发展的动力,最终走进失败的深渊。在企业文化建设与培训过程中,企业培训者是企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促进员工对企业文化的理解。
2.企业培训师是企业安全生产的推动者
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也涌现出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标准,员工只有通过培训才能加大安全生产的认识力度,自觉地执行和落实安全制度和技术标准,才能使企业安全生产得以保证。企业培训师是承担这项任务的最佳人选,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3.企业培训师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科研成果的重要桥梁
新的科学技术的转化和推广都要有一个过程,企业培训师掌握了整个行业最先进的管理理念、人才需求和相关的技术,在标准上、培训的目标上、培训的质量上能够迅速满足企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培训师以最快的速度、最直接的形式加以推广应用,提高了科研成果的实施效能。
4.企业培训师是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者
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是对人才的合理使用,通过培训培训师开发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了员工的管理能力和技术素质,使他们能更有效地实现企业和个人的目标。企业培训师比较了解企业员工的现状,知道员工在培训方面的需求,所以企业培训师为企业提供的第一手素材是企业决策层最需要的素材,在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中都离不开这些素材,企业培训师对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责任,任重而道远。
二、培训需求的多元化
1.企业需求方面
在管理理念、技术创新等方面占据先进的地位也就等于占据了市场的一个主动地位,所以当代企业不满足于笼统的职前培训、在职培训和管理培训。培训不仅使员工更加熟悉工作内容还可以吸收外面的新知识和新的理念,特别是同行业的信息,新的科学技巧与方法,这是企业竞争致胜的一个关键因素,也是企业长期发展的一个条件。通过培训能提高企业员工的忠诚度,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培训不是定时定点,而是随时随地、在工作中学习他人成功的管理经验,借鉴他人成功的经营理念,从而提高企业的作战能力。
2.员工方面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激烈的竞争条件下,为了更好的发展自己,企业员工的培训需求呈多样化形势。提升个人能力,通过学习新的知识,才不会遭到社会的淘汰。此外,通过培训可以获得成就感,这是中、高层员工普遍的一个心理需求点,专业性强的培训是他们关注的一个方面。对于新员工来说,陌生的环境可能使他们的工作能力的发挥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在工作中找到一个朋友或伙伴更容易提高他们对企业的认同感。老员工充当这角色,作为一个培训师使新员工快速建立工作的信心和勇气,并在工作中找到一个较好的倾诉对象,解决他们的困难,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对企业的忠诚度,减少企业人员的流失率,使员工能尽快为企业创造价值。
在培训当中,有时候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文化的交流和分享,通过什么方式进行培训以及培训的效果如何对员工产生很大的影响。
3.客户、供应商方面
顾客是上帝,客户、供应商对企业销售服务的满意度决定了企业销售额及利润的高低,而追求利润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在业务往来的过程中可以从客户及供应商的角度出发发现企业存在的不足,并根据他们的意见不断对员工进行培训,满足客户、供应商的需求,这是非常必要的。
4.社会方面
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将会产生出不同的职业,现有的职业也有可能会更加细化、专业化。新的职业的产生在发展的过程中都需要不断培训,进而更加完善,这是不可缺少的,而不同的职业需要的培训师也是不一样的,更加专业化、细分化的工作就需要更加专业化的培训师。
三、企业培训师多元化趋势
早在1983年,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ASTD)就把培训师的角色划分为15种:评估者;团体协调者;个人发展咨询者;教材编写者;讲师;培训发展管理者;销售者;媒体专家;需求分析专家;方案行政执行者;方案设计家;策略专家;任务分析者;理论家。这是培训师多元化的一个最初的划分,之后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培训师队伍逐步走向规范化,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培训师制度的建立也必然借鉴了其他发达国家的经验,培训师队伍必然走向一个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1.企业内部培训师
培训对象的不同,需要不同的内容,根据培训内容的不同其具体可以细分为以下不同职位的培训师。
(1)技术、操作骨干培训师
对于技术和操作类的工作,单纯的理论知识的灌输未必对绩效产生大的影响力,工作的内容决定了其需要有实际的操作实践经验,而在该领域内企业的技术、骨干员工就发挥了他的作用。对于低操作型的员工来说,培训多和日常事务性的工作有关,通过操作骨干培训师以授课的方式对他们进行新技术、新标准的培训,同时也可以通达让员工讨论的形式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作为培训师,通过其丰富的工作经验,突出的工作成绩可以发现员工在这一方面可能会存在的问题,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员工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操作技能。
(2)企业培训专员
培训专员也是企业文化的传播者,将企业文化溶入到自己开发的课程中,并在课程中尽情的展示,让所有学员都能被其对企业的忠诚、奉献所感染,并将自己拥有的知识和技能通过专业化的技巧转化为标准化的课程传授给企业需要的员工,传统的培训专员的角色就太泛了,对于有些培训项目他们的能力还不足,比如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不同员工的技术的再培训等等,这需要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选择不同的外部培训师。企业的培训专员培训的内容主要是介绍企业文化、企业制度以及新员工在培训及职业生涯规划等。如联想新员工培训班4共设5个讲座,向新员工介绍了有关联想集团的发展史,未来的发展目标、行为理念及业务流程、各项制度等。
(3)老员工培训师
很多公司都有老员工带新员工开展工作,这也相当于一种培训方式,而老员工就充当了培训师的角色,这种情况在中小企业中比较常见。一个优秀的老员工对于业务的掌握是非常熟练的,在实际的工作中他能把企业的实际业务需要教给新员工,有较好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正所谓言传身教,老员工同时也是企业文化的传播者,新员工通过日常的工作学习逐步与企业的文化价值观相融合,从而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此外,老员工培训师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教学指导能力和技巧,能针对不同新员工的个性特点实施培训,确保培训的效果。
2.外部培训师
(1)专业知识老师
企业培训的内容包括开发员工的专门技术、技能和知识,知识指的就是员工在该领域内的新知识,社会是向前发展的,知识也在不断的更新,所以企业要不断的对员工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如会计、财务、秘书等职位,因为这一类工作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知道基础,为了应付日益发展的时代潮流就必须学习新的知识,逐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培训需求的广泛也对专业知识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如对语言的不同需求,有的人想学习英语,有的人需要学习日语、越语、法语等等,这就需要不同的专业知识老师,专业知识老师正是顺应了这一时代发展的要求。
(2)职业培训专家
培训专家有别于传统的职业培训专家:①在资格的审核上必定更加严格目前,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已出台了企业培训师职业标准,明确了培训师的职业定位、职业责任、职业能力规范等;②制度更加严格,未来的职业培训专家不再像现在一样,随便弄一个头衔就可以做培训师,良萎不分,培训的效果差强人意。职业培训专家专门研究及从事这一方面的工作,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并能将专业理论知识与丰富的实务经理相结合,同时还掌握了高超的技巧,这一类培训师还必须具备多元化的资历,特别是管理类培训师的专业分布于教育、外语、财经、管理、数学、医学、历史、新闻等各门类,而技术类培训师的培训课程对于所接受的专业教育要求较高,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培训的需要,真正做到培训不同领域的专业化,而企业要聘请职业培训专家就会根据培训的内容的不同选择哪方面专长的培训师。
(3)经验丰富的管理者培训师
总经理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肩负着整个企业的发展重任,对企业的发展方向、发展战略和竞争策略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经理、总经理的个人能力、知识与态度都关系到企业的生死成败。但是企业的管理者的培训不能单纯的采用以往的培训模式,更为重要的是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培训师,所以拥有企业管理方面丰富经验的管理者培训师就应运而生,管理者培训师不仅拥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的知识,更有长期的管理经验,在企业的管理工作中有出色的表现。同时一个优秀的培训师还有灵活的讲课技巧,对管理者的培训必须采用灵活简单的方式,可以采用座谈、讨论和考察等方式。
(4)网络培训师
网络培训是一种借助于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培训方式,这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这一培训方式的出现同时产生了网络培训师。这一培训方式使用灵活,符合分散式学习的新趋势。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很多人不一定到培训的时候才想到要去学习,比如说经理、高校老师、专业性强的工作都需要自我学习的自律性,这一培训方式就适合竞争激烈的社会发展潮流,同时节省了培训学员集中培训的交通费用及时间成本,而信息传递的优势明显,更适合成人学习,这一培训方式为实力雄厚的企业所青睐。
(5)顾客、供应商培训师
商家在销售产品的过程中有哪些做得好哪些不足,顾客与供应商是最有感触。商家有时会请经常到他那买产品的顾客及供应商提意见,这一类就是顾客、供应商培训师,他们在购买产品的过程中,是销售产品技巧、服务、产品质量的见证者,通过对比能发现企业这方面存在的不足,从顾客的角度出发对于销售人员的销售方式、技巧、服务的态度进行培训,对中高层决策者我销售战略上提供良好的建议。这一类培训师对于销售类行业的基层员工是非常有帮助的,但是他们也必须具备较高的个人综合素质,能站在客观的立场上从现实中发现并总结问题,真正提出对企业有帮助的建议,并通过培训使员工的个人行为习惯得到改进。
四、结束语
我国企业培训师制度刚刚建立,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企业和员工对企业培训需求的不断变化的必然趋势,必然导致培训师行业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势,那就是培训师多元化趋势。不同的企业需求不一样,不同层次的员工对培训内容也不一样,所以多元化的培训师更能满足这一需求,提高企业培训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孙明宇、胡媛媛.我国培训师行业的现状及发展初探[J].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2005,(3):48-50.
[2] 高洁.培训师行业现状和专业化发展策略[J].华东经济管理, 2005.06.
[3] 陈萃光、李笑月.浅谈企业内部培训师队伍的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 ,2005,(6):116-117.
[4] 董妙龄.谈谈如何构建高素质的培训师队伍[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8-12.
[5] 王琳.发展中的中国企业培训师[J].中国培训,2004,(6):13-14.
[6] 崔冰.培训师:播火的前行者[J].中国培训,2002,(7):5-9.
[7] 刘航平.让内部培训师-闪亮登场[J].现代企业教育,2006,(12):56-58.
[8] 孙振东、秦旭文.企业培训师在企业培训中的作用[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2006,(8):22-26.
※基金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科研项目:基于时代特征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内涵研究;广西师范学院第四批新课程项目:国际人力资源管理。
作者简介:
电子商务呈“多元化”发展趋势 篇4
1 电子商务“多元化”发展条件成熟
(1) 电子商务的发展环境不断完善, 发展动力持续增强
《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颁布, 确立了国家发展电子商务的战略意图, 标志着政府推动电子商务的总体布局已经形成。政府鼓励电子商务的创新与创业, 以及对电子商务企业的政策扶持, 为电子商务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经济总量的持续扩大, 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和广阔的市场空间。经济全球化与激烈的竞争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外在动力。
(2) 我国电子商务应用成效显著
电子商务已渗透到生产、流通、消费等各领域和社会生活的各层面, 电子商务的主体正在由IT厂商、媒体和电子商务服务商转换为企业, 它不仅改变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 还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和结构, 创造了巨大的社会价值, 促进社会大发展。
目前, 我国近70%的公众从网上获取各种信息, 近50%的人有网购经历;近60%的公众认为电子商务对推动企业发展有重要作用;超过50%的公众认为电子商务在解决就业、国家税收、政府职能、国家政策、法律制度、生活环境、大众文化、公益慈善等方面影响较大。2010年二季度, 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整体交易规模达到1.1万亿元, 2009年中国使用第三方B2B电子商务服务的中小企业数量达到1702万家, 占中小企业的比例为42.6%, 2009年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1.09亿人, 占中国互联网网民的28.4%, 如此庞大的消费力推动了电子商务“多元化”发展趋势。
(3) 电子商务基础建设不断加强
我国在信息传输网络建设、信息传输设备研制、信息技术开发与创新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企业信息化和金融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强。随着终端技术的发展, 智能终端的逐渐普及并成为主流终端, 终端产品融合趋势愈加明显。电子认证、电子支付、现代物流、信用等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建设逐步完善, 电子商务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 中国的网民已占到世界网民的五分之一强。这些充分体现了中国电子商务“多元化”发展趋势的巨大潜力。
(4) 电子商务法制建设日益完善
中央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电子商务政策和法规, 规范电子商务行业行为规则, 推动电子商务的健康、快速发展。《电子签名法》及相配套的《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颁布实施, 成为我国在信息化领域探索法制管理的开端。《电子支付指引 (第一号) 》明确了电子支付中的规范、安全、技术措施和责任承担, 《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网上仲裁规则》特别适用于解决电子商务争议, 《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用来防范支付风险, 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2 未来电子商务呈“多元化”发展趋势
电子商务有“朝阳产业、绿色产业”之称, 具有“高人力资本含量、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价值”的特点, 电子商务核心价值链集“信息流、资金流、人流、物流”为一体, 具有市场全球化、交易连续化、成本低廉化、资源集约化等产业优势。伴随专业化行业网站迅猛发展, 符合区域发展特色的电子商务、综合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日益形成, 以及电子商务的国际化倍受关注, 中国的电子商务已经出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1) 专业化趋势
面向消费者的垂直型网站和专业化网站将大量增加, 并能和若干大型综合性网站并存, 面向行业的专业电子商务平台有发展潜力, 加上稳定的网民基础, 专业化电子商务成为主流。专业化趋势一是面向个人消费者, 就是通过提供专业化的产品线和专业水准的服务, 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二是面向企业客户, 根据B 2 B电子商务模式要求, 构建以大的行业为依托的专业电子商务平台前景乐观。
(2) 个性化趋势
互联网为个性化电子商务提供可能, 并带来巨大的商机。电子商务个性化趋势将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个性化定制信息;二是对个性化商品的需要。消费者将把个人的偏好参与到商品的设计和制作过程中去, 使得所有面向个人消费者的电子商务活动, 必须提供多样化的更具个性化的服务。移动电子商务的营销代表电子商务个性化实现, 企业应用将成为移动电子商务领域的热点, 获取信息将成为移动电子商务的主要应用, 移动电子商务即将会像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一样“飞入寻常百姓家”。
(3) 融合化趋势
伴随个性化, 专业化电子商务的发展, 任何一个网站都会面临资源的空缺和内容的贫泛, 越来越不能满足网民全方位、多层次的的个性化需求, 不同类型的网站以“战略联盟”方式协作成为必然;目前, 定位相近、业务相似的同类网站的“重复建设”问题显著, 居于电子商务领先地位的优势企业, 凭借其资源、品牌、客服规模等优势, 在同类网站间采取“互补性收购”, 这些因素势必使电子商务在最初的全面开花后走向新的融合, 实现优势互补, 资源共享, 增强行业核心竞争力。
(4) 智能化趋势
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 电子商务信息化的需求和服务给信息管理系统带来一定的智能化处理需要。智能化的功能包括数据分析和优化两方面。智能化数据分析功能可以帮助企业从简单的数据处理业务提升到智能的信息分析。通过自动对大量数据信息进行分析, 判断其对企业业务的影响程度, 并对超出正常值范围的异常状况进行预测、分析和解释说明, 随之给出建议性的应对措施;智能的优化功能可以帮助企业基于多维约束条件和多目标任务同时并存的情况制定计划, 常用的优化基础模型有随机优化、多目标优化、线性与非线性优化、动态优化等;另外智能商务能为企业实现整体供应链的协同运作提供支持和帮助。
(5) 国际化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迅速发展, 网络已成为跨国集团和国外企业投资热点和开发热点, 中国的潜在市场和无限市场商机已被国际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的巨商们关注, 海外电子商务企业直接进入中国市场;国内企业也通过海外上市吸收海外资金, 在电子商务企业内, 外籍或具有外资企业背景的高级管理人员显著增加。加之宽带技术, 交易安全技术等支撑技术迅速发展, 将推动我国电子商务和国际市场对接的进程, 电子商务国际化成为必然趋势。
(6) 区域化趋势
中国人口众多, 幅员辽阔, 经济地区发展极不平衡。由于地区自然条件的差异, 居民生活水平的差异, 文化风俗的差异, 网民结构的差异, 在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发展中表现出极大的区域差异。
目前, 我国上网人口仍将以大城市、中等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为主。以发达经济带为基础形成的有区域经济特点的信息产业群, 网站建设群, 将在京津及东南沿海地区出现。
(7) 纵深化趋势
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支撑体系逐步趋向规范化, 图象通信网, 多媒体通信网、高速宽带互连网三网合一将缓解并解决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网络瓶颈, 企业与个人参与电子商务的深度进一步拓展。新一代的电子商务将取代简单地依托“同站+电子邮件”的方式。电子商务企业将从网上商店和门户的初级形态, 过渡到将企业的核心业务流程、客户关系管理等都延伸到互联网上。个人应用电子商务将从点对点的直线方式发展为多点的智能式。电子商务纵深化发展是通过电子商务向产业化、大众化实务、技术管理新需求扩展延伸, 实现电子商务生命力的延续。
(8) 法制化趋势
电子商务是网络经济的主要内容, 网络经济是市场经济的一种表现形式, 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法制经济。网络经济带来的新问题, 打破了由传统法律来调整社会关系所形成的平衡状态。虚假广告、网络诈骗、域名争议等电子网络纠纷案件逐渐增多, 社会各界都迫切需要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 电子商务法制化成为电子商务业规范发展的保障。近年来, 政府已出台包括投资、税收、技术、安全等方面电子商务发展政策;涉及的网上拍卖、网上支付、物流、数字认证、隐私权保护、电子邮件、法理学、域名、数据库以及知识产权等法律问题的解决办法引起关注。例如, 政府专门指定工商部来对网络购物市场进行专项管理, 社会上出现个人卖家自愿在工商执照的注册方面做些东西等。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R].2007-06-01.
多元化趋势 篇5
2013年婚宴流行趋势:结婚地点
草坪、庭院、湖泊、海滩、森林公园、甚至度假村等成为婚宴热门场地,这样的场地更加开阔,能打造宽阔的舞台,新人在享受浪漫时刻的同时,也能让来宾的心情更加轻松舒畅。在婚礼的择日、婚礼举办时间的选择上越来越多样化,非节假日及晚间举办婚礼的人们越来越多。夜晚婚礼将成为婚礼流行趋势。虽然与传统的习俗有点冲突,但喜欢浪漫、神秘,追求完美的婚礼新人将引领潮流。
2013年婚宴流行趋势:细节取胜
时尚个性的婚礼,往往能通过细节取胜。婚礼的不同点,细节的打造就能突显出来。年轻新人们婚礼上的表现手段,将会更加的丰富多彩,无论是鲜花、道具、舞美、灯光、音响还是乐队,在新人们极富创意的策划下,都能将其打造成一次独一无二的、不落俗套的盛典。
2013年婚宴流行趋势:主题化
主题婚礼就是用一个特有的主题贯穿整个婚礼的始终,使相对模式化的婚礼充满主题色彩,使一个形式化的过程变得真正有意义,具有值得新人品味和珍藏的价值。主题化的婚礼绝不是简单的鲜花、道具、舞美、灯光、音响等的堆砌,更多的是能通过对新人爱情故事的了解,提炼出婚礼主题,策划出适合其的婚礼。
2013年婚宴流行趋势:婚礼将成为一场秀
对于年轻的新人们来说,婚礼不再仅仅是一个形式,将会演变成一场秀。当然,浪漫的场景依旧是婚礼和婚宴的重头戏,只有在好的环境中才能感受到婚礼的乐趣,而不是劳累和完成任务一般的应付。虽然这可能会花去不少的经费,但是一生一次的独特的创意也是物有所值的。
2013年婚宴流行趋势:婚礼时间
在婚礼、婚宴时间的举办时间上,选择开始变得更为多样化。过去很多人都集中的在节假日以及中午举办婚礼,而现在,非节假日和夜间举办婚礼的新人越来越多。夜间婚礼,在星光和灯光、蜡烛以及烟火的点缀下,能够轻而易举的营造出浪漫的情境,而且更具神秘感,追求个性婚礼的80、90新人将引领这个潮流。
试论声乐教学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篇6
陈艳伟
目前,不管是经济还是文化都开始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我国声乐作为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西方声乐的影响,变得更加多元化。本文介绍了我国声乐教学中目前存在的缺陷,并分析了多元化发展对声乐教学的主要作用,提出声乐教学多元化的发展特点,最后提出从各个途径更好地推动声乐教学的多元化发展,发挥教师和学生在声乐教学多元化发展的作用,不仅为当前声乐教学的多元化提供肥沃的土壤,而且为未来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基础。
声乐教学 多元化 发展趋势
全球各个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相互的交流也越来越多,这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各国的文化千差万别,每一种文化都是具有无限魅力的瑰宝。 我国在发展本土的文化时,会吸收其他国家文化中的精华成分,推动我国文化的发展。音乐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变得越来越多元化。不过如何使得我国的音乐既能保留自己的特色,又能吸收其他国家的精髓,是一个大难题,这也声乐教学在多元化的发展新趋势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声乐教学的主要缺陷
我国许多高等院校尤其是艺术学校在声乐教学方面受到不同因素的限制,存在一些缺陷,从而阻碍了声乐教学朝着多个方面发展。这些缺陷首先表现在声乐教学的标准样式开始变得越来越一样,而没有更加多元化。从全球的音乐发展来看,不同国家的音乐特点不一样,产生了不同流派和特点的音乐,变得越来越多元化。 但是我国在声乐教学上受到以往教学模式的束缚,重视培养学生的声乐技巧,却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声乐艺术修养。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声乐老师主要面对整个班级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共同性,而没有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而且对于每个民族的学生在声乐方面的发展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进行声乐教学,并没有几个声乐老师可以做到,声乐老师也没有把学生看作是教学的中心。在这样的声乐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声乐方面的知识水平和技巧水平就变得特别相似,没自己独特的声乐特点,这也阻碍了声乐教学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除此之外,声乐专业的学生受到名气和利益的影响,为了跟明星一样在名气和经济上都获得非常大的成功,就模仿著名明星在声乐方面的演唱技巧和发声特点。如果声乐专业的学生只想变成某一位明星,就会在不断模仿的过程中失去了自己的特色。
二、声乐教学多元化的主要作用
西方音乐方面的纹理对我国在声乐教学方面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我国在进行声乐教学使总是重视西方,而忽视了中方特色。为了不让西方音乐对我国传统音乐造成不利的影响,影响我国音乐文化保留自己的特色,声乐教学应该寻找民族音乐的继承和传递,从多元化的方向出发,打破原来的声乐发展束缚,努力进行各种不同的尝试,使得我国的声乐教学在今后的道路上具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多元化发展的出现是必然的,它是由于历史、文化等方面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产生了多元化的要求。 在不同地方、不同领域、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文化过程中,西方文化进入我国,以及我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均促进了多元化的产生。我国声乐教学只有顺应这种趋势,有利地引导它去为声乐教学的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能够使得各自的文化流入更加新鲜的血液,使得多元化的发展方向从本质上转变为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给人们营造更多的音乐享受,通过更加创新的途径去进行文化之间相互结合,融为一体,给声乐的发展和教学的进步营造更加辽阔的空间。改变和更新声乐教学方面的观念,不但会对教学方法造成影响,还会影响教学目的等各个方面的改革和发展,同时对培育各个方面全面发展的高质量声乐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声乐专业的学生在今后进入相应岗位的时候,他们的创造力、应变能力和综合能力都会得到增强,从而在声乐领域获得更加出色的表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符合素质教育对声乐教学的要求,所以成为声乐教学的重点,也推动了声乐文化不断发展。
三、声乐教学多元化的发展特征
目前,全球各个国家在艺术方面都走向多元化的发展方向,显现出千姿百态的文化景象,各个国家在文化和艺术之间的交流和渗入,结合和融入,都逐渐成为文化继承和传递的主要支柱。 不同艺术文化之间的相互交融,给予文化不一样的活力和生机,这也是艺术从事者希望达到的境界。在艺术发展的方向上寻求多元化,我国在声乐教学上也不例外。在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影响下,声乐教学在内容和方法等方面体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以前的声乐教学模式已经改变了,不再是单一的模式,而是声乐和其他各种各样的艺术进行结合和融入,并进行相应的创新发展。声乐教学不管是在内在涵义上追求多元化,还是在外部形式上更加多元化,都给目前声乐教学制造了更多的机会,使得教学模式更加新颖。声乐教学的内在韵味更加浓厚,在多元化发展下的生命力也更加顽强,从而给声乐专业的学生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提供更有利的支持。声乐教学在多元化方向的发展上具有迫切的需要,这也来源于时代进步的需要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艺术要进一步发展,声乐艺术要寻求更广阔的空间,导致目前各个高等院校都要改变声乐教学的观念,进行更加深入的改革。声乐教学的观念和模式要改变,声乐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要更新,教师和教学资源要丰富,从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培育各个方面都得以发展的声乐人才。
四、声乐教学多元化发展的实现途径
1.发挥声乐老师在教学多元化发展中的作用
声乐教师在实现教学的多元化发展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引导着声乐教学的发展方向。声乐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关系到教学是否可以正常有序地开展。学校需要提高声乐老师的素质,除了要具备较为熟练的声乐技能,还需要跟随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更多地涉及声乐教学方面的先进知识,获取丰富的实践经验,才可以通过声乐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更丰富的声乐知识和更扎实的声乐技能。声乐老师应该学会如何从实际生活中吸取经验,把生活经验和声乐教学的知识及技能联系在一起,而不是用生理等科学来向学生解释呼吸的演示,这样的声乐教学更加生动,学生也更容易接受,能够特别快速地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声乐老师在跟学生互动的过程中,要学会抓住学生的思想特点,让学生对多元化的声乐教学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使其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以及对声乐的困惑和不解,让声乐教学的形式和涵义都能够实现多元化。
之前的声乐教学都是单方面的,新的发展趋势下,声乐老师不能再对学生进行生硬的灌输,而是寻求教学内容上的多元化,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更加积极地进行声乐学习,把自己想要学习和感兴趣的声乐内容加到声乐课堂中。老师和学生之间要进行更多的互动,让学生能够拥有自己选择的权利,在学生给老师进行反馈中促进教学的进步,在老师给学生进行反馈中促进学习的进步,从而创造学生真正喜欢的声乐教学。如今的技术不断发展,给声乐教学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设备,声乐老师要善于利用这些信息设备,让学生及时了解我国及其他国家在声乐方面处于尖端地位的研究结果,拓展他们的眼界,使其深入认识声乐教学的发展新趋势。在声乐教学的实践中,老师要给学生更多实践的机会,提高其各个方面的素质和能力。老师还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考核和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在声乐学习中的缺陷和不足,从而对其进行指导和纠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2.发挥声乐学生在教学多元化发展中的作用
在声乐教学中,学生占据着主要的地位,如果想要发挥他们的重要作用,学校和声乐老师就应该营造优质的教学环境和良好的教学氛围,从各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多方面的能力,使其认识到自己在声乐教学的地位有多么重要,进而更加努力地使声乐学习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前进。声乐教学需要促进学生树立多元化的声乐观念,增强其对声乐教学里多元化文化的认识,进而达到他们对多元声乐的要求,同时形成开放广阔的音乐态度,接受不同种类的音乐流派,无论是在学校里学习,抑或是在毕业后从事音乐行业,都能够从多元化的角度去接受和学习音乐。在声乐教学中,建立学生关于声乐学习和审美艺术的多元化观念,是提高学生的声乐素养和能力的重点所在,学生能够涉及更加多元化的声乐表现手法。 在以前的声乐教学中,总是重视西方的声乐,而忽视了我国的声乐。虽然在我国最开始发展声乐教育的时候,借鉴了许多西方的经验,但是如果我国想要把声乐教育上升到更高的台阶,不以民族的声乐为基础,就无法获得长久的发展。所以,在进行声乐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把民族的声乐也加入到教学内容中,除了学习西方的声乐歌唱方法和技巧,还需要在我国民族的声乐中提取出更多的精华,经过不断的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并且从经验中提升和创新,从而促进声乐教学的多元化发展。除此之外,促进声乐教学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还可以依赖于教学材料、教学设备等。 在声乐教学中,教师需要联系学校的实际情况,更新教学观念,不让多元化成为空谈。当然,我们也不能没有目的地追求声乐教学的多元化发展,应该紧密结合声乐教学的目的,跟随时代的角度,在声乐教学上促进教师和学生的进步。
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改革也不断提升,全球各个国家在文化方面都会进行交流和分享。在文化领域,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依靠本土的基础,也依靠本土与其他国家的交流。我国的声乐教学正是受到这样的影响,才使其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已经成为确定的局面。 在如今的世界里,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追求多元化,学校在进行声乐教学的时候也需要迎合这一新的趋势。声乐教学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的新趋势,为我国培育出具有各个方面能力,并且具有多元化眼光的声乐人才。
[1]陈卉.民族声乐教学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J].音乐大观,2014(8).
[2]毕亚楠.谈声乐教学多元化的发展趋势[J].大舞台,2014(4).
[3]宋淑红.中国声乐教学应开创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将世界民族音乐引入声乐教学课堂[J].中国音乐,2008(3).
[4]胡久华.传承文明,开拓创新——谈声乐教学的多元化发展趋向[J].音乐时空,2015(1).
多元化趋势下的航运业变局 篇7
因此,这种船东身份多元化的趋势造成的影响主要方面来说应该是积极的。首先会让专业船东感到一种危机感,从而激励其提升航运服务效率,船东身份多元化实际上拓宽了融资渠道,形成了一个多领域、多主体的渠道,使行业发展道路得以拓宽。平心而论,航运业并不是一个高收益的行业,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无非是日均收益在一万美元左右的情况。但是到2001~2009年突然飙升到了两万美元左右,这使得船东对市场失去了理智判断,投机情绪严重,所以船东身份多元化也会促进航运市场的理性回归。还有就是实现了全产业链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全产业链是强调以需求为导向,从产业链的源头做起,集原料生产、产品加工、贸易、物流、分销及品牌推广为一体的新型商业模式,所以货主企业经营航运业会使全产业链一体化的商业模式得以实现。
当然不可否认,船东身份多元化,非专业船东增多不可避免会带来一些弊端。我想其中首要的就是运力过剩,使得运价低迷。2013年7月份,全球的干散货船队运力达到7.005亿吨,运力增长和需求增长不成比例,造成运力过剩,以至于使得运价难以走出低谷。
第二就是缺乏网络经济性,降低了运输效益。网络经济实际上是运输网络质量增长带来的平均运输成本下降的现象,这里包括运输网络扩展,是一个网络幅员经济。作为多元化的非专业船东来说,他的自营船队运输网络有限,没有办法实现网络幅员经济。
第三个方面我认为易造成短期行为,影响行业的产品发展。因为非专业船东的经营船队主要是为主业服务或为实现资本增值,而专业化船东对船运业发展具有全局性战略实业。
第四,从安全角度上看,水上运输安全是航运业的立足之本。专业化的船东已经形成了安全管理体系与应急预案体系,而非专业化船东在这方面就会存在很多的隐患,也存在很多问题。
在当前船东身份多元化背景下,专业船东该如何发展呢?有些人难免产生迷茫。我觉得可以用三句话加以概括:理性认识航运市场周期,避免大起大落;推动船舶技术标准升级,规范散货运输操作;增强专业船东间的合作,构建运输网络。
我国观演建筑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篇8
1 观演建筑发展简史
最早的观演建筑出现在古希腊, 露天剧场是古希腊剧场的标志, 其代表作有雅典酒神剧场、埃庇道鲁斯剧场等。随后, 古罗马时期的半露天剧场在古希腊剧场基础上有进一步的发展。意大利又在古罗马剧场的基础上发展出马蹄形看台的观众厅和镜框式台口的箱形舞台[2]。现代剧场则有美国纽约的林肯演出中心, 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 英国伦敦国家剧院等等。而中国剧场的历史可上溯到汉唐。1909年上海首次运用了西方的镜框式舞台、转台、天桥等剧场结构, 并运用了绘画性背景。1953年后建造的大型剧场不断完善, 如灯光设备与剧场视听条件都达到当时的国际标准[3]。20世纪80年代建造的一系列大型剧场其机械化、电气化的程度较高也较为完善了。90年代后期至今, 我国新建了一大批大型观演中心, 形成一次兴建观演建筑的热潮。
2 影响观演建筑发展的主要因素
2.1 人文、经济、科技对观演建筑的影响
古希腊时期, 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 修建剧场多利用山坡地势, 整个剧场处于露天, 并且希腊人开放、民主, 所以剧场不仅是当时的娱乐场所, 也是自由民众集会的地方。古罗马时期, 剧场的建造技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拱券技术也较为成熟, 剧场逐渐从露天转为半露天, 并不再依靠地势, 可独立修建, 古罗马圆形剧场就是最好的例子。经过几百上千年的演变和发展, 建筑技术已有了很大的飞跃, 拱结构、桁架结构、悬索结构等等已经可以解决大跨度结构的技术问题。建筑材料也从石材、木材、泥土等天然材料逐渐转变为砖、陶瓷、砌体等人工建材, 再到现在运用最多的混凝土、钢材、玻璃、合金, 甚至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板、无石棉硅钙板等高技环保建材。如今多种思想并存发展, 观演建筑则以新的姿态去适应着时代的潮流, 接受时代的信息, 运用科技最前沿的成就, 最大限度的满足总体构思能够表达现代人们所想象出来的造型新颖、富有时代感的趋于艺术形象的建筑空间。
2.2 人们审美情趣、消费观念的改变对观演建筑的影响
在古代, 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匮乏, 娱乐方式单一, 观演场所成为当时文化艺术传播、交流的主要平台, 且观演建筑多为一厅多用的混合型, 在空间上与其他建筑相渗透, 如庙台与庙会结合, 会馆戏楼与会馆其他功能结合。现代社会文化传播的渠道不断增多, 人们文化生活的品味和审美情趣不断提高, 人们到剧院观看表演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看”与“听”, 而是精神和物质上的高品质追求, 即高品质的视听条件、高质量的空间环境、高品位的建筑造型等。在今天, 大中型剧场已经逐渐淘汰了“一厅多用”的模式, 使剧场由一个混合性大厅向多个专业性小厅转变[4]。消费观念的改变则着重体现在人们对“观”与“演”以外部分的特殊需求。20世纪60年代~70年代的中国, 由于物质条件不足, 人们的生活水平较低, 当时观演建筑多为影剧院, 建筑的形制千篇一律。然而今天, 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除了注重观演环境的质量, 还期望建筑内具备更多的功能。
3 我国观演建筑发展中出现的矛盾
3.1 观演建筑的发展与兴建和社会整体素质之间的矛盾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 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整体提高, 但是我国人口众多, 人们的文化水平和艺术修养仍良莠不齐。剧场中所演绎的内容, 是不是人们都能够理解, 都能够欣赏, 高端的艺术与文化使很多人对此望而却步。然而目前大兴土木修建的一系列剧场, 我们并不知道它们在建成后的走向。
3.2 专业化与非专业化之间的矛盾
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对文化娱乐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变化。除了观赏表演之外, 还追求安逸的心理享受。目前, 进入文化娱乐场所的人已经普及到文化阶层的中、下层。然而他们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品味大多还达不到专业的水平, 他们对于文化艺术的欣赏总是要放到自己的非专业参考系中去作一番比较。所以, 在人们追求高档次、专业化的剧场的同时, 非专业的文化艺术品位就与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何赋予剧场更多层面的文化因素, 如何注意人与影剧院之间的有机交往, 值得人们深思[4]。
3.3 耗资巨大的观演建筑与其非赢利性的矛盾
一个大型观演建筑的投资巨大, 目前先后建设的一系列大剧院的耗资均超过10亿人民币。然而, 剧院的赢利性较低, 除了门票和一些场地租借并没有其他的收入来源。并且, 在提倡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今天, 这样的艺术文化公共建筑还需要无偿的为地区或者城市提供一些文化传播的活动场地。
4 我国观演建筑的发展趋势
4.1 大型观演建筑向综合性的演艺中心发展
近几年, 各大城市都踊跃的建造着能体现自己城市文化内涵的大型观演建筑。从这些剧院的外观造型、功能定位、艺术内涵等都可以看出, 它们已经被当作该城市的标志性建筑, 并以宏伟壮观及能够突显地域特色的外观营造了一个集文化、艺术、科技于一身的高层次的、多专业的、多功能的建筑形象。国家大剧院的功能设置, 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型观演建筑多功能、综合性这一发展趋势[7]。
4.2 中型观演建筑向大众化的演艺中心发展
大型观演建筑的必要性不能忽视, 但是并不是每个城市、每个地区都适合这样的观演建筑, 特别是中小型城市。因此, 中型剧场建筑就成为这些地区文化建筑的主流。中型观演建筑规模不那么宏大、结构没有那么复杂、功能没有那么齐全, 但是投资较少、实用性强、门槛相对较低, 为更多的人群所接受。这类中型剧场对于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4.3 小型观演建筑向开放性的社区文化娱乐中心发展
大型和中型观演建筑的文化艺术影响是不足以辐射整个城市或地区的, 在中小型城市会看到一些小型的观演建筑, 它们强调的是观演建筑与城市之间的关系, 与周边人们生活之间的关系, 即把它看作一个文化艺术区域, 也就是设计成一个城市公共空间, 这种观演建筑开放性很强, 在某一个时候它是剧场, 或许在另一个时候它是社区的休闲娱乐场所。在这里可以感受各种不同的、统一的或自发的、高雅的或民俗的表演以鼓励城市和社区的文化生活, 可以看到很多其他的生活艺术形态, 可以看到生活和艺术之间的撞击和融合。吴硕贤先生曾经在他的文章中提到过城市的户外观演空间。这种观演场所用很平民的形式将文化艺术辐射到更多的地方。它的参与性和宣传性都很强, 最贴近人们的生活[8]。
大、中、小观演建筑或城市观演空间, 针对各自适应的人群, 减少了专业与非专业以及不同文化层次的人群对于艺术品味不同的矛盾, 避免了盲目的建设大型观演建筑, 降低了国家及社会的投资, 适应我国现阶段和今后较长时期人们精神文化多样化的需求。
摘要:通过对观演建筑的发展史和影响观演建筑发展的主要因素的研究, 分析了我国观演建筑发展中存在的矛盾, 探讨了我国观演建筑的发展趋势, 以适应我国现阶段及今后人们精神文化多元化的需求。
关键词:观演建筑,发展趋势,多元化,综合性,大众化
参考文献
[1]冷御寒.观演建筑[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9.
[2]陈志华.外国建筑史 (19世纪末叶以前) [M].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 2004.
[3]潘谷西.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 2004.
[4]吕学军.浅谈观演建筑的发展趋势[J].中外建筑, 2001 (4) :47-48.
[5]罗小未.外国近现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 2004.
[6]王铮, 单踊.当代国内剧场建筑发展的两重趋势[J].山西建筑, 2008, 34 (6) :25-26.
[7]刘育东.建筑的涵义[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6.
多元化趋势 篇9
一、我国民歌演唱艺术主要风格流派的形成与发展
(一) 学院派的形成与发展。在我国民歌演唱艺术发展的过程中由我国音乐学院培养出来的专业民族声乐的人才我们称为学院派。学院派是目前我国在民族声乐实践中最为科学新兴的一种唱法, 这个学派符合了当代人的审美需求, 这是中国民族依照自身独特的审美习俗和民族语言发展出来的, 所以这一学派的整体风格就是充满了浓郁的中国风格。学院派的发展借鉴了西洋独特的发声技巧, 将中国传统的共鸣、咬字的技巧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歌唱方法。学院派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美声的影响在唱法上发生了一些变化, 但是在整体上依然保存了我国一些鲜明的民族特色。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学院派也朝着新的方向发展, 逐渐形成科学、民族和时代性的新式美学特征, 成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表演形式。
(二) 借鉴地方戏曲唱法。借鉴地方戏曲唱法就是将戏曲和民族唱法融会贯通的歌手演艺艺术的特色。而戏曲演唱艺术是一种将文学、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形结合的一种中国传统综合演唱艺术。这种艺术形式的历史较为悠久, 所以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后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地方戏曲唱法变现出来的不同就在于声腔系统的不同, 这种新式唱法的形成借鉴了戏曲艺术的传统精髓, 在继承中不断发展, 只有这样我国的传统的戏曲唱法才不会迷失方向。
(三) 原生态。原生态唱法就是民族民间唱法, 演唱者一般都是在山间地头自娱自乐的唱山歌, 这种艺术形式并不是专门的在舞台上表演。所以这种艺术形式是与大自然十分的协调, 一般演唱出来的声音都是充满了古朴与自然的气息。原生态这种唱法是一种原始的唱法, 这种艺术形式是各族人民再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在民间广泛流传的音乐形式, 这种艺术形式是这中华民族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民歌演唱艺术发展的主要动因
民歌艺术这种艺术形式是以人声的歌唱作为音乐信息的载体来表达思想。在这种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中继承、创新是它发展的重要形式, 换句话说民族艺术的发展必须努力学习和继承发扬传统的民族声乐艺术的经验与成果, 所有民歌演唱艺术发展的主要原因就是借鉴、继承与创新。
(一) 继承。我国的民歌发展历史悠久在这段时间里我国民歌艺术的成果颇为丰富, 在民歌世代相传中后人对前人的民族艺术的传承中使我们对我国的民族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继承。我国民歌艺术作为意识形态, 受到了我国民族感情、语言和文化审美的影响, 使得我国民歌艺术表现出来了浓郁的民族性。而它的歌唱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建立在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审美的基础上, 这使得这种文学表达形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 所以可以发展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除此之外, 由于我国语言习惯使我国的民族演唱者都是最求字正腔圆为核心, 声情并茂为审美原则。
(二) 借鉴。我国民歌艺术在发展中与其他艺术相互借鉴, 所以在近几年来我国学院派在民歌演唱中取得了不错的成就, 这样不仅证明了中国民歌艺术唱法在发展中与传统文化的结合较为深刻也证明了借鉴西洋美声唱法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国民歌演唱艺术借鉴了西洋的美声唱法, 主要是因为美声唱法在发声训练上是十分的严谨和系统的, 这样可以使我国民歌演唱在发声训练上也逐渐的朝着系统化的方向发展。在唱法中我国民歌演唱中也及借鉴了西洋美声的演唱方法, 使得我国民歌演唱在音律和声音连续方面得到了改善。除此之外, 我国的民歌演唱还借鉴了西洋美声的许多有用的方法, 这样不仅能让我国的民歌演唱艺术得到发展也使得我国民歌演唱艺术与世界接轨, 增强了我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三) 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长久不衰的关键。在民歌演唱的进程中也是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使民歌的种类越来越丰富。在我国的民歌演唱艺术形式的发展过程中逐渐也形成了一个有着典型民族风格的艺术形式。在民族演唱艺术形式的发展中的创新可以分为集体和个体的创新, 但他们所取的成果都是为民歌演唱做出了新的贡献, 都是促进了民族演唱艺术形式的进步。
三、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也被重视起来, 我国的传统文化的成果以民歌演唱艺术形式表现出来, 所以我国民歌演唱形式发展的多样性也必须得重视起来, 只有这样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才能提升起来, 不仅如此, 民歌演唱艺术形式的发展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传承中国文化的一种途径, 所以说文化的多样性发展是必然的。
参考文献
[1]王志昕.从原生态元音乐看我国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4, 42 (1) :119-121.
浅析高校健美操发展的多元化趋势 篇10
一、高校健美操表现形式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1. 动作的“舞蹈化”
如今的高校健美操运动不再只是单一的操类运动, 而是融合了很多现代化的流行舞蹈, 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舞蹈元素。高校健美操动作的“舞蹈化”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 融入了流行时尚的现代舞蹈元素, 如炫酷的街舞、摩登华尔兹、时尚踢踏舞、激情拉丁舞等, 高校选择的各种健美操套路都不同程度的涵盖了这些时尚的舞蹈元素。第二, 高校健美操动作的“舞蹈化”还体现在动作创编与排练的过程中, 很多高校鼓励和支持学们自己创新与编排, 学生们自己的舞蹈化的健美操动作在表演中显得更加得心应手。
2. 音乐的“流行化”
现如今, 高校健美操音乐的选择越来越趋于流行音乐, 极大的融入了各种类型的音乐风格, 如街舞里的Hip-Hop、Locking, 爵士、电子乐以及时下的一些流行歌曲, 在各大高校都被不同程度的作为健美操音乐使用。健美操音乐的流行元素, 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 更有利于高校健美操的可持续发展。
3. 审美的“艺术化”
健美操隶属于体育文化的范畴, 但它又不是纯粹的体育运动, 它融合了体操、舞蹈、音乐, 追求的是一种人体的健美, 可以这么说, 健美操是所有的体育项目中最具艺术性的, 艺术美是健美操的灵魂。在健美操运动的过程中, 参与者通过身体动作来展现人体的健与美、协调连贯的动作、美妙的音乐、干净利索的健美操服饰等这些都是健美操艺术美的体现。健美操的艺术美表现为舞操过程的动态美和瞬间动作造型的静态美, 这个动与静的结合使得健美操具有在时间和空间的整体美延续, 这是其他体育运动不可比拟的。如今的健美操融入民族地域特色, 时尚流行元素, 使它的艺术性更加丰满。
4. 表演的“舞台化”
如今, 健美操运动不再只是作为一门简单的体育课程而存在, 它不再像以前那样仅仅是学校师生锻炼身体的方式, 健美操运动已经成为各大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很多高校专门为大一新生安排健美操运动比赛, 这样学生学习健美操就不再只是为了应付了事, 产生的竞争性使得健美操的表演越来越具有“舞台化”趋势。健美操出现在高校舞台上, 多样化的队形变换、华美的服饰、时尚的音乐加上学生们青春洋溢的毛孔, 使得健美操舞台表演极具视觉冲击性。
二、高校健美操的教学多元化趋势
1. 指导思想“明晰化”
高校健美操的指导思想体现为“健康第一”“素质教育”“终身教育”三个方面。健美操运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健美运动的乐趣中, 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增强身体素质。高校健美操教育以“健康第一”为总的指挥大纲, 以学生的身体健康作为主要目的和最终目标。但在新时期健美操的指导思想还包含“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素质教育”强调健美操的目的不仅仅体现的身体健康方面, 还要求学生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终身教育”的思想旨在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让学生们以后毕业走出校园也能有意识、有目的、有规划地进行体育锻炼。“健康第一”“素质教育”“终身教育”三者作为高校健美操教育的指导思想, 一脉相承, 各有侧重, 缺一不可。
2. 教学内容“丰富化”
自健美操运动课程在高校开展以来, 备受学生们的青睐, 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 健美操运动体现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 如今的健美操发展全面, 内容涵盖健美运动的各个方面。现代高教健美操内容极为广泛, 内容包括种类繁多的体育舞蹈如华尔兹、集体舞、拉丁舞、街舞等, 形式各异的健身健美操如有氧踏板操、有氧搏击操, 动感啦啦操等。此外现在的很多高校还开设了当下社会流行的健美健身课程, 如充满异域风情的性感肚皮舞, 最流行的养生方式瑜伽和普拉提等。高校的健美操内容越来越丰富多样, 呈现以健美操运动为主, 各个种类全面开花的盛况, 使学生们的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3. 教学方法“多样化”
相比于那些文字科目的教学, 健美操教学显得极为复杂, 它是一种身体姿态的动作教学, 是通过教师的动作示范, 学生的动作模仿和练习来完成的。我们知道一套完整的健美操套路, 动作繁多, 动作与动作之间变换较快, 衔接的复杂, 再加上要配合音乐旋律, 因而在平时的健美操教学课堂上, 如果教学方法不当, 不仅收不到好的教学成果, 甚至会造成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乏味、枯燥, 课程难以顺利进行。所以, 采用多样化的、科学化的教学方法显得极为重要。现今高校健美操的方法多种多样, 有传统的讲解示范式教学, 还有一些新兴的教学方法, 如探究式教学、合作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 更有一些高校引进了一些健身俱乐部的方式、方法, 如金字塔教学法、递加教学法、线形渐进教学法等, 这些五花八门的教学为高校健美操课堂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使高校健美操教学硕果累累。
4. 教学环境“现代化”
良好的教学环境是教学效果的基础保证, 当前, 我国绝大多数的高校体育设施都已适应现代化体育教学的要求。各大高校都拥有自己的完善的现代化体育馆、足球场、篮球场、游泳馆以及一些其他的体育设施建设, 现代的高校体育课已经没有了曾经“晴天一身灰, 雨天一身泥的”尴尬现象。健美操是一样室内运动项目, 展现的是人体的健与美, 它需要充分的空间来完成肢体动作学练, 完善的形体镜设施, 光线充足干净舒适的室内环境, 以及良好的音响设备等都是健美操教学成果的有利保证。“现代化”的健美操教学环境是健美操教学的要求, 健美操教学环境的“现代化”势在必行。
三、小结
高校健美操发展的多元化趋势, 适应了现代体育教学的要求, 与高校人文教育、素质教育一脉相承, 这种多元化的健美操运动, 增强了学生们生理和心理素质, 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 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
参考文献
[1]白金凤.高校健美操舞蹈化趋势发展现状调查研究[J].科教纵横, 2010, (3) .
[2]贺改芹.健美操“多元化”趋势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0, (6) :26.
日化渠道:多元化渐成发展主趋势 篇11
近几年,日化渠道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无论是传统的商场、超市、美容院,还是新兴的日化专营店、网购、直邮,都是蓬勃发展。并且,日化企业渐渐摒弃各个渠道“井水不犯河水”的固有认知,开始频繁“混搭”,纷纷走上了渠道多元化发展的道路。
最典型的是,日化线与专业线的混搭,出现了众多脚踏日化与专业两线的“两栖企业”“两栖品牌”。两栖生存的先行者首推上海伽蓝集团,伽蓝旗下的美素,创造性地倡导“前店后院模式”,改变了两线互不相干的局面,走出了日化与专业融合推广的第一步,此后,伽蓝又推出自然堂,并巨资实施整合营销传播,使自然堂成为日化线的本土一线品牌。上海伽蓝集团通过战略性的创新,成为国内第一家用多个品牌横跨以往很难兼容、更难通吃的日化、专业两条线的企业。此后,澳大生物的“白大夫”、慧妮、丸美,植丽素、植美村、赛莱拉等专业线企业或推出日化品牌或涉足日化渠道,上海家化旗下专卖店品牌“佰草集”,借鉴专业线的会员制等营销方式,在专业线同样大有作为。
两线终端的混搭和整合推动整个行业进入多元化、精细化的新时代。专业线素以服务制胜,日化线则侧重于品牌推广。“两栖”甚至“多栖”企业及品牌的大量涌现,代表了渠道多元化的隆隆走势。多元渠道运作模式,也必然推动日化营销水平的进一步升华。
不仅是传统实体终端内部大兴“混搭”之风,网购、电购、DM销售等虚拟渠道形式也成为众多日化品牌争相涉足的市场。在诸多虚拟渠道中,网购的规模最大,接受程度也最高。
艾瑞咨询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上半年中国网购市场交易规模为1034.6亿元,同比2008上半年的531.1亿元,大增94.8%。即使是最保守的估计,到2012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也会突破1万亿元大关。目前,日化企业普遍开展了电子商务渠道的开发,部分领先的日化品牌在品牌精髓的统一引导下,用传统渠道覆盖目标消费者,用网上购物扩大信息覆盖面,用专柜专卖店塑造品牌形象,利用传统渠道的人员沟通优势维系品牌独特的亲和力,利用网上购物的方便快捷开辟新的销售渠道,建立完善信息交互反馈通道,逐步形成了线上线下协调促进的多元化渠道体系。
此外,电视购物渠道,经过近两年的大力整顿,也已相对成熟与规范。对于那些技术领先、概念独特、具有明显功效的化妆品新品来说,电视购物仍不失为传统渠道之外,一种见效快、易操作的渠道推广方式。虚拟卖场的另一重要形式为DM销售,日韩称之为通信销售。DM销售因为成本低廉、产品信息量大、针对性强,在近两年发展迅猛,来自日本的DHC就是这一领域的佼佼者。现在,DHC在维持DM手册销售的同时,也在华频繁开设实体店,形成了“虚拟+实体”的多元化渠道体系。各大化妆品品牌竞相推出自己的DM手册,也向“实体+虚拟”进发。同时,市场上还涌现出像红孩子等专业从事通信销售的DM综合运营平台,DM销售已被更多的受众所认同。
金融危机对新兴虚拟渠道的发展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为金融危机使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提高,因此虚拟渠道所具有的价格优势和便捷性成为吸引消费者的重要砝码。可以相信,日化渠道将步入虚实结合、传统与新兴混搭的新时代,传统与新兴的界限逐渐会模糊,顺着需求找渠道,通过渠道挖需求,将会使日化渠道的多元化越走越宽广、越来越精彩。
多元化趋势 篇12
关键词:商务英语,多元化
商务部综合司在《2013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中总结到:“2013年, 中国一举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 中国外贸发展不仅有力促进了国内经济社会发展, 也为全球贸易增长和经济复苏做出了积极贡献。”在这一进程中, 商务英语能力成为国家发展不可或缺的核心竞争力, 商务英语遇到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至2014年, 全国已有216所院校开设商务英语专业, 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本文立足商务英语定义、社会需求、和毕业生就业去向, 探讨商务英语人才社会需求的多元目标取向。
一、商务英语定义所反映的人才需求多元化趋势
商务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它包括经济、贸易、金融、投资、管理和法律等众多学科;商务英语是英语与上述学科的复合。“商务英语 (Business English) 指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 围绕贸易、投资开展的各类经济、公务和社会活动中所使用的语言, 具体包括贸易、管理、金融、营销、旅游、新闻、法律等。”
“商务英语是由英语、商务和跨文化等交叉融合而成的, 除了语言和交际的目的外当然还具有商务的目的和功能, 商务并不只是为达到语言和交际目的而提供的一种语言环境, 而是被赋予直接的商务目的的。从商务英语的实践来看, 不管在任何场合, 也不管在任何时候, 使用商务英语的最终目的是商务目的, 如商务谈判的目的就是为了最终签订合同敲定生意, 起草商务计划的目的就是实施并圆满完成该计划, 在博览会上推介展示产品就是为了把产品销售出去。”
商务英语不仅具有语言沟通功能, 还具有商务目的的功能, 这些定义都表明商务英语学科所培养的人才不再依赖单一的学科知识, 只有具备多学科的复合型知识和能力, 才能适应国际环境和剧烈的竞争, 人才培养的复合性是商务英语学科的一个重要特征。
二、市场需求所反映的商务英语人才需求多元化趋势
根据商务部和教育部发布的2011年人才需求信息, 我国对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营销、国际仲裁、国际商务谈判等国际商务人才需求强烈, 而所有这些人才的共同特点就是外语能力过硬、商务知识丰富。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中国“走出去”战略下外贸人才需求预测与供给对策研究”报告指出:外贸人才短板正阻碍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脚步。该报告预计, 2010年外贸人才需求将达到79万多人, 而相关专业的高校毕业生仅为13万人。即便不拘一格降人才, 供需缺口仍然很大。未来三年, 中国的外贸人才中, 负责外贸公司重大投资和战略投资的决策人才最为欠缺, 需求缺口2/3以上;业务营销人才欠缺30%左右, 专业管理人员估计欠缺一半以上;服务外贸人才估计供求欠缺七成到八成;投资人员的供求缺口也在60%左右。
近年来, 跨境电子商务通过打造数字化的线上交易平台, 突破了传统贸易的时空限制, 成为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新形式。目前, 我国跨境电商平台如阿里全球速卖通、敦煌网、兰亭集势、米兰网、易唐网为代表的跨境电商平台迅速崛起, 倒闭传统企业转型, 也无疑将引发境内众多贸易公司和银行业运营模式的巨变。此外, 走秀网、海淘城等专销海外商品的网站、海外购物平台的崛起, 也将对传统海外代购市场带来巨大冲击。新的外贸格局正在形成, 新的经营主体正在大量涌现。截至2012年12月31日, 阿里巴巴国际交易市场拥有3670万名注册用户及280万个企业商铺, 覆盖240个国家。
综上所述, 从国家社会各种渠道发布的对外商务人员信息可以得出中国对外贸易领域人才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不仅需要优秀的外贸沟通人才, 更需要跨境电子商务从业人员。
三、学生就业去向所反映的商务英语人才需求多元化趋势
为根据已经发生变化的形势重新确定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叶兴国教授调研了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商务英语本科专业最近五年2009~2013年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五年间该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在94%~100%之间, 商务英语专业和中英合作举办的英语专业 (商务英语) 毕业生就业率在94%~100%之间, 就业去向主要为以下行业和领域:工商贸易、金融保险证券、咨询、航运物流、会展传媒、旅游地产、涉外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教育科研、国内读研和出国深造、自主创业和其他。其中, 去工商贸易、金融保险证券、国内读研和出国深造、咨询业就业的毕业生分别79.8%和77.4%。”
2014年6月, 笔者对长江大学和长江大学文理学院2014届英语系商务英语方向的281名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 (其中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77人、长江大学文理学院174人) , 旨在了解学生的毕业去向和工作岗位。今年这两所学校商务英语方向的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5%以上, 就业去向主要为从事跨境电子商务贸易的中小型私营企业, 工作涉及到推广、运营、售后等各个流程, 少数学生去了外企/合资企业、传统外贸企业主要在湖北等地) 、国企。
这两份调查问卷反映了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流向多元性:工商贸易、金融保险证券、跨境电子商务从业人员等。
四、商务英语人才多元化社会化需求对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启示
《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国家标准》 (王立非) 规定了商务英语教学目标:商务英语“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宽阔的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专门的国际商务知识与技能, 良好的中外文素养、掌握语言文学、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熟悉国际商务的通行规则与惯例, 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应用信息的能力, 能熟练使用英语从事国际商务工作的国际化、复合型、应用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
从《国家标准》可以看出: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必须熟悉国情, 具有良好的外语水平、丰富的专业知识, 熟悉WTO及国际经贸活动的基本规则, 了解国际经济、管理、法律的基本知识, 掌握国际经贸基本技能, 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同时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沟通能力。”而跨境电子商务从业人员, 他们除了语言能力外, 还需要有丰富的跨境电商知识、资源和实践经验。“比如, 进出口贸易、仓库管理、跨境物流的运作, 有海外渠道拓展的经验, 对亚马逊、ebay等电商平台的规则和操作有了解, 有促销活动策划及其他广告投放经验。有时候, 也要能用Photoshop等软件, 对页面、广告设计做个修改。”这些需求都给商务英语专业建设提出了崭新的课题, 也将成为商务英语学科建设的内涵。
张绍杰教授指出:“英语专业必须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同时应兼顾受教育者个人发展的需求”, 国家教育部、商务部、中国社科院、中国跨境电商市场研究报告等机构发布的信息表明社会对商务英语人才呈现多元需求, 三所学校就业去向问卷调查显示了商务英语人才的多元个人需求, 因此, 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应根据学校办学实际状况, 决定本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侧重点, 准确定位, 彰显特色。
参考文献
[1]王立非.商务外语的学科内涵和发展路径[J].外语界.2011 (6) .
[2]王关富.商务英语学科的“交叉性”研究[J].当代外语研究.2012 (4) .
[3]潘晨光.中国人才发展报告 (2010) [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4]2012-2013年中国跨境电商市场研究报告.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http://www.100ec.cn/detail--6182300.html, 电商新闻官方微信号i100EC.
[5]叶兴国.我国商务英语专业教育的起源、现状和发展趋势[J].当代外语研究.2014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