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传承

2024-06-09

多元化传承(共8篇)

多元化传承 篇1

独立报人成舍我从事新闻事业前后近77年, 一生遭遇挫折无数, 但其以坚持独立办报的精神, 直接或间接参与创办各种媒体、刊物近32家。成舍我的小女成露茜, 从父亲手中接掌台湾《立报》, 短短20年间, 也书写了自己的报业传奇。父女二人不但创造了中国报业史的一段辉煌, 更是形成和传承了独特的报纸“大众化”、“多元化”的独立报人精神。

成舍我报纸“大众化”的追求

成舍我报纸“大众化”思想来源与萌芽。报纸“大众化”即强调报纸服务大众, 以提供新闻信息服务和文化娱乐为基本职能。从世界报业史的角度看, 报纸“大众化”是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迅猛发展和社会整体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才开始走进百姓生活的。19世纪初, 直接服务于平民大众的廉价报纸在欧美等国蓬勃发展, 报纸的大众化浪潮很快成为报业新兴一景。20世纪20年代, 中国的报业开始接受世界报纸大众化浪潮的洗礼, 许多独立报人认为, 要教育、引导民众的新生活, 发展、壮大报纸事业, 就必须把新闻和平民大众结合起来, 真正为平民大众服务。成舍我是报纸“大众化”独立报人中最坚韧的追求者和实践者。

成舍我报纸“大众化”的思想萌芽始于1924年, 当时他用自己的200元大洋创办了第一份报纸《世界晚报》, 人员只有他 (社长兼经理) 、龚德柏 (记者) 和张恨水 (副刊编辑) 三人, 环境与设备极其简陋, 但他仍为晚报立下“言论公正, 不畏强暴, 不受津贴”的宗旨, 以独立的民间立场相标榜, 希望“第一是要说自己想说的话;第二是要说社会大众想说的话”, 立求“消息灵确”, 贴近大众需求。该报一问世, 就敢于批评社会政治与时事, 采用西方大众化报纸常用的煽情、夸大等手法来采访和编辑新闻, 以吸引大众眼球, 扩大读者基础。成舍我重视“独家新闻”, 利用龚德柏与各国使馆参赞的密切关系, 获得较珍贵的信息, 增强对读者的吸引力。他还重视办好副刊, 在副刊《夜光》上, 经常刊载一些市民们喜闻乐见、轻松幽默的作品, 如对张恨水的长篇小说《春明外史》的连载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舍我对报纸的营销也非常重视, 他苦心经营, 想出了许多点子, 努力打开报纸销路。在当时报业的激烈竞争中, 《世界晚报》立于不败之地。

成舍我报纸“大众化”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927年4月, 成舍我在南京创办第一家民营报纸———《民生报》, 以下层市民为主要读者对象, 更加贴近平民;采取“小报大办”的方针, 对大量稿件进行精选、浓缩, 内容正规, 报道及时, 信息量大, 版面设计新颖独特、美观生动。这种新型报纸很快得到读者的认可, 从日销量3000份, 陡增到15000份, 最高达30000份, 超过南京大报《中央日报》甚多。这为成舍我后来创办新的大众化报纸积累了经验。

1930年4月至1931年2月, 成舍我在英、法、德、美等国游历考察新闻事业, 收获极大。回国后, 他吸收了欧美报纸“大报小型化”的精华, 逐渐认识到报纸“大众化”已成为新闻事业发展的一种趋势。真正的大众化报纸应该是内容严肃、文字简洁、售价低廉且要能够日销百万的小型报纸。这样就能开创一种新风, 使全国国民对报纸皆能读、爱读和必读, 使他们觉得读报和吃饭一样需要。基于此种愿望, 1935年9月20日, 成舍我在上海创办新的小型报纸《立报》, 正式提出“报纸大众化”口号。他采取了一系列争取大众的措施:在读者主体定位上, 不仅包括职员、店员、学生等中下层市民, 也包括人力车夫、学徒、小商贩等“苦朋友”;在价格上, 除国家币制及社会经济有根本变动外, 永远保持“一元钱看三个月”的低廉水平;在宣传上, 用“只要少吸一支烟, 你准看得起;略识几百字, 你准看得懂”, “五分钟可知天下事, 一元钱可看三个月”等吸引普通读者;在内容的选择与编辑上, 选取与社会大众关系最密切、紧要的, 突出以“精、简、全”为原则的“精编主义”;在服务上, 除环境与不得已的原因外, 无论任何节日, 概不许有一天的休刊;在新闻时效上, 要求比别家要迅速、准确, 信息量要大;在版面设计上, 排版印刷追求比别家要精美生动, 副刊比别家要多彩有趣;在编辑阵容上, 汇集了张友鸾、张恨水、萨空了、谢六逸、恽逸群、严愕声等政治倾向各异的报界才俊……由于上述措施得当, 市场定位准确, 服务大众细致、贴心、周到, 《立报》很快就声名鹊起。

成舍我并不仅仅要他的报纸通俗而畅销, 更要让报纸承担起唤起民众的重大使命, 即通过报纸的大众化传播, 使国家观念深入到最大多数国民心中, 树立起坚固的国家根基。显然, 《立报》有别于西方大众化报纸商业利益首位的市场化追求, 承担了许多社会责任。在抗日时局下, 成舍我给《立报》定下了“对内督促政治民主, 严惩贪污;对外争取国家主权独立, 驱除敌寇”的宗旨, 以达到“立己”、“立人”、“立国”的目的。“立己”就是绝对依靠自己的力量生存, 时刻保持报纸的独立立场。在此前提下, 对政府弊案和黑恶势力进行舆论监督, 为劳苦大众说话, 唤起大众摆脱蒙昧, 了解自己作为国民应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 渗透“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思想, 从而实现夯实中国作为现代意义民族国家之根基、抵御日寇侵略的“立国”目的。如在创刊号上, 《立报》敢于报道上海帮会头子顾竹轩受审的消息, 受到威胁后仍持续报道。为尽可能广泛地获取新闻源, 报社订阅了所有通讯社的电讯稿, 并自设无线电收报机, 日夜截听空中电讯, 及时、迅捷地报道了诸如“一二·九”运动、七君子事件、西安事变、淞沪会战等国内重大事件, 既使民众快速了解事件的真相或时局大势, 又起到了正确引导和教育作用。《立报》还设有《言林》、《花果山》、《小茶馆》等三种风格不同的副刊, 以适合不同层次和口味的读者, 尤其是《小茶馆》, 更体现出为大众服务的理念, 如它设计了“血与汗” (刊登“苦朋友受苦受难”的事实) 、“大众常识”或“街头科学” (普及科学常识) 、“点心” (就读者关心的问题发表看法) 等多个专栏, 关心百姓的遭遇与疾苦, 反映大众心声。全方位为大众服务, 紧扣时代脉搏, 使《立报》深受读者喜爱, 到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宣告停刊时, 《立报》日发行量高达20万份, 居全国报纸之冠。

成露茜的“多元”、“另类”精神

1988年7月12日, 《台湾立报》被当局批准创刊, 91岁高龄且右眼失明的成舍我, 以恢复报纸大众化风格为己任, 亲自督办, 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高龄的办报人。1991年, 成舍我辞世, 成露茜接下父亲的《立报》, 继承和发扬其遗志, 坚持不媚官、不媚金、不媚俗的独立新闻风格, 关注社会底层弱势群体的发声与权益。1995年, 成露茜创办《破报》 (台湾第一份免费报纸) 。《立报》和《破报》长期坚持批判、多元、教育等观点, 倡导一种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另类”精神。2006年, 成露茜又创办台湾第一份越文与泰文月刊《四方报》, 为在台国际移工与移民提供发声平台。

接掌《立报》之后, 成露茜对当代媒体的作用进行了深入思考。在市场经济完全主导大众生活的前提下, 一方面大众生活水平普遍大幅度提高, 各个阶层的人们都要求在社会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另一方面社会生活也造就出形形色色、纷繁复杂的各个群体, 日益分化出强势与弱势两大极端, 而发出声音的媒体却往往被强势者所垄断, 很少能听到弱势者的声音。为此, 成露茜认为应该打破人们习惯于对强者认同, 对弱者却无所感觉的常规, 帮助弱势者争取发言空间。2009年2月21日她在接受大陆《中山日报》采访时说:“我办报关注的是弱势群体, 如原住民、劳工、女性主义者、银发族, 主要是为老百姓发声, 可以说, 我的报纸是另类媒体。”

成露茜强调:“新的新闻工作典范是多元的, 不是单一的, 它只要求新闻从业人做人, 而不要求他们做超人。它是协商的, 不是威权的;它不是政府制定的、财团和媒体老板决定的, 而是社会中stakeholders (持股者, 利益相关人) 协商而成的。”她撰文指出:“资讯自由在市场经济的运作下, 也会有妨碍民主化的趋势。大众传播从政府的控制释放到民营, 一般必定会移转为财团所拥有。社会上占优势的族群和阶级, 很容易驱使媒体为他们的利益服务。有钱有权的人, 往往成为媒体争相采访的对象, 他们的意见和看法, 可以得到充分的报道。相反, 一般民众很难获得媒体的青睐……这些人的意见, 如果不是以很耸动或激烈的表达方式, 而得到负面的报道, 最多只能在‘读者投书’、‘听众回响’等十分局限的版面或时间中出现。”为此她大力支持反映弱势或另类的媒体, 并定义另类媒体为“另类媒体认为智慧财产是公共财, 反对它的私有化, 自己也开放智慧财产权;它提倡DIY (Do It Yourself的缩写, 又译为自己动手做) , 任何人都可以做媒体, 说自己的话唱自己的歌;它力主‘去制度化’:读者也是作者, 意见同样重要;它是多元的”。最重要的是, “它不要反映社会上已经很大的声音, 而是让许许多多还没有发声的人用自己的形式发声”。成露茜就是这样, 以自己独特的“多元”、“另类”, 实践、发扬、创新着报纸的大众化。

父女独立报人精神的传承

成舍我父女办报, 虽是在20世纪开端和末期不同的社会背景下, 却有着复杂的对应和联系。成舍我抱着“立己”、“立人”、“立国”的目的, 要“使全国国民, 对于报纸, 皆能读、爱读、必读, 使他们觉得读报和吃饭一样需要, 和看戏一样有趣”。“我们的大众化, 却要准备为大众福利而奋斗, 我们要使报馆变成一个不具形式的大众乐园和大众学校。我们始终认定, 大众利益, 总应超过于任何个人利益之上。”充分表现出成舍我的报纸大众化, 是一种超越时代的、具有理想主义的追求, 《立报》的成功也证明了成舍我大众化办报方针的正确性和先进性。这种大众化办报, 本身就包含着多元化的信息, 他的大众化办报活动也是一种报纸多元化的表现和实践。当代成露茜办报的“多元”、“另类”, 实质上是在新时代条件下对其父“报纸大众化”思想的进一步发扬、创造与丰富, 这是在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背景下报纸的新发展, 体现了人们对不同的群体尤其是弱势者、边缘者等的关怀, 其目的是使媒体尽可能、更贴心地服务于全体大众。

成舍我父女两代人虽都已作古, 但其独立报人的精神及其传承堪称业界经典与榜样。

摘要:报纸“大众化”是近代独立报人成舍我的毕生追求, 其在报业实践中立足民众, 保持无党无派超然姿态, 以唤起大众为使命, 采取“小报大办”的方针, 博采众长, 千方百计地满足大众精神需求。其女成露茜秉承父风, 以“多元”、“另类”的新报业追求, 坚持不媚官、不媚金、不媚俗的独立新闻风格, 关注社会底层弱势的发声与权益, 使报纸大众化继续深化。成舍我父女对报业的独特追求及其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对当代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性意义。

关键词:报纸大众化,小报大办,多元化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大学港澳台新闻研究所编:《报海生涯———成舍我百年诞辰纪念文集》, 新华出版社, 1998年版。

[2].张允若、高宁远:《外国新闻事业史新编》,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6年版。

[3].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 (第2卷)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5年版。

[4].成露茜:《媒体识读》, 正中书局, 2004年版。

[5].成露茜:《批判的媒体识读》, 正中书局, 2005年版。

[6].禹媚、缪晓剑:《办另类媒体为百姓发声》, 《中山日报》, 2009年2月22日。

多元化传承 篇2

[关键词]文化 多元文化 音乐文化 音乐教育 文化传承

[作者简介]王勇华(1965- ),女,陕西西安人,咸阳师范学院艺术系副主任,副教授,从事高师声乐教学及音乐文化研究。(陕西咸阳 712000)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30-0126-02

“多元文化”观点是20世纪初由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学家杜威首先提出的,这一观点的提出即刻在西方人文学科涌动起一股“多元文化”思潮,其影响已涉及文化、艺术、教育等诸多领域。多元文化及多元音乐教育已成为当代教育发展的新内容、新观点。将音乐教育置于所处文化背景考察,用文化的思维去研究当代音乐,阐释音乐教育、音乐现象及音乐行为的文化内涵,了解世界音乐教育多元发展的价值取向,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在传承民族音乐文化中的作用,重树音乐教育的民族文化观,在多元文化的语境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文化与多元文化

文化历来有一元论和多元论之别,绝对的文化一元论是不存在的。关于文化是一元化的观点,是西方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所普遍认同的一个观点,这种观点来自“文化一源说”,认为全世界的文化都是从一个点往外扩散的,而这个点当然在西方。“文化一源说是跟欧洲中心主义相伴随而出现的”①。随着西方社会发展及种族矛盾的日益突出和激化,西方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清楚地认识到传统西方文化的局限和弊端,不约而同地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自己,开始认识到他们所承载的西方文化,不过是世界文化之林中的一枝,对其他民族的文化既无法吃掉也无法取代,明智的办法是采取文化认同的态度。于是,多元文化的概念才开始从含混模糊走向清晰明确。从文化发生学的角度看,文化既有一元的属性也有多元的属性,都有其合理性。“当一个民族根据其自身的需要并按其发展轨迹,通过劳动使其主体意识可观物化为一些具体对象并创造出物质及精神财富,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完善、提高其文明程度,这时可以说文化是一元的;而对于不同民族所创造出来的文化有些是相同或相近地,而更多的是不同的时候,毫无疑问,这时的文化必然是多元的。因而可以说,不同民族的存在,民族的文化渊源不同,也就必然产生出不同的多元文化。”②

二、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

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及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作为音乐文化大家庭中的音乐教育,从它产生起就伴随着音乐文化,以文化的特性、文化的身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规律存在的。音乐文化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音乐文化是指人类后天获得的,与一切音乐活动相关联,并为一定社会群体所共有的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的事物;狭义的音乐文化指人类后天习得的并为一定群体所共有的音乐观念和音乐活动行为,一般指广义音乐文化中的精神层面。“音乐教育”概念同样有广义与狭义的解释:“广义的音乐教育是指一种无意识的教育行为,它是与人类的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的,可以说,广义的音乐教育自音乐诞生之日起就已经产生;狭义的音乐教育则是指有组织、有目的的教育行为,一般指学校音乐教育,也包括现在的家庭音乐教育和有组织的社会音乐教育。”③可以看出,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有盘根错节的联系,尽管如此,音乐文化又不等同于音乐教育。音乐教育是音乐文化形成、发展的必要条件而非唯一条件。教育本身即是一种文化现象和文化的载体,而且还是传承、传播和发展文化的最主要和最有效的途径。可以这样说,没有一种文化不是通过教育(广义与狭义的)传承下来和传播出去的。尤其是学校教育,它是传播文化的基地和专门场所,以其自身的一套系统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一种文化形态一旦进入教育系统,就会以教育自身的规律将其整理、归纳、重组并将其系统化和体系化,最终形成教材并通过授课的形式而实施。可见,若在学校教育中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也必然采取上述途径,这是学校教育的特点所决定的。

三、多元文化与多元音乐教育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文化历来有一元论和多元论之别,但绝对的文化一元论是不存在的。不同民族的存在,民族的文化渊源不同,就必然产生出不同的多元文化。因此,我们说社会是由多元文化构成的。在文化的百花园里,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美,都有它存在的权利,因为它反映了不同人的需要。音乐文化属于文化的一种形态,既然文化是多元的,那么音乐必然也是多元的。如果音乐文化是多元的,那么从根本上讲音乐教育也应是多元的。在知识全球化背景下,由于人类学的“跨文化生存”和“再阐释”概念的提出,使我们走出了单一文化认识的限制,为解决文化身份认同危机带来契机。跨文化的和全球的视野促成对本土传统文化的深层挖掘和再认识,而身份的全球化成为个人在视野和知识上走向世界全球化的条件。不同文化之间的互为逾越、互相交流已成为当代文化交流的主流。④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理论的形成,标志着同化主义音乐教育理论已退居次要地位,西方音乐理论一统天下的格局出现裂变,多元文化主义和世界音乐教育已经提上了音乐教育的议事日程。在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今天,音乐既被作为一种文化的普遍现象来看待,又被看成是一种普遍的语言来实现各国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正如美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论所主张的那样,那种视西方音乐优于其他民族音乐的思想是过时的狭隘陈旧的观点,多元化的世界民族音乐自然成为音乐教育界所关注的焦点。

音乐文化作为文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中最活跃和最具特色的文化现象,是最能代表一个民族本质和文化特征的独特形式。尽管传承音乐文化可能有多种形式,但我们应该注意到,有意识、有目的的音乐教育活动,传授的是音乐文化中最重要的传统、经验、技能,它使受教育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获得系统知识。音乐教育活动提供了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途径,其优势在于它向人们传递的内容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这些内容构成了音乐文化的基本内核,使后人对前人所创造的音乐文化具有高度适应性,因而保存了音乐文化传统的系统性,保证了具有民族音乐风格特征的不同音乐文化得以在延续和传承中保持民族音乐风格特征的相对稳定性。因此,音乐教育作为音乐文化得以再生与繁衍不可或缺的工具,成为社会为音乐文化的传递和发展所提供的手段。音乐教育对音乐文化的保存和维持是通过选择、整理和传递音乐文化来实现的。音乐教育所选择和整理的音乐文化要素,即音乐教育中的传授内容,亦是人类音乐文化宝库中最重要、最可信的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一个民族音乐文化的风格、特征和精神内涵,是人类音乐文化宝库中的精华。因此,音乐教育所具有的传承功能,使音乐文化得到继承和再生,音乐教育本身也成为音乐文化存在的本身。

音乐教育本身就是音乐文化的传承,但传承必须要有意识和行为来保证。如果没有音乐文化主体意识的判断和确认,没有文化体验的自觉行为意识,传承也将无从谈起。音乐文化的传承指“特定文化主体特定心理体验在特定社会行为及其符号系统作用下的延续与累积。”⑤在多元音乐文化传承的过程中,我们还必须面对造成文化变异或演变的两种因素,即文化主体在文化体验过程中的认同意识因素和客观的环境变化因素。在音乐文化传承中,文化主体的意识是核心,文化“认同”的结果,从根本上不能脱离文化主体特质的文化属性。从民族文化学和民族音乐学的观点看,任何文化包括音乐文化首先是属于民族的。如同一个人一样,任何人都属于一个民族,民族文化无不在其身上打上文化的烙印,这种烙印就是一个人的“文化身份证”。传统文化的演变与发展,既是文化主体以深层的文化体验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创造过程,同时也是对一个民族文化深层之意识、行为、形态的探索过程。音乐教育一是要挖掘保护和培养传统音乐文化形态与行为,二是确立和体悟传统音乐文化之主体意识,这样才能构成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整体运作过程。

四、多元文化语境中的音乐文化传承

回顾近百年来的中国音乐发展历史,我们最大的缺失就是失去了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自信,丢掉了自己的伟大传统,从而导致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自我失落。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至今未取得应有的地位,不能不归结于此。究其原因在于我们从来没有把民族音乐文化传统的传承、传播作为音乐教育的基点,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长期处于从属地位。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必须明确强调民族音乐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应占据的主体地位,把确立音乐文化主体意识作为音乐教育的最终结果加以强调。其次,提倡并关注“文化中的传承”,以及“传承中的文化”,使传承者不仅能准确地掌握音乐的本体,体悟其生成的文化背景以及该音乐在文化整体中的位置和作用,同时又能使传承者重视对该音乐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的发掘、阐释和传授,使他们时刻关注该音乐中的文化,着力于该音乐的文化根基、文化渊源、文化位置、文化内涵,以及文化审美心理的挖掘、理解和表现。第三,要重视音乐文化行为体验的培养。音乐文化的主体意识往往要通过一定的文化行为体验后才能准确感受和把握,文化行为体验是对文化传统意识、观念、行为方式把握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因为行为层面往往是文化意识反映的直接表现,音乐教育必须依照文化行为的事项,使受教育者以自身的行为体验感受文化意识的特殊存在。

当前,寻求本土文化资源已成为世界各国、各民族谋求生存,促进发展的基本国策,民族音乐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也被提到了作为本土文化资源的高度而得到了应有的重视。突尼斯、日本、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再次验证,尊重本民族音乐文化对于一个国家的兴衰和发展意义尤为深远。明天不属于不能保护自己文化传统的民族,因为,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丧失,就意味着这个民族的灭亡。而一个民族没有了音乐文化的根底,所谓“发展”“振兴”则只能是一句空话。面对世界多元文化教育潮流,作为我们这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和独特音乐文化传统的东方大国来说,无疑要以全球化的音乐文化视野高屋建瓴地审视这一新的音乐教育理念,吸取一切外来音乐教育思想的合理内核,逐步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并与国际潮流同步的音乐教育体系。通过母语音乐文化教育,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光大,使之能够进入世界民族艺术之林,取得它所应当占有的地位,这不仅是全国各族人民的迫切愿望,也是发展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之必须,同时也符合世界音乐文化多元发展的时代潮流。

教育与文化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教育对文化建设与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和作用。教育既是文化的主体,更是一种传播文化的客体,在学校教育中更是一种递传文化的手段和形式。因此,我们应不断挖掘音乐教育的功能,坚持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让以中国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在实践中得到新的发展。

[注释]

①②庞扑.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44,149.

③吴跃跃.音乐教育协同理论与素质培养[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43.

④管建华.全球殖民时代与后殖民文化批评时代中西音乐文化交流的定位[J].中国音乐,2002(2):17.

传承童谣文化,促进多元发展 篇3

一、民间童谣的内涵解读

古人云:“童,童子。徒歌曰谣。”童谣是传唱在儿童之口的没有乐谱的歌谣, 也就是说它必须出自儿童之口, 且没有乐谱,童谣不同于儿歌,儿歌是有固定旋律的,着重的是音调和旋律,属于儿童音乐;童谣重视歌词的内容、文字的优美,并有韵律而朗朗上口。民间童谣指来源于民间, 并传唱于儿童之口,没有乐谱音节、和谐简短的歌谣。

民间童谣在中国漫漫历史长河中,以生活化的内容、口语化的语言形式发展传承下来, 民间童谣包含了一个民族或者一个 地区重要 的思想文 化与情感 道德内容 ,保留丰富 而多元的人文与自然共生的文化因素, 具有特有而多元的教育价值。民间童谣语言浅显、通俗易懂、叠词叠韵、富有节奏感,这种生动活泼的语言形式非常符合幼儿的口味,比较容易深入幼儿的心灵。童谣富有浓郁的本土特色和生活气息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较易为幼儿接受。由于民间童谣独有的特点,幼儿教育工作者逐渐达成共识,那就是民间童谣是幼儿教育中极为优秀的课程资源,在幼儿语言发展、行为习惯培养、道德情感感悟等方面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民间童谣应尽快全面进入幼儿园,当民间童谣出现在幼儿园教材中当童谣在幼儿之间传唱时, 童谣教学很自然成为一种教学活动,幼儿可以享受并且传承先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二、民间童谣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思考

民间童谣语言简单、通俗易懂、节奏感强、朗朗上口,内容和语言都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和理解能力,并且娱乐性、游戏性很强,深受幼儿的喜欢。在幼儿园开展民间童谣教学有利于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陶冶情操。

1.有 利 于提 高 幼 儿 的 语 言 表 达 能力 。

民间童谣声韵自然活泼,音乐口语化,语言生动、结构简单、句式简短、朗朗上口,所以十分符合幼儿生理、心理特点极适合幼儿诵念传唱。所以,幼儿说了童谣,学话快、准,思维敏捷,口齿伶俐,能言善辩。可以说,童谣是培养孩子口语能力的最佳教材,经常传唱民间童谣,必定能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小朋友通过长期、多形式、多途径地欣赏、视听、朗诵、游戏、表演这些朗朗上口的童谣,如“马兰花”、“推磨磨”、“金锁银锁”、“摇呀摇”等,幼儿的口齿更清楚了,发音更准确了。如童谣《春雨》:滴答,滴答,/下小雨啦! /种子说:/“下吧,下吧, 我要发芽。”/梨树说:/“下吧,下吧,/我要开花。”/麦苗说:/“下吧,下吧,/我要长大。”/孩子说:/“下吧,下吧,/我要种瓜。”/滴答,滴答,/下小雨啦! 这首童谣,通过反复传唱,不但可以帮助孩子学习语言, 而且可以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幼儿能更安静、更专注地倾听别人讲话,并会做出相应的回应,乐于与人交谈,清楚地讲述自己的经验和需要。

2.有 利 于发 展 幼 儿 的 逻辑 思维 能力 。

幼儿阶段是孩子智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高速发展时期,同时是发展逻辑思维能力的最佳时期, 民间童谣具有完整的逻辑思维结构, 蕴含丰富的知识内涵, 对开发幼儿智力很有帮助。比如,数字中有些比较抽象的知识孩子不太容易理解,将民间童谣引入教学中,化繁为简,变抽象为形象,帮助幼儿加深理解,巩固记忆,如民间游戏“荷花、荷花几时开”中的童谣: “荷花、荷花几时开 ? ”(一月开 );“一月不开几时开 ? ”(二月开 ) /“二月不开几时开 ? ”(三月开 )/“三月不开几时开 ? ”(四月开 ) /“四月不开几时开 ? ”(五月开 )/“五月不开几时开 ? ”(六月荷花朵朵开)。这首童谣以一问一答的形式进行,不但帮助训练幼儿的反应能力, 而且使幼儿明白月份的排列顺序和荷花的开放时间,让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既快又好地接受不少常识。

3.有 利于 培养 幼 儿良 好 的行 为习 惯 。

在幼儿教育中,最关键的是对幼儿进行养成教育,即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对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非常重要。通过民间童谣的传唱,告诉孩子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例如,“摇摇摇,摇元宵,我的元宵是宝宝。穿红衣、戴红帽,不说话,总爱笑。吃饭不让妈妈喂,走路不让爸爸抱。看见小鸟点点头,看见客人问声好。”这首民间童谣“摇元宵”由两名幼儿合作完成,将童谣融于游戏中, 不仅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而且教育幼儿从小懂礼貌,争做文明人。

4.有 利于激发 幼 儿 的学 习兴趣 。

游戏是幼儿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幼儿最基本、最喜欢的活动,具有浓厚的趣味性,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在教学中把民间童谣与游戏相结合, 幼儿易接受, 且随时随地自由结合,在念念有词中常常不用任何道具就玩得很开心,这样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例如,民间童谣《小老鼠上灯台》活动中, 首先,教师播放童谣动画引起幼儿的兴趣。其次,幼儿分别戴上猫和老鼠的头饰,玩“小老鼠上灯台”的游戏,边玩边学念童谣。又如在跳橡皮筋的游戏时,我们让幼儿一边跳,一边朗诵童谣:“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在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由于以游戏贯穿整个活动,幼儿兴趣盎然,持续时间比较长,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5.有 利 于 丰富和 发 展 幼 儿 的 想 象 力 。

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首先进行创造力教育,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童谣往往展开大胆的想象,使孩子如天马行空, 张开想象的翅膀。如童谣《云》:蓝天蓝,像大海,/白云白,像帆船。∥云在天上走,/好像海里漂帆船。∥帆船,帆船,/你装的是什么? /走得这样慢。∥不装鱼,/不装虾,/装的都是小雨点。∥雨点,雨点,/请你快下来,/帮我浇菜园。这类童谣使孩子们听了读了,对发展创造力大有裨益。

三、民间童谣教学策略

1.因 材 施 教 ,选择 不 同 教学内容 。

幼儿的年龄阶段性是非常明显的。如小班幼儿年龄小, 有意注意和记忆能力较差。要选择一些幼儿熟悉的、接近幼儿生活的、有趣的民间童谣。同时,根据不同年龄加入适宜的新内容,不同活动增加适宜的民间童谣,使幼儿既动口又动手,既动手又动脑,发挥民间童谣的益智作用。如《小老鼠上灯台》、《排排坐》等这类童谣,语句简短,内容反映的是幼儿现实生活的事情。《排排坐》这首童谣表现幼儿在吃水果的过程中互相谦让的好品德。 吃水果是每个幼儿已有的经验,学这首童谣时,是幼儿平时在幼儿园集体吃水果情景的再现。

2.有机 渗透 ,创新教学 方 式 。

民间童谣在幼儿园艺术课程中的组织与实施是教育价值实现的实质性操作, 把它纳入幼儿园艺术课程及教学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实现民间童谣与幼儿园艺术课程的融合,这样对幼儿的教育价值才真正获得有效发挥。把童谣故事化,编出有趣的故事情节,有利于幼儿理解、易于接受和掌握。如民间童谣《小花狗与大石头》:“一只小花狗,出门走走走,碰到大石头,跌个大跟头,骨碌骨碌碌……”编成故事:今天是星期天小花狗一大早起床,帮妈妈做了不少家务活,妈妈很高兴对小花狗说:“你去找小伙伴玩吧,吃饭前回来”。出门时,妈妈叮嘱说:“走路要小心啊! ”小花狗东瞧瞧、西看看,发现前面有一只花蝴蝶,便去追它,结果没看脚下的路,碰到大石头,跌了一个大跟头,骨碌骨碌碌……跌得满身都是土。幼儿听完故事后觉得很有趣,激发学习童谣的兴趣。另外,在教学中以游戏形式激发幼儿学习民间童谣的兴趣。如民间童谣《小老鼠上灯 台》活动中,首先,教师播放童谣动画引起幼儿的兴趣。其次幼儿分别戴上猫和老鼠的头饰,玩小老鼠上灯台的游戏,边玩边学会念童谣。再次,角色交换,游戏重复。由于以游戏贯穿整个活动,幼儿兴趣盎然,持续时间比较长,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3.家 园 互 动 ,巩 固 记忆 挖掘 资 源 。

家长资源的充分利用可以促进科研开展, 家长参与使民间童谣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具有价值和意义。为提高幼儿学习兴趣,强化学习效果,我们让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民间童谣协助幼儿在生活中创编童谣。一方面丰富教学内容,扩大幼儿学习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让家长介入教学活动中,密切亲子关系的同时提高家园合作质量。

多元化传承 篇4

关键词:多元文化,民族音乐,时代,传承与发展

一、民族音乐概论

在全球范围内大约有二百多个国家, 每个国家又包括多个民族, 各民族在长期的劳动生产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社会形态、风俗习惯、民族语言和宗教信仰等, 这些综合性的因素构成了自身独特的民族文化特点。而民族音乐在一定程度上能体现本民族的特征, 人们依靠音乐来表达民族的心理活动, 所以对个人来说民族音乐是一个民族生理和心理活动的重要表达方式;对整个民族而言, 民族音乐又是本民族凝聚力、民族精神及民族整体特征的体现。

究竟什么是民族音乐呢?从比较宽泛的意义上来说, 是指一个民族在社会环境各种因素影响下所创作的音乐。中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复杂多变, 古代民族音乐形式主要包括宫廷音乐、民间音乐、人文音乐、宗教音乐等, 不同的地域及人文信仰会表现不同的风土人情。除此之外, 由近现代音乐学家创作出的表现环境变化及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音乐和受国外音乐影响而流行的通俗音乐也属于民族音乐的范畴。简单来说, 关于一个民族音乐的所有形式都可称之为民族音乐。从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意义上来说, 民族音乐就是传统音乐。这里所说的民族音乐不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 而会随着时间、空间、环境的变化而不断的发生改变, 以不同的形式展现一个民族的生机和活力。中国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 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 从南到北, 由东至西, 各地地理环境复杂多变, 风土人情各不相同, 再加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语言习俗等差异, 均为民族音乐的丰富多彩创造了先天的条件。

民族音乐见证了中国音乐的发展过程, 它是当今社会上一种既古老又现代的音乐文化形式, 这种形式起源于人民大众, 又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展、演绎、传承、供人们欣赏, 是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一种非专业的音乐文化产品。

二、多元文化背景发展

(一) 本土文化多样性

在民族音乐发展过程中, 丰富多彩的文化为民族音乐提供了沃土, 使得民族音乐展现出形式风格各异的特点。我国是多民族国家, 各个民族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 产生的民族音乐也各具特色。改革开放以来, 各民族之间的交流逐渐增强, 各民族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同时, 努力将自己的民族音乐适应时代发展。如在云南的傣族和彝族部落, 随着大众媒体的传播, 把各种时尚艺术带到原始村落中, 村民的传统娱乐方式和生活内容也随之发生变化。原有的传统音乐主要用于生活和娱乐, 或者青年男女倾述心声、寻找伴侣, 而民族音乐在外界多样文化的影响下, 不仅扩大了原有的民俗功能、社会功能, 还成为民众眼中的一门具有高度欣赏价值的艺术形式, 增加了多样的娱乐功能和审美功能。

(二) 多元化的发展造就了文化差异

“多元文化”这一词汇最开始出现在西方, 当时并没有表现的特别明显, 从二十年代以后, 科学技术的进步带动了世界范围的发展, 世界经济、政治、人文、科学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对社会结构的变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至五十年代以后, 我国进入了战争后的调整期和发展期, 意识到与世界接轨、寻求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性, 从此积极与别国进行交流合作, 在经济增长的同时, 也给我们国家带来了多元性的文化, 使我们接触到全新的世界文化。

现代化理论风行一时,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 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西方国家首先进入现代化国家行列, 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 我们发现经济的增长并不意味着文化的提高, 全球化趋势下的文化并未像其它因素一样出现一体化的现象, 反而变得越来越多样, 各国文化之间的差异也变得越来越大。

三、多元文化环境下民族音乐的改变

我国历史悠久, 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使各个民族的音乐形式表现各异。在音乐发展过程中, 民族音乐代表了民族的文化, 展现了民族的精神。在如今世界文化大融合的潮流下, 民族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也在顺应着时代的潮流, 从原来的单一模式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任何事物只要跟上时代的步伐, 才能不被世界所淘汰;只有顺应时代的发展, 与时俱进, 才能更好的发展前进。民族音乐在经历过多种音乐文化的冲击和洗礼下, 也在进行不断的完善和进步。但顺应时代, 适应多元化并不意味着丢弃自身的特色, 而是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前提下, 更好的发展自己。

(一) 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音乐艺术风格的发展

民族音乐是人们生活的表现形式, 独特的环境使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格。民族音乐的艺术风格是指作品中独有的情感味道和个性, 并经过特有的音乐形式表达出来。由于地域差异, 我国北方音乐粗犷苍凉, 南方音乐细腻柔美。如欣赏陕北的《信天游》、蒙古的《爬山调》等作品时会给人带来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仿佛置于山间旷野之中、高亢嘹亮;而南方的小调如《茉莉花》、《扬州三月》等给人展现出一幅江南小桥流水, 鸟语花香的美景, 听来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从民族救亡运动到改革开放前期, 随着多元文化的影响, 中国的民族音乐风格也随之改变, 如救亡运动时期歌剧《白毛女》的问世, 创造出了属于中国民族风格的新形象;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的民族音乐开始尝试运用中西结合的新技法, 诸如像《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马儿啊!你慢些走》等经典歌曲都是以民歌唱法为基础, 结合西方的美声技法, 走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民族音乐风格;从改革开放以来, 民族音乐在多元化背景下融合西方音乐, 做到与时俱进, 这种变化的典型代表是“女子十二乐坊”, 该乐队与传统组合的表演形式不同, 是在注重传统的根基上进行改革, 加入自己创新的元素, 既保留了民族音乐特色, 又不失时尚, 容易被更多的现代人接受。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 民族音乐风格变得多样化、现代化。音乐学家们通过不断的探索与研究, 将西方的文化精髓融入到我国民族音乐的创作创新当中。民族音乐向着时代化、多样化、市场化的方向前进, 这种与世界接轨的创作技术也为民族音乐能为更多国人喜欢、甚至是得到外国人欣赏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 表现形式变的多样化、创新化和流行化

中国南北跨越30多个纬度, 东西的高度差达到4000米, 本身就是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国家。而中国本土音乐在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下表现出更多样的形式, 由于历史原因,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当时的社会环境使人们对“东西结合”的做法比较排斥。而从改革开放以来, 由于西乐东渐, 我国的传统民族音乐创作也注重吸收融合西方的优点, 比如在民族声乐创作上逐步把西方强调的松弛咬字与东方的“字正腔圆, 声情并茂”相结合, 做到取长补短, 从而建立起了属于我国民族音乐的艺术特点, 并得到了大众的认可。

全球化条件下, 民族音乐也需要紧跟时代步伐, 开拓创新, 才能不被世人遗忘。如传统民族乐器演奏时多采用坐姿, 而具有创新精神的“女子十二乐坊”摒弃了这一做法, 改为站姿, 但这种变化不会影响到乐器自身的音色, 反而由于结合女子肢体特有的温婉柔美, 使得这种全新的表演形式更具有观赏性。除此之外, 流行元素的加入使得民族乐器的音乐表现力大大增强, 在乐器演奏的同时也将中国的传统音乐传递给了世界。

在多元化的今天, 民族音乐不仅要深入了解人民喜好, 表现民族特性, 还要批判的吸收西方民族音乐元素。民族音乐的新形式绝不是在传统音乐基础上简单的做堆积或改变, 而是要在保留本土音乐味道的前提下进行吸收和容纳。作为走向国际化的民族音乐惟有坚持不懈地创新、走特色化的发展道路, 才能经得起市场的考验和时间的检验。

(三) 教学形式的转变

文化的传承与传播离不开教育。现代化的教育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同时, 也逐渐将素质教育纳入教学的范畴, 学生越来越深入的了解民族音乐。随着多元文化不断深入, 音乐教育也在不断的完善。如目前各大高校成立了音乐学院, 设立了民乐专业, 同时还借鉴西方教学经验, 在融合西方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的基础上, 立足于发扬本民族音乐特色, 并且根据教育面向的对象, 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 不断创新改革。

民族音乐通过借鉴外来因素发展自己, 在发展过程中又会产生新的因素来影响外来文化, 所以民族音乐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创新是体现一个民族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多元化的环境中, 教学模式也不能局限于单一的书本传授, 民族音乐教育也应该努力尝试个性化教学,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意义

民族音乐是一个国家文化的载体, 它的传承与发展对我们了解并研究一个民族的特征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彼此间能增进各民族文化间的认同。伴随全球化的深入, 中国与世界各国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从当初的国内文化学习到如今的走出国门, 面向全世界去交流, 因此, 想要使我国民族音乐被世界更多的人接受、接纳, 就要不断的与时俱进, 开阔创新, 同时为跨文化交流提供条件。世界各国虽然语言不通, 但音乐作为人类情感的重要表达方式, 能成为世界人民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因此, 民族音乐只有多样化发展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传统音乐的进步, 更好地服务于大众, 使我国的民族音乐走向世界之巅。

五、结语

民族音乐是人类文明艺术的瑰宝, 是国家文化的体现。在新形势下, 民族音乐的多元化传承和发展虽然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但只要将这些因素能够批判的接受, 实现民族音乐形式的多样化发展, 才能使我国的音乐更好的融入世界, 将我们的优秀文化展现给世人。

参考文献

[1]罗艺丹.谈两本有关民间音乐的著作[J].中国音乐, 2005, 01:121-123.

[2]刘玉贞.多元文化背景下甘肃天祝少数民族音乐师资问题研究[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9, 01:107-110.

多元化传承 篇5

一、新疆绿洲文化的特质

西域绿洲少数民族文化所呈现出的特征, 核心价值取向就是在和谐与包容基础上保持特色本土 (土著) 文化。“海纳百川、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和谐共生的价值取向, 不仅在新疆的社会变迁和历史演变中实现了西域各民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而且也创造出西域绿洲稳定与和谐的文化氛围与环境。”[1]

1.相对的封闭性和绝对的开放性。

新疆绿洲少数民族文化的生成, 是封闭性与开放性的统一。首先, 封闭性是所有传统农耕文化的共性。传统农耕文化是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为基础, 分散的小农经济和重复性的农业生产活动。其次, 文化生态环境则使得绿洲文化的封闭性更加突出, 相对孤立的文化生态环境为绿洲诸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相对独立的地理条件。新疆绿洲农耕文化位于亚洲腹地、中西文化交流的要冲, 东联中华文明, 西近波斯、印度、阿拉伯文明等。

2.海纳百川的包容性和兼容共生的和谐性。

之所以东西方文化、农耕和游牧及屯垦文化、多种宗教可以互容、共存, 源于新疆绿洲文化巨大的包容性和兼容共生的和谐性。从总体历史进程及最终文化状态看, 和谐性是新疆绿洲文化特色的根本表征和深层肌理。新疆绿洲文化的包容性使其能在不断吸收外来异质文化精髓的同时不断丰富自身, 以海纳百川的胸襟予以接纳、吸收, 并使多种文化因子和谐地出现在以自己文化为主体的新生文化系统中。“新疆文化从总体上讲是一种东西方文化汇聚。绿洲农耕文化、草原游牧文化与屯垦文化并存。多种宗教文化辉映的多源发生、多元并存、多维发展的复合型地域文化。”[2]

3.富有特色的民族性和土著性。

新疆绿洲农耕文化在其长期的文化积累过程中, 经历了一系列来自异族的、异国的、异文明的文化冲击乃至文化强制。有来自天山以北游牧民族文化的影响;也有来自中国南北方少数民族游牧文化的涤荡;中原文化对这里更产生了巨大影响。西来的印度、阿拉伯、波斯、古罗马等文化又都从丝绸之路西域诸国传入中原, 并构成西域绿洲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新疆的绿洲农耕文化依然保持着自己的特色, 并把异域、异族文化纷纷融入自身的文化中, 形成了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新疆本土化的绿洲文化。当代新疆绿洲文化正以其多彩的民族特色、多姿的民风民俗彰显着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及鲜明的民族土著性, 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

4.多元文化并存, 族际文化共享。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存在的民族单位, 经过接触、混杂、联接和融合, 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 形成一个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 这恰是新疆绿洲文化的真实写照。无数类似文化互渗、联接、交融的过程发生在新疆绿洲少数民族文化生成过程的始终, 造就了新疆绿洲各民族千丝万缕的文化联系, 成了新疆各少数民族盘根错节的文化共享。

二、新时期新疆绿洲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思路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多元一体”文化格局, 不仅奠定了中国古代的辉煌历史, 而且为中华民族在当今的伟大复兴确立了集体认同的基石。悠久的中华文化是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胡锦涛总书记指出, 在新疆要深入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 深入宣传新疆的历史包括民族发展和宗教演变的历史, 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1.强化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有了文化归属的共同性, 不同的族群或群体才能相互认同, 从而使族群与这种整体的国家形式的共同体相嵌合。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为了保持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必须把国家认同放在首位, 至少不能让族群认同强于国家认同。”[3]“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但是既然任何一个民族都是中国和中华民族的平等成员, 所有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共同性大于差异性, 通过构造中华民族文化共同的文化基础和文化象征符号的重建, 增加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重叠内容, 甚至使这两种认同完全一致, 形成统一的中华民族认同。”[4]国家认同仍然是一个国家国民最基本的认同, 为了保持国家的安全和统一, 我们在全球化的时代更应加强国家认同。应该注意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的平衡, 必须增大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之间的文化交叠成分, 不宜过分强化民族的或族群的认同, 不能使族群认同的文化成分超过国家认同的文化成分。族群的认同不能超越或凌驾于国家认同之上, 国家的文化认同必须大于族群的文化认同。中华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认同存在的根基, 也是国家认同和社会主义道路认同的核心要素, 文化认同是连接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纽带和桥梁。

2.保护和弘扬优秀的各民族传统文化。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 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其文化, 其实也就等于丧失了自我。因此要切实保护和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 使它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扬光大。新疆各少数民族独特而多姿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千百年来各民族在自身发展和亲和大自然、适应大自然中创造出来的, 是新疆文化中的瑰宝, 必须积极加以继承和弘扬。进行文化创新, 必须大力吸取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独特魅力, 但是对其中的糟粕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必须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 改革更新传统文化中一切不合时宜的价值观念。尤其要保护各民族的各类有形和无形的优秀传统文化, 对濒于失传的各民族优秀文化实行抢救政策。

3.开展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斗争。长期以来, 国内外敌对势力对新疆的渗透、分裂、颠覆活动从来没有停止过, 其斗争的尖锐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不会以人们的意志而转移。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是影响新疆社会稳定的主要威胁。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 坚持不懈、深入持久地开展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斗争, 坚持对各族干部群众进行正面宣传和教育引导, 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牢固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要充分揭露和批驳“三股势力”散布的种种歪曲和杜撰新疆历史, 包括民族发展和宗教演变历史的谬论, 解决民族团结的深层次问题。同时, 要切实加强对思想文化、宣传舆论阵地的领导和管理, 坚决堵住民族分裂思想传播的渠道和途径, 抵御境内外“三股势力”的思想渗透, 切实维护民族地区文化安全和社会稳定。

4.弘扬中华文化, 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弘扬中华文化,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 对边疆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 维护祖国统一, 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提升国家软实力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边疆各民族的迫切需要, 应当成为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工作的主题。要弘扬中华文化, 培育各民族共享的“复合文化”, 增强中华民族整体意识, 反对狭隘民族主义, 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文化生态和人文环境, 筑牢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国内诸民族经历了战和更替、聚散分合、迁徙融汇, 却始终不曾割断共同的文化传统, 文明认同始终如一, 其根本原因是国家统一的理念渗透于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中华文化蕴涵着国家统一意识的传统, 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认同的基本依据, 是中华民族团结和谐的文化内核。

摘要:新疆绿洲民族文化的生成与发展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轨迹, 多种文化的并存、交融与互补是显著特色。其传承与创新发展同强化“四个认同”、保护各民族的各类有形和无形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多元文化整合理念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目标是一致的。

关键词:多元文化整合,新疆绿洲文化,传承与创新

参考文献

[1]张春霞.论西域绿洲少数民族文化的特征[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2010, (3) :59-64.

[2]王栓乾.走向21世纪的新疆:文化卷[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9.

[3]贺萍.新疆多元民族文化流变述略[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25 (1) :21-25.

多元化传承 篇6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开展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1、民族音乐教育的情感体验价值

高校音乐专业教育与中学教育的区别在于,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这一阶段的音乐理论知识,而且需要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能够对音乐作品有个人独到的见解。民族音乐一方面集中反映了某一民族的生活习俗、文化传统;另一方面也包含了本民族的人文精神和作家的思想情感。学生在欣赏这些优秀音乐作品时,可以理解蕴含在音乐作品中的民族思想,进而激发起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情感体验价值,这是在其他音乐作品中无法获得的。

2、民族音乐教育的文化传承价值

民族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一种象征符号,它是在长期的民族生活中积累形成的,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价值。即便是同一民族的音乐,在不用的历史阶段,也会有风格形式的变化和音乐内容的更迭。虽然民族音乐的内容不同,但是其中所包含的教育意义和精神价值,在今天仍然有深刻影响。例如,许多民族音乐中都包含了爱国精神,可以用来弘扬爱国主义;有的民族音乐则是对本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对于学生深入了解该民族的相关知识有一定作用。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音乐的发展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在音乐专业教学中开展民族音乐教育,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所在,从而以更加自觉、积极的心态,继承和弘扬民族音乐[1]。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音乐传统发展面临的问题

1、教师对民族音乐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

我国高等学校的音乐教学体制,是参照西方模式建立的,这给高校音乐专业的教学带来两方面的困扰:一是在课程设置方面,音乐专业课程更多的是偏向于西方音乐的教学,导致学生很少有机会进行系统化的民族音乐学习和鉴赏;二是在教师观念方面,国内高校的许多优秀音乐教师,所接受的专业教育也以“西方音乐中心论”为主,在音乐教学方法上,很多教师总是自然而然的利用西方音乐思维来进行课程讲解,这也使得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和学习受到了影响。

2、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有待提高

民族音乐虽然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其中的部分内容具有典型的民族特色,许多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除此之外,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更喜欢流行音乐或是外国乐曲。在音乐课堂上,学生对民族音乐学习的兴趣不高,不愿意主动、深入的研究民族音乐中所蕴含的深层次内涵,无法了解到民族音乐的价值,也就不能担负起民族音乐传承和发展的历史使命。除了民族音乐内容方面的原因外,教师教学手段单一,授课内容缺乏个性特点,不能吸引学生学习兴趣,也是导致学生民族音乐学习兴趣不高的因素。

三、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传承发展对策

1、建立民族音乐教育机制,突出民族性

长期以来,西方的音乐教育体制一直牵制我国民族音乐教育体制的发展,没有体现出音乐教育的民族性。在这种形势下,高校音乐教育需要进行改革,建立民族音乐教育机制,让少数民族与汉族音乐走进高校课堂,协调好民族音乐教学和国外音乐教学之间的关系,构建以民族音乐为基础的高校音乐教育体制。正确处理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的关系,既做到中西结合,又突出民族性[2]。

2、以多种形式开展民族音乐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高校音乐教育活动中,其教育对象是具有很强理解力的大学生,课堂上老师枯燥乏味地说教,是学生厌烦上课情绪产生的重要的缘由之一。教师在开展民族音乐教育时应该注重理论结合欣赏,让学生主动参与。可以采用欣赏、表演等方式进行教育活动。多种形式开展民族音乐教育活动,如:说唱音乐,可以让学生学习说地方方言;戏曲可以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

3、立足本土音乐,增设民族民间音乐课程

我国民族众多,不同地区的民族文化差异较大。为了降低学生在学习民族音乐时的难度,教师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设本土音乐教学,一来可以丰富音乐课程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民族音乐教学的效率;二来也有利于本土音乐的传播和发展,为民族音乐的传承奠定了基础。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下载本地的戏曲、小调或其他特色音乐,然后在课堂用多媒体播放,组织学生一起欣赏,使学生真切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3]。

四、结语

受多元文化的冲击影响,我国传统民族音乐的继承受到了严峻挑战。作为音乐专业的教师,应当充分发挥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在民族音乐传承中的作用,并从自身教学经验出发,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自觉的接受民族音乐教育,感受其中蕴含的魅力,主动担负起民族音乐的继承者和发展者的角色,为我国民族音乐在多元文化时代再放异彩提供人才支持。

摘要:民族音乐中包含着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审美价值、文化传统等,不仅具有较高的审美和鉴赏价值,而且对于研究民族文化、激发民族意识也有一定帮助作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加快了世界各国文化的相互融合和彼此渗透,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传统民族音乐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高校音乐专业应当主动肩负其传承民族音乐的重任,在音乐教育中有重点的引导学生了解、学习民族音乐,实现对民族音乐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民族音乐,传承

参考文献

[1]石春丽,张瑞英.广西艺术品牌“刘三姐”现象看广西民族音乐传承与展望[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3(07):164-165.

[2]徐寒梅,周特龙.民族音乐传承与民族高校音乐专业教学改革——以湖北民族学院音乐学专业为对象[J].人民音乐教育,2014(21):109-111.

多元化传承 篇7

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相关立场

尽管我们想快速的改变中国自己的优秀民族音乐边缘化的问题, 但是这不是一蹴而就的, 也不是要彻底的去否定现在的音乐教育系统、多元文化的观念是要让民族音乐可以得到传承, 所以应该建立一个辩证立场。西方的音乐经过了很多阶段, 主要有巴洛克期, 古典音乐期, 浪漫时期和现代主义时期等等。现代主义音乐是建立在理性之上的, 它也是理性感性相统一的, 一般说来理性占音乐系统中的主导地位。现代主义的发展是后现代主义, 后者更是颠覆了传统的理性, 以非常强烈的反抗意识, 突破了传统的手法, 在本质去分析了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音乐教育的立场, 尽管它们之间的分歧是不容易调和的, 但是依然它们有很紧密的联系。因为音乐的每一个的发展阶段全部存在一种传承的关系, 让我们可以在后现代主义的音乐作品里去发现存在的现代主义音乐的一些内容, 而且也能够在现代主义音乐作品里发现超前后现代主义的影子。布洛克写的《美学与教育》曾经写出了一种观点, 它说对很多人来说, 需要在现代主义于后现代主义进行适当的平衡, 而且要从它们中去吸收更加有价值的要素, 不是偏向哪一种观点。作者看到, 维持适当平衡, 不但可以意味它们都存在一部分互补的价值, 还说明了它们在音乐教育的相关理论里面, 是存在让大家不能全面否定的理念, 比如说后现代主义对一些传统文化的全面的彻底的否定, 把艺术完全等于生活, 否定了审美教育这些基本的观点, 其实我们是可以利用比较温和包容的音乐态度去融合二者精华, 创立平衡与辩证的音乐教育立场。

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1.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就是中国民族音乐进行文化传承的最重要的途径。

在劳动和民间的活动过程中, 劳动人民使用音乐进行自乐, 所以无意识音乐教育行为, 比如像环境的影响, 社会音乐文化的活动这些都是让传统的音乐文化可以继续有效的传承下去的渠道。可是有意识和目的的音乐教育活动传播的是音乐里最主要的经验, 它可以让音乐学习者在很短的时间里最大程度的去学习到系统的音乐知识。所以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它的优势就在于:它向人们传播的内容有很高的概括性, 传播的内容组成了基础的音乐文化内容, 让学习者对以前的人的音乐文化产生适应性, 这样就可以保存音乐文化在传统方面的系统和连贯, 确保拥有民族风格音乐文化继续的得到传承。

中国民族的音乐风格特征比较稳定。所以音乐教育在音乐文化的再生和传播中是不能缺少的工具和手段, 它已经成为音乐文化传播和进步必须的方法。保存音乐文化和保持音乐文化的基本生存是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主要的基本职能。

2. 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在借鉴国外的音乐文化上可以推动民族音乐的进步和发展。

我们的音乐文化在传播, 保存和创造的整个流程中, 新的音乐文化要素会不断的产生和发展。所以音乐文化经历历史的变迁变成了不能否认的一个事实。音乐文化在变迁里面传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它让音乐文化在社会和社会进行有效的流动。音乐文化传播需要有特定的传播路径, 方法, 媒介, 在这方面音乐教育有很大和很重要的优势。 (1) 音乐教育对传播的有两个功能, 分别是选择和整理, 它让音乐文化的主要内容得到传递。 (2) 在进行音乐教育中接受正确的反馈信息, 修改传播的途径和方法, 确保音乐文化在传播上是正宗和准确的。 (3) 使用正确的教育方法, 最大程度的加强传播范围和传播影响力。 (4) 用好最优化方法, 让学习者可以方便接受, 让传播者和受传播者建立稳定良好的联系。

总结

音乐文化存在的形式说明了音乐教育音乐文化主要的表现方式, 音乐教育是一定音乐文化形式反作用在音乐文化本体的呈现, 让音乐教育自己表达了非常深刻的文化内涵。我们要批判的继承音乐文化良好的传统, 同时还要正确的理解时代精神、在了解本国音乐现状的基础上再面对世界音乐, 这些才是我国的音乐文化进步和提升的关键。所以我们要把音乐教育的相关研究放在音乐文化这个条件下才能有生命, 必须要对事音乐教育里人文内涵给出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才可以让音乐教育变成在音乐文化的传承活动中的中坚力量。

摘要:音乐教育是人类音乐文化的表现方式, 我们要对音乐教育中的民族内涵进行关注, 把音乐教育放在音乐文化的背景里面才会让音乐教育充满生命。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可以充分的发挥文化的传承功能, 笔者详细的阐述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论下的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的相关立场。

关键词:多元文化,现代主义,民族,音乐,传承

参考文献

[1]帕森斯·布洛克.美学与艺术教育[M].李中泽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利, 2016.

[2]管建华, 纪主潮.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国际研讨会文集[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3][美]雷默.音乐教育的美学[M].熊蕾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 2016.

[4]吴跃跃.音乐教育协同理论与素质培养[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16.

多元化传承 篇8

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一) 音乐文化的内涵

音乐文化的内涵已超出了人们对音乐艺术所界定的内涵。甚至可以说音乐文化是包括了音乐艺术的, 却又高于音乐艺术。音乐文化是一种综合物, 包含了各种性质、各种形式、各种作用的音乐现象。音乐文化是受时代的的影响顺势形成的, 它具有着自身独特性质、作用和特点。音乐文化和音乐艺术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音乐文化是一种文化现象, 而音乐艺术是一种审美属性或艺术品位。

(二) 音乐教育的内涵

音乐教育指的是, 为了将民族音乐知识、文化、方式传递给下一代而进行的以音乐知识为工具教会他人进行音乐思考的一个过程。其中, 最主要的是关于我国民族音乐知识的传承。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是从商周时代就开始形成, 经过我国五千年历史的打磨和不断传递, 凝聚了我国所有的音乐文化精髓, 是我民族文化中的瑰宝。

二、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名族音乐作为我国文化的在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各种名族文化的融合提炼, 同事, 又是我国各种民族人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由此可见, 民族音乐文化是同历史人民的生活发展息息相关的, 它体现了不同时代、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文化、民俗、语言、和美学。但是, 由于近年来外国音乐文化对我国音乐的冲击, 使得外国的名族音乐文化传承与, 我国的音乐文化教育脱节, 造成了我国音乐文化的不断流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应该以学校为民族音乐传承的主要阵地, 不多扩充多种渠道的传递方式, 不多开拓多元化的音乐文化传承手段, 使我国民族音乐文化能与时俱进, 不被历史所湮没。

三、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和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一)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主渠道

为了使人们能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学习到更多的传统、经验和技能, 应该将音乐教育文化多元化。然而, 音乐教育对音乐文化的保存和维持是通过选择、整理和传递等方式来实现的。也就是说, 在对音乐教育进行多元化的时候, 应该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习近平曾指出:文化不能做市场的奴隶, 这句话同样也适用于音乐当中。面多日益多元化、竞争化的音乐市场, 各个音乐人不能只从利益的角度出发, 制造出一些恶俗、低劣的音乐产品。比如王蓉的《好乐day》, 这种音乐产品随能一时吸引大众的目光, 却存在歌词恶俗, 旋律单一的弊端, 不能真实的反映当下具体的生产情况, 也不能有效的表达音乐人的真实情感。这样的作品是不符合社会真正需求和受教育者的心理需求的, 只会被历史所湮没。

(二)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借鉴、传播外来音乐文化从而促进了本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

一方面, 我们需要承认外来文化给我国的音乐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冲击给挑战。另一方面, 外来文化给我国的音乐文化同样也带来了机遇和发展。在新型文化引进时总会产生一个传统音乐文化与新型音乐文化磨合的一个阶段。在此阶段中, 人们会从新型音乐文化和传统音乐文化中进行对比、选择然后进行整合, 从而形成另一个更加精炼的音乐文化, 从而促进了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因此,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进修有效而合理的借鉴和传播能推进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和发展。

(三)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具有增强音乐文化凝聚力的功能

无论何种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整合为一的, 都是依靠着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为依托的。反过来, 也只有融入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环境文化的音乐教育才能真正的融入到时代社会当中去。在音乐教育中, 学生们能充分感受到音乐中所蕴涵的社会情怀, 能感受到音乐中的民族凝聚力和民族内涵。比如:《中国的希望》、《在希望的田野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唱祖国》等歌曲, 它所蕴涵了一种歌颂伟大祖国的爱国情怀, 在这种情怀下, 不仅能增加民族的凝聚力, 还能增强音乐文化的凝聚力。

结语

综上所述, 音乐文化的存在形态决定了音乐教育, 而音乐教育在了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又起着最为关键的作用。多元的音乐教育不仅丰富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 还是我国音乐传承的主要渠道, 也是增强我国音乐文化凝聚力的有效法宝。

摘要:音乐文化指的是一种由多种不同性质、不同形式、不同作用的音乐现象而组成的一种综合物。它是虚化的, 是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 而不是某种具体的文化器具。然而, 这些特定的现象却与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并形成了它们自己独特的特征、性质和作用。

关键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民族音乐,传承,作用

参考文献

[1]陈雅先.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4) .

[2]李晓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J].美与时代·城市, 2014, (7) .

[3]樊祖荫.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及其在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J].中国音乐, 2004, (4) .

上一篇:阴道巨大结石论文下一篇:兴趣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