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与未来

2024-06-09

兴趣与未来(精选8篇)

兴趣与未来 篇1

日前, 德州仪器 (TI) 与清华大学宣布共同组建“未来智能机器人”兴趣团队, 从而为未来智能型机器人开发、多智能体协同技术研究感兴趣的学生提供学习、交流、研究、实践和创新的平台。

TI大中华区总经理、中国运营总裁谢兵先生表示, “自1958年TI的工程师Jack Kilby发明了集成电路, 基于集成电路的各种技术和产品的创新已经完全改变了我们的学习、工作、娱乐的方式, 并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清华大学的“未来智能机器人”兴趣团队, 集中了智能机器人的拔尖人才, 我们相信在他们当中, 能够诞生出引领未来技术、影响我们生活的重大创新。我们希望尽我们的努力来帮助同学们实现梦想。”

据介绍, “未来智能机器人”兴趣团队将以开发智能车、双足 (多足) 机器人、智能飞行器、实用型机器人和多智能体协同技术研究为方向, 在为期两年的核心培养周期中, 将陆续完成队员选拔、能力培训、企业实习、项目实践四个培养环节。

兴趣团队将采用TI先进的模拟、数字信号处理、无线连接技术及单片机如MSP430, Stellaris, C2000等系列用于智能机器人的开发。TI将在项目实施中为同学们提供深入的培训和技术支持。

除了此次与清华大学的合作, TI今年将拓展对中国大学生在不同兴趣领域的研究和创新支持, 项目将达到数百个。此外在支持校内电子设计竞赛、省级及国家级电子设计大赛的数量方面, 也会有进一步增加。

兴趣与未来 篇2

关键词:中学教学;生物课程;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420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自发的力量。对高中生而言,兴趣的浓淡,心情的好坏,产生的学习效果截然不同。高考填报志愿直接面临专业抉择的问题,如果仅仅从就业角度选择专业的话,可能由于兴趣不高,未必能获得长足的发展。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种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它是一门具有极强探索性的科学,对学生的兴趣要求很高,只有持续的兴趣,才能成为这个领域的高精尖人才,才能做出类拔萃的成果。

如何学好高中生物这门课程,有很多学习方式方法需要注意。要学会“看”“听”、“说”、“忆”、“练”、“纠”。说到底,学习生物学知识要重在理解、勤于思考。然而,这只是针对课本知识的学习方法,是从考试角度出发的。对于真正想要在生命科学领域有所发展的学生来说,有几点是要特别注意的:一是会探究,通过课本知识的学习和自己的细微观察,能洞察秋毫,并通过设计实验来探索;二是会讲,跟同学和老师交流以及做各种报告,这是对自己所学知识及思考的凝练,不会通过交流来提高自己的学生其能力很难有快速提高的;三是会写,学会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总结报道出来,这样才能为人认识,获得承认,这也是对社会的一种贡献。所以,高中生在学习生命科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既要立足于课本,也要跳出课本、考试的限制,从更长远角度,来引导、培养和保护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

为了解高中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我们对武汉市部分高中的学生进行了一个生物学习兴趣的调查,总计调查了120名学生。从这份调查问卷中,可以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想法,也对目前的教育教学方式提供了改进方向。有以下几点是值得注意的:

一、学生对生命科学具有浓厚的兴趣。具体表现在:喜欢生物这门学科的学生占到68%,不喜欢的仅有2%;就兴趣而言,希望把生物排在所有学科1-4位的占到50%;如果生物课考试成绩不理想,55%的学生会感到难过。这正反映出生物学是一门与生产和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科学,生命科学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随着人类对生命活动规律的认识加深,掌握更多的基础知识也是一种社会需要。对于教师而言,怎样利用好这样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环境,引导学生钻研进去,使学习兴趣转化为内在学习的动力,就显得十分关键。

二、就重视程度而言,多数高中生把生物课排在了第二梯队。具体表现在:所有功课中,认为生物课学习一般的同学占78%,平时每周用在学习生物的时间在2小时以内的占94%,并且认为每周上2节生物课是合理的占57%。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对生物课程的学习是在应试教育——高考指挥棒为主导的课程设置体制下进行的,是一种“被动”的学习。因而对未来从事生命科学方面的工作没有明确的信念,愿意从事这份工作的仅占41%,不愿意的也有17%,其它的无所谓。目前,我国的高考分数中数、理、化、英所占比例还是大头,因此导致学生对有兴趣的生物课程反而不够重视的情况是可以理解的。在现有的特殊高考环境下,提高教学效果,加强课外学习,或开展研究性学习就显得非常重要。目前,正在实施的新课程改革,将研究性学习作为必修,是很有意义的,生物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的研究性学习将使学生对生命科学产生浓厚的学习愿望。

三、媒体报道、社会关注的话题对学生的兴趣方向产生了明显影响。如生物课学生最想了解的内容为环境保护的占40%、生物技术占40%。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疾病医疗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时刻对学生的关注方向有所影响。为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时的补充这些“课外”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生物课教学以实践为主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喜欢上实验课的学生占到58%,而喜欢听教师讲解的学生仅占7%。这就给我门提出一个高中生物的教学改革方向,应以实践教学为主,以保护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生命科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进行自主实践探究既可培养学生的兴趣,又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这要求高中加强生物实验设施的建设,不要还停留在简单实验的阶段,也不要将实验室成为摆设。和高校建立一种培训合作机制也是一个很好方法。例如,可以派有兴趣的学生到高校去学习做研究。高校本来就有社会服务的功能和要求,是“公立”性质的,为培养未来的拔尖人才提供便利是可以做到的。

兴趣与未来 篇3

一、创设情境, 让幼儿自主学习

情境教学能把概念具体化, 直观化、趣味化, 能使幼儿的认识与情感相结合, 使孩子融入到情境之中, 更利于孩子学习美术。因此, 面对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观,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情境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自主地探索获得知识。

1. 故事启迪, 创设想象情境。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爱听故事, 老师可以借助故事的魅力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 感悟道理。幼儿从富有情趣的故事之中, 有事可想, 有事可明, 有事可认, 为幼儿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

2. 设疑启智, 创设问题情境。

开启益智之门, 就要为幼儿创造一个幼儿感兴趣的问题情境。思维的启动, 无不被问题所诱发, 没有问题就没有紧张的思维活动。在美术活动中, 为幼儿创设问题情境, 幼儿带着问题会去发现, 去探讨、去创造, 从而激发自己的思维。使幼儿主动地获取美术知识, 创造性地作画, 使其作品具有自己独特的一面, 使其不断进步。

二、鼓励赞美, 让幼儿积极学习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 孩子需要老师的鼓励、赞美, 在美术活动中也不例外。教师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应多以赞美为主, 教师对幼儿作品评价的态度、标准往往直接影响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影响幼儿对美术作品的态度, 对美的鉴赏能力。对幼儿作品的评价主要体现在两面方面, 一方面: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具有创造性、富有童趣。一幅好的幼儿作品充分体现幼儿的生活、学习等各方面情感, 以及幼儿特有的思维特点, 这是评价幼儿作品的重要方面;另一方面, 具有一定的艺术性, 如线条有力、连贯, 图形、形象清晰完整, 画面饱满、均衡, 色彩明显、饱满, 内容丰富充实。在评价的组织形式是灵活多样的, 有展览作品。可以师生互评作品的优点, 间接地以鼓励的方式提出缺点, 促进其不断进步。教师直接进行评价;幼儿互相评价;幼儿对自己的画进行自评;边游戏边评价等形式。通过评价和谈话, 提高幼儿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教师评价幼儿作品的语言要正确恰当, 从不同的角度形象生动地去分析作品, 以帮助幼儿树立绘画的自信心, 增强对绘画的兴趣及积极性, 使幼儿对作品的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不断提高。

三、氛围熏陶, 让幼儿主动学习

积极创造好艺术氛围, 能诱发儿童们绘画积极性, 是促进儿童主动学习, 展开思维翅膀, 描述世界的重要手段。

1. 给儿童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空间。

给孩子们一个天地, 儿童作画时, 可能在用颜料或用笔方面, 有很多地方不如成年人那么干净, 那么利爽。对此, 我们应该开始在旁边指导幼儿如何放材料和怎样使用以及注意事项, 积极去支持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 让他们知道怎样就能避免以上这些问题, 积极培养鼓励他们养成良好绘画习惯, 和讲卫生爱整洁的好习惯。

2. 给儿童提供一个良好的物质条件。

尽可能做到家长, 老师学校、家庭同步进行营造一个有利于提高儿童艺术发展的条件, 为他们做好物质上的准备, 保证他们在思想上的更新, 和实践的同步到位。

3. 给儿童提供一个良好的艺术环境, 这应该作为审美教育的窗口, 它是营造少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氛围。

如美术欣赏、绘画比赛等。这些应以儿童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为标准。用这些艺术的魅力等能促使儿童对更高艺术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俗话说;环境造就人才, 良好环境能陶冶儿童的美术情操。

四、活动多样, 让幼儿展示自我

1. 善于抓住契机, 激发他们绘画热情。结合母亲节, 让孩子们画一幅画, 做成一张贺卡送给自己的妈妈, 孩子们会感到非常有成就感, 使他们在这些活动中得到学习。

2. 鼓励支持他们积极踊跃投绘画稿, 本学期我校举行的“第七届世界华人幼儿创意美术大赛”获得了较好的成绩。孩子们一次次的联系绘画, 通过努力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当拿到奖状的那一刻他们都很兴奋, 很自豪, 自己的作品得到了肯定, 从内心感到兴奋, 从而产生内部的推动力。促进他们绘画技能的提高, 增强他们竞争意识, 使他们绘画兴趣在生活中经久不衰。

未来幸福与现在幸福 篇4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先苦后甜”“高中苦三年,大学就好了”“现在不好好努力,将来有得吃苦头了”,类似的话,恐怕大部分的教师与家长都曾苦口婆心地与孩子说过(先不谈这些话的效果如何),也有可能还会一直说下去,而且这些话也似乎成了教导孩子的经典名言,潜台词就是“现在吃苦,未来幸福”。我们教育工作者若能深入地思考一下这些老话,一个新的话题就出现了:“未来幸福”与“现在幸福”真的有冲突吗?

2011年4月11日《解放日报》第7版的《童年快乐体验往往“过期不候”》一文作者指出:“在第二届长三角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论坛上,与会教育专家针对孩子学习负担过重发出呼吁:不能以牺牲孩子童年幸福为代价,去换取未来的幸福。教育不仅是为了传授知识、应对高考,更应关注孩子今天的幸福与明天的发展。”可谓一针见血地点到了问题的本质。正是“现在吃苦,未来幸福”的论调,家长们、教师们纷纷牺牲孩子本该拥有的“幸福时光”,让孩子们在补习班和题海中苦苦鏖战。“我们的孩子被搞死在起跑线上”的说法虽有些夸张,但也多少能反映现实状况。更可怕的是不少家长、教师还如此振振有词:“童年快乐,将来失败,后悔莫及。”长此以往,孩子们的幸福何在?

学校,应该让学生更幸福。这里说的幸福就是“现在幸福”。如果教育只注重眼前利益,家长、教师一味抹杀“现在幸福”,灌输“现在好好吃苦,将来就会幸福”的思想,孩子始终处于被动状态,长此以往势必造成学习兴趣的丧失,影响了孩子的可持续发展,还谈什么“未来幸福”呢?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任徐淀芳也认为,人的发展有自身规律,童年时的快乐对人的性格养成以及兴趣培养十分重要,这种快乐体验往往“过期不候”,成年后也无法弥补。可见,以牺牲“现在幸福”的方式去追求“未来幸福”,就是本末倒置的做法,值得好好反思。

移动学习与未来教育 篇5

碎片式学习

这种学习模式利用了移动终端的第一个特性——“随时随地和你在一起”。从设计之初, 移动终端就充分考虑了用户的使用习惯, 如小屏幕、能够最快打开应用等。我们可以利用零碎时间, 在任何地方进行碎片化学习, 比如学习英语、网易公开课等。

移动互联网脱胎于互联网, 很多人认为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的补充和延伸。然而, 最初的互联网是给专家用的, 设计之初就决定了它的先天缺陷;移动互联网则是给普通人用的, 有自己全新的规则, 从设计之初就考虑了如何使用方便。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情境感知学习

这种学习模式利用了移动终端的第二个特点——“知道你在哪里”。给学生配备带定位系统的移动终端, 基于特定的位置给予特定的服务。如香港中文大学开展的基于卫星定位的户外移动学习实验, 教师在网上设计好问题, 学生可以拿移动终端到公园、博物馆、科技馆等特定的地方解决问题。此外, 像台北大湖小学的“蝴蝶走廊”、麻省理工学院的“城市游戏”等都是利用了基于位置服务的移动学习。

基于电子书包的课堂互动式学习

电脑为什么吸引力这么大呢?它第一次将学习、生活、工作融合在一起, 同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多业务、多组织机构也融合到了一起, 当今时代的特征就是融合。在未来的课堂上, 学习融合成为了关键词, 教材、教辅、教学过程、教学平台、教学评价融合到一起, 整合到移动终端内。关于教学方式, 基于电子书包的学习方式的最大特点是什么?繁华的外表下面什么是让我们激动的事情?毫无疑问, 是互动。你有没有反思过我们的课堂?课堂上一部分孩子只是看客, 他们每天看着老师和几个优秀孩子在互动, 而自己和课堂似乎毫无关系。利用智能终端这种方式, 所有人都被带动到互动之中, 充分参与教学活动。教育信息化不是把纸质书打造成电子书, 而是要打造真正的互动课堂。

随着时代的发展, 新技术会不断涌现, 未来, 我们的教育会是什么样的?

VR,媒体与未来 篇6

一、虚拟现实技术的前世今生———达摩克利斯之剑

虚拟现实技术(VR)是一系列技术的广义统称,也被称为“使用电脑模拟的现实”。学界对狭义虚拟现实(VR)技术与增强现实技术(AR),是否应被归类到广义虚拟现实技术之下并没有定论。目前,商业领域为了区分狭义VR与AR,将两类技术做了详细的区分:与增强现实技术(AR)不同,虚拟现实技术(VR)则是将使用者眼前“真实的”的世界完全替换为虚拟的。

在上世纪50年代,出现了被记入史册的“感官大师”(The Sensorama)——在这台至今看起来依然充满未来感的巨大设备上,使用者可以观看4个不同题材的宽荧幕3D影片,同时它还可以模拟味觉与触觉。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它能够以第一视角完美地还原约会、飞行、赛车和现场观看表演的体验,这是人类对虚拟现实技术的第一次成功尝试。60年代末,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诞生了头戴显示器,俗称VR头盔(Head-mounted Display)。因为它骇人的体积与外形,这台头盔被命名为“达摩克利斯之剑”,比喻自身处在权力中心,时刻面临挑战的紧迫与压力。

正如很多新技术刚面世时一样,虚拟现实技术最先被运用到军事训练与医学研究等领域,并在这些领域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比如,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空军将此技术运用到飞行员培训中,特别针对增加飞行员在起降与极端情况时的处置经验,有效降低了训练成本与伤亡率。在发现虚拟现实技术还能增强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与兴趣后,该技术被推广到美国陆军用作战术模拟,也用作治疗士兵战后综合症的手段。此后,美国航空航天局将VR技术用作对火星的模拟勘测中。

纵观虚拟现实技术的历史,它在军事应用和医学研究领域的发展一直顺风顺水。但也正如很多新技术面世后的情况,它的应用领域与应用场景被不断扩大,渐渐从军用技术转变为民用技术。上世纪90年代初,VR技术早于互联网技术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作为一种新型框体机被放在了游戏机厅,鉴于当时电脑的性能限制与高昂的成本,它甚至没被游戏业界所接受。毕竟在1991年,每台73,000美元的售价超过一部豪华汽车。随后,人们的注意力被互联网吸引,而VR技术在一段时间的挣扎后,伴随互联网泡沫,消失在民用领域。在那之后的很长时间,VR技术只被用作医疗研究、飞行模拟、军事训练与汽车设计领域。

近年来,随着电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互联网行业对新技术和应用的需求及渴望,VR技术又逐渐从游戏公司“有趣的小实验”变成了投资人口中的“风口”。

二、风中的媒体

2015年11月,《纽约时报》联手谷歌,向读者赠送了一百万个Google Cardboard,并发布了手机软件——NYT VR。2016年5月,《纽约时报》面向电子版订阅时长前1/3的忠实读者,再次送出了300万个Google Cardboard,并同期发布了自己的第8部VR作品——《探寻冥王星极寒之心》。作品素材来自于美国航空航天局新视野号航天器发回的数据,作品允许观影者通过VR技术对行星进行模拟探索。根据该报的披露,《纽约时报》VR软件已经被下载了600万次。同期,ABC电台、Vice杂志与著名电子媒体The Verge也发布了他们的虚拟现实短片。

不一样的是,《纽约时报》的VR作品使用的素材其实是由电脑生成的图片,而不是目前占VR作品主流地位的录制素材。在这部富有创新意义的VR作品发布之前,《纽约时报》已经采用VR技术报道过儿童难民、总统大选和巴黎恐怖袭击等新闻。正如之前的这些报道,《纽约时报》在不断尝试符合VR技术特点的叙事方式,并希望通过作品唤醒观众的通感,让观众在虚拟现实中去报道发生的地点感受——VR给了观众“故事”,更向观众展示了故事背后的世界。

新闻记者对VR技术表示欢迎,他们的新闻报道将不再轻易会因为“没有故事”而被主编否决。《纽约时报》的积极尝试也引发了记者们的争议,原因在于以VR技术呈现的新闻短片会带给观众前所未有的临场感,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观众的感情。所以,当VR技术被用于新闻采编中时,如何选题、如何调整报道角度以避免对观众造成不利影响,成为记者们讨论的焦点。通常,一篇出色报道可以造成的影响,现在因为VR技术的介入,这种影响被扩大了。

三、感同身受

之所以能对观众造成巨大的情感震撼,以至于记者在进行报道前需要不断斟酌,其原因都来自于虚拟现实技术所带来的“存在感”。这种“存在感”来源于VR技术本身,它能将观众抽离出现实世界,并“完全”放置到故事中去。这种特性能够更加充分地传达作者意图,势必将成为信息传播与艺术创作的沃土,但有时,这种强烈的存在感也会让信息接受者产生不适。

在今年圣丹斯独立电影节(Sundance Film Festival)上,一部叫《致命派对》(The Party)的电影短片参与了角逐,短片由Morriso May与Rose Troche拍摄。这部共10分钟,被分为两部分的VR电影,从男、女主角两个不同人物的第一视角,讲述了一个真实发生的故事。叙事方式的创新与VR技术的运用,加深了故事所描述的情境感。这种颇具争议的社会现象引起人们思考。

一开始,VR第一视角为一个在同学寝室派对的女学生。她与一名在派对中认识的男性,喝了一纯饮杯(shot)烈酒。之后,该名男子开始与女学生调情。没几分钟,主视角变得模糊,出现“星星”,揭示出刚才的酒中被放入了某种物质。接着,从模糊的视角中看到“我”被拖进了宿舍的一间卧室中,在那里还有该名男子的同伙,紧接着视角便彻底转黑——女主角昏迷在卧室中。接着,第一视角调转至男主角。观众再次经历整个事件,并以施暴人的角度目睹“我”如何与女子跳舞,如何在之后的酒中下药,如何与“我”的同伴将女子拖至卧室。

该部电影在电影节公映后,并没有任何群体抗议称受到冒犯,却同样实现了预想的效果。短片感情色彩强烈、尖锐,直击心灵深处,引起人们对校园性犯罪的反思。VR技术可以分享、重现一段经历,观众通过观看,可以感同身受。这昭示着VR技术在未来应用的巨大潜力,也为使用者带来了责任的思考。另一个通过VR短片取得相同效果的例子,也出现在电影节上,名为《叙利亚计划》(Project Syria),短片中观众以第一视角“体验”了发生在叙利亚阿勒颇镇的恐怖袭击时间。

为了避免制造对于某些观影群体难以承受的内容,在VR技术使用在新闻采编与影视创作前,媒体从业者的职业素养将成为区分作品是“不可承受之重”与“感官享受”间界限的唯一准绳,提出了对媒体人的挑战。

四、未来已来

早在2008年,美国苹果公司就注册了将智能手机用于VR头盔显示功能的头部显示设备支架专利,并在2014年再次注册了多用途集成化超小型VR头盔的专利。不久前,苹果收购了Metaio,根据往常的惯例,这意味着还有18到24个月的时间,消费级VR市场就会成长到足够大的规模。届时,苹果的VR设备将如期而至,谷歌也在其去年的开发者大会上宣布与Go Pro一起开发,可拍摄360度VR素材的摄像组。今年,三星以及更多移动终端厂商,正努力将VR体验通过智能手机传递给消费者;Facebook、HTC、索尼和一些其他厂商则在积极推进以家用个人电脑,家用游戏主机为中心的VR设备。国内,乐视等厂商正积极尝试,试图降低搭载VR技术的智能手机售价。

消费者对互联网兴起之后的新技术的接受能力,也在不断增强。这意味着VR设备在大规模普及后,将作为一种新的媒介而不是一种简单的设备而存在。若以实现5千万用户为标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收音机用了38年;电视用了14年;互联网用了4年;苹果数字播放器(i Pod)则只用了3年。Facebook诞生后9个月,有了10亿用户;苹果手机软件商店中的软件,也在上线9个月后,迎来了第10亿次下载,VR技术也许会成为下一个用户追逐的风口浪尖。

数据来源:网络资料综合整理

但是,相比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大部分VR作品仍显稚嫩,叙事手法亟待发展。从Youtube VR频道看,目前对VR技术的采编应用仍仅限于城市与自然环境观光探索,而VR动画作品仍仅集中于对“龙”的刻画。对于媒体,这是个值得注意的信号,因为撑起VR的将是优秀的内容,是内容+VR+互联网。在经历了互联网、智能手机的普及后,媒体应抱着谨慎客观的态度,为这即将到来的另一次普及进行准备。比如,在发现用户在使用新媒介时,应及时根据新的使用习惯对内容进行优化,并对新的内容需求给予满足。优质的内容是传统媒体相比互联网媒体的优势,如何在这种新的媒介中体现这种优势,更好地为用户服务,发挥媒体作用,是摆在媒体面前的一个重大挑战。

一部质量粗糙的VR 3D动画短片《洛杉矶饥民》向影视工作者展现了VR技术所带来的这种可能——VR作品的内容比画面质量更重要。影视工作者需要使技术为故事服务,而不是相反。

五、新的机会

虚拟现实技术更擅长与观众分享诸如惊喜、悲伤等强烈的带来视觉和感官震撼的经验。这项技术也为媒体提供了一条新的与观众接触的途径,特别是那些更喜欢互动内容的年轻观众。

当然,在VR叙事模式出现突破之前,用VR技术去展现家具和房子可能会短时间内赚更多的钱。但是,VR技术的出现,使媒体可以向观众通过分享“经验”传达更细微的感情,建立更加密切的联系,而这听起来就是媒体发展的未来。

摘要:虚拟现实技术最先被运用在军事训练与医学研究等领域,后来随着互联网行业对新技术的需求,VR技术又成为投资人眼里的“风口”。VR技术带来的“存在感”,将观众抽离出现实世界,实现在故事中的感同身受。但相较于硬件技术的迅猛发展,VR作品的内容制作需要改进。

发展中国与接力未来 篇7

一、制约当今中国发展的几个问题

中国的民生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极大改善, 但中国的民生问题也在改革发展中不断发展, 并且由单纯的物质生活转向全面化。2011年的人大和政协“两会”, 让百姓所高度关注的, 当莫过于民生和腐败两大问题了。尤其民生问题, 已成为了全社会所瞩目的焦点, 成为了百姓们街头巷尾争议的话题。民生和腐败两大难题, 折射了今天中国社会发展的诸多隐痛, 中国的贪污腐败在某些地方确实较为严重, 已经给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带来了较大的伤害。

在这里, 至少有两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其一, 民生问题不是今天才有的, 古往今来, 历朝历代, 民生都是说不尽的话题, 也是难以有所结论的话题。但是今天, 改革开放以后, 尤其进入21世纪之后, 民生问题重又回到了我们的生活, 成了我们众所关注的话题。你越是不想面对, 可它就越是个问题, 而且愈来愈严重, 也越来越不好解决。是什么原因造就了今天的结果, 又是什么原因让我们束手无策呢?其二, 腐败问题古今有之, 历史上的各朝各代, 腐败无不与历史紧密相连, 似乎没有腐败, 也就难以有历史可圈可写了。然而今天, 社会的腐败, 尤其官场的腐败, 其人数之多, 贪污数额之大, 让人难以想象, 也不敢想象。是什么原因让腐败滋生蔓延, 又是什么原因让腐败愈演愈烈呢?能否解决好这两大难题, 事关国家前途命运, 更事关中国未来的走向。

首先还是要从发展说起, 从历史的回顾来考察今天的问题。最初的发展, 应当是非常朴实的发展, 是简单发展观指导下的发展。为了摆脱贫穷, 我们改变了集体所有制, 也就改变了传统的管理体制。从旧的生产关系中解脱出来的人们, 激发了自我劳动的积极性, 并发挥着个人的潜能经营着自我。国家政策倾斜特区和沿海地区优先发展, 同时也鼓励一部分人先行致富。于是之后有了区域的差别, 也有了个人贫富的差别。随着改革的深化, 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发展, 游离于集体和国家单位之外的少数人, 凭借其经济实力和经营头脑, 或者凭借其某一方面的专长, 如私营企业主、经理人、演员、歌星、体育明星等, 在经济浪潮中逐渐成为了富人。而多数依赖国企、事业单位的从业者, 依赖土地生存的农业人口, 以及长期务工、打工的人员, 由于工资涨幅不高, 收入增长不多, 逐渐就成为了社会的低收入阶层。加上民生保障社会化, 医疗、房地产、教育等随行就市, 在层层利益的盘剥下, 居高不下的价格, 让百姓普遍入不抵付。看不起病, 住不起房, 上不起学, 养不起孩子, 民生问题愈演愈烈就成为了必然结果。

深入分析我们走过的改革历程,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当我们强调发展的时候, 我们放手的多, 集中的少;我们突出的少, 而忽略的多;我们垄断了某些行业, 但也放弃甚至牺牲了某些行业和不少人的利益。缺乏有效的社会组织与管理, 放弃了政府有效的社会保障职能, 过分地集权和缺乏有效的监督, 从而导致民生问题和腐败滋生。

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 是发展中国继往开来的立足之本

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是第一要义, 核心是以人为本。在这两者中, 必须清楚人是第一要素, 是决定科学发展的关键所在。只有发展的人, 只有人的现代化发展, 才能推进科学发展, 也才能实现科学发展。只有以人的发展为根本, 解决好人的一切问题, 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居官者也才能想百姓所想, 急百姓所急。民生问题解决好了, 中国的发展才能继往开来, 发展的中国接力未来也才能乘风破浪。

民生问题事关大局, 事关全局。能否解决好民生问题, 是事关中国接力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 党就把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作为最高理想, 并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权为民所用, 心为民所想, 情为民所系, 始终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谋利益, 是党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为人民服务, 最根本的就是以人为本。如果从发展的角度来阐释, 落实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就必须使我们的一切工作, 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毛泽东同志早就指出, 人是决定一切的因素, 我们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 “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 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

以人为本, 即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是科学的发展思想。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最革命的因素。正是人民群众蕴藏的无限创造力, 创造了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 推动了生产关系变革和社会进步。为此, 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 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解放全人类、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 就成为了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必须始终关注人的因素, 注重人对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要坚持在培养和使用人才方面做文章, 在深入研究实际问题方面下功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 没有一支好的优秀的管理人才队伍, 没有对客观事物充分了解和预测分析的正确决策, 我们就难以推动发展, 就会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甚至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必须要有发展的新思维, 有发展的新举措, 要敢于打破陈规陋习, 在不断改革中谋求发展。切实做到发展要依靠人, 发展的成果要惠及人。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必须要以实现人的发展为目标, 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牢牢把握这个发展大局, 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就是要有全局观念, 继续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协调好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就是要不断解决好“三农”问题, 解决好就业和民生问题, 处理好政府与百姓的和谐关系。真正走出中国特色的、全社会和全体人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民生问题是当今中国社会的主要问题, 贯彻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思想, 就必须从全局的、整体的、可持续发展的高度, 找到通盘解决民生问题的钥匙。我们绝不能再重蹈覆辙, 走顾此失彼、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老路。也绝不能让民生问题继续恶化, 让“国富民穷”成为中国的现实。

三、优抚民生与严惩腐败, 是发展中国接力未来的历史驱动

民生问题重在解决就业和提高百姓的收入, 重在解决事关百姓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系统地、科学地组织社会生产和管理, 实施各类民生保障工程, 惩治官场腐败、社会腐败, 是解决民生问题必不可少的系统工程, 也是中国接力未来发展的当务之急。

首先, 必须拉动就业, 大幅度提高全社会的收入水平, 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中国的工业化水平还很低, 无论是规模还是效益, 都远不及发达国家, 这是不争的事实。另外, 没有工业产业的发展, 没有产业部门提供就业岗位, 拉动就业就是一句空话, 解决就业问题就是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现阶段, 我们急需要在城市工业化的基础上, 在乡村地域发展工业, 并依托工业带动服务业发展, 借以提升我国工业化的规模与水平, 并从根本上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通过城乡二元工业化的发展, 不仅可以拉动就业, 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而且也直接为农村城市 (镇) 化和农业产业化奠定基础。走二元工业化带动城市 (镇) 化的发展道路, 这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我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众多的国家, 我们不能无限地把人口聚集到现有城市, 致使城市不断膨胀, 造成过度城市化的问题;我们也不能脱离工业化的工程, 甚至不去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就单纯地考虑农村城镇化的实现, 以及农业产业化的推进问题。工业化是城市 (镇) 化的基本动力, 这是世界各国城市化历史经验的昭示。

其次, 必须关注民生, 切实把民生问题解决好, 并从根本制度上加以保证。民生问题的产生和不断恶化, 既有体制上的问题, 也有管理方面的不足。以往计划经济时代, 由于政府的统筹规划, 民生基本能够得到保障。虽然贫穷, 但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民生问题似乎并不怎样尖锐, 社会公平亦让人们感觉心情舒畅。然而,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保障逐渐推向了社会, 住房、教育、医疗、生活消费等很大程度都是依靠市场来调节, 由商家和实体来操作。高房价, 食品安全, 医疗教育费用高等的社会现实, 诸多事关民生的问题亟待解决。必须把解决好民生问题, 放在事关中国未来发展命运的高度来审视。

再次, 必须严惩腐败, 加强党的廉政建设, 把为人民服务宗旨落在实处。改革开放以来, 腐败之风愈演愈烈, 从经济领域犯罪, 到权钱交易、跑官卖官, 到权力与黑恶势力相勾结, 其腐败形式之多, 涉及领域之广, 牵扯面之大, 无不令人瞠目结舌。腐败之风盛行, 不仅严重影响了党的形象, 影响了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而且也严重影响了社会风气, 影响了社会的组织与管理, 更直接导致了诸多社会问题的产生, 引发了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毛泽东同志早就指出:“共产党员要善于同群众商量办事, 任何时候也不要离开群众。党群关系好比鱼水关系。如果党群关系搞不好, 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建成了, 也不可能巩固。”因此, 严惩腐败, 建设一个清正廉洁的党和政府, 是确保党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关键所在, 也是确保党与人民群众始终鱼水情深的根本所在。民心工程事关民心所向, 解决民生问题大势所趋。增加百姓的收入, 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把住房保障、医疗保障、教育保障、稳定物价、确保食品药品安全等事关民生大计的诸多问题, 尽快纳入到政府工作的范畴通盘考虑, 抓紧解决。这是现实中国社会的必然要求, 是发展的中国接力未来的当务之急。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 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 则尽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 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 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知至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大学》的精辟论述, 也许能够使我们加深对本文的理解。格物致知, 诚意正心, 修身齐家, 方能安邦治国, 这正是发展中国与接力未来的真谛所在。

摘要:历经改革开放发展的中国, 正经历着历史转折。许多重大社会问题, 诸如民生、腐败、城乡二元结构等, 已经或正在逐渐影响着我国。建设廉洁、勤政、务实的政府, 解决好民生与科学发展问题, 全面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 这不仅是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的历史昭示, 更是发展中国与接力未来的必然抉择。

关键词:民生问题,发展,接力未来

参考文献

[1]、毛泽东.论联合政府[A].毛泽东选集[C].人民出版社, 1991.

[2]、毛泽东.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A].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C].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2.

浅谈“兴趣”与“创新” 篇8

然而在长期应试教育的驱使下, 我们有些时候心里不免急功近利, 片面认为只要对学生填鸭式地记住, 考试就没问题。于是课上就死记硬背, 课下反复练习。学生一旦出错, 不免训斥几句。学生“碰壁”多了, 也就不再愿意主动参与课堂, 对学习产生厌恶情绪, 学习的兴趣荡然无存。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通过近些年的教学探讨, 我是从下面几个方面努力去做的。

一、以“爱”去保护学生学习的兴趣

胆怯和自卑的心理状态是妨碍创造的最危险的敌人, 而勇敢和自信是创造个性中最重要的特征。在教学中, 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 以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 从而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因此, 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尊重学生的异念、宽容学生的失误、鼓励学生的创见, 善于持赞赏的态度正确地评价学生, 对能顺利完成训练的学生, 给予表扬和鼓励, 成功的喜悦让学生更有自信。对那些在训练中遇到困难的学生, 也不能选择批评, 不要挫伤他们的信心, 而应给予启发开导。记得有一次, 在教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中《日益富强的祖国》 (人教版) 一文时, 我让学生说“中国的第一”, 经过学生一段时间的交流后, 我发现班里课上从不举手发言的刘磊把手举了起来。我高兴的把他叫了起来, 但他却站在那里支吾了半天也没说出一个字。这时, 其他同学坐不住了, 一些调皮的孩子开始讥笑他, 学习好的孩子也不耐烦的埋怨他耽误时间。再看刘磊, 脸涨的通红, 低着头不时用眼睛溜着老师和同学。从他胆怯的目光中我可以感觉到他失去了信心, 想退却了。可我走过去, 抚摸他的头, 亲切地说:“孩子, 没关系, 你在课堂上举手, 老师特别高兴, 第一次当着老师和大家发言, 难免紧张, 做深呼吸, 一字一字的把你想到的说出来, 老师支持你”。当时, 他激动得热泪盈眶, 用颤抖的声音结结巴巴的讲出了自己的观点, 居然是对的!教室里立刻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我们多给学生关爱、鼓励, 还有什么困难能让学生望而却步呢?把关爱献给学生, 把信心还给学生, 这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感情基础。

二、以“境”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近年来, 由于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和发展, 使计算机辅助教学更注重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学习策略的掌握以及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提高。

提高小学生学习的兴趣,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多媒体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影视等各种信息传输手段为一体, 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 可以激发小学生兴趣, 引起注意。利用计算机辅助小学思想品德教学, 可以使多媒体软件在内容组织上采用大量色彩鲜明、活泼有趣的声音画面, 有助于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进行六年级《品德与社会》 (人教版) 《不屈的中国人》这一单元的教学过程中, 我剪辑播放了“林则徐”、“甲午战争”和“杨靖宇”等战斗故事的精彩片断, 使学生知道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从而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敬佩和热爱祖国的感情。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明白了道理, 深化了认识, 兴趣盎然。

三、以“争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不相同的个体, 我们教师不应用“唯我独尊”的威严压抑学生的想法, 而应创造一个能让学生百家争鸣, 各抒己见的宽松的竞争平台, 在争论之中, 寻找自我价值的体现, 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内动力, 培养开拓创新精神。

在教学中, 我注意抓住契机, 适时点燃争论的“导火索”, 尽量给学生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 尽好引导者的职责。如在教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 (人教版) 的《小心网络陷阱》中, 我把学生分为“正方”和“反方”进行辩论, 双方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 可以向对方提问、反驳。于是, 双方同学马上就展开了唇枪舌战。在整个过程中, 完全是学生们自己在讨论、在交流、在辨析。事实证明, 学习效果是极好的。因为, 他们是在主动地学习, 他们的自我价值得以体现。所以, 争论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心需要。

四、以“动”增进学生学习兴趣

活动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重要载体和途径, 课程的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活动来实现。我经常采用的教学活动形式有:讨论、资料搜集与处理、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活动、教学游戏、歌曲欣赏、讲故事等。这些活动形式多样, 充满儿童情趣, 愉悦儿童身心, 放飞儿童情思, 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全身心地感受, 在自然和谐中潜移默化地提高道德认识。

教学活动不仅仅体现在课堂内, 还可以向课外延伸, 与综合实践活动、少先队活动、班级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有机结合, 相互促进。例如, 在教学五年级《诚信是金》 (人教版) 一课后, 为了增强学生对诚信的认识, 我组织了一次“假如没有诚信”主题队会活动, 同学们积极行动起来, 网上收集资料, 结合社会热点:“假冒伪劣产品害死人”、“欠发农民工工资”等信息。用事实说话, 一个个片段回放, 一幕幕情景表演,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表现欲望, 萌生了对真、善、美的崇爱, 对假、恶、丑的嫉恨, 进一步增强了对诚信的理解。

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 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自由选择的状态下进行价值建构。使学生在和谐合作的环境中主动参与活动, 表现自我, 发挥自我, 完善自我, 激发潜在的创造力,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最终目标。

上一篇:多元化传承下一篇:综合艺术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