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艺术课程体系(精选12篇)
综合艺术课程体系 篇1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突出地强调了课程的整合。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教育方式的进步, 信息技术和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整合已成为音乐教育发展的趋势。
从课程的内容的原则看, 课程除具有连续性、顺序性外还具有整合性。整合性是在课程当中各种不同的课程内容之间建立适当的联系, 以整合因分割造成的知识支离破碎的状态, 从而达到最大的学习累积效果。换句话说, 整合性是指课程经验横的联系, 包括认知、技能、情感的整合与科目的整合。
艺术综合课程是在音乐、美术分科教学的基础上建构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它综合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以及影视、书法、篆刻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 并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式等过程中体现艺术的人文性、创造性、愉悦性, 以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基础教育课程。
一、在教育、教学中体现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 是指一种对于人的关注的思想, 一种追求人生真谛的理性状态, 是人本主义的核心内容。强调自我意识的完善即所谓关怀人生价值的实现, 关怀人的自由与平等, 以及关怀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等, 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终极关怀”。
1.通过各种艺术实践活动, 使学生的艺术经验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 获得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2.在艺术实践活动中, 引领和促进学生不断发现自我、发展自我, 使得共性与个性和谐发展, 使得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3.通过宽松、民主、合作的教与学,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创造一种相互交流、默契配合的教学关系和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例如, 一位教师结合抗日山建园六十周年的系列活动, 自编了“不朽的丰碑”一课, 介绍抗日山的历史, 让学生谈谈瞻仰抗日山烈士陵园的感受, 让学生聆听配乐诗朗诵《抗日山组歌》。最后, 选学了《赣榆日报》登载的歌颂抗日山的歌曲, 编演抗日英雄故事小品。以抗日山浓厚的人文内涵、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感染着学生, 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4.能够从多方面对学生的各种感官进行陶冶, 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 从触摸中、从模仿中、从体会中学习。促进听觉、视觉、形体、言语这四大能力的发展, 从而形成互为补充的完整的艺术心理结构和综合艺术能力。例如, 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红灯停, 绿灯行》这首歌曲时, 我创设了一种看交通警察手势和红绿灯的指示过马路的生活情境, 一部分学生扮演交通警察, 另一部分学生则表演通过十字路口的行人, 而我则手持红色和绿色的纸牌表示红绿灯。在歌声中, 我跟着歌声举牌, 扮“交通警察”的学生则看交通灯的指示做交通手势, 另一部分扮演行人的学生看手势来行路。在活动中, 有的学生表演司机, 有的学生扮演骑自行车的人, 还有的学生则扮演骑摩托车的人或步行的人,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在这种情境中, 学生们既懂得了交通规则, 学会看交通警察手势, 也体会了歌曲的情绪, 培养了音乐表现力。
二、调整艺术课程的内容和方法, 以审美为核心
1.在教育教学中充分揭示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的各种表现作用, 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艺术中最激动人心和极具表现力的部分, 而不是枯燥、乏味的专业化倾向。
2.让学生能在教育教学中以整体的方式来体验、感受艺术的无穷魅力, 达到感情上的艺术共鸣, 升华内心对艺术的鉴赏能力, 反对说教方式。
3.注重艺术实践, 利用各种平台充分调动学生实践的活动, 在活动中实现自身的审美、创造美的能力。
4.开发学生基本的思维范式和复杂的思维能力, 并教会学生们使用多种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 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 了解社会, 在交流中接受新知, 培养学生想象、发明和创新等能力。
5.艺术课程的内容主要体现为两大类:从艺术门类上指音乐、美术、舞蹈、戏剧, 从学科内容上指美学、艺术批评、艺术史、艺术创作等。
三、以日常生活和学生真实的生存环境作为艺术学习的最初起点, 通过日常生活和艺术的连接, 汲取和扩展艺术想象、艺术创作的素材与灵感
比如, 一位小学的音乐教师在教歌曲《春天来了》一课时, 先选择几幅美术图案进行对比, 让学生形成重复和对比的概念。之后, 根据歌曲的意境及歌词内容, 选择语文学科中的画面和课文, 再配上《春天来了》的音乐, 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美丽的春景中, 从而用优美的声音来表现春天。另外, 我还在网上选择了关于春天的美术作品、学生的作文习作、关于春天的动画、不同国家表现春天的方式等, 编排到舞蹈中进行表演。这样,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知识进行了重新建构, 形成了关于春天的各种知识的联系, 能准、广、快地把握春天的艺术形象, 完成自我教学的目的。
四、表现形式不拘一格, 多种多样
在艺术实践的过程中, 通过探究式的学习和即兴创作, 表现的形式不拘一格, 多种多样, 有唱、奏、舞、相声、小品、诗歌、剪纸、绘画等。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 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 比如: (1) 音乐、美术之间的情感结合, (2) 音乐、体育之间的律动交融, (3) 体育、美术之间的结构互动, (4) 音乐、语文之间的情景交融。
五、根据教学内容, 创设适合的环境
在教学中, 注意根据教学内容, 创设一种适合的环境, 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从而使学生更能加深对教学内容的领悟与感受, 激发学生的创造表现欲望。
例如, 教学《金色的秋天》时, 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 感受到秋季丰收的喜悦, 于是调动学生自己动手, 布置一个丰收的小院。将教室看做一个农家小院, 自己动手剪彩条、拉花、写对联等。经过同学们的共同努力, 把教室布置得很像一个丰收的农家小院, 同学们在这个小院里欣赏《庆丰收》, 手舞足蹈, 无比喜悦, 在音乐中体验丰收及成功的喜悦。同时, 又提高了学生们动手实践能力, 激发了学生的创作表现欲望,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综合艺术课程体系 篇2
一、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一)专业核心课程模块
包括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工程预算与报价、陈设设计、家具设计、家居设计、别墅设计、办公空间设计、餐饮空间设计、娱乐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展示设计、景观规划设计。该模块是让学生认识行业发展特点,掌握设计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引导和发现学生的兴趣点,因材施教,培养应用型的设计人才,为学生就业指引方向。
(二)专业选修课程模块
包括摄影基础、装饰画、民间美术、广场景观设计、小区景观设计、植物景观设计、城市环境景观雕塑、快题设计、模型制作。该模块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欣赏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同时,拓宽专业层面,丰富更加全面的知识体系。
二、实践课程体系建设
(一)课程设计模块
计算辅助设计与核心设计课程相结合的课程设计。例如,在办公空间设计课程中,将课程分为两部分进行,一部分理论基础课程;一部分设计课程,并使用设计软件完成最终作品,题目应来源于实际工程,使学生直接或间接参与工程实践。同时,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并指导学生参与设计竞赛活动。该模块是使学生将所学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并像真正的设计师一样独立完成整套设计方案,为更早的进入工作角色,奠定坚实基础。
(二)社会实践模块
积极鼓励学生利用假期时间,进行社会实践学习,学有所用的同时不断发现自身的不足,然后再学习再实践,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自我完善。该模块是使学生考察市场,认识社会,在此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沟通与合作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三)毕业设计模块
课程体系综合评价的影响因素研究 篇3
[关键词] 课程体系 评价 影响因素
从理论上看,我国目前对高校课程体系的评价研究处于个体探索的阶段,专家学者对于高校课程体系的研究往往仅限于课程评价的某个方面,在高校课程体系方面,缺乏广泛性和专业性的研究,不能提供一个可操作性的带有普遍意义的综合评价体系。而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套比较完善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理论来指导高校课程体系的综合评价。而从评价及专业角度所言:一些发达国家由于对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时间较长,评判标准相对比较成熟。在教育评价理论的发展初期主要有泰勒的教育评价理论;发展中期有克龙巴赫的形成性评价理论;以及在现代社会中逐步完善和提高,建立在斯塔弗尔比姆研究学说基础上的系统评价标准理论。
在我国对课程体系评价的研究起步较晚,很少有自己的理论,大部分是翻译国外的理论。这种翻译的理论至少有两个方面的缺憾。第一,翻译者对这些理论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了理论本身的质量。第二,国外的理论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产生的,有它自身的应用范围和环境,转介到我国这个环境里能否起到它应有的作用?是否应对这个理论进行内化处理?应该如何内化处理?需要创造哪些条件,作些什么准备?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现,不断改进。
本文在已有的课程体系评价理论的基础上,以价值链流程分析寻找教育评价者在课程体系评价过程应遵循的路线,沿着路线寻找、归纳、分类得到评价过程中应遵循的关键因素。
一、因素寻找方法
课程体系评价所涉及的因素相当广泛,各因素对课程体系的影响角度、时间、程度、过程都不同,它们相互交叉联系构成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因素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根据对课程体系的影响角度可以划分为:需求影响因素、供给影响因素、竞争因素、风险因素等;根据因素作用的范围可以划分为:宏观背景因素、现实客观因素、微观项目因素三类;根据作用的时间可以划分为历史因素、当前因素和后期发展因素;根据对课程体系的作用的过程(价值链流程)可以分为:课程体系设立的定位及培养目标因素、课程体系规划设计因素、课程体系的运行及反馈因素、效能及效益因素等。
本文选择系统工程理论中的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初选。其初选程序就是将评价指标体系的度量对象和度量目标化分成若干个不同组成部分或不同侧面或子系统,并逐步细分,形成各级子系统及功能模块,直到每一个部分和侧面都可以用具体的统计指标来描述、实现。这是构造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例如:在讨论课程体系评价的评价指标体系时,通常先要明确“什么是课程体系的评价?它主要包含哪几个方面?”为更好地为教育管理者提供依据,提高指标权重的精确度,以课程体系评价的价值链流程作为寻找因素的过程,找出教育管理者应遵循的技术路线,按各关键点分别找出影响指标,但由于部分指标会重复作用于各关键点,因此,尽可能选择教育管理者应遵循的各关键点作为影响因素,重复作用的指标按对课程体系评价的影响角度进行归纳整理得到影响因素。按照这种方法选择指标,评价者可以更容易比较指标得出较为接近事实的结论。
课程体系是高等学校为了达到其专业培养目标而设计并指导学生的所有学习内容及其构成要素的总和。要对课程体系进行评价,依据价值链流程理论,我们知道从新专业设立出发,经过制定、实施和反馈三个阶段。制定阶段,是指当一个新专业设立,必须对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教学计划、课程内容和上课形式等课程体系内容进行制定。实施阶段,是指将既定的方案具体实施,其中将涉及到师资、课程内容、实验条件、上课环境、教学安排等具体内容。反馈阶段,既指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师授课方式等方面的反馈,也包括用人单位对学生动手能力、接受能力、知识储备能力等的反馈意见,还包括教师对学生接受课程内容的反馈等。
综上,我们得到课程体系评价将涉及到的单位如下:学校、院系的管理者、教师、学生、用人单位等。这些因素我们可以称他们为课程体系评价的内部因素。
除此之外,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的评价还包括社会环境、行业需求、宏观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二、课程体系评价的价值链的构成
课程体系评价综合了教育评价学与教育心理学两个理论体系的特性,涉及到的价值主体较多。分析课程体系评价的影响因素,首先要分析在课程体系评价的价值链中所存在的价值主体。概括起来,课程体系评价涉及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学生、教育实践者(教师、教育管理者)、教育评价者,在这个完整的价值链中,三者参与了课程体系评价的价值创造,这种价值最终通过教育评价者的评价活动得以实现。
学生:课程体系评价的直接作用的客体对象。现代教育的核心是学生,改变了以往以教育管理者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以学生的需求及学生的认知程度出发,因学施教。这也是现代教育学的与传统教育学说在客体对象上的根本性不同。
教育实践者:即包括两大部分,首先是教师,其直接作用的客体对象是学生,其次为教育管理者,其直接作用的客体对象为教师和学生,更多作用于教师。但从教育实践的角度而论,都具有其共性特征,所以,统称为教育实践者。
教育评价者:指以第三方的身份,根据公开、公平、科学的原则,直接对教育的全过程(包括课程体系)进行评价的人。可以是专业教育评价机构、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主管部门。其评价可以是结果评价,也可以是过程评价。
学生、教育实践者、教育评价者这三者所有的价值活动均来自于需求,需求创造了目的,一旦没有需求,所有的评价活动都无从谈起,课程体系的评价需求来自于衡量教育质量的高低,或如何实现或保证教育质量的提高,其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出具有高素质、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劳动者。
在整个价值链中,每个行为主体的利益出发点和关注点不同,本文主要从教育评价者的角度,分析教育评价者与各价值主体之间的意识活动,进行课程体系评价的关键因素分析。
三、因素整理分析
根据对课程体系评价体系影响因素的寻找,即把课程评价体系作为一个价值链,其课程体系评价的指标体系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作为一个体系的设立,任何课程体系的设计,都必须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课程体系的目标是什么?即课程体系要达到什么功能要求。学生的阶段性发展要求归于课程体系的目标要素。二是为达到课程体系目标需要使用什么课程资源、怎样使这些资源有机组合起来?即课程体系结构问题。三是如何评价课程体系的功效?即解决效果评价问题。
一言以蔽之,这也是作为一个系统建立的普遍原则与基础,根据当事人中心评价模式的说法就是内在思维方式由线性思维方式向非线性思维方式的转化。
从课程体系内容上看,要解决好德、智、体等各育的课程门类、课时比例及其相互关系的问题;从课程范畴上看,要解决好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比例和相互关系问题,正式课程与非正式课程的关系问题;从课程形态上看,要解决好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活动课程的相互关系问题;从课程类型上看,要解决好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比例和相互关系问题,在选修课程中又要处理好任选课程与必选课程的关系问题等。
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处理好课程体系内部的一些结构要素的关系,为学习者成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规格的人才。系统再好,如果没有作为实体或课程组织形式的整体优化的(或以“专业”为单位)的课程体系加以配合,学校的培养目标就无法实现。因此课程体系的内容上涵盖了(教育内容、教学时数和顺序安排等影响因素)。
而系统论认为,动态平衡是系统合理结构存在的条件。课程体系作为一个开放系统,是高等学校教育系统的子系统,必须随时与外界进行信息、能量、物质等的不断交换,它才能不断地正常运行和发展。现代社会发展变化的速度明显加快,如果课程体系面对如此变化的环境无法做出良好反应,课程体系就会变得刻板、僵化,无法培养适应现代化社会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因此,高等学校必须建立开放、富有弹性的课程体系。这种体系具有跟随科技和社会发展变化及时进行自我调整、自我更新、自我发展的吐故纳新的自我调节机制,既打破消极保守的内部平衡,又使合理的结构在系统中保持相对稳定,形成一个动静有序的平衡机制。因此,影响课程体系动态平衡的评价因素包含了科学性、有效性、系统性、程序性等原则。
另外,设立相关的评估体系,从内容上、范畴、形态看,要解决好影响因素的门类、比例及其相互关系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处理好体系内部的一些结构要素的关系。系统再好,如果没有作为实体或其组织形式的整体优化的体系加以配合,则评估目标就无法实现。
综合艺术课程体系 篇4
关键词:绘画专业,综合材料,当代艺术,实验教学
纵观当前艺术领域, 各种新观念、新材料、新技术层出不穷, 综合绘画、影像艺术、装置艺术、多媒体等等, 派生出了各种新的艺术形式, 艺术的观念已脱离了传统美学束缚, 打破了传统艺术表达形式的局限并模糊了界限, 用某种固定的材料来为自己划分阵营的局面已不复存在, 进入了综合艺术状态。而综合材料的运用几乎是众多现代艺术所共有特征, 材料的创造性使用拓展了艺术作品的表现力、想象力和感染力。中国当代绘画, 特别是中国传统意义的国画、油画、版画也遵循当代艺术的发展轨迹, 在观念、形式、材料上发生着巨大的转变, 综合材料应用已成为当代中国绘画艺术不可或缺的表现手段和表现语言。
由于历史的因素, 中国部分高校美术教育中还有着过多传统绘画教学体系的影响, 教学方向也还停留在造型能力培养、绘画技巧提高等方面, 教学中实验性、创新性较弱, 极大阻碍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与当代艺术的接轨, 不利于当代艺术教育的正常发展。而综合材料艺术表现教学作为当前艺术教育创新点, 承载着沉重而严肃的使命, 是传统绘画和当代艺术的重要结合点, 把综合材料绘画从艺术家个人探索的基础之上引入学院教学, 使学院美术教育更具创新活力。
一、综合材料艺术表现是当代艺术的主要特征
我们在了解西方古典和当代艺术时, 无不为绘画材料在大师们的笔下所展现的材质美而叹服, 翻开西方美术史, 就是整个西方绘画材料语言的发展史。从凡·爱克、达芬奇、鲁本斯、委拉斯贵支、伦勃朗等大师在材料上的辉煌成就, 到毕加索、萨尔瓦多·达利、康定斯基、塔皮埃斯等大师以油画本身材料及其综合材料进行的实验, 艺术家们一直坚持不懈地找寻着新的材料, 材料在语言表现上有着无穷表现力, 他们充分认识到材料自身的审美价值, 把材料向艺术语言转化。
二十世纪中晚期, 出现了许多材料应用的大师。安东尼·塔皮埃斯是二十世纪综合材料艺术领域的里程碑式人物, 他对材料的应用广泛, 在一生的艺术创作中不断的寻求和扩展材料语言, 把综合材料表现以及观念推向极至;基弗的作品《玫瑰风暴》《大地之歌》《奥西里斯与伊希斯》, 成功运用了胶、石膏、沙土、丙稀等综合性的材料, 把材料赋予观念, 表现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进而让人反思历史;杜布菲以金属、水泥、环氧树脂、胶彩、纸材拼贴技术, 恰如其分地表现了个性化的广泛的题材。
中国当代的许多著名艺术家, 例如:王天德、仇德树、刘国松、张羽、尚扬、王怀庆、许江、张国龙、苏笑柏、曹吉冈、张元、程向君等等, 涉及实验水墨、油画拼贴、环氧树脂、丙烯、沙土、大漆应用等材料技术领域, 并在体现东方文化及哲学内涵方面有着深层次的思考, 在综合材料绘画艺术领域作出了突出的成就。
从二十世纪以来的艺术发展来看, 对综合材料的运用和探索已被艺术家广泛采用, 在当代艺术创作中, 材料的运用已是广泛的事实, 综合材料艺术表现已成为当代艺术的主要特征。材料在艺术作品中的主体性不断得到提高, 材质之美被提高到与造型之美、色彩之美同样高的地位, 艺术实践使材料的物理形态传达出生命的意味, 材料从载体走向了艺术的自我表现与观念表现。而这些著名艺术家和其作品都为绘画专业综合材料艺术表现教学体系建立提供了极好的范例, 奠定了综合材料艺术表现教学的基础。
二、综合材料艺术表现教学体系的建立是当代艺术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十世纪初, 艺术家将材料作为艺术主体进行了综合性的研究。由于历史的因素, 到上世纪末我们才真正认识到材料语言在绘画的价值, 中国部分艺术家也经历了由认知、理解、摹仿, 到取其精髓、自由创造的过程, 材料从载体走向了艺术的自我表现与观念表现。而综合材料艺术表现教学从部分教师的实验教学课程开始, 在短短十几年取得了不少的进步, 如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油画系及艺术设计系相继成立了各种材料艺术工作室, 后来, 在一些具有创新意识的艺术院校开设了“综合材料艺术”课程。
但这些进步还远远处于起步阶段, 由于我们过去几十年来艺术分类过细过清的原因, 时至今日在专业领域从事创作的艺术家很多还停留在画种分界的层面。在美术教育领域, 因循守旧的教学体系还没有完全改变, 部分院校还一直严格保留着对色彩、造型真实模仿的传统绘画教学模式, 按照严谨的造型规律和材料技法程序来实施教学, 并未脱离传统美学观念的束缚。画种分界清晰, 材料技法特征明显, 往往对新观念和新材料的采取一种拒绝的态度, 美其名曰“纯正”和“地道”, 殊不知他们在捍卫的同时, 已经背离艺术的真正精神, 因为自由和创新才是艺术的精神, 同时也与当前国际艺术的发展轨迹相背离。
综合材料既不是某种艺术流派, 也不是某种绘画种类, 但是, 它在中国有着走进世界现代艺术与后现代艺术的直接意义, 综合材料艺术表现教学已成为传统学院教学体系和当代艺术接轨的重要结合点, 是当代艺术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综合材料艺术表现教学新体系的探索
传统绘画教学沿袭了传统的审美观念和材料技法, 例如:文人画中笔墨意气的运用基本上是学院水墨遵循的套路, 而严谨的素描、色彩等造型规律和亮厚暗薄、设色罩染等材料技法又是学院油画遵循的法则。而综合材料艺术表现教学是建立在对艺术的发展和探索为目的的基础之上, 侧重于材料从载体走向艺术的自我表现与观念表现的新的教学模式, 摆脱了传统美学观念和材料技法的束缚, 强调实验性和创新性。
综合材料艺术表现教学, 我们可以大致分为两个单元来教学:
第一单元为“材料实验性课题”, 这是一个学生实验和探索的环节, 强化“材料语言实验”。主要安排学生学习对传统材料综合运用和进行新绘画材料探索的基本方法, 完全放开的进行材料各种组合的可能性实验和探索。实验课题包括水墨宣纸、油画丙烯、拼贴拓印、基底肌理、自然材料等领域, 涉及画面的基底、色彩材料的选择、不同工具在与材料混合的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不同效果等等。鼓励学生大胆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从材料角度思考, 不断地尝试和创新, 对新材料进行不断探索实验, 是绘画材料实验性课题在教学中提出的基本要求, 而对作品观念和形式的设置可以不予太多考虑。教师在这里起到的作用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提高学生对不同材料的探索能力。
第二单元为“材料与观念、形式的结合课题”, 这是一个学生自由创作的环节, 强化“材料与观念、形式的结合”。艺术创作依赖的是创新, 要求学生充分地体验自然、社会和生活, 从自己身边发现题材, 发掘材质蕴含的内在精神, 挖掘和探索新材料的属性和对画面产生的效果, 在第一单元的材料实验基础上进行自由的创作, 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创作的能力。把材料从单纯作为画面载体提升到艺术语言的主体地位, 材料与观念、形式结合, 准确传达出作者的思想, 最终呈现材料自身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家的观念价值
结语
目前, 研究综合材料艺术的群体不断地壮大, 材料的随机性带来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是无限的。美术学院绘画专业及时建立和完善综合材料艺术表现教学新体系, 符合当代艺术发展和当代艺术教育发展的规律, 将成为传统学院教学体系和当代艺术的重要结合点, 是美术学院绘画教学的创新点。由此, 绘画艺术将呈现出其更加自由、更加广阔的一面。
参考文献
[1]《材料与表现》张元马路编著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年
综合艺术课程体系 篇5
【摘要】在新课程文化观念的统领下,我园对现有的综合课程体系进行了全面的审查、筛选与增补,不仅明晰了综合课程的理念,还对综合课程的整体结构和实施逻辑进行了重构:以儿童和谐发展为尺度,完善课程目标;以儿童生活世界为基点,选择课程内容;以多样化的实施路径为载体,优化主题效率;以儿童心理逻辑为线索,推进主题课程的优化。通过对课程体系的重构,使得综合课程更加适应儿童的文化,也促进了办园质量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幼儿园综合课程;重构;生活;经验;整体
【作者简介】章丽(1972-),女,江苏南京人,南京市实验幼儿园园长,幼儿园高级教师。
作为江苏省最早的示范性实验幼儿园,南京市实验幼儿园于1983年与南京师范大学合作,在全国率先进行了综合教育课程的开发和实验研究,初步形成了综合教育课程的基本架构,建立了以主题活动来整合教育内容,重视家园社区合作共育的幼儿园综合教育课程体系。
然而,课程并不是一种固定的框架,而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我园的课题《幼儿园综合教育课程文化的再构》被立项为教育部重点课题后,激发了全园教师理性反思和总结现有综合教育课程体系与综合教育课程实践的热情。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认真总结原有的综合教育课程体系,不断学习有关脑科学、幼儿学习心理学、实习场、全语言教育、建构主义等理论,理性反思现有的综合教育课程体系、综合教育课程实践的优势与不足,以综合教育课程文化核心价值为引领不断重构综合教育课程体系。
一、综合教育课程的理念、结构与实施逻辑
(一)厘清综合教育课程的理念
在长期的课程实践与反思中,我们形成了自己的课程信念,即课程是以幼儿的发展为目的的。这一课程信念反映了投入课程实践中的园长和教师对于课程的理念、信仰和立场,反!
映了我园综合教育课程的重要特质和内涵。
1.课程生活化
综合教育课程秉承“教育要回归生活”“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旨在让幼儿在一个真正属于他们、能让他们的生命得到萌发的,现实、感性的和能真正彰显幼儿主体性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因此,综合教育课程珍视生活的价值,将幼儿的现实生活作为课程整合的基点和课程的重要资源和实施路径;综合教育课程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要,顺应幼儿的天性,合理安排幼儿的一日活动,引导幼儿在感性、直观、生动、可参与的日常生活中不断积累和丰富有关周围世界的经验。让幼儿享有美好的童年生活,从而促进幼儿生命的健康成长。
2.课程经验化
注重幼儿的经验,是综合教育课程的基本立场之一。幼儿是在与周围的人、事、物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发展的,幼儿的学习就是经验生长的过程。关注经验,意味着强调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强调他们在活动中的作用,强调活动的过程。因此,综合教育课程珍视幼儿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注重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经验、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完整经验的需要,促进幼儿在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自身经验的螺旋式上升和丰富。
3.课程整体观
儿童的生活是一个整体,幼儿的发展也是一个包括身体、认知、情感等多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文章由http:///anlifanwen/ 整理提供)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特点决定了幼儿教育必须是整体性的教育,因此,幼儿教育需要高度的整合。借助“课程整合”,让幼儿获得“完整经验”是综合教育课程的重要诉求。为此,综合教育课程强调从幼儿发展的整体性出发,整体地思考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手段之间的联系和作用,思考教育效果的整体性,使幼儿园教育更好地发挥整体功能,从而促进幼儿!
整体性的发展。
(二)调整综合教育课程的整体结构和实施逻辑
幼儿园综合教育课程是对传统幼儿园分科课程的一次变革,这种变革不仅是课程的改变形态,也是课程要素的变革。在新一轮的实践中,我们再次厘清综合教育课程的理念,对综合教育课程的目标、内容、结构、实践行为等方面有了新的认识,理顺了综合教育课程实施的逻辑,重构了综合教育课程体系,详见图一。
二、以儿童和谐发展为尺度,完善课程目标
根据国家颁布的教育目标,结合新时期培养人的需要和本园近六十年办园的经验和特色,我园将综合教育课程的目标确立为: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实现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此外,我们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将幼儿园的培养目标转化成为幼儿发展目标,明晰了健康和动作、语言和认知、品德和社会三大领域。对应小班、中班和大班!
不同年龄的幼儿,我们将幼儿发展目标的三大领域又分为三个层次(详见图二),以便于教师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不断地调整目标,促进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发展。
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颁布,我们认真学习和领会《指南》的精神,以此来完善和修订各年龄段发展目标,使目标更细化、具体化,形成目标的层次性,以确保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这个总目标的落实。在每学年和新学期开始前,我园以年级组为单位,学习幼儿发展目标和各年龄班的阶段目标,共同审议和确定幼儿学期发展目标,进行整体主题规划,让教师在明晰幼儿学习和发展可能性的基础上,调整课程目标的适宜性。
三、以儿童生活世界为基点,选择课程内容
幼儿的现实生活是综合教育课程整合的基点,因此,我们从幼儿生活出发,将让幼儿更好地生活作为我们编制课程的出发点。
(一)主题活动贴近幼儿生活
认识过程是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在综合教育课程中我们依据保教目标,将教育内容划分成一个个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阶段,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帮助幼儿积累经验、发展能力。我园的综合教育课程由30多个主题组成。在设计主题时我们把幼儿周围的生活作为设计主!
题的基础,这些主题主要包括:第一,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主题,如,“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好邻居”“我爱我的家”“我们的家乡——南京”“中国娃”等;第二,幼儿与周围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主题,如,“我找到了春天”“种子的秘密”“可爱的动物”“神秘的天空”等;第三,幼儿认识自己的主题,如,“我有六个宝”“天冷我不怕”“生日列车”“准备上小学”等。另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幼儿园综合教育课程文化再构》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还根据幼儿的兴趣开展了一些新的主题,如,“甜甜蜜蜜”“我能干”等,从而使得主题活动更加具有时代性,更加贴近幼儿的生活。
(二)活动内容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在实施主题时,我们会在分析幼儿原有的经验和兴趣的基础上调整主题目标,如在实施“春天里的活动”主题活动时,幼儿对野营活动特别有兴趣,我们就将野营作为主要活动开展,让孩子们自己说说“野营干什么”“野营应带些什么”,从而提高孩子们的自主性和参与性。在计划“有趣的植物”主题活动时,教师发现幼儿的话题始终围绕着“植物的种子”,教师就把“植物的种子”作为实施主题的切入点,让幼儿在探索种子的多样性、种子的传播方式、品尝种子食品等过程中充分感受到植物王国的生动有趣,以增强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究的热情。总之,教师应因时、因地、因幼儿的实际情况,思考和选择主题活动内容,使课程处于动态发展中,这样更能切合不同时期幼儿不断变化发展的实际,较好地体现综合教育课程动态发展的过程。
四、以多样化的实施路径为载体,优化主题效率
贯彻幼儿教育的整体观,就是要坚持幼儿教育的系统观和效益观。幼儿园综合教育课程应合理地组织幼儿园的教育以取得更好的效益。经过长期实践我们认为,课程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课程各要素之间的联系越紧密,课程实施的效益就越高。为了让幼儿获得丰富、完整的经验,必须更新观念,超越传统的课程设计与实践,关注幼儿的行动、思维、体验和感受。!
(一)在整体观念下组织一日活动各环节
综合教育课程是以“主题”的形式来建构幼儿每个阶段的经验,主题的发展目标也是通过多种路径来实现的。课程研究初期,我们就开始关注综合的教育手段,强调游戏、体育、上课、观察、劳动、娱乐和日常生活等各种活动形式的互相配合,发挥各自独特的作用。每阶段的主要内容都是以集体活动和日常活动的互相配合来贯彻的。但在课程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师仍然会较多地关注集体教学活动,并没有真正做到一日活动皆课程。也就是说,整体和联系的理念虽然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中,但缺乏有效行为的跟进。由于教师受固有领域教学等行为方式的束缚,使得生活、游戏、区域与教学活动之间仍然处于自行其是的状态,活动之间联系少或整合得比较随意,缺乏在主题目标这同一架构下的理性思考,整合的观念未能落实到幼儿园的实践中。
综合教育课程重在整合,以形成有机的系统。因此,我们通过梳理主题目标的实施路径来强化教师的课程整体观。在每个主题实施前,年级组教师集中对该主题进行审议,围绕主题核心目标,思考哪些目标适宜通过集体教学活动来完成,哪些适宜通过区域活动来完成,哪些在日常活动的渗透中就可以实现(详见下表)。这样做,使得一日活动各环节的组织都紧密围绕着主题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同时又发挥了不同实施路径各自的作用。!
(二)课程实施路径的多样化与组织形式的优化
综合教育课程实施的过程是各种活动、多种途径相互配合的过程,课程实施路径的多样化和组织形式的优化使得课程实施的效益最大化。
1.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
综合教育课程的主题活动内容可以通过全班活动、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进行。但由于每个幼儿都具有个性特点和发展特点,在活动过程中,我们注意调整集体活动的比重,减少全班集体性教学,每天以一个教学活动为主,让幼儿有较多的自由活动、自选活动时间,以促进幼儿在自己原有水平上的提高。
在设计主题方案时,教师们通过审议,认真思考适合进行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幼儿自主活动的内容。在活动环节里,教师尽量保证幼儿有一定的自主活动的空间,如中大班的幼儿可以在特定时间段自主安排是先吃点心还是先玩游戏;在游戏时尽可能多地为幼儿提供自主活动的空间,使幼儿在游戏中更好地发挥积极性、创造性,同时有充分的机会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以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家园活动有机结合
在我园的综合教育课程中,家庭与社会始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教育资源。我园注意采用多种方式保持家园联系,通过入园前的新生家长会、每学期的家长讲座等多种途径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互动,让家长了解我们的办园理念和课程特色。我们还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园同乐亲子活动,如亲子运动会、图形食品品尝会、水果拼盘大赛、元宵灯会、登山寻宝等等。在这些活动中,家长不仅是参与者,而且也是策划者、组织者、支持者。家长在参与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发挥着自己的智慧和能量,他们和孩子们一起编诗歌、讲故事,制作蛋糕、饼干,接受孩子们的采访、询问,记录孩子们的参观见闻,和孩子们共同寻找问题的答案,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和整合。只有家园携手形成合力,才能为幼儿、家长!
和幼儿园的共同发展创造更加优化的环境。
3.班级活动、年级组活动、全园性活动各显特色
班级是幼儿一日生活的主要场所,我园的综合教育课程建设和实施主要是以班级为基础的。我们从本班幼儿和教师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班级的各种资源,形成和谐的班级生态,建构科学高效的课程。同时,我们也关注年级组、全园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适时开展年级组、全园性的大活动。全园性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集体观念、集体荣誉感,在融入新的人际关系环境中主动承担任务,为集体的成绩感到高兴。年级组、全园性大活动能够集合教师的群体力量和多种资源,同时又为幼儿在更大范围的交往、互动、经验的提升提供了更开放、更广泛的平台。
五、以儿童心理逻辑为线索,推进主题课程的优化
遵循儿童的天性,处理课程中知识逻辑与心理逻辑的关系,以儿童的心理逻辑为线索设计和实施课程活动,是综合课程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儿童能否真正理解教学内容并获得知识经验,是建立在儿童已有心理结构基础上的,知识是儿童自己“学”会的,而不是教师“教”的,教学内容应由儿童决定,而不应由学科专家、成人来支配。
(一)顺应幼儿经验的发展趋向,梳理主题发展线索
原先在设计主题教学活动时,我们会根据主题中活动内容的数量,来决定主题需要的时间,并机械地将主题限定在这个固定的活动时间内,只要时间一到活动便戛然而止。这种固定的时间不仅限制了主题的发展,更加制约了幼儿经验的发展,人为地将儿童的活动经验封锁在一定范围内,使经验无法顺着其需要的方向发展延伸下去。在新一轮的课程研究中,我们梳理了每个主题的发展线索,如在大班《准备上小学》主题中,我们从幼儿的已有经验出发,确立了三条发展线索:长大一岁了,要上小学了;小学什么样;体验学做小学生的快乐。这三条发展线索清晰地提示教师,儿童的经验已发展到了哪一个阶段,又将沿着哪个方向发!
展。三条线索是开放的,线索中的活动可根据班级幼儿经验发展的需要自由延伸,灵活的线索取代了僵硬的时间限定,打破了时间给主题带来的局限,不但遵循了幼儿的心理逻辑,还满足了幼儿经验发展的需要,使主题更加富有弹性。
(二)根据幼儿经验成长的连续性,调整主题活动内容
儿童的学习是一个经验不断生长的过程,每个新经验都是建立在前期经验基础上的。因此,幼儿园课程也应是连续、发展的,而不是孤立的。在综合教育课程的编制和实施过程中,我们顺应幼儿经验的发展趋向,加强了系统研究,注意事物发展的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并梳理出清晰的主题发展线索。
1.关注主题与主题经验之间的连续性
我园的综合教育课程是由30多个主题构成的,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注意主题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避免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被人为地割裂。如,关注幼小衔接,帮助幼儿从情感、能力、习惯等方面做好入学准备是大班下学期孩子的主要发展目标。因此,大班下学期的第一个主题活动就是“我要上小学啦”,在这个主题活动中我们制定了三个目标:一是知道自己要上小学了,了解并向往小学生活,逐步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二是爱动脑筋,能够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三是珍惜时间,初步学会安排自己的学习和!
生活,有一定的计划性和任务意识。一个主题的时间是有限的,但幼儿的能力和习惯养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在接下来的“我是小小兵”主题活动中,我们又延展了前一个主题目标二与目标三中涉及的不怕困难、任务意识的目标,并具体化为“学习解放军,愿意接受有一定难度的任务,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气馁,敢于不断尝试”等。这使得主题目标之间建立了联系,带动了主题经验之间的衔接和连续发展。
2.关注小、中、大班幼儿经验的连续性
小、中、大班幼儿虽然呈现出不同的年龄特点,但他们关于事物的经验是呈螺旋式上升的,对于同样的内容,我们根据小、中、大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来架构。如,每年秋天,各年龄班都会开展观察秋天、认识秋天的活动。我们有层次地规划了小、中、大三个年龄段有关“秋天”的主题目标:小班幼儿从秋天里最典型和直观的“秋叶飘飘”的现象入手来感知秋天来了;对于中班幼儿,考虑到他们活动范围的扩大,我们以“多彩的秋天”为线索,让幼儿感知农田里农作物、树林、花卉等颜色的绚丽和多彩,来丰富他们对秋天的认知;大班的孩子自主探究能力强,我们围绕“种子的秘密”帮助他们展开了一段自主探究和发现的旅程。由此可见,虽然三个年龄段都在开展秋天主题,但孩子们获得的经验却是相互联系又螺旋式上升的。
3.关注教学活动经验的连续性
在主题实施中,我园改变了以往简单关注领域平衡的做法,更加关注活动内容之间的联系性,在安排和组织教学活动时,考虑如何把先前的活动与现在的活动和将要进行的活动结合起来。如,在参观小学前,我们开展了“我想知道小学的问题”讨论,引导幼儿就自己关心、疑虑、担心的关于小学问题大胆说出来,并绘制成采访表;在“参观小学”活动中,教师根据幼儿之前的讨论有针对性地组织了参观环境、随堂听课、课间采访小学生等活动,让孩子在观察、互动中寻找答案;参观回来后,又开展了“小学幼儿园大不同”的谈话活动,!
整理和提炼孩子们零散的关于小学的经验,并引发新的问题的谈论;在接下来的“哥哥姐姐回来了”的活动中,孩子们针对新的问题与应邀回园的小学生进行了积极的互动。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孩子们通过问题不断地建构新经验,他们的经验自然地在动态生成的过程中不断生长和提升。
4.关注领域内部经验的逻辑发展顺序
由于主题活动往往是以某个中心话题展开的,也较关注各领域内容之间的联系和整合,有时会出现某一领域关键经验的缺失、重复、难易倒置等现象。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首先采用逐项梳理的方式,整理语言、社会、科学、数学、音乐、美术、健康等领域的关键经验,再将这些经验分解到不同年龄段、不同主题中,保证各领域关键经验的平衡;然后,将这些关键经验整合到主题活动中,通过多种不同的活动形式加以落实;最后,逐步构建领域内部经验发展的逻辑顺序,筛检重复或遗漏的经验。
综上所述,我们在新的课程文化观念的统领下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了全面的课程审查、筛选与增补,逐渐完善幼儿园整合课程目标、内容、实施途径等,以构建适宜儿童文化的课程体系,促进办园质量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综合布线实训课程体系的研究 篇6
关键词:综合布线课程体系;工作过程;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19-0151-02
一、前言
目前全球高度信息化,经济国际化,人们对资源共享、网络应用的需求愈来愈多。“数字城市”、“数字社区”的建设热潮正强烈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价值观念。城市数字化和建筑智能化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要给用户提供一个高速可靠的传输通道,就必须要在人们需要的场所建立一个方便的、灵活的、稳定的结构化信息传输平台,不仅要求能支持一般的语音传输,还应能够支持数据、多媒体等多种传输。这需要建立整个网络世界信息高速公路的基础——综合布线系统(Premises Distribution System)PDS。
因此,“21世纪已经是网络综合布线的世界”,PDS系统已逐步成为一项跨学科、跨行业的系统工程。由此带来的是对综合布线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那么如何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就值得我们去探讨、研究。
二、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本科、高职以及中职院校都开设综合布线课程,只是他们的侧重点不尽相同,如何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才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的重点。目前大多数综合布线课程更多的是各种相关设备介绍,相关理论的讲解,由于课程内容设计和实训环境的问题,学生动手环节较少,不能真正掌握相关的技能。这样的教学所起到的作用非常少,学生如果面对真实工作环境的时候又是无从下手。
导致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就是这些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甚至没有见过光纤、分不清什么是六类双绞线,什么是五类双绞线,不知道什么是配线架、理线器、桥架等,各种相应的使用工具也不会使用,甚至不能分清楚哪个工具该怎么使用,更不用说从简单网线制作到综合布线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测试和验收等实际操作。因此,综合布线课程的体系改革非常必要。
三、综合布线课程的特点
综合布线课程是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综合布线系统是一套开放式的标准,其结构、组成、设计、安装方式、测试验收等一系列问题都是有完整的规定,它不像网络设备或软件系统那样建立在厂商各自的产品体系里面,因此网络设备课程是训练学生掌握某厂商一套的知识体系。
综合布线课程不涉及具体的产品,没有固定产品的框架,因此在实践中,主要是各种标准的使用,以及具有实际分析能力,对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更为重要。本门课程就要求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把每项工程都能熟练操作,在实验室和在工地是相同的操作环节。
四、课程内容设计
本課程是培养学生网络布线工程设计、施工、管理、测试和维护等实践能力,在广泛调研和与企业用人交流的基础上,采用以工作任务为主线的课程开发模式,遵循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的职业教育理念,确定本课程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让学生通过真实的工程项目,根据校内外实训实习资源情况,模拟网络工程项目或承担真实网络工程,并根据工程情况设计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组织实施本课程的教学(见下图):
五、教学设计特点
1.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本课程的创新点在于把实际的工作过程与教学相结合,需要学校和企业深度融合,学习和工作深度融合,课程和职业资格深度融合;创业和就业深度融合,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综合布线工程师为出发点来组织教学。通过开展校企合作,进行技能培训,使计算机专业学生90%获得综合布线方面相关的证书。
课程内容设计真正与企业结合,在课程设计中引入实际工作场景,真正的实现工学结合,以工作任务的形式,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不仅掌握理论知识,还具有相应的操作技术。让学生对岗位全面认知,提前参与真正的实战,不仅掌握理论。
课程内容
知识,也同时掌握专业技术,从而实现与就业的零距离,具有更强的就业竞争优势。把实际的工作过程引入教学,通过具体项目的实训,让学生了解整个网络岗位运行的各个环节,掌握网络布线工程师应有的基本素质和技能。
2.全新教学模式
原有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这就要求以岗位为基础,认真分析每一个实训项目,制定新的行之有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管理制度,以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职业素质,并带动课程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综合布线课程运用最新的教学做的教学理念,本课程实训安排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真正掌握相关的理论和专业技术。针对本课程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学生以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增加实践教学时间,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敬业精神。实训过程中严格按照实际工程要求管理学生,学生分小组进行,根据班级情况,五到六人为一组。每组选出小组长,负责每次记录实训日志和所做项目的进展情况。
3.提高师资水平
定期请业内专家来我校举网络综合布线方面的讲座与培训,大力引进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高的网络布线方面的企业人才担任教师。同时对老师定期培训,掌握企业的最新动态,最新技术,让教师更好地把企业岗位同教学结合起来,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颜正恕.物联网环境下“网络综合布线课程”立体化改革研究[J].职教通讯,2011,(16).
[2] 黎连业.网络综合布线系统与施工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 钟达夫.于工学结合的网络综合布线教学改革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6).
跨学科艺术综合课程的研究 篇7
一艺术教育与生活课程的综合
台湾学者陈美如、陈锡禄, 提倡通过艺术体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他们指出:尽管艺术教育在不同时空背景中被赋予了不同的任务和功能, 但是艺术教育绝对脱离不了生活的范畴, 甚至以生活为核心出发。 (1) 研究者从艺术的起源——社会生活实践中, 找到了艺术课程与生活课程相统整的契合点。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个人发展和环境知觉两个层面。学者郭武在其研究中指出:艺术可以帮助个人理解与表现, 透过艺术创作即对艺术品的关照, 可以协助我们了解这个世界;运用艺术可以建设、丰富个人和大众的环境。 (2) 也有学者提出现今生活环境恶化, 生活品质日渐低落, 主张通过艺术与环境教育综合, 增强国民生活意识与能力, 创造较好的生活环境品质。 (3)
通过考察各国艺术教育的目标后发现, 除了注重培养艺术学科本身效果的职能外, 美国德州强调能将各种艺术知识与技能及日常生活加以连结;澳大利亚则期望发展应用艺术学习领域以及接受进一步教育与训练的能力;法国宣言运用日常周遭的素材及科学方法学习创作的技巧与方法;德国强调透过制作或欣赏艺术作品得到成就感, 并在制作与观察艺术作品及游戏中培养生活情趣, 形成尊重、关怀、友善、分享等品格, 塑造健全人格, 使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得到整合发展。 (4)
二艺术教育与生命教育的综合
台湾学者杨馥如带领职前及在职美术教师, 共同进行死亡教育艺术主题课程的设计, 希望借艺术课程与生命教育的整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死亡观念与人生态度, 体会生命真意, 进而使学生学会珍惜生命, 培养积极的人生观。研究者通过选取适合进行死亡教育的绘本, 首先让学生通过对绘本故事的体会、感悟, 引导学生思考死亡和生命的关系与含义。其次透过绘本的赏析, 了解绘者如何透过图文, 表现对生与死的看法。然后了解构成绘本的基本要素, 并经由绘本创作表现出对死亡的看法。最后让学生自做主题为“假如我的生命只剩一个月, 我会……”的绘本, 并鉴赏各组同学作品中不同的表现方式及对生命的反省。 (5) 艺术教育本身是关于人的, 艺术教育直达生命的本源, 从根本上对生命存在加以影响和引导, 使生命中那些不受理性控制的因素能符合理性的要求, 朝着健康、美好、高尚的方向驱动。 (6)
大陆学者也提出:“艺术与生命有着本质上的通合与联系, 其个性、自主、创造、灵动的共同特征使二者互为促进、共同发展。” (7) 艺术为儿童的生命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媒介, 儿童生命中的自主与创造精神也成就了儿童特有的艺术天赋和创造本能。可惜大陆对于艺术教育与生命教育的整合的研究只提出了理论的可能性, 未能有实践方面的深入探索。
三艺术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综合
北京师范大学的檀传宝教授提出建立“欣赏型德育模式”。他认为, 德育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如果可以经过审美化改造, 成为“一幅美丽的画”、“一首动听的歌”, 那么与这幅画、这首歌相遇的人就会在“欣赏”中自由地接纳这幅画、这首歌及其内涵。道德教育的“价值引导”与道德主体的“自主建构”这两个相互对立的方面就可以在自由的“欣赏”过程中得以统一和完成。 (8)
檀传宝教授提到的“一幅美丽的画”、“一首动听的歌”都只是个比喻, 其主要目的是试图利用美育的审美过程和艺术化的手段达到道德教育的目标。根据他“欣赏型德育模式”的理论, 一些研究者大胆地提出了“以音乐为载体建构欣赏型德育模式”的想法。音乐对人的道德教化作用历来就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周旭萍在建构以音乐为载体的欣赏型德育模式时提倡首先要对德育内容进行美化改造, 其次要坚持审美情感与道德情感相融合、审美价值与道德价值相统一、道德实践与审美实践相同步的原则。从席勒开始, 西方的哲学家们试图从哲学层面弥合艺术感性与道德理性之间的鸿沟, 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 研究者却想到运用艺术的元素与艺术教育感化作用, 来消解德育失效低下的局面。 (9)
四加拿大“通过艺术的教育”
LTTA项目 (全称Learning Through the Art TM) 是加拿大皇家音乐学院发起并持续至今的一项通过艺术进行教学的项目。“它旨在通过精心设置课程, 把表演艺术和视觉艺术融入科学、语言、数学等学科, 围绕不同单元来开展综合教学, 以达到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的目的”。 (10) 该项目开发了针对从幼儿园到12年级的不同科目与不同艺术形式综合的一系列课程, 这些课程以主题的形式展开, 将艺术的元素与学校的核心课程融合。
跨学科艺术综合课程以自身的独特性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受到艺术教育人士的重视。通过以上对相关研究的综述, 希望对跨学科艺术综合课程的研究能有所帮助。
注释
1陈美如、陈锡禄.透过艺术体验教学建构学生生活能力内涵之研究——在国小生活课程之间教学实验[J].课程与教学季刊, 2007 (10)
2卢安来.国小美劳教育与环境教育结合的构想与实施[J].儿童美术教育理论与实务探讨专集, 1996 (5)
3杨馥如.死亡教育一体融入艺术课程之行动研究[J].课程与教学季刊, 2010 (13)
4徐碧辉.美育:一种生命和情感教育[J].哲学研究, 1996 (12)
5陈蓉晖、刘霞.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生命化价值取向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1)
6檀传宝.提升生命质量的一项探究——“欣赏型德育模式”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德育, 2008 (6)
7周旭萍.以音乐为载体建构欣赏型德育模式[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9)
论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 篇8
一、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成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以研究生教育为主导的重视设计理论教育的课程体系。它通常由学位课程、指定选修课程(研究方向)、任意选修课、实践环节等部分构成;二是以本科教育为主导的,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设计人才。课程结构体系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主干课程、实践性课程、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程、任意性课程等几个部分。培养模式通常是“平台+模块”,即“基础知识技能+专业方向知识技能”;三是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导的,通常对专业实行细划,明确界定专业或专业方向,各自形成独立的课程系统。课程结构通常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专业理论、任选课几个部分组成。
应当说,以上不同层次的设计教育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各有其特点,但由于我国目前对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尺度,许多高校在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总结经验和与其他高校的课程设置相互借鉴,或结合本校及地区经济结构特点来设置专业课程,使得专业课程的名称、课程体系的结构等方面各不相同,因此难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着随意性和盲目性,学科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结构以及专业课程内部结构不够合理,一些高校课程设置未能完全体现学科特性等等。
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构想
1、从“应用性”入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强化课程生成机制
艺术设计专业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课程体系的建设必须围绕着“应用性”进行研究。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当把满足社会需要与促进就业作为制定计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既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又十分注重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构建以职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的能力标准和课程体系。在制定课程体系过程中,应当打破原来“三段式”(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课程结构,从“应用性”入手研究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要主动关注社会需求的价值倾向。
第一,学校要主动根据社会需求,调整与拓展专业课程。首先要进行科学的社会调查和论证,课程内容要注重反映社会实践的直接需要。课程建设应紧紧围绕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人才培养方向,这样才能确保专业教学的有效性。
第二,课程内容贴近社会实践。除了根据社会需求开设相关课程外,课程内容要强调贴近工作实践,能够反映学生未来工作的实际。确保教学内容始终反映企业的实际需要。在教学环节上要强调教学环境与实际工作环境的一致性。
第三,邀请用人单位直接参与学校课程建设,保持高校和行业的紧密联系,携手共建,使之成为高校教育的常态工作。
2、优化课程模块,注重课程建设的系统性
课程建设应置于整个设计教育的系统中去考虑、去建设。要明确各类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明晰各类课程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实现以专业定模块、以模块定课程,强化课程建设的系统性。
根据艺术设计专业特点,可在专业的基础上分设专业方向。在课程设置上,可按照技能模块、创思模块、设计模块、实践模块进行整合,设置课程子模块。例如:在技能模块中,可以根据教学要求,再分设手绘课程模块、计算机制图课程模块;在实践模块中,可设置设计与施工课程模块、社会实践课程模块、毕业论文与设计课程模块等等。课程子模块的设置,可使课程分阶段的教学功能更加明确,优化相关课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教学任务和教学目的。学生经过一到二年的通识课程、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学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专业方向并进入模块课程的学习阶段。学生可以在已经选定的专业模块课程的基础上,通过子模块课程的学习,明确自己专业学习的过程,以及所要解决问题的关键。
如果专业师资不足,学校可以直接按照专业方向招生,这样,可以避免因学生进校后再次选择专业方向而造成某一专业方向的学生过多(或偏少)所形成的师资不平衡。其课程设置便可直接按照专业方向分设课程模块,不必再分设专业模块。这样既可缓解师资不足现状,又便于教学的管理。
3、引入交叉学科,拓宽课程内容,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设计艺术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它主要以哲学、社会学、艺术学、工业社会学、设计美学、环境生态学等学科为基础,以各种工程技术为背景,进行艺术设计研究。学科的互相渗透与交叉是当代设计艺术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学科创新的动力和源泉。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可开设社会科学、环境生态学、人文科学等不同学科的课程,使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更具“兼容性”,达到拓宽专业口径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增设一些与市场贴近的实用性课程,如市场营销学、消费心理学,以及知识技能、行业法规等课程。教学可邀请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采取座谈或讲座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综合艺术课程体系 篇9
(一) 重视通识教育理念
加强通识教育是高职教育转变培养理念的必由之路, “ 职业活动导向” 要求一切教学活动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为本位、以学习领域为教学内容、以行为导向的教学方式组织教学。 职业活动导向并不是以就业为导向而统统忽视其他方面的教育, 恰恰相反, 职业活动导向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理念, 它从就业、能力培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四个角度规定了职业教育活动, 突破了以往对就业导向的片面解读。
(二) 重视职业活动导向
首先, 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合乎社会需要的人才, 这是基于职业活动导向的题中之意。 基于职业活动导向的职业教育重视社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并且注重人才人文素质的提升, 使其德才兼备, 从而具有较强的就业和择业的能力, 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表现出充分的灵活性。
其次, 以能力为本位意味着职业教育不是片面地追求学习者实践技能的提高, 而是重视学习者能力的提升。 能力观区别于技能观, 能力观涵盖了对学习者素养的要求。
再次, 以学习领域为教学内容突破了已有学科课程之间的界限, 以学习领域为学习单元, 综合各种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 这种教学内容的安排有助于把某一学习单元的内容组织起来, 把各部分知识内容与技能综合起来, 有助于学习者专业能力、职业能力的提升, 这也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
最后, 以行为为导向的教学方式比较注重学习者的行为活动, 以学习者的行为表现衡量其学习表现。 在高职教育培养过程中, 重视行为导向与能力本位并不矛盾, 行为导向的教学方式注重学习者的参与活动及参与过程中的行为表现, 注重教学过程中的互动, 教师通过与学习者的互动情况把握课程活动的进程和安排, 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 从而实现技能和能力培养的目标。
二、构建基于职业活动导向的高职艺术类人文课程体系
(一) 构建高职艺术类人文素质课程体系
高职艺术类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构建可以参照其他类课程体系。 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 一些高职院校并未把各个专业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区分开来。 因此, 这里尝试构建的艺术类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具有一定的启发、借鉴意义。
1.基础能力、社会能力及专业能力课程模式。
在基础能力、社会能力及专业能力课程模式中, 人文素质课程对应基础能力课程板块。 对于高职艺术类专业, 在基础能力板块中开设人文素质课程, 凸显出人文素质的根基性、文化性和引领性特点。 相对而言, 这种课程模式开设比较简单, 适用性较强, 这种人文素质课程板块类似于公修课, 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表现为课程内容空泛, 与专业教学内容联系较少, 缺乏教学特色。
2.“系域”人文素质课程模式。
“系域”人文素质课程模式也即适应专业特点的人文素质课程模式。 这种课程模式的开设主体一般是特定的系或专业, 针对的一般是该系或专业的学生, 同时可以向全校学生 (或部分) 开放。 相对而言比较具体和灵活, 能够满足部分学习者的需求, 有助于学习者人文素质的提升。
景德镇陶瓷学院结合院理、管及艺术的不同特点, 开设了理工类、管理类、艺术类三类十二组, 三十多门文化素质选修课, 开设了陶瓷文化与艺术选修课, 充分体现了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和课程体系的特色性。 这一本科类高校的人文素质课程模式值得高职院校借鉴。
3.人文素质实践课程。
一些高职院校在人文素质课程板块中增设了一些活动课, 增强了人文素质课程的实践性, 这也值得借鉴。
针对艺术类专业的特点, 为解决艺术类人文素质提升问题, 需要构建一种适合艺术类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 基于以上三类课程模式, 艺术类专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开设相关人文素质课程。 由于艺术类专业的实际特点,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需要重视艺术类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 可以开设“系域”人文素质课程, 以加强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 此外, 可以开设一些实践类课程, 以提高艺术类学生的动手能力、社会实践能力。
三、构建人文素质课程评价与管理体系
(一) 加强课程申报管理工作
在课程申报过程中, 一方面要听取教师群体的意见, 考察教师的学术领域与所申报课程之间的紧密程度, 注重考察教师在所申报的课程领域的建树, 并且根据学术趋势、动态进行合理筛选。 另一方面要听取广大师生的意见, 分析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紧跟社会的实际需要。 在课程申报环节, 要成立评价委员会, 必要时邀请同行的专家和学者参加, 防止过度研究的发生。 可以借鉴一些研究成果, 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
(二) 重视课程开发
课程开发不单单是著书立说, 还要站在教与学的角度考虑课程内容的安排、教学方式的选择、课件的开发、参考资料的编写及学习效果的评价等。 由此可见, 课程开发前期工作比较复杂, 需要一个研究团队的支持与协作, 在此基础上形成完善的课程开发方案, 以便组织教学。
(三) 重视课程的后期建设
在经历课程开发阶段之后, 课程方案基本确定下来, 接下来的工作主要是组织学习者进行课程的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 课程方案中的一些不足会暴露出来, 一些优点也将得到肯定, 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 不断地调整课程方案, 以使课程方案达到最优化状态。
四、建设一支适应高职艺术类人文素质课程教学的师资队伍
(一) 培养专门教师
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作为高职艺术类培养计划中的一部分, 区别于专业课程。 因此, 人文素质教育课程需要引进专门人才, 或从现有教师中发掘人才, 对这些教师进行一定的培训, 给予他们更多的学习机会, 让他们能够适应多重角色的需要。
(二) 加强教师队伍管理
培养专门教师、 加强教师队伍管理与课程建设是一脉相承的。 在整个环节过程中, 每个环节都不能漏缺。
1.加强教师授课资格的管理。
一些高职院校为了节省开支, 并不重视专门教师的引进, 聘用一些临时教师弥补专门教师的空缺。 从短期看, 这种做法确实可以解决实际困难, 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因此, 要加强教师授课资格的管理, 明确人文素质课程教师的专业性, 为人文素质课程教师设置一定的门槛, 从而达到约束授课教师的目的。
2.重视教学反馈, 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 师生的反馈为课程建设和教师管理提供了宝贵建议。 缺少教学反馈, 人文素质课程的建设就容易流于形式, 甚至销声匿迹。 为了避免出现“雷声大, 雨点小”的现象, 需要扎实做好教学管理工作, 重视教学反馈, 提高对人文素质课程的重视程度, 让人文素质课程的专门教师能够重视自己的工作, 从而形成良好的工作局面。
3.重视专门教师的职业发展。
由于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板块普遍不受重视, 授课教师的职业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 这里可以借鉴一些高职院校的做法, 如设立专门的教学部门统筹全校人文素质课程工作。这种做法具有很多优点, 能够提高从业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赋予其部门一定的合法性和重要性, 使其成为高职教学部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这种情况下, 专门教师的职业发展就得到了保障。
(三) 改革教学方法
1.从多个角度考虑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 也需要改革教学方法以适应人文素质课程的需要。 由于人文素质课程内容比较灵活, 这对教学方法有较高要求, 讲授式、探究式、互动式等教学方式都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应用。
2.创造表演、展示的机会。
针对艺术类专业善于展示、表演的特点, 可以在人文素质课程教学过程中给学习者更多展示机会, 从而增进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这一点非常关键, 艺术类的学习者思维活跃, 表现能力强, 擅长形象思维。 在相关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单一的讲授难以调动艺术类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
参考文献
[1]高教司.点击核心———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导引[M].北京:高教出版社, 2007.
[2]李光.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研究———理论与实务[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3]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4]张梓英.浅谈高职院校文化建设[J].职业教育研究, 2007 (6) .
[5]詹先明, 徐德明.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特点及有效实施[J].安徽职监技术学院学报, 2005 (3) .
[6]林崇德.积极而科学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1) .
综合艺术课程体系 篇10
一、基于“综合”的语文课程观
语文学科的综合性, 是指语文教学要突破语文课堂的时空, 破除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育观念, 打破语文书本学习与其他学科、生活之间的界限, 充分挖掘本地区蕴藏着的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资源, 引领学生走向自然、社会学语文。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自主选择与语文相沟通的学习内容, 通过自身努力, 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自由地将书本和生活中一系列鲜活的事实、生动直观的感受, 与大量的信息建构起来, 使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融通, 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感受书本知识学习的意义与作用, 构建更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生命、使学生主动发展的课程世界。
二、与生活综合的课程设计
母语渗透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生活处处皆语文。教材不是学生学习的全部世界, 带学生只读一本语文书的教师不是好教师。语文学科教学要在执行国家课程的基础上, 拓展语文课程资源, 丰富语文课程内容, 建构以“发展智慧”为特色的综合语文课程体系。
(一) 设计原则
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 阅读与习作、听说相结合, 语文学习与学校活动相结合, 语文学习与自然社会相结合。
(二) 设计思路
1.语文学科自身体系知识的综合。
2.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互动。
3.语文学科与社会生活的结合。
(三) 课程内容、实施与评价
课程一:“人文与科学”讲座, 属于博闻广识类课程, 主张博闻广识, 力图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上播撒智慧的种子。
1援策略:邀请本校学生的家长与教师、本地区业界精英及国内外知名的科普作家、儿童文学家和艺术家为学生们讲课。
2援内容:各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 各位家长、教师的出色研究。
以试点校开发的博闻课程为例, 目前到该校为师生进行“人文与科学”讲座的学者、专家已有十几位。学生们领略了画家梁培龙先生现场作画《童趣》的风采, 以及英国图画作者Tony的现场即兴画和现场命题画的风姿, 聆听了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儿童阅读推广人梅子涵教授的讲座《童心·童书》,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凌岚的讲座《读快乐的书做勇敢的人》, 儿童诗作家黄耘的讲座《儿童诗创作》,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殷健灵的讲座《好书相伴, 润泽心灵》, 德国著名科普作家雷纳·科特博士的《学习源于好奇, 科学改变人生》, 以及英国科普作家Nick的讲座《可怕的科学》, 还有曹文轩、王一梅、英娃、汤素兰、保冬妮、安武林等的讲座, 开展了一系列“经典与大家”讲座……
3.时间:每周一节。
4.评价方式:海报创编比赛, 为自己最喜欢的讲座创作一幅推广海报。
课程二:主题精读, 属于语文学科类课程, 旨在通过大量的阅读涵养学生智慧。
1援策略:以一篇带多篇———课堂学习向课外拓展。教师在教学一篇课文后, 带出类似的几篇文章让学生自学运用。改过去一篇课文教3耀4个课时为相同时间读2耀3篇文章, 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2援内容:课内阅读材料和教师补充材料相结合。以人教版第12册第一单元为例, 本组阅读主题是“人生感悟”, 阅读材料有6篇:《学弈》《两小儿辩日》《匆匆》《桃花心木》《顶碗少年》《手指》, 教师补充主题学习材料7篇:《患难见真情》 (达·芬奇) 、《邻居餐桌上的谜底》 (黄自林) 、《悠悠寸草心》 (何长平) 、《并非奇迹》 (戴尔·卡耐基) 、《心田上的百合花》 (林清玄) 、《流沙岁月》 (俞阳春) 、《囚蚁》 (赵丽宏) 。
3援时间:语文课时。
4援评价:文章阅读能力专项测评。
课程三:国学经典, 属于学科拓展类课程, 强调国学经典浸润, 与学生德育相结合, 意在滋养学生心灵, 继承国学精髓。
1援策略:引国学经典进课堂。
2援内容:童谣童诗、古诗词、中华国学经典录等。如, 一年级《古诗七十首》《弟子规》, 二年级《千字文》《笠翁对韵》 (选) , 三年级《论语》 (选) , 四年级《大学》 (选) 、《孟子》 (选) , 五年级《老子》 (选) 、《庄子》 (选) , 六年级《历代散文选》等。
3援时间:每周一节。
4援评价:古诗文积累专项测评。
课程四:书法, 属于学科拓展类课程, 关注写字能力培养与书法经典教育。
1援策略:引传统书法学习材料进课堂。
2援内容:地方教材《字帖》。
3援时间:每周一节, 或每天十分钟练习。
4援评价:每月一次展示活动;写字能力专项测评。
课程五:绘本美读, 属于学科拓展类课程, 强调文学与美术的综合, 强化学生对图画的想象力。
1援策略:引中外经典绘本进课堂。
2援内容举例:
生涯规划认知:《威斯利王国》《培培点灯》《叔公的理发店》。
自我价值认知:《我不知道我是谁》《你很特别》《威廉的洋娃娃》《爱你本来的样子》。
人际价值认知:《星月》《南瓜汤》《好好爱阿迪》《最想做的事》《汤姆叔叔的小屋》《爱花的牛》《编织记忆》《敌人派》《外婆万岁》《小恩的秘密花园》。
家庭生活认知:《我永远爱你》《爸爸, 你爱我吗?》《猜猜我有多爱你》《逃家小兔》《米爷爷学认字》《魔奇魔奇树》《彼得王子和泰迪熊》《爷爷一定有办法》。
环境、危机认知:《爸爸不见了》《地球的祷告》《树真好》《花婆婆》《我们的树》。
生命价值认知:《小种子》《再见斑斑!》《爷爷有没有穿西装》《我永远爱你》《爷爷的天使》《精彩过一生》《活了一百万次的猫》《风到哪里去了》《外公是棵樱桃树》。
3援时间:每周一节。
4援评价:绘本创编大赛, 绘本故事续写比赛。
课程六:整本书籍赏析, 属于学科拓展类课程, 强调方法与运用的结合, 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
1援策略:引现代经典进课堂, 整本书 (儿童文学作品、百科) 阅读。
2援内容举例:
一年级:《影响孩子一生的101个经典童话》《神秘洞穴大冒险》《非洲草原历险记》《城市老鼠和乡下老鼠》《西伯利亚历险记》《大海历险记》《怕冷的企鹅》《撒哈拉沙漠求生记》《爷爷一定有办法》等36本。
二年级:“戴小桥和他的哥们儿”系列之《喝汤的土匪》与《特务足球赛》, 还有《怪城奇遇记》《笨笨猪》《睡蟒边的雪兔》《小鹿斑比》《魔法手指》《小雨人的伞》《中国童话大师经典丛书》《王一梅童话》等36本。
三年级:《兔子坡》《动物大逃亡》《丁香小镇的菊奶奶》《五毛钱的愿望》《精灵鼠小弟》《想做好孩子》《鼹鼠的月亮河》《企鹅的故事》《笨狼的故事》《老人与海》等36本。
四年级:《乌丢丢的奇遇》《时代广场的蟋蟀》《独闯北极》《小天使海蒂》《黑珍珠》《小故事大智慧》《铁路边的孩子们》《名叫彼得的狼》《瓢虫裁缝店》《狼世界》等36本。
五年级:《甜橙树》《小巫婆真美丽》《稻草人》《绿野仙踪》《走在路上》《生命的奇迹———海伦·凯勒的故事》《金银岛》《希腊神话》《快乐王子》《夏洛的网》等36本。
六年级:《黄昏海的故事》《父与子》《三剑客》《女生贾梅全传》《王子复仇记》《成长的榜样》《汤姆·索亚历险记》《狼王梦》《堂吉诃德》《东汉故事》等36本。
3援时间:每周一节。
4援评价:每月一次读书报告评比展示;整本书赏析能力专项测评。
课程七:经典电影赏析, 属于学科拓展类课程, 强调音乐、电影与文学的综合浸润。
1援策略:引优秀经典电影作品进课堂。
2援内容举例:
一、二年级:《宝葫芦的秘密》《宝莲灯》《加菲猫》《海底总动员》《小鬼当家》《绿野仙踪》《玩具总动员》《爱丽丝漫游仙境》《卖火柴的小女孩》《三毛流浪记》等。
三、四年级:《小兵张嘎》《城南旧事》《一个都不能少》《闪闪的红星》《鲁冰花》《怪物史莱克》《纳尼亚传奇》《狮子王》《天生一对》《谁陷害了兔子罗杰》等。
五、六年级:《天堂的颜色》《小鞋子》《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千与千寻》《哈利·波特》《E.T.》《帝企鹅日记》《美丽人生》《蝴蝶》《夏洛特的网》等。
3援时间:每周一节。
4援评价:每月一次影评展示活动。
课程八:地域文化海报创编, 属于学科拓展类课程, 强调美术与文学的综合。
1援策略:开发并利用地域文化的现代教育价值。
2援内容:地域文化校本教材。
3援时间:每周一节。
4援评价:每月一次海报展示, 每期一次创编海报比赛。
课程九:“新语文”实践, 属于自我实现类课程, 为学生搭建体验、分享、表现的平台。
1援策略:选修课程超市化, 学生在网上自由选课。
2援内容:“话剧创作”“话剧表演”“经典诵读”“儿童文学欣赏”“儿童文学创作”“童诗创作”“童诗欣赏”“播音与主持”“演讲”“故事讲述”……
3援时间:每周一节。
4援评价:积分制, 星级学生评比。
课程十:跨学科主题活动, 属于自我实现类课程, 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 彰显个人智慧。
1援策略:跨学科活动为主, 学习与体验相结合。
2援内容举例:
中文展示活动开展“诗歌诵读”“话剧表演”“演讲”“故事大王”“现场阅读大赛”“现场作文大赛”“短剧创编大赛”“读书报告评比大赛”“故事插画大赛”等活动。
英文展示活动开展“英语歌曲表演”“英语短剧表演”“英语文化交流”“英语故事暨演讲比赛”“英语故事插画比赛”“英语故事人物装扮比赛”“英语课本剧创编比赛”等活动。
科学展示活动开展“数学智慧游园会”“科学小制作”“我爱科技小表演”“数学日记比赛”“科技论文比赛”“科幻画创作比赛”等活动。
艺术展示活动开展“才艺秀”“美术作品秀”“六一文艺汇演”“新年晚会”等活动。
3援时间:“展示季”学生实践活动可以从三月份持续到六月份, “读书季”学生实践活动可以从九月份持续到十二月份。
4援评价:活动评比。
综合艺术课程体系 篇11
关键词:综合艺术课程;可操作性;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8-387-01
音乐和美术教学是我国各学校进行艺术教学的主线,两者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实现他们之间的综合艺术教学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加强小学音乐与美术综合艺术教学的重要性
音乐与美术教学的发展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情节,增加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两者之间有效的融合在一起不仅可以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而且还能更好的体现出两者审美教育的价值,促进学生艺术教育的发展。因此,加强小学音乐与美术综合艺术教学的发展对学生和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加强音乐与美术的融合,可以有效的开阔学生的艺术事业,拓宽学生的知识范围,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实行小学课程的综合教学改变了以往单一学科的教学模式,而是将两者或两者以上的学科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有效的提高了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开拓他们的知识领域,为未来的求学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在开始接触学校时,对知识有着一种渴望,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满足他们的渴望,并借此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小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3、培养学生全面思考的能力
音乐和美术的综合性教学可以不断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以更好的体现他们的人生价值。因此,综合性的艺术教学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全面思考、分析和解答问题的能力,拓宽他们的思维领域。
二、加强小学音乐与美术综合艺术教学的措施
1、时刻关注学生的内心变化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一些音乐技能的教学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但是我们还必须坚持学习,因为它是音乐教学得以发展的基础。例如,对于音乐的课堂教学,从对歌谱的了解、学习到掌握是一项十分复杂的过程,为了能够使学生更好的了解和掌握,我们要抓住学生内心的变化情况,设计一些适合学生心理发展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传统的音乐教学过多的注重技能的培养,而完全忽略了学生内心的变化情况,导致他们对音乐教学产生了一种厌倦心理。如果能够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加入适当的美术成分,使音乐与美术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还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范围。例如在欣赏音乐《飞来的花瓣》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些花瓣,让学生们在感受师生情谊的同时也能表达他们对老师的真挚谢意,使老师和学生都陶醉在美妙的情境之中。除此之外,老师在教授绘画课程时,也可以加入音乐的成份,使学生在美妙音乐的陪伴下欣赏优美的画幅。因此,促进音乐和美术的综合艺术教学,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特征,制定与之相符的教育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2、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加强小学综合艺术教学的实践性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可以使学生更好的融入到社会的大家庭之中。音乐和美术从艺术的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实践性的学科,并且具有一定的直觉性特点,因为教师要对其给予高度的重视,具体应该做到以下两点:(1)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有效的将音乐与美术因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体验性。在进行音乐教学的同时,导入一些图画或动画,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能够更好的掌握到课堂知识。例如在学习儿歌《小企鹅》时,可以将《动物世界》中与小企鹅相关的片段播放给同学们,给他们提供美妙的视听、感官享受,并保证学生在愉悦的教学过程中体验那种美妙的意境,以更好的达到综合性艺术教学的目的。(2)加强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学内容的实践能力。在进行音乐教学与实践的过程中,要让每一位学生把音乐的感受用各种图形、色彩、符号以及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使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获得更美的感受。在进行音乐或美术教学时,多加强两者之间的融合,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更好的实现他们的实践能力,保证他们更好的掌握课堂内容。
三、综合艺术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1、大胆进行教学方法、内容的改革
各学校之间要经常进行学术交流活动,将各自优秀的教学方法和经验传授给大家,并开展一些实验课、座谈会等,提高教师对教学经验的总结和积累,以更好的充实自己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知识的掌握能力。作为一名优秀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对自己的不足及时进行改正,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更好的促进小学综合性艺术教学的发展。
综上所述,加强小学综合艺术教学的可操作性对于学生未来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作为老师要把握好综合艺术教学的核心,尽最大努力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合适的教学方法,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王湘芸.小学美术综合化教学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1.10(05):47-48.
[2] 董静萍.浅议小学音乐、美术学科综合教学[J].体艺卫教研.2011.06(29):104.
综合艺术课程体系 篇12
播音主持专业自1963年在北京广播学院 (现中国传媒大学) 设立以来, 迄今, 已走过近半个世纪的历程。直到新世纪到来前漫长的30余年里, 此专业的发展速度并不快, 规模也较小。2001年之前, 全国只有少数几所广电类专业院校开办了此专业, 招生规模不过数百人。然而, 自2001年以来的10年时间里, 我国广播电视事业迅猛发展, 空前繁荣, 对广播电视人才的需求量迅速增加。与此同时, 在高校中便兴起了一股播音主持专业的办学热。在短短十年时间里, 我国开办播音主持专业的各类院校数量由7所增长为300所左右, 招生规模由数百人扩大为近万人, 这样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
播音主持专业办学规模迅速扩大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暂时解决了广播电视人才匮乏的问题, 但以拔高态势急速发展的播音主持专业教育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主要是:办学水平低;毕业生缺乏核心竞争力;不能满足广播电视媒体对人才的需要, 大量毕业生不能对口就业。要解决这些问题,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是首要任务, 而改革课程体系则是具体落实和体现培养目标和培养理念, 使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真正的教育实践 (而非空谈) 的核心内容。然而, 当前对播音主持专业教育改革研究绝大多数仅停留在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阶段, 却忽视了具体的实践内容, 也就是对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在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搜索2008年至今有关播音主持专业教育改革的文章, 其中有关课程体系改革的文章仅1篇。
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主要包括:课程设置、任课教师网络体系、主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组织、考试改革等几方面内容。目前, 各院校基本上沿用了中国传媒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 但是对其实施效果或发展水平良莠不齐。总体来说, 当下播音主持专业课程体系呈如下特征:
一、课程设置体系基本一致, 但重专业教育轻通识教育, 重基础教育缺乏特色培养。
中国传媒大学吴郁教授和曾志华老师主编的《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一书中列出了中国传媒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四所院校播音主持专业的课程设置。四所院校的课程设置体系可分为三大部分:公共课、专业课和选修课。其中, 公共课主要包括文艺艺术素质教育课, 如中国古典文学、现代汉语、外国文学等;思想政治素质教育课, 如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等;还有体育和计算机应用等基础课程。公共课中以思想政治素质教育课所占比重最大。而在三大课程体系中专业必修课占据了绝对多的比重, 甚至部分院校的选修课都是围绕专业课程体系开设的。四所目前在播音主持教育领域较有影响力的高校的播音主持专业课程设置基本反映了目前我国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的培养思路, 那就是: (一) 重专业教育而轻通识教育。在课程设置体系中, 专业课程的比重远远高于通识教育课程, 而且专业课程中新闻传播和语言学基础课程所占比例很小; (二) 重基础教育而缺特色培养。专业课程设置普遍以普通话语音、播音发声、节目主持、新闻播音、文艺作品演播等播音专业基础能力训练为主, 以中国传媒大学的课程设置模式为模板, 没有突出自身优势。
目前为止, 在所有开办播音主持专业的各类院校中, 成立学院的仅有以中国传媒大学为代表的为数不多的几家, 其他院校的播音主持专业或者设于新闻与传播学院, 或者设于相应的艺术学院, 再加之各院校的学科侧重点不同, 播音主持专业生存与发展的外部环境相对复杂。这势必会对建立科学规范而又特色鲜明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产生一定影响。
二、师资力量分布不均, 教师与课程不能形成有效对应, 不能最大限度发挥教师特长, 建设精品课程。
教师队伍年轻, 多数年龄层次和职称水平相同。教师培养机制缺乏。部分院校, 如中国传媒大学及北京市范围内开设播音主持专业的其他高校, 人满为患, 课少人多, 许多年轻教师没课上。而大量新开办播音主持专业的高校又缺乏优秀的播音主持专业教师, 人少课多, 几乎所有教师都是全能型选手, 疲于上课而无暇发展自己的专业特长, 更不用提建设精品课程了。
除中国传媒大学等少数几所老牌播音主持专业办学院校外, 多数院校的播音主持专业都是新兴专业, 因此, 教师队伍多以年轻人为主, 不能形成科学的年龄和职称梯队。
三、主干课程名称缺乏规范性, 教学组织方式也各不相同, 重实践教育轻理论教育, 又缺乏有效的实践教育机制。
主干课程的名称, 如播音发声, 有学校叫《播音发声艺术》, 而有些学校叫《播音发声》, 有些学校则把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合为一门课。此外, 各主干课程的教学组织方式也不同。有些院校每门专业基础课的学时为72学时, 其中18个学时为大课, 也就是面对该年级全体学生集中讲授的专业理论课, 每一节大课配套三节小课, 也就是分组练习课;而有些院校则将课时缩短, 全部设为专业小课, 小课大上, 大课小上, 也就是各小组老师在带领学生练习时适当讲解理论知识, 不再统一授课。
四、课程考试评价体系不一, 以主观评价为主, 量化考核较少。
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一、在原有的课程设置模块下, 确定该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规范课程名称;通过调整课程门类及各类课程的比重, 结合社会需求, 贯彻专业培养理念, 体现专业特色。以河南工业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为例, 应充分利用工科院校的技术和资金优势, 以新兴的信息传播领域为主要关注点, 培养能适应媒体新发展趋势的专业人才。在制定培养计划时就要体现这一特色, 因此,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基础课程和网络与新媒体传播类的课程应被列入专业核心课程范围。除专业核心课程外, 根据专业培养特色, 还应考虑将信息编辑类课程、新闻采写类课程和形象塑造类课程列入培养计划。
二、建设科学合理的任课教师网络体系, 建立教师培养机制。整合已有资源, 建立适应课程设置体系的专业教师网络体系, 凝炼教师特色, 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特长。建立一套有效的教师培养机制, 逐步完善教师队伍梯队建设和特色建设。根据任课教师专长和个人发展意愿, 双向选择, 合理分配教学任务。为任课教师提供从短期进修到长期学习的不同时间周期和不同层次的学习机会, 并合理安排好每位教师的学习时间, 既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又保证每位教师都有机会充电学习;鼓励教师继续学习, 不断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
三、讨论主干课程教学大纲, 主要通过明确教学目标, 确立每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从而确立其教学时数及教学组织方式。以河南工业大学为例, 若以培养适应网络和新媒体发展的专业人才为培养特色的话, 《普通话语音》、《播音发声艺术》、《播音创作基础》、《节目主持艺术》等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基础课程仍然是课程体系的核心内容, 但在教学组织方式上应理论与实践并重, 不可偏重实践而轻理论;网络与新媒体传播类的课程可以作为特色专业课程, 教学组织方式上同样应体现理论与实践教育并重的理念。
四、考试改革。确立每门课程的科学评价方式, 及量化评价标准, 建立必要的试题库和考试资料库。考试改革的主要对象是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基础课程。目前, 各院校的基础课程考核方式主要有口试和笔试加口试两种。单纯以主观的口试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容易出现评分标准过于宽松, 不能系统检验学生某一阶段学习效果的问题。笔试加口试是较为科学的考核方式, 既可检验学生的理论学习效果, 又可检验学生的实践水平。不过, 口试形式应灵活多样。
五、实践教育改革, 主要是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
建立有长期合作关系的对口校外实习基地, 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和就业机会, 同时也为一线提供合适的人才。
对课程体系改革中三个关键问题的回答:
一、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播音主持人才?这是回答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关系问题的关键。不仅是播音主持艺术专业, 似乎每一个专业领域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在本科教育中, 通识教育更重要, 还是专业教育更有意义?多年来, 这一直是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育实践中一个饱受争议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各院校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招生方式中略见一斑: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招生录取的依据是文化课和专业成绩的综合结果。这中间就涉及到了一个文化课成绩与专业成绩权重的问题, 文化课成绩意味着学生的基本素质, 而专业课成绩意味着学生的专业潜能。因此, 在高考成绩中, 文化课成绩和专业成绩的权重基本反映了学校的培养理念, 即更注重通识教育, 还是更注重专业教育?当然, 现实情况较为复杂, 学校受其影响, 在确定招生录取方式的过程中也会综合衡量许多别的因素, 比如, 一流院校可以吸引文化课和专业水平都好的学生, 并根据其培养目标优中选优;而二三流的院校在选择学生时就遭遇了尴尬, 因为报考二三流院校的学生往往文化课成绩差强人意, 如果加强文化课成绩权重也只能是瘸子里面挑将军, 并不能招到综合素质高的学生, 因此, 大部分二三流院校在招生录取时干脆不再过多考虑文化课因素, 而加强专业水平的权重。
二、实践教育和理论教育的关系问题。这是确立课程教学组织方式的主要依据。这是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 也是常常被忽略的一个问题。很多院校相当然地认为对于播音主持艺术专业而言实践教育内容越丰富越好, 理论教育没用。这其实是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育中的误区。诚然, 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 但在与一线用人单位的沟通中发现, 行业需要的并不是只会耍嘴皮子用机器的熟练工。整个广播电视传媒行业肩负着教育引导受众, 为受众提供高水平的精神产品的重任, 因此, 行业需要的是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都过硬的高层次人才。
三、明确专业特色。目前, 我国开设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院校有300余所之多, 而且这其中的大部分都是在几年时间内同时开设的, 专业竞争激烈。对于同样年轻的各院校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来说, 在短时间内赶超已经有半个世纪办学历史, 并且拥有稳定丰厚的媒体资源的中国传媒大学并非易事;在同等办学情况的院校中脱颖而出, 在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办学领域拥有一席之地也不容易。每个学校办学资源和特色不同, 每个地方的媒体环境不同, 一味地模仿老牌院校的办学模式不是长久之计。比如, 江浙一带的媒体市场比较开放, 商业气息浓厚, 娱乐业发达, 而浙江传媒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等江浙一带的传媒专业院校在开办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时就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注重培养学生的主持能力和评论能力的专业特色也与当地的市场需求一致;而重基础教育的中国传媒大学的毕业生在江浙一带的竞争力并不比当地院校的毕业生强。
因此, 结合自身的资源和环境优势, 明确专业特色才是长远的发展大计。
摘要:播音主持专业办学规模迅速扩大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广播电视人才匮乏的问题, 但以拔高态势急速发展的播音主持专业教育也暴露出不少问题。要解决问题,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是首要任务, 目前, 各院校基本上沿用了中国传媒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 但是对其实施效果或发展水平良莠不齐。
关键词:播音主持艺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参考文献
【综合艺术课程体系】推荐阅读:
艺术综合09-19
综合艺术处理08-14
艺术综合教学11-17
综合艺术设计05-15
艺术总监综合素质10-06
高职院校综合艺术修养06-28
综合材料的艺术感觉10-06
综合化课程体系06-11
综合性大学艺术人才06-27
综合大学艺术专业排名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