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大学艺术人才

2024-06-27

综合性大学艺术人才(精选12篇)

综合性大学艺术人才 篇1

摘要:随着高校毕业人数的逐年增加, 高校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如何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竞争力, 增加就业机会, 拓宽就业面, 这些问题亟待解决。培养综合型人才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需要, 将培养综合型人才着手于提升学生艺术素养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丰富学生的专业技能, 挖掘学生专业系统外的爱好特长, 是切实推进综合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 是让高职院校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艺术素养,综合型人才

一、高职院校学生艺术素养现状分析

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 高校与社会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面对如今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 学生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 加强自身艺术素养也尤为重要。艺术素养属于审美素养范畴, 是公民文化素养的一个组成部分, 是公民在艺术和生活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认知、体验、辨识、想象、理解、鉴赏和创造等个体素质和涵养, 包含艺术感知力、艺术理解力、艺术辨识力、艺术想象力、艺术鉴赏力、艺术行动力等能力的养成。而今, 高职院校学生艺术素养的现状却不容乐观, 受传统教育体制与教育模式的影响和制约, 高职院校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在实施过程中举步维艰。

1.高职院校学生缺乏提高自身艺术素养的意识。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大环境下, 部分学生往往习惯于被动接受, 缺乏自主性, 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在专业技能学习之余, 在课余时间培养自身艺术爱好的不在多数, 部分学生的节假日被所谓兼职填满, 无可否认适当地进行社会实践对于在校学生的好处, 但盲目地进行与专业无关的兼职工作, 势必让学生无暇顾及其他。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了解艺术素养在人成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不明白将自己塑造成综合型人才的重要意义, 无意识培养艺术爱好, 提高艺术素养, 由此看来, 在如何培养学生有意识的提高自身艺术素养这件事上, 作为教师, 任重道远。

2.艺术类课程设置存在问题。自教育部发布《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 高等学校纷纷按照文件精神的要求开设公共艺术课程, 高职院校亦如此。《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将《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等八门课程作为艺术限定性选修课。随着公共艺术课程在高校中的推进, 公共艺术教育受到了重视, 取得了一定成就, 但同时也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首先, 公共艺术类课程的教学形式过于传统化, 还是沿用以往的课堂教学, 缺乏创新设计, 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普遍采取大班教学方式, 教学效果不明显;其次, 公共艺术类课程缺乏课堂的延展性, 由于八门艺术限定选修课多为鉴赏类课程, 学生对这些艺术门类只有入门级的了解, 浅尝即止, 没有课后对艺术课程的延展性学习, 学生的艺术天赋也就无法被深入挖掘。

二、培养综合型人才的必要性

1.培养综合型人才是国际环境下的主流趋势。综合型人才培养是国际教育改革发展的大势所趋, 美国强调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 提倡“百科全书式”的教育, 鼓励理论联系实际、综合素质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其国内许多名牌大学办学口号是“获得高等文理通才教育, 是生活的方向”, 并实施了“培养美国人迎接21世纪”计划, 从中小学基础抓起, 注重培养人才的知识广度和创造能力。日本人提出了“日本人要做‘国际人’”的口号, 要求国民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足够的国际知识。法国的大学虽属教育部, 但却是个相对独立的、开放性的、多学科的机构。他们提出要培养“有广阔得多的视野又对某些新课题或新的设想有高度造诣且不受学科和历史界限束缚的人”。其大学的主要任务是提供科学和文化知识, 注重研究方法和处理问题能力的培养, 塑造综合型人才”。所以说, 要使教育不落于人后, 必须要走在主流的道路上不断向前发展, 找到属于我国的培养综合型人才之路。

2.培养综合型人才是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培养综合型人才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如今陈旧的、单一的知识技能已不能满足社会的快速发展, 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要求无论是从学历还是综合能力来说都越来越高, 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高等教育与现实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 时代呼唤高素质人才的出现。当今社会新工种、新技术、新行业不断涌现, 岗位职业越来越不稳定, 学科相互交叉与渗透, 不断向综合化、整体化方向发展, 因此, 社会迫切要求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只有加强综合型人才的培养才能增强学生的就业优势, 拓宽就业渠道, 提高核心竞争力。

三、提升艺术素养, 加强综合型人才培养对策

艺术素养教育是美育的核心, 在人成长成才中的作用不容小觑, 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和教育家蔡元培在比较了宗教和美育后作出了论断, 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的主张, 他认为“美育正是培养健全人格和创造精神的基本途径”, 他还“提倡美育普及大众, 实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的终身美育, 独创性地增补了美育思想的实践内涵”。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 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愈发苛刻, 要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要培养不被社会所淘汰的综合型人才, 可以从提升艺术素养着手, 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艺术素养作为培养综合型人才的有效路径, 在大学生的成长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提升艺术素养, 加强综合型人才培养不能只是一纸空文, 应加大力度有效实施。

1.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增设艺术实践课程。高职院校的公共艺术类课程形式较为传统, 采取大班教学, 多为艺术理论知识和艺术欣赏类课程的学习, 老师讲学生听, 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较为被动。而艺术类课程相较于其他学科有其独特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这就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可以增设一些小班教学的艺术实践课程, 如舞蹈、声乐、器乐、美术等艺术门类的实践教学, 这类课程的周期可长达一至两年, 对艺术实践课程进修延续性的学习, 每个学生可以选择一门感兴趣的实践课程学习, 除课堂上艺术技能的学习, 教师还要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一定量的自学任务, 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考试方式采取表演形式, 学生将每学期的学习成果自行编排成节目, 通过班级汇演或者大型活动汇演的形式将所学内容呈上舞台, 教师再对其实践的表演能力进行打分, 这样既能将课堂知识很好地转化成实践能力, 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是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有效方式。

2.拓宽学习渠道, 营造艺术氛围。艺术素养的提升除了着力于课堂上教学方式的改革, 还应积极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 使学生不单单从课堂上丰富自身艺术素养, 还能在浓厚的艺术氛围下不断吸取养分。首先, 学校可以定期邀请艺术团队来校进行展演, 通过直观的艺术体验, 增强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学生的经济能力有限, 能主动走进剧院观看舞剧、话剧、或者音乐剧的不在多数, 如果能在校园内近距离地接触这些极具渲染力的舞台艺术, 学生也会沉醉在艺术丰富的感官世界里, 激发学习兴趣, 反作用于课堂。其次, 学校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组织开展各类专题讲座, 邀请专家学者或者行业翘楚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 帮助学生陶冶情操、开拓视野, 从思想理论高度提升艺术素养。

3.提供艺术实践平台, 将课堂转化为舞台。艺术作为应用性较强的学科, 仅仅依靠理论知识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 实践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这就需要学校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首先, 可通过艺术节、艺术主题活动等形式让学生从台前到幕后自己组织、编排、参演, 将课堂转化为舞台, 给他们搭建平台, 提供艺术实践的机会, 使学生融入到艺术创作中去, 这在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同时也丰富了他们的综合能力。其次, 可鼓励教师指导组织学生参加校外艺术比赛,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一定时间的学习排练, 待达到较强的表演水平后参加校外的艺术比赛, 这能使学生和教师直观感受到自身与他人的差距, 在良性循环的作用下不断创新、不断进步。

四、提升艺术素养, 培养综合型人才的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过渡, 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高校毕业生常常遇到专业不对口、专业技能单一等问题。据统计, 2009年到2015年间的高校毕业生数量分别为611万、631万、660万、680万、699万、727万、749万, 而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可能高达770万, 2016年全国将有1 000万大学生在找工作。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 如何提升高职学院学生的竞争力, 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是高职院校亟待重视的问题。

提高艺术素养是培养综合型人才的实施路径, 只有切实找到综合型人才培养的突破点才能将想法落到实处。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艺术素养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丰富学生的专业技能, 挖掘学生专业系统外的爱好特长, 从而切实推进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在激烈的社会竞争背景下使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凸显强有力的竞争优势, 让高职院校的学生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 为自己争取到更多就业机会, 拓宽就业面, 在大浪淘沙的年代不被社会淘汰。

参考文献

[1]董亮, 余志超.大学生就业困难分析及高校就业工作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1 (11) .

[2]洪志刚.论培养综合型人才[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 1998 (2) .

[3]汪瑞霞.艺术素养教育与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J].常州工学院学报, 2013 (6) .

[4]任怡.艺术素养与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高校科技, 2015 (5) .

[5]王志英, 宁洪, 戴葵, 等.综合型人才创新能力与素质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05 (1) .

[6]周晓东.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综合型人才[J].吉林省教育学院院报, 2014 (12) .

综合性大学艺术人才 篇2

加强大学生综合性与研究性训练培养创新型人才

实践教学的创新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结合我校化工类专业的.教学实践,积极开展研究型本科教学,在专业基础综合设计、科研训练以及毕业环节教学实践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加强大学生综合性、研究性和创新性实践环节的教学改革,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作 者:雷泽 王启宝 解强 韩敏芳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100083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23)分类号:G64关键词:实践教学 科研训练 专业综合设计 毕业环节 创新能力

综合性大学艺术人才 篇3

目前,学院拥有硕士研究生与本科教育两个办学层次,设有城市景观艺术设计硕士点,下设城市公共艺术、视觉与数字景观、景观形态美学三个研究方向。本科教育现有绘画、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四个本科专业,下设中国画与鉴赏、插图、首饰与珠宝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六个专业方向。面向国内4个省(含山东省)招生,全日制在校生达700余人。

学院办学条件及学术成果

学院拥有支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40人,专任教师3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7人,讲师16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0%以上。教师中有中国美术家协会专业艺术委员会1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3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2人,省级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2人,省级会员多人。

多年来,学院十分重视艺术作品创作和学术研究,取得了批标志性成果,教师作品、论文著作先后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办的国家级奖励等奖3项,优秀奖2项,单项最高奖2项,二等獎1项、优秀奖2项;中国美术家协会等国家级协会举办的国家级单项奖(最高奖)2项、二等奖3项、优秀奖多项,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泰山文艺奖评选委员会等省部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l项。入选“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等国家级重要学术展览16项。承担省部级课题4项,国家级协会课题1项,地厅级课题7项,发表论文(作品)300余篇(件)。出版专著教材6部,2部获“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 、二等奖。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为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学院教学条件优越,拥有美术馆、首饰珠宝设计实验室、陶艺实验室、材料加工实验室、古代绘画临摹室、丝网版画实验室等实验设施,配备专业画室、电脑创作室23个,人均使用面积达7平方米;在北京、安徽、上海、山西、青岛等地建有校内外实践、实习教学基地11个,能够最大限度满足实践教学需要。学校配有专业门的文科图书馆和学术资料查询系统,艺术藏书、藏画等达30000多册,能满足优质教学科研的需要。

学院秉承青岛农业大学“厚德、博学、笃行、致远”的办学思想,重视学生思想品德培养和教风、学风建设,强化学生艺术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经常组织学生深入城市、农村、公司等进行广泛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参加当代国内外各类艺术创作活动,近年来,学生艺术创作作品共获奖、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全国高等院校插图艺术作品展” 、“第四届全国青年美展”、“上海美术双年展”特展等重要展览76项,多件作品被社会采用。毕业生吃苦耐劳、作风正派、创造性强,具有团队精神,活跃于全国各地的艺术设计机构、教育、文化企事业单位,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办学理念

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国际化视野、艺术思维与动手能力兼具的应用性高级人才,建设国内外知名的艺术学院。为此,学院积极加强与国内外高等艺术院校和学术机构联系,先后同国内外著名高等院校以及青岛等地方政府和专业研究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广泛合作关系,为建设国内知名艺术学院打下了坚实基础。

综合性大学艺术人才 篇4

一、21世纪经济类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社会对经济类人才的基本要求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而我们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很难满足这种变化的要求,导致培养出的人才在素质方面出现一定缺陷。

(一)当代社会对经济类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

进入21世纪,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要求地方综合性大学培养的经济类人才应具备以下基本素质。

1. 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取向。

经济类人才必须具有健康乐观的精神风貌,把积极进取、勇于创新作为人生目标与价值取向,将自己的聪明睿智和创新才能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

2. 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

经济类人才在走出校门后,必须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整合、融会贯通,且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际应用能力,这是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

3. 具有理性的创新思维。

经济类人才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具有科学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态度,这就要求培养经济类人才应注重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理性的创新思维。

4. 具有合作精神。

在充分展现个性的同时必须具有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有较强的人际交流能力,避免在交往与合作中的各种非理性行为,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创造更大的效益。

5. 具有深厚的人文知识底蕴。

在经济社会活动中,不仅应有专业知识的储备,还要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滋养,缺乏这一点,难免会出现行为的扭曲和消极的思想。

(二)目前经济类人才素质的缺陷

大众化教育时代,人们的教育思想观念在不断转变,认识到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素质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被当成一种教育教学手段,而没有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予以体现,致使学生在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科学知识、理论应用实际的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存在着不足。尤其是经济类人才培养模式在当前经济社会瞬息万变的发展趋势下显得过于滞后,导致经济类毕业生素质出现一定的缺陷,难以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对经济类人才的基本要求。这种缺陷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人文素养不够。

目前应试教育观念仍然深入人心,在校学生也不例外,这将严重制约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知识结构的调整。学生人文素养贫乏的现象很普遍,急需进一步提高。有人这样形容当代大学生“有知识没文化,有学问没素养”。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源是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对通识教育重视不够所造成的。虽然文化修养不应是大学时期才补的课程,但就目前情况看,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必须要注意这一点,加强学生的人文知识的教授和文化素养的修炼是必要的。

2. 知识面窄。

对于经济类人才培养来说,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专业性较强,这就需要有丰富的和较扎实的基础知识。而实际情况是学生知识面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不深,不能将所学的理论有效应用到实践,不能很好地解释和分析社会经济现象。实际上大学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发展空间,拓宽学生知识领域,同时也要求学生进行自我约束,提高自学能力。学分制的实行,给学生搭建了根据自己特长及兴趣与爱好进行选择性学习的平台。然而,由于培养目标不明确及选课的盲目性等原因,给专业课程和技能培训带来了难度,也没有达到拓宽知识面的目的。

3. 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能力不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众教育是以普遍提高内在素质为目标的文化启蒙式的素质教育。培养的人才应具备社会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尤其是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的能力。虽然应用型人才是很多地方高校培养的目标,可目前社会上反映毕业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很差,不能马上融入社会,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脱节,许多用人单位不得不对新招来的毕业生重新进行系统培训,学习操作技能等。

4. 创新精神和意识不够。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高等教育本身的共性问题制约着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在“创新”教育上存在着形式化和表面化的现象,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用一元的、绝对的质量观来衡量和培养人才,培养出毫无个性的、整齐划一的教育产品。因此,地方高等学校要开展多元质量观教育,这是大众化教育质量的基础;还要开展个性化教育,这是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二、地方综合性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特点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关于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的表述有许多种,陈祖福教授在“迎接时代挑战,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中给出这样的表述: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为受教育者构建什么样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怎样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教育部周远清副部长从另一个角度对人才培养模式作了表述: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它决定着高等学校所培养人才的根本特征,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河北大学杨学新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为大学生设置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怎样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这些表述从不同的方面为我们探讨地方综合性大学经济类人才培养新模式提供了借鉴。

(二)地方综合性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1. 地方性特点。

地方性特点是指地方综合性大学是由地方政府兴办,培养的人才主要满足地方经济社会需要,为地方服务。地方院校只有对人才培养模式正确定位才能吸引好的生源,并获得政府和社会对学校各项事业的全力支持,把握住了这一点,才能形成比较优势。但这个“地方”并不是仅指本地,而是在立足地方的同时,还要面向全国,尤其要有国际视野。地方综合性大学经济类人才培养要围绕地方重点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更要注重全国乃至世界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来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2. 综合性特点。

综合性特点是相对于单科性、专业性院校而言的,如理工科院校、工科院校、师范类院校等。综合类院校一般办学规模较大,学科专业门类齐全,具有多元化、多学科交融的校园学术环境特点,有利于培养视野开阔、知识面广的复合型人才;而专业性院校则学科较单一、专业类型较少且集中。综合性特点体现在人才培养上,则一般是以各自专业的主干学科为主,具有扎实的主干学科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主干学科的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重视与该专业人才培养关系密切的相关学科,使学生有较宽的多学科知识及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地方性和综合性特点是所有地方综合性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共同特征,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地方性、综合性的特点,更要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独到之处、突出之处,这才是学校真正的特色所在。所以,地方综合性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摆脱专门教育,避免对学生进行狭窄的专业知识传递,向培养综合能力、注重素质教育的方向转变。经济类人才培养模式更是如此,在市场经济日益成熟的时代,社会经济环境涉及范围很广,如果培养出的学生仅能纸上谈兵,不能将理论有效地应用于市场经济之中,结果就会被社会淘汰。

三、地方综合性大学经济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一)地方综合性大学经济类人才培养模式多样性问题

地方综合性大学经济类人才培养模式多样性问题是当前经济类院校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性可以从很多角度来理解,从理论和办学的实际来讲,生源呈现多样性,学校自身的教育资源也存在差异;从人才培养质量的角度来说,培养出的人才必须与地方社会需求相适应,由于社会存在明确的分工,经济类人才培养的目标也就相应地具有多层次特性;从实现方式的角度来说,专业及课程设置多样化、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管理手段多样化等。这就需要不同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彼此不同、种类繁多,具有自己的特色。目前瞬息万变的经济社会,对于经济类人才培养来说多样性的问题更是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值得探讨。而地方综合性大学在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问题的改革上比单科性学校要具有更大的优势,目前许多综合性大学都已实行了辅修制、双学位制、双专业制等。

可见,人才培养模式多样性问题是一个全局性、系统性问题,模式本身应该包括很多的组成部分。从实际操作的角度来说我们认为人才培养模式中有以下几个要素: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案、培养途径等。地方综合性大学经济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际上就是如何对这些要素进行重新设置,从而有机、合理地发挥各自作用。

(二)地方综合性大学经济类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问题

人才培养目标实际上就是人才培养的定位问题,主要指人才培养规格和层次的定位。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是指高校在办学过程中以培养哪种规格的人才为主体,从而制定出相应的培养方案和质量评估标准。地方综合性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首先要根据国家高等教育方针政策,以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为指导,根据自己的地方性、综合性特点以及办学特色进行恰当定位,它应该是国家教育部制定的专业培养目标的细化、具体化,主要从培养方向(业务规格、服务方向)、类型定位(应用型、复合型)、素质定位(综合发展型、技术型)等方面考虑。即地方综合性大学经济类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为:培养专业基础扎实、人文素养深厚,具有团队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一定国际视野与国际竞争力并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三)地方综合性大学经济类人才培养规格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问题

培养规格是根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对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进行合理的设计,特别是对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进行合理的设计。人才培养规格是对毕业生培养质量的具体要求,是培养目标的细化,是具体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方法等开展的依据。

一般来讲,教育质量标准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所指的是一般的基本质量要求,即反映国家对人才培养规格的统一性要求;第二层次所指的是具体人才合格标准,即反映高等学校适应社会对人才规格的多样性需要而设计的各种人才培养规格。

地方综合性大学按照国家对人才培养规格的统一要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从办学定位、服务定位、教育资源条件、生源、师资力量等方面自主设计相应的人才培养规格,并能够充分考虑所在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及毕业生的服务定位等实际情况,这就是人才培养规格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这既保证了地方综合性大学经济类人才培养的质量,又符合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趋势。

四、地方综合性大学经济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立足地方经济,依托区域优势,树立多元化培养目标

地方综合性大学的生源主要以地方学生为主,培养出的人才也多为地方经济服务,所以地方综合性大学经济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服务定位就是为地方经济服务、为地方经济管理主战场培养人才。同时要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经济类人才的需求内涵、需求层次的变化树立多元化培养目标理念,尤其要依托区域优势,体现出应用特色,增强学生把握全球经济发展动态和剖析解释经济现象的素质和能力。

(二)注重人文素养,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氛围

时代呼唤有知识、有修养的高素质人才,经济类人才培养更要加强人文知识、社会伦理道德、职业道德的学习,这样才会使学生成为具有经济分析能力、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健康、正常运行服务。同时也要开展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育,把教师放在引导者的角色上,尊重学生的差异和个性,把教育重点放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习上,设计自己的知识结构,培养自己应具备的技能。

(三)优化课程体系,加大实验实践教学比例

地方综合性大学经济类专业要把课程体系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通识教育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专业加深类课程、其他课程。其中,通识教育类课程是指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专业基础类课程是根据国家教育部及专业指导委员会的统一要求而设定的课程,一般应为理论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加深类课程是体现专业特色,同时可以根据地方的需求及学校自身的特点而自主设置的加深课程,在这类课程上要加强实验、实习的比例,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理论应用实践能力;其他类课程是属于素质拓展类课程,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本身的特点来自由选择,学校只需提供相应的课程资源即可。在课程资源上,地方综合性大学有很大的优势,同时也可以采取与其他高校联合的形式来提供课程资源。

(四)张扬学生个性,实行完全学分制

地方综合性大学经济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离不开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配合。拓展素质教育、个性教育的瓶颈就是要进行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学分制是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教学管理模式,它致力于培养具有自觉主体意识和个性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及应用型人才。

摘要:地方综合性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应随着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不断改革,本文针对地方综合性大学经济类人才培养模式所具有的地方性、综合性的特点,以及目前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构建了地方综合性大学经济类人才培养的一般模式,在新模式中考虑到模式的多样性,定位等问题,同时提出了改革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地方综合性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目标定位,改革

参考文献

[1]李道华.综合文科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J].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12).

[2]王顺克.高校经济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J].教育研究,2006,(8).

[3]黄国勋,席鸿建,曾冬梅.地方综合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整体改革研究[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1.

[4]衣俊卿.大学使命与文化启蒙[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7.

[5]蔡青,韦巧燕.大众化教育视野下地方教学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 (10).

[6]李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J].机械管理开发,2008,(5).

综合性大学艺术人才 篇5

摘要:当今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教育界也大力提倡发展素质教育,因此在综合性大学中开展音乐艺术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对于大学的德育教育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还有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本文结合综合性大学德育教育的实际情况,对音乐艺术教育在综合性大学德育教育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音乐艺术教育;德育教育;应用

1.综合性大学音乐艺术教育的现状及开展音乐艺术教育的必要性

1.1综合性大学开设音乐课程的现状

大学的艺术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承担着培养专业艺术人才的重任,而且还肩负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使命。大学艺术教育使高等教育从以往只注重培养专业人才的单一模式扩展到全面育人,成为全面落实德育,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1]近年来,国家教委对普通高校音乐课程的开设作出了明确的指示。但迄今为止,由于国家有关部门对高校的公共音乐课没有详细的规定,而高校的公共音乐课在课程安排、设施设备和师资力量等方面均得不到落实,使普通高校目前普遍存在着公共音乐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设置随意性大等问题。[2]当今的许多大学生只喜欢通俗的、不需要多思考的“快餐文化”,只喜欢片面追随所谓的潮流和时尚。而忽略了作为一个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审美素质的培养,把音乐只是看成单纯的娱乐手段。因此,公共音乐教学的内容不受一些学生的重视。

1.2开展音乐艺术教育的必要性

高等学校的教育不仅是对大学生文化知识和智力的教育,还是一种情感和道德教育。[3]因此,对于综合性大学的学生来说,音乐艺术教育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德育教育途径。首先,音乐艺术教育无论是在教育内容,还是教育形式上都是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其次,学生在对音乐艺术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陶冶情操,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再次,高校把音乐艺术教育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可以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培养高素质人才,最终有利于推进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

2.音乐艺术教育在综合性大学德育教育中的应用

2.1帮助学生净化心灵,陶冶道德情操

音乐是人类情感的产物,它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可以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得到升华。一些积极向上的音乐作品可以传递给人们积极乐观的情绪,使听者的心理产生共鸣,激励学生努力奋斗。有些音乐作品歌颂真善美和弘扬社会正气,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风貌。

2.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许多音乐是宣传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努力拼搏的奋斗精神,通过对这些音乐的欣赏和学习,学生们可以养成活泼开朗的性格,通过这些音乐的鼓舞,学生们可以拥有直面问题并战胜困难的勇气,从而树立积极乐观、勇往直前的人生态度。

2.3帮助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综合性大学开设公共音乐艺术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为了进行大学生的.综合培养,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音乐艺术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完善和发展自身,使其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最终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3.音乐艺术教育对综合性大学德育发展的意义

3.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音乐学习和表演时要求大家以集体的形式进行排练或演出,这就要求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纪律和集体协作的行为习惯,此时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就得到了培养。集体音乐的排练让学生学会平等互助、团结共进,体会到集体的力量,这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丰富情感,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起到积极的贡献。

3.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和个人气质

综合性大学开展音乐艺术教育提高了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音乐欣赏水平,通过音乐艺术教育,学生在欣赏和学习音乐艺术的时候自己的音乐修养得到提升,同时对音乐的理解和鉴赏能力也得到锻炼。大学生在长期的音乐熏陶下自己的个人气质也会得到提升。

4.结论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和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在综合性大学中开展音乐艺术教育对学生德育的培养和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通过对综合性大学开设音乐课程教育的现状和必要性进行分析,提出在综合性大学开展音乐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因此音乐艺术教育在综合性大学德育教育中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参考文献:

[1]陈明霞.大学公共音乐教育定位与改革的思考[J].艺术教育,,(5):50-51.

[2]郭敏.高校音乐公选课的现状与改革[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10(1):66-68.

综合性大学艺术人才 篇6

关键词:地方综合性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2)08-0001-04

1998年,教育部新修订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首次设立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1999年,东北大学和云南大学率先在该专业招生,此后十多年,该专业成为发展最为迅猛的专业之一。根据教育部高教司编写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到2009年底,全国有 472所高校设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1],其中大多数为地方性院校。

由于面临的社会条件不够成熟,专业内涵和外延的把握不够明确等原因,目前各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难题,即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严峻。笔者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困境需要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来化解,外部即专业发展环境的优化;内部即自身机制的调整。从内部调整的角度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地方综合性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解决发展问题的关键。

一、基于SWOT分析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公共

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环境

SWOT分析是一种态势分析方法,目的是通过对一个组织运营发展中面临的优势(Strengths)和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的分析,检测该组织运营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在因素,以便找到问题的关键和解决办法,扬长避短,促进发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必须立足于自身条件,又符合社会需求。SWOT分析有利于我们把握地方综合性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环境和条件,明确专业发展方向,构建适宜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表1的SWOT矩阵,为我们清楚勾勒了地方综合性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在基础。

(一)地方综合性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内在基础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经济社会基础是教、科、文、卫、体等公共事业的发展及环境保护等社会公益事务的发展,专业的涵盖面很宽。根据教育部专业目录,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可设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专业方向,而各高校依托自身原有学科基础,在招生中对专业方向进一步细化,招生方向多达30多个,毕业生所授学位包括管理学、医学、政治学、教育学等多种专业学士学位,差异性很大。目前招收该专业的高校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职业特征比较典型的非综合性院校(如师范类院校、艺术类院校、体育院校、卫生医学类院校等),主要依托某个特定门类的学科优势设置专业方向,如医学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置公共卫生管理方向、影视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置影视管理方向等;二是综合性大学,具有多学科的优势,专业发展的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基础比较雄厚,但缺乏突出的专业方向特色。

地方综合性大学有两个最基本的特点:区域性和综合性。区域性、地方性高校主要由地方财政供养,办学定位通常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为区域培养人才以及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在中央和地方共同管理、以地方统筹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下,地方高校区域化特征日益明显,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综合性,主要是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办学规模比较大,教学科研实力相对较强,教学内容更侧重于普通教育。与非综合性院校相比,地方综合性大学的最大优势在于学科优势和办学实力。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有研究性、应用性和复合性三个特性。研究性要求专业培养的人才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能够对国内外公共管理中面临的热点、重点问题进行基本分析和判断;应用性要求专业培养的人才有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善于学习、勇于创新,有解决不断出现的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复合性要求专业培养的人才具有多学科素养,视野宽阔。这些特性,赋予地方综合性大学发展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良好基础。同时,地方综合性大学通常办学实力较强,学术氛围较好,师资力量相对雄厚,培养的人才学科、专业基础扎实,为根据社会需求设置多样化的专业方向提供软、硬件条件。

但是,将上述办学优势转化为专业优势,是需要艰难转型的。因为多学科优势同时也带来问题,那就是没有突出的专业方向特色。综合性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师的学科背景大多是行政管理、政治学、经济学或其他社会科学。由于师资学科背景的多元化,专业教学、科学研究方向的整合难度比较大,难以在教学设计尤其是课程设置上突出专业特性,人才培养的针对性还需增强。

(二)综合性地方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新自由主义思潮、信息化和全球化浪潮推动下,一场声势浩大的公共管理变革运动——“新公共运动”席卷全球。在这场变革中,各国政府推进“新公共管理”的做法大致包括:重新定位政府角色,通过民营化等形式由市场和社会力量来承担公共服务的生产和提供;推行专业化管理,越来越多管理型人员担任部门领导;引入企业管理方法,借鉴企业管理理念和实践经验治理公共部门;在公共部门实行绩效管理;改革原有的预算制度,推行绩效和计划预算,强调产出控制;在公共部门中引入市场机制;把社会公众视为政府的“顾客”,强调以顾客为中心等。西方国家的政府改革及“第三部门”的蓬勃发展,带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纽约大学等美国大学先后开设公共事务(管理)专业。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起步晚,面临的社会条件也不够成熟,主要是由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迟缓与滞后,我国政府职能尚未完全实现转型;非营利组织尚未真正成为社会发展中的一支独立力量,公共事业发展还不充分;专业的社会认知度较低。这些状况直接影响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不宽松的市场就业环境,也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尤其是劳动力市场容量相对狭小的中西部地区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由于市场机制不完善和体制原因,我国存在着典型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例如,由于户籍制度、社会保障、住房、福利制度及地方保护主义等因素造成的城乡分割、区域分割;由于经济体制造成的所有制分割、行业分割等,使得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受到限制,就业形势比部属院校更为严峻。

但是,地方综合性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我国的发展机会也是越来越明朗的:一是社区的发展推动了基层社会管理的发展,区域性公共事务管理职能不断细化,需要大量具有公共管理能力的专业化管理人才;二是近几年来我国一直在推进政府改革和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部分政府职能交给社会中介组织、非营利机构、非政府组织等准公共组织来承担,推动公益性组织、第三部门的发展,扩大公共事业管理的服务领域,需要大量的相应人才;三是随着我国社会福利制度、教育培训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公共事业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也会日益凸显。事实上,社会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认知度在不断提高,社会经济发展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三)地方综合性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基于

SWOT分析的对策选择

根据对综合性地方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内部基础和外部环境的判断,可得出地方综合性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对策选择组。

1.WT对策。将专业特色建设立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强化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扩大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出口;同时加强专业宣传,扩大专业的社会认知度。

2.WO对策。在专业方向设置上充分考虑社会需求,为学生提供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平台;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强化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3.ST对策。依托综合性高校多学科、基础知识扎实、师资力量相对雄厚的优势,构建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扩展毕业生的就业体系,缓解毕业生的就业难题。

4.SO对策。依托综合性高校多学科优势,广泛开展社会服务,提高师资的整体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发挥专业在区域公共事务处理和研究中的参与力和影响力,扩大社会对专业的认知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不断拓宽专业的发展空间。

上述对策选择组说明,无论要扭转专业发展的劣势、化解专业发展的威胁,还是要发挥专业自身的优势,抓住专业发展的机遇,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都是关键。

二、地方综合性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基本思路

人才培养模式,简言之,就是指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采取的组织形式及运行机制。人才培养模式通常由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模式、教学过程管理、教学方法等环节的设计而形成。

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家教委全面启动和实施《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首次明确提出研究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改革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与人才培养模式的任务,由此带动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热潮。不少高校开始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尝试,形成诸如“3+1”、“基础+模块”、“平台+模块”、“双学位”、“主辅修制”等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综合性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不少可资借鉴的经验。但各专业发展的个性条件,决定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要求。

根据专业的发展基础及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特征,我们认为地方综合性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明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内涵,灵活把握人才培养方向

从发展的外部环境看,我国具有纯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征的职业体系尚未完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不仅要强调其学科特征,更要遵循出口导向,多维发展,灵活把握人才培养方向,办出专业特色,这样才能实现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地说,地方综合性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取决于三个因素:专业发展的社会背景、专业特性、社会需求。从专业发展的社会背景来看,目前我国公共事业不够发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挥作用的空间受限,必须重视新发展方向的拓展;从专业特性上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公共性”使得该专业外延非常广,必须强化以能力为基础的复合型、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从社会需求上看,地方综合性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应立足于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包括社会服务、社区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在内的多层次、多类型管理人才的需要,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二)为学生构建兼具公共性和专业性的知识架构

由于专业定位太宽泛,专业内涵缺乏明确规范,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面临着课程设置不规范、随意性强等问题,大多数高校难以兼顾学科、专业平台课程和专业特色课程。一般而言,学科的职业特征较典型的院校由于专业方向比较明确,其课程体系比较重视专业方向课程、特色课程的开设,学科、专业平台课程则相对薄弱;综合性大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师资力量较雄厚,其课程体系比较重视基础课程,方向性课程和特色课程则相对薄弱。这两种情况,前者忽略学生学科基本素养的培养,后者忽略学生明显区别于其他专业的专业技能的培养。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认为地方综合性大学要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构建兼具公共性和专业性的知识架构,这一架构可以通过“阶梯式平台课程+专业方向模块课程”体系来实现。

近几年,笔者所在的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逐步形成“梯级平台+专长”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理论课程体系的设置上,为学生设置四级课程体系:一是通识教育平台——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文化素质、政治素质和技能基础;二是“公共管理”学科平台——为学生架构公共管理学科的基础核心知识;三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基础平台——着重要求学生掌握专业核心知识和基本技能;四是强化学生的职业出口,突出学生专长培养的专业方向模块课程体系(如行政管理模块课程、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模块课程等)。实践证明,这一课程体系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学生知识结构太散、太泛的问题,使学生有了更为合理的知识体系。“十二五”期间,我们还将不断探索综合性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办学特色,结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开放建设,在区域性、地方性、民族性下工夫,不断探索专业发展特色。

(三)课程模式的选择要突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公共事业管理的学科特点强调其人才培养的学科交叉性、广泛性,要求学生有扎实的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基础和开阔的知识视野,勇于创新,以形成对社会广泛的适应能力。强调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不仅是这一专业自身的要求,也是综合性大学的优势之一。

课程模式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集中体现,改革课程模式,是强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渠道。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决定了课程教学更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更强调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养成。因此,在课程教学中要改变基于“主体(教师)——客体(学生)”二元对立认识论框架,强调教师单向灌输与学生机械记忆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注重教学活动中教与学、学与学之间多层面、多向的交流与沟通,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促使学生在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的同时,充分发展自己的创造性能力和创造性人格[2]。

为了达到上述教学效果,我们在课程教学中重点强化以案例教学、主题讨论、课堂辩论、情景模拟、小组学习、课题研究、角色互换体验等多种方式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并对2006、2007、2008三个年级学生进行互动教学实效性调查。结果表明,成功的互动教学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具有正向作用,尤其在练胆量、练脑瓜、练笔头、练嘴皮、练礼仪、练协同等方面,效果明显,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及自我锻炼的意识都得到普遍提升。

(四)重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训练

社会实践能力是管理类专业人才应该具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素质。实践教学是文科专业的薄弱环节,主要是实践教学的形式单一、内容缺失、缺乏良好的软硬件支撑等。从某种意义上说,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创新,也是文科专业教学改革的一大突破口。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层面构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1.设置实验教学环节。文科的实验教学主要是通过对学生进行基本工作技能、方法的训练,巩固和应用其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实验教学过去主要属于理工科专业,近些年来在文科专业中也得到一定发展。公共事业管理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要求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并重,应该以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线,建立、优化专业的实验教学体系,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

2.完善实习体系和形式。有效的实习方式和实习内容,是大学生体验职场、了解社会的最佳窗口,也是培养学生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创新意识、职业道德和韧性、人际交往能力、学习能力及社会活动能力的最好平台。我们经过长期探索,形成颇具特色的教学实习体系,这个体系主要包括认知性的工作实习、以课题研究训练为目标的“课题研究型”实习。前者帮助学生了解公共部门相关管理的内容、方法、处理程序及要求,掌握公共管理工作的基本技能,在实际工作中检验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后者主要应用于毕业实习,根据专业培养要求,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组织学生运用田野调查、深度访谈等科学研究方法开展主题调研,训练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等。这一实习模式的效果,得到学生的总体好评。

3.开展多形式的素质拓展活动。实验课和教学实习由于教学时数的限制,在普遍性、经常性的训练上仍然存在局限,因此,开辟第二课堂,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和学术研究活动,是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渠道。注重实践教学是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一大特色,除了教学实习和实训,还通过形式多样的课题研究训练、社会调研活动、社团活动、学科竞赛等素质拓展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地方综合性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现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基本要求

(一)先进的教育理念是先导

理念有时也被解释为观念,可以理解为对某一事物或现象的认识、概念、价值取向等,教育理念则指人们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认识、观点和态度。

理念是行为的先导。综观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种种问题,首先可以归因于现代教育理念的缺失。传统教育模式以知识传授为核心教育理念,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素养;重灌输、轻启发;重共性、轻个性,忽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综合能力的培养。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冲击和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发展的推动下,新的教学教育理论流派不断崛起,由此产生许多反映时代要求的现代教育理念,如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素质教育理念、个性化教育理念、多样化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理念等。这些教育理念导向下的教育改革运动,主要致力于使教育模式从传授知识为主转向以促进能力发展为主。

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只有教师和学生都充分理解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内涵,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贯穿到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才能最终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

(二)优质师资是依托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和策划者,也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执教水平,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质上是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式方法的变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执教水平,激发教师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关键。

(三)创新是根本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3]。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我国的办学实践并不长,其专业内涵和外延还处于探索期,实现人才培养模式转型,要求探索专业人才成长规律,在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在课程体系设置、课程教学模式和内容选择、实践教学体系和管理等方面都需要进行前瞻性探索和试验,以不断拓宽人才培养途径,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没有创新精神,就没有转型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龙兴武.基于区域定位的地方性大学应用型公共事业管

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改革与开放,2011,(2).

[2]谢清.高校文科“互动式”教学实效性研究——以公共经

济学课堂教学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12).

[3]依儿.创新[EB/OL].http://zuo.wen.chazidian.com/

综合性大学艺术人才 篇7

工业设计是一个综合性、交叉性的边缘科学,教育模式分艺术类和工科类,大多数理工科院校的工业设计专业属于工科类。由于纯理科生入校之前很少接受美术教育,如何在有限的课程之内,培养他们学习该专业所必须的造型能力和艺术素质,成为综合性工科院校工业设计教学的重要课题[1]。

同时工业设计教育又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除了要求学生具备熟练的基本职业技能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全程设计的能力;能将产品的原创性、前瞻性和市场营销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重视产品使用上的审美要求以及产品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因此,综合性大学根据自身学科、生源、师资等条件在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改革中探索自身定位,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K+S”型(K是知识型Knowledge的缩写,S是技能型Skilled的缩写)工业设计人才就显得尤其重要。

1 国内工业设计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工业设计起步较晚,发展缓慢,自1979年“中国工业设计协会”成立,我国步入真正的工业设计时代,至今只有短短的二十几年时间。起初我国的工业设计教育只是艺术教育的拓宽,在专业培养计划中的知识结构上偏重于艺术,偏重于外观造型,有关产品工程技术方面的知识内容相对较少。后来许多工科院校开始开设工业设计专业,逐步形成了艺术类和理工类两种主要的招生、教学模式,后者则侧重于工程技术的培养,强调产品的功能性和实用性。艺术类和理工类院校在工业设计教育中存在着顾此失彼的问题。人才的培养不能真正满足现代人对产品的功能、审美、个性化等综合要求[2]。

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设计成果远远不能达到企业对设计的要求,从每年工业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去向来看,真正在从事产品设计的人数很少,一方面国内企业非常需要工业设计人才,而另一方面工业设计专业毕业生无法在企业内找到自己的位置,选择转行,这里面存在学生择业时的主观因素,也反映了传统工业设计教育无法满足现代企业需求的客观现实[3]。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当前的设计教育课程体系的不完善,设计思想和表达手段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表现在理论和实际存在较大差距,实践教学比例不当,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不高,缺少实际的有明确实用目的的实践环节,实践过程缺乏规范性,且实践内容实用性差,不符合社会的需求。

近两年,报考工业设计专业的考生数量出现下滑趋势,这主要是因为工业设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毕业生大部分都改行做了其他工作。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与人们对工业设计的错误认识有关,同时也和工业设计专业的教育模式有关,还和整个行业对工业设计人才的培养环境有关[4]。

2 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策略

2.1 以市场为导向,以设计为中心,培养综合性设计能力

工业设计是一门边缘学科,工业设计师应当对产品制造、市场销售等相关情况有系统的了解,才能理解设计和做好设计。仅仅是增加相应的交叉性课程,是不可能达到提高设计能力的目的的。学生思维的开阔和眼界的提高必须由综合性的设计实践来实现,因此在培养过程中突出和强调了设计实践,各种相关问题和观点的讨论,多方面的论证和探讨是培养能力的极好方法。

2.2 根据专业发展趋势,“K+S”型人才培养方向的研究

为了实现“K+S”教学模式,必须制订出适合“K+S”教学模式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在制订教学计划中要明确指导思想,以本专业的社会需求为目标,“注重基础、加强实践、突出能力培养”为原则,处理好基础与专业、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对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进行研究与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以利于学生的全面可持续性发展。

2.2.1 针对综合性大学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工业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目标,对传统的艺术类设计的专业基础课程中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进行优化、整合、完善建立一套完整的基础课程体系;

2.2.2 在“K+S”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实验课程应结合社会实践、结合教师的科研、结合相近学科的渗透进行选题,采取真题真做的办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把设计原理理解透彻,通过实验课程选题的市场调研与方案设计,激发学生的创新设计灵感,真正从科学和审美两方面实现教学目标;

2.2.3 通过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培养出企业所欢迎的高层次、高水平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K+S”型专门人才。(1)与工业设计专业特点相适应的毕业设计过程管理模式是:毕业设计前的专题报告或讲座———设计课题的选择和确定———开题报告———作品的设计与模型制作———评审———答辩———作品展览等。(2)加强设计教育的实践性和开放性,通过“自选课题设计”、参与科研课题研究、提前进入毕业设计等环节,提高学生思考分析问题、解决设计方案的能力。

2.2.4 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应采取以下措施:(1)把中青年教师送到资深院校的相关专业进行培养,并鼓励教师亲自带领学生参加国内外设计大赛;(2)目前高校中的专业教师基本上都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做教师,并且多年从事教学工作,缺少实际的设计经验。因此,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师资水平,就必须建立灵活的教学管理机制,除了本校教师任教以外,应有计划的聘请有实践经验的职业设计师做兼职教师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承担一部分教学任务,以弥补教学中的不足,保证教学质量。(3)条件允许的话可以从开办工业设计专业较早的一些院校,聘请学术水平较高的、有影响的专家教授来我校讲一门主干课程,不但教会了学生,还能带起一些年轻教师,把教学经验学到手。

我国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普遍存在着实践环节与理论教学严重脱节,致使本科毕业生在就业方面连连受挫。“K+S”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旨在探索四年制本科教育框架体系下实现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式,该模式的实现要求理论和实践同步进行,在课程设置中以实际的产品设计课题为核心,并利用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安排学生到实训基地完成相应任务,实现教学与实践、理论学习与就业的平滑过渡,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的全新探索。

摘要:本文对当前国内外工业设计教育的特点和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当前国内工业设计教育出现的一些问题,探讨了新形势下综合性大学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向、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K+S”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体系。

关键词:工业设计,K+S型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丁继军,朱宁嘉,杨列辉.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6,(4):519-522.

[2]姜军生,曹光明,王慧敏.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探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3,(6):85-87.

[3]李坤.工业设计教学模式探索[J].艺术教育,2008,(8):131.

综合性大学艺术人才 篇8

由于面临的社会条件不够成熟, 专业内涵和外延的把握不够明确等原因, 目前各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难题, 即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严峻。笔者认为,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困境需要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来化解, 外部即专业发展环境的优化;内部即自身机制的调整。从内部调整的角度看,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地方综合性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解决发展问题的关键。

一、基于SWOT分析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环境

SWOT分析是一种态势分析方法, 目的是通过对一个组织运营发展中面临的优势 (Strengths) 和劣势 (Weaknesses) 、机会 (Opportunities) 和威胁 (Threats) 的分析, 检测该组织运营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在因素, 以便找到问题的关键和解决办法, 扬长避短, 促进发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 必须立足于自身条件, 又符合社会需求。SWOT分析有利于我们把握地方综合性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环境和条件, 明确专业发展方向, 构建适宜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表1的SWOT矩阵, 为我们清楚勾勒了地方综合性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在基础。

(一) 地方综合性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内在基础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经济社会基础是教、科、文、卫、体等公共事业的发展及环境保护等社会公益事务的发展, 专业的涵盖面很宽。根据教育部专业目录,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可设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专业方向, 而各高校依托自身原有学科基础, 在招生中对专业方向进一步细化, 招生方向多达30多个, 毕业生所授学位包括管理学、医学、政治学、教育学等多种专业学士学位, 差异性很大。目前招收该专业的高校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职业特征比较典型的非综合性院校 (如师范类院校、艺术类院校、体育院校、卫生医学类院校等) , 主要依托某个特定门类的学科优势设置专业方向, 如医学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置公共卫生管理方向、影视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置影视管理方向等;二是综合性大学, 具有多学科的优势, 专业发展的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基础比较雄厚, 但缺乏突出的专业方向特色。

地方综合性大学有两个最基本的特点:区域性和综合性。区域性、地方性高校主要由地方财政供养, 办学定位通常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 为区域培养人才以及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在中央和地方共同管理、以地方统筹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下, 地方高校区域化特征日益明显, 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综合性, 主要是学科门类比较齐全, 办学规模比较大, 教学科研实力相对较强, 教学内容更侧重于普通教育。与非综合性院校相比, 地方综合性大学的最大优势在于学科优势和办学实力。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有研究性、应用性和复合性三个特性。研究性要求专业培养的人才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 能够对国内外公共管理中面临的热点、重点问题进行基本分析和判断;应用性要求专业培养的人才有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善于学习、勇于创新, 有解决不断出现的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复合性要求专业培养的人才具有多学科素养, 视野宽阔。这些特性, 赋予地方综合性大学发展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良好基础。同时, 地方综合性大学通常办学实力较强, 学术氛围较好, 师资力量相对雄厚, 培养的人才学科、专业基础扎实, 为根据社会需求设置多样化的专业方向提供软、硬件条件。

但是, 将上述办学优势转化为专业优势, 是需要艰难转型的。因为多学科优势同时也带来问题, 那就是没有突出的专业方向特色。综合性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师的学科背景大多是行政管理、政治学、经济学或其他社会科学。由于师资学科背景的多元化, 专业教学、科学研究方向的整合难度比较大, 难以在教学设计尤其是课程设置上突出专业特性, 人才培养的针对性还需增强。

(二) 综合性地方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在新自由主义思潮、信息化和全球化浪潮推动下, 一场声势浩大的公共管理变革运动———“新公共运动”席卷全球。在这场变革中, 各国政府推进“新公共管理”的做法大致包括:重新定位政府角色, 通过民营化等形式由市场和社会力量来承担公共服务的生产和提供;推行专业化管理, 越来越多管理型人员担任部门领导;引入企业管理方法, 借鉴企业管理理念和实践经验治理公共部门;在公共部门实行绩效管理;改革原有的预算制度, 推行绩效和计划预算, 强调产出控制;在公共部门中引入市场机制;把社会公众视为政府的“顾客”, 强调以顾客为中心等。西方国家的政府改革及“第三部门”的蓬勃发展, 带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 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纽约大学等美国大学先后开设公共事务 (管理) 专业。

与西方国家相比, 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起步晚, 面临的社会条件也不够成熟, 主要是由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迟缓与滞后, 我国政府职能尚未完全实现转型;非营利组织尚未真正成为社会发展中的一支独立力量, 公共事业发展还不充分;专业的社会认知度较低。这些状况直接影响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不宽松的市场就业环境, 也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尤其是劳动力市场容量相对狭小的中西部地区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由于市场机制不完善和体制原因, 我国存在着典型的劳动力市场分割, 例如, 由于户籍制度、社会保障、住房、福利制度及地方保护主义等因素造成的城乡分割、区域分割;由于经济体制造成的所有制分割、行业分割等, 使得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受到限制, 就业形势比部属院校更为严峻。

但是, 地方综合性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我国的发展机会也是越来越明朗的:一是社区的发展推动了基层社会管理的发展, 区域性公共事务管理职能不断细化, 需要大量具有公共管理能力的专业化管理人才;二是近几年来我国一直在推进政府改革和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 部分政府职能交给社会中介组织、非营利机构、非政府组织等准公共组织来承担, 推动公益性组织、第三部门的发展, 扩大公共事业管理的服务领域, 需要大量的相应人才;三是随着我国社会福利制度、教育培训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公共事业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也会日益凸显。事实上, 社会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认知度在不断提高, 社会经济发展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三) 地方综合性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基于SWO T分析的对策选择

根据对综合性地方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内部基础和外部环境的判断, 可得出地方综合性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对策选择组。

1. WT对策。

将专业特色建设立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强化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扩大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出口;同时加强专业宣传, 扩大专业的社会认知度。

2. WO对策。

在专业方向设置上充分考虑社会需求, 为学生提供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平台;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强化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3. ST对策。

依托综合性高校多学科、基础知识扎实、师资力量相对雄厚的优势, 构建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 扩展毕业生的就业体系, 缓解毕业生的就业难题。

4. SO对策。

依托综合性高校多学科优势, 广泛开展社会服务, 提高师资的整体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充分发挥专业在区域公共事务处理和研究中的参与力和影响力, 扩大社会对专业的认知度, 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不断拓宽专业的发展空间。

上述对策选择组说明, 无论要扭转专业发展的劣势、化解专业发展的威胁, 还是要发挥专业自身的优势, 抓住专业发展的机遇,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都是关键。

二、地方综合性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基本思路

人才培养模式, 简言之, 就是指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采取的组织形式及运行机制。人才培养模式通常由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模式、教学过程管理、教学方法等环节的设计而形成。

20世纪90年代以后, 国家教委全面启动和实施《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 首次明确提出研究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改革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与人才培养模式的任务, 由此带动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热潮。不少高校开始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尝试, 形成诸如“3+1”、“基础+模块”、“平台+模块”、“双学位”、“主辅修制”等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为地方综合性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不少可资借鉴的经验。但各专业发展的个性条件, 决定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要求。

根据专业的发展基础及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特征, 我们认为地方综合性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 明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内涵, 灵活把握人才培养方向

从发展的外部环境看, 我国具有纯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征的职业体系尚未完善,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不仅要强调其学科特征, 更要遵循出口导向, 多维发展, 灵活把握人才培养方向, 办出专业特色, 这样才能实现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地说, 地方综合性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取决于三个因素:专业发展的社会背景、专业特性、社会需求。从专业发展的社会背景来看, 目前我国公共事业不够发达,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挥作用的空间受限, 必须重视新发展方向的拓展;从专业特性上看,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公共性”使得该专业外延非常广, 必须强化以能力为基础的复合型、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从社会需求上看, 地方综合性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应立足于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包括社会服务、社区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在内的多层次、多类型管理人才的需要, 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二) 为学生构建兼具公共性和专业性的知识架构

由于专业定位太宽泛, 专业内涵缺乏明确规范, 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面临着课程设置不规范、随意性强等问题, 大多数高校难以兼顾学科、专业平台课程和专业特色课程。一般而言, 学科的职业特征较典型的院校由于专业方向比较明确, 其课程体系比较重视专业方向课程、特色课程的开设, 学科、专业平台课程则相对薄弱;综合性大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师资力量较雄厚, 其课程体系比较重视基础课程, 方向性课程和特色课程则相对薄弱。这两种情况, 前者忽略学生学科基本素养的培养, 后者忽略学生明显区别于其他专业的专业技能的培养。

针对这一问题, 我们认为地方综合性大学要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构建兼具公共性和专业性的知识架构, 这一架构可以通过“阶梯式平台课程+专业方向模块课程”体系来实现。

近几年, 笔者所在的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 逐步形成“梯级平台+专长”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理论课程体系的设置上, 为学生设置四级课程体系:一是通识教育平台——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文化素质、政治素质和技能基础;二是“公共管理”学科平台——为学生架构公共管理学科的基础核心知识;三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基础平台——着重要求学生掌握专业核心知识和基本技能;四是强化学生的职业出口, 突出学生专长培养的专业方向模块课程体系 (如行政管理模块课程、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模块课程等) 。实践证明, 这一课程体系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学生知识结构太散、太泛的问题, 使学生有了更为合理的知识体系。“十二五”期间, 我们还将不断探索综合性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办学特色, 结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开放建设, 在区域性、地方性、民族性下工夫, 不断探索专业发展特色。

(三) 课程模式的选择要突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公共事业管理的学科特点强调其人才培养的学科交叉性、广泛性, 要求学生有扎实的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基础和开阔的知识视野, 勇于创新, 以形成对社会广泛的适应能力。强调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不仅是这一专业自身的要求, 也是综合性大学的优势之一。

课程模式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集中体现, 改革课程模式, 是强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渠道。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决定了课程教学更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更强调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养成。因此, 在课程教学中要改变基于“主体 (教师) ——客体 (学生) ”二元对立认识论框架, 强调教师单向灌输与学生机械记忆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注重教学活动中教与学、学与学之间多层面、多向的交流与沟通,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促使学生在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的同时, 充分发展自己的创造性能力和创造性人格[2]。

为了达到上述教学效果, 我们在课程教学中重点强化以案例教学、主题讨论、课堂辩论、情景模拟、小组学习、课题研究、角色互换体验等多种方式的互动式教学模式, 并对2006、2007、2008三个年级学生进行互动教学实效性调查。结果表明, 成功的互动教学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具有正向作用, 尤其在练胆量、练脑瓜、练笔头、练嘴皮、练礼仪、练协同等方面, 效果明显, 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及自我锻炼的意识都得到普遍提升。

(四) 重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训练

社会实践能力是管理类专业人才应该具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素质。实践教学是文科专业的薄弱环节, 主要是实践教学的形式单一、内容缺失、缺乏良好的软硬件支撑等。从某种意义上说, 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创新, 也是文科专业教学改革的一大突破口。我们认为, 应该从以下三个层面构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1. 设置实验教学环节。

文科的实验教学主要是通过对学生进行基本工作技能、方法的训练, 巩固和应用其学习到的理论知识, 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实验教学过去主要属于理工科专业, 近些年来在文科专业中也得到一定发展。公共事业管理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 要求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并重, 应该以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线, 建立、优化专业的实验教学体系, 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

2. 完善实习体系和形式。

有效的实习方式和实习内容, 是大学生体验职场、了解社会的最佳窗口, 也是培养学生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创新意识、职业道德和韧性、人际交往能力、学习能力及社会活动能力的最好平台。我们经过长期探索, 形成颇具特色的教学实习体系, 这个体系主要包括认知性的工作实习、以课题研究训练为目标的“课题研究型”实习。前者帮助学生了解公共部门相关管理的内容、方法、处理程序及要求, 掌握公共管理工作的基本技能, 在实际工作中检验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后者主要应用于毕业实习, 根据专业培养要求, 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践, 组织学生运用田野调查、深度访谈等科学研究方法开展主题调研, 训练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等。这一实习模式的效果, 得到学生的总体好评。

3. 开展多形式的素质拓展活动。

实验课和教学实习由于教学时数的限制, 在普遍性、经常性的训练上仍然存在局限, 因此, 开辟第二课堂, 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和学术研究活动, 是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渠道。注重实践教学是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一大特色, 除了教学实习和实训, 还通过形式多样的课题研究训练、社会调研活动、社团活动、学科竞赛等素质拓展活动, 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地方综合性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现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基本要求

(一) 先进的教育理念是先导

理念有时也被解释为观念, 可以理解为对某一事物或现象的认识、概念、价值取向等, 教育理念则指人们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认识、观点和态度。

理念是行为的先导。综观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种种问题, 首先可以归因于现代教育理念的缺失。传统教育模式以知识传授为核心教育理念, 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素养;重灌输、轻启发;重共性、轻个性, 忽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综合能力的培养。20世纪50年代以来,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冲击和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发展的推动下, 新的教学教育理论流派不断崛起, 由此产生许多反映时代要求的现代教育理念, 如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素质教育理念、个性化教育理念、多样化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理念等。这些教育理念导向下的教育改革运动, 主要致力于使教育模式从传授知识为主转向以促进能力发展为主。

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专业, 只有教师和学生都充分理解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内涵, 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贯穿到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 才能最终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

(二) 优质师资是依托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和策划者, 也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执教水平, 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质上是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式方法的变革,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执教水平, 激发教师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是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关键。

(三) 创新是根本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3]。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我国的办学实践并不长, 其专业内涵和外延还处于探索期, 实现人才培养模式转型, 要求探索专业人才成长规律, 在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 在课程体系设置、课程教学模式和内容选择、实践教学体系和管理等方面都需要进行前瞻性探索和试验, 以不断拓宽人才培养途径, 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没有创新精神, 就没有转型的动力。

摘要: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是现阶段地方综合性大学公共事业管理解决发展问题的关键。地方性综合性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需要解决几个问题。一是明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内涵, 灵活把握培养方向;二是要为学生构建兼具公共性和专业性的知识架构;三是在课程模式的选择上要突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四是重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训练。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 必须更新教育理念,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勇于创新。

关键词:地方综合性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龙兴武.基于区域定位的地方性大学应用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改革与开放, 2011, (2) .

[2]谢清.高校文科“互动式”教学实效性研究——以公共经济学课堂教学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 (理论) , 2008, (12) .

综合性大学艺术人才 篇9

1 本科水产养殖专业概况

内蒙古民族大学始建于1958年,2000年6月份由原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内蒙古蒙医学院、哲里木畜牧学院三所本科院校合并组建,是一所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个学科门类的综合型民族大学。2006年,学校被确立为自治区重点大学。2009年,国家民委与内蒙古自治区签署共建协议,成为内蒙古第二所中央与地方共建院校,系欧亚 - 太平洋大学联盟成员。学校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20 507人、硕士研究生701人、留学生359人,另有成人 教育学生24 242人。现有本科专业65个,职业技术教育专业7个,涵盖师范、医学、蒙医药、农学、动科、工科等11个学科门类。现有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涵盖了68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有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领域。内蒙古民族大学水产养殖专业是由1978年哲理木畜牧学院淡水养殖专业发展而来的,目前隶属于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原有3个本科专业,即动物医学、动物科学和水产养殖学,都是生产实践型学科,其中动物医学专业是自治区品牌专业。在教学设施和科研设备方面,已具有一定的软硬件教学条件和从事科研方面的平台。师资方面,在校和院以校培养教师博士为主和引进博士为辅的政策支持下,本院教师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已占40% 左右。教师以本科教育为主,科研和生产为辅。很多教师不仅具有丰富的生产经验,也大都具有独立进行科研试验的能力。水产养殖专业共有教师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4人,专职教师均具有硕士学位,教育背景大都在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和大连海洋大学接受过博士或硕士教育。

2 水产养殖学科的发展困境

就全国农业院校招生困难和考生报考涉农专业观念来说,所属内蒙古民族大学的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的水产生产型本科生招生更是困难。校和院领导针对涉农专业招生困难的关键问题,也采取了多种招生措施,均未缓解涉农专业招生量和在读涉农专业学生减少的颓势。尽管地处畜牧业发达的内蒙古通辽,动物医学和动物科学本科专业也面临着与水产养殖专业相同的招生困难的境地。目前,全院3个专业本科生在校人数约350人。也就是说,每个年级每个专业平均人数也只有约30人。长期以来,水产类高校都面临招生难、生源层次低的困境。据调查,国内水产养殖专业第一志愿率尚不足30% 。由于本校水产养殖专业属于涉农专业和非优势专业,生源质量更差,每年第一志愿录取的考生比例几乎为零,大部分都是调剂补录的。再者,补录的学生入校后,由于本专业属于学校的非优势专业,若符合校内转专业的招生政策,大部分补录的入校生转入其他理科专业,使得最后水产养殖专业人数急剧下降,年班级人数低于20人。本校水产养殖专业尽管招生难,但就业形势一直良好,近年来的就业率均达到90% 以上。从本校毕业的水产养殖专业本科生,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实际生产能力、吃苦耐劳的能力,多年来在水产企业具有良好的口碑。

3 探索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摆脱招生困难的困境

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的“合作教育”模式[4],德国农业高等教育的“双元制”模式[5],英国、韩国农业高等教育的“三明治”模式等,结合农业高校校企合作的经验,初步探索我国高校与企业在教学和实习等层面深度合作,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了适应企业和农业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真正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赢,对于提高农业院校招生数量和质量、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增强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提升企业科研能力和技术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6]。

4 与企业合作进行人才培养面临的困难

目前,在高校与企业开展合作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可能出现企业参与合作教育的热情不高的局面。另外,区域性校企联合培养的市场需要完善,目前存在培养混乱、良莠不齐的现状。高校自身也存在很多阻碍因素; 政府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宏观指导还比较欠缺; 企业和高校开展合作人才培养缺乏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经费保障。

5 校企联合办学策略及措施

5. 1签订合作办学协议书,制订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

本科生在校学习3年,第4学年全年在实习基地进行专业实训和毕业实习,即形成“课程理论 + 实验+ 生产实习 + 毕业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企业签订的协议书中明确了校企双方在动物生产和管理人才培养中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兴趣引导,完成必备基础知识构建后,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方案,通过教学做循环学习,融会贯通。许多本科生和研究生一起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教师将科研活动带到教学过程中,用科研经费支持教学,使学生获得创新意识和品质,获得创新能力[7],为毕业后在企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5. 2 在企业中实践和毕业实习

假期中,通过社会实践增强学生对有关企业的认知、了解: 其一,组织学生在企业生产一线开展实践活动,使学生尽早知道学以致用的道理,让学生带着“为什么要学”、“学什么”、“怎么学”等疑问,在企业实践中体会到,更能使学生回到学校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科研; 其二,企业进驻高校,用企业中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管理模式等知识来培训学生,让学生体会到企业的发展动态,掌握未来发展需要的先进技术。

6 校企培养人才模式的构建

6. 1 构建以高校为主导、企业为辅的“三方四段式”培养模式

笔者构建的以高校为主导、企业为辅的“三方四段式”培养模式的具体思路见图1。

高校主导的“三方四段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缩短了学生综合技能运用与企业实际岗位需求的适应期,得到了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同时,教师在教学中深刻认识到“产学结合,工学交替”在培养农业水产养殖专业技能人才中的重要性,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和提高科研能力,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能人才,使教学内容和科研项目更加切合现代农业企业的实际需求。

6. 2 高校提供培养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平台

高校的首要任务是人才的基础培养,即培养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在专业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通过通识教育的基础培养,可以使学生获得扎实的理论基础,不仅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还通晓其他相关专业的知识,形成综合性的知识结构体系,为创新工作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和可能的同时,大力推进专业知识培训,增设社会实践课程,使学生提早接触科研工作,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层次的专业知识,使其获得更高层次的专业素养[7]。

6. 3 企业提供实践和实习机会

与地处经济中心地带的高校相比,偏远地区的大学毕业生又称得上是就业群体中的“弱势”,地理位置局限了他们就业信息的获取渠道。大型企业在行业都具有一定的领先水平,和一些企业合作,能让专业学生、教师真正了解先进技术在企业的应用状况,能使实习的学生学到更多的实践知识和能力。依托大型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可以充分利用双方的优质资源,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

6. 4 企业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就业岗位

学生经过在合作企业的实践和实习,已经对即将加入企业的文化和组织建构有了非常深的了解,这些毕业生基本类似于订单式人才培养,直接面对合作企业。当其进入合作企业之后,很快就可以适应企业的运作模式和管理体制,这不仅使学生的就业更加容易,也使得大型企业更容易招聘到合适的人才。目前,本院水产养殖教研室已与通威集团、正大集团水产部、广东海大集团、厦门利洋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南京仕必得生物技术公司、山东明波水产有限公司等有关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已有多位毕业生在以上公司实习,毕业后留在实习单位工作。

7 结语

我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水产养殖国,像其他农业一样,也正处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阶段,更需要高素质的本专业人才。而现代水产养殖业具有高科技化、信息化、产业化、多元化、企业化和国际化等显著特征,这决定了现代水产养殖专业人才培养必须具备综合应用性、实践性强和创新能力强的特点,而传统高校的育人模式显然已无法满足这一需求,加强水产养殖人才培养力度,顺应时代潮流和行业发展需求,开展校企学工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探索一条在综合性大学背景下水产养殖专业校企人才培养模式,为提高水产养殖专业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从而实现高校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更好地提升水产养殖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玉涛,刘聚祥,赵君彦.中外农业高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J].世界农业,2014(1):148-151.

[2]陈小江,叶建生,袁圣,等.高职水产养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03上):183-185.

[3]陶红林.依托校企合作实施职业素质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8(23):43-45.

[4]李松,马瑛,陈前利.高等院校校企“共赢”合作模式分析:基于中国和美国比较[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1):3-4,10.

[5]蔡跃.德国综合性大学的“双元制”教育模式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10,37(7):80-85.

[6]易新河,文益民,陈智勇.我国校企合作研究二十年综述[J].高教论坛,2014(2):36-41,68.

综合性大学艺术人才 篇10

关键词:法律职业,课程设置,培养目标

一、法律职业需求决定法学人才培养目标与法学专业课程设置

21世纪的法学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法律人才, 这是我国法学教育所必须要明确的。所谓的法律人才一般来说是指具有系统的法律知识、独特的法律思维方式, 能从事法律理论工作和法律实践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法学是一门内容庞大而艰深的学科, 它具有自家的历史传统、概念与知识体系以及研究方法, 未来的法律人才只能通过正规的法学教育来培养。同时, 法律职业资格一体化把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连接起来。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非逻辑, 实践性是法律科学最重要的特征, 法律规则作为社会行为规则, 只有在个案的适用中方能实现其自身价值, 同时法律科学具有自身的逻辑体系, 具有理论性, 需要以书本为载体, 通过专门的教育活动得以传承。因此, 法学院学生对于法律, 即须明其理, 又须知其用。

作为一种高度专业化的职业, 法律职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一整套包括法律思想、学术流派、价值标准和各种制度规定在内的法律知识创造和传播体系, 从事法律职业必须具备高度专业化的法律思维、法律意识、法律语言、法律方法、法律解释、法律推理、法律信仰和法律伦理等等。而这些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获得, 又是长期学习和训练的结果。诚如英国法官科克所言:“法律是一门艺术, 在一个人能够获得对它的认识之前, 需要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法律职业要求法律人才在知识结构上实现整体交叉整合, 以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为基础, 以深厚的专业知识为主干, 以一些补助性知识和边缘学科知识为支撑。法律人才应具备以下素质:一是法学职业精神素质, 即法学职业的道德涵养、敬业奉献精神等, 作为法律人才, 对法律决定不移地追求和恪守, 是法学教育必须贯彻的理念, 正如伯尔曼所言:“法律必须被信仰, 否则它将形同虚设”[1]。二是专业知识素质, 既要了解和掌握国内的法律法规, 又要了解国际规则。三是专业技能素质, 要具有很强的法律思辨能力和法律实务技能, 既要有根据国内法律法规解决经济纠纷的能力, 又要有在国际大背景下处理国际经济纠纷的能力;既要掌握专业知识, 又要树立正确的法律理念、培养良好的法律思维方式、文化和心理素质。

学校教育是培养与一定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所要求的符合某种规格的人才为目标的人类有目的的活动。而这种有目的活动的目标能否实现,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因为课程体系作为课程的组织与安排、课程间的分工与配合, 它不是指某一科目的理论体系, 而是由构成一定专业课程的各组成部分按照一定层次结构组成的整体, 是学校人才培养总体规划的核心和具体体现, 反映着时代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要求。

二、综合性大学法学本科课程体系改革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

(一) 取得的成绩

1. 坚持“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要求。

课程设置的“厚基础”是指扩大基础课教学内涵, 加强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以及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和基本素质的培养;课程设置的“宽口径”就是力求按一级学科设置学科基础课, 力求课程门类多样化, 使受教育者拓宽专业知识面。

2. 强化柔性课程设置, 形成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人才培养的课程模块。

以往的法学教育, 专业划分过细、文化陶冶过弱、课程设置硬性过大, 课程叠加和重复现象突出。从1999年起, 各综合性大学法学院都将过去法学的多个专业调整为一个专业, 确立了14门主干课程为共同核心课程。再根据本校的特点, 按照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思路, 设计了具体的课程体系, 增加通选课程门类, 提高通选课程的数量与质量, 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实现了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法学学科的学科教育与跨学科的多学科教育的有机结合。

3. 强化实践性课程和专业课程模块中的跨学科课程。

实践性的法律课程目前为各综合性大学所重视。该类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 专业课程模块中开设了跨学科的课程。比如法律社会学、司法精神病学、法医学、会计原理与审计、行政管理学、英文商业函电等, 课程开发从单项性课程建设向系列课程整体结构优化转移;体现了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发展趋向;为学生自主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 存在的问题

1. 单科性的部门法学课程多, 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少

在法学专业必修课程里面, 跨学科的课程很少, 在专业选修课程里面, 跨学科的课程也不多, 而且主要是与法学学科有关的交叉课程, 如法律社会学、法律经济学等。在通选课程里面, 虽然有许多跨学科甚至有些还是多学科所涉及的综合性课程, 但由于通选课程所占学分少, 学生所选修的课程数少, 因而也难以起到应有的效果。

2. 重复性内容偏多, 实践性课程偏少

重复性内容偏多, 比如法理学讲授的一些基本概念如法律主体、法律客体、法律关系等也会在其它部门法课程中出现, 但应体现其特色, 尽量避免简单重复。如民法学与经济法学都把合同法学作为重要的内容, 合同法学本身却又作为一门专业选修课程而独立存在。实践性课程偏少。目前, 主要的实践性法律课程有法律诊所, 模拟法庭和司法实习等。这些实践法律课程的总学分占整个应修学分的比重并不高, 而且对实践环节的教学监控力度不强, 导致实践环节的实效性不强, 难以达到教学目的。

3. 通选课程门数多, 精品课程少

素质教育通选课程开设的目的就是要全面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 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素质、文化素质、生理和心理素质等。但是一些通选课程尚未经过严格挑选, 出现了重复或者雷同情况, 而且由于一些任课教师对通选课程的教育目标不清楚, 已开设的一些通选课程仍然与预期目标较远。通选课程应是多学科交叉综合的系列精品课程, 内容要精, 方法要新, 每门通选课程应该经过充分的论证和严格地挑选, 防止简单拼凑、杂乱无章和不必要的重复, 节约教育资源。同时, 通选课程开设的目的并非是重在启发思想, 掌握方法, 而非灌输知识的细节[2]。

三、综合大学法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应遵循的原则及考虑的因素

(一) 应遵循的原则

1. 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

统一性指的是各学校在法学课程设置中所体现出的共性因素, 表现在课程上主要指的是14门核心课的开设情况, 这也是该专业之所以能称为法学专业而区别于其他专业的标志性因素之一。在强调统一性的同时并不排斥多样性的存在, 各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设置一些方向性的课程, 以此来体现自己的专业特色。如在国际经济法的专业方向下, 分别开设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税法、国际金融法等, 同时辅以其他学科专业的相关课程。

2. 整体性原则。

课程设置只是法学专业的一个链条, 同其他环节一起构成了法学专业的整个培养体系。因此, 在具体课程设置的过程中, 不能够单纯地“就事论事”, 而应该用系统思维的方式, 对进入培养体系的链条通盘考虑, 使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专业特点、社会需要等相协调, 从而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3. 有序性原则。

科学安排课程设置顺序课程的进度和顺序, 是与知识延伸的进程相一致的, 每一阶段都有其特定的任务和内容, 把握好课程之间的前后关系对于整个的专业学习至关重要。在法学类课程的设置顺序上, 可以概括为:先理论法学后应用法学;先公法后私法;先国内法后国际法;先普通法后特别法;先实体法后程序法。

(二) 应考虑的因素

法学院本科教学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应该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具体应强调以下几方面内容:

1. 加强法学专业课的设置。

一方面应给予法学基础理论和法史学应有的重视, 在基础上下功夫, 以“固本”为主, 培养学生深厚的法学知识底蕴, 同时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法律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教育。另一方面, 应用法学课程应安排足够的学时, 尤其是对与地方经济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部门法, 更应安排足够的学时。这样能使学生对有关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有比较充分的了解, 以便为以后服务于社会奠定坚实的法学基础。

2.增大专业实践课程的比重, 加强职业性、应用性、实务性, 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开设实践性、技术性强的法律运用课程, 如律师诉讼技巧、商务法律实用、非讼处理、谈判技巧等课程。同时, 加强实践教学, 增加实训、实践的内容, 减少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 使学生掌握未来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3.增加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艺术等通识课程时数, 开设经济学、哲学、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伦理学、心理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选修课程, 提高法律专业人才的人文素养。

四、综合性大学法学本科课程体系的模块设置

法学专业的课程结构可以划分为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三个模块。

1.通识课程, 包括公共基础课和科学人文素质选修课。其中公共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基本的品德、政治、文化、身体素质, 分为公共基础必修课和公共基础选修课两个部分, 公共基础必修课包括政治理论、外语、计算机原理与应用、体育等课程;而法学专业的公共基础选修课可以是与该专业的学习具有相关性的一些课程, 如政治学、社会学、逻辑学等。科学人文素质选修课则由各高校根据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开设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艺术教育等课程模块, 如中外名著选读与欣赏、公共关系学、社会学、历史学、音乐欣赏、美学欣赏、应用写作训练、应用口才训练、心理学、自然科学等课程。

2.专业课, 分为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三个部分。高等学校法学本科专业共有14门核心课, 这些核心课程是教育部批准各高校的法学专业所统一开设的。与此同时, 各学校可以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 根据社会的需求及本校法学专业的实际情况, 开设相应的专业方向课, 如经济法方向开设市场管理法、财政税收法、银行法、环境保护法、房地产法等课程;国际经济法方向开设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金融法、国际税法等课程;商法方向开设公司法、破产法、票据法、保险法、证券法、海商法等课程。专业选修课, 由各学校酌情开设, 比如可开设犯罪心理学、法律逻辑学、法律社会学、法律职业伦理学等课程。

3.实践课程。法学教育的实践课程主要有以下基本形式: (1) 实践性法律课程体系, 包括法律诊所、模拟法庭、疑案抗辩、谈判技巧演习等。 (2) 实习课程体系, 主要是指司法实习课程。包括专业见习、毕业实习等教学环节。 (3) 社会实践课程体系, 主要包括社会调查、法律咨询服务等。 (4) 劳动课程体系。包括生产劳动、军事训练、勤工俭学等形式。

参考文献

[1][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社, 1991.28.

综合性大学艺术人才 篇11

【关键词】音乐艺术教育 德育教育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207-01

1.综合性大学音乐艺术教育的现状及开展音乐艺术教育的必要性

1.1综合性大学开设音乐课程的现状

大学的艺术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承担着培养专业艺术人才的重任,而且还肩负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使命。大学艺术教育使高等教育从以往只注重培养专业人才的单一模式扩展到全面育人,成为全面落实德育,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1]

近年来,国家教委对普通高校音乐课程的开设作出了明确的指示。但迄今为止,由于国家有关部门对高校的公共音乐课没有详细的规定,而高校的公共音乐课在课程安排、设施设备和师资力量等方面均得不到落实,使普通高校目前普遍存在着公共音乐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设置随意性大等问题。[2]

当今的许多大学生只喜欢通俗的、不需要多思考的“快餐文化”,只喜欢片面追随所谓的潮流和时尚。而忽略了作为一个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审美素质的培养,把音乐只是看成单纯的娱乐手段。因此,公共音乐教学的内容不受一些学生的重视。

1.2开展音乐艺术教育的必要性

高等学校的教育不仅是对大学生文化知识和智力的教育,还是一种情感和道德教育。[3]因此,对于综合性大学的学生来说,音乐艺术教育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德育教育途径。首先,音乐艺术教育无论是在教育内容,还是教育形式上都是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其次,学生在对音乐艺术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陶冶情操,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再次,高校把音乐艺术教育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可以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培养高素质人才,最终有利于推进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

2.音乐艺术教育在综合性大学德育教育中的应用

2.1帮助学生净化心灵,陶冶道德情操

音乐是人类情感的产物,它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可以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得到升华。一些积极向上的音乐作品可以传递给人们积极乐观的情绪,使听者的心理产生共鸣,激励学生努力奋斗。有些音乐作品歌颂真善美和弘扬社会正气,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风貌。

2.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许多音乐是宣传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努力拼搏的奋斗精神,通过对这些音乐的欣赏和学习,学生们可以养成活泼开朗的性格,通过这些音乐的鼓舞,学生们可以拥有直面问题并战胜困难的勇气,从而树立积极乐观、勇往直前的人生态度。

2.3帮助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综合性大学开设公共音乐艺术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为了进行大学生的综合培养,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音乐艺术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完善和发展自身,使其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最终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3.音乐艺术教育对综合性大学德育发展的意义

3.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音乐学习和表演时要求大家以集体的形式进行排练或演出,这就要求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纪律和集体协作的行为习惯,此时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就得到了培养。集体音乐的排练让学生学会平等互助、团结共进,体会到集体的力量,这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丰富情感,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起到积极的贡献。

3.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和个人气质

综合性大学开展音乐艺术教育提高了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音乐欣赏水平,通过音乐艺术教育,学生在欣赏和学习音乐艺术的时候自己的音乐修养得到提升,同时对音乐的理解和鉴赏能力也得到锻炼。大学生在长期的音乐熏陶下自己的个人气质也会得到提升。

4.结论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和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在综合性大学中开展音乐艺术教育对学生德育的培养和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通过对综合性大学开设音乐课程教育的现状和必要性进行分析,提出在综合性大学开展音乐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因此音乐艺术教育在综合性大学德育教育中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参考文献:

[1]陈明霞.大学公共音乐教育定位与改革的思考[J].艺术教育,2005,(5):50-51.

[2]郭敏.高校音乐公选课的现状与改革[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0,10(1):66-68.

综合性大学艺术人才 篇12

对综合性大学艺术设计教育进行改革和创新, 首先必须清楚当今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现况、综合性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 而且各个院校必须清楚自己在整个中国艺术设计教育中所处的位置, 只有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 才能明确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方向, 同时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意义重大。

目前国内的设计院校的情况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 教学方法陈旧, 且与时代脱节

这种情况在今天的中国艺术设计教育中虽不是主流现象, 但也仍然存在。有一些学校的设计专业教材十年如一日不曾更改过, 从当今的设计发展、人们的审美意识提高、各类设计风格与流行趋势变化和当代设计者设计理念的更新速度来看, 设计在时时刻刻的变化着。而以这种教育体制培养出来的学生又如何来适应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呢?艺术设计应该是一门紧跟时代脚步的学科专业, 如果学生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都是远远落后于现在这个时代的, 那么在这种教育体制下的学生们就无法站在时尚的前沿、流行趋势的前端来进行艺术设计和艺术创造。那这种学校的教育应该是失败的。

2. 盲目引进国外的教学方式、方法

面对欧美先进的设计水平, 我们不难想到艺术设计教育在其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也正是因为看清了这一点, 导致很多国内的艺术院校盲目引进国外艺术院校的课程, 不能针对院校自身的情况、学生生长的社会环境、学生的知识层次、学习知识的接受能力及中国传统思想观念等因素进行理性的判断, 做出合理的借鉴, 造成“邯郸学步”的效果。每一门学科和课程的设置都需要有坚实的知识基础作支持, 如果只是从表面上借鉴课程名称和课时安排就只能是停留在表面层次上, 这种做法对艺术教育的改革不会产生帮助, 我们要探求的是这些课程名称背后的知识基础, 结合自身的状况来制定出适合自己的, 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方式、方法。

3.针对自身寻求适合的方向

目前有很多学校, 已经认识到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必然性, 正在积极努力地针对自身的状况来做出调整, 以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求。对于今天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而言, 无论是来自外部的还是自身的冲击都在促使他做出顺应时代要求的变革, 只有积极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制定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才是解决目前中国艺术设计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的根本办法。

针对以上所分析, 笔者对艺术设计教育的创新与改革提出以下一些建议:

1.明确目的

探索并建立起适合综合性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培养模式极为重要。各个院校应该从自身的角度出发, 使培养的学生有明确的社会定位。这一研究和探索不仅能促进创新型的高素质复合型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 同时也能对改善和提升我国相对滞后的设计意识起到关键作用。

提到当代艺术设计教育, 我们不可避免地要提到包豪斯学院, 从建校的宗旨、学院的体系、进行的试验和对于国际设计的影响等方面来说, 包豪斯学院都应该被视为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它无疑是现代名气最大的一所艺术院校。它的办学、治学目的是非常明确的, 这一点正是中国当代许多院校艺术设计教育所缺乏的。

包豪斯学院追求的, 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三个主要目标:

第一个目标, 要挽救所有那些遗世孤立、孤芳自赏的艺术门类, 训练未来的工匠、画家和雕塑家, 让他们联合起来进行创造, 他们的一切技艺将会在新作品的创造过程中结合在一起。第二个目标, 要提高工艺的地位, 让它能与“美术”平起平坐。第三个目标, 与工匠的带头人以及全国工业界建立起持久的联系。

包豪斯为自己所制定的目标在当时具有惊人的颠覆性, 同时也与当时的时代要求相符合。制定明确的目标是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首要问题, 教书的目的是为了育人, 所以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应该是各个学校针对自身的特点、师资情况以及其他因素来制定的目标。

2. 构建合理的课程架构

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 应体现专业教育特色, 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 有针对性地构建合理的课程架构。艺术设计专业起步晚, 发展快。对课程设置应作一些调整, 突出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在新的教学体系中, 主要加强以下几项改革:

第一、设计辅助。注重理论教学, 突出动手能力培养, 加强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 强化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工程设计中的作用, 建设计算机设计中心, 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 使学生具备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 适应人才市场需求。

第二、施工技术。以施工操作技能培养为基础, 强化施工技术指导。在教学过程中, 以校内操作实验室为依托, 让学生在学中做, 在做中学。通过实践, 提高动手能力, 初步掌握施工操作规程、施工操作方法和施工机具的操作、使用、维护和保养;掌握工程质量的控制方法及检查、验收标准, 理论联系实际, 培养学生施工技术指导能力。

第三、增加相关专业知识的课程。对相关专业知识的课程涉及得甚少。艺术设计教育同样也需要不断地打破自己的学科界限, 因为艺术设计本身就是一门综合学科, 涉及到的相关学科也很广泛。重视交叉学科的教育, 也是我国艺术设计教育要解决的重点问题。综合院校的学生们往往存在着设计理念的知识含量少的现象, 设计作品与创意思维中缺乏知识底蕴。所以增加相关专业知识的课程尤为重要。

3. 强调个性。

艺术类高校的艺术教育是以培养符合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艺双馨”的专门艺术人才、文化人才为育人宗旨的教育方式。在参与文化构建方面, 艺术类高校以往主要是面向文化事业, 人才培养的方向也同样是文化事业中的各类单位, 而“强调共性、忽视个性”的教育模式也成了创造性和创造能力培养的最大束缚, 高校里的学生往往被“教育”的很“听话”, 对“标准答案”近乎盲从, 学生的个性几乎彻底被泯灭。但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热的兴起, 文化资源向产业化转型加速, 人才培养方向也要随之发生变化, 所进行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更要努力探索和把握社会发展的脉搏, 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 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储备库和人才培养的最佳孵化器。因此, 转变教育观念, 创新教育模式, 将更有助于艺术院校的年轻人去探索、理解、接受和运用模糊性与主观性的事物, 充分挖掘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实践是艺术设计教育中不应缺少的部分

艺术设计实践虽不可以代替艺术设计教育, 但艺术设计实践却可成为艺术设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学校培养的目的是让他们可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人服务。设计教育应与市场相适应, 学生用从学校所得来的知识能够符合市场的要求才是艺术设计教育真正的成功。这样艺术设计教育可以和社会需求形成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良性循环系统。

现在, 国内的艺术设计教育与市场之间缺乏联系, 这种现象的产生可能与课程设置方式有关, 在艺术设计的学校教育中很少有机会接触到社会实践。设计毕竟不是一种单纯的艺术行为和文化行为。在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模式中, 我们期待艺术设计教育和企业的联合, 让设计教育活动充分参与市场, 给学生真正的设计实践, 让设计活动在实践中创造价值, 同时使学生具备适应市场的创意、决策能力和设计能力, 全面塑造作为设计师的素质。在课程设置上, 我们要改变“学院化”教学模式, 应当使设计教育和社会项目、企业产品开发结合, 学生在企业、公司真正搞设计、做项目, 让设计的产品成为市场上的商品。这才可以真正锻炼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 从根本上实现实践教学的目标。

5. 应在艺术设计教育过程中强调服务意识

设计是为人服务的, 是为生活服务的, 它服务于国家, 服务于社会, 服务于人, 在服务中推进社会的发展, 创造社会文明。艺术设计主要是通过设计的产品为大众服务, 服务是艺术设计的工作目标指向。所以更应该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强化学生的服务意识。但是由于我们在艺术设计教育的过程中很少强调这种“服务意识”, 致使很多学生在设计过程中一味追求个人风格的表现而忽略了设计所要服务的对象。所以这种对服务意识的强调应该是渗透于艺术设计教育过程之中的。

6. 艺术设计教育体制改革与创新教育要以学生为本

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学生”为本是我们要完成“怎样培养人”的基础, 艺术类院校的创新教育也要以此为基本点。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形态, 它能够陶冶人的情操, 丰富人的精神生活, 是人类文化的沉淀和人类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结晶, 具有极高的人文价值。艺术人才的教育培养, 要多途径, 多形式, 艺术院校要充分发挥各种课程体系的作用, 并结合教学第二课堂及文化演出等方式来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综合能力。艺术教育绝不是单纯的传授和训练艺术技能, 增长知识、增强人的道德水准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感知、欣赏和实践来培植并丰富大学生的心灵, 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

艺术设计体制改革与创新是我国大力开展素质教育的着眼点。艺术类院校开展创新教育就是要充分调动每个受教育者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尽可能使个人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协调一致。实施创新教育, 加强和拓展学科课程, 优化知识结构, 更新、补充、优选知识, 加强学生的文化艺术知识基础, 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 科学设置各类活动课程, 开发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物质环境、文化环境、人际环境和社会环境,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做一个真正有益于社会的应用型人才。

摘要:认清目前我们设计院校教育体制的现况加以理解分析, 从当今的设计发展、人们的审美意识提高、各类设计风格与流行趋势变化和当代设计者设计理念的更新等方面对综合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进行改革与创新。

上一篇:国际战略控制下一篇:电机调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