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重点大学(共12篇)
综合性重点大学 篇1
综合性大学开办农科专业在我国已不少见, 如浙江大学、吉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综合性重点大学都招收部分涉农专业。这些“985”工程大学, 其教育规划方针是施行精英教育, 力求培养政治精英、管理精英、学术精英、科技精英以及在各个领域能起到先进作用的模范人物, 成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时限性, 要全面实施精英教育还任重道远。
一、对精英教育的理解
数据显示, 我国普通高校招生一直呈上升趋势, 2014年招生规模为701万人, 是1998年108万的6倍多。短短十多年时间, 实现了由毛入学率9.76%一跃而超过30%。与此同时, 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招生数额也在翻番:1998年全国招收研究生是7万人, 2014年为63.1万, 增长了9倍。按照美国著名学者马丁·特罗提出的以毛入学率15%和50%作为教育划分的标准。2002年我国高校毛入学率即达到15%。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2020年将达到40%, 因此,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已全面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
在这里, 我们强调的精英教育是指在满足大众教育要求的前提下, 满足少数具有较佳天赋和潜质学生发展的需要, 而非仅在数量上予以区分, 在“质”上没有规定。目前, 我国综合性重点大学因过多地承担了大众化教育任务, 而无暇全面开展精英教育, 只能通过开办基地班、实验班、本硕连读班和卓越师班等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探索大众化教育环境下的精英人才培养, 从高校长远发展来看, 这是弊大于利。
二、实施精英教育是研究型大学的重要使命
大学的基本属性是育人, 放弃了育人, 就不能称之为大学。综合性重点大学因其拥有最优秀的师资, 优质的生源, 高水平的课程和高质量的教育, 实施精英教育具有明显的优势。综合性大学利用多学科综合优势, 施行农科专业精英教育也是社会所需、时代所向, 也是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完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和历史使命。
三、实施精英教育的基本条件
精英教育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接受教育的是高层次、高素质的学生, 因而这种教育依然是面对少数人的教育;二是提供给学生的是以心智开发与人格完善为核心的高标准教育。因此, 精英教育, 在精不在多, 在质不在量。
(一) 应有执着超前的办学理念
精英教育应当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非职业的、定向的教育, 致力于学生知识结构在广博之基础上的专精, 致力于学生思维方式在开放中的执着。西南联大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仅有八年的办学历史, 但它却培养了一大批蜚声国内外的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以及许多党政领导干部, 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新中国各门科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新中国成立后的两院院士中, 联大师生占了164人。美国学者易社强称西南联大为“中帮三十载、西土一千年”的“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像联大这样人才辈出、群星灿烂的高等院校, 精英人才的诞生, 既源于其特定的历史时期, 更源于西南联大独特的办学思想、超前卓越的办学理念。
(二) 要有优质优教的师资群体
师资是办学兴业的主体和核心资源, 高质量的师资群体是精英教育的根本保证。大学之所以称之为“大”, 不尽包涵大楼、大厦, 而在于大师、名师, 大爱、博爱。教师群体应具备卓越的学识与教育艺术、高尚的师德与人格魅力、追求真理至真至诚的价值观。始终把探求知识、创造知识、传授知识作为自己神圣的使命, 始终把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造就人才作为自己永远的追求, 始终把身正为范、德高为师、求真务实、与时俱进作为自己的治学治教准则。
(三) 要有浓厚的学习和学术氛围
学术自由是大学的灵魂。如果说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 作为知识分子的承载者的大学, 就应该是探究真理的天堂。教师要有教学和研究的自由, 学生要有批判和学习的自由。2007年, 中国农业大学《高考与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研究》的课题结果表明:高考总分在一定范围内的学生在大学学习中处于同一起跑线, 在这个范围内, 高考分数的多少已不再起决定性作用, 而入学后的学习态度是决定他们大学成绩的主要因素。因此, 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才是精英人才培养的内驱动力。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术氛围是大学育人环境的基本状态。
(四) 要有完善的综合培养体系
大学最为核心的任务是培养人才, 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 都应该围绕人才培养来进行, 为学生的成长创造最为有利的条件。应满足不同学生课程选择的需要, 让学生了解学科的发展过程、学术思想演变、研究方法以及学科的前沿动态与关键问题,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不但要提供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参与、勇于创新、跨学科学习与探索的求学平台, 还要在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
四、综合性大学农科专业面临的基本形势
在我国, “农民、农村”一直被认为是“贫困、落后”的代名词, 涉农专业收入也一直处于社会各行业平均水平之下。因此, 在这一转型的特定时期, 综合型大学的农科专业要实施和完成由大众教育到精英教育的转变还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
(一) 社会认可度偏低
我国是农业大国, 人们对传统农业的认识根深蒂固, 社会认可度低。据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调查, 农科专业学生平均月收入居于本科生就业收入中下水平。城镇的孩子没有报考农科专业的意愿, 农村的孩子也把跳出“龙门”走出农村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 畏“农”如虎。近几年, 农科专业在国内的需求量巨大, 就业率一直攀升, 居于前列, 但报考人数仍是停滞不前。据调查, 上海交大2006届、2007届农学专业毕业生到农林牧渔业就业人数所占比例仅为10.17%和12.78%。据麦可思研究院调查, 2013年农学专业就业相关度最低 (53%) 。
(二) 生源竞争环境激烈
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持续减少。参加高考人数自2008年突破千万以来, 2009年就开始下降。据预测, 我国2020年18岁的青年约1350万人, 保持现有招生规模不变的情况下, 高校毛入学率超过50%。同时, 我国高考录取率一直“走高”, 2011年超过70%, 2013年已超过80%。有关部门预测, 在2015年我国将达到高考的考生数与高校录取的计划数平衡。此外, 欧美国家、香港、台湾地区等高校也面向大陆招生, 争抢优质生源。一方面是生源的持续减少, 一方面是录取率的逐年攀升, 高等教育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生源危机。特别是综合性重点大学的涉农专业, 调剂录取比例高, 优质生源被理工、经管、医学等专业“掐尖式”地抢走, 生源面临越来越短缺的困境。
(三) 人才培养定位模糊
有些综合性重点高校把农科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各级各类高级专门人才, 即传统意义上的农艺师、兽医师和畜牧师等, 这更倾向于大众教育和职业教育。与之相匹配的专业教育模式, 课程体系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 课程总量过多, 课程门类划分过细、过专, 在课程设置上也以理论讲授为主, 小组讨论的方式很少, 这与精英通识教育相悖。
(四) 学科专业师资溃泛
自1998年以来, 高校连年扩招, 使得进入大学的门槛逐年降低, 大学生素质也随之下降。同时, 受扩招的影响, 师生比严重失衡, 有些高校生师比高达37∶1, 这与精英教育生师比2∶1, 不超过3∶1的要求相差甚远。重科研轻教学的大环境, 也使得更多的教师在本科教学上精力投入不足, 或者心有余而力不足;与其相关的政策导向也加速了教师远离教学本位, 精英教育成为无本之源。
(五) 学生专业兴趣堪忧
综合性大学农科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与其他专业相比也明显不足, 主要表现为:一是调剂录取的多。学生第一志愿录取率低于30%。二是转专业的多。学习最好的、最优秀的学生基本都转到了其他专业, 农科专业成了名符其实的“收尾队”。三是混文凭的多。在转专业无望的情况下, 有些学生就走一天算一天, 过一日是一日, 只求顺利毕业, 不求学有所为。
五、关于精英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比照精英教育的条件要求和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状况, 笔者认为:我国综合性大学农科专业要全面开展精英教育的时机还未成熟。尽管如此, 综合性重点大学开展精英教育仍是发展趋势和未来之路, 仍要坚持渐进式完成精英教育的条件支撑、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和师资力量储备。
(一) 要理清培养思路, 坚守精英教育方向
高校应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吸引人”、“什么是精英人才和怎样培养精英人才”的根本问题进行深入思索, 统一思想。把大学科思想融入专业教学中, 要让全体教师、学生及管理人员明白:素质教育、通识教育不是把各种各样的知识拼凑一点给学生, 它是一种教育理念, 一种文化传承, 只有长久不懈地坚持, 才会有所收获。
(二) 要加强政策引导, 确保教学中心地位
重科研轻教学, 实际上弱化了人才培养功能;教学投入不够, 生师比过大, 过多地采取大班上课, 教学实验条件跟不上, 均严重影响和制约着精英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 要正确处理科研与教学的关系, 应齐头并进, 不可偏废, 更不能脱离教学一线。要把科研优势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 营造精英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和良好氛围。
(三) 要降低招生规模, 改变招生方式
综合性重点大学应当坚持少而精的原则, 把精英人才培养作为彰显人才培养质量的窗口, 把本科生招生规模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使数量、规模、质量和效益有机统一。同时, 建议高校:一是减免农科专业学生学费;二是农科专业自主招生;三是适度试办本硕连读班或农科专业实验班, 切实把有志于农业事业发展的学生吸引到课堂来。
(四) 建立全程淘汰机制, 严格培养质量
课程教师按需设岗, 竞争上岗, 能进能出, 能升能降;对学生多点考核, 多方评价, 充分体现“精、深、广、博”的特点和要求, 切实把考查学生能力作为考核的重点。对那些不愿学、不想学、混文凭的学生要坚决说“不”, 宁缺毋滥、坚决淘汰或转学, 确保精英教育在精不在多, 在质不在量。
综合性重点大学农科专业要实现由大众教育到精英教育的跨越, 仍然需要经过漫长而又艰苦的奋斗, 决非一蹴而就, 朝夕之功。因此, 我们必须正确审视自身, 把雄心壮志与脚踏实地结合起来, 科学谋划好前进中的每一步, 争取早日绘就精英教育的蓝图。
摘要:综合性重点大学农科专业要实现由大众教育到精英教育的跨越, 因受传统观念、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在短期内难以全面实现。农科专业的精英教育之路, 决非一蹴而就, 朝夕之功, 仍然需要经过漫长而又艰苦的奋斗。文章从综合性重点大学的使命、农科专业面临的现实分析入手, 论述了农科专业精英教育之路是重点建设大学责任所在、使命所然。提出既要雄心壮志, 又要脚踏实地。既要科学谋划, 绘就精英教育的蓝图, 又要立足现实, 循序渐进实现综合性重点大学培养农科精英的梦想。
关键词:高校,农科专业,精英教育
参考文献
[1]付静.高等教育大众化与精英化[J].才智, 2011, (9) :148.
[2]刘洋.矛盾价值取向的共赢——解读美国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7, (07) :84-87.
[3]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后我国精英教育的思考[EB/OL].2013-08-15.http://www.cssn.cn/68/6802/201308/t20130815_391773.shtml.
[4]文胜利, 董会泽.西南联大是如何培养创新人才的?[J].煤炭高等教育, 2008, 26 (4) :73-75.
[5]庞海芍, 赵平.高校生源争夺与人才培养三思[N].科学时报 (B4版) , 2011-05-24.
[6]陈平原.大学何为[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7]麦可思研究院.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
[8]农学类专业就业前景解析[EB/OL].2012-02-23.http://bj.xdf.cn/publish/portal24/tab13076/info656142.htm.
[9]马廷奇.论大学教师的教学责任[J].高等教育研究, 2008, 29 (5) :20-25.
[10]饶家辉, 张乃生.综合性大学取消本科毕业论文[J].高校教育管理, 2014, 8 (3) :100-103.
综合性重点大学 篇2
一、环境科学专业特点及影响因素
环境科学专业本科教育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
1.国家及社会的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人口的增加,在环境监测、产业污染控制、循环经济建设、城乡环境建设、环境教育等诸多领域都需要大量的环境专业研究型及实践型人才。
2.环境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随着污染控制技术、生态保护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循环经济技术,乃至环境伦理、环境法律、环境管理、环境经济学的快速发展,高等环境科学教育需要适应环境科学专业知识更新的节奏,寻求全新的模式以适应对环境科学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
3.相关学科的进步。环境问题和环境科学高度的复杂性和综合性,无论是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还是技术科学或者哲学的进步,都会给环境科学研究带来新的机遇和变化。
4.环境监测设备和空间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环境监测设备的广泛使用推动环境科学从定性描述向量化方面的纵深发展,而以地理信息系统、遥感与全球定位系统为主体的空间信息技术、系统建模技术等也获得长足发展,提高学生对这些技术及方法的应用能力已经成为环境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5.师资队伍的稳步成长与教学手段的不断改进。高水平、高素质、结构优化、质量优秀的教师队伍是环境科学专业发展的有力保障,而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现代科技的发展对实现环境科学类专业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6.专业实践教学的加强等。专业实践具有直观、综合、与实践结合紧密等特点,在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和创新思维的.主要途径之一。
二、环境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学分要求
环境科学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环境保护及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以及继续深造的专业人才。环境科学专业的学制一般为4年,实行学分制管理,要求至少修满150学分方可获得学士学位。根据高等院校理工科本科专业规范的要求,环境科学本科专业教学内容由普通教育(通识教育)内容、专业教育内容和综合教育内容三大部分17个方面构成。普通教育内容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经济管理,外语,计算机信息技术,体育,实践训练等。专业教育内容包括:环境学,环境自然科学,环境技术科学,环境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实践训练等。综合教育内容包括:40思想教育,学术与科技活动,文艺活动,体育活动,自选活动等知识体系。
三、典型高校环境科学本科专业课程学分设置之比较
本研究选取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及内蒙古大学四所综合性大学,进行环境科学本科课程学分设置的比较,以此为基础,分析不同高校本科课程设置的特色与优势。四所综合性大学环境科学专业课程统一按照通识通修课程,学科专业平台与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及教学实践课程(毕业论文,综合实习,社会实践等)进行设置,,四所高校中,吉林大学总学分及通识必修课学分要求最多;内蒙古大学总学分要求次之,通识必修课要求学分较少,但学科平台及专业核心课学分偏多;中山大学与南京大学要求的总学分、通识通修课程、学科平台及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教学学分大体相当。出各模块学分占总学分的百分比,其中必修课是指通识通修课程和学科平台与专业核心课学分之和。就通识通修课程而言,内蒙古大学通识通修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相对较低,吉林大学相对较高,中山大学及南京大学通识通修课程所占比例居中;对于学科平台及专业核心课,内蒙古大学所占比例明显偏高,达到40%,其他三所高校基本持平;对于专业选修课,吉林大学专业选修课学分所占比例较少,内蒙古大学次之,中山大学与南京大学相对较高;实践教学中,吉林大学要求学分比例较高,其他三所高校基本相当;就必修课而言,四所高校学分百分比在61%~68%之间变动。此外,吉林大学增设课外培养计划,而其他高校目前尚未开展此类计划。
四、结语
中法综合性大学出版教育比较研究 篇3
[关键词] 法国 综合性大学 出版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 G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3) 04-0097-03
[Abstract] Take France,which has a prosperous higher education of publishing,as a reference framethe,the articleuses literature surveys and comparative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n compar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Sino-French comprehensive universities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namely cultivation aims,modes and curriculum.
[Key words] France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Publishing higher education
自1983年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与新华书店总店合作开办图书发行专业以来,我国的出版教育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根据教育部信息网的统计,仅在新闻传播学下开设编辑出版学二级学科的高校就有50所[1],归在其他学科门类下与出版相关的专业数量同样繁多。同时,出版教育的办学层次也有所提高,截至2010年底已有37所高校招收出版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其中7所招收博士研究生[2]。这些高校专业多年来为出版界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优秀专业人才。
法国是世界出版高等教育相对发达的国家之一。据笔者对教育部承认的87所法国公立大学的统计,目前已有18所法国大学开设出版相关专业,它们分别是:艾克斯·马赛二大(Uiversit de la M€閐iterrante-Aix Marseille 2)、艾克斯·马赛三大(Universit Paul Czanne,Aix-Marseille 3)、波尔多三大(Universit Bordeaux 3)、克莱蒙费朗一大(Universit d’Auvergne)、格勒诺布尔二大(Universit€?Pierre Mends France-Grenoble 2)、勒阿弗尔大学(Universit du havre)、里尔三大(Universit Charles de Gaulle-Lille 3)、利摩日大学(Universit de Limoges)、蒙彼利埃三大(Universit Paul Valry-Montpellier 3)、南锡二大(Universit Nancy 2)、南特大学(Universit de Nantes)、巴黎五大(L’Universit Paris Descartes)、巴黎十大(Universit Paris Ouest Nanterre La D€閒ense)、巴黎十三大(Universt Paris 13)、塞吉·蓬图瓦兹大学(Universit€?de Cergy-Pontouse)、普瓦提埃大学(Universit de Poitier)、土倫大学(Universit du Sud-Toulon-Var)、图卢兹二大(Universit Toulouse 2-Le Mirail)。这些综合性大学的出版专业无疑是法国出版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笔者从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三个方面,分别搜集了这些大学出版专业的资料与我国高校的出版教育进行比较,以期为我国出版教育事业提供一些启示。
1 培养目标
法国综合性大学的专业培养目标往往十分明确、具体,一般从学生毕业时需要达到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以及今后的工作定位等方面进行说明。涉及的知识目标主要有了解专业基本理论、学科背景及面临的挑战,了解多学科知识尤其是与文化相关的知识和媒介传播模式,掌握专业研究工具和方法,掌握法语及两门外语的语法规则和相关词汇等。能力目标则主要包括能够分析和综合资料数据,设计和管理项目,熟练进行写作和口语表达,使用专业工具和软件,具有团队合作能力、严谨和科学的判断力、开放的国际视野和专业创造力等。工作定位主要是书店负责人、书店专业采购和销售人员、助理出版人、编辑、出版社商业代理、媒介产品推广助理和管理者等。
我国高校出版专业培养目标的阐述角度基本与法国高校相同,但仍然存在一些差异。首先,我国高校出版专业的培养目标更加重视出版实务工作的能力,如选题开发能力、书刊发行能力等,而对于法国高校十分重视的方法论工具及外语学习要求较低。其次,我国高校制定的培养目标往往不如法国高校详细。尽管大部分学校也概括地提到部分相关能力,但基本没有学校系统列出毕业时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同时,关于工作定位,法国高校往往具体到某个行业的某个职位,而国内高校则只提到行业。这些细节看似无害,实则对学生自我定位、用人单位了解学生情况及学校教学过程都或多或少造成了不利影响。
2 培养模式
法国综合性大学出版专业的培养模式以短期应用型教育为主,因此各层次的培养时间都不长,分别是专科(大学专业文凭)2年、专业本科1年、专业硕士2年,没有博士层次。培养过程与我国相似,即各个层次皆为独立,每个层次毕业即可就业,也可继续攻读下一层次,三个层次层层递进,接受出版专业所有层次教育的培养周期共为5年。我国出版高等教育以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为主,整个培养周期可达10年。
另外,据笔者对上述法国综合性大学出版专业的调查,已设立的专科出版专业有7个,占比23.33%;专业本科出版专业有10个,占比33.33%;专业硕士出版专业有13个,占比43.33%。由此可见法国出版高等教育主要集中在硕士阶段,是定位在大类学科基础之上的专业性分支学科,且三种培养层次皆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教育,这些是符合出版学实际情况的。然而应用型教育在我国并不普及,多数应用型专业仍在使用学术型专业的培养模式,虽然目前部分高校已开设出版专业硕士教育,但此种形式仍处在初期探索阶段,尚不成熟,也并未在国内出版教育界普及;至于培养层次则集中在本科阶段。
3 课程设置
法国出版专业课程设置与我国相比主要有如下特点。
3.1 专业方向课程比例较大
法国综合性大学在各个培养层次都依未来学生将会从事的职业类型划分专业方向,并设定相应的专业方向课程。除了共同的基础课程外,每个方向的专业课程都以各自的职业需求为中心,具有相当的专业性和应用性。以巴黎十大的课程设置为例,出版方向的专业课程侧重出版管理和项目设计,图书方向的专业课程侧重图书营销和书业市场分析。总体说来,这些专业方向课程在总课程数中占到大约一半的比例。我国的出版教育直到硕士阶段才划分专业方向,而方向的划分多是根据学院的研究方向而定,与职业的联系不如法国紧密,且专业方向课少,使得各个专业方向毕业的学生区别并不大。
3.2 同一学校不同层次的课程设置不同
在法国,少有学校同时设立多个层次的出版专业教育。在笔者调查的18所学校中,仅有1/3的学校开设了两层及以上的出版专业教育。开办了多个层次教育的学校,不同层次的出版教育课程大不相同。以里尔三大为例,其专科层次课程侧重于传授学生基本知识和技能,如沟通能力、社科基础知识、专业方法和技能等;本科层次侧重音像出版物的制作和管理方向;硕士层次则侧重资料、媒体信息搜索能力的培养。在我国,为业界认可且具有实力的高校往往都争取在本科层次的基础上增设硕士和博士层次的教育。笔者浏览了国内几所高校出版专业本科与硕士的课程设置,发现同一学校不同层次的课程设置差异性不如法国明显。
3.3 注重经济管理和技术类课程的学习
法国出版教育十分重视经济管理和技术类课程的学习,几乎每所学校都会开设相关课程。笔者统计了上述法国综合性大学出版专业的经济管理和技术类课程,如表1所示。
从出版产业的角度考虑,經济与管理学作为背景知识必不可少,且就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来说,这些知识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出版物的市场运作规律和进行出版企业管理。技术类知识在数字出版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更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多数高校出版专业设有经济管理类课程,但许多专业此类课程占总课时数的比例非常小。至于技术类课程,近年来在国内也逐渐得到重视,武汉大学更是于2012年9月增设了数字出版专业,以便让学生更加系统地学习数字出版技术类课程。
总体说来,法国综合性大学的出版教育最主要的特征是“以职业为导向”,即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应用于出版工作实践,而这正是我国出版高等教育需要意识到并贯彻到实践中去的。具体来说,我国的出版专业可以考虑细化培养目标,以职业岗位为标准为各个层次教育划分专业方向,并增加专业方向课程在总课程中的比例,同时不同层次的教育应设置不同的学习重点,最大限度地利用培养时间增强学生在某一方面的出版知识和技能,重视专业分析和研究方法,加强经济管理和技术类课程的学习,以强化出版教育的专业性和针对性。
注 释
[1]全国普通高校专业介绍知识库:编辑出版学[EB/OL]. [2012-06-27].http://gaokao.chsi.com.cn/sch/zyk/query.jsp#
[2]郝振省.2009—2010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1:375-385
[3]本文涉及法国公立大学出版相关专业的资料来源于其官方网站。
综合性重点大学 篇4
上的人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卫生问题,有28%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强迫症、抑郁症和焦虑症等心理问题。本研究的目的旨在了解综合性大学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况,以便相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的教育对策和方案相应措施。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采取随机抽样在湖南地区某综合性大学在校大一、大二、大三学生各500人,发放问卷1 000份,回收953份,有效问卷877份。男生441人,女生436人;大一学生286人,大二学生300人,大三学生291人;农村509人,城市368人。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及内容
参考西北工业大学李勇杰的《我国七所重点高校学生心理亚健康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论文中的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访问。 在问卷发放之前,先在湖南地区某综合性大学的某些学院选取男女各50名进行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检验信度为0.89,效度为0.87,结果表明了该问卷有良好的信效度。本问卷在得到了被调查者的同意前提下,采用无记名方式填写。为比较研究的需要,对研究对象进行了性别、年级、家庭所在地域3方面的分组。
1.2.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亚健康是指人体除了健康和疾病状态外,还存在介于两者之间的第3种状态,也称潜病状态。心理亚健康是亚健康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是介于心理健康与精神疾病之间的中介状态,它是指一种持续的消极的心理状况,在这种状态下主体不能对社会做出良好的适应,影响身心潜能的充分发挥。心理亚健康的主要表现有精神紧张、焦虑不安、孤独自卑、忧郁苦闷、情绪低落、易感疲劳、精力下降、失眠、记忆力减退、烦躁、易怒等[4]。本研究结果显示,亚健康的影响因素中,性别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男生亚健康占所有被调查的男生的47.4%,而女生仅为29.6%。这可能和男生不良生活习惯以及面临更多的人际压力有关系[5]。很多男生生活无规律,如抽烟、喝酒、熬夜、上网泡吧,加之繁重的学习和缺乏体育锻炼,身体超负荷运转,影响正常代谢,导致精神紧张。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得分非常显著的差距。大一心理亚健康比率最低,仅为16.8%,大二学生次之,为37.3%,大三学生最高,为61.2%。笔者分析,虽然大一学生学生面领着环境改变、人际关系和教学模式的更新的挑战,但是学校比较重视大一学生的心理辅导活动和心理教育课程,并且大一学生课程轻松,户外活动较多。而大三学生的心理亚健康比率明显高于低年级学生,不难分析出,大三学生处于学习的特殊时期,面临课堂学习到社会实习的转变,同时还面临许多人生抉择,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6]。不同地域的大学生心理亚健康所占比率差异显著。其中,被调查的学生的心理亚健康发生的比率,来自农村的学生显著高于城市的学生。自从我国转入市场经济后,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已成为影响其学业、生活、人际关系、择业的重要因素[7]。家境较好的学生能比较积极应对各方面的物质需求,也可通过物质化手段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表现出良好的自信心和适应力。相形之下,来自农村的学生,家境一般不及城市的学生好,面临的困难多,所受的负性刺激量大,罹患心理亚健康的可能性大。综上所述,来自农村的学生相对来自城市的学生、高年级学生相对低年级学生、男生相对女生心理亚健康现患率较高,相关因素复杂,需从各方面对大学生进行心理亚健康教育及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赵秀荣,王晶.亚健康诊断的评定方法[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0(4):435-437.
[2]李爱叶.大学生心理亚健康调查研究及对策[J].广西教育,2010(3):48-50.
[3]程素萍,张潮,贾建荣.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1):35-37.
[4]薄建柱,杨绍清,崔向军,等.不同家庭所在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5):615-616.
[5]The American College Health Association.The American CollegeHealth Association National College Health Assessment(ACHA-NCHA),spring 2003 reference gyoup report[J].J Am CollHealth,2005,53(5):199-210.
[6]李力生,井蕊,王泓午.大学生心理亚健康及心理症状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8):990-991.
深究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革新论文 篇5
教师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中等教育师资人才的主要基地。12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也是高科技、信息化时代,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前途和命运,作为教育事业基础部分的基础教育和中等专业教育以及职业技术教育等必然要顺应时代的要求,这对我国传统的师范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然而,在我国教师教育改革过程中仍面临不少新问题,笔者结合湖南科技大学的实际情况,就目前存在的新问题以及解决途径作进一步分析。
一、我校教师教育面临的新问题。
(一)教师教育观念逐渐淡化。
湖南科技大学是由湘潭师范学院和湘潭工学院两所本科院校合并而成,有几十年教师培养和培训的历史,它凝集子几代人在教师教育方面的聪明和经验,在社会上也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两校合并后虽然保留了原有的师范专业,但学校基于提升学科水平、提高师范毕业生考研和到非教育领域就业的竞争能力等方面的考虑,将工作的重心转向了追求专业的学术性和综合性,教学内容向综合性大学靠拢,直接导致了师范专业的教师教育特色的削弱。比如我校从2(0刃年到2,师范类的招生人数依次是1841、1955、1553、1772、1589、1492,在校师范类学生人数呈下降趋向。
(二)教师教育的目前状况和未来的需要存在较大差距。
我校目前尚缺乏教师教育的整体观念,对教师行业的师资培养缺乏整体性的制度布置,师资培养并没有把从幼儿园到大学、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的师资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看待,从而导致教师培养和培训一体化程度不高,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师资衔接不够。高等教育和中小学教育缺乏衔接,综合性大学的学科辐射和职业教育师资的养成缺乏衔接,教师的双专业特征没有能够体现,不利于教师资源的整合。
(三)教育类课程设置不合理。
在传统的“学科本位”的师范教育课程体系中,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提高学生的学科水平,因此,学生的本体性知识把握良好,而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类课程所占比例太小,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较差。近些年来,实习单位和社会用人单位对我校师范生的普遍评价是教育教学能力不强,我们的学生不是自己“不会”,而是老师不知道怎么教学生“会”。目前,在我校的师范类专业课程体系中,属于教育类的课程一般是“老三门”,即心理学、教育学、学科教学论,再加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测量和评价。以我校2(0)4级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类课程为例,教育心理学犯学时(2学分)、现代教育学犯学时(2学分)、现代教育技术犯学时(2学分)、教育测量和评价犯学时(2学分)、语文教学论70学时(4学分)。教育类课程总学时为189学时(共12学分),仅占总学时数的8.2%。而发达国家的师范教育类课程普遍在20一30%之间。如美国教育类课程所占比例为73%(教育实习占21%),法国占巧%,德国占03%,新加坡占60%。
(四)教学实践环节薄弱。
教育实习时间短,模式单一,成为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我校师范生基本上采用四年级利用6周的时间集中到中小学进行实习的模式。在此期间,实习生除了进行教学实习和班主任工作实习外,还要进行课外活动指导、教学实验、社会实践、教育教学调研等。由于实习时间短,上述许多内容只是走过场,很多实习生刚刚进人角色,实习就已结束,加之实习期间经常受到就业和考研的干扰,使得教育实习效果大打折扣。另外,目前的实习只是一次性的,不重视“模拟实习”和“见习”的功能,实习生缺乏对中小学的感性熟悉,更不了解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规律。这样的实习,难以使师范生迅速积累个人实践知识,形成教育教学能力。
二、加强我校教师教育的若干举措。
(一)建立组织机构,加强教师教育探究和管理
1、成立教师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和校长任顾问,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任组长,另一名副校长任副组长,教师教育工作相关的职能处室和教学院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教师基本技能、现代教育技术、艺术三个探究小组,分别由教务处处长和人文学院、教育学院、艺术学院院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和探究小组组长。
2、加强教师教育理论探究,在学校教研经费中拨专款积极支持教育类课题的立项和申报工作,使教师教育探究常规化并提高针对性,以课题探究带动和提升教师教育整体水平。
3、每年从教学经费中布置专项经费,逐步建设好教师教育所需要的基本技能练习的物质平台。
4、教师职业技能课程实行归口管理。教师基本技能归口人文学院,班主任工作技能、多媒体教学设计和操作、CIA课件制作等归口教育学院,艺术类课程归口艺术学院。提高教师授课的专门性,提高教学的质量,更好地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
(二)创新培养模式,适应不同人才的发展需要。
根据教师的双专业性质和学生的不同需求,积极探索师范类专业培养方案的“3l+”模式及部分非师范类专业培养方案模块化,努力提高教师质量规格和专养成,后一年进行专门的教师技能练习,享受师范生的待遇。培养方案模块化即非师范类专业在第四年都布置一个教师培养模块和专业深化模块供学生选择,以发挥非定向型师范的学科优势,并培养各种类型的师资(尤其是职业教育方面的师资)。
(三)优化课程结构,提高课程内容的实用性。
1、优化课程结构,加大教育类课程比重,提高课程内容的实用性。
教育类课程主要由教育理论课和教育技能课两部分组成。教育理论课开设现代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哲学、教育经济学和职业道德和教师专业发展等。教育技能课开设教师教学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学科教材教法、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科学探究方法、教育测量和评价、中学生心理咨询和治疗、教师基本技能练习等。通过调整,逐渐使教育类课程达到总学时的02%左右。
2、精选课程内容,提高教学内容对不同专业的适应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加大师范类专业的师德教育;公共基础课的内容要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进行合理的取舍和选择,做到有用和够用;选修课程要合理规划,必须有利于满足专业加深、专业转换或职业适应等需要而系统开设,以利于促使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
3、合理配置资源,促进互通共享,提高利用率。
协调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建设工作,加强教师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推进教师教育教学资源的共建和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加强多种媒体教学资源一体化设计。发挥CIA课件和网络等媒体资源的功能,实现多种媒体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综合利用。
(四)加强教育实习,增强实践教学实效。
1、教育实习是教师职前教育中强化实践教学的.主要环节,是提高学生实际教学能力的基本途径。
为了切实增强实习的实效,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强化教育实习:一是创造条件保证低年级学生每年都有一定的时间到中小学见习,增加师范生对未来职业的感性熟悉和归属感;二是增加试教、模拟实习的机会,充分利用观摩教学录像、“微格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丰富和充实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的真实情景感受;三是延长实习时间,逐渐探索周乃至一个学期的实习模式,让教育实习真正成为培养高素质教师的重要一环。
2、要建立一支稳定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提高师资培养的质量。
采用“校内教师+校外导师”相结合的模式,聘任校外有丰富基础教育经验的教师担任专业发展导师,充分利用校外导师所具备的先进理论和实践经验,指导学生开展专业拓展活动。
3、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要建立所比较稳定的实习学校,每年投入一定建设资金,使其成为教师教育的实训基地和改革阵地。
(五)改善育人环境,强化职业道德教育。
1、充分调动教职员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积极性,尤其要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示范功能。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而且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关心学生的思想状况。
2、积极引导师范类学生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学会理性地分析、对待和处理学习和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在生活中养成健康的人格。
综合性重点大学 篇6
关键词:设计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综合性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1-0019-02
一、综合性大学设计艺术教育概述
我国设计艺术教育自上世纪80年代初发展至今已有近30年的历程,设计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经历了由早期图案课程、新中国工艺美术课程和21世纪艺术设计课程的不断变化,至今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学科课程体系。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600多所综合性大学开设了设计艺术相关专业。目前,综合性大学设计艺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庞大但尚不成熟,存在诸多问题,而课程体系设置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设计艺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面对市场多变需求的人才层次,综合性大学设计艺术课程体系设置如何体现创造性人才培养宗旨、有效推动设计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是当前综合性大学设计艺术教育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二、综合性大学设计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分析
课程体系指设计艺术本科专业教育所涉及的全部课程,包括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以及其它相关的公共学科课程,这些课程组成一种独立的结构,相互支撑和关联,连接着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并确定了教育内容和教学形式。近年来,随着“学分制”教学管理的全面推进,对以往只按照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划分的课程结构进行了较大幅度地改革,逐渐打通了学科课程间的壁垒,尤其是“淡化专业、突出课程”教改主张的提出,更使得综合性大学设计艺术课程设置趋向多元化。因此,本文探讨的“课程”本身的价值是在课程结构的整体关系中得到体现的。
调查统计全国100余所综合性大学,其设计艺术课程从层次构成上基本可分为五种类别:
1.公共学科课程
综合性大学设计艺术本科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一般包括政治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外语课、体育课、军事训练课等)。这类课程主要在一、二年级开设,虽然并不一定与设计艺术专业课程有直接的联系,但这些课程是教育方针规定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内容,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必要课程。
2.设计基础课程
各类设计专业都必须学习的设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课程。设计基础课程是整个设计教学系统中的基础部分,主要通过具体的训练学习培养学生的艺术语言、造型能力、设计意识以及创新能力。它是学生完成设计素描、设计色彩等课程后连接到艺术设计专业课的重要纽带。设计基础课程一般由三大构成、图形设计等课程构成,这些基础课同其它基础必修课一起为专业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和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有一定的区别,各类设计课程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不相同的,而艺术设计基础课程则基本相同。各专业基础课程是为不同设计专业课奠定基本的设计表达能力与设计创意能力,包括一系列设计史论与设计原理,设计方法,设计创意、策划,设计材料与工艺,设计表现以及设计软件运用等。如设计表现课程讲授的制图方法、模型制作等原理与技法,是后面做专业设计课题所必须的表达方式。
4.专业设计课程
集中体现设计艺术专业特点的核心课程,包括设计艺术专业理论课程和艺术设计实践环节课程,具有一定的职业倾向。课程中学生依据设计课题,进行系列创意和视觉表现,包括初步创意表达、不同技法的色彩效果图,结构、比例的实施绘制图等。每一课题都运用设计方法、设计调研、设计程序,强调课题展开的充分性与进行的完整性,学习掌握设计艺术的规律与全套技能。专业课程实际上是设计基础系列课程内容的综合体现。
5.交叉学科以及跨学科课程
为了扩展学生知识面而设立的课程。为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传统的侧重专业式教育已不能适应社会多样化发展的客观需要,必须开设部分与专业相关联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等跨学科课程,以利于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从专业化向综合化方向发展。
另外,课程结构设置时把上述五種类别课程按其对本专业的相关性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三种。
三、综合性大学艺术设计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教育模式相对单一化,缺乏课程特色
由于综合性大学设计艺术学科实行统一的教学计划,基本上以学习专业课为主,相同专业的课程体系在各个学校之间从教育模式、形式到内容都十分相似,大部分学校都是借鉴和参考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和无锡轻工学院这两所大学的办学模式和教学大纲,却很少有学校能够从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专业优势来考虑。其中,必修课安排较多,选修课比例小,不少学校的选修课甚至就是原来的必修课。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很难适应当代科技发展和产业的变化,不利于新兴边缘学科的发展,更难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2.课程系统重艺术表现和技术操作,轻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
当前,综合性大学存在设计专业实验室建设滞后的问题,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大部分综合性大学设计艺术教学仅仅停留在纸上,没有相应的实践基地,设计课题基本是假设性的,学生不能了解社会的真正需求,缺乏对所设计对象的材料工艺流程、客户应对经验、预算及施工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把握,导致设计作品在功能性、实施性上存在缺陷。同时,由于艺术设计专业是应用型强的学科,容易使教师和学生忽视理论研究,片面讲求设计的功利性,使专业理论教育陷入尴尬的境地。
3.设计基础课程开设目的不明确、内容陈旧和缺乏深度
据调研和查阅,全国综合性大学设计艺术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计划相当混乱,如,艺术设计学最基本的“三大构成”——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几十年来基本没有内容的更新,只是一些纯模式化的教学模式,不涉及其在设计中的具体作用和运用;又如,“设计学概论”在一些综合性大学中被作为专业基础课,而在相当多的综合性大学设计专业中则没有这门课程。基础课程设置目的性不明确,使学生对其知识重要性的认识不明确,造成学习时的不重视,甚至发生厌学现象;内容模式化也使得艺术设计专门人才对设计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缺少创新意识,只能停留在摹仿阶段。
四、建立具有专业特点的综合性大学艺术设计教育课程体系
1.增加综合知识体系的课程,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传统的设计艺术课程体系淡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理论根据,设计作品缺乏文化背景和内涵。因此,综合性大学设计艺术课程应该在知识的建构上更注重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更注重应用艺术与科学技术的融合,开设丰富多彩的文史选修课和讲座,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领域课程,使课程结构多样化、综合化,实现交叉学科知识的拓展。综合性大学设计艺术学科正好具备将文、理工科院校严谨的逻辑优势、丰厚的文化底蕴与艺术院校活跃的思维与表现能力相融合的条件,使学生在掌握基本专业设计技能的同时,扩大知识面,提高科学和人文艺术修养,具有向更高层次人才发展的潜力。
2.增加实践性课程的比例,使静态教学转向动态教学
通常综合性大学强调的实践课程大多限于校园内的工作室、实验室,这固然是教学与实践的必要环节,但设计艺术类专业的社会实践性十分突出,教学课堂在一定的阶段必须走出校园,融入社会,直接参与社会活动、企业生产、设计实施过程的环节,使静态教学转向动态教学。因此,综合性大学设计艺术教育的实践课程如果将设计项目与产业化的市场运作规律引入课堂教学,使学生切身感悟设计实践的全过程,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力与团队协作意识,就可以从中发现自我价值并确定自我位置。
3.基础课教学打破单纯的技巧和经验传授,立足于应用性教学
设计专业基础课程设置的目标是掌握一定的造型能力,增强学生的理解力、想象力和表达力,培养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以便在将来的设计中更好地将设计理念视觉化。所以,设计基础作为专业基础必修课,更应该立足于应用性教学,打破狭隘的基础课教学格局,超越单纯技巧和经验的传授。通过基础课教学使学生运用所学的构成设计的基础知识及构成规律,将抽象造型思维、方法很好地转化为专业设计语言。同时,根据艺术设计专业不同的方向,课程中安排的创作方向也应有针对性,从宏观上考虑基础课所从属的专业课和市场的需要,使设计基础课程真正为以后的设计工作服务。
综合性大学艺术设计教育应该在课程与知识的建构上更注重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应用艺术与科学技术的融合,强化综合人才质量意识,满足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社会需求,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的艺术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次昭.艺术学基础知识[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2]蒋尚文.设计与设计教育[J].装饰,2003,(11).
[3]金泽勋.二十一世纪设计教育之展望[J].装饰,2003,(95).
[4]眭依凡.大学如何培养创新人才[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
[5]饶玲.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中国时代济出版社,2004.
[6]叶谰.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综合性重点大学 篇7
一、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从我国高等院校的大学生创业效果来看, 大学生自主创业失败率较高, 原因在于创业知识与能力不足, 缺乏必要的创业素养, 对创业管理和经营环境的认识与理解缺乏渠道, 也缺乏基础。因此, 在大学校园中开展创业教育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又是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要求, 更是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要求。
(一) 创业教育是国家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繁荣的动力源泉。江泽民同志曾经这样论述:“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处在艰巨的创业时期。伟大的实践需要有伟大的创业精神来支持和鼓舞。”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 创业精神是不可缺少的, 而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保证, 是鼓励青年一代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
(二) 创业教育是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的客观要求
现阶段, 我国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尤其是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让形势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问题雪上加霜。2009年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达611万, 再创新高, 加上历年毕业而未就业的学生, 大学毕业生就业人数将达到1 000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 这就要求高等院校一方面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增强大学毕业生对社会的适应性;另一方面要加强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的教育, 培养他们的创业素质与创业意识, 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
(三) 创业教育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客观要求
创造力是学生迈向成功的重要能力之一。高等院校肩负着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责任, 要想让每一名在校大学生成长成才, 创造力的培养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那么必须开展全方位的素质教育活动与之相辅相成。而创业教育, 正是开发大学生的创造性潜能, 提高大学生创造能力的一项重要工作。
开展创业教育, 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 不仅是党的号召, 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需要, 也是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创业教育作为一种高等教育的全新理念, 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根本变革的现实途径, 是构建招生培养就业系统工程的重要内容, 是高等院校学生教育承担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创业教育始于20世纪末。1998年清华大学成立了中国创业研究中心, 开始了我国创业教育的研究及推广工作。清华大学举办的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引发了学生创业热潮, 激发了创业教育需求, 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2002年教育部确定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所高等院校为我国创业教育试点院校, 给予政策和经费的支持, 探索我国高校学生创业教育的基本方法和发展模式。据统计, 2005年全国自主创业的高校本科毕业生达1.35万人, 比2004年增加了55.2%。
目前, 我国创业教育已经形成了三种模式。
第一种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 强调创业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创业意识, 构建创业所需知识结构, 完善学生综合素质”, 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来开展创业教育。
第二种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代表, 以提高学生的创业知识、创业技能为侧重点。其特点是商业化运作, 建立大学生创业园, 教授学生如何创业, 并为学生创业提供资金资助以及咨询服务。
第三种是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代表的综合式的创业教育。即一方面将创新教育作为创业教育的基础, 在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注重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 为学生提供创业所需资金和必要的技术咨询。
三、我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其改进
兰州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 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目前, 兰州大学的毕业生中有许多人走上科技创业的道路, 并涌现出一批成功的创业者。调查显示, 兰州大学在校本科生中有创业意愿的比例约为10%, 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方向主要集中于电子类、化工类和服务类企业。其中, 化学、物理、大气科学、资源环境等学科的科研创新和科技创业能力在全国甚至世界上都处于领先地位。
但是, 现阶段的创业情况并没有将兰州大学的学科科研优势完全发挥出来, 在强大的科研能力向经济成果转化之间还有巨大的开发和提升空间。
兰州大学自2008年春季学期开始举办创业教育培训班, 每学年针对本科生举办1-3期创业教育培训班, 培训由在职业辅导和创业教育领域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专家现场授课, 辅之以生涯人物访谈、市场调查、商业计划、资金筹集、公司运作、企业联盟等全真创业模拟演练内容和创业沙龙分享活动, 通过专题讲座与实践演练, 搭建创业教育与辅导平台, 引导学生树立新型就业观念, 了解创业、经商、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思想, 掌握必要的信息与方法, 在参与中强化能力, 在锤炼中提高素质, 使其能在未来的创业实践中降低风险, 在未来的求职实践中脱颖而出。
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不单是创业知识的传授和创业技能的培训, 同时也是一个素质教育的过程。从今后看, 我校的创业教育可从如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一) 培养师资队伍
加强创业教育师资培训是推进综合性大学创业教育向纵深层次发展的核心所在, 构建专业的师资队伍是目前需要优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创业教育对师资队伍的特殊要求, 可以从培养具有经济学或管理学背景的专职教师入手, 逐步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 包括专家学者、政府官员、成功企业家等成员的师资队伍, 加强校内外交流合作, 争取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 优化创业教育环境, 培育校园创业文化。
(二) 积极引进KAB创业教育培训项目
学生KAB创业教育项目是国际劳工组织为培养大中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而专门开发的课程体系, 今年我们将组织部分老师参加KAB培训, 争取能够在本科生中开设创业教育通识课程。对学生的创业观念进行科学指导, 提升他们的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
(三) 联合兰州大学国家科技园, 共同创建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平台
大学科技园是国家部署在高校的科技孵化平台, 在大学科技园建设大学生培训示范基地, 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校科技资源丰富的优势, 从而为大学生创业和就业提供各种必要的服务。目前, 国家将建立一批大学生培训示范基地, 从科技经费中拿出一部分来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 国家用于扶助大学生创业就业上的科技经费比例会加大, 并且会划出一定比例的经费支持大学生毕业后的科研工作。我校地处西部, 属于政策重点扶持的高校。我们将争取借这个契机把兰州大学的培训示范基地建设起来, 促进毕业生就业, 鼓励和引导毕业生自主创业。有创业意愿的学生经过在创业教育培训班学习之后, 通过学校科技园区的孵化, 实现他的创业理想。
(四) 整合社会资源, 打通创业教育实践环节
创业教育实践环节尤其离不开资金、项目、场所等硬条件的支持, 高校除了积极与企业合作, 还要积极主动地挖掘和整合校友资源、家长资源, 甚至公益团体资源, 让这些资源充分发挥作用, 与学校合作打造创业教育实践的硬环境, 完善实践扶持。如组建创业导师团, 对参加过创业教育的学生进行跟踪, 协助、指导他们顺利开业;组建大学生KAB创业俱乐部一类的学生创业团体, 定期交流经验和信息, 分享创业感悟;开通“校企直通车”, 参观当地知名企业, 进行企业家访谈, 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争取学校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积极筹集创业风险基金, 扶持有成熟想法的学生实施创业。
总之, 综合性大学要积极开展创业教育, 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 不断完善这一系统工程, 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 担负起国家赋予综合性大学的责任和使命。
摘要: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国内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现状, 并结合兰州大学创业教育工作的实际情况, 对现阶段综合性大学开展创业教育的责任进行了定位。提出了提升兰州大学创业教育的途径:培养师资队伍, 积极引进KAB创业教育培训项目, 联合兰州大学国家科技园共同创建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平台, 整合社会资源, 打通创业教育实践环节。
综合性重点大学 篇8
文献传递是图书馆之间或图书馆与其他文献情报机构之间建立协作关系, 相互利用对方文献信息资源来满足读者需求的一种资源共享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面对全球信息量的激增和书刊价格的不断上涨, 以及世界范围内图书馆到馆读者数量的锐减, 读者群体正逐渐转变为虚拟读者、远程读者和网上读者, 图书馆的核心业务也正随之发生变化, 文献传递业务得以蓬勃发展, 它在满足用户需求、缓解图书馆经费紧张、补充缺藏文献、实现文献资源共享、促进图书馆协调发展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正如上述定义所言, 文献传递服务不可能是单方面的作业, 而必须是两者或多个个体之间的协作。这势必涉及到资源共享体系、联盟、联合体等概念。事实上, 我国目前运行有不少全国性或区域性的资源共享组织, 如:CALIS (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 、CASHL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 、NSTL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BALIS (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上海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南京城东高校图书馆联合体等。
但可以从中发现, 抛开政府主导的CALIS等几大全国性文献保障机构, 其他区域性的联合体多存在于国内屈指可数的几个高校密集、经济发达的文化大市, 如北京、上海和南京。而中国为数众多的中小城市, 它们聚集的文献信息需求又如何来满足?是否所有的需求个体都有必要或者有途径使用几大系统?在这其中, 地方高校图书馆又能起到怎样的作用?如何在国内一般城市中开展文献传递服务, 这将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一、地方综合性大学图书馆承担中小城市信息资源保障重任的必然性
1、中小城市的现状
中国高校的分布极不均衡, 由此带来资源的厚度和人才的密度也都严重失衡。对中国大部分地级城市而言, 常见的是高等师范专科教育 (如南通师范学院) 、高等职业专科教育 (如南通职业大学、南通航运学院) 和业余教育 (如南通电大) , 由于国家投入较少以及学校自身规模和定位的局限, 导致此类院校在资源方面先天不足, 无法独立担负起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保障重任。而高校图书馆体系之外, 科研性图书馆在中小城市更为罕见;公共图书馆体系在地级市多承担社会阅读的职能, 因而只能, 也必须由起点更高、平台更广的地方综合性高校图书馆站出来挑起服务一方社会的重担。
2、高校的社会属性
服务社会作为高等教育的一大功能, 是高等教育培养人才与科学研究功能的延伸。高等教育必须面向现代社会经济, 并服务于现代社会经济, 这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 也是高等教育的最终落脚点。在地方经济发展方式加速转型的现实需求下, 中小城市对属地综合性高校支持支撑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期望越来越高。作为教学科研信息保障和智力支撑的高校图书馆, 势必要直面服务地方的现实需要, 响应大学深入开展服务地方行动的号召, 践履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的职能并在其中发挥出自己的优势作用。
二、地方综合性大学图书馆承担中小城市信息资源保障重任的可能性
1、内在实力
综合性大学尤其是地方代表性高校, 在资源和人才储备上优于该地区其他类型的学校, 这是不争的事实。以南通地区为例, 2008年相关调查表明[1], 南通大学图书馆的藏书量占到整个南通市教育城域网节点学校总量的36%, 是最少单位的17倍;期刊的总量占总数的近40%, 是最少单位的10倍, 拥有的电子资源馆藏量更是遥遥领先, 具备服务包括图书、期刊、学位论文、标准、专利和技术报告等各类型文献需求的实力。 (详见表1) 同时, 相较本地其他高校图书馆满足于基础业务、在信息咨询工作方面投入较少的做法 (有的甚至未开通文献传递服务) , 南通大学图书馆不但专设文献传递业务岗, 而且配以硕士以上学历的专职传递员, 他们拥有良好的外语和信息技术能力, 并兼具图情和某一学科双重学识背景, 人员的高素质有力保障了该校文献传递服务的实效。
2、外部环境
一方面, 地方综合性大学密切关联着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 接收来自区域内企事业单位的委托, 以横向课题的形式促进产学研的联合。这些用户具自我发展的诉求, 也恰是社会上专业文献信息需求最为强烈的个体和机构。对高校图书馆而言, 这部分群体的刚性需求正是开展文献传递社会服务的驱动力;另一方面, 地方综合性大学图书馆坐拥丰富专业馆藏的同时, 往往还外建有多条信息传送通道保证区域文献需求的满足。以南通大学图书馆为例, 该馆就是南通地区唯一与CALIS、CASHL、NSTL、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江苏省工程技术信息文献中心等权威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的文献信息服务单位。对社会用户而言, 与CALIS、CASHL这样的教育系统根本无法直接建立服务关系;即便是NSTL、中国国家图书馆这样的非中介式文献传递服务机构, 因为用户的需求往往非密集但又具持续性, 因此在传递手续与费用结算方面存在诸多不便。通过当地高校图书馆提供的服务接口, 在保证服务时效性的同时, 付款手续大为简便, 可以大大方便地方用户。
三、地方综合性大学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模式——南通大学的实例
1、南通大学馆藏资源概述
南通大学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交通运输部共建的地方综合性大学, 是南通市高等教育的旗帜。南通大学图书馆馆藏丰富, 结构合理, 文献种类齐全, 覆盖面广, 其中又以工业技术、文学、医药、经济等类目馆藏尤为突出。自主建设的“张謇研究特色数据库”可提供1900年以来国内外有关张謇的各类型文献资料;持续更新的“通大文库”收集了历年来该校校友以及在校师生的学术著作、文学艺术作品等。通大馆藏是研究南通历史文化名人以及江海文化特色的首选信息源。
2、南通大学文献传递服务模式
南通大学图书馆从自身的多重角色定位出发, 联合各类资源主体, 接洽各方需求用户, 打通文献信息传送的上下通道, 不断拓展文献传递业务的发展空间。在近十年的发展过程中, 建立起具有地方综合性大学特色的文献传递服务模式。 (详见图1)
(1) 作为国内高教系统节点
作为JALIS (江苏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 的成员, 南通大学图书馆也是CALIS、CASHL服务网络上的重要节点, 通过CALIS共享系统, 联合国内众多高校图书馆馆藏, 享受包括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东南大学等图书馆的优势资源, 同时为系统内各高校提供本馆资源传送服务。
(2) 作为科技信息需求用户
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以外, 我们承接用户需求的文献, 可以通过国内权威信息机构来予以充分满足。作为机构用户, 南通大学图书馆与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NSTL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避免地方用户通过个人申请遭遇的繁复手续和获取障碍。
(3) 作为地方代表性高等学府
引入区域协作的概念, 搭建起“南通高校教学联合体文献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实现了南通境内所有大中专院校 (南通大学、南通职业大学、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以及紫琅职业技术学院) 的文献资源整合, 使苏中地区建立的首个教学联合体达成了第一个“共享”目标——文献信息资源的互通和共用。[3]作为联合体的中心馆, 南通大学图书馆为本地他校师生提供了获得全面、丰富信息的便捷入口, 承担起更多的文献信息供给职能, 有利于进一步释放自有馆藏的价值。同时, 联盟馆极具专业特色的馆藏 (如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的航海和船舶制造,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的纺织、染化方面的文献储备) , 也充实了南通地方科技文献的实力。通过联合体文献资源共享平台的揭示, 借助通大的文献传递服务可以为本地乃至国内更多的需求用户所知晓和利用, 最大限度地提升馆藏资源的利用率。
(4) 作为区域专业信息资源主体
受南通市科技局委托, 承建了该市重点科技项目“南通市科技文献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的开发和推广工作, 依靠通大丰富的专业化馆藏和多路径文献获取通道, 面向南通市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提供文献资源服务。经过3年的运作, 发展了一批重点服务对象, 包括南通中等教育系统 (南通中学、南通中等师范学院等) 、南通医疗卫生系统 (南通市肿瘤医院、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等) 、南通纺织行业 (东丽公司等) 、南通化工行业 (南通江山农化公司等) , 签订长期合作协议, 并在文献传递服务良好的用户基础上推动该馆信息咨询服务体系的全面升级, 将高校图书馆服务地方经济落到实处。
3、南通大学文献传递服务实效
在实现本校23个院系室所服务全覆盖的同时, 通过深入用户单位开设培训讲座、开展资源展览、进行现场推介、发送服务宣传册等多维度的行销手段, 凭借既有的良好服务口碑, 南通大学文献传递两大服务平台积聚了众多稳定用户单位, 并发展出越来越多的高频用户。南通大学图书馆以年平均90%以上的需求满足率, 实现服务量和服务人次的逐年双翻番, 。保障本校教学科研的同时, 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实现了文献传递服务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实践印证了这是一套有效并高效的运作模式。
结语
作为一所典型的地方综合性大学, 在资金有限、人手有限的情况下, 如何联系更多的专业力量, 协同提高文献传递服务的工作实效;如何深挖社会潜在需求, 实现服务口碑和服务效益的双赢, 本文提出的模式可为众多同类型的城市和高校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钱亮华、钱智勇:《教育城域网信息资源共享实证研究——以南通教育城域网为例》,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0 (3) 63-66
[2]南通大学图书馆概况[EB/OL].www.lib.ntu.edu.cn (2012-9-9)
[3]南通高校教学联合体文献资源共享服务平台http://222.192.60.2:8088/uniSearch/ (2012-9-9)
[4]南通科技文献资源免费开放[EB/OL].http://www.zgnt.net/node/bdxw_ntyw/2010-4-5/104575925784470434.html (2012-9-9)
地方综合性大学声乐教学现状浅析 篇9
关键词:地方大学,声乐,课堂教学,学生素质
近些年, 许多地方综合性大学纷纷增设音乐 (声乐) 专业, 招生规模也越来越大, 这对培养更多的音乐人才当然好处多多, 但在声乐教学中却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因其存在着一些共性, 现提出来进行探讨。
一、学生素质的变化
1. 生源质量参差不齐
一般来说, 声乐天赋和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大都会报考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这样的名牌院校, 或者是武汉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等专业音乐院校, 其次的选择才是地方综合性大学的音乐专业。所以, 在生源质量方面这些地方综合性大学和专业院校相比存在先天的差距。特别是近几年高校扩招比较多, 很多文化课成绩不好的高中生也能通过参加音乐科目的集训升入地方综合性大学的音乐专业。这部分学生在整体录取生中占了不小的比例, 他们普遍性的对音乐不敏感、天赋平平、基础薄弱, 同时对音乐的兴趣不是很浓厚, 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也相对较差, 比较难以教学。
2. 天赋不高, 学习声乐比较吃力
人们常说唱歌一定要有天赋, 一方面是要有良好的声音条件, 如发声器官的结构和发声习惯是否有利于歌唱发声;另一方面还要有基本的音乐素质, 如良好的音准、节奏感、音乐感知力和表现力等。从课堂中来看, 学生的天赋整体上是一般水平, 一个年级六、七十名学生, 比较突出的最多六、七个, 这些导致教师教学比较困难, 学生学习也比较吃力。
3. 对歌唱声音的审美不太敏感。
对歌唱声音的要求很多, 首先从感官上来说, 声音要悦耳, 给人以美的享受;其次从发展的眼光来看, 发声技巧要具备科学性, 这样才能保证声乐艺术道路的畅通和发展。那么对于聆听别人演唱和自我演唱声音的审美判断, 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他的学习和进步, 因为一个人的审美标准决定他的发展方向。课堂上有一些学生对听到的声音具有很准确的感知力和判断力, 虽然他们不能从发声技巧方面做出很全面、很理性的分析, 但是他们能够听出哪些声音是好的, 哪些是不好的, 所以他们在演唱时会自觉的朝着自己认为好的声音方向靠拢, 这些学生进步就会比较快。而有些学生对别人演唱的和自己演唱的声音则辨别不出好与不好, 甚至会判断错误, 比如误将虚的声音认为是松弛的声音, 结实的声音认为是僵硬, 将发抖的声音误认是颤音,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就容易走弯路, 进步缓慢甚至倒退。
4. 演唱技巧的学习能力不强。
对于别人演唱或者老师教授的演唱技巧方法, 每个学生的领会接受能力也是不同的。有一些从来没学过发声方法的人, 他们在模仿歌唱家的演唱时, 是领略了他们的一些演唱技巧的, 所以我们会感到这些模仿者的演唱是活生生的, 是有几分相像的, 比如央视《星光大道》中的歌手刘大成和朱子文, 虽然他们在技巧上还不够非常规范, 但很多地方已经学到了歌唱家演唱技巧中的科学方法了。而有些人只是鹦鹉学舌, 模仿民族唱法就捏着嗓子, 模仿美声唱法就撑着喉咙, 这些人对听到的声音及演唱技巧就不敏感, 所以他们的演唱往往是硬邦邦的、不悦耳的。对于学生来说, 演唱技巧的学习主要来自于老师的教授、课堂的训练和聆听歌唱家的演唱等。有些学生能够从老师的讲解和范唱中较快的、正确的领悟其技巧和方法, 或者是从歌唱家的演唱中也能领悟到歌唱技巧。而有些学生则领悟缓慢或者领悟错误, 那么他们歌唱技巧的提高相对就慢。
二、学生演唱中常见的问题
从课堂上看, 学生的演唱大致有几个突出的问题:
1. 声音不集中, 发虚
物质是有密度的, 例如空气的密度, 铁的密度, 钻石的密度, 等等。声音同样也是有密度的, 歌唱时我们要发金属一般的声音, 而不要发像棉花一样的声音。我们歌唱声音的空间是有限的, 声音的密度会直接影响到音的质和量, 质可以理解为音色, 明亮的还是暗淡的, 华丽的还是粗糙的;量可以理解为音量, 是实实在在的还是空洞轻飘的。有学生歌唱时的音量很小, 这就是因为他的声音密度小, 发虚, 不结实, 这种现象也可以称为声音集中能力差, 会造成音量小、音色暗淡、唱高音困难、声音表现力差、没有感染力、不能传远等问题。
当西洋美声传入中国以后, 很多人都在积极吸取它科学的发声技巧, 包括在演唱民族歌曲和流行歌曲时, 但是由于有些学生没有真正的领悟, 造成了错误的理解, 例如美声要求音区统一, 那么他们在演唱低音时不敢使用真声, 导致低音区很虚;还有些学生声音全都虚着唱, 认为这样是声区统一, 不敢发出结实明亮的声音。再如美声的唱法运用整体共鸣腔, 有些学生就撑着喉咙歌唱, 这样也会导致声音不集中、发虚。
2. 通道的问题
我们在欣赏优秀歌唱家的演唱时, 会感觉他们的声音非常的通畅, 低音结实洪亮, 中音抒情流畅, 高音华丽饱满, 音区统一, 给人一种所有的声音都在一个通道里的感觉。很多人会把气息比作是歌唱的动力, 那么通道就是声音的位置, 无论是任何事物, 只有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 才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能量, 那么声音也是如此。
由于每个人的发声方法不同, 对声音通道的理解和感觉也不同。有的人发声时会着重抓住某一个关键部位, 比如吸气时喉部发凉的地方, 或者是上腭, 或者鼻窦腔, 或者是贴着咽壁等, 最终把所有的声音都要送出来, 形成一个上下贯通的通道, 这些都是不错的方法, 都能发出很有质量的声音。但如果能直接体会到通道的位置, 直接在通道里歌唱更容易歌唱, 得到美好的声音, 这个位置是上下通畅的立在身体的前面, 最下面是根基, 就是气息, 演唱时喉咙、嘴巴等充分放松打开, 直接在通道里咬字发音, 在气息的支持下, 声音集中、松弛的控制在通道里, 不同的音区及音量则需要调整通道的状态, 比如低音更多的使用胸腔部分的通道, 高音区则需要头腔部分的通道充分打开, 需要较大音量时通道要更开一些等。
在教学中有学生会说自己气息不好, 咬字不好, 声音单薄, 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等问题, 如果能找到通道的感觉和位置, 就可以解决演唱中的很多问题。通道里的声音松弛、集中、流畅, 易得到气息的支持和充分的共鸣, 而且具有穿透力和感染力。
3. 气息的问题
如果说声带和共鸣腔体是歌唱的主要部件, 那么气息则是歌唱的动力, 动力不足或者运用的不好, 对演唱的质量和持久力都会有直接的影响的。西洋发声方法普遍运用的是胸腹式呼吸, 中国戏曲及民间唱法讲究的是丹田之气, 有的优秀的民间歌手则说用力点是在肚子上, 等等说法不一。那么这个气息具体在那个位置, 需在歌唱中根据实际感受和体验灵活运用。歌唱的气息大致在肚脐位置的腹部和腰部, 根据乐句的需要有快吸慢吐、慢吸慢吐, 针对提高吸气吐气的活动及加强腹部的力量, 还有快吸快吐的训练, 有的人称之为“蛤蟆气”或“狗喘气”。
在课堂中常常会有学生问, 运用气息时肚子是吸着还是鼓着。每个人由于感觉和习惯不同, 运用气息时肚子的动作不是完全一致的, 但他们很多都能拥有美好的声音。运用的气息和歌唱发声是不是协调, 是有助于发声还是与声音存在矛盾, 是检验自己歌唱中气息运用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在训练时遇到问题可以试着通过改变呼吸的方式, 达到改善声音的目的。
4. 共鸣的问题
声音因为在腔体里振动而扩大了自身的响度。声带发出的声音会在鼻窦腔、口腔、喉腔、胸腔等地方有效的产生共振, 从而增大了音量, 还会得到圆润的效果。当然, 共鸣也是根据个人的审美和歌曲风格的不同可以改变的, 民族、美声、原生态、戏曲、通俗的演唱中共鸣的使用是有很大区别的, 反过来说不同的使用共鸣使用可以改变歌曲的风格。例如同一首歌曲, 采用不同方式的共鸣演唱就会出现不同的效果。可以说良好的共鸣是歌唱者永远追求的, 拥有良好的共鸣, 才可以真正的用声音来表现歌曲丰富的情感。
在教学中想要使学生达到良好的共鸣不是容易的, 它是建立在正确呼吸和发声、歌唱整体协调和平衡基础上的。所以学生声音的共鸣也不是单独训练的, 它需要检查调整发声的问题, 使用气息的问题、整体歌唱状态的问题等等。
5. 乐感
在良好的歌唱天赋方面, 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具备很好的音乐感觉, 不仅仅是听音乐时, 还要在歌唱时也能够传达出生动的、具有感染力的音乐感觉。有些人声音技巧运用的非常好, 声音很华丽, 但只能带给听众听力上的感觉, 不能激起听众内心的真情感。具有良好乐感的人能够把人带到歌曲所表现的情境中去, 给人真正的美感和感动。也有一些靠舞台表演、面部表情、舞台包装等手段表现歌曲情感意境的人, 最多只能带动人的一些情绪而已, 与以声音触动人的情感有很大的差距。
如果说某人声音上有一些天生不足还可以通过后天的方法来改善的话, 那么乐感则大部分来自与生俱来的音乐感知力和表现力。在舞台上要把这种感觉表现出来需要具备正确的、成熟的歌唱基础。
在课堂中, 许多学生还是把大部分注意力放在了声音方面, 声音是音乐表现的最重要的手段, 声音的质量决定了音乐的质量, 但是音乐的最终目的却是表现人的情感, 所以在训练学生的歌唱时一定不能只重技术, 而轻情感表现, 长期下来, 一定会养成演唱缺乏感情的问题。
三、结语
综合性重点大学 篇10
孔子曰“不学礼, 无以立。”又荀子曰“人无礼则不生, 事无礼则不成, 国无礼则不安。”可见, 礼仪是做人的根本。一个人要成人、成才, 必须先从学礼开始。礼仪教育是德育、美育的重要内容。因此, 在综合性大学开设礼仪课程, 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具有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本文将针对在综合性大学开设礼仪课程的各方面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寻找提高大学生礼仪修养的有效途径。
一、在综合性大学开设礼仪课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目前中国综合性大学, 特别是以理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 侧重于大学生理论培养、专业知识以及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而对于大学生礼仪方面的培养, 却不够重视。因此, 综合性大学开设礼仪课程的普及率偏低。这导致了综合性大学的学生礼仪知识的匮乏, 普遍缺乏礼仪培养, 在待人处事方面缺乏必要训练, 严重偏离了综合性大学的培养人才的方向。根据对大学生求职、社交等调研结果, 笔者深深感受到提高大学生礼仪修养的重要性, 更加认识到在综合性大学开设礼仪课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在综合性大学开设礼仪课程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当前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 中国礼仪教育也处于转型过渡阶段, 传统的礼仪教育体系已不起作用, 新的礼仪教育体系尚在萌芽阶段, 社会大量存在着彻底抛弃中华传统礼仪, 以及全盘接受西方礼仪教育的声音。这集中体现在中国综合性大学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而忽视人的素养、礼仪素质教育。目前, 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综合性大学开设礼仪课程, 进行礼仪素质教育遇到很大的困难和挑战。
中国具有五千年的礼仪文化沉淀, 礼仪传承有深厚的思想基础。然而, 由于近现代政治的需要和历次围剿封建制度运动的冲击, 中国传统礼仪被简单等同于封建礼教, 并加以全盘否定, 这使得礼仪在个人及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被大大降低, 礼仪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也日渐被人忽视。而当代由于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功利化思潮严重影响人们的思想, “金钱至上”、“唯成绩论”和“无用礼仪”等观念进一步弱化了礼仪在道德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因此, 礼仪并未成为综合性大学培养学生道德素质的实践手段。在综合性大学开设礼仪课程, 需要宣传和推广礼仪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需要改变礼仪素质教育在道德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较低的不利局面, 提高公众以及教育者对礼仪素质教育的认同感。
三、综合性大学开设大学生礼仪课程的对策探讨
课程建设是学科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综合性大学非常重要的一项基本建设。开设大学生礼仪课程是构建具有综合性大学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一环。由上述内容可知, 在综合性大学开设大学生礼仪课程面临着的困难和挑战。因此, 需要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 根据其实际情况, 采取措施解决在综合性大学开设大学生礼仪课程遇到的一系列问题, 促进礼仪素质教育的发展, 构建高质量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为培养高质量、创新人才提供坚实的课程保障。
借鉴当前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成果及教育经验, 笔者认为, 在综合性大学建设规范、科学的礼仪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开设大学生礼仪课程, 应遵循以下对策:
1.综合性大学行政、决策部门高度重视礼仪素质教育工作是关键。综合性大学行政、决策部门, 特别学校一把手是全校的最高决策者, 是学校礼仪素质教育工作的关键, 只有他们高度重视, 通力合作, 学校礼仪素质教育工作才能取得实质性的成效, 开设礼仪课程才能实现。因此, 要通过各种宣传方式和途径, 让综合性大学行政、决策部门真正意识到大学生对个人形象的维护将直接有助于学校形象的维护, 正确认识到礼仪素质教育课程在道德教育中的基础性的地位, 从而促使综合性大学专门开设礼仪素质课程, 通过课堂系统地教会学生各种礼仪知识, 让他们懂得该如何塑造良好的礼仪形象。
2.建立高效的“礼仪素质教育课程设置委员会”, 加强对礼仪素质教育课程的规划和管理。委员会可由综合性大学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各院系负责人及有关专家组成, 专门负责研究和制订服务综合性大学各院系的礼仪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相关政策、实施方案以及有关礼仪素质教育课程设置与改革的重大问题。通过这一组织机构的建立, 加强对礼仪素质教育课程的规划、组织和管理, 确保礼仪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以丰富综合性大学思想道德教育的内涵。
3.明确综合性大学开设礼仪课程的教学目标。高校应积极发挥礼仪修养教育的德育作用, 开设礼仪课程主要目标就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基本理论和具体规范的教育, 使大学生“知”礼、“学”礼、“守”礼、“用”礼。具体来说, 礼仪教学通过切实有效的教育, 培养学生宽容、谦和、真诚的待人态度, 培养学生“上善若水”的做人品行, 培养学生大方得体、不卑不亢、谈吐文雅的行为举止, 提升个人修养素质, 最终使大学生成为道德高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摘要:礼仪修养不仅是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 也是他们社会交往、商务活动和其他各项事业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针对当代大学生礼仪修养的不良现象, 提出了在综合性大学开设礼仪教育课程, 培养当代大学生礼仪素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讨论了所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并且对综合性大学发挥自身优势, 开设礼仪教育课程的对策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综合性大学,礼仪素质教育,礼仪课程
参考文献
[1]何秋叶.大学生沟通与礼仪[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钟万林.大学生礼仪——课程教学实践探索[J].决策管理.
[3]李青.现代礼仪——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8, 1:18-20.
[4]薛琼.关于加强大学生礼仪素养教育的思考[J].2006, 4 (12) .
艺术设计教育在综合性大学的应用 篇11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育;综合性大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3-99-2
0 引言
目前,我国的教育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时期,近几年的教育变革给我国的高等教育带来了不小的变化,而艺术设计教育作为新时代的产物,近几年的变革为其带来了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
现代艺术教育是在1950年左右诞生的,自文化大革命以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虽然说我国的现代艺术教育的发展相比西方是较晚的,但是目前也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学科专业齐全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教学体系。而在综合性大学当中,艺术设计教育更是得到了不小的发展。
1 综合性大学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
艺术设计教育发展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在这20多年的发展历程当中,艺术设计教育经历了从过去的工艺美术当中变革,吸取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对国外优秀的教育体系进行借鉴,其已经逐渐的发展至成熟。只是尽管如此,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1]虽然说我国的艺术教育已经发展至成熟,但是成熟的方向却是存在缺陷的,目前我国不少综合性大学当中的艺术设计教育针对的仅仅只是对专业设计师的培养,忽略了对广大受众、艺术消费者的作用,在这一方面其还需要进行改进。
2 艺术设计教育在综合性大学所存在的问题
综合性大学相对于其他专业的大学来说,其所拥有的学科种类是多样的,基础的、公共的、人文类的,除此以外其所拥有的教学设施和教学体系也是较为完善的。因此综合性大学的教学优势是比其他的大学所不能比拟的。但是艺术设计教育在其当中的应用依旧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2.1 学校中艺术氛围差
对于综合性大学来说,校园的艺术文化氛围建设是衡量其综合文化建设的重要标志。中国的艺术教育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在其前期的发展过程当中,[2]艺术设计教育由于受到过去传统美学的限制,不少的大学将其等同于艺术教育,而艺术教育的教育宗旨则是以培养专业艺术人才为标准的,在过去的艺术教育当中,其所注重的是精英教育,而这种的精英教育却是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的,而这一种缺陷却是导致我国的传统艺术教育向三方面发展,这三方面为:绘画、唯美以及单科。
艺术设计教育是需要艺术氛围的培养的,如果艺术氛围缺失则会导致很多的问题。在我国不少的综合性大学当中,其艺术氛围是不够的。这也就导致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存在着阻碍。
2.2 看待艺术类专业的眼光落后
在建国以前,中国的社会动荡不息,艺术的发展也因此受限,过去传统的中国画不能够完全的将我国人民的生活反映出来,因此当时我国的知识分子所选择的、借鉴的则是西方的文化与艺术。[3]建国以后,我国社会得到了稳定,艺术设计教育也得到了不小的发展,只是由于我国受到当时思想的影响,现在的人在看待艺术类专业的眼光依旧还像过去一样,导致艺术设计教育在综合性大学当中的发展受到了阻碍。
2.3 艺术类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
我国是自1999年开始实行的扩招政策,也正是那个时期,我国各类大学才开始纷纷设立艺术类专业。目前我国设立艺术类专业的学校大概有800多所,专业种类也是多不胜数。但是由于艺术类专业所需要的是一对一的教学,开设学校的数量以及专业的种类是够多了,但是师资力量的问题则是逐渐的突显出来,尤其是在综合性大学当中,艺术类的师资力量更是薄弱。这也就导致艺术设计教育在综合性大学当中的发展受到限制。
2.4 考试制度的制约
中国一直以来所实行教育考察制度都是考试制度,任何一所大学挑选人才的标准都是以学生的高考分数为基础的。正式因为如此,我国中小学校由于受到升学率的压力,在艺术教育方面基本上都是围着高考转的,在高考之前,学生们的艺术教育大多都是以培训班为主的,而各大高校当中,[4]艺术类教育所需要的分数是专业分与文化分相结合的,在文化分上的要求就相对要低一些,长期以来在我国也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在某一程度上是制约了我国艺术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的。
3 解决措施
3.1 增加校园艺术氛围
综合性大学是以传送复合型人才为主的,目前大多数较为出名的综合性大学都设立了艺术类专业。近几年,我国在科技、艺术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综合性大学作为为我国传输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基地,为了更好的培养出艺术类专业人才,首先必须要创立一个活跃的艺术氛围,多开办一些艺术交流会,加大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3.2 加强师资建设
艺术设计教育若想要在综合性大学当中得到发展,那么就必须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只是由于受到我国目前教育制度的影响,导致我国目前报考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大多都是在文化课上存在着一定困难的。[5]那么这也就要求各综合性大学的师资力量要更强大。例如:各综合性大学需要建立一套严格、科学的教师管理体系,对艺术类的教师进行优胜劣汰的选拔,再就是需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为未来的艺术教育做准备。
4 教学方法变革进程的掌握
艺术设计类课程由于要紧随时代发展的趋势,所以变化性较强,这就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具有时代性、创新性,能够实时更新知识。用以传递到学生,使学生能更快更好的应用新知识,不至与社会脱钩。同时也要求教师要时刻思考教学方法的变化现在的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方法应从告诉学生结果向启发学生思维的方向转换。在设计教育进行初期,对于设计知识的汲取大多只能从学校进行,大部分学生没有其他渠道了解设计知识,所以当时的教学方法多是要“授人以鱼”,但是现在的学生有更多的角度去通晓什么是设计,也看了很多优秀作品,掌握了多种设计手法,所以教学中要传递的将不仅仅是什么是设计,而是要引导学生去思考,转换学生的传统思维,使得教学行为向“授人以渔”方向转化该教学行为的变化,要求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上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教学行为有效性的考察也是从学生是否能够掌握正确的设计思考方式上入手。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艺术设计教育在综合性大学当中的发展还存着一定的缺陷。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对艺术类人才的需求是越来越大,这也就要求我国综合性大学加强对艺术类专业人才进行培养,本文针对艺术设计教育目前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对应的发展策略,希望能为大家带来一定的借鉴。
参 考 文 献
[1] 周利群,吕晓萌.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协同创新的探索与实践——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设计之都创意·研发中心”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6:95-98.
[2] 宋博.艺术设计中国梦有多远——对当代艺术设计教育现状思考[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09:163-165.
[3] 杨静康.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双导师制”的创新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5,21:168.
[4] 黄永健.我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理念的比较与思考[J]. 现代装饰(理论),2016,03:283.
综合性重点大学 篇12
在世界教育发展的过程中, 职前教师教育走过了由专门的师范院校培养师资、师范院校与综合性大学共同培养师资、综合性大学培养师资三个阶段, 我国在民国时期曾经形成主要由综合性大学培养中学师资、师范学校培养小学师资的师资培养体系。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采用苏联教育模式, 建立了相对独立的师范教育体系, 即由本科师范院校培养高中师资、由高等专科师范学校培养初中师资, 中等师范学校培养小学师资。国家在部属的六所重点师范院校设立教育系, 培养教育学、心理学人才, 以满足师范教育对教育学、心理学师资与研究人才的需要。改革开放后,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 对教育学、心理学的教学与科研人才的需求旺盛, 我国各省区的重点师范大学在1980年前后陆续开办了教育系, 一般设有教育学专业和心理学专业。随着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国际教师教育的理念与模式对我国教师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 教师教育体制也由单纯的师范院校模式转变为以师范院校为主、综合性大学及多科性大学积极参与的模式。20世纪80年代厦门大学在国内开建国后综合性大学培养高层次教育学人才的先河。20世纪90年代后至今, 据不完全统计, 陆续有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兰州大学、中山大学成立了教育学院, 厦门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成立了教育研究院。这些985院校已成为我国高层次教育学心理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部分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如河北大学、山西大学、河南大学、苏州大学、湖北大学、广西大学、南昌大学等建立了教育学院。综合性大学建立教育学院是我国教育学科发展的里程碑, 标志着教育学从单一的师范教育的工具性学科, 被公认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使教育学科的发展进入了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并驾齐驱的发展阶段。
1949年国民党统治区共有205所高校, 包括公立学校、私立学校、教会学校, 其中主体是综合性大学, 设有文、理、法、工、农、医、教育等学院。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仿效前苏联高等学校的类型调整高等教育类型结构分为综合大学 (设文、理学科) 和专门学院 (按工、农、医、师范、财经、政法、艺术、语言、体育等学科分别设置) 两种。重点进行综合性大学的调整, 调整工作自1952年至1957年底结束。1957年我国共有高等学校229所, 其中综合大学17所、工业院校44所、师范院校58所、医药院校37所、农林院校31所、语言院校8所、财经院校5所、政法院校和体育院校6所、艺术院校17所、其他院校1所。这17所综合大学目前绝大多数都进入了985学校行列。师范院校的数量在各类院校中最多, 国内教育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力量基本上集中在师范院校。1958年在全民“大跃进”的背景下, 开始了高等教育大跃进, 高等学校实行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 鼓励各省区建立相对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在这样的形势下, 多数省区开始建立省属的综合大学, 如黑龙江大学、辽宁大学、河北大学、安徽大学、杭州大学、江西大学、广西大学、湘潭大学、贵州大学、新疆大学, 这些大学基本上构成目前我国省属综合性大学的第一梯队的主要成员。
20世纪90年代, 全国高等教育界在经过深刻的反思后, 得出了如下结论:必须改革建国后一直坚持的高等教育的苏联式办学模式, 要改变单纯的按综合性大学、工科、农科、医科、师范分科办学的传统方式, 按现代科学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培养复合型人才。计划经济时期综合性大学只设有文理两科专业, 极大地限制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在全国范围内, 大多数综合性大学通过合校、新设专业或两种方式相结合的形式, 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大学。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黑龙江大学实现了跨越性发展, 在进入21世纪后, 作出了发展教育学、农学、工学、艺术等学科的战略决策。2002年下半年, 黑龙江大学开始筹办教育学院, 2003年5月, 学校正式宣布成立黑龙江大学教育学院。这一决策, 符合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 占据了综合性大学发展的制高点, 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特点。21世纪最显著的特点是人力资源是国家强盛的主要基础, 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决定了国力的强弱。人才培养的基础在于教育。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同志在全国第四届科学研究成果奖颁奖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成立大会的讲话中精辟地指出, 强国必先强教, 强教必兴科研。教育的科学发展也离不开科学的教育理论的引领, 缺少教育科学研究支撑的教育不可能是遵循规律的教育, 教育科学科研必须服务于教育的发展。在21世纪每一位社会成员都要进行终身教育, 教育将是最大的行业, 教育学心理学学科专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这一思想理念成为建立教育学院的理论基础, 支持着教育学学科的教学与科研人员一路前行。
第一, 坚持正确的办院方针。从建院之日起, 就坚持高起点、高质量, 为教育发展服务, 成为黑龙江省教育科学与心理科学的教学科研重要基地的办学目标。十年坚持以恒、矢志不移。
第二,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师资队伍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学院的办学水平和发展潜力。在筹建学院之初, 就从其他高校和科研院所引进人才, 使学院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拥有了一批富有办学经验的骨干力量。从实际需要出发, 主要从国内重点大学引进高学历的青年教师, 学缘结构合理。中青年教师异军突起, 成长迅速, 多名教师获得了省级奖励, 成为学院发展的中坚力量。
第三, 突出本科教学地位, 不断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结合综合性大学的特点, 认真研究国内各高校 (主要是重点师范院校和重点综合性大学) 教育学、应用心理学的培养方案, 反复对比, 突出科学性、创新性、适用性等特点。针对新建学院和以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师资队伍实际情况, 学院充分发挥中年教师的作用, 在建院初期, 学院中年教师为学院的教学工作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全院任课教师充分发挥教育学心理学的学科优势, 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有效提高全院的教育教学质量。
第四, 大力提升科研水平, 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黑龙江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有很强的实力, 在全国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整体实力的排名远远高于学校在全国高校的排名。作为一个新建学院, 从建院初到现在, 历届院领导班子都将科研工作作为学院发展的基础。经过十年的努力, 学院已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科研队伍, 形成了自己的科研特色, 一些研究领域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在省内居领先地位。
第五, 重视研究生工作。由于教育学学科的特点, 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学院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对此, 几届领导班子都有清醒的认识, 坚持不懈地推进学科建设, 在同期组建的几个新建学院中, 教育学院的硕士点数量和招生规模都居首位。
当前, 全国高等教育进入了稳定规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阶段。教育学学科发展出现了新的特点, 不同的学校根据学校的办学层次与发展目标, 对本校教育学科与专业的发展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六所部属重点师范大学和进入“985”系列的设有教育学学科的综合性大学和多科性大学, 主要在研究生层次发展教育学学科, 成为教育学学科的第一梯队;各省区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和设有教育学和心理学学科专业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大多采取研究生和本科生发展并重的发展路径;一般师范学院和由师范院校与其他类院校合并或独自转型的综合性学院主要发展面向学前教育、初等教育、特殊教育的教育学和心理学专业。这种办学层次和特色的分化极为明显。
多年来, 黑龙江大学坚持“教学、科研、学科”三位一体的内涵发展模式, 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 为国家及区域服务的能力显著提高, 以成为省部共建大学为标志, 进入中国高等教育重点大学行列。根据上述分析, 黑龙江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要坚定不移地实现建院初期提出的奋斗目标:经过不懈努力, 使学院成为省内领先、东北地区一流、国内有影响的教育学院。要真正依托黑龙江大学综合性大学的优势, 在若干个研究方向实现突破, 培养出在全国有影响的领军人物, 以此形成有较强实力的科研梯队, 建立学术高地, 进入本校主流学院的行列。教育学专业要逐步过渡到以研究生层次教育为主, 应用心理学专业逐步过渡到本科层次教育与研究生层次教育并重;走教育学学科传统发展的老路是没有出路的。黑龙江省就经济规模和人口数量属于中等省份, 但却是一个高等教育大省, 而且是一个师范教育大省, 现在所有的综合性大学和综合性学院除黑龙江大学外, 均是由师范院校或由师范院校与其他高校合并而成。目前还有7所高等师范院校。走立足中端争取高端的发展路线, 是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发展的必然选择。坚持理论创新, 重视构建学术高地, 形成自己的学科优势, 应是黑龙江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发展路径的正确选择。
摘要:综合性大学设立教育学院培养教育学学科教学与研究人员是世界大多数国家的通行做法, 我国在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百余年历史中, 综合性大学教育学院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历程。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地方高校的排头兵, 近年来其教育学院的发展势头很好。黑龙江大学是一所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学校, 黑龙江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走过了十年的发展历程, 本文以其为例, 分析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的发展历程, 总结经验, 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