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众多元化需求

2024-05-15

受众多元化需求(共7篇)

受众多元化需求 篇1

据CNNIC发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中国网民达5.91亿,网络新闻受众达4.61亿,使用率78%。网络新闻作为网民的基础应用之一,会随着网民规模的增长而上升。同时,网络新闻因为及时性、交互性等优势,加之视频等内容的引入,有效地扩大了受众规模。但是,微博、手机书等新兴信息传播渠道的出现影响了网民对于传统网络新闻渠道的使用;同时,互联网逐步向低学历、高年龄群体渗透,这部分人对于网络新闻的需求程度相对较低,网络新闻整体渗透难度加大。这就要求网络新闻编辑正视不同受众的多元需求,在重视对新闻内容进行再创作的同时,注重编辑形式的创新,使网络新闻得到有效传播。

正视网络受众的多元需求

1.网络受众的外在显性需求

网络信息浩如烟海,受众总是从中挑选出可以满足自己某种需求的信息。网络受众的外在显性需求主要是:获取信息、学习与工作需要、休闲娱乐、个人交往、网上购物、追崇时尚等。从外在显性需求来看,网络受众的需求在一定时期后就会处于停滞徘徊状态。如果不能有效地激发和满足受众的新需求,他们对网络的满意度就会不断下降。

2.网络受众的内在隐性需求

在网络受众的外在显性需求下面,隐藏着更为复杂的内在隐性需求。亚伯拉罕·马斯洛将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分为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交的需求、尊重的需求。网络受众的内在隐性需求,实际上也在这样一个框架内。

生理的需求。网络新闻媒介因其文字、声音、图像三合一的优势成为提供消遣和娱乐的重要途径,满足了受众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受众可以按自己意愿去接触与使用信息,可以自由地选择和利用网上消遣和娱乐方式,可以通过QQ、BBS等发表在现实中不敢发表的言论,或者通过与他人辩论、争吵进行渲泄,带来生理、心理上的满足感。

安全的需求。网络不仅仅是一个信息传播渠道,还是一个生活空间,是人们了解外界信息、把握环境变化的一种重要手段。网络新闻媒介经常向受众发布危险预告,提供关于社会、经济、军事等方面的重要新闻,可以帮助受众对所处的社会环境进行研判。同时,网络病毒和网络攻击是受众对互联网最反感的两大因素,也是互联网亟待解决的安全问题。

社交的需求。网络本身是一个虚拟空间,但它所实现的交流却是真实的。网络受众可以通过聊天室、邮件等实现与编辑、记者、甚至新闻人物的一对一交流,可以通过论坛、QQ群等实现受众之间的人际交流,可以通过网上求职、网上教育、网络购物、网上预订等方式方便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可以将网上交流延伸到网下,使人际交流的范围、方式、深度和频率等发生改变,进一步满足社交的需求。

尊重的需求。网络媒介中的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或其它节目,大多具有明确的、社会公认的价值观,可为受众提供自我评价的参考框架。在感知新闻要素的过程中,受众往往就会反省自身言行,即怎样做是正确的,怎样做才会得到尊重,并自觉不自觉地协调自己的观念和行为。当然,网络社会是一个十分矛盾、复杂的环境,各种价值观都可能被传播,这必然会对社会主流价值体系造成一定冲击。

对网络新闻内容的再创作要适应受众的多元需求

不同受众对网络新闻的多元需求,决定了网络新闻再创作要不断创新,以迎合和引导不同层次的受众对新闻内容的多元需求。

1.有效整合信息——适应不同受众的多元需求。受众上网阅读新闻是为了了解外界发生的事情,获取与己相关或有所帮助的信息,从而消除对周围环境认识上的不确定性,获得安全感并找到行动方向。因此,网络新闻编辑要把握好对受众需求的迎合和引导,满足受众的多元需求。一要做好信息筛选工作。网络新闻的内容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应从宏观和微观上把握不同受众的多元需求。二要充分发掘新闻信息所蕴藏的价值。不能仅仅满足于做新闻搬运工,而应有效整合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出本网站特有的、与其它媒体和网站有差别的新闻,做出网站特色。三要有机组织新闻内容。要充分发挥网络新闻的汇总功能,通过专题报道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报道透析和展示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全景、全貌、全过程,使新闻信息资源配置的效能达到最优化。

2.把好标题关——满足受众对新闻标题的第一依赖。网络新闻通常采取逐级分层的引导式版面结构布局,最先进入受众眼帘的是新闻标题的链动组合,而新闻的深层内容往往需要通过点击链接才能打开,因此,标题成了受众是否索取深层新闻内容的第一引导力量,把好标题关也就成了网络新闻再创作的重点。制作标题是一项最具创造性的工作,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并需要大胆的创新精神,做一个好标题无异于完成一件艺术品①。为了满足受众对新闻标题的第一依赖,在对标题的再创作活动中,一要突出重点,要选择最重要、最具体的事实和观点入题;二要强调新意,要鲜活生动、幽默风趣,能让人眼前一亮;三要简洁明快,要以提示新闻事实为主;四要准确描述,要一语中的,而不是故弄玄虚、做“标题党”;五要寓意深刻,要虚实结合,能引人反思、催人奋进。

3.新旧结合、深浅结合——满足受众对新闻深度追求的无限延伸。受众总是渴望得知最新信息来满足低层次的生理和安全需求,但并不是最新的就是最有价值的。在重大新闻事件面前,受众阅读新闻除了获得信息量的满足,还渴望获得更多关于新闻事件的深度报道,从而获得高层次的精神与心理需求。对于具体的新闻事件,受众最需要的往往并不是一连串的即时新闻,而是对新闻背景的清晰展示,是对新闻波及的影响范围和程度的深入分析,是对主体新闻发展趋势的准确预测。因此,网络新闻编辑既要选用对新闻事件进行及时报道的稿件,也要注重选用那些对新闻事件的重点和要点进行整合、回顾、分析的稿件,在新与旧、深与浅之间寻求平衡,做到新旧结合、深浅结合;既满足受众对信息量的追求,满足受众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也能满足受众对新闻深度追求的无限延伸。

4.发挥网络媒体的互动优势——提高受众参与新闻生产和传播的积极性。传受互动是网络媒体最独特、最别具特色的特征之一。受众可以在接受信息的同时,在网络媒体的交互性信息平台上表达自己的见解、情感和需求,甚至可以直接跟网络媒体和编辑进行交流。受众的全面参与,可以使网络新闻编辑及时全面地了解受众的情感趋向、利益需求和价值标准,从而有效调整策略,但同时也会凸显网络新闻生产和传播的多元性。这对网络新闻编辑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一要保证与受众交流的交互性信息平台通畅,方便受众进入新闻生产和传播流程,并及时获取来自受众的信息;二要尊重但不迷信受众在网络新闻生产和传播中的作用,学会透过表象来了解受众的真实需求,进而洞悉社会的真实面貌;三要在报道的策划阶段就充分考虑到互动手段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使受众更多地直接参与新闻创作的全过程。

编辑形式创新要有利于网络新闻的有效传播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对下载速度过慢、导航系统混乱、图片使用不协调、动画技术使用不当、过度使用超链接等抱怨不已,这些,都对编辑形式的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不断满足受众日益提高的审美、信任、尊重、自我实现等需求的编辑形式,才能使网络新闻得到有效传播。

1.在形式呈现上符合视觉中心原理。视觉中心是指人的视野在一个平面上的中心点。通常,人的视觉中心会在物理中心的偏左上方。视觉中心是最能有效地集中注意力的结构,一个界面只能有一个强大的视觉中心,不允许其他强刺激点削弱它的作用。基于这一特点,在形式呈现上,应将最重要的新闻、图片放在网络新闻界面中心点偏左上一些,也就是视觉中心的位置。不同新闻界面的视觉中心应该是独具特色的、不同风格的,但又不能从界面的其他部分中孤立出来。受众接触新闻界面时,首先感知的是界面的整体外貌和界面中最具刺激强度的部分。因此,在进行网页设计时,在视觉中心以外布局的强刺激点不宜超过3个,否则,受众就会被搞糊涂,视觉中心的作用就难以发挥出来。

2.在版面编排上适合受众的扫描式阅读习惯。扫描式阅读已经成为网络新闻阅读的主要方式。这种阅读带有极大的跳跃性和检索性,如果在版面编排上不适合受众的扫描式阅读习惯,就难以抓住受众飞速运行的眼球。在新闻网站丰富的纵横链动结构中,受众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接收新闻的内容种类,决定浏览新闻的时间顺序和时间长度,对接收新闻的过程实施全方位自由选择和调配②。为了保证信息传播的丰富度、深刻度,在版面编排上,一要合理设计网站的整体结构,便于受众在网站的任何位置都可以看到网站的主要功能和主体内容;二要合理使用选项卡技术,建立起更加合理的链接组合系统,让受众可以快速查找和选择接收新闻的内容种类;三要将相近相类似的稿件组块编辑,从而增加受众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四要注意一个新闻栏目一次信息呈现的条数最好不超过9条;五要注重版面编排的固定与变换,在新闻网页求新求变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受众的阅读习惯;六要根据版面设计的美学原则,使版面编排能给受众阅读带来美的享受。

3.在图片运用上充分考虑受众的接受习惯和网络发展现状。虚拟空间是网络新闻赖以生存的环境,单纯的文字内容很可能让人怀疑其真实性。在网络新闻界面上,恰当使用图片,既能调剂和美化版面,又会给人以直观的效果,起到证实性作用。网络头条新闻和重要新闻往往都有配图,而且常用图片即时传送消息。网络新闻编辑在选择新闻图片时,要尽可能选择那些新鲜生动的、能直观地捕捉新闻瞬间的、能反映社会深层问题和促进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图片。在图片的使用上,不管是主页上的主图、头条新闻的配图照片、新闻正文的配图还是单独的图片新闻报道,都要适度使用。如果过多地考虑图片的数量和质量而牺牲了网络的信息传输速度,只能让受众望而却步。

4.在多媒体技术运用上充分满足受众的视听享受。利用多媒体技术满足受众的视觉和听觉享受是网络媒体优于传统媒体的地方。音频技术的使用可以让不同时间的受众倾听事件发生时的声音,增加了真实感;视频技术的使用可以给受众带来强烈的现场感,尤其是重大新闻事件更具吸引力;动画技术可以对现场进行仿真模拟,使新闻事件得以真实再现,动画描述事件的生动性也是网络媒体吸引受众并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重要原因。当然,过多过频繁使用多媒体技术,势必会对信息传输速度造成较大影响,也会对受众阅读新闻造成干扰,不利于受众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思考,不利于网络新闻的有效传播。

注释

1方洁:《如何借鉴西方新闻标题的制作技巧》,《新闻与写作》,2009(4),第100页。

2高钢:《怎样为网络媒体写新闻》,《新闻战线》,2004(4),第54页。

受众多元化需求 篇2

一、受众心理研究

对观众的研究是我们电视理论研究中的盲点, 中国目前也没有形成“电视节目———收视率———观众”的研究体系, 收视率调查公司的数据不能即时地影响节目的改进, 节目制作与观众的欣赏口味没有直接沟通的渠道。我们目前所能做的是以现有的数据为对象, 研究中国电视观众的大体特征, 它的总体状貌仍然决定着中国电视业的基本走向, 也据此对综艺性节目做一个判断。目前, 我国电视观众的构成显示出我国目前的观众特点如下:

1. 结构呈现多层次

(1) 受众整体文化水平普遍偏低, 以初中文化程度为界, 文化程度越高的人群, 看电视的比例越小。文化水平低的收视群占总人口的大多数, 他们是中国目前的收视主体, 家庭的休闲活动还很依赖电视。

(2) 综艺性节目的受众群:以中国目前的电视消费情况而言, 可以把大部分观众具有普遍性的收视行为特征归纳为以下主要几种:

(1) 个人化收看:收看需要依次为影视剧、娱乐综艺、音乐录像、娱乐资讯节目、对象化栏目。

(2) 家庭化收看:收看需要依次为娱乐综艺、影视剧、新闻纪实节目。

(3) 对象化收看:收视兴趣一般集中在一些新闻、资讯节目、服务性栏目、教育类节目。

(4) 习惯化收看:这种收看选择完全以视听感受为标准, 音乐电视类、综艺节目、文艺栏目、音乐节目、电视电影往往具有吸引力。

从以上主要的几种收视行为中, 不难看出综艺类节目仍然在大部分人的主要收视需要中。

2. 综艺性节目所体现的当代人的娱乐心理

电视娱乐节目潮流中的文本除了具备综艺节目所具备的场面性, 满足人们的看热闹的心理之外, 还体现出人们新的娱乐倾向:戏谑的模仿、体验刺激、碰撞机遇、恶俗的快感、揭私与滥情等。

二、满足受众审美需求

综艺性电视节目是按照电视观众的艺术审美需求编导的, 它的作用在于满足电视观众领略艺术美感的情趣和意味。显然, 欣赏价值是衡量这类节目的标尺。

综艺性电视节目的编导, 是传播给电视观众艺术节目上的把关人。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之内, 让电视观众欣赏到什么, 往往要由他们来决定。这样, 作为晚会导演有没有深层的审美观念, 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我们知道, 电视节目是通过媒介作用于人的双项感官的, 即是说, 电视的媒介包括电子视讯和声讯, 分别作用于人的耳朵和眼睛。通过耳听眼看, 使人对电视节目的感受具体、直观, 最终获得感情范围的享受。从美学角度来看, 电视欣赏又是知觉的美学感受和心理的美学体味的结合。它使人的大脑开拓条条纵的和横的通道, 使之得以保留曾在短瞬间活跃于电视观众心中的审美意象。正因为电视综艺节目具有这样的长处, 才使得电视节目的声色之美, 在一定程度上说大大超过舞台艺术。相对于舞台的表演和银幕的再现而论, 它可以使观众看到他们的想要看到的, 平时难以看到的表演者的感官和动作。电视文艺中的视觉为主的表演类节目, 可以间接地向电视观众提供感情信息;而以听觉为主的歌唱类节目, 可以直接地向电视观众提供感情信息。综艺性电视节目的编导, 培养和增强了欣赏观念, 便可以通过多种艺术手法, 把提供给电视观众的视觉和听觉信息转化和增大, 强化电视文艺节目的欣赏性。

比如说, 电视以视觉感官为主, 就要有清晰生动的图像。这里的核心是动, 因为动更接近电视观众的生活, 更能调动他们的情感, 靠着节目表演者的动作表情和摄像机的运动, 提供给电视观众美的画面, 不但构图要美, 而且内涵要丰富。这就要求导演从欣赏的观念出发去界定和在符合艺术规律的前提下规范表演者的表演。如果没有欣赏观念, 对要传播给电视观众的文艺节目没有欣赏情趣, 那么节目就可能杂乱无章, 甚至可能破坏了艺术美。正因为如此, 电视节目的编导在设计、组织和导演节目时, 需要特别注意画面表现, 让人看到、看清、看全, 这样才能在观众那里产生欣赏的心理美感。

我们这里强调视觉, 并非忽视声音的创造和再现作用, 因为听在电视节目中的功用, 基础在于说明, 作用在于深化。笔者在编导节目时, 有意识地追求了节目的欣赏性。调动多种电视传播手段, 把一个个最美的画面传播给观众, 这样的节目的可视性和感受力都较为强烈, 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便是编导注重和增强欣赏观念的结果。从编导的欣赏观念到观众的艺术享受, 中间过程并不漫长, 也不复杂, 但是解决得不好, 却有可能使编导事倍功半。■

动画角色塑造的受众审美心理需求 篇3

分析受众群体的情感需求, 动画作品的情感表达才会更加准确, 更容易被受众群体所接受。

1 观众与角色的情感共鸣

巴拉兹说过:“电影艺术的全新表现方法所描绘的不再是海上的飓风或是火山的爆发, 而可能是从人的眼角里慢慢流出的一滴寂寞的眼泪。”观众在观影过程中, 和影片中的角色共同经历剧情的发展, 当情感的转变或爆发时, 会有一个情感上的预示或者说是提示, 此时观众心理会有一个情感期待, 等着角色带领自己去感受和完成, 最终角色完成情感倾诉, 观众的情感得到释放, 这个过程就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

观众与角色的情感上产生共鸣是需要一些必备条件的, 首先, 角色无论是外形还是性格都是符合观众审美情趣的, 或者是满足观众审美心理需求的;其次, 角色的情感表达是符合观众的情感期待的, 能让观众联想到自己的情感空间去, 并有感同身受的体验。即使角色的情感转折是超出观众的情感期许或是背道而驰的, 但这个情感共鸣并不是一定在观看过程中, 也会发生在之后观众的思考。

动画作品的导演在创作过程中, 往往会借助角色去倾诉自己的情感, 导演的情感夹杂着很多主观因素, 个人的价值观、阅历、思维模式等等。使角色适当的去表达情感, 需要考虑到受众群体的情感期待, 这需要做很多工作。对受众人群的审美心理、情感期待做市场分析是创作的前提工作, 结合自己的情感空间, 使角色的情感丰富饱满, 才能更好的迎合观众的审美心理。当然这更多的适合商业运作的动画创作, 其他形式的动画创作更多的是先让观众被动的去接受角色的情感宣泄, 观众在接受之后表现出的赞同和理解才是创作者自身的情感期待。自然这类型的动画作品是适应于它自己的受众群体的, 是小众的, 是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

《萤火虫之墓》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的神户周边为舞台, 描写父母双亡的兄妹二人清太和节子艰难求生的悲伤故事。情节催人泪下。具有鲜明的反战情节 (1) 。这部动画影片对观众的情感有很大触动, 在同情角色的悲惨遭遇的同时, 也对战争流露出了厌恶情绪。它很好的表达了情感, 也得到了观众情感上的回应, 它成功的因素绝大多数取决于观众与角色的情感产生了共鸣。而说到这部动画影片就不得不提到它的编剧——日本作家野坂昭如, 他借助此片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这和他的自身遭遇是息息相关的, 在他年少时和角色清太有着相同的不幸遭遇, 但不一样的是他没有像角色清太一样很好的照看自己的妹妹, 这也是使他在此片中流露出自己的懊悔之意。

如果作品没有满足观众的情感期待, 结果会是始料不及的。《魁拔》是一部玄幻热血系列动画电影, 制作精良, 是中国动画人一次浩大的创作历程和艺术探索。就是这样一部令人期待万众瞩目的影视动画却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反馈, 惨淡的票房、不良的观众评论等等。这些都值得让创作者反思。

我们是可以看得到它美轮美奂的画面, 人物的细致刻画, 庞大的人物故事架构, 这些也足以让《魁拔》在中国动画的历史长河中占用重要的一席之地, 单从它的制作是得到观众的肯定的。但它从创意到最后的收效是存在偏差的, 人物在造型上没有新意, 依然有日本动画人物造型的痕迹在;故事内容是取自神话体裁, 但在故事的叙述和架构上并没有引人入胜的心理期待;它在市场投放时, 并没有明确的受众群体等等。这些偏差分析可以看出, 《魁拔》的制作似乎忽略了受众群体的情感期待, 角色的情感没能引起观众情感上的共鸣, 这也必然达不到预期效果。

类似的影视动画还有《最终幻想》等, 角色的情感表达如果不够吸引人, 受众群体没有情感上的期待, 自然也不会与角色有情感上的共鸣, 也就达不到打动观众, 让观众感同身受的效果。

2 观众的心理想象空间

黑格尔指出:“如果谈到本领, 最杰出的艺术本来就是想象。”爱因斯坦也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才概况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无论是艺术家还是科学家, 前人的总结和历史的发展都印证着想象力的重要性。可以说, 动画形式的艺术则是把无限的想象空间用有限的方式呈现出来。如果说动画比电影更容易实现想象的、不存在的事物, 那么动画就是把想象空间无限扩大化。

动画创作者在创作中植入自己的想象空间, 动画作品则是创作者想象力的果实。当作品中展现的想象空间使观众产生了好奇, 并通过叙事的铺垫认知了这个想象空间, 这时变会产生心理活动, 继续期待故事的发展。可想而知, 一个没有想象力的动画作品是多么惨淡, 这对于创作者自身的想象力有着极高的要求。从角色的造型、举止到场景、色彩都有着无限的想象空间, 角色的内在同样有着更广泛的展现形式, 情感的转变、培养等等。

观众不只是被动的感受作品中情感和想象力, 而且会能动的产生情感期待和心理活动。观众所固有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会在观影的过程中拿来与作品所描绘的价值观和审美作比较, 这个过程就是观众的心理想象空间。当然, 有些创作者也会在作品中刻意给观众留下心理想象的空间, 通过制造某个桥段来留下伏笔。

《变形金刚》是一部成功的商业影视动画, 它不仅仅展现出绚丽的3D视觉效果, 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强烈冲击, 而且在玩具、音像市场都取得了不可估量的商业价值。它的一出现就风靡了全球, 观众纷纷走进影院观赏, 玩具也出现在了人们的家里。在3D摄像技术日趋成熟下, 它给予了最完美的诠释。它的成功归结于以下几点:1) 它是机械时代下符合受众群体的审美情趣;2) 它所描绘的想象空间完全超乎了受众群体的心理想象空间;3) 它高度迎合了美国的英雄主义情结。

3 观众的审美心理需求

审美心理是指人在审美实践中面对审美对象以审美态度感知对象从而在审美体验中获得情感愉悦和精神愉快的自由心情。审美心理理解, 是指在通过心理感受来深入理解审美对象深层次联系的意识活动。审美不仅仅是表面上外形、色彩的美轮美奂, 还包括内在善良、勇敢的真善美的追求。

审美作为人类的主观意识, 便赋予了主观能动的作用。受众群体并不是被动的, 任何情感和审美都可以接受的。受众群体在观看动画作品时, 无意识的流露自己的审美观点, 有意识的认知创作者的审美意向, 结合作品的情感倾诉, 最后才能判断是否接受创作者的创作意图。

人类从没有停止对美的追求, 更希望美的东西不会消失或流失, 所以人类一直希望能够留住美好或者想象美好。动画本身就是一种影像, 动画所展示的内容多数是不真实存在的, 创作者更愿意以动画的形式展示自己对完美对美好的无穷追求。《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中白雪公主不仅具有完美的外貌, 还拥有善良的内心和至高无上的身份, 这样一个完美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是几乎不存在的, 但却让观众假想另外一个完美的自己, 才会有之后的女孩子心中的白雪公主梦, 才会有各种各样美好完美的形象成为我们所向往的追求的。这样题材的还有《长发公主》等一系列动画电影或电视系列片。

审美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标准, 只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类达成了一种共识, 但随着这个开放的时代, 审美的共识变的更加宽泛, 这让创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更自由, 同时对受众群体的审美心理需求更加难定位。对动画角色的审美要求只会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巴拉兹.电影美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1986.

[2]吴叶琦.中国动画电影的创作偏差与提升对策——以国产动画电影《魁拔》为例[J].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2 (11) :75.

[3]黑格尔.美学第1卷[J].商务印书馆, 1979:357.

[4]余秋雨.观众心理学.余秋雨学术专著系列[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

[5]吴冠英.动画造型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基于受众需求的手机营销创新策略 篇4

一、手机广告受众需求特征

手机广告受众使用手机也有其需求所在。在传播学中, “使用与满足理论”是关于大众媒介效果与使用的理论, 它主要研究大众传播媒介与受众之间的关系。“使用与满足理论”不是从传播者和传播途径的角度来考察传播效果, 它是从受众角度出发, 通过分析受众的媒介接触动机, 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受众的媒介接触是基于受众自己的需求对媒介内容进行选择的活动, “使用与满足理论”中受众是主动的, 这与手机受众具有的主动性相符。由于手机的终端发展和网络的不断升级, 消费观念、消费方式和消费者的地位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使得手机广告受众需求与以往相比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

(一) 接收主动化

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的传播是单向的, 受众只能被动地接收信息, 在信息反馈方面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同时, 传统媒体环境下受众面对信息的传播只能接受, 这也给受众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不便。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 手机媒体的出现给受众带来了不一样的信息接收体验。受众不再是单纯的接受广告信息, 他们对于广告信息的选择、删除、屏蔽、储存有了一定的主动性, 信息也得到了及时的反馈。比如对于手机短信广告, 受众可以选择是否点击进入查看。手机广告的受众不再一味地被动接受, 而是能自主地查看自己感兴趣的广告信息。同时, 微信、微博的复制、转发功能, 使得手机广告受众将有趣的广告信息转发给其他人, 使广告信息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

(二) 消费个性化

社会不断发展, 人们的社会观、生活观、价值观都发生了变化, 人们的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人们不再满足于同一种生活方式, 大家都在追求个性的、有价值意义的生活, 想要突出自己的与众不同, 因此, 受众的消费需求也就变得个性化。新的媒体技术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信息, 人们的选择也变得越来越多。随着受众的需求变化, 手机广告大量存在, 同时更加具有针对性。

(三) 需求差异化

如今, 网络媒体的覆盖面越来越广, 受众的个性化导致了需求的差异性, 受众所处的环境以及受众的个人收入、个人预期等都造成了需求的差异性。比如收入高的手机广告受众会较多地选择提升自身价值的广告信息, 彰显自己的地位和身份;而收入低的手机广告受众会选择符合自己日常生活的广告信息, 而不会过分追求奢侈品。又如, 男性手机广告受众在手机上会关注汽车、数码产品等广告信息, 但女性更多的会关注服饰、化妆品等相关广告信息。

二、我国手机营销的现状

由于手机媒体的特点以及如今受众需求的主动化、个性化以及差异化, 使得手机媒体的营销策略与传统媒体的策略大不相同。

(一) 我国主要的手机营销策略

目前, 我国运用较为广泛的营销策略主要有三种:精准营销、服务营销和移动营销。

1. 精准营销。

2005年底, 营销专家菲利普·科特勒提出了精准营销的概念, 他认为企业需要更精准、可衡量和高投资回报的营销沟通, 需要制定更注重结果和行动的营销传播计划, 还有越来越注重对直接销售沟通的投资。精准营销的好处是, 能精确地锁定目标受众, 营销效果好且成本低。它的三大基本要素是:一是精确, 目标越准, 资源集优, 营销才能更有效, 方可做到事半功倍;二是巧妙的推广策略, 潜移默化的渗透;三是市场情报的收集和研究。手机媒体的一对一服务使得精准营销更易实行, 同时手机具有GPS定位, 能够有效确定受众的活动区域。

2. 服务营销。

服务营销是企业在充分认识顾客需求的前提下, 为充分满足顾客的需求, 在营销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活动。以受众为中心, 手机通过用户数据库深入了解受众的需求, 不仅是向受众推销产品, 同时也会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受众无微不至的关怀。例如, 每到周末、各种节日或者天气变化时, I DO婚戒的导购员就会给客户发节日祝福或者提醒客户注意天气变化等。

3. 移动营销。

移动营销是指以手机为主要传播平台, 直接向分众目标受众定向和精确地传递个性化即时信息, 通过与消费者的信息互动达到市场沟通的目标。移动营销也称作“手机互动营销”和“无线营销”。企业和受众通过手机媒体进行沟通交流, 受众能够快速了解企业和产品的重要信息, 企业通过分析受众的以往数据能更好地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 以及及时地得到受众的反馈。

(二) 我国手机营销的不足

尽管手机媒体给广告营销带来了方便之处, 但是手机媒体营销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1. 花费大量的流量。

受众在手机媒体上接受广告需要耗费一定的流量, 这使得手机广告受众在选择是否接受时有些犹豫, 毕竟购买流量或是超出流量范围是需要支付一定费用的。

2. 受众对信息接收的抵抗。

一些手机广告是通过短信、打电话等方式来向受众进行传播, 而不分时间、地点, 强行地向受众推送广告会使受众产生厌烦心理, 从而抵制该广告。

3. 受众信息的泄露。

大数据时代, 信息的采集变得更加容易, 同时个人信息的安全也存在被侵犯的危险。许多人的个人信息被泄露出去, 使受众的隐私被曝光。这也正是很多受众对广告的接受程度低的原因。

三、手机营销策略建议

手机营销带来了丰富的信息, 也加强了与受众的交流互动, 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针对这些不足, 就需要提出相应的策略。

(一) 有效使用精确营销

在手机营销中需要确定细分市场, 锁定目标受众。将广告信息有效地传达给有需求的手机广告受众手中, 充分发挥数据库的优势, 深入了解受众的喜好、需求, 对症下药, 使得受众能够迅速准确地接收到自己所感兴趣的信息。

(二) 把握时机进行广告推送

强行推送会招致受众的厌烦心理, 因此需要把握好时机。根据受众对手机媒体的接触时间来进行有效的推送, 同时根据对数据库的分析, 抓住受众需求欲望最强烈的时候进行推送, 以获得最好的效果。如果没有选择恰当的时机, 也只能白白浪费广告费用。

(三) 内容、形式创新

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 使得广告铺天盖地而来, 想要在海量的广告中抓住受众的注意力, 就必须在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创新。比如增加娱乐性, 人们生活压力大, 娱乐性的信息能为他们舒缓压力, 这就使得娱乐性的广告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四、结语

随着手机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 手机广告的发展潜力也是巨大的。本文通过对新媒体时代受众需求由被动变为主动, 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和差异化这一转变进行探讨, 根据目前手机营销的不足, 针对手机的营销策略提出了几点建议:有效使用精确营销、把握时机进行广告推送、创新内容和形式。本文的研究比较片面, 存在很多不足, 今后会不断努力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摘要:在网络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 手机已经不再只是用于通讯的工具了, 它已经成为大众媒体。手机不但具备传统媒体的共性, 同时也有着分众性、定向性、个性化和互动性等特征。麦克罗汉提出“媒介——人的延伸”, 媒介的不断发展导致受众的需求也发生了改变, 从原本被动地接受信息到主动地传播、接受信息, 并且受众需求有着个性化、差异化的趋势。

关键词:受众需求,手机媒体,营销策略

参考文献

[1]匡文波.手机媒体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197-210.

[2]隋岩, 曹飞.互联网群体传播中的信息选择与倾向[J].编辑之友, 2013 (06) :62-66.

受众多元化需求 篇5

一、统筹潜与显, 还原生活完整面目, 以深度和责任吸引受众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人们对于信息渠道来源已经逐渐从纸质、无线电波、电视等传统的传递形式, 拓展到互联网、无线通讯等电子产品中。在日常工作生活中, 人们轻而易举就会接受到大量的来自于工作、生活、社会等林林总总的信息, 但这些信息均属“显”在的事实, 是平面的, 直观的, 而就受众更深层次的心理需求而言, 人们更关注“潜”在的信息内容, 希望了解新闻背后的新闻, 需要媒体传递受众想知而未知的信息, 将新闻由一个点, 变成一个面, 由一个平面转换为立体, 使事件的本来面目得以还原。如报道一位见义勇为的英雄人物, 人们在获取基本新闻事实之后, 便会将注意力转向关注英雄人物的家庭生活、成长背景、个人习性以及兴趣爱好等。如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对最美教师张丽莉的报道就是一个较为成功的案例。另外, 近几年, 媒体披露的地沟油、毒胶囊、假奶粉等事件, 挖出了背后的利益链, 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 均属潜信息与显信息结合的产物。

显性信息与潜性信息相比, 还有一个突出的表现:一个人物或事件在正面宣传的同时, 多多少少都会引发负面议论, 而受众对负面的信息接受能力往往大于正面信息。这时, 媒体应具备预警能力。在发布正面信息时, 应提前考虑负面影响能否产生, 并设法加以杜绝。如我们要表扬一位领导干部时, 应该首先与组织、纪检部门沟通;宣传一个爱心企业时, 应该与工商、民政等部门沟通;树立一个先进典型时, 要深入群众中了解其口碑如何, 如果这些相关的人物和单位确实“立”得住, 我们即可大加宣传, 如果有不同的反映, 绝不能拔苗助长, 因为逆受众的心理而行, 不但被宣传的主体原有的一些小暇疵会被民间放大, 媒体自身的形象也会受到缺失。另外, 我们在通报一个负面事件后, 也可以借助人们关注的目光没有散尽时, 找寻由此可能引发的苗头性问题, 与其相对应的正面典型等进行宣传, 同样也会吸引受众的目光, 这也是媒体弘扬主旋律的要求。

二、统筹远与近, 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找准结合点吸引受众

维护百姓利益是党和政府的工作核心。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制度、国计民生永远是百姓关注的焦点, 因此, 媒体对于这些内容的宣传应该是永恒的主题。但如何让受众能够准确地领会国家的相关政策?媒体首先要当好桥梁和纽带, 做好三个方面的功课。

一是上下做好点对点。用家庭、个人的“小”点来对国家的“大”点。用发生在百姓身上的、最直观的事, 来说明和解读国家在各时期政策调整上要采取的策略或推进的方向, 给受众一个直接的感受。政策与民生有机结合, 使国家的目标在百姓心中具体化、生活化, 不让百姓觉得那么遥远宏大, 令一些晦涩的政策性内容通俗起来。

二是上下做好面对面。媒体在宣传过程中, 应当考虑层面的结合问题。选择一个层面的企业、群体或行业, 来对国家政策调整涉及的问题进行案例分析解读, 解决好一个或多个受众群体关心的问题, 这种策划就是成功的。如国家对金融货币政策、小微企业扶持政策的调整、对粮油价格的调整、对外贸易的开放程度等等信息, 都会引发受众的兴趣。

三是上下做好点对面。这种对应的方式适合于信息类服务、政策性提醒、个体化吹风等, 适合于局部针对某一项政策的宣传, 而不是整体性的。如国家对西部7个地区重点院校录取名额增加, 涉及到哪些省份。国家对某种稀有资源的控制有哪些调整等。

三、统筹大与小, 关注不同群体, 广揽各层面信息吸引受众

在一些新闻宣传中, 很多的媒体热衷于追逐大企业、大农业、大群体, 而忽视了民营中小微企业、特色小产业、街道小社区、街头小市民, 以及新型社会组织等小群体、小人物的诉求。

关注大的团体和群体固然重要, 社会永远需要这些骨干力量的支撑, 但真正带有露珠的鲜活新闻在最基层, 新闻媒体应该拿出一些精力, 把信息点放在最基层, 放到被公众目光遗忘的角落里。社会是由形形色色的人和事组成, 新闻富矿往往就深埋于小人物和小阶层之中, 如“最美乡村医生”、“最美乡村教师”等, 包括一些感动中国的人物, 他们像一颗颗散落在民间的珍珠, 被串起来后, 成为社会珍奇的天然饰品, 高贵而无华, 如果媒体能够躬下身来主动“接地气”, 既会树立媒体自身形象, 得到受众的欢迎, 也会为政府完善服务, 夯实工作作风起到监督作用, 使政府和百姓之间的距离拉近。

论广告受众的需求心理与理性消费 篇6

一、广告受众的心理特点

广告受众是一个集合概念, 指广告宣传的接受者, 是广告媒体的服务对象。受众心理则是指广告受众对客观现实, 如企业形象和商品形象客观的综合能动反映[1]。一般说来, 受众基本的心理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需求心理、好奇心理、从众心理和表现心理。本文重点探讨需求心理特点。

(一) 需求心理

需求心理是受众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基本需求分为五个层次[2], 并指出人的需要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低级的需要主要是由物质来满足, 高级的需要则由精神方面来满足。

1. 生理需要, 这是指人们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而产生的需要, 所谓饥思食, 渴思饮, 困倦思睡眠, 等等。

生存是人类最基本的欲望, 然而即使是这种最基本的欲望也伴随着社会财富的繁荣和易于满足而带来更高的心理需求。例如食, 要求更美味、精细、富有特色, 某些食品饮料甚至成为人类某种文化的标志和象征物, 如蛋糕之于生日文化;巧克力之于情人文化;酒之于交际文化;乃至于麦当劳、可口可乐所象征的西方文化, 等等。这种文化的演进使得广告创作把相应的文化理念附着于衣、食、住、行等具体产品之上, 感染人的情感, 影响人的态度, 最终激发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产生购买动机, 采取购买行动。

2. 安全需要, 这是指人们为了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所产生的一种需求。

它又可分为生理安全的需要和心理安全的需要。生理安全的需要, 一方面是指为使生命和财产不受损害及生活安宁的需要, 另一方面是指为使身体不受到病痛侵扰的健康需要。这种健康和安全的需要, 源于人类躲避恐惧的本能。保险与药品广告便常常利用人们对疾病、危险、年老、痛苦的恐惧, 这也可以看做是安全需求的反面表达, 主要表现消费者在生活中由于没有适当的物质保障而遭遇的危险情况, 进而诱导人们尽快接受其产品保护。而人们对自身安全方面的外在需求又由于观念的涉入与渗透, 进而体现在心理层面的安全需要。最大的恐惧莫过于对疾病和死亡的恐惧。这种恐惧在广告当中形象化地表达了出来, 可以衬托反证给人带来健康和生命物质行为。这种创意往往应用在化妆品、保健品、药品、人寿保险、交通安全等宣传领域中。广告艺术形象化地表达了人的种种痛苦的心理感受, 激发起受众经验意识的联想, 然后再把解决痛苦的“灵丹妙药”和盘托出, 引起受众的心理共鸣, 先抑后扬, 达到商品促销的真正目的。

3. 社会需要, 包括社交需要和归属需要。

社交需要主要是人们在友谊、沟通、爱情和其他相互交往活动中, 为了更顺利地参与并获得成功而产生的需要。归属需要是指人通过自我认知产生自我印象, 表明自己属于某一阶层、集团、集体所产生的心理要求。这种自我印象不一定符合客观事实, 但印象一旦产生, 人就会按照自己所归属的那一类人的标准进行消费。不同的文化交流会产生不同的社交行为[3]。在日本, 营销学者就指出, 日本的消费浪潮———信息化之后, 已经进入第四次浪潮———文化化。所谓文化性消费, 是指产品的文化内涵与精神的满足。所以, 在广告当中, 设计者会更加重视与消费者的心理情感产生文化上的共鸣, 即不仅重视产品的文化包装, 而且重视人性、自然、风俗习惯与风土人情, 使得广告诉求的情感最终转化为使用的体验。

4. 自尊需要, 是指为了使自己在社会上能引起周围人的注意, 受到别人的重视, 被别人所羡慕而产生的需要。

出于这种炫耀的心理动机, 消费者会将商品与成功、地位、声望、身份等一系列价值判断等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于一个人来说, 没有什么价值判断比对自我的评判来得更重要, 也没有哪个因素比自我评价对心理的发展和动机形成的影响更重要。因此说, 自尊的需要是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尤其是时装、首饰、礼品等贵重商品的选购。所以广告创作就会充分考虑消费者的这种心理需要, 不但善于运用激发消费者自尊的词语, 如“令人羡慕”、“独一无二”、“王者风范”、“独领风骚”、“卓然不群”等, 更可能会通过广告宣传动员创造名牌。

5. 自我实现的需要, 是指人们为了充分发挥自己才能和实现自己理想而产生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基本需要中最高级的需要。展现自己的风度, 挖掘自己的潜能, 实现自己的价值, 可谓是人类的最高目标和终极目的。自我实现和购买商品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 其实这二者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从社会进步的角度来讲, 不可简单地以获得多少物质财富作为个人价值实现大小的尺度。大到别墅汽车, 小到一瓶可乐, 都可以带来自我实现的某种愉悦感受。正因为这种胜任感和成就感为消费者无比珍惜, 那么假若广告设计让受众感受到自我实现的巨大满足, 其广告宣传无疑是达到了最好的效果。

(二) 其他心理

1. 好奇心理。

好奇心理是一种直接兴趣, 不需引导即可产生的一种关注与感兴趣的心理指向, 它不是出于得益动机, 而是一种无专门目的的、感受上的愉悦与满足。在广告宣传活动中, 受众对于奇怪少见的宣传信息和反常、超常的宣传形式, 常常会表现出强烈的关注和浓厚的兴趣, 这就是好奇心理的反应。因此, 广告设计通常以广告内容的新奇来满足受众的接受需求, 以手法新奇来刺激、引起受众的集中注意。

2. 从众心理。

在这种心理状态下, 个体的行为总是尽可能与群体的总趋向相一致, 使群体影响由压力变为动力。当受众感知所属群体对某种广告信息持肯定或否定态度时, 就易采取与群体相一致的态度;当群体中的各个小团体意见不一致时, 受众就会感到矛盾和不安, 并最终倾向于选择与优势团体相一致的广告信息。并且我们可以发现, 一些受众对于被群体认同的广告, 更容易产生共鸣。

3. 表现心理, 即在群体面前显示自己优势的一种欲望。

这种心理现象与从众心理相互联系, 相互补充。人们在遵从优势力量的同时, 潜藏着使自己成为优势力量的愿望, 希望得到群体的肯定或奖励, 其最高的程度便是成为英雄或主角。

二、针对受众心理的广告策略

在广告设计中, 设计者不仅会了解受众心理, 还会针对受众心理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广告策略, 运用心理影响技巧强化广告的心理感染力, 进而提高广告宣传的市场冲击力。归纳起来, 针对受众心理的广告策略有以下几种。

1.需求诱导心理策略, 即利用广告宣传对受众需求心理施加刺激, 使之接受广告宣传的观念, 自然地引导受众不断地对企业及商品产生强烈的消费欲望, 并做出消费行为的策略[4]。如台湾味全幼儿奶粉以“龙的麟爪”为广告标题, 即是抓住了幼儿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需求, 来激发家长的消费欲望。该策略具体的运用技巧有:第一, 积极诱发受众对企业、商品产生合理的需求;第二, 及时引导受众将需求心理转化为行为动机, 这样的受众需求, 才是企业的有效需求, 具有销售的实际价值。

2.广告创新心理策略, 即在广告宣传中, 采取特殊的表现手法, 吸引受众产生好奇心, 从而引发购买欲望, 导致购买行为的策略。这种策略能有效地影响受众的心理, 从而提高宣传活动的客观效果, 并且还有其科学性, 其心理依据就是受众的喜新厌旧心理, 好奇心理和创新心理。例如, 泰国曼谷有家饮食店在门前斜摆一只巨型酒桶, 桶外写四个醒目大字:不可偷看。而桶内写的是:“敝店美酒与众不同, 请享用!”结果, 过路行人都好奇地将头伸进酒桶, 在一股酒香中, 自觉接受了该广告。这就是利用人的好奇心理, 运用创新心理策略做广告的典型例子[5]。

3.制造潮流心理策略。这一策略的依据是受众的从众心理, 指在社会团体、大多数人的影响下, 受众会放弃自己个人对企业、商品的看法与态度而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如汰渍洗衣粉的电视广告, 其画面就是一大群青年妇女, 手拿洗得洁白的衬衣, 边跳边唱。用一群人, 而不用一个人, 就是依据人的从众心理, 并进而引发人的从众行为, 促其购买。这种心理效应可以吸引企业的潜在大众并将其同化为知晓大众和消费大众, 扩大商品的消费队伍, 增强广告的促销效果。其具体的运用技巧是:在广告作品中构建理想化的生活模式, 推广符合时代潮流的价值观念, 为受众产生从众心理制造理想信息模型, 首先重点征服一小部分受众, 让其成为其他受众顺从的基本榜样和感染源。

4.制造流行趋势策略。即通过广告作品的宣传, 使企业提倡的价值观念, 推荐的商品引起众多受众的注意、兴趣和模仿, 并在受众中相互影响, 迅速普及, 形成一种具有代表性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 从而导致受众争相效仿的策略。企业通过广告宣传所形成的舆论, 则是企业影响受众流行心理的重要手段, 并且直接引导, 规范着受众的消费取向。

三、根据需要, 理性消费

认清广告的心理策略后, 广告受众就应保持清醒的头脑, 谨防在眼花缭乱的商品经济中步入经济误区, 理性消费。下面提供几个基本原则:一是别盲目赶时髦。看到别的家庭买有什么自己也想要什么。二是别迷信清仓处理。虽说价格便宜, 但买回来的食品常常已过保质期;买回来的鞋帽、服装, 不是样式过时就是做工粗糙, 岂不是白白扔钱?三是讲究实用。如今的电器功能越来越多, 一排的按钮, 密密麻麻的文字说明, 让人无所适从。四是按需消费。这是消费之根本, 道理虽浅显, 可是许多人在商场中看到诱人的促销计划时往往就忘了这一点, 本着“反正将来也用得着”的自欺欺人的思想, 买回一大堆东西, 在家一搁就是一两年, 即占用了金钱又占用了空间, 等到真用得着的时候, 部分商品已过时或陈旧得不能使用了。五是适当超前。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产品也不断推陈出新, 在一些相对耐用的消费品的购买上, 采取适当超前的原则不失为明智之举。要及时了解一些高科技知识, 充分享受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和便利。购买产品时要注意其科技含量及技术的先进性, 特别是环保和节能这两项指标一定要超前考虑。

坚持了以上几项基本原则, 您的消费不能说是完全合理, 但也将会稳健而不乏时尚, 前卫而又有可持续性, 您会最终成为一个理性的健康消费者。

摘要:广告受众指广告宣传的接受者, 是广告媒体的服务对象。广告受众的心理主要表现为需求心理、好奇心理、从众心理及表现心理, 这一系列的心理活动会导致受众某种消费行为。广告受众应突破一些广告的“心理策略”, 理性消费。

关键词:广告受众,心理特点,广告策略,理性消费

参考文献

[1]马谋超.广告心理.中国物价出版社, 1997:1-10.

[2]黄希庭.心理学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5:188-189.

[3]关发祥.文化与心理, 2004, (1) :7-10.

[4]宋克夫.实用广告策划.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5:89-96.

受众多元化需求 篇7

1 新闻编辑中受众需求的特点及内容

1.1 受众需求的特点

随着社会的进步, 社会群众对于新闻的需求越来越大, 人们渴望通过有效的信息流通渠道, 参与到社会事务中。另外,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移动设备大大增加了新闻的阅读量, 社会群众对于新闻的需求特点体现在广泛性上, 由于个人喜好的不同, 受众的需求非常广泛, 而且在形式上也要求新闻编辑做到图文并茂, 才能便于新闻受众主体理解。另外, 受众需求具有沟通性, 只有增强了新闻的阅读性、趣味性, 才能吸引观众的眼球才能加大新闻的传播力度, 才能保证与受众的沟通。因此, 在新闻编辑的过程中, 必须通过良好的文字编排, 使新闻受众主体能够在短时间内了解新闻的内容, 同时, 简洁的新闻内容也符合当前快节奏社会生活的要求[1]。

1.2 受众需求的内容

新闻受众主体较为关注新闻内容本身, 在军事、社会、教育、娱乐等方面的新闻报道上, 各有不同的需求, 因此, 要在第一时间获得最新的新闻资讯, 满足受众主体的心理需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各种信息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中, 人们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 因此, 受众主体需要通过加大新闻获取的力度, 来筛选出自己需求的新闻内容。因此, 新闻编辑者必须提高新闻内容的编辑质量, 要不断加大新闻的传播力度, 才能扩大新闻的传播优势。另外, 受众需求的是真实的新闻内容, 真实也是对新闻编辑的基本要求之一, 只有为受众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 才能满足于受众的切实需求。因此, 新闻编辑者应当注重新闻编辑的真实性, 不夸大和渲染新闻内容, 除此之外, 受众需要不同形式的新闻传播方式, 不仅限于文字和图片, 专题类报道、采访节目等都是受众所需求的[2]。

2 基于受众需求的新闻编辑的创新思路

2.1 形式创新

随着新闻媒体行业的发展, 新闻媒体行业竞争压力逐渐增大, 对新闻编辑工作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因此, 在充分了解受众需求特点和内容之后, 必须通过创新机制增强新闻媒体的竞争力, 发挥出新闻编辑的作用。因此, 在创新思路上, 笔者认为应当更注重新闻编辑形式上的创新, 现阶段同一新闻内容报道形式千篇一律, 极容易引起受众的反感, 不仅影响了新闻传播的效果, 同时也影响了自身的发展。另外, 形式上的单一还表现在新闻编排上, 使得新闻的排版局限于一定的格式, 画面过于单调, 容易引发受众主体的审美疲劳。因此, 新闻的传播需要重视形式创新, 单纯的文字叙述并不能够引起受众强烈的阅读兴趣, 新闻编辑应当结合当下的审美趋势, 发挥自主创造力, 丰富新闻的形式, 增强新闻的趣味性, 促进新闻行业的健康发展。

2.2 内容创新

新闻内容是新闻编辑的工作重点, 为了能够加大新闻的传播力度, 扩大新闻的影响力, 必须注重新闻内容上的创新。笔者认为, 新闻内容的创新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 要注重内容通俗易懂。新闻传播要注重语言的合理使用, 要使用精炼、准确的词语高度概括新闻的内容, 方便受众主体的接受, 从而达到新闻传播的目的;另一方面, 必须丰富新闻的内容, 增加信息的含量使受众主体能够在短时间内了解大量的资讯信息, 扩大新闻的影响力。在新闻的传播过程中, 要充分考虑到受众主体的情感, 在语言的运用上要体现人性化。如2016年发生在巴黎的恐怖主义事件, 造成了多名无辜的群众伤亡, 在新闻编辑的过程中, 通过合理运用语言, 增强新闻的感染力, 充分表达新闻的哀悼之情, 拉近了新闻编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 同时也发挥出了新闻传播的作用, 通过新闻传播扩大正能量[3]。

2.3 拓宽与受众沟通的渠道

新闻编辑与时代发展的联系较为密切, 不仅是因为新闻传播依靠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发展, 同时, 时代的变化, 也导致人们意识形态的变化, 新闻编辑不仅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观念, 同时也要体现当代社会现状。在此过程中, 若想提高新闻编辑工作的质量, 必须拓宽与受众沟通的渠道, 可以通过调查问卷、随机采访等形式, 全面收集受众对于新闻的看法, 同时, 将反馈的信息作为新闻编辑工作计划制定的依据, 提高受众在新闻编辑工作中的地位, 增强受众在新闻传播中的参加与力度。通过拓宽与受众沟通的渠道, 新闻编辑能够及时地发现编辑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通过有效的解决方案促进新闻事业的良好发展。除此之外, 通过拓宽与受众沟通的渠道, 新闻编辑能够及时了解受众需求的变化, 根据时代的特性, 不断创新编辑形式与方法, 创新新闻内容, 增强新闻的感染力, 扩大其社会影响力。

2.4 增强新闻编辑的可靠性

为了满足受众主体的需求, 必须扩大新闻的来源渠道, 保证掌握第一手信息资源, 利用正规的新闻传播渠道, 增强新闻的可靠性。此外, 要提高新闻编辑工作的效率, 避免因为编辑工作而影响了新闻的及时发布, 使新闻媒体失去竞争优势。

2.5 提高对新闻编辑人员的素质要求

目前, 从事新闻编辑工作人员数量较多, 但是专业知识技能、素质却参差不齐, 使在新闻编辑的工作中, 难以发挥出专业的作用, 在用词方面欠缺考量。同时, 对新闻编辑的深层含义无法予以具体阐述, 导致新闻编辑片面化, 因此, 在此过程中, 要提高对新闻编辑人员的道德素质要求, 避免新闻编辑触犯法律, 实现行业的规范化发展[4]。

除了要提高编辑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 激发编辑人员的创新意识外, 还需要注重媒体之间的合作, 通过专家讲解或业内人士分析, 增加新闻编辑的深度, 从而扩大新闻编辑的影响力, 促进新闻行业的发展。

3 结语

只有注重新闻编辑形式及内容上的创新、拓宽与受众沟通的渠道、增强新闻编辑的时效性, 同时注重挖掘新闻的深层含义, 才能激发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 才能使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 丰富新闻传播的形式, 进而提高新闻编辑水平, 提升新闻的社会影响力, 促进新闻行业的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新闻行业的不断发展, 社会对于新闻编辑的要求越来越高, 其只有充分理解受众的需求, 才能在编辑中创新方式方法。因此, 本文通过分析新闻编辑中受众需求的特点及内容, 联系实际, 提出了基于受众需求的新闻编辑的创新思路。

关键词:受众需求,新闻编辑,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蔡雯.从面向“受众”到面对“用户”——试论传媒业态变化对新闻编辑的影响[J].国际新闻界, 2011 (5) .

[2]蔡雯, 莫妤.试论新闻编辑对记者博客的资源利用——以人民日报记者博客的个案研究为例[J].国际新闻界, 2010 (4) .

[3]姜瑞娟.网络新闻编辑的媒介素养分析——从网络新闻编辑受者与传者的双重角色来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8) .

【受众多元化需求】推荐阅读:

电视受众心理需求分析05-30

受众心理10-21

服务受众07-16

受众角度07-19

学生受众10-20

受众文化05-18

修辞受众05-30

受众解读08-09

受众选择08-13

节目受众08-14

上一篇:麦当劳化英语下一篇:海底公路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