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受众

2024-05-30

修辞受众(共3篇)

修辞受众 篇1

受众研究是西方修辞学研究的核心内容,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年历史。我国的修辞学传统对于受众的研究“向来不够重视”[1]172, 20世纪80年代以前,“几乎是一张白纸”[2]139。随着大众传播技术的发展,媒介市场走向繁荣的同时也将面临激烈的竞争,而受众不再是单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信息的主动消费者、选择者、主导者和制造者。在一定意义上,传媒研究“一直是受众研究”[3]447,传媒经济“从本质而言就是受众经济”[4]109。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受众研究不仅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也是“非常重要和意义深远的领域”[1]179。本文主要从西方修辞与传播的角度探讨受众研究的成果与思路,并对国内的受众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受众及其概念的变迁

受众即英语中的audience,源自希腊语,意为“倾听”。古典修辞学时期,主要指集中在某一地点的演讲听众和观众,后来概念逐渐扩大,也将读者包含在内。随着现代修辞学与传播研究领域的扩大,受众的含义越来越广,不仅可以指出席大型集会的听众,也可以指演讲人、作者、出版物的听读者,还可以指通过音频、视频或者其他媒介接收特定信息的群体,甚至可以指特定信息所针对的“幻想群体”[1]174。

需要说明的是,当今时期的信息传播者同时也是信息的接受者,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推广和应用,传统定义中的受众不仅仅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和获取者,同时也是信息的使用者,甚至是信息的制造者与传播者。从这个意义上讲,受众不仅包括与信息传播者对应的信息接受者,也包括信息传播者本人,对于信息传播者而言,受众不仅可以是现实的,也可以是虚拟的。信息的接受者不仅接受信息,可能也参与信息的使用与制造,并有可能也转化为信息的传播者。正如后现代主义所宣称的那样,发话者与受话者之间已经没有明显界限,“受众一词所指的对象正在消解”[5]127。

西方传统的受众研究

传统的受众研究。受众研究在西方的研究历史至少可以追溯至公元前5世纪,不过古典修辞学时期的受众研究主要指演讲的听众与观众。为了论述方便,传统的受众研究大体可以分古典修辞学时期和近代修辞学时期。

古典修辞学时期,柏拉图非常强调听众的作用,他借苏格拉底之口,强调了理解听众的本质对于演讲的重要性。与柏拉图同时代的古典修辞学家都认识到了听众在雄辩与劝说中的作用,例如早期的诡辩家高尔吉亚认为,词汇的声音,如果用技巧精心设计,可以俘虏听众[1]311。尤为重要的是,作为欧洲第一部系统完整的修辞学著作,亚里斯多德在他的《修辞学》中,汲取了古希腊修辞理论与实践的精华,对受众做了极为深入的研究。[6]亚氏对于青年、老年、壮年、贵族、富人以及当权者等群体的性格,以及愤怒、友爱、恐惧、嫉妒、怜悯、镇定等十六种情感做了详细的分析,是西方文明史中最早也最全面的关于受众的描写,是古典修辞学时期受众研究最为经典的成果。

近代修辞学时期对受众的研究,主要代表人物是18世纪末期的苏格兰修辞学家坎贝尔牧师。他认为修辞即能动地改变观众的过程,其目的是“启迪理解、满足想象、触动情感、影响意志”[7]1。受到当时功能心理学影响,坎贝尔关注大脑如何发生作用,把古典修辞学的知识与心理学结合起来,创建了以理解人的本质为基础的修辞学,提出了“听众中心论”,为当代的受众研究铺设了道路。

现代修辞学时期的受众研究。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修辞学几乎变成了辞格的研究,修辞学传统陷入空前的低谷,成了一门“垂死的学科”[8]907。但与此同时,随着人们对写作与言语交际学兴趣的增加,修辞学悄然发生变化。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起,人们更多地使用“写作”、“文章学”或“交际学”等取代“修辞学”,在当时“语言学转向”的大背景下,西方修辞学以新的面孔重新开始了新的复兴,受众研究逐渐成为新的热点,并得到快速发展。

其一,文章学或写作领域。19世纪末,美国大学开设了写作课之后,写作研究开始受到关注,出现了现实—传统派、过程派等写作理论流派,学者们探讨了写作过程中受众的影响,他们认为,对于受众的意识和理解能够提高文章的质量,提醒作者与受众交流。当代西方修辞学家韦恩·布斯就讲,写作犹如演讲,必须考虑接受者、场景以及预期的回应。其二,新修辞学运动。从20世纪早期的言语交际热到五六十年代新修辞学的兴起,修辞学、言语交际学、文章学、哲学、文学等领域的学者将受众研究与当代哲学、语言学与心理学结合起来,开始将研究的重点从说写者转向听读者,强调受众在言语交际、论辩效果以及知识建构中的作用,其中的代表人物是佩雷尔曼和泰特卡。两人认为,论辩的目的就是赢得听众的支持,听众的信奉既是论辩的目标又是论辩的起点,他们区分了普遍受众与特定受众,对于论辩过程中受众的重要性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此外,新修辞学运动的领袖博克也对传统中的受众的被动地位进行了质疑。博克的观点拓展了受众研究的思路,使受众研究变得愈加复杂化与多元化。其三,读者反应批评。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在阐释学、俄国形式主义、现象学和存在主义等思潮的影响下,西方文论开始把研究中心从作者转移到读者之上,尝试从读者理解与接受的角度建立一种新型的文学研究方法,强调读者在整个文学接受活动中的作用,试图在对读者接受过程的研究中,把握艺术经验在社会历史意义上的规定性,由此沟通文学与社会历史之间的联系。之后,后现代主义更是采用独特的视角,打破发话人与受话人之间的界限,对传统的受众观进行了颠覆。

当前大众传播阶段的受众研究

传播学与修辞学同根同源,但由于修辞学自遭受柏拉图贬低以来名声一直欠佳,源于古典修辞学演讲传统的言语交际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兴起之后另立门户,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跨学科研究领域。传播学处在政治学、社会学、语言学、经济学、语义学、人类学、心理学、哲学、神经病学等多学科接口,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人类各种形式的传播活动进行研究。传播学虽然与修辞学分而治之、各自表述,但两者研究内容基本相同,两者均涵盖了人类交际的各个方面,均处于多种学科的边缘。从这个意义上,大众传播视域下的受众研究与当今修辞学视野下的受众研究完全是一脉相承,毫无二致。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普及,媒介与传播市场竞争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大众传播领域开始进一步对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受众研究受到了空前的关注,而且成了修辞与写作、阅读理论、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交际研究、论辩、戏剧、电影、电视、广告、新闻、宗教、政治、教育、表演、营销等不同学术领域的核心研究内容。在当今时代,受众研究涉及的对象包含各种口头语与书面语、语言与非语言、音频与视频、真实与虚拟等多媒介、多模态的信息形式。受众研究的内容几乎无所不包,涵盖了主题、创造、策略、论辩、布局、推理、情景、风格、伦理、态度、美学、效果、媒介、权力、意识形态等等。

与传统的受众研究相比,当代的受众研究主要有三个鲜明的特征:一是强调了受众在意义建构中的作用;二是强调了受众作为消费者、使用者或创造者的不同角色;三是受众研究的思路、方法、内容等呈现多元化态势。在西方近年影响比较大的如麦奎尔关于受众的综合研究[9],福斯在论述其“邀请修辞”理论时对受众内涵的研究[10]41,奥特和麦可对受众研究方法的研究[11]29-293,艾德勒和罗德·曼对受众类型、受众参与、受众预期、受众目的、受众投入、调查手段等问题的研究[12]330-337,罗斯维尔对受众分类与受众组成的分析[13]345-349等。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西方的受众研究学说众多,特点各异,相互之间既有借鉴,又有差异,而且新的观点学说仍在不断的更新之中。

西方受众研究的启示

自上个世纪末以来,我国学者在受众研究领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与国外相关研究相比,我国关于受众的研究仍然有不少可改进余地和发展空间。

第一,关于受众研究的认识。大多数受众研究基本出于商业目的,更多地考虑的是收视率、市场占有率等市场因素,对于在文化背景下受众本质的深入考察成果较少。受众的多维研究有利于揭示修辞与传播活动背后的态度与行为,揭示修辞与传播实践中的权力关系,揭示修辞与传播活动的本质与动机。第二,关于受众研究的目标。受众研究大多较为空泛,或者视野比较狭窄,缺乏与国家发展战略紧密相关的代表性成果。开展中西文化背景下修辞与传播活动中受众的研究,对于理解中西修辞与传播的特点,改善我国的对外宣传话语,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具有重大的意义。第三,关于受众研究的方法。国外成熟的受众研究一般均有较为严谨科学、合理有序的方案设计和较为系统、较为客观的数据处理方法和信度效度分析。相比而言,国内的类似研究设计较为简单,数量较为有限,研究结果主观性较强。第四,关于受众的内涵研究。国内的受众研究相对较为空泛,受众内涵需要进一步细化,如年龄、性别、人数、时间、场合、地域、专业、目的、教育程度、价值取向、经济地位、文化差异、社团情况、调查方式等等。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受众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语境、不同的媒介背景下受众的作用完全不同,如演讲中的受众与听证会的受众;而且相同情境下同一受众的身份也会发生变化,沦为或自甘沦为“非受众”[14]149,受众与语境的契合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第五,关于受众与媒介的结合。当代大众传播的重要特征就是信息传递的媒介发生了质的变化,语言与非语言、真实与虚拟等多模态情景下的受众研究成果较为少见。

总之,在当今全球化的进程中,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互动与融合,更使得受众研究成为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重大课题。受众作为一个共同的话题和发展平台,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之间进行对话,对于新时期新媒介多模态背景下的修辞传播理论与实践而言,不仅前景广阔,而且意义深远。

从奥巴马看修辞人格与受众的互动 篇2

1 肯尼斯·伯克的“认同说”

要进行一次演讲,首先要锁定演说目标,也就是受众,必须对受众有一定的了解,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就修辞而言受众最好定义为“说者有意通过自己的论辩加以影响的所有那些人构成的一个组合。”[2]修辞者为了促使受众的支持改变自己原来的看法、态度或行为,

按修辞者的意愿行事这一修辞的根本任务,修辞者有必要采取各种有效地说服手段。当代著名的修辞大师肯尼斯?伯克认为,由于修辞的成败事实上系于受众对修辞者的认同(identification),因而认同应该取代劝说成为修辞的中心概念。他指出:

只有当我们能够讲另外一个人的话,在言辞、姿势、声调、语序、形象、态度、思想等方面做到和他并无二致。也就是说,只有当我们认同这个人的言谈方式时,我们才能说得动他。……通过遵从受众的“意见”,我们就能显露出和他们一天的“征象”(signs)。例如,演说者为了赢取受众的善意就必须显露出[为受众所认同的]性格征象……(Burke,1969:55-56;刘亚猛,2004:110-112)

伯克通过使用这一概念,形象地点明了修辞者和受众相互认同的的那种形同实异、貌合神离的真实状况,即修辞者只有通过使受众相信他在其他方面与他们的看法和感受一致,才能指望在某一方面改变后者的观点。

2 美国总统奥巴马获胜演讲:修辞人格与受众情感的互动

修辞人格(ethos)是西方修辞学中特有的概念,其标准汉译是“身份/人格组合”。根据亚里士多德关于修辞人格的两大理论观点,即“修辞人格是起支配作用的说服手段”和“修辞人格是不同于修辞者个人人格的一种构筑”。下面以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获胜演讲为语料,着重分析奥巴马和听众是如何进行修辞互动的。通过这一讨论,我们力图具体地展示西方修辞思想对演讲实践的影响。

整个演讲从三个部分对奥巴马进行分析:开场白———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演讲过程———以听众为中心,和奥巴马式戏剧性结论。每个部分都是构成修辞连贯不可或缺的成分。

2.1 出场时: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

从奥巴马从容而矫健地走上舞台开始,他展现给听众的是一种完美自信的形象———挺拔的肩膀,合身的西服,稳重大度的风采,从容不迫地对台下听众的欢呼予以回应。他那潇洒自如的进场和得体的见面礼给听众留下良好的印象,同时也缓解了听众的压力。在这一回合中,奥巴马实际上为后面的开场白获得了一定的话语认同感,掌握了相应的主动权。他先通过取悦、调试、顺应、认同等手段来影响并说动受众,为接下来的说服和论证提供支撑点。

2.2 开场时:以听众为中心

如果说容自信的出场已经为奥巴马赢得良好的印象分,那么接下来就轮到吸引听众注意的开场白了。而奥巴马的风格是以听众为中心,使用不同的演讲技巧。他的一句铿锵有力的:“Hello,Chicago!”,听众不为之所振奋,赢得了全体目标受众的情感(pathos),此句拉开了演讲的序幕。

开场白只是奥巴马暂时打消受众的戒备心理而奠定良好形象的基础,使他的修辞身份和修辞人格的组合最大化,为他接下来的修辞所要达到预定的效果作了铺垫。奥巴马一方面在具体的修辞形式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以总统身份(presidential status)致辞,一方面通过各种修辞手段打造出一个真实可靠、实话实说、说到做到的人格,从而在演讲中映射出一个真诚至上、与老百姓贴心、出政界淤泥而不染的人格组合(ethos)。

1)奥巴马式手势:活跃演讲气氛

每个出色的演讲者在演讲过程中,都会利用身体语言来增强自己的表现力,但无论是身体姿势还是手势,都要恰到好处,点到为止,不能过于夸张,否则会分散听众的注意力,影响演讲的效果。奥巴马的演讲穿插了很多手势,例如,在讲到政府高官敲门的情节时,他左手握拳作出敲门的姿势;“现在,是……的时候了”,他果断地立起左手,表示出最后期限的样子;当提到将工作岗位移向国外的时候,他举起右手向外,说到“在美国国内建立提供就业岗位的公司”时,他相应地将两只手向胸前合拢。这些恰到好处的手势为他的演讲增色不少,使听众更好的理解演讲内容。

2)奥巴马式眼神交流:拉近与听众的距离

在演讲中使用眼神交流是必不可少的。为了紧紧抓住听众的心,使他们完全沉浸在演讲内容之中,应该保证尽量均匀地与现场每一位听众进行眼神交流,听众会有受到重视和尊重的感觉,这样就打破了听众与演讲者之间的隔膜。奥巴马在数万名听众面前演讲时,他从左侧、正面、右侧不停地交替观看,他通常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同时,凝视群体中的某个人,这样附近的听众就会认为演讲者是在凝视自己,进一步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

3)奥巴马式的“反复”技巧:调动听众情绪

奥巴马演讲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利用反复、押韵、对比、三重排比句来强调和强化所要传达的思想和内容。反复运用相似的语句或词组,不仅起到强调的效果,还能使其听起来跌宕起伏,韵律感十足。

Hello,Chicago!If there is anyone out there that America is a place where all things are possible; if the dream if our founders is alive in our time; the power of our democracy,tonight is your answer.一开场,奥巴马就连续使用三个排比句“如果还有人怀疑”,最后以“答案”结尾,既自圆其说,又开启下文。这种咄咄逼人的气势,调动了听众的情绪:听众以big cheers作为回应。

最后,在结束语部分,奥巴马势不可挡的摆出了未来的任务:让人民得到工作,让孩子赢得机遇,让美国更加繁荣富强。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态度坚定,慷慨激昂,这些都是与美国人民息息相关的,从心底上赢得了听众的认同,也把全场气氛推向了高潮。

3 结束语

从表面上看,这个被誉为“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演讲者之一”的总统,有他“令美国人动容,令世界人折服”的口才,但前不久发生在奥巴马造访一家电池厂的这一事情上,他却另听众大跌眼镜:在回答增税这个问题时,奥巴马的回应虽然长达两千五百字,却并没有答到点子上,所提供的只不过是一个“非答案”("non-answer")而已。可见他的演讲具有煽动性与蒙蔽性,是通过修辞的韬晦运作,精心营造出一种修辞效果的结果。

从演讲者角度看,取得受众的认同为奥巴马建立了互动所需的修辞权威。从奥巴马为争取受众认同、建立修辞权威中,我们可以看到修辞人格(ethos)和受众的情感(pathos)在修辞互动中的重要作用,只有把二者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的产生修辞效果。总之,演讲实际上是演讲者与受众之间的一种权力互动,这一讨论展示西方修辞思想对演讲实践的影响。可以更好的推动演讲理论与实践在中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Herrick,James A.The History and Theory of Rhetoric:An Introduction[M].2nd ed.Boston:Allyn&Bacon,2001:34.

[2]Burke,Kenneth.A Rhetoric of Motives[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9:55-56

[3]Perelman Ch,Olbrechts-Tyteca L.The New Rhetoric:A Treatise on Argumentation[M].Notre Dame: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1969:19.

[4]陈娟.“不由不听的讲坛”——从克林顿看权威与修辞的人格的互动[D].福建师范大学,2010:1-5.

[5]刘亚猛.“当代最伟大的演讲者”[J].外国语言文学,2010(2):113-137.

[6]刘亚猛.追求象征的力量:关于西方修辞思想的思考[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110-112.

[7]刘珍.从布什总统第二次就职演说辞看西方修辞人格的运用[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8(4):99-101.

[8]汪建峰.本是同根生,何故话分离——西方修辞理论中的“认同说”对于发展台湾海峡两岸关系的启示[J].福建论坛·人文科学社会版,2005:184-185.

[9]文秉龙,李智允.奥巴马的演讲艺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49-54,83,182.

修辞受众 篇3

在人类的文明史上, 修辞学是一门最原初、 最基本的学问, 它随着人类的进步而进步, 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而发展。世界上不管哪一种文明, 历史越长, 其修辞史就越长, 中西方两大文明的历史造就了绵长而又复杂的修辞史, 追溯其发展的历程, 都在2500多年①。 可见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 修辞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经深深地植根于人们的认识中, 并且培养人们的修辞思维能力。 因为每个人都是一个修辞者, 为了达到目的并且达到以言做事的效果, 大家无不受到修辞的影响和熏陶。 央视作为中国的主流媒体, 它肩负着传播社会积极价值观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使命和社会责任。 央视3套的《越战越勇》节目, 作为央视的精品栏目, 以发掘民间优秀草根歌唱人才为己任, 主持人更以风趣幽默的主持风格, 同观众、嘉宾形成良性互动成为此节目的一大亮点, 使得节目跳出了传统的选秀节目为了博眼球、 拼收视率而滋生恶搞、低俗节目的怪圈, 以挖掘选手背后的故事为手段, 呼唤社会大爱, 家庭和睦为主旋律。 本文运用修辞学视角探讨修辞者在修辞受众接受效果中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进一步唤醒人们的修辞意识和修辞思维, 提高整个社会人们对修辞重要性的认识。

二、中西方的修辞学异同

修辞学作为一门学科, 其历史源远流长, 它时刻反映时代的需求;它是牢固建立在哲学基础之上的, 因为任何学科之所以能够成为学科, 归根结底是要看它是否同哲学紧密相连, 因为只有这样它才能够具有逻辑性和科学性。 西方修辞学家对中国修辞学的看法大致分为两种: 一种是以奥利弗为代表的观点, 认为中国修辞学, 至少中国古代修辞学是哲学, 与哲学融为一体, 不可分割;另一种是加勒特所总结的, 认为中国修辞学为 “文”即discourse (话语) , 几乎囊括一切修饰过的作品②。 由此可见, 中国的修辞学自古以来就同哲学紧密联系, 中西方修辞学其中的第一大区别就是, 中国修辞学自古以来就比较注重作文, 即书面的写作能力发表观点看法, 达到传达自己意图的目的; 反观西方修辞学自古希腊时代就特别看重口头辩论演说能力, 即通过在大庭广众之下, 通过自己雄辩的口才赢得受众的支持和理解, 从而站在自己这边, 成为自己有力的拥趸。 第二个比较显著的差异在于, 中国的修辞学主要是强调维护社会既定的道德准则和主流观念以维护社会的和平稳定;反观西方修辞学则是为了个人的利益或者某个组织的意图而使用辩论演说的形式服务他们的目的;中西方修辞学第三个比较明显的差异是中国比较讲究言行一致, 即听其言观其行一直是中国人奉行的准则, 不仅要看演说者说了什么, 而且要看他是否是这么做的, 只有做到言行一致, 人们才会对他说些什么给予考虑, 否则人们就全盘否定演说者的人品, 从而将他所说的当做哄骗之术。 再反观西方修辞学则恰恰相反, 讲究言行分离。 演说者发表演讲仅仅是为了博得修辞听众的认同和支持, 是以修辞听众为中心, 说一些他们比较想听的话, 创造良性的修辞氛围。 这个演说者在发表完演说, 他之后的行为可能同他之前所言大相径庭, 这就造成了东西方对同一学科认识的巨大差异性。 认为此演说者是言不符实的伪君子, 这其实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这不由得让我想到了一个鲜明的例子, 一位前外国总统在访华期间一直中规中矩, 同中国领导人展开的会议一直非常融洽和睦, 都是讲一些我们特别喜欢听的内容, 然而回到国内之后没多久, 他就出台了一些同两国关系良性发展不和谐的政策, 其言行分离可以说展现到了极致。 现在从修辞说视角分析似乎能够明白他的所作所为是受到他对修辞学的理解所造成的。

三、修辞受众的概念界定

修辞接受者在英语里叫audience, 最初主要指听众, 后来也指读者, 现代由于研究领域的扩大, 含义越来越广, 统称为受众。 因此, 不管叫听众还是读者、听读者还是受众, 指的都是audience。 受众常常指真实的人, 指看、听、读的人或群体。 西方现代修辞学中的一个关键论断就是话语是为那些将要听和读的人构成的, 修辞者在写说时对他的受众的需要做周密的考虑。 因此, 受众研究历来为修辞学家所关注。 古今受众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古代受众多指听众, 是集中在某一地点的人群, 现在除了指出席一个演讲会的现场听众之外, 还包括听到这个讲话的录音, 看到录像、电视和读到讲话稿或讲话记录的人, 在现代修辞受众的定义变得越来越模糊, 例如audience和reader一般都可用于指读一个文学作品的人, 但有时候具有更多的意义③。

四、修辞者和修辞受众在修辞活动中的意义

修辞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方式, 人类自诞生之日起, 无论意识与否都在进行修辞活动, 从某种意义上讲, 所有人都是修辞者。修辞活动是涉及修辞受众的。 只有修辞活动没有受众, 就达不到沟通的目的, 就不能视为修辞活动也没有意义。 可以说修辞者和修辞受众是一对形影不离的伙伴, 它们相互依存, 离开任何一方都无法实现修辞行为。 它们是构成修辞活动最基本的因素, 同时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 大家都有一个认识误区:认为只有演说才是修辞行为, 其实严格意义来讲, 除了语音形式以外, 视觉呈现同样能够构成修辞媒介, 画家通过其画作展现其审美修辞观并传达给受众。 修辞者和修辞受众共同编制了一张修辞活动顺利开展的良性循环网, 大家在这张网上各司其职, 并且角色相互转换。 修辞者可能会转换为修辞受众, 反之亦然。

五、央视3套《越战越勇》的修辞视角分析

央视作为中国的主流媒体, 一直都处在引领中国媒体思潮的最前沿, 弘扬时代的主旋律和社会正能量。 可以说央视在舆论导向指引方面一直都是秉持着高标准、严要求, 人们都以央视的传播内容作为获取咨询的重要来源, 人们从接收新闻的角度来看, 都属于修辞受众。 修辞活动每天都在进行。 央视3套 《越战越勇 》栏目, 是一档发掘民间草根歌唱人才的舞台, 自从2013播出以来每一期都会有7名民间选手按照之前抽签顺序依次登上舞台, 并且会有5名嘉宾评委对选手的演唱水平和歌曲的综合呈现能力给予点评, 从而选出每场的擂主, 这是一种老百姓们喜闻乐见的节目。 我们从中分析其中的修辞学因素, 主持人杨帆作为一名优秀的年轻节目主持人, 幽默风趣一直不失独特的主持风格。 作为整个节目中最大的修辞者, 他为整场节目的顺利进行发挥重要的作用, 他运用幽默的话语同参赛选手进行交流, 使选手们消除了演唱之前的紧张、焦虑情绪。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参赛选手、嘉宾、现场观众和电视机前的观众都是修辞受众;在参赛选手讲述自己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环节, 他转换角色, 成了修辞活动的修辞者, 此时, 主持人、嘉宾、现场及电视机前的观众成为修辞受众;在嘉宾对选手的表现进行点评的时候, 嘉宾用专业的修辞内容展开了较为高雅及专业的修辞活动, 在这种情况下, 主持人、选手、现场及电视机前的观众则成了修辞受众;当主持人邀请现场及电视机前的观众进行互动时, 观众则成了修辞者。因此, 修辞者和修辞受众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 他们的角色都在时刻发生变化, 这主要取决于他们在修辞活动中某个环节所开展的行为。

主持人的人格诉诸 (ethos) 和情感诉诸 (pathos) , 在受众接受效果方面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两个因素, 首先, ethos就是指主持人作为节目的掌控者, 必须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和道德情操, 否则受众如果将主持人否定了, 那么他讲得再好也不会达到说服受众的效果, 试想有谁愿意相信一个说谎者的话吗? 这一点, 作为央视住处人的杨帆, 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这个中国主持人诞生的最高学府, 相信关于他的人格方面的素养, 传媒大学已经作为我们的把关者, 对主持人进行了严格的考察和筛选。 因此, 人们对此都是可以放心的。 另外一个就是pathos, 主持人都经过专门的专业课考察训练, 有人可能会说, 主持人的眼泪是训练出来的, 我要讲的是专业的训练只是让这些主持人具备了更高的职业素养, 而不是剥夺了他们的理性和情感, 是他们具备更高的审美视角和优良的情感因数。 参赛选手那一个个感人的幕后故事外加主持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情感诉诸, 如何能不让受众动容和修辞者一起达到情感的共鸣呢?

人们在整个节目中都被各种修辞活动所感染和触动, 无不说明修辞活动的强大感染力和影响力。 运用修辞学的眼光和视角分析这个活动当中的各个场景, 能够使人们在看待事物的时候, 时刻具有修辞意识, 这样就能够从更多的角度丰富对考察对象的认识。

六、结语

本文运用修辞学视角中的修辞受众、修辞者、修辞者的人格诉诸和情感诉诸等修辞术语, 以央视3套王牌节目《越战越勇》为例, 分析了各个术语在节目中的体现, 更加凸显了修辞学在人们生活方方面面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材料来源, 提供给电视的编导、制片和主持人, 能够让他们对节目的编排和制作运用修辞学思维, 更好地提高主持人的自身素质和职业修养, 在赢得受众共鸣和提高节目精彩程度方面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向。

摘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和发展, 人们的审美品位和视角得到较大的提升和拓宽, 人们生活在这个世界就少不了要进行沟通, 通过交流达到目的, 因此就有了以言行事之说法。电视作为新闻媒体的一种信息传递平台和媒介, 在影响修辞受众方面, 它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从修辞学视角剖析修辞者在修辞受众接收效果中所起的作用, 以央视3套金牌节目《越战越勇》为实际案例, 阐述主持人作为修辞者所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关键词:修辞视角,修辞者,修辞受众,《越战越勇》

参考文献

[1]温科学.中西比较修辞论——全球化视野下的思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

[2]温科学.中国古代修辞学属于哲学——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修辞学。修辞学习, 2002, (2) .

【修辞受众】推荐阅读:

受众心理10-21

服务受众07-16

受众角度07-19

学生受众10-20

受众文化05-18

受众解读08-09

受众选择08-13

节目受众08-14

媒体受众08-30

受众细分09-10

上一篇:高中生物教与学的感悟下一篇:人才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