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众选择

2024-08-13

受众选择(共4篇)

受众选择 篇1

一、SNS在网络传播中的特点

区别于传统媒体, 网络传播有其独特特性。归纳来说, 网络传播在传播形态和形式上具有复合性, 多媒体的整合让网络传播的手段更加多样;网络传播的格局和过程具有开放性;网络传播中的信息流动和信息作品以及消费过程具有多级性;网络传播在网络结构、网络信息、受众与传播者乃至受众间存在着连通性。SNS作为网络传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中国互联网龙头企业新浪公司所推出的微博为例, 微博2009年8月内测, 是提供微型博客服务的类Twitter网站。用户可以通过网页、WAP页面、手机客户端、手机短信、彩信发布消息或上传图片, 截至2013年活跃用户达1.291亿人, 成为中国SNS的第一社区。

就新浪微博来看, 网络传播中SNS除了存在网络传播的媒介属性之外, 还存在其他几大特点:

(一) 以使用者为中心

较其他网络传播模式, SNS是以使用者为中心点组织和传播内容的, SNS的重心是满足使用者多元化的需求, 用户的行为思想是SNS社区关注的中心内容, 用户在网络传播中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 和传统的网络传播不同, 以使用者为中心的SNS能让受众更好参与再传播、信息把关和议程设置。例如, 新浪微博中的话题主持人功能, 用户可发#话题#成为该话题的主持, 其他用户可以及时参与讨论。这便是用户在SNS上的自我议程设置, 使用者“转发”其他用户的信息则是一种再传播和信息把关的过程。除此之外, 使用者关注其他用户也是一种自我选择的过程, 即新浪微博中的“粉”。新浪微博只会推送用户所关注的信息, 完全以使用者的个人喜好为中心。

(二) 传播形式的多样化整合

现代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推进多样化的传播形式的整合, SNS则是一个多元化的传播形式, 融合传统的blog、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等其他形式, 还添加各种各样的新的应用程序, 如团购、微群、游戏等, 在继承传统网络传播的优势的同时, 形成了SNS的独特文化特点。例如, 新浪微博, 140字以内的一句话博客、好友间的相互评论、转发和私信, 以及对某些机构官方微博的关注、获取信息和意见表达都能看出这是一个多元互动的沟通平台, 不仅能满足用户体验, 还能更好地促进网络的信息增值。

(三) RSS订阅机制和分享机制

除了SNS的用户互动, RSS订阅机制使SNS为用户打造了一个及时高效的沟通交流反馈平台, 新浪微博用户通过订阅和链接, 能在第一时间对关注的人发布的信息进行评论、转发、点赞以及私信。而分享机制则促进了网络信息的共享和扩散, 用户可以对信息进行自我把关和自主控制, 新浪微博的转发功能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尤其是在公益事业中, 某些公众人物帮忙发布的寻人信息都能得到数以万计的转发, 使信息得以扩散, 不过网络信息的纷繁复杂也产生了很多谣言。

(四) 从匿名性走向实名制

匿名性是网络传播的特性之一, 但是, 网络信息的复杂性和传播的便利导致了大量的谣言出现, SNS便经历了匿名性向后台实名制的转变, 促进了网络SNS用户的媒介素养培养和网络信息把关的严谨度提高。新浪微博自2012年3月16日实行微博后台实名制, 要求用户后台注册实名、前台昵称自愿, 网上发言使用真实身份注册, 有利于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 也是SNS能和谐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

(五) 黏性社交工具

SNS是一种基于社会网络关系系统思想的网站, 是一种极具黏性的社交工具, 牢固的现实交际圈和SNS网站社交圈能够将绝大多数的用户牢牢留在SNS网站上。坚持黏性的沟通往来, 交互性的社交网络不仅能在虚拟网络交朋友, 也维系着现实生活中的社交关系, 是其他网络传播形式无法实现的, 也是SNS迅速流行的原因之一。

二、SNS在当前受众信息获取中的影响力

目前, SNS已经深入大众生活, 对受众信息获取产生巨大影响,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热门话题引导关注重点

SNS的热门话题成为受众关注的焦点, SNS的快人一步也远超任何一种大众媒体包括传统的门户网站, 所以SNS上的热门话题也往往随后出现在各大报纸、广播、电视以及门户网站的头条上, 受众根据SNS的热门话题来获取信息, 快速而准确。2014年3月8日, 发生的马来西亚航空飞机失联事件当天成为新浪微博话题榜首位, 并连续占据了话题榜首, 随后的4月韩国“岁月号”沉船事件发生后也数天都位于新浪微博话题榜榜首。可见, 关注SNS的热门话题即是新闻关注重点。而在SNS上热炒的话题, 如“帮汪峰上头条”也引导着其他大众媒体的新闻热点。

(二) 分类关注优化筛选信息

SNS社区的信息分类灵活性体现在很多方面, 新浪微博的关注和分组能帮助用户高效优化和筛选信息。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和门户网站也对自己的信息进行了分类。比如报纸存在国际国内板块, 广播有音乐、养生等栏目, 电视媒体更是有各式各样的节目, 而门户网站的分类更是细致入微。但是大众传播的趋势就是从大众传播到分众传播再到小众传播, 慢慢地演变为“私人订制”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 SNS的信息分类便是一种“私人订制”。以微博为例, 用户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来选择关注对象, 一名高三学生可以关注一些学习类、减压类微博, 而一名大四女生可能关注的就是求职招聘、时尚装扮类微博, 年纪更大点人可能关注更多的是养生食谱、家庭教育类的微博。这样分类后, 媒体自动推送, 方便信息的优化筛选, 受众获取信息的效率随之提高。

(三) 好友互动了解身边信息

SNS在信息传播上独有的优势, 就是用户可以通过关注自己的亲人、朋友等身边的人, 通过网络人际传播得到一些身边的动态信息, 也是SNS作为社交工具的主要作用之一。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以及门户网站等都无法细致到能关注到身边的信息, 但是更多的时候, 相比各种大新闻, 我们更愿意得到的是身边的新闻、我们熟悉的人和事的新闻, 所以SNS的出现填补了这一个空缺。例如, 在校大学生通过关注新浪微博中的学校、学院官方微博或者老师同学的微博, 可以获取考试周的时间安排、学校的课余活动情况等。而公司上班族也可以通过关注公司、同事的微博得到公司检查时间、公司年会安排等和自己息息相关的信息, 这远比大众传媒带来的信息更有吸引力。

三、SNS信息获取背景下催生的新的信息接收模式

网络时代中SNS的快速发展, 改变了传统的受众到门户网站的海量信息中获取信息的旧模式, 受众在使用SNS中可以从好友 (通常为同一年龄层次、同一文化程度) 以及感兴趣的大众传媒的官方SNS接口最快获取到自己所乐意关注的信息, 通过搜索引擎进一步对信息深度了解。

例如, 2014年4月11日, 中国电子商务领域人物、京东商城CEO刘强东通过微博承认了与国民校花、清华大学网络红人“奶茶妹妹”章泽天的19岁差距恋情。随后, 刘强东跃升至中国第一搜索引擎“百度搜索”上的热门人物搜索关键词首位, 同时也登上了各大门户网站, 如新华网等的头条。同月14日, 中国台湾言情教母琼瑶通过其作品《花非花雾非雾》的官方微博发布了《写给广电总局的一封公开信》, 将前日著名影视编剧、制作人于正和《宫锁连城》的女演员戴娇倩的骂战推上了一个高度, #琼瑶举报于正抄袭#迅速成为新浪微博热门话题第一名。同时, 于正、琼瑶在百度搜索上的热门人物搜索关键词的第二和第四位, 百度搜索中关于“盘点编剧于正争议作品”“于正抄袭证据”“于正挖角琼瑶演员盘点”也都成为搜索的热门词汇。

由此可见, SNS普及在受众中催生了一种新的信息接收模式, “SNS微信息/热门话题+搜索引擎”模式, 使受众能更快更便利地获取信息。这一模式在SNS使用者中广泛存在, 受众不再受到门户网站海量信息的影响, 而是从网络社区中快速而准确地得到最热门、最感兴趣的话题。由此, 大众媒体在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的模式上也必须随之更改, 利用SNS高效转变网络传播模式。

从受众选择视角考察电视新闻编辑 篇2

关键词:电视新闻编辑,受众选择,发展趋势

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 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 对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受众概念来自传播学, 是指传播活动的对象或信息的接受者。电视新闻类节目既包括最新消息传播类新闻报道节目, 同时也包括专题报道类新闻节目、电视评论类新闻节目以及一些电视新闻讲话和新闻言论等节目。相对来说, 我国的受众研究比较薄弱,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新闻理念的成熟, 受众越来越具有了能动性和选择性, 受众的角色也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变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闻体制的革新, 受众理念回归到“以人为本”。

一、传播史上的受众研究

在当前受众研究的理论话语圈中, 媒介与受众之间的关系以及受众在传播活动中的地位、角色越来越重要。为表现为新闻传媒的迅猛发展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随着传媒的发展, 社会各种势力对新闻传媒的利用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本能心理学和大众社会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 使早期受众观念于重大社会事件中得到支持和强化。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受众研究的发展, 产生了“传播流”和“使用与满足”理论。传播流”, 指的是由新闻媒介发出的信息, 它包括“政治既有倾向”假说, “选择性接触”假说, “意见领袖”和“两级传播”, 在这一理论中, 受众接触媒介是一种群体行为, 强调媒介与受众间的一些“中介变量”的重要性, 探讨了受众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特性。

“使用与满足”理论。它是在微观层面上对受众心理和受众行为进一步关注和考察。把受众看作是有特定需求的个人, 认为人们接触传媒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受众的需求, 以受众为本位, 来考察受众“使用”媒介回归到信息传播主体的本来面貌, 以“满足”自身需求行为。

文化研究。它强调文本意义的产生不仅仅在于文本的内部结构, 还要经过读者的阅读才能彰显。受众的接受依仗于他们的文化和政治倾向, 是将各种不同意义“赋予”媒介文本, 与更为宽阔的权力体系的联系和对批量生产的技术接触。

中国电视受众研究的回顾是改革开放催生了受众调查, 成了为新闻理论和新闻改革提高实证的资料库, 改变为“媒体中心论”到“受众中心论”。

二、中国电视新闻受众角色的演变

伴随着中国电视新闻节目的成长, 中国电视新闻节目已经走过了多年历程, 新闻受众理念转变成就了中国电视新闻事业。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电视人的受众理念历经了明显的转变。电视新闻凛然肩负着社会职责, 媒体坚守着自己的主体位置, 原来很少考虑受众的实际状况和需要。我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 新闻事业的受众理念也开始了转变。电视新闻从业人员开始认识到电视新闻是给观众看的, 只有吸引了观众, 其才真正具有价值。

在九十年代初, 电视新闻开始走上市场化的道路。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新闻传媒和新闻工作者的受众意识得以确立, 许多新兴的电视新闻栏目大量涌现。受众的需求受到重视, 受众的心理得到尊重, 以符合观众兴趣、满足受众需求为宗旨, 受众的权益开始凸现, 来结构新闻内容, 决定新闻形式, 受众的主导角色从此确立, 以受众为新闻的关切度和新闻对受众的吸引力为主要目标。媒介的产品和服务倾向于满足社会需求, 受众这一概念历经多次变迁, 众细分意味着受众地位的一种提升。

电视新闻受众角色演变的具体表现。随着电视新闻受众理念的革新, 电视新闻突破了内容的局限, 受众角色和地位有了很大的飞跃。电视新闻报道题材表现为社会化, 新闻体制改革催生了受众市场, 老百姓成为新闻报道的内容主体;电视新闻内容的信息服务化。随着市场经济时代消费文化的逐渐盛行, 电视新闻内容呈现给人们的更多是“信息传播”。电视新闻的信息化首先表现在有直接服务性的新闻报道上, 电视新闻的信息化还表现在新闻报道与观众信息需求的直接对接上。新闻必须有新的与众不同的内容, 新闻事实成为在宣讲时政要闻时尽量与人们社会生活产生联系, 是为了消除人们对某些情况的不确定性, 把对人们的生活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和影响放在报道的中心位置。传播新闻的目的是沟通各方, 信息服务化意识的加强, 以便达到信息对称。

电视新闻的形式方面。电视新闻的“语言”和“表情”。电视新闻语言的外延是较为宽泛的, 提供多种社会服务的“大众媒介”的角色, 更符合现代人的接受心理, 为受众营造出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电视新闻的报道视角。电视新闻是利用电视技术对事实和观点的讲述, 报道视角选择与电视新闻在多大程度上反映新闻事实, 报道的事实本身就是宣传的内容, 电视新闻报道大多是选择受众最关心、最需要了解的内容。受众参与是指受众在一定程度上参加节目的策划、制作等具体传播活动, 它是电视新闻成熟的一个评价指标, 代表着普通受众的思想感情、道德标准和价值判断。随着我国电视新闻受众参与的广泛和深入, 受众意识己经融入到新闻报道所有方面。

三、电视新闻受众角色的人文思考

人文关怀产生于欧洲中世纪的人文主义, 中国内地开始掀起“人文精神”是在90年代初。人文关怀, 即以人为本, 它与新闻传播的关系是密不可分, 提倡社会平等, 人的价值、尊严等应受到尊重。

电视新闻呼唤人文关怀。电视新闻的影响力来源于新闻报道真正能够惟人为本, 它是从思想和情感的层面体现出真诚的人文关怀, 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们看到, 当代电视新闻中人文关怀的不足, 对传播中的“人”缺乏深刻的哲学把握, 关怀的眼光过于狭隘, 关怀的思想流于表层。因此, 要采取一定措施促使当代电视新闻的人文关怀走向健全和完善。

它要求电视人关注“社会人”的人文需求, 建构人文的“公共领域”, 应剖析事实产生的原因及背后隐含的哲理, 最大限度地发挥受众在“公共领域”的主动性, 实现“以人为本”的新闻理念的回归。

参考文献

[1]杨伟光:《电视新闻分类与界定》,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4, 3。

[2]吕正标、王嘉:《电视新闻节目、理念与实务》,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4年。

受众选择 篇3

一、受众主动性选择的来源过程: 选择性注意与选择性接触

( 一) 选择性注意

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和谐理论认为, “不和谐‘是心理上的不舒服状态, 会促使人试图减轻这种不和谐感, 以达到和谐。’并且‘除了试着去减轻不和谐, 人还将积极地避免接触会增加心理不和谐的情境及信息’。”①个人一般不选择或拒绝全部消息 ( 即选择性接触) , 因为我们无法在事先就知道消息的内容。人们往往是被那些在主要观点上与我们意见相同的人或媒体所包围的。在作决定时不和谐理论预测, 只要被拒绝的选择包含了可能导致接受的特征, 或被挑中的选择包含了可能导致拒绝的特征, 就会产生不和谐的心理。

在《奔跑吧兄弟》中, 受众从新旧媒体中看到节目的宣传或节目的播放, 会注意到这个节目由此可能产生兴趣。例如乘客在乘坐北京地铁时, 地铁上的电视中经常会播放《奔跑吧兄弟》的部分节目, 节目中一些搞笑的内容或者其他因素影响到选择观看的受众, 并且此节目中没有让受众产生心理的不调和的感觉, 受众产生了选择性注意。

( 二) 选择性接触

上文提到的对真人秀节目受众的选择可以为这样一个过程: 社会因素+ 心理因素= 受众决定主动接触。有相关民意调查表明, 受众在中国社会发展脚步日益加快的现实压力下, 更倾向于通过电视娱乐节目来缓解压力、排遣时间, 在通俗易懂的电视情景中寻找到简单的幸福感和轻快感。社会环境的复杂又让受众在休息的时刻不选择太过“程式化”、“单一化”的旧的大众娱乐节目, 更倾向于选择节奏感强, 带来刺激效果与愉悦身心的节目。

二、受众选择主动性的特点: 选择性理解

选择性理解这一术语是指人们的理解容易受愿望、需要、态度及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选择性理解意味着, 不同的人对相同的消息可以产生非常不同的反应。在本研究中, 受众的选择性理解主要是为真人秀节目中受众选择的主动性的特点研究。

( 一) 将不和谐调和

认知不和谐理论认为, 不和谐“由于产生心理上的不舒服, 会促使人试图减轻这种不和谐感, 以达到和谐, ”并且“除了试着去减轻不和谐, 人还将积极地避免接触会增加心理不和谐的情境及信息。”一些受众并不是从一开始理解真人秀节目的, 无论是搞笑的动作和语言, 还是节目的设置, 人们对节目中的信息和所主张的客体的态度并不一致。在调和理论的范式中, “某人 ( P) 接收到某个来源 ( S) 关于某个客体 ( O) 的某个主张, 此人对这个来源有自己的态度, 对这个客体也有自己的态度。”②所以当人们对来源和客体态度相似, 然而来源对客体持否定主张时; 或者当某人对来源与客体态度不同, 而来源对客体持肯定态度时, 以上两种情况, 不调和就会存在。例如受众在微博中得到相关讯息后, 可能就对《奔跑吧兄弟》的态度不同, 有的会对节目产生负面态度, 有的会对节目产生正面态度, 持负面态度的受众心里产生不调和后, 就会从别的因素让自己的内心调和。

( 二) 改变传播者的可信度

“可信度效果”的概念说明, 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获取受众的信任是传播者改进传播效果的前提条件。③但是传播者的形象并不是十全十美的, 所以一些受众在收取到信息后有可能攻击传播者的可信度, 毕竟, 可信度是传播者最重要的东西。在《奔跑吧兄弟》开播以来, 虽然每期都能引出热点, 播出效果良好, 但是也有不好的一面也被曝光。部分受众不接受这个节目的同时, 利用新媒体等手段传播出对节目不利的信息, 对节目的形象塑造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 三) 完全否认

对付不调和的方法还有一个就是完全否认。部分受众觉察到自身完全对真人秀综艺节目不感兴趣, 并且可能没有办法改变传播者的可信度之后, 会采取完全否认的态度。此种受众选择的主动性特点对真人秀综艺节目不会起太大积极作用, 并且也得不到相关的反馈作用, 对真人秀综艺节目产生反影响。

三、受众选择主动性的效果: 选择性记忆

选择性记忆是指, 人们倾向于记得能与他们的“主导参考结构”相同的材料, 或态度、信仰及行为, 而忘记那些与他愈见不合的材料。因此, 应在调查了解消费者的“主导参考结构”后, 制作出与他们的“主导参考结构”的态度、信仰及行为相和谐的电视广告。

( 一) 固定受众的自主意愿增强

中国的《奔跑吧兄弟》为适应目前国人的收视习惯与制作条件, 采用季播的方式播出。中国版跑男开启全民开跑模式, 给人们带来娱乐、文化和精神财富。受众主动选择记住在观看中他们喜欢的内容, 并制造话题。这些受众中一些成为固定受众, 他们参与话题的程度相对来说非常高。例如在每周《奔跑吧兄弟》播出完毕后, 新浪微博上都会出现相应的热点话题, 并且有些热点话题是受众主动提出来的, 尤其固定受众在这当中充当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受众选择的主动性中固定受众的自主意愿增强表明选择性记忆在起作用。

( 二) “圈子”效应增强

现代社会, 信息就是资源, 而圈子就是一个功能强大的信息库, 或生活、或工作、或娱乐, 人们都需要聚集在某个圈子中, 所谓“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 彼此之间甚至构成利益共同体, 圈子化生存已成为这个时代人们的一种生活状态倘若不同节点间为中心的圈子之间是相互嵌套在一起的。④受众之间的娱乐生活的交流也是靠圈子来相互影响, 不同的受众之间的圈子或许并非志趣相投, 但依旧相互之间有共通的“话题核心”的节点。真人秀综艺节目中, 受众在观看节目后会表明自己的态度, 随之而来“圈子”效应就会增强。受众在观看《奔跑吧兄弟》后制造话题, 态度相同的一群受众就会形成一个“圈子”, 从而产生更大的影响。所以受众的主动选择使得受众之间的“圈子”效应增强, 信息得以传播和扩散。

( 三) 刻板印象的产生

由于中国版的《奔跑吧兄弟》在引进韩国的《Running Man》后进行了适度的本土化改造, 每一位嘉宾主持人都在节目中有自身的特点, 所以受众在观看节目后产生了“选择性记忆”, 例如李晨是“绝对能力者”, 是力量的象征, 郑恺则以“猎豹”为代表。实际生活中这些嘉宾主持人也许并不是节目中的所代表的形象, 但是受众在长期观看节目后, 产生刻板印象, 也很难改变对嘉宾的认知的改变。在真人秀综艺节目中, 刻板印象并不是只有反作用。受众的刻板印象反而会增加对节目的兴趣程度, 例如在观看《奔跑吧兄弟》后, 受众喜欢艺人李晨的力量, 那么受众就会通过这种选择性记忆而观看关于李晨力量方面的内容。

四、小结

随着中国电视真人秀专业化水平的提升, 明星户外竞技电视真人秀节目越来越在寻求差异化发展的路上, 呈现多样化的姿态。由初现时期的模仿到引进版权, 目前已迈向联合研发的阶段, 融合本土文化的自主创新将是我国明星户外竞技电视真人秀节目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受众选择的主动性在真人秀综艺节目中越来越体现出传播过程中受众的选择的重要性。总而言之, 真人秀节目中受众的心理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受众对于节目中的引导的选择也要多加思考。因此真人秀节目对受众的吸引显得非常重要, 让受众有意识有主见的选择接受节目, 在不断改进的步伐中追上世界的脚步, 这对于未来电视娱乐节目的创新改进和转型改制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甘贞洁.网络传媒视角下受众选择的心理学探析[J].中国报业, 2011 (12) .

[2]殷乐.电视娱乐:传播形态及社会影响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1.

[3][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受众选择 篇4

一、受众心理研究

对观众的研究是我们电视理论研究中的盲点, 中国目前也没有形成“电视节目———收视率———观众”的研究体系, 收视率调查公司的数据不能即时地影响节目的改进, 节目制作与观众的欣赏口味没有直接沟通的渠道。我们目前所能做的是以现有的数据为对象, 研究中国电视观众的大体特征, 它的总体状貌仍然决定着中国电视业的基本走向, 也据此对综艺性节目做一个判断。目前, 我国电视观众的构成显示出我国目前的观众特点如下:

1. 结构呈现多层次

(1) 受众整体文化水平普遍偏低, 以初中文化程度为界, 文化程度越高的人群, 看电视的比例越小。文化水平低的收视群占总人口的大多数, 他们是中国目前的收视主体, 家庭的休闲活动还很依赖电视。

(2) 综艺性节目的受众群:以中国目前的电视消费情况而言, 可以把大部分观众具有普遍性的收视行为特征归纳为以下主要几种:

(1) 个人化收看:收看需要依次为影视剧、娱乐综艺、音乐录像、娱乐资讯节目、对象化栏目。

(2) 家庭化收看:收看需要依次为娱乐综艺、影视剧、新闻纪实节目。

(3) 对象化收看:收视兴趣一般集中在一些新闻、资讯节目、服务性栏目、教育类节目。

(4) 习惯化收看:这种收看选择完全以视听感受为标准, 音乐电视类、综艺节目、文艺栏目、音乐节目、电视电影往往具有吸引力。

从以上主要的几种收视行为中, 不难看出综艺类节目仍然在大部分人的主要收视需要中。

2. 综艺性节目所体现的当代人的娱乐心理

电视娱乐节目潮流中的文本除了具备综艺节目所具备的场面性, 满足人们的看热闹的心理之外, 还体现出人们新的娱乐倾向:戏谑的模仿、体验刺激、碰撞机遇、恶俗的快感、揭私与滥情等。

二、满足受众审美需求

综艺性电视节目是按照电视观众的艺术审美需求编导的, 它的作用在于满足电视观众领略艺术美感的情趣和意味。显然, 欣赏价值是衡量这类节目的标尺。

综艺性电视节目的编导, 是传播给电视观众艺术节目上的把关人。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之内, 让电视观众欣赏到什么, 往往要由他们来决定。这样, 作为晚会导演有没有深层的审美观念, 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我们知道, 电视节目是通过媒介作用于人的双项感官的, 即是说, 电视的媒介包括电子视讯和声讯, 分别作用于人的耳朵和眼睛。通过耳听眼看, 使人对电视节目的感受具体、直观, 最终获得感情范围的享受。从美学角度来看, 电视欣赏又是知觉的美学感受和心理的美学体味的结合。它使人的大脑开拓条条纵的和横的通道, 使之得以保留曾在短瞬间活跃于电视观众心中的审美意象。正因为电视综艺节目具有这样的长处, 才使得电视节目的声色之美, 在一定程度上说大大超过舞台艺术。相对于舞台的表演和银幕的再现而论, 它可以使观众看到他们的想要看到的, 平时难以看到的表演者的感官和动作。电视文艺中的视觉为主的表演类节目, 可以间接地向电视观众提供感情信息;而以听觉为主的歌唱类节目, 可以直接地向电视观众提供感情信息。综艺性电视节目的编导, 培养和增强了欣赏观念, 便可以通过多种艺术手法, 把提供给电视观众的视觉和听觉信息转化和增大, 强化电视文艺节目的欣赏性。

比如说, 电视以视觉感官为主, 就要有清晰生动的图像。这里的核心是动, 因为动更接近电视观众的生活, 更能调动他们的情感, 靠着节目表演者的动作表情和摄像机的运动, 提供给电视观众美的画面, 不但构图要美, 而且内涵要丰富。这就要求导演从欣赏的观念出发去界定和在符合艺术规律的前提下规范表演者的表演。如果没有欣赏观念, 对要传播给电视观众的文艺节目没有欣赏情趣, 那么节目就可能杂乱无章, 甚至可能破坏了艺术美。正因为如此, 电视节目的编导在设计、组织和导演节目时, 需要特别注意画面表现, 让人看到、看清、看全, 这样才能在观众那里产生欣赏的心理美感。

我们这里强调视觉, 并非忽视声音的创造和再现作用, 因为听在电视节目中的功用, 基础在于说明, 作用在于深化。笔者在编导节目时, 有意识地追求了节目的欣赏性。调动多种电视传播手段, 把一个个最美的画面传播给观众, 这样的节目的可视性和感受力都较为强烈, 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便是编导注重和增强欣赏观念的结果。从编导的欣赏观念到观众的艺术享受, 中间过程并不漫长, 也不复杂, 但是解决得不好, 却有可能使编导事倍功半。■

上一篇:音乐教育哲学观下一篇:高校学生参与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