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众心理期待

2024-06-02

受众心理期待(精选8篇)

受众心理期待 篇1

“印象管理”是由戈夫曼、库利等心理学家提出的一个心理学概念, 他们认为每个个体都会想获得他人以及社会的肯定和认同, 同时对于社交的结果会进行控制, 所以对于自己在社交场合以及与他人交往时候的形象会非常注意。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说, 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通过一些办法来对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印象进行影响, 使他人的印象符合自己的期望的一个过程。

一、主持人印象管理的概念

对于我们的人际交往来说印象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主持人来说印象管理更是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虽然类似于人际交往状态, 但是却几乎没有即时互动。所以良好的印象管理可以让主持人更获得受众的喜爱和认可, 同时也可以更好的保障节目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可以作为衡量主持人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主持人的印象管理是根据主持人的特殊身份来界定的, 作为一个社会角色可以说是个体但又不是个体, 做好印象管理工作是主持传播的必然要求, 也是受众心理期待的必然结果。

二、从受众心理做好主持人印象管理

想要了解受众的心理期待, 首先要了解受众的心理需求, 主持传播同世间万物一样, 是顺应大众以及社会的需求而产生的产物。主持人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职业, 实际上是担任着不同的角色, 既是公众人物同时也是承担着社会角色和职业角色, 所以受众对于主持人也具有角色期待。职业角色是指主持人作为一个职业需要完成自己所担任的工作;社会角色是说主持人在自身进行社会交往的过程中也会形成自身的社会角色, 这些角色与职业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比如朋友、同学、老师等, 主持人特殊的职业性质导致了他的社会角色通常也比较复杂;公众人物是说那些社会关注度比较高, 经常可以出现在公众视野并且被人熟知的人物, 主持人经常出现在电视上, 自然知道的人较多, 所以也属于公众人物, 所以公众性也是主持人的显著特点。主持人将这三种角色集于一身, 在进行印象管理的时候要综合考虑不同角色的要求以及标准。

同时需要注意的还有受众表现出的对主持人的个性期待, 这里的个性不仅是独特性, 还有这个职业自身所具有的普遍性。不同的职业的形象长期以来在人们的思维中已经形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模式, 如果某个职业的人违背了人们对这个行业所具有的认知, 那么这个人就会被认为是这个行业中的另类, 不具备从事这个工作的能力或者是不适合从事这个工作。主持人这个职业也是一样的, 从职业出现到现在为止, 公众对于主持人的印象也已经定型并且固定了下来, 所以主持人在进行印象管理的时候要考虑到大众对主持人已经形成的刻板印象, 从而更好地去了解大众对于主持人的心理期待, 做好个人形象管理工作。

从大众的角度来讲, 对主持人形成的刻板印象, 也就是比较固定的形象综合来说有以下几点:

1. 较好的外形条件

主持人出现在电视节目中, 人们首先看到的就是他们的外貌, 所以对于受众来说, 也更喜欢看到漂亮的主持人, 同时拥有良好外形条件的主持人来说也更具有个人魅力, 这是主持人更好的完成自身工作以及形象管理的有利条件, 应该加以重视。所以主持人在出现在镜头前的时候, 必须要考虑到节目的要求和自身的条件, 在妆容和服饰上进行外在修饰。但是同时要注意的是做主持人主持电视节目等并不是越漂亮越好, 一方面是过于花枝招展会分散观众对节目的注意力, 另一方面是主持人的形象要健康向上, 端庄大方, 不可太过艳丽。

生活中我们想穿什么衣服、剪什么发型、佩戴什么首饰装饰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 但是主持人在这方面并不能完全按照个人的喜好来修饰自己, 因为从某种程度来说, 主持人的服装款式和颜色等也在无形中传播着信息, 反映着他们的某种思维倾向等, 同时也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选择, 比如说在过年或者其他全国喜气洋洋的节日的时候, 主持人的衣着也会选择较为喜庆的颜色。现阶段我国民众的思想、文化和艺术素质等还是保持着较为统一且中庸的观念, 如果主持人在形象修饰上力求标新立异的话恐怕很难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所以考虑到主持人的公众形象, 必须要考虑职业的代表性来进行形象管理。

2. 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

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优秀的主持人所必备的基本条件, 同时也可以更好的突出其魅力, 因为主持人主要是通过说话来控制整个现场, 让观众了解这个节目,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受众也会对主持人形成一个语言印象。每个人在表达上都具有自身的特色, 在符合节目自身的标准和要求的前提下, 独具个性的口语表达会给受众带来一种特定的感受, 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个人魅力。比如崔永元主持时表现的机智而幽默, 这种具有个人特色的口语表达能力形成了他自身的主持风格, 保障了栏目的收视率。

3. 良好的道德品质

主持人的印象管理要基于以下几点要求来进行:热情而真诚, 并且富有同情心。虽然主持人在电视上表现出的性格或许并不完全是真实的性格, 但是真诚和热情是必不可少的, 这样才能更好地从情感上来带动观众、打动观众。而富有同情心主要是基于主持人的公众身份, 在大众的眼中主持人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也有能力去做公益事业。主持人在进行信息传播的时候, 个人对于传播内容的反应也会影响到信息对于受众的传播效果。

良好的道德品质远远不止这些, 主持人自身的言行举止具有一定的社会引导作用, 所以必须重视自身的道德品质管理。

4. 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丰富的文化修养

对于主持人来说心理素质一定要良好, 镇定、沉稳、临危不乱并且随机应变能力要强, 在面对突发情况以及数量众多的观众时, 优秀的主持人可以很快的镇定下来, 进入正常的主持状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可以随着经验增加而慢慢培养出来的, 主持人必须有意识地克服紧张情绪, 培养自身的控场能力和应变能力。

同时主持人还需要有丰富的知识量储备, 除了有必要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广泛地涉猎各种知识。从受众心理来说观众希望看到学识渊博、博古通今的主持人, 同时丰富的知识魅力和文化修养也可以为主持人的个人魅力大大加分。丰富的知识储备可以使主持人更加自信和主动, 引导节目向受众感兴趣的方向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主持人的印象管理应该围绕着受众特点、受众心理期待和节目的性质来进行, 通过外形塑造、外在表现和内在要求等多个方面的印象管理来使自己的节目更加符合受众的心理期待, 得到更为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倪琦珺.从受众心理期待谈主持人的印象管理[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11:159-160.

[2]孙妍峰, 张芊.从《中国好声音》看选秀节目的受众心理[J].现代视听, 2012.09:36-41.

[3]苗语桐.从受众的心理浅谈电视节目主持人工作[J].大舞台, 2011.11:170.

受众心理期待 篇2

在新闻学里,新闻受众是新闻信息的接受者,是新闻产品的消费者,是新闻传播的反馈者。可以说,新闻传播者进行的采、写、编、评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使受众接受信息,并且能接受与信息相关的态度。各方面研究证明,抓住受众心理是研究新闻传播效果的关键所在。

新闻受众心理的产生来自两个方面:受众原有的心理基础与新闻媒体传播信息的刺激。传播媒介刺激是受众心理产生的诱导因素,是受众主体的需要。人们的个性心理特征,往往是这种心理产生的基础,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是人类行为的源泉之一。

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一般分为维持生命的生理需要和作为社会人的社会性需要。社会性需要包括高级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新闻受众需要时一种精神需要,它是指受众对新闻信息需求的愿望。

为了搞好新闻工作,必须研究受众心理,才能密切同群众的联系,使新闻报道和宣传工作有的放矢。

一般来说,受众有以下心理需求:

1、新奇心理

2、得益心理

3、求知心理

4、接近心理

5、对比心理

6、逆反心理

1、新奇心理

所谓好奇,是指有机体遇到新异刺激物或环境事,所产生的朝向探究反射。对新鲜事物的敏感、好奇心理,人皆有之。凡是第一次出现的、罕见的、日常的或突然发生的、强烈变化的事物,人们容易感兴趣,产生好奇,从而悉心去观察和探究。无论从心理学角度,还是从新闻学角度,第一次传播的新信息,给人印象深刻,所以新闻报道应尽量满足受众的这种好奇心理的需求,争取抢发“独家新闻”。

2、得益心理

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需要了解周围事物的变动,掌握各种各样的信息,尤其对于与自己切身利益有关的事物及其信息更为关注,这便是由受众得益心理所决定的。

3、求知心理 当代的受众,比以往任何时代,对新闻媒体的要求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读报、听广播、看电视,不但要满足“新闻欲”,还要满足“知识欲”。在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知识对一个人的能力与技能的形成与提高,有相当的影响力。因此,新闻报道如能满足受众的求知心理,是符合读者的普遍心理和能引起读者普遍兴趣的。

4、接近心理

每个人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都离不开与他人交往的社会生活,并因自身生活的需要,产生亲和动机与依赖动机,即接近心理。反映在受众与新闻媒体的关系上,这一接近心理便表现在新闻发生地与受众之间的空间距离,以及新闻事件与受众利害关系的远近亲疏程度。凡是与受众地理位置、心理距离接近的新闻,读者则更为关注,更感兴趣。

5、对比心理

一般受众在认识某种事物时喜欢对比,这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世间一切事物,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相对立而发展比较这一心理活动,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人们离开了对一些事物和另些事物相同点和不同点方面进行的比较,就不可能认识任何客观事物。所以,新闻工作者应在新闻实践中,自觉地向受众提供能够进行比较的材料和条件,从而使自己报道的事物,为更多的受众所理解与接受。

6、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人们对超过自身感觉饱和与接收能力,所产生的一种抵触情绪和反向思辨。在信息传播中,则是受众由心理定势的支配,对传播产生一种抵触情绪。从传播的相反

来生动的形象大打折扣。

2、受众“求近求同”性心理与典型“圣人”化的矛盾。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受众在选择新闻时,除了存在着“地域接近”的心理外,还存在着“感情接近”和“利害接近”的心理。②高明的记者应该能够打破地域的界限,将与受众情感相连的典型人事和“典型事件”客观朴素地表述出来,“以文传意”,影响受众的思想和感情,缩短地域上的距离以达到典型的宣传效果。

在现今的许多典型报道中,记者唯恐打动不了受众,将各种优美词藻都堆砌在典型身上,塑造出许许多多的“圣人”、“神人”,人物形象“十全十美”,白玉无瑕。“受众并不是不加区别地对待人和被传播的内容,而是更倾向于选择那些与自己既有立场、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加以接触”。③这种强化优点,弱化缺点的做法常常使受众觉得典型人物“只能天上有”,自身与其差距太大而失去学习的信心、动力,典型宣传只能成为“空中楼阁”。

3、受众心理接受度与典型“轰炸”化的矛盾。

世上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度和量,正如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曾经说过的那样:“当过度的时候,最适宜的东西也会变为最不适宜的。” 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同样的刺激物在刺激强度过大,刺激时间过长时,容易引起对反应性质的变化。受众在接受新闻信息时有一把心理尺度,把那些过量重复的信息杜绝在其接受范围外,对自己不愿接受而媒体硬塞的信息产生厌烦情绪。

传统体制下的新闻宣传往往是连篇累牍、铺天盖地地集中报道少数典型,有的甚至宣传了几十年,不自觉地对受众产生信息压制和信息“轰炸”。当今受众在个体意识和自主性不断加强的同时,逐渐形成了一套信息“防御系统”,对于媒介大规模集中性的典型轰炸不再是毫无反抗地“中弹”倒地。他们会对浮夸过头,超过他们自身接受需要和认同程度的信息采取抵制、排斥、反抗的态度。轰炸式的典型报道因其超过受众接受度而引起的“逆反心理”也应该引起传媒的足够重视。

顺向心理——增强典型报道传播效果的催化剂

典型代表一般,并不代替一般;典型是全体的代表,不是全体本身。典型报道的意义就在于结合时代特征产生一种道德模范的作用,发挥示范功能,激励更多的人以典型为榜样。典型报道要达到这样的功效就需要媒介真正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抓好受众的心理分析,使受众在接受典型时产生“顺向心理”,完成从认知到态度再到行动的转变,让传播效果不断累积,深化和扩大。

顺向心理相对于逆反心理而言,是一种具有积极、正面意义的和顺应传者或媒介意愿的心理活动倾向,它有认同、共鸣、偏爱等心理表征。⑤传播媒介在推出典型时要注意结合受众的心理变化,讲求宣传的技巧和艺术,不断增强受众的顺向心理,使他们在典型人物的感染力下,自觉地将媒介所宣扬的精神融入到平常的生活中去。

1、典型报道形式多样化,增强受众的“认同”心理。

试验成果值得媒介在进行典型宣传时好好运用。随着受众文化教育程度和整体素质水平的日益提高,他们在接受典型报道时更倾向于接受有血有肉、有矛盾有缺点的正常人,那种只有简单“好”、绝对“好”的“完人”只会让受众觉得不真实;媒介要时时做到尊重受众,尊重他们选择信息的权力,力求做到“润物细无声”。

注 释

① 《主流媒体与舆论力量》专题,《中国记者》2004年第一期,第10页

② 虞达文:《新闻心理学》,新华出版社,第264页

③ 时华蓉:《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82页

④ 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新华出版社1999年4月

⑤ 邵培仁:《传播学导论》,浙江大学出版社,第333页

参考资料

⑴ 虞达文:《新闻心理学》,新华出版社2001年12月初版

⑵ 邵培仁:《传播学导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

⑶ 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新华出版社1999年4月

⑷ 李 琳:《加强典型报道中的社会心理分析》,中华传媒网2002年12月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电子出版物或电子来源的资料

● 作者姓名、文章标题(引号)、期刊名(英文用斜体或下划、中文用书名号)、载体类型、卷号和期号、页码或长度、数据库名/URL、检索日期年。

例:温晓莉,“论知识经济社会微观公共权力的法律规则”,《法学》,互联网,200112 11~16,中文期刊数据库,2003年5月1日,2002年。CIA.(1997).“Australia”.In the World Factbook.〔Online〕.Available at

受众心理期待 篇3

一、受众心理研究

对观众的研究是我们电视理论研究中的盲点, 中国目前也没有形成“电视节目———收视率———观众”的研究体系, 收视率调查公司的数据不能即时地影响节目的改进, 节目制作与观众的欣赏口味没有直接沟通的渠道。我们目前所能做的是以现有的数据为对象, 研究中国电视观众的大体特征, 它的总体状貌仍然决定着中国电视业的基本走向, 也据此对综艺性节目做一个判断。目前, 我国电视观众的构成显示出我国目前的观众特点如下:

1. 结构呈现多层次

(1) 受众整体文化水平普遍偏低, 以初中文化程度为界, 文化程度越高的人群, 看电视的比例越小。文化水平低的收视群占总人口的大多数, 他们是中国目前的收视主体, 家庭的休闲活动还很依赖电视。

(2) 综艺性节目的受众群:以中国目前的电视消费情况而言, 可以把大部分观众具有普遍性的收视行为特征归纳为以下主要几种:

(1) 个人化收看:收看需要依次为影视剧、娱乐综艺、音乐录像、娱乐资讯节目、对象化栏目。

(2) 家庭化收看:收看需要依次为娱乐综艺、影视剧、新闻纪实节目。

(3) 对象化收看:收视兴趣一般集中在一些新闻、资讯节目、服务性栏目、教育类节目。

(4) 习惯化收看:这种收看选择完全以视听感受为标准, 音乐电视类、综艺节目、文艺栏目、音乐节目、电视电影往往具有吸引力。

从以上主要的几种收视行为中, 不难看出综艺类节目仍然在大部分人的主要收视需要中。

2. 综艺性节目所体现的当代人的娱乐心理

电视娱乐节目潮流中的文本除了具备综艺节目所具备的场面性, 满足人们的看热闹的心理之外, 还体现出人们新的娱乐倾向:戏谑的模仿、体验刺激、碰撞机遇、恶俗的快感、揭私与滥情等。

二、满足受众审美需求

综艺性电视节目是按照电视观众的艺术审美需求编导的, 它的作用在于满足电视观众领略艺术美感的情趣和意味。显然, 欣赏价值是衡量这类节目的标尺。

综艺性电视节目的编导, 是传播给电视观众艺术节目上的把关人。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之内, 让电视观众欣赏到什么, 往往要由他们来决定。这样, 作为晚会导演有没有深层的审美观念, 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我们知道, 电视节目是通过媒介作用于人的双项感官的, 即是说, 电视的媒介包括电子视讯和声讯, 分别作用于人的耳朵和眼睛。通过耳听眼看, 使人对电视节目的感受具体、直观, 最终获得感情范围的享受。从美学角度来看, 电视欣赏又是知觉的美学感受和心理的美学体味的结合。它使人的大脑开拓条条纵的和横的通道, 使之得以保留曾在短瞬间活跃于电视观众心中的审美意象。正因为电视综艺节目具有这样的长处, 才使得电视节目的声色之美, 在一定程度上说大大超过舞台艺术。相对于舞台的表演和银幕的再现而论, 它可以使观众看到他们的想要看到的, 平时难以看到的表演者的感官和动作。电视文艺中的视觉为主的表演类节目, 可以间接地向电视观众提供感情信息;而以听觉为主的歌唱类节目, 可以直接地向电视观众提供感情信息。综艺性电视节目的编导, 培养和增强了欣赏观念, 便可以通过多种艺术手法, 把提供给电视观众的视觉和听觉信息转化和增大, 强化电视文艺节目的欣赏性。

比如说, 电视以视觉感官为主, 就要有清晰生动的图像。这里的核心是动, 因为动更接近电视观众的生活, 更能调动他们的情感, 靠着节目表演者的动作表情和摄像机的运动, 提供给电视观众美的画面, 不但构图要美, 而且内涵要丰富。这就要求导演从欣赏的观念出发去界定和在符合艺术规律的前提下规范表演者的表演。如果没有欣赏观念, 对要传播给电视观众的文艺节目没有欣赏情趣, 那么节目就可能杂乱无章, 甚至可能破坏了艺术美。正因为如此, 电视节目的编导在设计、组织和导演节目时, 需要特别注意画面表现, 让人看到、看清、看全, 这样才能在观众那里产生欣赏的心理美感。

我们这里强调视觉, 并非忽视声音的创造和再现作用, 因为听在电视节目中的功用, 基础在于说明, 作用在于深化。笔者在编导节目时, 有意识地追求了节目的欣赏性。调动多种电视传播手段, 把一个个最美的画面传播给观众, 这样的节目的可视性和感受力都较为强烈, 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便是编导注重和增强欣赏观念的结果。从编导的欣赏观念到观众的艺术享受, 中间过程并不漫长, 也不复杂, 但是解决得不好, 却有可能使编导事倍功半。■

高校新闻受众心理初探 篇4

受众是传播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是指信息传播过程中处于“受”的一端的所有人, 包括文字传播对象的读者, 音响传播对象的听众, 画面传播对象的观众等。高校新闻受众是受众的一部分, 指的是通过校园新闻媒介获取新闻信息的人。

和社会传媒受众的零散无序、层次不一、缺乏共同文化背景的特征相比, 高校新闻受众这一群体数量相对固定、层次较为清晰, 主要包括: 教师、在校学生、在校学生家长、校友、管理和教辅人员、校际交流单位、高考学生及家长等几个层次, 并且每个层次的文化背景基本相同。其中, 在校学生是高校新闻受众的主体; 学生家长是重要的外部目标公众和学校形象的重要评价者、宣传者;校友是外部目标公众中的优势资源, 是具有权威和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受众群体。

西方的“受众本位论”学说, 注重受众的需求和传播效果, 但是一味以受众为中心可能导致文化品位的降低, 以媚俗来满足受众的低级趣味, 扭曲了新闻价值。高校是中、高级知识分子的集中地, 高校新闻受众的主体是已经接受或者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 他们大多思路开阔、思想活跃, 知识结构、政治素质、文化水准、鉴赏水平较高, 思辨能力强, 因而对高校新闻的期望值较高。他们希望从校园媒体中获得的信息富于思想性、知识性、学术性、趣味性, 因此在编辑高校新闻时, 不存在“受众本位论”的负面影响, 相反, 高校新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恰恰是因为不能满足受众心理所导致的。因此, 高校传媒必须充分了解受众的心理需求, 才能够有的放矢地开展宣传工作。

2 高校新闻受众的心理需求

2. 1 新闻的时效性和受众的求快心理

先知为快, 无疑是受众接受新闻传播时的共同心理。在信息时代,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 这种心理更加突出。新闻工作者报道的新事物、新问题、新人物、新技术、新知识、新经验, 是受众想要了解未知、应知、欲知事物的共同需要。从心理学上讲, 新事物更易激发大脑的注意神经元与其发生反映, 因此人们对新鲜事物较为容易产生注意力的集中指向。由于抓住了“先入为主”的心理因素, 简洁明快, 先发制人, 给受众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 就能赢得广大受众的关注。

2. 2 新闻的价值性和受众的得益心理

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求知是人类的本性。”受众接受新闻的最基本动机就是对信息的渴求, 希望新闻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受众知晓信息的需求, 从而了解自身周围事物的变动。随着社会文化、信息交流的快速发展, 社会变动速度加快, 新事物不断涌现, 需要人们不断加以学习和掌握, 人们对社会的关注度和参与社会活动的程度空前提高。有史以来, 人们从未像当今社会这样与信息发生如此密切的关系, 没有丰富的信息支持, 要想获得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能得到与自身密切相关的信息, 就能得到人际传播的主动权, 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2. 3 新闻的循环性和受众的求变心理

从心理学的观点出发, 刺激物的新异性是引起注意的重要条件之一。这种新异性能够唤起更长时间和更强烈的视觉注意以及更大的好奇心。由此可见, 追求变化是人们接受与欣赏过程中的固有心理。但是, 校园生活归根结底还是不同于社会生活的, 它多以学年度为单位, 许多教育教学活动、文化活动的周期性循环特点显著。[1]面对重复性题材, 编辑往往套用以往报道的写作模式, 只是在去年的基础上变更活动的时间、地点、受访人物姓名等, 内容则大同小异。这种“新瓶装旧酒”的报道处理方式使得校园新闻失去新鲜感, 毫无变化, 必将失去受众的关注。

2. 4 新闻的接近性和受众的求近心理

受众的求近心理是说“受众对于自己所熟悉的新闻容易产生亲切感, 并给予更多的关注。”[2]这表现在两个方面, 心理接近 ( 新闻事件与受众利害关系的远近亲疏程度) 和地理接近 ( 新闻发生的地点与受众之间的空间距离) 。心理接近对新闻关注度的大小起决定性作用, 新闻事实与受众的心理越接近, 新闻越受关注; 地理接近对新闻价值量的大小起限制作用, 地理距离越接近, 新闻越受关注。

受众之所以有求近心理, 从完形心理学上讲, 是因为人们在感知事物时往往趋向于把相似的东西视为一类, 归并在一起。因而, 被受众所熟悉的事情总是更容易把它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 使人感到亲切、可信, 而且理解起来也更为快捷、深入, 从情感上更容易引起共鸣。

2. 5 新闻的审美性和受众的求美心理

心理学把求美视为创造心理之一, 认为人们对美好事物有着特定的心理指向, 在对美的追求和欣赏过程中人们能够得到极大的心理满足并产生愉悦和欢乐的情感。美好的事物总是让人们倾心向往, 对美的追求也是人们不懈努力的方向。因此, 受众在接受信息时, 目光往往会注意那些优美动人的表现形式。审美心理学认为“美感有种种特征, 但其最终的结局或效果却是一种特殊的快乐。当人们怀着浓厚的兴趣去欣赏一件艺术品或某种自然美时, 并不是为了满足一种基本生理需求, 而是为了满足一种精神上的追求, 从而沉浸到一种无比快乐的精神境界中去”。因此, 对于接触高校新闻的受众来说, 在满足信息需求的同时, 也会进一步产生满足自身审美的需求, 力图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3 从受众心理需求出发, 对高校新闻编辑进行创新

3. 1 增加新闻的时新性, 满足受众的求快心理

新闻的事实越新, 越能引起受众注意。对于广播、网站、电视等更新周期较短的校园媒体来说, 时新性表现在新闻事实在时间上是新近发生的。事件发生与新闻报道之间相差的时间越短, 新闻越有价值。但高校新闻受众与社会新闻受众相比, 绝大多数时间或在上课、自习、实验、实践, 或在授课、备课, 能做到即时浏览新闻的人数十分有限, 因而发布新闻也可以此为依据呈阶段性, 除了重大要闻应在第一时间更新外, 其他在时间上有一定适应性的新闻可在上午下班或下午下班前发布, 从而有更多时间精心制作, 提升新闻稿件质量。

对于出版周期较长的校报、校刊等而言, 应在新闻的深度、广度上做文章, 运用专题、特写、调研、评论等题材, 弥补出版周期长的局限。

3. 2 降低新闻的宣传性, 满足受众的得益心理

高校媒体大多受各高校党委直接领导, 成为高校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校党政的“喉舌”, 新闻报道往往就是学校决策层工作活动的情景再现, 会议类报道占据了高校新闻的半壁江山, 不少稿件都含有未经加工过的一些工作总结、经验介绍、领导讲话等内容, 新闻报道的宣传性强于价值性。

高校新闻受众, 特别是作为主体的大学生们总是厌恶枯燥、刻板的信息, 对于正面的宣传有着本能的排斥和反感。因而, 高校新闻既要有政治的严肃性, 又要不失都市报的生活气息; “既要成为师生们的良师益友完成育人功能, 又要做师生员工的知心人以传递信息”[3]; 既要重点宣传学校的各项政策制度, 又要大力追求受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应合理把握稿件的软硬程度, 既不能粗糙、生硬, 又不能从整体上降低高度, 应从各种会议和活动中筛选出与学生息息相关的信息, 如学习安排、教学改革、后勤服务等。同时还要特别关注他们的日常生活, 报道师生最关心的事情, 为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使他们真心实意地去关注校园新闻。

3. 3 变换新闻切入点, 满足受众的求变心理

弥补校园新闻的周期循环性特点, 应做到政治性、文化性、知识性和可读性的高度统一, 体现正确的导向, 彰显鲜明的特色, 紧紧抓住学校每个阶段的工作重点, 抓住典型的、有价值的活动, 从宏观起步、从局部入手、找准切入点, 进行具体、深入的采访。

校园生活虽然有着自己独立的生存法则和运行体系, 但同时也是丰富多彩的。许多看似平常或重复发生的事件, 却蕴含着不同的特点和意义, 要结合校内实际情况, 从不同角度挖掘出有价值的东西, 使一些枯燥无味的新闻变得鲜活起来, 形成鲜明的新闻风格, 提升新闻的可读性。

3. 4 贴近校园生活, 满足受众的求近心理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新闻宣传的“三贴近”原则就是基于受众的求近心理。高校应打造朴实的传媒特质, 使广大受众感受到报道的内容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首先, 要从报道角度入手, 把镜头对准广大师生员工, 而不仅仅是学校的领导或部门身上, 要多报道与受众密切相关的事情, 让他们读到更多存在于身边的新闻元素。其次, 要注重语言的平实, 不要刻意追求华丽的修辞与新闻专业用语, 力争让受众们能够轻松理解、一目了然。

3. 5 注重图文并茂, 满足受众的审美心理

高校传媒中报纸、网站的传阅率、点击率相对较高, 原因之一是因为这些载体更容易体现“形式美”。传播趋向表明, 受众的接受观念经历了从文字报道中获取信息→从文字与图片中获取信息→从独立的新闻图片报道中获取信息的变化, “读图时代”已经在悄无声息中来临。图片强化了新闻与生俱来的“真实美”, 对于一些来不及详细采访但又要及时满足受众知情权的新闻事件, 就可以用现场感很强的图片来表述, 同时注意字体、标题的大小间隔和色彩的运用, 就能使受众在浏览中产生分明、舒畅的视觉效果。

参考文献

[1]沈芸.试论高校校报的周期特征及传播对策[J].新闻知识, 2010 (11) :110.

[2]刘京林.新闻心理学概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3.

动漫受众心理分析 篇5

一、受众心理受时代特点的影响

时代的发展、生产力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明等都带来社会文化环境的变迁, 也带来人类思维方式、价值观、审美意识和心理需要的转变等。

1.时代的变化使受众的接受心理变得更加复杂

同样的艺术形式或内容, 在不同时代的受众心里产生不同的反应。如《白蛇传》中白娘子形象的演变, 最初是一条害人的美女蛇, 随着人文性的加强, 逐渐演变成美丽善良, 集诸多人类美德为一身的白娘娘。白娘子的形象广受喜爱正是因为在浮躁和虚伪的社会里, 人们渴望着那份纯真美好的浪漫爱情。而法海的形象也从普度众生的得道高僧变为心胸狭隘、蛮横无理维护旧秩序的腐朽之人。甚至毛泽东在看到戏曲《白蛇传》中法海将白娘子镇压在雷锋塔下的一刻, 突然愤而起身, 怒道“不造反行吗?不革命行吗?”不同时代整体的精神氛围和价值取向造成受众的心理需求是不同的, 对文化的解读也就不一样了。因此, 也就要求在进行艺术创作时要反映当代人的心理特点和需求。2009年荣获诸多奖项的动画片《马兰花》, 重温经典童谣和中国孩子童年美好的回忆, 同时在原有勤劳勇敢与懒惰怯懦对立的故事基础上加入全球化语境下的价值观、环保、生存、和谐的背景, 将由勤、懒为主要矛盾转为以善、恶为主要矛盾的动画, 这样的作品才会深受青少年的欢迎。2010年的动画片《美猴王》中, 用孙悟空的形象讲述了一个少年战胜自我、发现自我的成长故事, 延续勇敢、正义、顽强等传统性格的同时, 更注入友谊、协作、励志、成长等时代品格, 对当今孩子的发展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因此才广受欢迎。

2.时代的发展促使艺术形式和内容发生着改变

悲剧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窄而宽的过程, 人物性格也由单纯趋向复杂, 描写则由外在矛盾伸向内在矛盾。古典主义时期以前, 悲剧多取材于神话、传说、民族史诗, 主人公只有超人的神、高贵血统的王公贵族才有资格担当, 人们崇尚英雄悲剧, 表现激烈的感情、崇高的思想、伟大的人格、不朽的精神。随着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 下层人民苦难的生活成为悲剧的表现对象。到了近代, 悲剧愈益面向现实的、平静的、日常的生活, 重视表现一般意义上人的内在精神活动。美国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时, 众多超人形象出现在漫画和电视中, 迎合着人们幻想有英雄横空出世拯救世界的想法。当今社会, 面对严峻的社会压力和生存环境, 《美食总动员》这样励志作品的出现帮助人们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勇于探索, 不惧困难, 最终实现目标, 找到自身的价值和定位。以环保、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主题的《幽灵公主》, 以人工智能等为主题的《日本锁国》都折射出工业文明过度发展, 忽视人文精神的科技发展所带来的灾难, 引起人们的反思。

因此, 动漫作品能够结合时代主题、焕发时代特色才是牵引受众欣赏与接受心理的关键。

二、受众心理受接受主体的影响

首先, 动漫作品要针对受众心理特征。

年龄不同, 心理特点不一样, 对作品的选择、理解和评价明显不同。

幼儿心底单纯, 好奇心强, 爱幻想, 同时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不足, 看的动画片需要卡通一些, 形象可爱, 情节直接, 充满童趣, 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幼儿期的孩子普遍具有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泛灵心理, 所以他们喜欢跟动物说话, 认为树会怕疼还会流眼泪。因此, 幼儿喜欢童话和神话故事, 喜欢拟人类的作品, 像《猫和老鼠》《葫芦兄弟》等。

青少年延续着内心的好奇心、求知欲, 同时也滋生着逆反心理, 对自身意义的探索, 因此喜欢唯美的人物形象, 反映理想主义、探索类、少年维特式烦恼、叛逆、刺激、暴力、情感类的故事, 最讨厌说教性强的作品。同时他们也需要轻松、快乐、新奇和幻想, 新奇制胜的故事情节更能赢得青少年的喜爱。同时, 虚拟的形象带给青少年的不仅仅是欣赏, 更有一种人格代替的诱惑, 精神分析学家认为, 虚幻故事中的人物和动物被阐释为人们内心经历的投影, 就像是映照人类内心的神奇镜子。青少年正处于寻求自我, 渴望友情, 展开人生理想的阶段, 能够吸引他们的艺术作品不仅可以满足感官愉悦和刺激、尽情驰骋的想象空间, 还可以体验戏剧化的生活和情感世界, 作品中蕴含的思维理念和生活方式也将成为青年人伦理价值观的重要参考, 积极的人生观念, 如乐观精神、挑战困难的决心、团队意识、友情与亲情、环保观念等, 消极的人生观, 如暴力、同性恋、颓废、个人主义等, 从而改变他们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世界的看法和行为。

成年人则因其工作与生活的压力、思想的成熟更加喜欢消遣、幽默、讽刺、寓意丰富、与自身生活的酸甜苦辣密切相关的作品等。老年人特有的怀旧心理则更喜欢看怀旧类的或富含童心的作品。中国动画片《魔比斯环》耗资1.3亿, 制作周期长达5年, 虽然动用了众多全球3D动画界的顶尖高手, 体现“正义与邪恶的较量”这一永恒的主题, 却从一进入市场就陷入了“大人看了嫌幼稚, 小孩看了嫌深奥”的尴尬之中, 角色形象不符合青少年的审美眼光, 情节直露无法引人入胜。这部作品的失败与没有深入了解受众的接受心理有很大关系。

其次, 接受主体的图式也是受众欣赏和接受艺术作品的重要影响因素。

皮亚杰认为一切刺激只有被主体的图式“同化”或“顺应”才能够发挥作用, 否则人对外界刺激会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感而不觉。格式塔心理学家阿恩海姆提出“异质同构”说, 认为人们对某种东西之所以会喜欢和感兴趣, 是因为这个东西在结构图式上与人的心理结构图式上有异质同构性。受众的接受图式影响他对接受作品的选择和感受的强弱, 如果受众所选的作品内容或情绪表达与其阅历与期望相似, 他就会产生强烈的共鸣, 对作品的感受也会更强烈, 但如果作品的内涵彻底超出主体的接受图式, 他也会无法理解和接受这样的作品。同时受众的接受图式也会随欣赏和接受艺术作品的熏陶而得到拓展与提升。在接受图式中, 情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变量。受众在欣赏艺术作品时, 情感贯穿始终, 只有积极情感的唤起才能充分的激活大脑中已经积累下来的丰富的表象因素, 情感越是丰富, 表象活动也越频繁, 多样的表象是受众理解和接受艺术作品的重要前提。从这个角度来看, 能够唤起受众的情感也成为艺术作品的重要追求, 从打动情感入手调动受众心理上对作品的认同。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贝里尼揭示出情绪与受众欣赏艺术过程的关系, 他认为艺术品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当其出现在受众面前时, 会引起某种兴奋。兴奋是由于艺术品中包含某种诱发受众产生联想或解释及冲突的刺激物, 受众通过对艺术品中刺激物的全面把握形成一种图式, 冲突得到解决, 兴奋度逐渐下降, 愉悦感随之产生。“以情动人”使受众接受艺术作品所传达的内涵并与之共鸣, 然后到“理性思考”, 并通过受众自己的思考, 得到心灵的净化。

三、动漫要满足受众心理需求

1.满足受众追求快乐和幸福感的需求。

现代社会, 快乐已走向社会化, 生产快乐的社会机制逐渐完备, 对快乐的追求成为人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电影版漫画《蓝精灵》播放之后, 引发不少人哼唱轻松愉快的《劳动之歌》。现代社会的压力和浮躁, 令很多人忙碌又迷茫, 人们期望在欣赏动漫的过程中获得愉悦, 还能收获启迪。如“流氓兔”系列漫画, 以轻松幽默、调皮戏谑的风格风卷亚洲。但纯粹逗乐、没有思想深度的作品反而让人觉得空虚, 相比娱乐性艺术作品, 观众更喜欢看到能让他们的情绪有痛苦之感, 同时又让他们鼓舞和振奋的故事。朱光潜认为这样的故事, “使生命能量得到发挥, 给人以紧张感、努力干和生命力感。”悲惨、痛苦的故事使我们产生同情和怜悯等强烈的情感体验, 更唤起我们对生命、对生活、对真情的歌颂和留恋。同时也得到一种快乐感, 正如柏拉图所说, 快乐的感觉其实来源于痛苦的消解过程。

2.满足受众的潜心理。

潜心理系统是指被压抑到潜意识领域的各种需要、欲求, 或暂时蛰伏, 或躁动冲撞。据社会心理学家海德的平衡理论, 机体不平衡状态会存在压力, 迫使组织发生变化, 以实现平衡状态。所以, 潜意识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逃逸释放的机会。人们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很多情况是为了在参与的过程中让潜意识的深层欲望得到宣泄, 如体育比赛发泄战斗欲和攻击欲。人类由野蛮走向文明, 宣泄的方式也逐渐转为通过一些模拟物来发泄, 如古代社会的图腾崇拜、民间游戏、到现代的电影电视、网络游戏等, 心理学称这一现象为投射作用, 人类深层欲望中有相当一部分可以通过参与艺术欣赏和创作得到满足, 人们在参与中寻找自己的模范与理想, 探索生活的准则, 产生妙不可言的心理体验, 这种体验实在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生命的高峰体验, 如此令人心醉神迷。M·托马斯·英奇在《连环画文化》中说“卡通将一代代人们带到用符号方式表达的持续不断的社会问题和哲学问题面前。我们的视觉情感赋予生命以各种戏剧冲突使我们能代替的解决内心的不到满足的欲望”。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 动漫及其衍生品的创建是一种生活形态, 一种与受众自我认知结构和自我价值取向相协调的生活方式, 动漫让受众在幻想中满足。网络世界以产生实际参与的梦幻效果引起人们的满足感从而逃避现实, 人们打开了释放本性的阀门, 在这样网络世界里, 他们公平竞争, 争夺着支配性力量, 实现一种虚拟的自为状态。在现实生活遇到挫折和失败的人更容易在网络上扮演“成功人士”, 性格内向懦弱的人往往会成为网络游戏中的“意见领袖”, 动漫世界成为现实生活的延伸和弥补。

3.交流与交往的需要:

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隔膜越来越厚, 交往之中带着猜忌, 人们更加渴望能真诚交流环境的出现。而在元宵佳节上一起猜灯谜的人们脸上可以看到真实、灿烂的笑容;在一起划龙舟的人们身上可以看到团结一致的决心;在打网络游戏时会出现好兄弟齐闯关。当人们一起参加一项活动时, 他们发现不需要言语的交流, 这项活动成为达到心意相通的中介。在电视剧《家, N次方》中, 齐齐多次cosplay《火影忍者》《死神》里的动漫形象为剧情添色不少, 剧中的动漫迷在网上称呼齐齐为“齐齐殿下”, 在现实生活中也齐心为齐齐殿下效力, 动漫已成为青少年交往的心理桥梁。在当代大学生中, 这样的例子也不是少数, 他们因为喜欢某一动漫而走到一起, 以动漫中的人物称呼彼此, 以动漫中的理念来指导友情和生活。

除了以上这些心理动因, 还有更多微妙复杂的心理因素影响着受众对艺术创作、欣赏和参与的行为。总之, 人们根据自身所处的时代特点、接受图式和心理需求等选择和推动着自己钟情的动漫作品, 动漫的发展应从中汲取经验和动力。

摘要:动漫创作者为人们提供着丰富的精神享受, 同时受众也主动选择着自己所欣赏的动漫作品, 影响着动漫方向性的发展。分析动漫受众的接受和欣赏心理, 有助于推动动漫创作者创作出更符合受众需求的优秀作品。

关键词:动漫,受众,心理

参考文献

[1]朱光潜.悲剧心理学——各种悲剧快感理论的批判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 2:252.

从《百家讲坛》看受众心理 篇6

从本质上说, 传播活动的终极目标是通过传播活动对受众产生影响以实现传者的传播意图, 那么, 如何更为清晰地了解受众的需求, 如何对受众作出更为全面、深刻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分析受众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就是分析受众的心理, 只有对受众的心理需求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大众传媒才能更好地调整传播策略, 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百家讲坛》以受众为王的做法为自己找到了良好的生存方式。《百家讲坛》的成功, 正是满足了受众需求信息的四种心理模式。

一、求真心理

信息的传播所要满足的第一大要素便是真实。只有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本来面貌, 才能吸引受众、感染受众、打动受众。受众的心理系统又具有一种偏向性, 那就是易于、乐于接受那些能很快与自身知识结构相结合的信息。而接受文史知识相对于接受理工类的知识不需要较为深厚的功底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所以会比较容易进入受众的心理系统。《百家讲坛》通过各种视听手段, 巧妙地把枯燥的历史事实转化为受众喜爱的“娱乐”形式, 让大众对历史史实的理解走出误区, 在娱乐受众的同时, 澄清史实还原历史本来面目。

二、求新心理

受众读报纸、听广播、看电视, 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新信息, 了解新事物, 增长新知识, 创造新生活, 因而受众欲知而未知的传播内容, 是最能引起受众兴趣的。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繁荣, 文史知识大多具有趣味性、新奇性, 所以受众乐于接受。中国的封建社会特别漫长, 王朝更迭、权力争斗、宫廷政变、血腥杀戮, 众多史实可以信手拈来。这些远比那些深奥难懂的自然科学知识更有吸引力, 人们对于它又充满天生的好奇, 但由于种种原因受众大多不了解历史的真相和细节, 所以阎崇年的《正说清十二帝疑案》才会一炮走红。

三、求短心理

从心理学角度讲, 短而精的报道, 能给受众提供视觉、听觉和思维上的方便。广播电视瞬间即逝, 观众求短心理就更强烈了。当前的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 各种各样的信息铺天盖地, 知识的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在这样一个追求高效的时代, 年轻一代生活节奏大大加快, 工作压力不断增加, 没时间去拜读长篇大论的经典, 尤其是艰深晦涩的古文作品。这就使得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难以有市场。正是由于这种时代的特性, 观众渴望短而精的作品的出现。《百家讲坛》栏目的出现并走红, 正是适应了观众这种求短心理。例如一本10万字的《三国志》, 通过专家几期45分钟《百家讲坛》的精彩解读, 让受众把生涩的原著体味透彻, 给受众搭建起一个重新温习历史的桥梁。《百家讲坛》每期的时间虽短, 但专家凭借着多年的研究积累, 取其精华, 通过短短的几期节目的精彩论述, 将复杂的情节描述得生动形象, 入木三分。在一个事事讲求效率的氛围中, 这种短、平、快的方式, 无疑更容易被受众所欢迎。

四、求深心理

受众读报纸、听广播、看电视, 不但想知其然, 而且更想知其所以然, 以便从中得到启迪, 要满足受众的这一要求, 就必须多播发有深层次内容和深刻思想的信息。中国的文学名著浩如烟海、汗牛充栋, 具有极高的艺术魅力, 但很多人因为没有时间或条件来品读, 所以心理上也总有一种期待。这也就解释了刘心武新解红楼梦、康震评说苏东坡和李清照等为何广受欢迎。于丹的《论语》心得, 许多受众认为, 孔子的《论语》深不可测, 必须仰视它。再加上文言文的深奥难懂, 使很多人望而却步。但就是这样的一部著作, 通过《百家讲坛》的重新解码, 而获得了新的生命。

虽然对电视学术讲坛类节目, 反对者和支持者几乎势若冰炭。但是《百家讲坛》的热播毋庸置疑。总结归纳我们不难发现, 迎合受众心理是栏目成功的法宝。因为《百家讲坛》贴近生活, 所以它拉近了历史、媒体和观众的距离, 赢得了不同凡响的好评和令人瞠目的观众群。■

摘要:《百家讲坛》栏目开播以来, 栏目的满意度逐年提升, 2005年栏目改版之后, 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收视率日创新高, 影响力也日益扩大。《百家讲坛》已经成为科教频道的品牌栏目。节目从遭遇末位淘汰的尴尬到后来的收视率攀升, 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本文将从受众的心理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

关键词:百家讲坛,受众心理

参考文献

①张健著《李泽厚:他们是精英和平民之间的桥梁》《南方周末》D28版批评文章2007年3月22日出版第1206期

②陈晓青《浅析〈百家讲坛〉对受众心理的把握》《海峡科学》2007年第09期

③刘珺《〈百家讲坛〉:受众的现实选择》中国新闻研究中心

影响受众心理的最美广告 篇7

关键词:广告心理,视觉信息传播,审美理念

0 引言

当我们翻开书报、转过街角、车辆擦身而过时, 广告映入我们眼帘;当我们打开广播电视时、广告则充斥着我们的耳朵;当我们进入互联网时, 还能看到屏幕上它的影踪。在当今时代之所以会出现繁多的广告信息, 是因为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 广告已成为商家销售最为重要和有效的手段, 故广告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但广告终究不是法律, 不能够强制人们的购买行为, 有些消费者在观看或阅读广告之后产生对其购买欲望, 是因为广告打动了他 (她) , 让人们产生了共鸣。如何才能打造这样的有效广告, 本文做如下几点分析和归纳:

1 让广告成为消费者心里跳动的音符, 充分发挥广告的功能

广告是人类信息交流的必然产物, 一则好的广告能充分展现他的基本作用和效能。广告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广告的信息传播功能

广告通过大众传播媒体和自筹传播媒体两种途径进行传播。大众媒体即能广泛在社会各个阶层传递信息的媒介, 如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自筹媒体即由广告主自己设立使用的广告媒体, 如路牌、海报、邮寄广告等方式。

对于广大的消费者来说, 关于市场和商品的信息绝大部分直接或间接的来源于广告。广告可以帮助企业宣传商品的品质、特征、性质、形态、商标和包装, 介绍产品的改进和创新、对消费者的特殊贡献和满足;可以使人们了解企业的宗旨、市场地位和商品声誉等情况;还可以将与商品有关的心的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等向人们进行传递, 引导大众的消费行为。

1.2 广告的经济功能

企业为了获得相对于其他企业市场优势和有利的市场地位, 当然离不开广告。他在沟通产销渠道、疏通产供销关系上, 骑着桥梁作用。担负着疏导商流和信息流的职责。总而言之, 广告每时每刻都与社会经济活动密切联系在一起。

1.3 广告的社会功能

广告是社会经济的产物, 广告对社会的影响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虚假的、不讲职业道德的广告不仅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还会使人们对广告产生抵触态度, 损害人们的身心健康等, 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我们在创作广告时, 应正确地发挥广告的社会功能, 这样不仅可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还会带来极大地社会效益, 减少广告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1.4 广告的心理功能

广告不仅仅只是传播信息, 而且还是一种带有劝说性质的宣传活动, 不管是有意无意, 他都表达、折射了某种思想观念, 体现出某种价值评判和价值追求, 人们接受广告的过程就是一个被诉求、被感染、被影响的过程。而广告的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重复频次高, 每天充斥于广大受众的生活时空, 日积月累, 潜移默化。可见, 广告的确可以影响受众的心理, 改变受众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正确把握广告的心理功能, 有助于“创造需求、创造顾客、创造消费”。

1.5 广告的美学功能

广告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广告采用艺术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 来展现广告的主题和内容。广告是美的创造性的反映形态, 作为审美对象, 它一方面反映或渗透着一定时代的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理想, 同时它也凝聚着广告人构思的心血和独创性的精神劳动。从这种意义上说, 它是广告人审美心理结构的物质化表现。另一方面, 广告又是具有一定审美能力、审美意识的人们的欣赏对象, 是物质美、精神美的能动反映, 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大众对广告的认知、感受和理解的过程, 向社会传播着某种美学观念:道德观、价值观、幸福观、消费观等, 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2 广告视觉信息传播是最为刺激消费者心理的形式

据一项研究资料表明。在表达上“图文比文字强85%”, 广告主要通过视觉形象化进行传播的。一些优秀的广告甚至不需要文字就能够准确的传达信息, 创作广告时应充分重视人们的视觉感受及其心理效应, 要将一则广告创意视觉化, 要实施有效的表现技巧, 以提升广告创意的效果, 以下是表现广告视觉信息的一些方法:

2.1 商品本身表现法

广告商品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展示商品的本身, 特别是广告的商品具有其他商品绝无仅有的外观时, 采用本方法最为有效。如果商品被包装所包裹, 为了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 可以对包装上的厂商名称或品牌商标进行特写以达到加深印象的目的。

2.2 衬托商品表现法

广告在陈列商品的同时, 采用某种背景进行衬托, 背景必须与商品印象有关, 应尽量简单, 不要过分醒目, 利用背景的特征衬托商品的形象。

2.3 使用中的商品表现法

这种表现方法充分使人感到商品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2.4 强调使用感受的商品表现法

加深人们对商品的印象, 从而对该商品产生浓厚兴趣, 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广告方式。

2.5 戏剧形的标题表现法

将广告标题加以视觉化, 更为醒目的广告标题有利于受众获得该商品的相关信息。

2.6 夸张某一场面表现法

广告中调用有趣的相关的景象, 如新闻照片、图画等, 选取适当场面是广告更有趣味, 吸引受众的眼球。

2.7 证据表现法

将广告中商品的使用结果显示出来, 说服力更高, 证明其商品的特性。

2.8 连环图式表现法

将广告变成一个有趣的故事, 通过连环画的方式展现出来。

2.9 漫画表现法

任何国家的人们, 大都对漫画感兴趣, 如果能让幽默风趣深入广告, 能让人们阅读观看广告时而开心一笑, 那么这则广告将更加让人能够印象深刻。漫画形式的广告是最能缓和受众对广告的抗拒, 可降低对广告的厌恶感, 在不知不觉中, 将广告的主题沁人心田。当然, 用漫画表现时, 也不能忽略所要传达的销售重点。

此外, 色彩也是广告视觉信息传播的一个重要载体。彩色与黑白灰相比更能刺激人的神经。因此彩色的广告更能吸引观众与读者, 彩色广告来表现商品更为真实生动, 他能把商品的质量感和重量感呈现于消费者面前, 增加人们的信任感从而刺激购买欲。例如, 在户外广告中, 为了能够在大量流动的车辆和人群、新奇的建筑、漂亮的橱窗、甚至在各种各样的广告牌中脱颖而出, 把广告信息迅速地传达给流动的观众, 常会运用“对比鲜明”加大反差的办法。其中采用对比色组、明度、纯度、反差较大时, 所组成的色调就产生了强烈的对比关系, 从而来增强广告的视觉冲击力。

3 广告的内容与形式紧密结合, 打动消费者

广告中各种艺术的借鉴与运用, 使得现代广告越来越具有完美的艺术形式。广告要着力塑造具体生动可感的形象, 体现广告的主题内容。避免枯枝乏味的说教, 力求广告新颖独创, 需要设计者进行创作时运用合理的表现形式, 紧扣广告的主题, 达到内容与形式紧密结合。广告界常常借用诸葛亮的兵书中的“上兵伐谋, 攻心为上”来形象的说明广告要达到目的打动消费者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要从时代的角度去把握消费者所向往和追求的美, 找到能与目标消费产生共鸣的“理念”, 还要通过各种美好的、赏心悦目的广告表现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

如何扣紧广告的主题, 采取有效的广告表现形式, 最终充分来发挥广告的功能。打造一则让消费者怀着愉悦的心情, 接受广告、理解广告、喜爱广告, 是设计者们探讨的一个永远不断的话题。为推动我国广告事业的发展, 为打造消费者心中最美广告, 设计者将永远不断的思索和不断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艺术与设计[M].艺术与设计出版社, 2009.5.

[2]广告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7.

从受众心理看新闻写作 篇8

随着当下社会的发展与经济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活动区域也不再仅限于自己所处的一小片区域。在知识爆炸的今天, 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互联网、电视、报纸或者是其他媒体了解身边乃至世界上所发生的事情。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但是每一个受众的阅读精力是有限的, 很难接受所有的信息。因此, 想要创作出吸引受众的新闻, 首先要了解新闻受众的心理需求与选择倾向。但是传统的新闻学只是机械地对事情发生进行报道, 用最官方的语言及最直接的方式进行叙述, 缺乏对受众的吸引力。因此, 新闻工作者应当转变工作重心, 将广大受众放在第一位, 新闻否能被受众接受是检验工作的一项重要标准。新闻不仅要满足其客观性与准确性, 还要符合受众的心理与关注的兴趣焦点, 而这些问题对于新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新闻受众的概念

新闻受众, 顾名思义就是指新闻内容的接受者, 他们包括的群体很多, 如报刊阅读、电视观众、浏览网页的网民或者是收音机的听众。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新闻传播媒体之广泛, 任何媒体任何形式都可以作为新闻的传播渠道。因此, 受众的群体也是广泛的, 包括任何年龄段任何人群, 他们有着不同的生活以及工作环境。由此看来, 受众不是一个单独的团体或者某一个年龄段的人群, 新闻是面向全社会与全部人群的。此外, 新闻的受众也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 而是他们主动地去寻找新闻且具有选择性地接受, 所以受众是媒体生存的土壤, 同时也是检验新闻工作优秀与否的标准。一般来说受众的接受程度往往体现在对某一条新闻或者某一档栏目在电视媒体这个渠道中的收视率, 又可以表现为对某种报纸或者杂志的发行量, 或者是收音机的收听率网页的点击量等等数据, 从这些层面可以清楚地看到新闻被受众的接受程度以及接触程度。在新的时代新闻工作者要对思想进行转变, 将受众作为新闻的中心, 在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受众是检验新闻编辑成功与否的准确评委, 同时以受众为结果进行新闻创作时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新闻受众的心理

我国人口基数巨大, 人员素质具有一定的差异, 国民在受教育程度、生活环境、年龄、职业、爱好等多个方面都有着不同。因此, 各个层面的人群有着不同的喜好与关注点, 但是他们有着相同的意识与共同点。所以在进行新闻编辑工作的时候, 要紧抓新闻受众的喜好与兴趣点, 满足这些受众的探求与知晓的心理, 如此才能做到新闻在内容上技能创新又可以被广大的人民群众所接受。首先, 人们关注新闻信息主要是了解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以及发生在全国各地或者是世界各地的新鲜事, 这其实就是新闻受众为了满足他们的猎奇心理进而去关注新闻。新闻本来就是刚刚发生的, 重点就是在于新, 很多人此前对于发生的事情有可能是闻所未闻, 同时也可能包括我们身边一些熟悉的事情。例如, 在外国有一只绵羊多年没有剪毛, 导致全身的羊毛重达20多公斤, 一次剪下来的毛可以做许多件西服。对于这种新闻, 受众往往是乐于阅读的, 因为新闻中的事物在日常生活中都是常见的, 唯独发生新闻的事件在生活中闻所未闻。人们看见这则新闻肯定会观看一番已达到猎奇的目的。此外在文字格式的新闻中若配上照片会更加吸引读者, 因为图片比文字会更为直接的表达新闻的描述令文中的信息变得更为直观。其次, 就是观众对于新闻的收益心理, 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在当下社会或多或少的都会受到当下政策的影响。因此, 人们也非常希望在新闻公布出来的中策中了解到关于自己的信息。这种信息有可能是教育的政策, 可以帮助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 或者是出台的法律法规用来保障我们公民的权益不受侵害或者是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利益。例如, 在房地产的规定中国家规定每个人名下的房产不可以超过两处, 这是为了打压恶意炒房等危害国家经济行为的政策。若是超出了两处房产国家就会收取高额的税收, 很多名下持有多出房产的公民就会对这类的新闻格外关注, 以应对即将面临的高额税收。对于房产采取过户或是卖掉等手段来遵守国家的政策与法规, 进而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所以新闻受众的心理需求是非常重要且不可忽视的, 在新闻创作编辑的过程中应当紧抓重点, 以受众的需求为中心编辑出最受关注且欢迎的新闻。

四、受众的心理对新闻工作的影响

新闻受众是新闻发展的重要动力, 同时又是制约新闻发展与传播活动的重要因素。作为新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受众的心理直接决定了新闻的创作方向与编辑模式。正是因为受众的心理变化与需求变化, 从而导致了新闻工作的发展与革新, 新闻工作因受众心理的影响具有很多因素。首先就是受众的信息需求是推动新闻发展与传播的最大动力, 此外还因为受众的需求与接受能力, 性格与生活环境的不同而具有差异。面对目前社会中存在的不同新闻受众群体做到新闻分众, 让每一个人都能了解到自己想要了解的新闻。接下来就是把握好现有受众的心理态度, 受众的现有心理态度、思维方式对新闻的传播具有很大的影响, 超出现有受众的接受范围思维定式的话, 很难让这些群体接受, 从而影响新闻的传播甚至丢失受众群体。此外, 受众的心理决定了他们面对新闻时会是主动的、积极的, 而这种主动的趋势, 一般都是受到心理作用的影响。受众一般都存在关心民生的心理, 总的来说都非常关心自己身边的事情, 因为这切身关系到他们的生活, 以及接触的事情。因此, 新闻就会根据这些事情来进行编辑与创作, 而报道的形式也变成了居民喜闻乐见的叙事方式。此外, 由于受众的求实心理的影响, 新闻工作者向受众传播的信息以真实准确为重。在这个知识信息爆炸的时代, 各种各样的信息蜂拥而至, 信息的来源也是无从考证的。所以想要让新闻变得具有生命力就要以真实为最佳的竞争力, 要坚持真实性选择, 做到对事件的报道真实准确。同时还要做到对新闻中的素材选取严谨客观, 力求达到完全的真实。可是有些新闻工作者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 甚至不惜用造假的方式来编辑新闻, 这样做除了会给舆论造成一定的波动以外, 还会对新闻工作带来很坏的影响。利用假新闻来吸引受众眼球骗取大家的目光, 很容易画虎不成反类犬, 引起受众的反感与鄙视, 从而丢失大量的潜在受众。总体来说, 受众是新闻传播的基础, 正因为有了受众的需求才为新闻工作指明了方向, 所以充分理解受众的心理要求才能将新闻工作做得更好。

五、标题的改变顺应受众心理

广大新闻受众在接受新闻信息的第一时间, 总是会花费很多注意力来阅读新闻标题。新闻标题在文字版新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新闻标题的短短几个字中, 浓缩了整篇报道的精髓与主题。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 很多人由于工作和学习很忙没有时间对新闻报道逐一阅读, 他们总能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了解更多的新闻信息。因此, 很多报纸媒体涌现出了大量的标题党, 这也符合了许多受众猎奇好奇的心理。人们看报纸时肯定会选择那些显眼感兴趣的标题进行浏览, 而那些平淡无味的标题很难引起他们的兴趣。这就是受众的心理选择方向, 它会将一些不感兴趣的标题淘汰, 自动选择那些具有一定吸引力的标题进行浏览, 正是因为标题具有很强的独立性所以才更能体现新闻的价值与信息的可见性。在新闻编辑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厚题薄文的现象, 记者在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的时候, 将信息的质量与真实性放在了第一位, 对报道内容下了一番大功夫。这样做是为了满足那些对文章或者报道部分具有心理需求的受众, 对他们会有很强的收益。但虽然在信息部分着重进行了编辑, 容纳了更多可供浏览的信息与细节。但是由于受众人群基数很大, 各个群体兴趣之间都具有一定的差异, 很难满足所有人的爱好。另外, 过于简单的标题包含的信息也是非常有限, 虽然对那些看重新闻报道的受众具有很大的价值, 也许对某一类受众毫无吸引力可言, 于是, 这种新闻很可能就会被这些人所忽略甚至淘汰。在当下这个快节奏的社会环境, 应当尽量淡化正文报道, 进而凸显标题中的信息与醒目程度, 以便人们可以更快更准确地接受信息。由此可见, 标题的编辑是一种艺术, 也是一种创意, 对于新闻工作者编写新闻标题时要求思路明确能够抓住事物的本质, 并且可以在此基础上拿出一些创意并以此为基础将全文的内容总结在一起, 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这个过程也是新闻工作者揣摩受众心理, 规划新闻标题与内容结构的过程。只有在标题中激发观众的情感才能引起受众的注意, 抓住他们的眼球并在阅读的时候引起受众内心的共鸣与认可。将标题变为受众思想的牵引, 引导受众走入新闻融入新闻让标题成为文章的简介与大纲。

六、在对新闻进行创作时顺应受众心理

新闻的写作需要一定的创意与思维, 它要突破以往的模式, 生产出可以适合不同受众的新闻。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去发现新闻, 对每一个事件进行深度挖掘, 将其中隐藏的信息与有价值的东西进行分析与思考。在纷落的社会信息中发现有用的新闻, 并合理地进行取材, 选择性地进行编辑选取事件的时候要选择符合大众探索意愿的事情, 做好结构规划以免出现前后重复语序杂乱的情况。因为新闻讲究的就是用最简练的语言完成事件的叙述, 最后还要找到相关的材料进行补证。整个过程都要做到严谨认真, 因为新闻工作贵在真实。受众看新闻往往都是想看到发生在我们这个世界最真实的事情, 所以新闻应当通过对事件的深度发掘事件中包含的新闻, 并结合时事热点进行综合报道, 务求快速准确地表达事态的发展, 以此来满足不同层次的受众心理要求。同时, 目前的新闻所依托媒体逐渐趋向融合, 电视网络以及移动平台的同步同时与相同内容, 这三个相同使目前新闻传播的主流媒体合为一个。但是由于此前各个媒体使用者都有其必然存在的差异性, 因而这从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新闻编辑的复杂性与多面性。新闻已经不再简单是文字上的表达, 而是系统性与综合性越来越高, 集图片声音视频等多方面表现形式与一体的综合报道方式。其中也伴随着技术与理念的升华, 将以前仅仅只有文字报道的新闻变化成多方位丰富多彩的栏目。当然, 新闻播出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吸引受众传播信息, 为公众舆论制造正确的导向。因此, 在新闻进行编辑工作的时候还要注意新闻的正统性与严肃性。通过正确地引导, 媒体才会建立起一种威信与可信度, 正是因为具备这一点才能让受众产生信赖的定式思维。就好比新闻联播这一档栏目是由国家支持进行播出的, 它就代表了政府具有无可否认的权威性, 也正因为如此广大受众才会乐于收看。其中报道出的任何有关政策性的消息都会或多多少的影响到每一位公民的生活, 因而关注新闻联播也是受众的一种心理需求。最后, 新闻写作也不能落入俗套, 有些媒体以恶搞、八卦、甚至是花边的方式开展廉价传媒, 从整体上拉低了新闻与传媒的欣赏素质, 对我国的新闻行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这种仅仅是为了追求利益的产物也终将会被受众所抛弃, 成为历史的尘埃。

七、结语

总的来说, 新闻的产生与传播离不开广大的受众群体, 受众是新闻产生的基础与意义。正是因为在当今社会人民群众对信息掌握程度的需求, 所以才会产生今天发达的新闻产业, 才有了新闻的传播活动。因此, 在新闻的编辑与传播过程中, 作者应当充分考虑受众群体的要求, 结合自身的编辑工作, 将信息的真实程度与受众感兴趣的话题紧密结合在一起, 实现受众对新闻内容的要求。如果没有新闻受众的需求与相应, 那么新闻工作就没有任何继续存在下去的意义了, 它就会变得没有方向。因此, 只有牢牢地抓住受众的心理才能将新闻工作有序且良好地开展下去。

参考文献

[1]贾学清.从受众心理看社会新闻的写作理念[J].新闻界, 2006 (02) :121.

[2]阮小玲.论新闻传播与受众心理图式的互动[J].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2007 (05) :46-48.

[3]周灿华.论拟态环境下虚假新闻的负性功能——从受众心理的角度[J].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0 (02) :123-126.

上一篇:自开发功能下一篇:前期项目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