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受众

2024-10-20

学生受众(精选12篇)

学生受众 篇1

近年来, 我国纪录片发展迅速, 创作生产日趋活跃, 产量和质量都不断提高, 纪录片市场不断发生变化, 呈现出较大的发展空间。然而我国纪录片市场尚处起步阶段, 未形成稳定的消费市场和规模化的消费群体, 创作、生产、销售各环节与市场需求相差甚远。构建纪录片受众群, 建立稳定的消费市场早已成为纪录片产业化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寻找纪录片潜在受众群的必要性

受众是大众传播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是信息传播的目的地, 也是信息的消费者、反馈者, 离开了受众, 任何一种传播行为都是没有价值的。随着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 尤其是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的快速发展, 今天的受众已不再是游走于不同媒介之间的信息搜索者, 受众有充分的自主权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消费, 受众的个性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开发, 同时受好奇心理、娱乐心理、怡情心理、攻击心理等驱使, 受众则变得越来越难以测量。因此, 在不断稳定固定受众群的前提下, 积极寻找和挖掘潜在受众群, 大力拓展受众群, 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了。

其二,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影视作品消费市场, 可惜大部分受众缺乏纪录片的收视传统。而更加可悲的是在为数不多的纪录片受众当中, 有很大一部分受众却是国外纪录片的忠实受众, 国内纪录片潜在受众, 形成了“重外轻内”的收视习惯, BBC、Discovery等国际知名品牌的纪录片成为他们的最爱, 而对国内纪录片却依然抱有“不信任感”和“排斥感”。着重研究和分析潜在受众群, 改变潜在受众对中国纪录片的旧观念, 培养和引导纪录片自己的受众群是纪录片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课题, 是当前纪录片市场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也是作为媒体人的一种责任。

其三, 从纪录片的自身发展需求来讲, 拥有足够的拍摄资金是纪录片创作中最为根本的条件之一。客观地讲, 在市场环境中吸引投资者的并非是作品的社会价值或作品本身的好与坏, 而是作品背后的庞大的经济效益。他们看中的是有没有消费群体即消费市场, 消费群体的数量和消费群体的消费能力。没有经济效益的作品, 即使有再高的评价, 也得不到投资者的青睐。没有市场, 就没有盈利;没有盈利, 就没有投资;没有投资, 就没有作品, 纪录片也将会销声匿迹。因此, 发掘潜在受众群, 开发潜在市场, 对纪录片自身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纪录片受众群的特点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 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 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 以展现真实为本质, 并用真实引发人们的思考的影视艺术形式。纪录片以影视手段记录和表现人类社会和自然世界的历史及现状, 以其特有的直观真实感、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承担着记录历史、传承文化、反映生活、传播知识, 构建时代精神的义务, 是展示我国发展进步的重要文化传播载体。纪录片拥有其他形态影视作品无法取代的独特魅力, 拥有认知世界和自我的强大功能, 是富有启发性的艺术, 是富有文化内涵的艺术, 是高品位的影视形态。因此, 相对于其他种类的影视作品, 纪录片的受众也具有区别于其他影视作品受众群的特点。

第一, 纪录片受众群大体分为两个年龄段:以中年人为主的电视纪录片受众群和以青年人为主的纪录电影受众群和网络视频用户。电视纪录片受众年龄结构偏大, 45岁以上为主, 已形成45~54岁的中年人向老年和幼年两端扩大的橄榄型结构。纪录电影和纪录片网络视频用户的年龄偏小, 主要受众群体是25~34岁之间的青年人。24岁及以下的受众占受众构成比例和集中度偏低。第二, 女性纪录片受众群正快速增长, 某些纪录片栏目 (作品) 的女性受众比例已达到50%以上。在选择纪录片作品的观看与否的问题上, 女性受众群受纪录片内容和题材影响程度比男性大, 对纪录片栏目 (作品) 的忠诚度低于男性。第三, 纪录片受众群具有“高学历、高阶层、高收入”“三高”特点, 即高中及大学学历;具有较高文化欣赏能力的白领阶层;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中高端收入阶层。第四, 相对于其他影视产品的受众, 纪录片受众更为苛刻, 对于题材和内容等纪录片自身质量要求较高。纪录片受众具有“重外轻内”倾向, 主要表现在纪录电影和网络媒体中。

三、寻找纪录片潜在受众群

(一) 适合培养为纪录片潜在受众群的群体

虽然纪录片工作者们一直尝试着能满足大众需求的纪录片创作方法, 极力走贴近百姓生活的平民化路线, 但是知识沟现象在纪录片受众群中的表现是非常明显的。纪录片依然是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和消费能力的“三高”人群的消费品。纪录片具有真实性、社会性、知识性、艺术性、故事性等综合特点, 文化素养较低的人群, 因信息解码能力有限, 体会不到纪录片独有的魅力, 依然觉得纪录片是沉闷的影视产品。较高的文化素养和鉴赏能力是纪录片受众群的必备条件。因此, 在寻找纪录片潜在受众群时, 学历或鉴赏能力必将成为判断一个群体可否成为纪录片受众群的先决条件。

受众的媒介使用具有鲜明的社会特征和环境特征。从大的环境来看网络的中间顾客作用越来越明显, 纪录片的传播正从电视台慢慢转移到网络媒体中, 受众群的收视习惯也随着大方向慢慢改变。这也意味着, 5.64亿网民将成为各类影视作品竞相争取的目标受众。网络视频用户中80.6%, 近3亿的网民年龄在10~39岁之间。因此, 我们可以在此年龄段的群体中寻找能欣赏纪录片的收视群体。既有较高的文化素养、鉴赏能力, 又对新媒体应用自如的群体, 我们大致可分为两种:白领阶层和高校学生。而相对于分散、繁忙、需求各异的白领阶层, 高校学生具有集中、易培养等多种优势。作者认为现阶段最适合且最具培养价值的纪录片潜在受众群应为大学生群体, 培养和引导大学生群体成为纪录片固定受众群, 是实现最短的时间内构建更多受众的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 培养大学生群体为纪录片潜在受众群的可行性分析

纪录片作为高品位文化消费品, 首要的文化功能就是构建社会知识和社会影像, 纪录片注重文化、讲求艺术, 具有反映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广阔幅度。面对信息知识量大, 文化含量高的影视作品, 不具备一定的视听语言解码能力是无法获取准确信息的。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 学习能力强, 好奇心大, 思想开放。他们关注社会, 有远大的志向, 易接受新事物和新文化, 大学生是最可能成为纪录片知音的潜在受众群。分散的群体有较大的差异性, 聚焦他们的目光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是大学生是一个集中的群体, 他们学习、生活在同一个社会环境中, 具有其他群体无法相比的诸多共性, 这对该群体的研究提供了较为便利的条件。当代影像工作者正呈现出年轻化趋势, 大学生较容易领悟制作者的创作思想和贯穿在纪录片中的理念、意蕴, 同样纪录片制作者也能更容易发现大学生群体的需求和变化。因此, 大学生是研究纪录片受众群工作中最适合的研究对象, 也是最容易培养的潜在受众群体。

已成为纪录片固定受众的大学生离开校园走到社会各个岗位之后, 他们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周围的人关注纪录片, 培养和提高了散在受众的审美能力, 自然就充当起了纪录片宣传者的作用, 是一个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潜在受众群。大学生具有积极的参与意识, 随着纪录片逐步走进大学生的日常生活, 再加上一定的影视理论教育和相关实践活动, 关注纪录片行业发展的大学生必然增多, 也会培养出一部分纪录片迷加入到纪录片制作行业中。将大学生群体培养为纪录片受众群既能解决纪录片市场滞后问题, 又能为纪录片产业提供人才支持和人才储备, 解决纪录片人才供给不足, 限制纪录片发展的问题。此外, 看惯了也看厌了影视剧胡编乱造的情节和打着纪事名义弄虚作假、哗众取宠的情感、职场、鉴宝节目之后, 纪录片这种原汁原味、不打折扣的真实, 以其特有的价值和魅力, 犹如一股清新之风, 开始获得了大学生群体的认可,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将目光投向纪录片。可以说, 大学生群体是一个具有无限发展潜力的纪录片潜在受众。

培养和构建新的受众群体并非是件易事儿, 如果以“大众”这一概念下构建新受众群等于眉毛胡子一把抓, 培养不出一个忠实的受众群。人们往往以各种社会原因接触媒介, 其媒介行为总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特定的社会和文化习惯相联系。因此, 构建受众群必须从“分众”着手, 通过对具有一定共性的社会群体进行具体的收视分析, 并针对该群体的具体需求制定构建策略, 分阶段分层次进行受众培养, 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摘要:我国纪录片正处于快速发展期, 但尚未形成稳定的消费市场和规模化的消费群体。在这样的市场条件下, 中国纪录片要继续保持快速发展趋势, 应把目光重新投向受众群体, 静下心来研究不断变化中的受众群体, 正确把握纪录片受众群的需求, 及时了解受众群动态变化, 寻找纪录片潜在受众群, 积极培养和引导纪录片受众群, 不断扩大纪录片市场。在研究分析电视、电影、网络等三个主要媒体的纪录片受众群结构特点时, 作者发现大学生群体是最大、最容易培养, 并具有强大影响力的纪录片潜在受众群, 是构建纪录片受众群的研究中最适合培养和研究的对象。本文围绕“纪录片潜在受众群在哪里?”这一问题, 从研究纪录片潜在受众群的必要性, 纪录片受众群的特点, 哪类人群适合培养为纪录片潜在受众群以及培养大学生群体为纪录片潜在受众群的可行性分析等四个方面, 阐述了大学生群体是最大、最容易培养, 并具有强大影响力的纪录片潜在受众群这一论点, 期望借此研究能够对拓宽纪录片市场, 培养纪录片受众群, 实现纪录片价值最大化等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纪录片,潜在受众群,大学生受众群

参考文献

[1]李超.纪录片受众需求与接触渠道的问卷调查研究[J/OL].http://www.cqvip.com/QK/85519A/201303/44977802.html.2013-03.

[2]庄稀海, 牟慧敏.电视节目高校受众市场研究调查报告[J/OL].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CMKJ201212008.htm.2012-12.

[3]刘嘉.中国纪录片放映之院线市场研究报告 (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11) [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179-189.

[4]张同道, 胡智锋.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 (2012) [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2:1-280.

[5]陈旭光, 等.影视受众心理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1-276.

[6]胡文慧, 吴凡.纪实类频道收视报告[J/OL].收视中国, http://www.csm.com.cn/index.php/knowledge/showArticle/ktid/1/kaid/811.html.2012 (6) .

学生受众 篇2

从一篇论说文看修辞目的与受众理论对我国学生英语写作的指导作用

学生写作的困难往往是觉得没有内容可写或者不知道选择哪些方面来写,并用适当的写作方式达到一定的目的.这篇论文将结合实例,运用西方修辞的有关理论探讨目的和受众在英语写作中的指导作用,帮助作者选择适当的写作方式进行有效的`表达并避免离题,在作文整体设计和构思中起指导作用.通过培养写作的目的和受众意识以提高英语的写作能力和交际效果.

作 者:丘卫群 作者单位: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船政学院,福建,福州,350007刊 名:中国科技博览英文刊名: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IEW年,卷(期):“”(32)分类号:H7关键词:修辞目的 受众 英语写作

学生受众 篇3

【关键词】受众本位 迎合受众 理性

2007年6月23日,著名相声演员侯耀文突发心脏病猝死。侯耀文的死具有很强新闻性,理所当然的成为各新闻媒体争相“追捧”的内容。那么媒体到底都“追捧”了些什么呢?“追捧”话题之一:侯耀文的初恋情人是谁?在百度搜索“侯耀文情人”词条,结果为“相关网页约73,700篇。“追捧”话题之二:侯耀文的遗产有多少?在百度搜索“侯耀文遗产”词条,相关网页超过33,300篇。无独有偶,广东某报在“有奖读报”中让读者竞猜:侯耀文身后遗产约多少?①

让人感到困惑的是,对于英年早逝的相声表演艺术家,媒体不缅怀他的艺术特色、回忆他的艺术之路,反而拿他的感情和遗产隐私来挑逗读者的非正常窥探欲,这样做究竟目的何在?无非是迎合受众,追求眼球效应,从而得到巨额的经济利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体的生存离不开市场,而市场化的主要手段就是招揽受众、取悦受众,于是就出现了以上现象。究其原因,答案雷同:“受众爱看啊,受众喜欢什么我们就制造什么,受众本位啊”。与其说媒体这样的做法是体现了“受众本位”理念,倒不如说这是媒体一味地迎合受众。

然而,“受众本位”并不等于“迎合受众”。

一、受众本位意识的衍变

从淡漠受众到以受众为中心的转变,是新闻事业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有着历史的发展的过程。从20世纪到现在,传播效果的研究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从早期的“子弹论”、“皮下注射论”到40年代至60年代的“有限效果论”,再到70年代后的宏观效果理论,在这一过程中,受众本位意识逐渐被大家所关注、认可。

“子弹论”或“皮下注射论”认为,媒介拥有不可抗拒的强大力量,他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众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身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支配他们的行为。然而,随着大众传播的不断发展,各种媒介为了扩大传播效果,吸引更多受众,传播研究者开始有目的、有步骤地研究受众,以确认媒介在不同的环境下使用不同的传播手段和技巧所产生的实际效应。传者本位理论逐渐失去了市场,而受众本位论逐渐盛行。他们认为,作为大众传媒的信息接受者,受众具有相当大的主动性,他们可以通过各种反馈渠道来影响传播行为,最终影响传播效果的实现。“使用与满足理论”、“选择性理论”认为,受众选择接触和使用媒介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受者个人的要求和兴趣决定的,其目的是为了满足个人的需求和愿望。这就标志着大众传播研究从“以传者为中心”向“以受众为中心”的过渡。②受众本位意识开始被大家关注和认可。

二、“受众本位”不等于“迎合受众”

受众本位,就是指传播媒介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应以维护受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满足受众获取多方面的信息需要为己任,以提高受众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为目标,全心全意为受众服务。由“传者本位”向“受者本位”的转变本身体现了传播学理论研究的飞跃与进步。然而,近年来,在市场经济的压力下,媒体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追逐受众,争取更多的广告,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一些媒体把一切活动都以受众的满意度为唯一的衡量标准。片面强调受众为本,认为只要是受众的需要就应该给于满足,哪怕是一些不合理、不正确的需求,哪怕是低层次、没水准、猎奇性刺激性的需求也极力迎合,“受众本位”竟变成了“迎合受众”。这给媒体带来了很多的消极负面影响,最终媒体和受众双方都受害。

1、媒體的社会功能和社会责任弱化

关于媒介的职责与功能,1948年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文中总结了大众媒介的三大基本职责和功能:环境监测、社会协调、文化传承。③莱特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娱乐功能。这就是说,媒介的表达自由不是无节制的自由,而是应该在履行相应职责前提下的自由。但是,由于媒体之间激烈竞争,使一些媒体将目光全放在了受众的兴趣上,放在了自身经济利益上,在追逐利益的过程中迷失了自我,忘记了作为社会公器的功能与职责。如,对待上文提到的“侯耀文之死”的媒体报道,侯耀文作为我国相声界大腕,其在相声艺术上具有很高的造诣,在他去世后,媒体本应缅怀他的艺术特色、回忆他的艺术之路,进而发挥媒介应有的继承文化遗产的功能。而一些媒体为了吸引眼球,竟可以把侯耀文的猝死当成一种娱乐来消遣和牟利,给受众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消极影响。媒体大肆报道这些低级趣味的信息去满足、诱惑受众,既降低了媒介自身的品味,削减了它的公信力,也降低了受众的审美水平、文化水平,甚至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社会犯罪的增加。

总之,一些媒体过度地抬高受众本位理论,把“受众本位”等同于“迎合受众”,把受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媒体活动唯一的标准,一味地迎合受众,淡忘了媒介本身的功能与职责。

2、媒介品味低俗化

任何新闻媒介都应该有自己的定位,其中包括稿件内容的定位、目标受众的定位等,只有始终坚持自己的定位,才能保证自己的品味不会低俗化。然而,一些媒体在市场化运作过程中,为了给自己争取更多的受众,片面地强调受众为本,就会出现导向错误。如去年上半年被某些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杨丽娟事件”。为了追求眼球效应,获取更多受众的关注,不仅那些娱乐性都市类的媒体大肆报道“杨丽娟事件”,就连一些严肃性的媒体也“不甘示弱”,对“杨丽娟事件”也疯狂报道,以迎合受众的另类非正常窥探欲。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这是媒体在自贬身价、在降低自己的品味,这不仅降低了媒体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降低了其公信力,而且还亵渎了受众的人格。

3、无价值的社会新闻泛滥

现代信息社会中,受众和媒介之间的关系就好比鱼和水的关系,受众无时无刻都被来自各种媒体的信息所包围,而媒介最基本的职责就是向受众提供健康的、有用的信息。然而少数急功近利的新闻媒体为了满足受众的原始欲望和猎奇心理,大肆报道、捏造表现暴力、性、丑闻等刺激性社会新闻,这实际上是对人类“窥视欲”的刺激和再生产。众所周知,格调清新的社会新闻可以发挥扶正祛邪的积极作用,但那些对煽情、色情、暴力等进行细致入微描写的社会新闻,不仅会引起社会普遍的消极情绪,而且使受众膨胀出更刺激的欲望,更会导致某些人对欲望怂恿失控而产生模仿行为。“1973年9月23日,美国某电视台播放了记述少年虐待狂的节目,他们将汽油浇在妓女身上,然后点火焚烧。节目播出后两天,一群青年在波士顿将一名年轻妇女拖到一块空地上毒打后浇上汽油,直至活活烧死。”④更可怕的是,“只关注社会新闻,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空洞无聊或者无关痛痒的谈资上,这样一来便排斥了公众为行使民主权利而应该掌握的重要信息。”⑤

低价值社会新闻的泛滥,不仅降低了受众的审美水平和文化水平,而且还严重影响了受众的“知情权”。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信息轰炸,造成了大量的信息泛滥,人们将会被这些大量芜杂的信息所包围,从而日益感到没有时间和精力真正投入到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中来,在大众传播的浪潮中迷失了自我。

三、树立理性的“受众本位”观念

为了杜绝一些新闻媒体错误地“迎合受众”现象,使新闻媒体既能在坚持自身原则、尽到媒体的责任的前提下满足受众的需要、引导受众需要,又能保证自身健康的发展,新闻媒体必须尽快地树立起理性的“受众本位”观念。那么,新闻传媒如何树立理性的“受众本位”观念呢?

总的来说,媒体要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并且要始终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新闻内容与形式必须引导受众正确的价值取向。媒介传播的信息不仅应该有助于受众了解自己的生活的世界,利用他人的经验去更好地创造新的生存环境,而且应努力引导公众的价值认同,尽量通过对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人生理想等方面的积极传播来建立广大受众的崇高的精神境界,从而形成健康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其次,增加新闻内容中的“含金量”。一则含金量高的新聞不仅要提供及时有效的知识信息,还应当利用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提高受众的文化品位,从而有利于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养。以一种无形的影响力和魅力使受众自动臣服。最后,树立全心全意为受众服务的意识,媒体在传播过程中首先应考虑受众最需要从新闻传播中得到什么,注意经常了解受众的呼声和建议,及时把握受众的精神脉搏,从而使新闻传媒与时俱进地服务受众、引导受众。

媒体树立理性的受众本位观念是十分重要的,新闻媒体对信息内容和传播方式的取舍,必然影响着受众的认知水平和精神境界。另一方面,如果新闻媒介无法给予受众以理性关怀,在发展中过分强调经济利益,降低新闻产品的质量,使之“媚俗化”、“庸俗化”,终将会败坏自己。所以一个依赖受众和广告商的新闻媒体只有不断以高标准要求、约束自己,才能提高公信力,使达到信息有效传播,争取更多的广告额,壮大自身实力,形成良性循环。中国的新闻传媒在市场机制中,只有以受众的根本利益为终极目标,树立理性的受众本位观念,摒弃把“受众本位”等同于“迎合受众”的错误观念,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迎来与受众双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①《侯耀文之死的媒体新闻学分析》,2007年08月22日11:09:29来源:《传媒日报》

②刘伯贤:《主导性:大众传播的灵魂》,《学术论坛》,2005年(10):P178-180

③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第8次印刷,P261

④胡钰:《大众传播效果——问题与对策》,新华出版社,2001年1月

⑤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

学生受众 篇4

1 新媒体的内涵与特征

新媒体,顾名思义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发展起来以后所出现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

新媒体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个性化与社群化;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等四大特征。新媒体主要是能向大众提供个性化的内容的媒体,是将传播者和接受者融会成对等的交流者,而无数的交流者相互间可以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的媒体。

2手机对新疆财经大学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

以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是最典型也是运用作为广泛的一类载体,现代社会中几乎人人都拥有一部手机,每个人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手机,尤其是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手机上的浏览器、视频播放器、微信和微博等是每天必不可少的访问软件。以新疆财经大学为例,以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100人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得出以下结论(见图1)。

由图1可知,手机媒体在大学生中受欢迎程度还是比较高的,几乎一半的学生都会选择使用手机而非其他传统媒体。

由图2可知大学生通过手机媒体获取知识,与人交往,愉悦身心,但同时把大量时间都花费在了手机上,因此手机对于新疆财经大学的学生来说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足的一面。

2.1 积极的影响

首先,在学习方面,通过使用手机满足了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愿望。一方面手机媒体为大学生开辟了前所未有的空间和路径,使他们了解学科的最新动态,关心国家的大事,并能够随时随地很方便地获取上课所需的资料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效率,还增强了他们探索知识的热情。另一方面,手机所带来的信息中所包含的民主、创新和自由与大学生的灵感火花相互碰撞,大量的信息不仅开阔了他们的眼界,而且挖掘了他们的创造能力,使他们从精神上和思想上都进一步得到提升。

其次,在社交方面,通过使用手机满足了学生交流和分享的愿望。手机上的微信、微博和博客等软件给大学生提供了多样的社交模式,使他们足不出户便能迅速及实地与亲人朋友甚至陌生人进行联系和交流,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的社交能力。同时,由于其价格不高、携带方便以及能够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使手机的出现极大地推进了大学生社会化的进度,促使大学生能更好地与社会进行交流,其社会关系也不再单一。

最后,在娱乐方面,通过使用手机满足了学生放松和休息的愿望。手机媒体集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于一体,给大学生的生活提供了丰富的娱乐选择,使大学生的生活更加便捷;同时,娱乐软件充实了大学生的闲暇生活,使大学生的精神领域更加充实。由于新媒体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自由包涵的文化氛围,为他们提供了虚拟说话和表达主见的场所,在这里他们交流彼此的想法,这使他们变得更加自信和更有主见。

2.2 消极的影响

首先,对个人价值观的影响。手机媒体由于发展迅速,把关措施相对还未到位,手机网络上的一些自由空间会让大学生误解成无边界的散漫,不能树立良好的个人价值观和社会观的消极心理。对于心智还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来说,很可能会逐步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偏执的个体,对权威化的事物产生叛逆,促成不自信的心理体征。

其次,对身心健康的危害。手机媒体上不同信息间的交汇碰撞,会使大学生在面对多重选择时手足无措,并不自觉地沉迷在虚拟的世界中无法自拔,缩短了现实生活中的交往时间,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亲情的淡漠。并在长期以往中形成作息不规律的习惯,再加上手机网络中不良信息的干扰,这些都严重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最后,过度依赖和时间分配不合理。手机媒体的渗入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单独思考问题的能力,由于对手机的过度使用和依赖,大学生养成了懒惰、抄袭的习惯,无论是课堂思考还是课下作业,大家都习惯于从手机上寻找答案这一“简单高效”的方法,而非自己动脑思考。另外,他们把大量的时间都花费在手机媒体上,主要是用来休闲和娱乐,甚至牺牲课堂听课时间、吃饭时间、睡觉时间来玩手机,生活由此变得一团糟,作息时间完全被打乱。

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在5分钟以下的仅有4%左右,而使用1小时以上的高达45%,几乎一半学生每天都把大部分时间都消耗在手机上,这一问题正在日益严重,并且亟待解决。

3 手机媒体对大学生生活方式影响的对策与建议

为降低手机媒体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消极影响,使其能更好地发挥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积极作用,进一步保证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和学习效果,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进。

3.1 科技方面应开发适合学生的手机和学习软件。

手机应像外国电视一样,分为成人和学生两款,科研人员应致力于打造适合学生使用的机型,供应商在出售时也严格按照买者身份帮其推荐机型。这类学生手机内设专门的学习和益智软件,对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和使用娱乐软件次数进行设置,一旦超过设定便自动关闭或退出;同时,固定推送一些有利于学习和开阔视野的信息和软件以供学生查看和下载,这样不仅使学生真正从中获益还能避免沉溺和依赖,真正发挥新媒体的正面功能。

3.2 学校应用规范的制度和丰富的活动引导学生。

学校作为一个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一方面要保证学生生活学习的规范性,对于不能携带和使用手机的时间及场合要进行严格的规定,并对违反规定的学生要严厉惩罚,使他们能够真正吸取教训,形成良好的习惯。同时,要多组织一些有意义的社会活动以供学生参与,使得学生既可以从新媒体中获取足够资源,又可以把剩余的时间用到有意义的地方,并加强对学生的新媒体素养教育,使学生真正把手机看作一种工具而不是生活的全部。

3.3 大学生应提高自律意识并活在现实之中。

新媒体环境中,大学生应更加注重自律性,要对网络世界有自己的是非判断能力,能够进行自我管理和控制,形成自己规范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要学会增强自我约束能力,自觉抵制外来诱惑,分清虚拟和现实世界。要时刻明白再丰富的媒介形式也都只是为人类服务的,而不能主宰人类,为所欲为,所以要使自己在网络世界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放任自流,肆意堕落,这是网络世界中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生存法则。

4 结语

新媒体的到来对于每个人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其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对于高校的学生来说,在智能机生产的进一步成熟和有线无线网络的不断普及的情况下,既要懂得利用这一新兴技术多获取知识,了解世界,完善自身,又要保证自己不会沉迷与此,荒废时间,损害身心。这个度需要高校学生慢慢体会,合理把握,这也是将来在社会中生存所必备的技能。

摘要:本文主要从手机媒体对新疆财经大学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展开研究,运用使用与满足理论,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用例证法进行分析,以100名学生为样本进行抽样调查,为提高大学生生活质量和学习效果,从科技、学校、学生三个方面提出建设性的观点和建议。

关键词:手机媒体,大学生,生活方式,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封兴中.新媒体对新疆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影响研究[J].今传媒,2015(9).

[2]高陈明.校新媒体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教育对策[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36(2).

[3]秦鹏.手机媒体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研究[D].西安:西安石油大学,2014.

[4]朱妍妍.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信阳:信阳师范学院,2015.

[5]周茜.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南京:南京邮电大学,2014.

网站的受众分析 篇5

什么样的用户才会看网站的信息,什么样的用户才会买网站的产品,这都是我们运营廊坊网站建设需要考虑的问题,这些受众数据不是我们想象出来的,我们需要良好的市场调查,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入手呢?

1.企业产品的用户或潜在用户对网络的熟悉程度怎么样,如果大部分受众都不习惯在网络上购买产品那么一般情况下就不用选择这个方式了,当然企业想在行业中有新的创造的情况除外。

2、现有的互联网使用人群对产品的了解情况是怎么样的,通过哪些渠道了解这类的产品,企业可以针对主要渠道进行推广。

3、了解受众对企业网站的需求是哪些,一般情况下访问我们网站的人有两种一类是购买产品的,一类是访问我们新闻的人,我们要考虑为这些人提供想看的信息。

最后德恒文化提示受众分析最重要的是总结各类统计的数据,得出正确的数据更好的帮助廊坊网站建设公司进行网络营销。

不要怕受众小 篇6

“最大中位数”法则,不只用在年龄,也可以用于其他指标,如消费力、学历、职位等,当然也可以是意识形态、价值观等。彻底学会统计学上的常态分配曲线,是每一个工作者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如果读者没学过统计学,建议找一本统计学的入门书籍读一读,我们不需要精于统计,但基本概念要懂。高科技产业最知名的著作《龙卷风暴》、《跨越鸿沟》、《大金刚法则》的作者杰弗里·墨尔,探讨不连续创新产品,如何被市场接受的过程,其基本理论也是常态分配曲线,描述了创新科技产品如何被喜欢创新者(EarlyAdopter)试用接受,到跨越鸿沟进入早期大众与晚期大众(这两类就是最大中位数)市场的原因及过程,这套著作是每个高科技工作者不可或缺的读物,也说明了“最大中位数”法则的运用。

工作者受限于产品的本质,不见得能在该类型中选择最大的目标市场(最大的目标市场,往往最平庸,也单价最低),但运用此法至少可以在符合本身产品定位的市场中寻找到相对最大的中位数,决定相对最大的目标市场。这说明了最大的市场不见得可行,要合乎自己的产品特性才对。

何飞鹏

学生受众 篇7

一、受众心理研究

对观众的研究是我们电视理论研究中的盲点, 中国目前也没有形成“电视节目———收视率———观众”的研究体系, 收视率调查公司的数据不能即时地影响节目的改进, 节目制作与观众的欣赏口味没有直接沟通的渠道。我们目前所能做的是以现有的数据为对象, 研究中国电视观众的大体特征, 它的总体状貌仍然决定着中国电视业的基本走向, 也据此对综艺性节目做一个判断。目前, 我国电视观众的构成显示出我国目前的观众特点如下:

1. 结构呈现多层次

(1) 受众整体文化水平普遍偏低, 以初中文化程度为界, 文化程度越高的人群, 看电视的比例越小。文化水平低的收视群占总人口的大多数, 他们是中国目前的收视主体, 家庭的休闲活动还很依赖电视。

(2) 综艺性节目的受众群:以中国目前的电视消费情况而言, 可以把大部分观众具有普遍性的收视行为特征归纳为以下主要几种:

(1) 个人化收看:收看需要依次为影视剧、娱乐综艺、音乐录像、娱乐资讯节目、对象化栏目。

(2) 家庭化收看:收看需要依次为娱乐综艺、影视剧、新闻纪实节目。

(3) 对象化收看:收视兴趣一般集中在一些新闻、资讯节目、服务性栏目、教育类节目。

(4) 习惯化收看:这种收看选择完全以视听感受为标准, 音乐电视类、综艺节目、文艺栏目、音乐节目、电视电影往往具有吸引力。

从以上主要的几种收视行为中, 不难看出综艺类节目仍然在大部分人的主要收视需要中。

2. 综艺性节目所体现的当代人的娱乐心理

电视娱乐节目潮流中的文本除了具备综艺节目所具备的场面性, 满足人们的看热闹的心理之外, 还体现出人们新的娱乐倾向:戏谑的模仿、体验刺激、碰撞机遇、恶俗的快感、揭私与滥情等。

二、满足受众审美需求

综艺性电视节目是按照电视观众的艺术审美需求编导的, 它的作用在于满足电视观众领略艺术美感的情趣和意味。显然, 欣赏价值是衡量这类节目的标尺。

综艺性电视节目的编导, 是传播给电视观众艺术节目上的把关人。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之内, 让电视观众欣赏到什么, 往往要由他们来决定。这样, 作为晚会导演有没有深层的审美观念, 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我们知道, 电视节目是通过媒介作用于人的双项感官的, 即是说, 电视的媒介包括电子视讯和声讯, 分别作用于人的耳朵和眼睛。通过耳听眼看, 使人对电视节目的感受具体、直观, 最终获得感情范围的享受。从美学角度来看, 电视欣赏又是知觉的美学感受和心理的美学体味的结合。它使人的大脑开拓条条纵的和横的通道, 使之得以保留曾在短瞬间活跃于电视观众心中的审美意象。正因为电视综艺节目具有这样的长处, 才使得电视节目的声色之美, 在一定程度上说大大超过舞台艺术。相对于舞台的表演和银幕的再现而论, 它可以使观众看到他们的想要看到的, 平时难以看到的表演者的感官和动作。电视文艺中的视觉为主的表演类节目, 可以间接地向电视观众提供感情信息;而以听觉为主的歌唱类节目, 可以直接地向电视观众提供感情信息。综艺性电视节目的编导, 培养和增强了欣赏观念, 便可以通过多种艺术手法, 把提供给电视观众的视觉和听觉信息转化和增大, 强化电视文艺节目的欣赏性。

比如说, 电视以视觉感官为主, 就要有清晰生动的图像。这里的核心是动, 因为动更接近电视观众的生活, 更能调动他们的情感, 靠着节目表演者的动作表情和摄像机的运动, 提供给电视观众美的画面, 不但构图要美, 而且内涵要丰富。这就要求导演从欣赏的观念出发去界定和在符合艺术规律的前提下规范表演者的表演。如果没有欣赏观念, 对要传播给电视观众的文艺节目没有欣赏情趣, 那么节目就可能杂乱无章, 甚至可能破坏了艺术美。正因为如此, 电视节目的编导在设计、组织和导演节目时, 需要特别注意画面表现, 让人看到、看清、看全, 这样才能在观众那里产生欣赏的心理美感。

我们这里强调视觉, 并非忽视声音的创造和再现作用, 因为听在电视节目中的功用, 基础在于说明, 作用在于深化。笔者在编导节目时, 有意识地追求了节目的欣赏性。调动多种电视传播手段, 把一个个最美的画面传播给观众, 这样的节目的可视性和感受力都较为强烈, 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便是编导注重和增强欣赏观念的结果。从编导的欣赏观念到观众的艺术享受, 中间过程并不漫长, 也不复杂, 但是解决得不好, 却有可能使编导事倍功半。■

学生受众 篇8

媒介受众观念的形态

任何时代、任何类型的新闻媒介都要依靠受众来生存, 但是不同时代、不同所有制的媒介的受众观念是不同的。媒介的受众观念要受到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当政治控制占据主导地位时, 媒介的受众观念是“宣传型”的。到了经济控制占据主导地位时, 媒介的受众观念是“市场型”的。这时的受众其实是被物化了。麦奎尔把这两种类型的受众观合称为“支配模式”。他认为, 无论政论也好, 广告也好, 都是劝服性信息, 受众仍然是被劝服的对象, 媒介最关心的始终是传播者的需要而非受众的需要①。

随着对传播效果研究的不断深入, 研究者发现, 媒介对受众的影响并非预计中的那样强大, 受众也并非总是处于消极被动、被决定的地位。霍尔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论模式, 即意义不是传者“传递”的, 而是接受者“生产”的②。从而在主体之间的传播关系中重构了受众的观念。霍尔认为受众有能力按照自己的想法解读文本的意义, 而且可以与传递者传递的意义不同。这一理论模式使人们对受众在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全新的认识。

媒介受众观念变化的“是与非”

中国新闻媒介的传统受众观念是政治主导下的“宣传型”。新闻事业的指导性原则更被强调。改革开放后, 西方的新闻观念对中国新闻媒介的一些固有观念产生了冲击, 媒介被推入了市场, 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增加, 受众主体意识觉醒以及受众群体分化的趋势, 使得过去那种单纯的政治宣传者角色已经不能以完全、绝对的态势在市场中站住脚。媒介的受众观念在经济控制的拉动下, 从“宣传型”受众观念中解放出来, 开始重视受众的需求。

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对于以市场为中心的媒介而言, 必定要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争取最大数量的广告。而对于广告商来说, 为了使自己的广告被更多的消费者看到, 必定会选择拥有较大受众群的媒介。媒介为了使受众数量最大化, 就要取悦、迎合受众的口味。然而, 能超越阶级、种族、教育程度等个体差别的受众需要, 大多是非理性的欲望。于是媒介趋之若鹜于能吸引眼球的兼容性最强的受众的非理性欲求, 大量复制单一的肤浅的内容, 同质化现象严重。千篇一律的文艺晚会, 同样的电视剧, 经常上演“同城大战”。这些年随着选秀节目的风生水起, 各个电视台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选秀节目大战。

“受众是上帝”的观念, 使得媒介只重视满足受众低层次的需要, 媒体“软化”的风险不断上升。当受众被视做消费者的时候, 媒介自然会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购买力强的受众身上, 对于社会上弱势群体的关注自然减少。比如, 现在中国农村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80%左右, 而媒体上的相关内容比例不到1%。现在越来越多的媒介把自己定位于“服务于中国最优秀的人群”, 因为他们是购买力强的人群, 能为媒介带来利益。传媒“嫌贫爱富”的倾向表露无遗。这种“消费者型”受众观, 越来越把社会弱势群体排除在传播范围之外, 使他们逐渐边缘化。没有媒介再愿意为他们鼓与呼, 给他们说话的权利, 关注他们的利益。这与媒介作为“社会公器”的属性是相悖的。

把受众看成是上帝, 看似很重视受众的需要, 其实并没有真正地满足受众需要, 只不过是突出满足了受众非理性的、“软性”需要, 更多的是“解闷”而已。受众的需要是形形色色、良莠不齐的, 对于不正当的、不健康的需要媒介应该予以控制和指导, 而不是盲目迎合。

建立“公民型”受众观

中国社会正在从传统的“乡民社会”向现代的“公民社会”变迁。公民社会的本质性特征与精神价值正在生成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社会。不论东西方的社会现实与历史背景有多大的差异, 但是公民社会的现代性精神价值是可以跨越意识形态与文化背景差异的通约性精神与理念。人们对于公民社会的很多认识可能存在纷争与歧义, 但有一点是达成共识的, 即市场经济是公民社会建立的基础。公民社会要求的独立的人格状态、契约精神、民主与法制精神、权利与义务的对等精神, 只有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才能生成。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日益深化的市场化生存方式为公民社会的形成提供了制度性基础。更重要的是, 由市场化带来的伦理精神的变化, 与公民社会要求的精神与价值观念相契合, 为中国公民社会的发育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支持。

公民是公民社会的主体, 媒介把公民概念引入受众观, 把受众当做公民对待, 以维护公民权利作为自己的责任和运营的基础, 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和市场经济内在运行机制在媒介观上的折射和反映③。在公民社会中, 公民是公共事件的积极参与者, 也是有力的影响者。公民的身份是通过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来标示的。在北京动物园搬迁事件、重庆钉子户事件和厦门PX事件等一系列具有重大影响的公共事件中都有公民精神的彰显。公民对公共事件的参与主要是通过在公共领域内发表对公共问题的看法, 通过自由的、理性的、批判性的讨论形成代表公共意志的公众舆论, 来促进社会的善治, 防止和抵抗公权力的滥用, 维护公共利益。在这之中, 媒介一方面作为公民社会中最重要的公共领域, 要为这种公开、自由的讨论提供平台, 并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另一方面, 媒介作为现代社会里公民知情权实现的主要渠道, 公民有权利要求媒介提供真实、全面、可靠、透明的信息作为自己的参考。因此媒介供给行为更多的是一种公共服务行为, 而不是与受众之间的简单交易行为, 受众更应该被视为公民而存在。

媒介会成为社会的“探照灯”还是会成为“口香糖”的生产商,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媒介的受众观——把受众当成公民还是消费者。受众越是被看做消费者市场, 就越可能被视为大众——分散、异质、被动、无知、受人操纵的“乌合之众”。只有相当数量的有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的理性公众才是公共领域形成的基础, 而作为公共领域重要标志的公众舆论, 也是具有批判能力的公众所从事的批判性活动。媒介作为公共领域, 正是其所体现的民意基础, 提供了对权利合法性的最有力制约。

媒介在中国公民社会建设中负有启蒙和引导的使命, 媒介应该通过传播, 培养受众的公民意识, 树立正确的公民权利观, 让受众参与更广泛的公共领域的活动, 广泛地接触与公共利益相关的信息。媒介通过提供公共辩论平台, 将独立的公民以民意的形式重新塑造成一个公共体。在厦门PX事件中, 媒介把PX项目建设看做是与厦门市民利益有关的重大公共事务, 强调厦门市民对于项目的知情权和参与权。通过批评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在PX项目论证的过程中没有让市民充分知晓、参与, 赋予他们反对PX项目的行为以公民正当权利的合法性。同时, 媒介在报道中构建的对公民身份的认同, 也有意要把单个公民整合为整体性的公共体。上面提到的有影响的公共事件, 如果没有像《中国经营报》、《南方都市报》、《南方周末》、《中国青年报》等主流媒介的关注与报道, 没有通过媒介提供的公共、公开、自由的辩论平台所形成的公共舆论, 则很难形成公民社会与政治权利的良性互动, 从而无法让事件结果体现最大的公益性。

社会公共生活的信息资源是公共资源, 媒介既然实际上是在占有和使用这种公共资源, 就必须具备公共性, 不能混同于一般的企业。我国新闻媒介的体制与西方完全私有化的体制不同, 公有制占据主导地位, 只是在商业化的过程中实行了有限的市场化运作。我们的新闻改革是在坚持体制不变的前提下进行的, 中国公民社会的建设也得到了政府和国家的扶持, 因此具有使媒介保持更多公共性的优势, 有条件把媒介的受众观念完善、建设成为“公民型”的受众观念, 而不仅仅是在经济控制下的“市场型”受众观。

注释

1 丹尼斯·麦奎尔[英]著, 崔保国、李琨译, 《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2 斯图亚特·霍尔著, 王广州译, 《编码, 解码》, 载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年版。

学生受众 篇9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对媒体提出了更高要求。信息传播的受众不再只关注个别媒体, 巨大的信息量让他们对信息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可以说, 全媒体时代的受众是信息消费的主体, 他们对信息的高要求成为促使全媒体不断创新和变革的动力。如何在这样一个时代做好媒体工作?受众的想法和接收信息后产生的后续行为必须成为媒体关注的重点。

1 全媒体的含义

尽管“全媒体”是新旧媒体融合的产物, 但真正让受众的行为发生变化, 有别于以往的媒体是新媒体。各类媒体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呈现出了不同的境遇。传统媒体因为受到新媒体的冲击生存状况堪忧, 而新媒体也因为其信息高度自由化传播的特点而不知如何将信息传播做得更为科学有效。旧媒体的本质和特点已广为人知, 要研究全媒体未来的发展, 重点是解析新媒体。

1.1 什么是新媒体

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提出, 所谓新传媒, 或称数字媒体、网络媒体, 是建立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网基础之上, 发挥传播功能的媒介总和。它除具有报纸、电视、电台等传统媒体的功能外, 还具有交互、及时、延展和融合的新特征, 其用户既是信息的接收者, 又是信息的提供者和发布者。它包括数字化、互联网、发布平台、编辑制作系统、信息集成界面、传播通道和接收终端等要素的网络媒体, 已经不仅仅属于大众媒体的范畴, 而是全方位、立体化地融合了大众传播、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方式, 以有别于传统媒体的功能影响我们的社会生活。

1.2 新媒体的本质特征

新媒体是一个通俗的说法, 严谨的表述是“数字化互动式新媒体”。从技术上看, 新媒体是数字化的;从传播特征看, 新媒体具有高度的互动性。所以数字化和互动性是新媒体的本质特征, 也是全媒体在现阶段呈现出的区别于以往旧媒体的最大特点。除此之外, 新媒体相对于旧媒体来说, 还有如下特征:即时性、开放性、个性化、分众性、信息的海量性、低成本大范围传播、检索便捷、融合性等。但其本质特征是技术上的数字化、传播上的互动性。

2 全媒体时代受众的特点

传统媒体的传者和受者定位清晰。前者是信息发布者, 后者不管喜欢或是厌恶都必须被动地接受, 想要表达对信息的看法无从下手。但新兴媒体使两者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 受者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消费者, 而是可以与传者进行信息交流的主体, 从某种程度上说, 也是传者。所以全媒体时代的受众具有更多主动性, 他们对于信息的筛选、接受标准更高。与此同时也希望更多地参与到信息传播过程中, 在接受信息的同时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许, 称他们为信息的用户较受众更为合适。

就像很多具有实物的商品市场一样, 由于生产力提升, 产品供应充足, 市场主导者已经从过去的卖方市场变成了如今的买方市场。在这样的前提下, 想要促成买方消费, 卖方就要提供更多的服务, 让消费者体验就是方法之一。而在全媒体形成的信息市场中, 用户的体验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参与, 即与信息发布者更多地互动。

3 全媒体时代受众处理信息的方式

全媒体时代受众所呈现出的新特点使其对信息处理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最突出的两点就是互动性和主动性。前者通过受众的反馈将传播效果大大提升, 更趋于理想化;后者则打破了单向传播模式, 让受众不再像旧媒体时期一样同质化, 转而向个性化方向发展。

3.1 全媒体增强了传受双方的互动

很多传播学学者在大众传播研究中都强调受众的反馈存在延迟, 不能像人际传播中的沟通一样及时回应。就传播资源、传播能力以及传播时间而言, 传受双方不平等。以传统媒体为例, 即便是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注意到了受众的反馈环节, 设置了一些反馈渠道 (如:报纸、电视台、电台与读者、观众、听众的互动栏目和板块) , 实现传受双方的直接对话, 但这种沟通仍然只能反映一小部分受众的意见。

但全媒体时代涌现的新媒体则不同。首先, 互联网就实现了类似于人际交流的双向信息传播模式, 即互动模式, 这是相较于就传播方式的一个重大变革。网络是一个双向、甚至多向交流的媒体, 互动性更是其一大优越性。在新媒体中, 受众参与程度空前广泛, 这也使得他们更为热情地参与。他们的对信息的处理从以往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和参与互动。

新媒体的互动性使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这种媒体互动性引发的受众主动性让新媒体活动中受众的参与性大大加强。这些特点都成为新媒体经营的有利条件, 更成为全媒体时代媒体经营和发展的可用之处。

传播学理论指出, 大众传播应该是双向的, 只有及时获得受众反馈才有可能获得理想传播效果。新媒体的互动性使信息传播形成了一个闭合回路, 这使得媒体能够更便捷地搜集受众的反馈信息, 进而提升传播效果。

3.2 全媒体让受众获取信息更为主动

互联网规模的快速扩张打破了地域限制, 将世界各国和地区连成一片, 形成了以虚拟信息为主的跨国界、跨文化、跨语言的全新空间。在这种情势下, 受众地位及其反馈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其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受众的主动性增强了。在全媒体时代, 受众会主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需要的媒介信息, 积极使用媒介, 更广泛地参与到媒体信息传播中。

现今新媒体传播的信息不仅数量巨大, 而且形式多样。一个新媒体载体上可以承载所有旧媒体承载的信息形式, 例如纸媒的文本、图片, 广播媒体的声音信息, 电视媒体的视频信息。而新媒体在信息编排上也更为灵活, 采取随时更新信息, 共受众自主选择的模式。受众对信息的自主选择不仅表现在信息内容和接收形式上, 也表现在接收时间和顺序上。

传统媒体的传播过程一般采取传者为主, 受众被动接收的形式, 例如广播和电视的线性传播。这种形式让受众只能遵循传播者的时间顺序去接收信息。而新媒体则打破了这种单向传播模式, 让信息发布有了互动和点对点的特点。受众这种新的获取信息方式首先是主动的, 其次是个性化的, 即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要接收的信息。受众主体意识的强化带动了受众参与意识的提高, 也促进了个性化传播的发展。这源于受众自主选择信息后对重点选择信息范畴的纵深化研究, 这种对信息的深挖让受众有了更多独立思考和判断的可能, 进一步形成了个性化。

4 受众行为对全媒体发展的意义

在全媒体的大背景下, 受众行为已经产生了明显有别于旧媒体时期行为的变化。在这些变化发生之余, 受众与媒体产生了更多互动。这种互动除了给媒体更多的反馈信息外, 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为媒体在全媒体时代如何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对于全媒体领域相关企业来说, 受众行为更是企业做好经营, 寻找获取利润方式的立足点。

4.1 新媒体构建及时沟通平台

目前, 手机媒体作为与网络媒体平分秋色的新媒体形式, 已经成了目前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其移动互联的特点, 让受众获取信息的速度更快, 参与度也大幅提高。而依托手机媒体而存在的媒体软件更成了信息传播的主力军, 比如微信。

作为微信的使用者, 他们既可以看到其他使用者发布的信息, 也可以将这些信息进行筛段, 把自己感兴趣的再转发出去。在这一过程中, 受众已不再是单纯的受众, 而是在以受众身份接受信息后, 再以传播者的身份将自己或筛选、或加工的信息产品传播出去。这样的传播模式无疑夺走了传统媒体的新闻发布垄断地位, 使其不得不面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传统媒体想要生存和发展, 就必须争夺受众的关注度。

4.2 新媒体打造更多商务平台

如果全媒体时代仍像旧媒体一样依靠新闻信息的传播生存, 那无异于天方夜谭。信息的高度同质化让所有的媒体缺乏了垄断优势, 所有的媒体都站在一个起跑线上。全媒体时代的媒体生存法则是不能让经营缺席, 离不开利润的支撑, 而这些均来自于受众。

以微信公众账号为例, 很多媒体或想要进行宣传的企业纷纷申请开通了公众账号, 其目的就是想通过参与到受众“朋友圈”中把受众变成自己的忠诚型受众。另一方面, 借助参与受众“朋友圈”的便利条件, 可以把想要传播的信息传递给受众, 并期待受众能够成为自己宣传的帮手, 把信息以几何级数的方式传播出去。事实证明, 这种形式的确有效, 特别是当一些突发事件发生时, 微信的传播速度和范围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想。虽然微信最初只是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程序, 但随着其“朋友圈”发布的海量信息广泛传播, 人们开始在这个社交平台上寻找商机。而微信本身也是朝着这个方向去发展, 即突破简单通讯工具的本质, 向可购物、能支付的全方位社交平台迈进。

类似微信公共账号这样的平台在新媒体上比比皆是, 其经营模式或有一些差异, 但它们有一个永恒的共同点, 就是把受众的需求放在第一位, 把吸引受众作为所有工作的起点。媒体在经历着一个受众范围从大变小的过程, 这就意味着媒体的内容需要向纵深方向发展, 这里的内容不单纯是新闻, 更要涵盖经营的对象。同理, 新媒体的经营对象不妨定位于小众化, 做自己擅长的领域, 培养自己的受众 (也是顾客) , 在大浪淘沙的全媒体发展大潮中占有一席之地。

全媒体时代已经来临, 墨守成规不知变革必然会被时代所淘汰。而单纯升级媒体硬件, 忽略信息传播过程中最重要的主体——人, 也必然会败下阵来。如果说曾经的旧媒体强调的是内容为王, 那么如今的全媒体就应该以受众为王。消费信息的时代, 受众就是消费者。忽略消费者的感受, 不去关注消费者的喜好生产产品又如何能在全媒体发展的大潮中生存和发展, 又能凭借什么脱颖而出呢?

摘要:新旧技术的融合与不同媒体界限日渐模糊同步发生, 多种媒体应运而生, 组成了全媒体。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对媒体提出了更高要求。信息传播的受众不再只关注个别媒体, 巨大的信息量让他们对信息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可以说, 全媒体时代的受众是信息消费的主体, 他们对信息的高要求成为促使全媒体不断创新和变革的动力。如何在这样一个时代做好媒体工作?受众的想法和接收信息后产生的后续行为必须成为媒体关注的重点。尽管“全媒体”是新旧媒体融合的产物, 但真正让受众的行为发生变化, 有别于以往的媒体是新媒体。数字化和互动性是新媒体的本质特征, 而全媒体时代受众所呈现出的新特点使其对信息处理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最突出的两点就是互动性和主动性。在全媒体形成的信息市场中, 用户的体验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参与, 即与信息发布者更多地互动。受众与媒体产生的互动除了给媒体更多的反馈信息外, 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为媒体在全媒体时代如何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对于全媒体领域相关企业来说, 受众行为更是企业做好经营, 寻找可能带来利润的立足点。

关键词:全媒体,新媒体,信息消费,互动

参考文献

[1]匡文波.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3-5, 42-43.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3]孔炯.传媒盈利模式[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版社, 2009.

学生受众 篇10

关于受众的起源, 麦奎尔 (D.Mc Quail) 认为:“当今大众媒介的早期受众起源于古罗马、古希腊的公共剧院、歌舞表演以及早期的竞赛和大规模表演活动。”现代大众媒介受众的形态已有了革命性的变化, 却依然可以看到早期受众的影子, 但“现代的受众数量已经更为庞大、分散, 更为个性化与私人化, 这是两者的差异所在。”人既是理性的, 又是非理性的;既是积极的, 又是消极的;既是主动的, 又是被动的。从某种意义上讲, 西方的受众研究一直没有走出这一思维框架。传统受众研究的一条主线是思考作为主体的受众的命运, 并且没有脱离二元对立的观念。这个二元对立的关系简单来讲就是积极主动与消极被动, 以及在一种媒介环境当中受众的公众性与私人性的对立关系。当然, 实际中并不存在如此极端的对立关系, 任何一个时期、一个国家的媒介发展都存在两组关系中的两个方面, 只是不同时期不同的媒介一方取得优势罢了。

近代美国受众研究的发展变化

布茨 (R.Butsch) 在他的著作《美国受众成长记》中对二元对立概念进行了充分的阐述。在导言中, 他将这种二元对立关系叙述为“积极受众与消极受众之间的差异, 以及公众性受众和私人受众之间的差异”并以此贯穿美国受众史研究的两大主线。有了这一框架, 布茨运用了大量美国历史史实, 包括思想史、戏剧史、新闻史等方面的材料, 分阶段地阐述这种二元对立关系在不同媒介发展时期的演变过程。

布茨的研究从美国历史上的殖民地时期开始, 当时的受众是被称为过度活跃的戏院观众这一群体。随着时间顺序的演进, 殖民地时期因独立战争而终结, 战后戏院建设的热潮与联邦党人与共和党人之间的紧张冲突相契合, 戏院里的公众集合逐渐演变成政治集会。如果说殖民时代的戏院是贵族的场所, 早期共和时代是阶级之间政治辩论和争斗的地方, 那么到了杰克逊的时代, 戏院成了普通百姓的去处, 劳动阶级用口头表达他们的意愿, 并实施身体攻击, 这算是顶级“积极”的观众了。

精英阶级给观众争取主宰权的活动贴上了野蛮主义的标签。杰克逊时期, 野蛮主义被看作是下层阶级地位的一个标志, 精英阶级和中产阶级要与劳动阶级对立起来。从这个时期开始, 过去那种积极主动的主流受众开始向另外一个方向演化, 那就是消极被动的受众, 只不过这个过程很漫长, 同时伴随着从公共领域向私人化的演变。

布茨指出, 尽管20世纪的受众面对幕布只能被动地接受, 但至少人们去电影院这一行为还具有公共性质, 他的着眼点始终放在主动被动、公共私人这一关系中。从布茨对网络时代以前美国受众的分析研究中, 我们可以清晰地提炼出二元对立的两条线索:一条是受众戏院时代的积极主动发展到电视时代的消极被动;另一条是受众戏院时代的社区性发展到电视时代的私人性。

网络社区的构建

1.BBS论坛形态的网络社区

BBS的英文全称是Bulletin board system, 是网络社区的最初形态。早期的BBS主要使用者是美国高校和研究室里面的程序员。网络发展到今天, 用户早已突破了这种格局, BBS的用户已经渗透到了能够接入互联网并愿意去BBS的所有人;同时讨论的话题也早已不局限于最初的有关计算机程序技术等专业领域而是涵盖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政治、经济、娱乐、体育、科技等任何人们感兴趣的领域。

2.社交类网站的网络社区

目前美国最受青睐的社交网站是“脸书” (Facebook) 和“我的空间” (My Space) , 在2009年美国网民上网时间份额的排名中它们分列第一 (41.57%) 和第二 (21.52%) 名。而在中国大学校园内最受欢迎的社交网站“人人网”几乎就是Facebook的“中文版”, 从页面设置到主要功能以及运行模式都与Facebook如出一辙。人人网的社区概念根植于Facebook, 即以个人用户为主。

3.电子网络游戏当中的网络社区

传统的电子游戏通常是单机版, 玩家在各自的机器上进行操作;而当这种游戏接入互联网后, 便开始了不同主机间的互动游戏过程, 网络游戏把用户们连接在了一起。在这种游戏中, 玩家可以在平台进行交流, 讨论游戏内容、进度等。不同游戏中, 有的需要团队作战, 这样用户就自然组织了起来, 久而久之, 团队里的用户就对小组成员都有了了解, 这样众多的小组便构成网络社区。

4.其他一些网络社区

目前最受欢迎的视频网站You Tube的用户体验模式也构成了一种网络社区。维基百科中文版一直处于未解禁状态, 但这个在全球都受欢迎的模式自然会有类似的替代品, 这就是创建于2006年4月的“百度百科”。像人人网模仿Facebook一样, 它将维基百科用户添加修改词条的理念照搬过来, 随着时间的积累, 目前已收录大家贡献的七百多万个中文词条, 成为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全书。

网络环境下的受众分析

1.从消极被动性向积极主动性过渡

在网络的使用中, 娱乐是大众用户的一项主要诉求, 比起传统媒体, 用户的使用权限更是无限扩张。在个人关系上, 网络也提供了一个传统媒体无法提供的平台。用户通过网络媒介发表自己的文章、照片等, 一定程度上希望得到其他用户的注意而满足自己的一种社交诉求。为了满足这种需求, 用户就会投入更多的精力, 这意味着用户在使用网络媒介的时候, 主动性要明显高于传统媒体。还有知识问答类的网站, 用户通过搜索、发问等形式来使用该平台, 以获得答案解决自己的问题, 并通过积极回答别人的问题获取奖励, 然后再次发布有奖励的问题。如此循环, 用户的积极主动性得以体现。

2.从私人性向公众性转变

在网络平台构建的社区中, 受众虽然实体还在室内电脑前, 但其虚体———思想已经穿越了周围墙壁到达一个形式虚拟但内容真实的网络社区中, 新的受众形态的社区化伴随着网络社区的普及而发展起来。

趋势

1.网络受众对新技术产生不在意, 削弱重塑的积极主动性

一旦受众对一种媒介非常熟悉, 而且这种媒介也已经普及的时候, 间歇性注意便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在网络时代我们也可以找到这样的例子, 比如博客刚开始受到关注的时候, 众多用户纷纷开始了自己的网络写作时期, 并且频频订阅浏览“朋友”间的博客更新, 然而当新鲜感逐渐减少并发现自己越来越没时间精力去关心“朋友”的博客的时候, 很多用户的博客从此处于闲置状态。

2.传统大众媒体嫁接网络平台激发受众的积极主动性

真人秀节目吸引观众的因素非常多, 这里聚焦于观众的参与成分。当通过投票可以影响节目的发展走势, 可以留下喜爱的, 淘汰不受欢迎的选手的时候, 观众的积极主动性便被点燃了。在中国这种嫁接也很普遍, 照以往的模式, 嘉宾谈嘉宾的, 观众只有看与听的份儿, 他们的意见无法广泛地表达。现在很多节目都允许观众通过即时跟贴与手机短信的形式参与到节目中, 观众的积极主动性得到了很好的调动, 如此良性循环使得节目的受众也具有了网络属性。

结论:引导与控制

在引导控制方面, 各个国家由于政治体制和新闻制度的不同, 手段也大不相同。在美国, 除19世纪将粗野与不体面的标签贴在下层阶级上之外, 戏院还通过改良技术设备达到抑制受众积极主动的目的。网络时代也可以以此为参考, 作些技术上的改动。通过这些, 能在一定程度上对那些过于积极主动的受众进行疏导与控制。我们看到受众在经历了20世纪电视为主的媒介熏陶后, 再次回到了大众媒介之前那种积极主动又有一定社区性的状态。

参考文献

[1][英]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 (第四版) , 崔保国、李琨译,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2][美]理查德·布茨:《美国受众成长记》, 王瀚东译, 华夏出版社, 2007。

[3]李斌:《传播学引论》 (增补版) , 新华出版社, 2007。

[4]刘津:《博客传播》,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受众”,还是“读者” 篇11

作家陈应松在《文学兴盛的可能向度》(《上海文学》09年第11期)说:文学的兴盛取决于每个读者阅读水平的上升——对艺术更加挑剔,口味更加“刁钻”,对生命的理解更加深刻,对时代保持更加清醒、冷静和警惕。有什么样的读者,就有什么样的文学。文学不仅在纸面上,更在读者心里……阅读就像写作一样,是一种创造行为。

这是侧重读者角度的。在我看来,“有什么样的读者,就有什么样的文学”与“每个读者阅读水平的上升”之间不总是呈现正面的促进关系,而存在前者与后者在文学接受上的不同步,不是前者有效地提升后者,倒是前者拖扯并消解后者(所谓劣币驱逐良币),这正是国人的精神素质难以提升的一个原因,此种现象在中国存在已久矣。也就是说积极的阅读(少数)往往被被动的读者(多数)所腐蚀——积极阅读淹没于被动阅读的汪洋大海,而不能有效地扩展,化为具有一定覆盖的社会精神气象。这“多数”恰恰是市场化(更是今天的市场化)所倚重的。整个社会忽视了真正的创作(文学)对读者阅读水平上的重要提升作用,那种真正阅读的“创造行为”就不会出现,也就没有国民精神素质整体性的提升,当然不能有力地推动真正的创作,真正的创作经常性地陷入落寞的境地。因而在中国语境中,有必要对“读者”进行分析。

我以为,“每个读者阅读水平的上升”属于真正阅读意义上的“读者”,而“有什么样的读者,就有什么样的文学”的读者只是“受众”,前者呈一种动态,一种主动——能动的姿态,而后者更呈一种静态,一种受制于单方面宣示——被动的状态。中国的文学接受也就分为“读者”和“受众”这样两个层面。所谓“读者”就细化为读者和受众,受众就是只接受来自一个方向的训诫熏陶,自身并不质疑,属于单方面接受的人,而读者则是能与阅读对象双向交流的人,但读者不是铁板一块,读者来自受众,但不等同于受众,而受众是非积极意义上的读者。这或许是中国文化情境的一个特色。由于习惯和官方准许,自然有为“受众”即市场化的创作。

所幸陈文后来似乎意识到应该有所补充:“本文中所指的文学正是纯文学和精英文学,造成其深远魅力和影响力的原因有多方面。比如,它坚持的价值观,它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等,是通俗小说、武侠小说、网络小说和青春文学望尘莫及的。它的思考,它的责任感、道义感,以及对现实生活的追问力量和艺术的隐喻力量是鹤立鸡群的。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语言的神奇性,精炼,创造力。”陈文力图呼唤真正的阅读——培养“读者群”——的况味非常明显,可也不自觉揭示了依傍通俗小说、武侠小说、网络小说和青春文学的“受众”的广泛存在。我更加意识到陈文中包含文学的读者和受众——两个必须区别但没有区别的概念。

于是陈文权当引发我思索的引子,把中国语境中的“读者”和“受众”再做一番甄别。

这里我把能够进行文字阅读的人(受众)视为“读者”,把看戏听故事听传闻流言视为“受众”,人一出生就是个受众,受众是“汪洋大海”。比如“中国人此类(黄)段子的流传,其受众之多”中的受众一词就用得恰当。显然有些“受众”会转为“读者”——他们直接阅读相关作品,又扩展为阅读其他文学作品,一个地方一个民族的精神素质因此涵养而成。没有文字阅读,精神难以扎根。我们也就明白,中国是充斥“受众”却缺乏“读者”的国度。一是能识字的人很少,文化水平普遍低下;二是长期的专制统治,闭关锁国,国人可以看(读)什么不可以看什么有严格的规定,于是有什么读什么——读也是为了受教育——成为不成文的传统,“受众”的队伍非常庞大;三是“受众”易接受并满足于低层次感官刺激——过一把瘾;四是“读者”中不少人从现实利益出发,名义上是阅读,皓首穷经,其实是想做帝王师,阐述帝王术,他们自身的精神素质局限于一个低水平,经由他们传经授道的人大多数是“受众”。

只有在开放的情境中,才能激活“读者”,“读者”的队伍(圈子或“部落”)才能壮大,才能激活个人和民族的精神,才能涵养并体现一个时代的思想精神水平。从文字阅读层面,这种“开放”是随时存在的。以古代的阅读为例,格非说:“在中国古典小说自写作至被阅读的过程中,评点者既是读者,也是批评者,同时就……具备了作者的功能——这不仅仅是由于评点者提供了次文本或准文本,同时也会对作者的文字、回目进行编删和修改,以体现自己的意图。对于一个读者而言,他所面对的文本不是单纯的作者正文,既有评点者的次文本,也有许多无名作者在阅读过程中所留下的痕迹,这就构成了全新的对话关系。……读者在与作者对话的过程中,实际上也在与不同时代的读者同时进行对话,这也使得阅读变成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共时性’行为……”(《作者与准文本》,载《花城》2009年第6期)可见,真正意义上的读者是不多的,而大多数人只能是受众。

从这个角度,“读者”既是个传统也是个现代的概念。自纸质媒体(书报)的普及,大量“读者”应运而生。大量的“读者”是推进全球化——人类文明的决定性力量。

不错,读者阅读水平在上升,它建立在读者的社会感受——社会现象思考的基础上,阅读能强化并提升社会感受和思考,是社会重要的精神生活。有各式各样的书籍杂志(包括思想和生活杂志)供读者阅读,许多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之前已经具备了开放的精神结构。为什么还要读现时的文学作品?这是由于文学本身所承担的对时代社会思想精神扬弃的独特功能,它是人类文明延续并发展的一个基本“器官”(之一),人类的情感、精神和当代性思考能在个人化表达的文学上得到最为客观全面而准确的、富有历史感的表达,当然它还是鲜活的民族情感与精神的象征。当年诺贝尔设文学奖是有道理的,而且百年来世界文学的发展给诺奖不断注入生机,它才可能确立公信力,具有全世界的广泛影响。人类需要创新——不断认识自己发掘自己以适应新时代新环境的创新,这样的精神方式(情感和审美及思考)通过具有独创性的作家来显现,就是说作家承担了这一职责。作家把人类的、民族的心声化为艺术形象,通过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表达——创作奉献给社会,同时也是作家自己跟社会的思考方式和对话方式。这种独特性也包括前沿性——正是人类丰富想象力的体现。这样的创作(作家)既适应了读者,也超越了读者,也就是提升了读者的阅读水平——精神境界。这里,具有独创性的作品必定能培养自己的读者,不是作品适应读者,而是作品提升读者。

nlc202309090114

读者与作品有机地互动,是文明社会有着很高价值的精神活动。

当年鲁迅的读者以居住城市的青年知识分子为主体,他们与全中国民众相比只是极小的一部分,但他们感受并选择了鲁迅的价值观审美观,成了有力推动社会进步的思想精英,他们是“读者”。可是,在中国乡村的汪洋大海中——就是在中国城市里,更多的人在陈旧的忠奸戏因果戏武打戏通俗小说里“乐不思蜀”,并没有产生“不能这样生活下去”的诘问,精神继续麻木。当然,他们享受了娱乐和精神的放松。从精神含量高的文学接受角度,从改变原有生活创造崭新生活角度,他们只是“受众”。“受众”就是你给我看什么我就看什么,只要能娱乐就行,跟你给我吃什么我就吃什么,只要能填饱肚子一个意思。就说京戏的票友,他们对京戏人物和场景的“技术性”批评很到位,但他们提不出超出原著的思想认识,所以他们依然是受众。联系传统中国说教文化的兴盛和官方的有意引导这一“国情”,我们也就应该承认“受众”大于“读者”这一习焉不察的社会现实和精神现实。

这等于说,虽有“受众”但缺“读者”,在许多年代只见“受众”而鲜有“读者”。受众不等于读者,由一般受众到成为真正读者必须历经一个精神过程,而且要有相应的社会条件(具备一定程度的社会生态)。受众可能永远是受众,但由受众而进入读者行列的人很难再返回受众之中,他可以对作品失望和不满,却不会退回再欣赏那些说教的通俗作品中。当然也有屈从于自身利益考量的作家,乖巧地违心创作符合某政治集团利益的作品,其实他们内心是知道什么是真正好作品的,但在客观上,这样作家心目中的读者仍是受众。

在商品化市场化欲望化成为主流生活的当今中国,读者为什么会更挑剔?实际上自20世纪初年中国进入现代,外国现代文学传入(同时传入还有革命思想,“德先生”“赛先生”),也就是中国开始融入世界,就产生了挑剔的读者——读者也就更挑剔了。换言之,富有思想精神气息的西方文学(包括日本文学)激发或创造了中国的现代读者。有了这样富有精神新质的文学参照,加上陈旧窒息的传统生活的反向刺激,以及有活力的文学本质在于创新,“更挑剔”的读者出现了。跟“受众”有“受众”的文化传统一样,现代意味的“读者”也会形成“读者”的精神传统而薪火相传。这种薪火相传经历了闭关锁国时段而步入了今天的拥抱世界的新阶段,同样受社会状态和国外(包括非洲拉丁美洲)现代文学的双重激发,他们不满意现有的读物——当然包括许多作家写的一般化的东西,他们是基于精神需要发出种种挑剔之声。

其实,上面所说的“读者”,当包括作家自己,指思想精神层次较高的那一部分阅读者,而不仅仅指全部的阅读人。要知道,现在对皇权官场恋恋不舍津津乐道的读者不在少数,于是适应如此读者的创作也就应运而生。也就是我们必须正视“受众”依然大量存在的社会现实。在表面上,这类读者也是挑剔的,此类作品浅层次地逗人一乐一笑,或高雅地逗人一乐一笑,那是“受众”的挑剔,跟前面所说的挑剔不能相提并论。

所以,真正的创作,作家心中当然有读者,他也面对读者,但他心目中的读者绝不是那些与他的精神层次相差甚远的宽泛意义上的读者,即受众,他在写作的时候,第一个读者就是他自己,他想象的读者是跟自己精神同步的读者。当然他希望读他作品的读者越多越好,可是他写作绝不是建立在有可观的读者数量的基础上的,他心目中的读者与他自己的精神同构,他可以设想有很多,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可能是极少数。由“极少数”到“相当数量”,说明在众多受众里有一批或快或慢地转变为读者的可能。

于是我们进入了文学受众与文学读者关系的更深层次。

在现代条件下,比如一个从小生活在乡村环境后来来到城市的读书人,他早就是文学受众,后来因接触现代文学而向现代读者转化。这样的转化者其实很少,但存在着由小圈子读者扩展为大圈子读者的可能。即使是一个小圈子,却显示了民族的精神方向。

可是我们必须正视这样一个历史事实:“延安文学模式”(延安体)楔入(干扰)了这一民族性的精神历程。

李洁非、杨劼在《延安的艺术变革·旧形式的利用和改造》说:秧歌剧、秦腔、评剧、章回小说等,在我们的手里正在发展为不论在语言和表现手法上,都有创造的民族新形式(陈涌语),这就是“延安体”最清晰的描绘,它“在未来长达四十年的时间里支配着中国文艺的面貌”,“作为一种即将取得文化领导权的政党意识形态,‘延安体’不动声色地大量置换了民间形式的话语,充分利用语言能指的模糊性,将其语义指向政党意识形态,同时,马克思主义文艺体系独特的‘组织化’架构也适时地发挥其整合作用,使民间形式与民间文化的固有传统相剥离,转而成为特定政治集团的精神的代言体。”“原先民谣中许多用于神灵崇拜的意象和表达方式,被转化为歌颂革命、党及其领袖的话语;许多源于男欢女爱的情词,也悄悄指向阶级之爱、同志之爱以及革命理想的欢愉。秧歌形式所内含的民间野性与放纵,经过一番能指的调整,被解释为对革命胜利及解放的憧憬和感恩。章回小说的神魔好汉故事模式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传奇化讲述形式,则被横移到革命史和革命英雄主义的叙事上。《白毛女》就是极好的例子。”(《小说评论》2009年第三期)

沿着《白毛女》路子走来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艳阳天》为代表的中国现代红色文学,自然也创造出一代读者。从精神建构的意义来衡量,它强化的阶级斗争思想——人的阶级性斗争性高于人性和人情,恰恰与现代民主自由精神相背离,它自己也穷途末路,成了极“左”政治的单纯演绎(如《金光大道》),它教导人用怎样的手段实现政治意识形态化的“理想”。那时作为学生的读者,我们只能在政治意识形态语境(包括各种报刊和学校的政治教育)中——非原生态生活,即伪装的现实中去感受,让自己的心灵与小说中的正面人物相呼应,因而我们这些“读者”其实也是受众。

如果不是改革开放“人”的解放号角再次响起,有更强劲人文——人类精神的现代作品做参照,其“读者”中的一部分不可能向真正的现代读者转化,不可能如陈应松所说,出现“对艺术更加挑剔,口味更加刁钻,对生命的理解更加深刻,对时代保持更加清醒、冷静和警惕”的读者,而大多数与这类作品无缘的农民(国民),依然是受众,甚至比传统中国的受众更加低俗而封闭。

nlc202309090114

应该看到,此类创作排斥市场经济,强化了一般民众与市场思维不相吻合的思维(如无商不奸,经商等同于剥削),纵然自己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也蔑视资本主义(资本家),把后者视为要解放要占领要改造的对象。此类创作不如说是政治宣传,培养了新的大量的“受众”。

不过几年工夫,连主流媒体都撵着干部民众扑进市场的大海了,“群众需要”“市场需要”堂而皇之地成了我们的主流意识。

文学之于读者,是一个铜板的两面,没有读者就没有文学,没有文学也就没有读者,这好像是个平白易懂的常识。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加速市场化以来,主流媒体把“市场”成败定为衡量一项工作(事业)的重要标准,文艺(文学和影视等)把“读者”多寡纳入自己取得效益(成功)的重要考虑因素。也就是文学去掉自己身上神圣的光环(如启蒙),在商品世界中文学也只是一件可用钱衡量用钱交换的“物品”,犹如宫廷贵妇下嫁给市井的俗人,虽存尴尬,但无可奈何,只有适应市井生活。拿我们熟悉的话来说,就是到人民群众中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实现社会和经济双效益。诸多作家也把自己看作是一个“码字匠”——社会百行中的普通一行,“做鞋(作协)”“作为老百姓一员写作”,以不乏自我贬损的姿态来适应精英文学的失落——文学的市场化转换。

转眼到了新千年第一个十年的末尾,政体依然,文学面向市场的态势依然,文艺向着符合人民“意愿”的方向,也有辉煌的成果,比如张艺谋的“英雄”“黄金甲”,据说创造了可观的市场效益,民众满意,张艺谋们口袋要赚破了。这就是文艺适应市场、适应读者的典范!

从接受美学角度,在现代转型上,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受众并没有转为“读者”,而是转为另一种被急切进行政治意识形态宣教的“受众”,连传统戏剧中的人情趣味也荡然无存。“受众”因物质生活极度贫乏而具有的对物质和富饶生活的追求压在心灵深处。如果说,传统戏剧的因果报应和大团圆尚能给予传统的受众以廉价的心灵抚慰,那么,“三突出”作品中只有革命情操的正面人物只能让受众滋长权势思想——唬人的豪言壮语,只会加倍破坏与腐蚀人性和人情。不管有一定文化知识的人(如当时的学生我)在读书笔记或作文中如何情感激荡,仍是受众的角色,或者说撑着“读者”面孔的受众。如此天生不足的受众构成今天的精神环境,使现代读者成为中国蔚为大观的精神气象而显得中气不足。

民众求财求富之心一旦释放,财富——市场力量催生出一种让文学受众做新时代受众的魔力。

我们会明白,中国社会老是有一股强大的、难以抵御的不是将文学受众向现代读者转化,而是将文学受众定位于“受众”的习惯性力量。

仔细琢磨,官方确有让市场来接手每每招来麻烦和拖累的文艺(文学)的考虑,不过它更有自己的意识形态被市场消解(抛弃)的担忧,于是成功地改造了张艺谋——张艺谋不再是拍《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那个张艺谋(张正是凭此获得了国际名声),而是获得了市场极大成功的张艺谋,张艺谋成了中国文艺走向市场的成功典范。其实,谁都明白,张艺谋的所谓成功是,在国际先是以“中国叛逆者”出现,在国内很快洗心革面,凭借官方提供的排他性的优越条件和环境,狠狠地大捞了一把,张艺谋在貌似市场经济的“市场”,鼓吹的仍是皇权政治或皇权文化。皇权文化就是可操控文化。只要在主流政治的统制之下,文学(文艺)也好,房地产也好,别的什么经营也好,你即使用潜规则赚个盆满钵满决不会出事。这是中国市场化的一个特征或一个秘密。文学市场化同样如此。

从文学(文艺)市场化的实际情形来看,是跛脚的,显而易见的偏向是,一是消遣性娱乐性怪异性(包括形式上的先锋)的作品大量涌现。这在中国,固然有市场(读者)的因素——市场解放了人性但同时也滋长了人性耽于享乐的惰力,恐怕也是皇权政治高压下的一种必然,社会的精神之流被撵赶或被诱导汇入这个方向,其不与主流政治产生冲突则是肯定的,也就可以判定,此类作品除了包裹善恶因果报应、官场权谋、姑嫂斗技的“思想”,欠缺向着未来敞开的,富有健康精神质素的思想精神品位。与作者相比,普通民众只能看这样的作品(戏剧)。普通民众在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其精神需求也不可能高,即使有那么一点精神需求想在阅读中得到提升,也是不可能的,于是中国式受众的思想精神基质也就形成或强化了。

二是贯彻主流意识形态也即叫读者受教育的作品大量涌现。这当然是官方的提倡和扶持,作者心里“识数”做出程度不等的妥协与顺应。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就是;对许多作家来说更有着来自内心的积极性,为什么?因为创作属于“立功立言立德”的神圣之事,著书人在民间有很高的声誉,况且有相当的难度,需要天才和丰富的学识,不是哪一个人说写就能写成功的,作家心里自然有这样的情结。更何况,人一生只有在年轻或盛年方能爆发创作灵感和激情,写作是自我实现的最好方式。因此,对相当多作家来说,与其沉默不写空耗光阴,不如在察言观色中进行创作,获取名利——向名利急剧倾斜。现实中不是有许多得这奖那奖的作家做了相当级别的行政官员么?自然,这样的创作因在某种程度具备人文气息也能够创造出相应的读者,就是说,这样的作家仍有一定的人文精神涵养。不过,实际上这类作品的读者并不多,外在的宣传热烈而真正的读者寥寥,也可以说,连“受众”也是潜在的,因为此受众非彼受众也,受众同样需要变换口味呢。

上述两点其实包含着文学“受众”与文学“读者”的联系和区别。加上前面说的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受众”传统根深蒂固——在读书人极少的古代,有几人是能够读“书”的人?大多数是在茶楼酒肆戏台上听听而已,在敬佩与仰慕、惋惜与叹息中接受了正统文化的思想和趣味,如果说有质疑和争论,那只是“火烧赤壁到底烧了曹操四十万还是八十万”的意气之争,决不会上升为“天道”与“人道”(世道)之争,说他们是受众倒是恰如其分。

在社会发展或慢或快的年代,“受众”前后会有不同(比如清朝的受众就不同于唐朝的受众,21世纪的受众不同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受众),但总的来说受众队伍是稳定的,就是说社会上大量存在“给我看什么我就看什么”的人群,所以“受众”也就大于“读者”,讲究忠奸善恶的《说唐演义》《七侠五义》《平山冷燕》一类典籍在民间长盛不衰。“受众”就是与最宽泛的文化形态(包括说书、戏剧、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习俗、意识形态宣教)呼吸与共的民众(当然包括各种官员),而“读者”就是自觉不自觉接受某类读物的人(自然也含各种官员)。“读者”一定先是“受众”,“受众”却不一定是“读者”,只可以说是潜在的读者。也可以说,“受众”是在某个历史时段,在传统文化的土壤加上政治意识形态及文艺趣味的牵引,所形成的接受者群体,或者说普泛性审美接受心理的显现。

nlc202309090114

当今时代应该是“读者”大量涌现和成长——大量的“受众”转变为“读者的年代,而我们的情形恰恰相反,“受众”不断壮大,“读者”却成不了“气候”,显然不利于民族和民族精神的现代转型。

富有思想精神力量的文学虽是曲高和寡,即使生产(写作)和出版都非常艰难,但它的品性和品位均为作家们所认可,即使在其他如通俗小说、武侠小说、网络小说和青春文学中,也都程度不等地流淌着现代精神的汁液(如金庸的武侠小说),“受众”有向“读者”转身的可能。这样的转身经常发生,由此见证前者与后者的互动。不过这样的“转身”并非易事,完成如此转身犹如“杯水车薪”——靠一部几部的好作品来提升大面积的受众显然不现实,远不如直接做纯文学和精英文学的读者收获的多,得到的精神滋养大。所以,“有什么样的读者,就有什么样的文学”就包含着“受众——读者”与“受众——受众”的双重命题。

所幸,我们时代已经涌现了不少有思想精神追求的作家,用陈应松的话就是,“对当下文学状况盲目的悲观和乐观都没有用,唯一要紧的是创作出具有品质追求,符合历史召唤,与整个时代保持亲和力,也保持一点紧张关系的作品。”如前所述,作家创作的第一读者即靠得住忠实的读者就是作家本人,加上互联网时代信息的通畅,由“这一点”会形成或大或小的读者圈,再向“受众”漫漶,这就是社会的回报。这是有着较高品质的作品向社会流散的一般情形。

要是从社会生态角度,我们容易发现,海外(外国)对于一部有着真正品质的作品,很快会被独立知识分子组成的评介网络(比如有奖金或零奖金的什么奖)推波助澜,在短时间内许多“受众”转为了“读者”。即使互联网时代,一部好作品一部好电影都能得到不菲的市场回报,发行十几万数十万甚至数百万册的事屡见不鲜,从如此热情的“读者”(并不是公款买单),就可以得知这个国度建立在健全个人心智基础上的精神活力。而我们国内,就缺少这样的机制,除个别的媒介向这方向拓展,大多媒介要不先瞪官方的眼色,要不计算着可能的“推销”效益(包括收买有影响力的学者),一部纯文学作品能有上万的销售就不错了。联系我们的人口基数,这样的发行量与其说是作家的悲哀,还不如说是精神的憋闷——社会的悲哀。换言之,包括媒介,是甘心把自己置于“受众”的状态啊。

所以,不但作家需要“读者”,我们整个社会同样需要“读者”。

播音艺术与受众美感 篇12

一、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广播美感和受众心里活动。

美感是有同感, 纯美感, 快感三个层次构成, 而受众心理活动是讲被外界某一声音和景物视觉受到刺激而反应出的心理活动表现。作为广播这样一个为听众提供信息和享受听觉美感的平台, 要让大众对播音员的语言声音吸引人们的耳朵, 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播音员, 主持人的播音风格和播音艺术。

播音是一种独特的语言艺术再加工。有听众曾这样说过;一个好的播音员, 是一个意思一个意思的往耳朵里流, 听比看印象深刻。而一个差劲的播音员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往耳朵了蹦, 印象不深刻, 不如看报纸。 (用自葛兰老师的一段话) 所以说, 播音是有声语言的再创作。只有练好了基本功, 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 深度的学识水平, 精湛的表达技巧, 丰富的生活体验, 通过不断的学习, 实践, 再学习, 再实践, 才能形成播音员自己独特的风格。

二、今天我们要求播音员仅仅会说几句谱通话还不够, 还要有独特的风格, 有更高的水平。

一个人真要喜欢上了播音这个行业, 就要有一种责任感, 使命感, 要狠下功夫把他干好, 我国的文字源远流长, 语意深刻, 加上音律优美, 声调献明, 不管是字, 词, 句, 读起来都是朗朗上口, 我们在练习的时候, 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特点, 有目的有方向的去练声去发音。我们在学练发音时一定要注意分辩清声母和韵母的发音部位。搞清楚气流在口腔中受阻的部位, 注意气流受阻和除阻的方式, 送气与不送气, 声带振动与否等等。如何让自己的声音有特点有美感, 让每一字每一词在你的口中叼稳了, 建仪大家多练一些单音, 双音节的字, 词, 句, 特别是一些带响亮的词句, 有助于你的口腔打开, 同时也是一种练声发音的最好方法。

三、掌握了发声方法, 找准了字音部位, 接下来就是念稿阶段。

当你拿到一篇稿件时不要急于去念, 先要弄懂稿件的层次, 要明确主题, 突出重点, 然后再进行播音。注意, 在这一环节, 要从真, 亲, 美, 活来处理稿件层次。

真:就是要真心, 坦率, 认真, 自然。

亲: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让你的播音引起受众的共鸣和好感。

美:一是你的播音形象要美, 要有独特的魅力和个性形象。二是每一句话, 每一个段落要从你的口中用优美标准的声调蕴含出一种亲近感和柔情美。

活:播音员在处理稿件时要耳聪目明, 心灵手巧, 眼勤, 嘴勤, 熟练各种技能, 要灵活应用。

理解是表达的基础, 而理解又需要一个过程, 那就是把理解了的东西用播音员的口表达出来, 这就是我们常提到的语言艺术再加工, 再创作。下面举两个例子;例一;“……这些石刻狮子, 有的母子拥抱, 有的交头接耳, 有的像倾听水声, 千态万状, 惟妙惟肖。”引自《中国石供桥》, 前面用三个“有的……介绍了石头狮子的各种动作, 播音员理解了这种逻辑感受并有了体验后, 在播这段稿子的时候就可以用动情, 舒缓, 生动的感情表达出来。把静的石狮子播讲的像活的一样活拨生动。例二;“你从雪山走来, 群山是你的风采, 你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情怀, 你从远古走来, 巨浪荡涤着尘埃, 你向未来奔去, 涛声回荡在天外”。这里我们即“看到”了群山的风采, 也“听到了”大海的波涛声, 通过形象感受和逻辑感受, 体验到了空间距离和时间跨度, 这样就很有把握的通过我们的播音来体现出长江的风采, 中华民族的气概。

感情变化和声音大小是有关系的。情随境转, 气随境变, 气动情转, 这就是一个人喜, 怒, 哀, 乐心里变化的表现。当你高兴时, 精神是振奋的, 这是你的气流是提起的, 如;“你看, 我买了一款新手机, 是诺基亚的”, 声音是高的, 响亮的。反之, 在你悲哀的时候, 气流是下沉的语调是底沉的, 如;“大家怀着悲痛的心情目送灵车慢慢远去。”光有高昂的声音而没有感情的变化是表达不出稿件内容的。因此说, 以情带声是根本。

四、播音艺术的风格与受众美感是相互作用的

【学生受众】推荐阅读:

服务受众07-16

受众角度07-19

受众文化05-18

修辞受众05-30

受众解读08-09

受众选择08-13

节目受众08-14

媒体受众08-30

受众细分09-10

吸引受众09-25

上一篇:工业分析化学下一篇:审计的预防性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