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媒介对受众的影响

2024-05-22

浅谈媒介对受众的影响(通用8篇)

浅谈媒介对受众的影响 篇1

浅谈媒介对受众的影响

专业:新闻采编与制作

班级: 1502

姓名:马金平

学号:***4 一.媒介概念

媒介:使双方(人或事物)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往往指买家和卖家或者其它两者之间交接的工具。

“媒介”一词,最早见于《旧唐书·张行成传》:“观古今用人,必因媒介。”在这里,“媒介”是指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其中,“媒”字,在先秦时期是指媒人,后引申为事物发生的诱因。《诗·卫风·氓》:“匪我愆期,子无良媒”《文中子·魏相》:“见誉而喜者,佞之媒也。”而“介”字,则一直是指居于两者之间的中介体或工具。也指在两者或两者以上的人或事物间,从中介入参与其中的活动或组织,表达一种组织形式。

二,媒介的分类

凡是能使人与人、人与事物或事物与事物之间产生联系和发生关系的物质都是广义的媒介。

即使在狭义的层面上,人们对“媒介”的理解和运用也是各不相同和相当混乱的。有时它与符号混淆:“媒介是指承载并传递信息的物理形式,包括物质实体和物理能。前者如文字、各种印刷品、记号、有象征意义的物体、信息传播器材等;后者如声波、光、电波等。”(龚炜,1988)有时它与传播形式相混:“媒介是一个简单方便的术语,通常用来指所有面向广大传播对象的信息传播形式,包括电影、电视、广播、报刊、通俗文学和音乐。”(巴勒特,1986)有时它与渠道、讯息混淆:“严格地讲,媒介就是渠道——即口语单词、印刷单词等等。但是,这一术语常常用来指渠道和信源两者,有时甚至包括讯息。”“当我们说到‘大众媒介’的时候,我们往往不仅指大众传播的渠道,而且指这些渠道的内容,甚至还指那些为之工作的人们的行为。”(戴维·桑德曼等,1991)我们认为,媒介概念的混乱,会引起论述的混乱,而论述的混乱又必然导致理论的混乱,而混乱的理论是无法指导传播实践的。

麦克卢汉

在媒介研究大师麦克卢汉笔下,“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媒介可以是万物,万物皆媒介,所有媒介均可以同人体器官发生某种联系。媒介无时不有,无时不在。凡是能使人与人、人与事物或事物与事物之间产生关系的物质都是广义的媒介。施拉姆曾经赞扬麦克卢汉使得“媒介这个曾经主要是艺术家、细菌学家和大众传播学家才使用的词风靡一时”。但是,这种全部依据“都集中在媒介工具对中枢感觉系统”的媒介理论忽略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正如美国学者切特罗姆所指出的:“他的技术自然主义强调媒介是人的生物性延伸,而不是人的社会性延伸。虽然他想通过传播媒介来追踪人类文化的发展,他的历史学却难于置信地缺乏真正的人民。”

德弗勒

德弗勒也从广义的层面建构媒介:“媒介可以是任何一种用来传播人类意识的载体或一组安排有序的载体。” 即使在狭义的层面上,对媒介的认识也有分歧。有时它与符号混淆:“媒介是指承载并传递信息的物理形式,包括物质实体和物理能。前者如文字、各种印刷品、记号、有象征意义的物体、信息、传播器材等;后者如声波、光、电波等。””(巴特勒,1986)有时它与载体、渠道、讯息纠缠:“媒介就是传递大规模信息的载体,是通讯社、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电影等的总称,一般又称大众媒介。” “严格地讲,媒介就是渠道——即口语单词、印刷单词等。

三.传播媒介的基本特点

传播媒介就是指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用以负载,传递,延伸,扩大特定符号的物质实体,具有实体性,中介性,负载性,还原性和扩张性等特点。1.实体性

在大众传播中,媒介(如报纸、书刊、电视机等)都是用于传播的实体,是具体的、真实的、有形的物质存在。2.中介性

媒介居于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使传受双方通过它交流信息、建立联系。3.负载性

负载符号既是传播媒介的特点,也是它存在的前提和必须完成的使命。4.还原性

作为中介的传播媒介,在传播过程中要保持所负载符号的原声、原形、原样,而不应该对符号做扭曲、变形和嫁接处理。5.扩张性

媒介不仅可以使传受双方产生关系,还可以将一个人的思想、感情和所见所闻扩张开来为许多人所共享。

四.受众的角色

接受信息的人,既包括大众传播中接受信息的群体——报刊的读者,广播的听众和电视的观众,也包括小范围信息交流中的个体——参与者和对话人。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

1、信息产品的消费者

2、传播符号的“译码者”

3、传播活动的参与者

4、传播效果的反馈者

五.受众的特点

1.自在性

受众不是某种臆想的东西,不是理论上的假设,而是十分具体的、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客观现实,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实体。这就决定了信息接受者中的每一人都有自己的形貌、个性、兴趣、立场,都把自己划归在不同的社会类型之内。2.自主性

受众不是大众传播者的“侍从”,可以任意驱使,而是某种意义的“主人”;不是大众传播者的敌手,专门揭短拆台,而是大众传播这一巨大工程的合作者。受众同大众传播者一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创造意识、自尊心理和自己对信息作品的选择、理解与判断,并不轻易为传播者所任意左右或支配。他们虽处于大众传播的终点,是信息的受体,但他们的接受活动从来不是强制的、被动的和消极的,而是自觉自愿的、积极主动的;不是盲从的,而是自主的。3.自述性

受众对信息作品内容的感知与认识不全由传者给定,面对各种信息,每一位接受者都会作出属于他自己的理解与阐述,并据此进行再传播。西方著名案例“比戈特先生”的漫画传播,即能充分说明受众具有很强的自行阐述的特点。所以,如果说传播是传者的自由,那么“自述”就是受众的特权。4.归属性

受众虽不是作为固定的群体而存在,而是自发的、未经组织的人群,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无类可归,心无所系。恰恰相反,他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划归在某一特定的接受群体之列。工人与农民,妇女与儿童、球迷与股迷„„他们从心理到行为都将自己视为某一特定的群体。而大众传播媒介也同样有意地把不同性质的各种信息分类集中传播给不同的接受群体,如《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上海证券报》、《足球》等报刊,和广播电视系统的“经济台”、“交通台”、“教育台”等都是。六.受众心理

1.受众的需要

①人是有需要的动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说到底是满足各种需要。马克思指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正是受众那些尚未满足的,具体的特定的需要,规定了具体的特点的接受活动。马克思还指出:“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同样,没有接受需要,就没有大众传播。②需求各不相同

需要是受众对客观事物的需求在头脑中的反映,是个体缺乏某种东西时的一种心理状态。③需要与传播

受众需要的满足离不开传播 2.什么是外加动机和内发动机?

外加动机是指由接受者以外的重要人物提出来的接受动机,接受信息的目的存在于接受活动之外。内发动机是指由接受者本人自发产生的接受动机,接受信息的目的隐含在接受活动之中。3.为什么说信息接受的真正原动力应该来自接受者本身? 因为就信息接受的实质来说,它是以接受者为主体的一种独立的积极主动的接受活动,而不是受外来力量 的驱使,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进行的活动。因此,内发动机的作用应该大于外加动机的作用,并居于一切动机作用的中心地位。外加动机也只有内化为受者的内发动机才能真正起作用。4.什么是表层动机和深层动机?

表层动机往往是符合社会规划的,公众能够认同的、个体在明确承认后不会引来非议的接受信息的念头和意愿。

深层动机是一种深藏不露、秘而不宣的或者是连受众本人也不清楚的接受倾向和意念。本来,动机就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隐藏在人的内心深处的抽象意念和想法。5.如何适应和引导受众的动机?

①要根据受众的动机,采集、加工和传播有吸引力的信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受众的内在动机,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加接受活动;

②要在信息作品中适当渗透、融入有教育意义的内容,以优化受众表层动机,抑制其深层的不健康的阅听倾向和低级趣味,谨防为受众的深层动机所左右,失去传播主体的引导、控制功能;

③要将信息作品的编码、制作水准瞄准一般的或中等水平的受众;

④要适当地控制受众的动机强度,;

⑤要适当地利用受众的外加动机,使其逐步转化为传播者所希望的那种具有积极、主导和增力作用的内发动机。6.受众的心理效应是什么?

受众的心理效应是指传播活动中的一些心理现象对传播过程和传播效果的影响。受众的心理效应主要有以下六种: ①威信效应。这是指传播者个人或群体的权威性、可信性对受众的心理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传播效果的影响。

②“名片”效应。这是指传播者向受众传播一些他们所能接受的和熟悉并喜欢的观点或思想,然后再悄悄地将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渗透和组织进去,使受众产生一种印象,似乎传播者的思想观点与他们已认可的思想观点是相近的。

③“自己人”效应。这是指受传者在接受活动中感到传播者在许多方面与自己有相似或相同之处,并在心理学上将其定位为“自己人”,因而提高了传播者的影响力。

④晕轮效应。晕轮是指起风时月亮周围的晕圈。晕轮效应是指受传者在接受活动中将认知对象的某种印象不加分析地扩展到其他方面去的接受倾向,从而得出全部好或全部坏的整体印象,就像晕轮一样,从一个中心点逐渐向外扩散成越来越多的圆圈。

⑤投射效应。在接受活动中,当受传者处于相对封闭状态,有关方面没有提供理解作品的参考信息,而接受对象本身又具有模糊、含混、多义的特点,此时,受传者往往以自己的特性与心理为依据来理解和推断接受对象的涵义,这就是投射效应。

⑥从众效应。这是指作为受众群体中的个体在信息接受中所采取的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心理和行为的对策倾向。从众是合乎人们心意和受欢迎的。7.受众的心理倾向有哪些? ①共性心理。这是指受众在信息接受中所具有的大致相同的心理活动倾向。

②个性心理。受传者由于先天遗传和后天习惯与实践的不同,使其在兴趣、爱好、气质、性格等方面形成了千差万别、各不相同的心理特征,这就叫个性心理。

③顺向心理。这是一种具有积极、正面意义的和顺应传者或媒介意愿的心理活动倾向。

④逆向心理。这指受众受某种预存立场、思维定势的影响产生了与传播者的正确观点相抵牾的思想情绪或心理倾向。

七.媒介差异对受众心理的影响

报纸,广播,电视,网络这些不同的新闻媒介所传递的不同的媒介符号群作用于读者,听众,观众不同的感受器,久而久之会对受众心理品质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媒介的这种差异,就成为各种新闻媒介“扬长避短”的一个重要依据。但同时受众可以凭借大脑对作用不同感受器的媒介符号进行整合处理,并获得完整的认知。1.媒介刺激与受众的感受器

2.受众心理是受众的内外物质活动的结果。受众心理的产生和发展“深深地根植与物质活动之中。”①媒介刺激与受众的视觉和听觉分析器。

3.报纸上的文字图片等都是报纸新闻的载体。报纸上的文字图片等刺激物经读者的视觉器官接受后的神经路大体这样:眼睛——大脑的视觉通路——大脑枕叶皮层——大脑皮层上的联合区 4.2.不同媒介对受众心理品质的影响

5.受众心理是媒介刺激在受众头脑中的反映。所以每一种媒介都像语言本身一样,为思维表达和感受提供一个新的方向。6.电视剧除了向观众传送明显的直观的声画形象和故事内容外,还通过传播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社会准则、生活方式等潜在的文化信息,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例如,2011年武汉电视台在市委书记阮成发的主导下,创立了“电视问政”直播节目,先由电视台播放暗访视频,然后相关官员在直播现场,接受主持人,观众,评论员和专家的咨询。电视问政节目中对问题的大胆暴露,对官员毫不留情的批评,以及官员在电视镜头前的难堪,让市民有种主人翁的快感。电视的这种图,文,声并存的效果是其他媒体所难以企及的。媒介为受众提供大量的信息。受众之所以接触新闻媒体,首要目的就是获得各种有用的信息,了解周围世界的变动。只有掌握了大量丰富的信息,才能维持正常的学习活动、社会生产和生活秩序。大到国家的大政方针,小到每日的天气情况,任何风吹草动,都对我们的学习、工作、生产和生活产生着重大的影响。以山东的报刊为例,《齐鲁晚报》、《生活日报》、《济南时报》、《半岛都市报》等都市生活类报纸因其信息量大、新鲜及时、以人为本、关注民生而深受读者青睐。而山东电视台的《生活帮》栏目,大量报道观众关心的事、群众身边的事,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宣传、赞扬助人为乐的好人好事;曝光生活中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揭露各行业损害群众利益的黑幕,从而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跻身全国电视台民生类节目的前列。媒介为受众提供娱乐。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新闻媒体作为连接社会信息与受众的纽带,在传播信息、提供娱乐资讯和娱乐内容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各种调查表明,电视台的各种娱乐节目,电台的音乐节目,以及报纸的趣味性专栏,都深受受众的喜爱。例如,中央电视台的《非常6+1》、湖南卫视的《智勇大冲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音乐之声》,济南交通广播的Music88.7等栏目的开播和频道的开设,使受众在紧张的学习和工作之余,身心都能得到极大的放松。媒介对受众的观念和思维方式也会产生影响。媒体通过播出、刊登积极向上的内容,有助于受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山东人民广播电台的《田园晚风》栏目,之所以能一直受到广大听众的青睐,就是因为主持人的耐心开导,能帮助听众消解困扰,重新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

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新闻媒体的快速发展,时刻影响着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闻媒体在报道的过程中,要把握好正确的舆论导向,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多宣传报道好人好事、弘扬正气、树立新风,使广大受众在阅读、收听、观看的过程中,受到积极的影响,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但不可否认的是,新闻媒体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消极的一面。对于新闻媒体报道产生的消极影响,政府有关部门应该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报刊社、电台、电视台、网络等新闻媒体的管理,进一步规范新闻报道的内容,毫不手软地封杀那些低级、庸俗的新闻栏目和负面新闻。对涉嫌违法犯罪的行为,坚决予以打击,以净化社会环境,创建一个健康向上、团结和谐、助人为乐、勇于奉献的良好的文化氛围。

浅谈媒介对受众的影响 篇2

当人们力图从社会层面分析话语权与受众利益关系来试图找到平衡话语占有权有效策略时, 我们更加不能忽视话语权在媒介传播过程中所运用的传播模式的影响。媒介的态度被投入公众舆论中, 来制造“同意”。媒介话语如何被受众认同, 并控制受众的看法?那么这就要归功于有效的传播模式的应用。

不仅如此, 媒介话语还利用权力对话语环境进行调控, 媒介正是通过占有大量的信息资源、雄厚的资金、发射频道和尖端技术及高素质从业人员, 使广大受众沦为它的“奴隶”。无论是印刷媒介的文字、广播媒介的声音、电视媒介的影像、还是新媒介中各种传播载体的结合, 都是被技术变形扭曲的世界反映, 一个与真实世界相差甚远的世界。

在宽广的社会舆论里, 如果大量媒介提供更多的是同一种观点, 受众绝没有摆脱的可能。新闻话语在许多方面介入了大众舆论, 利用了个人总是有被孤立的恐惧感和因为害怕被孤立总是力图估计民意气候的心理特点, 使受众主动服从媒介话语权并对其观点表示认同, 因此继续壮大舆论, 制造更加庞大的主流话语, 使更多的受众继续沉默, 就此达到媒介控制社会话题、话语类型、论点选择和审检以及修辞的性质, 决定着大众获取信息的内容和结构, 进而铸造他们的信念以及促进促成社会舆论的普遍性。

二、媒介话语权对话语环境调控失衡的不良影响

首先, 受众对媒介公信力的严重质疑。媒介通过树立强大的公信力增加对受众的影响, 设置议题, 引导受众舆论, 平衡多方话语, 营造和谐话语环境, 而受众也通过媒介传递自身话语诉求, 更好实现利益表达。而由于话语权占有的不平衡所表现出来的种种现象, 造成了受众话语关注和话语表达的阻碍。有偿新闻和新闻腐败令受众失去对新闻媒介的信任, “民生代言人”的形象遭到破坏;议程设置使受众感受到自身话语权力的丧失;信息的不对称让受众感触到自身话语关注受到轻视。媒介话语权的种种失衡现象, 使受众对媒介公信力评价降低, 媒介自身公信力受到挑战。

其次, 媒介对舆论的控制和引导的失力。时代的发展, 使社会各层面都面临着改革和冲击, 在对社会前景未知的情况下, 舆论冲突交织, 受众对周围环境的分辨力和理智又是最为薄弱的, 因为他们面对各种思潮的此起彼伏, 急需媒介的舆论导向引导主流话语。

三、媒介话语权对受众环境调控失衡采取的对策

第一, 推进政治民主进程, 最大化放大民众和底层人民的声音。媒介平衡多方话语, 力求最大化放大民众和底层人民的声音。

第二, 深化经济改革, 减少失衡受众的“弱势”比重, 同时, 媒介要找到自身正确的话语位置, 我国大众媒介话语权是人民赋予的, 这就要求, 把人民的利益置于高点, 聚焦民计民生, 坚持做民生代言人, 平衡社会转型期间的多方话语交锋, 已成为大众媒介话语角色建设的时代要求。

第三, 促进媒体定位多样化, 满足社会不同受众的利益需求, 在单一化的条件下, 多数媒介将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放在了那些可以带来直接经济利益的问题上, 这必然导致媒介对社会责任的漠视, 无法承担相应的社会功能和职责。所以媒介管理部门对此必须加以正确引导, 减少趋同、虚假的、炒作的信息, 推动大众媒介向多样化发展, 以满足社会不同受众的利益需求。

第四, 建立健全传播制度, 广开言路, 使公共事业民主化、透明化, 实施公开咨询、健全听证制度, 来保障话语环境的透明化;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加强政府规制的透明度, 使公众自然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媒体应加快回应速度, 对公众公开信息, 让公众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使公众真正体会到主人翁地位;实施公开问责制度, 有效制约强势阶层牟利行为, 是公众充分行使话语权形成广泛监督的保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为公众提供真正参政议政的舞台, 形成公众议题, 实现利益的表达。■

参考文献

[1]高榕.试论弱势群体媒介话语权的维护[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 (6) :150.

[2]刘建明.新闻学前沿[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69.

[3][澳]丁·丹纳赫、丁·斯奇拉托、丁·韦伯.理解福柯[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2:38~51.

[4]王治河.福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9:36.

浅谈媒介对受众的影响 篇3

关键词:媒介环境 受众 网络 人肉搜索

中图分类号:DF4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9(b)-0047-01

媒介环境是由各种媒介营造的一种社会情境,是由传播者、受众以及广告商等多方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网络带来了媒介环境的变迁,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习惯,新的媒介环境正在网络的平台上逐渐形成与发展。网络的平等性和互动性颠覆了传统单一的传受关系,受众的权力和地位不断提升。清醒地认识当前媒介环境的变迁趋势,分析受众的网络需求,可以帮助新闻工作者们找准自己的定位,适应新環境下的传播特点和形式,从而更好地通过新技术、新媒体、新平台传播更多更好的先进文化和讯息。

1 从“人肉搜索”看网络对于受众的影响力

海德格尔曾经说过:“技术的本质不是技术性的”,这是对于网络再贴切不过的形容。从“艳照门”所引发的一系列娱乐圈的众门事件,到“周久耕”和“范跑跑”,再到南京儿童医院的“徐宝宝”事件,人肉搜索在几年间成成大众进行道德裁判的有力工具,个人隐私无所遁形。“人肉搜索”从诞生起,已从最初的单纯解答知识性问题发展到如今的参与现实事件的讨论和追踪。为什么“人肉搜索”这样的网络行为会如此快速、广泛地传播开来呢?从受众心理学分析,“人肉搜索”既可以满足受众的窥私欲望,又可以实现受众的虚拟价值。大多数网民一开始进行“人肉搜索”就是为了满足内心的窥私欲望,对他人隐私的窥探成为了一部分人追逐的目标,看到大量的隐私信息后,网民会自发地对其进行筛选和提炼,并去找寻确切的证实资料,这满足了人类的好奇心和窥私欲。另外,网络提供了一个虚拟的存在空间,让人们在网络中可以形成了一个虚拟的“自我”。因此,网民在网上随意发布信息,发表观点,发泄情绪,都不需要对这些信息负责,人们都会很渴望这种感受“化虚拟为现实”,以满足人们在现实中得不到的欲求。

2 从一份网络调查分析受众的网络需求

我国互联网已经进入一个空前繁盛的时期,面对网络提供的广阔平台和丰富多样的服务,受众会做出怎样的选择,选择背后又隐含着怎样的网络传播规律呢?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对上海、北京、广州等十大城市的2000多户家庭进行了电话访问和数据收集,对被访者的上网时间和场所,以及使用网络服务的情况进行了对比和分析。这份《中国网络社会调查报告》指出,十大城市中有将近40%的人是在2000前接触互联网的,到2008年年底网民人数已达2.98亿,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网民大国;从职业层面分析,学历越高的人使用网络的时间越多;与此同时,上班时间访问互联网的人数远大于在家上网的人数。这些数据表示,在经济发达,技术设施建设较完善的城市中,上网人数与日俱增,且在工作中对于互联网的需求和使用率不断增高,可见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网络。调查报告对网民的喜好也做出了详细的分类,学历越高的人群越倾向于使用网络查阅新闻和即时通讯,而中低阶层则主要使用网络进行娱乐,如下载歌曲、观看视频等。网络已逐步占领了原来由报纸、电视所占据的传播市场,每天在互联网上了解当天最新信息和查阅新闻的人数倍增,这与网络的超链接结构特点,以及网络信息的可复制性是分不开的。

3 基于受众的网络需求建构和谐的媒介环境

面对受众日益增长的网络需求和快速发展的网络技术,媒体工作者该如何构建一个健康、和谐的媒介环境,开辟出媒介发展的新途径,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3.1 辩证地看待互联网的传播效果

从“人肉搜索”这样的网络行为,我们看到了互联网积极的传播效应,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网络由于缺乏有效地监管机制,容易导致传播的失控和异化,一旦突破法律和道德的底线,就会引发不正当行为,给人民的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甚至伤害。对于这一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现象和传播手段,既不能任其发展,也不能过严控制,应从他律和自律两个方面进行合理引导。网络行为虽然存在一定的虚拟性,我国对于普通网民的行为规则也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范,这一方面的立法势在必行,只有做到“依法治网”,才能保证网络行为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网络是一个开放式的空间,所以对于网络行为的约束主要还要依靠网民的素养提高来自律,例如2009年由网友共同修订的《人肉搜索公约》正是一种网民自律的合理手段。当然,除了舆论引导和政策法规,还可以通过一些技术管理手段来限制不良的网络行为,让其向越来越规范的方向发展。

3.2 利用网络工具进行积极的舆论传播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了解网络传播的特点,掌握网络传播的手段,是媒体工作者应有的能力,特别是在一些突发事件的报道和宣传时,及时、正确地通过网络媒体进行舆论宣传,已成为建设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引导策略之一。笔者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去使用网络工具进行积极的舆论传播。一是信息公开与主动引导。在网络时代,采取关闭网络或严禁谈论的方法管理舆论,往往适得其反,因为信息不畅而造成的歪曲事实和恶意造谣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降低公众对于政府与媒体的信任度。南京发生的“徐宝宝”事件中,第三方调查团的涉入,正是政府和媒体主动向群众公开信息,进行正确引导的有利途径之一。二是适时合理地进行舆论反击。在新疆“7·5”暴力事件中,我国媒体抓住了时机,对疆独分子的错误逻辑和谣言谎话进行舆论反制,同时利用西方媒体传播事实真相,彻底夺取了网络舆论的传播主导权。对一些刻意制造事端,散播谣言的网站,给予及时的曝光,揭露其罪恶的嘴脸;对西方媒体一些公然违背新闻真实性原则的报道,也在网络上予以公布,戳穿谎言和谣言,夺回了网络舆论的主导权。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现代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这对媒体工作者来说,既是一个新的任务,又是一个新的挑战。网络媒介在传播结构、传播属性和传播形态等层面的变化改变着传统的媒介环境,谁能探寻到新的媒介环境下有效地传播模式,谁就能掌握传播的主动权。

参考文献

[1]郑丽勇.媒介管理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12.

[2]陈正辉.“人肉搜索”的伦理思考,现代传播,2009(5),15-19.

[3]杜骏飞,陈友华,巢乃鹏,苗国,梁靖雯.中国十大城市居民网络使用偏好分析,当代传播,2009(5),60-64.

新媒介技术对秘书工作的影响 篇4

[摘要]当今社会,传播技术发展技术日新月异,媒介领域不断出现新的媒介技术。这一变化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多便利,特别是对文秘工作者,新技术的优势与劣势直接影响到了工作的核心内容。掌握新技术对文秘工作者尤为重要。

关键词:新媒介 秘书 应用 素养

主要的新媒介技术

我们所经常接触到的新媒介技术是兴起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卫星直播电视、互联网、移动媒体等。秘书人员在日常办公的过程中,主要应用到的新媒介有电子邮件、网络视频、投影仪、录音笔、DV摄像、数码摄像。相应的工作有公司相关通知的下发、文件处理、电视电话会议、会议内容的记录、各种纪念活动的举行与资料保存以及各种总结。另外还有博客、社区等媒介技术的辅助性作用,利于跟同事之间的感情交流。

对秘书工作产生的影响

1、正面影响

相对于老式的办公技术,新的媒介技术更加的方便快捷,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秘书人员的工作量。传统秘书的工作主要依靠手写或传统的打字机,这给秘书带来了沉重地压力,同时也不利于错误的修改。在信息沟通方面,从单纯依靠电话变为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的多路径选择。面临现代城市的交通压力,人们可以不出家门,通过网络将工作完成。这是新媒介技术所带来的便利。

(1)信息获取的便利

秘书是领导人的事务与信息助手。这意味着对信息的处理是秘书工作中的一个重头戏。秘书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向领导机关和领导者提供信息实现的。特别是在信息和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工作已成为秘书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能和服务手段。秘书所收集的信息来源渠道有多种多样,其中包括各种各样的文件和信函,也包括来自各种媒介的信息。从媒体中寻找、辨别有效信息,利用信息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现代秘书对新闻媒介的关注应该提到很高的程度,看报纸,听广播,浏览网络,查找所需要的资料,应该是每天必做的功课。(2)发布信息的便利。

在搜集信息的同时,秘书部门也是发布新闻信息的一个主要策划部门。特别是在当今这个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的时代里,各种利益的矛盾不断增加,需要秘书做好各方面的信息处理工作。表明自己的立场,发表自己企业的声音,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微博就是一个非常快速的信息发布平台。例如今年3.15晚会上肯德基被曝光出现问题后,肯德基在第一时间发布微博向消费者道歉,明确表态,受到了良好效果,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2、负面影响

不可否认,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媒介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与效益,然而那些好处多是体现在社会经济等物质层面,那么,我们的精神层面呢?

媒介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隔绝。电话联系,短信联系,邮件联系,这些是无法代替面对面交谈的。有很多的不确定性,不利于直观感情的交流。在心息沟通的方面,长时间以来网络通讯,人们的心理距离多少会有些影响。这就造成了对员工不了解,做不到良好的沟通。现代企业的人才留用已遇到瓶颈。很大一方面也是因为日常的心灵沟通欠缺。这方面可以通过定期的公司联谊得到稍微的缓解,但起不到根本性的改观。大家空闲的时候宁愿“偷菜”都不愿和同事谈话。

媒介也使人不再思考或者说大大减少了思考的时间,人们的批判和理性思考正在减少。

有数据表明,电视节目一个镜头3至4秒,广告一个镜头2至3秒,看电视要求观众在瞬间理解画面意义,在极短的时间内,这种理解只能依赖感受而非思考或者想象,因此可以说速食文化史不需要我们花时间去思考的。而电视文化或者说网络文化正在试图取代书籍,并且已有很大的成效。它们不需要受众有背景知识,即使某些内容需要特定的技能和文化水平为依托,入门的门槛也极低,一个不需要思考的媒介的泛滥只能造就不思考的受众。就如微博来说,国内网民使用的新浪微博字数是140个字,而短短的140个 2 字能够承载多少严密的逻辑思维和深刻的思想呢?自从微博出现,写博客的人越来越少了,看来人们越来越懒了。看看网络上的帖子回复吧,因为发言太简单了,基本不需要成本,因此什么都可以说,也由此产生了大批的没有营养的帖子,而好不容易看到好帖子,下面的回复无非是“马克”、“留爪”之类的。

除了精神方面,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是秘书手写能力退化。可能有些人会说,在这个计算机技术如此普及的时代,手写已经很少用到了。但任何事物都有它的特殊用处,手写是不可能消亡的。如果有紧急记录需要做,又没有计算机等现代技术可用,手写速度还跟得上吗?

秘书应如何应用好新媒介

1、解读媒介信息的能力

既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主流媒介获取信息,更要重视以QQ为代表的即时通讯工具和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工具等网络新媒介,通过它们敏锐体察大众的关注热点和思想动态,正确解读媒介所传达和体现出来的社会信息,从而形成对整个社会动态的准确把握,提高企业或单位的行政效率和执行力。

2、恰当的使用新媒介

浅谈媒介对受众的影响 篇5

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大众传播媒介迅速发展,媒介传播技术不断提高,人们视传媒为社会变迁的工具,大众传媒越来越植根于人的普遍生活需要之中,在经过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和网络传播五次传播革命的当代社会中,大众传播媒介扮演着推动社会的科技发展,信息化、全球化过程的重要角色。

早在1958年,美国社会学家勒纳通过对中东地区国家做过一次调查后,首次提出了传播与国家发展的理论,他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大众化传播媒介设施普及于穷乡僻壤,大众传播媒介所快速大量传递的信息在很大的程度上推动社会发展。1964年,施拉姆出版的《大众媒介与国家发展——信息对发展中国家的作用》进一步发挥了勒纳的学说,认为传播事业的发展同社会总体水平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传播与社会其他部门是相互作用的,没有准确有效的传播,现代工业化社会所需要的技术、教育和经济基础就不可能建立起来。他说,“我们的结论是:如果得到充分合理的使用,大众传播界同样在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的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收到了英尼斯关于媒介传播力的影响,提出媒介决定论和“地球村”的概念。自麦克卢汉提出“地球村”的概念后,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换代,世界之间的联系越发紧密,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使“地球村”的预言成真,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甚至是政治全球化也在大众传媒的推动下逐步实现。从一系列的传播学理论上可以看出,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发展具有极大的的推动作用。分别体现在经济政治、大众文化和生活方式各个的方面。

在经济领域,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新的传播手段出现和发展,广告也飞速成长。从报纸广告、广播广告、电视广告发展到网络广告,因为强大的媒介存在,所以广告宣传无处不在,极大的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其次,伴随因特网技术发展,出现了新的交易方式:电子商务,即商务活动在因特网上以数字化电子方式完成,越来越多的人参与最简单的电子商务活动:网购。新型的购物模式在更大的范围内、更广的层面上以更高的效率实现资源配置,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现在随着媒介的发展,电子商务即将向智能化发展,电子商务的出现和发展为经济全球化进程起到重要作用。

在政治领域来看,现当代的大众传媒对政治关注的密切程度在近几年来有很大的提高,大众传播媒介在国内政治行为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并进一步影响国际事务或某一领域的全球化进程。正是由于媒介的不断发展,它开始承担越来越多的责任,一方面负责为民众传递国家的意志与决策,要通过不同的媒介手段,准确公正的将政策内容传达给受众,由于媒介的迅速发展,传播手段也越发多样,传达速度也越来越快,现在很多的政府都在实行政务公开化管理;另一方面大众媒介承担着在政治事件中某方发言人的角色,充分维护其利益;最后,大众传媒还发挥着最主要的监督与制约的作用,最明显的体现是网民以网络为平台,充分发挥网络舆论监督的能力。这表明,大众传媒作为国家与社会的连接因素,对社会政治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文化领域,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过程中,承担着继承与发展的责任。大众传媒能有效的体现文化的整合功能,在现当代社会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大众传媒是通过各种新型的传媒手段对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传播出去,并且合理吸收外国优秀文化,推动文化交流与发展。大众文化是以大众传播媒介为依托而发展的,随着大众传媒的多样化、技术化的发展,大众文化也随之发展,内容更为丰富,传播途径也更为广泛。作为一种传播手段,大众传媒也不是被动的承担传播任务。其发展也成为社会文化前进的一种力源。

在生活方式领域,大众传媒改变了受众的生活方式。拉扎斯菲尔德认为,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使人们淹没在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的洪流之中。受众在传媒迅速发展中,成为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失去了积极参与社会的热情,满足于“被动的知识积累”。但在另一个角度,新的传播手段,使民众的社会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受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大众传媒在生活中产生的巨大的影响,对大众文化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浅谈媒介对受众的影响 篇6

大众传媒是指包括网络、电影、广播、电视、报纸和杂志等面向大众传播媒体。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大众传媒与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和公众意见一起,被认为是影响个人社会化的五个最重要因素。家庭、同辈群体对个人社会化的影响是深刻和持久的,但它们带有地域性;而大众传媒面向的是社会公众,它的影响是广泛的、巨大的。大众传媒不仅可以控制社会舆论、引导受众态度,它的影响力还可以渗透到一般的社会心理以及个体思维和行动过程中,这一点对于正处于社会化重要阶段的青年来讲尤为重要。当代的中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信息量不断增长、传媒手段不断丰富的今天,他们受大众传媒影响的广泛性和深刻性已越来越明显。中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行为及心理无时无刻不在直接或间接的受到影响。作为祖国的未来一代,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受到有益信息的影响,促使其健康发展,应是全社会的义务和责任,我们通过这样的调查和研究在充分研究大众传媒对青年学生影响的同时希望能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能通过传媒手段给我们的中学生以至整个的社会创造一个较好的文化环境。

我这次开展调查的目的是调查研究大众传媒对学生社会化的影响,旨在能在下一步的工作和实践中能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我们的学生正确的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关心社会,让我们的下一代能够健康的成长。调查方法是以一般问卷法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法。问卷表包括20个题目,共做了100份问卷表,调查对象包括学生,家长还有教师,个别访谈了5个学生。调查结果是每个调查对象都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对学生的影响很大。以下就是我们的调查分析。

一、大众传媒对中学生认识社会和关心社会的几点正面影响

1、传媒手段的先进和丰富使中学生获取信息的手段更加多样化,知识面和想像力都大大扩展。

信息数量以几何级的速度在不断冲击着我们的生存空间,尤其是网络的出现,更使信息的冲击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调查显示,50的中学生在空闲时间喜欢上网查询信息。这些信息使中学生的知识层面和知识结构都得到了很大的扩展,而且也使他们掌握了不断获得新知识的方法,这对于他们成长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2、开放的媒体环境为中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

开放的媒体环境为当代中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生活空间,向他们展现了一幅多样化的生活图景,这为中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

3、传媒环境的繁荣使中学生呈现出具有时代特色

在青少年的价值观念中,自我无疑是最重要的,自我意味着独立,是现代社会最起码的思想资源。当代中学生有自己的时尚和娱乐,有自己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大多数中学生认为,我们这一代人和父母一代在消费观念和处世目标上都有很大的不同,他们崇尚自主自立,相信自己的选择,青少年独立自主适应了现代社会生存竞争的需要,有利于发挥当代青少年的创造性,开拓新的道路。

二、大众传媒对中学生认识社会和关心社会的几点负面影响

大众传媒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市场机制控制着大众传媒的发展,通过大众传媒传播的大众

文化为盈利而制作,表现出庸俗性、娱乐性,平庸化的东西被奉为新潮而流为时尚,深刻而且崇高的东西被视为落伍,文化生产与消费中所出现的媚俗现象越来越严重,而中学生的认识能力有限,缺乏有效的鉴别,造成随意模仿,容易产生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当代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炫耀消费、彰显个性的名牌消费现象等②,造成了中学生攀比心理严重,助长了校园奢靡风气的盛行。另外,诸如沉迷网络、早恋、追星等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自我控制而形成的。这些都反映出中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尚不成熟,受到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显得尤为严重。

1、大众传媒的商业运行促使青少年对时尚的追求,造就了中学生追求时尚的消费观念 当代青少年所表现出来的炫耀消费、彰显个性的消费主义与现代广告有着密切的关系。调查显示在学生们购买学习用品时有39的人受到广告的影响,有7的人受到很大的影响。追求时尚是当代青少年所流行的消费方式。

2、大众传媒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对世俗文化的宣传使中学生的审美情趣走向低俗化。中学生审美的低俗化表现为古典严肃的文学艺术受到冷落,通俗浅薄的文学作品在青少年中流行;他们更愿意去追求浅显直接,更倾向于对直观形象的接受,读图已成为当代青少年最主要的阅读方式,文字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可有可无的东西,调查显示有18的学生认为在同学中看日本卡通画的人很多,有51的人认为比较多。

3、恐怖电影、警匪片中的残酷打斗使中学生中暴力行为升级

随着香港台湾的一些电影电视剧的引进,一些武打片、功夫片、警匪片蜂拥而至,血淋淋的场面、触目惊心的格斗、瞠目结舌的作案手段通过演员的表演和电脑特技,使青少年眼花缭乱,他们甚至把小偷当成了英雄,把恶霸当成了偶像,把黑社会当成了他们理想的练兵场。这些年,中学生之间的打斗越来越升级,拳脚相交已成家常便饭,持刀行凶者也不在少数。一些电影电视节目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扮演了教唆犯的角色。

三、克服大众传媒对学生的负面影响的一些建议

1、全社会行动起来,抵制媒体毒素

行政部门对虚假广告、夸大事实的广告要严格审批,取缔黄色的、暴力的、低俗的广告,自觉抵制低俗广告。

2、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自觉能动力量,从一定意义上说,在学生的品德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决定着他们的发展方向。而学生接触媒体是必要的,禁止他们接触是不可能的。面对大众传媒这柄双刃剑,学校应该秉着教育者的良心,对中学生正确运用媒体实施有效的引导,增强他们筛选和辨别多种渠道信息的能力。

3、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活跃中学生的文化生活。开展为中学生所愿意接受的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认识检验书本中真理,感受人生的复杂多味,使他们不致于在不良信息闯入大脑时乱了方寸,迷失方向。

4、重视家庭教育。家长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发挥自己社会经验丰富的优势,指导孩子正确接受信息,同时还要分析孩子的信息源,并与学校保持联系。

四、结语

浅谈媒介对受众的影响 篇7

关键词:传播仪式观,新媒介技术,受众,社会转型

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 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从以前的有线电视、广播, 到现在的国际互联网、博客、微博、facebook、开心网等各种社交网站, 作为新的信息传播载体, 新媒介技术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过, 它所带来的影响最直接的还是对传播业自身的影响, 因为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是通过传播内容、传播方式的改变从而带来我们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间接变化。杜威对传播的评价说:“社会不仅因传递与传播而存在, 更确切地说, 它就存在于传播与传递中。”也许这句话更能体现出上面的意思。

但是在以往的研究中, 人们对于新媒介技术的关注, 更多地集中在它们自身的发展有哪些特点、它们如何改变传统的大众媒介等问题上。对新媒体技术如何影响受众, 潜在地改变他们与所消费的媒介产品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的关注和探讨比较少。本文试图运用文化研究的视角来谈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一、理论视角:詹姆斯·凯瑞, 雷蒙·威廉斯的技术传播观

《在作为文化的传播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中, 詹姆斯·凯瑞在前言中讲述了美国这个民族和传播的渊源, 美国虽然只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但是因为移民, 它从诞生的开始就和传播有了不解之缘——文化和科学从欧洲大陆传播到这里, 美国才得以诞生, 作者说:“美国建立在一个历史的空白点上, 从口头文化过渡到书面文化的空白点”所以大规模的传播在这时才具备了存在的条件。与此同时, 传播在这两百年里也发展迅速。

美国是一个由识字人口, 廉价报纸, 便捷交通, 加上机械的文字复制品组合而成的产物, 而美国的很多方面, 也打上了传播的烙印。正如作者在最后中论述到:传媒不仅仅是某种意愿的工具, 而是一种明确的生活方式:它是一种有机体, 是我们行动思想和社会关系中的矛盾的真实缩影。

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 詹姆斯·凯瑞进一步论述了传播学的另一种起源, 即传播的仪式观, 从传播的最初定义来讲, “传播”不仅有“传递”的意味, 而且还有共享的意图。进而他认为传播的起源及最高境界, 并不是指智力信息的传递, 而是构建并维系一个有秩序、有意义、能够用来支配和容纳人类行为的文化世界。研究传播就是为了考察各种有意义的符号形态被创造、理解和使用这一实实在在的社会过程。有些学者认为它缺乏足够的实证依据而对此不屑一顾。作者认为:“我们建构、维系、修正改变现实的努力是发生在历史中的、可以公开观察的行为。我们通过对各种符号系统的建构来创造、表达、传播关于现实的知识及对现实的态度:艺术、科学、新闻、宗教、常识乃至神话。”传播的“仪式观”则是把传播看做是文化的共享过程, 它并非直接指信息在空间上的扩散, 它主要是指传播如何在时间上维持一个社会。

而且凯瑞看来技术就是一种文化的展示, 他沿袭了用文化的视角来分析传播的思想, 他认为文化与技术是合而为一的, 并且“技术这一最实在的物质产品, 从产生之日就彻底是文化的产物。”

分析詹姆斯·凯瑞的思想来源, 其实最主要的来源是雷蒙·威廉斯。雷蒙·威廉斯是20世纪后半叶英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西方文化研究领域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被称为“英国文化研究的祖师”。他指出了两种研究技术的占主导地位的理论视角, 第一是技术决定论, 第二是症候性技术论。

首先, 技术决定论是20世纪70年代以前关于技术发展的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一个流派, 它建立在两个原则基础上:技术的变革是自发的, 技术变迁导致社会变迁。这种理论认为, 技术创造了人类发展和进步的条件, 技术发展在社会变迁中起决定作用。症候性技术论决定论色彩较弱, 它强调技术进步来源于整个社会对变革的渴望和追求。该理论认为, 技术的进步是自发的, 但要依赖于社会的“选择”和使用。

雷蒙·威廉斯非常重视对科技发展与应用的社会历史分析。他认为, 应该把文化现象置于社会实践的进程中进行研究, 把媒介的产生、应用和发展置于社会历史背景中进行透视。同时他关注科技发展过程中的社会意向问题。他的这一立场, 使他对各种唯技术决定论关于传媒变迁和社会变迁的解释持否定态度。而且他的理论挑战了上面两种理论, 即技术是在不受干扰的状态下独立发展出来的。经济权利和技术发展能力之间的关联是威廉姆斯观点的核心。

正是由于雷蒙·威廉姆斯的影响, 才进一步形成了凯瑞的传播仪式观, 从上面的理论分析, 我们不难得出以下结论:一方面, 技术变革对社会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 技术变革不是自发的, 它受到社会因素的制约, 因此, 应该把媒介的产生、应用和发展置于社会历史背景中进行透视。

那么我们就要提出这样的问题:新媒介技术是如何影响受众的?进而影响社会生活方式的?新媒介技术又受到哪些社会因素的制约?在什么样的社会情境中新媒介技术才能影响到受众?

二、实例分析

Web2.0 是新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它注重的是网民与网络之间的互动, 网民既是网络内容的浏览者, 也是制造网络内容的人。所谓网络内容的制造者是说互联网上的每一个浏览者不再仅仅是互联网的使用者, 同时也成为互联网的作者;在模式上由单纯的“读”向“写”以及“共同建设”发展;由被动地接收互联网信息向主动创造互联网信息发展, 更加人性化!

(一) 新媒介技术是如何影响受众的?

第一, 新媒介技术赋予并进一步扩大了受众权利。

与以往的传统媒体相比较, 网络具有互动性。一方面, 受众不再被动接受, 而是可以主动参与。另一方面, 在传播学领域, 传播效果的实现, 是根据一定的反馈来实现的。由于传统媒介信息容量的限制使受众的意见不可能完全反映出来, 而先进的网络技术使受众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信息发布者, 同时还可以和其他用户进行交流和沟通。

第二, 新媒介技术进一步分化了受众群体, 改变了受众的媒介消费习惯, 使受众的主体性增强。

首先, 现代科技的发展推动了现代传媒的迅猛发展, 而媒体发展的过程分化了受众群体。电影使受众分化为以剧场单位;电视的受众以家庭为单位;而现在新媒介技术互联网Web2.0的出现, 把受众群体细化为单个的网络用户。

其次, 传统的大众媒介在传播过程中, 有“主编”把关, 受众属于被动接受, 受众只能获知“主编”想让他知道的信息, 而无法获知他想要知道的信息, 在信息传播活动中处于被灌输的位置。网络的诞生打破了传统大众媒介单向传播模式, 从而使信息传播有了双向交互的特点, 受众地位受到充分的尊重, 受众的主体性增强。

第三, 新媒介技术改变了人们对传统媒介外形的固有印象。

在人们的印象中, 广播的传播方式一直没有什么变化, 播客的诞生则彻底颠覆了广播的传统播报方式。自主性是博客的最大特点, 不仅是“在我想听的时候听我想听的”, 而且还可以“你听我说”。与互联网相似, 受众不再被动接受, 而是主动去选择。

(二) 新媒介技术受到哪些社会因素的制约?

通常传播新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但技术从来就不是单纯的自主性力量, 而是权力结构与商业利益彼此消长的结果。一些学者认为, 传播技术产品的需要的决定因素, 是由商业与政府利益集团从根本上推动的。

首先, 经济因素是决定新媒介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从新技术的产生来看:只有符合拥有社会经济权力的阶层的利益, 技术才能迅速发展。因此, 一些重要的技术创新是为了服务于工业和军事需要才发展起来的。比如, 互联网在美国最初是为了军事人员的使用才发明的;从新技术的日常使用来看, 经济上的支持和保障也是必不可少, 前面提到的网络同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虽然人们过的是网络上的虚拟生活, 但花费的却是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的钞票。这些例子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 例如QQ宠物, 只要我们领养了这样的宠物, 你就得花钱给它买吃的, 让它上学, 以及担负后来成长过程的一切花销。

其次, 政治因素在新媒介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同样重要。如果我们把网络的发展置于更大范围内的社会变迁中加以分析的话, 民主政治的不断进步, 使得网络这一种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有了更宽松的政治环境, 使得博客、播客这种极具个人性的表达, 越来越普遍化。就像《作为文化的传播》中描写的那样:“对崇高的未来科技的召唤, 一下子就提升了‘美国信条’老生常谈的平淡与死板, 这种所谓的‘美国信条’总是许诺进步与繁荣, 以激起公共对既有制度和工业化事件的信心。这种对崇高未来的倡导力图回避异见, 利用所谓的更伟大的未来位为制中存在的弊端涂脂抹粉”。

这些新技术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形态, 也受到了一些因素的制约, 那么, 我们就要更进一步地问, 人们为什么就能够接受这些技术, 受到这些技术的影响呢?

(三) 人们为什么能够受媒介新技术的影响?

据中国互联网协会最近发布的《2007年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显示在Web2.0互联网模式的推动下, 博客方兴未艾, 截至2006年12月, 中国博客作者规模达到2080万人, 博客访问者达一亿人, 而新兴起的“播客”受众规模已达到7600万人。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接受这样的技术呢?

在我看来这跟中国处在转型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这些新媒介技术的特点符合了转型期人们的需要。一直以来, 关于中国当代社会转型, 学界有多种不同的解读路径, 张涛甫在《当代社会转型语境下的媒体社会功能重构》中, 从国家社会角度进行解读, 给予了很好的解释。

他认为:1978年的改革推动了我们的社会转型, 改革就是重新松动板结了的中国社会结构, 改革的核心就是放权, 就是把原先控制在国家手中的多种资源释放出来, 将本该属于社会的权力、权利渐渐回归于社会。例如, 在经济领域由原来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而且这场改革是渐进式的, 是在国家宏观控制下的有限、适度改革。

这样改革的结果是, 社会的结构被高度分化, 被分解成多种多样的局部性结构, 社会阶层出现多元化的趋势。社会变得越来越开放, 社会活力也日益增强, 社会需要、诉求更加多元化。这场社会转型使社会力量得到复苏。社会力量的发育成长带有极大的自发性, 这种自发性保证了社会的活力, 使社会在多元化的维度上有自由成长的空间。

在这样的情况下, 西方的价值观, 思想潮流逐渐传入了我们国家, 这就使社会上的人们的要求越来越清晰化, 例如要求“个性化”的服务, 获得信息的均衡性。李良荣先生在《论中国新闻改革的优先目标——写在中国新闻改革30年前夕》中曾经提到: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人类满足自身由本能所产生的各项需求的能力不断提高, 很多在过去未被文明认识到、或未被尊重的人的需求, 逐渐地越来越明晰起来。

而web2.0的参与性、自组织性、真实性、免费性、开放性、去中心化、聚合性、创新性、不断更新、信息传播以细分化的内容为基础等特点, 就符合了转型期社会中人们的需求和生活特点。博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人类实现“所有人面向所有人”的社会化传播理想, 为满足个人传播需求提供了更为宽容的传播方式;播客的自主信息传播方式, 以音视频为主的信息传播内容, 都符合个性化的今天;“维客”迅速、便捷、可匿名编辑的特点, 更提供了一种开放的工作、交流方式。

三、总结

当今时代, 传播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技术对于社会的影响和改变是非常大的, 媒介领域自然也不例外。詹姆斯·凯瑞以及雷蒙·威廉斯为我们提供了解释技术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理论视角, 要将新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环境联系起来思考问题, 这为我们以后的研究提供了思路。

参考文献

[1]詹姆斯.凯瑞著, 丁未译.作为文化的传播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M].华夏出版社, 2005.

[2]雷蒙.威廉斯著, 刘建基译.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M].三联出版社, 2005.

[3]殷晓蓉.网络传播文化:历史与未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4]张咏华.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化的解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5]陆晔, 赵月枝.美国数字电视:在权利结构和商业利益之间的曲折发展[J].新闻与传播研究, 1999, 3.

[6]泰勒.威利斯著, 吴靖, 黄佩译.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浅谈媒介对受众的影响 篇8

关键词:传播;媒介;媒介环境;音乐教育

21世纪,一个科技发达,信息爆炸的新时代,当前的音乐教育正是处在这样一个环境里。而作为一个与时俱进的音乐教育者,应该敏锐的意识到现代音乐教育所处的媒介环境所发生的强烈变化,应当对现代传播媒介给音乐教育带来何种的冲击与影响,及时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适当的改革来应对这样的局面。与以往时代相比,现代音乐教育所处的媒介。

1 媒介的发展与影响

综观历史,古往今来,随着科技的发展,音乐传播方式经历了许多转变,这些转变都在历史刻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记。在我国古代,高雅音乐素来是宫廷以及权贵方能得以享受的,平常老百姓难以与音乐交流。由于古代缺乏记录和传播音乐的手段,严重限制了音乐的传承和普及,于是音乐教育无法深入民间。

而现如今,从无线电广播、录音机、黑胶唱片,到电视机、CD随身听、MP3、MP4、MP5、IPHONE、Internet等等,无不是科技发达的重要体现,越来越多的新型媒介充斥在生活当中。从此接受音乐的渠道愈发多样化,每个生活空间都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传播方式,让人们接受音乐,不管是被动抑或是主动。这一切的变化,不仅使得大学生接触音乐的方式多样,同时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国度不同时期的不同音乐,音乐瞬时丰富无穷,而音乐教育资源也开始变得丰富无比。譬如舒伯特的小夜曲,到黑人的HITPOP、RAP、BLUS等等欧美流行音乐,再到我国的民族曲调、美声、民歌,到现如今广为普及的流行音乐,音乐世界宽广无比。

2 现代传播媒介是一把双刃剑

现代传播媒介是一把双刃剑,既给现代音乐教育带来种种便利,但同时也提出了众多前所未有的难题和挑战[1]。

2.1 音乐泛滥使用,欣赏意义流失

现代传播媒介的多样化使得音乐的普及更为简便,音乐无处不有,音乐无处不在。家庭接受音乐的方式,不外乎电视。电视节目,使用音乐;电视剧,片头片尾曲,插曲也是音乐;电视广告,无不是音乐。商城街道,有婉转动听、柔情蜜意的背景音乐;校园广播,电影院,公园到处都能够与音乐插身而过,就连载运垃圾的垃圾车都播放着“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旋律。现在的日常生活中,俨然与音乐息息相关,紧紧相连,然后很多场合播放的音乐目的不在于让听者欣赏,而是具有强烈的目的性:一为营造氛围,缓和气息;二为商业需求。美国尼尔·波兹曼在谈到电视新闻节目时说道:“所有这一类的节目都是以音乐开始、以音乐结尾的;而且在播映告一个段落的时候,所播放的商业电视广告也有音乐。这种音乐的用意何在?跟戏剧和电影一样:刺激观众的情绪,制造紧张气氛,为某种心理期待作铺垫。”[2]长此以往,人们对音乐的泛滥接受使得欣赏意义顿时流失,音乐带来的强烈感受和冲击感也愈发变淡。德国 R弗兰德 H 劳厄指出:正是由此而不可避免地产生的音乐听赏习惯的平庸化和对音乐的麻木不仁,尤其对儿童和青少年产生了极大的伤害,这种伤害是无可测算的,而且将长期存在。因此,现代媒介传播方式对音乐教育所带来的影响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2.2 心不在焉的听觉方式

MP3、MP4、手机的多功能,使得大学生与音乐亲密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多,这些东西的便捷促使他们终日养成戴耳机听音乐的习惯。由于数码音乐传播的便捷,学生们甚至养成了边听音乐边学习的习惯。暂且不说对音乐的欣赏是否具备意义,音乐加学习的模式对提高学习能力是否有用一直是一个具有争议的话题。如此情况日益普遍,大学生对音乐的欣赏需求日益减退,能力也日渐消散,对音乐教育来说是需要重视的问题。这种心不在焉的聆听方式与习惯既不能很好的欣赏音乐,更不可以把握音乐的真谛。因此,音乐教育层面应重视对大学生掌握音乐的特征以及欣賞音乐的方法,合理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养成聆听音乐的正确方式和习惯。在音乐欣赏中,必须发挥主体能动的意向,在感知音乐旋律的同时,不断回忆方才消失的旋律,将孤立的音乐片段联结成整体,并且投入自己的情感体验,补充、丰富和阐释音乐作品所表达的内容,深入理解音乐的深层意蕴[2]。

3 音乐因媒介的形式而致使音乐教育困难重重

在当前音乐媒介环境下,音乐的传播渠道与它们紧紧相连,现在的大学生大多90后,他们从幼年开始便已与许多新兴的音乐媒介产生了接触,时至今日,他们对音乐的认识已与从前大有不同,他们现有的音乐价值观势必对音乐教育造成不小的冲击。因此,音乐教育者应对面临的各种媒介所造成的影响具有深入的认识与分析。(1)时空分离的音乐。由于存在多样式的音乐媒介,音乐的呈现出现了时空分离的局面,即是表演者与观赏者不同时出现在同一时空下。以往的音乐欣赏方式,大多以表演者在特定的场合中演艺,欣赏者直接欣赏带来了音乐震撼力与感受力是十分强悍的。(2)表演缺席的音乐。以往的音乐表演是与观众面面对的接触方式,然而由于现在音乐媒介的多样化,这些情况愈发难得。大多学生欣赏音乐,很少有机会直接的与音乐表演有直接的接触,他们无法直接的感受到音乐现场带来的震撼力,这种缺失是我们作为音乐教育者应该把握住的。所以我们要旨在培养学生参与音乐制作与音乐审美的能力,让学生走进丰富的音乐世界,主动去接触器乐,在音乐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做音乐的欣赏者,还学会做音乐的创造者表演者,全面领悟音乐的真谛与魅力。(3)消费型音乐。现代是一个经济发达的社会,音乐也不免成为一个消费品。譬如CD、DVD、彩铃等诸如此类的音乐消费品,它们已然成为一种典型的大众消费文化,然后市场经济下的音乐制作和消费活动为迎合某一类特定人群的审美趣味而获取商业利润,不免落入俗套。譬如现代流行音乐与传统古典音乐相比较,流行音乐之所以能够获得普罗大众青睐,那是因为它的曲式结构、旋律篇章都相对简单,大众接受起来较为容易,此外现代流行音乐的制作大多以追求大众口味为目标,所以能够受到欢迎。当代的大学生正式处于这样的音乐氛围下,他们难以避免的走入这样的欣赏队伍中,如何体味个中的含义已然没有太大的影响。所以作为音乐教育者,应当对大学生面对这样的消费型音乐予以引导和教育。

总而言之,现代媒介传播方式的多样化是一把“双刃剑”,能够产生正面和反面的影响。作为与时俱进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务必要意识到现代传播媒介所带来的变化以及影响,及时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适当的改革来应对这样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李宗华,徐展,陈阳,等.MP3 /MP4 对中学生听力影响的调查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10,38(6):10181020.

[2] 刘鸿模.现代传播媒介与音乐教育[J].艺术教育研究,2011,12(2).

上一篇:班主任网络培训体会下一篇:年8月大学生联通公司社会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