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众认知(共6篇)
受众认知 篇1
1993年3月26日, 美国《纽约时报》发表了南非摄影记者凯文·卡特反映苏丹人民生活贫困的照片《饥饿的女孩》。因为受众指责凯文·卡特没有首先解救那个可能遭到秃鹰伤害的小女孩, 1994年7月, 也就是凭借这张照片获得普利策新闻奖3个月之后, 凯文·卡特自杀身亡。2005年5月10日, 福建《东南快报》编发了摄影记者柳涛拍摄的“雨中骑车人摔跤”。互联网上攻击柳涛守株待“拍”的帖子铺天盖地。柳涛感受了委屈, 摄影记者们感到了困惑。
面对雨中道路上的水坑, 柳涛应该站在水坑边提醒路人还是应该拍摄路人摔倒的照片警醒社会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 面对秃鹰和小女孩, 凯文·卡特应该帮助小女孩摆脱困境还是应该拍摄《饥饿的小女孩》呼吁社会改变这个小女孩和更多小女孩乃至全人类所有缺衣少食者的命运, 涉及新闻记者的职责这一新闻学和社会学的基本命题。在新闻现场, 摄影记者是记者还是人?在强调应该是记者或者应该首先是记者的人看来, 凯文·卡特和柳涛不仅没有错, 而且应该成为记者的榜样;强调应该是人或者应该首先是人的人认为, 凯文·卡特和柳涛只顾拍照不思救人应该遭受唾弃和批判。学者在讨论柳涛事件和凯文·卡特事件的时候, 更多着眼于受众对摄影记者角色认知的错位。如果想改变受众怀揣着对柳涛和凯文·卡特是记者是人的不同认知各执一词的现状, 从摄影的特性着眼, 探讨它对受众认知摄影记者在新闻现场的角色的影响, 具有积极意义。
新闻摄影对现场的依赖容易使受众忽视摄影记者的职业角色。目前媒体使用的报道手段有文字、声音、图片和视频四种, 其中, 现场录音之外的声音报道和文字报道类似, 电影报道、电视报道和网络视频构成的视频报道与图片摄影同族同宗。因此, 阐述这一问题, 我们可以从文字和图片摄影两种报道方式的对比分析入手。文字记者和图片摄影记者的新闻报道同样应该来自新闻现场。但是, 文字记者在写作报道的时候, 可以远离新闻现场, 可以依靠自己对事件的新闻价值的认识和事件细节的回忆来进行, 这一特点使没有到过新闻现场的文字记者也可以通过对新闻当事人的采访完成对新闻现场的叙述和描写, 而摄影记者的图片报道必须在新闻事件发生的过程中在新闻现场完成。因此, 真实感强和现场感强构成了图片报道的基本特征。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在《摄影影像本体论》中说:“一切艺术都是以人的参与为基础的, 唯独在摄影中, 我们有了不让人介入的特权。” (1) 安德烈·巴赞认为, 摄影之外的“一切艺术”都是客观存在经过创作者主观作用之后的产物, 唯独摄影, 在客观存在和作品之间只有一个物质的介质照相机, 没有人脑的主观。安德烈·巴赞所说的“一切艺术”包括以文字为载体的文学, 也包括以文字为载体文字报道。安德烈·巴赞论述中忽略了摄影者的主观能动性, 但是, 他本质地指出了摄影对客观存在的依赖。这一理论至今依然指引着我们正确认识摄影以及电影电视的本质。受众对文字报道与图片报道特性的理解, 使得他们在阅读文字报道的时候, 即使阅读那些现场感强烈的描写性段落, 也不会忘记记者的角色, 他们会理智地把文字记者置身于新闻事件之外, 不把记者掺搅到新闻事件当中。例如, 人们在阅读邱少云的报道时, 并不要求记者去帮助邱少云扑灭身上的烈火, 在阅读董存瑞的报道时, 并不责怪记者没有帮助董存瑞安放炸药包。图片报道在向受众传递新闻信息的时候, 画面向受众传递了摄影记者“在现场”的信息, 如记者的报道是“正在进行时”还是“过去时”, 记者与新闻现场的距离, 记者与新闻事件主人翁的空间关系等。阅读图片报道的时候, 这些信息提醒着受众记者就在现场。假如报道的是“正在进行时”, 假如记者的帮助能够改变新闻事件中人物的命运, 受众很容易按照人性观和道德观的支配希望记者以人的角色参与事件当中, 以促使新闻事件产生符合自己愿望的结果, 而图片报道本身又往往证明此时记者正置身于事件之外, 在拍照片, 因此, 受众对摄影记者的不理解就会产生。2000年7月9日, 《羊城晚报》报道了广东省电白县由犯罪团伙组织的利用传呼机在高考时进行舞弊的事件, (2) 与此同时, 湖南经济电视台报道了湖南省嘉禾县一中的高考舞弊案, (3) 结果, 网络上不少人指责湖南经济电视台记者应该放弃拍摄, 及时制止舞弊行为, 但是, 没有受众指责《羊城晚报》的文字记者。
画面说话的局限性影响了受众对图片摄影记者在新闻事件扮演角色的全面认识。图片报道依靠摄影记者抓取新闻事件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瞬间, 这些瞬间对新闻事件信息的传达是不完整的, 这一瞬间的前因后果等其他信息, 只有依靠文字说明和受众的推测来完成。记者拍摄媒体编发新闻照片的时候, 无论单幅还是组照, 都会着眼于新闻事件本身信息的最大化, 不会用画面和版面来传达记者拍摄这些照片前后的其他信息, 受众无法全面了解摄影记者在新闻现场的表现。因此, 在新闻现场, 摄影记者即使二者兼顾, 做到了记者和人两种角色的完美把握, 他们也同样会遭到非议。凯文·卡特在拍摄小女孩的时候, 秃鹰并没有伤害那个小女孩, 拍摄结束后, 他撵走了秃鹰, 看着小女孩平安无事之后才离开现场。柳涛拍摄“雨中骑车人摔跤”之前, 并不知道水坑的具体位置, 他无法阻止骑车人掉进水坑。拍完照片, 柳涛冒雨跑到建筑工地找到一个木牌摆在水坑边, 提醒路人。凯文·卡特和柳涛在新闻现场, 履行了记者的职责, 也尽到了社会人的义务, 但是, 受众从照片及文字说明上看不到凯文·卡特和柳涛记者角色之外的行动信息, 因此, 凯文·卡特和柳涛成了众矢之的。2006年发生的李科事件可以从另一方面证明我们的判断。2006年7月18日, 重庆市摄影爱好者李科在网络上发表了一个游泳者被江水吞没的三张照片, 受众指责李科没有放下相机给110打电话的多, 指责李科没有直接抢救溺水者的少, 因为那三张照片的附载信息如视角、前景等告诉受众李科距离溺水者较远, 无法直接施救。
图片报道的震撼力激发了受众对表现主体更加强烈的关注, 导致了受众对摄影记者非理智的苛求。美国新闻学教授比尔·伯尼博士曾经指出:“新闻摄影机比任何报纸工具或技术更需要对大众的恐慌与愤慨负责。” (4) 比尔·伯尼论述的是以新闻摄影机为手段的电影电视报道能够产生比报纸更大的社会轰动。他的话同样可以说明图片报道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 因为图片和电影电视血缘相同。与电影报道和电视报道不同的是, 图片报道总是定格了新闻事件中最能凸显主题的画面, 无限放大了受众对这一画面的感受时间, 而且它又给受众认识新闻事件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受众往往会在画面的指引下掺搅着自己的主观认识去揣测新闻事件的原因和结局。这些特征给图片报道带来了两种后果, 一是它比包括电影和电视在内的所有报道形式都能够更加强烈地触动受众的心灵, 二是它更容易激发受众非理智的主观情绪。因此, 当新闻事件得到外力的帮助能够改变结局时, 当新闻事件的主人翁得到外力的帮助能够改变命运时, 受众首先会希望画面证明正身处现场的摄影记者成为期望中的帮助者。这时候, 受众不会因为认同记者的角色而容忍摄影记者“袖手旁观”“见死不救”。再者, 既使认知了摄影记者的记者角色, 受众会按照人性的观念和道德标准要求记者成为帮助者, 受众还会因为认知了记者的角色而加大对其承担义务的期望。凯文·卡特和柳涛的遭遇都证明了这一点。
注释
1 安德烈·巴赞[法]:《电影是什么》,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 第6页。
2 《羊城晚报》2000年7月9日。
3 《北京青年报》2000年7月10日。
4 张震:《中西比较:正面报道与负面报道》, 《国际新闻界》1999 (1) 。
微信新闻传播受众认知偏差探讨 篇2
1 微信新闻传播的有关内容分析
目前、微信发展势头强劲, 拥有大量的用户, 并且用户的数量还在持续增加, 已经发展成为亚洲区用户群体最大的即时移动通讯软件, 因此微信也成为新闻行业激烈竞争的新媒体重地。
微信新闻传播的机制主要可以分为三种:公共平台推送、朋友圈分享以及好友之间发送信息。另外, 微信新闻传播还具有新闻阅读碎片化、使用群体年轻化、知识化、传播方式病毒化、传播主体准实名化以及传授关系熟人化等特征, 由此也可以看出微信新闻传播的不足,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微信新闻的同质化情况非常严重;只是简单的传播一个新闻事件, 对新闻缺乏深入的思考;微信上的很多新闻都是垃圾新闻, 浪费用户的时间;微信的传播力先天存在缺陷。针对这些问题, 利用微信进行新闻传播还需要加强监管的力度, 以提高微信新闻传播的质量[1]。
2 受众认知偏差的内涵以及产生的主要原因
所谓的受众认知偏差就是指信息接受者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头脑中形成的对传播者和新闻信息的误解, 从而错误的对传播者的传播意图进行判断和揣测, 从而对受众产生负面的影响, 而产生受众认知偏差的主要原因就包括以下两点。
2.1 角色虚拟产生的认知偏差
角色虚拟就是指受众在接收到一个新闻信息之后, 会和新闻事件中的主人公产生共鸣, 从而不自觉的在脑海中和主人公进行角色互换, 产生所谓的情境效应。这种情况下, 受众就会产生认知上的误差, 进而对新闻传播的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角色虚拟产生的认知偏差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的新闻内容:一是对经典人物的介绍;二是对一些人或事进行的批评性和揭露性报道[2]。
2.2 心理期待产生的认知偏差
由于心理期待产生的认知偏差, 简单来说就是指受众对新闻传播者或者报道的新闻事件存在的某种心理期待没有得到满足而产生的认知偏差。每个层次的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期待都是各不相同的, 每个受众都希望接收到和自己息息相关的信息, 可以为自己解惑的信息, 而当这种心理期待落空时, 就会对新闻媒介、新闻传播者等有关方面产生失望的情况, 从而造成认知偏差[3]。
3 降低受众认知偏差的主要策略
降低受众认知偏差是提高新闻传播质量和效果的重要手段, 也是重要选择, 下面本文就提出几点降低受众认知偏差的策略, 希望可以为新闻传播领域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1) 新闻传播者应该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意识。
在微信新闻传播的过程中, 新闻传播者作为信息质量的把关者, 担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 是国家和政府的喉舌, 对社会风气的形成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 新闻传播者应该主动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意识, 保证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和教育性。首先, 新闻传播者应该对收集来的相关新闻信息进行严格的筛查, 辨别信息的真伪、好坏、主次以及轻重, 从而保证受众接收到的新闻信息是真实、准确又最重要的新闻内容。其次, 解决好上述问题之后, 新闻传播者还要对新闻资料进行编辑和加工, 选择出那些更加典型、与主题相关并且可以深刻揭露事情本质的新闻信息进入传播渠道[4]。
2) 新闻传播者在传播新闻的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好“度”。
在利用微信进行新闻传播的过程中, 一定要对新闻做到精简, 紧紧围绕新闻主题对新闻资料进行整理, 让受众可以清晰地对新闻事件进行洞察。同时还要揣测受众阅读信息的心态, 将自己报道的动机端正, 切勿出现为了吸引眼球而刻意那些对受众感官刺激较大, 容易产生负面影响的新闻内容, 努力做到新闻报道的平衡。
3) 在新闻可能存在歧义的时候, 新闻传播者应该对新闻的背景进行解释, 以免出现受众断章取义的情况。
受众在观看微信新闻时, 都是大体的进行浏览, 并且会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解读, 从而就容易导致产生认知上的偏差, 针对这种情况, 新闻传播者一定要对容易出现歧义的新闻内容进行解释, 帮助受众对新闻进行正确的理解, 这可以对新闻的内涵进行深化, 传达出正确的价值导向。同时, 对于一些不容易理解的信息, 可以增加一些必要的背景资料补充。另外, 新闻传播者还要把握好新闻报道中的强化点和弱化点, 对于那些积极向上的新闻事件进行强化处理, 如见义勇为的事或人等。而对于那些容易使受众产生消极负面思想的新闻信息做弱化处理, 如地区之间的工资收入状况对比等[5]。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微信新闻传播受众认知偏差对新闻传播的质量会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 导致新闻信息传播的社会作用无法真正的发挥出来。因此, 新闻传播者一定要采取一切有效的措施, 尽量降低受众认知偏差, 保证新闻传播的社会教育功能充分发挥, 从而促进整个社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利红.微传播时代传统媒体如何报道新闻?——以体育新闻报道为例[J].出版广角, 2014 (21) :106-108.
[2]夏文津, 焦中明.微博在新闻传播中的弊端及改进[J].编辑之友, 2013 (8) :73-74, 81.
[3]陈力丹, 廖金英.2013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十个新鲜话题[J].当代传播, 2014 (1) :4-8.
[4]李纵.运用社交媒体进行新闻报道的策略研究——以微信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 2015 (10) :12.
受众认知 篇3
人对事物的认知往往都是从表面再到本质, 在行动上也有一个由被引导再到主动探索的过程。在具体的传播过程中, 信息对受众的影响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区别。
1.1 初级传播效果
初级传播效果往往只能使受众达到对事物表象的感知, 是通过知晓度来衡量具体的传播范围, 例如:“收视率”。“收听率”这种概念都是便于统计初级传播效果的。
1.2 中级传播效果
中级传播效果通常可以起到维护价值的效果, 它不仅作用于受众的感知层次, 还对受众的情绪、思维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理解度”“认可度”都是衡量中级传播效果的标准。媒体在进行新闻信息传递时, 往往都会带有一定的判断, 例如:这件事情的好坏、善恶、进步或者落后等, 从客观角度上去维护社会的规范性, 进而促使有效的价值体系的形成。受众在接触此类信息时, 会进行心理层次的思考, 进而被影响, 形成与之有关的价值取向, 做出一定的反应行为, 这就达到了中级的传播效果。
1.3 高级传播效果
高级传播效果可以有效地为社会行为起到示范作用。通过具体的媒体传播行为, 作用于受众的感知、思维和情感, 进一步影响受众的品行, 改变受众的行为。例如:人们经常讨论的雷锋乐于助人的行为, 很多人质疑雷锋的真实性, 但是雷锋这一形象确确实实为社会树立了榜样, 激发每个人勇于奉献, 乐于为他人服务的精神。
传播者在传播前会有一个预想的传播目标, 要想取得良好传播效果, 就需要进一步明确受众的认知规律, 针对这些规律进行采访、调查和策划, 例如:一些具有公告性质的体育赛事和气象播报, 只需要受众做到浅层的了解即可, 这些信息在编排时要言简意赅。而对于一些深度报道或者报告文学, 要获得受众的中层次认知, 根据受众的理解和兴趣爱好合理规划、创作, 便于受众理解。对于一些想要深刻影响到受众人生观、价值观的深层次新闻, 要结合心理学的要素进行辅助创作, 鼓励受众在吸收和消化中改变自身的行动。
2 防止新闻传播效果异化的策略
2.1 加强与受众的沟通与交流
新闻记者在报道的过程中, 要懂得如何主动与受众拉近距离。在保持客观性的基础上, 实现和受众的有效沟通, 进一步推进新闻媒体的深度发展。在传统的新闻传播中, 往往都是由媒体单向输出新闻信息, 缺乏有效的沟通。所以,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 新闻传播应该增设一些互动版块, 有效防止新闻传播效果异化。不仅如此, 新闻媒体还要正确认识新闻媒体和受众之间的关系, 并进一步扩大受众的认知范围和能力。在传播的过程中, 重视受众的需求, 关注受众是否可以确切有效地获得传播信息, 这样的理念才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因为受众是信息的接受者, 也是信息的反馈者, 结合受众的心理实现对新闻传播的有效处理对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2.2 尊重受众的认知能力
受众越具备良好的认知能力, 对于新闻的认知和理解就会越深刻, 会避免新闻传播效果异化的情况。要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需要从认知结构、经验知识这两个方面入手。受众在处理信息的速度越快, 信息之间的交流就会越密切, 所以, 新闻传播工作者要进一步提升受众的认知能力, 完善其认知结构, 从增加受众的知识储备量入手, 为其建立事物与事物之间的有效联系, 提升具体的解读能力, 形成更加全面的认知体系。
新闻媒体要实现对受众认知方向的引导, 为受众累积更多客观的新闻素材, 而不是简单地让受众对某个事情有一个纯粹的结论。因为新闻材料往往具有明显的主观倾向, 容易影响到新闻的传播效果, 所以, 给受众提供更多的客观新闻材料, 增强受众的信息储备及信息处理能力, 帮助受众实现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在报道中, 新闻媒体工作者应该多关注事物本身, 减少主观结论, 这样才能够有效地达到应有的传播效果。
3 结语
了解受众的认知心理, 进一步理解是什么作用于受众的认知心理, 最后提出相关的建议。在整个过程中, 很多因素是受众主观因素造成的, 例如受众的情感体验及自身的知识经验等, 但是受众的认知情况会影响到新闻的传播效果。所以, 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进一步完善对受众认知体系的优化, 避免传播效果异化的情况发生。
参考文献
[1]王飞, 丁玉飞.网络环境下科学文献传播效果研究——以受众能动性为视角[J].图书馆学研究, 2016 (5) .
受众认知 篇4
微博的传播形式与传统媒体有着极大的不同之处, 如多媒体化、受众群多样化、消息传递便捷化, 这些特征的同时存在, 必然会导致微博的传播内容缺乏整体性, 具体表现为消息庞杂, 且内容大多不完整。用户通过微博获取资讯时, 极有可能对事件的认知停留在肤浅的、零散的程度, 不利于公众全面了解某个事件或问题。本论文旨在精确分析网络消息碎片化特征并阐释这一特点对于受众的信息认知所带来的影响, 这一研究将弥补新闻理论研究领域的不足, 同时也是对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即讯息”理论的进一步佐证。
媒介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影响了我们理解和思考的习惯。受众对于信息的认知是体现传播活动意义的关键所在, 分析受众对于信息的认知, 可以促进媒体从业者更好地调整消息传递的方式, 提高传播效率。本研究首先运用文献查阅法, 在广泛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 对既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 然后运用文本分析法, 从文本的表层深入到文本的深层, 发现那些不能把握的深层意义。在调查阶段,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 以收集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的数据, 并最后通过数据量化法, 对得到的有效数据进行统计, 得出目标的数据。
本研究预计得到以下结论: (1) 由于微博中的消息多为140字以内, 使得人们的阅读习惯更偏向于段阅读; (2) 由于信息量巨大、内容丰富, 使得人们的注意力分散, 对多数信息的认知水平只停留于浅层面上; (3) 由于微博中的消息带有评论转发功能, 使得情绪随着信息而传播, 使微博中的信息认知比传统媒体中的信息认知更多了一部分情绪化的内容; (4) 因为传播内容碎片化或话语碎片化, 人们出现思维碎片化, 甚至思维能力弱化, 不善于深入思考。
二、微博碎片化特征的相关研究
碎片化一词的原意为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我们可将碎片化理解为一种多元化, 碎片化在传播语境中是指整个社会碎片化或多元化的一个体现, 本文讲到的碎片化是描述当前中国社会传播语境的一种形象性的说法。
对碎片化的研究最早见于20世纪80年代后现代主义研究文献中。21世纪, 我国以黄升民为代表的学者, 把碎片化引入传播学研究中, 广泛应用于传媒研究, 并将其概念界定为:社会阶层的多元裂化, 并导致消费者细分、媒介小众化。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传输技术大量应用, 受众从过去单纯的信息接受者摇身一变, 在接收信息的同时也拥有继续向下传递信息的能力, 在格式格言的信息中穿梭, 人们往往被自己感兴趣的消息所吸引, 并用自己选择的信息编织成“信息茧房”。因此, 庞大的信息量虽然满足了受众个性化的信息需求, 但也直接导致了受众群体细分。正如美国西北大学媒体管理中心负责人约翰·拉文所说, 碎片化是“遍及所有媒体平台最重要的趋势”。
可以说, 今天的新媒体格局已经打破了传统媒体构建的信息传播中心化结构, 并建构起去中心化的平面网状消息传递结构, 从前的高度垄断的话语权始向大众回归, “人人皆记者”的时代悄然到来。这种新型的消息传播结构, 恰恰为信息碎片化提供了生存土壤。
三、微博信息的碎片化呈现对受众信息认知的影响研究
(一) 信息碎片化在微博客中的体现
在微博传播模式中, 所有的微博使用者既是信息的传播者也是信息的接受者, 微博使用者通过手机或者电脑等终端, 将消息上传到网站, 与此同时, 大量粉丝与关注者会在第一时间看到这条消息, 还可能伴有转发或评论。除此之外, 微博对信息的字数进行了限制, 即每条微博信息不超过140个字, 信息内容也包罗万象, 且发布时间、地点均不受限制。
本文所探讨的信息碎片化, 特指当今微博信息传播过程中的碎片化, 并将信息碎片化定义为数据或事件呈现出零散、分散的特点, 导致受众注意力的匮乏。其包括的主要因素: (1) 信息发布空间与时间不确定; (2) 信息收发渠道的开放性; (3) 内容样式和属性的不确定性及多样性; (4) 受众群体组成多变性; (5) 受众情感易逝性。
(二) 微博客与信息碎片化的关系
新型媒体受市场利益的驱动, 主动迎合受众心理, 满足受众需求。紧接着, 受众需求膨胀, 不满足于传统媒体所提供的信息数量与类型, 与新媒体一拍即合。从而, 受众逐渐产生了媒介依赖, 信息传播碎片化成为一种大的趋势。因此可以说, 碎片化既在微博中找到了生存空间, 又为微博碎片化带来了其他媒介无法比拟的竞争力, 二者相互依存, 互利共生。
(三) 调查与数据统计分析
根据普通人阅答问卷的心理, 多数可以忍受填答问卷时间为30分钟、在问卷设19个问题。本研究借鉴认知过程中的六种成分, 即感觉接受器、感觉登记、长时记忆、模式识别过程、注意以及工作记忆, 来分层设计问卷问题, 并在问题中包含有过滤问题、验证问题、补充问题与调节问题。问卷的设计从微博信息碎片包含的三个维度出发, 即微博内容长度、微博信息内容属性归类、微博发出的时间, 同时充分考虑受众认知包含的三个维度, 即对信息记忆的时间、关注的时间、对信息的思考程度。
本研究通过电子问卷与纸质问卷相结合的发放方式, 共发出问卷120份, 回收有效问卷114份, 发放对象为在校大学生, 并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17.0对调查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主要使用了描述统计分析方法:对被调查者的基本特征属性进行描述, 并统计他们对于微博的使用情况、微博信息接收与认知情况等。
1. 关于微博的使用情况
在调查所涉及到的样本中, 有29%的人几乎不使用微博, 也就是说, 有71%的人是微博用户, 在这些微博用户中, 有1/4的人是名副其实的微博控, 也就是每天刷微博五次以上。微博用户量如此巨大, 说明本研究有立足之处且有实践意义。
在使用微博阅读文字量时, 半数以上的被调查者选择了“略读”或者“全部忽略”, 这一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微博信息认知程度上的细碎化。
2. 相关分析
两个连续变量的线性关系, 可以用相关系数来描述, 并将相关程度划分为无相关、弱相关、中度相关、强相关、和极强相关, 系数为正数时表示正相关, 当系数为负数时表示为负相关。
根据既有研究对数据等级的划分, 并使用SPSS软件对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 得出结论:使用微博的频率与希望听到多方面声音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
同理得到, 希望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到微博上与自己立场不同的观点的做法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
(四) 得出结论
根据以上数据整理分析, 研究假设成立, 并得出以下结论:
(1) 60%的被调查者认为从微博上接收信息与通过传统媒体接受信息相比较而言会对自己的认知产生一定的影响, 且60%左右的被调查者认为, 自己所能集中注意力阅读的字数范围在50~300字之间, 偏向于短阅读。 (2) 由于信息量巨大、内容丰富, 使得人们注意力分散, 对多数信息的认知水平只停留于浅层面上。 (3) 由于微博中消息带着评论的转发功能, 使得情绪随着信息传播, 微博中的信息认知比传统媒体中的信息认知更多了一部分情绪化的内容。 (4) 人们出现思维碎片化, 甚至思维能力弱化, 不善于深入思考。
四、结语
事实上, 微博作为一种传播媒介, 其自身并没有特定的指向, 微博规则对字数的限制以及复杂的消息来源, 导致了信息碎片化特点的呈现, 而碎片化的另一方面因素则是来自于媒介后面的人。信息碎片化在微博中不可避免, 也是媒介发展的必然, 各大门户网站都已对微博实行“后台实名制”管理, 这必然能促进人们更加合理地运用微博这一开放平台, 并极大程度地降低信息碎片对用户的干扰, 营造更好的微博环境。
参考文献
[1]魏薇.大学生媒介素养批判性思维教学模式建构[D].北京:中国传媒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2]王建丽.网络新闻接受心理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 2013, (6) .
[3]张必隐.阅读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
[4]徐冉.“碎”眼看“聚”——以微博为例看碎片化背景下的群体重聚[J].新闻世界, 2011, (8) .
[5]方建移, 章洁.大众传媒心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
[6]黄升民, 杨雪睿.碎片化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新媒体发展[J].市场观察, 2005, (5) .
[7]CNNIC发布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OL].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13-07-17.
[8]张芳圆.媒介环境学视野下的微博碎片化现象[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1, (4) .
[9]段永朝.互联网:碎片化生存[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9.
[10]金轶伦, 孙香美.媒体碎片化时代的媒介接触点管理[J].新营销, 2011, (2) .
受众认知 篇5
2009年年末,一部电视剧火了。这部电视剧以都市“房奴”话题为切入点,讲述身在他乡的年轻夫妇为买一套房子而经历的故事,展现了都市人面临诱惑时做出的不同选择。虽然打着“房奴”的标签,但实际上更主要靠“小三+贪官”吸引眼球的电视剧,更深层次地反映了在“求房”的漫漫征途中,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每个人都会在其中找到自己或周围朋友、同事的生活剪影。
它就是《蜗居》。这部由SMG影视剧中心主投主控的电视剧《蜗居》在北京电视台和东方卫视播出后,更是引发全国热议。《蜗居》聚焦一个持续不断的话题—房市。在高昂的房价如同蜗牛身上的壳一样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的当下,这部电视剧很容易就引起观者的共鸣,编剧六六说:“每一个在写字楼中拥有1平方米隔间、月月还房贷、出门坐公交、中午吃盒饭的人,都能从剧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蜗居》触及到众多社会热点,引发学者、媒体和观众关于价值观、人生观的大讨论。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也关注了这部电视剧,新闻频道于2009年11月18日-21日,连续四天分别在《新闻直播室》、《共同关注》中报道讨论“蜗居现象”。《共同关注》分别以“《蜗居》热播刺痛房奴神经”、“电视剧《蜗居》展现白领买房历程”、“《蜗居》实话实说:房子啊,房子!”为题,报道高房价之痛,使《蜗居》反映的都市买房难现状和80后面临的困惑引起大众共鸣;《共同关注》的评论说:“《蜗居》引起关注在情理之中,因为它触及到了当今最值得关注的问题———房子问题,过山车一样疯涨的房价涉及千家万户,牵动所有人的心……在关注剧中人物生存状况的同时,也是对我们自身生活一种冷静的旁观和审视,这正是这部电视剧引起关注最重要的原因。”21日,《新闻直播室》以近5分钟的长度播出《蜗居效应:关注热点,引来七嘴八舌》,节目还采访了出品方代表———SMG影视剧中心主任杨文红主任。
除中央电视台之外,《新周刊》、《新京报》等全国各大主流媒体都对电视剧《蜗居》给予评价并有深刻分析。“蜗居”一词也成为2009年流行词语。
而就是这样一部在几乎所有电视台播出时都是收视冠军,在观众中产生了如此大影响的电视剧在一个短暂的热播高潮之后,却突然从荧屏上消失了。关于停播,也有很多说法。有说因为它台词露骨,会造成不良影响,给青少年带来负面的心理影响;也有说剧中宋思明这个角色的安排会使公众对政府产生信任危机,在剧中政府公务员的良好形象在老百姓的心中产生了疑问;有说它传递了一种腐败文化,比如剧中宋思明的妻子不但不因为自己的丈夫贪污腐败感到羞辱,反而还对其不离不弃;还有剧中海藻这一角色的前后变化,海藻不劳而获,甘愿躲在宋思明耀眼的光环下,这又会刺痛那些为理想不懈奋斗的年轻人。把无耻当做荣耀,它会颠覆人们的价值观,在尊崇“知识就是力量”的今天,人们不禁想问:我的劳动与收入为什么不成正比?还有人认为,这部剧是以“房奴”为关键词,可是到最后有点走味了,不是写房奴“蜗居”之痛,倒像是在写第三者海藻和贪官宋思明的孽缘了等等……而广电总局将该剧召回重审的理由是:涉嫌歧视乙肝。按照常理,这种能极大拉高收视率的热播剧会在电视台反复重播,而《蜗居》的停播酿成了一个热播谜团。
也许还有看过此剧的观众会说:不管别人的评价如何,不管它是因为什么而遭停播的命运,这部电视剧不会对我产生太大的不良影响,反而是那些检查这个剧目的人,如果他们自己深受影响,或者其他的那些观众受到的影响很大,那该怎么办呢?究竟谁在事中迷,谁是旁者清?
二、“第三人效应”理论简说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与新闻学教授W.Phillips.Davis on对此类现象提出了一个理论假说———第三人效应。1983年他发表了题为《传播中第三人效应的应用》的文章,提出了第三人效应(the third-person effect)理论。该理论指出:人们认为媒介讯息对他人在态度、行为层面产生的影响小于这种讯息对自己产生的影响。这里的“第三人”是从两个层面来界定的:其一,从试图评价媒介传播效果的受众的角度来看,他们认为媒介信息产生的最大影响不是对“我”,也不是对“你”,而是对“他”、“他们”;其二,从传播者的角度来看,第三人是指那些对直接接受讯息的受众很关注的人。该理论自提出以来,一直被应用于选举新闻报道、负面报道(色情暴力内容、不良信息等)的传播研究中。下面笔者将对第三人效应理论作以简单地梳理、介绍:
(一)第三人效应理论的产生
Davis on因曾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则故事提出了第三人效应的理论假设。二战时,日本人获知在太平洋的一个小岛上,美国驻军是由白人军官和黑人士兵组成的,便向该小岛空投了大批写有“这是白人挑起的战争,日本人和有色民族并不纷争……”的传单,试图劝说黑人要寻找机会投降或者逃亡。但结果是,第二天美军竟然全部撤退了,他们的传单内容并没有对黑人产生什么影响。Davison就是根据这一现象提出了第三人效应理论的假设:“劝服传播所面对的受者会认为这种劝服对他人比对自己有更大的影响。”[1]
自Davison提出第三人效应假说后,随后的几年间,学者们发表探讨第三人效应的论文,几乎所有的论文均支持第三人效应假设。逐渐地,第三人效应假说也发展成了理论。
(二)第三人效应理论产生的原因
Davis on认为第三人效应理论产生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但是总结起来无外乎三点:
首先,人们对媒介普遍持有不满态度。认为媒介是带有偏见的,反面的东西、负面的报道比较多,这就容易影响到他人对一件事物的态度。
其次,从心理角度来看,人们易于高估自己的能力。人们倾向于认为自己比别人优秀,他人信息没有自己完备,无法正确地理解和对待传播内容。
再次,以上两点的出现又是起源于“多元主义无知”,也就是说,人们总是认为自己的见解是独一无二的,却不知道别人也有可能持有相同的观点。只要反对意见不以明确、强烈的形式表现出来,一般社会成员就会产生一种错觉,以为大家的意见都是一致的。这是从哲学、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的。
(三)第三人效应理论的内容
前面也提到了,第三人效应理论是指只有别人才会收到媒介影响,而我们自己则除外的这种态度。该理论主要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
一是与感受有关(也可以说是认知层面的)。人们认为,大众传播的消息所产生的效果对其他人会比对自己有更大的影响。就像文章开头所提的那样,看《蜗居》的观众会认为这部电视剧即使有负面影响,对自己的影响也没有对别人的大;而《蜗居》的审查人员认为该电视剧会对一般受众产生传播效果影响,而是否对他们自己产生不良影响却没有提及。
一是与效果有关(也可以说是行为层面的)。因为第一层次的感受,人们才会根据自己意识采取各种行动,以避免使自我利益受到损害。
(四)第三人效应理论的影响因素
我们可以从传播者、受者两个方面来看可能影响第三人效应的因素。
从传者的角度来看,首先,媒体(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媒体报道产生的第三人效应越小,也就是说信源可信度与第三人效应的强度负相关;其次,媒体传播的信息的社会赞许性低的信息产生的第三人效应更明显(比如负面信息内容的传播),反之,社会赞许性高的信息产生的第三人效应不明显,更有可能产生相反的第三者效果(即认为有益信息对自己的影响更大);再次,在信息承载方式层面,认为诉诸情感的媒介内容 (如广告) 对自己的影响比对别人的大。
从受者的角度来看,如果受众对所传播的信息已有自己的看法、立场,自认为了解信息的主题,容易对即使是中立的报道产生偏见,进而产生第三者效果;另外,也有研究认为年龄大者认为自身经验多,知道如何评价媒介内容,具有较强的免疫力,第三人效应显著;还有,教育程度高者将自己视为专家,认为自己学识素养高,抵抗力强,所以媒介信息的影响对别人大,对自己小。
(五)第三人效应理论的局限
“第三者效果”研究是媒介效果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Davis on之后的学者对第三者效果进行了多方研究,但研究中还是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我们可以来看一下第三人效应理论本身所关注的角度。第三人效应理论虽然仍旧研究的是大众传播效果领域,但是它的视角与以往不同的是从心理角度出发的。在这方面虽然有新颖之处,可难免过分地强调了个体自身与别人的差异,突出了个体在整个大众传播活动中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这就是受众自己与他人限于对立的两方。
其次,对于第三人效应理论的产生原因,纵观文献都提到了“人们对媒介的普遍不满”这个因素,笔者在前文的理论梳理中也讲这个因素归纳了出来。但是还是觉得这个普遍不满有些牵强,而且没有深层次的剖析解释。
接着,这里主要讲一下国内对该理论研究的不足。在国内一系列对第三人效应的研究中,对第三人效应理论的发展脉络的确有比较清晰地描述,但是很少运用到实证研究中去,很多还都停留在介绍这个理论的层面;另外,将该理论多运用在负面报道传播的研究中。有时把媒体对事物的描述等同于被描述的事物本身,这两者是有区别的。就拿第三人效应会关注到的负面报道中的色情内容的报道来说,“有关色情的报道”不仅包括色情图片、电影等内容,也包括对色情内容之不良影响的抨击,这前后两个层面的媒介效果显然是不同的。由此可见,对事物的描述是不应该等于描述的事物本身的。因此,我们可以把视线放得更远一些,不应只关注媒介信息的负面影响,而忽视了媒体对社会问题的描述可能产生的有利影响。
三、“第三人效应”理论的提示———提高受众的媒介认知能力
再回到文章开头所谈的电视剧《蜗居》遭停播的事情。虽然这部电视剧的热议不乏褒贬,很多看过电视剧的观众在随波逐流的同时也在宣称和强调着这部电视剧没有给自己带来太大的影响,揣测着对别人的影响一定大于对自己的影响。我们不难从中看出,在大众传播活动中,接收者难免会高估自己,难免会通过第三人效应来忽视媒介的力量。这就是说,我们认为自己具有足够的媒介认知才能,因此能够理解大众传播在别人的态度、行为、价值上起到的影响,没有足够的自我意识来看待它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中所产生的影响。
电视这种媒介对文化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很多人认为其中一个就是它助长了社会上的暴力行为。就拿美国的电视节目来说,暴力内容很多,但含有最多暴力内容的晚间新闻却是收视率最高的节目。所以,当我们中的很多人强烈地谴责媒介播出部正确的内容、指出媒介产生的有害影响并为之叹息的时候,我们很少会对自己在大众传播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提出疑问。我们对这个问题的忽略,是因为我们参与大众传播的活动是自然而然发生的,自然得连我们自己都没有发觉。我们把媒介认知看作理所当然的本领,但是,这个本领和其他本领一样也是可以提高的。
因此,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受众之所以会通过第三人效应来忽视媒介的力量,就是因为受众媒介认知能力有所缺失,受众缺失了理解和尊重媒介信息所具有的力量的能力。大众媒介的存在已经有很长时间了,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它们。媒介内容制作既不是免费的,也不便宜,不少内容是陈词滥调并有些无聊,所以很容易把媒介内容看作是不值得严肃对待的东西,或者认为它过于简单而不会具有任何影响力。
我们要培养媒介认知的能力,那就得知道什么是媒介认知能力?媒介认知又具有哪些特征呢?
媒介认知能力“指的是获取、分析、评价与传播各种形式的信息的能力,它不仅包含了获取信息、分析信息、评价信息及传播信息这四个要素,更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媒介信息认知与媒介社会认知这样两个层面。”[2]
简单地说来媒介认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能够理解大众传播的过程。如果我们清楚地知道、了解大众传播过程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之间是如何联系并运作起来的,也许我们就可以预知它可能提供给大众的服务。二、具有享受、理解和欣赏媒介内容的能力。虽然媒介中存在一些负面的效应,但媒介认知并不意味着媒介中不存在任何有价值的东西,或者总是怀疑媒介效果带来的危害,又或者是对文化的损害。三、对媒介工作者的道德和义务有所了解。媒介认知也要对媒介工作者所要履行的法律和道德规范有所了解。
媒介消费者(受众)必须培养一种能力或技巧,以便能更好地对媒介内容进行解释。所以,对受众来说,媒介认识是有效理解和使用媒介内容的能力。那么,受众如何能培养媒介认知能力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去尝试:
第一,要意识到并且能够意识到媒介产生的影响。每一次技术上的革命都帮助改变了世界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类,大众媒介也是一样。如果我们忽视媒介对我们生活所产生的影响,我们会面临被它诱惑并被它左右的危险,更不用说对它的控制或引导了。
第二,锻炼分析和讨论媒介信息的能力。受众要建立起一个思考和反应的基础,从而慎重地接受媒介信息。受众不但要理解媒介信息所传达的含义,还要具备理解含义的方法,不然,媒介内容的解释却取决于含义的制造者。
第三,在内容理解上做出努力、给予注意力。我们对含义理解的质量与我们在这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有关系。
第四,对内容做出反应时,将情感因素和理性因素区分开。媒介内容常会从情感上触及受众,受众会在喜欢的媒介内容里获得最大的愉悦。受众对这些信息的反应时富有情感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对我们的生活就不具有严肃的含义和暗示。
第五,无论媒介信息来源可信与否,对待信息应持有一定的批评态度。媒介是社会的中枢,媒介的可信度是非常关键的,但并等于说我们对媒介的所有报道都要相信。
第六,无论有多复杂,都要了解它所产生的影响。每一种媒介都有它特殊的形式,每一种媒介也有其特殊的语言。受众只有懂得媒介语言,才能掌握它要表达的内容。意识到媒介所具有的影响力,才能更好地理解传播过程。
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表格对上面的内容作以简单地梳理:
对上面的表格应该以这样的顺序进行理解:有了媒介认知技能的积累,才能打好媒介认知要素的这个基础,从而对整个大众传播过程才能更好地理解。
当然,还有其他几个方面是媒介认知中值得考虑的因素。比如,提高对媒介内容的更高的眼光,受众大多数是在利用传播媒介来松弛身心,休闲娱乐,消磨一点时光,但是在媒介认知的过程当中,也要注意培养对媒介内容深入挖掘的决心;另外,媒介认知能力的培养也要注意培养区分媒介内容类型的能力,不同媒介的内容表达类型是不同,每种类别都有自己的特色和统一的元素,要善于区别对待。因为掌握这些知识是重要的,它们会提示或者引导我们理解媒介内容的含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只有受众重视大众传播媒介所具有的影响力,并且在认知媒介的过程中不断地培养自身的认知能力,受众才能在大众传播活动中更好地理解传播过程。最后应该特别强调的是,第三人效果假设的一个基本前提是将自我与他人置于一种对立的立场,在无意识中强调自我与他人的差异和区别。而我们如今是一个强调和平与对话的时代,特别是在跨文化交往的过程中,只有意识到自我对他人认知的局限,承认并不断发现和开掘自我与他人的共同之处,才能建立真正平等、民主的对话,传播也才可能更有效地进行。
摘要:第三人效应理论是1983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与社会学教授W.Phillips.Davison提出的。在提出之后的20多年时间里, 第三人效应理论主要被应用于对负面报道、选举新闻等类型的传播研究中。本文以2009年岁末的电视剧《蜗居》的停播开篇, 引入第三人效应理论, 从而试图分析受众通过第三人效应理论对媒介力量的忽视, 以及如何有效地培养受众的媒介认识能力。
关键词:《蜗居》第三人效应,媒介认知,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吴志文.大众传播中的“第三者”效果探微[J].湖南: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2) :47-49.
受众认知 篇6
1 媒介所再现的留守儿童“固化”形象
对于留守儿童的媒介形象的建构,无论是正面形象还是负面形象的倾向性建构,媒体对于留守儿童形象的建构总是趋于一种“固化”边缘群体化的整体形象。首先,留守儿童的正面形象一般的建构存在表现为:孝顺懂事的形象、知识改变命运的形象、天真活泼的形象、追寻理想的形象。其次,客观中立的报道建构了留守儿童“沐恩幸福”的被关爱的形象,新闻报道中的主角是党政机关及社会相关组织,留守儿童只是新闻中的附属品。“问题”式的议程设置下,建构出具有个体化的负面形象倾向,呈现出的是边缘化群体的“弱者”形象。最后,留守儿童建构的负面、问题出现在生活习惯上的无助、学习的监管缺乏、心理上的有效引导缺少、安全隐患的存在等,从自身角度建构出留守儿童外表形象的负面化,外表形象主要包括留守儿童的外貌特征、身型、穿着、神态。从心理行为角度建构出留守儿童负面化形象,从安全意识、学习意识、道德意识等方面所呈现出来。
2 留守儿童“固化”形象背后的反思
“留守儿童形象”问题是新闻传播与社会之间的疑难问题,留守儿童个体乃至群体化形象的存在,媒介通过形象的再现,在社会化语境下的考察“固化”形象。
2.1 导致留守儿童形象“固化”背后的原因分析
提及到留守儿童形象的“固化”,不管是从正面形象还是负面形象,亦是客观中立的被关爱形象,导致“固化”的根源在于“他者”解码的片面化。话语不仅仅是书面的文体形式再现,而且还包括口头表达和非言语的表达形式存在,每一个话语背后都有着特定权力的意向和权力的关系[2]。“他者”不仅指受众对媒体所呈现出的留守儿童形象进行片面的译码,而且也指留守儿童从媒体所呈现出的群体“固化”形象的认知,又带给留守儿童的“二次心理形象再现”的隐形伤害,“他者”的解码造成留守儿童认知的负面影响,亦是强化作用而不是消退,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话语权缺失及话语权的剥夺。
2.2“他者”解码片面化导致留守儿童心理失衡
受众对媒体所呈现出的留守儿童负面形象的认知,媒体所呈现出的留守儿童“群体固化形象”,对于留守儿童的被侵害形象及留守儿童施虐者形象的建构,呈现出对留守儿童的“二次心理形象再现”的伤害,产生一种恶性循环。笔者主要从受害留守儿童的角度进行分析。
2.2.1“二次心理形象再现”概念的提出
心理形象最早是我国维之于1988年所提出来的,他把表象、概念和思维等都称为“心理形象”。维之只是从神经心理学的角度对心理形象做了简要的主观映象分析,对于该理论还有值得深化的地方。如果说心理形象是感觉形象的话,那么在媒介上所呈现出来,就是心理形象的再现。而对于留守儿童负面形象的建构,受众在进行对留守儿童在新闻报道中所呈现出的形象解读的同时,会对留守儿童群体形象的“固化”,那么留守儿童形象作为群体性化身,又对个体留守儿童带来了逆向影响,主要是心理上再次折射出群体的媒介形象,其中就存在“两次译码偏差”:一是媒体新闻报道中建构的留守儿童形象,受众对媒体所呈现出的留守儿童形象与真实、现实当中的留守儿童形象存在着偏差;二是留守儿童对媒体所呈现出的“留守儿童群体固化形象”的反射认知,留守儿童对于自我身份建构认同完成,而导致行为上的趋同,这种是无意识注意导致的,假若建构未认同,则会带给自身“固化”形象的逆向建构,也就是所谓我们所在新闻报道中对留守儿童的正面形象的建构,但是无论是认同还是未认同,在媒介上对于形象的建构,笔者称为“二次心理形象再现”,对于这种形象再现带给他们的伤害,这种伤害笔者便称为“二次心理形象再现”所来带来的伤害。
2.2.2 如何避免“二次心理形象再现”的伤害
媒介通过新闻报道所呈现出真实的留守儿童形象,像留守儿童伤害事件、拐卖事件,媒体发挥教育功能的同时,对遭受事件的受害留守儿童的心灵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然而留守儿童始终是国家和政府关注的重点,因为是成长期的儿童,政府便会加倍关注,造成一个单元事件,无形中被扩大为群体事件,然而先进的媒体是政府工作的喉舌,无不在积极的宣传功能、承担隐形的教育功能与留守儿童二次“心理形象”再现造成影响。成长期的留守儿童本来心智尚未发育完全,遭遇被害后心里会产生巨大的阴影,需要被关爱,然而媒体再次揭露事实的背后,引起留守儿童对于受害经历的二次伤害。因此,媒体应该秉承着人文关怀的同情心,坚守负责的新闻职业的道德对这类细节性的揭发。
3 受众对留守儿童形象建构的认知
受众对留守儿童形象建构的认知主要从媒体的新闻报道所建构出的形象进行片面解读,对留守儿童群体造成长期的刻板印象。
3.1 受众眼中的被害儿童形象
第一,家庭内的牺牲品。农村的经济水平和教育水平的不发达,而思想观念接受外来的新事物的影响,家长为了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不惜抛弃家庭只身前往发达地区务工,而这一举动却带来了家庭的破碎,然而由于家长在外遭受到的怨恨转嫁到孩子身上,家庭的矛盾激化也转接到孩子身上,孩子便成为了父母的“出气筒”,便无意对孩子施暴。第二,社会戾气与儿童特殊身份的遭遇。社会正趋于快速转型期,但由于我国当前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从而所引发的社会矛盾层不出穷。留守儿童作为监管缺失的群体,自我保护能力较弱,便于不法分子“小手”。第三,校园环境的安全意识薄弱。在农村不少的学校内,对于教师的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有些教师在职业道德上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留守儿童的身份特殊性,教师把孩子当作发泄情绪的对象,而有些教师甚至心理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作出性侵留守儿童等的犯罪行为,这是对学生极不负责任的表现。被害儿童形象是对“弱者”形象的强化,留守儿童是特殊的群体,弱小的形象象征。受害儿童的形象是一种无知与懵懂,丝毫并没有自我保护的能力和反抗的能力。
3.2 受众眼中儿童作为施害者的形象
媒体对于留守儿童侵害事件的报道日趋增多,原本纯真的形象反而变成了施虐者的形象。第一,施虐的残忍形象。对于留守儿童形象最常见的是在犯罪报道中所呈现出的主体形象,像类似于抢劫、杀人、虐杀无辜、强奸、性侵弱小等的恶劣行为,并且他们的犯罪行为往往是缺乏有组织性、冲动性,没有家人的监管,生性缺乏规制所致。第二,内心畸形的形象。由于留守儿童长期处于亲情的缺失,心理渴望被疼爱导致内心的孤独、忧郁等心理状态,在情绪上和行为上失去平衡,个性极易造成扭曲,做出犯罪的举动[3]。第三,心理素质强大形象。由于长期处于一种心理失衡的状态,缺少监管或者说监管不到位,留守儿童在外逍遥自在、胡作非为成性,当作为施虐者形象涉童犯罪时,往往作案后表现一副若无其事、平静并淡定的模样心理素质强大形象。
4 受众对留守儿童形象的认知对留守儿童成长带来的影响
儿童本应该从小陪伴在父母身边,父母应给予思想和价值观念上的引导与帮助,然而家庭环境的变异,儿童并没能享受[4],无疑带给留守儿童的心理阴影,长期的孤独、寂寞是留守儿童性格形成的根本原因,心理上的失衡长期处于社会边缘,因而缺乏竞争意识。
4.1 影响受害儿童的恢复和正常生活
像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安全意识和家长的监护,被迫受害、遭遇性侵等伤害,给正在成长中的儿童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影响。性侵是一种特殊的犯罪行为,遭受性侵害的留守儿童心理受到的创伤,内心会形成一种贬低自我及严重的羞耻感,这种内化的心理创伤难以抚平,从而随着留守儿童的逐渐成长,严重使人格的形成制造障碍,出现轻生的念头、心理孤僻、情绪不稳定等倾向,长期处于这一种内心盲目失去自我状态中,从而会出现暴力行为。
4.2 产生社会化的“施害儿童”群体化标签
留守儿童一系列的负面形象的建构,受众对于留守儿童的片面解读,致使刻板印象的根深蒂固,对于留守儿童群体化特征的“固化”形象,主要表现在“施虐者”形象中,当留守儿童涉入犯罪案件中,受众对于留守儿童形象的再现,无法根除之前的“标签化”形象,只要当留守儿童个体出现类似事件的发生,媒体所报道出的留守儿童“问题”命题式建构形象,只会强化留守儿童的负面形象,但是毋庸置疑媒体在选择有价值的新闻视角时,是随性的,带有主观倾向的判断和选择的,只是留守儿童个体当中某一部分的再现,并不是群体化特征的再现形象,这样“二次心理形象再现”对于留守儿童更多的是一种伤害。与此同时,媒体也犯下了错误,片面的解读和建构,使留守儿童形象的标签化难以解构。
5 结论
不管是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对留守儿童形象建构的再现,还是受众对于留守儿童兴县的译码重构,一是留守儿童作为施虐者的形象出现,二是作为被侵害者的形象出现,其中都会造成对留守儿童“二次心理形象再现”的伤害,其中不乏存在着难以根治的社会政策原因,最重要的是在媒介上如何对留守儿童形象的“固化”瓦解,不但要从报道的模式上进行反思,而且需要从媒体的对弱势群体的报道方式、方法上进行改进。
参考文献
[1]林锦,徐鹏程.浅析格拉斯哥小组的媒介研究——英国媒体对弱势群体的呈现及其影响[J].今传媒,2013(7):52.
[2]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M].陈德民,叶晓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71.
[3]金正勇,金梅花.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初探[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09(3):2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