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发展艺术教育

2024-06-12

多元化发展艺术教育(精选12篇)

多元化发展艺术教育 篇1

纵观手风琴发展历程, 其变化多样与快速发展令人叹为观止, 尤其是近年来, 手风琴作为一门艺术乐器登上国际舞台。在我国, 其发展更是日新月异, 但是, 目前来看, 手风琴这门乐器仍缺乏其应有的活力与繁荣, 整体发展趋势呈下滑曲线, 对于其未来的发展道路, 手风琴艺术走多元化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随着人们精神文化的日渐丰富, 对艺术追求的多元化, 手风琴艺术正向着更广更深的方向发展。自由低音键盘、巴扬、班冬纽这些不同种类的手风琴各以自身不同的个性争奇斗艳;古典、流行、民歌新作品以不同风格的音乐出现在手风琴作品中, 手风琴以其独特的声音, 活跃在当今国际舞台上, 它的发展愈加趋于多元化。

一、演奏形式多元化

手风琴艺术在中国的发展道路上, 曲折地前进着。手风琴在红色年代出现具有革命感召力的烙印, 给大众留下一种独奏与伴奏乐器的印象, 这无疑束缚了它向多种风格发展的广阔的空间。但是, 手风琴本身技巧众多, 有抖风箱、刮奏、微音程、拍打琴身等, 利用这些技术均可以使手风琴音乐风格迥异, 感染力极强, 完全可以与其他乐器合作对话, 使之浑然一体。美国现代音乐家费吉尔汤普森对其艺术表现力, 曾给予很高的评价:“手风琴是最具价值的管弦乐器, 用于柔和的段落中, 对于加强重音, 其效果是无与伦比的, 它能够与弦乐器以及簧风琴交融在一起, 并希望能看到手风琴更普遍地采用到合奏作品中”。1在我国, 手风琴仍狭隘的束缚在独奏的概念内, 但随着自由低音教学的开展, 国内外各大赛事的隆重举行, 新颖活泼的演奏形式更多的传入进来, 加深了我们对手风琴音乐艺术形式的认识, 从而开拓了审美空间, 接受到更多丰富的形式。如在室内乐方面, 近年在我国逐步地开展起来, 并得到了广大手风琴爱好者的普遍喜欢, 从而改变了我国手风琴长期多单一形式出现的局面。手风琴与西洋乐器组合的《自由的探戈》节奏明快, 深入人心。手风琴也可以与民乐组合, 《中国风》是一首0 6年上海之春艺术周上参赛的室内乐作品, 它是与二胡合作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室内乐作品, 这首作品给听众又带来了一股清新的听觉盛宴, 与我们民族的音乐相结合是不同反响的创新。在0 8年的上海之春邀请赛上, 上海师范大学的手风琴乐团在开幕式上的流行音乐会, 使手风琴丰厚的艺术潜能再次得到完美的演绎与挖掘手风琴室内乐正是手风琴真正步入主流音乐的标志之一。对于手风琴室内乐这一新颖的演奏形式的尝试、探索、挖掘与发展势在必行。

二、演奏风格多元化

一场精彩的的音乐会, 打动听众的不止是高超的技术, 也许更多的是那种富予感染力的乐感和演奏者忘我的倾情投入。如青年钢琴家朗朗, 以其巧妙地技术, 人琴合一的境界, 夸张独特的表演, 醉人心扉的乐感, 征服了听众, 打造出自己的风格, 既诠释了作曲家创作意图, 又展现了自身的音乐魅力。反观手风琴音乐, 演奏风格较为单一, 比较国内外比赛, 在国外一些重大赛事中, 均设有流行组的比赛, 而且分量并不轻, 而在我国手风琴赛事中, 流行组基本空缺, 尤其是选手方面。我们的手风琴选手大部分在古典组, 而且乐感及表现力不及外国部分选手。欧美一些选手着重于把演奏作为一种自己内心感情宣泄抒发的娱乐式比赛, 而我们的部分选手则鉴于比赛而演奏, 过多地注重比赛及技术, 而忽略了音乐的主体情感的表达。因此, 我们的演奏风格应该学习西方, 进行多元化发展。近年来国内举办的国际比赛的音乐会上专设了流行音乐会与新作品音乐会, 专家们有意趋向风格的多元化。0 8上海之春全国手风琴邀请赛晚会上, 法国流行手风琴演奏家西里尔·布朗夏与菲尔·布维耶热情奔放的演绎迷倒了大批的中国听众, 给同行们带来一股清凉之风, 让我们更深刻体会到手风琴的演奏风格既能阳春白雪”又可“下里巴人”。手风琴音乐的魅力就是要把古典与流行形式相结合, 民俗与现代相结合, 再现它丰富多姿的一面。

三、作品风格多元化

一门乐器的生命力在于它源源不断的新作品, 而自由低音手风琴的广泛传播, 拓宽了手风琴音乐曲目的范围。正因如此, 我们急需大量的手风琴新作品, 尤其是具有时代感, 民族感的作品, 在大多数手风琴教学中, 《拉德斯基进行曲》、《马刀舞曲》、《多瑙河之波》这些作品, 几乎在我们少年时代就拉过的曲目依然持续至今使用频繁;在中国曲目部分, 现代作品更是少之又少。这些作品带有特定的时代烙印, 这就造成了我国手风琴演奏作品的单一性。好的乐器在于优秀的作品, 优秀的作品在于蕴含自己民族的精华。我国手风琴的生命力的延续, 就是要创新出自己民族的声音, 将我们五千年的民族文化与手风琴艺术完美结合, 打造自己的音乐。著名作曲家李遇秋的原创手风琴作品《天女散花》为手风琴的创作开了新时代的先河, 作品在音乐语言上引用了传统戏曲特点, 为手风琴民族化开辟了新的道路。以民间音乐为素材, 使手风琴音乐具有了浓郁的中国传统音乐风格。但是这些远远不够, 我们还需要将高超的技巧与具有思想深度的作品相结合, 将现代作曲技法与本民族的风格相结合, 使作品在艺术内涵上达到一定的高度, 创造出更多更打动人心的作品。借鉴国外顶级大师的作品的思想精髓与创作理念, 如谢苗诺夫的《奏鸣曲一号》, 作者本人亲历了那个特殊的年代, 并把握了时代脉搏与精髓;阿根廷“探戈之父”皮亚佐拉, 使探戈融入手风琴, 手风琴完美表现了探戈, 给人耳目一新。手风琴艺术具有双重性格, 它既可以表现孤独的白桦林般的寂寞忧伤, 沉重与思考, 也可以表现载歌载舞般的热闹, 因此, 它的作品风格应该是多元化的。通过比赛博采众长, 发展自身, 推动我们的音乐作品更具体化, 使我们的手风琴创作不仅要融入自己的音乐风格、音乐理念, 还要与时俱进创出时代风格。

四、发展方向多元化

如果去一家音响店要手风琴资料, 估计店主十有八九会对你摇头。在市场上手风琴的资料是罕见的, 造成如此尴尬的场面, 主要在于欣赏者过少。在西方, 一些著名音乐学院均设有手风琴系, 普通大学中, 也设手风琴专业, 同时, 在欧洲各地的广场、酒吧、舞厅、咖啡馆均可以听到手风琴的声音;在我国, 专业院校中部分培养的是自由低音, 还有一部分传统琴, 传统琴作为一个专业来培养是潜力不大的, 而自由低音在我国又刚起步不完善, 这就造成了一种危机—高不成低不就。虽然我国个别选手在国内外比赛中获得佳绩, 但并没有造就一种氛围, 我们还是处在一种抛物线式发展的迂回阶段。所以, 我们应该将两者合理有效地结合起来, 传统琴作为普及培养后备人才的基础, 自由低音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目的。两者相辅相成, 有机统一, 恢复传统手风琴的魅力, 加大推广自由低音手风琴。自1 9 9 8年李聪先生建立了手风琴之家这个交流平台, 我国手风琴发展有了更高一步的发展层次。网上赛事, 论坛、讲座等学术活动交流多起来, 引进国外先进手风琴发展模式, 教学思路, 同行之间交换观点, 圈外热爱手风琴事业的人也参与进来, 提出自己的看法, 给手风琴事业的发展输入了新鲜的血液, 形成良好的循环圈。

五、音乐消费多元化

作为一件和声丰富、音色众多变化的乐器, 就本质上说, 音乐用途上是十分广泛的, 在电影《天使爱美丽》中, 主题曲便是由手风琴全程演绎的, 其3/4拍的节奏表现了爱美丽的芙兰的一颗坚强、热情、善良、乐观的心灵。苏联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 以手风琴悲壮持续性的顿风箱表达了对英雄的女战士的敬仰。手风琴音乐在电影中的运用是极富感染力的, 它用音乐语言表达内心, 渲染人物或场面, 音画结合使用理性的手法将感性发挥至极致。我国在这方面也有过尝试, 如《集结号》中便使用了手风琴, 在最后的一幕, 战士们光荣牺牲, 集结号吹响时, 尤其是当整个交响乐队停止后, 用手风琴的声音突出了战士们的英勇、悲凉、壮丽、哀怨和忧伤, 这种发自内心的怀念顿时愈加明显, 许久徘徊。在心间。手风琴音乐在电影领域中的使用有很大的发掘空间, 其前景更加广阔。小的方面来说, 在宣传片或广告片中, 也可以大量运用手风琴, 上海电视台天气预报中, 就使用了手风琴音乐, 轻松、诙谐的音乐语气让人平静、舒心。在个别商业广告片中, 运用手风琴鲜明的节奏、原汁原味的音色, 使画面充满无尽遐想, 达到别致的效果。手风琴音乐既可以出现在舞台上, 也可以服务于幕后, 对幕后与画面、电影、广告、动漫等其他艺术相结合的方式, 我们可以做出尝试。挖掘手风琴自身特色, 融会贯通其他艺术形式, 使手风琴艺术形式灵活多变, 进一步发展手风琴音乐消费的多元化;结合众多行业的特色, 开拓手风琴音乐创新的空间, 使其丰富新颖。相信, 手风琴艺术与影视相结合会擦出无数美丽火花, 其前景更是无限广阔。因此, 手风琴音乐的消费必将会走向多元化发展。

正是由于手风琴是一件表达丰富的乐器, 它的发展充满了无限活力与潜能。仅管现在我们任重而道远, 但是有老、中、青三代人的的热爱与支持, 定会将手风琴艺术在我们这个拥有上下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国度发扬光大。展望手风琴艺术的未来, 多元化趋势愈加明显, 让我们抓住机遇, 相信手风琴事业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无比辉煌。

注释:1、引自李聪《中国手风琴的多元化发展》, 上海音乐出版社, 2 0 0 7年版。

参考文献

[1]、引自李聪《中国手风琴的多元化发展》,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7年版。

[1]、陈一鸣《手风琴手册》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4

[2]、李聪《中国手风琴的多元化发展》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多元化发展艺术教育 篇2

2021关于高校多元化音乐教育发展探讨范文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国与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逐渐变得越来越频繁,这种文化的交流融合在了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具有深远的意义。在这种时代大环境下,人们的观念也慢慢发生了变化,因此,在生活中多元文化的观点应运而生。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音乐教育“多元化”的观点逐步走入人们的视野,渐渐达成共识。目前,为了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及需求,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才是重要的前提和保障。高校是培养多元人才的重要基地,音乐人才的培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新时期社会的发展也需要多元化的音乐人才。从目前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现状来看,仍存在许多的问题,不利于多元人才的培养,影响着高校音乐教育的快速发展。因此,各高校为了做到“立德树人”,培育出大量多元化的音乐人才,就需要将音乐教育进行改革创新,不断拓展多元化的发展方向,以此体现出其社会价值,使其能够为社会的发展不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音乐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重要问题

(一)高校在培养多元人才时,音乐教育的重要性经常被忽视。

在我国的传统教育模式中,高校教师的创新思维、教学思维都被约束,这就导致了高校音乐教育没有被充分重视,这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艺术素养。许多高校的音乐教师在专业教学方面缺少科学的方法,有些认知存在些许问题,直接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导致学生体会不到音乐教育的重要属性和其真正的价值所在。大部分高校音乐教师没有全面且充分地认识到音乐教育的本质,仍然从思想意识上认为音乐教育并不是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课程,而是一门辅助课程,这自然会带入到实际的教学中,使学生也会主观上不重视音乐专业课,无法体会到“美育”的重要作用。由此看来,首先高校之所以会忽视音乐教育对培养多元化优秀人才的重要性,与高校的音乐教育需通过长期的引导和培养才能最终获得主要的成效是分不开的;其次,大部分高校学生在之前的学习阶段都是主要学习文化课,很少与音乐艺术专业接触过多,而各高校音乐教育的课堂表现形式缺少具体的引导和实践,致使许多学生很难领悟到音乐教育的实质;最后,从现状来看各高校的音乐教育实际上缺乏有深度、有广义的教学方式,没有充分体现出其重要的艺xx术性。以上这些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着进一步培育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致使学生很难形成自身的音乐素养,提高其主要的审美能力。如果不加以重视和改变,会对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

(二)高校在培养多元人才时,高质量综合素质的音乐教师队伍也经常被忽视,这样会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心态和教学质量。

目前,许多音乐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对于教材的选择并不是十分适合,对于教材的核心思想,教材结构及背后的意义缺乏明确的认知性,也就是对教材的钻研程度缺乏深度,这直接会影响教学质量及成效。一些音乐教师未能全面充分地做好备课准备,态度上也存在一些敷衍的成分。课上只注重自己的讲解和进度,完全忽略了学生对音乐体验的直接感受和追求,没有达到理论联系实际,这种一贯的老套的教育教学方法显得过于枯燥乏味,很难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音乐知识。这些都是高校音乐教师忽视教学质量的直接表现,最终会阻碍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之路,也阻碍了高校培养高素质多元化人才之路。

(三)高校在培养多元人才时,高校音乐教育课程的设置也经常被忽视。

在现实情况下,高校对于音乐课程的设立存在些许不合理之处,对于教师的课程安排存在一些问题,致使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能完全充分地将音乐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降低了教育教学的质量,长期下去会阻碍教师自身专业性的提高,备课会受影响,还会使学生不能形成更高的艺术审美和音乐素养,更不能深刻理解音乐的本质。除此之外,各高校的音乐艺术相关课程仍是以公共课的形式呈现出来,大多数设置成为选修课范畴,课程的内容也以音乐赏析为多。在实际的课程安排中往往没有十分重视音乐理论知识的讲解,过于重视音乐感知,忽视了学生对于音乐艺术的情感体验和审美实践,导致学生无法真正意义上了解各种乐器及其演奏方法和特征,对于音乐理论知识模糊不清,更不可能对于音乐作品的风格、旋律、节奏、演奏法、织体形式等进行深入的了解。因此,高校若不能合理设置音乐教学课程,形成系统化的管理体系,就会造成学生不能充分完全地理解和学习音乐相关知识,丧失了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展示不出高校音乐教育的真实性教学成果。由此可见,各高校要想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多元化人才,就应该将音乐教育进行多元化发展,并在教学管理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这样才能为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新的途径和研究方向。

二、高校中多元化音乐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高校的音乐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在历史文化长河中,音乐文化为我们呈现了丰富多彩的不同民族的艺术创造力,音乐文化是艺术家们对人生的体验和时代感悟的产物,是一种在长久的交流过程中融合的结果。音乐文化是全世界各族人民、音乐艺术家共同创造的艺术结晶。各国优秀的音乐文化和音乐类型丰富多彩、变化多样,都是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注重音乐的创造性发展,最终转化为影响深远的艺术成果。音乐能使人的思维和情绪活跃,产生丰富的想象力,是一种极具感染力的情绪语言。高校在设置多元文化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对世界经典的音乐作品进行鉴赏和分析,以便更深入地了解世界各民族不同时期的音乐发展历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在继承传统音乐文化的同时进行创新和发展,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成效。多元音乐文化具有一种特殊的魅力,高校要想培育多元人才就应格外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在音乐教育中创新意识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高校应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高校的音乐教育其实也是一种素质教育。在高校的综合素质教育中,多元音乐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元音乐文化具有时代性和世界性的特征,在实际教学中,能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在这个丰富多彩的音乐世界中,学生通过学习多元文化可以用世界性的视野深入领悟不同国家与民族之间的音乐文化,并理解其在文化、艺术、生活习性等方面的异同,还可以了解到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经济、科技水平、风土人情等诸多方面的信息。学生通过学习多元音乐文化可以快速提升其综合素质能力,多元音乐文化可以作为艺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环节。音乐是具有一定教化意义的,再与多元文化相互结合,这种多元音乐文化教育体系一定会开阔学生的眼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由此可见,多元音乐文化在高校的教育中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多元音乐文化教育具有深远意义

目前,在我国文化教育领域中,音乐教育与文化领域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高校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其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重要需求和趋势。随着多元文化的融入,音乐教育的现状越来越丰富,不再单一和封闭自主,发展模式更加多样化。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也有了全新的诠释和意义。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的形成,让我们意识到了音乐文化的发展是在继承本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借鉴世界各国优秀的音乐文化,最终得以实现,它是世界多民族优秀音乐文化的汇聚。随着多元文化的存在和不断地渗透,我们应加强对各种音乐文化的研究,深入了解其音乐特征和意义,这样才能实质性地推动音乐教育的发展,最终实现多元音乐文化教育下人才培养的作用和深远意义。因此,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音乐教育应该朝着更加广阔的方向前行,使高校的音乐教育在深刻了解多元文化之后,将其传承并形成载体,以国际性的音乐教育方式为手段,最终实现多元人才培养的目的。高校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充分了解多元文化融入音乐的深刻含义,通过音乐的表达形式正确地抒发情感并将本民族的音乐文化不断地发扬光大,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

结语

绘本教育如何促进儿童多元化发展 篇3

1.语言表达清晰流畅

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幼儿很自然地会就画面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和同伴进行讨论。而且在倾听的过程中,有了丰富的体验,积累了大量的素材,他们就能更流利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记得和孩子们讲《每一次》这个绘本故事,都会深深地感动,不仅仅是孩子.还有自己也曾将这个故事讲给不同的孩子听,和不同的孩子讲,同样地感动。小熊和妈妈每天都无忧无虑玩最喜爱的捉迷藏游戏,从春天玩到秋天。有一天,小熊独自悄悄跑远了,任凭它怎样的呼喊,都听不到妈妈的回答。就在它最孤单、害怕、恐惧、无助甚至绝望的时候,却听到了妈妈熟悉的声音。整个绘本图文并茂,传递了深深的母子依恋之情,更表达了无论小熊躲到哪里,每一次妈妈都能把小熊找到的坚定心声。在绘本中,图画不再是点缀,而是图书的命脉。

2.陶冶幼儿艺术情操

绘本对孩子的视觉震撼比知识效果更为直接。目前绘本中的图画部分,多数都是世界上知名插画家的作品,展示着不同艺术家的风格及艺术追求。这些制作精良的大师级的绘本,用笔精致,图画精美,构图配色高明,无形中让孩子感染美学,也会刺激孩子的丰富想象力,进而拥有创造力。绘本对儿童的情感、想象力、灵敏度以及审美感的启迪,正是他们日后成功与快乐生活的源泉。

二、绘本阅读促进幼儿观察力的发展

观察是幼儿进入绘本阅读的钥匙,通过观察,认识故事中的角色;通过观察,了解角色的心理活动;通过观察,了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环境,把握故事情节及发展线索;通过观察,发现隐匿在画面中的细节和难以用语言述说的精彩纷呈的世界。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而绘本阅读正是培养观察力的重要途径。

绘本原本就是要将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到图画的意义和表达这些意义的语言上去。阅读绘本的乐趣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发现图画信息的有意义元素,他们不是纯粹提供一种感官上的乐趣,而是有助于儿童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正因为如此才使得图画书成为有别于其他形式的视觉艺术。当看到了《妈妈摘的葡萄》的题目后,一名幼儿立刻指着那只小狐狸说:“是它,就是它,小狐狸渴了,狐狸

妈妈给它摘葡萄了!”因此绘本阅读有助于提高观察的目的性、观察的持续性、观察的细致性、观察的概括性。

三、绘本阅读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

绘本阅读有利于幼儿获得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促进社会化情感发展。绘本阅读的重要价值还体现在它能带给幼儿积极的快乐的情绪体验,娱乐幼儿的身心。每当孩子阅读时,他会移情于故事中的主人公,情绪随主人公的喜怒哀乐而波动。这对于丰富幼儿的情感世界,发展幼儿的社会化情感是非常宝贵的。而且阅读本身就能带给幼儿莫大的快乐, 我们从孩子看图画书时脸上兴奋的表情,从孩子嘴里发出的各种配合画面的“音响效果”就能体会到他们内心的快乐。正是由于体会到了阅读的快乐,幼儿才会不厌其烦地要求老师给他讲同一个故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感情不断得到升华。记得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每当孩子沉浸在图画世界中,当他一次又一次地翻阅让他着迷的是大兔子对小兔子的爱有多深,孩子们在图画书阅读中总能拥有满足感,这种满足感、这种快乐体验为他们将来的人格发展播下了自信和希望。

四、绘本阅读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

绘本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它结合了美术中的色彩、线条、构图及文学中的词汇、语句、结构等巧妙构思形成的外在形式美,同时又有作品内容所呈现出的内在意蕴美,正像某名人所描述的一样“在图画书中,被称之为语言艺术家的诗人和作家,绞尽脑汁,运用丰富的想象力,选择语言,用语言出色地表现出形象化的故事世界,那是语言的最高世界,同时还有图画。图画也是画家精心绘制的美的世界,而且是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以文学艺术和美术的完美结合而形成的图画书自然会激发幼儿的“美感”,给幼儿带来精神上的愉悦满足。

陶醉在图画书世界中的幼儿,表现出极高的审美潜质:他们能体会作品中的崇高、优美、悲伤,更能欣赏作品中的幽默、滑稽。幼儿还能区分外在形式美与内在心灵美的不同,懂得内在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花格子大象艾玛》中,大象艾玛把所有的象涂成了满身花格子,跟他自己一样,现在一下子他们全变成了艾玛,谁也不知道哪一只是真的艾玛。幼儿看到这里总会哈哈大笑,他们这样去感受美、欣赏美,并且以自己的形式创造美。他们会表演他们喜爱的故事作品,像《逃家小兔》。同时孩子也会画出自己对美的感受。一名叫陆柯雨的小女孩子听了《妈妈摘的葡萄》,被狐狸妈妈所感动,自己也创作了一幅妈妈的作品。

多元化发展艺术教育 篇4

我国声乐艺术之所以能够向着科学性、时代性、艺术性和民族性的方向蓬勃发展,那是在不断向我国声乐界的老艺术家老前辈们以及他们的作品中吸取营养和创作灵感,尊重艺术美的发展客观规律形成了相应的美学原则,并且对欧洲美声唱法不断弘扬和借鉴的结果。要用科学的演唱方法发展我国民族声乐,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且不能生搬硬套,一定要尊重自身的发展规律,切不可违背每个民族特有风格和审美观点。当我们回头看声乐艺术的发展时,我们看到一部带有中国近代文化史的声乐艺术,在中国固有的民族审美和语言文化中,结合了从西方传入的声乐创作方法、演唱技术和形式。如今人民群众的审美追求与中国当代的声乐艺术联系紧密,现代的声乐艺术伴随在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同时也成为了他们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想使中华声乐在世界中占有优势,就应该先了解声乐艺术的发展形势,我们应该寻找一个新的平衡点将中西方声乐的优势巧妙的融合在一起。近几年来,我们的声乐艺术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我们还应审视其内在所存在的不足,再加以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1 歌唱风格多元化促进歌唱艺术繁荣发展

在声乐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演唱风格及风格多元化,逐渐被人们所重视,由于风格多元化的形成大大的推动了歌唱艺术的发展。歌唱风格多元化的发展,对歌唱家是有要求的,充分发挥独创性就是歌唱家其中一个要求,形成别具特色的歌唱艺术表演,才会促使歌唱风格多元化发展,歌唱艺术的繁荣发展才会被促进。如果风格过于老化,会使歌唱艺术这颗大树逐渐枯萎。只有那些具有强烈创造欲望的歌唱家,才能发挥他们在歌唱中的创造潜能,使歌唱风格多元化发展。正如我们所说的文如其人一样,歌唱者的格调,所演唱出的风格可以说是其人格的外化、心态的流露。歌唱艺术不断发展离不了歌唱者对自身精神素质、文化素养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开拓自己的眼界。歌唱风格的更替是不断求新和不断探索的过程。歌唱风格不是终生享用的专利品,从历史上看,风格虽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在现如今一个艺术风格转眼就成为陈旧,更替速度越来越快。有思想的歌唱家善于在这些不同中做出选择,将自己的长处充分发挥,从而能够不断发挥自己的独创性,创造出别出特色的演唱风格,从而使得歌唱风格不断多元化,歌唱艺术得到了繁荣发展。

2 不同唱法的融合促进歌唱艺术的繁荣发展

美声唱法发音谐和能力强,要求整体极好的共鸣运用,使声音连贯通畅,音色圆润,音域宽广,声音表现张力幅度大,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和爆发力。民族唱法有传统型民族唱法和现代民族唱法。传统型的民族唱法至今还有很多人学习了解,它是一种综合了戏曲、曲艺及各类民歌的唱法。他的特点是声音明亮,位置靠前,多运用局部共鸣,音域较宽,演唱时要求字、声、情、味、形协调并声情并茂之。这种唱法的作品这种唱法的曲目内容多是由一些有特色的民族创作歌曲和外国民歌改编而来的,因此具有非常浓郁的民族风格,掌握了这种唱法,可以驾驭各类风格的作品。一般使用传统型的民族唱法的人才大多为从小接受过正规的戏曲基本功训练,后转入声乐领域的,如郭兰英。还有一种并非是戏曲演员出身,但具有一定的歌唱天赋,通过后天的演唱学习和训练,掌握了这种科学的发生方法。还有一种民族唱法是周亨芳1988年在《歌唱与训练》一书中提出的“现代民族唱法”。在20世纪60年代初,民族声乐专业在部分音乐院校有了专业课。这时的技巧唱法在歌唱时注重自然流畅,吐字清晰,咬字标准。此种唱法音域宽广,通过灵活运用混合共鸣,声音明亮而结实,音色也很甜美,著名的歌唱家彭丽媛就是现代民族唱法的代表者之一。通俗唱法自然流畅,虽音域较窄但符合大多数年青人的审美。根据民、美、通唱法的异同点,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将其进行一下四个方面的融合:

2.1 民族混美声

以民族传统唱法为基础,融入一些美声发声法,声音效果既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又有外来唱法的色彩。声音洪亮、有力,上下统一,真假运用适度,可运用混合共鸣于歌唱中,音色富足多变,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演唱曲目以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原创歌曲和改编民歌居多。如吴雁泽、姜家锵和德德玛等著名歌唱家。

2.2 美声混民族

在20世纪60年代兴起。声乐界不少从事美声唱法教学与演唱的人按照洋为中用的思路,运用美声唱法的良好功底,结合民族风格和韵味,均可驾驭高难度美声唱法、民族唱法的歌曲或歌剧。如李双江、马玉涛等歌唱家的演唱。80年代至今,走中西结合路子的人越来越多,形成了一股中坚力量。如殷秀梅、韩延文等歌唱家。

2.3 民族混通俗

20世纪70年代中期,李谷一、朱逢博等老一辈歌唱家在演唱中大胆使用通俗歌曲的发声技巧,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歌唱声音明亮靠前、自然亲切,口腔共鸣运用较多,声音更为真实,色彩极其鲜明,能够直接表达出歌唱家的感情。能得心应手的演唱出山歌、小调及具有浓郁风格的创作歌曲。由于当时对音乐认识偏差,声乐界对二位歌唱家的演唱风格曾褒贬不一,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演唱风格日益为越来越多听众所接受。

2.4 通俗混民族

80年代中期,通俗唱法从单纯的模仿港台逐步发展到歌唱内地原创的通俗风格作品。歌手崔健引起了一股“西北风”,代表作有《一无所有》、《信天游》等。此后,作曲家创作了许多富有民族精神和时代特征的作品,将通俗音乐引入正规发展轨道。由于作品的产生和需要,促使通俗歌手学习掌握民歌风格、说唱风格,涌现出一批演唱中带有民族风格的通俗歌手。如刘欢、李娜等。事实证明:“因材施教”永远是第一教学原则。

在中西声乐文化的交汇中,我们应关注的是我们的接受西方不同的声乐风格而非受西方的影响,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民族本土声乐的定位。声乐文化要在多种血缘中不断交融、与时俱进,才会不断创新。正如声乐教育家石惟正教授所说:“不要做隶属于‘唱法’的奴隶,要做掌握多种风格,多种演唱手段的主人。无论是‘洋’还是‘民’,要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学习,学到深处学到真髓。仿佛在特性中出现了实实在在的共性”。(1)只有将承载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国艺术推向世界的顶端,走顺应潮流的国际化、多元化道路,让民族的变成世界的,让本土民族艺术和外来的艺术互相促进,令其在富饶的中华五千年文化积淀的沃土上扎根,生根发芽,才能开出让全世界都欣赏的美丽艺术的花朵。历史将会见证:在未来与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必将走向文化的集中整合,而在整合过程中我们的文化不只是被选择,还会被借鉴,形成全新的文化形态。

3 演唱评价的多元化促进歌唱艺术繁荣发展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歌唱艺术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由于人们的审美意识的逐渐提高,随之而产生了演唱评论的多元化发展。像现在的媒介型评论、业外型评论、学理型评论、实践型评论。这些不同类型的演唱评论都是演唱评论在全球化这个大背景所呈现出的多元化态势,它在歌唱艺术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艺术的产生源于生活,是以人类对美的需求而产生的,同时也是服务于人类的审美需求的。也就是说,审美作为一项独立的活动脱离于其他活动时,就有了艺术。到了21世纪,人民大众的审美需求更多的是对多样化演唱艺术的追求。换言之则为,艺术家们需要创作出更多的体现本民族特色的作品。同样,对于我国民族声乐作品的审美,就需要符合我们本民族传统的审美价值取向,从中感受其体现的时代性与民族性。现在原生态歌手逐渐发展起来,这同时也说明了现在大众审美需求呈现多元化,而现代声乐艺术已经不能使其满足了。这就需要大力的鼓励发展声乐艺术,发展多元化的声乐演唱风格,以及开展更多的声乐艺术活动,促进世界声乐艺术领域里多元化风格的融合与发展。

石惟正教授说:“唱法源于风格,而风格又源于特定范围观众的审美,因此,研究唱法就要在观众的审美需求中找到依据,不然这种唱法就是脱离实际的无源之木,无本之木。”(2)由此可见,演唱评论从另一方面为我们反映了听众的审美回馈。由于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的评论接踵而至,让音乐工作者从作曲家到演员得到了信息反馈去更好的创作和演绎作品,从而最大程度的促进了音乐艺术及歌唱艺术的良好发展。

4 结论

毋庸置疑的是伴随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所带来的影响很大且伴随而来在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但是不管怎么变,国家的灵魂、文化之精髓不能变。歌唱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歌唱的物质手段是不断流动的时间,而他的表现手段是人的声音以及语音语调,声乐通过这些来传达人们的感情,塑造一定的人物形象和音乐形象。多少年来,歌唱艺术在文化发展的大河流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当然促进歌唱艺术繁荣发展的因素不仅仅局限于本文提到的几点,还有很多发面,有待于今后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石惟正.歌思乐想——石惟正音乐文集[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2]周耕著.中国传统民歌艺术[M].湖北:武汉出版社,2003.

[3]管林.声乐艺术民族风格[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1.

[4]家浚.音乐风格的个性和共性[M].人民音乐,1983.

[5]魏丹娇,李坤霞.歌唱风格与唱法[J].飞天,2010.20.

[6]王梅.歌唱风格与歌唱方法浅论[J].艺术教育,2011.4.

[7]郭伟萍.中国声乐艺术风格比较研究[J].学术论坛,2005.2.

多元化发展 篇5

它是黑人民间产生的一种演唱形式,起源于美国黑人奴隶的圣歌、赞美歌、劳动歌曲、叫喊和颂歌,与黑人的种植园歌曲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布鲁斯歌曲是黑人早期悲惨生活的写照,奴隶们边干活边唱歌,曲调是祖辈们世代相传的,歌词中饱含对世事的嘲讽和朴素的幻想,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向往、对爱和摆脱束缚的渴求。

可以说聆听布鲁斯歌手的演唱是一种享受,他们的演唱不仅感情真挚,风格自由,而且他们善于用假声、叫喊、呻吟、哭泣、嘟囔等手段渲染情绪。布鲁斯的伴奏乐器一般是吉他、钢琴灯。乐器演奏者可以超越和弦的限定而随意发挥,除了动听的忧郁旋律外,他们还可以制造小刀刮擦的声音和使用滑棒的声音,以及模仿主唱的哼唱等,即兴演奏非常精彩。

爵士乐是美国音乐对世界的一份厚礼。

它是具有奇特的节奏和非洲和声色彩的音乐形式,有欧洲古典音乐的乐制,还有令人眼花缭乱的即兴演奏。直至今日,爵士乐以多种形式活跃在舞台上,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全世界几乎每个角落都有人聆听它和演奏它。经过百年的演变和融合,早已突破了地域、种族、国界的局限,已超越了单一种类的音乐概念。

爵士乐的内涵无穷大,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在爵士乐作品中找到各种音乐种类和各种民族地区特有的音乐风格的影子。尤其是在现代爵士乐作品里,几乎包含了你所能知道的所有音乐风格。

摇滚乐源自美国,是20世纪中叶发展起来的一种流行音乐。它是吸收了多种音乐元素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流行音乐,带有浓重的商业色彩。

从音乐成分上看,摇滚乐吸收了美国黑人的“节奏与布鲁斯”、宗教音乐、美国乡村音乐、西部音乐、爵士音乐的特长,融合了其他流行音乐等各种音乐元素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流行音乐,特别强调了音乐的节奏和表演时的身体动作。

摇滚乐的主要特征有:1.它是以歌手演唱为主要形式,节奏比较强劲,曲调变化比较少,和声相对比较简单,主要以三和弦为基础,乐曲结构短小精炼;2.摇滚乐乐队人数较少,常常只有四五个人;3.摇滚乐常用的乐器“四大件”是:电吉他、电贝司、电子琴、鼓,有时候也会加入钢琴、萨克斯管、小号、单簧管、长号等;4.摇滚乐的歌手常常可以自编、自演、自弹、自唱。在摇滚乐中,个人的创作灵感支配一切,不受任何传统格式的约束,不追求完整性,易于掌握和传播。

摇滚乐已不再单纯是一种音乐,它已超越了音乐的范围,成为青少年的一种信仰、一种幻想、一种追求,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成为一种社会力量,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世界语言,一种政治行为和一种社会观念。

乡村摇滚是由一些有着乡村音乐背景的年轻人受到摇滚乐的影响后所创造的一种融合化的乡村音乐。

早期的摇滚乐的旋律风格融合了西部摇滚、当时的粗犷音乐以及乡村音乐的许多成分。很多著名歌手采取了这种方式。如“猫王”在开始他早期乡村音乐生涯的时候,就采取了这种方式。他们将乡村音乐和摇滚音乐相融合,融入大量的乡村音乐和布鲁斯成分,还采取了典型的韵律和和声,这种抒情主题带来了极大的感染力,再加上摇滚乐的电声乐器的用法,受到青年人的热烈欢迎。

艺术摇滚于20世纪60年代末兴起于英国的一些受过古典音乐熏陶的摇滚音乐家中,他们把古典音乐于摇滚乐结合在一起并由此产生了艺术摇滚。

艺术摇滚的创作一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比较简单的做法,在摇滚乐中引用古典音乐片段,或把一首古典音乐作品改编成摇滚风格;另一种做法是将摇滚乐队和管弦乐队(或其他古典音乐合奏形式)混合,或者用摇滚乐语言按古典音乐的发展手法、结构形式创作而成。

由布鲁斯,爵士乐和摇滚乐的形成和不断发展来看。音乐由早期作为工作时的哼唱小曲,在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一步步地发展为听觉、视觉以及幻想三位一体的艺术形式。现在的流行音乐早已不是单一的曲风曲调,而是融合了多种风格,多种乐器,多种情感的多元化音乐。

迈克尔约瑟夫杰克逊,是一名在世界各地极具影响力的流行音乐歌手、作曲家、作词家、舞蹈家、演员、导演、唱片制作人、慈善家、时尚引领者,被誉为流行音乐之王,是流行乐和流行文化的代表性人物。在20世纪80年代起的整个现代流行音乐史上缔造了一个时代。杰克逊改变了流行音乐和音乐录像艺术,在现代流行音乐造就了自己的王国。他对于音乐的热爱已经上升到至高的境界,在每一次的演唱,都把自己沉静在对音乐的感悟里,那种疯狂,那种执著,那种喜爱,那种狂放,那种放荡不羁的对音乐的情感影响到每一个观众。他的音乐不再仅仅是场视听盛宴,更是一种感悟,一种感动。有人说杰克逊是全世界最熟悉的陌生人,他活在自己的梦幻国度,以天马行空匪夷所思的想象力透过它的舞蹈,音乐,MV还有舞台来实现梦想。他的梦想使他拥有了超越宗教、种族的跨文化力量。而他用这种伟大的力量不断地向人们传达着种族平等,保护地球,慈善事业等思想与精神,让人们能够醒悟,能够一起创造美好的世界。

目标引领 分层教育 多元发展 篇6

中学、中职学生中的一部分人没有把握好初中阶段的学习,缺乏纪律约束意识,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缺乏行为控制能力,他们很多文化基础差、不爱学习,信心不足、自卑感强,追求物质享受、缺乏吃苦创业精神,行为规范和自律能力差。对这样的学生,德育教育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必须分层次实施德育教育。

二、德育分层教育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第一,高中以及中职学校学生在校时间通常为三年,要在这么短的时间,改变原先已有的不良习惯实属不易,这就要求我们在学校管理中,加大德育教育的力度,尤其要发挥团委的育人作用,紧紧围绕掌握必备的学科知识、培养综合素质、逐步养成良好品德、初步形成理想信念这四个层级的目标。

第二,学校在招生时往往更多地考虑学生的“量”,势必造成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参差不齐,每个学生又都具有不同个性。因此,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能一刀切,不能用一把尺子来衡量,而要以学生原有的表现为基础,分层制定德育教育目标,因材施教,因人而异,通过分阶段的整体目标和差异化的个人目标使学生获得德育方面的提高,从而实现多元发展。

三、德育教育培养目标

正如国家中长期规划纲要所提出的,我们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对我们的学生来说,若干年后也许不是社会精英,但应是合格公民,应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劳动者,应有一个充实的人生。只要我们是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为了树立学生探求真理的勇气和信心,是为了培养学生探求真理的方法和途径。因此作为学校教育应为他们终身学习打好基础,为他们走向社会打好基础。在德育中,建立以养成教育为核心的育人目标、以技能教育为核心的成才教育、以荣辱教育为核心的思想教育。这三点为目标的德育培养整体目标,同时辅以因人而异的个人目标通过明确的、有层次的目标,让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获得充分、有效的发展,以德育的发展奠定他们提高综合素质的基础,最终达到因材施教、多元发展的目标。

四、德育分层教育体系构建的工作方法及技巧

1.创设多彩社团,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多彩社团德育教育任重道远,学校可以通过团委创设多彩社团,潜移默化的促使学生的转变。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予学生展示自己个性的舞台,既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可以开办各类型专题讲座,举办各类专业技能的竞赛与展示等,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同时可以通过多元评价来进一步推动多彩社团的发展。让多元评价成为多彩社团、学生多元发展的动力。

2.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如果说多彩社团是软件的话,那么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就是硬件。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是形成德育教育氛围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它能让人赏心悦目,感受到美的气息,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熏陶和影响,促进学生们良好习惯的养成。

3.德育工作体系的构建

德育分层教育体系的构建,不能单纯依靠班主任或政教处,这已远远不能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我们需要建立多层次、多結构的德育教育网络体系,营造校园浓厚的德育教育氛围。通过探索,构建一个德育网络,对全校师生施以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的管理和自我管理,教育和自我教育,以期收到全员自觉育人的良好氛围和风气,形成学校教职工全员参加、全方位育人、自觉育人的合力。

4.德育目标的确立以及目标的实施方法与途径

对学生德育目标分层的具体实施方法可分为整体目标、个人目标两种。

(1)实施整体目标。三年德育的整体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这一过程中尤为重要的是教师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以诚相待、以情动人,有独特的人格魅力。

(2)实施个人目标。个人目标的制定必须因人而异。针对每个学生自己的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个人目标。

至于如何实施,光靠简单说教不行,靠行政命令更不行。必须是一种理论上的指导、思想上的启迪、行动上的实践、情感上的交流过程,是知、情、意、行的高度统一。同时还需要建立分层次的多元评价体系。分层次实施德育目标要建立对学校、年级、班级、学生等几个层面上的评价方案,形成完整的评价体系。学校对班主任工作的管理,也可以改变单纯的教学成绩说了算的机制,可以相应的从师德、后进生转化、班干作用、师生关系、掌握心理、班会效果、班风班貌等方面形成一套评价办法,做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坚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注重教育过程的评价,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促进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向有利的方向发展。

五、问题与对策

针对德育教育整体上实效偏低的情况,我们要深刻剖析原因,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科学的分析。除了认识不到外,还可能有操作方式上的不当,有客观环境的影响以及学生自身的不足,这就要求我们努力提高德育实施过程中精细化、规范化水平,特别要通过学习心理学,认真研究新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深入细致的做思想教育工作,采取新的有效的德育工作策略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让思想教育落在实处。

总而言之,针对中学中职学生德育工作中的分层教育,我们要定目标,进行目标引领,进行分层教育,最终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实现学生的多元发展的目标。

多元化发展艺术教育 篇7

1 我国农村教育导向中存在的问题

1.1 错位的教育目标

长期以来, 由于受到社会经济、政策制度、文化思想等因素的影响, 我国农村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一直以“城市中心”为最终取向, 培养单一的脱离农村、脱离农业的人才, 严重脱离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的生产生活实际, 在这样的教育目标指导下, “高考”作为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 成为农村教育唯一的评价标准。但由于学校硬件、师资和资讯等方面的天然劣势, 这种以高考升学为评价标准的农村教育, 根本无法与城市匹敌, 农村学生的大学入学率只有城市学生的十几分之一乃至几十分之一。绝大多数的农村学生, 只能成为极少数精英学生的陪衬, 成为这种教育体制、目标机制和评价机制的牺牲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 使得绝大多数学生感到升学无望, 逐渐对学习失去信心和兴趣, 同时, 大学里昂贵的学费和城市的生活费用, 以及大学生就业难等现象更推动了农村“读书无用”的氛围, 导致部分学生辍学务农或进城打工。在应试教育和读书无用论的双重危害下, 农村义务教育辍学率居高不下。

1.2 教育内容“离农”

课程是农村教育的核心问题。在农村教育中, 课程内容城市化倾向特征比较明显, 课程设计、教材编写与农业生产经营、城乡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相脱节, 严重脱离农村实际, 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采用相同的教材、教法、进度,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村教育质量。我国现阶段农村普通中学教育中学到的基础文化课, 根本无法解决农村产业技术与经营管理问题, 很多学生在升学无望进行农业活动时, 无法尽快融入当地的经济活动中。在目前的农村社会, 绝大多数从事农业活动的人员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技术培训, 或者只接受过单纯的基础教育, 他们缺乏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 又缺少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 仅依靠他们自身的能力将基础教育的知识功底直接转换成职业技能是不现实的, 更何况在农村根本就不具备这种转换条件。农村教育的内容严重脱离农村实际, 致使农村教育的经济功能十分低下。

1.3 教育结构单一

现行的农村教育结构主要是普通教育, 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比较薄弱, 整体结构单一。普通教育的主体部分是农村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阶段后的农村高中教育已成为农村教育的“瓶颈”, 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以城市教育为中心, 农村初中课程脱离学生实际生活的现状并未得到重视和改善, 担负着转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培养现代农民重任的职业教育在农村教育结构中地位低、所占比例少, 作用微乎其微。在农村成人教育方面, 以往的“农科教结合”、“三教统筹”的策略尽管方向正确, 但由于资金不足、各部门间协调少、缺乏组织制度等原因, 使农村成人教育流于形式, 无法真正起到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的作用。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薄弱, 严重影响农村中等人才的培养, 也使农村高级人才奇缺。据统计, 我国每年有700多万农村初中毕业生没有机会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 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农村劳动力中, 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20.00%, 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培训的只占3.40%, 接受过中等技术教育的仅占0.13%, 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0%。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 劳动力素质差, 有数据显示, 我国农村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 与城市平均水平相差近3年。在15~64岁农村劳动力人口中, 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不足1%, 比城市低13个百分点。全国现有8 500万文盲、半文盲, 3/4以上集中在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和国家级贫困县。

在错位的教育目标指引下, 现行的农村教育体系忽视了农村教育的特殊性、阶段性、差异性和不平衡性, 急需解决日益突出的农村教育问题、改善农村教育整体滞后的局面。笔者认为, 农村教育要充分考虑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因素, 走多元化发展道路。

2 农村教育培养目标应多元化

我国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方针指明了农村教育的总方向, 农村基础教育本应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基础、为农村培养合格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要焕发农村教育的活力, 必须对农村教育的目标进行认真审视, 立足于全体学生的发展, 在培养农村各级各类人才、服务广大农村的基础上, 确立多元化的农村教育培养目标, 这才是农村教育的客观定位。

3 农村教育结构应综合化, 课程内容应农村化

除了重视基础教育之外, 农村教育还应当把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放在农村教育结构的重要位置。要通过农科教结合、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教结合, 培养出农业科技人才和技术人员, 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和科技素质, 增强农民对科技的吸收和运用能力, 科技与经济的发展才有可能实现。农科教结合是新世纪农村工作的主题和农村发展目标。农科教整合系统是把农业科技 (包括科研、推广) 、教育和农业经济当作一个有机的整体, 形成一个完善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 农业科技 (包括科研、推广) 、教育和农业经济这三个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之间、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关性构成了农科教整合系统的框架。

从农村基础教育来讲, 农村基础教育课程与城市基础教育课程虽有共同点, 都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但农村教育要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 培养为农村服务的人才。农村基础教育课程要与农村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 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在农村初中教育课程结构中, 开设一定的职业教育课程, 重视和开发农村“绿色证书”教育课程, 不仅仅满足于证书的发放, 而要把农业基本常识教给学生, 培养需要的农业人才。

4 运用农村特有教育资源, 发展乡土教育

从表面上看, 农村的教育资源缺乏, 但从人的发展和文化的角度来看, 农村有着城市所不具备的乡土文化, 合理优化运用这些资源对于农村教育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一是农村本土的地方文化、民间文化的熏陶, 比如乡村有许多民间节日、仪式等, 各类人群活跃其间, 在享受节日欢乐的同时, 也接受了潜移默化的文化传递, 在某种程度上这是融入生命的教育, 影响极为深远。二是大自然的熏陶, “人在大自然中”这本身就是一个最基本的、最重要也是最理想的教育状态。“脚踏泥土、仰望星空”的生存状态, 对人的精神成长具有决定意义。三是乡村生活的精神空间熏陶, 在农村, 大多数家庭的所有成员生活在一个庭院里, 朝夕相处, 邻里间鸡犬相闻, 来往密切, 形成充满亲情、乡情的精神空间和一种口耳相传、身教胜于言教的教育方式, 这对农村孩子健康成长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正如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刘铁芳教授所说:“乡村地域文化中原本就潜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传统的乡村教育体系中包含着以书本知识为核心的外来文化与以民间故事为基本内容的民俗地域文化的有机结合, 外来文化的横向渗透与民俗地域文化的纵向传承相结合, 学校正规教育与自然野趣之习染相结合, 专门训练与口耳相授相结合, 知识的启蒙与乡村情感的孕育相结合。”这既是乡村教育的特点, 同时也构成了其特殊优势。因此, 农村教育的发展必须和农村本土文化的重建及自然环境的保护相结合, 形成良性的相互补充与推动。换言之, 我们要通过对乡土文化的研究、整理、重建, 对自然环境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为农村教育提供内发性资源;同时, 通过教育使本土文化传统在年轻一代中传承, 唤起保护自然环境与家园的意识, 并把这种意识传承下去。

多元化发展艺术教育 篇8

我国现有的课程体系,课程分类较为单一,除了与专业相关的音乐理论课之外,就是一些政治课和外语课,而且政治课与外语课大都照本宣科,缺乏实践性,学院内各院系之间课程设置没有联系,于是形成各专业的学生大都只重视技术训练,忽视了艺术的表达;注重专业学习,忽视了文化的积累。然而,21世纪的今天,社会更多的是需要一专多能的人才,探索符合当前人才培养要求的多元化课程体系就显得尤为关键。

目前我国音乐理论课程过于传统,应根据各专业的需要做出调整:

1. 对于器乐表演类的学生应加强室内乐、艺术指导和音乐文献等课程的开设。

大家都知道独奏家和国际大赛的获奖者毕竟是少数的,大多数学生将来的定位就是教师和艺术指导,所以室内乐和艺术指导是符合当前人才培养要求的重要课程。如果不早日学习这几门课程,那么在为器乐伴奏、声乐伴奏上很难合作默契,很难了解艺术指导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在以后的工作中很难适应,所以开设这些课程势在必行。

2. 此外,声乐学生的重唱课、歌剧排练课、合唱排练课的开设也有必要。

中国人的嗓音条件可以说是世界一流的,但是为何有些歌唱家走向世界各地的歌剧院时应聘落聘呢?原因之一很大一部分是他们唱独唱时都非常好,但是在重唱、宣叙调、合唱时明显不如外国人,缺少合作意识。目前,合唱与歌剧表演的形式在国内日益升温,积极开设这些课程也正是顺应时代的需要。

3. 对于音乐学,作曲等理论方面的课程设计应增加其实践性。

由于音乐学,作曲等院系的学生以研究创作为主,很少涉及到实践,缺乏时效性,久而久之研究创作的作品能发表的少之又少,而音乐学习最终还是要走向生活,融入大众,所以他们的课程设置应与表演系的课程交叉整合。除此之外,音乐学系的课程目前大都只重视传统音乐的研究,很少对20世纪之后的现代音乐予以重视,然而这些现代音乐已成为了如今的音乐主流之一,所以现代音乐课程的教学不容忽视。

4. 现在很多专业音乐院校都设有示范性质的院系,学生培养的目标很清晰。

但是目前音乐教育系的课程体系没有系统化,与表演系的课程设置如出一辙,不能反映出教育的特点,所以开设各个专业的教育法这门课程十分重要,并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实践试讲。

5. 开发课程资源。

目前我国音乐教育的课程设置多以西方音乐为主,然而要实现音乐教育的多元化,就必须先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体系,合理安排中国音乐在教学中的比例,对于各个院系都可以开设世界音乐、中国民族音乐、中国音乐史等课程,通过这些课程使学生多了解本国丰富的音乐文化,发扬本国音乐的多元化,才能创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化音乐教育体系。

二、发展多元化教学模式

1. 个别课教学不论什么程度的学生都应该改为一学时,从“保姆式”的教学转变成“创新式”的教学,让学生走进电脑信息的教学系统,进入图书馆的海洋中遨游,多听多看资料,培养学生自我动手能力。

2. 为了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笔者认为可增加小组课模式(5人一组),每周一次,教学内容由任课老师选择(如踏板专题、作品赏析、教学纪录片、小型新演奏会等多种内容),目的是使学生能接收到更多的新的信息,也能使同学之间互相观摩学习。

3. 英语教学和人文教育的问题。英语教学模式要有新的改进,多组织学生听、说,尤其是在说的方面加大力度。目前有些学生学习英语多年,但是从不张嘴,音乐方面的英语更是不会,这样怎能与国际接轨呢?所以笔者建议:教学除了英语考试的教材外,应该花一定的时间学习相关音乐英语的知识,利用学生会、班委会组织的英语角、演讲等活动,使音乐学院学生的英语水平有所提高。同时还要加强人文教育,引导学生有多方面的爱好,如美术、摄影、文学等。国外大师曾这样评价中国的学生,例如钢琴学生,基础打得非常好,小时候就展示出演奏才华,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反而出人头地的不多,而国外的学生,开始学习都是兴趣,没有压力,气氛宽松,年龄越大,更能显现出较强的能力,这点充分说明了国外和国内教学上的差异,说明了文化底蕴的不足。音乐是文化的范畴,所以在音乐教育中应发挥社会文化各学科的各种职能,从根本上加强学生的艺术修养,摆脱“重技术、轻艺术”的现状。所以加强边缘学科(美术、摄影、文学等)的学习是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关键,笔者认为可采取专业课程+任意一门边缘学科的系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全面的发展,形成多元化教学模式,适应社会的需要。

三、重视人才队伍,加强师资建设

当今世界人才竞争十分激烈,谁拥有强大的师资队伍,谁就能够在音乐领域上占有一席之地。对于师资建设,笔者有以下观点:

1. 大力引进人才

目前我国经济形势看好,许多音乐人才纷纷回国创业,因此要充分利用这种有利时机,创造条件把吸引人才工作做得更好。教师队伍建设要多元化,呈梯队型,要有名牌教授、名牌演奏(唱)家挂帅,鼓励教师业务冒尖,全方位、多投入的帮助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我们要大力引进人才,广纳百川,进一步完善师资培训体系,聘请著名高校、科研院所、演出团体的知名专家学者为我系的兼职教授、名誉教授和客座教授,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优秀音乐人才吸引到我国来,使我们的教师队伍更加全面、协调,这将有利于我国的音乐教育走向国际化,与世界接轨。

2. 加强师资建设培养工作

在各大专业音乐院校内,大部分教师都只是担任个别课的授课,然而,如今我们更需要教师除了演奏、演唱一流外,还具备各方面的知识和修养。如小提琴教师在上个别课同时,还能担任室内乐的教学;钢琴教师的独奏和伴奏都要是一流的。所以,在教师的培养工作上,特别是青年的培养,演奏(唱)专业的教师除了提高自己的演奏(唱)水平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如中西方音乐史、和声、作品分析、英语等,对青年教师进行相应的多元化音乐教育培训;加大青年教师的课时量与培训力度,通过选拔每年选派1~2名教师到国内外优秀学府进修和提高,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政策;同时鼓励有能力的青年教师参加国内、外各种音乐比赛,资深教授要担任起培养青年教师的任务和责任,把自己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传授给年轻一代,扶上马,送一程,让他们早日担当重任。

四、培养创新意识

1. 教育方法创新

要实现多元化的音乐教育,除了加强基础的音乐技能培养和传统学科的学习以外,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更加重要。学生与教师是一对很微妙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要摒弃“填鸭式”、“模仿式”的教学方法,多进行“互动式”、“启发式”的教学,明确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引导的作用,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只有这样,表演专业的学生在处理音乐作品的时候才不至于盲目模仿,在把握正确音乐风格的范围内,更好的进行二度创作。同样,理论专业的学生才能不断提出新的观点,发表新的研究成果。

2. 创作中国特色的新型作品

音乐源于生活,在音乐史的长河中,大凡音乐家都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深入生活、深入民间才能获取音乐的营养,创作出流芳百世的优秀作品。创作中少一些束缚,多一些鼓励,深入民间、深入生活,把有地方特点的音乐挖掘出来,通过比赛、媒体、互联网宣传开来,将我们民族的音乐推向国际的舞台。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是教育的目标, 所以发展多元化的音乐教育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将立足于我国专业音乐教育基本现状, 提出现代音乐教育多元化发展的各种构想, 文中包括:课程体系多元化、教学模式多元化、师资力量多元化、提高创新意识四个方面的思考与探索。

多元化发展艺术教育 篇9

关键词:新时期,合唱艺术,多元化,发展

合唱艺术自西方传入我国以后,在鸦片战争之后得到广泛传播。经过“五·四”的洗礼,合唱艺术在我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合唱艺术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后来因为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而停滞。“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和思想束缚的解放,我国合唱艺术在新时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并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一、合唱艺术起源、发展及现状

合唱艺术最早起源于西方,从欧洲中世纪的宗教音乐中能看到其最初的雏形。合唱艺术传入中国,最早是在唐朝,其后一段时间的传播,主要限于“点”上的传播,例如,在明代,只是在天主教堂中开展宗教式的合唱活动。到了清朝,聘有西洋乐师教授西洋乐知识,对合唱也只是涉猎。真正使得西方合唱艺术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是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当西方列强用战争打开中国清政府闭关自锁的国门以后,西方的文化也随之进入。在当时中国一部分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教育改革方针的新式学堂中,普遍实行东西合璧的教学方式和艺术创作探索,即曲调合一,采用西方一些歌曲的曲调,由中国人自己来填词。这其中的代表人物首推李叔同,他编写的合唱《春游》,是我国首部按照多声合唱手法创作的曲子,至今仍广为传唱。

“五·四”运动给合唱艺术带来的积极影响。1919年,中国爆发“五·四”运动,既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爱国主义运动,也是中国一场新思想和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爆发使得中国民众从思想和精神上接受了一场深刻的洗礼,同时也给中国的音乐艺术包括合唱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它使得中国的音乐家们在学习和吸收西方音乐创作时更为积极和开放,这一时期所创作的音乐作品也更多。为切合当时的国内形势,爱国主义成为了当时大部分音乐创作的主题,并体现出了积极向上、慷慨激昂的共同特点。“五·四”运动使得中国的合唱艺术有了进一步的进步和发展。

“五·四”运动以后至新中国建立之前合唱艺术的发展情况。“五·四”运动以后的一段时间,中国的合唱艺术按照兼容并包的方式沿着学习吸收创新的路子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后的一段时期,发生了中国近代史上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那就是日本的侵华战争和中国的抗日救亡运动。面对中国军队在侵华战争初期的溃败,为了增强全国人民抗日的信心和勇气,中国的音乐家们加入到抗日宣传的队伍里,创作出一大批表达中国人民斗争决心和信心的作品,充分反映了人民的心声和时代的要求,同时也将中国的合唱艺术发展推到了新的高度。这其中的代表作品,有洗星海创作的《九一八大合唱》《牺盟大合唱》以及被国人传唱至今的《黄河大合唱》,黄自的《抗敌歌》《旗正飘飘》等。这些作品,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气息,有着很强的政治性。在抗战时期,以冼星海、聂耳、贺绿汀、任光、黄自、吕骥等为代表的中国音乐家们,充分发挥出了合唱这种艺术形式的优势,创作出或低沉、或雄浑、或激昂、或果决的作品,给人以无穷的力量和鼓舞,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作出了特殊的贡献。在中国命运危急的艰难时刻,中国的合唱艺术因为当时特殊政治、社会、文化条件的影响而走上了一条独特的自我发展之路。

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合唱艺术的快速发展与停滞。新中国成立以后,合唱艺术曾经有过一段快速发展时期。合唱创作的题材更加多样化,在音乐表现手法也有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合唱中开始出现领唱与齐唱相结合的编排,以活泼生动为表现主题的儿童合唱在这一时期也创作了不少;二是有中国特色的合唱艺术开始形成,在创作中,作曲家们以中国传统民歌、古曲为素材,以西方合唱技法来改编,形成了中西混合合唱艺术风格;三是出现了融入表演的合唱作品,如《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四是成立了国家级专业音乐组织,在1955年前后,成立了中央乐团合唱团等多个专业合唱团体,标志着国家对为我国合唱事业的高度重视,为合唱的高速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五是国际交流更加频繁,在当时的条件下,主要是与社会主义国家阵营的交流大大增加,主要以苏联为代表。通过一系列的交流活动,我国合唱音乐的整体水平较之以前有了飞跃式的进步,合唱理念、创作和表现技法等方面与前一阶段相比,有了实质性的大跨越。但是,随着“文化大革命”的来临,我国的合唱艺术遭到了巨大的破坏,其发展出现了停滞。在“文革”十年中,我国创作的合唱艺术作品按照当时的历史环境,主要创作的是一些歌颂“文革”的作品,还有就是“造反歌”,这些作品的特点是内容高度政治化、概念化,并且相互抄袭致使相似度很高,除了根据政治需要用来表达政治主张和情感以外,没有体现出更多的艺术价值。

“文革”以后,由于思想压制的去除,我国合唱艺术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繁荣景象。“十年浩劫”过后的新时期,我国的合唱艺术创作有了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所创作的作品也更加广泛,艺术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例如,以歌颂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为主题的《密林深处的歌声》,情感真挚,令人荡气回肠。到了80年代后期,我国合唱艺术受到流行音乐的冲击,再一次受到考验。但是,从“文革”以后我国合唱艺术在新时期的总体发展情况来看,创作主题由政治化转向多样化,从热衷于政治倾向和情感的表达转向了对祖国河山、历史人文、风土人情、情感抒发,其题材有历史的、现代的、歌颂自然风光的、表现现实生活的,有的还结合了古代的、地域性的元素进行创作,甚至还有作曲家融入了我国传统戏曲化的元素进行创作。在表现手法上也是推陈出新,出现了迥异的合唱音乐风格。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时期,合唱艺术在全国的普及率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合唱艺术越来越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全国大、中、小学中合唱团体蓬勃发展,有的学校甚至还把合唱列为了必修课,全国性的和地方性的合唱比赛遍地开花,合唱人才层出不穷。不少地区还在劳动节、国庆节等节日定期开展合唱比赛和相关活动。合唱创作理念和演唱水平等在整体上也得到极大提高,在新时期,我国的合唱艺术呈现出百家争鸣,多元化发展的良好态势。

二、我国合唱艺术多元化发展的内部和外部因素

(一)内部因素

众所周知,内因相对于外因,是促进事物产生质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决定我国合唱艺术多元化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合唱艺术自身的矛盾运动。随着我国合唱艺术在近代的发展,除了在主题创作上取得突破,将历史和现代进行结合,民族特色与世界潮流也出现了整合的趋势,另外,在表现技法上,有的还融入了我国南方或北方民歌的特色。可以说,我国的合唱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全方位的实现了整体水平的提高和发展。合唱艺术自身发展的矛盾运动,结合时代主题,形成了我国各个时期的合唱艺术主流风格。到了新时期以后,由于音乐文化创作环境的开放和宽松,我国的合唱艺术与新时期丰富的时代主题和群众文化相结合,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多元发展的趋势,也更加明朗和清晰。

(二)外部因素

一是以前的主题单一的“一元化”风格无法满足我国大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出于政治的需要,我国的合唱艺术在创作主题上出现了一边倒的现象,即几乎所有的创作全部以满足政治需求为目的,以歌讼“文革”为主题,内容单一,表达形式呆板,艺术性丧失殆尽。这些“一元化”风格的合唱歌曲,在那个狂热的年代,一度受到追捧。但是,随着十年“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政治化的热情不再,艺术开始回归于社会,我国大众不再把“文化大革命”期间创作的合唱作品作为追捧的对象。取代这些“一元化”作品的,是新时期音乐家们切合时代主题创作、具有创新艺术表现力的多元化合唱作品。二是合唱艺术的市场化要求必须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文化艺术的市场化成为一大发展趋势。为了适应这一趋势和商品化要求,合唱创作必须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开展创作主题的多元化创新,通过对表现手法的深度挖掘和整合,来满足新时期大众的文化需求。因此,外部因素,也是使得我国合唱艺术向多元化发展的重要原因。

三、我国新时期合唱艺术发展多元化的表现

(一)创作主题的多元化

创作主题,主要指艺术作品中再现的事件或现象。创作主题的单一和丰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合唱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其主题从单一到多元,经历了较长的时期。在新时期的主题,主要分为大众合唱、艺术性合唱、民歌或古曲改编合唱、流行音乐改编合唱等类别,包罗了讴歌时代、人物、地区风情、爱国情怀等多种题材。

大众合唱,指的是以表达群体性情感情绪、对演唱者的演唱素质要求不高的合唱歌曲的总称。这类歌曲具有参与面广泛,抒发情感较为浓烈等特征。主旋律一般明快流畅,歌曲易学易练,极为适合学习和传播。因此,这类歌曲普遍受到大众的欢迎,在全国各地区的传播也很广。有的地方还对这类合唱歌曲进行了改编和再创造,甚至把舞台表演等内容也融入到其中。代表作有《在希望的田野上》,深情地表达出广大农民对于新生活的向往和喜悦。

艺术性合唱,这类合唱作品表现手法较为高深,对演唱者的素质要求较高,能够表达出人们细腻而丰富的内心世界。这类作品主要为了满足高端听众对合唱歌曲的需求,对听众的审美能力要求也较高。也正因为如此,这类作品的流传不如大众性作品广泛,但是它代表的是一个时期合唱作品的专业高度。例如,《雨后彩虹》,音乐抒情诗《蓝天,太阳与追求》等作品。

民歌或古曲改编合唱,顾名思义就是以民歌或古代歌曲为基础融合现代合唱技法进行创作改编,形成新时期合唱的一个门类。利用民歌来改编的作品,侧重于反映地方风俗和人情,利用古曲来改编的作品,则主要侧重于古代优秀诗词的利用。这些具有浓烈地方特色或古为今用的作品,展现出了中华民族的特有文化,很多一经面世,就风靡一时。例如,《掀起你的盖头来》《葬花吟》《胡茄吟》等。

流行音乐改编合唱。“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在80年代中后期兴起的一股流行音乐的热潮,至今仍未见消退。流行音乐的兴起,从最初被怀疑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糜糜之音到被批为俗文化,质疑的声音从未停止过,但是,流行音乐却以其在大众中的顽强生命力而从未消失过,历经二十多年垫定了不可替代的地位。将流行音乐改编成合唱,是将雅俗文化交合的一种全新创作形式,更利于流行音乐向大众传播。其中的代表作有《弯弯的月亮》等歌曲。值得一提的是,《弯弯的月亮》的编配手法,以女高音、女低音分别担任主旋律和副旋律,而把男声作为和声,营造出一种特别的意境效果。

(二)演唱风格的多元化

歌为心声,直抒胸臆,是大众合唱类歌曲的演唱特色。自“文化大革命”结合以后,我国的社会和经济建设逐渐走向正轨,人民群众的生活欣欣向荣。为了表达对祖国、对党、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深情赞美,这一时期,作曲家们创造出了很多饱含激情的大众合唱作品。其用声特点,大部分是要求雄厚稳健,挺拔有力,力求表达坚定和广阔的气势。可以说,正是大众合唱的创作主题,决定了它的用声风格。

艺术性合唱的用声风格。由于艺术性合唱在专业水准上要求高,因此其传播面远比大众合唱小。艺术性合唱在用声上对演唱者的要求很高,除了要求演唱者必须具备较深的艺术修养,还要有较好的发声音质,声线细腻、吐字清楚,要能够以歌声来恰当传递和表达情绪情感。艺术性合唱往往代表的都是专业水准,其用声风格非常讲究,由于演唱难度大等原因在合唱中的普及程度比大众合唱等低,近年来,随着我国合唱普及程度的全面提高及专业化教学在大、中、小学中的开展,艺术性合唱逐渐开始被大众所接受,其用声风格和要求也出现了被其它几种合唱门类所模仿和改造的趋势。

民歌或古曲改编合唱的用声风格。这一类合唱的用声风格,由于地域不同、主题不同、时代不同,而具有较大的差别。概括来说,民歌合唱有三种不同类型的用声风格:一是自然表达型唱法,民歌源于我国各地,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如贵州同族大歌等),是我国少数民族同胞对生活情感重要表达方式,因此具有浓烈的民族气息和生活气息。这类用声方法的特点是以真声为主,直抒胸臆,要求声音明亮清楚,突出地方特色,着力表现当地生活气息;二是艺术合唱与自然表达型唱法结合型,这种用声方法体现了新时代对传统民歌的创造,在唱法上多在领唱独唱部分保留自然表达型唱法,而在合唱部分则用艺术合唱的用声方法,其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找准两种风格的最佳契合点;三是艺术合唱的用声方法,这类合唱作品主要是在新时期创作的民歌,是作曲家以民歌素材在新时代进行的创作,演唱者也大多是专业院校出身,具备艺术性合唱的功底和素养。古曲改编合唱的用声风格则以着力表现古风、古韵见长,要求在声音的运用上要柔和,讲究音质的纯美和情绪的含蓄内敛,这类合唱对演唱者的要求也较高,最好是具备一定的中国古诗词、古文化功底,在演唱作品之前,要把作品中的文字进行反复吟咏,体会和把握其中意味。

流行音乐改编合唱的用声风格。主要有两种用声类型,一是流行音乐的用声方法,流行音乐源于民间,其歌词大多口语化、生活化,因此,这类唱法讲究以气息来支持歌声,体现对歌曲情感的表达和强化,同时,由于这类歌曲所表达的情感种类多,要求对不同内容和情感的歌曲要用不同的呼吸来演唱;二是艺术性合唱与流行音乐合唱相结合的用声方法,这类用声方法是把艺术性演唱的用声方法和流行音乐的用声方法进行结合来完成歌曲的演唱,其成败的关键,也是在于找准两者的最佳契合点,充分发挥两者的表达特长,以增强歌曲的演唱效果。

(三)音乐风格的多元化

历史原因形成的多元化音乐风格。抗日战争时期,出于抗战宣传的需要,我国合唱艺术形成了以慷慨激昂、果决英勇为主旋律的合唱风格,建国以后,在“文化大革命”中又出现了政治化的合唱风格,在新时期,我国的合唱艺术终于从束缚中解脱出来,涌现了大量风格迥异的合唱作品,主要表现在:体现浓郁民族特色或古典韵味的合唱作品,注重个人内在情感表达的合唱作品,高度专业化的艺术合唱作品,借鉴西方现代技法,运用多种新颖手法创作的新时代作品等。新时期的合唱作品,在创作上更加突出个性化特点,深度挖掘民族文化,并与现代文化进行结合,同时还注重古为今用,将古典诗词与现代合唱进行整合创作,体现出独特韵味风格。

民族文化原因形成的多元化音乐风格。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长期以来,由于地域不同、生活方式不同、文化传承不同、风俗习惯不同,各民族在民歌上各具特色,自成体系。由于各民族的民歌风格迥异,很难概括。此处只作择要介绍:汉族民歌合唱风格。汉族作为我国第一大民族,其文化历史悠久,民歌种类繁多,传承至今的主要几种,有号子、山歌、仪式歌等等。蒙古族民歌合唱风格。作为一个长期以游牧为生的民族,蒙古族的民歌题材丰富,形式繁多。以不同的演唱场合来分,有雅乐和俗乐之分,以体裁来分,则有长调和短调之分。其中长调音域宽广、节奏自由,并且还有颤音等独特唱法,充分体现了蒙古民族的生活气息。高山族民歌合唱风格,由于其民族与汉族杂居,以及在语言和生活风俗上的差异,不同地区的高山族民歌在旋律、和声等风格上都具有很大的差别。有的地区民歌演唱以同声为主,有的则注重抒情,还有的以二部的重唱合唱居多。

宗教文化原因形成的多元化音乐风格。合唱艺术最早起源于西方的宗教仪式,可以说,宗教文化对合唱艺术的影响根深蒂固。宗教的主持者和信徒们自从发现团体性的歌唱可以使人受到震撼和影响以后,就一直通过合唱这处形式来传播宗教文化和信仰。宗教文化原因形成的合唱音乐,大多通过合唱的歌词和曲调来共同营造一种和谐、静美、肃穆、神秘的氛围,让人不知不觉的心生向往。

结语

合唱艺术在我国新时期,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和大众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合唱艺术在创作主题、演唱风格、音乐风格上推陈出新,在汲取传统文化精华、挖掘民族艺术宝藏、吸收西方合唱艺术成果的基础上,全面实现了多元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文.中国合唱艺术表演的多元化发展态势分析[J].大舞台,2014(5).

[2]武霄.新时期中国合唱艺术的民族化发展瓶颈及出路[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

[3]云霞.新时期中国合唱艺术多元化发展道路探析[J].北方音乐,2015(8).

[4]何大钧.我国合唱艺术的多元化发展道路[J].戏剧之家,2014(16).

[5]叶嘉敏.浅谈合唱艺术表演方法的多元化发展态势[J].音乐时空,2015(6).

多元化发展艺术教育 篇10

纵观教育全过程, 美术教育在完善人的品格、陶冶人的情操、发展人的智力、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等方面所具有的独特的育人功能是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与发挥的, 这为美术教育, 特别是高职美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从未有过的良好契机, 美术教育进入了重要的发展时期。

1.国内外美术教育的发展现状

1.1国外美术教育现状

(一) 欧美:工具论与本质论的争论与演进

概括欧美的美术教育发展进程, 我们可以看到, 美术教育受到来自各种思想观念的强烈影响, 而这些思想观念又受到哲学、社会状况及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这种影响在美术教育思想上的典型代表是“本质论与工具论”。

工具论又称“儿童中心论”, 以“创造性的自我表现”为目标, 主张教学要建立在学生的兴趣和自然本性上。本质论又称“审美修养论”, 强调科目中心, 主张以严谨的美术课程实现美术的自身价值。工具论与本质论在教学思想上存在着许多分歧, 但在整体上则有一个共同性, 那就是都以个人为本位, 从人的发展需要的角度去认识美术教育。

目前, 人们正尽力在两种观念中取得某种平衡, 以避免偏执于某一思想而带来的局限性。工具论与本质论的争论与演进、发展给世界美术教育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 也必将演绎与论争下去, 以推动现代美术教育的纵、横发展。

(二) 日本:传授与引导的片面吸收与全面结合

日本文化主要以不断吸取外来文化之精髓而生成的, 可说是一种变造文化。以1868年的“明治维新”为界, 此前主要吸收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 以后则主要吸收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就美术而言, 日本的普通美术教育是在吸收、借鉴和综合其他国家的美术教育经验的过程中, 是在全盘西化与弘扬国粹、追求功利与主张精神陶冶的尖锐矛盾交织、演化中不断发展的。我们从日本美术教育发展史可明显地看出日本美术教育的发展是由片面强调到综合运用, 由单一到多样的[1]。

1.2中国高职美术教育现状

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事业的主题, 然而作为素质教育重要内容的美术教育, 无论是在中小学、高校的课程建设与改革中, 还是在发展职业教育中, 都占有显著的发展地位。国家和社会对美术教育的空前重视, 为高职美术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

高职美术教育主要是教育者通过美术手段, 有机实施培养受教育者形成美术的整体性认识与创造能力的一种社会化行为。

长期以来专业美术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侧重于对对象客观形态的描述与认识。在教学中的直接表现就是“技术主义”至上, 专业教学仍是侧重于具体技法、技巧的传授。实用美术诸如——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服装艺术设计、平面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设计专业飞速发展。由于这类专业最易于直接与经济挂钩并能很快产生经济效益, 实用美术便跃身为人们仰慕的专业。相比之下, 昔日受青睐的中国画、油画之类的高雅专业似乎受到冷落。可以说, 历来美术教育都没有像今天这样, 一方面以巨大的热情瞄准社会需要, 重视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而后, 又直接把美术转化为生产力, 广泛地服务于社会, 并从社会中汲取新的养料, 另一方面, 在它的背后也存在很大的危机, 试想如果按照这种发展趋向, 美术教育过分追求商业价值的实用性而忽视审美的精神文化, 那样的话, 美术教育也就失去了它的教育性[2]。

2.高职美术教育多元化发展趋势

当今世界正进入一个信息传递高速化, 文化发展多元化, 商业竞争全球化, 科技发展高新化的时代, 它是一个开放的、多样的、充满矛盾和变化, 以信息流动、资源流动和人才流动为特征的大流动的时代。

为迎接时代的挑战, 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世界各国普遍把目光投向教育, 优先发展教育。在优先发展教育的浪潮中, 中国教育正呈现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跨文化教育。这种跨文化教育发展趋势, 促使素质教育核心部分的美术教育必须向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

2.1美术教育民主化

首先, 美术教育要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培养其民主意识。在美术教育教学中,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 注重内容和形式的趣味性, 以吸引学生, 使学生对美术现象产生持久的兴趣, 喜欢关注和接触美术, 甚至走向从事美术工作的道路, 使美术教育取得更大成效。

美术教育的民主化还体现在尊重学生个性, 重视其自由表现的倾向上。美术是一门“没有唯一标准答案”的学科, 是最易培养学生个性的学科。因而, 世界各国都注重在美术教育中, 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主体意识、创造性能力与和谐完整的个性, 以保证学生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美术教育的民主化还体现在鼓励教师教学富有个性创新精神, 使美术教学更趋多样化。纵观美术教学发展史, “多样性”是其最根本的特点, 而“个性创新精神”则是“多样性结果”的能源和动力。展望未来美术教育教学的发展, 将会更加自觉地发扬“个性创新精神”, 以取得更上一层楼的进步。

2.2美术教育国际化

跨文化教育趋势使民族、国家、地区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日益密切, 信息化的发展更使全球结成了一个“网”, 促进了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跨文化教育趋势使人们相距不再遥远, 交流与合作不再遥不可及, 原本相对封闭的区域美术文化相互沟通、渗透、融汇, 使得异民族文化、异国文化得到相互尊重和接受, 形成了日益为人们所接纳的多元美术文化观。从多元的观点看待世界, 任何艺术都是有存在价值的, 不论是欧、亚、非艺术, 也不论是高雅或通俗艺术, 因而, 在各国的美术教育课程构建中多体现多元美术文化的色彩即重视本国、本民族的悠久美术文化传统, 也注意吸收有价值的异域美术文化。

2.3美术教育终身化

跨文化教育发展趋势促使人们将学习、受教育作为终身进行的事业, 这就使得素质教育核心部分的美术教育必将走上终身化的未来之路。美术从单纯的观赏进一步走向多元化, 趋于实用, 贴近生活, 每天都有新的美术内容、样式、手段等出现, 是人穷尽一生也不能学完的。因而, 提倡美术的愉快学习、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摘要:随着经济、文化的全球化步伐加快, 美术教育也因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文章从当前国内外美术教育的发展现状出发, 结合教育多元化发展态势, 浅谈高职美术教育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关键词:美术教育,国内外现状,多元化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夏忠军等, 《高等美术教育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及其应对策略分析》, 高教高职研究, 2008年3月上旬刊;

多元化发展艺术教育 篇11

关键词:多元文化背景;英国教师教育;教育政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001-01

英国是传统与创新并存的一个国家,英国的教师教育从早期的导生制、见习教师制,无不渗透着实用主义。随着英国一体化教师教育的开展和终身教育思想的浸透,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师教育已作为英国政府跨世纪的战略,一方面使整个民族在教育、社会和政治等方面的机会保持均等,另一个方面使各个民族保持和维护其民族的独特文化。多元文化背景下英国的教师教育,不仅是为适应英国多元社会现实而出现的,更是一种文化和政治诉求: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英国教育是政府尊重基本人权社会民主的一种恰当的立场,同时通过立法程序对不同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发展权利加以保障,进一步促进文化的繁荣和社会公平与效率。英国出台的《合格教师资格标准》对教师在认知、情感上提出了具体要求:教师必须对学生具有较高的期望值,尊重学生的社会、文化、语言、宗教和种族背景,并致力于提高学生的教育成就;教师应该考虑学生的文化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较好的发展。

十九世纪,由于英国政府一直受到自由主义和宗教主义的影响,并且英国早期的教育一直把持在教会手中,而实用的“导生制”又颇见成效,政府对于教育的干预总是在与教会的冲突中搁浅。邓特评论这个时期的教育“没有任何值得骄傲的地方”,“许多教师在物力甚微、几乎全无政府支持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一种英雄气概,在这种环境中培养大批儿童,使其不至于成为文盲。” 同时大量儿童进入工厂,儿童身心发展受到很大摧残,人们对初等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1870年第一个英国国家教育法案《初等教育法》,即《福斯特法案》出台了,此法案大大促进了英国初等义务教育,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数量、质量上的要求有很大提高,并加强了教师教育的管理。虽然此法案标志着国家终于代替教会来控制教育,但由于在法律条文上的不明晰,导致资金短缺,教师教育发展受到很大限制。但《福斯特法案》仍然在历史上有很大意义,其中对5-12岁儿童实行国家免费义务教育的思想理念,成为多元文化背景下教育公平发展的端倪。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百废待兴,同时人口急剧下降,大批移民来到英国,此时英国出台了《巴特勒教育方案》和《麦克奈尔报告》对战后教育体制和教师教育进行改革。但此时英国的教师教育还处在一个初步发展的阶段,外来移民只能被动适应英国教育体制,由于二战后英国经济的“滞涨”,政府关注的焦点在“批量”教师的“生产”,多元文化教育国家根本无暇顾及。

随着50年代开始,英国移民持续增加,英国对此进行了同化政策:外来移民只有适应英国原有教育体系,放弃原有语言和民族文化,用英语教学并融入主流白人社会。同时英国政府把少数民族的教育问题归结为“家庭及家庭相关问题所造成的”, 并未考虑到社会背景的变迁带来的学校和教师问题。60年代末,英国经济持续走向低谷,很多人开始反思同化政策带来的影响,1966年,乔杰克森提出了“移民整合论”:允许少数民族适当介绍自己的语言、历史和文化,将其整合到主流文化中。1968年英国政府首次提出针对威尔士地区少数民族儿童教育的《吉廷斯报告》,“除了一般的师范教育课程外,威尔士语和宗教教育的一些内容也是威尔士地区一个合格教师必须掌握的技能”,“并以法案形式加以确定”。 其实无论同化也好,整合也罢,都是实用主义为思想哲学的英国政府用来稳定社会,保护权利的一种方式而已。只能说在移民整合论中,有看到共同之处但并未尊重差异之处,所以最终这两种政策终被历史所淘汰。

20世纪70、80年代,英国开始爆发少数民族骚乱,为安定时局,政府出台报告《为所有人的教育》,提出少数民族教育问题应从内外两方面因素来分析原因,这比此前只归结为少数民族家庭问题有一定进步。1979年撒切尔政府实行了一种市场运作新自由主义,国家控制新保守主义的混合政治策略,随着英国多元文化运动的兴起,在教育上也首次提出了多元的方针。英国政府分别在1977年出台的文件《学校教育》和1981年出台的《学校课程》中开始承认英国是多文化社会。1981年《阮姆顿报告》。1984年英国教育部颁布了英国职前教师教育标准应包含多元文化的内容。1985年《斯旺报告》已认定英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社会,并鼓励地方教育当局制定多元文化政策。1988年的教育改革法案中在教师教育中有“跨课程维度的要求”。1997年布莱尔政府执政,教育被提到了前所未有重要的地位,可以说20世纪80年代以来,多元文化已经为教育改革拉开宏大背景,无论是撒切尔政府还是布莱尔政府,几乎每年都在基础教育改革上出台新政,继而引发教师教育改革。

2002年《合格教师资格标准》对教师多元文化视野和素质都提出了具体要求。2000年《帕瑞克报告》,又名《多种族英国的未来》为构建多元文化背景下公民民主建设提出六大原则。近年来英国还出台“教师国际专业化发展”计划,送教师到国外进行短期课程培训的学习,在2000-2003年期间实施的国际教师专业化发展计划,派送约7500名教师到其他国家进行短期访问和学习,这大大促进了多元文化教师的发展和国际文化交流。此外,政府相关部门也会主动参与多元文化教育的教师教育方面:内政部经常划拨经费资助教师进行少数民族语言的培训;国际发展部也出资资助教师参加出国培训。通过各种方式共同帮助教师在全球化背景下最大程度更新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邓 特.英国教育[M].杭州大学教育系外国教育研究室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p10

[2] 洪成文.英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变化轨迹[J ].中国民族教育.2004.2.p45

多元化发展艺术教育 篇12

1. 古代寺院和宫廷教育时期的多元化外语教育

从13世纪泰人立国到西方国家初次登陆泰国的200多年间,泰国的外语教育一直局限在寺院和宫廷里面,涉及高棉语、巴利语和梵语3种语言。在寺院教育中只教授高棉语和巴利语,但在宫廷教育中还增设有梵语。

2. 早期西方文化传播时期的多元化外语教育

16世纪初,葡萄牙使者率先登临泰国建立了领事馆,随后荷兰、英国、丹麦和法国接踵而至。这一段时期,高棉语、巴利语和梵语这3门外语得以继续保留,在此基础上又增设了汉语、马来语、缅甸语等亚洲语种,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法语等西方语言的教育也开始在泰国萌芽。

3. 世俗教育兴起时期的多元化外语教育

曼谷王朝的拉玛四世兴办了泰国第一所世俗学校,此后泰国一直醉心于同西方国家的商贸和文化交流之中,直到“二战”前才改变策略,通过与日本结盟来要挟西方,从中谋利。这一时期,泰国外语教育发生了重大变化。英语、法语、德语等西方语言教育迅速崛起,日语教育一时走红,而汉语教育则时运不济。

4.“二战”后教育普及时期的多元化外语教育

“二战”后,泰国在经济上全面实行对外开放,坚持工业化发展,从一个典型的农业国一跃而成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泰国教育也得到了普及。到2001年,12~14岁青少年的入学率已经达到95%,50%以上的劳动力受过初中以上的教育和培训。[1]这一阶段,泰国外语教育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外语语种除了巴利语之外,其他都已逐渐淡出,英语地位一路飙升,汉语得以重视,日语、德语、阿拉伯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等跻身中学选修课程之内。

“二战”后泰美关系特殊,助长了英语地位的一路攀升。1960年推行新学制后,英语即被列为高中核心课程。1978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引入学分制后,英语暂时沦为和其他外语语种一样的中学选修课程,但是在1989年新课程改革中,英语又享受到了特殊待遇,被单独提前到小学开设。1996年更是规定从小学1年级开始就须开设英语,并把英语定为小学必修课程。除了英语受到重视外,汉语教学在这一阶段重放异彩。虽然冷战时期泰国政府对华语教学进行过压制,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走强和整体国力的提升,1992年泰国政府对汉语教学进行了重大调整,认为汉语是一门国际语言,应该和英语一样提前到小学阶段开设,汉语因此成为泰国继泰语和英语之后的第三大语言。日语虽然在“二战”后曾经销声匿迹了一段时间,但是泰国与日本重新建交之后两国贸易迅速升温,日本成为泰国重要的贸易伙伴,日语乘势东山再起,在20世纪60年代再次成为泰国的一门外语语种。另外,由于泰国每年都要向中东输出大量劳工,为了让这些劳工能够更好地适应阿拉伯国家的生活,泰国政府索性在中学开设了一门阿拉伯语选修课程。[2]

二、多元化外语教育政策的特征分析

1. 多因素促成多元化

泰国外语教育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多元化。正如前面我们所分析的,在泰国外语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外语语种的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从素可泰王朝时期的3种发展到今天的9种之多。但是如果我们探析选择每种外语语种背后的理由,则会发现外语语种的多元化是由包括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宗教、全球化等多种因素促成的。比如,素可泰王朝时期学习高棉语有其历史原因,因为泰人一时还无法割断与统治过自己多年的高棉人之间语言上的联系。学习梵语和巴利语则与宗教密切相关,因为宫廷里要用梵语来举行各种仪式,僧侣们要用巴利语来研习佛学。即便是法语和拉丁语,当初也是出于宗教原因,伴随着基督教的传播而进入泰国。马来语的学习既有种族方面的原因,也有经济方面的原因,它既是泰国马来人的母语,同时也是商业贸易方面的重要语言,尤其是在阿瑜陀耶王朝时期,不少商人和船长都是马来人。今天英语和汉语的学习在泰国之所以兴盛,则更多地是由于经济上的原因。正是由于上述多种原因才促成了泰国外语教育多元化的格局。

2. 区域性迈向国际性

从外语语种的变更来看,泰人立国之初的外语是巴利语、梵语、高棉语,都是当时政治、经济或者宗教方面的区域性共同语,这些语言的使用虽然广泛,但是只是局限于东南亚或者南亚。到了阿瑜陀耶王朝时期,外语语种增加了汉语、马来语、日语等,种类逐渐扩大到全亚洲。随着西方殖民主义在全世界的扩张,泰国开始了和西方国家的接触,西方现代语言如法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英语、德语等开始作为外语在泰国登堂入室。“二战”后,作为国际通用语的英语更是冲刺到了最前沿,成为泰国小学中唯一一门外语必修课,紧接着泰国政府又把汉语这一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也作为国际语言在小学中开设,而法语等其他7种语言则被作为选修课在中学也开始开设。由此可见,泰国外语语种的选择经历了从东南亚、南亚,到全亚洲,再到全世界这样一个过程,走过了一条从区域性通用语言到国际通用语的发展之路。

3. 皇族化带动全民化

纵观泰国近800年的历史,历朝历代皇室大多具有对外开放的胆识,在外语学习方面堪称国人的表率,他们的开明极大地推动了国民学习外语的热情。早在阿瑜陀耶王朝时期,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泰国就与许多国家建立了联系,允许外国人前来经商贸易、传教、定居,并任用一些外国人辅佐朝廷。16世纪西方人东进后,阿瑜陀耶王朝进一步打开了对外开放的大门。日本人和葡萄牙人在泰国都城建立了居住区。不少外国人在王室担任高官,比如18世纪初就曾有位华人掌管过王室的对外贸易大权。曼谷王朝建立后,历代国王同样看重对外交往。拉玛三世就很重视学习拉丁语、英语等外语,在国内掀起了学习外语和西方科学的热潮。拉玛四世提倡宗教自由,吸引了大批西方传教士。拉玛五世更是积极引进西方现代教育模式,允许外国传教士在泰国办学,鼓励外籍教师到泰国任教,还首次派出留学生到英国留学。时至今日,泰国的诗琳通公主还以身作则带头学习汉语,并且用英语撰写博客,倡导国民学习外语。

三、多元化外语教育政策的发展趋势

1. 增加外语语种

泰国之所以能够踞首“亚洲四小虎”,并于1996年被世界银行列为中等收入国家,在某种程度上得益于多元化外语教育政策。正是由于泰国开放的心态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投资和贸易,促进了泰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泰国政府很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外语语种的数量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可以预见,今后泰国的外语语种不仅不会减少,反而很可能会继续增加。从泰国的对外投资和贸易来看,日本、美国、中国、东盟是其重要的贸易伙伴,其对外投资的主要对象是美国、东盟、中国大陆及台湾。显而易见,除了美国、中国、日本之外,东盟在泰国的对外贸易中举足轻重。同时,从政治上看,泰国作为东盟的创始国之一,特别重视同东盟各国的友好合作。更何况在泰国外语教育的历史上还曾经开设过缅甸语这样的东盟语言,因此有理由相信像缅甸语、越南语、印尼语这样的东盟语言将来很可能会加入到泰国多元化外语语种的大家庭之中。另外,虽然目前泰国和俄罗斯经贸往来额度不大,但是俄语作为唯一没有列入到泰国外语语种中的联合国官方语言,随着冷战结束之后泰俄关系的改善,是否会成为泰国多元化外语语种的一份子,也值得拭目以待。

2. 凸显优势语言

泰国虽然同时开设了9种外语作为选修课,但是这9种语言的地位并不相同。作为世界通用语的英语在9种语言中独占鳌头,不仅通用于泰国的旅游业,而且还广泛运用于泰国各种学术和商业环境之中。英语地位显赫,以至于有些泰国人不再满足英语作为第一外语的地位,开始提议将英语提升为官方语言,也许在不远的将来,这样的提案会得到泰国政府的批准。在泰国外语语种中能够比肩英语的只有汉语。作为泰国的第三语言,汉语越来越风行于泰国的大街小巷,不仅越来越多的泰文学校和名牌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就连一些过去只重视英文的教会学校也赶起了时髦,中文补习中心或补习学校更是随处可见。种种迹象表明,由于华商在泰国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及中国近年来迅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关系,汉语在泰国外语教育中的地位将会持续升温。日本与泰国之间的关系源远流长,“二战”后日本在泰投资一直居于前列,两国经济贸易往来频繁,2000年泰日贸易额占到泰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9%。[3]近年来,泰日经济关系进一步发展,政治关系有所加强,学习日语的人数与日俱增。1998年开始在泰国开设日语水平考试以来,仅仅11年考生人数就增加了近7倍,占日本海外考生的13%。[4]有理由相信,如果泰国要在小学增设一门外语选修课的话,日语当是不二之选。

3. 关注教学质量

泰国外语教育的多元化并不意味着外语教育的高质量。即便是英语这门被视作泰国第二语言的外语,其教学质量也不容乐观。泰国大学事务部(Ministry of University Affairs)部长在2000年的一次讲话中谈到,在亚洲范围内泰国考生参加TOE-FL考试的成绩和蒙古国差不多,仅仅高过北韩和日本。[5]就汉语教学来说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很多学校开设汉语只是为了赶时髦,没有明确的教学计划,缺乏合适的教材和评估手段,缺乏合格教师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汉语教学的质量。英语和汉语的教学质量尚且如此,其他外语语种的教学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近年来,泰国政府意识到了外语教学质量的问题,已经针对性地采取了一定措施。比如把外语教师送到国外接受培训,提高他们的外语水平,同时学习新的外语教学方法。再如,积极开展与其他国家的教育合作,借此提高外语教学水平,等等。可以预见,外语教育质量的提高将是今后泰国外语教育主抓的方向。

泰国立国以来一直采取多元化的外语教育政策,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泰国作为弱小国家无可奈何的选择,正如拉玛五世所言:“泰国是一个小国,人力有限,不能与列强进行战争,必须八面玲珑与人无争。”[6]学习强国的语言实非所愿,但却又使得泰国得以周旋于西方列强之间,成为东南亚唯一没有被殖民的国家,同时正是这种选择成就了泰国今天的发展。时至今日,泰国依然清醒地认识到,“在世界经济背景下,泰国必须和那些操英语、汉语、印度语以及日语等世界主要语言的外国人携手合作”,不得不继续采取多元化的外语教育政策。为此,泰国政府在泰国皇家学院成立了“全国语言政策委员会”(The National Language Policy Committee),该委员会在《泰国国家语言政策》(National Language Policy of Thailand)提案中提出,泰国在全球化的今天,除了母语教育之外,还必须加强交际范围更广的语言(language of wider communication)的教育,“充分发展国民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7]

参考文献

[1][2]冯增俊.泰国基础教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94,10.

[3]冯建昆.泰王国经济贸易法律指南[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50.

[4]JapaneseLanguageEducationinThailand[EB/OL].http://en.wikipedia.org/wiki/Japanese_language_education_in_Thai-land,2011-03-11.

[5]Arunee Wiriyachitra.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andLearning in Thailand in This Decade[EB/OL].http://www.linkpdf.com/download/dl/english-language-teaching-and-learning-in-thailand-.pdf,2011-03-11.

[6]朱振明.当代泰国[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279.

上一篇:拆迁安置小区下一篇:细部观感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