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发展模式(共12篇)
多元发展模式 篇1
山阴县地处山西北部,内长城雁门关外,因位于恒山余脉翠微山北而得名。“八岭环拱,二河襟带”,丁玲笔下《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的桑干河贯穿全境。
山阴县是产煤大县,故有“煤都”之称;山阴县是畜牧大县,故有“奶都”之誉。近年来,山阴县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跨越发展为目标,立足优势,不断探索,大力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和绿色朝阳产业的绿色生态产业链,坚持“多联产、全循环、抓高端”,创新了黑色煤炭、白色乳品、绿色生态的“三色经济”多元循环发展模式,在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中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和时代性的低碳循环发展的“山阴模式”。2011年9月底,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20.5亿元,同比增长33.4%;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64亿元。
依靠黑白两翼,推进绿色生态循环发展模式
山阴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被有关专家称为“山阴模式”。黑色的“煤”,白色的“奶”,绿色的“树”,构成了山阴县经济发展的主色调。县委书记侯元对山阴县的发展一语中的:“山阴因煤而兴,却又为煤所困。转变发展方式,是必然选择。要坚持龙头引领、园区承载、特色取胜,依靠黑白两翼,驶入循环发展的快车道。”
“黑”:山阴是全国重点产煤县。近几年,围绕煤炭这一优势,以煤为基,大力推进煤炭经济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以及标准化矿井建设,全县煤矿由39座整合为21座,平均单井生产规模由年产32万吨提高到126万吨。同时,强力推进煤炭产业改造升级,加快机械化综采和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进程;在煤炭产运洗销环节注重清洁化,建成技术和规模亚洲第一的15.5公里全封闭皮带式输煤专线。
在做好煤炭产—运—洗—销产业链的基础上,全面推进产业链升级改造,形成煤—电—冶—建以及粉煤灰、废弃水、电厂余热综合利用的集群延伸工业循环链,推进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循环生产、产业循环发展,初步实现了“吃干榨尽、闭路循环”。以中煤金海洋循环经济工业园为核心,进一步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冶金、建材、服务业等下游产业,形成了黑色煤炭、绿色开采,高碳产业、低碳发展的喜人局面。
“白”:山阴素有“北方奶都”的美誉,是全国乳品加工示范县、全国奶牛生产强县。近年来,全县大力推进“白色经济”的发展,目前全县奶牛存栏7.5万头,鲜奶产量达到28万吨,占全市的一半,全省的1/4,全国的1%。每天约有200万元的奶款进入奶农腰包,乳品业已经成为山阴的“富民工程”,也成为全县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同时,乳品产业也得到进一步发展,新建奶牛标准化养殖小区81个,建成“健康奶业”远程监控系统,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奶源监管自动化、信息化,位居全国牛奶生产强县第14位。
以白色乳业为代表的农业, 也进入循环发展轨道。全县积极发展奶牛养殖、牧草种植、沼气建设, 形成农业产业循环链。向上发展饲草、饲料、玉米等种植业, 向下推进奶牛、畜禽粪便的清洁化、沼气化利用, 全县已形成14个大型沼气站, 占全省的八分之一。同时, 利用沼渣、沼液改良盐碱地和发展设施蔬菜, 仅一年时间就集中连片建设3330座、6525亩设施蔬菜大棚, 全年力增达到20000亩, 形成了牛—沼—粮、畜—沼—菜的农业循环链条, 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连续多年获得“山西省增加农民收入先进县”荣誉。
“绿”:山阴县是全国京津风沙源治理重点项目区, 经过合理整合国家和省生态绿化项目, 大搞荒山绿化、村庄绿化、环城绿化和厂矿、单位、社区绿化活动。仅2007年到2010年, 全县累计投资就达5亿元, 林地面积由2002年的9万亩跃升到目前的53万亩, 8年时间造林面积增加了近5倍, 人均林地占有面积达2.4亩, 荣获全省造林绿化先进县。今年大打生态造林攻坚战, 投资5亿多元完成植树10万亩500万株, 三年任务一年完。
为改善生态环境,山阴深入开展城乡环境污染集中整治行动,全县工业企业用于污染治理、减排降耗投资达6705万元。目前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40天,同比增39天,在全省环保工作“四合一”考核中跃居全省32个实施蓝天碧水工程县(市、区)考核第六名。
基于生态环境建设的有效成果,全县致力于发展以绿色生态旅游为主、联动三产的绿色发展新格局,以广武旅游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旅游,以“一心、两带、四片区”的旅游大格局推进,初步形成了一个以边塞文化、古军事遗址、现代生态文明为特色的旅游区。同时,大力发展连带产业,在广武旅游区周边,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果品采摘、特色餐饮等, 连带商贸、物流等产业, 继而辐射带动全县三产进入发展快车道。
作为煤炭大县, 山阴还努力改变过去煤矿采走大量煤炭, 留下一片荒山的情形, 让煤矿在采煤的同时搞好所在地区的绿化。他们倡导“一矿一山”绿化工程, 采取煤矿自投自治的方式绿化。
坚持以人为本, 全力推进保障改善民生事业
民生问题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县长南志中曾有此感言:“不管到什么时候,民生都是永恒的,经济越发展,就越要重视民生问题,越要满足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期待。”山阴县县委、县政府正是以让人民群众过得更好的信念,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共建,全力推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教育兴县。强县必先强教,教育事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针对目前教育的现状,山阴县采取三项措施:一是建立健全教育督导评价机制,建立健全目标责任考核和问责制。二是着力打造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实行教师竞聘上岗、双向选择。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建立长效的教师培训、教研活动机制。三是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确保基础建设、标准化建设、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同时,加快中小学校工程建设,加强幼儿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建设,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
加快县城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完成主干道同太路的改造工程。打通府东街延伸至东大滩。完成热电联供集中供热城网工程。完成天然气工程入户5000户。完成自来水水表出户改造工程, 1.6万用户全部安装智能水表。完成大忻线西移改线工程, 全长10公里。启动铁东新区建设,开工建设荣乌高速公路山阴出口引线工程、北同蒲客运专线站前广场及引线建设工程等。
提高医疗水平。投资4200多万元完成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达15.3万人。全县医疗卫生系统广泛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全力促进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投资1亿元新建县人民医院,完成80个村卫生室的升级改造,实现县乡村医疗机构全面达标。
“十二五”期间,山阴县将继续把低碳循环作为全县转型跨越发展的“重头戏”,跳出资源谈转型,全面提升循环产业链条的科技含量、附加值,打造全省多元循环发展第一县,争当“四化一体、东部新区”建设排头兵,着力建设一个自然、生态、现代、宜居、高品位的幸福新城。
多元发展模式 篇2
一、多元通和的概念及在湘西地区的表现
1.“多元通和”概念的提出。牟钟鉴先生认为,中国的宗教生态模式是与亚伯拉罕“一神分化式”宗教和印度“多神一教嬗变式”宗教相区别的模式,即“多元通和”。“多元通和”与多元一体的区别在于,多元一体更侧重于分析民族格局,而中国宗教与民族并不完全同步,是发展中的动态的整体。“中华民族在农业文明与家族社会土壤里生长出亲情、乡情与群居智慧,追求和谐稳定,喜欢用家庭乡里的眼光看社会看世界,亲近土地和自然,产生出孔子、老子为代表的以儒、道互补为主脉的中华思想文明,既重人文道德,又重自然本性,以中和之道为精神方向,逐步建设起中华信仰文化多元通和生态系统。”
2.“多元通和”在湘西地区的具体体现。第一,人文性与宗教性融通。中國的宗教文化受人文的文化影响颇深,人文理性在中国文化里占据主导地位。湘西的宗教文化在逐渐形成的以汉族为主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中,不断吸收儒释道三教的文化,这里的三教不仅是指宗教,更是道德教化。湘西的少数民族在多年的劳动生活中接受了儒家“敬天法祖”为核心的礼教,偏重哲学的佛教与道教,以此形成了湘西既有原始宗教特色,又注重传统人文理性教化,宗教与人文相互通融宗教生态环境。
第二,民间性与正统性互补。三教作为中国的正统宗教,在与民间宗教有某种紧张的同时,也注重从民间宗教中吸取营养。民间宗教为了自身的发展,也积极吸收传播三教思想。根据刘泳斯学者关于民间宗教与三教合一的观点可以看出,湘西的原始宗教在吸收三教发展自身的同时,促进了三教合一的进程。
第三,民族性和开放性的统一。民族性与开放性主要体现在外来宗教的中国化与中国宗教文化对待外来宗教积极的态度。湘西同样受到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影响,但影响较小。民国时,保靖与花垣两县存在一些基督教堂,如今随着吉首大学招生的扩张,西北地区的穆斯林带来了基本中国化的伊斯兰教。两种宗教在中国化的过程中,保留基本教义的基础上吸取了“三纲五常”的中国特色,在湘西地区较为受人接纳,虽然信众范围较小,在湘西地区亦能受到尊重与支持。
二、湘西的多元文化现状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湖南省西北部,西接贵州铜仁和重庆红安,北连湖北恩施,境内有土家、苗、汉、回等三十个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多宗教汇聚的地方。外来的佛教、道教、基督教等外来宗教与湘西本土的原始宗教并行不悖,并且化为民风民俗融入当地民族民间文化生活,对湘西地区的经济、文化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究其根源,一方面,与湘西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密切关系。湘西处于四省边界,“具有引东拓西的地域优势,与南面的北越文化体系、东北部的汉文化体系以及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体系处于碰撞共生之中。”,是不同宗教文化交流的平台和必由之路。历史上,无论是明朝以前由北往南的纵向发展,还是明朝以后由东向西的横向传播,都必须经过湘西这个文化交流的`枢纽。所以,湘西得以吸收众多外来文化因素。另一个方面,则要归结于“大杂居,小聚居”等生活环境。长期的混杂居住使得生活在湘西的土家、苗、侗、白、汉等民族的信教群众对于其他民族的原始宗教亦或佛、道等外来的宗教具有较强的适应、接纳和吸收的能力。
三、启示与结语
“多元通和”对于湘西多元宗教文化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启示。首先,要发展湘西宗教多元文化的,应当准确的理解中华文化。湘西多元宗教文化的发展,首先要准确了解湘西多元宗教文化发展的历史,把握湘西原生性宗教和民族的核心义理,同时把握中原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只有真正把握了湘西宗教文化的深刻含义,才能在深层次把握湘西宗教文化发展的方向与动力。其次,要保持湘西民族宗教和原始宗教的独特传统。多元通和并不等同于多元融合为一,多元通和是一个整体,但却不是统一不变的,而是动态的,发展着的宗教文化生态。这对于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宗教文化的发展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陆群.苗族原始宗教信仰的现代歧异性变化———以湘西腊尔山苗族为例.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2]牟钟鉴主编.民族宗教学导论[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77.
多元发展模式 篇3
教师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个体,每一个个体的成长都影响着整个园所的总体发展,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动性、能动性,让教师队伍更快更好地成长起来,是一个园发展的持久任务。
一、状况分析
我园是一所有着50年建园历史的省级五星级幼儿园,多年的省、市进文明单位。幼儿教师培训基地,心理教育培训基地等,现编教职工80人,幼儿园高级教师14人,本科学历30人,本科在读27人,市教坛新秀2人,市优秀教师2人,市优秀班主任2人,市骨干教师3人。她们对工作充满了热情、乐意奉献、不甘落后积极进取,在市、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然而,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自身还存在的不足:一线的教师年纪较轻,实践经验少,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把握不准,在集体活动设计中不能很好地把握重点和难点,特色不明显,停留于形式,缺乏活动价值的挖掘,在教学技能上、课题研究等方面都有待提高,我们将以省、市级的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为学习的榜样,努力学习、不断创新,提升幼儿园的办园品质。
二、培训目标
通过校本培训,进一步巩固教师的职业道德,巩固教师专业思想,使教师掌握必备的教育技能,树立现代教育观念,熟悉有关教育法规,不断提高科学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更新知识,提高执教水平,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游戏观,不断完善幼儿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提高实施幼儿教育教学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团队的学习力、执行力、创新能力和教职工的幸福指数,提高办园品质,建立一支素质良好、能适应现代化教育要求的反思型、学习型、科研型的教师队伍。同时,我们和每位上岗教师签订一份“教师发展责任书”,通过自我定位与园方培养目标相结合,让教师切实感受到主动学习使自己在专业能力、整体素质上质的飞跃。让我园的每一位幼儿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更使我园的保教质量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近期目标:使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现代幼儿教育基本理念,学习灵活应用各种幼儿教育教学的基本方法,能熟练掌握班级精细化管理流程,能应用心理学、营养学等知识,更好的服务幼儿,做好家长工作,能胜任班级、园里的各项工作要求。
远期目标:成为适应幼教改革和发展需要的骨干教师、省市学科带头人和各级各类幼教专家。
三、培训措施
1.前勤教师培训
首先是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本学期我园把青年教师的培训作为首要任务,充分利用本园的人力、物力、财力,把培训、教研、教学融为一体,打造一支年轻有为的教师队伍。要求做到:一年,师傅带教,常规入门;二年,自主执教,工作上路;三年,总结经验,发展优势;四年,登台唱戏,崭露头角;五年后,闯出校门,走向成熟。
其次是对各层面前勤教师展开的岗位培训工作。一是立足现场的听课评课活动,采用“专家引领,教师践行”有效拓展教师的思路,开展系列评课活动,使老师们在同伴的互动中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二是针对每位教师教学上的薄弱环节进行整改活动,并开展课题研究。三是开展与名园、名师结对的滚动式或专业性较强的听评课活动。四是师徒带教活动,积极开展的结对形式是多层面的,有同伴间互补式结对、强弱间师徒结对、园长与组长间引领结对、骨干教师与园外名师结对。五是鼓励全园教师参加各种学历进修和继续教育学习。利用微信平台每天早晨3—5分钟,我说你听,百日诵读活动。我园还将定期开展内容丰富读书会,让大家在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中,不断提升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
2.后勤教师培训
结合后勤岗位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后勤职工园本培训新途径,推进幼儿园后勤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建设,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围绕幼儿健康成长,强化服务育人意识,结合后勤工作实际,开展后勤老师集体备课活动,根据自己岗位的特点,总结、探索、创新工作经验与方法,提高幼儿园保育质量和后勤管理整体水平。
教研活动是教师成长的摇篮。每周星期三我园都会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发挥教研组在课程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中的重要作用,探索符合时代需要的教研模式,如互动游戏、主题论坛、通过教学展示、百家讲坛、主题学习等形式,给骨干教师加压担子,培养在省、市内拥有一定知名度的、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带头人,从而带动全园老师整体水平的提升。通过对全园不同岗位分批、分阶段有针对性的培训,我们相信一定能打造一个高效、优秀的幼儿教育团队。
四、培训管理幼教
1.要求培训教师准时到会并做好学习笔记。
2.幼儿园要树立和强化教师的生存危机意识,激发教师参与培训的兴趣。
3.完善考评和激励机制,建立学习、检查、考评、奖惩制度。
4.展现教师培训的成果,学习交流教师中发表或获奖的好文章。
5.发动每个教师制订切合自身实际的自培计划,园里根据教师个人计划提出不同的需要和目标。
6.鼓励教师发挥优势与特长,保护教师的教育教学个性与风格,尊重教师的发展意愿,做到培训不拘一格。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纲要.
大型煤炭企业的多元化发展模式 篇4
1 我国煤炭企业多元化发展的利弊分析
1.1 企业多元化发展的优势
1.1.1 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市场机遇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对煤炭的需求量一直很大, 因此, 我国煤炭企业的发展经营一直都是围绕煤炭这个核心开展的。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 就可以使煤炭企业跳出以煤炭为核心的这个范围, 大力发展非煤产业, 获得更多的市场机遇。
1.1.2 使企业走向快速扩张之路
一般而言, 煤炭企业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都是企业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一阶段, 企业由于产品畅销, 企业受益较高, 利润较多, 有条件实施多元化战略, 开辟多个战场, 使企业很容易走上快速扩张之路。
1.1.3 规避政策风险
我国大型煤炭企业之所以会走上多元化发展模式的道路, 很多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希望可以规避政策风险。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对煤炭的需求不再像过往那样旺盛, 更为重要的是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 使得国家开始大力支持水电、核电等清洁能源的发展, 使得煤炭行业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而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 可以规避这种政策风险, 例如:发展非煤等清洁能源。
1.1.4 使企业充分利用和共享资源
多元化战略使得企业为了取得进一步发展, 会开辟多个战场, 但是即使企业进入多个市场, 但是企业的很多资产, 包括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都可以做到共享, 这就可以节约企业发展的成本, 使企业投入较少的资源, 取得最大的成效。
1.2 企业多元化发展的弊端
1.2.1 企业容易陷入债务陷阱
多元化战略意味着企业需要开发多个产品, 进入多个市场。但是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 企业的新产品要想取得利润, 就必须有一定的规模。只有企业产品具有了规模效益, 企业才能获取利润。但是规模效益的取得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 这就使得需要企业大量贷款, 如果产品的规模效益没有预期的到来, 企业势必很容易陷入债务风险。
1.2.2 企业利润下降
一般而言, 一个企业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是有限的。对一个市场投入更多的资源, 意味着对另一个市场投入更少的资源。多元化战略意味着企业的有限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必须分散利用。大量的资源用于新产品的开放, 必然导致企业对主导业务支持力度下降, 这就会很容易导致企业利润率的下降。
1.2.3 会导致企业品牌形象受损
企业的品牌形象往往都是在企业主导市场中获取的, 而且是经过长时间获取的。而多元化战略的实施, 使得企业产品线过长, 由于产品线过长, 产品过多, 质量问题的产生是在所难免的。质量问题的出现就很容易导致企业品牌形象的受损。
2 我国大型煤炭企业多元化发展的策略
多元化战略对企业来说, 既是机遇, 也是陷阱。为了更好地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 我国煤炭企业应该要注重多元化发展策略。
2.1 明确多元化发展规划
多元化发展的实施关乎企业的未来。要想保证企业的多元化发展战略能成功实施, 企业必须要一个长期、明确的战略规划。具体而言:一是规划必须清晰明确。一方面是规划必须是清晰的, 即明白企业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规划必须是明确的, 不是朝令夕改, 而是可以确定必须实施的;二是规划必须切合企业实际情况。多元化发展不是儿戏, 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如果多元化发展战略最终失败, 必然会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因此, 规划必须是切合企业实际情况, 切忌好高骛远、贪大求全;三是必须有一套保证规划可以得到有效落实的政策, 使得企业可以按照制定好的规划一直走下去。
2.2 发展煤炭产品的深加工
大型煤炭企业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 可以大力发展煤炭产品的深加工, 其主要是指煤发电、煤炼焦、煤气和煤化工等。之所以将发展煤炭产品的深加工作为大型煤炭企业多元化发展的方向之一, 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因:一是风险小。煤炭企业主要是从事煤炭生产与销售的, 发展煤炭产品深加工, 煤炭企业可以降低多元化发展的市场风险, 例如:深加工的原料可以得到保证, 不需要为产品的原料发愁;二是有深加工的技术。我国大型煤炭企业都具有煤炭产品深加工的技术, 不管是煤发电、煤炼焦、煤炭液化, 我国大型煤炭企业在这方面都具有雄厚的技术与丰富的经验;三是政策支持。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煤脱硫工程, 希望可以将煤炭从高污染能源变成清洁能源, 煤炭企业发展煤炭产品深加工, 势必会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2.3 适时进入多元化战略时机
由于选择进入多远化战略的时机不对而导致多元化战略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因此, 我国大型煤炭企业要想保证多元化战略的成功, 应该要慎重选择进入多元化战略的时机。一般来说, 我国大型煤炭企业是否要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主要应该依据自身内部条件与外部市场条件。一方面是企业自身内部条件, 主要包括企业主业是否稳固、企业是否有足够的技术进入新的市场、企业资产负债结构是否合理、企业是否有足够的资源开发新市场等;另一方面是外部市场条件, 主要包括煤炭企业进入的市场是否是进入成熟期、进入的新市场是否具有发展潜力、新进入的市场市场需求是否旺盛、新市场回报率有多高等。总而言之, 煤炭企业能否选择合理的时机进入多元化, 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 不仅仅只局限于上面的几个因素。当然, 每一个企业的情况都不相同, 在选择进入多元化的时机上, 企业应该以自身企业实际情况为最主要的考虑因素。
摘要:为了可以在日趋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与发展, 很多大型煤炭企业都开始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 希望通过多元化的发展战略提升企业的市场生存能力。本文就我国大型煤炭企业多元化发展模式进行分析。
关键词:煤炭企业,多元化发展模式,策略
参考文献
[1]李旗纲, 朱文双.对我国煤炭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的思考[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05, 05.
[2]李晓青.煤炭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探析[J].现代商业, 2007, 27.
多元发展模式 篇5
实验小学体育组:陈朝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国家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然而在各方面都在飞速发展的时候,我国的教育事业却停滞不前,已经很难满足我国人民文明素质不断发展的需求,我国的教育改革迫在眉婕,势在必行。在这种紧迫的形式下,我校于2009年提出了“多元互动,主题探究”的教育模式。通过这种自主、合作、探究教育方法的施使,很好解决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这种改革是历史所向,教师所愿。那么这种“多元互动、主体探究”教学法如何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呢?下面就根据自己在教学中的施使,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多元互动,主体探究”对学生的影响
通过“多元互动,主体探究”的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特别是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体现;能充分发挥学生对体育技能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多元互动,主题探究”模式最主要一点是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确保每一个学生在体育课上受益;通过这种模式的教学还能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合作能力,发挥学生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鼓励、相互指导能力,发扬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创新,培养了个性,促进学习。最终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为学生打好终身锻炼的基础。
二、多元互动,主体探究对体育课教学模式的影响
“多元互动,主体探究”改变了以往“填鸭式”教学法,以往的教学过分强调了以教师为主,以学生为辅的教学模式,改变了教师一言堂教育方法,尤其是学生的兴趣特长和个性发展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多元互动教学主体探究教学法的施使,提高了体育教学观念,贯彻了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从而使教学目标很好的得到了体现,使学生的情感、意志、思想品德、社会适应等教学目标得到了全面提高,那么体育课模式的改变主要表现在:
1、“多元互动,主体探究”教学法提高了学生尝试学习能力。这种教学方法与以往上课最大不同的地方就是加强了学生进行尝试学习方式,通过每节课的尝试学习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帮助他们树立了自信、自律的积极心态。例如在上六年级的花样跳绳课时,要求学生在对主教材学习之前,先自我进行跳短绳的尝试练习,然后让他们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学习体会,结果同学们自己找到了不同花样的跳绳方法,最后教师通过引导性的教学,同学们很轻松的掌握了主教材,教师上课也得心应手;再如我在学习弯道跑时,让学生自学书本、电视里看到动作;然后由学生自己选择在个圆上或者由直跑道进入弯道进行尝试练习——(自练)通过学生跑圈能使学生自己感受到离心力跑的身体姿势,教师来回巡视并作指导;最后教师让学生以小组进行讨论;在教师的带领下各小组集中反馈评价;教师总结动作要领及重点等,学生进行尝试练习二(强化训练),教师重点指导后进生。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距离、自由编组、自主学习与锻炼。教师在课堂中要回答的问题则是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不能解决或解决得不够圆满的问题。通过尝试性的学习能使学生遇到困难挫折以后,通过他们自己想办法来解决,这就促使了他们自觉进行思考,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能力,从而在尝试中让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这种“先学后教”或“先练后讲”更易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多元互动,主体探究”实现了体育分组教学。分组教学是多元互动、主体探究法的主体表现,通过对学生进行不同方式的分组,能够使学生取长补短,相互学习,互相探讨,能改变培养使用精神,改善班级内不和谐因素,从而对主教材的学习打下基础。
(1)根据身体条件进行分组 这种分组方式就是把身体素质好的同学分为一组,相对身体素质一样的分一组,通过这种分组教学,能避免因身体条件不同而造成的学生之间相互指责,相互埋怨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例如在上前滚翻一节课时,身体素质好的就不愿和身体比较胖的分为一组,原因是他们怕身体胖的同学影响本组学习效果,完不成本组任务,相反身体胖的学生在组中怕出丑、翻过去、不敢和动作做的标准的同学一块练习,从而造成了学生胆怯的情况,通过这种分组能很好的改变这处情况。
(2)友伴分组
友伴分组就是让同学兴趣爱好一致的同学分为一组,通过这种分组,能使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相互帮助的能力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能避免教学中因意见不同而造成的麻烦。
(3)按性别进行分组
上课时,老有个别同学不愿参加异性同学分组,如果把他们强制分成一组时,不是意见不合,就是不服从异性队长指挥,从而造成无法交流和无法沟通,例如上广播操课时,女生嫌弃男生动作不标准、不优美;有的男生则不听女生队长的领导,从而达不到教学效果,如果采用男女分开分组,这种情况会迎刃而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按运动能力分组
这种分组方式在教学中比较多见,就是在对教材进行练习时,根据自己的运动能力,及时对教材的完成情况进行分组,例如上跳山羊一节课时,我把山羊的高度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去挑选你练习的高度而进行分组,这样分组能避免教学中一刀切的现象,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同时也避免了因为跳不过去而出现的受伤事故。
分组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体育教师也可以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创造出独特的组织教学形式,总之不管用什么分组方法,只要符合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兴趣爱好,就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汇报展示
随着分组活动的展开,让每一个团队以队长为龙头,以队名做激励,在优美的旋律中,踏着整齐的步伐、喊嘹亮的口号、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在评比舞台上进行展示表演,教师可对汇报展示中表现优秀的小组进行及时的鼓励表扬,并组织评选,给予奖励。通过汇报展示这一环节不但起到了检验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上进心和自信心,培养了学生的集体凝聚力和团结协作能力,特别是对自信差的同学或团队特别有帮助。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班级凝聚力,树立良好的班风,加强集体主义教育等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禁毒教育亟待多元模式 篇6
70年代中期,当荷兰的吸毒现象明显上升时,政府组织了专门委员会调查这一问题。调查的结论是,要完全消灭吸毒并不现实,最好是实行堵截、分流和疏导并举的方法。于是,在开放大麻的荷兰,许多咖啡馆一方面做宣传吸毒的危害,一方面又销售各种政府不再禁止的大麻制剂。其状况颇像目前世界各国对香烟的控制方法一样,既宣传吸烟的危害和禁止公共场合吸烟,又允许公开销售一样。结果,因为非法贩毒的暴利没有了,伴随而生的各种逆反性心理和吸毒亚文化力量弱化,不少年轻人开始能够非常冷静地对待这些毒品了。
但也有人认为,矛盾的行为会使青少年处于无所适从的境地。例如,他们看到烟盒上明明印有“吸烟有害健康”,“吸烟会引起癌症”等警语,为什么还要生产和销售香烟?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要吸烟?他们会感到警语只是骗骗人而已。这样做,不仅无助于戒烟,而且还起着麻痹公众,特别是麻痹青少年的作用。如果指望在海洛因等毒品包装上也印有“海洛因会使你家破人亡”,“海洛因会毁灭你的生命”这样的警语就可以防止吸毒,恐怕完全无济于事。这种自欺欺人的警语,反映出当代社会多元道德价值造成的人格分裂现象。
基于国际上对禁毒教育和毒品看法的争论,在我国,学者和有关部门在是否要对青少年开展禁毒宣传的问题上,也曾意见纷纭、莫衷一是,讨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这一宣传对青少年可能造成的负面心理影响上。人们担心这一宣传可能会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诱发他们接触毒品。应该说,这样的担心是不无道理的。但困难的是,面对世界毒潮的汹涌和巨大的毒品销售网络,任何一个社会都不可能再回避这个问题。因此,教育青少年远离毒品必须成为社会的责任。这里,问题的关键已经不再是该不该进行教育的问题,而是怎么教的问题。
在现有的禁毒教育展上,青少年看到的通常是缴获的毒品和宣传画与照片,有一些骨瘦如柴的病人、吸毒死亡的尸体和骷髅的形象。总之,这样的教育是试图通过对毒品恐怖的描绘以达到吓唬青少年不去吸第一口的目的。这种恐吓式的教育对那些没有机会接触吸毒者的青少年来说,还是具有一定警示作用的;但是,对于那些走近吸毒圈子的青少年来说,这样的描绘与他们所看到的实际情形会产生太大的反差,因此反而给毒品亚文化的反宣传留下了太大的空间,使青少年更容易轻信毒品亚文化的宣传。诸如“宣传的一套都是吓吓人的”,“偶尔吸一口没什么关系的”等等。
由于毒品的种类很多,依赖程度也各不相同,因此仅仅用吸毒的后果来做宣传的版本,并不能使青少年真正识别毒品陷阱和毒品贩子层出不穷的毒招。当一个看上去和常人无异的吸毒者用自己描绘的“飘飘欲仙”的体验来作宣传时,由于青少年无法从他们身上立刻看出毒品危害的结果,反宣传的效果就很容易颠覆正面教育的效果。面对愈演愈烈的毒品亚文化的渗透,如果教育不能改变板着脸说教的形式,不仅对青少年缺乏吸引力,甚至会激起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和好奇心理,丧失对毒品的警惕。
硬控制模式的失效
长期以来,我们的社会控制模式是在一种对立的理论指导下运行的。例如,多元和一元的对立,秩序与自由的对立,道德与非道德的对立,规范和越轨的对立等等。在这种对立的思维方式下,社会控制坚持一元管理下的秩序性和规范性,忽视了社会不可避免要出现的多元结构和矛盾性,在实际管理中将本来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协调的多元性和矛盾性硬性纳入一元的规范模式中,从而强化了制度的硬控制模式。结果是,当硬控制模式无法同化多元矛盾时,原本不属于对立的社会问题,因为在制度上推向绝对而变成了对立的社会问题。
在禁毒教育上,传统硬控制模式造成的对立是非常明显的。首先,在理念上,吸毒不仅是一般的行为失范。虽然在我国对吸毒者只是进行强戒和劳教,但实际上这种惩处的严厉性并不逊于法律处罚。长此以往,在公众的观念中就形成了吸毒等同于犯罪的看法,吸毒的越轨概念自然被放到了社会规范的对立面。建立在这种对立观念上的教育理念,必然产生恐吓式的教育模式。在人们的思维惯性中,似乎越是将吸毒行为说得可怕,越是将吸毒者当作严厉打击的对象,教育就会越是有效。根据这种教育思路,禁毒教育的课程设置也就变得非常简单,只要讲清毒品的危害,说明吸毒的后果,学校教育就基本完成了。余下的就是青少年自己选择人生道路的问题,不属于教育范围。
然而,这种对立模式下形成的简单教育理念,将人生道路的选择也简单化了。事实上,青少年人生道路的选择并不是在学业结束时开始的。在“分数第一”的现代教育体制下,这种选择在初中甚至小学生中就分离出来了。那些学习成绩不好,没有机会进入重点学校的学生,由于对学习失去信心,因此干脆不再努力,将大量时间用于休闲娱乐和社会结交。也就是说,对立的教育模式,教育的只是优秀学生或高分学生,而将低分学生推给了社会。这种对立的教育模式相应产生了对立的教育结果,形成了学生前途的两极分化,优秀者追求功名,淘汰者大量越轨。这种对立的模式和结果给社会造成了大量潜在的不安定因素。
精神毒品
排除毒品在医学上的特征,从毒品危害结果的广义上说,现代毒品不仅仅是药物毒品,还有精神毒品,因为他们对青少年的危害都是通过精神麻醉和精神刺激产生的控制作用。而这种精神的控制作用是与青少年闲暇时间无所事事、人生前途感觉渺茫的现实心理分不开的。当前社会大量青少年沉溺于网络游戏就是一个例证。山东财经学院今年举办了一次“帮助孩子戒除网瘾”的报告会,场面之火暴令人震惊。一位学生家长认为,就是因为孩子上网成瘾,才导致家庭矛盾激化和家庭破裂。但这个学生自己则声辩说:“我并不认为是我上网导致家庭破裂、导致我辍学。在这个社会,只要学生学习成绩不好,学校老师就不认同,父母也不认同。而我学习成绩一直不好。家长排斥,学校排斥,我根本无处可去。我是被逼的,没有任何地方能容纳我,我只能上网。因为那里面都是陌生人,没有人会攻击我,我能感觉到温暖,我需要别人肯定我的价值。”这种社会现象显示了当前教育的严重异化。
从社会和谐发展的角度来看,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少数人的成功,而是要普遍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以保障最大多数人生活得更好。因此,教育不应该仅仅倾向于竞争优势者,而应该同时兼顾竞争劣势者。结构主义的社会学观点认为,社会是由复杂的多层次结构所组成。培养成功的教育和处罚越轨的教育只是社会复杂结构的两个极端。正像人们不可能从地下室一步蹬上高楼的顶层,中间必须设置多级台阶一样,从社会生存的人本主义观点看,社会仅仅设置这样两层次的教育范式是不够的,还应该有适合中间层次的多种教育形式。
当然,我们不可能要求学校教育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在中国,学校教育的应试范式已经走上高速公路,并正在加速度地强化自己极端的功能。但是,我们可以要求社会增加中间教育形式。在许多发达国家,为青少年在社会不同层面实现自我价值的多元化教育模式是很丰富的,即使对行为失范者的教育,也已形成有系统的多元教育结构。
近几年来,这种结构在我国也已开始出现。上海在社区建立的戒毒社工队伍,就是试图对吸毒人群开展教育的工作模式。应该说,这种尝试是很有意义的。但是,由于这一机构仍然沿用了政府有限拨款的模式,在经费的使用,活动的开创和机制的灵活性方面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一种教育机制,如果无法在自主开创的前提下不断发展,它是很容易夭折的。从社会系统论的视角看,社会系统不是一个机械系统,而是一个生命系统。生命系统的一个基本规律就是它的发展不是预设的,而是生成的。适合社会多层次的教育模式,其生命力必然要在实际需要中培育出来。我国在经济领域已经有了计划经济模式的沉痛教训,同样在社会领域也应当吸收市场模式的合理性。以“小政府大社会”为原则,由政府给政策,设基金,为社区和民间团体开创戒毒和禁毒教育的多元模式提供条件。
多元发展模式 篇7
本文所说的地方高校指的是隶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大多数靠地方财政供养, 由地方行政部门划拨经费的普通高等学校, 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 共有2500多所。这些地方高校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大多靠地方财政供养, 资金相对缺乏, 人员编制不足, 知名度和影响力较弱。这也是地方高校发展高水平师资队伍面临的主要客观问题。近年来, 国家、地方对地方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 各地方高校加大力度引进教师, 取得了一些成绩, 特别是在扩大师资队伍规模、提高教师整体学历层次、高层次人才引进方面取得了突破, 同时也发现了很多问题, 例如部分高校重引进轻培养、重学历轻能力、重科研轻教学、重理论轻技能、重长期轻短期等, 从而造成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低效和人才资源的浪费。这些问题的存在, 除了政策环境、发展前景和社会认知等诸要素的原因外, 还有制度不完善、机制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等内部原因。如何建立高效合理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 提高师资力量的使用效益, 已成为地方高校需要深入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1 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全国高校人才竞争激烈的背景下, 为了迅速提高学校排名, 增加知名度和影响力, 大多地方高校都采取了较为激进的师资发展政策, 这些政策在为学校带来短期效益的同时, 也出现了很多影响学校长期发展的问题。
1.1 重引进轻培养
很多地方高校一方面为了补充急需师资, 另一方面也为了迅速提升学校师资队伍的整体学历层次, 在短期内引进了大批硕士、博士毕业生, 这种政策从短期来看确实使学校的师资队伍在规模和层次上有了明显提升, 但从长期来看, 引进的硕士和博士毕业生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来适应新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所以在一段时间内不会对学校的发展带来实质性的促进作用。同时, 地方高校为引进人才提供的高额科研启动经费和安家费可能会在现任教师队伍中造成心理上的失衡, 他们为学校长时间贡献所得在新进教师的较高待遇面前相形见绌。这种情况通常都会导致老教师和新教师之间的矛盾, 不利于教师队伍的团结。
1.2 重学历轻能力
为满足提高教师队伍学历层次的短期需求, 很多地方高校都为引进人才设置了较高的学历门槛, 大部分是硕士, 有的甚至要求是博士, 而对于作为教师实际能力的考核内容则相对较少。这样做的后果就是, 一些能力较强、但不具备学历条件的优秀人才被地方高校挡在了门槛之外, 而一些虽然具有学历条件、但能力较弱的人员却进入了教师队伍, 这样就使得引进人才不能真正地发挥其对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促进作用。重学历轻能力的做法也会在现有教师队伍中造成影响, 使得现有教师一味地追求高学历, 而不在提高教学能力上下功夫。
1.3 重科研轻教学
或许是受到全国大环境的影响, 大多地方高校在引进人才的考核评价标准中最重要的还是科研成果, 具体就是发表文章的数量、期刊影响因子、引用率等, 参加科研项目的数量、级别、项目经费等, 而教学能力和水平的考核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这种做法导致的结果是, 地方高校引进了一大批科研人员而不是教师, 地方高校变得越来越同质化, 越来越失去了本身原有的特色。同时, 地方高校对教师考核的这种导向, 对学校整个教师队伍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老师们大部分都在忙着做项目、写论文、评职称, 教学质量和学生培养质量也大幅下滑。
1.4 重理论轻技能
高技能人才的匮乏是很多地方高校的一大通病, 而这与地方高校重理论研究轻技能操作的导向是分不开的。高校教师大部分是从其他高校引进或从本校选留的硕士、博士研究生, 他们长期在高校学习, 毕业后又进入高校工作, 从事较多的是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理论研究, 而在技能操作的经验和能力方面与企业员工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地方高校在引进人才考核和现有教师考核中的最重要的评价标准是发表了多少高水平论文、主持和参加了多少国家级、省部级项目, 而对于实际技能、动手能力的现场考核却几乎没有, 且把技术人员和实验人员放在教师队伍的较低层次, 这就导致了高技能人才的流失。
1.5 重长期轻短期
为补充急需的师资, 大多地方高校都制定了相应措施, 从外校或企业中兼职聘请了一些人员来校工作, 但主要是少量知名学者和为数不多的短缺任课教师, 只是把兼职教师当作权宜之计, 没有当作师资队伍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最重视的还是长期的、全职聘用的事业编制教师。但长期聘用也存在着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 例如, 地方高校由于编制有限, 事业编制内所引进的教师难以满足学校快速发展的需求;地方高校财力有限, 对于引进大批高层次人才心有余而力不足, 部分长期聘用的教师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入校后发展并未达到学校当初的预期。
2 创造多元化的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发展模式
在经济实力相对缺乏、人员编制有限、知名度和影响力不高的情况下, 地方高校要建设一支满足学校快速发展需求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必然要走创新之路, 创造多元化的、科学、高效、灵活的师资队伍发展模式。
第一, 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引进教师是为了提升地方高校的整体实力, 维持高校可持续发展, 为社会和市场输送人力资源, 服务地方经济。各地方高校须首先对自身有一个明确的定位, 要根据学校的发展目标充分分析现有的师资, 充分考虑学校的财力和其他综合条件, 确定引进师资的类型、标准、规模和层次等, 要在对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科学规划基础上, 合理、灵活地引进、培养、聘用、评价各类师资。不顾学校的实际需求, 过分地注重学历、职称和科研论文项目等, 都会造成学校资源的浪费。
第二, 不断拓宽师资来源渠道, 合理安排和使用引进师资和现有师资及后备师资、校园师资和社会、企业师资, 推动师资队伍多样化、可持续的发展。必须将现有师资合理培养和吸收社会及企业师资作为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关键环节, 把培养校内师资及后备师资 (师资博士后、优秀应届博士生) 放在与引进师资同等重要的地位, 鼓励现有师资到国内外的知名院校学习进修。要注重企业中优秀人才对地方高校发展的重要性, 根据学校发展的要求, 合理吸收社会和企业师资, 也是做好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要措施。
第三, 建立全面的、多元化的师资评价标准, 科学地选聘、灵活有效地评价各类师资。要建立科学灵活的选聘制度, 根据自身定位、发展需求和引才标准, 创新考评机制, 针对不同学科特点, 以能力为核心, 统筹教学与科研, 综合考察目前业绩和未来的发展潜力, 从而得出合理的考评结果。特别要考察应聘人员的技能操作和实际动手能力, 并将其作为是否聘用或续聘的重要依据, 要将教师、职能部门、学生等主体都纳入评价体系中, 征求他们对师资评价工作的意见, 为学校制定合理的师资队伍发展策略提供全面而准确的依据。
第四, 通过多种聘用方式和工作形式, 灵活使用学校所需要的各类师资力量。为了学校长远发展需求, 地方高校可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 灵活引进各类师资, 对各类师资实行不同的管理方式和工作形式, 要把兼职教师当作多元化师资队伍的重要元素。事实上, 美国和日本的很多知名高校兼职教师比例甚至超过了40%。目前, 我国部分地方高校已经兼职聘请其他高校的院士、长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作为讲座教授来学校指导学科建设, 聘请国内知名企业的高管来校指导项目开展和学生实践, 以合同制方式聘请外籍专家来校讲学等。
3 结束语
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是关系到地方高校长远发展的重要环节, 而高校师资队伍的多元化、多层次的综合管理理念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地方高校在面临资金、编制、影响力不足等问题的情况下, 实行多元化师资队伍发展模式乃是必然选择。实行多元化的、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发展策略, 可以使地方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过程中少走弯路, 真正发挥各类师资的作用, 提高高校的整体实力水平。而如何将这种模式与地方高校和上级部门的相关制度和政策结合起来, 进而推动其更大范围的使用, 是我们今后要进一步探索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李迎.关于高校师资队伍多元化建设的思考[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02 ) :79-82.
[2]张叶峰.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多元化建设管理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0, (09) :149.
[3]刘文燕, 王兆君.高校师资队伍管理理念探析[J].北方经贸, 2006, (07) :121-122.
[4]孙广耀.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定位与发展[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7, (05) :100-101.
[5]蔡洁.当今地方高校师资管理模式建构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 2007, (07) :19-20.
[6]洪贵华.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成功:教育, 2011, (06) :23.
[7]林健.我省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及改革思路[J].莆田学院学报, 2004, (04) :45-48.
[8]李发荣.边疆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文史博览:理论, 2012, (02) :76-78.
多元发展模式 篇8
在我国煤炭行业中, 最早起源于多种经营, 多元化发展是目前煤炭企业100强经营发展的普遍现象。多元化是一把双刃剑, 经营好能够成为煤炭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经营不好也可能成为企业新的包袱。
煤炭企业的一个共同的发展愿景是形成大型煤炭企业集团、能源集团或者多产业联合的大型集团, 在多元化经营的过程中夹杂着垂直多元化 (向前、者向) 、水平多元化、同心多元化、混合式多元化等多个方向的多元化尝试, 在进入方式上, 有内部发展和外部收购联合两种, 前国内大型煤炭企业集团一般采用后者。
一、多元化模式总结
首先, 从煤炭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看, 产业结构调整的模式可分为以煤为主的产业结构、煤和非煤并重的产业结构以及以非煤产业为支柱的产业结构。
其次, 根据涉及产业与煤炭产业之间的关联度, 可以分为集中化产业结构调整模式、一体化产业结构调整模式和多元化产业结构调整模式。集中化产业结构调整模式能够集中企业资源, 实现规模化、专业化生产, 从而节省开支、降低成本、增加盈利, 提高企业的信任度及其产品的社会美誉度和知名度, 但会造成产品过于单一;一体化产业结构调整模式可分为前向一体化产业结构调整和后向一体化产业结构调整。前者是指向需求或消耗煤炭资源的产业发展;后者是指向为煤炭企业提供设施的产业进军。
第三, 根据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依托区域不同, 可以分为以城市为依托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以农村为依托的产业结构调整。
第四, 根据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中生产要素的集中点, 可以分为以劳动力密集为主的产业结构调整、以资本密集为主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以技术密集为主的产业结构调整。
第五, 按照非煤产业专业特点, 可以分为煤炭销售、物流运输、基建施工、机械制造、综合利用、煤炭科技、规划设计、现代服务业等为主要方向的产业结构调整。
第六, 根据投资国别的不同, 可以分为国内多元化模式和国际多元化模式。
煤炭企业由于生产地域的不同, 自然条件、资金、人力、物力的不同, 在实际操作中, 往往涉及以上各种模式, 并且大小规模不尽相同, 本研究从中国煤炭企业100强的相关统计数据、分析报告和官方网站上摘录了部分煤炭企业的多元化发展历史和现状, 按照是否为煤炭相关多元化、多元化程度、多元化的进入方式等方面的特点做了初步的分类和总结。
二、跨区域经营发展模式 (以煤为主)
跨区域经营发展模式属于集中化产业调整模式的一种表现形式, 跨区域经营发展模式一般是因为煤炭企业原主要产区储备储量减少, 可开采年限缩短, 开采难度加大, 为了企业长久持续发展, 在边远地区购买矿区和土地资源, 用于战略储备,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和能源价格的攀升, 异地开采的利润逐步提高, 使得跨区域经营成为现实。跨区域开采要注意异地资源的赋存条件、自然环境、区位特征、政府政策等因素的优劣势, 同时异地开采增加了企业管理的难度, 一般可采用局部转移和整体转移两种方式。比较有代表性的煤炭企业有京煤集团、义马煤业 (集团) 、徐矿集团、中煤集团、铁煤集团等。
三、链式多元化模式 (煤炭相关产品全产业链)
该模式的突出特点是涉及煤的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 勘探、设计、矿建、开采、洗选、运销、转化 (焦化、气化、液化) 、热加工、发电、煤机制造、伴生资源利用。
煤炭企业因其作为资源型企业的特殊性, 其选择上、下游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空间相当大。煤炭企业链式多元化的产业, 具体讲, 就是以煤炭产品为原材料进行深加工、以煤炭产品为燃料进行生产或与煤炭生产相关的产业, 以及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的产业等等。比如煤炭洗选、炼焦、煤矿机械制造、发电及由此衍生的高耗电的化工、炼钢、电解铝、建材等产业。这些产业与煤炭主业相连接形成产业链, 比如煤—煤炭洗选、煤—煤炭机械、煤—电—建材、煤—电—化工等。同一家煤炭企业可能选择多个产业链实施多元化发展。以煤炭主业为基础的产业链式多元化战略比较适合于煤炭企业的多元化发展。比如山西阳煤集团。
四、煤基多元化模式 (煤与非煤并举)
狭义的煤基多元化是以煤炭为基础的关联多元化综合开发, 是以煤炭为主导产品, 包括其下游产业, 如煤炭深加工的洗煤、型煤、水煤浆、炼焦炭, 以及煤炭的液化、气化和燃烧等产业所组成的关联多元化。广义的“煤基多元化”还包括横向与煤炭产品有密切联系的产业部门和产品, 如伴生资源、煤层气、瓦斯、地下水、高岭土等资源的开发和应用;矿山建设、煤炭运输、煤机制造等相关联产业。是三产、多种经营、非煤产业综合关联发展的结果。煤基多元化是一种树型构架, 煤炭生产是树的“根部”, 与煤直接相关的产业链是“树干”, 原为煤炭生产服务的产业经过重组和提升后形成树的“枝”, 其他新进入的高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是树的“叶”。这种煤炭产业结构, 第一层次是煤炭生产主业, 第二层次是煤基多元产业链形成的支柱产业, 第三层次是原有产业重组后形成的支持产业, 第四层次是培育的高新技术产业。这种树型构架是动态的, 随着企业的发展, 产业地位和分量将会变化。
煤基多元化包括的范围很广, 具体的表现形式又可分为煤炭洗选运、煤电一体化、煤焦化、煤化工、煤制油、煤制气、循环经济模式 (伴生资源利用和产品转化) 、煤机制造、水泥建材、安装基建、矿山建设、物流运输等等。比较有代表性的煤炭企业有:晋煤集团、内蒙古伊东集团、福建能源集团、山西焦煤集团、河南神火集团、中电投蒙东能源集团、黑龙江龙煤集团、沈煤集团、兖矿集团。
五、非煤为主多元化发展模式 (能源产业集团模式)
非煤为主的多元化发展模式是从煤基多元化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是煤炭企业在规模效应的基础上发挥范围效应的动态转变过程。主要的表现是非煤收入占比较高, 多元化从相关多元化向非相关多元化进行转变, 新的产业逐渐成为公司的赢利点, 部分产业逐步取代煤炭产业, 成为新的核心产业。企业核心能力和优势资源也开始向其他产业聚集。比较有代表性的煤炭企业有: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六、以城市为依托的多元化模式
该模式以大中型城市为依托, 开展现代服务业、房地产业等城市经济。比较有代表性的煤炭企业有:京煤集团、阜新矿业集团、重庆能源集团、郑煤集团、伊泰集团、徐矿集团。
七、以农村为依托的多元化模式
以农村为以依托的多元化模式是相对于以城市为依托的多元化模式来讲的, 本研究所谓的“农村”是县级以下的广大城乡地区。在区域上是指地域广、人口多的资源型城镇和矿区周边的农村地区。以农村为依托的多元化模式适合开发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型产业, 比如农业、旅游业、开采业、加工制造业。比如阜煤集团建设了大型现代化农业园区, 龙煤集团开展旅游业, 潞安集团利用城乡地区的廉价、稳定的劳动力和低成本土地资源开展非煤产业。如潞安集团。
八、劳动力密集型多元化模式
劳动密集型企业 (labourintensiveenter-prise) 是指生产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的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具有投资省、需求劳动力多、技术门槛低、资金周转快等特点, 特别适合当地具有富余劳动力、丰富的旅游资源、适合发展农业的地区。部分企业涉及工业旅游、农业种养殖、酒店服务业等行业, 产业规模一般较小, 能够实现生存和盈利, 但想要形成规模效应还需要时日。比较有代表性的煤炭企业有:新矿集团、兖矿集团、枣矿集团。
九、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多元化模式
该模式煤炭企业以兼并-重组-收购为主要方式, 通过收购和重组来间接实现多元化, 平衡经验风险, 扩大市场规模。投资或收购高新科技产业, 高端制造业等技术密集型行业, 与煤炭行业形成互补产业。比较有代表性的煤炭企业有:冀中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山煤集团。
十、路港航优化物流的多元化模式
该模式以煤炭开采、洗选、焦化、物流为主, 其他多元化行业为辅的方式, 核心产业是煤、焦化及物流服务。注重通过降低运输成本来提高煤炭行业的利润, 通过煤炭在就近地区转化为更易于储存、运输和市场价值更高的产品来提高收入。比较有代表性的煤炭企业有:皖北煤电集团、内蒙古伊泰集团有限公司、山西煤炭运销集团、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十一、国际化多元化模式
国内颇具规模的特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开展“走出去”的策略是企业发展壮大后的必然结果。纵观国外的大型能源产业集团, 如必和必拓, 均采取了国际化发展的策略, 目前的国际化多元化经营活动多以勘探、测绘、设计、建设、开采、管理、煤机等等于煤炭行业密切相关的为主。比较有代表性的煤炭企业有: 徐州矿业集团、兖矿集团。
综上所述, “以煤为主, 相关多元”是当前大多数煤炭企业多元化发展的共同选择。在产业结构调整上, 企业应当认清当前的区域优势、企业资源和潜在的劣势, 利用好其他企业不具备的特殊资源和优势, 建立独特竞争力, 建立产业壁垒, 防止被模仿和超越。集中优势资源, 集中主要力量对重点业务进行突破和梳理的企业, 都取得了良好的业绩。而那些“看着每个枣都甜, 每个枣都只咬了一口”的企业, 其经营业绩不佳。
摘要:煤炭企业开展多元化经营是由其采掘行业的资源不可再生特性决定的, 目前部分国内煤炭企业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产业和可持续发展模式, 本文针对国内煤炭企业的多元化发展模式进行了归纳总结和实证研究。
关键词:煤炭企业,多元化,发展模式,经营绩效
参考文献
[1]杨晓艳, 等.复杂科学与国有煤矿可持续发展[D].太原理工大学, 2003.
[2]尚海涛.发挥煤炭综合开发优势构建煤基多联产业链促进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J].煤炭经济研究, 2001, 04.
[3]温吉洋, 等.大雁煤业公司新世纪科技发展战略思考[J].内蒙古煤炭经济, 2002, 06.
[4]孔富根.煤炭企业多元化发展的时机与路径[J].煤炭经济研究, 2010, 09.
多元发展模式 篇9
目前, 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教育的基础在于家庭, 家庭教育在人的教育生涯中所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 甚至非常重要。“在家上学”现象不仅显示人们对家庭教育和家长责任的重视, 变家长为教育主体, 而且也凸显了个性化教育的特点, 即以每个学生的发展为本, 挖掘孩子的潜
力、扬长避短, 重点培养个体孩子的特性, 完善个体孩子的人格, 实现个性化发展。虽然
此种教育模式还属于个别现象, 却已成为一种教育的新形势, 并对传统教育和人们的观念产生了一定冲击。尤以美国为例, 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 “在家上学”已形成一定规模, 根据美国教育部下属的美国教育统计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 (详见后文《我国“在家上学”的现状分析》) , 到2007年, 美国“在家上学”的学生已有150万
名, 成为美国增长最快的教育形式。
那么, “在家上学”在我国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发展状况?它的存在是否有法律依据?能否得到立法支持?这种脱离了学校的教育方式, 究竟对孩子的发展是利是弊?离开学校, 孩子无法参与集体活动, 就会缺少培养集体意识与社交能力的环境, 无法学习全方位基础知识,
这些是否会对他们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在家上学”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在美国已经被大众所接受的“在家上学”是否在中国一样可行?能否成为中国未
多元发展模式 篇10
1 以煤炭带动经济发展
鄂尔多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 西北东三面为黄河环绕, 南临古长城, 毗邻晋陕宁三省区, 与包头、呼和浩特形成河套地区, 被称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金三角”。鄂尔多斯素以其“羊煤土气”闻名于世界。羊, 即“温暖全世界”的鄂尔多斯羊绒衫;煤, 即大量丰富的煤炭资源;土, 即储量巨大的稀土;气, 即占全国三分之一的天然气。而鄂尔多斯经济崛起最主要的还是靠资源——煤炭。
中国幅员辽阔, 很多国土面积下都储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 不过, 由于交通原因, 过去很多年, 国内用煤, 多是从东北、山东、河南、安徽等地开采, 经过多年的采掘, 这些地方的煤矿资源越来越少。直到21世纪以来, 山西、鄂尔多斯的煤矿业迎来了春天。鄂尔多斯拥有各类矿藏50余种, 其中煤炭已探明储量1676亿吨, 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六分之一。在鄂尔多斯市7000km2土地上, 70%的地表下埋藏着煤。
煤炭经济随之成为鄂尔多斯的支柱产业之一, 为鄂尔多斯“机会之都”奠定了基础。鄂尔多斯迅速成为中国第一个产煤超过2亿吨的城市, 2008年产煤2.6亿吨。煤炭在对G D P的贡献中成为最耀眼的明星。2003年以来, 煤炭对鄂尔多斯的贡献逐年上升, 到2008年达到最高峰, 这一年鄂尔多斯市GDP总量为1603亿元人民币, 原煤销售产量的贡献为61%~62%, 2009年, 原煤销售量仍占60%以上, 并且09年前8个月鄂尔多斯市地税税费收入统计中, 煤炭直接或间接的贡献超过85%。为规范煤炭产业的有序发展, 在新出台的《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煤炭资源管理的意见》中, 政府部门对有关矿权在内的一系列问题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定。这将有效摒除煤炭基地矿业发展混乱的状况, 为煤炭经济的高效、有序发展提供了政策的东风。几年来, 通过煤矿的整合重组, 全市现有煤矿329座, 关井数量达到50%, 全部实现了正规化、机械化开采, 生产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2010年地方煤矿产量达到31000万吨, 年平均增长率为46%。
2 工业的快速发展
鄂尔多斯煤炭经济在自身完善的同时也拉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依靠煤炭资源快速富裕起来的鄂尔多斯深知煤炭对当地经济的重要性, 为保持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 在充分利用煤炭资源优势的基础上, 延长煤炭产业链, 为鄂尔多斯经济转型提供条件。
伊金霍洛旗和准格尔旗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而这两个旗县也都大力发展着煤化工产业, 世界第一套的直接煤制油生产设备——神华直接煤制油项目坐落于伊金霍洛旗, 国内第一套全线贯通的伊泰间接煤制油生产线坐落于准格尔旗。
神华直接煤制油项目生产出的油品质量好, 环保, 经过深度加氢、精制, 杂质少, 油品呈透明状, 比用石油练出的油品杂质含量低。神华煤制油2011年生产油品79.2万吨, 利税13.7亿元。
同样, 采用间接煤制油技术生产的油品质量也高于普通油品, 内蒙古伊泰煤制油项目年产16万吨间接煤制油示范装置, 2011年安全稳定运行329天, 现已达到满负荷运转, 日产油品550吨, 产能达到18万吨, 其中包括石脑油、液化石油气、柴油, 另外还有硫磺。目前伊泰正准备进行540万吨/年的生产装置建设。
除了以上两个典型的煤制油项目外, 在鄂尔多斯准格尔旗的大路新区一个庞大的煤化工基地正在建设中, 整个基地规划控制面积230km2, 其中包括北部20km2的生活服务区, 南部35km2的煤制油、乙醇、甲醚、烯烃产业区 (伊泰煤制油就包括其中) , 东部15km2的精细化工及三废综合利用产业区以及西部17km2的煤制天然气及下游产品深加工区。
目前北部生活区6km2的中心区以及建设落成, 南部煤化工基地以及入驻10家企业, 开工建设12个重点项目, 4个项目投产, 8个项目在建。东部工业基地以及入驻6加企业, 开工建设7个项目。西部工业区从2010年起已有4个项目开展前期工作。
可以想象, 在不久的将来一个完整的煤化工基地将在鄂尔多斯经济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经济转型中将依靠但不依赖煤炭的理念完美诠释。
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 即使延长煤产业链也会有枯竭的一天, 为此, 鄂尔多斯在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的同时还在着力打造非煤产业, 包括东胜区的装备制造基地、伊金霍洛旗的江苏产业园区、四大文化产业园区等非煤产业典型项目。
东胜区装备制造基地是2007年市委市政府提出结构转型、创新强市之后逐渐组建起来的, 现在是自治区沿河经济带重点工业园区, 也是自治区双百亿工程 (双百亿工程:从2011年起力争通过3年努力, 使全区营业收入超百亿元大型骨干企业达到60户左右、营业收入超百亿元产业园区达到40个左右, 并出台了《实施“双百亿工程”的意见 (2011-2013) 》) 重点培育的一个园区。整个园区在产业区域上划分为物流园区, 依托包西铁路的物流园区, 还有生活配套区和产业发展区, 主要产业规划以汽车制造、电子产品、飞机制造、能源装备制造为主要产业结构, 在引进企业的基础上, 实现与当地联合孵化企业的模式。
目前园区已有引进企业49家, 投资3600多亿元, 其中投资额40亿元以上的项目31个。目前投产企业已经13家, 其中, 奇瑞汽车2011年12月30日首辆车已经下线, 中兴汽车去年投产到现在已经有1000多辆车下线, 另外新能源装备、电子企业也相继投产, 包括萨博汽车在内的19家企业也是建设中。
鄂尔多斯的经济转型已经展开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东胜区、伊金霍洛旗、准格尔旗都只是鄂尔多斯整体转型的具体表现, 鄂尔多斯坚持依靠煤炭但不依赖煤炭的发展理念, 在资源能源旺盛时期努力实现经济转型。
3 蓬勃发展的第三产业
在工业大力发展的同时, 拥有悠久历史的鄂尔多斯也将发展重心放在以旅游产业为中心的第三产业上, 2009年, 鄂尔多斯市共接待游客548.2万人次, 同比增加10.08%, 其中, 过夜旅游者370.33万人次, 同比增长27%, 入境旅游者1.68万次, 同比增长27.03%;鄂尔多斯市实现旅游收入59.34亿元, 同比增长16.81%。成陵、响沙湾、恩格贝、七星湖四大旅游景点共接待旅游者130.4万人次, 同比增长11.64%, 实现旅游收入1.4亿元, 同比增长7.8%。鄂尔多斯机场吞吐游客47.3万人次。鄂尔多斯文化艺术璀璨, 是世界蒙古族传统礼仪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区, 其中“鄂尔多斯婚礼”和“成吉思汗祭祀”以其独特的魅力载入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名录。在伊金霍洛旗, 当地从2009年就开始打造蒙古源流文化产业园、百年树人文化产业园、成吉思汗体育产业园、马主题文化产业园四大文化产业园, 成为煤化工之外的一张文化牌。
在文化、旅游的大力发展推动下, 2011年鄂尔多斯市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200亿元, 增长13.2%。
此外, 鄂尔多斯依靠自身资源能源富集外运的优势, 加大物流、金融建设力度。四大物流中心基地的建设, 使跨地区大宗煤炭、化工、建材、冶金等产品物流, 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成为可能。集中建设中的东胜、康巴什等金融业集聚区, 正在引进金融机构, 推进农村信用社改制, 建立健全担保体系, 发展股权投资企业, 进一步规范民间借贷, 不断壮大金融产业, 为本区的快速稳定发展提供物流、金融保障。
4 结论
以煤炭经济为基础, 延长煤炭产业链, 大力推进第三产业发展, 鄂尔多斯以其煤炭经济为基础的多元化经济发展模式取得了长足进展。2011年, 鄂尔多斯地区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 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 达到3218.5亿元, 增长15.1%;完成财政总收入796.5亿元, 增长48%, 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46.2亿元, 增长44.8%;固定资产投资突破2000亿元, 实现2243.4亿元, 增长18.2%, 主要经济指标继续在内蒙古自治区保持领先。工业经济总量和效益再创新高。鄂尔多斯市完成工业增加值1723亿元, 增长16.3%,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97亿元, 增长40.9%;实现利润779亿元, 增长30.4%;完成工业投资1121.9亿元, 增长21.5%。工业经济结构调整, 积极推进。鄂尔多斯市非资源型产业完成投资895亿元, 占全部工业投资的79.9%, 较上年提高5.7%;实现增加值530亿元, 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31%。百亿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321.5亿元, 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营业收入的61.1%;百亿元区实现工业增加值494.4亿元, 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28.7%。工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工作取得新成效。工业经济对整体经济的引领带动作用更加凸显, 工业增加值占GDP的53.5%, 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达到60.3%。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国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战略, 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 取得了重大成就。鄂尔多斯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 以煤炭资源为依托, 延伸煤炭产业链, 大力推进第三产业发展, 促进多元化经济不断发展完善, 走上了经济快速发展之路。
关键词:煤炭经济,多元化,发展模式,鄂尔多斯
参考文献
[1]周耀亭, 张晶.透视“鄂尔多斯发展模式”[J].北方经济, 2009 (7) :20-23.
[2]白喜辉, 尹志, 贾怡媛, 等.风从鄂尔多斯来[N].鄂尔多斯日报, 2008-06-11.
[3]鲍小东.煤炭经济令鄂尔多斯成为中国大陆最富裕城市[N].南方都市报, 2010-01-20, 10:44:11.
“课程整合”开启多元育人模式 篇11
中关村一小:“全课程”育人实验
2014年秋季开学,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在一年级实施“全课程”育人实验:课堂上没有语文、数学教师,只有两位教师“包班”,负责全班所有科目的教学。课程变了,教材少了,连教室的讲台也拆去了,书桌高度降低了,空白墙成了学生的笑脸展示墙,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装帧精美的各类儿童绘本,随处可见的可爱玩偶,使用方便的收纳盒……很难想象,这就是一年级的教室,看上去,更像是一个温馨的小家。
开学第一课是学习绘本故事《小阿力的大学校》。绘本里融合了语文、数学、美术等各个学科的内容,目的是让孩子们像故事里的“小阿力”一样,说一说上学后的心情,画一画自己心中的“大学校”,看谁认识的朋友最多,最喜欢学校里的哪棵大树。“孩子们的兴致特别高。他们都举起小手热情地谈着在学校的心情,认真地画学校,说出来的话特别好玩。”教师王彦燕说,老师的情绪也受到了感染,各显神通,还对融合之后的课程进行了二次开发。
擅长科技的教师将七巧板、机器人引入了“小阿力的大学校”,通过摆摆、拼拼、说说、画画、认认等环节,把数学、科技、美术、英语等课程内容都融合在一起了。心细的女教师则把“穿珠链”变成了数学课、美术课。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她在淘宝上购买了形态各异的珠串,让孩子们在数珠子的同时,学会颜色搭配。 校长刘畅说:以往开学季,孩子们上课时肩膀都是耸起的,这是一种自我保护,说明孩子的内心很不安,对上学有抵触;可是今年,我看到了孩子们从内心洋溢出来的幸福。
课堂上,有的孩子用课文里学到的“一颗心儿比蜜甜”来形容自己找到新朋友的感受。有的孩子说到:学校就像走亲戚,还有的孩子要求妈妈给自己剪一个金葵花的头型,只因葵花是學校的象征物。“儿子变开朗了,说自己是男子汉,流血不流泪,甚至洗澡时都哼唱着校歌。他也不再抱怨上学要早起啦。”家长李萍说,而更让她吃惊的是,从不爱读书的孩子竟然早上起来,捧着学校的教材,读得津津有味。为了研制这本教材,学校投入两年的精力,过程艰辛、耗资巨大。正如教材开篇提到的:在这本书里,你会遇到动人的故事、多变的数字、美丽的汉字、可爱的字母、多彩的图画、迷人的音乐、活泼的运动,还有奇妙的科学。
校长刘畅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增强孩子们的心理安全感,减轻孩子们的负担,让每一个孩子爱上学,爱上学习。”英国利物浦一所学校校长苏·郝卡斯,至今还是一个兼教数学、逻辑、艺术、地理、文学等课程的全科教师。她认为:如果只教一门课,老师只会关注孩子在这门课上的表现,这会导致“割裂的评价”。
谢家湾小学:“小梅花”变出新意
音乐老师教数学,没有上下课铃声,没有统一的课间活动,多门课程融合成几门“小梅花”课,这就是重庆市九龙区谢家湾小学整合课堂。走进谢家湾小学,你会看到这样的课程“风景线”:数学课上,刚学了厘米、分米概念的学生拿起了尺子,开始量旗袍、做旗袍;音乐教室内,学生们有板有眼地吟诵起古诗词。学生们上午完成了“小梅花”课程后,下午则参加自由选修的社团活动——烹饪、剪纸、二胡、跆拳道、拉丁舞、航模……学生们学在其中,乐在其中。在谢家湾小学,随处可见“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 的学校文化体现。“小梅花”是指语文漫道、数学乐园、英语交流、科学探秘、体育运动等课程,但从另外一个意义来说,学校里的孩子们也是“朵朵红梅”。学校希望孩子们按照各自优势去发展,在艺术、体育、科技等方面,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绽放光彩。
谢家湾小学课程整合与其他学校最大的不同,就是多了一项人与课程的整合。校长刘希娅进行的这一更为大胆的教师跨学科整合尝试,也正是家长对学校课程整合的最大担忧所在。对于十多门课程简化成几门,家长们本就抱有疑虑。人与课程整合后音乐教师教数学,家长们当然不干。于是,很多投诉电话打到了区教委、市教委。为了化解家长的疑虑,学校邀请家长到学校试听跨学科教师的课,并承诺:“如果不满意,那就换回来。”刘希娅相信教师的才能,定会让家长们放心。杨必亮老师原本教音乐,课程整合后,主动请缨教数学。一段时间后,他教的班级与专业数学老师任教的班级相比毫不逊色。这充分说明了课程整合是完全行得通的。课程整合一段时间后,为了了解家长对课程整合的看法,学校专门作了一项问卷调查,3000多张问卷反馈中,表示对学校非常满意或满意的家长占到了98.5%。
校长刘希娅之所以能不怕阻挠、毅然改革,与她的办学理念是紧密相连的。在她看来,教育即影响,“六年”与“一生”之间,不仅仅是时间的联系,也是教育观念、教育技术、教育方法的内在联系。而在刘希娅“六年影响一生”办校理念的推动下,谢家湾小学教育教学因此变出了新意,变出了特色。
东营东凯小学:创设多元成长环境
“妈妈,今天我去二班上课了,认识了他们班的很多同学”“妈妈,我今天学做月饼了,中秋节我给您做月饼吃”“妈妈,老师说学习武术不是为了打败谁,而是为了健身和自我防卫”“妈妈,今天我学会了缝棉被,下次衣服开线我自己来”……这是山东省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凯小学的学生告诉妈妈的学校见闻。从这些话语中,能感受到孩子们学习与生活的快乐有趣,更能感受到教室不再是单纯地学习书本知识的场所;学习也不只是演算枯燥的数字,更不是死背课文。
东凯小学实行课程整合后,上午落实国家课程的学习任务,下午安排两节50分钟的长课,以保障校本课程的学习效果。在师资方面,学校每学年投入近70万元,聘请社会上具有教学资质的老师。课堂采用校外教师主教、校内老师助教的管理方式。学生则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从课程菜单中选择所喜欢的课程,以走班的形式,找到自己喜欢的伙伴、教师、课堂,自由进行学习。这种课程的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在童年味道十足的体验活动中快乐成长。
“大人们最喜欢晚宴了。属于我们东凯小学的‘晚宴在下午开始了,而且每天都有!如果你在这个时间路过学校门口,一定会听见各种乐器奏响的优美旋律,那是我们的校本音乐素养课堂上传出的声音。操场上,你还会看到那些奔跑的、斗志昂扬的小小体育健将。”四年级(2)班学生李尧说,他把半日课程比作“晚宴”。
“很幸运,我的孩子能够在东凯小学读书。学校的半日儿童课程,为孩子打开了另外一扇窗户,在尊重每个孩子个性的前提下,教会了孩子发现生活的美好。学校不只是学习书本知识的地方,也是培养孩子各种兴趣的‘游戏场所。孩子们在这里像花儿一样自然地成长,学习与人相处,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这对于孩子来说才是最重要的。每逢入学季,我都会向家长们推荐东凯小学,因为它给予了孩子们宽松的教育环境,把小学教育还原成它本来的模样。”东凯小学三年级家长王鹏真诚地说。东凯小学把营建全新的教育生态,构建一所学生智慧成长的乐园,作为建设“文智课程”的主旨之一。“学校课程门类并非越多越好,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才是最好的课程。课程建设不能只做加法,还要学做减法,还给孩子一个启迪智慧的童年,为他们的多元化成长提供环境。”校长曹玉泮说。
校长曹玉泮表示:学校的课程重组从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艺术素养和身心素养四个方面设置了學生核心素养的具体指标,消除或弱化了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分科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体系、忽视学生自身建构能力的矛盾,初步实现了以综合课程全面培育学生整体素养的育人目标。
清华附小:“1+X课程”重大突破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1+X课程”,从学生发展需要、学科发展需要和未来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三者融合出发,构建了纵向贯通、横向联系的可以不断生长的学校课程体系,其出发点是为了改变分科教学将人的学习分割开来的弊端,而落脚点则是为了每一个学生成为更加完整的“1”。
这是一堂古诗鉴赏的公开课:张家龙老师讲授《咏鹅》,按照读、唱、演、吟四个阶段展开。课程开始,先由一名同学带领,在一曲婉转的古乐声中读《咏鹅》;随后,学生根据古诗的抑扬顿挫,即兴创作一曲《咏鹅》之歌并现场演唱;在课程进行中后期,学生通过演绎,情景再现骆宾王作诗场景,并吟诵《咏鹅》。张老师表示:本次课程课题为古诗鉴赏,因此,主要强调审美体验,课程目标也随之发生改变。他整合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并通过歌唱、朗读、表演、吟唱、吟诵等多种方式感受古诗的韵律,从而达到提高儿童的核心素养,学会审美体验。课后,有学生说:在第一遍跟读《咏鹅》时,三只鹅跳到水里,溅出三个水涡,一下子就理解了骆宾王觉得“好漂亮”的原因。一节课结束后,她看到的则是一群美丽的天鹅,体态轻盈地游水。
多元发展模式 篇12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艺术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不少普通高中对升学率的片面追求导致其对艺术教育轻视, 一些师生甚至认为这些课程挤占时间和精力, 于提高考试分数无益, 艺术类课堂呈现为教师备课不充分、学生上课不认真的懈怠状态, 无法发挥其应有的素质培养效能。加之普通高中艺术教育师资力量匮乏, 器材设施投入不足, 不少学校的音乐、美术等课程被置于边缘地位。
然而, 高中生正处于个性形成和创造力发展的关键阶段, 高中教育不应只以升学应试为导向, 而要肩负起为学生的健康成长、素质提升、终身学习和幸福人生打基础的任务。而艺术教育正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组织学生热情主动地参与高质量、有品位的艺术教育教学活动, 是使学生获得多种形式的艺术体验, 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在提升艺术素养的同时也对其他科目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是高中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二、立足学校发展实际进行艺术教育总体规划
学校按照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的指引以及教育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意见》、《普通高中艺术课程标准》等文件的要求规范, 结合学校自身特点以及人才培养目标, 对通榆实验高中的艺术教育进行了总体规划:学校将艺术教育经费列入学校经费预算, 划拨专项资金保障艺术教育教学有序开展, 并监管落实执行情况。成立由校长、分管校长、德育副校长、团委书记、音美教研组长组成的艺术教育领导小组, 负责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建设。定期进行艺术教育常规教学检查和评比。出台包括科目设置、教材开发、教学实践、活动开展等在内的艺术教育实施细则。指导音美教研组做好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开发, 拓展艺术教育形式与空间, 组织好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综合艺术活动。
现如今学校已形成整体性艺术教育管理网络, 学校艺术教育运作机制正在逐渐成熟, 保证了学校艺术教育规范有序的开展。
三、开足上好艺术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实践
学校在艺术教育实践中突显四个“坚持”:坚持以现有资源为基础, 办出更大成绩;坚持以人为本, 以先进文化为导向, 培养师生向善向美的精神气质;坚持面向全体学生, 严格按课程标准执行教学计划, 确保艺术类课程开课率达到100%;坚持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普及与提高有机结合、相辅相成的教学实践。
1. 师资培养和配套设施建设
学校现有音乐、美术专职教师11名, 每位教师都具备较强的专业功底和较高的教学能力。在此基础上, 学校一方面要求教师努力钻研教材, 研究教法, 提高教学质量, 另一方面为教师提供学习提高的机会, 重视师资的继续培养:学校组织每周一次的艺术教师教研活动, 进行集体备课并围绕教学专题进行交流研讨;积极选派艺术教师参加省、市、县各级各类培训, 参加各种比赛, 激励教师的竞争意识、开放意识;积极与普通高校、当地文化艺术组织和艺术团体联系, 聘请专家、本地有影响的文化名人做专题讲学, 开阔师生的视野。同时, 根据发展需要, 学校积极筹备高校优秀毕业生的招录, 进一步提高艺术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在硬件设施配备上, 学校广开渠道, 积极筹措资金, 现已达到普通高中艺术教育装备标准要求。音乐、美术教室齐备, 室内设备齐全, 功能完备, 此外还购置多种艺术教育书刊资料, 供师生查阅。
2. 基本课程体系建设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载体, 完善的课程体系是艺术教育成功的基础。学校不仅开设了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基础性的必修课, 而且开设了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满足其个性发展需要的选修课, 两种课程相辅相成, 共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学校要求艺术教师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多开设选修课程, 着力开发课标规定的选修模块教学, 基本达到每位教师可设三门选修课程的要求, 同时开设播音主持等特色课程, 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
另外, 学校教师还结合区域文化特点、本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有针对性地开设校本艺术课程, 并已经完成了《美术教师作品集》等高质量校本教材、资料的编写。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 学校充分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科教学规律安排课程。学校提供课程设置说明和选课指导手册, 指导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特长、社会需要和未来发展趋势灵活选择选修课程。整个课程体系重视基础, 贴近生活, 循序渐进, 让学生广泛参与, 动手动脑, 获得艺术素养与综合素质的真正提高。
3. 分类培养——全体普及专业提高
依据学校分类培养的实际情况, 学校对普通班和艺术专业班进行不同要求的艺术教育:
对于普通班的学生, 学校按照新课程要求并结合学校资源和办学特色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活动, 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得到艺术教育的熏陶和培养, 弥补单纯文理教育造成的知识结构的缺陷, 以期达到既提高艺术欣赏水平, 又掌握一些音乐、美术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目标。
而对于艺术专业班的学生, 则依据学生个性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 充分开发学生艺术潜能, 提高其特长专业水平。艺术专业班的学生又有两类, 一类是确有专长的艺术生, 对艺术兴趣浓厚, 且有一定艺术功底;另一类则是由于文化课基础差而不得不转向艺术学习的学生, 艺术基础相对薄弱。这就要求在分班时进行评测, 教学时做到分层指导, 体现梯度。
此外, 为深化人才培养层次, 延长培养年限, 通榆实验高中于2010年8月试点成立艺术初中部, 在全县范围内招收小学六年级音乐、美术特长毕业生, 提早进行专业培养。目前已经招满三届学生, 运行良好, 学生整体素质提升明显, 升入高中后将从更高的起点继续接受艺术教育。
4. 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
我们深知艺术教育不应局限于课堂, 艺术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也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学校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学校要求每个班级都自创班歌, 组织班歌比赛, 用歌声凝聚班级团结向上的精神。积极组建合唱团、书法协会、舞蹈队、戏剧社、美术工作室等多种课外艺术活动兴趣小组。发挥艺术特长学生的带动作用, 进驻班级开展活动。组织学生听音乐会、采访民间艺人, 或邀请当地文化艺术团体到校表演。在教室和画廊布置等方面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充分利用图书馆、文化馆、体育馆等场所拓展艺术教育空间。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课外和校外的各种健康向上的艺术实践活动。
此外, 学校举办每年一届的艺术节, 集中展示师生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每年新学年开学组织迎新生汇报演出。每年的元旦、七一、国庆节举办歌咏比赛、“爱国歌曲大家唱”等活动。学校团委和心理健康室每学期都积极组织校园情景剧活动。2008年, 学校从全校范围内选拔师生成员组建了民乐队和军乐队, 多次参加市县艺术节展演, 在众多文体活动开幕式上亮相 (不参加商业性演出或庆典) , 乐队师生不断提高的专业水平得到各界人士的高度评价。
5. 落实艺术教育评价
学校按照教学进度, 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立体多元、激励导向的评价原则对高一到高三的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考核评价。在具体操作中, 考查与考试相结合, 兼顾过程与结果, 实行交流对话、调查问卷、师生互评、笔记检查、汇报展示等多样化评价方式, 同时, 做好学生艺术成长记录袋, 记录、保存和反思学生艺术成长过程。
四、总结反思
学校在艺术教育方面成绩斐然, 成立十余年来为高校输送了大批优秀艺术类人才, 被评为通榆县艺术教育先进校、白城市艺术教育特色校。艺术类师生在不同类别的比赛中多次获奖。然而, 我们也应看到, 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中仍然存在不足之处:一方面, 学校还需增加艺术教育的资金投入, 通过管理、评价等手段进一步促进师生对艺术课程的重视, 规范艺术教育行为;另一方面, 要进一步加强师资培训, 使之能够胜任更多选修模块的开设, 扩大学生课程的选择面, 通过将国家课程校本化以更好地贴合本校学生实际, 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教育。
五、结语
【多元发展模式】推荐阅读:
尊重个性多元发展07-28
社会多元化发展08-26
美的多元化发展10-13
多元化发展战略06-07
多元化促进水产发展09-18
藏族教学多元化发展11-13
金融业多元化发展05-20
多元化发展艺术教育06-12
公路企业多元化发展论文06-29
多元化社会舞蹈的发展07-31